经典三字经读书心得体会(专业17篇)

时间:2023-12-17 12:26:33 作者:雁落霞

写心得体会时,应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文字的流畅性,以便于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下面是一些写心得体会的范例,你可以从中获取写作的灵感和思路。

三字经读书心得体会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在耳畔缭绕,《三字经》至今仍被人们流传诵读。出于好奇,我拾起这本书看了看,想不到,还真得益不小呢!

《三字经》讲述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如“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告诉我黄香九岁就懂得孝顺父亲,夏天为父亲驱赶蚊子,冬天为父亲焐暖被褥,这样的孝行应该发扬光大。是的,我们要发扬这种孝行,要光大这种孝心,让其生生不息,永不磨灭。这个如此孝顺的黄香,不正是我学习的好榜样吗?又如“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让我知道孔融四岁时就能把大梨让给兄长。做弟妹的应该尊重哥哥姐姐,这是从小就应当明白的道理。瞧,如此小小年纪就这般懂事明理,我自愧不如,该好好反省检点自己呀!再如“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彼虽幼身已仕尔幼学勉而致有为者亦若是”使我明白唐朝的刘晏刚七岁就能吟诗作文受到皇帝的.赞赏,被称为神童,并授予正字的官职。他年纪虽小,却身居高位,你们这些读书的孩子,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有所成就的人,也都是像上面所列举的古人一样勤奋好学的呀。与其对照,这些年,我的学业好吗?不见得。所以,我要向刘晏学习,要勤奋好学,将来能够有所建树。

中华经典三字经读书心得体会

寒假期间,我重新读了《三字经》这本书。爸爸说,《三字经》是我国的文化经典和精髓,阅读它可以学习古文化,增长知识,增加涵养,从中汲取智慧。

《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的儿童启蒙读物,共一千多字,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三字经》只用三个字,就让我们懂得了做人的道理。书中的每个故事、每一句话都深深地吸引着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这是我阅读《三字经》里的几句话。这几句讲的非常好,它告诉我一个深刻的道理:如果管教孩子管教得不好,是父母的过错。老师如果教书不严厉,那是老师的懒惰。小时候不学习,将来长大想学也不行了。所以我深深感受到:我一定要更加努力学习,长大后回报自己的父母与老师。

特别是读到:“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时。”我真的很感动,黄香九岁时,就懂得孝顺父亲,夏天为父亲摇扇子,冬天给父亲暖被子。而现在的我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自以为是。所以我们更要好好学习黄香的高尚品德,要孝顺父母,尊敬长辈。

学习他们克服困难、勤奋学习的精神,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读书心得体会三字经

作为中国经典的儿童读本,《三字经》广为流传,被誉为儒家经典之一。从小,我就跟随父母学习《三字经》,但一直只是在被家长念给我听,我并没有真正理解其中的深意。近日,我重新拾起《三字经》,并仔细研读,真正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重要道理。

第一段:人生路途苦短,但要利用好光阴。

《三字经》开篇便说“人之初,性本善”,提出人性善的理念。同时,还提到了“幼而学,壮而行,上致中和,下应水土”的观点,意思是说应该从小学习,到了长大成人后,要在实践中深化对中和思想的理解。这段话教导我要充分利用时间,不断学习和实践,变得更加完美,同时也要辅导跟随自己成长的人,帮他们成为更好的人。

第二段:人生当中不可缺少的道德准则。

《三字经》以“人”为主旨,它是一本很好的道德读本,里面总结了人类社会几千年的生活经验和道德准则。对于一个人来说,自律和诚实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是《三字经》中一直强调的。这段话让我深思人生并非只有金钱和物质,诚实、友善、尊重和人际关系也是同等重要的因素,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自律和自我约束是必备的品质。

第三段:要明白不断升级的“学习”概念。

《三字经》不仅记录了中华5000年的道德准则,也深刻阐述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其中关于学习的“勤而行,不舍昼夜”的观点,提醒我们要不断学习,才能更好地明白人生的真谛。在不断提升自我的过程中,要常怀感恩之心,并用所学知识来造福人类。

第四段:敬畏生命,珍惜每一个机会。

在《三字经》里,其对于生命的敬重和珍惜体现的淋漓尽致。它“人之死也,天命也”,而“天之道也,损有余而补不足”。这段话从天道的角度向我们阐述人生的短暂和珍惜每一时刻,让我明白每一改变都将影响自己和周围人的生命,要珍惜自己的健康,并努力去帮助别人。

第五段:人生本质是对美的探寻和追求。

《三字经》教会我们如何寻找和欣赏生命美丽的事物,从天、地、人、自然、德行五个方面去探寻美。这段话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也在于寻找自己的美,去欣赏他人的美,用美来弘扬真、善、美的信念。(这里需要一个结尾概括)。

总之,《三字经》里面所涵盖的人生哲学,不仅是千百年来中华文化的集酷,更是值得我们一生去思考的参照。我从中领悟到,一个人要成为真正的健全人,必须通过不断学习与修行达到完善自我的目标,并把学到的一切有益的知识和经验分享给有需要的人。

读书心得体会三字经

作为一本十分著名的传统经典,在中国古代教育中,三字经是许多学童最早学习的读本,它简短精炼、内容通俗易懂。读完三字经,我深深感觉到,我们的祖先是多么聪明而智慧的一群人。觉得三字经经典永流传,原因在于它的简单易记、道理通俗易懂,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习惯了功夫善于思考。在读三字经的过程中,不仅让我拥有更多的知识与历史,也增添了内心的力量与勇气。

第一段:读三字经,让我拥有扎实的基础。

三字经最大的好处是“通俗易懂”,在读完三字经之后,我对于红楼梦、西游记等传统名著都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对很多经典的典故有了初步的认识。三字经为我们学习其他知识打下了坚实基础,如果人的基础不牢,经受起风浪的能力就必然会削弱。在接下来的学习道路上,我相信我的知识储备可以更加充足。

第二段:读三字经,让我懂得了做人处世。

三字经的内容通俗易懂,其中蕴涵了许多的道理和诫别,能给人带来很多的启示。例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便是教育我们要好好掌握自己的道德规范、做人的准则。另外,“立身以正、执礼节、去浮华、务实效”,这让我意识到了做人处世的基本准则,并且懂得了要平凡、务实以及诚实,对自己、对人、对事都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第三段:读三字经,让我懂得了踏实与坚持。

在三字经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它的最后一句话。人要依照大自然的法则去生存,固执己见不等于有道理,要与自然协调相处,对整个社会,对自然万物秩序,保持一种谦逊的态度。这种态度与做人处世中的谦和、勤奋也自然而然地联系到了一起。三字经告诉我们,只有踏实、坚持,方可成大器,这是一个古老而又至理名言。

第四段:读三字经,让我了解红白喜事文化。

三字经中还涵盖了一些重要的传统文化,像银字塔、华盖、忠烈文化等等,在这些文化中,能够看出儒家文化的内核。读完三字经,我学到了不少的文化常识,并知道了很多古代礼仪文化和人们的风俗习惯,加深了我对红白喜事文化的了解和理解。这些文化遗产,不仅推动了国家文化的进步和流变,也成就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第五段:读三字经,让我有了新的目标和动力。

读完三字经之后,我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三字经提醒我必须保持清醒、坚定和自省,时刻关注自己的成长,保持学习的姿态和热情。同时,我也深感学习的过程是艰辛的,必须勇敢面对挑战,才能打破自己的局限,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砥砺前行,不断进步,才是一个人最根本的目标。

在总结之余,三字经透露出的人生哲理,总是丰富多样、令人耳目一新。追求成长和进步,不断尝试,付出以身心为代价,积极心态良好,这是我从中受到的最大启示。历经风雨的三字经,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是一本智慧的语言、一本我们遗失的灵魂之书。做好时间的规划,克服困境和挫折,向着自己的梦想勇往直前,才是每一个读者心底最深的信仰。感恩那些传授给我们智慧和良知的人,愿我们一起张开羽翼,展翅翱翔。

中华经典三字经读书心得体会

最喜欢读《三字经》了!里面有许多精彩的内容,它使我懂得了许多知识,明白了许多道理。

当我读到了“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时,我想:一块刚刚掘出的玉,要经过工匠的精雕细琢,才能成为一件精美的玉器。我们人也是这样,要经过很长时间的磨炼、读书,持之以恒,才能成功。

当我读到了“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时,这句话也让我深思:努力读书才能获得成果,如果不读书的话是获得不了知识的。

本来我对历史上的朝代是一无所知的,我看了“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清太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让我知道了中国的历史发展。

《三字经》虽然只有一千多字,但读了它让我懂得了很多知识和做人的道理。

三字经读书心得体会

《三字经》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的精华,也是我们中国人的国学。《三字经》三个字为一句话,一段共有四句。《三字经》主要是写人的善、恶、学、孝、礼、仪,它是一本很有教育好处的书,它教育我们要爱国爱校,亲师爱友,勤于读书……它教会我们太多做人的道理。

《三字经》最经典的台词:“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几句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明白。意思是:人生下来,天性都是好的,只是之后由于各人所处的环境不同,所构成的生活习惯不同,才使人们的性格不同。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它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个性是读到:“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时。”我真的很感动,黄香九岁时,就懂得孝顺父亲,夏天为父亲摇扇子,冬天给父亲暖被子。孔融四岁时就懂得把大个儿的梨让给哥哥吃,自己就吃小的。而此刻的我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自以为是。所以我们更要好好学习黄香和孔融的高尚品德,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

书中的:“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让我明白了小时候不好好学习是不就应的,那样老的时候就不会有所作为。俗话说的好:“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读“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使我明白了玉不经过雕刻就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皿。人如果不学习,就不会明白做人的道理。

读了《三字经》里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让我感悟到了其中的含义和道理,也坚定了自己的学习态度。我要努力学习,天天向上,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中华经典三字经读书心得体会

《三字经》我们班几乎每个人都有,也都读过,但真正了解它很不容易。可以说它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一本书。上学期老师让我们背《三字经》,我时常坐在院子里,手捧着《三字经》,念念有词地吟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觉得《三字经》易记易读,秀色可餐,白纸黑字,三言韵语像一条清澈的小溪,潺潺流进我纯真的心田。在朗朗的读书声中领略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体会做人做事的道理,学习立身处世,接人待物的准则。

《三字经》共一千多字,中华历史及道德观都浓缩在这一千多字中了。确切说它是一部百科全书,走进《三字经》,就像漫步在中国历史长廊中,中华五千年,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既有王道霸业,文治武功,又有血雨腥风,悲凉杀戮,强盛辉煌使人骄傲振奋,朝代败落使人汉颜痛惜。我们应学习历史,立足现在,古为今用。

《三字经》是国学之经典,中华文化之伟大尽展其中,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中一朵耀眼的奇葩。独具魅力而又璀璨夺目,而《三字经》不愧为华文化中一颗最耀眼的珍珠;如果说中华文化是一片茫茫大海,而《三字经》便是几千年沉入海底的一艘船,里面是一些数不清的财富。

诵读、欣赏、回味、咀嚼,最沁人心脾的是《三字经》蕴含的思想、馨香。影响最深的是最后一句话“人遗之,金满赢。我教子,唯一经。”知识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做父母的再有钱,如果子孙不求上进,又有什么用呢?经中自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这才是取之不竭的财富。

《三字经》是我人生路上的良师益友,因为它博大精深,我不敢说已经读懂它,我会一直坚持研读《三字经》,一点一滴地通透其灵魂,是我的灵魂芳香怡人。

读书心得体会三字经

《三字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读物,它简单易懂却富有哲理,涵盖了人生最基本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准则。作为一位普通学生,我在读完《三字经》后深受启迪。

二、学会尊重、孝顺和学习。

《三字经》中最早提到的便是尊重与孝顺。通过许多寓言故事和道理,我明白了尊重和孝顺是做人的最基本准则,乃至取得人际关系里的下一步成长的关键。在这本书中,我也学习到了许多知识和智慧,它们为我的成长和生活献上了许多宝藏。例如,在书中,我发现人类的智慧和技能可以解决各种问题,而这些宝藏会为我的人生选择和决策提供指导和支持。

三、培养公正、诚信和慷慨。

在《三字经》中,许多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公正、诚信和慷慨是做人的必不可少要素。我意识到,身体、思想和灵魂的健康都需要这些要素的支持。例如,公正的行为可以推动团队和社会的和谐,诚信的道德可以确保互相信任和合作。而当我们学会慷慨施舍时,我们就可以变得更加善良和仁慈,同样可以创造出和谐社会和平的生活方式。

四、追求真理和尊重生命。

《三字经》中也教给我们追求真理和尊重生命的重要性。真理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加深刻和细致的思考人生和世界,同时也能够逐渐地认识到自己和他人的弱点和优点。另一方面,尊重生命是一种基本的道德观念,它告诉我们要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所以,在这本《三字经》里,我对人生有了更加深刻和清晰的认识。

五、总结。

《三字经》是我们学习和生活不可缺少的经典读物。它不仅为我们的人生提供了宝藏和智慧,还培养了我们的基本道德观念和人格特征,让我们成为更加完整、真实、深刻和细致的人。我将继续抱着这些没有穷尽的知识和智慧积极地学习、生活。

《三字经》读书心得体会

《三字经》这代历史书,相信大家都看过吧,《三字经》可是一本悠久的古代书啊!它的每一个字,都蕴藏着一个深刻的道理。读完三字经后,还要透彻理解它们的意思,这样才能做到十全十美哦!

三字经的每一个,每一行字,都在讲述着一个个人生的哲理。像“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那样,意思就是不能浪费光阴,要好好学习,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一而十,十而白,百而千,千而万”的意思,就是要逐步做事,一步一步来。

三字经历史悠久,是由一件件民间传说融入到一个个字中的。别看这小小的一个字,它里面可有一个个故事呢!像“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那样,讲述的是一个美丽的故事呢!

在以前,有一个女神。一天,她的儿子被冥王抓走了,冥王对她说,只要她的儿子不吃地狱里的东西,他就还给她,可是,他的儿子只是吃了一个果子。从此,冥王只能让他一年回去俩次,回去的时候,万物复苏,而没回去的时候,将寒冷无比。所以,导致出了春,夏,秋,冬,这四季。

瞧,这个故事是多么有趣啊!《三字经》还有许多故事呢!如盖房子,孟子妈妈三次搬家……这些故事都是多么有趣啊!而且,故事的精华都包含在这几个小小的字里。这几个小小的字,却蕴含着这么一个深刻的道理,真是好啊!

《三字经》不但要背,还要背里面的故事和意思,透彻理解它,才能懂得新知识,为我们的祖国做一份贡献。《三字经》真的是一本好书,曾是古代四大好书之一呢!为了对我们的祖国做一份贡献,为了我们的将来,为了能够弘扬国学,倡导文明,让我们一起,来理解这本独一无二的古代畅销书——《三字经》吧!

我从小就喜欢读《三字经》。我也一直徜徉在古文化的海洋里。因为它告诉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这些大道理令我深有感触。

“幼不学,老何为”呢?所以我们现在要勤奋好学,不懂九月不耻下问,读书必须懂得“学则智,不学则愚,有不满则进步”这些道路都是通过求知无坦途,学问无捷径而得来的。“亲师友,习礼仪”是我们做人的基本道理。要知道尊敬亲人,老师和朋友就必须要敏而好学。

“玉不琢,不成器,”玉不经过雕琢,就不能成玉器,着说明了一个道理,就是要我们努力学习,不然长大后就不等成大器。

经过读《三字经》让我知道了:“夏有禹,商有汤。夏传子,家天下。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太祖兴,国大明。清顺治,据神京。复汉土,民国兴。”这些人都是因为知道了这些责任,明责任,负责任才去为国家作出无私奉献。

我们国家每个人都应该这样:一人立志,万夫莫敌,”因为每个人都把成功的秘诀当作自己的坚定目标。成功是希望与奋斗的结合,那么我们都会和平相处,读了历史书,考试时要按时记载,通过古到今,如果亲眼所见者,都会明白学习的敌人其实都是因为自己的满足。

读了《三字经》后,我的感受更深了,因为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比如说:“做人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做人要厚道,尊敬父母,有意志力和奋斗力,要有高尚情操。因为坦白就犹如是城市和勇敢的生成物质,我们要拥有良书,哟工友益友,拥有一颗纯洁的人,这会是理想中最完美的生活。用你那纯朴的心灵去体验别人的困苦不堪,可以去听见远方的呼唤。让你去了解,去亲近社会与大自然。

我的书房中多了一个新成员:《三字经》,那是我特地去新华书店买来为自己”补课“之用的。闲暇之时,随手翻阅,细细品味,其味无穷。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寒假回家,看到读小学的侄儿正在背诵《三字经》,便随手翻阅起来,读后竟爱不释手,感叹自己幼时没能阅读之,真是一个很大的遗憾。《三字经》让我对先人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对作者广博的学识、高深的概括能力和宏观把握能力肃然起敬,为古代教育者独特的教育方法深深折服。

我出身农家,蒙学时期没有师长指点诵读过《三字经》,其实那时家庭也没有条件给我买课外书。高中时被分流到理科班,从此与国学类书籍更加疏远。尽管求学中耳闻过《三字经》及其中的少量名句,但是从来不曾全文通读过。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古国的文明博大精深,浩如烟海。尽管由于作者所处时代的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成书于封建时代的书籍难免会夹带一些封建思想的糟粕,但这并不影响《三字经》成为我们特别是儿童学习中华文化和文明不可多得的入门之书。

据资料介绍,《三字经》最初版本是由南宋学者王应麟所作,后来在千百年的流传中,被许多人增补加工,形成了多个版本。《三字经》是中国近820xx年来流传最广的启蒙读物,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儿童道德教育丛书。

《三字经》中一些句子是从古代儒家经典中演化而来的,较好地表达出中国古代传统教育思想的精华。许多名言警告,已成为一代又一代人为人、勤学、处事、交友、行为的。

座右铭。

关于为人,如”首孝弟,次见闻“;”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关于教子,如”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关于劝学,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苟不学,曷为人“;”勤有功,戏无益“等,可谓金玉良言。

吸取全面的知识营养,方能成就全面发展的人。从这个角度而言,《三字经》可谓是一块“全营养饴糖”。说它“全营养”,是因为《三字经》仅一千多字,语言极其简练,内容却非常丰富,包括人生哲理、教子、劝学、常识、道德、礼仪、经书和借鉴等,择其要而去其枝叶,勘称“袖珍而浓缩的百科全书”。

比如常识篇,天文地理历史自然艺术生物等等,几乎囊括了当时人们已认识的各类主要知识。说它是“饴糖”,一是指其“口感”舒适,全文结构谨严,文笔自然流畅,深入浅出,讲求押韵,朗朗上口,非常适合儿童包括成人背诵识记;二是指其具有”缓释“功能,对儿童而言,识记后未必能全面理解,却能指导其日后的学习,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识的增多逐步理解它;三是指其具有回味丰富的功能,即使对于理解了其内容的成人而言,也是常读常新,百读不厌。

《三字经》作者具有非凡的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这从其对历史的表述中便可见一斑。文中对于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的变迁,寥寥三百余字,却集其要点和精华,让人耳目一新,颇有登高远望、一览众山小的感慨。如“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寥寥48个字,却包含了夏商周三代的先后顺序、“三王”所指、三个朝代的开国君王、延续时间,以及从夏朝开始摒弃禅让、王位世袭等丰富的知识。回想自己从小学到大学一直都在学习中国历史,却仍然对于各个朝代先后顺序、重要历史事件、延续时间等颠三倒四或者一知半解,真是感慨万千。

《三字经》虽然重在传道,但是并非枯燥说教,而是结合了大量的历史人物和故事,如孟母三迁,孔融让梨,黄香孝父,孔子拜师,赵普读《论语》,公孙弘抄书,孙敬头悬梁读书,苏秦锥刺股读书,孙康映雪读书等。这让人在学习中添了不少乐趣,也让读者理解为人、处事、求学、交友等的道理有了更为直观的体验。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三字经》还让我深刻地体会到,全面均衡的知识是一个有机整体,割裂开来教授,其作用往往大打折扣;掌握知识的精华,因材施教,并以独特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是一门非常高深的学问。相信你在阅读之后,会比我有更多独到的见解和体会。

几天前我读了《三字经》这本书,这本书内容非常丰富,不论是天文地理、社会家庭,还是历代兴衰、文化变迁,都在其中;书中更是包含了传统伦理道德的精华,阐述了丰富深刻的人生哲理。我在三字经中看到了几段印象深刻的段落。

例如这段话:“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它的大意是:狗能在夜里替人看守家门,鸡会在每天早晨天亮时报晓。人如果不用心学习,迷迷糊糊过日子,有什么资格称为人呢?蚕能吐丝以供人们做衣料,蜜蜂可以酿制蜂蜜,供人们食用。人如果不努力学习,以自己的知识、技能来实现自己的价值,那还真不如这些小动物呢。

还有这个段落也很好:“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意思是:车胤捉来萤火虫放在纱袋里,用它来照明读书。孙康则利用积雪的反光来读书。他们两人虽然家境贫苦,却能在艰苦的条件下继续求学。

汉朝的朱买臣,以砍柴维持生活,每天边担柴边读书。隋朝的李密,放牛时把书挂在牛角上,有时间就读。他们虽然很劳累,但仍坚持读书,意志超过了常人。这段话有一个相关的故事,讲的是东晋大臣车胤从小就爱读书,但他家里很穷,穷得连买灯油的钱都没有。这可怎么办呢?夏天的一个夜晚,车胤看见许多萤火虫在空中飞舞,发出一闪一闪的亮光,就灵机一动,捉了许多萤火虫,放在纱布袋里,挂在自己的书桌上方。小车胤就借着萤火虫发出的光亮来读书。车胤勤奋读书,长大后成了令人尊敬的大学者。

读完了《三字经》这本书,我受益匪浅。我应该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和本领,要做一个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人。凡是勤奋上进的人,都会有所成就;而只顾嬉戏玩耍,浪费了大好时光,是毫无益处的。所以我们要在年少时努力学习,不断充实自己,长大后就能学以致用,替国家效力,为人民谋福利。

《三字经》是古代启蒙教育的著名教材,影响极其深远。全书三字一句,两句一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诵易记,值得我们去阅读。

经典诵读《三字经》心得体会

背诵时间:早7:30——7:55。

展示时间:周一至周五课间操之前具体要求:

1、每天背诵一行,一周五行。

2、展示内容为开头到前一周的任务。

3、赵佳薇负责组织集体背诵附:各周任务。

第1周: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第2周: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第3周: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第4周。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第5周:

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

第7周。

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青赤黄,及白黑,此五色,目所识。第8周:

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当顺叙,勿违背。斩齐衰,大小幼。至缌麻,五服终。

第10周:

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唯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源。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第11周: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第12周。

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究。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

第13周。

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第14周。

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第15周。

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彼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第16周。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

第17周。

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第18周。

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彼虽幼,身已仕,尔幼学,勉而致。有为者,亦若是。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

第19周。

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惟一经。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经典诵读《三字经》心得体会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蒙学教材中较代表性的一种。它流传的时间最长、范围最广、影响也最大。《三字经》被誉为“千古一奇书”,其一奇,以三字断句,句句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合辙顺律,易读易记;其二奇,结构紧凑,衔接自然,顺理成章,概括性强;其三奇,孕千年中华文化之精髓,可谓学一书而通万卷也!

一、活动目的:

1.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通过诵读《三字经》的有关内容,可以实现一种德育功能,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可强化责任感、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

2.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让学生了解了更多的`中华传统文化,懂得更多做人的道理,形成健康的人格,为自己一生的发展奠定扎实的道德基础。

3.让学生养成一种读书的习惯,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二、活动主题:走进经典。

三、诵读内容:见附件。

四、活动安排:

1.晨诵:晨读时间学生吟诵《三字经》,语文老师进行适当解读与指导,并督促学生熟读成诵,不断积累。

2.看故事,讲故事:利用午休和夕会课时间播放《三字经》小故事视频资料,并鼓励学生回家后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3.成果展示:

(1)《三字经》整班集体吟诵比赛。年级统一时间,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整班背诵。

(2)讲“《三字经》小故事”比赛。各班自行组织,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乐于表达。

4.活动时间:4月28日上午第三节课附件:

《三字经》一年级上学期诵读内容: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字经》读书心得体会

放寒假没几天妈妈就给我买了一本教我洒扫、应对、进退,帮我学习、尊长、敬幼的书——《三字经》。《三字经》文如其名,以三字为一句,四句一组,就像一首诗一样,背诵起来,如唱儿歌,琅琅上口十分的有趣。但是,《三字经》易学不易懂。从大年初二开始我就拿着这本书和《百家讲坛》的教授一起读《三字经》。

我最喜欢的是《三字经》的头两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我为什麽喜欢这两句呢?是因为这两句能帮助我学习做人,学习做“真人”。意思是说,人初立世之时,本性都是善良的,善良的本性彼此都很接近。后来,因生活和学习环境变换,不同于当初之时了,差异变的越来越大,就象当今社会上的人,有好有坏。这两句就能说明这个问题。

书中不仅有这样的解释还有另外一种意思,就是讲人在刚出生时本性是不善良的。为什麽能这样说呢?因为每个人在婴幼年时都很不懂事,不是很听话。既不知道父母亲为家累还是不累,为自己是生气还是难过。所以说,人出生时是不善良的。

这两种解释我比较认同第一种。因为,每个人在幼年或少年时不能只看听不听话,应在受过教育后再判断是好是坏。应该往好的方面看,往好的方面去培养。这样,才能做社会有用的人。

我读了以后深受启发,我一定要好好学习,认真做事,诚实做人。长大后报答父母双亲,报效国家。

《三字经》读书心得体会

有趣的作文课开始了,王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则《三字经》:“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这里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小故事呢!东汉时期,有一个小孩名叫孔融。有一天,父亲的朋友送来了一大筐梨,父亲让孔融去挑一个梨来吃。孔融左瞧瞧,右看看,选了一个最小的梨。父亲问:“孔融,你为什么不挑一个最大的呢?”孔融认真地回答:“我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应该给哥哥吃。”

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敬老爱幼、懂得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记得有一次,我和好朋友有了矛盾,我们两个谁也不让谁,结果大吵了一场,见了面也不理不睬的。现在想想好惭愧啊!如果当时我让她一下,矛盾早就化解了。今后,我要用一颗善良的心去关心、爱护身边的每一个人,争做当代的小孔融。

《三字经》就像一位无声的老师,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三字经》又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经典诵读《三字经》心得体会

各位老师,各位学长,各位前辈,各位小朋友们:

大家好!(向与会人员鞠躬)感恩这次大典的举办者和主持人,给了我这次汇报、学习、历练的机会!(向筹办者鞠躬)。

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穆尚毅,是一位传统文化学习传播、经典诵读力行的受益者。去年在这里,我向大家汇报了《现代人传承儒学的意义和方法》,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是这几年来学习、推广传统文化、诵读力行圣哲经典教诲的点滴心得。

自xx年以来我和孩子们一起,在王财贵老师的读经教育理念支持下诵读以儒家《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道家《老子》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著作;按照经典的教诲“克己”、“克念”的要求,一路走来,可谓有酸也有甜,有苦也有辣!总起来说,可谓受益匪浅。

首先,和老师讲得一样,通过和孩子们诵读经典,我自己有了很大的进步。

圣人教导我们:“克己复礼为仁”、“克念作圣”、“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吾日三省吾身”等等。这些理念让我改变了以前做事的心态,不再以自我为中心,脾气不再暴躁,开始反躬自省等等。正是这些改变,让我的家庭战火渐渐熄灭,挽救了我濒临破碎的家庭,给孩子的成长营造了比较和谐的家庭环境;也正是这些改变,让我对自己的命运不再有抱怨、嗔恨,明白了一切都是自己感召来的,只有从自己的内心真正改变开始,从自己的点滴行动无怨无悔的改变开始,做到“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真的,传统文化所承载的圣德智慧,学了以后,相信;体解圣人心愿放下个人利益、颜面,发愿和圣人一样利益众生、利益社会,大同不至,誓不停息,死而后已!;《论语》中曾子教导我们“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立大志向,知难而进,永不停息,是行,信、愿、行三者具矣,在圣人圣德圣慧的庇荫护佑下,我想我们的生命一定会大放光明,价值倍增!感恩老师的引导,感恩圣人留给我们的圣德智慧之作!

再有,以前我是一个心理素质极差,信心极为不足的人,三个人一起都不会不敢大声讲话,看到别人激昂慷慨的演说羡慕的不得了,当快轮到自己的时候,心里就怦怦跳,上台后,本来准备充足的内容却什么也说不出来,通过和孩子一起读书,我有了信心和内容,我竟然能够当着这么多人引经据典,这大概就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吧!再一次感恩老师的引导,感恩圣人留给我们的圣德智慧之作!

其次,是通过读经典孩子们的变化。

别人的孩子看电视、玩玩具、打游戏、看动画的时候,我要求我的孩子和我的学生是要读书的,时间久了,我的孩子和家长听话的学生读书的时候和别的孩子看电视、玩玩具、打游戏一样愉悦,一样投入。只要有文字、有书的地方。孩子们很快就会静下来,沉浸其中。这大概就是“志于道”的乐趣,大胆的比对一下,这大概就是复圣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状态和境界吧!这种状态,学习和成才还用担忧吗?智慧的家长们,有缘到场的朋友们,让我们的孩子远离毒品——电视、游戏、肆无忌惮的玩耍、看动画,就像毒品一样侵蚀着我们孩子的心灵,我们的孩子欲罢不能,就像有烟瘾酒瘾一样,很痛苦——不要再让孩子一时表面愉悦,一生空空碌碌无为了!今天读圣贤书,好像苦了一点,可苦一阵子,幸福一辈子,虽苦亦乐,虽严,是真爱呀!

另有今年暑假,我们全日读诵论语,力行弟子规的经典共学班吸引了大中小学生20余人,一个月下来,孩子们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甚至逆反,由于寄宿,最终适应下来,浮躁的贪欲,自我意识大大减少,继之而来的是彬彬有礼的儒雅风度和静下心来专心读书的良好习惯。我们所说的读书,是口诵心惟,是熟读玩味,念兹在兹,浸入心灵,见诸言行。所以,朋友们,及早为之,及早受益,事半功倍!

还有,就是在推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北京王财贵读经教育推广中心、北京华藏图书馆、以及安徽庐江传统文化教育中心种子老师、孔夫子后人孔祥鑫先生、圣城曲阜儒者联合会段炎平会长等等各界人士的无私帮助,让我体会到了“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德不孤,必有邻”的圣言真实不虚!当然,我们也遇到了很多的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嘲讽,老子讲“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我们明白:这是很正常的,这也正印证了曾子讲得“仁以为己任,任重而道远”的圣言量!天下实现仁爱、德治、礼制,是孔夫子的理想,也是每一个有血性的人应该有的理想,可以讲,这个理想是无限量的大愿,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有人讲:“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我说:“人心不古古亦然,古代不也有大舜的继母、父亲和弟弟、也有闵子骞的母亲、也有盗跖嘛?”而且我敢说,未来,只要有人类,就一定会这样,这也正是一代代志士死而后已的不竭动力所在,也正因为如此,才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后继义无反顾的为之努力。学习推行圣贤经典教育永无止境,有智慧的人们,想让自己和后代生命潜力发挥极致的人们,义无反顾的加入进来吧!

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问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朋友们,现在您怎么想的,孔夫子所愿看到的他的血脉传人、和志向传人应该都是上士!子曰: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孔子说:听到了正义的道理,却不能马上实行,身上的缺点也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孔子还说:见义不为,无勇也!

谨以此言与大家共勉!谢谢大家!

《三字经》读书心得体会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书房中传出我朗朗的读书声。我正在读一本中华经典书籍——《三字经》呢。

这个学期,学校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教师向我们推荐了好多古今经典诗文,而我最喜欢读的就是《三字经》。它是我国明清时期的儿童启蒙课本,作者是宋代的王应麟。这本书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句句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有节奏感,令我百读不厌。

我的这本《三字经》不仅仅有它的原文,并且还有注释和相关的故事,图文并茂,使我读起来兴趣盎然。

读《三字经》,让我懂得谦让、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是讲孔融四岁就明白把大梨让给哥哥;“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是讲黄香九岁就明白用身体把被窝焐暖让父亲休息;“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是说人应当首先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其次才是增长见识,学习知识。

读着这些资料,我不禁感到一阵阵脸红。我是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只要我开口,要什么就有什么,真可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我一向以为父母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应当的,从来没有想到为他们做些什么。每当学习不顺心的时候,甚至还会向父母乱发脾气呢。和孔融、黄香相比,我真是无地自容呀。今后,我要改变自我,多体谅爸爸妈妈,多为他们着想,尽量让他们少为我操心。

《三字经》的资料包罗万象,为我们讲道德,论古今,有名人英雄,有历史战争,有学习方法,有自然规律……它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文学的宝藏,是永不褪色的经典!

阅读者,收获着,我乐此不疲。

《三字经》读书心得体会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启蒙教育的教材,自南宋以来,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全书三字一句,有两句一韵,共有一千多字。所以,它也是部儿童识字课本,包括教育、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

《三字经》含有丰富的典故,知识性强,全书充满积极向上的精神,是国学精粹中难得的启蒙读本。《三字经》的第一句是“人之初,性本善。性向近,习相远。大意是人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彼此之间没有多大差别。性情也都差不多,只是由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不同,习性便有了千差万别。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这样的,有些人长大后还象小孩子一样善良了,有些人却不是,这跟生活环境很重要,要是爱学习的同学交往,从小培养优秀的品质,改掉不好的习惯,这样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还有一句是:“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它的意思是刚采出来的玉石,如果不经过打磨,就成不了精美的玉器。一个人如果不努务,就不能明白事理。不经历风雨,是见不到彩虹的,玉在没有打磨之前,也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人也一样,只有经过磨炼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还有一句是这样的“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仁、义、礼、智、信是做人的五条准则,也是中国古人对人格的要求。这五常,不仅是古人所推崇的,也是现代人所要具备的素质。

《三字经》里每一句话的含义都非常深刻,是短短六个字的句话,可以让我们领悟到很多大道理。我们要从此书里,学习前人的智慧,丰富自己的人生。

经典诵读《三字经》心得体会

启示: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译文】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启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头等重要的大事。要想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专心一致,时时不能放松。

【译文】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启示:孟子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是和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做为孩子,要理解这种要求,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

【译文】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启示:仅仅教育,而没有好的方法也是不行的。好的方法就是严格而有道理。窦燕山能够使五个儿子和睦相处,都很孝敬父母、并且学业上都很有成就,是和他的教育方法分不开的。

【译文】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启示:严师出高徒,严格的教育是通往成才之路的必然途径。对孩子的严格要求虽然是做父母和老师的本份,但做子女的也应该理解父母和老师的苦心,才能自觉严格要求自己。

【译文】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启示:一个人不趁年少时用功学习,长大后总是要后悔的。每位小朋友都记住这样一句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要趁视自己生命的黄金时刻。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启示: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样,玉在没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头没有区别,人也是一样,只有经过刻苦磨练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译文】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启示:学会亲近好的老师、好的朋友,并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有益的经验和知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头脑。

【译文】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启示: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孝敬父母,这是做人的准则。要知道父母的甘苦,才能孝顺父母,并激励自己刻苦学习。

【译文】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启示:从尊敬友爱兄长开始,培养自己的爱心。要以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就不应该计较个人得失,才会受到别人的尊敬和欢迎,也才会感受到他的温暖。

【译文】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启示: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是做人的基础;能文会算是做人的本钱。要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就必须这从两点做起。

【译文】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并且要知道基本的算术和高深的数学,以及认识文字,阅读文学。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启示:一到十看来很简单,但变化起来却无穷尽,算术这门学问越来越深奥了。几乎各个科学门类都离不开数学,所以必须认真地从简单的数目学起,为将来学习其他知识打好基础。

【译文】我国采用十进位算术方法:一到十是基本的数字,然后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一直变化下去。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启示:人类只有认识世界,才能改造世界。世界太大了。天空中的星辰以及雷、电、风、雨,大地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鱼虫百兽,而人又是万物之灵。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运用掌握的知识去改造世界。

【译文】还应该知道一些日常生活常识,如什么叫“三才”?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个方面。什么叫“三光”呢?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启示:要使人与人之间有一个良好和谐的关系,每个人都要认清自己的地位,人人从我做起,才能天下安宁,人类永远和平。

【译文】什么是“三纲”呢?三纲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应该遵守的三个行为准则,就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父母子女之间相亲相爱,夫妻之间和顺相处。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启示:春、夏、秋、冬是因为地球在绕着太阳运转时,有时面向太阳、有时背向太阳、有时斜向太阳,因此有了温度不一样的四季变化。

【译文】再让我们看一看四周环境,春、夏、秋、冬叫做四季。这四时季节不断变化,春去夏来,秋去冬来,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止。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启示:我们的祖先最早用铁发明了“罗盘”,也就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从而使确定方位变得十分简便,尤其在航海中指南针的作用太大了。在我们人类生活中方向是非常重要的。

【译文】说到东、南、西、北,这叫作“四方”,是指各个方向的位置。这四个方位,必须有个中央位置对应,才能把各个方位定出来。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启示:“五行”学说包括很深的哲学道理,非常复杂、我们只要知道一些就行了。

【译文】至于说到“五行”,那就是金、木、水、火、土。这是中国古代用来指宇宙各种事物的抽象概念,是根据一、二、三、四、五这五个数字和组合变化而产生的。

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启示:和“五行”一样,天干、地支在古代人的生活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但今天,人们除了十二支的生肖记年外,记时已多不用了。

【译文】“十干”指的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又叫“天干”;“十二支”指的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又叫“地支”,是古代记时的标记。

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

启示:地球在不断自转运动中,同时绕着太阳转动,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而太阳系又绕着银河系转,而银河系只是宇宙的一个小点点,天地之大实在是不可想象的。

【译文】地球围绕太阳运转,而太阳又围绕着银河系中心运转。太阳运行的轨道叫“黄道”,在地球中央有一条假想的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这就是赤道。

北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启示:我们国家所处的位置在整个地球的东北边,由于面积辽阔,热带、温带、寒带三个温带都有。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是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国家。

【译文】在赤道地区,温度最高,气候特别炎热,从赤道向南北两个。

方向,气温逐渐变低。我们国家是地处地球的东北边。

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

启示: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全长五千多公里。我国最闻名的河流是黄河,她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五千年文明的发源地。

【译文】中国是个地大物博的国家,直接流入大海的有长江、黄河、淮河和济水,这四条大河是中国河流的代表。

曰岱华蒿恒衡此五岳山之名。

启示:现在我们都知道,我国境内的喜玛拉亚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号称世界的屋脊。中国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每座山都有着许多美丽的神话和传说。

译文】中国的五大名山,称为“五岳”,就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蒿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这五座山是中国大山的代表。

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

启示:由于社会的发展,今天人民的职业已经不仅仅是这四种了。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只要对社会有好处,都是光荣的。

【译文】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知识分子、农民、工人和商人,是国家不可缺少的栋梁,称为四民,这是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启示: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有多少仁义之士用他们的生命和热血,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业迹。这些人实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译文】如果所有的人都能以仁、义、礼、智、信这五种不变的法则做为处事做人的标准,社会就会永保祥和,所以每个人都应遵守,不可怠慢疏忽。

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

启示:人类所食用的“五谷杂粮”就属于植物。人类的生存有赖于大自然。我们应该了解它们,掌握这些知识,以便为人类服务。

【译文】除了人类,在地球上还有花草树木,这些属于植物,在陆地上和水里到处都有。

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

启示:无论大自然中的植物还是动物,都是人类永恒的财产,我们要爱护周围的环境,保护好我们生存的环境。

【译文】虫、鱼、鸟、兽属于动物,这些动物有的能在天空中飞,有的能在陆地上走,有的能在水里游。

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启示:人要吃饭就得耕耘播种。当我们吃到香喷喷的饭菜时,千万不要忘了辛勤耕种的农民。“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要知道爱惜每一粒粮食。

【译文】人类生活中的主食有的来自植物,像稻子、小麦、豆类、玉米和高梁,这些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食品。

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启示:人类真不愧万物之灵,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把有些野生的动物,通过驯服和人工喂养成为人类的工具和食品。

【译文】在动物中有马、牛、羊、鸡、狗和猪,这叫六畜。这些动物和六谷一样本来都是野生的。后来被人们渐渐驯化后,才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俱。

启示:七情是人生来具有的,谁也不可能抹煞它,但做为一个有志者,是决不能被感情牵着走的。人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要学会妥善处理自己的感情,才能活的安乐而有意义。

【译文】高兴叫作喜,生气叫作哀,害怕叫作惧,心里喜欢叫爱,讨厌叫恶,内心很贪恋叫作欲,合起来叫七情。这是人生下来就有的七种感情。

青赤黄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识。

启示:用色彩学的标准解释,色彩的由黄、红、蓝三个原色和橙、绿、紫三个间色组成。五色是我国传统的名称,如黄色已成为我们的民族色彩,据说太阳升起的第一道颜色是黄色,所以黄色代表东方。

【译文】青色、黄色、赤色、黑色和白色,这是我国古代传统的五种颜色,是人们的肉眼能够识别的。

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

启示:我们的嘴巴之所以能分辩出酸、甜、苦、辣、咸,是由于人的舌头上有许多叫味蕾的粒状组织。人身体的结构非常复杂,认清自我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译文】在我们平时所吃的食物中,全能用嘴巴分辩出来的,有酸、甜、苦、辣和咸,这五种味道。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