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实用19篇)

时间:2023-12-12 02:16:37 作者:笔尘

教案是一份详细的教学安排,有助于教师提前准备并组织教学内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一年级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这些教案能够帮助到广大教师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精选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巩固数的组成。

2、进一步巩固数位的概念和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3、进一步体会“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差不多”的含义。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练习,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1、六、七岁的一年级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数的认识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但是缺乏在生活中的运用。因此让他们更加巩固认识100以内的数认识很有必要。

2、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应考虑儿童的年龄特征,以活动为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重点: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差不多”的含义。

难点: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跳跳虎悄悄地告诉我一个秘密,在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智慧岛上,藏有一个智慧宝箱,听说打开宝箱的人就会拥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今天跳跳虎想带着大家一起寻找宝箱,你们愿意吗?但是智慧岛上机关重重,让我们一起闯关吧!

1.第一关:填一填。

我们来到游乐场,闯入第一关填一填,在做题之前,你想提示大家注意什么问题?

请大家拿出题单,动手填一填。汇报:谁上来填第一组,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表扬(你很有条理)和他结果填的不一样请举手。

第4组:2个+15。表扬:你很会思考,满十进一,方法用的很好。

2.按规律填一填:。

刚才我们顺利的闯过第一关,要进第二关,必须要来乘坐刺激的过山车,要想让过山车开动,我们必须按规律把这些数填完整,在填数之前,你们要先判断什么?顺数还是倒数,几个几个数。请大家动手填一填。

汇报:和它们填的不一样的请举手?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语言准确)。

过山车已顺利开启,你们做的好进入第二关准备了吗?

3.送小鸟回家。

我们进入爱心城堡,这里有一群迷路的小鸟,我们只有把这些小鸟按要求送回各自的家,才能顺利过关。

汇报:小鸟给大家爱心竖起大拇指。

4.第三关:比一比。

离开爱心城堡,我们来到池塘边进入第三关:比一比。

动手画一画,和上面小朋友画得不一样的小朋友请举手。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5.第四关:拨一拨:。

小朋友对100以内的数大小比较掌握得非常好,所以我们才顺利的进入第四关:拨一拨。

小结:不同的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不相同。

6、想一想试一试?

用三张卡片中的两张组成两位数,258。

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7.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顺利地闯关成功,我们一起打开宝箱吧!

你们每一队派1个代表上来,领取你们的神奇力量吧!

你们今天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一年级总复习教案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巩固数的组成。

2、进一步巩固数位的概念和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3、进一步体会“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差不多”的含义。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练习,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2学情分析评论。

1、六、七岁的一年级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数的认识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但是缺乏在生活中的运用。因此让他们更加巩固认识100以内的数认识很有必要。

2、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应考虑儿童的年龄特征,以活动为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3重难点。

重点: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差不多”的含义。

难点: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新设计评论。

一、导入:跳跳虎悄悄地告诉我一个秘密,在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智慧岛上,藏有一个智慧宝箱,听说打开宝箱的人就会拥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今天跳跳虎想带着大家一起寻找宝箱,你们愿意吗?但是智慧岛上机关重重,让我们一起闯关吧!

二、练习。

1.第一关:填一填。

我们来到游乐场,闯入第一关填一填,在做题之前,你想提示大家注意什么问题?

第4组:2个+15。表扬:你很会思考,满十进一,方法用的很好。

2.按规律填一填:。

刚才我们顺利的闯过第一关,要进第二关,必须要来乘坐刺激的过山车,要想让过山车开动,我们必须按规律把这些数填完整,在填数之前,你们要先判断什么?顺数还是倒数,几个几个数。请大家动手填一填。

汇报:和它们填的不一样的请举手?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语言准确)。

过山车已顺利开启,你们做的好进入第二关准备了吗?

3.送小鸟回家。

我们进入爱心城堡,这里有一群迷路的小鸟,我们只有把这些小鸟按要求送回各自的家,才能顺利过关。

汇报:小鸟给大家爱心竖起大拇指。

4.第三关:比一比。

离开爱心城堡,我们来到池塘边进入第三关:比一比。

动手画一画,和上面小朋友画得不一样的小朋友请举手。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5.第四关:拨一拨:。

小朋友对100以内的数大小比较掌握得非常好,所以我们才顺利的进入第四关:拨一拨。

小结:不同的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不相同。

6、想一想试一试?

用三张卡片中的两张组成两位数,258。

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7.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顺利地闯关成功,我们一起打开宝箱吧!

你们每一队派1个代表上来,领取你们的神奇力量吧!

三、小结:。

你们今天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小学一年级总复习数学教案

3、反义词(括号里是学写过的字)。

(是)——(非)(长)——(短)(大)——(小)(远)——近。

(有)——(无)(高)——矮、低(前)——(后)(出)——(进、入)。

(晚)——(早)(笑)——哭(上)——(下)(去)——(来)。

(左)——(右)旧——(新)(冷)——(热)甜——(苦)慢——(快)(南)——(北)(古)——(今)闲——(忙)臭——(香)丑——(美)(东)——(西)(合)——(分)。

(收)——(放)(去)——(来、回)死——(活)(答)——(问)。

(以后)——(以前)(冷淡)——(热情)黑暗——(光明、明亮)(男)——(女)湿——(干)红——(绿)。

4、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欢歌笑语冰雪融化泉水丁冬。

百花齐放百鸟争鸣春风拂面春暖花开五颜六色百花盛开。

和风细雨万紫千红鸟语花香山清水秀蒙蒙细雨古往今来。

千山万水诗情画意四面八方各种各样自言自语万里无云。

5、相对应的内容连线或填空本册要求学生积累掌握的词语主要有下面这些类型:

(1)、懒洋洋地(晒太阳)慢吞吞地(说)兴冲冲地(走进来)。

难忘的(节日)长长的(小河)。

(2)、鸟蛋凉凉的——凉凉的鸟蛋小路长长的——长长的小路。

小学数学一年级总复习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63――6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及其异同点。

2、使学生能正确、迅速地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3、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

重点难点

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弄清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

1、让学生举一个正、反比例的例子,说说什么叫成正比例的量,什么叫成反比例的量。

(1)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

(2)指生在班内说。

2、表示正、反比例的关系式分别是什么?

生答后师板书

正:y/x=k(一定)反:x×y=k(一定)

(二)归纳正、反比例的异同点

1、小组合作:用你们最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正、反比例的异同点。

2、交流。

我们组是用表格表示的。

正比例反比例

相同点都有一个不变量两个变量

不同点比值(商)一定x/y=k(一定)积一定xy=k(一定)

(1)独立思考。

(2)指名回答。

(3)归纳板书:a一定,b和c成正比例;

b一定,a和c成正比例;

c一定,b和a成反比例;

提问:为什么根据一个乘法式子就能判断两种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呢?(根据乘、除法互为逆运算的关系,积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两个因数分别相当于除数和商。)

(4)自己举一个熟悉的三种数量关系,说一说它们存在怎样的比例关系。(三)综合练习:教科书63――64页的练习。

探索规律

教学内容:教科书66――6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动手操作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的简单排列规律。

2、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及创新意识,发展数感。

3、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培养合作意识,发现和欣赏数学美。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图形和数字的对应关系,并结合图形的变化规律,发现相应的数字变化规律,很好地实现从图形变化规律的认识过渡到数字变化规律的认识上来。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规律。

师:(教师巡视一周,仿佛在数一数班级有多少人)问:你们猜一猜老师在干什么呢?

生:在书我们班级有多少人。

师:你们的眼睛可真亮,都看出来了,那你能猜出老师刚才是怎样数的吗?

生:1 2 3 4 5――――――(板书)

2 4 6 8 ――――――

5 10 15 20――――――

师:你们可真聪明,都被你们猜中了,这几组数你们能接着数下去吗?

生:能

师:谁愿意给大家数一数?(指名数)

师:大家都会数吗?(会数)

师:想一想为什么我们看到前面的几个数就能接着数下去呢?

生:因为这几组数的排列都是有规律的

师:同学们真是善于观察,都找到了这几组数的规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找规律”。

二、探索交流,找出规律

1、练习教科书66也1小题。

三、综合练习:教科书66――65页的练习。

空间与图形

图形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6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学过的四边形的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能正确地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进一步认识圆的特征,能正确地画圃;巩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学过的立体图形的特征。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能够掌握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并且理解相互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根据平面的基本特征,能够理解平面图形的相互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了平面图形。

(一)复习三角形的.概念。【继续演示课件“平面几何图形的认识”】

1、提问:什么叫做三角形?你能够画出几种不同的三角形?

老师板书分类:a。按照边分类;b。按照角分类

2、教师口述,学生作图。

(1)等腰三角形

(2)等腰直角三角形

3、判断。

出示一组三角形,让学生说说各是什么三角形。

4、复习三角形的内角和。

提问: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是多少度?我们是怎样发现的?

(二)复习四边形,继续演示课件“平面几何图形的认识”

教师提问:四边形是怎样的图形?我们曾经学习过哪些四边形?

1、复习图形特征。

出示:

请你说说图里学过的四边形的名称、特征和字母表示的意义。

小组共同回忆:

(1)长方形有什么特征?

(2)正方形有什么特征?

(3)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征?

(4)梯形有什么特征?

教师小结:由于长方形、正方形两组对边都分别平行,所以长方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而正方形又是特殊的长方形。

(三)复习圆。【继续演示课件“平面几何图形的认识”】

1、复习圆的特征。

(1)画圆,并用字母表示圆心、半径和直径。

(2)提问:圆是怎样的一个图形?

同一个圆中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二、复习轴对称图形。

(1)请同学们把圆对折。

提问:你发现圆对折后有什么特点?

再把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对折,使折痕两边完全重合。

(2)提问:你认为刚才对折的图形都有什么特点,是什么图形?

(板书:轴对称图形)

这里对折的折痕就是什么?

(板书:对称轴)

怎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什么叫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有几条对称轴?圆有多少条对称轴?

我们学过的其他图形里,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你还能说出哪些见过的轴对称图形?

三、复习立体图形

四、综合练习。

教科书68页的练习。

小学一年级总复习数学教案

词语。

1本册的双生字词:

丁冬说话朋友你们红花绿草爷爷知道全家父母父亲。

母亲着急认真.得意主意同意因为阳光办法亲情爱情。

热情冷淡老师练习非常常常玩球桃树树苗什么男孩。

女孩江南江湖江河请坐让座座位再见再会可以可是。

远处短处到处找到照亮明亮明晚照明空气空军海军。

军队竹桥看着叫声笑声苗条面条前面后面情面脸面。

洗脸笑脸扫把扫地种地没有许多许可冷热淡红淡绿。

过桥过河高原原因桃园送别跳远学习高兴香气秀气。

和气语气话语笑话蚂蚁凉快快乐赶快就是成名有名。

定时时间房间帮忙早晚送给干净伙伴起立得到得意。

乡亲老乡家乡专心想念画家合唱听话古诗名气。

2、近义词。

十分=特别=非常=格外主意=方法=办法=点子。

马上=立刻=赶紧=赶快很多=许多替=帮=为=给。

高兴=开心=快活=快乐时刻=时时=时常。

小学一年级总复习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练习二十六的第1418题.。

教学目的:通过综合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418题。

1.做第14题.。

2.做第15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注意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个别辅导.在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做第16题.。

4.做第17题.。

5.做第18题.。

让学生自己做,订正时可以问一问学生:第二问缺少什么条件?缺少的条件在哪里?

二、根据学生做题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或补充练习。

小学一年级总复习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

教学重点:

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

教学难点:

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计算方法。

教学资源:

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学生互相说图意。

全班交流,提出:还剩多少个的问题。

应怎样计算呢?

根据回答板书:13-9=□。

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实物操作。

讲述:假如用小棒来表示,你应该怎样摆、怎样算?(学生摆学具)。

2、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再四人一组互相讨论:13个怎样减去9个?

3、小组汇报:你是怎样算的?

4、结合学生的回答演示不同的算法。

方法一:10-9=11+3=4。

方法二:13-3=1010-6=4。

方法三:9+()=139+(4)=13。

文档为doc格式。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精选

1、使学生体验调查和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学生填写比较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与意识。

2、读一年级刚入学时,你测量的体重是多少?(学生自由汇报各自的体重情况)。

3、怎样才能让大家一看就明白我们班所有人的体重情况呢?

1、电脑出示统计表(1):

体重(千克)15以下、16~20、21~25、26~30、31以上人数。

师:现在我们就用“正”字记录法来统计一下刚入学时的体重(集体活动)。

2、活动结束后,师生共同将收集的数据整理后填入表格中。

3、二年级时,我们的体重有什么变化呢?

体重(千克)15以下、16~20、21~25、26~30、31以上人数。

集体进行统计活动,并将结果填入表中。

4、讨论:如果想把两年的体重数据填入一个统计表中,该如何表示呢?

学生讨论后,在黑板上出示表格(3):(单位:千克)。

5、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填空,然后小组合作交流。指名上台在黑板上填写数据。

6、引导观察讨论大屏幕上的两个单式统计表与黑板上的复式统计表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7、观察复式统计表,回答问题。

(1)一年级时,体重在()千克的人最多。

(2)二年级时,体重在()千克的人最多。

8、你还能发现什么?先在小组交流,后指名在全班汇报。

9、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组织学生对体重过轻或过重的学生提些合理的建议等。

出示“做一做”,练习情景图。

1、交流图上的小朋友参加了哪些课外活动?

一班的同学参加各项课外外小组活动人数的情况是怎样的?

你参加了哪项课外活动?

2、讨论:怎样收集我们班参加课外活动人数的数据?

3、活动、统计数据。

4、整理数据并把数据填入复式统计表中。

5、讨论并回答统计表后面的四个问题。

这节课我们干了什么?(板书课题)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一年级总复习教案

教学内容:教材40到44页。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整数、小数的意义,掌握整数、自然数、小数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加深对整数、小数概念的理解与认识。

2、使学生巩固整数、小数的读写方法,会正确比较整数、小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同学们经过六年的学习,已经学完了小学数学的全部内容。在以后近两个月的数学课里,我们将进行数学总复习。通过总复习,使我们进一步牢固掌握小学数学的知识,为到初中学习打下更好的基础。小学数学总复习分七节内容安排,第一节是整数和小数。今天这节课,首先复习整数、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板书课题)通过这节课的复习,要求大家进一步明确整数、小数的相关概念,提高整数、小数的读写能力。

1、整理整数、小数的概念。

提问:我们已经学过的.整数里包括哪些数?(板书)谁来说一说,怎样的数是自然数?(板书:0,1,2,3……)你能举几个自然数的例子吗?(板书学生举例的数)数物体时什么情况下要用。表示?提问:你还看出按顺序排列的自然数里有哪些特点?(让学生自己自由地说一说)小结自然数在数物体时表示的意义,说明自然数是整数。

2、学生练习。

教科书41——43页的练习。

一年级数学复习教案

西师版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102页“总复习”,练习二十二的第1~11题,整理和复习0~20各数的认识及加减法。

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组织复习活动,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1.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组成和序数及进一步巩固“基数”与“序数”的含义。

2.培养学生数数、读数、写数以及数的大小比较的能力。能正确、迅速地计算20以内的加法和20以内的加减法。

3.让继续感知整理和复习的作用,感受“学生文化”。进一步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的序数含义、数的顺序及数的组成,能正确、迅速地计算20以内的加法和20以内的加减法。

理解加减法的意义,熟练计算20以内加减法。

课件、磁性数字卡片。

作业本等学习用品。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建议:可以预设几个情景来进行导入。如。

回忆小故事导入法、游戏导入法、谈话导入等。

回忆小故事导入法:教师可以选择最近发生的一些数学小故事导入本课。比如。

师:我讲的故事大家还记得吗?谁再讲一遍?

学生回答。

师:xxx同学的把这个故事讲得准确又完整,请其余同学向他学习。……。

【设计意图】这个导入法承上启下,既可以让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新内容的兴趣。

游戏导入法。

师:我们做个口算接龙的游戏好吗?从第一行开始,第一个算1+1,第二个算前一个算式得数+1,算到到20后。游戏开始。

改变第二个加数计算。……。

【设计意图】在游戏中,烘托出热闹、有竞争性的学习气氛,提高数学课的趣味性。

谈话导入法。

师:同学们,本学期的学习即将结束,想一想在这个学期中我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指名回答,教师总结。

师:我们这学期学习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内容是20以内的数,第二个内容是20以内的加减法,第三个内容是认识图形。这节课我们来复习前两个内容:(板书)20以内的数和加减法。

二、复习20以内的数。

1.我们先来将20以内的数数一遍。谁能倒数一遍?

一起顺数,指名倒数。教师注意调控课堂,注意走神的学生。

2、教师引导学生复习这些20以内数的意义。

教师课件出示下图问:这些数可以表示什么?

指名说。

预设: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捆数、盒数、瓶数等。

3、复习数位。

教师:在这个数位表中,左边第一位是?第二位是?学生接答。

4、复习10以内的数的组成。

师出示数字卡片,学生说数的组成。

三、巩固提高。

完成课本第103页第1、2、5、6题。

第1题练习时,可通过第2幅图让学生说说1个十是多少,通过第4幅图让学生说说14的个位上的数是几,十位上的数是几等。

第二题让学生说说怎么比较多少。

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可让学生说说每组数有什么规律,你是怎么发现的。

四、课堂小结。

【】复习告一段落,结束前让学生回忆复习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已经掌握了,怎样掌握的,还存在哪些问题,可以用什么方式展示自己的复习成果。这样学生不但将学到的知识有条不紊地储入到“知识库”,而且培养了探究精神,提高了学习的自信心,增加了合作精神,促进反思能力的培养,自学能力的加强。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实物的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并认识物体的轻重。学习简单的比较物体重量的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游戏、实物的操作,学习比较的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游戏的过程,激发儿童对轻重比较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或体验得出物体的轻与重。

教学难点:

通过亲身体验得出物体的轻与重。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猜物体的轻与重。

师:小朋友,今天你们带来了好多好玩的玩具,那让老师看看有哪些啊?

生:小汽车、变形金刚等。

师:那现在老师手里的这两样玩具哪个重?哪个轻呢?(随机拿取学生手中的两样玩具)。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轻与重的关系。

板书:轻与重。

二、探究新知。

(一)用观察(眼睛)比较物体的轻与重。

师:现在让我看一下,小巧和小胖在干什么?

生:玩跷跷板。

师:你们看一下,谁重谁轻呢?为什么?

生:肯定是小胖重,小巧轻。小胖的一边已经跷下去了,而小巧跷到上面去了,肯定是小胖比小巧重。

师:你们这是用什么方法比较得出的?

生:看。

师:你们真聪明,有些物体可以仔细观察比较,用眼睛就可以观察得出物体的轻与重。

(二)用手掂的方法比较物体的轻与重。

出示小亚手拿气球和苹果的图片。

师:你现在能告诉我们小亚手中的物体,哪个重、哪个轻吗?

生:气球轻,苹果重。

师:好,现在老师拿来了这两样玩具,你们能告诉我哪个重,哪个轻吗?(从学生带的玩具中拿两样差不多大小的)。

生:右手重,左手的轻。

师:到底是不是呢?你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得出呢?

生:可以用手掂一掂的方法。

师:好,请一位小朋友上来试一试。

师:拿出两样不同大小的玩具,请学生猜一猜、试一试,哪个重、哪个轻?(注意老师拿的时候,大的轻、小的重)。

小结:比较物体的轻与重,有些物体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眼睛)直接就可以得出,有些物体可以通过用手掂一掂的方法得出,不能光看大小就来判断谁重谁轻。

一年级数学复习教案

1、结合具体实例,经历认识成反比例关系的量的过程。

2、知道反比例的意义,能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关系,能找出生活中成反比例量的实例,并进行交流。

3、对现实生活中成反比例的量的事物有好奇心,在判断和交流成反比例的量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1.每袋大米的质量一定,大米的总质量和袋数。

2.每天播种的公顷数一定,播种的总公顷数与播种的天数。

请几名学生发言,重点说出判断理由。

1、读书问题。

师:看来大家已经对成正比例的量不陌生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一种新的比例关系,请看下面亮亮、红红、聪聪和丫丫四人的读书情况。

出示图中文字和表格,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观察。

师:从文字和表格中你都了解到了那些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谈到:

他们四人读同一本书,丫丫看的最快,9天就看完了;亮亮看的最慢用了15天。

红红每天看15页,用12天看完了这本书,通过1512=180可以知道这本书的页数是180。

学生在学习了正比例的基础上可能会说出表中的规律,如果学生直接回答出表中的规律,要让学生说说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如果没说出表中规律,教师可提出教材中的问题:

师:从上表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可能会说:

每天看的页数越多,需要的天数就越少。

每天看的页数越少,需要的天数就越多。

师:前边我们已经学习了相关联的量,那在表中有相关联的量吗?

生:表中有每天看的页数和需要的天数这两种相关联的量。

师: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如何变化的?

学生可能会说:。

每天看的页数越多,所用的天数就越少;。

每天看的页数越少,所用的天数就越多;并且两个量的乘积是180。

师:这里的180是什么?谁能说出这里的关系式?

生:180是这本书的总页数,这本书的页数是不变的。每天看的页数需要的天数=180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随即板书:

每天看的页数需要的天数=书的总页数(一定)。

师:看书需要的天数是随着每天看书的页数的变化而变化的,每天看的页数扩大,需要的天数就缩小;反之,每天看的页数缩小,需要的天数就扩大。而且,每天看的页数和需要的天数的乘积一定,我们就说每天看的页数和需要的天数这两种量成反比例。

师:像这样,每天看的页数与所需天数的积一定(书的页数一定),我们就把这两个相关联的量称为成反比例的量。

2、换零钱问题。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成比例的量,接下来我们就共同来看一个关于换零钱的问题。请大家观察下面这张表格。

让学生独立观察。

师:谁来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生:要把10元的人民币换成零钱,换成面值1角的需要100张,换成面值2角的需要50张。

师:那么大家能用口算完成表格吗?

生:都换成面值5角的需要20张;换成面值1元的需要10张;面值5元的需要2张。

师:仔细观察表中数据,你都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

换的钱的面值越大,需要的张数就越少;换的面值越小,需要的张数就越多;。

表中面值与张数的积是一定的;。

师:你能说出这里的数量关系式吗?

学生回答,教师随机板书:。

钱的面值张数=10(元)。

师:谁能说出数量关系式的意思?

学生可能会说:

表中有两个相关联的量,钱的面值与张数;。

师:通过刚刚我们对反比例关系的了解,这里的零钱的面值与换的张数这两种量成反比例吗?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

指名汇报。

师:我们刚刚遇到的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这两种量相对应的积也一定,就说这两种量成反比例,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我们把这种关系称为反比例关系。

师:下面我们就试着来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先自己想一想。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说的过程中,重点让学生说说判断的理由。

让学生自己或者和同桌总结归纳一下,指名汇报交流。

总结:判断两个量成不成反比例关系,只要先看这两种量是不是相关联的量,再看两重量变化时乘积是不是一定,如果乘积一定,它们就是成反比例的量,相互之间的关系就叫反比例关系。

师:我们认识了什么叫做反比例关系,现在你能举一个反比例的例子吗?和同学交流一下。

让学生举例并说明理由。

1、师:相信现在大家对反比例并不陌生了,现在请同学们读练一练的第1题,自己读题并判断。

指名回答,说明理由。这里关注学习稍差的学生。

2、师:请大家认真观察第2题表中的信息,回答下面的问题。

重点交流问题(2)。

3、师:请大家认真观察第3题表中的信息,回答下面的问题。

重点交流问题(2)。

4、师:大家知道大齿轮和小齿轮是怎样转的吗?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让学生明白大齿轮与小齿轮转数的关系,因为30:10=3,所以大齿轮转一圈,小齿轮转3圈。

师:其实成反比例的量不仅仅用表格可以表示出来,我们也可以在方格纸上画图来表示。

出示知识窗的表格与方格图,让学生了解成反比例的量可以用方格纸上的图表示。

人教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

1.今天我们用珠子和数位表上一节数学课。

2.复习。

[教师:在数位表中,右边起第一位叫什么位?(个位)第二位叫什么位?(十位)。

教师拿出一个数字卡片1放在个位表示多少?(一个一)。

若数字卡片1放在十位上表示多少?(一个十)。

教师强调:放在不同的数位就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可以表示一个一,一个十,一个百]。

小学一年级数学的和复习教案

1.通过复习,使学生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熟练地计算10以内的加法减法。

2.通过复习,使学生更进一步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8页和第79页。

教具、学具准备。

小鹿头饰、信卡、补充算式的减法表、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设计。

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请小朋友想一想:我们本单元学过了哪些数学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把学过的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比一比哪个小朋友学得好。

[开课直奔主题,节省时间。激发学生参与意识。]。

联系实际,创设情境。

1.猜一猜。

出示第78页第1题主题图。

师:小朋友们看,图上画了些什么?

生:有三个小朋友坐电梯。

生:小男孩住6层,小女孩住8层。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2.联系生活,说一说你的家住在哪道街?几号楼?几单元?几层?学生踊跃发言,介绍自己的住址。

巩固练习,发散思维。

师:我们已经学过10以内数的组成,你都知道哪些数的组成?

同桌两人共同表演,用拍手或对口令的形式告诉给大家,好不好?

学生活动,上台展示。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出10以内各数的组成。

[同桌合作,用身体语言表演,复习旧知,学生兴趣很高,学习气氛浓厚。]。

自行探究,找出规律。

师:咱们来做小小邮递员的游戏,好吗?

生:好!

请一生扮演邮递员小鹿(头戴头饰,肩背邮包)。今天,小鹿送的信可真多呀!这些信的信封上写着10以内的加法算式,如果你能算出得数是几,就送到黑板上的几号信箱。

学生拿到信卡,认真计算后纷纷到黑板上送信。

生:感觉没有顺序,有些乱。

师:怎么排列比较好?

生:按一定的顺序。

(根据学生的汇报,重新排列。)。

师:根据算式的特点和规律,你想想用什么办法能很快记住它?

[扩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思考,找出规律。]。

小组合作,实践操作。

在屏幕上出示如下减法表。

一年级数学和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同学发现20以内进位加法表的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同学分析综合能力。

2、培养同学仔细看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20以内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看加法表找规律。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口算卡片,指名口算,并说出思路。

9+48+47+65+7。

10—512—25+312+1。

二、练习指导。

1、进位加法表。

(1)出示20以内进位加法表,引导同学发现表中的规律。

a、竖着看,分别读出每行的算式及结果,边读边考虑,每竖行是怎样排列的。启发同学回答。

b、横着看。让同学默读每排的算式及结果,想一想,各排是怎样排列的。(引导同学观察,启发同学回答)。

c、问:从加法表中,还能发现排列上有什么规律吗?启发同学回答。

d、想:这张表中,俺们只需记住哪些题就能很快算出所有的20以内进位加法。

教师引导同学观察,边用红笔勾出来,使同学知道只需记熟左边到0道题。就能计算所有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练习。

(1)让同学把和是11、12、13……的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

(2)教师读算式,同学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

(3)说出表中两道相同加数的算式及结果。

(4)针对同学容易弄错的题进行练习。

三、作业:练习二十二。

a、第2题,现时2分的时间,看有多少同学做得全对,若有不对的,查明原因,及时纠正。

b、考虑题:第(1)题。

要求:让同学发现白圆与黑圆排列的规律,确定“往下应该怎样画”

第(2)题。

要求:同学观察每行数排列的规律,找出与其他三行的规律不同的那一行。

c、第3题在书上完成,集体订正。

小学一年级数学期末复习教案

教科书第38——39页。

1、通过填写100以内的数目表,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能根据数位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能根据10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数的大小。

一、复习引入。

1、师报数,学生写数。

十六七十三五十一百二十五九十九四十八。

2、谈话引入:刚才我们写了几个数,你们知道100以内还有哪些数?它们之间的顺序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00以内数的顺序及相关知识。

二、问题探究。

1、出示第38页例7的百数表。

引导学生观察这张未填满的百数表,想一想:这些数的排列有哪些特点?

引导学生回答:

1)、第一横行的5个数是双数,而第二横行的5个数是单数。

2)、从左上到右下这个斜行中的数,个位,十位上的数字都相同。

3)、从右上到左下这一行数中(10除外),十位上的数从开始,逐渐增大到9,而个位上的数则相反,从9开始逐渐减小到1。

2、学生独立填表中空格。

两人一组,进行找数活动。

3、按第1题的要求给指定的数涂色。

4、进一步探索百数表的排列规律。

4人一组,讨论并找出规律,然后全班交流:1)、每一横行都是十个数,除第一横排外,每横排中每个数的十位相同。2)、每一竖行也都是十个数,这些数的个位相同,且下面一个数比上面一个数大10。3)、整十数排在最后一行。

三、练习:完成练习八第一题。

学生先独立填数,然后集体订正。

四、学习比较数的大小。

1、提出问题。

2、解决问题。

1)分小组讨论比较,再全班交流。

a、看图来比,只看最后一行,最后一行中左边有3个,右边有1个,所以28大于26。

b、根据数的组成来比,28由2个十和8个一组成,26由2个十和6个一组成,所以28大于26。

c、根据数的顺序来比,28在26的'后面,所以28大于26。

2)、比较学生的各种比法。

3)、思考:如果没有图,怎样来比较两个两位数的大小?

引导学生得出用数的顺序和数的组成来进行比较。

4)、同桌同学一起自学例8。

5)、展示学生比的方法,然后归纳比较两个两位数大小的方法: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一样,再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3、练习:完成例8下面的做一做。

4、在计数器上分别拨出100和99,问:100和99谁大?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100大于所以的两位数。

五、巩固应用。

1、练习八第2题:同桌拿卡片,一起从小到大把卡片重新排列。

2、练习八第3题。

3、完成第39页的思考题。

六、小结:

略。

一年级数学复习教案

教学目的:

1、通过学生喜欢的体育活动得出相应的四道加减法算式。

2、通过活动可能出现的情况,归纳并学习有关10的所有的加减法算式。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小圆片,数字卡片,小黑板,算式卡片。

教学过程: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踢足球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去看一场足球赛,好不好(出示挂图)。

1、联系图,让学生观察图意。

2、对于图里的场景,让学生可以有不同的描述。(如“从图上看,左边6人,右边4人”;或“从图上看,黄队6人,蓝队4人”。)。

3、列式让学生独完成。

4、列式后,让学生结合图意讲讲四个算式的具体含义,使他们再次巩固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5、“试一试”的教学。让学生抛花的圆片,(抛正面和反面的次数)写出4道(或2道)加、减法算式。

6、让学生说一说还可能出现哪些情况,分别得出相应的加、减法算式。

1、想想做做的第一题。让学生合作出示卡片,相互说法加法算式。

2、第2题可先让学生用手指着右边的数一道一道地算,然后同桌两人合作,相互各算一遍。

3、第4题让学生先口算,再把算式和相应的花用线连一连。

4、第5题通过直观理解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感知多几、少几的关系,为以后探索这样的数量关系,学会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作准备。要引导学生理解每次是谁和谁比,比的标准不同,结果的表达也不同。

5、小黑板出示两道开放题。通过开放题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总结、归纳有关10的加、减法的算式。

一年级数学复习教案

1、进一步加深理解,掌握某物体的形状;熟练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及加减法;进一步理解数位的意义;进一步巩固掌握钟面的时刻。

2、培养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灵活地用已掌握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学具,钟表。

一、认识物体。

1、举例说明物体的形状。

说一说我们认识了物体的哪些形状,每一种形状分别举出3个例子。

2、学生动手操作。

师:把铅笔盒放课桌的左上角,把练习本放在课桌的右上角,把小刀放在课桌的左下角,把橡皮放在课桌的右下角。然后打乱顺序,同桌两个人,一个说一个摆。

3、总复习第1题。

左上图长方体有几个?圆柱呢?球有几个?正方体有几个?

二、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1、数一数。

从0数到20,再从20数到0,(一齐数。)完成总复习的第2题的第1个表格。

2、分别观察第2、3个表格。

你发现有什么规律?(可以说都是双数,也可以说每次都加2,还可以说隔一个数写一个数等。)。

3、补充练习:按规律填数。

19、17、()、()、()。

10、()、14、()、18。

三、数位的意义。

1、画一画。

在计数器上最右边的一位是什么位?

15在计数器上怎样表示?15的个位上是几?十位上是几?

15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16、17、18、19、20,谁能在计数器上表示?

它们的十位和个位上各是几?

2、完成总复习的第3题。

四、口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

1、抢答。

13-6=14-9=15-7=。

6+6=9+9=12-5=。

2、完成总复习的第4题。

五、认识钟表。

谁能说一说我们认识了钟面上的几种时间?

在学具钟表上分别拨出这几种时间:整时、半时、快几时了、几时刚过,然后认一认总复习的第5题钟面上的时间。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掌握某物体的形状;熟练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及加减法;进一步理解数位的意义;进一步巩固掌握钟面的时刻;同时培养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年级数学复习教案

2、提高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创新精神。

3、让同学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一、基本练习。

1、口算卡片出示。

10-34+410-62+55+3。

10-58-77-49-09-8。

6-69-28-24+63+6。

9-02+39-50+74+2。

二、整理知识。

1、前面俺们学习了哪些计算题?

分组看书整理后汇报。

2、观察。

a出示10以内加法题。

b练习,师任点几题让生回答。

c照刚才的观察方法再观察减法表。

它们是怎样排列的?

同座互相点一题考问对方。

3、除了加减法式题,俺们还学了图画式应用题。

师出示p79熊猫图和书包图。

你能说出图意吗?大括号里表示什么意思?

三、练习。

1、看图写出两个加法和减法。

2、图画式应用题。

3、填括号。

4、口算计时完成。

5、连续加2。

3连续加3:3、3、3、

1连续加2:1、1、1、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