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变魔术教案(优秀18篇)

时间:2023-12-15 09:07:29 作者:文锋

大班教案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内容。小编为大家搜集并整理了一些实用的大班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

神奇的魔术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1、对物体如何保持稳定平衡产生兴趣,能大胆地探索保持平衡的方法。

2、交流探索方法,了解更多的有效办法。

1、能站住和不能站住的物品多种,如:盒、瓶、笔、羽毛、书、吸管(粗、细)等,每组一份。

2、辅助站立的物品,如插塑积木、橡皮泥等。

一、哪些东西能像自己站住?

1、教师有选择地分别演示重心稳定的物体盒子、瓶子等和中心不稳的物体纸、羽毛吸管等,各一至两样。

2、为什么有的东西一站就站住了?有的东西不容易站立?

3、你们的桌上有什么?哪些东西容易站住?

4、幼儿分组尝试,并区分容易站住的和不容易站住的物品。

5、我们把容易站住的和不容易站住的东西分开,放到筐里。

二、帮帮他们站住。

1、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那些不容易站住的东西站住呢?

2、引导幼儿尝试用自己的办法是物体站住。

3、个别幼儿或小组无法使物体站住时,可以引导他们使用辅助物让物体能站住。

三、怎么让他倒下?

1、引导幼儿展示操作结果。

2、引导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办法。如:吸管站住不倒下,有多少种办法?(把细管剪短,以使重心降低;把多只吸管捆成一束;插在瓶罐里、橡皮泥上,等等)用什么办法可以使羽毛竖起来站住?(插在帽子上、橡皮泥里等等)怎样使笔站稳?(许多笔捆在一起)怎样使纸张站住不倒下?(一折二,折口朝下放;多次折叠,再展开,竖放等)。

给幼儿发放记录纸,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还有哪些东西用辅助方法使其站住不倒下,请家长帮助记录下来。

物体的重心位于它的底部正上方,这个物体就是稳定的。活动中,第二个环节,帮助幼儿大胆探索上述方式;第三个环节通过互相交流表达,使幼儿更具体明确地了解更多的方法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在幼儿操作时,我注重对每一类型的一组幼儿进行引导,并把它们的好办法推广给其他幼儿,激活了幼儿的思维,使孩子们的探索积极性提高,得到了有效的教学效果。

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魔术

生活中,我发现幼儿比较喜欢魔术,萌发了我教孩子变魔术这个想法。根据《幼儿园指导刚要》的要求和幼儿的兴趣,我设计了一节大班综合活动《神奇的魔术》。在我认真学习了目标细化解读方案的基础上,我制订了以下三个目标:一是幼儿通过看魔术提高其观察力以及对事的探索兴趣;二是幼儿通过尝试操作魔术,进一步发展其动手能力。三是幼儿感受魔术活动带来的欢乐。三个目标都是从幼儿出发,在制定的时候充分考虑了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已有的基础再上一个层次,充分体现本次活动的目的所在。

1、幼儿通过看魔术提高其观察力以及对事的探索兴趣;

2、幼儿通过尝试操作魔术,进一步发展其动手能力。

3、感受魔术活动带来的欢乐。

活动重点:

通过看魔术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及对事物的探索兴趣;通过尝试操作魔术,进一步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难点:

幼儿动手制作《麦比五纸圈》,并完成魔术。

活动准备。

幻灯片、色卡纸、红蓝纸圈、蓝色纸条、剪刀。

一、魔术导入活动。

1、看刘谦的魔术,提问:喜欢看魔术吗?这位魔术师你们认识吗?

2、教师表演魔术。

二、幼儿尝试操作魔术。

2、教师沿线剪开,幼儿观察,提问:纸圈断开了吗?它变成了什么?

3、幼儿尝试操作魔术。

4、尝试失败的幼儿,教师给予引导;尝试成功的幼儿说出失败和成功的.原因,并将操作成果向大家展示。

三、幼儿操作完整的魔术。

1、幼儿操作魔术;

2、展示幼儿作品;

3、在音乐中感受变魔术的欢乐。

四、延伸活动。

出示《麦比五纸圈》,请幼儿回家和家长一起找一找《麦比五纸圈》的秘密,并把今天学的魔术表演给家长看。

本次活动的设计是建立在幼儿的兴趣基础之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在第一个环节中利用了魔术吸引了孩子对学习的兴趣,目标一在第一个活动环节得到体现并完成,目标二在第二、第三环节中得到体现并完成;在目标二活动中我利用幼儿动手制作《麦比五纸圈》尝试操作魔术,有些幼儿操作是成功,有些幼儿操作失败,不论幼儿是否成功,我都会尊重、理解和接纳他们的,能围绕教学目标,利用现有教学资源为大多数幼儿提供平等参与展示交流的机会;目标三贯穿整个活动,活动至始至终幼儿都处于一种愉悦的状态,学生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愉悦,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在活动中我再次利用幼儿完整操作魔术,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开发了孩子的智力。在上完这节后,有的老师提议要把变魔术的过程再形象逼真一些,有的老师提议不要把时间赶得太快等。通过上这节课,使我体验到了一节活动的设要考虑到幼儿的兴趣,我认为一节活动的设计是建立在幼儿的兴趣基础之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是孩子在学中有乐,在乐中有学,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更要考是否有适度的自由空间,要通过与环境材料、同伴以及教师的互动,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得到发展。所以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会更好的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要更多的考虑到在活动中的方方面面,完成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的效果。

大班科学魔术课堂教案

1、在操作活动中感知物体由于重心移动会出现连续的翻滚现象。

2、能用语言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尝试记录探索的过程。

3、提高观察能力和对事物的探究兴趣。

4、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5、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1、前知识准备:了解圆的物体(如小圆球、小钢珠)是会滚动的。

2、物质准备:空胶囊、米、豆、塑料珠子、小纸团、小钢珠、纸盘、记录表格、课件(1)(2)。

1、组织游戏,激发兴趣。

(1)出示胶囊,引起幼儿探索的兴趣。

(2)师:如果我把胶囊放在盆里,再摇动盘子,你们猜胶囊会怎么样了?(幼儿猜想后在视频仪下演示:胶囊在盆里翻跟头),这个胶囊在盆里怎么样了?我的胶囊可有点不同,它会变魔术!

(3)猜想:(幼儿边看边议)为什么胶囊能连续地翻跟斗呢?

2、幼儿动手操作。

实验一:尝试让空胶囊翻跟斗。

(2)幼儿操作:(启发幼儿用各种方法来尝试)。

(3)交流实验结果:你的小胶囊能在盆里有规律的翻跟斗吗?(发现小胶囊不能翻跟头)。

(4)实验结果(师):你们的这颗胶囊在盆里不能有规律地翻跟斗。

实验二:尝试在小胶囊中放各种东西,让空胶囊翻跟斗。

(1)讨论:你有什么办法能让小胶囊翻跟头呢?(教师可以启发幼儿想想放什么东西?)。

(2)根据幼儿的讨论,为幼儿提供各种材料(米、豆、珠子、小纸团、小钢珠)让幼儿猜一猜放了什么东西能使小胶囊连续翻跟斗。(并在进行实验前的猜想)。

(3)让幼儿尝试着在小胶囊中分别放入米、豆、珠子、小纸团、小钢珠等物体,看看这些物体能不能让小胶囊连续翻跟斗。(并提醒幼儿记录实验结果)。

(4)师生共同操作、试验。启发幼儿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并记录操作结果。

3、师生共同讨论交流操作中的发现。

(1)师:你的小胶囊会连续翻跟斗吗?你放了什么东西胶囊会连续翻跟斗的?(请个别幼儿利用透明胶囊来演示,共同验证钢珠放在胶囊里后,胶囊就会出现翻跟头的现象。)。

(2)师:你放了哪些东西胶囊不会连续翻跟斗的?

(3)师(演示课件(1)记录表):为什么小胶囊里放了小钢珠能连续翻跟斗,而其他东西就不能呢?(引导幼儿比较形、重量、大小)。

4、了解胶囊翻跟头的原理。

(1)观看多媒体课件(2),了解钢珠使小胶囊翻跟头的真正原理:因为小钢珠是球形的,会自由滚动,它又比小胶囊重,所以当小钢珠滚到胶囊的这一头时,胶囊的另一头就翘起来了;当滚到另一头时,这一头又翘起来了,这样接连不断地滚动,小胶囊就像变魔术一样有规律地翻起跟头来了。

(2)揭示胶囊翻跟斗的奥秘。(得出胶囊会翻跟斗的结果)。

师小结:在像胶囊这样的空心物体里装进大小适中、会滚动的、有一定重量的球形物体,那么只要我们让里面东西一滚动起来,就会带动它有规律地连续翻跟斗。

5、拓展:

(2)能不能让会翻跟斗的小胶囊站立不动,想一想为什么它也会站立?(玩“小胶囊站立”的游戏结束)。

在科技操作区提供各种类似胶囊的空心物体及玻璃球、小钢珠、小弹子等多种操作材料,鼓励幼儿进一步操作探索。

魔术一直是充满着神秘,魔术表演也是人们比较喜欢的娱乐节目,把魔术带入教学中引起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本次活动从刚开始的魔术表演导入主题,一下子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为后面的单根皮筋和双根皮筋的探索奠定了基础,单根皮筋的探索比较简单,孩子们学习的较快,后面的双根皮筋的探索上让孩子自己发现了两种变化,在此基础上提高难度,根据孩子的能力差异,提供了两种层面的操作展板,让孩子探索操作。整个活动气氛活跃,孩子们都很投入,根据老师的提示进行探索和操作,达到了一定的教学目标。但在小结语句上,对活动重点单根和双根皮筋的科学性原理解释的不到位。

幼儿园大班科学魔术教案

在一次区域活动中,我看见几个小朋友在装模作样的学汪其魔的魔术"大变飞机",许多小朋友都被吸引而来,看到孩子们如此感兴趣,我趁机露了一手——表演了一个在电视上现学的小魔术"纸巾还原",孩子们被我弄一愣一愣的,眼中充满着佩服与好奇……我想如果开展有关魔术的活动,孩子们一定很感兴趣。于是我设计了"魔术妙妙手"这一活动,本活动与科学小实验结合围绕"看魔术——学魔术——演魔术"这一主线逐一展开,由浅入深地带幼儿进入科学世界和梦幻世界。虽然是些小魔术,但幼儿那投入、专注的样子,家长们那欣慰的笑容,却深深地印在我脑海中。

活动一:神奇的魔术。

活动目标:

1、感知魔术的神奇和艺术魅力,知道魔术是一种巧妙的表演技艺。

2、学习简单的科学小魔术,体验成功的快乐。

3、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4、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魔术大师表演的视频、白丝帕一条、正方形面纸若干张、剪刀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说儿歌:《我是魔术师》。

2、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魔术吗?你见过什么魔术表演呀?

(幼儿:变花、玩牌、变飞机、把人变得没有)。

3、请幼儿观看魔术大师表演魔术(视频)《变鸽子》《大变活人》。

4、教师表演小魔术《剪不坏的丝巾》。

5、魔术大揭秘:

教师介绍自己的魔术过程,变此魔术的技巧,让孩子恍然大悟的同时,引起幼儿自己尝试的热情和愿望。

(有的孩子说"哦!原来是这样呀,魔术是骗人的"我想有必要让孩子正确认识魔术,理解魔术是一门表演艺术,于是我将小结环节提前)师:魔术的确是假的,魔术师利用很多方法迷惑观众,让我们信以为真,但是他们很幸苦,每表演一个魔术都要花很长的时间来练习,动作要特别快,还要动脑筋不让我们发现秘密,我觉的魔术师非常了不起。

6、幼儿尝试学魔术《剪不坏的丝巾》。

师:你们想当魔术师吗?和我一起来学吧!

(1)教师慢动作示范1-2遍。

(2)幼儿用面纸代替丝巾,学习魔术表演,教师巡回指导。

7、小结活动:魔术好玩吗?你们知道吗,魔术不单要靠道具,还要靠魔术师的娴熟手法,这样才不会露出破绽,我国古时候,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了魔术,虽然魔术是假的,但能带给我们快乐和思考。

8、结束:游戏《变造型》。

今天我们看魔术表演、变了魔术,真开心,下面我们就用我们的身体来变魔术吧。

活动延伸:表演区《小小魔术师》。

活动二:魔术大揭秘。

活动目标:

运用多感官仔细观察、发现、寻找魔术和小实验的秘密。

活动准备:

一元硬币人手一个、小魔术、表演魔术的道具,魔术大师表演的碟片。

活动过程:

1、家长代表扮演魔术师表演魔术《变硬币》。

师:大家仔细观察,猜猜她是怎样将硬币变没,然后在别人的口袋中找到的?

(1)幼儿寻找魔术的秘密猜一猜魔术的秘密可能是什么?藏在了哪里呢?

(2)《变硬币》魔术大揭秘。

2、幼儿学习,"魔术师"和教师巡回指导(教师拿一个硬币,夹在食指与中指间,在左手挡时,夹硬币的指头向虎口弯,将硬币夹在虎口处,瞬时将它滑入袖子中,然后打开手,硬币没有了,在大家惊奇时,右手垂下,把硬币掉到手上,把手放到某个小朋友的口袋里,就找到了)。重点教孩子将硬币滑入袖中,再掉在手上。

3、老师表演小实验《会显图的纸》(在一张白纸上用碱液写出字,然后用酚酞试液喷射,就会显红色的字。)(当配班教师演示将壶里的水喷到无色的纸上,画纸上显现出有色的图案时,我立刻抓住时机提问)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它是怎么变成红色的吗?"(孩子们有一两秒钟没有反应。我知道,他们的小脑袋一定在快速的运转。这时,一个声音响起:"是魔术壶变的。"原来是果果小朋友说出了自己的答案。其他小朋友虽然没有说话,但很显然,他们也认为是这样的。)师:是魔术壶变的吗?那魔术壶里藏着什么秘密呢?(孩子们更好奇了。我在孩子们一双双眼睛的注视下,打开魔术壶。)师:魔术壶里藏着什么东西啊?是魔水会变颜色啊!

幼儿园大班科学魔术教案

1、创设条件,引导幼儿进行探索,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使幼儿产生愉快的情感。

2、通过操作活动了解泡泡水的制作方法,发展幼儿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5、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泡泡水的制作方法。

2、难点:运用安全并科学的方法制作泡泡水。

活动准备。

1、泡泡水一瓶、吹管、用铁丝做成的各种形状的吹泡泡工具、毛巾若干。

2、胶水、洗洁精、洗手液、水大量,杯子、勺子、吹泡泡使用的工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吹泡泡与幼儿进入活动场地,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引入课题。

二、观察、讨论活动:

1、提问:谁做过泡泡水?(引出制作泡泡水的话题)。

2、提问:你是怎样做泡泡水?泡泡水里面放有什么材料呢?

3、请幼儿上来上来尝试制作泡泡水,并吹一吹。

三、用科学配方制作泡泡水。

1、认识制作材料:胶水、洗洁精、洗手液、水。

2、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224。

3、认识比例:1:2:2:4。

4、出示字卡放在相应的数字下面:1:2:2:4。

胶洗洗水。

水手洁。

液精。

5、教师示范制作泡泡水:

制作泡泡水的科学方法:1份胶水、2份洗手液、2份洗洁精、4份水(一勺为一份)搅匀,教师吹泡泡给幼儿看。

师:在我们生活很多地方需要使用到科学配方,像煮菜,盐放多了就会咸,放少就会没味道。

师:为什么老师吹的泡泡又大又不容易破?(因为洗洁精、洗手液有制泡剂,可以产生泡沫,胶水可以保持水分,防止水分的蒸发。)。

四、幼儿操作:运用科学配方制作泡泡水。

五、给不同形状的工具给幼儿观察,说一说,三角形的工具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请幼儿选择工具来吹泡泡,并观察泡泡的`形状。(提醒幼儿不要把泡泡水沾到嘴里)。

六、结束活动:组织幼儿吹泡泡。

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魔术

1、幼儿乐意参加集体活动,喜欢老师,爱上幼儿园。

2、在幼儿园里真开心。

用魔术表演稳住幼儿情绪。

魔术盒。

观看魔术表演。

教师向幼儿介绍魔术盒,引起幼儿兴趣。

1、变糖果。

老师打开魔术盒的一边,让幼儿摸摸、看看,盒子里面有没有东西。

幼儿确定魔术盒内没有东西之后,老师请幼儿对着魔术盒数数“1、2、3”,同时转动磨合,把装有糖果的一边转到前面来,打开盖子拿出糖果,请幼儿品尝。

2、变出好玩的玩具。

如上方法变玩具。幼儿玩一玩从魔术盒里取出的玩具。

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蛋宝宝变魔术》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蛋宝宝变魔术》,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引导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游戏中蕴涵的一些简单原理。

2、培养幼儿善于发现问题并能针对问题进行进一步探究的能力及与同伴间相互合作的能力。

一张教师示范图示、少量沙子、鸡蛋壳若干、小瓶子若干、蜡烛

一、出示蛋宝宝,引发幼儿兴趣。

“小朋友,前段时间有一位世界上最有名的魔术师来中国了,你们知道他是谁吗?那你们想不想做魔术师呢?好,那今天就请你们这些小小魔术师和蛋宝宝以及它的助手沙子一起来变个魔术吧!”

二、引导幼儿在实验中发现游戏中蕴涵的`一些简单原理。。

1、出示图示1,引导幼儿通过尝试来完成图示中的三个任务。

(1)蛋宝宝横躺

(2)蛋宝宝站立

(3)蛋宝宝在小药瓶上站立

“小朋友,你们看看这些蛋宝宝在沙子的帮助下都能变一些什么魔术呀?哦,这个魔术能不能成功吗就得看看你们这些小小魔术师的本事了!那现在就请你们赶快来试试吧!”

2、幼儿演示实验过程,教师将幼儿的实验过程中沙子的变化在图示中进行记录。

“你们的蛋宝宝都站起来了,但他的魔术失败了,我们看看他为什么失败了?”(放置沙子的多少)

3、对实验的结果进行简单的小结。

“原来蛋宝宝变的魔术是否成功和你们放的沙子有关系,只要放得少少的就能成功了,原来只要知道其中的奥秘,变魔术也是很简单的哦!”

三、将蜡烛油滴在沙子上固定沙子的位置,再次进行实验。

1、请幼儿进行第二次实验前的猜想并说明原因。

“金老师这里就有一些沙子放的较少的蛋宝宝,那现在请你们再来变变魔术看,看看能不能完成这三个魔术。”

2、出示图示2,请幼儿再次进行尝试,并自己寻找答案。

(1)蛋宝宝横躺

(2)蛋宝宝站立

(3)蛋宝宝在瓶子上站立

3、幼儿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你们发现了什么呀?它能不能完成呀?”

4、幼儿再次操作并引导幼儿了解实验的原理。

“刚刚那只蛋宝宝为什么可以完成魔术,而这只蛋宝宝为什么就不能完成魔术呀?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两只蛋宝宝有什么不一样?”

“原来肚子上有沙子的蛋宝宝只能完成横躺的魔术,而脚上有沙子的蛋宝宝也只完成站立和瓶子上站立的两个魔术,而这些蛋宝宝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做不倒翁哦!”

四、幼儿扮演蛋宝宝,愉快的进行游戏结束活动。

“好,现在今天我们自己也来做回不不倒翁蛋宝宝,来跟着音乐动起来吧!”

大班教案《魔术机器》

活动目标:

1、能按照线索推论前后的变化。

2、提高幼儿的视觉辨认能力。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准备:

图片若干(大小不同)、海洋图一幅、魔术统计表。

活动过程:

1、稳定幼儿情绪--游戏“大家一起来”。

2、提问幼儿:你有没有见过大海?会变魔术的大海呢?(让我们来看看大海是怎样变魔术的)。

3、魔术“神奇的海洋”。

--小的图片进去,大的图片出来。

--哭的图片进去,笑的图片出来等。

--让幼儿观察原本的.东西,放入海洋,会有什么变化?

--让幼儿根据线索推论前后的变化。

4、“我是神奇魔术手”。

--请个别幼儿按照相同的规则变魔术。

--请幼儿把变出或者推论出来的图片绘画出来。

5、请幼儿想一想,还可以变什么有趣的魔术呢?

6、教师讲解题目,幼儿做练习。

7、活动结束。

《魔术机器》大班教案

1、能按照线索推论前后的变化。

2、提高幼儿的视觉辨认能力。

图片若干(大小不同)、海洋图一幅、魔术统计表。

1、稳定幼儿情绪--游戏"大家一起来"。

2、提问幼儿:你有没有见过大海?会变魔术的大海呢?(让我们来看看大海是怎样变魔术的)。

3、魔术"神奇的海洋"。

--教师示范魔术过程!

--小的图片进去,大的图片出来。

--哭的图片进去,笑的图片出来等。

--让幼儿观察原本的东西,放入海洋,会有什么变化?

--让幼儿根据线索推论前后的变化。

4、"我是神奇魔术手"。

--请个别幼儿按照相同的规则变魔术。

--请幼儿把变出或者推论出来的图片绘画出来。

5、请幼儿想一想,还可以变什么有趣的魔术呢?

6、教师讲解题目,幼儿做练习。

7、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大班教案《魔术机器》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魔术的概念和奥秘,能积极探索,体验成功的兴趣。

2、通过欣赏,学习1-2个简单的魔术表演。

活动重点:初步了解魔术的概念和奥秘。

活动难点:学习1-2个简单的魔术。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空瓶、透明的直筒、硬币、小铁球、塑料球、笔、绳子各20个。

2、教师操作材料:空瓶2个、透明直筒2个、纸筒、硬币、铁球、塑料球、记录表、刘谦照片与片段。

活动过程:

一、出示刘谦照片、观看魔术表演。

1、小朋友今天有一位神秘的嘉宾来到了我们幼儿园,看他是谁?(刘谦)他是干什么?(表演魔术)。

2、对,他是我们中国现在最有名的顶级魔术师,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中他给我们表演了鸡蛋里面变戒指,震惊全国,让我们都认识了他,今天他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个魔术,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3、观看刘谦的魔术表演。

4、提问:刚才刘谦哥哥给我们表演了什么?

二、教师表演魔术,幼儿探索发现其奥秘。

(一)、小铁球穿硬币进入瓶中。

1、老师也会变魔术,你们相信吗?好,现在老师就来变给你们看,我表演的魔术名字叫《神奇的小铁球》,先请出我的道具朋友。

2、教师一一介绍道具名称(空瓶、硬币、小铁球、纸筒)。

3、师:小铁球说:它想要到瓶里去,(掉)这样稀奇吗?对一点也不稀奇,你们也会,不过今天我要用硬币盖住瓶口,让铁球穿过硬币掉入瓶里,你们说可能吗?(幼儿回答,并请幼儿上来示范),但是老师今天就要借用这个纸筒,让奇迹发生。来帮我吹口气,一起喊:小球进去、进去......(教师边操作边说:鉴证奇迹的时刻到了,1、2、3。。。。。。)。

4、师:啊,小铁球真的进去了,它真是穿过硬币进去的吗?我们一起来看看硬币是不是还在?(请一幼儿上来查看)它到底是怎么进去的呢?(幼儿回答)。

5、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观察。

6、提问:你成功了吗?铁球到底是怎么进去的?(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小朋友真聪明,把这个魔术的秘密给揭开了。对,小铁球在掉入直筒后与硬币相互碰撞,这时它们被弹了起来,硬币与瓶口产生了缝隙,这时小铁球就趁机掉了进去。魔术就是运用科学原理来完成的。

(二)、塑料球穿硬币进入瓶中。

2、幼儿再次操作,教师指导。

3、师:你成功了吗?为什么小铁球能进去?小塑料球不能进去?

(幼儿回答)。

4、教师用实验来验证,出示两个操作材料进行示范。师:现在老师把这两个球分别放下去,请你仔细观察硬币的变化?(教师操作后幼儿回答)。

5、教师小结:小铁球比塑料球重,球的'重量决定了魔术的成功与否。重的球掉下去,硬币弹得高,与瓶口出现的缝隙时间长,球就很容易掉下去,相反就难掉下去。其实,在这个魔术里还有许多的秘密,不仅跟球的重量有关,还跟硬币的重量,瓶子的材料,直筒的高度都有关系,等下课后老师把它们放到区域角中,你们再去找找秘密。

三、学绳子魔术。

1、师:我变、我变、我变变变。。。。。(教师边说边出示绳子)。这是什么?现在老师要用绳子给你们变个魔术,看好了又一个奇迹就要发生了。。。。。。(教师表演绳子魔术打结)。

2、师:我打结了吗?厉害吗?你们想不想学啊,好,现在老师就来教你们吧,请拿出你的绳子。教师讲解步骤:第一步:两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绳子,轻轻地拉开一段距离,中间的距离不要太大。第二步:把右手的这段绳子放到左手的上面,注意右手不要放开。第三步:把右手的绳子从里到外穿过去,别松手,给绳子吹一口气,最后轻轻的拉开,就成功了。

3、幼儿自己操作练习。

4、请幼儿上来表演。(个别—小组)。

5、师:这个魔术我们采用的是魔术的另一种手法叫障眼法,你们知道什么是障眼法吗?(障眼法就是运用很快的速度来掩饰真相,造成一种视觉上的错觉,是魔术的一种常用手法。)。

6、师:今天我们看了魔术,学了魔术,你们认为魔术还是真的吗?(不是真的)。

教师小结:魔术不是真的,是一种假象,它依靠科学原理,借用道具,利用障眼法、心理变化法等等用艺术的形式来完成的,给我们一种不可思议的、神奇的感觉。

四、延伸活动:

1、师:今天我们小朋友学了魔术,后面的客人老师你们想学吗?让我来教你们一招吧。(教师再次用绳子变魔术)。

2、教师讲解方法。

3、小朋友如果想学的话请客人老师教你,互动。(结束)。

大班教案《魔术机器》

教育目标:

1、初步了解魔术的概念和奥秘,能积极探索,体验成功的兴趣。

2、通过欣赏,学习1-2个简单的'魔术表演。

活动重点:

初步了解魔术的概念和奥秘。

活动难点:

学习1-2个简单的魔术。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空瓶、透明的直筒、硬币、小铁球、塑料球、笔、绳子各20个。

2、教师操作材料:空瓶2个、透明直筒2个、纸筒、硬币、铁球、塑料球、记录表、刘谦照片与片段。

活动过程:

一、出示刘谦照片、观看魔术表演。

1、小朋友今天有一位神秘的嘉宾来到了我们幼儿园,看他是谁?(刘谦)他是干什么?(表演魔术)。

2、对,他是我们中国现在最有名的顶级魔术师,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中他给我们表演了鸡蛋里面变戒指,震惊全国,让我们都认识了他,今天他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个魔术,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3、观看刘谦的魔术表演。

4、提问:刚才刘谦哥哥给我们表演了什么?

二、教师表演魔术,幼儿探索发现其奥秘。

(一)、小铁球穿硬币进入瓶中。

1、老师也会变魔术,你们相信吗?好,现在老师就来变给你们看,我表演的魔术名字叫《神奇的小铁球》,先请出我的道具朋友。

2、教师一一介绍道具名称(空瓶、硬币、小铁球、纸筒)。

3、师:小铁球说:它想要到瓶里去,(掉)这样稀奇吗?对一点也不稀奇,你们也会,不过今天我要用硬币盖住瓶口,让铁球穿过硬币掉入瓶里,你们说可能吗?(幼儿回答,并请幼儿上来示范),但是老师今天就要借用这个纸筒,让奇迹发生。来帮我吹口气,一起喊:小球进去、进去......(教师边操作边说:鉴证奇迹的时刻到了,1、2、3.......)。

4、师:啊,小铁球真的进去了,它真是穿过硬币进去的吗?我们一起来看看硬币是不是还在?(请一幼儿上来查看)它到底是怎么进去的呢?(幼儿回答)。

5、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观察。

6、提问:你成功了吗?铁球到底是怎么进去的?(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小朋友真聪明,把这个魔术的秘密给揭开了。对,小铁球在掉入直筒后与硬币相互碰撞,这时它们被弹了起来,硬币与瓶口产生了缝隙,这时小铁球就趁机掉了进去。魔术就是运用科学原理来完成的。

大班教案《魔术机器》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初步了解莫比乌丝圈的特点,感受其神奇的变化。

2、在操作活动中能大胆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3、对科学现象有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4、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5、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活动准备:

1、每位幼儿一把剪刀、一个有一条等分线的莫比乌丝圈,一个有两条等分线的莫比乌丝圈、一张没有线的莫比乌丝圈、记号笔。

2、视频仪、ppt课件、二张长方形纸(两面不同颜色)、双面胶、剪刀、记录卡、有三条等分线的莫比乌丝圈、一块布。

活动过程:

一、导入:纸圈变魔术。

1、师:小朋友,你们喜欢魔术吗?今天陈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变魔术,你们愿意吗?

这是一张纸,请你看一看,你看到了什么?

幼1:是个长方形的纸条(恩,回答的真好,是从纸条的外形来说的)。

幼2:是一面白色,一面彩色的纸条。(真棒,是从纸条的颜色来说的)。

幼3:纸条中间有一条黑色的线。

师:请你摸一摸,有什么感觉!(滑滑的)。

2、师:这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包装纸。现在我就要来变魔术了,你们看仔细了哦。(教师在视屏仪下演示,彩色一头粘上双面胶,另一头彩色纸盖在上面,变成一个普通的圈,展示给幼儿看)。

3、师:小朋友来看看老师把它变成什么了啊?

幼1:一个圆圈圈。

幼2:像个汽车轮胎。(恩,回答的真形象,像个轮胎,也是圆圈圈)。

4、师:那如果我们用剪刀沿着圈上面的黑线剪开会变成什么呢?

幼1:变成一个长方形的纸。

幼2:变成两个圈。

5、师:好的,那你们来看老师剪一下?看它会变成什么样子。

教师出示剪下的两个圈。

幼:变成了两个圈。

6、师:恩,变成了两个大小一样的圈。

二、感受莫比乌丝圈的不同。

师:陈老师这次还要变一个圈,这是和刚才一样的包装纸,仔细观察,这次我是怎么做的!看看这个圈和刚才那个圈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啊?(教师在视屏仪下演示,一头粘上双面胶,另一头扭一下,白色一面盖在彩色一头的上面,展示给幼儿看)。

幼1:现在这个圈扭了一下,刚才那个没有。

幼2:现在这个圈接口的颜色不一样的。(回答的真棒!)。

三、变化莫比乌丝圈。

(一)两等分的莫比乌丝圈。

1、师:如果我还是用方才的方法用剪刀沿着中间的黑线剪开纸圈,会变成什么样子?

2、师:我我这里有一张记录卡?表示小朋友猜想的,剪刀形状是我们实验的结果,谁来说一说你的想法。

幼1:变成两个圈。

幼2:变成一个大圈那到底会变成什么呢?等一会小朋友可以用陈老师刚才教你的方法去剪一剪,然后看一看,剪的时候要注意安全哦,现在请开始!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嘱咐幼儿该这样来剪这个圈。(播放音乐)。

3、师:谁来说一说你的发现!

幼1:还是一个圈师:那我们比较一下,比原来的大还是小啊?

幼2:要比原来的大。

教师在记录表中记录实验的结果:变成了一个大圈。

小结:这个圈真神奇,沿着中线剪开,变成了一个卷着的大圈,这个圈比原来的圈要细一点,有两个接头,颜色交替。

(二)三等分的莫比乌丝圈教师出示一个三等分的纸圈。

1、师:我们来看看,这个纸圈上有几条黑线啊?

幼:两条。

2、师:那如果我们也沿着黑线把纸圈剪开,猜一猜又会变成什么样子?

幼1:变成3个圈圈。

幼2:变成4个圈圈教师把幼儿的猜想记录在记录表中,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嘱咐幼儿如何来沿着线剪。

师:小朋友都猜了那么多,请你们用刚才的方法沿着一条黑线剪开,看看会有什么变化!

3、师:小朋友看看自己剪的纸圈变成什么了呀?

幼1:两个圈圈师:什么样的两个圈圈啊?一样大小吗?

幼2:不一样大小的,而且是两个圈圈连在一起的。

师:恩,变成了一大一小连着的2个圈。

四、感受莫比乌丝圈的原理。

2、提出要求:老师为你们每个人准备了一个魔术圈,等一会请你们任意找一个地方为起点在纸圈上开始画线,最后还要回到起点,画完以后请你看一看,这两个圈上的线有什么不同。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幼儿反馈操作结果。

师:谁来说一说你的发现?

幼:普通的圈上只有彩色的上面有线,魔术圈上彩色和白色的上面都有线。

小结:对,这个就是魔术圈的秘密,普通圈有彩色和白色两个面,所以我们从起点到终点只能画在白色面或者是彩色面上,而魔术圈只有一个面,所以我们彩色和白色上面都能画到。

大班教案《魔术机器》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初步了解莫比乌丝圈的特点,感受其神奇的变化。

2、在操作活动中能大胆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3、对科学现象有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活动准备:

2、视频仪、ppt课件、二张长方形纸(两面不同颜色)、双面胶、剪刀、记录卡、有三条等分线的莫比乌丝圈、一块布。

活动过程:

一、导入:纸圈变魔术。

1、师:小朋友,你们喜欢魔术吗?今天陈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变魔术,你们愿意吗?

这是一张纸,请你看一看,你看到了什么?

幼1:是个长方形的纸条(恩,回答的真好,是从纸条的外形来说的)幼2:是一面白色,一面彩色的纸条。(真棒,是从纸条的颜色来说的)幼3:纸条中间有一条黑色的线。

师:请你摸一摸,有什么感觉!(滑滑的)。

2、师:这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包装纸。现在我就要来变魔术了,你们看仔细了哦。(教师在视屏仪下演示,彩色一头粘上双面胶,另一头彩色纸盖在上面,变成一个普通的圈,展示给幼儿看)。

3、师:小朋友来看看老师把它变成什么了啊?

幼1:一个圆圈圈。

幼2:像个汽车轮胎。(恩,回答的真形象,像个轮胎,也是圆圈圈)。

4、师:那如果我们用剪刀沿着圈上面的黑线剪开会变成什么呢?

幼1:变成一个长方形的纸。

幼2:变成两个圈。

5、师:好的,那你们来看老师剪一下?看它会变成什么样子。

教师出示剪下的两个圈。

幼:变成了两个圈。

6、师:恩,变成了两个大小一样的圈。

二、感受莫比乌丝圈的不同。

1、师:陈老师这次还要变一个圈,这是和刚才一样的包装纸,仔细观察,这次我是怎么做的!看看这个圈和刚才那个圈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啊?(教师在视屏仪下演示,一头粘上双面胶,另一头扭一下,白色一面盖在彩色一头的上面,展示给幼儿看)。

幼1:现在这个圈扭了一下,刚才那个没有。

幼2:现在这个圈接口的颜色不一样的。(回答的真棒!)。

三、变化莫比乌丝圈。

(一)两等分的莫比乌丝圈。

1、师:如果我还是用方才的方法用剪刀沿着中间的黑线剪开纸圈,会变成什么样子?

2、师:我这里有一张记录卡,表示小朋友猜想的,剪刀形状是我们实验的结果,谁来说一说你的想法。

幼1:变成两个圈幼2:变成一个大圈那到底会变成什么呢?等一会小朋友可以用陈老师刚才教你的方法去剪一剪,然后看一看,剪的时候要注意安全哦,现在请开始!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嘱咐幼儿该这样来剪这个圈。(播放音乐)。

3、师:谁来说一说你的'发现!

幼1:还是一个圈师:那我们比较一下,比原来的大还是小啊?

幼2:要比原来的大。

教师在记录表中记录实验的结果:变成了一个大圈。

小结:这个圈真神奇,沿着中线剪开,变成了一个卷着的大圈,这个圈比原来的圈要细一点,有两个接头,颜色交替。

(二)三等分的莫比乌丝圈教师出示一个三等分的纸圈。

1、师:我们来看看,这个纸圈上有几条黑线啊?

幼:两条。

2、师:那如果我们也沿着黑线把纸圈剪开,猜一猜又会变成什么样子?

幼1:变成3个圈圈幼2:变成4个圈圈教师把幼儿的猜想记录在记录表中,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嘱咐幼儿如何来沿着线剪。

师:小朋友都猜了那么多,请你们用刚才的方法沿着一条黑线剪开,看看会有什么变化!

3、师:小朋友看看自己剪的纸圈变成什么了呀?

幼1:两个圈圈师:什么样的两个圈圈啊?一样大小吗?

幼2:不一样大小的,而且是两个圈圈连在一起的。

师:恩,变成了一大一小连着的2个圈。

四、感受莫比乌丝圈的原理。

2、提出要求:老师为你们每个人准备了一个魔术圈,等一会请你们任意找一个地方为起点在纸圈上开始画线,最后还要回到起点,画完以后请你看一看,这两个圈上的线有什么不同。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4、幼儿反馈操作结果师:谁来说一说你的发现?

幼:普通的圈上只有彩色的上面有线,魔术圈上彩色和白色的上面都有线。

小结:对,这个就是魔术圈的秘密,普通圈有彩色和白色两个面,所以我们从起点到终点只能画在白色面或者是彩色面上,而魔术圈只有一个面,所以我们彩色和白色上面都能画到。

大班教案《魔术机器》

活动目标:

1、对数学推理活动感兴趣。

2、学习根据图形的空间位置、物体的数量变化规律进行推测。

3、运用分析、判断、推理等方法,对已知条件进行二维推理,发展思维的逻辑性。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自制图片两张活动名称:魔术机器,各种颜色的小树卡片、小正方形卡片。

3、幼儿操作材料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一、导入小朋友们好!

今天我请来了一位特别神奇的客人,你们一定非常喜欢。我么们一起来看看它是谁。

二、播放课件,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神奇的客人是谁呀?

2、你们喜欢孙悟空吗?

3、孙悟空的本领可大了,看它的.金箍棒有魔法,想要变啥就能变啥,不信,你们瞧。

三、初步感知逻辑推理播放课件。

2、我们来看看新房子和原来的房子比较,什么一样?什么不一样?

3、小树们看着新家说:“我们找不到自己的家了,想请小朋友帮忙,你们愿意吗?(出示图片,幼儿操作)播放课件图形宝宝看见小树的新家很漂亮,也请孙悟空帮它们也变了一座。谁能把图形宝宝也送回家呢(出示图片,幼儿操作)。

四、神秘的魔术机器,进一步感知逻辑推理播放课件。

1、孙悟空说咱们小朋友表现这么好,送给咱们一件神秘的礼物“魔术机器”,它呀特别神奇,总是能让物体发生变化,我们一起来看看魔术机器会把下面的物品怎么变。

3、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们猜对了吗?

5、我们一起来看猜对了吗?

五、运用逻辑推理进行练习。

1、孙悟空说小朋友们真聪明,要交给你们一个任务,有没有信心完成?播放课件。

2、猜猜孙悟空会把这些物品怎么变?

3、我们一起来看孙悟空吧客车和轮船变成了什么样子?那它会把飞机变成什么样?4、我们再来看包子和西瓜发生了什么变化?那苹果和土豆应该怎么变化?(幼儿动手完成操作材料)。

5、小朋友们很好地完成了任务,孙悟空很高兴,现在孙悟空要回花果山了,我们一起和孙悟空说“再见”吧!

六、结束语。

大班教案《魔术机器》

活动目标:

1、能按照线索推论前后的变化。

2、提高幼儿的视觉辨认能力。

活动准备:图片若干(大小不同)、海洋图一幅、魔术统计表。

活动过程:

1、稳定幼儿情绪――游戏“大家一起来”。

2、提问幼儿:你有没有见过大海?会变魔术的大海呢?(让我们来看看大海是怎样变魔术的)。

3、魔术“神奇的海洋”。

――教师示范魔术过程!

――小的图片进去,大的图片出来。

――哭的图片进去,笑的图片出来等。

――让幼儿观察原本的东西,放入海洋,会有什么变化?

――让幼儿根据线索推论前后的变化。

4、“我是神奇魔术手”。

――请个别幼儿按照相同的规则变魔术。

――请幼儿把变出或者推论出来的图片绘画出来。

5、请幼儿想一想,还可以变什么有趣的魔术呢?

6、教师讲解题目,幼儿做练习。

7、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大班教案《魔术机器》

活动目标:

1、根据废物的外形特征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大胆想象和创造,并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2、培养幼儿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3、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实物:核桃、西瓜皮、废纸做成的礼物。

3、各种废旧物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观察干净的森林和变脏的森林。

1、播放ppt1,欣赏干净的森林。

2、播放ppt2变脏的森林。

教师:森林公园到了,我们坐下来休息一下吧,你们看,森林公园怎么了?(变脏了,地上有果皮、废纸,都是垃圾)教师:森林公园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一定是大家不爱护环境,乱丢东西造成的)教师:你看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会把垃圾捡起来扔到垃圾桶;会去跟小动物说情他们不要乱丢垃圾……)。

(二)魔术小屋:变废为宝。

1、播放大象伯伯录音:小朋友们好,我是魔术师大象伯伯,小朋友说的都很好,为了使我们的森林恢复从前的样子,我也动了不少脑筋呢。

教师:想知道魔术师大象伯伯是怎么做的'吗?

教师:大象伯伯在森林里开了个“魔术小屋”它打出了广告:魔术小屋真奇妙,能把废物变成宝,废物怎么能变成宝呢?(请个别幼儿说一说)幼儿讨论:废物怎么能变成宝呢?(请个别幼儿说一说)。

2、逐幅出示小动物变废为宝ppt。

教师:大象伯伯说:“只要你交给我一个废物,我就可以把它变成漂亮的礼物送给你。”小动物们都非常高兴,看谁来到了魔术小屋?(出示ppt3魔术小屋)。

(1)ppt4:出示小猴、核桃。

出示西瓜皮帽ppt7,让幼儿戴一戴教师:你们喜欢这顶瓜皮帽吗?为什么?

出示制作的风车ppt11,并请幼儿上来玩一玩。

3、引导幼儿讨论:变废为宝的意义。

教师:(出示小马)小马觉得大象伯伯做的是赔本的生意,他不明白大象伯伯问什么这样做。

(三)请幼儿到“魔术小屋”帮忙,制作变废为宝的东西。

1、幼儿制作变废为宝的东西。

教师:自从大象伯伯开了“魔术小屋”,现在森林变得又干净又漂亮,现在森林里的小动物再也不乱扔废物了,他们有了废物都交到“魔术小屋”,大象伯伯忙不过来,想清小朋友帮忙用废物制作礼物,请你想一想这些废物可以做成什么?下去试试看吧。

2、教师引导幼儿介绍自己制作的东西。

(四)了解生活中的变废为宝。

1、教师播放ppt,引导幼儿了解生活中的变废为宝。

大班教案《魔术机器》

2、发展孩子观察、比较、推理的能力。

3、通过观察推理,学习归纳数量递增递减规律。

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推理学习归纳数量递增递减规律。

活动准备。

集体准备:雪花片若干、实物卡、点卡若干、魔术箱一个。

自行准备:空白作业纸若干(人手4―6张)。

活动过程。

一)出示魔术箱,引起兴趣。

师:“这个纸箱是一台魔术机器,会变魔术,今天老师就要用这个魔术箱子来变魔术,请你们仔细看,看看老师变出了什么!”

二)教师通过魔术箱演示魔术,幼儿认真观察、发现规律。

1、演示魔术a――多1魔术。

1)放进1个雪花片变出2个雪花片,请幼儿说说,魔术机器是怎么变的。

2)接着放进2个雪花片变出3个雪花片,请幼儿说说,又有什么不一样。

3)再放3个雪花片,请幼儿猜猜会有几个雪花片出来?为什么?

4)――“你们发现魔术箱的秘密了吗?”(出来都多了1个)。

2、演示魔术b――少1魔术。

1)放进一张数量为5的实物卡片,变出数量为4的实物卡片,请幼儿说说,魔术机器是怎么变的。

2)以此类推,再变两次,请幼儿归纳魔术机器是怎么变的。

三)与幼儿合作变魔术,巩固幼儿对递增、递减规律的认识。

1、放入一张数量为2的点卡,请幼儿在空白的作业纸上按递增规律画出变出来的点卡。

2、请一名幼儿上来任选一张点卡放入魔术箱,其他幼儿按递增规律画出变出来的点卡。

3、以相同的方法请幼儿共同完成递减魔术。

四)幼儿操作练习。

完成幼儿用书p25、26练习。

活动建议:

大班教案《魔术机器》

活动目标:

1、通过仔细观察,寻找、发现魔术表演的秘密,喜欢探究魔术表演的奥秘。

2、通过尝试魔术表演,感受魔术的神奇,体会表演魔术的快乐。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音乐《未来的魔术师》。

2、每两人一块手帕、一枚硬币。

3、玻璃杯、盛有凉水的大水杯、明信片、水盆。

4、纸袋、宽大的外套、细长形状的物品。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谈话导入活动。

(一)幼儿随音乐入场。音乐渐低,幼儿围坐在一起。

教师:

1、刚才进教室时听到音乐了吗?是很动感有些神秘的音乐,它的名字叫《未来的魔术师》。魔术师!

2、有没有看过魔术表演?在哪里看到过?

(二)教师:魔术表演看上去感觉像有魔法哟!魔术师表演魔术时真的有魔法吗?

二、观察发现魔术的秘密。

(一)教师表演《听话的小磁铁》。

提问:猜一猜小磁铁为什么这么听话?(幼儿回答--请不善于表达的幼儿来回答)教师:原来小秘密在这儿呢!

(二)教师表演《百宝袋》。

提问:猜一猜这个魔术的秘密在哪里?

总结:其实魔术的秘密有时候就藏在特别制作的小道具里。

(三)教师表演《流不出来的水》魔术,激发幼儿的兴趣。

(纸片托水:取一只塑料小杯,装满水。将硬纸片盖在杯口(纸片比杯口略大)。用手按住了硬纸片,迅速将水杯倒置。将按住纸片的手轻轻移开,可见纸片托住了杯中的.水,使水不会流出)。

提问:猜一猜魔术的秘密可能是什么?幼儿回答。

教师总结:有的魔术是运用科学的小道理来表演的。

教师总结:当然魔术师的手法应该很熟练,这样才不会露出破绽。

三、合作分享。

四、结束语。

在科学区准备了几种魔术道具,小朋友可以试试。幼儿退场,出现音乐。

活动反思:

活动中感到孩子们很感兴趣,但是对于孩子们来说魔术还是太陌生,脱离生活太多了,所以表现得有点茫然,需要老师不断的引导,有的甚至是直接给出答案。另外就是学习魔术时孩子们表现的不自信,这个和经验不多有很大关系。

改进措施:

1、让孩子们在活动前一段时间就有意识的看一些“小小智慧树”的小魔术表演。

2、让孩子们练习一个或两个简单的小魔术表演的经验。

3、在活动结束前可以有观看魔术大师的魔术,让孩子们有一个视觉上的提升。

小百科:魔术是以不断变化让人捉摸不透并带给观众惊奇体验为核心的一种表演艺术,是制造奇妙的艺术。更简单的说,他是一种违反客观规律的表演。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