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第单元教案大全(16篇)

时间:2023-12-20 02:30:09 作者:字海

教案不仅仅是教学过程的规划,更是对教学思路和方法的整理和总结。下面是一份由经验丰富的教师编写的优秀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1、初步使学生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尊重他人与他人合作的良好的习惯;。

一、情景引入:

1、课件出示:

2、小组讨论,并指名回答。

妈妈可能会说“小明你吃了多少个蛋糕或你还剩几个蛋糕带去春游?”

3、鼓励学生能够提出与数学有关的问题。

二、观察提问:

指名说一说。

2、出示主题图。

提问:你看到什么?跟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小组讨论:从图中你观察到了什么能够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并请小组小朋友把算式写下来。

3、小组汇报。

引导学生提出关于加法的问题,并能提出关于减法的问题。

4、要求学生口头解答所提出的问题。

三、摆一摆:

学生用小圆片同桌一个摆一个提问题。

让学生上台展示刚才学习的情况。看看哪桌小朋友配合得最好!

四、完成做一做,看看你还能提出什么别的问题:

老师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出若干,让同学们自己动手解答。

请生上台板演,其他在练习本上解答。

五、知识应用:

仔细观察我们的周围,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六、总结:

1、请学生说说今天有什么收获?

2、今天我们学会了一个新的本领,用数学知识解决了很多生活实际问题。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

“上、下”“前、后”“左、右”和“位置”(用两个数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这些内容以前是作为常识性的知识,没有作为小学数学的正式的教学内容。现在为了加强空间观念的培养,改变过去少“空间”少“图形”,多计算的做法,拓展几何知识的范围,把这些内容纳入到几何教学的范畴。

“上、下”“前、后”“左、右”这三对方位,正好对应着三维空间的三个方向。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了解它们的相对性。

2.使学生学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正确地确定物体的位置。

三、编排特点。

1.依照儿童空间方位的认知顺序进行编排。

儿童认识空间方位的顺序是先“上、下”,再“前、后”,最后是“左、右”。研究表明:儿童在掌握空间方位的过程中,首先把不同的`方位与自己身体的一定部位相对应,建立起以下的联系:上边是头,下边是脚,前面是脸,后面是背,左边是左手,右边是右手。儿童最早分出的是垂直轴的上边的方向,这是由儿童身体的垂直位置决定的;儿童对垂直轴下边的方向和对水平面两对方向(前和后,左和右)的区分则要晚些,其中对左和右的区分则比较困难一些。儿童一般在7岁左右,不仅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而且也能以别人为标准辨别左右。所以教材把有关方位的认识安排在本册。

2.根据儿童空间方位的认知特点,提供丰富的情境,帮助儿童体验空间方位。

儿童对空间方位的确定至少有三种形式:

(1)以自身为中心的确定。即用主体自身与目标物之间的位置关系来标明目标物的具体位置。如儿童背靠着物体,说物体在他的后面。

(2)以自然标志物为中心的确定。即用环境中的其他物体与目标物之间的关系来标明目标物的具体位置,如茶几在沙发的前面,电视在柜子的上面.

(3)以抽象的形式的确定。如用地图来描述目标物的位置。一年级儿童的思维正处在前运算阶段的末期,他们的判断仍受直觉思维的支配,往往需要借助一定的情境和活动来进行。如要确定一个站在对面的人的左右,开始儿童需要亲自站在对方的位置上才能确定,以后才能逐步想像自己处在那人的位置,以此确定其左右。因此,教材以前两种形式为主,创设了适合学生操作的情境,使他们一方面亲身体验生活中的方位,另一方面又体会到空间方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一年级数学第九单元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通过看和数了解画面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感受看和数是认识生活中的事物,是学习数学常用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自己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观察、学习,初步培养有条理地观察的习惯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数数。帮助学生解决认知过程的困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课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

讲述: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一个热闹的地方——动物乐园,高兴吗?

二、新授。

1、看图了解画图的内容,图上有些什么?分别在哪里?

结合画面下的10幅小图观察,这10幅小图都是从场景里提取的,让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

2、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圆点与物体有一一对应关系,渗透着对应的思想。)。

3、第七、八、九、十幅小图中有圆点无物体,放手让学生根据圆点个数,到情景图中找相应的物体。

三、练习:

分4人小组,由任意一个小朋友说出物体的个数,让其他3个小朋友用圆点摆出表示的数。

四、拓展运用。

讲述:小朋友,已经学会了数一数,即1—10的物体的个数。你能用1—10这10个数字中的其中一个数来说句话吗?在小组内说说。

如:我有10个手指,我们小组有4人,等等。

五、小结。

小朋友爱动脑,又爱动手,真不错,说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

(1)小鸟在小狗的()面。

(2)小狗在小老鼠的()面。

(3)小老鼠在小狗的()面。

2、

小朋友,我家在8号门的左边,请帮我找一找,应是()号门。

3、

(1)小狗跑在最()面,

小象跑在最()面。

(2)小象跑在小牛的()面,小狗跑在小兔的()面。

(3)小兔跑第(),它的后面还有()个,前面还有()个。

4、

(1)下楼的`小朋友是靠()边走,上楼的小朋友是靠()边走.

(2)上楼、下楼和在路上行走我们都应靠()边走.

5、

上面是一群小动物在一起休息。从左数起小马是第()位,从右数起小象是第()位。

小鹿的右边有()个,左边有()个,一共有()个小动物。

6、

(1)小花是左边数起的第()个,右边数起的第()个。

(2)左边数起的第6个,就是右边数起的第()个,这个小朋友是()。

(3)丁一的左边是(),右边是()。

7、

体育场的上一站是(),体育场的下一站是(),从体育场到展览馆还要乘()站。

8、

从右数起,丁一是第9个小朋友,这一排一共有()个人。

9、

(1)从左数香蕉排第(),它的左边是()。

(2)梨的左边有()种水果,葡萄在它的()边。

(3)上面共有()种水果,从左数第一个是。

10、认一认。

左手号码()右手号码()。

11、猜猜看。

玲玲、桐桐、宁宁家的阳台上都摆着花。

玲玲住在桐桐楼下,

桐桐住在宁宁楼下。

玲玲家住在第()层,

桐桐家住在第()层,

宁宁家住在第()层。

12.(推断题)根据五名参赛选手(a,b,c,d,e)的话,给他们排名次。

a:我不是最后,我后面还有个人。

b:当我跑过终点时,没有选手在我前面。

c:有两名选手比我先到终点,有两名选手比我晚到终点。

d:我不是最后一个。

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使学生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尊重他人与他人合作的良好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课件出示:

2、小组讨论,并指名回答。

妈妈可能会说“小明你吃了多少个蛋糕或你还剩几个蛋糕带去春游?”

3、鼓励学生能够提出与数学有关的问题。

二、观察提问:

指名说一说。

2、出示主题图。

提问:你看到什么?跟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小组讨论:从图中你观察到了什么能够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并请小组小朋友把算式写下来。

3、小组汇报。

引导学生提出关于加法的问题,并能提出关于减法的问题。

4、要求学生口头解答所提出的问题。

三、摆一摆:

学生用小圆片同桌一个摆一个提问题。

让学生上台展示刚才学习的情况。看看哪桌小朋友配合得最好!

四、完成做一做,看看你还能提出什么别的问题:

老师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出若干,让同学们自己动手解答。

请生上台板演,其他在练习本上解答。

五.知识应用:

仔细观察我们的周围,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六.总结:

1、请学生说说今天有什么收获?

2、今天我们学会了一个新的本领,用数学知识解决了很多生活实际问题。

一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教案

1、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初步掌握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的能力。

一、复习。

1、少先队采集中草药。第一小队采集了1250克,第二小队采集了986克。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多少克?让学生先解答,再说一说整数加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笔算。

4、67十2、5=6、03十8、47=8、41—0、75=。

让学生列竖式计算,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并注意检查学生竖式的书写格式是否正确。

二、新课。

1、教学例l。

(1)通过旧知识引出新课。

教师再出示一次复习的第l题,把已知条件和问题稍作改动,变成例l。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引导学生比较整数加法和小数加法的意义。

教师:“例1与复习中的第1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例1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要用加法算?”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说出:从复习的第1题可以看出整数加法的意义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从例1可以看出小数加法的意义和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也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因为要把两个小队采集中草药的千克数合起来,所以要用加法计算。

(3)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师板书横式以后,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写竖式,并提问:“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然后把以千克作单位的小数改写成以克作单位的整数,列出竖式,并提问:“整数加法应该怎样算?”引导学生说出计算时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从个位加起。

教师接着再提问:“为什么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引导学生说出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教师告诉学生:小数加法也是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所以列竖式时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然后让学生计算,算完后教师提问:“得数7.810末尾的‘0’怎样处理?能不能去掉?为什么能去掉?”引导学生说出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把末尾的“0”去掉。并告诉学生以后在计算小数加法遇到小数末尾有“0”时,通常要把“0”去掉。

2、让学生做第111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检查学生是否把小数点对齐了,最后集体订正。

3、引导学生比较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的计算法则。

教师:“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启发学生说出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都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小数加法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对齐:

4、教学例2。

(1)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得出小数减法的意义。

教师:“例2的条件和问题与例l比有什么变化?例2的数量关系是什么?”启发学生说出例2是已知两个小队采集中药材的总数和第一小队采集的千克数、求第二小队采集的千克数;可以看出小数减法也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所以它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是相同的。

(2)利用知识迁移使学生理解小数点对齐的算理。

让学生联系小数加法小数点对齐的算理,说一说小数减法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然后教师把千克数改写成克数并列出竖式,提问:“个位上是几减几?”接着让学生看小数减法竖式,提问:“被减数干分位上没有数计算时怎么办?”利用小数的性质使学生理解被减数干分位上没有数可以添“0”再减,也可以不写“0”,把这一位看作“0”再计算,以后在计算时遇到这种情况也可以这样处理。接着让学生计算,教师巡视,检查学生小数点是否对齐,被减数千分位的处理是否正确,得数的小数点点得是否正确。

5、比较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的计算法则。

让学生讨论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使学生明确这和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在计算上的关系是一样的。

6、小结。

教师:“通过学习上面的知识,小数加法和小数减法的计算法则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启发学生说出小数加减法计算时都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都要从最低位算起。然后教师把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完整地说一说。并让学生看书上的法则,齐读一遍。

7、做第113页最上面“做一做”中的题目。

学生做题之前,教师先提问:“整数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整数加减法是怎样验算的?”从而说明小数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及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一样。再让学生做题、检查竖式的书写及计算有没有错误,得数的小数点点得是否正确,验算的格式对不对。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计算并验算的。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2题。

2、做第2题,让学生独立做,可以要求学生验算。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订正时,针对学生易出错的地方重点说一说。

一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案

1.知识与技能: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比较两个数大小的学习过程,体验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和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难点:探索总结10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学方法

教法:讲授法、讨论法、小组探究法

教学准备

课件、学具、实物

导学共乐

1.情境导入。

师:我们学校的学生每天都要排队做早操。请看,这些学生排得整齐吧!数字娃娃们也想表演一下。(课件出示学生排队图及百数表)

通过情境导入,初步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

2.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00以内数的顺序。(板书课题:数的顺序)

自学共思

课件出示教科书p41例4百数表中的前两行。

师:你发现了什么?

合学共研

1.课件出示教科书p41例4百数表中从左上到右下这一斜行的数。

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2-3页“买铅笔”。

知识与技能。

在买铅笔的情境中探索十几减9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

能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并能简单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正确的计算十几减9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对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理解,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2课时。

教学具准备。

教学方法(或模式)。

“情境探疑”教学模式。

第一课时。

带人情境确立立标。

1、背“凑十”儿歌。

2、口算练习(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8=6+4=9+6=10-8=15-5=。

8+7=4+9=16-5=8+8=5+9=。

3、填一填。

9+xx=13xx+9=15。

凭借情境解疑探究。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买过文具吗?小兔妹妹和你们一样也买过文具,看看它是怎样买文具的,好吗?(课件出示课本主情景图)。

师:在袋鼠妈妈开的文具店里,小兔妹妹正在买铅笔。

记(板书课题:买铅笔)。

师:谁能说说小兔妹妹说了什么?袋鼠阿姨一共有几枝铅笔?卖给小兔妹妹几枝铅笔?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谁来试试看?(可多抽两个孩子)(师板书:有15枝铅笔,我买9枝铅笔,还剩几枝铅笔?)。

2、独立思考,探索算法。

师:解决“还剩多少枝?”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

根据学生回答,师。

板书:15。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西、南、北)来辨认其余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运用生活经验帮助思考的意识。

教具、学具准备:有关课件、指南针、“想想做做”第1题、第4题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1、师:你们还记得生活中怎样辨认方向吗?

生1:早上面向太阳的时候,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生2:看大树的年轮,稀疏的一面是南方,稠密的一面是北方。

生3:如果到野外迷了路,就用指南针来帮忙,红色指针指向北方,白色指针指向南方。

2、引出课题:

师:听说同学们这么聪明,花仙子也想和我们交朋友,你们愿意吗?(多媒体课件演示)今天我们就跟随花仙子一起去方向王国游览,认识一些新的方向。(板书课题)。

二、设疑,探究新知。

1、复习近平面图上的东、南、西、北。

生:学校的东面是少年宫,南面是电影院,西面是火车站,北面是汽车站。我是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的。

2、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生1:我想去人民公园玩儿,人民公园在学校的东北方向。

生2:我想去儿童公园玩儿,儿童公园在学校的东南方向。

师:你们说的很好,其他小朋友谁也想来说说?

3、小结:师生一起归纳并记忆四个方位。

生:四面八方。

4、认识指南针上的8个方向。

师:请你根据指南针给定的北方把其余的`7个方向填出来,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快又准确!

学生做p43页“试一试”,集体反馈。

师:随能告诉大家,你是怎样根据一个给定的方向来确定其它方向的?

生:根据给好的北方,先把东、南、西填上,然后西和北之间就是西北,东和北之间就是东北,西和南之间就是西南,东和南之间就是东南。

生边说,师边点击课件。

师:你真聪明,学得真快。

5、在平面图上变换参照物辨认方向。

生:学校在体育场的西北面,因为学校在体育场的西方和北方之间。

师:你们能像老师这样也提出一个辨认方向的问题吗?

生1:人民桥在体育场的什么方向?

生2:人民桥在体育场的东北方。以体育场为中心,人民桥在体育场的东和北之间,所以是东北方。(大家鼓掌)。

生3:学校在公园的什么方向?

生4:(宋全)……。

三、游戏,实践运用。

1、爱心行动。

师:同学们当有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做呢?现在有几个小伙伴在参加完运动会之后找不到回家的路了,你们愿意帮帮他们吗?你们真是有爱心的好孩子!(出示课件)。

2、吃水果。

生1:草莓园在大门的东北面。

师:以草莓园为中心谁来说说草莓园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各是什么果园?

学生回答。

师:以你们自己的果园为中心,你们果园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面各是什么果园?把你们的指南针放在桌子的中心用它来帮助你们,小组内议一议。

各小组交流发言。

3、游戏:“走跳棋”

我们再来做一个跳棋游戏,(课件演示,教师说明游戏规则)同桌两人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四、总结、布置作业。

点击课件,出示花仙子:“小朋友们,你们在方向王国里都学到哪些新知识,掌握哪些本领?”

生1:我认识了4个新的方向: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生2:我会按照方向来玩跳棋游戏。

生3:我会在平面图上判断方向。

师:花仙子对小朋友们的表现非常满意,她给我们留了一道课下作业,有信心完成吗?

师:下节课把你看了地图后的新发现告诉大家。

一年级上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一、把同样多的'用线连起来。(12分)。

二、看图填一填。(45分,每格3分。)。

1、

(1)小鸟在小狗的面。

(2)小狗在老鼠的()面。

(3)老鼠在小狗的()面。

2、

(1)小狗跑在最()面,

小象跑在最()面。

(2)小象跑在小牛的()面,小狗跑在小兔的()面。

(3)小兔跑第(),它的后面还有()个,前面还有()个。

3、

3(1)小花的左边是(),右边是()。

(2)丁一的左边是(),右边是()。

(3)一共有()个小朋友。

三、看图说一说,填一填。(44分,每格4分)。

(1)老鼠往()走()格,再往()走()格可以吃。

到蛋糕。

(2)马往()走()格,再往()走()格可以到达。

小鸟家,马一共走了()格。

(3)蝴蝶往()走()格,可以吃到蛋糕。

一年级数学第8单元教案

初步感知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出发,会列出不同的算式。从而形象地说明两个数相加交换他们位置,得数不变。

体会加法交换律。

1、情景创设。

(1)让学生观察,独立思考。

(2)提出问题,列出算式。

3+2=52+3=5。

2、自主探究,得出规律。

(1)学生观察比较上面两个算式之间的异同。直观感知加法交换律的含义。

(2)摆一摆。

让学生用自己的铅笔,摆一摆。

说一说,对着同桌说一说摆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全般交流。

得出加法交换律。

3、实践巩固。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试一试,

独立提出问题。

全班交流解题。

(2)第一题,可先让学生动手做一做,再进行练习。

(3)第2、3题,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4)一共有几位小朋友,我排成第几个?

这个问题,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后,同桌尝试解决。

小组交流情况,全班反馈。

(5)共有几只小鸟。

学生独立观察,列式解决这个问题。

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1. 根据现实情境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 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6~1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6~10各数。

3. 初步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正确地读、写6~10各数。

2、根据现实情境,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自主、合作、探究。

师:小朋友,你们看看谁来到我们教室了?(出示大象博士的图片)

生:大象博士。

生:有!

师:好!老师也为你们加油鼓劲!首先,大象博士先请你们拿出文具盒,打开看看自己的文具盒里有哪些学习用品?(指名学生说一说)

师:下面请一位小朋友上讲台,从自己的文具盒里大胆地提数学问题,请其他小朋友回答,注意要把问题出示在实物投影上。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加以引导,然后同桌互相提问。)

1、出示情境,提出问题。

(学生各自观察思考)

2、小组交流图意。

3、小组汇报交流结果。

4、学生独立地数一数。

5、再连一连。(课件演示正确结果)

6、请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连的。

7、写一写。

(1)教师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正确规范地书写6~10各数。

(2)写写自己家的电话号码。

师:我们已经学完了1~10各数,大象博士想知道你们家的电话号码,能正确,规范地写出来才给他看吗?谁写得好,大象博士就会表扬他。

师:刚才大象博士看了小朋友们写的数,太满意了,夸小朋友们真聪明,真能干。(课件演示)但是你们先别得意,大象博士还要继续考考你们,你们还愿意接受他的挑战吗?如果要向大象博士投降的小朋友请举手。好!我们奋勇往前!

1、看数画线。(完成书本第1题)

a、弄清图意,让学生说图中画的是什么意思。

b、让学生独立完成。

c、学生汇报结果,说说为什么这样做。

2、数一数,画o,再写出数。(完成书本第2题)

3、填数。(完成书本第3题)

a、从10数到1.(同桌互数)

b、从10写到1.

文 具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

一、口算。

13-9=16-7=12-3=11-8=17-9=18-9=15-8=。

16-9=14-5=15-6=11-7=14-7=12-5=13-4=。

11-2=12-6=11-9=13-8=11-3=14-9=15-7=。

11-4=15-5=5+6=4+9=3+8=11-5=11-6=。

12-4=12-7=12-8=12-9=13-5=13-6=13-7=。

14-6=14-8=15-9=16-8=17-8=4+7=8+5=。

14-9-2=12-7+6=7+6-8=6+3+4=11-9+8=8+8-7=。

二、在()内填上“”“”或“=”。(6分)。

三、在()里填上合适的数。(18分)。

12-()=64+()=1315-()=8。

7+()=10()-6=1211-()=7。

12+()=1314-()=85+4=()-6。

12-4=()-()=()-()=()-()=()-()。

13-7=()-()=()-()=()-()=()-()。

四、连一连。

6+739+6。

7-4135+8。

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2、初步学习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

3、培养提出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初步学习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

1、初步学习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加减法的含义。

小棒和圆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蓝天白云,天气清凉,在美丽的大森林里,小蜗牛举行了一场精彩的表演。你们想看吗?(生答)现在老师就带小朋友一起来欣赏小蜗牛的“跳伞表演”(指向黑板课题:跳伞表演)。请看大屏幕。

(出示:从美丽的大森林伸展到蓝蓝的天空,再到陆续飞落的降落伞)

二、探究解题策略

1、学生仔细观察图,提取数学信息。

3.学生汇报:看到了大森林里在举行跳伞表演;天上有红色降落伞、黄色降落伞和蓝色的降落伞在比赛;红色降落伞有14个、黄色降落伞有6个,蓝色降落伞有7个。(师板书:蜗牛的数目)

4.学生根据刚才说到的数学信息跟同桌提个不一样的数学问题。

5.学生汇报所提问题并尝试解答。

生1:红色降落伞和蓝色降落伞一共有多少个?)

生2:红色降落伞比黄色降落伞多几个?

同学们观察得真认真,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

4、刚才同学提出了“红色降落伞比黄色降落伞多几个?”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类问题。

三、学生操作,探索新知。

1、请同学们拿出小棒和圆片,先摆14个红色的圆表示红色降落伞的个数,再摆6个黄色圆片表示黄色降落伞的个数。注意两种颜色一一对应后,多出的部分就是红色降落伞比黄色降落伞多的个数。

教师巡视、指导。

点名汇报。(红色降落伞比黄色降落伞多8个)

根据所摆学具列出算式。板书:14-6=8 让学生说出14、6、8表示的意思。

2、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10,把一些信息填上。

3、学生试完成的“蓝色降落伞比红色降落伞少几个?”,教师评价学生。

4、这节课通过学习“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知道用减法计算。

四、巩固练习。(出示)

完成试一试第1、2题,点名回答,学生评价。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得怎么样,有什么收获?

学生a:对于多少的题目我会做了。

学生b:我学会了“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可以用减法计算。

学生c:数学和我们的生活有密切关系。

学生d:两数相差用减法计算。

板书设计:

跳伞表演

(解决减法问题)

红色:14个 黄色:6个 蓝色:7个

14-6=8(个) 14-7=7(个)

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教材第2-3页数一数。

:培养学生的看图能力,数数能力,感受数学在身边。

:指导学生观察、学会观察的方法,会用点来表示物体的个数。

:培养学生的看图能力。

:1课时。

一、 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去公园玩吗?有好多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喜欢去公园玩。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吧。(出示图)

二、 新课

1、看图

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互相说。

你能按顺序说一说有哪些物体吗?指名说。师生齐看图。

2、数数

什么物体有几个呢?自己数一数,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汇报:**有几个。

3、提问:

(1)大象滑梯有几个?所以可以用1个点来表示。师:有几个物体就用几个点来表示。

(2)秋千有几个?用几个点来表示?为什么可以用2个点来表示?

(3)木马有几个?用几个点来表示?

(4)几架小飞机?画上几个点?

(5)几只小蝴蝶?用几个点表示呢?

(6)小鸟有几只?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画上几个点?

(7)哪个物体用7来表示?

(8)哪个物体用8来表示?

(9)球有几只?用几个点来表示?为什么?

(10)哪个物体用10来表示?

4、小结:

小朋友们真聪明,能看图按顺序说出这个图里面有哪些物体,还能细心地数出第个物体有几个,有几个,就用几个点来表示。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数一数(板书课题)

三、 练习

1、 看一看,在我们的教室里你还想数哪些物体呢?

数一数:有几张桌子?几个窗户?你还想数什么?

2、 看图数数,并用点来表示。(补充)

3、 作业:练习册第一课:数一数。

四、 课后记

一年级上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教学要求:

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根据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并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解答。

2、熟练地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

能够正确地提出问题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一套口算卡片一套。

教学过程:

一、听算。

(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评讲:14-8=?你是怎样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

二、用数学。

1、电脑出示p24:4。

(1)问: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先同桌互说,然后的`全班说(3----5人)。

(2)你能列出算式吗?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后与同桌互相说一说:我为什么这样列式?)。

(3)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还有其它的想法吗?

2、电脑出示p25:6。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还有其它的想法吗?

三、观察与思考。

独立完成p25:5。

1):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2):认真观察每一竖行的三道题,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四人小组讨论,然后指名说)。

3):还有其它的发现吗?

(三者间的联系)。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