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抽屉原理说课稿(优秀20篇)

时间:2023-11-26 13:01:03 作者:紫衣梦

教案模板是教师教学的得力助手,能够提供教学过程中所需的各种信息。在这里,我们给大家提供了一些教案模板的实例,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师们提供一些实用的参考建议。

小学六年级数学《抽屉原理》的复习教案

我的几点看法:

最近我一直正在关注抽屉原理,刚好听了高玉东老师的这节课,我来谈一下我的几点看法。

一:我认为高老师的课三言两语直入主题,节省了时间,这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有的老师讲课导入部分太长,浪费了时间,我们应该借鉴一下,缩短我们导入新课的时间。

二:过程清晰。高老师吃透了教材,把教学过程呢设计的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是学生易于接受。这凸显了高老师把握教材的能力,使我感受很深,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三:我讲一下我的几点看法。我研究了抽屉原则的几个主要方面。

1.我认为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结合具体的例题讲一下什么是至少,让学生先理解了至少的含义在具体的教学。抽屉原则这类的题我考过其他的成年人,他们刚读题时不理解至少的含义,所以做错了,我认为学生也不好理解,所以讲一下至少的含义再继续往下教学。

六年级数学抽屉原理教学设计方案

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数学应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将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这个游戏都是抽屉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使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发展!活动化的数学课堂,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数学活动中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使学生的数学知识、数学能力、数学思想、数学情感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达到动智与动情的完美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的教学。在4个苹果放入3个抽屉学习中,充分利用学具操作,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机会,让学生想一想、圈一圈,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同具体的实物结合起来,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体验和感悟数学。这节课我能充分为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空间,能让学生自己动脑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从而更好的理解抽屉原理。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及时地去发现并认可学生思维中闪亮的火花。

不足之处在于教学过程中应更多的关注学困生的思维活动,及时的给予认可和指导,使教学能够面向全体学生。

六年级数学抽屉原理教学设计方案

1.一个联欢会有100人参加,每个人在这个会上至少有一个朋友.那么这100人中至少有个人的朋友数目相同.

2.在明年(即)出生的1000个孩子中,请你预测:。

(1)同在某月某日生的孩子至少有个.

(2)至少有个孩子将来不单独过生日.

3.一个口袋里有四种不同颜色的小球.每次摸出2个,要保证有10次所摸的结果是一样的,至少要摸次.

4.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小珠子各4颗混放在口袋里,为了保证一次能取到2颗颜色相同的珠子,一次至少要取颗.如果要保证一次取到两种不同颜色的珠子各2颗,那么一定至少要取出颗.

5.从1,2,3…,12这十二个数字中,任意取出7个数,其中两个数之差是6的至少有对.

6.某省有4千万人口,每个人的头发根数不超过15万根,那么该省中至少有人的头发根数一样多.

7.在一行九个方格的图中,把每个小方格涂上黑、白两种颜色中的一种,那么涂色相同的小方格至少有个.

8.一付扑克牌共有54张(包括大王、小王),至少从中取张牌,才能保证其中必有3种花色.

9.五个同学在一起练习投蓝,共投进了41个球,那么至少有一个人投进了个球.

10.某班有37名小学生,他们都订阅了《小朋友》、《儿童时代》、《少年报》中的一种或几种,那么其中至少有名学生订的报刊种类完全相同.

11.任给7个不同的整数,求证其中必有两个整数,它们的和或差是10的倍数.

12.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内任取51个点,求证:一定可以从中找出3点,以它们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不大于1/50.

13.某幼儿园有50个小朋友,现在拿出420本连环画分给他们,试证明:至少有4个小朋友分到连环画一样多(每个小朋友都要分到连环画).

六年级数学《抽屉原理》公开课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下册70页、71页例1、例2。

1、理解“抽屉原理”的一般形式。

2、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体会比较、推理的学习方法,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的实际问题。

4、感受数学的魅力,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经历“抽屉原理”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

理解“抽屉原理”的一般规律。

相应数量的杯子、铅笔、课件。

让五位学生同时坐在四把椅子上,引出结论:不管怎么坐,总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了两名学生。

师: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一个新的有趣的数学问题。

1、探究3根铅笔放到2个杯子里的问题。

师:现在用3根铅笔放在2个杯子里,怎么放?有几种放法?大家摆摆看,有什么发现?

摆完后学生汇报,教师作相应的板书(3,0)(2,1),引导学生观察理解说出: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杯子至少有2根铅笔。

2、教学例1

(2)、学生汇报放结果,结合学具操作解释。教师作相应记录。

(4,0,0) (3,1,0) (2,2,0) (2,1,1)

(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不难发现有与上个问题同样结论。)

(3)学生回答后让学生阅读例1中对话框: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杯子里至少放进2根铅笔。

师:“总有”是什么意思?“至少”呢?让学生理解它们的含义。

师:怎样放才能总有一个杯子里铅笔数最少?引导学生理解需要“平均放”。

教师出示课件演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放”。

3、探究n+1根铅笔放进n个杯子问题

师:那我们再往下想,6根铅笔放在5个杯子里,你感觉会有什么结论?

让学生思考发现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杯子里至少有2根铅笔。

师:7根铅笔放进6个杯子,你们又有什么发现?

……

学生回答完之后,师提出:是不是只要铅笔数比杯子数多1,总有一个杯子里至少放进2根铅笔?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汇报。

学生汇报后引导学生用实验验证想法。

师:把10根小棒放在9个杯子里呢,总有一个杯子里至少有几根小棒?(2根)

师:把100根小棒放在99个杯子里,会有什么结论呢?(2根)

4、总结规律

a、先同桌摆一摆,再说一说。

b、你怎么分的?

引导学生知道再把两根铅笔平均分,分别放入两个杯子里。

(2)探究把15根铅笔放在4个杯子里的结论。

(3)、引导学生总结得出结论:商加1是总有一个杯子至少个数。

(4)教学例2

课件出示:

1、把5本书放进2个抽屉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几本书?

2、把7本书放进2个抽屉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几本书?

3、把9本书放进2个抽屉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几本书?

学生汇报

小结: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商加1”本书了。

师:这就是有趣的“抽屉原理”,又称“鸽笼原理”,最先同19世纪的德国数学家狄里克雷提出来的,所以又称“狄里克雷原理”。这一原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抽屉原理”的应用是千变万化的,用它可以解决许多有趣的问题,并且常常能得到一些今人惊异的`结果。

1、7枝笔入进5个笔筒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中至少有2枝笔。为什么?

2、8只鸽子飞回3鸽笼,不管飞,总有一个鸽笼里至少有3只鸽子。为什么?

板书设计:

抽屉原理

铅笔数(物体数) 杯子数(抽屉数) 总有一个杯子(抽屉)至少放进物体数

3 2 2

4 3 2

6 5 2

7 6 2

100 99 2

n+1 n 2

5 3 5÷3=1…2 1+1

15 4 15÷4=3…3 3+1

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物体的个数:商数+1

《抽屉原理》六年级数学说课稿

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数学应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将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这个游戏都是抽屉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使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发展!活动化的数学课堂,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数学活动中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使学生的数学知识、数学能力、数学思想、数学情感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达到动智与动情的完美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的教学。在4个苹果放入3个抽屉学习中,充分利用学具操作,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机会,让学生想一想、圈一圈,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同具体的实物结合起来,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体验和感悟数学。这节课我能充分为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空间,能让学生自己动脑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从而更好的理解抽屉原理。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及时地去发现并认可学生思维中闪亮的火花。

不足之处在于教学过程中应更多的关注学困生的思维活动,及时的给予认可和指导,使教学能够面向全体学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六年级数学《抽屉原理》的复习教案

一、填空。(20分)。

(1)5、2、9可以摆出()个不同的三位数。

(2)六(1)班有25人参加了语文和数学兴趣小组。参加语文兴趣小组的有15人,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有18人,语数兴趣小组都参加的有()人。

(3)48名学生做游戏,大家围成一个三角形,每边人数相等,三个顶点都有人,每边各有()名学生。(4)时钟6时敲响6下,10秒钟敲完。10时敲响10下,需要)秒。(5)9个零件中有1件是次品(次品轻一些)用天平称,至少()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来。

(6)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10个头,从下面数34只脚,鸡有()只,兔有()只。(7)有黄、红两种颜色的球各4个,放到同一个盒子里,至少取()个球可以保证取到2个颜色相同的球。

(8)把5颗梨放在4个盘子里,总有()个盘子至少要放2颗梨。(9)一串彩灯按照“红、黄、蓝、绿”的规律排列着,第8个彩灯是()颜色,第25个彩灯是()色。

(10)两个点可以连成()条线段,三个点可以连成()条线段。

二、解决问题。(50分)。

1、在的班中,至少多少人中,一定有2个人的生日在同一个月?

2、你所在的班中,至少有多少人的生日在同一个月?

3、32只鸽子飞回7个鸽舍,至少有几只鸽子要飞进同个鸽舍?

4、在街上任意找来50个人,可以确定,这50人中至少有多少个人的属相相同?

7、幼儿园买来不少猴、狗、马塑料玩具,每个小朋友任意选择两件,那么至少几个小朋友中才能保证有两人选的玩具相同。

8、一个布袋里有红色、黄色、蓝色袜子各10只,问最少要拿多少只才能保证其中至少有2双颜色不相同的袜子。

三、加分题:(30分)。

2、5个小朋友,每人都从装有许多黑白围棋子的布袋中任意摸出3枚棋子.请你证明,这5个人中至少有两个小朋友摸出的棋子的.颜色的配组是一样的。

3、五年级有49名学生参加一次数学竞赛,成绩都是整数,满分是100分。已知3名学生的成绩在60分以下,其余学生的成绩均在75~95分之间,问至少有名学生的成绩相同。

4、2、4、6、?、30这15个偶数中,任取9个数,证明其中一定有两个数之和是34。

5、学校组织了象棋、绘画和舞蹈兴趣小组,小a、小b和小c分别参加了其中一项。小a不喜欢象棋,小b不是舞蹈小组的,小c喜欢绘画。画一个表来帮忙,把信息记录下来,再进行推理。小a参加()组,小b参加()组,小c参加()组。

六年级数学抽屉原理教学设计方案

(2)如果每道题只有4个学生解出,那么(1)的结论一般不成立.试构造一个例子说明这点.

4.六个小朋友每人至少有1本书,一共有20本书,试证明:至少有两个小朋友有相同数量的书。

5.全班有40个同学,共有不到780本书,试证明:至少有2个同学有相同数量的书。

小学六年级数学《抽屉原理》的复习教案

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就是利用学生已经学过的只是和现在有的经验基础,然后理解更高更深更复杂的知识。数学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将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这个游戏都是抽屉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使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发展!活动化的数学课堂,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数学活动中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使学生的数学知识、数学能力、数学思想、数学情感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达到动智与动情的完美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的教学。在4个苹果放入3个抽屉学习中,充分利用学具操作,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机会,让学生想一想、圈一圈,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同具体的实物结合起来,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体验和感悟数学。这节课我能充分为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空间,能让学生自己动脑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从而更好的理解抽屉原理。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及时地去发现并认可学生思维中闪亮的火花。

不足之处在于教学过程中应更多的关注学困生的思维活动,及时的给予认可和指导,使教学能够面向全体学生。

《抽屉原理》六年级数学说课稿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抽屉原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十二册第五单元第一节。本节共三个例题,例1、例2的教材通过几个直观例子,借助实际操作向学生介绍抽屉原理,例3则是在学生理解抽屉原理这一数学方法的基础上,用这一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数学思想方法分析: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意识,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力图向学生的展示数学原理的灵活应用,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贯穿初步的数论及组合知识。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

2、能力训练目标:

1)、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操作发展学生有根据、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推理的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

3、个性品质目标:

通过“抽屉原理”的.灵活应用感受数学的魅力,产生主动学数学的兴趣。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通过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总结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难点:理解“抽屉原理”,并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通过不同类型的练习,以及观看鸽巢原理演示图,建构知识,从本质上认识抽屉原理,将抽屉原理模型化,从而突破难点。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由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较为抽象,着重采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与谈话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教学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因此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本节课学生主要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由鲁宾孙航海故事引入:把三枚金币放进两个盒子里,至少有一个盒子会放几枚金币?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探索”,继而紧张地沉思,寻找理由,证明过程。

在实际情况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前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

本题从最简单的数据开始摆放,有利于学生观察、理解,有利于调动所有的学生积极参与进来。

六年级数学抽屉原理教学设计方案

“抽屉原理”应用很广泛且灵活多变,可以解决一些看上去很复杂、觉得无从下手,却又是相当有趣的数学问题。但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抽屉原理”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所以,本节课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在设计时着眼于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动手操作、小组活动等方式组织教学。

反思我的教学过程,有几下几点可取之处:

1、情境中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前“抢椅子”的小游戏,简单却能真实的反映“抽屉原理”的本质。通过小游戏,一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觉得这节课要探究的问题,好玩又有意义。

2、活动中恰当引导。

教师是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在活动设计中,我着重学生经历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4根吸管放进3个纸杯的结果早就可想而知,但让学生通过放一放、想一想、议一议的过程,把抽象的说理用具体的实物演示出来,化抽象为具体,发现并描述、理解了最简单的“抽屉原理”。在此基础上,我又主动提问:还有什么有价值的问题研究吗?让学生自主的想到:吸管数比纸杯数多2或其它数会怎么样?来继续开展探究活动,同时,通过活动结合板书引导学生归纳出求至少数的方法。

3、游戏中深化知识。

学了“抽屉原理”有什么用?能解决生活中的什么问题,这就要求在教学中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试一试环节里,我设计了一组简单、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释这些现象,有效的将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延伸到课外,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还原于生活”的理念。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回顾整节课我觉得在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中,老师处理得还是有点粗,应该让学生加强动手操作,将动手操作与原理紧密结合,只有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地经历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学生才能真正地学到、理解知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六年级数学《抽屉原理》的复习教案

1.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操作发展学生的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

3.通过“抽屉原理”的灵活应用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理解“抽屉原理”,并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教学过程。

向大家介绍一位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他在数学上的贡献涉及数学的各个方面,他痴迷于数学,关于他有一件趣事:他的第一个孩子出世时,向岳父写的信中只写上了一个式子:2+1=3。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狄利克雷首先明确提出来的抽屉原理。

齐读课件上的话。

下面让我们一起探究抽屉原理。

抽屉是做什么用的呢?-----放东西的板书抽屉。

有了放东西的,还要有什么?----要放的东西我们就假设要放的东西是苹果板书苹果。

下面我们就来研究往抽屉里放苹果,(1)苹果数抽屉数。

师解释:今天我们研究物品数比抽屉数多的情况,比如,7个苹果任意放入6个抽屉……。

(2)任意放………任意放是什么意思呢?

生:想怎么放就怎么放。

如果我们来把4个苹果任意放入3个抽屉会有几种放法呢?

学生发言,师点击课件。

判断:把4个苹果任意放入3个抽屉,总有抽屉比其他抽屉放的苹果多。(课件出示)。

指明判断并说出理由。(大家听明白他的发言了吗?)。

大家看老师把“总有”加圈圈了。

“总有”是什么意思?

生……。

师:总有就是肯定存在,抽屉原理就是对存在性的研究板书:存在性。

有的同学要说好简单,这就是抽屉原理吗?我告诉你,比其他抽屉放的苹果多的抽屉就是抽屉原理的研究对象.

第一种放法里我们要研究的抽屉是哪一个?

第二种放法里我们要研究的抽屉是哪一个?

第三种放法里我们要研究的抽屉是哪一个?

第四种放法里我们要研究的抽屉是哪一个?

研究对象我们已经找到了,研究什么呢?请看题.

把4个苹果任意放入3个抽屉,总有抽屉比其他抽屉放的苹果多。这个抽屉里至少有()个苹果。(课件出示)。

师:“至少有2个苹果是什么意思?”“至少有2个”加圈圈。

生:(也可能比2个苹果多)。

师:为什么比其他抽屉放的苹果多的抽屉里至少有2个苹果?

学生很自然说1、1、2的放法。

师:你为什么选择用这种方法说明至少放2个苹果,而不是其他三种呢?

生:其他三种都有空抽屉,做“至少”的结论没有说服力。

同学们,考虑最糟糕的情况这在数学上叫做“最不利原则”板书最不利原则。

师:谁能用一个除法算式来表示这种放法呢?

生4÷3=1……1。

师板书并问:4表示什么?板书苹果。

3表示什么?板书抽屉。

1表示什么?

1表示什么?

这个算式其实是在把4个苹果怎样分给3个抽屉?

生:平均分师板书:平均分。

课件:5个人中至少2人在同一个季节出生的.

这位算命先生算得准吗?为什么?

这个原则可以用一个什么算式表示呢?

生5÷4=1……1。

师板书并问:5表示什么?板书苹果。

4表示什么?板书抽屉。

1表示什么?这个1表示什么?

怎样得到至少几人在同一个季节出生?1+1=2。

刚才算命先生的判断中什么相当于苹果?什么相当于抽屉?

我给大家介绍抽屉原理时说,抽屉原理也叫做鸽巢原理。

下面的练习就用鸽子和鸽笼。

课件6只鸽子飞回5个笼子,至少有2只鸽子飞进同一个笼子。为什么?

什么相当于苹果?

什么相当于抽屉?

用一个什么算式表示呢?

生6÷5=1……1……。

师:一个抽屉里至少放几个苹果与什么有关?

生:与苹果数量和抽屉数量有关。

师:这几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苹果总比抽屉多一个。

那么如果改变苹果总比抽屉多一个的条件,你还能找出一个抽屉里至少放几个苹果吗?下面我们继续研究抽屉原理.

7只鸽子飞回5个笼子,至少有()只鸽子飞进同一个笼子。为什么?

课件演示。

用一个什么算式表示呢?

生7÷5=1……21+1=2。

把5本书进2个抽屉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本书。这是为什么?

用一个什么算式表示呢?

生5÷2=2……12+1=3。

8只鸽子飞回3个笼子,至少有()只鸽子飞进同一个笼子。为什么?

用一个什么算式表示呢?

生8÷3=2……22+1=3。

你发现什么规律了呢?

一个抽屉里至少放几个苹果与什么有关?

生:与苹果数量和抽屉数量有关。

引导学生思考:到底是“商+1”还是“商+余数”呢?谁的结论对呢?(课件返回配合演示)。

总结:苹果除以抽屉数,再用所得的商加1。

板书:商加1。

2、要保证有2种不同花色至少抽多少张?

生:5张牌。

若不除去大小王,从中随意抽几张牌,总有两张牌是同一花色的?

4、若不除去大小王,要保证有2种不同花色至少抽多少张?

板书设计:。

抽屉原理研究:存在性问题。

方法:平均分。

依据:最不利原则。

苹果抽屉至少。

4÷3=1……12。

5÷4=1……12。

6÷5=1……12。

7÷5=1……22。

5÷2=2……13。

8÷3=2……23。

小学六年级数学《抽屉原理》的复习教案

抽屉原理是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的知识。作为数学广角,目的是拓宽学生的思维方式方法,教给学生一种思考方式。我上完这节课后,感觉这节课中的知识学生理解起来真的很难。所以,课程的建模过程应该以活动为载体,带动学生的.思考。在充分活动的基础上理解总有与至少的含义。如进行坐椅子游戏,5个人坐在4把椅子上,不管怎样坐,总有一把椅子上至少有2个人。又如,4个桃子放在3个盘子里,不管怎样放总有一个盘子里至少有2个桃子。3支笔放进2个笔筒里,不管怎样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笔。多次操作,分一分,描一描,说一说等活动体会总有与至少的含义,这些知识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在建模后在分析具体问题时,先让学生说说把什么放在什么地方,体会待分物体与抽屉的关系,这样才能更好的找到至少数。

五年级数学奥数抽屉原理

1.在一米长的线段上任意点六个点。试证明:这六个点中至少有两个点的距离不大于20厘米。

2.在今年入学的一年级新生中有370多人是在同一年出生的。请你证明:他们中至少有两个人是在同一天出生的。

3.夏令营有400个小朋友参加,问:在这些小朋友中,

(1)至少有多少人在同一天过生日?

(2)至少有多少人单独过生日?

(3)至少有多少人不单独过生日?

4.学校举行开学典礼,要沿操场的400米跑道插40面彩旗。试证明:不管怎样插,至少有两面彩旗之间的距离不大于10米。

6.在一付扑克牌中,最少要拿多少张,才能保证四种花色都有?

8.口袋中有三种颜色的筷子各10根,问:

(1)至少取多少根才能保证三种颜色都取到?

(2)至少取多少根才能保证有两双颜色不同的筷子?

(3)至少取多少根才能保证有两双颜色相同的筷子?

9.据科学家测算,人类的头发每人不超过20万根。试证明:在一个人口超过20万的城市中,至少有两人的头发根数相同。

10.第四次人口普查表明,我国50岁以下的人口已经超过8亿。试证明:在我国至少有两人的出生时间相差不超过2秒钟。

11.证明:在任意的37人中,至少有四人的属相相同。

12.跳绳练习中,一分钟至少跳多少次才能保证在某一秒钟内,至少跳了两次?

13.一个正方体有六个面,给每个面都涂上红色或白色。证明:至少有三个面是同一颜色。

17.体育组有足球、蓝球和排球,上体育课前,老师让一班的'11名同学往操场拿球,每人最多拿两个。试证明:至少有两个同学拿球的情况完全一样。

18.口袋里放有足够多的红、白、兰三种颜色的球,现有31个人轮流从袋中取球,每人各取三个球。证明:至少有4个人取出球的颜色完全相同。

21.为了丰富暑假生活,学校组织甲、乙两班进行了一次军棋对抗赛,每班各出五人,同时对弈。比赛时天气很热,学校给选手们准备了两种饮料,有可乐,有汽水,每个选手都选用了一种饮料。

试证明:至少有两对选手,不但甲班选手选用的饮料相同,而且乙班选手选用的饮料也相同。

23.100名少先队员选大队长,候选人是甲、乙、丙三人,选举时每人只能投票选举一人,得票最多的人当选。开票中途累计,前61张选票中,甲得35票,乙得10票,丙得16票。

问:在尚未统计的选票中,甲至少再得多少票就一定当选?

24.有一批四种颜色的小旗,任意取出三面排成一行,表示各种信号。证明:在200个信号中至少有4个信号完全相同。

27.六年一班27个同学排成三路纵队外出参观,同学们都戴着红色或白色的太阳帽。求证:在9个横排中,至少有两排同学所戴帽子的颜色顺序完全相同。

28.有n个队参加的足球比赛,已经赛了n+1场。证明:必有一个队少赛了3场。

六年级数学评课稿

我听了王老师的课后,受益匪浅,本节教学课王老师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凸显数学学习的生活化;注重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通过课件演示、动手操作、游戏活动等方式组织教学,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同时,还注意研究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体现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主动探究过程。本课教学中王老师在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方面做了些尝试,努力改变以前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实施新课程倡导的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积极交往”等特征的新的学习方式,收到较好的成效。

这一堂课中有以下几个亮点,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1、在新课的学习中,王老师着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全体同学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并给予学生上台操作演示的机会。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王老师并没有完整地小结公式之类的规律,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懂得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从“无序”走向“有序”,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参与热情,真正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2、努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做到让数学生活化,使学生从生活开始、在生活中学、到生活中用。同时又不乏情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此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根据学生生活经验,教学中选取了学生熟知的身边的实例活动,密切了数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调动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这样就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强烈欲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并延伸到课堂外,让学生继续探寻知识,感悟了新知,发展了数感,体验了成功,获取了数学活动经验,真正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根据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应用恰当好处。教学中,王老师通过演示形象生动的课件,让学生理解6只鸽子飞进5个鸽舍,至少有一个鸽舍里有2只鸽子。既成功地突破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在应用规律解决问题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

不足之处:课堂中对学生的评价不够,例如:赵祥在回答问题时,他的观点很独特,这是教师应给予评价,但教师这是什么也没说,这样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所打击。

六年级数学评课稿

1、整节课思路清晰,环环相扣,师生互动性良好。

2、整堂课体现了大容量快节奏,练习设计形式多样.本课教学设计紧凑,环环相扣,容量大,节奏快,充分利用了课上的每一分钟.无论在学生验证猜想时,还是探究化简比的方法时,教师都要求全员参与.练习设计层次性强,有梯度,题型灵活多样,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关注了全体.

3、这节课教师通过几个简短地师生对话,应用新旧知识间的迁移引入新知,干脆利落。

4、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都会特别强调一些关键性知识、易混淆知识和易疏忽知识时,常会采用加重语气、改变字样、运用比较或反复训练等方法,让学生特别重视这些注意点,防患于未然。而这节课里冯老师采取放手让学生去判断,形成认知冲突。通过这节课我体会到:其实强调一些关键性知识、易混淆知识和易疏忽知识,也可以采用先让学生“吃一垫”来加深体验,然后“长一智”而自觉引起注意,成熟于已然。

5、各环节的连接都是在师生默契的对话中顺利进行。

6、我们知道,在数学教学中,每个教学内容一般都以活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由于每次活动的目的与要求、内容与形式不尽相同,就可能造成活动板块之间的割裂。教师一般通过设计过度语言或采用前呼后应等手法来弥补这种“裂痕”,使各个环节融会贯通、浑然一体。但在具体操作上难免有生硬预设嫌疑,冯老师注重联系点的有效生成,所以自然、流利。

这节课美中不足的是:冯老师面部表情再和蔼可亲一些会更好。

六年级数学评课稿

早上,观摩了张老师的课,有三点体会和感受。

张老师设置了符合学生实际和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的教学案例,教学设计从七个方面对对“圆的认识”这一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从中体现了注重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质疑,注重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制作了精美的课件(包括学具的准备)化抽象为具体,激发了兴趣。

从教学方式来看,张老师的课体现了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让学生学生活中的数学,构建了从“问题情境——数学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新型教学方式,使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又有用。

从学习方式来看,教师为学生提供了操作和探究的机会,变“单纯从书本中学数学”为“密切联系生活做数学”。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教师能引领孩子走进数学的天地,使学数学成为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通过借助剪刀、圆规、实物拷贝、绳子或木棒来画圆;通过折的方法和画的方法来寻找圆中的半径,直径的条数、长度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

从激发学生思考来考虑,圆是平面图形,与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大不相同,区别较大,教师能引导学生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数学思考即数学思维,在三维目标中具有突出的地位,能思考就能学好数学。现代教育的首要目标的教导学生“如何学习”和“如何思考”。张老师的课,在发展学生数学思考这方面做到了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应用意识及推理能力。

动手就体验了吗?数学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强调体验过程,历经过程才能更深刻的领会。动手操作是体验的手段,但不是所有的动手都能得到体验。怎样的动手才能有所体验,需要我们去努力,去探索。

数学知识背景的了解度有多深?用不同的方法画圆这一环节,课堂上老师说有四种方法来画圆,其实剪刀和圆规来画圆是同出一辙,原理一样。画圆经历了借助实物磨印,到借助绳子或木棒来画圆,最后才到圆规,这些只是工具的演变过程,并不能说用什么工具来圆,就有几种方法。圆的大小由什么决定的?除了半径,还应有直径和周长,这三者都是决定圆的大小的因素,说法不同,性质相同。

总之,课堂上所有活动都是为“有效性”而展开,“是否有效”应作为每一节课前和课后询问自己的一个问题。

特级教师刘可钦提出课堂教学三境界:一是传授知识,二是启迪智慧,三是点化生命,愿老师们为第三种境界而努力!

六年级数学评课稿

听了李新荣老师的这节《圆的整理和复习》后,我感觉李老师对教材还是深入钻研的,能抓住圆这部分知识的重点、难点、易混点进行教学。知识点复习全面,几乎达到了面面俱到。这节课具有以下特点:

1.这节复习课李老师引着学生回忆知识点,将分散学习的知识,通过复习使之串成线、连成片,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2.课上得生动有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将课堂交给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让学生说、让学生想,让学生做。

3.李老师注意复习课的特点,注重知识间的联系,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巧妙设计教法。如:用课件帮学生回忆圆的周长、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4.形象生动的多媒体画面,可以真实再现圆的有关知识,激起学生共鸣,帮助学生更清楚地体验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推导过程和联系与区别。

5.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教给学生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如推导圆的周长和面积时,明确告知学生运用的是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

听了这节课后我有两点不成熟的建议:

1.这节课虽层次分明,有梳理、有训练,但总觉得学生复习的主动性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我们知道复习课除了帮助学生梳理、引导、训练之外,还需要引领学生逐步掌握复习方法,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整理知识,并对形式各异的整理结果进行互助评价甚至争辩。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

2.延伸、拓宽知识是复习课的基本特点,体现综合性、灵活性、发展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李老师这节课由于时间不够,只是围绕知识点进行了练习,没有综合性或有一定难度的练习。

于小学六年级奥数抽屉原理应用题

1.在一米长的线段上任意点六个点。试证明:这六个点中至少有两个点的距离不大于20厘米。

2.在今年入学的一年级新生中有370多人是在同一年出生的。请你证明:他们中至少有两个人是在同一天出生的。

3.夏令营有400个小朋友参加,问:在这些小朋友中,

(1)至少有多少人在同一天过生日?

(2)至少有多少人单独过生日?

(3)至少有多少人不单独过生日?

4.学校举行开学典礼,要沿操场的400米跑道插40面彩旗。试证明:不管怎样插,至少有两面彩旗之间的距离不大于10米。

6.在一付扑克牌中,最少要拿多少张,才能保证四种花色都有?

8.口袋中有三种颜色的筷子各10根,问:

(1)至少取多少根才能保证三种颜色都取到?

(2)至少取多少根才能保证有两双颜色不同的筷子?

(3)至少取多少根才能保证有两双颜色相同的`筷子?

9.据科学家测算,人类的头发每人不超过20万根。试证明:在一个人口超过20万的城市中,至少有两人的头发根数相同。

10.第四次人口普查表明,我国50岁以下的人口已经超过8亿。试证明:在我国至少有两人的出生时间相差不超过2秒钟。

11.证明:在任意的37人中,至少有四人的属相相同。

12.跳绳练习中,一分钟至少跳多少次才能保证在某一秒钟内,至少跳了两次?

13.一个正方体有六个面,给每个面都涂上红色或白色。证明:至少有三个面是同一颜色。

17.体育组有足球、蓝球和排球,上体育课前,老师让一班的11名同学往操场拿球,每人最多拿两个。试证明:至少有两个同学拿球的情况完全一样。

18.口袋里放有足够多的红、白、兰三种颜色的球,现有31个人轮流从袋中取球,每人各取三个球。证明:至少有4个人取出球的颜色完全相同。

21.为了丰富暑假生活,学校组织甲、乙两班进行了一次军棋对抗赛,每班各出五人,同时对弈。比赛时天气很热,学校给选手们准备了两种饮料,有可乐,有汽水,每个选手都选用了一种饮料。

试证明:至少有两对选手,不但甲班选手选用的饮料相同,而且乙班选手选用的饮料也相同。

23.100名少先队员选大队长,候选人是甲、乙、丙三人,选举时每人只能投票选举一人,得票最多的人当选。开票中途累计,前61张选票中,甲得35票,乙得10票,丙得16票。

问:在尚未统计的选票中,甲至少再得多少票就一定当选?

24.有一批四种颜色的小旗,任意取出三面排成一行,表示各种信号。证明:在200个信号中至少有4个信号完全相同。

25.库房里有一批蓝球、排球、足球和手球,每人任意搬运两个。证明:在41个搬运者中至少有5人搬运的球完全相同。

27.六年一班27个同学排成三路纵队外出参观,同学们都戴着红色或白色的太阳帽。求证:在9个横排中,至少有两排同学所戴帽子的颜色顺序完全相同。

28.有n个队参加的足球比赛,已经赛了n+1场。证明:必有一个队少赛了3场。

六年级数学评课稿

复习课它既没有新授课的“新鲜感”,也没有练习课的“成就感”。但是听了陆老师执教的《平面图形的复习课》一节课,让我们受益匪浅。

这节课陆老师以一句“生活中的图形无处不在,那么其中哪些是我们学习过的平面图形呢?”引入,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生说出学过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圆),以及各图形面积的推到过程,老师只是在学生讲解时出示相应的图形面积推导的多媒体动画,让其他学生更好的回顾。体现了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

小组活动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将课前剪好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圆,贴在大纸板上,形成知识网络,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乏味的复习课充满活力,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在练习设计上形式多样,既有基础练习,又有拓展练习,既重视数学知识的练习,更重视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特别是最后一道题:这是学校校园平面图!

在这道题讲解中陆老师巧用电脑,让学生在画图板上通过对图形的切割重组,更好的理解,让数学知识与实际应用互相结合,这既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内化,也有利于学生发展思维,提升应用能力,同时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中体验、感悟数学知识的价值。

总之,陆老师的课前准备充分,课上合理分配时间,把握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不仅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更是以学生为之主体。是一节很成功的示范课。

当然,我们的老师的课都不可能达到100%的完美,所以就这节课个人有以下几方面意见:

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是平面图形的一个重点,本节课却没有提及周长,应该让学生明确知识的形成,以便更好的掌握与运用知识。

课堂中运用几何画板过程中环节过渡不够自然,以后有机会老师和学生应多运用。

六年级数学评课稿

在公开课中上六年级课的不多,上六年级复习课的更是少见。在以往的毕业班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也深深地体会到六年级的教学任务重要性与困难性。在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这一块知识体系中,许多学生在理解上存在弱点,周老师运用他多年的教学经验,融入现代教育思想,把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中的许多思考方法,像一条珍珠项链一样连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周老师为学生安排了多个层次的.练习,采用步步深入的方法,知识从易到难,学生得到了全面的训练,更获得了综合能力的提高。

1、练习内容丰富,选材贴近学生,贴近生活,体现数学教学的本质特征。练习内容包括: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知道单位“1”求对应量,以及求单位“1”的量等等。

2、以学生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进行练习,体会数学知识的前后联系。周老师设计的这些练习题都是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规律出现,而且问题都不是直接出示,而是让学生自己发现,提出问题,再自主解决问题,把知识让学生自己梳理,规律让学生自己寻找,错误让学生自己判断,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本节课给我印象尤其深刻的是,周老师不仅交给了学生灵活的解题技巧,而且交给了学生更加实用的数学思想。《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思想方法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形成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课程的一个重要目的,应在教学中加强渗透。”本课中周老师适时恰当地对数学方法给予提炼和概括,让学生有明确的印象。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