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防范心得体会 预防地震灾害的心得体会(优秀10篇)

时间:2023-09-18 00:23:55 作者:字海 地震防范心得体会 预防地震灾害的心得体会(优秀10篇)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心得体会,它们可以是对成功的总结,也可以是对失败的反思,更可以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地震防范心得体会篇一

为提高我校广大师生对地震来临时的防震避险意识,这半年来,我校利用不同的教育途径提高学生的防患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并于20xx年10月开展了一次模拟5—6级地震的地震防震演习。这次演习开展的目的是要通过全校师生的亲身参与,更广泛地宣传和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提高全体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同时也借此检测我校对破坏性地震应急情况和应对重大突发灾害事件的能力。

下午三点整,随着演习总指挥熊校长"地震演习开始"的命令,"呜……"一声尖利的警报突然拉响,"地震了"正在教室上课的学生们在老师的指挥下,按照先前所习的要领立即迅速抱头,闭着眼快速往各自的桌子下钻。两分钟后,一声长鸣的哨音传来,"主震结束",同学们又在老师的带领下依次有序地从不同的路线撤离教室。整个过程只用2分37秒,虽然短暂,但让我们这些学生获益匪浅。

这次演习活动开展得十分成功,在演习过程中,每位同学都积极配合老师完成这项任务,这个活动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懂得了在地震过程中如何逃生,也懂得如何与他人默契。真希望学校多开展类似的活动。如果汶川那里早开展这样的活动,灾难也不会这么惨!

地震是世界上最凶恶的敌人,它会直接造成建筑物与构筑物、地面、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海啸、海底地震引起的巨大海浪冲上海岸,还会造成沿海地区的破坏。地震的直接灾害发生后,有可能会引发出次生灾害。有时候,次生灾害所造成的伤亡和损失,比直接灾害还要大。

“5.12”大地震,使四川人民遭受了巨大的精神和物质伤害;前一段时间,海地7级大地震使首都太子港等地化为一片废墟。地震再次显示了它巨大的杀伤力。为了防止遭受类似灾害,我校于本学期搬离了抗震能力较差的房屋。为了强化师生安全意识,提高自救能力,针对突发事件情况下,如何让师生熟悉逃生路线,确保师生生命安全,我校组织全体师生进行了一次地震逃生演习。

这次地震逃生演练、紧急疏散演习活动开展得非常有意义,不但增强了同学们应付突发事情的意识,而且还让学生懂得了很多自救知识。他们知道了在操场或室外遭遇地震时,应该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在室内遭遇地震时,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震后再有组织地撤离;在楼上发生地震时,千万不要跳楼,不能站在窗外和阳台上。另外,学生们还亲身体会到了在逃生过程中,不能只顾个人安危,要服从老师的指挥,镇定、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地带的重要性。

这次地震逃生演习,还让我想到了很多。我想到了在学校里对小学生进行类似逃生演习的重要性。有些灾难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离我们很远,相反,有些灾难就可能出现在我们身边。必要的知识宣传和实地演习,能增强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能在灾难来临之际,减少伤亡。地震逃生演习、火灾逃生演习……我们要多开展类似的工作。有中长期地震预报的地区,平时更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们讲述地震和防、避震知识,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师生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我还想到了,学校发生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冷静与果断。震前要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震后沉着地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撤离。沉着冷静的指挥和合理得力的措施,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灾难带来的损失,保护师生的生命安全。

地震防范心得体会篇二

地震是地球上常见的自然现象之一,具有瞬间强大的能量释放和毁灭性的破坏力。地震不仅能摧毁建筑物,还能引发火灾、山体滑坡、海啸等一系列灾害,给人类社会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威胁。为了提高我们的地震防范意识和能力,我愿意分享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加强防震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地震防范首先要有强烈的防震意识,只有认识到地震的危害性,才会认真对待地震防护措施。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了解所处区域的地震风险、地震预警体系和紧急避险处所等重要信息,可以通过媒体、互联网等渠道获取。同时,还要学习基本的自我保护知识,如在地震初期迅速躲到桌子下或墙角等可靠的地方,避免身体受到砸击。此外,还应建立应急预案,包括逃生路线、联系方式等,以便在地震发生时保护自己的安全。

第三段:加强社会合作,提高整体应对能力

地震防范不是个体行为,而是需要社会各个层面的合作和参与。政府作为地震防灾的责任主体,应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并制定相关的地震应急预案,提高应对能力。同时,学校、企事业单位等组织也应加强地震演练和培训,提升员工和学生的自救和互救能力。而个人在社会层面可以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推广地震防护知识,提高大众的地震防范意识。只有社会各方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应对地震灾害。

第四段:地震减灾技术和设施的引入和应用

在地震防范方面,科技和技术手段的引入和应用也起着重要作用。如地震建筑工程设计、地震隔震设备、防震减灾材料等,都能够在抗震能力和建设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选购和修建房屋时,可以选择符合抗震要求的建筑材料和结构,确保建筑的抗震能力。此外,地震预警系统的建立和使用也是重要一环,它可以提前几秒到几十秒发出地震预警,让人们有足够的时间采取保护措施。这些技术手段和设施的引入和应用,都能够在地震发生时起到有效的减灾和保护作用。

第五段:持续学习和总结经验,不断提高防震能力

地震是一个复杂的自然现象,其规律和预测仍存在许多未知和困难。因此,我们应该持续学习和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地震防范能力。可以通过参加地震防护知识的培训班、阅读相关的书籍、关注地震论坛等方式来获取最新的地震防范知识。同时,还要定期检查和维护家庭和办公室的地震应急设备,保持其良好的工作状态。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防震能力,才能更好地抵御地震的威胁。

总结:地震是无法避免的自然灾害,但通过加强防震意识、加强社会合作、应用科技手段和设施以及持续学习和总结经验,我们可以提高自身的地震防范能力。在面对地震时,我们要保持冷静,迅速采取适当的自救措施,并在地震后参与灾后重建,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安全的生活环境。

地震防范心得体会篇三

地震是世界上最凶恶的敌人,它会直接造成建筑物与构筑物、地面、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海啸、海底地震引起的巨大海浪冲上海岸,还会造成沿海地区的`破坏。地震的直接灾害发生后,有可能会引发出次生灾害。有时候,次生灾害所造成的伤亡和损失,比直接灾害还要大。

“5.12”大地震,使四川人民遭受了巨大的精神和物质伤害;前一段时间,海地7级大地震使首都太子港等地化为一片废墟。地震再次显示了它巨大的杀伤力。为了防止遭受类似灾害,我校于本学期搬离了抗震能力较差的房屋。为了强化师生安全意识,提高自救能力,针对突发事件情况下,如何让师生熟悉逃生路线,确保师生生命安全,我校组织全体师生进行了一次地震逃生演习。

一个星期五的上午8:35分,演习正式开始。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嘈杂声过后,学生们分楼层、分教室迅速有序地撤离教室。所有人员按照预先制定的路线从教学楼逃离,短短的2分钟以后,所有人撤离到大操场上。整个过程指挥到位,秩序井然。

这次地震逃生演练、紧急疏散演习活动开展得非常有意义,不但增强了同学们应付突发事情的意识,而且还让学生懂得了很多自救知识。他们知道了在操场或室外遭遇地震时,应该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在室内遭遇地震时,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震后再有组织地撤离;在楼上发生地震时,千万不要跳-楼,不能站在窗外和阳台上。另外,学生们还亲身体会到了在逃生过程中,不能只顾个人安危,要服从老师的指挥,镇定、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地带的重要性。

这次地震逃生演习,还让我想到了很多。我想到了在学校里对小学生进行类似逃生演习的重要性。有些灾难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离我们很远,相反,有些灾难就可能出现在我们身边。必要的知识宣传和实地演习,能增强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能在灾难来临之际,减少伤亡。地震逃生演习、火灾逃生演习……我们要多开展类似的工作。有中长期地震预报的地区,平时更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们讲述地震和防、避震知识,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师生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我还想到了,学校发生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冷静与果断。震前要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震后沉着地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撤离。沉着冷静的指挥和合理得力的措施,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灾难带来的损失,保护师生的生命安全。

地震防范心得体会篇四

在第五节课上同学们正在上课,突然令人心惊胆战警报声响起同学们双手抱头迅速的猛地钻进桌子下面大约十二秒钟过后,第二次警报再次响起同行像弹簧一样站了起来,自然成为飞快地跑下楼,跑到楼梯口,大家像闪电一般冲向操场迅速站好等待着其他班级。

这时,我突然想起了汶川大地震多少人都在地震中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双腿失去了宝贵的生命生命无价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我们的生命生命十分宝贵,如果不珍惜生命,当生命走向尽头时后悔也来不及我希望大家都能珍惜自己的生命用认真的态度去面对生命让生命更有意义。

地震演习太重要了,如果每个学校都能做到这样就会同县绿岛突发事件怎么办汶川地震就不会有那么多学生受到伤害被夺去生命。

这次防震演练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更重要的是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做生命的意义,在此我想告诉大家我们都应该珍惜自己的宝贵的生命,在突发事件中要急中生智,沉着冷静。

地震防范心得体会篇五

今天我们学校有一场地震演习。地震演习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逃离式的,就是逃出去,第二种是躲在教室里的课桌下面。

开始了,广播上说:“地震演习立即开始“,接着传出了一声长长的哨音,表示地震了。我们赶快藏到课桌下,然后把书包保护在头上。老师提前告诉过我们这么做的。

我钻在桌子下面等了好一会儿,看到有些同学已经不耐烦了,有的人有意摇晃桌子凳子,感觉好似是真的地震了;有的同学趴在那里,偷偷地拍卡片。他们把这当成一次游戏了。

这时候又传来一阵哨声,开始第二种逃生方法演练。

老师让我们快速下楼疏散,我们立即排成两队,这是提前组分的。然后我们快速地疏散,好似是考大家跑步的能力一样。

我们按照原定的路线,绕到教室后面,再立即跑到操场中间,有几个老师在那里维持秩序。

大家是陆陆续续跑到的。我发明,下楼梯时,大家简单和从楼道跑出来的人撞到一起,我也是老和别的人撞。下着下着,我们班有人跑到别班去了,别班也有几个人插进我们里边。

但我感觉,要是真的地震了,这些还是挺有用的,必须要这么做。

这样的演习很少举行,它给我很大的启发,下次万一地震的时候,就要么抱着头躲在课桌底下,要么就给头上顶着书包跑下楼去。

地震防范心得体会篇六

学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我被深深地感动了,我懂得了父爱的无私和伟大。

文章讲述了美国洛杉矶大地震后,一位年轻的父亲不顾各种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在人们认为几乎不存在希望的情况下,一直坚持38个小时,终于从瓦砾堆中营救出儿子和他 4个同学的动人事迹。

如果这位爸爸没有这种无私而伟大的父爱,他就不会这样执著地坚持去挖。

有的孩子的父母也赶过来,他们在哭喊过我的儿子!我的女儿!之后,就绝望地离开了。因为他们认为孩子没有活着的希望了。

虽然明知孩子生存的希望渺茫,虽然明知地震后余震危机四伏,可是这位爸爸没有放弃,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他就做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因为他对儿子说过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的话给了自己一个承诺,给了自己坚持挖下去的信心和力量。

如果这位父亲也仅仅是来到这片废墟绝望的大喊我的儿子!那他的儿子和 4个同学就只有长眠于地下了。

让我感动的还有,儿子为了救同学,让他们先脱离危险。这也是父亲的教育使他在38小时之后仍然具有坚持下去的力量。这真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啊!如果人人都能像这对了不起父子那样,成千上万的孩子或许就能得救。

地震防范心得体会篇七

有了观前,即有观后。好莱坞的灾难或亲情片看多了,偶看国产的,特别不适应。

坞片是上帝保佑、个人英雄、普世价值、大气回肠;国片则家长里短、郁闷纠结、凄惨悲号、天怜地悯。

本博主将国产的电影,与时俱进地分成三大类:

至于一本正经学究似地按主旋律、按类型、按题材等等分类,实在是俗不可耐。中国的片子,与中国的足球有得一拼!在一帮烂脚拐腿的坚实基础上,再去研讨踢球的战略高地,战术低洼?实在是劳而无功,枉费心机!

话虽粗陋,却绝无对《唐》不恭的意思。首先,《唐》是一类主导片。在国内的视野里,对冯导演,我还是要恭维的;其次,在一类里比划,仍算灵光一闪,上乘之作,且是多年少见的言情片。

《唐》片感人,仍有硬伤。情节的突兀或极端,也就算了。反正三十多年的时空跨度,浓缩在二小时内,难免瑕疵。戏剧冲突,张弓拔弩,欲射还止,奔向激烈,也算必然。没必要火眼金睛,挑刺审渣,明察秋毫。天灾人亡面前,显得不太厚道。

不过,中国电影里,戏剧表演的浓重痕迹,仍是通病,值得议论一番。

国内的演艺圈,出自电影学院、中戏、上戏的居多。戏剧舞台表演功底殷实,且受前辈老辈教诲,流毒甚深,为害至今。

舞台表演,直面观众,需场景制造,气氛烘托,声情并茂,夸张搞怪等等,皆是正道;电影表演,间接面对观众,需蒙太剪接,自然流畅,生活口语,有镜无镜,有语无语,才是正途。

国内电影演员,能称道的,皆是本色演员,葛优就是!真正大师级的,还没找到。臂如好莱坞的霍夫曼,演老演少演女人,神形皆备,真假难辨,如火纯青,大师级的!汤姆.汉克斯,英雄亦可,傻瓜亦象,众口皆碑,大师级的!……群星璀璨,举不枚举!

国产电影能够走出去的,稀稀拉拉,凤毛麟角。《唐》片剧台表演虽浓,仍应归入凤毛之列。能否走出去?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震动世界影坛的:香港拳脚功夫片,外加一个李小龙!

地震防范心得体会篇八

学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我被深深地感动了,我懂得了父爱的无私和伟大。

文章讲述了美国洛杉矶大地震后,一位年轻的父亲不顾各种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在人们认为几乎不存在希望的情况下,一直坚持38个小时,终于从瓦砾堆中营救出儿子和他14个同学的动人事迹。

如果这位爸爸没有这种无私而伟大的父爱,他就不会这样执著地坚持去挖。

有的孩子的父母也赶过来,他们在哭喊过”我的儿子!“”我的女儿!“之后,就绝望地离开了。因为他们认为孩子没有活着的希望了。

虽然明知孩子生存的希望渺茫,虽然明知地震后余震危机四伏,可是这位爸爸没有放弃,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他就做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因为他对儿子说过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的话给了自己一个承诺,给了自己坚持挖下去的信心和力量。

如果这位父亲也仅仅是来到这片废墟绝望的大喊”我的儿子!“那他的儿子和14个同学就只有长眠于地下了。

让我感动的还有,儿子为了救同学,让他们先脱离危险。这也是父亲的教育使他在38小时之后仍然具有坚持下去的力量。这真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啊!如果人人都能像这对了不起父子那样,成千上万的孩子或许就能得救。

《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文章使我认识到父爱的深厚和伟大!

地震防范心得体会篇九

一声巨响,所有的教学楼瞬时垮塌。美丽的校园变成了废墟。在这猝然降临的巨大自然灾害面前,每个人的本能反应就是逃生。惟独逃,才会有一线生存的期望。所以,今天,全校师生一起举行了一次“地震演练”。

下午第三节课,班主任先说了说“逃生”的几个步骤:先抱头钻到课桌下面,然后等上10秒钟后再迅速跑出教室。别看着步骤挺简单,可实际练起来,你会发明一系列的“小问题”,比如:钻到课桌下面时,凳子碰着头。跑出教室时同学们太挤等。这一些“小问题”我们练了好几遍才克服了。

最终正式开始了。楼下哨一响,全班同学先飞快地钻进课桌底下,等了10秒钟后,同学们又一窝蜂似地迅速往楼下跑。在楼道里,还有些“逃生”的低年级的小朋友,他们挡着我们的路了,同学们十分着急,七嘴八舌地议论纷纷了:“快点儿!快点儿我快没命了,楼快塌了……”“快点儿!我快被砸死了……”同学们完全进入了角色,心中只想着自己逃生。同学们们猛冲下去,最终平安的到达了楼下。

在那个下楼的过程中,我心里除了担心还有胆怯。通过这次演练我最终体会到了当“512大地震”来临时,所有当事人的复杂的心情。当我到达楼下的那一刻,我心中有一种成就感,因为我凭着自己的力量保护了自己!

“逃生”一个当地震发生前所有人心里唯一的念头。惟独用自己最大的力量猛冲下去,才会救得生存的期望。

地震防范心得体会篇十

一声巨响,所有的教学楼瞬时垮塌。美丽的校园变成了废墟。在这猝然降临的巨大自然灾害面前,每个人的本能反应就是逃生。惟独逃,才会有一线生存的期望。所以,今天,全校师生一起举行了一次“地震演练”。

下午第三节课,班主任先说了说“逃生”的几个步骤:先抱头钻到课桌下面,然后等上10秒钟后再迅速跑出教室。别看着步骤挺简单,可实际练起来,你会发明一系列的“小问题”,比如:钻到课桌下面时,凳子碰着头。跑出教室时同学们太挤等。这一些“小问题”我们练了好几遍才克服了。

最终正式开始了。楼下哨一响,全班同学先飞快地钻进课桌底下,等了10秒钟后,同学们又一窝蜂似地迅速往楼下跑。在楼道里,还有些“逃生”的低年级的小朋友,他们挡着我们的路了,同学们十分着急,七嘴八舌地议论纷纷了:“快点儿!快点儿我快没命了,楼快塌了……”“快点儿!我快被砸死了……”同学们完全进入了角色,心中只想着自己逃生。同学们们猛冲下去,最终平安的到达了楼下。

在那个下楼的过程中,我心里除了担心还有胆怯。通过这次演练我最终体会到了当“5·12大地震”来临时,所有当事人的复杂的心情。当我到达楼下的那一刻,我心中有一种成就感,因为我凭着自己的力量保护了自己!

“逃生”一个当地震发生前所有人心里的念头。惟独用自己的力量猛冲下去,才会救得生存的期望。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