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活动花的教案大全(18篇)

时间:2023-11-27 11:13:45 作者:温柔雨

通过大班教案,教师能够及时记录教学过程和学生的表现,为评价和反思提供依据。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份较为完美的大班教案范文,以便帮助我们更好地编写教案。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1、学习有序地观察画面,能完整地讲述图片内容,感受作品中刺猬爸爸妈妈对孩子的宽容和感受。

2、借助生活经验和游戏,知道传话是既要听清楚,又要传准确。

1、幼儿初步接触过"传话"游戏,了解传话游戏的玩法和要求。

2、幼儿用书8~11页。

3、挂图《橡木餐桌》。

4、语言磁带。

学习有序地观察画面。

能完整地讲述图片内容。

1、出示挂图,引发幼儿观察并讲述。

2、阅读幼儿用书,初步了解故事。

画面中有谁?刺猬一家在干什么?把你看不懂的地方记下来。

3、帮助幼儿理解画面内容。

(1)幼儿结合幼儿用书,描述图片内容,和同伴讨论不懂的地方或向教师提问。

(2)出示挂图,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幼儿理解并描述画面内容。

(3)讨论:刺猬爸爸总是拿不到他想要的东西,为什么不生气?

(4)幼儿两人一组,结合幼儿用书相互完地第讲述故事内容。

4、幼儿分组玩"传话"游戏。

(1)传话时应该注意什么?

(2)幼儿自由讨论,明确传话时要听清楚、传准确。

本次活动,在"静"的语言活动中有机地融入故事中有趣的游戏"餐桌传话"形式,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刺激幼儿的语言行为,从而达到提高幼儿语言表达的效果。在活动中培养了幼儿安静倾听老师、同伴的讲话,体验到用语言进行交流的乐趣。让幼儿感受到迎面而来的爱,在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中体会宽容妤温馨。体验活动"其实,你们和我们一样"通过自己的已经看到盲童的世界,感受爱是一种接纳。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在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童话故事题材作品由于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容易被幼儿所感知和接受,于是这节语言活动课我选择了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内容简单。描写细腻,情感丰富的童话作为欣赏教材。

1、学会本课生字生词,理解并掌握故事内容,并能有感情的朗诵。

2、体会故事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幼儿同情心及爱心。

3、尝试用自己的行体态语言和口头语言有表情的朗读卖火柴的小女孩。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并掌握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激发幼儿对小女孩悲惨遭遇的同情,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富有同情心的善良品德。

课件《卖火柴的小女孩》,故事的图片。

1、导入:运用问题,引出主题,激发幼儿兴趣。

师:孩子们,每年过年的时候你们都是怎么过的?可是有一个小女孩在除夕夜里没有回家,她光着脚在街上卖火柴,你们知道她是谁吗?她发生了什么事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卖火柴的小女孩》吧。

2、整体欣赏课件,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初步感受故事中的悲惨气氛。

3、分段欣赏,通过问题感受并理解小女孩擦亮火柴时的心情怎样,为什么会这样,激发幼儿感情的升华。

(1)故事的名字是什么?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童话里有谁?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小女孩擦亮第一根火柴时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3)擦亮第二、三、四根火柴后又发生了什么事呢?

4、讨论交流

鼓励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复述故事。 请幼儿想一想你如果遇到这个小女孩,你会怎么做?

5、情境游戏,加深理解。

让幼儿自己选择故事中的角色,根据自己对故事和角色的感受尝试表演《卖火柴的小女孩》。

6、结束活动:完整重温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

7、活动延伸:请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阅读安徒生的其它童话故事。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它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课文重点是写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从火柴亮光中看到的种种幻想。而在现实生活中,小女孩又冷又饿,没有欢乐。这些幻觉是她在现实生活中根本无法得到的,因而在她临死前产生了这样的幻觉。这些幻想与小女孩的现实处境形成强烈的对比,更衬托出小女孩的可怜和悲惨。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1. 初步阅读图书,能借助场景图卡,了解故事内容和情节的变化发展。

2. 能较细致地观察画面,大胆使用词汇和体态动作表达自己对画面的理解。

3. 有浓厚的阅读兴趣,能有目的地进行阅读。

课件、图书、图片、故事录音

1.欣赏图书封面和第一幅画面,引起阅读兴趣。

(1)幼儿观察封面,了解故事的名字,猜测故事内容。

(2)幼儿观察并表述第一幅画面的内容。

教师:你可以说一说这幅图告诉了我们一些什么吗?

2.幼儿自主阅读2-21页,了解发现故事的主要内容及线索。

(1)幼儿自主阅读2-21页,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教师:故事发生在哪里?故事里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

(2)幼儿再次阅读,发现故事发生的线索。

教师:熊、兔子、公鸡追狐狸时经过了哪些地方?

(3)教师出示树林、小山、大海的图片,帮助幼儿了解故事发生的线索。

教师:狐狸抱着小鸡先到了哪里,再到了哪里,又到了哪里?

3.共同阅读图书前半部分,感知故事情节的发展。

(1)师生共同阅读,引导幼儿讲述大熊、兔子、公鸡追赶狐狸时的经历。

教师:大熊它们是怎样救小鸡的?

(2)引导幼儿发现讲述在树林、小山、大海上小鸡和狐狸相处时的样子,发现小鸡和狐狸关系的变化。

教师:大熊它们追得真累啊,那么,狐狸和小鸡呢?它们是怎么样的呢?

4.听录音,集体阅读图书。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1.能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音律美及其意境美。

2.学习诗歌,并能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3.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引导幼儿在诗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1.课件:图片—乘凉,草丛,树林,池塘。

2.课件:声音—知了,青蛙,蝈蝈。

一、开释部分:

出示照片:乘凉.引导幼儿发现,这是夏天的情境。

教师:小朋友看看照片上有什么?这些人穿着什么样的衣服?

他们为什么要坐在大树下乘凉呢?

教师:在夏天里,你听到过什么美妙的声音?

二、中间部分:

1.分别播放:知了,青蛙,蝈蝈的声音,引入诗歌

2.教师朗诵诗歌,幼儿欣赏。并提问:

为什么叫夏天的歌呢?诗歌里说了些什么?夏天的歌在哪里?

3.欣赏图片,学习诗歌。

(1)草丛

夏天的歌,在哪里?(在草丛里。)

谁在草丛里?它是怎么叫的呢? (蝈蝈在草丛里“蝈、蝈、蝈”地叫)

(2)树林里

谁在大树上?它又是怎么叫的呢? (知了在大树上“知了、知了”地叫。)

(3)池塘

谁在池塘里?怎样叫的呢?

(青蛙在池塘里咕呱咕呱叫)

4.师幼用问答的形式学习诗歌。

第一遍:幼儿问,教师答。

幼:夏天的歌在哪里?

师:蝈蝈蝈,在绿色的草丛里。

幼:夏天的歌在哪里?

师:知了知了,在密密的树林里。

幼:夏天的歌在哪里?

师:咕呱咕呱,在清清的池塘里。

幼:夏天的歌在哪里?

师:在太阳帽里,在小花伞里,在甜甜的冰淇淋里,在小娃娃乐呵呵的笑声里。

第二遍,教师问,幼儿答。

5.多种形式,激发朗诵兴趣。

幼儿分成男、女两组互问等。

三、结束部分:

引导幼儿思考:夏天的歌,还藏在哪里?

通过照片导入,幼儿很快掌握了诗歌大意,通过多种形似的朗诵,幼儿能够有感情的朗诵诗歌,并能感受诗歌的音律美及其意境美。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1、想象古时候儿童对月宫的憧憬和向往,感受月儿的美丽、神奇。

2、能积极地参与古诗朗诵活动,初步理解古诗大意,并能有节奏地朗诵。

3、学习古诗,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1、熟悉古诗内容,能准确、流利地朗诵。

2、理解古诗大意,能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1、中华文化:古诗《古朗月行》。(幼儿用书)。

2、月亮图片、古诗视频。

(一)猜谜导入。

1、有时圆圆挂天空,有时弯弯挂树头。白天见不着,晚上才出来。

2、你喜欢月亮吗?(出示月亮的画面)弯弯的月亮像什么呢?圆圆的月亮又像什么呢?(启发想象)。

3、圆圆的月亮我们还可以叫朗月,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回忆小时候看月亮的情景时,诗性大发,于是写下了一首诗《古朗月行》,诗人把朗月想成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古诗《古朗月行》。

(二)完整欣赏、学习古诗。

1、老师示范朗诵古诗。你听到了些什么?

2、看古诗视频,再次欣赏。

——提问:你听到了些什么?

3、跟老师学念古诗二遍。

4、解释诗句的意思。

1)师:十五的月亮是最圆的,小的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当作白玉盘。

2)师:为什么会把月亮当作白玉盘呢?(视频)。

3)我们一起来念念这一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4)有时又以为月亮是仙人梳妆用的镜子,调皮地飞到了青云的上头。(视频)。

5)师:为什么月亮有时又像镜子呢?

6)师:说的真好!让我们一起来朗读感受一下: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7)师:小朋友猜猜看,月亮上面有些什么呢?

8)师:哦,有嫦娥、白兔、桂树。原来小朋友都听说过嫦娥奔月的故事啊!你们看月亮里是不是好像仙人嫦娥把双脚垂下来坐在月宫里呢?看!月宫里的桂树多茂盛呀!我们一起来念: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视频)。

9)师:咦,白兔手里好像拿着什么?原来是药呀!它在问谁和它一起吃。来一起跟老师来念念: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视频)。

5、跟老师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注意停顿和重音。

6、播放视频,让幼儿跟着念一念。

(三)请幼儿阅读《古朗月行》,仔细观察画面内容,并说一说、念一念。

(四)结束:

五、网络资源链接: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1.理解故事,感知“胖和瘦、又大又圆和又长又细”,学习其他反义词。

2.借助教师提问和画面提示,比较故事画面中的异同,感知黄瓜和西瓜的生长过程和外形特征。

1.幼儿已会玩瓜瓜蹲的游戏。

2.故事ppt。

3.胖奶奶和瘦爷爷指偶个一个。

一、教师分别用左右手手指操纵胖奶奶和瘦爷爷指偶,通过情景对话引出故事。

胖奶奶:嘿!我是胖奶奶。

瘦爷爷:嘿!我是瘦爷爷。

胖奶奶:我最爱种瓜。

瘦爷爷:我也爱种瓜。

胖奶奶:我种的瓜又大又圆

瘦爷爷:我种的瓜又细又长。

胖奶奶和瘦爷爷中的是什么瓜呢?他们的瓜是怎样长大的呢?

二、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1.教师播放ppt讲述故事。

2.请幼儿根据图片说说胖奶奶和瘦爷爷种的各是什么瓜。

出示实物香瓜和黄瓜,请幼儿观察后说说西瓜和黄瓜的外形特征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可以从外形、色彩等方面比较)

3.教师朗诵诗歌第二遍,边讲边提问并在黑板上用简单的图示表示西瓜和黄瓜的生长过程。

胖奶奶拿了一粒瓜子,把它种在泥土里。

瘦爷爷也拿了一粒瓜子,把它种在泥土里。

胖奶奶的瓜子发了芽,瘦爷爷的瓜子呢?

胖奶奶的瓜藤儿王地上爬。

瘦爷爷种的瓜藤往哪里爬?

胖奶奶种的瓜开了花,瘦爷爷种的瓜也开了花。

胖奶奶种的瓜,花儿谢了结了小瓜。瘦爷爷种的瓜,花儿谢了也结了小瓜。

长呀长呀,哇,胖奶奶种的瓜和胖奶奶一样,又大又圆,那是什么瓜?(西瓜)

长呀长呀,嗨,瘦爷爷种的瓜和瘦爷爷一样,又细又长,那是什么瓜?(黄瓜)

提问:香瓜和黄瓜的生长过程中有什么是一样的?什么地方是不一样的?

三、瓜瓜蹲游戏

1.请男孩当黄瓜,女孩当西瓜,玩瓜瓜蹲游戏。

2.男女生互换第二次游戏。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1.在听听、猜猜、看看、讲讲、说说的过程中理解故事内容,并能用语言进行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2.感受故事的趣味性,知道适合别人的东西并一定适合自己,做真实的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ppt、录音故事。

1.大家都知道小猪吧,那在你的印象中小猪是怎样的?(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故事,故事里的小猪又会是怎样的呢?)

2.介绍故事名称:一起来看看,谁知道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3.讨论:有谁知道,什么是野餐?

过渡语:那我们就来听听故事里的猪先生在野餐的途中,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

1.倾听故事第一段(开始-------一定能打动她)

(1)故事里讲了一件什么事?

(2)讨论:猪先生这样的准备能打动猪小姐吗?为什么?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

过渡语:那猪先生的朋友们也会这样想吗?他们会说些什么呢?一起来听听?

2.猜讲故事第二段(路上----------我给你一个建议)

(1)猜想:狐狸会提什么建议呢?为什么?

(2)倾听故事验证猜想:那究竟是什么建议呢?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里是怎么说的?

------狐狸到底提了个什么建议?

------狐狸为什么要把自己美丽的尾巴给了猪先生?

------那你们来看看,猪先生戴上了狐狸的尾巴发生了什么变化?

过渡语:尾巴借给了猪先生让他看上去显得聪明一点,但到底这样能不能打动猪小姐呢?我们接着往下听。

3.猜讲故事第三段(接着-----------猪先生很满意)

(1)看图猜想:狮子会给猪先生什么建议呢?为什么?

(2)倾听故事验证猜想:(看看是不是和你们说的一样?)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猪先生对现在的形象满意吗?为什么?

过渡语;猪先生现在看上去既聪明又威猛,这样能打动猪小姐吗?说说你的理由。

4.看图猜讲故事第四段(出示图)

(1)看了这张图片,你觉得发生了一些什么事?

(2)倾听并验证猜想:一起来听听、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猪先生身上怎么会有斑马条纹的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

-------那斑马都说了些什么呀?(理解什么叫英俊?)

5.倾听故事第五段:(终于----------他会来收拾你的)

(1)到了猪小姐的家,发生了什么事?

(2)讨论:猪小姐说的话说明了猪先生在猪小姐心中是怎样的一个印象?

(3)自主讨论:猪先生该怎么办呢?你们来帮忙出出点子吧。

过渡语:那究竟猪先生该怎么办呢?请小朋友完整听一遍故事吧。

1.猪先生是怎么做的?

2.这回,猪小姐见到猪先生是什么反应呢?

原来,适合别人的东西并一定适合自己,做真实的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1、积极参与活动,大胆、清晰地进行讲述,并能耐心倾听他人的讲述。

2、会用绘画形式创造性表现想象内容。

3、体验分享的快乐。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1、课件《会想办法的鱼》、录音机。

2、蜡笔和纸若干,幼儿表演的道具若干。

(一)谈话导入:

1、你喜欢鱼儿吗?为什么?

2、瞧,谁来了?

(二)结合图片,了解情节。

1、内容:一天,鱼妈妈和小鱼们在水中游来游去,真高兴呀。忽然,从水面上吊下来一个鲜美的鱼食,小鱼们都想游过去吃,鱼妈妈连忙拦住了他们。

2、提问:(1)小鱼们在干什么?心情怎样?

(2)它们发现了什么?想干什么?

3、介绍鱼饵――引诱鱼儿上钩的鱼食。

(三)讨论交流,发散思维。

1、小鱼们真的很想吃那鲜美的鱼饵,但又不能被鱼钩钩住,该怎么办呢?

2、个别幼儿回答。

3、幼儿大胆想象并进行绘画。

4、请幼儿依据自己绘画的方法进行表述。

(四)观察结果,体验成功。

小鱼们吃到鲜美的鱼饵了吗?是怎样吃的?(分享)。

(五)粘贴图片,完整讲述。

1、讲述线索:小鱼们在什么地方玩,心情怎样?忽然发现了什么,想怎样?

鱼妈妈怎么说又怎么做的?它们想了什么办法吃到了鱼饵?心情又怎样?

2、幼儿自由看图讲述,并给故事取名。

3、个别幼儿集体前讲述。

继续创编并表演故事,而且能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对语言的理解能力较强,创设适合幼儿的方式抓住时机,从幼儿实际出发,以幼儿发展为本,真正让孩子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1. 初步了解故事情节,知道蛇是恶人的代表。

2. 帮助幼儿形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3. 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4. 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 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vcd教材,农夫和蛇的图片各一张。

一、引出课题

1.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听过《农夫救蛇》这个故事呢?这个故事到底讲了些什么呢?请小朋友们听仔细了。

2.教师有感情的讲述整个故事,幼儿认真倾听。

教师提问:故事名字是什么?故事里都有些谁呢?

二、幼儿观看vcd,教师在某些片段适时的向幼儿提问。

1.观看第一段内容(有一年冬天…….放在怀里带回家去了)

提问:请你说说这个是谁?

农夫看到篱笆旁边有谁在那儿?蛇怎么了?

农夫有没有救蛇?他是怎样来救蛇的呢?

2.观看第二段(农夫一进家门…..腿上咬了一口)

提问:蛇有没有得救?

蛇醒来后,有没有感谢农夫?

那它对农夫一家做了什么呢?

3.观看第三段(农夫看见了气愤地说….结束)

提问:蛇咬了农夫的小女儿后,农夫对蛇说了什么?

蛇是怎么回答的?

最后农夫是怎样对待蛇的?

教师小结:蛇是个坏东西,虽然农夫救了它,但是它还是去咬了农夫的小女儿。那小朋友们如果也碰到了蛇,你会怎么做呢?(幼儿自由发言)那如果你遇到了一个象蛇一样的坏人,比如说在马路上遇到了骗子,那你会怎么做呢?(让幼儿自由发言)对,我们小朋友遇到坏人,不应该去同情他们,如果自己对付不了呢,应该想到警察叔叔,或者是大人的帮忙。

三.请幼儿再完整地欣赏一遍vcd故事。

可以请幼儿在表演区域表演农夫与蛇的故事。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1、了解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知道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和造纸术的名称及其作用。

2、通过分组答题培养幼儿大胆讲述的能力。

3、激发幼儿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四大发明的名称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难点:能运用已有经验大胆讲述。

1、四大发明的图片。

2、幼儿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3、分组红绿两队、红心卡片。

一、 分组竞赛激发参与的兴趣:让幼儿自由择队分成红、绿两队,明确竞赛规则。

二、 教师逐一出示图片,让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回答问题。

1、教师:“这是什么?”“人们在什么时候用到指南针?” “如果没有指南针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

2、教师:“这是什么?”“什么地方要用到火药?”“没有火药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1、 教师:“这是什么?”“你在那里看见过?”“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地方用到印刷?”

4、教师:“这是什么?”“古代的人没有纸的时候用的是什么?”“纸是怎么造出来的呢?”

三、小组讨论:“古代人发明这些东西他们怎么样?作为一个中国人觉得怎么样?”教师小结:“我们的古代人很聪明,创造出了四大发明,这些东西对当时,和我们现在都有非常大的作用。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也都觉得很自豪,希望小朋友好好学习,将来能发明出更多更有用的东西来。”

四、师生共同统计竞赛结果,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在初步了解马的基本特征中理解和学念儿歌,体验骑马游戏的快乐。

图片:小马、树林、草原,人手一匹小马(颜色不同)系在一根竹竿上。

重点:理解儿歌内容并学会念儿歌。

难点:得儿驾,得儿驾的儿化音发音。

——你见过马吗?在哪里见到过?它在干什么?你见过的马儿是怎么样的?

——出示小红马,看,到底是谁跑来了?这匹马长得什么样子的?(师:对,我有一匹小红马)。

——它的脖子和尾巴长得是什么样子的?(师:长长的脖子大尾巴)。

——你们想不想骑骑这匹小红马呢?那谁知道骑马的时有什么办法让马儿听你的话向前跑呢?(重点指导幼儿“得儿驾、得儿驾”的发音)。

——小红马跑呀跑,会跑到哪儿去呢?去干什么?(师:穿过树林奔草原,带着我去看妈妈)。

——教师完整念一遍儿歌,引导幼儿一起跟着学念。

——引导每个幼儿挑选一匹自己喜欢的小马,说说小马的颜色,将小红马改编自己的小马。

——带着幼儿边念儿歌边玩骑马的游戏。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蚂蚁飞上天》这个故事优美、富有童趣,给了孩子美的意境,美的感受。此活动从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易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幼儿围绕着"蚂蚁是怎么飞到天上去的?是谁帮助它?"这个问题展开丰富的想象,自主学习和积极创造的空间也比较广阔,讲述的氛围也较宽松。

1、在讲述的基础上,能大胆想象各种让蚂蚁飞上天的方法,并能运用已有经验连贯讲述。

2、乐意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设想,并能认真倾听同伴的讲述。

理解故事内容,学习对话。

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能运用已有经验连贯讲述。

背景图片一张贴绒教具(小蚂蚁、树木、房子)

一、谈话引出课题: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这是谁?(出示小蚂蚁)

2、小蚂蚁住在什么地方?(花丛中)

二、利用图片进行讲述,理解故事内容。

1、在花丛中住着一只小蚂蚁,它非常想上天去旅行,可是它不会飞,这该怎么办呢?(幼儿进行猜测)

2、飞机、小鸟、树叶来帮忙……请幼儿学习他的话。

3、小结:小朋友可真会动脑筋,想了那么多好办法。

4、(出示蒲公英)小蚂蚁在和谁说话?它们在说什么?(学习对话)

三、完整讲述故事

幼儿根据图片将故事完整的讲述。

教师表扬讲得好的幼儿。

3、请能干的幼儿进行讲述,其他幼儿进行点评。

四、课外延伸活动

2、教师小结:老师相信只要小朋友们学好本领,将来成为一名发明家一定能实现你们的愿望的!坐上火箭去浩瀚的宇宙中看看对吗!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1、感受中国民间绘画的特点和色彩美。

2、懂得学任何本领都应该踏踏实实。

3、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4、培养细致观察和较完整表述能力。

5、引导幼儿在画面中学习,感悟生活。

图书每人一本

一、导入,引起兴趣

二、师幼共同阅读

与幼儿共同阅读图画书,通过翻页的节奏,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三、幼儿自主阅读。

阅读结束后请幼儿围绕如下问题进行讨论:

1、师:小木匠开始是怎么学艺的,后来为什么又学雕花了呢?

2、老木匠送给小木匠会动的木驴经过敲敲打打,怎么就动不起来了呢

3、小木匠最后怎么做了呢?

幼儿讨论后,师小结:不管学什么本领,都应该踏踏实实、执着持续地学下去,不能半途而废。

四、欣赏图画

师:这本书中的图画好看吗?为什么?有什么特点?

引导幼儿感受中国民间画的特点和色彩美,享受传统民间活泼且饱满的用色,大胆而丰富的造型。

活动中,孩子的积极性非常的高,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到活动里,并在活动中体验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整个活动的设置我都以幼儿为主体地位,基本能达到活动所需要达到的目的。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1、引导幼儿初步理解故事内容,体验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快乐和重要。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用清楚的语言积极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自制小动物若干、录音机、故事磁带、幻灯

一、观察、感知

1、小朋友,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来看幻灯

2、谁在快乐的飞翔?大河马分别遇到了青蛙、鸭、松鼠,它们会说些什么?

(小动物想飞上天,大河马请来好朋友天鹅,乘它们上天。

3、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

4、大河马帮助青蛙、松鼠,它们全都飞上了蓝天。

二、启发、想象

1、小动物都飞上了于,大河马的心里会怎么想呢?

2、大河马会很高兴的。(因为它帮助小动物飞上了天)大河马不高兴。

(它很孤单)大河马心里有点不高兴,脸上笑嘻嘻的。

(它看到小动物飞上了天很高兴,自己没有飞上天有些难过。)

3、大河马会对小动物说什么?

4、小结:小朋友说得真对,大河马帮助小动物飞上了天心里真这兴。

可是,它又有一点不开心,它想,要是能和小动物一起飞上天玩,那多好呀!

5、教师提问:小动物在帮大河马想办法了,我们小朋友有没有好办法呀?

6、幼儿自由结伴讨论,老师倾听、指导,启发幼儿想象,帮助大河马飞上天。

7、小朋友想了许多好办法,谁先来告诉大河马?

(乘飞机、把大河马变小坐着气球上天、乘热气球上天、装上翅膀等等)

8、教师验证:小朋友想了这么多的办法,到底行不行呢?我们来试试!

老师运用动物图片。

大河马乘热气球飞上天。用跷跷板把大河马送上天。大河马装上两个翅膀飞上天。

老师也帮助河马想出一种办法,让大河马坐大鸟飞上天。

9、我们想出了这么多的办法,小动物想的`是什么好办法呢?

三、体验、交流

1、让幼儿自由表达自己所见、所想。

小动物让大河马吹很多很多气球,把气球都系在一起,大河马拉着就能飞上天了。

2、小结:一个气球力气太小了,许多气球扎在一起就能把胖胖的河马送上天。

多亏小朋友和小动物帮忙想办法,现在大河马也飞上了天,它真高兴啊!它要谢谢小朋友。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1. 喜欢欣赏散文《春雨和种子》,能感受散文中语言的优美。

2. 乐意用不同的方式模仿散文中的角色。

3. 愿意欣赏散文,感知散文语言的优美,风趣。

4. 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 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1. 散文《春雨和种子》(新教材p25)

2. 亲子卡五

3. 投影仪

1. 幼儿欣赏散文,安静倾听的好习惯。

2. 幼儿自由讨论,自己最喜欢哪一段,最喜欢谁。

3. 再次让幼儿欣赏,出示亲子卡演示,教师可以与幼儿一道将他们喜欢的语段或语句朗读出来。

5. 幼儿自由欣赏,模仿散文里的对话,自己创编动作。

6. 邀请小朋友进行表演。

7. 再次欣赏散文,请幼儿闭上眼睛,感受其中的意境。

在培养幼儿的语言时,要把握每个幼儿的实际,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那么,幼儿的语言一定会健康的发展。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1.理解故事内容,懂得小学学习生活的基本特点。

2.能仔细观察图片,猜测贝贝上学时的心情。并讲述自己对上学的感受。

3.对小学生活产生向往。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ppt幼儿用书。

一、谈谈自己的上学心情,引出主题。

2、出示ppt1教师小结小朋友的感受。

二、学习故事。

1、出示ppt1。

(1)师:明天是贝贝第一天上学,晚上睡觉时,他会和妈妈说什么呢?

2、ppt2。

师结:贝贝还是将拼图带去学校了,结果会怎样呢?

3、ppt3。

师结:贝贝知道小学生上课是不能玩玩具的,他控制了自己,继续听老师上课。

4

5.师:

(2)贝贝这样做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5

师:(1)第二节是数学课,你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2)我们听听老师是怎么说的?

6

(1)下课了贝贝又怎么了?如果是你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吗?为什么?

7

师讲述内容。

师结上小学时的要求,并请幼儿现在就学会按小学生的要求来要求自己。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眼镜哪里去了》是一节语言活动,一个出色的充满戏剧性和趣味性的语言故事,生动、幽默的描述了一只粗心大意的熊由找不到眼镜到在朋友的帮助下,发现眼镜就在自己头顶的过程。教育提醒幼儿养成物归原处的好习惯。

我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确定了以下活动目标:

1、阅读故事中的人物画面及人物形态,理解故事有趣的情节和语言。

2、懂得只有物归原处才能保管好物品。

3、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倾听能力。

重点:懂得只有物归原处才能保管好物品。

难点:引导幼儿自己整理物品的习惯。

故事《眼睛哪里去了》,熊、松鼠、浣熊、猫头鹰等玩具,以及故事中各种动物的头饰,并精心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操作方便的作用,来提高阅读活动的有效性。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我将主要采用:直观演示法、猜测讨论法、游戏法来组织我的教学活动。

另外,我打算向幼儿采用:观察法、游戏法、表演法等(生育健康网)学习方法,让幼儿在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玩一玩的轻松气氛中,掌握学习的重难点。

为了能紧扣教学目标,展开教育活动,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激趣引题。

俗话说,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本活动中,我设计以来自远方的小客人(小熊)的方式导入,以此来引起幼儿的兴趣。然后以小熊的口吻说:“我的眼镜找不到了,小朋友能帮我找到眼镜吗?”以此激发幼儿的兴趣,从而引出主题。

二、师生共同阅读,理解故事内容。

1、有感情的讲述故事前一部分,同时配合课件的演示,让幼儿初步感知小熊的粗心大意,欣赏后提问:“小熊分别找谁去帮它找眼镜了?小熊的朋友们为什么会笑?为什么说那么稀奇古怪的话?猫头鹰又为什么哈哈大笑呢?”通过层层、深入的提问,引导幼儿进行画面细节的观察,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2、组织幼儿讨论:你猜一猜,小熊的眼镜会去哪儿呢?这一部分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鼓励幼儿大胆猜测,大胆的讲述自己的想法,激发幼儿阅读和了解情节发展的愿望。

3、讲述故事的后半部分。以这样一个设问:“小熊的眼镜到底去哪里了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听故事的兴趣。听完故事后提问:小熊的眼镜是在哪里找到的?眼镜应该放在哪里?鼓励幼儿大胆用语言表述。

4、通过回忆故事中的内容,感受故事的风趣,进行经验的提升和迁移。

我预设提问:“你觉得这个故事哪里最好玩、最有趣?”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并展开讨论。“经过这次眼镜丢失的教训,你认为他以后还会这么粗心大意吗?该怎样保管自己的东西呢?”

进行经验的迁移,让幼儿知道在生活中要养成物归原处的好习惯,记得物品摆放在哪里,用完后要放回原处,这样就不会像小熊一样丢失了。

三、活动延伸。

让幼儿拿自己带的玩具,在表演区内共同表演游戏。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1、能在完整讲述的基础上,学习对画面细节进行描述,运用语言丰富对图画的讲述。

2、感知日记中小蚯蚓的快乐生活,并喜欢它调皮可爱的形象。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多媒体ppt、《蚯蚓日记》四张、底板若干、标记

一、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对蚯蚓日记的兴趣

1、唤醒幼儿对蚯蚓的经验

t:小朋友们,你们见过蚯蚓吗?在哪里见过蚯蚓?

二、教师精读日记,逐步引导幼儿学习完整讲述画面

1.教师精读日记四篇请你一定要认真仔细的听,并记住日记里你最感兴趣的一件事情。

2.个别幼儿尝试讲述,教师提问:a.哪篇日记你最感兴趣?

b.谁来完整的来说一说你喜欢的日记?

3.教师小结提升:要把蚯蚓日记讲的完整,必须要把日记中的时间、地点、小蚯蚓和谁,发生了什么故事说清楚)

三、分组讲述,引导幼儿关注画面细节,丰富对日记画面的描述

1、教师提要求,引发幼儿讨论:怎样才能把它说的好玩呢?你有什么好办法?(观察画面的细节)

2、幼儿分组练习丰富讲述,教师巡回指导。

3、大家倾听并相互评论,师生小结丰富讲述的要求。

四、迁移讲述经验,创编蚯蚓日记

1.介绍材料和做法,让幼儿了解材料。

t:小蚯蚓每天都在写日记,那么他还会在什么时间,在哪里,和谁,发生哪些有趣的事情呢?(一边说一边出示图片材料)

2.交代要求、幼儿操作。

(现在两个小朋友一组合作完成一篇日记,记住哦,每篇日记上都应该有:发生的时间、在哪里、小蚯蚓会和谁,发生什么有趣、好玩的事情呢?)

b展示幼儿作品,并进行讲述(3个孩子,选择小蚯蚓表情比较复杂的讲)

c评价幼儿作品,给予表扬和鼓励

五、教师小结,出示图画书《蚯蚓的日记》

其实小蚯蚓还写很多有趣好玩的日记呢,今天我们看到的只是这本日记里的一部分。你们想不想跟像蚯蚓一样,也拥有一本自己的日记本呢?通过蚯蚓日记我们知道了可以用画画的形式把你们生活中好玩有趣的事情记录下来,这样等你们到小学了学会写很多字以后,你也可以看着你画的日记,再把日记里的发生的事情用文字或者拼音写下来。

绘本是一张到处都隐藏着秘密的“神秘地图”,因为无论是扉页、封面、封底还是环衬,都是绘本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这些地方作者都为读者献上了很多精美的图画。只有指导孩子从头到尾阅读图画,才能发现很多常常被读者忽视的小细节。读懂了这些细节,才会对文本的理解有进一步的理解。这堂课选择了蚯蚓和好朋友之间的日记,引导仔细观察,图文结合的绘本阅读方式。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