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教育总结范文(23篇)

时间:2023-12-04 09:24:23 作者:琉璃

总结是提炼和归纳经验教训的过程,能够帮助我们总结经验、提高能力。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总结范文,可以为我们的写作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

大学生教育实习总结

20xx年9月16日我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教育实习。两个月的实习生活是辛苦的、紧张、美好的,也是很有意义的。想我们们刚到我们的实习基地(湛江市体育运动学校),看着熟悉的校园,操场,教学楼……,陌生的面孔,我们们既紧张又高兴。回想这两个多多留恋,诸多感慨。近两个月的教育实习已经结束了,使我真正体会到做一位老师的乐趣,体会到了一个作为老师的责任。同时,也使我的教学理论变成为教学实践,使虚拟的教学变成为真正的教学。

实习期间,在校领导、老师及带队教师的支持和指导下,作为体育运动学校的体育实习教师老师兼班主任,我一直以教师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处处注意言行和仪表,热心爱护实习学校和班级学生,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尽力做好实习工作;同时,作为实习生一员,一直紧记实习守则,遵守实习学校的规章制度,尊重学校领导和老师,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学习他们的经验,主动完成实习学校布置的任务,塑造了良好的形象,给实习学校的领导、老师和学生都留下了好的印象,得到学校领导和老师的一致好评。我的实习工作得了比较圆满的成功。对此,本人甚感欣慰。下面就我实习的主要工作进行总结:

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完成了3方面的工作:一是见习,第一个星期听指导老师讲课,学习教学方法和吸取教学经验,二是亲自上课,在上课过程中研究教材,认真备课。课后进行自我小结。三是及时与指导老师和其他实习生进行经验交流不断完善自我。

我们实习的课程大多数围绕跑、跳、球类等专业课展开教学。我的实习对象是初三、初二年级。初中生,他们活泼好动,教学要从他们的实际出发,结合这个年龄的生理心理特点,寻求一条让他们感到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法,对于初为人师的实习生,这是有一定难度的。

由于我们刚从大学学生角色进入中学教师角色,会有意无意的把大学老师的教学方法、模式带入中学课堂。并没有考虑到教学对象及环境的不同致使教学方法与大学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一开始并不适应,总是有意无意地习惯于大学老师的教学模式,教的很快,一节45分钟的内容30分钟就讲完了,可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高,很多动作教完了,学生还是没有掌握。当然在后来不断的实践中,也逐渐适应了中学的教学方法、模式,教学效果也随之好了起来。

当我们踏入实习学校作为一名教师时对自身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忠诚教育事业。我们应该热爱教育事业,热爱自己的学生。在工作中能够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大胆创新、乐于奉献,努力教好每一堂课,圆满地完成本职工作。规范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时时处处做学生表率。此外,还应尊敬领导,团结同事,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遵守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

作为一个教师,也许你的课讲得很透彻、明白,也许你对学生如慈母般关爱,也许你是个俊男靓女,但具备任何一个条件,都不会使你在学生中的地位更高,我们需要具备的是综合素质、为人师表。你既不能是学生口中的法西斯,也不能是他们眼中的和事佬,要让学生真正的服你,只有去挖掘你的人格魅力。什么叫“人格魅力”了。

第一:幽默机制。

幽默可以给人带来笑声,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活动时,任何一个学生都不喜欢那种死气沉沉的压抑的氛围。适时的发挥你的幽默,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也会因此而喜欢你。

第二:丰富的知识储备。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都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实际上教师更应作长流水。课上,你可能想象不到学生会问出怎样的问题,所以不仅在备课时要多看教材以及一些学术著作,平时更要多读专业书籍,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第三:衣着整齐、干净、得体。

作为年轻人,这一方面应该是最值得注意的。年轻有年轻的资本,我们是教师,不能穿奇装异服,不能梳怪诞发型,这是基本要求。但我们完全没必要穿得很严肃,很正式,很古板。而应该是青春的、充满活力的。此外,我们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时刻都要保持整洁,给学生清新自然亲切的感觉,这样学生也愿意和你接触。

第四:灵活的语言艺术。

现在的学生已经在逐渐形成自己的处事方法,这也就决定了教师既不能生硬的说教,也不能一味的哀求。这次我带的初二(1)班有时也很乱,当他们说话闹翻天时,我不知所措。刚开始我声色俱厉地向他们大喊,但是他们连听都听不见。如果怒目以对,也许良久他们才能看到我。所以就要一开始说话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不给他们自己聊的机会。

大学生教育总结

这次新任科级干部培训学习,我受益非浅,感触颇多。此次培训虽然课程不多,但是针对性很强,让我进一步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使自己的理论基础,党性修养、突发事件应对、提高—干部执行力、关于学习“十二五”规划等政策等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第一,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深深感受到了组织部对年轻干部的成长与发展给予了巨大的支持与关怀。这次培训是专门为新提任科级干部特别是乡镇新进班子举办的,众所周知,乡镇班子是基层工作的管理者,是党委政府各项方针政策的落实者、执行者。我们这些科级干部大部分是比较年轻的同志,而且刚走上领导岗位,大部分缺乏领导协调能力,在管理综合素质方面亟待提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新丰县及时组织了这样的培训班,给了我们一个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所以说感到非常的兴奋。

在培训的开班式上,县委组织部林部长莅临现场,重点阐述了对年轻干部培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向我们这些新提任的年轻干部传达了校党委的关怀与期望,让我倍受鼓舞,也让我对接下来的培训充满的期待。面对这样的培训机会,我认认真真的参加了整个培训过程,对每一次课程进行认真的学习。通过上课发现,每一节课的主讲老师都是在某个专业优秀的党校老师或是最专业的干部。

第二,通过这次培训,切实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完善了自己的知识结构。此次培训虽然只有十五天课程,但是每一节课的针对性都非常强,特别适合我们这些新提任的年轻干部,让我充分认识到只有拓宽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才能使我们建立创新理念,跳出思维定势,拓展思维视角,改变自己传统的一些思维习惯,通过学习使我对新丰的定位,新丰的发展和以及黄礤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有了更深刻、更全面地认识。但是通过这一次的学习,使我这个分管招商引资的副镇长对黄礤招商引资的主攻方向,努力目标有了更深一层次的认识,也为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可以说受益匪浅。

通过对提升干部执行力专题讲座,我认识到管理是一个基层部门乃至牵动全局、贯穿始终的大事,它可以把具有某种联系的因素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将它们组织起来为实现一个共同的发展目标而协调的运动。而这种协调和运动往往是随着一系列指令、规章、制度乃至法律的形成而形成的。管理规范,制度健全,效能发挥,则环境整洁,秩序井然,举止文明,效率大增。没有严格的管理,就不会有工作上的高效率和高效能,也不会有人员的高素质。所以我想,作为一名刚走进乡镇领导岗位的副职,首先要遵循镇的项规章制度,坚决拥护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做一名优秀的执行者。另一方面,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要充分发挥管理学的理论,对于有效的管理,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对于不同的情况,不同的目的,都会有很多个管理的选择,我们要从中间选择一种最有效,最节约,又或是最易实现的办法。

通过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新丰跨越式发展学习,对今后各项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学习使我对明白了我们县的主要工作是大力实施“江源文明、特色产业、教育科技”三大战略,着力创建“特色工业、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生态休闲旅游”三大基地,全力打造“南方稀土之都、粤北宜居山城、珠三角休闲胜地”三大名片,努力建设经济发展快、生态环境好、幸福指数高的文明和谐新丰的工作总目标。

作为一名年轻的干部,开展廉洁从政基本规范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这有助于年轻干部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在培训中,副校长邓标志亲自授课,为我们讲述了党员干部应该遵守的基本规范,并结合实际工作,讲述了工作中应该注意的细节,还举出了大量例子,效果很好。面对一个个鲜活的例子,使我的内心受到了深深的触动,我认识到廉洁自律是一名党员干部开展各项工作的基本前提,如果连廉洁自律都做不到的话,必然会出现思想松动,做出一些违背原则的事情,容易犯错误。我也清醒认识到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牢固树立宗旨意识;进一步自觉接受监督,保持艰苦奋斗本色;进一步增强法纪意识,做遵纪守法的模范。

最后一讲是杨斌老师所讲的领导能力建设,引用了大量身边鲜活例子,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就更大了。他的讲课给我们这些新进的基层领导提供了一些非常实际的指导作用,直接有着指导性的处理乡镇纠纷综治案例,也为如何处理负责的乡镇工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

第三,通过培训,使我感到了责任重大。在这次培训中,体现出了党委对我们的关怀,二个星期的学习,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在这个竞争的年代,必须坚持学习,勤于思考,不断充实自己。同时要学以致用,根据客观实际,在认真学习、借鉴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敢于进行大胆的改造和创新。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形式的多样化,多向有经验的同志学习、交流,接受、学习新事物,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我想对于我们年轻干部来讲,只有埋头苦干,才能在工作中做出实实在在的成绩;只有顽强拼搏,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只有甘于奉献,才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

最后,通过培训,使我结识很多其他部门的同事,加强了沟通。有很多同事在以前的工作或生活中经常见到,但是并不相熟。通过这次培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拉近了与其他部门的距离,我们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经验,相互介绍部门的工作情况,为今后相互间开展各项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矗。

大学生教育实习总结

机遇只青睐有准备的人,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从容面对实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了使实习工作更好地开展,实习前,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准备:

1、思想准备:明确实习目的,做好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

2、教学准备:阅读课标,熟悉教材,编写教案及课件,加强师范技能的训练;。

3、班主任工作准备:查阅资料,了解管理班级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制定工作计划;。

此外,为了做到角色转换,我还改变自己的着装,加强粉笔字和普通话训练,并通过做高考题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解题能力。

二、抵达学校,统筹规划。

到达学校之后,学校领导就召集我们开会,在会上对我们的实习做了安排,并给我们提供非常好的住宿环境和办公环境,这使得我们实习的顺利开展有了良好的保障。晚上我们实习队进行了一次简单的会议,落实了队规队纪,各项实习工作的安排和实习期间该注意的事项。有了这一切的统筹安排,我的实习才能进行的这么顺利。

三、虚心学习,共同进步。

虽然,在实习前也有过一些试教活动,但是真正的中学教学对我来说,这还是第一次从学生转变为实习老师,这之间需要付储一定的努力。教学实习的开展,分为两个方面:

(一)语文教学方面。

我教的是高一(11)和高一(20)两个班的语文。入学的时候,20班是先分出来的重点班,而11班则是普通的平行班。由于两个班的基础不一样,所以在两个月的听课、授课过程中,我都相当地注重两个班的上课方式、知识接收情况的比较。

前两周是见习阶段,我共听了21节课,包括高一年级不同老师的课和队友们的课。每堂课,我都做好听课记录,课后与老师探讨,虚心求教,深入了解课堂教学的要求和过程。通过听课,我感受到了不同老师的授课风采,体验到了不同学科的特色,了解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受益匪浅,同时,我也将各位老师的精华融入到自己的课堂设计中,活学活用。

在见习阶段我还通过看晚自修、改作业、改周记、评试卷等各种方式了解了当地学生的一些基本情况。在语文学习方面,20班同学明显比11班的基础好。20班同学基本能课后自觉完成语文练习册,而且在晚自修的时候会有很多问题要问,班上的整个学习气氛相当好,而且课堂气氛也相对比较活跃。相比之下,11班却完全不会有人问问题的,原因应该是平时都没有怎么做题目也没怎么认真看书吧,所以也不会发现什么问题。鉴于这样的状况,在后来的语文学习辅导上,我更加注重了在11班灌输语文学习的一些方法、要求:预习、复习、做练习、看书。在该作业的过程中,我确实了解了学生的很多学习情况,存在的突出问题还会做好记录,有时一些错误不大确定时,虚心向队友老师请教后再批改。在评试卷的时候,特别是评改高三月考卷时,真的了解了很多评卷时的注意事项,学会了如何酌情给分,掌握了快速评改考试题目的一些技巧和方法,比如怎么踩点给分等等。

上课阶段,实习学校和指导老师相当支持信任我们,给了我们相当多的上课机会,这是我有相当多的实战机会。刚开始上课,难免还是会有很多问题,比如紧张、教学目标不明确、课堂引导不力等等,但相当幸运的是我的指导老师很学生们都相当支持我的教学,经常给我很多提意见,还总是鼓励我!一个多月的教学以来,真的有了很大的进步,虽然现在的进步空间还是相当的大,但在这样的过程中真的学到了很多很多,而且还真真切切地悟到了与人为善的重要性和做一名老师的艰辛。在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具体的教学环境的一些限制不能使用多媒体,但我还是积极地相处各样的办法尽量让课堂的形式多样,比如开讨论课、现代诗歌改编歌曲赏析课等等。而且在这样相对自由的授课过程中,我还探索出一点点让课堂有趣起来的方法:多讲学生爱听的事儿(百度——百科全书很重要)!

我的每节课指导老师都会非常负责地坚持去听,做出全面细致的评价,细心地指出我上课过程中所存在的缺点与不足,并提出有效的实际教学建议。他肯定了我的亮点,并鼓励我形成具有自己个人特色的教学风格。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的教态、语言、板书、提问技巧、与学生的互动、对学生的思路引导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我认为自己也还存在不少缺陷,如课堂时间掌控得不是很好,语速稍快,有时希望多给学生讲点,忽略了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希望这些缺点能在日后慢慢地克服。

(二)班主任工作方面。

(1)工作准备。

我担任高一11班的班主任,首先我通过指导老师较快地了解了整个班的情况和个别学生的特点,对班级日常工作也做了了解。其次,我通过批改周记,与学生多接触沟通,细心观察,较快地熟悉和掌握了学生的情况。每天早读和晚修我都会去教室,慢慢地融入了这个班集体。学生也很喜欢实习老师,能像朋友一样和我聊天、诉苦,一些调皮的学生也能虚心听取我的教导,努力改正,和学生相处得非常融洽。

(2)班级日常管理。

在八周的时间里,我更多的是抓学生的学习,纪律和卫生,每天早上都很早到课室提醒科代表带读,巡视早读情况,监督打瞌睡,发呆或赶写前天晚上作业的同学,提高早读效率。登记好迟到的同学,并对他们进行时间观念教育。

学生的纪律方面,11班的学生较为活跃,部分学生很调皮,自修自习课常有讨论问题的现象,偶尔有看课外书的,课前课后五分钟较吵,影响到安静学习的同学。在这样的观察过程中,我发现其实这些看似顽皮的学生实质上也不是什么坏透顶的学生,他们往往都是因为家庭、学生、朋友等一些原因而造成这样那样的问题的,实际上,他们也是非常渴望能认认真真地学习并且把学习成绩搞好。鉴于这样的情况,我采取逐个聊天的方法,在改周记的过程中找出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聊天的形式进一步深入了解他的情况,然后再根据具体的情况给他一些告诫、建议和意见。在聊天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现很多学生的家庭问题,特别是南雄都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学生的父母很多都在外地打工,很多还是家里面都只有爷爷奶奶或者只有他一个人在家。这样的情况,很多时候都会造成学生整天会产生一些莫名的孤独感,特别是高一的学生,他们对高一的住宿生活和高一的学习节奏都还没有适应好。这样又造成了下面一连串问题的出现:不适应高中的生活和学习、厌学、弃学、想出去打工、早恋现象特别严重、打架现象相当严重……在两个月的实习过程中,个别聊天几乎已经覆盖了85%的学生了。(有些虽然没有当面谈,在周记的评改过程已经对某些疑问有了一定的解答)。

根据上述的一些问题,首先,我本身要站在对的立场上,通过与原班主任和有经验的教师交流,我了解了现在实际教学的更多的情况,同时也明白到做一个好老师真的要站在一个“师”的立场上处处为学生的未来着想,很多时候由于他们还小,想一些问题还不全面,所以要我们做老师的把他们拉到有利他们发展的更好的一面上去。比如不想读书想出去打工问题,我们要持着对他们负责的态度,真诚地去引导他们往更好的一面走。比如早恋问题,虽然现在的情况是不能遏制的了,但是我们同样还是要站在对他们负责的一边,以朋友、师长的身份给他们一定的告诫和建议。

在值日安排上,首先我协助原班主任妥当地安排了新的值日表,还多次组织学生进行大扫除。第一次组织大扫除的时候由于经验不足,造成一些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在当晚的自习课上我没有严厉地批评学生,而是从责任感方面去教导当天“跑掉”的值日生。后来发现这次这样的处理是相当有效的,在后来的周记中一些同学反应道对老师的教导很有启发。后来的几次大扫除,在安排上,吸取了第一次的经验,会把具体的任务安排到具体的人,故都能顺利地完成任务。

(3)班级活动。

多次协助体育委员组织参加班际篮球赛、拔河比赛等,并鼓励同学们积极报名参加校运会的各项运动项目。

组织了一节题为“我的大学梦”的主题班会,一方面把主持的任务交给学生而且还让学生演小品,锻炼了学生们的能力;另一方面据原班主任和同学们的反应这次主体班会对他们的影响相当大。由于时间是定在第一次月考之后,很多同学因为考得不理想,所以免不了会产生厌学情绪,也有相当多的同学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了怀疑,这样的一场主体班会真的很给他们一定的信心。在后来的周记里面,学生们都纷纷反应他们要坚定自己的信心,要相信自己,要好好学习。虽然这样的热情可能会很快就消失,但能影响到他们一段时间就已经是相当成功了。后来,我还真的发现,经过这次主体班会,同学们的学习热情高了很多,很多平时上课整天睡觉的学生都会自觉地做起练习来了。

最后还协助团支书组织了一节体味“友谊天长地久”的主题班会课。

四、教育调查。

我们实习队的调研课题是《南雄市高一新生心理压力的基本状况调查》,()在南雄市第一中学的心理老师的指导下,我们顺利地完成了调查问卷的设计。在校方的支持下,我们分别对高一年级的重点班、平行班、艺术班等进行了问卷调查,对部分典型学生进行了个别访谈,还访谈了个别有经验的班主任、科任老师。

在整个调研的过程中,我负责调研方案的撰写和调查问卷的设计,在队友们的帮助与配合下,实习前期顺利地完成了。在后期的问卷派发、数据统计与分析、访谈及访谈整理与分析等工作中,我也是相当积极地配合整队完成各项任务。

大学生教育实习总结

早就有了出去实习的想法了,可是一直没有机会实现,因为我学的是师范类专业,实习的最佳地点当然是到学校教学实习。不过现在的学生随着国家计划生育的实行越来越少了,学校也相应的减少了,因此我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学校参加实习。

不过我没有实习过的尴尬很快就要被我扔到印度洋了,因为我很快就要到中学实习了,通过我的申请,我所在的学校帮助我找到了实习的地方,我很感动。

我是在我所在县的一所中学里实习。上课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从教案的设计到课堂的控制,再到老师自身情绪的调节,处处可见智慧的闪光点。英语作为中学的主要学科,有一定的升学率,而且教学时间有限。所以如何组织好课堂教学,保证每一堂课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应试教育是不可避免的现实,所以一定要保证教学的质量。我觉得: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其次,要灵活教授知识点。最后,老师应该用肢体,表情等各种语言去表现。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课后反思也是非常重要的。讲课和听课完全不同。虽然我在台下准备的很充分,认为天衣无缝。但是,在讲台上由于一些因素,如某个同学的一个动作,或是某个同学的一句话,就会打乱我的思绪,可能导致我该讲的遗忘了,该说的没说或者是口误。每次讲课后,徐老师都会给我一些建议。一听徐老师点拨,就觉得确实是应该那样讲。所以一定要认真虚心地听取老师的意见。在以后的讲课中慢慢改进。毕竟经验丰富的老师比我更了解这些孩子们,知道什么地方该讲的快一点,什么地方需要停顿,什么地方应该督促学生做笔记,或者是该怎样布置作业。

批改作业也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活动。开始我认为批改作业很简单,只不过是打几个对号和错号,然后写一个日期。其实不然,作业中有我想象不到的问题。例如,字母大小写,语句的标点符号,还有抄错题得实习什么都有任你选,甚至有抄袭现象。每次批改作业我都特别认真,一点小错误我都会让他们改正。利用自习时间辅导他们写作业。慢慢我发现他们得错误越来越少。看来,老师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得是用自己得言行潜移默化学生,使其形成良好得行为习惯。

教师是一个崇高而神圣的职业,要当一名好的教师更不容易。在此次实习中,我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社会的不断进步,使学校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师范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学高为师,行正为范的内涵也在不断地加深。这就要求我不断完善自己,准备全身心投入将来的教育事业。做一名合格的,优秀的人民教师!

非常感谢学校给我们安排了这次实习学习的机会,提供了就业前一次宝贵的热身。也很感谢带我实习的徐老师,和帮助过我的老师,还有那些孩子们。

从学生转换为老师,再从老师转换成学生。经历了三个月的实习生活,让我初尝了身为一名教师的酸甜苦辣。我兴奋过,紧张过,开心过,骄傲过,也失落过。回顾和学生们一起走过的日子,不禁想起自己的中学时代,也深感如今的学生比我们过去多了一份顽皮,一份灵活,一份大胆。实习期间,我经历了太多的第一次。第一次被别人甜甜地称为老师,第一次站在讲台上面对那么多纯真得面孔,第一次听到那么多人说喜欢我,第一次为自己得离开而失落与此同时,这些可爱纯朴的学生带给我很多的感动,很多的鼓励,很多的快乐。所有得这些我都珍藏在心中,这些将是我快乐得回忆,也将是我今后工作的一笔财富。

大学生出来实习时非常必要的,在实习中你可以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之处,以便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不足。现在社会的发展决定了我们不提该自己就意味着被社会所淘汰,竞争的激烈超乎想象。

所以我会更加努力的,我相信我的明天一定是光明的,我一定会拥有一片属于自己天空。

大学生教育实习总结

时间过得很快,还记得踏进大学的第一天,转眼间现在也快毕业了;还记得出发去实习的第一天,转眼间现在已经实习结束了。近两个月的实习,现在已经成了一种回忆,一笔财富回忆起实习的点点滴滴,梳理着实习的收获与成长。

还记得那天,××××年××月××日,带着对大学校园的眷恋,带着对新生活的期盼,我们一整个上午颠簸于路上。虽然很累,可是依旧满怀期待地想象着接下来未知的实习生活。终于,近两个月的教育实习就这样拉开美丽的帷幕。

在这次实习中,我付出了,所以收获了;我行动着,所以成长着。因为在这段时间我经历了很多第一次:第一次真正站在讲台上,第一次有人甜甜的叫我老师,第一次语重心长地对学生说,第一次批改学生的作业这些第一次将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一种回忆,将是我今后工作中最精彩的一笔财富。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这段实习生活进行总结。

教学工作是我们教育实习的重点之一。实践教学又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重要指标。所以在实习过程中,我们每个实习生要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师范技能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我的教学指导老师张老师是一中初二生物组的备课组长,也是我的一个老乡。她经验丰富,为人随和可亲,在教学工作方面给了我很多指导。还有办公室里其他的老师们。从他们身上我学到很多,也感受到学习之余的一些快乐。非常感激这些老师们。

实习的前段时间我一直在听课,一节新课即使听了五六遍也不觉得厌烦,因为每个老师上课的方式都不同,即使是同样的内容,一节课下来也有一些值得学习的地方。期间还有幸遇到教研员去听课评课,更是受益匪浅。

在听课前,首先我自己已经明确:这种听课和之前作为学生的听课完全不同,这一点之前在学校进行教育见习就有意识到了。我告诉自己:我们现在是以老师的身份去听课,不是为了学习老师所讲的知识,而是要学习老师怎么讲课,学习如何传授知识,如何驾驭课堂,如何控制授课时间等等。在听课时,我会认真做好听课笔记,注意老师讲解过程中的教学思路,如何引入,如何设置问题,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等。还会特别注意老师的课堂语言组织能力。每个教师的教学风格都不同,新教师跟老教师在对课堂教学的处理上也不同,都各具特色,都有值得学习、汲取的地方。

对于听课这方面,除了自己的一些意识和感悟之外,还有师兄师姐们的一些建议。还记得师兄师姐常跟我说:“听课是很重要的学习过程。与其上很多课,还不如好好听课之后经过认真充分的准备再上课,即使上得不多。”所以我听取他们的意见,积极地去听课。不是有句话说:“博采百家之长,熔铸自身之能”。相信,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问题、做事情,会减少我们的所走的道路。最后,在访谈师兄的时候,他也教我一些听课的技巧。这些对我的教师成长之路都很有帮助。

听课周尾声,老师根据教学进度,确定了我要上的第一节新课为《激素的调节》,这是初中生物中比较重要的一节课,很多考点。由于实习的学校没有网络,这也给了我们一个好的机会,逼自己积极去思考讲课的思路,而不是依赖网络,依赖别人的教学成果。为了备好课,我把学校发的教参和手头上的辅导书上的题目都做了一遍。和指导老师讨论确定了重难点,最后确定了教学应该与黑板板书和口头讲述为主,而多媒体只能用来展示一些动画。学生更容易接受老师一边讲一边板书,而不是由ppt直接播放。在参考老师的教学思路后,我备好自己课,不断的修改。由于我的指导老师进度比较快,在我真正试讲之前,我不能听激素这节课。第一次备课到第一次在指导老师面前试讲的时间很紧促,第一次在老师面前试讲的紧张,我第一次试讲效果并不好,于是我只能利用周末的时间再次修改,第二次试讲后有了清晰的思路,语言也通畅了。在以后的备课过程,我根据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在试讲时,我加以改进,多些和听课的人互动,放慢自己的语速,讲课多些感情,让学生跟上思路。在备课过程中,资料的整合这方面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生物,如果是纯粹课本的内容的话,是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的。要多列举生活中一些生动活泼的例子,要融入自己的思路,运用得恰到好处。这些在备课的时候都要考虑到。总之,备课是教学环节中至关重要的一步。要做好,就要不断地努力、积累和总结。

没有第一次讲课的不安,老师安排我去讲习题。讲课前,我对指导老师讲了一次题目,有点紧张。但始终安慰自己,这是第一次总会一点紧张的。讲题结束后,老师跟我说,第一次上讲台的我有了霸气。自我感觉也好,整节课比较顺利。我以为我已经有了当老师的范儿,但第一次上《激素的调节》时,我还是很紧张。第一次上课的班气氛有点闷,学生不爱回答我问题,课后指导老师指出我的问题所在,讲课声音有小,语调没有吸引力,语速快,学生跟不上。在上重复课之前,我听了两位老师的课,认真总结,第二次上课时,认真写下了知识点,也用了麦克服了声音小问题。由于学校在施工,让教室把窗户都关上,保证后面的学生能听到我的声音。放下语速,由于这个班学生比较活跃,学生回答问题也踊跃,在第二次讲课后我重拾了信心。在以后上课的过程中,我体会了老师不是备好知识点而已,而且要更多的让学生能轻松,主动汲取知识,我还体会到了,备课组长说的,这才高中刚刚开始,要让学生喜欢上生物这门课。我感觉自己能大胆地在学生面前挥洒自如了,有了当老师的感觉和真正体会到当老师的快乐。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的一些不足之处。对一些难懂的知识点处理得还不是很好,解释得还不是很透彻。这使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平时还是要不断地积累,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问题,因为有时候学生想到的问题可能是我们老师自己意想不到的。还有,针对生物学科的特点,对于一些比较难懂的知识点,可以运用类比的方法,用一些直观的图解、图片,吸引学生的兴趣,并帮助学生的理解。在实习的最后一周,上了一节公开课《急救常识》。

第一次阶段考后便参加了评卷工作,从改卷中,我们发现了平时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欠缺,还有写错别字的习惯。从评卷中的讨论也发现了,其实平时的考试都是为高考服务的,所以都是按照高考的标准进行评卷。由于我的指导老师教的班级比较多,一节课下来就有五个班的不同作业要改,我学会了快速改作业,并从学生的作业中找出他们的弱点,或者找到自己上课那些知识点忘记强调。

生活上,虽然我本身只是实习的一名队员,但我深深体会到办公室老师们的忙,他们和我们一样也要教学活动和班主任工作,还有跟学校的领导打交道,安排实习队的各项工作。所以平时在工作之余,我力所能及地分担队里的工作。积极和队友交流教学工作,也把我从老师学到的与队友分享。上课之余,在办公室里,可以听到了队友一声“有什么要帮忙吗”。一个人的收获,离不开实习队的支持。在和队友工作的日子里,我们进行了教育调研,在不同阶段,我们共同合作,理解支持队友的工作。离开,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虽然有不舍。最后一天的告别,仍然不离本行地告诉学生要好好学习,要好好努力。没想到自己的工作可以受到这么多学生的肯定,实习给我最大的感动是,自己对学生的一点一滴的付出,在学生的心中都会被放大。他们的支持,短暂的感情,都给我了鼓励。最后和实习,和学生共勉:我们都在超越,超越自己、别人。路不平坦,而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向指导老师致谢,我将继续努力,成为一位优秀的老师。

在这两个月里,收获了很多,在快乐中进步。感受了当老师的快乐和自豪,更多的是责任,对自己有了一个好的定位,随时要记住自己是一个教师,要拿出老师的姿态。在班主任工作这块学习了很多,付出了也很多,但是也看清了很多的不足,也在以后走上教师岗位奠定了基础。

面对着真实的教学场景,个人有如下几点思考:对于教学的过程,我们都以尽可能有效的逻辑思路来设计,进行的教学也是以这些线索来联系的。队员们组织课堂教学大多以完成教学目标为首要任务,而不是像有教师专长的教师那样合理性地、随机性地根据与学生的互动来调整教学内容。换而言之,队员们遵循预设主义的线性思路,忽视突发的提问和意外;有教师专长的教师更多地遵循生成主义的非线性思路,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此外,在我实习期间发现,作为一个即将走上讲台的实习生,就应该把自己当作真正的教师看待。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朝夕相处的学生起着示范榜样的作用,学生在老师身上学的不仅仅是学科知识,更多的是做人的道理以及人生态度,学生也正是从教师那里学会了如何待人接物,如何做人。因此,教师必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生活上、思想上起到表率作用。

综合上述,这次教育实习使我增强了教学实践能力,认识到教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老师只要认真投入教学,孩子就会积极配合。这种过程是很开心的!在这一个多月中与学生一起生活、学习,我也尝到了当老师的酸甜苦辣,体会到了作为教师的乐趣和幸福。为我今后从事教育事业打好一个坚定的基础。

大学生感恩教育总结

“滴水之恩当思涌泉相报”。知恩报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责任和义务将爱心的接力棒传递下去,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不懂得感恩和报恩的学生算不上人格健全的大学生,将来很难再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这些学生可能很难适应将来的社会生活,很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青年期是基本社会化的最后阶段,是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国家、家庭和社会都要重视青年社会化,重视青年社会化遇到的困难。”

二、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中国有句俗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本文以社会学的视角,从大学生的成长过程和成长环境(家庭、学校、社会)两个方面去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

首先,作为90后大学生,他们中间很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家人的宠爱,过于关注自身的感受,很少换位思考,缺少对别人的关注和关爱。

其次,90后大学生很多曾经是留守儿童。家庭相对困难的学生家长经常出去打工,他们更多的是用物质来弥补他们对孩子的爱,这样做有时候适得其反。“穷人家的孩子本应该早当家”,而这些受到溺爱的家庭困难的学生却只知道一味索取却不懂得感恩和付出。

再次,家庭和学校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思想教育的作用缺位,两者都是过于强调学习成绩,强调智力教育,而忽视了道德教育。道德社会化是社会化的基本内容之一,是“社会成员通过社会互动学习道德规范,内化道德价值,培养道德情操的过程。”然而由于学习方面的压力,很多学校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了提高学生成绩上,高中更是围绕着“高考指挥棒”转。以上导致的结果就是道德教育流于形式。

最后,学生受到了社会大环境中某些不良风气的影响。社会上存在一些“过于重视和追求物质,忽视精神追求”的现象,一些人过于功利化;另外网络上存在负面信息和思想,价值观念多元化对当今大学生有冲击,甚至影响他们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对于90后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我们首先应该有耐心,有信心。对于他们的处境我们也应该试着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去想问题和解决问题。社会对90后大学生有一种偏见,很多人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他们,给他们贴上了“问题”的标签。这其中包括一些教育工作者。对于感恩意识缺失的大学生也不应该过分的指责,因为这样做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对于学生的成长没有任何益处。

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有手机,很多学生有电脑,网络也因此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老师特别是辅导员老师理所当然要学会并擅长利用网络,运用新兴媒体比如微博、微信等,以学生乐于接受的语言和学生形成良性互动。学生和老师在地位上是平等的,老师不适宜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教育学生,最好能够“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力争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校和老师要经常动员学生特别是受助学生积极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引导学生争做“活雷锋”,乐于奉献,用自己的专业和实际行动回报他人、回报社会。活动结束后进行简单总结,对学生表现给予评分,平时的活动表现(最好有量化标准)作为评选助学金等资助的重要参考。总之,“学校是专门为社会化目的而设立的学习机构。”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书育人网络。学校开展感恩教育离不开家庭的紧密配合和支持。开好新生家长会、建好并利用好学生家长群。大学是每个人思想不断成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感恩教育从新生入学就开始,在入学教育中可以考虑加入感恩教育的内容。在军训期间,可以结合军训内容,尝试通过教官来进行感恩教育。创新思想政治课授课方式,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普及语文课,将道德教育、人文教育和语文教育结合起来,让大学生能够从语文学习中获得精神的力量,变得善解人意,逐渐学会关心和帮助他人。同时还需要报纸、电台、网络等社会媒体多一些以感恩为主题的公益广告,大家一起努力营造“感恩、知恩、报恩”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氛围。充分发挥朋辈群体的作用。“同龄群体也是个人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朋辈群体兴趣相投,性格差不多,比如同班同学之间、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的帮助和影响,成长背景相似的老乡之间,彼此信任,在学习、生活过程中相互影响,不知不觉间形成相似或相同的价值观念。

大学生教育实习总结

不知不觉中,为期近六周的实习宣告结束了。很不想去回忆,因为回忆意味着离弃,而我不舍得离开!但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还是得收拾心情回到我的大学校园。回来了,就好好的为这段珍贵的时间留下点什么吧。

教育实习,期待很久的事了,因为总感觉理论的东西没有一定的实践相结合,是不可能学会的,至少不能变得优秀。近六周的实习,经历了很多没有经历过的事情。班主任工作、课堂教学工作以及课后交流活动,每天的事情虽然不是特别多,但对于新手来说每一样都很新鲜,也很有意义,希望大家看完我的这篇。

我所在的实习学校是一所中等学校,学生成绩不是很好。第一次以教师的身份投入学校工作,视觉完全不一样,总的来说,所有工作都贯穿于怎样上好课和如何进行德育教育两方面工作。现就具体工作分成四大板块总结如下:

板块一、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因此要教出优秀的学生,得要有一名优秀的教师。从上课、批改作业以及平时交谈中,发现很多学生不知道为何而学为谁而学,即没有对学习形成一种目的性。个人认为要解决这种情况,就得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优秀教师至少要做到懂得用以下三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第一种,增加学习任务的趣味性。

增强学习任务的趣味性是激发内部动机的有效策略之一。

增强趣味性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通过教师的努力使任务本身发生变化。同样的学习任务,采取不同的呈现方式,所引起学生的兴趣是不同的。通过变化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这一方面体现在教师的备课上,教师要备好课就必须有丰富的课外阅历和学科前沿知识,在备课中把相关的内容进行灵活变化融合到课堂中去。

(二)注意选择能够吸引学生兴趣的材料。学习任务越有趣越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在内容安排上,应包含学生容易识别的特征,例如在性别、年龄、宗教、种族和职业方面与读者相似的特征,从学生的认知需求出发,安排他们认为重要的生活事件,以及一些令人感兴趣的轶事和例子。

例如,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时,请四位同学上台演示不同空气阻力对下落快慢的影响,这一举动不仅能够导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更加重要的是狠狠的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从而使课堂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度过,师生双双为赢。

第二种,合理运用奖励与惩罚。

众多研究和生活经验均表明,奖励和惩罚对于学生动机的激发具有不同的作用。一般而言,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指责能更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可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进而增加学生出现某种行为的可能性;而后者恰恰起到相反的作用。

虽然表扬和奖励对学习具有促进作用,但使用过多或者使用不恰当,也会产生消极作用。因此有效的赞扬应具备下列关键特征:

1、表扬应针对学生的良性行为;

2、教师应明确学生的何种行为值得表扬,应强调导致表扬的那种行为;

3、表扬应真诚,体现教师对学生成就的关心;

4、表扬应具有这样的意义,即如果学生投入适当的努力,则将来还有可能成功;

5、表扬应传递这样的信心,即学生努力并受到表扬,是因为他们喜欢这项任务,并想形成有关的能力。

例如,我们班学生打扫的公共卫生区域是校门前面那块空地,这是一块关乎学校门面的空地,干净整洁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在上下班经过的时候往往会跟他们套近乎,表扬他们能够这么下功夫的为学校的门面付出自己的劳动。这样一来,他们就表现得很高兴,集体荣誉感也不声不息的得到了加强,还有也会喜欢上我这个老师,进而喜欢上我的课,达到一连串的连锁成效。

第三种,进行归因训练。

教育心理学中的归因理论告诉我们,不同的归因方式会影响到主体今后的行为。既然如此,教育也就可以通过主体归因方式来改变主体今后的行为。这对于学校教育是有实际意义的。在学生完成一项任务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找出成功的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即进行正确归因;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教师也应根据每个学生过去一贯的成绩差异,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归因,哪怕这时的归因并不真实。努力这一内部因素是可控的,是可以有意增加和减少的。因此只要相信努力会带来成功,那么人们就会在今后的学习中坚持不懈的努力,并极有可能导致最终的成功。

大学生教育活动总结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在这美丽的季节里,德州学院化学系开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本次活动以“我与时事”为主题,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大学生关注时事政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奋斗;同时,以寓教于乐的活动形式开展本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仅更好的推动活动的开展,也使同学们更好的体会到时事政治的重要性。

本次活动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活动形式多样化。活动结合了影片展播展示、知识问答、时政评论为一体,避免了因形式枯燥造成的负面影响。

二、同学们的积极性空前提高。活动中设置的抢答环节能很好的起到互动的作用,同时活动设置的奖项也让同学们情绪高涨,现场气氛非常热烈。

三、本次活动教育意义深刻,同学们通过观看影片获得感性材料,再通过自身查找资料、组织时事评论并从中获得理性的认识,实现思想的飞跃,真正的体现了活动的目的与意义。

本次活动由三个部分组成,影片展播、时事评论、以及中间穿插的时事政治知识的问答。在第一部分的影片展播中,我们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几部短片,并通过影片来让同学们更深入的了解时事政治,更进一步的认识到自身的责任。知识问答是一个贯穿活动始终的、调动现场气氛的环节,同时通过一系列时事政治知识的问答也能促进同学们加深了解本次活动的意义。通过问答发现,同学们们对时事政治知识有一定的了解。第三部分的“时政论坛”活动是本次活动的重点环节。早在本次活动之前,化学系已经开始积极地鼓励同学们参与到“时政论坛”活动的准备当中,在全系范围内分成4个评论小组,并选出主要负责人负责协调活动的准备工作,尽力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经过精心的选题与资料搜集,4个小组分别选定了“大学生盲目考证问题”、“和谐世界中国外交新理念”、“大学生兼职遭遇法律困境”和“大学生爱情观”等论题,涉及国家时政、经济生活和大学生的教育问题的方方面面。活动当天,我们邀请到了我系领导冯书记,学生会主席、各部部长以及各班团支书到场作为活动的嘉宾及评委,并制定了详细的评分细则,争取公平公正地评分。在“时政论坛”活动过程中,各小组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因此在比赛过程中,参赛人员的精彩评论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在提问环节,观众们也能踊跃的提出难度高、有水平的问题,参赛选手们凭着扎实的材料基础和机敏的反应,巧妙地回答了一个个“刁钻”的难题,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认同。

比赛结束后,我们根据策划评选出了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一名,三等奖三名以及最佳评论员一名,最佳观众一名;最后,本系冯书记为活动作了总结,认为我们的活动形式很好,使的当代大学生与“时政政治”的结合也起到了相互促进的作用;当然整个活动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例如在嘉宾的招待方面,由于准备不充分,给嘉宾安排的座次有欠考虑;在第一环节的影片展播中,气氛没有及时调动起来,显得沉闷;在“时政论坛”环节,时间控制不好,导致有些小组超出了时间限定,影响了整个活动的进程。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需要特别注意和改进的。

总的来说,此次活动是非常成功的,同学们受到了历史的洗礼、知识的熏陶、快乐的渲染,相信能给同学们留下深刻且美好的回忆。活动最后我们举行了颁奖典礼。在喜悦与笑声中结束了本次活动。

大学生教育实习总结

为期三个月的实习结束了,背上空空的行囊也有了沉甸甸的收获,想要好好说一说这三个月的感悟、收获。首先真的感谢李老师啊,李老师给我的印象就是一位认真、严谨、负责的长者形象,后来知道李老师和我父母是同年啊。

当自己第一次迈进中华中学校门,整个校园的氛围就让我感觉好像自己回到了高中,高中对我而言确实是难忘的一直不想回首的一段时光。

当自己坐在教室后面听李老师上课,前面是拥有美好年纪的小孩子,开始上课、起立、同学们好、老师好,那种高中上课的情景历历在目。上课时,跟着李老师的思路慢慢的吸收新的地理知识,会延伸很多,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试卷讲评课,老师不仅仅是讲完答案就完事了,而是在向学生传递解题思路,一种思维方式,融会贯通,而不单单局限于一道题目。真的,高手啊!我就想我高中如果遇到这样的老师,我可能就不会选理科了。当然了,我还是没有改掉在十点左右会犯困的毛病。我们还去听了高一的课,高一的学生和高二的学生差别还是挺大的,真不知道这一年经历了什么,高一的学生还带有小孩子的朝气。因为自己在初一代课,初中孩子和高中孩子又是千差万别,所以说啊,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研究学生还是有用的。

还有更加印象深刻的事情就是写教案备课上课。每次我们准备上课之前,李老师会让我们写教案,然后交给他,会给我们提意见,然后改啊。教案差不多了开始试讲。什么感受呢?每一次李老师都会提出不同的地方哪里不足,哪里需要改进,当时就有种自己太糟糕的感觉,感觉哪里哪里都不好,专业知识储备完全不足,李老师会比较注重知识的科学性,我真的佩服,想要成为这样的人。当正式进入课堂,和学生面对面,到课堂结束,会出现真正的问题。先不讲知识,因为课堂是无法预料的,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反应,整个课堂并不会完全按照我在试讲时的安排进行,就出现了时间分配的问题。后来李老师就告诉我们新手教师都有这样的问题,所以要做准备,而且还是充足十足的准备,要将可能出现的问题不可能出现的问题就要想到。比如时间,当课堂进行到一半,看看时间是要放慢还是加快,是要删减还是增添,另外还有进行到还有1/4时间下课时,再进行调整时间。不能时间不够,不能留有太多时间,宁可多准备内容,也不要出现没有东西可上的局面。嗯。真的学到了很多,很多靠自己琢磨是不会得到的经验。总之啊,要学的还有很多,要经历的还有很多,要努力的地方更多,还记得李老师在课堂上说过的一句话“脑子动起来就不笨了嘛”。不能懒啊,如果懒得连脑子都不愿意动了,只会越来越笨啊。

在实习时,正赶上赵老师准备公开课,我也是知道了一次公开课要不断地进行磨课,磨课,才会有一节好课呈现。发自内心的佩服中华的老师,也让我想要好好的努力,要学习的地方太多,但又对未来的自己充满期待,想要当一位好老师,一个可以让自己佩服的老师。

大学生教育总结

根据学校统一安排,我院于9月27日、9月29日对新生开展了入学教育工作。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所以按照学校要求并结合新生的基本情况,我院采取了按班级由各班辅导员组织召开班会的形式,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明确学习目的,教育他们遵守校规校纪,强化其爱国、成才、爱校、敬业的意识,培养良好的校风学风,实现其由中学生到大学生的顺利过渡,为今后四年的大学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使之能顺利完成学业。现将我院入学教育情况总结如下:

1、全面组织学生学习《xx民族师范学院学生管理分册》。

就学院学生管理与学籍管理的有关制度向同学们做了详实的介绍,并对学生的奖惩措施加以全面的说明,特别是重点强调了学校关于考试方面的相关规定与处罚情况。使新同学们对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有了理解与认识,让新生一开始就树立约束自身行为,自觉养成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同时介绍了请假的相关程序与奖学金、助学金的评定程序等。

2、加强安全教育,切实培养学生自我安全防范意识。

针对大部分大学生都是第一次离家到外地独立生活,集体宿舍生活经验不足,生活自理、自立能力相对较弱,特别是思想上没有安全防范意识的特点,加强了这方面的教育,其中主要包括学生个人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社会信息选择安全以及生活中的用电安全方面的注意事项等。尤其注重人身安全教育,组织学生学习了《黔西南州公众应急手册》使学生了解110、119、120等紧急呼叫知识,掌握安全用电、火灾防护、交通安全防护、雷电灾害预防、非法侵害事件特别是街头抢夺事件的处理方法,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人的生命是第一位的,随时提醒自己不要把自己置于危险的情况下。针对学校还在进行土建工程与学校建设在山坡上的情况,特别要求学生不要进入施工场地,远离没有防护栏的坡地,确保自身安全。

3、诚信教育。

对学生进行了诚信教育,特别是助学贷款诚信还款教育,让学生认识到现在已经是信用社会,诚信已不仅仅是一个道德问题,它更是一笔宝贵的个人财富与社会资源,也是个人完备人格的必备品质,是一个人做学问、成才干、谋事业的根本,要求学生尽可能的减少或避免信用危机的发生。

4、心理健康教育。

组织学习了学校下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手册》,帮助新生正确认识自己与完善自己对人际关系中遇到的种种困惑与挫折,解说了大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健康等问题,指出了参加集体活动、勇于挑战自我、学习自我心理干预、寻求老师、同学的帮助等保持心理健康的举措,引导同学们勇于面对现实、面对挫折,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启发同学们要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5、讲解大学学习与中学学习的区别。

给新生们指出大学的学习方法与大学前学习的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对自学能力的更高要求。大学前的学习总体上说是被动的,是家长逼着学,老师教学生是手拉手领着教,目标就是考大学;而大学里更多的却是需要自己主动去学习,老师管得少了,是老师在前,学生在后引着走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课外时间自己安排,要尽快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因此要求同学们在学习上更不能够放松。

6、带领学生认识、熟悉校园环境。

为使学生尽快适应、熟悉学校的学习、生活环境,按班级组织学生在文科教学楼d1楼观看学校建设规划沙盘,了解学校基本情况,带领学生到信息工程楼、塑胶跑道、食堂、宿舍等查看、了解实地情况,同学们都充满好奇与兴奋,这样能让他们更好的处理离家的不适与困难,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为今后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也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良好开端。

7、党课启蒙教育。

为引导新生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全面成才奠定良好的政治基础,按照学校党建工作的安排,我院党支部书记饶xx老师于9月30日上午9:00在xx教室对99名新生全面开展了入党启蒙教育。

8、要求学生写一篇参加入学教育的心得体会。

入学教育结束以后,均要求学生军训结束后提交一篇入学教育心得体会,以切实了解掌握本次新生入学教育的效果并在以后的工作中有针对性的加强教育工作。

总体上来说,我院入学教育的内容全面,注重实效,管理严格,给新同学们留下了深刻而良好的印象,为新生完成心理转型与角色重塑、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次入学教育是我院对20xx级同学教育的开端,接下来我院还会继续探索创新性的教育形式,不断完善具体措施,将入学教育向纵深推进。信息技术学院20xx级共有2个专业,其中计算机科学技术本科班报到新生47人,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科班报到新生52人,合计99人。

大学生感恩教育总结

感恩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对于这种良好品质的形成和提高需要教育来实现,感恩教育也是一个科学体系,他需要用正确的教育方法、途径,主要从学校、社会、家庭和大学生自身修养等方面的共同努力。

家长作为子女人生的第一位导师,他们的'教育及自身的言行对子女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影响。《家范》中说,为人祖者,要“以义训其子,以礼法齐其家”;为人父者,要“爱子教之以义”;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为人子者,则应以孝为天经地义,为行动之准则。

学校是学生感恩教育的中枢环节,对于提升学生对感恩的理性认识,升华学生感恩情感,促进学生养成理性感恩行为习惯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作用。“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开展不能仅停留在亲情层面,而要深化为一种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高校要充分利用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教学内容的全面性和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性等特点,提高学生的感恩观,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增强社会责任意识。首先,学校要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增强感恩教育的理性引导作用,挖掘感恩教育内容,增强学生理性感恩意识。其次,高校在全面利用专业课程教学,使每一个教师,每一门课程都渗入感恩教育,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让学生意识到感恩的价值所在。最后,高校要利用开展主题教育,培育校园感恩文化。

3.3加强社会导向,营造感恩教育社会氛围。

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正确的舆论引导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具有良好的熏陶作用。社会上应营造一种良好的感恩教育氛围,倡导、弘扬感恩文化,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感恩风尚和环境。我们应增强在社会环境领域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宣传力度,对现实中涌现出来的孝敬父母、无私助人、见义勇为、报效祖国的先进典型,给予大力宣传,弘扬社会正气,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感恩情感和行为习惯。同时要充分利用新的媒介,如互联网,宣传的及时性、普遍性和便捷性等特点,开辟感恩教育新的阵地,增强感恩教育的效果,营造感恩教育良好的社会氛围。

感恩教育的主体是大学生的自我修养,感恩教育的效果离不开他们自身主动性、能动性。人们常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大学生要加强自我修养,主动践行感恩,感恩帮助过自己的人,感恩父母、老师、学校、友人,感恩哺育自己祖国、自然和社会等,体现自己无私的道德品质。大学生应该培养自身的自立、自信和自强意识,通过丰富的社会实践,感受一分收获、一分辛劳的意义,能够理解他人给予自己帮助是多么珍贵,从而产生感恩之心、报恩之意,增强感恩意识,完善自己的人格。

总之,感恩是大学生必备的基本道德素质,感恩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庭、社会、学校和个人等方面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同时也要互相协作,形成感恩教育有效机制,使感恩教育走进学生的心里和实际生活,给大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德育环境,激发大学生的感恩之心,增强责任心,使大学生能够知恩、感恩、报恩,从而推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17.

大学生教育实习总结

从xx月份至xx月份通过学校组织的这次实习。让我第一次与幼儿亲密接触,这次真枪实弹的练习,让我受益匪浅,让我逐渐爱上了幼儿教师这个光荣的职业,同时也亲自尝到了在一线奋战的幼儿教师们的辛苦。

能了解幼儿园教育与教学工作的特点,巩固和加深所学的工作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对幼儿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初步能力,加深学生对专业的理解与热爱。

1、观察幼儿园各年龄段教学班的半日教学活动内容,初步了解幼儿园的工作性质与过程。

2、观察幼儿园的环境布置与建设,了解幼儿园环境布置的特点及环境对幼儿园教学的作用。

3、观摩幼儿教师是如何组织教学活动的,初步了解自己未来的角色与工作状况。

4、观察保育员是如何进行保教工作的,初步了解保教工作的重要性。

5、了解当今幼儿园对幼儿教师素质与能力的要求,明确自己的专业特点与努力的方向。

6、写出观察日记、见习报告、自己的感想和实习专题总结。

7、实习的收获。

(1)本次实习达到了实习目的,圆满、顺利地完成了实习的各项任务,使学生初步了解了幼儿园的工作性质、特点与过程,也了解了自己未来的去向与专业定位。

(2)学生能够遵守实习时间和实习纪律,在实习的过程中能够帮助幼儿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拖地、打扫卫生和环境布置等。

(3)观摩了幼儿园的、有超前意识的活动课程教学,使学生对幼儿园的教学模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4)每个实习学生都写出了见习报告和实习专题总结,都有不同的体会与感想。

实习期间,我发现了自己的许许多多不足,主要归结为以下几点:

(1)表达能力不强,综合概括能力仍欠缺。

(2)语速、语调掌握还不够好,语言不够童化。

(3)专业技能不扎实。

(4)人际关系的处理有待提高。

(5)与教师的交流显得有些少。

本次认识实习达到了预先的实习目的,完成了实习任务,使学生对幼儿园和幼儿有了一个感性认识,对专业教育的开展和使学生形成稳定的专业思想起到了应有的作用。认识实习是学前教育专业一个不可缺少的实践教学环节,认真组织和高度重视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教学的办学特色和需要。只有抓好各教学阶段的实习,才能提高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才能为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

实习让我第一次置身于社会活动中,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和小朋友搞好关系,让她们对你又爱又怕。所谓爱就是让小朋友都喜欢你,喜欢你组织的活动,怕呢,就是让小朋友听你的要求,和你一起活动。这次我也掌握了一些与幼儿相处的方法,这也是一笔难得的财富。

实习让我的思想逐渐成熟,行为收敛了许多,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会继续努力,不断完善自己的不足,提高技能水平。这对我将来学习和就业有很大的启发与帮助。

大学生教育实习总结

在不知不觉中,一个月的实习生活就结束了。经历了一个月的实习生活,让我初尝了身为一名教师的酸甜苦辣,也更让我体会到当一名教师所肩负的责任。在这一个月里,作为一名实习教师兼班主任,我能以教师身份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处处注意自己言行和仪表,热心爱护实习学校的学生,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尽全力做好班主任及教学的各项工作。同时作为一名实习生,我自觉端正自己的从教态度,自觉遵守实习学校的规章制度,尊重实习学校领导和指导老师,虚心听取其他从教老师和指导老师的评课意见,并且和其他实习生一起团结协作完成实习学校布置给我们的任务,很好的塑造了我们教育技术专业的形象,努力做好一名人民教师。

在这期间,第一个星期我只要的任务是听指导老师讲课,学习教学方法和吸取教学经验。只不过,由于该校的教学安排以及指导老师的要求,在第一个星期里,我曾在初二(6)班为学生上了一节复习课,是复习第七章《欧姆定律》,以评讲试卷作为只要的复习形式。这是我第一次真正站在讲台上为一群渴望知识的.求知者传授知识,由于学生间的学业水平以及接受能力等等,都有很大的差异,所以,我意识到,要上好一节课,要上一节让学生肯学、乐意学的课,是多么的不容易。经过这次的实践,我知道自己在教学上还有很多缺点,需要努力的地方还有很多。

于是,第二个星期开始我认真备课,备学生、上课。指导老师和其他实习生听课并点评,指出不足,保持优点,最后还会进行指导老师与我们实习生间进行经验交流。并且,在实习的过程中,我担任班主任,。班主任的工作,既重要也繁琐。我不仅要管好学生的出勤情况、卫生情况,同时,作为一名班主任,我知道,自己更应该注意学生的心里素质的发展。为此,我意识到要做好一位班主任不容易,要做好一位称职的班主任更难。但是,我在意识它难之外,自己并没有放弃,反而更加努力做好自己要做的事,尽自己所能管好这个班集体,尽量让每位学生都得到很好的发展。

这次实习让我感受颇多,由于物理是很多学生都认为是难学的学科,学生的兴趣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浓厚,并且由于教具的限制,有些实验我们只能通过口述给学生,但是初二学生是物理的刚入门的新手,他们对物理仍感到陌生。为此,我们在备课、上课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能力以及接受能力进行适当地调整。并且,在授课过程中,自己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要尽量用通俗易懂的教学语言,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保持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能主动去学,乐意去学,这样才能达到比较好的从教效果。

大学生教育实习总结

不知不觉实习已经过去一个半月了,真正的体会到了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实习的每一天都是充实的,忙碌的,在忙碌中如何成为一名,一名合格的老师。

随着实习时间的增加,随着与学生交往的密切,越来越多的不断的涌现出来,自从我实习以来,我觉得一件事情让我记忆犹新。5班的学生纪律一直不好,班学优生较少,学困生和对学习没有兴趣的人较多,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在他们班上课很吃力。每节课都得花费大量的经历去维持秩序,要是不维持纪律的话,他们的声音就会盖过我的声音,根本不能讲课,所以我一直也是对他们很凶很凶的,可是还是镇不住他们,他们当学生当了很多年,见过各种脾气的老师,但是我们是第一次当老师,只见过这种学生。让人头疼的学生!

我已经说上课了,他们都起立了,还是有说话的,我说不安静都别坐下,好不容易安静了,一坐下,立刻又恢复原样了,他们要是说话声音特别大,我就不说话了,不过也就能坚持两三分钟,就又恢复原样了,那天我上课四五个男生在那说笑,我就让他们起来,回答问题,没有回答上来我就说站着听一会课吧,讲到哪里都不知道,没想到他们站起来说话声音更大。我发了很大的火,这是我教他们以来,最生气的一次,把我逼到了悬崖边上,不得不发火,如果我不发火,以后就更镇不住他们了,下回在发生这种事,也没有人听我的课了。

这件事情发生了之后,我真的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当一名老师?是否喜欢这个职业适合这个职业?真的让我很迷茫。可是我的指导老师听我讲过课,她说我上课特别有激情,特别的热情,能感觉的到我热爱教学,我也在问自己到底喜不喜欢教学?答案是我真的享受这个过程,尽管学生很调皮,尽管他们很不听话,尽管他们除了学习对什么都很感兴趣,我还是热爱这个职业的。

需要我做的工作还很多很多,砥砺前行吧!

大学生教育实习总结

时光飞逝,转眼间,我在xx中的半年实习生活就要结束了。从整整一学期的教学生涯,短暂而充实。在这段时间里,我经过不断努力,积极尝试,完成了由学生向教师的角色转换。

教学是我在这里生活的主旋律。跟随我的学科师父宗老师我学会了如何备课、如何做一节完整的课以及如何上好复习课,分类教学等,最重要是的学会了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的教学方法,养成了良好的教学习惯。我个人认为这里面主要包括学习基础,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要提高学生的基础,就要求教师做好教学工作计划,把夯实基础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上,向学生强调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学习方法无疑在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掌握了优秀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的人就等于掌握了开启知识与智慧之门的钥匙。国家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是绝对的真理,所以在教学中除了传授知识外,注重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培养,我充分利用思想政治学科的独特性对学生们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把我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到了日常教学中,充分理解了对教师这一职业所必备的使命感。

学校给我安排了初三8班的副班主任职务,协助赵老师一起管理班级日常事务。从赵老师那里学会了下放班级权力、处理班级日常事务、学生之间发生的事情等。最让我喜又让我忧的是那些和我朝夕相处的学生,他们不仅年轻天真纯朴可爱坚韧进取,而且那幼小的心灵就会体贴人和关心人,我不只一次的收到他们送来的糖果,其实这是比什么都珍贵了,也许我们并不在乎这些物质的东西,有这颗心足够了,作为老师,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人幸福了。他们会以心灵上的沟通让我感到幸福和欢喜。我很荣幸能够陪伴他们走过初中生活的最后一个阶段,留下美好的记忆。

顶岗实习的生活是温馨和幸福的。这里充满着浓浓的温情,这里的老师们对我们关心有加,他们知道我们远道而来,并且不适应这里的生活,他们经常在生活上关心我们。此外,很幸运的遇到了一起实习的小伙伴,从一开始的陌生人到最后的恋恋不舍。这是我们在实习期间建立的革命友谊,除了在日常生活中互相帮助,在工作方面经常分享自己与学生之间的事情以及教学方面的建议。我们一起参加学校以及当地的活动,在这里留下了我们宝贵的痕迹。

这是一段充满艰辛和收获的经历,这是一段充满幸福和快乐的旅程,这是一段充满挫折与反思的人生,这是一件我们一生用心珍藏的礼物,这是一个不老的故事,是教师和学生用情感书写的传奇,这一切必将是我生命中不朽的记忆,必将给我以后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必将是我生命中丰硕而宝贵的精神财富。

大学生安全教育总结

的认识,增强了大家的自我防护能力。

为配合安全教育日活动,落实各项安全教育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学校政教处组织了安全文件的学习。

一、领导重视,全员参与,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接到通知后,我班认真组织学习文件精神,在总结以往工作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分析我班可能出现的校园侵害事件、案件的特点,一点一滴地挖掘,进行布置。

二、积极开展活动,把安全教育落实到实处。

为了使同学们能够更加形象地认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消除安全隐患,共同构建平安和谐校园。我班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2、我班利用班会时间开展了一次以校园治安、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和预防食物中毒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教育活动。班主任组织本班学生全员参与,班会形式多样,生动活泼,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参与中树立了安全意识,掌握了安全知识,提高了防范能力。

3、组织全校师生观看了《安全自救自护》录象片,提高了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增强了自救自护能力。

4、我班又精心整理制作了安全教育图片在校园内展出。展出图片分为“消防安全”、“交通安全”、“活动安全”“日常生活安全”等多项内容并配有诗歌形式的文字解说,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对同学们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掌握安全知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5、为了让学生随时防范,时刻警醒,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自如,避免危险,学校向每位学生下发了《消防安全知识手册》。通过上述活动,丰富了安全教育的内容,拓宽了安全教育的领域,使得学生们的理论水平不断提高。

6、我班每周都要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签字,让大家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观念,增强防范意识,让安全警钟长鸣。

7、对于住宿生的乘车问题,学校与司机签订了安全责任状,并严格履行交接班制度,责任到人,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8、学校还通过开展调查研究,摸清校内外现存的安全隐患和学生中存在的违纪违规现象,突出重点加以防范。

9、学校严格学校领导值周、更勤人员值勤制度。

为强化学校规范化管理,学校制定了领导值周制度。值周人员24小时不离校,与住校生同吃同住。全面检查住校生的就餐、午休、就寝、宿舍卫生等情况,及时处理校园内发生的各种事件。每天有记录,每周有汇总和反馈。值勤人员严格执行学校规定,加强夜间巡逻,对外来人员实行登记制度,确保了校园一方平安。学校严格考勤制度,要求各班级、宿舍做好学生的考勤工作,防患于未然,确保学生的安全不出纰漏。值周、值勤制,对创建“文明、和谐、平安”校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这次“安全教育”活动,强化了广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了自我防范能力,提高了法制观念,为学校日常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今后,我班决心在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继续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并及时排查隐患,为创建平安校园而努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大学生感恩教育总结

感恩教育源远流长。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常用感恩图报一词来教育学生为人处世之道。中国古代各流派都认为将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等理念育人。在封建社会中,一直占据正统思想的儒家学说则把感恩教育发挥至极致,如忠为报君恩,孝为报亲恩,节为报夫恩,义为报友恩等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了千年,也熏陶和感染人类千年。而当代社会,西方很多国家都有感恩节。因此,笔者认为目前学校德育工作中,引入感恩思想迫在眉睫。

一、目前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1.学生认知上的缺位。

如果意识不到别人的付出,如何能产生感恩之心呢目前,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许多父母过于疼爱孩子,尤其是家中有独生子女者更为甚之。凡事把孩子摆在第一位,家庭中其他成员和其他事情都必须以孩子的利益为首。学生在这种长期溺爱的环境中成长,获得的只有物质条件的无限满足,而忽视了感恩意识的形成。以至于很多学生认为,父母为他们提供的一切是理所当然的,无须感恩戴德,反而会变本加厉地索取,导致父母子女之间的矛盾产生并且激化。

2.感恩的想法没受到过鼓励。

许多孩子向父母表示感谢的时候,父母往往回答说你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了等类似的话语。在学习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很多父母认为什么事都不要孩子做,只要取得好成绩,就是对父母付出的全部回报。长此以往,孩子感受恩德的神经就会麻木,学生头脑中潜移默化地认为父母对他的爱是应当的,无须回报的,教师再开展相关的教育,其影响力会大打折扣。

父母如果不关心和感激上一代人,孩子很容易效仿父母。一些孩子不知道感恩,根本原因还在于父母。家庭的成长环境时刻传递给孩子无限量的信息,它是一本无字的教科书。而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也往往重视学习成绩的评定,忽视了没有客观评价体系的德育教育。唯成绩论英雄成为对学生褒贬的决定因素。这种重学习成绩轻道德人伦的教育方法,是啃老族滋生的.根源,也是和谐社会中最不和谐、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1.要学会理解他人。

感恩教育要始终抓住达到学生内省这条主线,将感恩教育中内省的自我发展要求部分放大,激发学生的感恩意识,从要我做好的初级阶段发展到我要我学好的高级阶段,促进学生的感恩主体性的发展。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和学生经常一起讨论父母和教师的辛苦与劳累、压力与待遇以及最大的人生期望等,让学生感同身受,使学生尊敬父母、老师,主动表达回报父母、老师,使学生心存感恩之心。

2.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责任缘于人们在交往过程中的相互帮助与彼此的承诺。在组织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曾经开展过一次活动:让我们来做一回账房先生,这里有一张调查问卷,关于你父母一个月挣多少钱,而你一个月要用多少钱,希望每个学生认真如实地填写让他们体会父母挣钱的艰辛,且为自己的父母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让他们懂得家务就是义务,不要在做家务后向父母索要报酬和奖励。爸爸、妈妈和孩子既各自承担家庭的责任和义务,又共同分享家庭的利益。此外,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如访问敬老院、参加社会公益植树、打扫卫生、保护生态环境等活动,使学生感受为他人服务的快乐。

总之,思想道德教育不能只空洞地讲大道理,更不能只停留在传授知识上,还要让学生懂得成长的过程是一个不平凡的精彩的故事。我们要相信人性本善,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得到别人的认同,能获得别人的赞赏,能获得一个又一个的成功。

大学生感恩教育总结

摘要本文从三方面阐述了大学生感恩观的内涵,对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的表现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如何培养大学生知恩、感恩、报恩教育的措施进行多方面深入探索。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

感恩,是人类的传统美德,对人类繁衍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每一个家庭的希望,是国家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高度重视并加强大学生生感恩教育对于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感恩是社会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修养,是人类传统美德,“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等中国妇孺皆知的名言闪烁着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洛克的“感恩是精神上的保障”,尼采的“感恩即是灵魂上的健康”等都显示了感恩同样被西方人重视和称赞。

感恩观主要包含感恩的意识、情感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内容。大学生的感恩观主要包含三个方面:(1)感恩意识,是指人们感激别人给予自己的恩泽,并想法报答的心理。(2)感恩方式,是指回报他人帮助的方法或途径,感恩是美德,但感恩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在不违犯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情况下施行;另外,报恩既可以回报给予自己帮助的人,也可以回报给别人和社会。(3)施恩心态,是指施恩的正确心理态度,施恩是报恩的一种方式、是社会文明的体现,施恩不要图回报,还要不使受帮助的人感到压力和自卑,伤害他人自尊。正如华罗庚所说:“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感恩的内涵丰富而具体,全面把握感恩内涵对于培养学生的感恩观,并使它内化为学生的道德品质有着重要意义。

家庭教育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感恩意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会影响一个人感恩意识的形成和心理的健康发展。同时,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形成,也是在家庭教育的潜移默化作用下逐渐形成的。但自八十年代以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许多家庭对学生教育中感恩意识培养日渐轻视,只片面追求孩子智力的开发、知识的学习和物质上的满足,轻视孩子的道德培养,感恩的情感教育,造成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智力和心理发展上失衡。如过分溺爱子女,使孩子成为了家庭的中心,形成孩子自小就以我为中心的观念;又如传统“跳龙门”思想,在这种片面成才观下,很多父母在对孩子的培养上以考上“大学”为目标,只注重成绩,而忽视道德的培养,形成大学生道德认识上不足,很容易受社会不良观念影响,缺乏感恩的情感。

学校作为学生教育核心环节和场所,对感恩教育起着关键作用。感恩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的感恩教育是以德育教学的形式,将理性的感恩思想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感恩方面的意识、情感以及相应的行为习惯等,让其能够真正认识、内化为自己意识的一部分,并在日常生活中外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但由于我国中学应试教育的强大惯性和高考制度改革的滞后,即使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分数”仍是学生的命根。这种应试让学校在教育中只注重知识灌输而忽视道德培养,在评价学生时,往往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对学生道德教育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价标准。少数学校没有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因此高校德育教育脱离大学生实际生活,导致了道德教育在实践中的苍白无力。

2.3多样化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中的负面因素。

在信息化的今天,东西方文化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相互碰撞与融合,社会文化呈现出多样化特点,多样化社会价值观也随之产生。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某些腐朽没落的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可低估。

大学生感恩教育总结

心理学研究认为,个体感恩意识不仅是道德层面的内容,其深层次的影响因素在于“感戴”这一个体心理加工过程,即个体倾向于以感恩情绪来回应他人帮助的一种稳定、跨情境的特质性情感。感戴水平高的个体倾向于将积极结果归因于“许多人的努力”,更能够领悟到他人的帮助与支持,也会有更多的感戴情绪,对社会有更加积极正向的认知。相反,感戴水平低的个体倾向于将积极结果归因于自身,对于社会支持的体认与感戴情绪就会较少。国内感恩教育的相关研究多以综合类大学生为对象,研究方向多从感恩教育环境、感恩文化建设、感恩教育载体等理论角度出发,对于感恩教育实操性工作模式的研究鲜有涉及,以艺术类大学生为对象的感恩教育研究更是少之又少。而艺术类大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艺术创作工作,影响的是社会群体的精神层面,如果创作者本身不具备感恩品质,其作品也只能是冷漠理念的传递。目前,大学感恩教育尚未课程化,因此班级就成了此项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而班级因对学生具有特殊意义,也有着开展感恩教育工作的优势。在这样的背景下,探索艺术类大学班级化感恩教育的模式是必要、可行且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对于大学感恩教育的研究也是一项重要补充。本研究选用国外相关研究中较为成熟的感戴问卷,选择性别、生源、民族、年级、专业、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单亲家庭、是否学生干部、是否参加过志愿服务等多个背景变量,以浙江某艺术高校学生为样本,考察大学生在各个背景变量上呈现的感戴特点,在调研数据的基础上,结合感戴心理加工过程的特点,从提升个体感戴水平的角度来探索班级化感恩教育模式。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采用整体随机抽样方法,分别从造型学院、设计学院、传媒动画学院、建筑学院等四个二级分院抽取被试,共获得有效被试652名,其中男生204名,女生448名;大一学生182名,大二学生219名,大三学生150名,大四学生101名;造型专业学生220名,设计专业学生232名,建筑专业学生168名,传媒专业学生32名;汉族学生626名,少数民族学生26名;城镇学生496名,农村学生156名;独生子女416名,非独生子女236名;学生为单亲家庭的有43名,为非单亲家庭的有603名;学生干部188名,非学生干部464名;曾参加过志愿服务的学生423名,未参加过志愿者服务的学生229名。

(二)测量工具。

测量工具为感戴量表(gratitudequestionnaire)。感戴问卷共6个题项,经本研究翻译、试测、修改后修订成的5个题项的中文版。每题项采用“1.极不同意”至“7.极同意”的形式分级计分,第3题反向计分,总分越高,感戴状况越好。经翻译修订后,本次测量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6。

(三)测评程序与数据处理。

本研究采用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测试,对回答问卷的要求进行了测前说明,以保证大学生的积极配合,被试约在10分钟内完成问卷,对全部数据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管理和处理。

三、研究结果。

经统计,大学生感戴得分的均数为34.36。经差异检验发现:在性别、年级、是否单亲家庭、是否学生干部、是否曾参加过志愿服务等几个背景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在专业、民族、生源、是否独生子女等四个背景变量上,感戴得分没有显著差异;女生的感戴得分显著高于男生;来自完整家庭学生感戴得分显著高于单亲家庭学生;担任过或正在担任的学生干部得分显著高于未担任过的学生;参加过志愿服务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未参加过的学生;不同年级学生间差异显著,大一、大二、大三感戴得分呈逐渐上升趋势,均高于大四学生。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发现,艺术类大学生感戴现状具有这样的特点:获得社会支持多的(女生、双亲家庭学生)、有较丰富社会实践经验的(学生干部、高年级学生)、有助人体验的(志愿者)群体,他们的感戴水平较高,而“班级”正是个体获得社会支持、提升社会实践能力、服务他人最直接、最容易的途径。数据结果进一步证明了进行班级化感恩教育途径研究的科学性与可行性。根据感戴的心理影响机制来看,感戴水平高的个体能够对现实做出更加客观的评价,能够看到个人的“积极结果”来自许多人的努力,而这些正向积极的认知让个体产生更多的感恩情绪和行为。所以如何通过环境去影响个体的认知,成为班级化感恩教育模式研究的落脚点。结合艺术类大学生感戴现状的调研数据,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建立班级支持系统。

数据显示,女生及来自非单亲家庭的学生,其感戴水平显著高于男生及单亲家庭的学生。女性在社会群体中相对弱势,在日常生活中接受到他人的帮助也会相对多于男性。而双亲家庭在物质与精神上所给予个体的支持也会比单亲家庭多,两个群体具备一个共性,即更多的社会支持。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应该成为班级成员获得社会支持的重要途径。班级支持可以从这两个角度进行:针对经济困难,学业困难等群体的帮助型支持;针对有特定需求的服务型支持。针对不同群体特点,成立由教师、班委、学生组成的各类“支持小组”,独立开展工作,具体分类为:班级经济困难生支持小组,可以由班主任、生活委员、困难生代表、普通学生等几类人组成,可提供的支持有:掌握班级困难生的家庭情况,关注他们日常生活,为学生提供资助信息并协助申请,审批班级困难生资格申请及资助额度审定等。班级学业支持小组,由专业教师、学习委员、成绩优秀学生组成,可提供的支持有:组织班级学习经验交流;邀请教师或研究生举办读书会;针对特定课程举办师生沟通会;掌握班级后进生的情况,帮助他们分析学业落后的原因,提供一对一的帮扶等。服务型支持小组如:班级就业与实习信息小组,由辅导员、班委、感兴趣的学生组成,可提供的支持有:就业信息发布;实习岗位推荐;就业政策咨询等。班级文娱小组,由班级文体委员、特长生、有兴趣的学生组成,可提供的支持有:各类文娱活动的组织策划;根据班级学生的情况成立不同的兴趣小组;丰富班级课余生活等。以上是对部分“支持小组”的例举,班级可以视自身的情况来设立,鼓励班级成员根据自己某一方面所长或兴趣为大家提供支持,同时也可以得到大家为他提供的资源,形成“助人自助”的班级支持系统,让每一个成员在需要时首先可以从班级——这个离自己最近的“家”里获得支持。

(二)建立“人人参与”的班级管理体系。

本研究中,大一、大二、大三学生的感戴得分呈逐渐上升趋势,大三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大一学生(p=0.0070.01),而大四学生的得分出现明显下降。与此同时,学生干部的感戴得分也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p=0.0020.01),这个结果提示我们,社会活动的增加能提升个体的感戴水平。随着年级的递增,社会化活动逐渐增多,从社团活动到校园文化,从行业竞赛到实习就业,学生在这些社会行为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社交自尊,学习多角度地看待事物,因此,也能更多体认到他人给与的帮助。而对于大四学生的感戴得分显著低于其他三个年级学生的结果,本研究分析,这和大四学生面临毕业、就业双重压力有关:每一个人都希望为自己大学生涯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倾尽全力投入毕业创作,学生之间竞争氛围浓郁;同时,毕业生需要独立面对毕业后去向、就业单位、就业地域等人生重要选择,个体的自身价值凸显,对外界的关注力相对减弱,从而影响其感戴得分,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社会活动对于个体感戴水平的影响。参与班级管理工作是学生体验人际互动、提升社会活动能力的最直接、最简单的方式。班级是组成大学校园的独立细胞,每一项学校的举措都会折射到班级,其既要适应大环境的循环,也有完成自身的代谢,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传统的班级管理一般由辅导员、班主任、班委(3-5人)来完成,容易出现大量工作积压在少数人身上、管理权利过于集中等问题。如果将班级工作分成不同的各个板块,对应每个板块成立负责小组,每个班委负责督导1-2个小组的工作,班主任督导班委的工作。班级成员根据自身情况来申报不同的小组,双向选择,最后将每一个成员都纳入到班级管理工作中来,建立一个“人人参与”的班级管理体系,鼓励班级成员共同管理。这样不仅能够增加个体的社会活动,提升感戴水平,又有益于形成一个民主、透明的班级氛围。

(三)营造班级志愿服务氛围。

本研究中,曾参与志愿服务的学生感戴得分显著高于未参与过的学生(p=0.0000.001)。这一结果可以有两种解释:第一,感戴特质分高的个体有更多亲社会行为;第二,助人行为、体验他人对自己的感激之情等可以提升个体的感戴水平。笔者认为,感戴特质的确存在个体差异,但公益、助人等亲社会行为也会进一步强化这种特质。大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背景和服务社会的热情,自从共青团十三届二中全会上首次提出“青年志愿者”称号以来,大学生公益组织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个高校内蓬勃发展,逐渐成为社会公益的重要群体。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班级的志愿服务氛围就有了生长的土壤。而“氛围”的营造还需要一个长期的“存在形式”,即引导有兴趣的学生搭建班级志愿者活动平台,以此作为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展现志愿者风采、营造班级志愿服务氛围的载体。一个平台的生存有赖于四个重要因素,即项目、团队、宣传与发展方向。首先是项目。不同于社会公益组织,大学生公益平台输出的资源主要是专业,因此结合自身专业特长是重点。同时,学校要向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志愿服务岗位。如果是长期项目,那么在项目策划时,首先考虑能发挥学生自身专业特长的长期项目,如针对特殊群体的艺术类支教服务、针对普通群体的艺术推广普及活动等。其次,团队是平台生存发展的保证。引导有志愿服务意向的学生成立核心团队并明确分工,制订科学、合理的志愿者管理制度,同时对志愿者进行一定的培训,比如支教类项目需要的教学经验、义卖类活动需要的市场活动经验等,可以通过教案展示、经验交流、资深成员带新成员等多种方式丰富学生的实战经验。再次,有了好的项目与团队,就需要提升这个平台在班级中的知名度。志愿团队氛围的营造与宣传密不可分。面对信息时代的大学生,平台可以选择qq群、微博、微信平台等网络载体,发布志愿岗位信息,招募志愿者,及时跟进最新的志愿活动动态以及展现志愿者的风采,让志愿服务信息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最后是发展方向。班级志愿服务可以有两个维度,对内以服务学生为方向,逐渐成长为“班级互助平台”,实现公益生活化;对外则以公益创业为目标,面向社会需求,寻找公益创业品牌,向公益专业化发展。

(四)开好“班会”

研究结果显示,来自完整家庭学生感戴得分显著高于单亲家庭学生(p=0.0000.001),这说明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所得到的关爱、支持与温暖也是影响其感戴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的逐渐成型期,而在此过程中,其所得到的引导、关爱、支持和温暖很大程度上来自班级。对于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而言,班级就是他们大学生涯中的“家庭”,同学就是“兄弟姐妹”,在其成长的过程中,班级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果班级是一个“大家庭”,那么班会就是重要的“家庭聚会”,其既是班级教育特有的形式,也是体现班级“家氛围”的重要载体。就像每个家庭在一年中特定的时期都会有特定家庭日一样,班会也可以结合特定节日来开展,具体分为:家庭日班会:家庭通过家庭会议来制定重大决策、举行庆祝活动。班级在重要事务决策(班委选举、活动策划、班费使用等)以及班级重大荣誉获得时,都可以通过班会让每位“家庭成员”参与进来,提高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与责任感。感恩主题的班会:结合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重阳节、感恩节等节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行动向父母、教师、长辈表达感激之情:如画一幅全家福,或是制作一张贺卡;或是一通问候的电话,在此过程中学习怎样表达对他人的感恩之情。温暖主题的班会:一年中总有一些节日是要和家人一起度过的。每逢佳节倍思亲,身在他乡的学子到了此时,总是格外思念家人。此时的班会要以温暖为主旋律,可选择踏青、烧烤、烛火晚会、厨艺大赛等轻松的形式,全班一起过节,让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特殊时期班会:班级中偶尔会出现一些特殊情况,如学生罹患重病;家中遭受重大变故;学生发生意外等。此时,正是体现班级大家庭温暖的时候,学生要承担起“家庭成员”的责任,通过班会,群策群力,为帮助他人渡过难关贡献一份力量。所谓“实践出真知”,每一个“认知”的产生必然要经过一定的心理加工过程。没有身体力行的实践,任何形式的灌输都难以真正成为个体的“认知”。因此,在对班级化感恩教育模式的探索中,本文始终立足于对实践形式的思考,以期通过不同的实践活动改变个体的认知,从而提升感戴水平,为感恩教育研究提供操作性建议。而针对不同年级群体的特点形成完整的感恩教育体系、量化感恩教育的实效等,都可成为今后研究的方向。

大学生教育实习总结

两个月的磨刀练阵,按理说,自己到底是宝刀还是锈铁应该可以从这些日子的点滴表现中露出应有的光泽了,然而直至目前,我却对自己这些许的光泽没有信心,因为我欠缺的东西还很多,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在此,我将工作上最大的不足总结如下:

刚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和应变能力不强,课堂出现了很多问题。如:由于舞蹈动作教授太快,没有给学生充足的理解、消化的时间;由于讲课不熟练,上课时没有好好关注学生,没能及时了解学生掌握动作的程度。

针对自己出现的问题,指导老师要求讲到重要内容时候要留下时间让学生消化,上课要多关注学生,对于不专心的学生要注意提醒,并且还指出了教学过程中没有注意的很多细节问题,提出了很多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的宝贵意见。每节课结束,我都根据老师的建议修改课件和教案,希望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学校中“三点一线”的.生活简单而忙碌,生活范围相对狭窄,而工作以后,虽然呆在单位的时间也很多,但是却需要进行更为广阔的社会交往,认识更多的人,了解更多的事情,最终融入到整个社会中去,这对于我而言是一种全新的体验,让我充满好奇,生活也日渐丰富。

大学期间,整日埋头苦读,大部分是上课时老师灌输的知识,老师怎么讲,我们怎么听,所学往往理论多于实践,知其然不知其用;而工作就不一样,从死记硬背的模式中脱离出来,转变为在实践中学习,增强了领悟、创新和推断的能力。使工作、学习、生活都更加的系统化,思考方式更加成熟......

很快的,署假又过来了,面对最后一年的校园生活,想着刚刚过去的最后一个署假,紧张沉默之后更多的是感慨,印在脑海里的每一个足迹都是那么的深,真的说不出是什么感觉,伴着时间,就像是在和自己的影子赛跑,不可能从真实的两面去看清它,只是经意不经意的感受着有种东西在过去,也许更适合的只有那句话:时不待我,怎可驻足。

署假期间,我在广东东莞的一家电脑公司做教师,主要是教那些比较简单实用的办公软件,本来开初都没想到自己一个学英语专业的竟会去做电脑教师,于是真的觉得老师那句话的实在,在学校,学到的任何一种知识都是一种有用的贮备,虽然在平时看来学的很多东西总感觉与自己的想象很遥远,但说不不定就在某一刻显现出来。这也许就是有些师哥师姐说的在工作过程中总觉那些东西在学校见过,但却己经忘了,擦肩而过。想起这,真的得感谢在校期间学的那些本专业的那些另外的知识。

以前也想过,学我们英语专业的,也许以后最起码存在那种机会去走向讲台,所以,这短短的两个月的经历,对我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煅练,而且,专门机构统计的现在的毕业生出来后只有极少的一部分会做与自己专业相符的工作,因而。、在工作的过程中,我都在不断的提醒自己,不断的对自己要求,把手上的活,当做是自己的本职工作,而老板经常强调的就是每个员工都必需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做事,我也觉得这是以后无论做任何一份工作都会收到的要求。

因为公司的员工都是即训上岗,所以,一直没有又休,而且在工作期间最大的体会就是,作为一个教师,或者说是一名授课者,最大的考验就是耐心,有的时侯,一个问题还得重复很多遍,这个时侯,就不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想它,而应该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去感受,慢慢的但有了分冷静的习惯,这也是在这很短的工作中得到的很大的体会。

大学生感恩教育总结

心理学研究认为,个体感恩意识不仅是道德层面的内容,其深层次的影响因素在于“感戴”这一个体心理加工过程,即个体倾向于以感恩情绪来回应他人帮助的一种稳定、跨情境的特质性情感。感戴水平高的个体倾向于将积极结果归因于“许多人的努力”,更能够领悟到他人的帮助与支持,也会有更多的感戴情绪,对社会有更加积极正向的认知。相反,感戴水平低的个体倾向于将积极结果归因于自身,对于社会支持的体认与感戴情绪就会较少。国内感恩教育的相关研究多以综合类大学生为对象,研究方向多从感恩教育环境、感恩文化建设、感恩教育载体等理论角度出发,对于感恩教育实操性工作模式的研究鲜有涉及,以艺术类大学生为对象的感恩教育研究更是少之又少。而艺术类大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艺术创作工作,影响的是社会群体的精神层面,如果创作者本身不具备感恩品质,其作品也只能是冷漠理念的传递。目前,大学感恩教育尚未课程化,因此班级就成了此项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而班级因对学生具有特殊意义,也有着开展感恩教育工作的优势。在这样的背景下,探索艺术类大学班级化感恩教育的模式是必要、可行且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对于大学感恩教育的研究也是一项重要补充。本研究选用国外相关研究中较为成熟的感戴问卷,选择性别、生源、民族、年级、专业、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单亲家庭、是否学生干部、是否参加过志愿服务等多个背景变量,以浙江某艺术高校学生为样本,考察大学生在各个背景变量上呈现的感戴特点,在调研数据的基础上,结合感戴心理加工过程的特点,从提升个体感戴水平的角度来探索班级化感恩教育模式。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采用整体随机抽样方法,分别从造型学院、设计学院、传媒动画学院、建筑学院等四个二级分院抽取被试,共获得有效被试652名,其中男生204名,女生448名;大一学生182名,大二学生219名,大三学生150名,大四学生101名;造型专业学生220名,设计专业学生232名,建筑专业学生168名,传媒专业学生32名;汉族学生626名,少数民族学生26名;城镇学生496名,农村学生156名;独生子女416名,非独生子女236名;学生为单亲家庭的有43名,为非单亲家庭的有603名;学生干部188名,非学生干部464名;曾参加过志愿服务的学生423名,未参加过志愿者服务的学生229名。

(二)测量工具。

测量工具为感戴量表(gratitudequestionnaire)。感戴问卷共6个题项,经本研究翻译、试测、修改后修订成的5个题项的中文版。每题项采用“1.极不同意”至“7.极同意”的形式分级计分,第3题反向计分,总分越高,感戴状况越好。经翻译修订后,本次测量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6。

(三)测评程序与数据处理。

本研究采用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测试,对回答问卷的要求进行了测前说明,以保证大学生的积极配合,被试约在10分钟内完成问卷,对全部数据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管理和处理。

三、研究结果。

经统计,大学生感戴得分的均数为34.36。经差异检验发现:在性别、年级、是否单亲家庭、是否学生干部、是否曾参加过志愿服务等几个背景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在专业、民族、生源、是否独生子女等四个背景变量上,感戴得分没有显著差异;女生的感戴得分显著高于男生;来自完整家庭学生感戴得分显著高于单亲家庭学生;担任过或正在担任的学生干部得分显著高于未担任过的学生;参加过志愿服务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未参加过的学生;不同年级学生间差异显著,大一、大二、大三感戴得分呈逐渐上升趋势,均高于大四学生。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发现,艺术类大学生感戴现状具有这样的特点:获得社会支持多的(女生、双亲家庭学生)、有较丰富社会实践经验的(学生干部、高年级学生)、有助人体验的(志愿者)群体,他们的感戴水平较高,而“班级”正是个体获得社会支持、提升社会实践能力、服务他人最直接、最容易的途径。数据结果进一步证明了进行班级化感恩教育途径研究的科学性与可行性。根据感戴的心理影响机制来看,感戴水平高的个体能够对现实做出更加客观的评价,能够看到个人的“积极结果”来自许多人的努力,而这些正向积极的认知让个体产生更多的感恩情绪和行为。所以如何通过环境去影响个体的认知,成为班级化感恩教育模式研究的落脚点。结合艺术类大学生感戴现状的调研数据,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建立班级支持系统。

数据显示,女生及来自非单亲家庭的学生,其感戴水平显著高于男生及单亲家庭的学生。女性在社会群体中相对弱势,在日常生活中接受到他人的帮助也会相对多于男性。而双亲家庭在物质与精神上所给予个体的支持也会比单亲家庭多,两个群体具备一个共性,即更多的社会支持。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应该成为班级成员获得社会支持的重要途径。班级支持可以从这两个角度进行:针对经济困难,学业困难等群体的帮助型支持;针对有特定需求的服务型支持。针对不同群体特点,成立由教师、班委、学生组成的各类“支持小组”,独立开展工作,具体分类为:班级经济困难生支持小组,可以由班主任、生活委员、困难生代表、普通学生等几类人组成,可提供的支持有:掌握班级困难生的家庭情况,关注他们日常生活,为学生提供资助信息并协助申请,审批班级困难生资格申请及资助额度审定等。班级学业支持小组,由专业教师、学习委员、成绩优秀学生组成,可提供的支持有:组织班级学习经验交流;邀请教师或研究生举办读书会;针对特定课程举办师生沟通会;掌握班级后进生的情况,帮助他们分析学业落后的原因,提供一对一的帮扶等。服务型支持小组如:班级就业与实习信息小组,由辅导员、班委、感兴趣的学生组成,可提供的支持有:就业信息发布;实习岗位推荐;就业政策咨询等。班级文娱小组,由班级文体委员、特长生、有兴趣的学生组成,可提供的支持有:各类文娱活动的组织策划;根据班级学生的情况成立不同的兴趣小组;丰富班级课余生活等。以上是对部分“支持小组”的例举,班级可以视自身的情况来设立,鼓励班级成员根据自己某一方面所长或兴趣为大家提供支持,同时也可以得到大家为他提供的资源,形成“助人自助”的班级支持系统,让每一个成员在需要时首先可以从班级——这个离自己最近的“家”里获得支持。

(二)建立“人人参与”的班级管理体系。

本研究中,大一、大二、大三学生的感戴得分呈逐渐上升趋势,大三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大一学生(p=0.0070.01),而大四学生的得分出现明显下降。与此同时,学生干部的感戴得分也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p=0.0020.01),这个结果提示我们,社会活动的增加能提升个体的感戴水平。随着年级的递增,社会化活动逐渐增多,从社团活动到校园文化,从行业竞赛到实习就业,学生在这些社会行为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社交自尊,学习多角度地看待事物,因此,也能更多体认到他人给与的帮助。而对于大四学生的感戴得分显著低于其他三个年级学生的结果,本研究分析,这和大四学生面临毕业、就业双重压力有关:每一个人都希望为自己大学生涯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倾尽全力投入毕业创作,学生之间竞争氛围浓郁;同时,毕业生需要独立面对毕业后去向、就业单位、就业地域等人生重要选择,个体的自身价值凸显,对外界的关注力相对减弱,从而影响其感戴得分,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社会活动对于个体感戴水平的影响。参与班级管理工作是学生体验人际互动、提升社会活动能力的最直接、最简单的方式。班级是组成大学校园的独立细胞,每一项学校的举措都会折射到班级,其既要适应大环境的循环,也有完成自身的代谢,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传统的班级管理一般由辅导员、班主任、班委(3-5人)来完成,容易出现大量工作积压在少数人身上、管理权利过于集中等问题。如果将班级工作分成不同的各个板块,对应每个板块成立负责小组,每个班委负责督导1-2个小组的工作,班主任督导班委的工作。班级成员根据自身情况来申报不同的小组,双向选择,最后将每一个成员都纳入到班级管理工作中来,建立一个“人人参与”的班级管理体系,鼓励班级成员共同管理。这样不仅能够增加个体的社会活动,提升感戴水平,又有益于形成一个民主、透明的班级氛围。

(三)营造班级志愿服务氛围。

本研究中,曾参与志愿服务的学生感戴得分显著高于未参与过的学生(p=0.0000.001)。这一结果可以有两种解释:第一,感戴特质分高的个体有更多亲社会行为;第二,助人行为、体验他人对自己的感激之情等可以提升个体的感戴水平。笔者认为,感戴特质的确存在个体差异,但公益、助人等亲社会行为也会进一步强化这种特质。大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背景和服务社会的热情,自从共青团十三届二中全会上首次提出“青年志愿者”称号以来,大学生公益组织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个高校内蓬勃发展,逐渐成为社会公益的重要群体。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班级的志愿服务氛围就有了生长的土壤。而“氛围”的营造还需要一个长期的“存在形式”,即引导有兴趣的学生搭建班级志愿者活动平台,以此作为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展现志愿者风采、营造班级志愿服务氛围的载体。一个平台的生存有赖于四个重要因素,即项目、团队、宣传与发展方向。首先是项目。不同于社会公益组织,大学生公益平台输出的资源主要是专业,因此结合自身专业特长是重点。同时,学校要向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志愿服务岗位。如果是长期项目,那么在项目策划时,首先考虑能发挥学生自身专业特长的长期项目,如针对特殊群体的艺术类支教服务、针对普通群体的艺术推广普及活动等。其次,团队是平台生存发展的保证。引导有志愿服务意向的学生成立核心团队并明确分工,制订科学、合理的志愿者管理制度,同时对志愿者进行一定的培训,比如支教类项目需要的教学经验、义卖类活动需要的市场活动经验等,可以通过教案展示、经验交流、资深成员带新成员等多种方式丰富学生的实战经验。再次,有了好的项目与团队,就需要提升这个平台在班级中的知名度。志愿团队氛围的营造与宣传密不可分。面对信息时代的大学生,平台可以选择qq群、微博、微信平台等网络载体,发布志愿岗位信息,招募志愿者,及时跟进最新的志愿活动动态以及展现志愿者的风采,让志愿服务信息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最后是发展方向。班级志愿服务可以有两个维度,对内以服务学生为方向,逐渐成长为“班级互助平台”,实现公益生活化;对外则以公益创业为目标,面向社会需求,寻找公益创业品牌,向公益专业化发展。

(四)开好“班会”

研究结果显示,来自完整家庭学生感戴得分显著高于单亲家庭学生(p=0.0000.001),这说明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所得到的关爱、支持与温暖也是影响其感戴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的逐渐成型期,而在此过程中,其所得到的引导、关爱、支持和温暖很大程度上来自班级。对于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而言,班级就是他们大学生涯中的“家庭”,同学就是“兄弟姐妹”,在其成长的过程中,班级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果班级是一个“大家庭”,那么班会就是重要的“家庭聚会”,其既是班级教育特有的形式,也是体现班级“家氛围”的重要载体。就像每个家庭在一年中特定的时期都会有特定家庭日一样,班会也可以结合特定节日来开展,具体分为:家庭日班会:家庭通过家庭会议来制定重大决策、举行庆祝活动。班级在重要事务决策(班委选举、活动策划、班费使用等)以及班级重大荣誉获得时,都可以通过班会让每位“家庭成员”参与进来,提高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与责任感。感恩主题的班会:结合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重阳节、感恩节等节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行动向父母、教师、长辈表达感激之情:如画一幅全家福,或是制作一张贺卡;或是一通问候的电话,在此过程中学习怎样表达对他人的感恩之情。温暖主题的班会:一年中总有一些节日是要和家人一起度过的。每逢佳节倍思亲,身在他乡的学子到了此时,总是格外思念家人。此时的班会要以温暖为主旋律,可选择踏青、烧烤、烛火晚会、厨艺大赛等轻松的形式,全班一起过节,让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特殊时期班会:班级中偶尔会出现一些特殊情况,如学生罹患重病;家中遭受重大变故;学生发生意外等。此时,正是体现班级大家庭温暖的时候,学生要承担起“家庭成员”的责任,通过班会,群策群力,为帮助他人渡过难关贡献一份力量。所谓“实践出真知”,每一个“认知”的产生必然要经过一定的心理加工过程。没有身体力行的实践,任何形式的灌输都难以真正成为个体的“认知”。因此,在对班级化感恩教育模式的探索中,本文始终立足于对实践形式的思考,以期通过不同的实践活动改变个体的认知,从而提升感戴水平,为感恩教育研究提供操作性建议。而针对不同年级群体的特点形成完整的感恩教育体系、量化感恩教育的实效等,都可成为今后研究的方向。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大学生教育实习总结

在师范分院为期六周的实习,让我感受到了教学工作的喜悦与劳累,深深体会到了老师这一行业的艰辛与不易,认识到了为什么老师被称为人类灵魂工程师。还有更多的是对自己的知识水平的不足与经验缺乏的认识,也懂得了曾经我们当学生时的行为对老师的教学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初次登上讲台,难免紧张、慌乱,实习指导老师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和鼓励。我主要教专业钢琴小课和儿童钢琴教学法的选修大课。还任教即兴伴奏,年级的大课堂。上大课的时候,有时候课堂学生提出我没有考虑到的问题,要不是指导老师在帮忙解说,我真的无法顺利接着讲下去;有时候我给学生写的练习题太难了,学生理解不了。指导老师都一一给我指出来,教我如何修改,怎样引导学生,每一步,指导老师都很详尽地给我分析、讲解。我从自己的上课和老师的教学过程两者的对照中看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之处:没有抓住重点、不懂得吸引学生听课、没有引导好学生进行思考,没有针对学生的水平安排教学……儿童钢琴教学法,是一门我在学校学习期间没有学到得一门课程,自己从未涉及过这一领域。在这种自己对课程一无所知,并且没有教材没有教案的情况下,准备对学生教学,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也是一个很大的压力。我只有自己在课后抓紧一切时间充电,上网查找资料,尽一切办法尽可能好的准备好上课的教案。实习指导老师给我很大帮助,帮我检查教案,上完课后给我提出缺点和不足。让我真正感觉到的当老师不容易,当个好老师更不容易。

在这一个多月里,令我感到开心的是实习学校老师对我的肯定以及学生对我肯定。我面对的学生都是和我年龄相仿的大学生。能让他们尊重我,把我当真正的老师看待,让我很感动,也说明我付出的努力没有白费。对待任何性格的学生,对待任何程度的学生,只要用心对他们负责任,就会得到回报。

此外,简单总结一下自己对当好一个音乐老师专业水平的认识自身专业知识务必丰富扎实。

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只有不断地学习,汲取更多的知识,做到“腹中有货”,才能胸有成竹地去面对学生同时,要注意这滴水的质量。本身音乐就是一个很宽阔的领域,当好一个音乐老师不止是会弹琴会唱歌,更重要的是知识面的扩展,对各种音乐形式各国音乐特点都要有所了解。当好一名老师,一定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要有牢固的基本功,对每一个基本的知识点,都最好要做到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只有这样才能给予学生真正需要的东西。

“学以致用”,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其内涵却极其丰富。若能真正懂得学以致用,那么其收效也必将是显著的。实习期间,我一直用学以致用的思想指导自己,从中充分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

备课时,多方面收集材料,仔细地钻研教材,然后对教材进行分析整合,使知识的输入更具整体性、系统性。授课时,根据授课内容的特点,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灵活选用任务型教学模式、交际法、情境法、自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明白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学生,不仅是学习程度而且还有学生的性格接受能力等各方面。

不同学生不同教法,熟悉多样教学法

儿童用儿童化语言,游戏法;成人用成人的方式;专业学习要严格要求;业余学习可适当放宽要求。

这次实习,给我步向人生另一个阶段上了一节充实的教学课,为我以后走向讲台奠定良好的基础,使我终生难忘。

大学生教育实习总结

总体情况:

指导老师请假,承担两个班的教学任务,独立完成了15课时的新授课,3课时的复习练习课,2课时的单元测验。

工作感想:

在磨练中成长。

在谈工作感想之前我必须要说一下我实习的实际情况,并不是为我工作中的失误找借口,只是想大家了解最真实的情况。原本打算在初中实习的我因为一些主客观原因到了高中实习,之前两个月的准备意味着“白费”(加引号的意思是没有完全白费,但所起的作用已经微乎其微了)。一个新的环境,一种新的挑战。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当然也不少。

我的第一节课是颤抖中进行的,尽管我把所有的紧张都掩饰的很好。指导老师唯一称赞的地方就是我的教姿教态,其他的关于板书,知识点处理、时间安排等等方面出现的问题简直数不胜数。第一节课下来,我的感觉简直就是糟透了。指导老师人很好,她总是用不同的方式鼓励我。第二节课还是有点紧张,有点进步,但是距离及格的课堂还很远很远。那时候我真的`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当一名人民教师。第三次上课是科组公开课。本来紧张得手心冒汗,但是绝对不能有半点的退缩,我知道这是非常难得的机会。公开课前在三班上了同样的一节课,指导老师给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到正式上公开课的时候,失误还是有很多。课后在办公室,科组老师们给我很认真地评课,他们给我指出了很多我没有注意到的地方。一开始我还难过得要死,但是后来我换个角度想,这些“批评”其实都是在为我指点方向。有人为你指点总比一个人盲目摸索要好。因此我喜欢上点评,喜欢有人听我的课。

过了两天,指导老师正式请假。每一次上课前我都会把老师们给我提出来的那些意见拿出来看看,然后很认真地在脑海中模拟上课的情景,思考如何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每一次课后,我都会反思我的不足,并且很诚恳地询问学生对我上课的意见。我教的两个班的学生都会毫无保留地说出他们心中对这节课的想法,以及他们对课堂的要求。我会根据他们的建议不断地改进我的课堂。随着对学生了解的深入,我上课越来越得心应手了,学生也越来越喜欢我的课,他们上我的课,就算是下午的课也从来没有人会打瞌睡。指导老师回来后,说我的课堂已经有很大的进步,当然,小问题还是有的。

说起我的课堂,我最自豪的是课堂气氛。每次踏进教室我都是保持最自然的微笑。实习之前,我很敬重的刘良华老师说过,如果教师没有激情,不投入,那么他的课堂将是失败的课堂。(原话我忘记了,大概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无论我有多么的累我也会提醒自己保持激情,投入课堂。通过对他们的了解,在许多高中学生心目中,数学是一门很枯燥的学科。为了让我的学生改变这一观念,提起对数学的兴趣,我必须让我的课堂有趣起来。所以在导入部分我都会进行一些修改,还有就是课堂语言方面我会很注意我的语音语调,以及运用一些很幽默的比喻。最有效的还是在学习小组的基础上建立的积分奖励制度,虽然奖励花费了我一些时间与金钱,但是许多学生告诉我他们在这种学习气氛中的确提起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是我教学工作中最大最大的收获。

当然不可避谈的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首先是客观问题,班级的电脑在我实习期间一直处于待修的状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尤其函数图像的教学必须依赖多媒体的运用。由于电脑问题,我必须用最原始的粉笔黑板进行教学,因此画图花费了我相当多的时间,往往让我的教学计划无法顺利展开。所以我觉得我还是要多锻炼处理这种问题的能力,不能太过依赖多媒体。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