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模板17篇)

时间:2023-12-09 11:32:41 作者:雨中梧

教学计划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教学评价的方式等。二、教学计划的制定步骤包括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分析、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教学资源的准备以及教学评价等。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

课题: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x课时本课时为第x课时备课日期20xx年xx月xx日

教学重点在题号前用,教学难点用标出: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球”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早晨、穿戴”等词语。

2、能和同学交流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说一说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借鉴课文里的形式,说一说校园里的一个场景。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基础知识的易错点:

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球”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早晨、穿戴”等词语。

切入点和主线问题:

能和同学交流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说一说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借鉴课文里的形式,说一说校园里的一个场景。

拓展阅读: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小猴子掌握了好多生字,现在他愿意跟你分享他的收藏,你能读出桃子上的生字就可以吃桃子了。

2、进行组词训练。

3、大家抢读,大声读。

导入语:学校是我们的第二个家,一起来瞧瞧大青树下的小学有什么不一样?

(一)阅读课文第一段,想一想:这一段讲了什么?

1、提示内容: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哪些人物?做了什么?

预设:早晨上学路上各民族孩子去上学。

2、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体会句子的含义——小学生来自四面八方,是不同的.民族,他们来到了同一所小学,感受民族融合,各民族一家亲。仿写句子。)。

3、同学们一到学校,就做了什么?他们上学的心情如何?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感受孩子们心情愉快、生活幸福的学校生活,通过向国旗敬礼,体会孩子们热爱祖国的心和孩子们在祖国大家庭里幸福成长。)

调节与反思:

调动学生积极性,更好的投入本节课的学习。

教学过程:

(二)品读第2—3自然段。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

感受上课铃声的美妙,知道铃声表示上课了,引出下文的关于上课的描写,这是一个过渡段。

1、“当当”:拟声词,这个声音写出了铜钟的声音,提示上课了,为下文写。

上课时的情景做了铺垫。

2、快来读一读同学们上课时的情景吧!

请大家也用好听的声音来朗读一下同学们上课时的情景吧!

3、除了写上课的孩子们,这里还写了什么?

预设:

预设:这些描写衬托了校园里的“静”,衬托同学们读书的声音好听。

4、说一说课间活动有哪些?

预设:跳孔雀舞、摔政、做游戏。

小动物们在干什么?

预设:看热闹。

为什么要写小动物的表现?

预设:村托。村托同学们的课间活动的精彩。

(三)学习结尾段。

正是因为同学们上课读书认真,下课活动精彩,所以你们觉得大青树下的小学怎么样?

饱含情感读好这句话: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提示:读出作者对可爱的边疆小学的自豪和赞美!

找出描写学校美景的句子,饱含喜爱之情读一读。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見……。

小组讨论:

1、省略号的作用:

(出示文字)早上,妈妈带我去买菜,我们买了西红柿、黄瓜、卷心菜······。

2、思考讨论:这个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的省略号作用一样吗?

预设:课文中的省略号表示意犹未尽,例句中的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

3、尝试续写课文省略的内容。

范例:操场上,蝴蝶还停在秋千上面。白杨树哗啦啦地鼓着手掌··。

调节与反思:

创设情境,使用文字游戏,让学生更好的巩固练习,识记字词。

教学过程。

小组同学说一说你找到的有新鲜感的句子,跟同学们分享一下,一定要说一说你的推荐理由哦。

你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同学们在学校里做什么?选择一个场景写下来!

预设:在教室里、在操场上、在大树下……。

通过学习课文,你体会到了什么?

课文通过描写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爱。

播放:《爱我中华》,感受各民族和平共处的和谐和少年儿童美好的生活。

推荐阅读《窗边的小豆豆》。

推荐语:《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作家黑柳彻子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这本书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小豆豆(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棱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巴学园里亲切、随和的教学方式使这里的孩子们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

调节与反思:

通过阅读有新鲜感的词句,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板书设计。

练习题。

1、打开“基础训练-《大青树下的小学》”,一起来闯关吧!

2、完成配套练习册。

作业设计教学札记。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球”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

2.能和同学交流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说一说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频、图片资料、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3.教师配乐范读。

三、试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提示一下。

四、分组朗读,小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晨、绒、服、装、读、影”。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晨”是上下结构,注意“辰”要拖着“日”,相互要结合紧凑。

“绒”是左右结构,由“纟”和“戎”组成,右边的“戎”共六笔,不要漏写。

“服”的“月”字旁要瘦一些。

“装”是上下结构,书写要紧凑。

“读”是左右结构,右边是“卖”,不是“买”。

“影”是左右结构,右边三撇,写得匀称。

b.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通过朗读感悟民族小学的美。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完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d.配乐朗读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样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

4.第四自然段。

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交流感受。

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c.齐读这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四、抄写句子,加强积累。

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五、综合性学习。

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

板书设计: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2.初读课文清晨,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早早地起了床,迎着朝阳,踩着露珠,蹦蹦跳跳,高高兴兴地朝同一个地方走去,他们要去哪呀?(大青树下的小学)对,那可是一个充满欢笑,美丽而可爱的地方,今天咱们一起去走一走,看一看,保证你们去了就舍不得离开。

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3.教师配乐范读。选择具有云贵民族风情的乐曲,如《小河淌水》、《蝴蝶泉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等配乐。

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教师随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适当提示。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晨、装”。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3.抄写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急需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发现民族小学的美和课文的美。

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学生读后交流。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d.配乐朗读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仿佛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么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

4.第四自然段。

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

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c.抒情地齐读这一自然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会写“鲜艳、服装、招引”等词语;积累有新鲜感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3、体会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的含义,关注有新鲜感的句子。

4、借鉴课文第3自然段的形式,说说校园里的一个场景。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体会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的含义。

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分享资料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民族风俗。请同学们看屏幕,(出示课件:各民族图片),结合课前查阅的资料,选择一个你最了解或者最感兴趣的少数民族向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自主选择图片进行介绍,教师引导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教师相机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2、五十六个民族,就像五十六朵花,在祖国的大地上盛开。在我国西南的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居住在一起,他们一起生活,一起工作,非常快乐。那里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学习。你知道他们共同的学校叫什么名字吗?——(生齐读)大青树下的小学。对,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这所小学去看一看。(板书课文题目:大青树下的小学)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教师范读。请同学们认真听,在听清字音的同时,听懂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2、生自读课文,按照自学提示进行自主学习。(出示课件“自学提示”。)

自学提示:

(1)标出自然段。

(2)用自己的方法学习生字。

(3)读通课文。(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3、小组合作交流。

小组内互相检查识字情况,交流识字方法,自主练习书写,教师巡视。

4、全班集体交流,教师点拨。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请同学们小组合作,逐段朗读课文,讨论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2、学习反馈:(出示课件)

课文先写(上学的路上,来到学校);再写(上课和下课的情景);最后写(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

四、巩固练习

打开“基础训练—《大青树下的小学》”,一起来闯关吧!

五、课堂总结,铺垫下文

这节课,同学们和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小朋友一样,学得特别认真。我们掌握了本课的生字新词,也理清了课文的写作顺序。那么“大青树下的小学”中有怎样的乐趣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能读通课文,认识了生字,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品读课文,去感受大青树下的小学独特的魅力。

二、汇报交流,深入探究

师:“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怎样的小学呢?把自己的发现与大家交流交流吧。

(“美丽、团结、欢乐、祥和”,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进行阅读引导。)

(一)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

1、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能体现大青树下的小学美丽的语句。

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出示重点语句,相机点拨。

(1)“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出示课件:课文内容及相关图片)(大青树下的小学矗立在山花烂漫的环境中,所以说它很美。)

(2)“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重点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绚丽多彩”的意思。(颜色鲜艳,色彩多)

(3)“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出示课件:相关语句和背景图)引发学生思考省略号所省略的内容。

3、范读:闭上眼睛,一边听老师读,一边想象校园的美景。

4、指导朗读,品味校园的美丽。

(1)自由练读;(2)指名读,师生评价。

(二)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团结

1、“大青树下的小学”还是一所团结的小学呢,你能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

2、学生自读,画出相关语句。

3、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出示重点语句相机指导。

(1)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这句话说明各民族的孩子,虽然穿戴不同,但是他们都成了好朋友,所以说这是一所团结的学校。)

(2)“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

老师范读,把重音放在“不同民族”“同一间教室”“一起”这几个词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民族小学的孩子们虽然民族不同,但他们团结友爱,不分彼此。)

4、教师小结:是啊,虽然民族不同,穿戴不同,但他们团结友爱,不分彼此,是名副其实的一家人。这是一所多么团结的小学啊!我们再读一读这句话,一起体会他们的团结。(生齐读)

(三)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祥和

1、课件出示重点语句:“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1)从这段话中,你读出了什么?(安静)

(2)你认为这个词语用得准确吗?(引发学生质疑,如果学生没有疑问,教师再适时引导,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孩子们学习认真,而要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呢?这是从侧面烘托孩子们学习认真。)

2、是啊,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学生学习认真、书声悦耳,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怎么能不是一所祥和的学校呢?让我们带着对这所小学的赞美再读一读这段话。

(对于“祥和”这个特点,学生不一定能很准确地概括出来,教师可适当点拨。)

(四)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欢乐

1、课件出示句子: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1)一边读一边想象当时的情景,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2)指导朗读。校园里的同学多么有礼貌,在民族小学里学习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通过朗读来传递自己的感受吧!

2、课件出示重点语句: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3、指导说话:请同学们想一想,还会有谁来这里凑热闹?

用下面的句式来说说:

大青树下多热闹啊!有(),有(),还有()。他们的欢笑声把()都吸引过来了。

4、课文写了学生活动的同时,还写了许多的小动物。为什么要写这些小动物呢?(小动物的出现更加突出了地处边疆小学的特点,为学校增添了欢乐、活泼的气氛。)

三、揭示主题,升华情感

1、出示课件:“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师:这字里行间融入了作者多少自豪和赞美的情感啊!结合我们刚才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填上最能体现你感受的词语再读一读。

课件: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____________的小学。(美丽、团结、祥和、欢乐)

(1)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填入合适的词语。

(2)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2、假如你是这所小学的学生,会对这样的学校产生怎样的情感?(自豪、骄傲)

3、指生带着自豪、骄傲的情感读这句话。

4、为什么一个西南边疆的小学会如此美丽,如此团结,如此祥和,如此欢乐?(民族之间团结互助,是一家人。)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

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提问学生对于少数民族的了解,与我们日常饮食与服饰等作对比。引出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并展示图片。

2.初读课文清晨,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早早地起了床,迎着朝阳,踩着露珠,蹦蹦跳跳,高高兴兴地朝同一个地方走去,他们要去哪呀?(大青树下的小学)对,那可是一个充满欢笑,美丽而可爱的地方,今天咱们一起去走一走,看一看,保证你们去了就舍不得离开。

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3.教师配乐范读。选择具有云贵民族风情的乐曲,如《小河淌水》、《蝴蝶泉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等配乐。

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教师随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适当提示。

四、分组朗读,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晨、装”。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3。抄写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急需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发现民族小学的美和课文的美。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学生读后交流。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d。配乐朗读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仿佛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么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

4.第四自然段。

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

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c.抒情地齐读这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四、抄写句子,加强积累。

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五、布置作业。

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

课题:

大青树下的小学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x课时本课时为第x课时备课日期20xx年x月x日

教学重点在题号前用,教学难点用标出: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球”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早晨、穿戴”等词语。

2、能和同学交流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说一说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借鉴课文里的形式,说一说校园里的一个场景。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基础知识的易错点:

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球”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早晨、穿戴”等词语。

切入点和主线问题:

能和同学交流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说一说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借鉴课文里的形式,说一说校园里的一个场景。

拓展阅读: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小猴子掌握了好多生字,现在他愿意跟你分享他的收藏,你能读出桃子上的生字就可以吃桃子了。

2、进行组词训练。

3、大家抢读,大声读。

导入语:学校是我们的第二个家,一起来瞧瞧大青树下的小学有什么不一样?

(一)阅读课文第一段,想一想:这一段讲了什么?

1、提示内容: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哪些人物?做了什么?

预设:早晨上学路上各民族孩子去上学

2、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体会句子的含义——小学生来自四面八方,是不同的民族,他们来到了同一所小学,感受民族融合,各民族一家亲。仿写句子。)

3、同学们一到学校,就做了什么?他们上学的心情如何?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感受孩子们心情愉快、生活幸福的学校生活,通过向国旗敬礼,体会孩子们热爱祖国的心和孩子们在祖国大家庭里幸福成长。)

调节与反思:

调动学生积极性,更好的投入本节课的学习。

教学过程:

(二)品读第2—3自然段。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

感受上课铃声的美妙,知道铃声表示上课了,引出下文的关于上课的描写,这是一个过渡段。

1、“当当”:拟声词,这个声音写出了铜钟的声音,提示上课了,为下文写

上课时的情景做了铺垫。

2、快来读一读同学们上课时的情景吧!

请大家也用好听的声音来朗读一下同学们上课时的情景吧!

3、除了写上课的孩子们,这里还写了什么?

预设:

预设:这些描写衬托了校园里的“静”,衬托同学们读书的声音好听。

4、说一说课间活动有哪些?

预设:跳孔雀舞、摔政、做游戏。

小动物们在干什么?

预设:看热闹。

为什么要写小动物的表现?

预设:村托。村托同学们的课间活动的精彩。

(三)学习结尾段。

正是因为同学们上课读书认真,下课活动精彩,所以你们觉得大青树下的小学怎么样?

饱含情感读好这句话: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提示:读出作者对可爱的边疆小学的自豪和赞美!

找出描写学校美景的句子,饱含喜爱之情读一读。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見……

小组讨论:

1、省略号的作用:

(出示文字)早上,妈妈带我去买菜,我们买了西红柿、黄瓜、卷心菜······

2、思考讨论:这个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的省略号作用一样吗?

预设:课文中的省略号表示意犹未尽,例句中的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

3、尝试续写课文省略的内容。

范例:操场上,蝴蝶还停在秋千上面。白杨树哗啦啦地鼓着手掌··

调节与反思:

创设情境,使用文字游戏,让学生更好的巩固练习,识记字词。

教学过程

小组同学说一说你找到的有新鲜感的句子,跟同学们分享一下,一定要说一说你的推荐理由哦。

你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同学们在学校里做什么?选择一个场景写下来!

预设:在教室里、在操场上、在大树下……

通过学习课文,你体会到了什么?

课文通过描写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爱。

播放:《爱我中华》,感受各民族和平共处的和谐和少年儿童美好的生活。

推荐阅读《窗边的小豆豆》。

推荐语:《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作家黑柳彻子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这本书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小豆豆(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棱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巴学园里亲切、随和的教学方式使这里的孩子们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

打开“阅读训练-《大青树下的小学》”,一起来闯关吧!

调节与反思:

通过阅读有新鲜感的词句,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板书设计

大青树下的小学

练习题

1、打开“基础训练-《大青树下的小学》”,一起来闯关吧!

2、完成配套练习册。

作业设计教学札记

三年级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在题号前用,教学难点用标出: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球”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早晨、穿戴”等词语。

2、能和同学交流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说一说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借鉴课文里的形式,说一说校园里的一个场景。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基础知识的易错点:

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球”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早晨、穿戴”等词语。

切入点和主线问题:

能和同学交流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说一说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借鉴课文里的形式,说一说校园里的一个场景。

拓展阅读: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小猴子掌握了好多生字,现在他愿意跟你分享他的收藏,你能读出桃子上的生字就可以吃桃子了。

2、进行组词训练。

3、大家抢读,大声读。

导入语:学校是我们的第二个家,一起来瞧瞧大青树下的小学有什么不一样?

(一)阅读课文第一段,想一想:这一段讲了什么?

1、提示内容: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哪些人物?做了什么?

预设:早晨上学路上各民族孩子去上学。

2、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体会句子的含义——小学生来自四面八方,是不同的民族,他们来到了同一所小学,感受民族融合,各民族一家亲。仿写句子。)。

3、同学们一到学校,就做了什么?他们上学的心情如何?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感受孩子们心情愉快、生活幸福的学校生活,通过向国旗敬礼,体会孩子们热爱祖国的心和孩子们在祖国大家庭里幸福成长。)

调节与反思:

调动学生积极性,更好的投入本节课的学习。

教学过程:

(二)品读第2—3自然段。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

感受上课铃声的美妙,知道铃声表示上课了,引出下文的关于上课的描写,这是一个过渡段。

1、“当当”:拟声词,这个声音写出了铜钟的声音,提示上课了,为下文写。

上课时的情景做了铺垫。

2、快来读一读同学们上课时的情景吧!

请大家也用好听的声音来朗读一下同学们上课时的情景吧!

3、除了写上课的孩子们,这里还写了什么?

预设:

预设:这些描写衬托了校园里的“静”,衬托同学们读书的声音好听。

4、说一说课间活动有哪些?

预设:跳孔雀舞、摔政、做游戏。

小动物们在干什么?

预设:看热闹。

为什么要写小动物的表现?

预设:村托。村托同学们的课间活动的精彩。

(三)学习结尾段。

正是因为同学们上课读书认真,下课活动精彩,所以你们觉得大青树下的小学怎么样?

饱含情感读好这句话: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提示:读出作者对可爱的边疆小学的自豪和赞美!

找出描写学校美景的'句子,饱含喜爱之情读一读。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見……。

小组讨论:

1、省略号的作用:

(出示文字)早上,妈妈带我去买菜,我们买了西红柿、黄瓜、卷心菜······。

2、思考讨论:这个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的省略号作用一样吗?

预设:课文中的省略号表示意犹未尽,例句中的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

3、尝试续写课文省略的内容。

范例:操场上,蝴蝶还停在秋千上面。白杨树哗啦啦地鼓着手掌··。

调节与反思:

创设情境,使用文字游戏,让学生更好的巩固练习,识记字词。

教学过程。

小组同学说一说你找到的有新鲜感的句子,跟同学们分享一下,一定要说一说你的推荐理由哦。

你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同学们在学校里做什么?选择一个场景写下来!

预设:在教室里、在操场上、在大树下……。

通过学习课文,你体会到了什么?

课文通过描写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爱。

播放:《爱我中华》,感受各民族和平共处的和谐和少年儿童美好的生活。

推荐阅读《窗边的小豆豆》。

推荐语:《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作家黑柳彻子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这本书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小豆豆(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棱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巴学园里亲切、随和的教学方式使这里的孩子们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

调节与反思:

通过阅读有新鲜感的词句,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板书设计。

练习题。

2、完成配套练习册。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

课题: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x课时本课时为第x课时备课日期20xx年x月x日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在题号前用,教学难点用标出: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球”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早晨、穿戴”等词语。

2、能和同学交流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说一说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借鉴课文里的形式,说一说校园里的一个场景。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基础知识的易错点:

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球”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早晨、穿戴”等词语。

切入点和主线问题:

能和同学交流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说一说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借鉴课文里的形式,说一说校园里的一个场景。

拓展阅读: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展示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小猴子掌握了好多生字,现在他愿意跟你分享他的收藏,你能读出桃子上的生字就可以吃桃子了。

2、进行组词训练。

3、大家抢读,大声读。

二、课文赏析与交流。

导入语:学校是我们的第二个家,一起来瞧瞧大青树下的小学有什么不一样?

(一)阅读课文第一段,想一想:这一段讲了什么?

1、提示内容: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哪些人物?做了什么?

预设:早晨上学路上各民族孩子去上学。

2、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体会句子的含义——小学生来自四面八方,是不同的民族,他们来到了同一所小学,感受民族融合,各民族一家亲。仿写句子。)。

3、同学们一到学校,就做了什么?他们上学的心情如何?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感受孩子们心情愉快、生活幸福的学校生活,通过向国旗敬礼,体会孩子们热爱祖国的心和孩子们在祖国大家庭里幸福成长。)

调节与反思:

调动学生积极性,更好的投入本节课的学习。

教学过程:

(二)品读第2—3自然段。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

感受上课铃声的美妙,知道铃声表示上课了,引出下文的关于上课的描写,这是一个过渡段。

1、“当当”:拟声词,这个声音写出了铜钟的声音,提示上课了,为下文写。

上课时的情景做了铺垫。

2、快来读一读同学们上课时的情景吧!

请大家也用好听的声音来朗读一下同学们上课时的情景吧!

3、除了写上课的孩子们,这里还写了什么?

预设:

预设:这些描写衬托了校园里的“静”,衬托同学们读书的声音好听。

4、说一说课间活动有哪些?

预设:跳孔雀舞、摔政、做游戏。

小动物们在干什么?

预设:看热闹。

为什么要写小动物的表现?

预设:村托。村托同学们的课间活动的精彩。

(三)学习结尾段。

正是因为同学们上课读书认真,下课活动精彩,所以你们觉得大青树下的小学怎么样?

饱含情感读好这句话: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提示:读出作者对可爱的边疆小学的自豪和赞美!

找出描写学校美景的句子,饱含喜爱之情读一读。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見……。

小组讨论:

1、省略号的作用:

(出示文字)早上,妈妈带我去买菜,我们买了西红柿、黄瓜、卷心菜······。

2、思考讨论:这个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的省略号作用一样吗?

预设:课文中的省略号表示意犹未尽,例句中的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

3、尝试续写课文省略的内容。

范例:操场上,蝴蝶还停在秋千上面。白杨树哗啦啦地鼓着手掌··。

调节与反思:

创设情境,使用文字游戏,让学生更好的巩固练习,识记字词。

教学过程。

三、展示分享。

小组同学说一说你找到的有新鲜感的句子,跟同学们分享一下,一定要说一说你的推荐理由哦。

四、表达练习。

你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同学们在学校里做什么?选择一个场景写下来!

预设:在教室里、在操场上、在大树下……。

五、感悟体验。

通过学习课文,你体会到了什么?

课文通过描写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爱。

播放:《爱我中华》,感受各民族和平共处的和谐和少年儿童美好的生活。

推荐阅读《窗边的小豆豆》。

推荐语:《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作家黑柳彻子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这本书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小豆豆(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棱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巴学园里亲切、随和的教学方式使这里的孩子们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

七、巩固练习。

调节与反思:

通过阅读有新鲜感的词句,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板书设计。

练习题。

1、打开“基础训练-《大青树下的小学》”,一起来闯关吧!

2、完成配套练习册。

作业设计教学札记。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

一、导入。

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3、教师配乐范读。

三、试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提示一下。

四、分组朗读,小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晨、绒、服、装、读、影”。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晨”是上下结构,注意“辰”要拖着“日”,相互要结合紧凑。

“绒”是左右结构,由“纟”和“戎”组成,右边的“戎”共六笔,不要漏写。

“服”的“月”字旁要瘦一些。

“装”是上下结构,书写要紧凑。

“读”是左右结构,右边是“卖”,不是“买”。

“影”是左右结构,右边三撇,写得匀称。

b、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通过朗读感悟民族小学的美。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完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d、配乐朗读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样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

4、第四自然段。

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交流感受。

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c、齐读这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大青树下的小学作文

清晨,从马路上,从街道里,从天桥下,从一条开着向日葵和玫瑰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他们穿着整齐的校服,来到学校。他们向护送自己上学的家长道别,向尊敬的校长敬礼。

“叮铃铃,叮铃铃!”校园里的上课铃响了。上课了,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讲,热烈地讨论,积极地发言。窗外安静极了,树叶不摆了,花儿不摇了,知了不叫了,蜜蜂停在花朵上,好像在倾听老师的讲解。最有趣的是两只蝴蝶,趴在窗台上一动不动,那样渴望地听着。下课了,同学们在楼道里跳绳、踢毽子、做游戏,一片欢腾的景象。

大青树下的小学作文

早晨,从马路上,从小路上,从大街小巷里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穿校服的,有穿黄色衣服的.,还有穿白色衣服的。

“叮!叮叮!”“叮!叮叮”

上课铃敲响了。

上课了,外面十分安静,树叶不摇了,风儿不吹了,时间仿佛停止了。

窗外一直有蜜蜂在叫,好像它在为回答问题的同学鼓掌呢!

下课了,有的同学玩电脑,有的看书,还有的画画!

这就是我们的小学,一所两江的小学。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

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2、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提示一下。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晨、绒、服、装、读、影”。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晨”是上下结构,注意“辰”要拖着“日”,相互要结合紧凑。

“绒”是左右结构,由“纟”和“戎”组成,右边的“戎”共六笔,不要漏写。

“服”的“月”字旁要瘦一些。

“装”是上下结构,书写要紧凑。

“读”是左右结构,右边是“卖”,不是“买”。

“影”是左右结构,右边三撇,写得匀称。

b、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通过朗读感悟民族小学的美。

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完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d、配乐朗读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样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

4、第四自然段。

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交流感受。

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c、齐读这一自然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大青树下的小学作文

我的学校座落在风景秀丽的梅林山下。

走进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校园右侧高大气派的教学楼,外墙印着几个醒目的大字——福田区实验教育集团侨香学校。

再往里走便是“中庭花园”。初春,百花吐出嫩芽,盛夏美人蕉、鸡冠花竞相开放;仲秋菊花婀娜多姿;暖冬梅花芬芳扑鼻。校园双层运动场是我最喜欢的地方。每学期,我们在那里举行大型运动会,尽情挥洒汗水。

美丽的校园留下我们欢乐的笑声,留下童年美好时光。

我爱我的学校。

大青树下的小学作文

清晨,明媚的阳光透过树叶斜射在地上,我背着新书包,哼着歌,蹦蹦跳跳的来到学校,刚进学校,我就看见了一张张笑脸。

“叮铃铃,叮铃铃”。上课铃声响了,同学们飞快地跑进教室,端正坐在位置上,大声地读起了课文,同学们读课文的声音真好听,小鸟、蜜蜂和蝴蝶都在听课文,它们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好像在说:“你们真棒”!

下课了,同学们各个都在做游戏,有的在踢足球,有的在打篮球,有的在跳高,还有的'在跳远,可真热闹啊!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美丽的小学,洁白的蒲公英,在空中摇晃……。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

1.能正确认读“坝”等10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晨”等13个字和“早晨”等21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制定依据:课后识字写字安排和“词语表”安排,和课程标准关于学段理解词语的目标要求。)。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结合资料袋和插图,一边读一边想想课文描写的画面,能说说课文描写了几个画面,是什么样的画面,了解课文内容;能找出这所学校有哪些特别地方的语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感受边疆多民族小学的学习生活的美好(制定依据: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

3.能按照提示场所和开头,仿照课文,选自己学校一个场景说一说。(制定依据:课后练习。)。

4.知道什么样的词句是“有新鲜感的”,能找出这样的词句和同学交流。(制定依据: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

教学目标2、3、4。

教学目标2、3。

教师:“坝”等10个会认读的字的字卡(不注音),教学ppt。

学生:每人一套“坝”等10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的)。

一、学习单元导读,明确单元主要教学目标。

(一)认识“单元导读”。

1.初识“单元导读”。

2.了解“单元导读”内容构成,明确第一单元主要教学目标。

(1)导语:(利用ppt进行解说)“单元导读”除了背景图外,一般会有两段文字,其中的一段告诉我们这个单元课文的主题内容,一段则告诉我们这个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让我们读读第一单元的导读,看看哪段文字告诉我们这个单元课文的主题内容,哪段文字告诉我们这个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

个体操作。

(2)反馈指导。

预设:第一段文字告诉我们告诉我们这个单元课文的主题内容,第二段文字告诉我们这个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

(3)(复习默读要求后)出示任务:默读这两段话,想一想,这个单元课文的主题内容是关于什么的?这个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有哪些?分别用不同的符号标示出来。

(4)反馈指导。

预设:

这个单元课文的主题内容是关于校园的(或学校的)。

这个单元的主要学习目标有两个: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体会习作的乐趣。

3.小结:对了。这个单元的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写校园的情况或人和事,主要的学习目标有两个:一是在学习课文的时候要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因为这些有新鲜感的词句一般与课文的主题思想有关,与写生动具体有关;一是通过这个单元的习作写作过程,体会习作带给我们的乐趣。

二、激趣导入,释题,明确课文主要教学目标。

(一)激趣导入。

2.齐读课题。

(二)释题,明确课文主要教学目标。

1.释题。

提问:同学们,读了课题,从课题你们知道课文讲的是一个什么地方?(指名回答。预设课文讲的地方是小学。追问:你从课题中哪个词语知道的?预设:我从课题“小学”这个词语知道的。)从课题里,你还了解到关于这所小学的什么信息呢?(指名回答:从课题我还了解到这所小学是在大青树下面的。)。

2.明确主要教学目标。

三、指导预习,梳理课文条理。(设计说明:一、课堂上进行预习,让所有学生都在同一起跑线上起跑,有利于真正实现顺学而导,能有效缩小学生的两极分化。二、第三学段有个重要的教学目标:“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要“抓住要点”,就需要梳理课文条理,概括各部分内容。这虽然是第三学段的教学目标,但是课标指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所以,学习梳理课文条理,学习概括各部分内容(三年级主要是自然段。),是三年级重要的教学目标,要给予安排。再者梳理课文条理,是一项很好的思维训练的语文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理解力、分析力、概括力、抽象力等思维能力都得到锻炼。)。

(一)指导预习,粗知课文内容。(设计说明:一、“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第二学段一个教学目标,由于几乎每篇课文都应该落实,为免重复啰嗦,没有制定在“教学目标”中,但要在每一课文的学习中安排落实,尤其是叙事性课文。二、“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的外显表现,就是能用六种基本句式表达出来。三、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到整体,是阅读教学的一个基本规律。因此,“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既是一个教学目标,也是一个从整体入手的阅读教学策略。)。

1.出示预习任务。

(1)轻声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拼读一下字上的音节,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朗读下来。

(2)读完课文后,把会认读的字词圈画出来,借助拼音,把生字词读准。

2.反馈指导。

(1)ppt出示会认读的生字词(注音)。通过个别指名检查等方法,指导读准生字读音。

(2)说说哪个生字容易读错,指导读准音难字。预设:“扬”“凤”“摔”。

(3)ppt出示会写字词“早晨、绒球花、服装、安静、停、粗壮、影子”复习认读。

提示:会认读的字词和会写的字词中红色的字,学习完课文,就要求正确书写。

(设计说明:一、第二学段学习的重点已转移到阅读了,因此,识字教学在通过读音教学解决了生字(会认的字)的读音,扫除了阅读障碍,就应该进入阅读的学习,充分利用无意注意来达成正确认读的目标。二、会写的字,除了认写同步的字外,其余的是已经会认读的了。这里复习认读,既是诊断性检测,又是唤起注意的操作,为阅读过程中利用无意注意记认字形做铺垫。三、关于理解会认读的字词义。按照课标的要求,学生如没有产生阅读理解的障碍,就应该视作达成理解的教学目标了。)。

3.导语:我们学习了课文会认读的字,复习了会写的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下面我们继续预习课文。

出示任务:朗读课文,注意做到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不会读;注意做到标点符号的正确停顿和句子中间的正确停顿。继续思考预习任务3。

个体操作。

4.反馈指导。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评议是否读准、读通顺,听的同时继续思考预习任务3。

(2)反馈预习任务3,说说从哪些语句中获得此信息。预设:

5.出示任务:同桌用简练的一两句话说说“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什么样的小学”,相互提提意见。(评议标准:1.要包含以上回答的内容;2.语句要通顺连贯。)。

6.反馈指导。

预设: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边疆的山里的多个民族小学,是一所可爱的小学。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可爱的多个民族小学,是一所边疆山里的小学。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可爱的边疆山里的小学,是一所多个民族的小学。

7.小结: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了会认读的字,复习了会写的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朗读了课文,粗知了课文内容。接下来,我们要继续学习,看看课文是怎样把这所边疆的多民族的可爱的小学写具体的。

(二)学习梳理课文条理,了解课文要点。

1.导语:要了解课文是怎样把这所边疆的多民族的可爱的小学写具体的,首先就要了解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出示任务:(ppt出示课文插图)默读课文,结合插图想一想,课文写了哪三个内容把这所边疆的多民族的可爱的小学写具体的?请在那个内容开始和结束处标上“‖”。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

(1)第1自然段一个内容。早晨,各族小学生来到学校上学。

(2)第2、3自然段一个内容。上课了,大家一起朗读课文;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活动。

(3)第4自然段一个内容。这所边疆可爱的小学环境优美。

3.小结:通过大家的交流讨论,我们梳理了课文条理,知道课文写了三个内容,向我们介绍了这所多民族的边疆的可爱的小学:一是早晨,各民族小学生来到学校上学;二是上课读书下课活动;三是优美的环境。

四、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认识交流“有新鲜感的词句”。(设计说明:根据教学目标2设计这个教学环节,认识了解“有新鲜感的词句”,培养语感。)。

(一)想象“上学”的画面,初识“有新鲜感的词句”。

1.导语:我们梳理了课文条理,把握了课文内容要点,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新知识,进行新的练习了。读读第一部分内容,看看围绕着“上学”这个内容,一共写了几句话,用序号表示出来。(指名回答。预设:围绕着“上学”这个内容,一共写了4句话。)。

出示任务:(ppt出示资料袋)朗读第一部分内容,对照着资料袋,想一想:在朗读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你的脑海里会浮现出几个画面?分别由哪些句子形成一个画面的,在句子前标上序号。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

预设:

在朗读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我的脑海里会浮现出三个画面。

第1个句子是一个画面;第2、3个句子是一个画面;第4个句子是一个画面。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4.反馈指导。(采用读中理解、理解中读的策略进行。)。

预设:

画面:早晨,从各地走来了多民族的许多小学生。

“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形成“从各地”走来的画面;“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形成“多民族”的画面。

5.小结:这个句子,用了三个“从……”相似的结构的.词语,和“有……有……有……还有……”让我们一读就在脑海里能形成清楚具体的画面,读起来朗朗上口,形成一定的语势,给我们有身临其境、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样的词句,我们叫它为“有新鲜感的词句”。

6.导语:我们接着学习这一部分,看看还有没有“有新鲜感”的词句。

7.反馈指导。(采用读中理解、理解中读的策略进行。)。

预设:

画面1:绚丽多彩的学校。

“穿戴不同”“鲜艳的服装”“绚丽多彩”形成“绚丽多彩的学校”画面。

画面2:同学们来到学校后的进行各种活动。

“向……打招呼,向……问好,向……敬礼。”形成“进行各种活动”的画面。

8.小结:除了使用相同词构成的几个相似结构词语的句子可以叫“有新鲜感的词句”外,进行具体细致描述的词句,同样能让我们一读就在脑海里能形成清楚具体的画面,读起来朗朗上口,给我们有身临其境、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样的词句也叫做“有新鲜感的词句”。

(二)想象“读书、活动”的画面,再识“有新鲜感的词句”。

1.出示任务:(ppt出示课文插图)朗读第二部分内容,观察课文插图,想一想:在朗读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你的脑海里会浮现出几个画面?分别由哪些句子形成一个画面的,在句子前标上序号。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

预设:

在朗读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我的脑海里会浮现出三个画面。

从“‘当,当当!’”到“那声音真好听!”是一个画面;从“这时候”到“是那样好奇地听着。”是一个画面;余下的句子是一个画面。

个体操作,四人小组交流。

4.反馈指导。(采用读中理解、理解中读的策略进行。)。

预设:

画面1:上课了,大家在同一个教室里朗读课文。

“当,当当!当,当当!”形成了铜钟敲响上课钟声的画面,“一齐朗读”“声音真好听”形成朗读课文的画面。

画面2:山林里的朋友在安静地听大家朗读课文。

“不摇了”“不叫了”“停在”“都在听”“最有趣的”好“好奇地听着”形成安静听大家朗读课文的画面。

追问:作者把什么当做同学们“山林里的朋友”了?(指名回答。预设:作者把树枝、鸟儿、蝴蝶和猴子当做同学们“山林里的朋友”了。)这些“山林里的朋友”真的会听大家朗读课文吗?(指名回答。预设:这些“山林里的朋友”不是真的会听大家朗读课文。)那作者为什么说这些山里的朋友“都在听”“好奇地听”呢?(指名回答。预设:应为作者把树枝、鸟儿、蝴蝶和猴子当成人了,成了朋友,所以作者说这些山里的朋友“都在听”“好奇地听”。)。

画面3:下课了,小鸟、松鼠和山狸看大家在大青树下活动。

“赶来看热闹”形成看大家活动的画面。

5.小结:除了使用相同词构成的几个相似结构词语的句子和进行具体细致描述的词句,可以叫“有新鲜感的词句”外,形象地模拟声音和把物当作人来写的词句,同样能让我们一读就在脑海里能形成清楚具体的画面,读起来朗朗上口,让我们有身临其境、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样的词句也叫做“有新鲜感的词句”。

五、小结:(学习状况和知识能力点)。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

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提问学生对于少数民族的了解,与我们日常饮食与服饰等作对比。引出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并展示图片。

2.初读课文清晨,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早早地起了床,迎着朝阳,踩着露珠,蹦蹦跳跳,高高兴兴地朝同一个地方走去,他们要去哪呀?(大青树下的小学)对,那可是一个充满欢笑,美丽而可爱的地方,今天咱们一起去走一走,看一看,保证你们去了就舍不得离开。

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3.教师配乐范读。选择具有云贵民族风情的乐曲,如《小河淌水》、《蝴蝶泉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等配乐。

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教师随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适当提示。

四、分组朗读,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晨、装”。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3.抄写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急需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发现民族小学的美和课文的美。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学生读后交流。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d.配乐朗读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仿佛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么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

4.第四自然段。

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

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c.抒情地齐读这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四、抄写句子,加强积累。

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五、布置作业。

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大青树下的小学仿写

清晨,从天桥上,从马路上,从高楼大厦里,走来了一群小学生。他们向在教室屋檐上的燕子打招呼,向灌木丛握手,向和蔼可亲的校长问好。

“叮叮当当,叮当叮当!”上课铃响了,同学们三步两步冲进教室,争先恐后的翻开课本,开始朗读课文。姚老师披着黑色瀑布似的长发走到讲台上,微笑着开始讲课。她讲的课精彩极了,大家都专心的听着。

“叮咚叮咚,叮叮咚咚!”下课铃敲响了。同学们像关在笼子里被释放的小鸟,快乐地冲出教室。有的跳绳,有的踢毽子,有的砸沙包,热闹极了!

“当当当!叮咚当!”饭铃响了,大家抓起盘子,跑到讲桌上,盛了一大盘饭,回到座位上。大家看见了饭就像大灰狼看见了小绵羊一样,狼吞虎咽的吃着,不一会儿便把盘里的饭一扫而光了。

“叮咚,叮咚,当当,当当!”放学了,大家排着队伍,迈着整齐的步伐,走向了学校的大门。大家都很高兴,蹦蹦跳跳的跟着爸爸妈妈回家了。

清晨,阳光洒在刚浇过水的路面上,闪闪发光。从周围的小区里,从金灿灿的道路上,从铺满树叶的人行道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来到学校门口,他们向校长致敬,向执勤的同学打招呼,向飘扬的五星红旗敬礼。

上课了,同学们冲进教室,拿起书本,坐姿端正的朗读课文,那朗朗读书声,让教室外面霎时变得鸦雀无声,小青虫不爬了,蝴蝶不飞了,小麻雀也不叫了,它们都在安静的听故事。下课了,同学们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快地冲了出去,有的玩跳绳,有的玩写王字,还有的玩石头剪刀布……他们玩的可真是各式各样啊!

早晨,从绿树浓荫的小路、从雄伟的天桥上、从拥堵的马路上,走来了许多背着书包的小学生。同学们走进校门,向校长打招呼、向老师打招呼、向同学们打招呼。

上课时,同学们听到铃声响了,就各自纷纷回自己的教室上课。学校里很安静,没有鸟的叽叽喳喳的叫声、没有同学们追逐打闹的吵闹声,只有同学们的读书声。下课铃响了,同学们一窝蜂跑出去玩,有玩踢毽子的、有玩老鹰捉小鸡的……。顿时,学校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早晨,从公园边、从马路上、从大楼下,走来了许多小学生。同学们向太阳微笑,向同学招手,向老师问好。

“叮铃铃,叮铃铃……”清脆的早读铃响了,同学们拿出课本,教室里响起了同学们郎朗的读书声。快听,那读书声真是美妙,窗外的小鸟飞来飞去,好像跟着我们一起朗读。

下课了,同学们你追我赶的嬉戏着,有砸沙包的、有跳绳的、还有跳格子的……竹林里的小草、小花随风摇摆,只要你从旁边路过,那声音就会让你至今难忘。

午休时,钟声敲响了,同学们三步并两步的跑进了教室,老师来了,教室立刻变安静了,我们很快就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早晨,从车来车往的马路上,从鳞次栉比的楼房里,从。

崭新美丽的天桥上,走来了许多精神饱满的小学生,有穿薄短袖配短裤的,有穿长袖配长裤的,还有穿别的衣服的同学。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同学们都开心的握握手。那花花绿绿的服装把学校好似打扮成了一幅画。同学们向天空的太阳公公打招呼,向温柔体贴的老师问好,向执勤的阿姨给了一个大大的拥抱。

“叮铃铃,叮铃铃,叮铃铃、铃、铃、……”上课铃响了。

上课了,同学们穿着自己美丽的服装,跑进了教室,姚老师已经在教室里等我们了,在姚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齐声朗读课文,那声音,多美妙,多动听!这时候外面安静了,草不斜了,小麻雀不叫了,毛毛虫也不吃叶子了,好似都在聆听这美妙的声音。下课了,我们扎堆的往外跑,毛毛虫继续吃叶子,小麻雀开始唱歌,草也开始随风摆动。

这就是我美丽漂亮的小学。有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有高年级排练花辊的方阵,还有欢声笑语在教室里回荡。

早晨,从大街上,从小巷里,从一辆辆车里,走来了许多小学生。他们向值周的同学和老师打招呼,同学们也互相问好。整齐的校服,鲜艳的红领巾把校园打扮的庄重美丽。

“叮叮当!叮叮当!”学校里的上课铃响了,大家匆匆忙忙的跑进了教室。

上课了,每个班都上着不同的课,有的班传来朗朗的读书声,有的班传来有的班传来悠扬的歌声,楼底下的操场上,传来了为同学加油的喊声。不管上什么课,同学们都全神贯注,全身心地投入。下课了,操场变成了欢乐的海洋,有的在打沙包,有的在跨大步,有的在跳绳。

这就是我们的小学,一所欢声笑语的小学,高大的教学楼,矗立在高新三路上。同学们努力学习的身影,在校园中随处可见。

清晨,从一条条马路上,从高高的天桥上,从一棵棵大树下,走来了一群精神抖擞的小学生,大家都穿着漂亮的校服来到了高新一小的大门前。有礼貌的小学生向每天在校门口迎接我们的老师问好,向大树握手,向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敬礼,大家一个个都非常有礼貌。

这时,叮铃铃叮铃铃,上课了同学们一个个急匆匆的跑回了教室里,大家坐端正,等着美若天仙的姚老师来上课,门推开了姚老师走了进来,大家都开始上课了。大家的朗读声真美妙,外面的鸟儿不叫了,树枝也不摇了,好像在听那美妙的朗读声。

下课了,大家跑出教室,有的在操场上跳绳,有的在跑步,还有的在玩游戏……操场上可真热闹。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