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水大班教案(热门13篇)

时间:2023-12-03 05:31:53 作者:雅蕊

在大班教案的编写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能力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帮助每个学生都能够取得进步。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大班教案的典型范文,供大家参考。

奇妙的蛋壳大班教案

1、感受蛋壳凸凹两面所承受力的差异,知道拱形物体表面能承受较大的力。

2、实验时能小心操作,会将猜想和实验的结果记录下来,并能大胆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的实验结果。

一、导入活动:通过小鸡出壳的故事,引出问题让幼儿讨论:

“到底是鸡姐姐从外面啄破了蛋壳?还是鸡妹妹从里面啄破了蛋壳?”

幼儿猜想并记录。

二、幼儿通过动手实验来感受受蛋壳凸凹两面所承受力的差异。

1、引导幼儿想象,用笔尖代替小鸡嘴,用吸管统一高度,保证每次用力大小一样。

2、幼儿每人拿几个蛋壳,用笔尖代替小鸡嘴在蛋壳凸凹两面进行实验,并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3、集体记录。

师:“是谁啄破了蛋壳?”

“蛋壳是从外面啄破的还是从里面啄破的?为什么从外面啄不容易破呢?”

“下面我们来看看蛋壳是什么样的?”(是拱形的、半圆形的、……)。

“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原来拱形的物体表面都能承受很大的力,不信,我们用这张小纸条来做个实验就知道了。”

三、幼儿体验拱形的纸桥所能承受的压力。

1、“这儿有两张纸条,一个把它做成直桥,一个做成拱桥,我们来看看哪种桥的力气大?”

2、教师介绍示范制作方法。

2、幼儿两两合作实验,一个做直桥,一个做拱桥,然后实验(在桥面上放小积木)并做好记录。

3、大家把自己的记录结果说出来,得出结论:拱形的桥面能承受更大的压力。

三、拓展经验,知道拱形的表面能承受较大的力。

师:“小小的蛋壳里面藏了这么多秘密,后来人们就根据这个奇妙的蛋壳造出了许多建筑物,我们小朋友知道有哪些建筑物是拱形的吗?……”

1、幼儿回忆已有的经验。

2、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拱形建筑物,丰富幼儿的经验。

教师一一出示拱形的建筑物,如拱桥、拱形的屋顶、拱形隧道……)。

《奇妙的颜色》大班教案

“小朋友们,你们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一束花,好看吗?谁能说一说这束花都是什么颜色的?”

(如:大海是蓝色,国旗是红色,草地是绿色……)。

二、有趣的调色实验。

1、两种颜色调色(三原色)。

(1)、师:“今天,老师在桌上为你们准备了几种颜色调料,看一看它们是什么颜色的?(红、黄、蓝)请小朋友们想一想如果把它们其中的两种颜色调合在一起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呢?(幼儿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师:如果我们把红色、黄色调在一起会变成什么颜色呢?依次说出:蓝色、黄色;蓝色、红色分别调和在一起会变成什么颜色。

(2)师:下面你们就把自己猜想的结果用彩纸圆圈贴在第二行的格子里。

(3)、教师让幼儿说出自己的猜想结果。

(4)、幼儿进行调色实验。(黄+红、黄+蓝、红+蓝)。

(5)、让幼儿说出实验结果和预想结果有什么不一样。

(6)、教师小结。

2、三种颜色调色。

(1)、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把三种颜色放在一起?看看又会调出那些颜色。

(3)幼儿间相互交流调色体会。

三、教师进行总结。

四、活动延伸:

用幼儿调出的颜色进行一次绘画比赛。

《奇妙的生命》大班教案

1、引导幼儿了解在妈妈肚子里的成长过程。

2、培养幼儿对妈妈的爱

图书 课件ppt

一:开始部分:让幼儿观看大屏幕,提问, 引出主题。

二:基本部分

1、师:猫宝宝是从哪里出来的?

幼儿:猫宝宝是从猫妈妈的肚子里生出来的。

2、让幼儿说一说哪些可以从蛋里出来?(鸡、鸭、鹅……)

老师告诉幼儿从肚子里生出来的宝宝叫胎生,从蛋里孵化出来的叫软生

5、让幼儿观看大屏幕,从书中找出宝宝是怎么一个月一个月长大的?(在书的14页、16页、17页)

6、在黑板上出示十张(十月怀胎)图片,请幼儿找一找第一个月什么样?第二个月什么样?以此类推,老师讲解。

7、让幼儿欣赏视频,观看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样子。脐带有什么作用?(是一根生命的管道)

8、 让幼儿欣赏视频,看看脐带是怎样剪掉的?几天之后,脐带就会自动脱落。

三:活动延伸:

老师再次讲解宝宝在肚子里的成长,让幼儿加深对妈妈的爱。

奇妙的磁铁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

1.在探索活动中发现磁铁的秘密,感知磁铁的特性。

2.愿意参与探索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快乐。

3.初步感知磁铁的磁性与生活的关系。.

4.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5.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1实验器材:磁铁、带回形针的纸小鱼、,水彩笔、螺丝帽、棉签、螺丝钉、扣子、别针、发夹、橡皮筋、纸片、回形针、小棒、塑料玩具、硬币、气球一人一份。

2、观察记录表一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钓鱼游戏。

二、大胆的猜想。

1、认识实验材料。

2、想想哪些会被磁铁吸住,哪些不会被吸住?

3、学会把自己心里想的记录在记录表的第一排中。

三、大胆尝试磁铁吸吸吸。

1、动手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2、与小伙伴交流结果。

四、大胆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

五、拓展经验,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作用。

反思:

这节课通过幼儿了解动物过冬的方式,其实动物也很聪明,为了能生活下去,不让自己饿死、冻死,都有度过寒冬的方式,还丰富了词汇。让幼儿更懂得怎样去爱护动物。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让幼儿观察一些事物,多了解一些科学知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奇妙的圆》大班教案

1、在圆形上联想出简单的物体,并表现其主要特征。

2、感受圆形变化的美。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奇妙的圆”、各种大小不同的圆、图画纸、记号笔、油画棒。

(一)感悟活动。

1、魔术游戏,出示课件,看看这些圆形变成了什么?

2、探索圆形的变化。

(1)幼儿与同伴讨论、把圆形变成什么?

(2)请个别幼儿说出自己想把圆形变成什么?

教师用语:你们真是一个聪明的魔术师,会把圆形变成这么多可爱的东西。

(二)尝试制作,进行圆形联想。

1、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制作。

2、注意画面的合理安排。

(三)展出幼儿的作品

请幼儿介绍自己把圆形变成了什么,并把它编成一个好听的故事。

1、在圆形上联想出简单的物体,并表现其主要特征。

2、感受圆形变化的美。

多媒体课件“奇妙的圆”、各种大小不同的圆、图画纸、记号笔、油画棒。

(一)感悟活动。

1、魔术游戏,出示课件,看看这些圆形变成了什么?

2、探索圆形的变化。

(1)幼儿与同伴讨论、把圆形变成什么?

(2)请个别幼儿说出自己想把圆形变成什么?

教师用语:你们真是一个聪明的魔术师,会把圆形变成这么多可爱的东西。

(二)尝试制作,进行圆形联想。

1、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制作。

2、注意画面的合理安排。

(三)展出幼儿的作品

请幼儿介绍自己把圆形变成了什么,并把它编成一个好听的故事。

《奇妙的颜色》大班教案

1、理解美术三原色、三间色及两两等量相加的意思。

2、大胆尝试动手操作、调配颜色、并记录。

3、感受三原色组合成新色彩的神奇,体验认识色彩活动的快乐。

1、物质准备:魔法瓶三个、ppt课件一份;一瓶醋、一瓶矿泉水、一瓶牛奶;调色杯人手一份、颜料水共14份(红、黄、蓝)、记录单、笔。

2、经验准备:幼儿有认识颜色的经验。

3、环境准备:适宜操作的室内环境。

1、重点:理解美术三原色、三间色。

2、难点:能准确的用“两两等量相加”调试出三间色。

(一)活动导入,渲染活动气氛,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1、教师出示装有白水的矿泉水瓶,请幼儿察验后开始变魔术,依次变出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水。

2、这三个颜色宝宝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你们知道吗?幼儿回答……。

3、教师:现在老师来告诉你们,他们共同的名字叫做“美术三原色”,(色彩中不能再分解的基本色叫做原色,原色可以合成其他的颜色,而其他颜色却不能还原出本来的的色彩。我们通常说的美术三原色,即红、黄、蓝。三原色可以混合出所有的颜色)。

4、你们来猜猜老师为什么去学这个魔术,然后今天在这里表演变魔术?幼儿回答……。

5、师:因为这三个美术三原色宝宝想去彩色城堡玩。

(二)出示彩色城堡图。

1、师:但是想进彩色城堡必须打开城门。怎么才能打开城门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彩色城堡的主人是怎么说的。(彩色城堡的主人:“欢迎你们来彩色城,如果要打开彩色城堡的门,必须要6种颜色填满锁上的6个三角形组成的风车门才行。现在你们的老师已经变出了红、黄、蓝三种颜色。)。

2、教师提问:

(1)现在只有三种颜色,城门能打开吗?为什么呀?幼儿回答……。

(2)请你们猜猜看,剩下的3个地方,有可能分别需要哪些颜色呢?幼儿回答……。

3、到底是什么颜色,我们还是来听听彩色城的主人是怎么说的吧。(彩色城主人:”剩下的这3个地方,可不是随便什么颜色都能填的,一定要红、黄、蓝三种颜色两两等量相加后出现的颜色才行,小朋友们,快点帮帮美术三原色宝宝们吧。“)。

4、师:什么是”两两等量相加“?幼儿回答……(半杯醋加半杯牛奶,半杯醋加半杯矿泉水,半杯牛奶加半杯矿泉水,现场请幼儿演示、记录,特意确定如何”两两相等“。)现在你们学会了”两两等量相加“这个本领了。

5、师:你们愿意帮助美术三原色宝宝们吗?那请你们有序的走到下面桌子去,每个小朋友的前面都有调色杯及你们需要用到的工具,桌子的中间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颜料水,根据彩色城主人的要求,你们一定要将这些颜料水两两等量相加调试在一起才行。不然我们就进不了彩色城堡。

(三)幼儿操作、记录、播放音乐,让幼儿进行调色并记录,教师巡回指导:

(四)小结、讲解。

(1)红色和蓝色两两等量相加在一起时是紫色、

(2)红色和黄色两两等量相加在一起时是橙色、

(3)黄色和蓝色两两等量相加在一起时是绿色。

2、当幼儿发现颜色量多或少,配出来的颜色也会尽然不同时,支持、鼓励幼儿的新发现,同时做进一步的规律总结。如:”红色+蓝色“,当蓝色配多时,会变成紫红色等。

(五)介绍”三间色“。

1、师:小朋友们真能干,彩色城堡的主人让我们找的三种颜色全都找到了。你们知道吗?紫色、橙色、绿色,这三种颜色也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美术三间色“。原来,这些美术三原色(红黄蓝)两两等量相加后还可以变出绿、橙、紫这些美术三间色呢,真神奇呀!

2、现在,6种颜色全都找到了,那我们可以进去了吗?问问彩色城的主人。(彩色城主人:”你们可真厉害,6种颜色全找齐了呢,请进来吧。“)。

3、师:彩色城里好漂亮啊,今天,彩色城里大丰收了,里面收获了许许多多的蔬菜水果,老师选出了三种水果,我们来看一下他们分别是什么?西瓜、茄子、橙子。它们是什么颜色的?(绿色、橙色、紫色)。

师:因为今天你们上课表现都非常的棒,所以彩色城堡的主人有一个任务要交给你们,我们来听听是什么任务。彩色城堡的主人”小朋友们,你们今天的表现可都太棒了,我想交给你们一个任务,这个任务是你们回到你们班教室用今天你们学习到的美术三原色和美术三间色来装饰你们班的教室,我相信你们会完成得很好的“你们有没有信心完成彩色城堡主人交代的任务呢?那现在请小朋友们有秩序的排队回教室思考思考要怎么装饰,一会儿罗老师回教室时请大家说说自己的想法哦。

《奇妙的颜色》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人体感觉的探索精神及学习的兴趣。

2、发展幼儿的感知、观察能力及用不同语言表达感官经验的能力。

3、认识感觉器官的重要性,学习运用听、看、摸、嗅等感觉途径探索事物。

活动准备:

图片,卡片。

活动过程:

1、健康活动:身体触觉爱护眼睛。

2、语言活动:故事《颜色真奇妙》小线索大侦探。

3、社会活动:神秘箱假如我看不见。

4、科学活动:嗅觉瓶眼睛变魔术复习8以内数的形成。

5、艺术活动:歌曲《猫戴帽》制作香香袋。

环境创设:

师生共同布置活动区角,各种五官表情卡片、娃娃脸谱(无五官)、彩色透明卡、眼镜架。

家长工作:

1、和幼儿一起搜集日常生活中颜色鲜明、气味较强、触感较明显的物品,供幼儿运用不同的感官去感知探索。

2、外出时注意引导孩子运用不同的感官了解周围环境。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听音乐。

奇妙的水大班教案

本活动运用的知识是有饱和溶液和改变液体密度等有关知识。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溶质的溶液。增加溶剂密度的方法:添加溶质。本活动的科学原理在于将糖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使该溶液的密度增大,沉入水底。

1.通过感受不同水的变化,萌发幼儿初步的探究欲望,体验成功的乐趣。

2.引导幼儿初步的尝试、感知和发现饱和溶液。

3.让幼儿乐意用自己的语言与同伴交流实验过程与结果。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尝试自己动手制作饱和溶液。

两杯有颜色的水,两杯透明的水,白糖,小勺,筷子。(此材料幼儿人手一份)。

1.看一看,想一想。

谈话导入:“小朋友看看,老师手里有什么?

我要变个神奇的魔术,把红色的水倒入透明的水中,看看会发生什么?

(老师边讲述过程,边着重提出:将有颜色的水慢慢的`缓缓的倒入透明的水中)。

2.试一试:

小朋友,那么你们想做这样好看的水吗?现在请你们用桌上的水来试一试,看看你们能不能做出这样奇妙的水来。

(教师给幼儿分别提供一杯透明的水和一杯红色的水,请幼儿倒一倒,看看能不能倒出两层的水来。)。

3.说一说:

(教师请幼儿大胆说出自己实验的方法和结果)。

想知道老师的魔术是怎么做出来的吗?别着急,让我们先来看看大屏幕。(放课件)。

你看到了什么?

屏幕上的实验成功了吗?为什么?(因为和老师的水一样分为上下两层)。

他是怎么做的?(请幼儿自由回答)。

请小朋友观察老师这杯有颜色的水与你们有颜色的水有什么不同。(有没融化的糖,水很稠)因为老师在水里加了好多好多的糖,直到水吃饱了糖,再也吃不下去,变成了饱和溶液。水吃了那么多的糖,就会变得重起来。而重的东西是要沉底的,所以吃饱了糖的饱和溶液才会沉在水底,而透明的水就变成了两层。

4.做一做:

5.分享。

将自己做的奇妙的水拿到老师的桌上摆好,相互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结果又是什么样的?(是很清晰的分层,或是浅浅的一点点分层,或者没有分层)。

6.延伸:

请小朋友想想还有什么东西也能在水中制作饱和溶液?回家自己动手尝试下。

科学活动《奇妙的水》很适合大班的孩子,大班的孩子好奇心强,也很想自己有机会动手制做出他们自己喜欢的东西。本活动难度不大,但很容易看出结果,使孩子们通过成功的结果加强他们的自信心。通过本活动使幼儿在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也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参加本活动的幼儿共44名,每位幼儿在实验中都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在第一次将普通的红色的水放透明的水里时,幼儿没有看到分层的现象都感到很失望,有几个幼儿用羡慕的眼光看着教师分了层的水。在第二次制作糖水的过程中,幼儿都知道放很多的白糖,有7名幼儿用小勺搅的很好,粘度也很好。但是有十几名幼儿不敢大胆的放糖,只是小心翼翼地用小勺舀了一点点糖,后来在教师的指导下又放了一些糖。大部分幼儿将制作好的糖水倒进了透明的水里,有二十三名幼儿成功了,他们高兴地叫着:“老师快看,我的水可好看了。”有九名幼儿本来也成功了。可是他们用小勺在水里搅了几下,结果本来已经分层的水又变成了一杯红色的不分层的水。十七名幼儿没有成功,原因是糖放的少了,糖水没有饱和,水的密度没有太大的增加,所以两种水又混合在一起了,没有发生分层的现象。

大班教案《奇妙的水》

活动过程:

一、朗诵散文诗《会变的水》,引导幼儿思考水是否真的会变,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二、回忆生活经验和在家做的“水变冰”的小实验,讲述“水是怎样变成冰的”。

三、幼儿观察水遇热的变化。

教师操作实验,引导幼儿观察:

1、你们发现水烧热后有什么变化?

2、你们看到杯口冒出了什么?

3、水气是从哪里来的?

4、水变成水蒸汽后到哪里去了?

5、杯子里的水有没有少?

6、水在什么时候变成水蒸气的?

四、引导幼儿讨论“怎样把水蒸气变成水?”

1、提问:我们能不能把水蒸汽变成水?

2、幼儿讨论,提出自己的想法。

3、利用实验材料进行操作验证。

五、帮助幼儿梳理有关水的三态变化规律的经验:当水的温度在“0”度。

以下时,水就变成冰。冰融化了变成水。水热了就会变成水蒸气了。水蒸气遇冷又会变成水。

六、跟读散文诗《会变的水》,启发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进一步观察水的变化。

活动目标:

1、了解水由于温度的高低,会发生变化的物理现象。遇热会变成水蒸气,遇冷会结成冰。

2、通过实验验证水的三态变化,发展探究能力。

活动准备:

1、请幼儿在家里用冰箱做“水和冰”的实验。

2、准备一只煤炉、锅、烧杯。

3、挂图一幅。

《奇妙的盐水》大班教案

1、能对科学现象产生兴趣,萌发初步的探索欲望。

2、在实验中发现盐溶解在水里会增加水的浮力,盐越多浮力越大。

3、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杯子、葡萄、盐、记录纸、视频“死海”的有关资料。

一、激发兴趣、引出活动内容。

1、谈话导入:“小朋友,你们还记得怎样让鸡蛋浮起来的吗?”(幼儿回忆经验)。

2、教师质疑小结:为什么在水里加了盐,鸡蛋就能浮起来的呢?原来盐溶解在水里,增加水的浮力,鸡蛋就浮起来。(幼儿一一说说:浮力)。

二、幼儿操作活动。

过渡:那是不是加了盐,物体就能浮起来呢?(幼儿猜测)。

1、那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呆会自己去试一试。在桌子上老师给你们每人准备了一杯水,要求每次加入1包盐,用筷子充分搅拌,放入葡萄,看看结果怎样?并把它记录在纸上。记住:试一次记一次。

2、幼儿操作。

3、交流:我发现一号桌的小朋友动作很快,由请他们来说说他们的发现?(1号组:我加了1、2包盐,葡萄没有浮起来,加了3包盐,葡萄浮起来了。)。

4、为什么加了1包、2包盐,葡萄没有浮起来?加了3包,葡萄能浮起来呢?(盐变多)。

5、教师小结:是呀,当水喝1包盐,浮力很小,没有力量托起葡萄,加入2包盐,还是浮力太小,只有当水喝足了盐,才有一定的力量托起葡萄,让葡萄浮起来。说明盐越多浮力越大。

6、还有哪一组的愿意来介绍一下你们的发现?(2号组:我加了1、2、3包盐,葡萄没有浮起来,加了4包盐,葡萄浮起来了。)。

8、你们都发现了呀,(出示标记)1号桌杯子里的水最少,2号桌杯子里的水多一些,3号桌杯子里的水最多)噢?水的多少和加的盐也有关系吗?到底是什么关系?(幼儿讨论)。

9、小结:原来水越多,需要喝的盐也就越多。只有让水喝足了盐才有力量托起葡萄,让它浮起来。

三、观看录象。

1、除了鸡蛋、葡萄能浮起来,我们的人能不能浮起来?(幼儿猜测)告诉你们,其实我们的人也可以浮起来,相信吗?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录象。

2、幼儿观看录象。

3、真是神奇呀!谁来说说看:为什么人也能浮起来?原来这不是普通的大海,而是死海,它的.含盐量比我们普通的海水要高6、7倍,浮力很大,难怪我们人都可以躺在上面了。

刚才我们有的小朋友把葡萄都浮起来,那能不能再让它沉起来呢?你们可以自己去试一试。

1、材料的准备可更加科学性与严谨性。比如每个杯子里的盐的量,存在一定的差误;再是提供给孩子们操作的水杯,可贴上标记,这样孩子们更加容易发现水的多少与加入盐的多少的关系。

2、在交流与讨论环节可更加深入,以便让孩子们更加充分的表达自己的发现。

大班教案《奇妙的水》

1、通过细心观察,发现水面形状的变化,了解水的表面存在着一股收缩的力——表面张力。

3、在实验过程中能细心观察,愿意与同伴合作实验,积极参与交流活动。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杯子4个、滴管4个、一元硬币4个、回形针(8盒)、抹布。

3、经验准备:提前让幼儿学会用滴管。

【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出活动内容。

师:对,你们猜得没错,就是水。(出示字卡:水)如果老师在“水”的前面加上一个词(神奇)现在变成了——幼儿读一读“神奇的水”

师:你们知道什么叫神奇吗?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来发现水到底有什么神奇的现象。

二、认识水的表面张力现象。

(一)探索水杯放回形针。

告诉你们哦,你们的每一个动作都有可能影响实验的结果,包括讲话的声音,放回形针时动作要轻,不要碰到杯子、不能晃动桌子等,要小心细致地实验和观察哦,现在开始实验。

4、幼儿操作,引导幼儿观察并记录发现的实验现象。

5、交流实验结果:你们在实验时发现了什么神奇的现象?

6、小结:在水没有流下来前,水面是鼓鼓的、向上的弧形,摇摇晃晃的。

三、探索水的表面张力现象的原因。

刚才我们在给硬币装水和给装满水的杯子里放很多的回形针时,都发现,一开始,水面都是会鼓起来但水却不马上流出来。咦难道是有什么力量在拉住杯口的水和硬币上的水?我们知道人是有许多细胞组成的,其实水也是由很多很多看不见的水微粒组成的。为了解释这个问题,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现在你们每一个人就像一个水微粒。

1、体验游戏:几位小朋友排成一个弧形队形,尽量保持身体不动,教师推动其中的几位小朋友,发现了什么?(小朋友离开了队伍。)然后小朋友按原队形互相手挽手站好,教师再推动其中的几位小朋友,发现了什么?(这时小朋友不容易脱离队形。)。

3、小结:这个秘密也被你们发现啦:原来硬币上的水微粒和杯子口上的水微粒与我们大家一样手拉着手,都在向里收缩,这时就有一股收缩、拉紧的力,叫做水的表面张力,水有了表面张力,水就不会流下来了吗?就像刚才我们做的游戏一样,假如老师用了很大的力,你们拉不动了就会散开,水微粒也一样假如力太大了它们拉不动了,水也就会流出来了,就像我们刚才做的实验,最后放的回形针太多了力太大了,水就流出来了。

四、延伸活动。

师:时间过得真快!我们一起通过猜想、实验、思考、游戏等,发现水的神奇现象,是水的表面张力。水还很多神奇的现象,我们以后再来研究,来发现。

奇妙的盐大班教案

1、让幼儿通过实验操作发现水里加盐会让物体浮起来的现象。

2、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2、把土豆片放到水里会怎样呢?我来试一试。

3、我这还有三杯水,我又要把土豆放到水里去,这回会怎样呢?(幼儿回答教师验证)。

为什么这个杯子里的土豆片会浮起来呢?

告诉你们一个秘密,老师在这三个杯子里分别加了一些东西,是什么东西呢?就是桌子上蓝、绿、橙三个盆里的东西,那到底是哪个盆里的东西会帮助土豆浮起来呢,下面请小朋友自己动手试一试。

2、操作后谈话:你的土豆怎么样了?浮起来了吗?你发现了什么?

3、现在请你们再拿两个不同颜色标签的杯子,想个办法让土豆片浮起来,每个杯子里只能放一样东西,要不你们就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东西让土豆片浮起来了。

大班教案《奇妙的水》

活动目标:

1、了解水由于温度的高低,会发生变化的孩子现象。遇热会变成水蒸气,遇冷会结成冰。

2、通过实验验证水的三态变化,发展探究能力。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探索与实验,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请孩子在家里用冰箱做“水和冰”的实验。

2、准备一只煤炉、锅、烧杯。

3、挂图一幅。

活动过程:

一、朗诵散文诗《会变的水》,引导幼儿思考水是否真的会变,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发孩子的探索兴趣。

二、回忆生活经验和在家做的“水变冰”的小实验,讲述“水是怎样变成冰的”。

三、孩子观察水遇热的变化。

教师操作实验,引导孩子观察:

1、你们发现水烧热后有什么变化?

2、你们看到杯口冒出了什么?

3、水气是从哪里来的?

4、水变成水蒸汽后到哪里去了?

5、杯子里的水有没有少?

6、水在什么时候变成水蒸气的?

四、引导孩子讨论“怎样把水蒸气变成水?”

1、提问:我们能不能把水蒸汽变成水?

2、孩子讨论,提出自己的想法。

3、利用实验材料进行操作验证。

五、帮助孩子梳理有关水的三态变化规律的经验:当水的温度在“0”度以下时,水就变成冰。冰融化了变成水。水热了就会变成水蒸气了。水蒸气遇冷又会变成水。

六、跟读散文诗《会变的水》,启发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进一步观察水的变化。

活动反思:

反思一:创设环境有利于孩子。

反思二:追随孩子的兴趣,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反思三:当提问不利于孩子活动时,及时引导,加以调整。

反思四:重视幼儿的探索让孩子,在操作中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

存在问题:

1、我在课前还应为幼儿提供丰富的便于操作观察的材料,如每组准备一只酒精炉、烧杯,让每个孩子都能亲自进行实验探索,从而能更加引发孩子们的探索欲望。

2、在活动中还应认真的观察孩子,倾听他们的谈话,在于他们的谈话中发现他们的兴趣和经验,激发孩子们主动学习。

3、对活动的组织调控能力还有待提高,调整的孩子行为还比较谨慎,不够大胆。如在这次活动中的生成课程转换得比较犹豫。

4、及时反思、整理思路的能力还不足,活动后立即反思显得条。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