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论文的特色和创新点大全(18篇)

时间:2023-10-27 19:19:16 作者:碧墨 优秀论文的特色和创新点大全(18篇)

范文范本的阅读可以激发我们的写作灵感,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2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范文范本的写作特点,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范例供参考。

职业教育的特色与创新论文

科技不断发展,市场不断变化,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条件下,我国的高职教育面临着多重压力,如何使我国的高职教育更好地生存与发展,以满足国家对高职教育的要求,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焦点问题。

一、商职教育面临的形势。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给高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杜会对人才的需求将继续呈现多样化的特征。高职教育将发挥着直接为社会、经济服务的重要作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高职教育将成为成果转化的重要保障,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将越来越直接。新时代社会发展,需要知识型、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教育不能满足于技术的培训与教育.还要改变传统的实用技术型培养目标.达到技术培训与科技应用相结合的水平,既保留职教特色,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因此,高职教育要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真正培养新时代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新型人才。众多发达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践经验表明:经济与社会发展速度越快.生产过程及消费中的科技水平越高,人们依赖于高职教育的期望值越高。离开技术的支持,生产和消费都将受到一定的限制.如果没有高职教育的大发展,再多、再好的科技成果也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难以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

(二)知识不断更新,学习伴随终身。

知识更新加速.是信息社会的最重要特征之一。国际权威机构调查认为,当前人类科学知识是每三至五年增加一倍。因此.学生必须不断地学习、接受新知识.这就意味着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到的知识在毕业时就可能发生老化、过时的问题。所以,学生毕业并不意味着受教育的终结,而是另一种学习的开始。否则,注定会被飞速发展的社会所淘汰。此外,高科技的运用,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生产过程中人力投入逐步减少,将使就业竞争日愈加剧。这就迫使人们不断加强学习,乃至终身学习。因此,作为高职教育教给学生的除必要的基础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所以,使学生学会学习是二十一世纪高职教育的重要课题。作为高职教育.必须由单一的知识、技术传授转向交给学生如何获取知识与掌握技术的方法.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竞争,促使市场运行越加规范。

经济全球化的运行速度在不断加快.国际间人才转移和智力流动在提速.人才的竞争同经济竞争一样,已由国内、局部的竞争转变为国际间、全方位的竞争。经济领域的竞争,其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技术的竞争.谁拥有人才谁就把握竞争的主动权,谁就具备竞争的优势。因此.各行各业对员工尤其是对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日益提高,用工行为更加理智。求职者能否被聘用,或从业者能否被继续聘用.完全取决于自身的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能否胜任岗位工作。因此,人才的竞争将促使教育的不断改革和持续创新成为必然。这将是高职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同时也是历史赋予高职教育伟大而光荣的使命。

(四)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将是知识经济运行中的必然趋势。

走企业、学校、研究机构相结合之路,加强学生实用技能的培养.促进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融合,是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最有效的途径。企业、学校、科学研究机构是知识经济的主力部门,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学校、研究机构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将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高职院校大力开展与企业、科究机构合作机制,一方面能提高学校、企业、科究机构的科技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能为社会培养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实用型人才。企业是技术开发的主体.是知识和科技成果开花结果的田野,也是高职教育的服务对象:高职教育又是知识和科技成果通向企业、通向生产一线的桥梁。只有这三方通力协作才能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因此,三方的有机结合将是一种必然趋势。

(一)确定适应社会发展的办学理念。

高职教育要办好、办出质量.形成有高职教育特色的教育观念是第一步。高职教育要改革创新,形成新的办学理念.要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有机结合。教学体系的确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强化学生的整体素质教育,要加强学生终身学习的教育。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人本教育显得日益突出.教育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我国的高职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学生具有健全人格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办学理念的定位.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树立科学的职业教育观、素质教育观.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关心、学会思考。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好人与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培养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要把人文素质内化为学生的品质.体脱在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对人类对民族命运的关注和责任感以及高尚的人格修养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二)确定服务于社会的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是一种职业特征鲜明的高层次职业技术教育类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应体现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的特征。由于高职教育的特定职能,人才培养目标要区别于学术型、研究型而定位于培养生产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技术应用型人才强调的是技术与应用的有机结合.既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要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及一定的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因此,高职教育要定位于“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就必须突出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依据培养目标制订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满足社会发展及个人发展的需要。《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t作的意见》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因此,高职教育就是为生产、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同时.肩负着对一线劳动者不断更新观念的教育和提升整体素质的任务。其关注的焦点是尽可能提高劳动者适应社会发展与技术变革的能力,以满足社会对就业者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个人职业生涯的进一步发展搭建一个坚实的平台。

(三)职业及职业能力的准确定位。

职业定位。高职教育肩负着不断更新、提升一线劳动者素质的任务。高职教育属于能力为本的教育.它是为学生进入现实和未来市场就业或创业准备的教育。面对市场需求和新经济的挑战,培养出的学生应定位在就业有一定优势、创业有较强能力、继续学习有扎实基础、发展有广阔空间的位置上:立足于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祖国、爱岗敬业、探索创新的知识型劳动者。

职业能力定位,职业能力的培养.要突出职业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其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主要体现在i个方面,即实用性、技能性、职业性。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应掌握相关职业的新知识、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并具有较强的操作能力和分析、处理、解决一线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基本完成上岗前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的各种准备.这是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显著区别,、职业能力结构由两个方面组成.即个体的一般素质和个体所处的职业岗位相结合。能力应该是从业者的基本知识、职业技能和从业态度所形成的一种综合素质,是完成某种岗位任务的基础。因此,职业能力不单单是操作技能力或动手能力.而是综合的就业能力。

(四)专业建设的合理定位。

高职教育就是为市场提供合格的实用型人才.它和人才市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是经济发展的后备军,同时,市场需求也制约着高职教育的发展规模和专业建设方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一个人、一所学校.其发展的空间已打破了地域的界限.当地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内涵也随之扩展到了更大的范围。因此,高职教育要根据市场变化来设置专业.使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要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要根据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需求的预测.不断调整办学方针和专业设置,及时增设社会需要的新专业.调整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旧专业,加强与企业的广泛合作.使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更具开放性、科学性、针对性。高职教育要快速发展.首先其专业建设必须符合市场的需求,紧密联系社会各行业,实现单一的学科教育向学科综合化、模块化教育转变,以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

(五)课程设置的科学定位。

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要紧密结合社会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的变化而进行。由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课程方案必须是开放的、面向市场的,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必须深入实际,与企业、行业等用人单位共同构建开放的课程方案,突出职业性。突出职业性必须以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课程设置从现实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出发.要遵循实用、实践、实效”的原则。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应用为主旨,根据现代的人才观、教学观,结合生产、管理实践.强调基础理论的应用与加强实用技能的训练。要在课程结构安排上实现宽基础、多方向的活模块课程结构,做到专业渗透与交叉,从而使课程设置面向不同的职业岗位与岗位群.既有职业性又兼顾适应性。在课程结构方面.主要体现在知识理论上要“够用为度”,职业技能上要“适用为本”。高职教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注重实践教学。学生必须参加大量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及动手操作技能,以全面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学校在课程管理上.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实行动态管理。在理论和实践教学过程中.突出课程的重点和层次,使课程更加现代化和综合化。在补充、更新和选择教学内容时.要体现职业能力要求而形成课程体系。这种体系应是打破学科型的教学模式,建立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教学体系。所以,依据市场设置专业.突出特色办好专业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基本保障。

(一)提高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识,营造有利于高职教育发展的社会氛围。

目前.在社会上的一些人中间还存在着不利于高职教育发展的思想观念,仍然存在着传统文化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陈旧落后观念的影响。在教育内部也存在着重学科性人才的培养,轻职业性人才的培养,重普通教育,轻职业教育的现象。要提高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识,营造有利于高职教育发展的社会氛围,一方面要加大高职教育在社会上的宣传力度.转变社会上一些人的思想观念.把技能型人才视为宝贵的人才,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的劳动,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人.就是社会需要的人才,从而使人们对高职教育的作用有比较清楚地了解。另一方面要制定有利于毕业生就业、发挥专长的优惠政策。鼓励毕业生到生产第一线建功立业,通过政策导向转变人们对高职院校毕业生认识上的偏见。要树立先进典型,大力宣传和表彰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先进个人和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宣传职业教育和高素质劳动者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社会上形成重视提高劳动者技能。尊重技能型人才的良好氛围。

(二)增加高职教育经费投入,建立多渠道经费投入机制。

教育投资体制运行的结果看.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而更重要的是建立并形成保证高职教育投资体制正常运转的长效机制。一要加大政府对高职教育的直接投入。各级人民政府对高职教育财政性经费应当逐步增长,逐年加大对高职教育的投入。目前,各级政府是大多数职业学校的举办者和出资者.应该履行政府的职责.要解决同一地区由于隶属关系不同而造成的教育投入不平衡的问题,尤其应提高地、市属高职院校预算内教育经费的投入比例.增强地方高职院校办学实力.充分体现教育投入与产出的相对公平。二要加大政府宏观调控力度,鼓励和引导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建设.促进企业与高职院校的有效结合。可以借鉴一些成功经验,由国家通过法律的、经济的手段强化行业、企业和学校在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中的责权利关系。要调动企业的积极性直接或间接地支持高职教育的发展,形成校企间稳定、互利的办学机制。三要允许高职院校实行弹性学费收费标准.在高职教育步入稳定发展的过程中,国家应逐步放开对高职院校的收费限制。收费标准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设置上限和下限,设置下限是保证高职教育的必要投入,防止为争夺生源出现恶性竞争:设置上限是保证高职教育的正确导向,约束不正当的收费行为。此外,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鼓励通过多种渠道对高职教育的社会投入,包括社会捐赠和民间投资,并不断拓宽社会投入的范围和领域。

(三)深化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有效途径和运行机制。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因此,国家应制定出台有关的政策法规,促使产、学、研形成利益共同体,达到真正的合作,建立起最佳的运行机制。根据高职教育的特色,只有通过与企业开展广泛的合作,才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拓展办学功能,有效地服务企业,这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正确途径。学校和行业、企业、研究机构等通过不同形式的合作.充分发挥自身教育资源的优势,培养适合行业、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即利用学校与产业、科研单位等各自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起来。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特点来看,人才培养必须坚持以能力为本位,而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仅靠课堂教学是很远远不够的.还要通过大量的社会实践来培养。产、学、研合作教育应包括:在专业建设上,建立由用人单位的专家、学校的管理人员、专业教师共同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进行专业建设研究,适时开发新专业,使学校的专业设置适应市场需求,实现与行业、企业的有机衔接。学校开设课程要根据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进行设置,真正实现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融合在一起。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教学内容要具有针对性,突出实效性;此外,职业院校要通过各种途径及时掌握最新科技成果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使其尽快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内容.从而使教学内容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同时,通过产教结合,充分发挥自己的人才和技术优势,为企业推广新技术和研究开发新产品服务。

职业教育的特色与创新论文

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是五所国立理工学院,学制三年,属专科层次。由于理工学院的教育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要求学生能迅速上岗,为雇主创造效益。因此,这些院校在受到企业和雇主青睐的同时,也培养出一大批在产业界建树卓越的创新人才和精湛的产业技术工人,促进了新加坡经济的繁荣,对新加坡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一、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一)课程设置注重实用性。

“实用性”是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最大特色和一贯的传统。课程设置也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不断地调整和改革课程重点,重视课程的实用性。由表2可知,新加坡五所理工学院所设置的专业侧重工程学、经济与管理、信息技术、健康科学等与社会经济需要密切相关的专业。新加坡高职课程开发从企业对人才要求的实际出发,尤其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各理工学院开发课程时不仅主动对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并积极与企业和行业联系,以确定课程内容。而且,学院课程开发委员会必须有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加入,以保证开发的课程与企业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增强学生对实际工作的适应能力。课程以技能训练为主,技能训练占70%课时,理论学习仅为30%。〔3〕而且,为了满足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专门开设如射频工程师开发、电脑动画开发等专业技术课程。此外,新加坡高职专业课程设置具有超前性。学院在开发课程时,不仅与国际著名学院和国际行业协会保持联系与交流,以确保课程的先进性,而且将有关领域的前沿科学理论和研究成果穿插于课程之中,课程设置始终瞄准国际产业技能发展的最前沿,及新兴行业的发展趋势、国际新技术动向(特别是高科技发展的最新发展动向),注重课程计划和开发、专业设置和开设与国际接轨,不断给高等职业课程提供新信息,以抢占技术制高点。

(二)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工厂”教学模式。

新加坡高职教学依托于其创造性的“教学工厂”教学模式,成功地实现了理论与实践学习的完美结合。“教学工厂”以学院为本位,并不是在学校之外、教学之外再办一个教学实习工厂,也不是在社会上选定某个工厂供学生学习,而是基于学院现有的教学系统(包括理论课、辅导课、实验课和项目安排),在生产厂家与学校联合办的以教学和技能训练为目的的生产车间所设定的“工业项目组”进行教学和学习。学院承揽生产厂家的工业项目,厂家则以提供或借用的方式在学院装备一个和实际工厂一样的生产车间,给学生一个真实的工厂生产环境。新加坡各理工学院“教学工厂”承担的研发项目较多。如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信息科技系在2010-第一学期,312名学生参加的研发项目数达129个,其中来自企业的项目占60%。〔4〕学生通过“学中干,干中学”,既能接受完整的理论知识学习,又可以接受行之有效的实践技能培训。“教学工厂”教学模式实现了项目研发与教学的有机结合,使学校职业教育与企业有机地融为一体。校企双方通过具体实际的生产项目紧密地进行合作。这种以培养实践技能为主导的“教学工厂”教学模式,能够适应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被新加坡各个理工学院广泛采用,已成为具有新加坡职业教育特色的“双元制”,极大地推动了新加坡高职教育的发展,为新加坡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具有多元技能的人才。

(三)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师资专业能力开发。

“双师型”师资队伍是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显著特色。各高职院校尤为注重“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建设,从入口就严格把关,选用教师尤其注重企业经验。以五所国立理工学院为例,80%的教师都曾是企业的经理或业务骨干。如南洋理工学院聘教职员时非常重视专业能力和工作经验,要求应聘者必须具有5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具体要求是: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背景;有相关领域工作五年以上经历;熟悉行业或企业,具有现场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及较强的技术开发与创新能力;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5〕除教师入口的严格把关外,教师在后续的日常教学中,还要不断参与企业项目的研发,到企业参观学习或者挂职,以不断提升实践技能和专业能力,这就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此外,新加坡各高职院校非常重视师资专业能力的提升和开发,学院通过开设渠道广阔、内容丰富的各种培训,以进一步提升专业技能和能力。

(四)充足的经费资金保障。

新加坡政府视教育投资为生产性投资,对教育的投入仅次于国防,居国家预算的第二位,这其中相当大一部分投给了高等职业教育。新加坡各个理工学院的经费主要由国家财政拨付,通常包括经常性支出和发展性支出两部分。经常性支出主要用于学院日常运营,发展性支出主要用于学院增值,提高教学质量。经常性支出由财政部拨给教育部,再划拨给学校。学校遇有重大发展项目时可向教育部申请发展性支出。国家对理工学院的建设投资保证一次到位,而用于维修和扩建的资金,经审核只要情况属实,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落实。〔6〕新加坡政府在经费投入上一直对理工学院予以大力支持,在对各级中学后教育的学校的财政投入中对国立理工学院的投入仅次国立大学,而且理工学院每年得到的政府拨款远远超过初级学院、工艺教育学院。由表3可知,对理工学院的发展性开支由/的14646.3万新元增至/的13162.3万新元,对理工学院的经常性开支由1999/度的38723.9新元增至2013/度的130294.2万新元,对理工学院的生均支出由1999/20的8032新元上升为2013/20的15120新元,从1999至20,生均经费增长88.2%。除每年由国家拨款发展职业教育外,新加坡政府还设立了技能发展基金,确保高等职业教育有充足的经费。除国家对理工学院的投入和支持,企业和社会团体对职业教育也给予大量的资金资助。新加坡各理工学院的办学经费75%由政府资助,10%来自于企业资助,学生的收费只占办学经费15%。〔8〕正是由于国家和社会多方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力投入,新加坡的高职教育才得以快速、高质地发展。

二、启示与借鉴。

(一)注重课程的实用性。

新加坡高等职业人才培养的特色最大是注重实用性,人才培养密切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新加坡各高职院校主动与企业行业合作研究和开发课程,根据实际生产对技术的需求情况,研究确定课程内容设计,使高职人才培养更加有效、实用。反观我国高职教育现状,我国高职的课程设置总体上还是理论方面偏多,操作性和实用性方面偏少,不利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因此,从有利于社会应用的实际需求出发,要改革更新课程内容,注重课程的技术性和实用性。例如,高职课程要引入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所需的新技术、新产品研发项目,注重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和实践性。

(二)突出教学的实践性。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必然要强调实践性,以提高学生适应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缩短从学校教育到实际工作岗位的距离。近年来,虽然实践教学在我国高职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学生毕业后不适应实际工作的情况依然大量存在,究其原因,还是因为高职实践教学的不足、学生实践能力的薄弱。借鉴新加坡的做法,我国高职院校应注重教学的实践性,创新教学模式,要把理论学习与应用技能学习相结合,加大实践技能培养。各高职院校可依托政府的政策,积极进行与企业、行业紧密合作,以项目为导向,深化高职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不断完善实践教学内容和体系,运用“项目”开展教学和技能训练活动,使学生能“学中做”和“做中学”,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

(三)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注重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重视开发师资专业能力,这对促进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提高,也依赖于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方面,要更新引进人才质量观,多渠道引进“双师型”教师。在人才引进方面,要更新用人机制,不拘一格、多渠道招聘教师。注重引进教师的相关工作经验、实践能力,尤其要大力招聘具有实际技能经验的企业技术人员、管理人才、工程师到学校任教或作为兼职专业教师。从重学历资历转向重能力经验,逐渐实现用人机制从盲目追求高学历教师,向追求“双师型”教师的转变,从追求高校引进毕业生,向主要从行业引进师资转变。坚持能力与学历相结合,从入口处严格把关以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双师型”师资队伍。另一方面,加强“双师型”培训,全面提升教师业务能力。专业实践能力不足、专业操作技能经验缺乏,是制约我国“双师型”队伍建设的最大的障碍。借鉴新加坡做法,我国高职院校应加强师资培训,制定严谨而务实的师资培养计划,以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对于在职教师,要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他们到对口的企业、公司挂职锻炼或进行专业实习和技能训练,提高其实践教学能力和技能;加大与企业行业的项目合作及为生产科研政府机构部门提供科技服务、技术开发力度,为教师创造参与生产实践、提高实践技能和研发能力的机会与条件;定期派专业教师到生产第一线考察新生产设备、新工艺技术和科技信息、生产质量控制过程和管理规范等,使教师获得前沿的专业知识,保证教师专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四)保障充足的经费投入。

高职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国高职人才培养的一大瓶颈。高职人才培养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需要建立配套的实习基地、购买相应的实习操作设备和大量的日常教学设备维修资金,其所需经费要比普通高等教育高得多,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更为短缺。我国政府作为教育主体,应该在教育投资中也发挥主体作用,加大对高职的投资力度。不仅要提高公共教育经费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还应调整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公共教育经费的分配结构,为高职人才培养提供公平有力的教育财政支持。借鉴新加坡设立“技能发展基金”的思路,我国政府也可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如向企业用人单位征收一定比例的税金、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高职发展、吸收国外资金等,增多经费融资途径,为高职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创新高职科研管理模式凸现高职特色科研内涵论文

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创新与实践兼具,适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高职院校作为实施高等教育的载体,其目标是同样的。由于扩招,导致学生人数逐年攀升,且学生的个性化较强,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现阶段的需求。高职学生管理模式的创新是非常有必要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各高职院校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这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进步。以往的高职教育主要以应试教育为主,向素质教育的发展需要学生管理模式的创新。管理模式的创新有助于满足学生现阶段的需求,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有利于培养创新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学生管理模式的创新是学生管理工作更好开展所需。高职教育的目标在发生改变,需培养技能型人才。现阶段的学生面临来自各种环境的压力与选择,在管理模式上进行创新,有利于学生管理工作更好的开展,不仅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能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从而使学生向综合性人才方向发展。

1.高职教育定位模糊。

高职教育理念定位模糊,未能根据地方城市实际发展需要,设置专业与课程,在教育理念中仍以理论应试教育为主,缺乏与实践的结合,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达到综合型技能人才的目标。造成教育定位模糊的主要原因是高职院校中的大部分教师、领导主要接受的是学科型的教育,注重学科的发展,而忽视学生的创造性培养,未充分认识到高职院校自身的特殊,应以技能型人才为主。

2.高职学生思想教育滞后。

高职学生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个体化差异较大。在高考中大多数人成绩不理想,缺少老师的关注,大部分人心里素质差。除此之外,高职学生自我要求不严格,自律意识差、缺乏责任感;因文化基础差,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意力易分散,兴趣容易转移。随着现代就业竞争压力较大,再加上快速传播的网络信息,使学生处于不健康的心理状态。目前的学生管理模式中,对于学生思想的教育存在滞后现象。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将高职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照搬管理方法,并未根据此阶段学生心理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学生管理流于形式。

目前高职院校的管理主要是院系两级管理体制。学生的管理工作主要由系负责,有的学校称为学院。部分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仅停留在表面,并未落到实处,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学工人员忙于日常工作事务,无法分出精力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生活情况等方面,这导致学生管理工作未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辅导员各自为政的现象存在,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日常管理缺乏指导性等,使辅导员工作缺乏科学性。导致教育与管理之间脱节,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1.明确教育目标,转变学生管理理念。

高职院校领导与教师应明确高职教育目标,培养适合现代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在课程设置中,要注重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此外,当前的教育扩招形势,及高职学生的个性化差距较大。校方应在坚持教育目标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应对就业压力,根据现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学校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既有学生管理方式的`缺点,认识到学校在学生教育中承担的重任。在管理模式上,可借鉴普通高校的管理经验,针对高职院校的目标、学生特点,改变学生管理理念,因材施教,探索符合自身情况的管理方式,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2.完善学生管理制度。

做好学生管理工作,需要完善的制度体系。制度是保障工作得以执行的基础。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制度不仅对学校的发展,还是学生个体都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在发展变化,对高职学校的学生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教育并不是一成不变,需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改变自身的不足之处。学生管理制度,需要综合考虑多方因素,是一项负责而系统的工作,不仅要履行学校的监督权,而且要维护学生的权益。建立与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可以增强学生对于学校的归属感,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完成学业。制度是固定的条款,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才能保障管理制度更好的实施。

3.加强学生管理队伍的建设。

作为学生管理的执行者,需要加强管理队伍的建设工作。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使管理队伍稳定。稳定队伍是前提条件,高职院校在此方面可采用多种方式留住人才,如:政策、福利待遇等方面,对管理队伍进行保障。第二,提升管理队伍能力。校方可通过培训的方式统一教育管理理念,对于有需要的教管理人员提供进修机会,完善知识结构,提升创新意识。从而全面提升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第三,优化队伍结构。管理队伍所擅长的方向并不相同,校方可根据管理队伍的学历、擅长方向、年龄等方面进行合理规划,优化队伍的结构。第四,加强管理队伍的科学管理。管理队伍在学生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在选拔、培训、考核等方面,要建立良性循环的管理机制。

4.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在大部分高职院校中,学生的管理主要以学生工作处领导为主,由辅导员协助。这会导致学生处于被管理状态,在管理中,会经常出现学生对立的现象,管理制度不能实施到位。针对这种情况,高职管理人员应改变管理模式,引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不仅是管理者,也是被管理者。在这种角色互换中,能使他们较好的服从管理,并能从自我做起,影响周围的同学。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自身能力也得到提升。

5.积极开展校园活动。

校园文化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文化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反应大学精神的一类群体文化。校园文化对于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以期影响学生,可通过以下方式:第一,结合重要的政治事件、纪念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个人目标与国家联系起来。第二,激励学生社团开展丰富的社团活动。社团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能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与综合素质。此外,学校应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增加校园文化活动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活动。

四、结语。

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教师是管理工作的实施者,学生是主体。高职院校在培养适合现代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方面承担重要责任,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现阶段学生的需求。本文主要从高职教育定位模糊、高职学生思想教育滞后、学生管理流于形式三个方面分析了高职学生管理的现状,探索适合现阶段的学生管理模式,在既有模式上进行创新。以期为高职学生管理提供借鉴。

浅析中关村立法的创新与特色论文

第一,构建具有工科特色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课堂教学的有效运行机制,科学设置实习、实验等实践性教学课程体系,创新实践课程教学方法,实现以解决处理特定行业企业经营管理问题为导向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过程,推动地方应用型工科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上台阶。第二,将工科特色和经济管理专业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推动经济管理类专业在课程建设上实现工科品牌优势与经管特色的深度融合,凸显高校特色对经济管理专业的渗透和统帅作用,培养既有经济管理专业知识又具有工科基础理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特色的复合型经管人才。第三,以塑造具有工科特色的经济管理类专业为课程建设和改革的关键,整合资源,实现课程建设紧跟特定行业发展方向,形成具有行业特色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的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条件、教学过程、教学督导与管理、教材建设体系,提升地方应用型工科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质量。第四,探索差异化优势的办学思路,打造与重点高校、财经高校相区别的非对称性竞争优势。由于学校办学的行业特色较鲜明,地方应用型工科高校的主导专业竞争力较强;但是,经济管理类专业一般不属于这类高校的主导专业,鲜明的行业特色如果不能被经济管理类专业建设有效吸收的话,行业特色就会成为行业的累赘。为此,经济管理类专业主动在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上向学校的主流特色靠拢,既能借助学校工科的优势资源做大做强自身,也能强化地方应用型工科高校经管类专业与非工科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差异化优势。

二、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总体框架。

课程建设要突出特色[2]。在地方应用型工科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要始终要求立足于特定行业,依托工科行业这块“自留地”来推动专业发展,培养具有解决特定行业内企业经营管理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的专业人才。这即是说,要将工科特色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的主导方向,在课程建设与改革中强调工科特色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深度融合。课程建设与改革是一项综合性的整体建设,课程建设的各项内容彼此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3]。在课程建设与改革中推动工科特色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深度融合,培养具有工科特色的复合型经济管理类人才,其总体框架可概括为5个方面(图1)。由图1可知,在课程建设与改革中实现工科特色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深度融合,其总体思路为:(1)优化教学内容,要构建以解决行业内企业经营管理问题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体系;(2)充实教学条件,要实现以工科特色为主线的教学条件的转变;(3)促进教学过程与考核的科学化,要完善能充分体现行业内企业经营管理规律的教学过程与考核体系;(4)提升教师素质,要塑造具有工科知识背景的经管教师队伍;(5)强化实践教学,要设计工科特色的经管实践教学环节。这5个方面内容共同构成了工科特色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建设与课程改革的总体框架。从图1能够看出,工科特色的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过程与考核、师资建设、实践教学的统一体。其中,教学内容的改革,要求在适当增加工科类课程的基础上,教师的教学紧紧跟随时代发展和特定产业发展,充分掌握行业内企业经营管理的最新前沿与发展趋势。教学条件建设首先要求组织编写具有工科特色的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材,着力解决工科特色的经管专业教学的一些共性问题,实现以工科特色为主线的教学条件的转变。教学过程和考核的科学化,要求从解决行业内企业经营管理问题入手设计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凸显行业内企业经营管理的典型案例教学作用,并逐步建立以解决行业内企业经营管理问题为中心的教学考核体系。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则强调引进具有工科背景的经管师资的重要性,将派遣教师进修工科类课程、派遣教师到企业调研学习作为解决现有教师欠缺工科知识问题的重要途径。在实践教学环节,要强化与行业内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并建立具有较高仿真性的模拟实验企业经营管理场景的经济管理实验室。

三、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具体内容。

在课程建设与改革中实现工科特色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深度融合,具体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过程与考核、师资队伍、实践性教学环节共5个方面。

(一)优化教学内容。

要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为核心,推动课程建设与改革向纵深发展[4]。为培养具有特色的复合型经管人才奠定基础,必须构建以解决行业内企业经营管理问题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体系,不断优化教学内容。1.增添工科专业基础课程。地方应用型工科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可在保持原有专业课程体系基本不变的基础上,适当增添个别体现工科特色的基础课程。笔者所在的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近年来为了突出石油化工特色,在专业课程中增加如石油化工过程概论等基础课程。2.设置行业经营管理类课程。这是指在课程体系中设置反映特定行业特色的经济管理类课程,如近年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开设了国际石油经济学、石化商品学等课程,针对市场营销专业、会计学专业学生开设了石化商品学等课程。3.教学内容紧跟行业经营管理最新前沿与发展动态。这主要是追踪学术前沿,实现经济管理类教学内容体系的不断更新,如请行业内企业管理层到校做学术讲座,介绍行业经营管理经验与发展前沿,及时将企业经营管理最新发展动态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如近年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依托茂名石化公司、中海油西部公司等石油化工企业,聘请这些公司高中层管理者到校为学生做行业经营管理前沿讲座,加深了学生对行业特色的把握,也实现了教学内容与行业发展的同步前进。

(二)充实教学条件。

教学条件建设包括教材、教学大纲、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教学硬件设备等诸多方面。为培养具有特色的复合型经管人才,充实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建设条件,实现以工科特色为主线的教学条件的转变,须从教材、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教学大纲等方面展开研究。1.编写工科特色的经济管理类教材。在课程建设和改革中,教材建设是关键环节,教材选用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质量[5]。因此要积极联合其他同类型工科高校教师,组织共同编写具有工科特色的经济管理专业教材。2.编写凸显工科特色的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根据工科行业特色及其用人规律,对经济管理类专业如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学、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设计,在知识、技能、能力、素质等方面,设置明确具体又具有操作性的课程体系与教学进度安排。近年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积极推动石油化工特色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建设,制定出了具有石油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为打造工科特色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奠定了制度基础。3.编写凸显工科特色的教学大纲、实验大纲、实习指导书。要从凸显工科特色的要求出发,结合工科企业经营管理实际需要和行业特色,编写相应理论课程以及实习、实验、实训等实践性教学大纲或实习指导书等。比如,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近年来组织专业教师编写了凸显石油化工特色的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大纲、实训指导计划等。

(三)促进教学过程与考核的科学化。

教学过程与教学考核是教学组织实施及其效果检验的关键。要在广泛调研行业经营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找出当前行业内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规律,并依据这些经营管理规律,对教师选聘、备课、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实习教学乃至毕业论文指导与学业成绩考核评定等教学过程和考核体系的诸多环节进行设计,完善充分体现行业特色和企业经营管理规律的教学过程与考核体系,促进教学过程与考核的科学化。1.从解决行业内企业经营管理问题入手设计教学过程。要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凝练行业经营管理的主要问题,并以回答企业经营管理问题作为教学设计的导向,有的放矢,围绕问题进行教学安排,设计教学过程与环节。当前,在教学方法上不少教师仍以讲授为主,探究式、讨论式教学有待推进[6]。从解决行业内企业经营管理问题入手,要求积极推行探究式、讨论式教学。2.将行业内企业管理经验作为主要教学案例。要在查阅文献资料、走访调研企业的基础上,搜集整理行业经营管理的主要案例,建立行业经营管理教学案例库。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尽可能地采用行业内企业经营管理实际案例来进行讲解,以加强学生对行业内企业经营管理的认识。3.建立以解决行业经营管理问题为中心的能力考核体系。设计以行业经营管理问题为中心的教学过程,在授课过程中充分挖掘行业经营管理内在本质,必然要求建立以解决行业经营管理问题为中心的能力考核体系。

(四)提升教师素质。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导力量。优良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人才保障[7]。工科特色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建设与课程体系改革,要求“引培结合”,通过在职学习、脱产进修、引进工科背景或工作经验的经济管理类师资,推动经管师资队伍朝着专业化、特色化方向发展,塑造一只具有工科知识背景的经管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素质。1.引进具有工科背景的师资。引进既具有行业从业经验、又有经济管理专业知识的高素质师资,弥补现有师资队伍企业实际工作经验的不足的缺陷,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升经济管理类师资队伍素质。2.引进具有工科专业背景的经管师资。在引进的经管专业教师中,强调教师原有专业知识具有工科背景。如引进的市场营销专业的博士研究生中,其本科阶段为工科专业。这样,该引进人才对相应课程的理解可能较之于单纯市场营销专业博士毕业生更深刻、更全面。3.派遣教师进修工科类经管课程。教师团队不仅要教好课程,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素质,及时更新知识[8]。这要求采用在职培训、脱产进修等方式,推动现有教师加强对工科类经管课程的学习,以期达到胜任工科类经管课程教学任务的目的。4.派遣教师到行业内企业调研学习。这是指加强与企业的互动,派遣教师到企业进行企业经营管理实践调研、跟班学习等,以加深经管专业教师对企业管理经营活动的认识,拓展教师知识面。如近年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要求教师加强继续教育学习,鼓励教师利用寒暑假时间到周边的石油化工企业进行实践调研、跟班学习,从而加深了教师对石油化工企业的认识,有力推动工科特色的经济管理类课程建设步伐。

(五)强化实践教学。

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工科特色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如会计专业培养的学生将来是要从事具体的会计实务与会计管理工作[9],因此必须加强会计学生在实践环节的应用能力。为体现工科特色,要一方面加强与企业合作共建实习基地的传统教学机制,另一方面将着力建设模拟行业经营管理场景的经济管理实验室,增强经管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工科特色。1.与企业合作共建实习基地。当前多数应用型工科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都建立了一些具有行业特色的实习基地,笔者认为一方面要提升这些实习基地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通过与周边城市相关企业的合作,进一步增加企业实习基地的数量。如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与茂名石化等石油企业共建实习基地,组织学生到石油企业工作现场听取公司经营管理人员的讲解,加深了学生对石油行业的理解,推动了工科特色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深度融合。2.建设模拟行业经营管理场景的经济管理实验室。要在充分调研行业经营管理流程、运作模式、决策程序的基础上,建立模拟行业企业经营管理场景的经济管理实验室,推动经管实践教学朝着特色更鲜明、实用性更强、针对性更准的方向前进。

四、结语。

地方应用型工科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在课程建设与改革中推动工科特色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深度融合,是地方应用型工科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谋求非对称性竞争优势的重要举措,是工科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有别于重点高校、财经高校同类专业的显著分界点所在。它的基本出发点就是借助本校优势学科资源打造自身特色,并立足于特色做大做强自身。本文结合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实践,提出推行工科特色与经济管理类专业深度融合的课程建设与改革,需要构建解决行业内企业经营管理问题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体系,实现以工科特色为主线的教学条件的转变,完善体现行业经营管理规律的教学过程与考核体系,塑造具有工科知识背景的经管教师队伍,设计工科特色的经管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师资队伍等五个方面的建设与改革,将工科特色全面渗透到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各个方面,有助于培养特色鲜明的复合型经管应用人才,能有效解决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中遇到的困惑。近年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等一些地方应用型工科高校的经济管理院系的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实践证明,实现工科特色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深度融合,是增强学生在特定行业的就业竞争力的必然之举,是推动专业发展、提升专业品牌的可靠抓手。当然,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征途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地方应用型工科高校在这方面的探索和创新还在持续。

创新高职科研管理模式凸现高职特色科研内涵论文

论文摘要:认识科研业绩评价在高职科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并采取科学的科研业绩评价策略。文章认为高职院校科研业绩评价应是学校发展目标的导向和反馈,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产学研合作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业绩评价是高职院校教师管理的主要方法。在政治思想素质、教学质量、科学研究三大评价方面,政治思想素质评价是前提,教学质量评价是中心,科研评价是发展提升的保证。高职院校越来越认识到科学研究在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增强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能力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对科研业绩的评价也日益重视,科研业绩评价成为高职院校教师评价中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近些年来,通过借鉴和结合自身的实际有选择地引入本科院校的科研业绩评价方法,许多高职院校为建立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科研业绩评价方法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在推进学校科学研究质量和提升教师科研能力上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但人们对高职院校的科研评价的认识仍存在很多困惑,如何做到既科学合理地评价教师的科学研究工作,又能通过评价激发教师的科研热情,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高职院校的认识和做法不尽一致。对教师科学研究工作的评价是科研管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建立促进学校科研工作全面发展的科学的科研工作业绩评价体系是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在已有认识的基础上,对高职院校科研业绩评价进行进一步的思考。

一、高职院校科研业绩评价的发展过程。

从我国第一所“职业技术学院”获批挂牌以来,我国高职院校迅速发展。大多数高职院校建立之初并没有认识到科研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专门的科研管理部门,不对教师进行科研业绩的要求与评价。经过几年的发展,高职院校逐渐认识到科学研究对于高校的重要性,于是,模仿本科院校的做法,成立了专门的科研管理部门,对教师的科研业绩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但仅仅是很初步的要求,多重视对科研成果量的评定,比如发表论文的数量、自编讲义的字数等等,管理上也往往不能到位。随着从规模扩张到内涵建设的转型,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日趋成熟,办学水平逐步提高。高职院校认识到了科学研究的本质和价值,为适应高职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成立了集科学研究管理和科技产业开发功能于一体的科技产业处。从科研处到科技产业处,显示的不仅仅是对高职科研和社会服务职能的认识,更是对高职科学研究水平提高的要求,对高职以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对教师的科研能力要求也逐步走向成熟,不仅要求论文的数量,也看重论文的质量,同时更加重视科研项目的研究,特别是与企业合作的横向课题是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高职院校科研业绩评价已经发展成为提升高职以科学研究服务社会能力的重要保障。

高职院校虽然认识到了科研对于高校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真正重视科研业绩评价,许多高职院校仍然仅仅把它作为教师管理的一项内容,只是科研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高职院校还没有把科研真正作为内涵建设的重要抓手,没有真正形成以业绩评价促科研水平的有效机制。

二、高职院校要深刻认识科研业绩评价的意义。

1.高职院校科研业绩评价应是学校战略发展目标的导向和反馈。

科研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质量和办学实力的重要指标,同时科研也是推动高校科学发展的动力和保障。高职院校一定要重视科研工作,并把科研作为提升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内容来建设。高职院校科研评价的目的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为教师发展提供有效信息,促进教师科研能力发展,从而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第二,为学院战略发展提供依据,为科研管理提供依据;第三,提升学校的科研实力和办学水平。科研业绩评价指导思想应有战略导向性,应有利于高职院校长远发展,有利于高职院校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高职院校科研业绩评价应把学校的发展规划、政策导向和教师的潜能开发、个人学术目标联系起来。评价结果既是对教师科研工作的评价,也是对其激励和提醒的基本依据,更是学校对自身政策和导向的一个反馈。科研成果是学校实现战略发展目标的关键因素之一,高职院校的科研业绩评价应与学校的战略发展目标相一致。

2.高职院校科研业绩评价是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高职院校在跨越发展之后,教学问题不断出现,生源质量、教学中如何协调知识与技能、如何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如何评价教学质量、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管理、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等问题,都摆在了人们面前,而且都是高职教育面临的重要而且急需解决的问题。在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关键时期,高等职业院校科研业绩评价首先要重视教育科研,重视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如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上。科研业绩评价应该导向研究解决好这些问题,在高职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应重点奖励那些通过研究对教学改革与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的科研成果,这对实现高职战略发展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是互相促进、互相依存的。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有大量的急需通过科学研究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科研工作对于促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科研业绩评价是激励教师投入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方法。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学生一定要有技术并且有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科研业绩评价能激励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参与课题的研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科研还是高职院校通过实现产学研结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从而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科研业绩评价是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科研能力是衡量师资队伍实力和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科研提升了,师资队伍的整体实力才能提升。教师个体的科研绩效主要受工作环境、机会、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能力的影响,评价的核心在于有效的激励管理。由于历史等原因,高职院校科技人才不足,教师科研能力不足,这已经成为制约高职院校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科研评价应该把提高教师的科技能力和科研素质放在重要的位置。科研业绩评价的目的不是简单地给教师定级定岗,更不是简单地奖惩,而是通过对教师科研业绩全面综合的评价,不断提高教师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努力营造科研氛围,积极创造科研条件,促进教师科研能力发展,提升科研水平。科研业绩评价是高职院校科技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依据,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

4.高职院校的科研业绩评价是产学研结合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是高职院校科研的主要出发点和立足点。高等职业院校应把产学研合作,主动为企业、行业和用人单位开展技术服务和科学研究合作作为评价的重要指标。因此,高职院校应特别重视应用技术研究。应用技术的研究主要包括应用技术的开发、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化、为企业进行的技术服务、科学技术咨询等。这些正是高职院校的特长和优势所在,也是高职教育走产学研结合道路的必然要求。科研评价应该推动教师积极主动地投入应用技术研究,投入产学研合作。高职院校要发挥专业优势,鼓励那些具有技术开发潜力和技术服务能力的教师深入行业企业一线,了解企业在生产和管理中一些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为企业和用人单位开展技术服务,和企业的专家联合进行项目攻关。教师的科学研究获得行业企业的认可,一方面为校企合作办学打下了基础,另一方面也提升了教师的科学研究和服务企业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专业教育,促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坚持应用技术研究是实现产学研结合的有效途径。

三、高职院校要采取正确的科研业绩评价的策略。

1.明确科研业绩评价的目标,实施目标评价。

现代管理之父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提出目标管理的概念,他认为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目标评价是目标管理的步骤之一。目标评价的主旨在于把组织的目标与个人的目标相结合,而且,借着目标的达成以满足个人的发展需要。科研业绩目标评价是把科研业绩评价与预定的学校和个人的科研目标相对照的过程。在科研业绩评价中,目标评价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学校对教师科研工作考核可以实施目标管理,个人目标进展情况是实施科研评价和考核的重要依据。

在实施科研业绩目标评价的过程中,要注意把学校目标和个人目标结合起来,同时既要注意目标的导向和激励作用,还要关注目标的约束作用,激励能使广大教职工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科学研究工作中,约束又能对教师的科研行为进行有效规范。目标评价不能仅仅着眼于科研成果数量,更应重视科研成果本身的质量与完成的质量。高职院校在思考如何提升科研水平的同时,着重要考虑如何才能真正使科研评价的重心从量的评价转移到真实反映教师科研能力和水平的质与量结合的评价上来。

2.建设教师发展性科研评价体系,实施发展评价。

目前,高职院校对教师科研业绩的评价均采用把论文、著作及科研项目等指标量化的评价标准,这种简单的方式不能完全反映不同的教师以及同一个教师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科研活动的差异性。教师的科研水平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学校对不同层次的教师的科研要求也应该有所不同。这种不同,不仅仅表现在数量上,更应该表现在科研的质量上,比如,科研项目的级别,发表论文的层次等。高职院校教师科研业绩评价要关注不同的教师在其不同的发展阶段上科研的实际状况,发展性评价更加关注发展过程,关注个体差异,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发展。高职院校应该建立教师发展性科研评价体系,对于初级职称的教师要引导他们投入教育科研,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对于中级职称阶段的教师,要重点考察他们科研目标的确立和科研创新能力;对于高级职称的教师,要为他们创造科学研究的条件,给他们相对宽松的学术环境,并重点考核他们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

3.针对高职院校科研的特点,实施多元化评价。

高职院校教师科研工作除了与一般高等院校一样进行科学技术创新之外,他们的科研工作还意味着寻求教育教学改革的路径、寻求专业和企业需求之间的相互联系,并培养学生的科技能力。针对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特点,高职院校科研业绩评价不能仅仅局限在有形的科研成果,如论文、论著、项目等方面,高职院校要实施多元化科研业绩评价。科研成果的转化、为企业进行的技术服务、技术入股、把科研成果运用到教学、指导学生进行的科技研究、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成果等等,都应该是对教师进行科研业绩评价的内容。尤其是对教学性质科研成果的认定,有助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多元评价的另一个含义是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学科的科研活动进行分类型、分层次的评价。如从事应用技术研究、应用技术推广、科技服务与培训等,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教育教学研究应用、基础学科研究等等,在进行业绩评价时要分类分层对待。

参考文献:

[1]李超任.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机制创新与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研究报告-5-18.

[2]熊彩纯.论高校教师科研评价的革新策略[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6).

[4]周衍安.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6).

当前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创新的特色的论文

特色学校教育论文:以小见大话特色。

作为一名老师,如果需要说说我们学校办学特色的话,由于缺乏领导的管理经验和他们所拥有的高度,因此即使说出来也是空洞无稽或者是泛泛而谈无依无据。为了避免这种可能,我将从一个教师的角度,谈谈自己班级的琐碎伶仃,以小见大试图能彰显出我们学校的办学特色。

在我的心中,我的那些可爱的孩子们,犹如一枚枚晶莹剔透、润泽无暇、小巧玲珑的珍珠,正时刻地散发着五彩的光芒-----不同的”珍珠”身上的散发的光芒也许各不相同,同一“珍珠”的身体上也许能奇迹般的呈现出不同的光芒。但他们都有着共同的梦想,那就是发光!“珍珠”们用他们的乖巧懂事、好学上进、积极乐观征服了他们的老师,让我无怨无悔地视之为掌上明珠。因此,54枚珍珠汇集在一起,便组成了一个光芒四射的“五彩珍珠班”。在新教育曙光的普照下,在新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我们学校开设了与时俱进、利师益生的儿童课程,并取得丰硕的成果。

暮省:

众兴中心小学三(1)班赵莉文。

我喜欢春天的草地,我喜欢春天的毛毛细雨,我喜欢春天温暖的风……但我更喜欢春天的花园。

春天来了,花园里的花儿争奇斗艳、色色俱全、百花争妍。这时,花园里飞来了一只小蜜蜂,(在我眼前盘旋飞舞),于是我的目光便被这只小蜜蜂吸引住了。我看见他往花儿茂盛的地方飞去,我便小心翼翼地跟着它。

书的自述。

众兴中心小学四(1)班赵莉文。

大家好!我是一本书,我的名字叫《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我里面的故事特别精彩,特别超出想象力。我还有七个兄弟,也都叫《哈利波特》,我曾经和他们一起轰动了整个世界。你们知道吗?我们书可以让一个人从坏人变成好人,因为我们可以净化人的心灵,也可以擦亮人们的眼睛,是不是非常神奇的呀?如果,我们从书里走出来,加入你们的队伍里,可以和你们一起玩耍、游戏该多好呀!

听了我的自述,你一定动心了吧?那就赶紧走进我们的世界吧!我一定不会让你从我这里面走出来的,因为我会深深的吸引住你的眼球。

理想的追求-------学习并快乐着。

“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是我们珍珠班师生共同的理想和追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的课堂是自主且充满活力的,是别具一格且灵活多样的。室内课,课堂上的老师激情飞扬,妙语连珠!开放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灵活应用,把孩子们带进了知识的殿堂,孩子们的眼睛里则充满了灵动的光芒和求知的渴望。教师应用启发式教学,让孩子们合作探究完成问题的达成,小组合作探究。具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于一体,轻松高效地完成传统教学的教授任务。体育课上:刚柔并进的武术操。体育课上:刚柔并进的武术操。语文课:小珍珠们畅所欲言,小手林立。音乐课:载歌载舞,以美感人,以美育人!

丰富多彩的活动:

通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达到培养孩子动手动脑的习惯;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各种能力,从而打破以往的“教死书、死教书”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旨在培养孩子的兴趣,“兴趣是老师”。在各种活动中,孩子们的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同时,开展各种活动也可以使孩子们的兴趣导向得以体现,教学中,我们教师有的放矢,因势利导,以求“捷径”通往孩子们理想的彼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各种活动的开展使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充满乐趣,达到在“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学在其中,乐在其中。事实证明,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小学是“受欢迎,起作用,有实效的”。

师生共进步:

五彩珍珠班的孩子是好学上进的,是乐观向上的。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学生认真学习,勤奋努力,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他们拥有共同的梦想是博读群书,做个有学问、有用的人!从书里他们总结到了“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人生准则,并把这十六个字作为了本班的班级公约。同时他们也明白了“勤能补拙”的良训,以及有了“白驹过隙”“时光匆匆不待人”的紧迫感……师生在校无话不谈,互帮互助。回到家里,五彩珍珠班级主题帖则是师、生、家长沟通交流的重要途径。班级主题帖不仅是他们沟通的重要平台,更是他们挥汗如雨共同进步的平台,师生共写随笔,交流心声的同时,更是共同成长和进步有效突进。孩子们的写作兴趣得到锻炼,写作水平得到了提高。领导、同仁对“五彩珍珠班级主题帖”的认可和赞许大大的激励了小珍珠们的斗志,他们对小珍珠们的肯定更让这群可爱的孩子时刻以“珍珠效应”严格要求自己。对老师而言,也受益匪浅,通过交流、通过书写,不但很轻易地走入到孩子内心深处,而且还让自己潜移默化的得到了实质性的锻炼,和同仁们的交流更给自己的教学水平带来了质的飞跃性的进步。

相亲相爱一家人:

我坚信。

所有的孩子都是天使。

而所有天使都能创造生命的奇迹。

我们的教室、我们的学校。

将是一座神奇的宫殿。

职业教育的特色与创新论文

由于政府部门对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工作的干预力度过大,使得其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缺乏一定的自主性,再加上政府对于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的规划与控制过于具体,从而使得其自身的创新积极性得不到全面的发挥,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我国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工作受到限制。所以说,要想更加全面而又具体的进行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与改革工作,就要求其必须及时的转换管理模式,降低政府部门的控制力度,来促使其能够更加自主的探寻相关的创新改革方法与政策[5]。国家的相关部门也要进一步为高等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改革提供更好的环境与服务,来促使地方的建设活动能够更加全面的与高职院校的管理工作全面配合并相互促进,努力提高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能力与水平。

2.2建立起全面的教育管理体制创新理念。

现阶段,受到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影响作用,使得人们对于高等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创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想全面的提高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与水平,促使其形成更高的社会竞争力,就要求其在全面进行观念创新的基础上,来进一步建立起更加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管理理念。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改革过程中,必须制定一个明确的发展目标,并努力提高自身在国家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促使其能够在社会建设的过程中有一个明确的定位。

2.3努力完善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创新工作。

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中,努力完善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创新工作是改革工作中的核心环节。一方面,高职院校必须将其内部的各个管理机构依据其实际的.职能作用,来进行科学合理的层次划分,并确保各个层次之间能够对其自身的责任与分工进行深入的明确与掌握。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在进行内部管理体制的创新改革时,必须要充分的依据其自身的发展需要以及实际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并全面的结合其特有的地域特点,将自身的教育实力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与水平。

3结语。

我国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管理系统,不仅仅是用于促进学校与社会以及政府部门之间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实现其内部管理质量合理提升的重要方法。然而,现阶段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往往还缺乏清晰的管理权限和完善的法律法规以及先进的改革理念,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时,要努力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工作的自主化,并进一步建立起全面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创新理念,来不断完善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创新工作,从而确保其能够在新时代的环境背景下,更好的进行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工作。

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突出师范教育特色论文

培养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是实现中华民族崛起和腾飞的必然选择,更是时代赋予高等院校的历史重任。目前,对高等师范院校创新教育问题已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如何培养出能适应新时代潮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深受社会欢迎的创新型教师,这是摆在我们师范教育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高等师范院校在培养人才时应把师范教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树立全新的教学模式和管理理念,构建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新体系,为高师学生今后从事基础教育事业打下良好基础。

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就要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建立科学、合理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对教育内涵高层次的本质要求,是高等教育质量体系的重要构件,是发掘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活动过程,通过对传统教育的扬弃和现代教育的探索,使教育过程和结果更加符合社会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构建创新型教学模式,要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从注重教学的结果向注重教学的过程转变。创新教育就是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组合教育资源,通过学校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等途径,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创新型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自学和教师有的放矢的辅导,使自学和指导在教学活动中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大量地独立钻研和自主实践的时间、空间和具体条件,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大胆创新、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勤学好问、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实践和探索能力、组织和协调能力、交往和沟通能力等,使每个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和优良的品质,具有科学和人文素养,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是构建创新型教学模式的主要要素和目标。

师范教育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种职业教育,其职业性的集中表现在于它的“师范性”。国家设立师范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为我国的初等和中等教育培养合格的师资。因此,强化师范教育观念,明确自己的办学方向,突出自己的办学特点,是师范教育义不容辞的职责。高师院校的创新教育模式涉及培养机制、课程设置、实验训练、课堂教学及考核制度等等多个环节。要针对课程体系的设置、实践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方式等方面,研究创新教育的途径和方式,探索创新教育的培养模式,始终不渝地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在突出地位,建立健全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质量评价标准。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学校应该尊重学生人格,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体现个性化教育的特点,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特长爱好、促进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需要认真构建个性化特色教育的课程体系,加强教育课程教学,提高师范生的教学理论水平;建立以考核学生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为主要内容的评价体系,坚持按有利于素质教育、有利于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原则推进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的改革;建立由全体教师普遍参与的导师制度等,抓好教学质量关,深化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和优化。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培养创新型教师的希望在师范教育。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突出师范特色是师范教育的重要课题,培养具有高尚师德、创新能力以及科研能力的创新型的师资,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和战略意义。怎样培养创新型师范生呢,除了上面提到的学校要构建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树立创新型的管理理念外,笔者认为,可以从下面几方面来考虑:

1。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第二课堂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渠道。积极开展多方位的第二课堂活动,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我系在第二课堂活动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开展的常规活动有动植物野外见习、显微摄影技术、校园植物挂牌以及干花等的制作;同时,开展一些主题活动,如以“魅力生物,演绎生活”为主题(内容包括“专业技能串串烧”、“生物标本连连看”、“美女厨房”及“叶脉书签制作与义卖”等)的生物专业技能展示、插花艺术展等。这些活动能够结合专业特点,融知识性、趣味性、创造性于一体,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艺术性,体现了生物系的专业特色和精神风貌。所有这些活动,都是由学生靠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去解决,这极大地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热情,不仅使他们学到了科学思维的方法,也提高了独立工作的能力,这对巩固和加深已学的知识,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生物学素质都起着极大的`作用,为他们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开放实验室,增加学生实验操作训练的机会。

我们知道,学生实验技能的提高离不开学习、训练、再学习,单独靠教学计划安排的实验时间,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学习实验课的要求,在实验课学习到的实验技能若得不到及时的复习和训练,是很难巩固的。实验室开放作为大学生第二课堂的一种形式,在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可以不定时地自由到实验室进行实验训练,使学生自己学会管理和使用实验室,教师适当给予指导,一方面,可以减少教师的工作量,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增加学生实验操作训练的机会。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开放实验室里进行一些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3。在课外科技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课外科技活动是课堂教育的延续和深化,为丰富学生课内外知识,更好地巩固和加深学生对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了解和运用,在实践能力提高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和发展了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学生在进行科技活动过程中,我们经常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得到了研究设计、思维表达、综合判断等能力的培养,达到了综合教育的目的。

(1)科技知识讲座和科普教育活动。

为了培养学生超前的意识和思维,我院经常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莅临学校开展科技知识讲座,向学生介绍国内外先进的学科理论、前沿学科的动态、学科教改的动向。每次开展科技知识讲座时,会场经常座无虚席,气氛热烈。科普教育作为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另一种形式,在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新世纪人才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科普教育活动中,可以向学生传播科技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引导学生树立科技意识,学会科学思维,培养他们的科技制作能力、发明创造能力和进行启蒙教育的能力。我院经常组织科普下乡服务队,深入到粤东地区开展科普服务活动,主要内容有开设科普讲座、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等,学生在向青少年传播科学思想、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向农民传播农科知识,为农民办实事的同时,也了解了社会、锻炼了自己、增长了才干,对拓宽学生的专业面,增加知识都是十分有益的。

2005年9月,我院生物科技教育基地被广东省科学技术厅等单位命名为“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利用这一好时机,在每次对中小学生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中,均有安排学生科普队伍(人员经常更换)参与辅导、讲解,同学们在科普活动中,自己的专业知识也得到了巩固。除此之外,基地还经常举办科普展览,科普展览以画廊的形式介绍了有关生物学家的生平事迹、生物学史上的重大事件、粤东地区特色动植物资源以及生活中的科学知识等,所有这些,旨在宣传和普及科学知识,拓展学生视野、启迪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学生课外科研项目。

让学生在课外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是我系在教学与科研工作中一直坚持的做法。我系教师有许多项学院、市、省等各级的科研课题,这为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学生在参与教师科研工作的过程中,得到了科研工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对当前国内外科技的动态有了一定的掌握,对课题的新思维研究也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提高了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体验到老师科研工作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也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近年来,我院开展了学生课外科研立项工作,系领导积极组织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全系学生课外科研立项项目在学院名列前茅,立项项目分别占全院的20。83%(2005年)、23。53%(2006年)和13。51%(2007年)。本人指导的学生课外科研项目分别在第七、八和九届“挑战杯”广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中取得好成绩,获得了2个二等奖和1个三等奖,这在一定程度上又激发了学生参与科研工作的热情,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起了很大的作用。

4。加强教育见习和实习环节,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技能。

教学能力素质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标志,是师范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对中小学教师的能力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培养和提高师范生的教学能力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师范生是否做好了从事教师职业工作的各种准备,需要通过一定形式的检验。教育实习是检验师范生能否将所掌握的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技能综合运用于教育实践的重要环节。通过教育实习、见习等实践环节,师范生可以了解基础教育的现状与改革的动态,丰富自己的感性经验,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知识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从而增强从事教育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教育技能,我系经常开展一些师范生技能竞赛,如“三笔一话”、演讲比赛等,长期组织学生到潮州市桥东小学、西都小学和城北小学、绵德中学等学校进行义教,让他们亲身体验教师职业的实际,全面检验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中小学有关的教学,将自己所掌握的丰富多彩的自然科学知识传授给这些中小学的学生们,当中小学生的业余辅导员,让他们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增强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意识,也让参加活动的同学体验一下当教师的滋味。在专业课程《果树栽培学》的实验教学中,笔者精心设计了与学科有机结合的活动项目。如果树的嫁接、空中压条等实验,让学生自己边操作边讲解,并把整个实验过程拍摄制作成视频,再把视频播放给全班同学观看,让同学们从中发现实验的正确与否,学生通过观看自己的实验视频,增加了学习兴趣,实验技能得到了提高,制作的视频(dv)又可以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多媒体资料。实践证明,这种生动真实的教育实践,是培养和提高高师学生的教育教学技能素质的有效途径,许多同学到教育实习时已经是一位“老练”的教师了,为他们今后从事基础教育事业打下良好基础。

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作为21世纪的当代大学生,要真正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按照“三个面向”的要求,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新世纪人才,培养智能型的生物师范生,以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高层次的需要,是高师生物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师范教育中,还应把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敬业精神放在首位。培养教育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献身教育的精神;培养教育他们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刻苦钻研的精神;培养教育他们遵纪守法、严以律己,为人师表的精神。

创新高职科研管理模式凸现高职特色科研内涵论文

当前,我国的高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在教学研究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2.1缺乏科研意识。

由于科研意识的缺乏,高等职业学校普遍没有足够的科研氛围。目前,高等职业学校生源也较为匮乏,多个学校争夺生源的情况时有发生。学校疲于争抢生源,甚至为每个教师摊派招生任务,导致学校内部普遍缺乏研究的时间和心态。不仅如此,由于持续数年的扩招之后,教师队伍的数量并没有明显的变化,这导致每个教师都需要负责更多的学生,只是应付日常教学工作就已经捉襟见肘,更不要说空出精力来安排科研工作。这种情况也导致了很多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中,以教学作为硬性指标,而将科研能力作为软性指标。

2.2在概念上对高等职业学校教学科研认识不明确。

大部分的高职教师对高等职业学校的科研目的、科研内涵都没有充分明确的认识,仅仅以论文是否得到发表为评判标准,而在科研内容上也往往是照搬或复述前人的经验,没有将科研作为改善教学工作的一种手段看待。事实上,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工艺分析、应用研究都属于教学科研的一部分,对于教学工作都有着正面的影响。而对这一点没有明确的认识,导致部分高等职业院校的科研工作陷入了抄写、模仿、发文的怪圈,以自身并不擅长的理论研究作为科研重点,甚至于学术性的本科院校竞赛发表论文的数量。

2.3对教师的道德规范不够。

由于许多高等职业院校都是从较低级别升上来的,因此上升之后首先就要面对人才培养水平的评估。而在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科研水平。很多高职院校为了应付评估,不得不以急功近利的“唯发表论文”这个指标对教师进行评估,导致教师只能被动应付,没有自己的成型观点,就只好剽窃他人观点;来不及调研取证,就只好编造数据。这些行为严重违背了诚信道德的原则,也带来了不少纠纷等问题。更多的教师是将自己原本的一篇论文注水成多篇,拆开来分别发表,这样才能达到要求的数量。这些行为的出现,本身就说明了高职学校教师队伍的科研意识出现了问题,这种行为如果泛滥,将会严重影响到所有高等职业学校的声望和办学水平。

3提升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科研意识的可行建议。

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学生与学校本身是不可分割的,共同构成了高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环境。而要提升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科研意识,不仅要从教师本身入手,也要强调学校的作用。

3.1学校的努力。

在以往,高等职业学校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的,而如今,学校应当主动引导老师改变这种以课堂为主的办学模式,在课堂之外,也要充分重视科研工作,积极帮助教师开展科研工作,强化他们对科研的认识,纠正他们对自身的定位,要将他们从传统的授课教师,转变为教学与科研齐头并进。学校应当落实激励制度,激发教师投身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在教师的考评体系中,要将科研的权重加大,引导教师为了自身发展而投身到科研中来。此外,对于教师的科研成果,要予以肯定和激励。

3.2教师的努力。

对于高等职业学校的教师而言,需要强化自己的基本功,不仅要树立起科研意识,还要对科研工作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科研从来不是轻易的事,而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工作,科研工作者要淡薄,不能急于求成。另外,也要有充分的发现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高职教师不仅要对自己的专业精通,能够发现突破口所在;还要有自己的想法,并能够通过研究实践这些想法。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在教学中更倾向于实用而非理论,同样,科研也更倾向于应用。这是高等职业院校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在选择科研方向的时候,不仅要从专业出发,还要结合高职的特点、自身的优势,选择合适的客体。

4结语。

当前,高职教师的工作已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科研也成为了工作的一部分。这与以往有着很大的不同,学术不端、理念有偏差等,都是适应中出现的问题。要适应这种改变,高校和教师需要共同努力。而可以预见的是,高职的科研工作在长期中,必然会带来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杨华.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现状调查与提升策略[j].教育与职业,.

[2]徐瑾.高职教师科研素质现状与提高策略[j].江苏教育,2015.

[3]黄璐.提升高职教师队伍科研能力的对策思考[j].科教导刊,2015.

创新高职科研管理模式凸现高职特色科研内涵论文

摘要:从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现状来看,存在着行政管理模式过度行政化的问题,服务意识较差,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性非常差,沟通效率不高以至于行政效率远远低于国外同行水平。出现这些问题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当前我国教育体制过于落后,缺乏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再加上部分人员综合素质偏低等等。为了改变当前这种现状,必须创新行政管理模式,具体从改革当前教育体制、构建完善的行政管理模式以及健全的绩效管理制度等几个重要的方面出发,为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当今面临的行政管理水平。

关键词:行政管理;高职院校;创新。

1.过度行政化。当前我国的高职院校实施的管理模式都是行政化管理模式,而且过度行政化程度相当明显。由于行政权力大大挤压了高校的学术权力。所有的学术事务以及非学术事务等等都通过行政方式加以处理。这种管理模式最终导致行政人员对高校的.所有资源掌握着绝对控制地位,教师难以真正参与到教学管理中,一直处于被管理的地位。高职院校出现的严重的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失衡的问题,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行政部门承担的更多的是加强管理,服务职能出现了明显的淡化。从整体上来看,随着办学自主权不断放大,高职院校内部的行政权力在不断放大,依然处于核心主导地位,以行政管理为主导的高职院校难以实现学术突破,甚至损害院校目标的实现,使院校教师缺乏学术创新,教学水平一再落后。

2.行政官僚化。第一,机构臃肿。主要体现在持续增加的教研科室、教育部门,并且都设置了下一级管理机构,强化本部门的作用及功能。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只是加强了管理,然而最终导致院校内部存在过多的行政管理机构,出现了严重的机构功能重复设置以及工作人员增加的现象。“机关化”色彩十分浓厚,出现这种机构臃肿的现象最终导致上下级部门之间信息传递过于缓慢,管理效率十分低下。第二,缺乏服务意识。很多行政部门或者是单位为了自身利益,刻意设置很多与工作无关的关卡或者是工作障碍,人员之间存在严重的工作推诿现象,整体缺乏服务意识。再加上管理人员未深入一线进行调查,部门之间以及人员之间缺乏协调与沟通,对基层或群众反映的问题不汇报、不反思、不作为以及不解决。

3.缺乏协调性。第一,缺少合作意识。不单单是部门之间,更在于各个工作人员之间,均存在缺乏合作意识的问题。各个部门之间存在严重的争权以及争实惠的现象,其相互指责缺乏全局观念,未能处理好部门和人员之间的关系。第二,缺少程序性。具体表现在行政管理部门之间在进行工作协调和沟通的时候缺少程序化以及规范化,这也是导致高校管理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行政管理部门需要为科研一线和师生群体提供服务,而且工作量非常大,再加上内容十分复杂,各级部门之间严重的信息沟通不平等的现象发生,极易出现严重的信息沟通障碍。

二、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模式创新性思考与实践。

1.改革教育体制。第一,改革政府统包统管的管理方式。采取高校自治管理方式,政府对高校而言不是监督的关系,是借助科层制管理制度进行控制的一种管理模式。所以要改变这种管理弊端,最重要的是改革当前的教育体制。可以借鉴外国采取的董事会管理制度。由于高校治理当中涉及多方利益,政府、学生、社会以及学校等都和教育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利益关系,绝不单单是个人行为,采取董事会治校的办法具有可取之处。第二,实施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二者相分离。对高校内部行政人员实施学术化管理和对学术人员开展行政化管理都是不适宜的,因此必须采取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二者相分离的办法,减少行政资源以及学术资源的浪费,二者互不干涉,坚决杜绝行政权力过分干涉学术权力的现象发生。

2.创建完善的服务型高校行政管理模式。第一,提升服务水平。提升高校行政管理水平就应该不断更新服务观念,将此理念贯彻于整个高校管理实践当中,不断提升高校管理水平。回归服务本质,构建服务型行政管理模式,将服务理念运用到实际管理中。第二,健全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全面提升高校服务效能,需要创建完善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采用360°绩效考核体系,开展全角度考核,从部门、教师、学生、下属以及领导等多个方面进行考核,提升考核的可靠性以及有效性。

3.提升管理成效。第一,坚决抵制官本位思想,全面提升高校人员的服务意识。消除行政人员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还要抛弃一切功利思想,积极倡导人员应该具备奉献精神,全面提升行政人员的服务意识,要做好自身“绿叶”的角色,当好一位“服务员”。第二,对行政管理人员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升他们的工作效率。进一步优化管理人员组织结构,要协调好懂法律、懂经济以及懂管理的管理人员占比,改善管理人员性别、知识结构以及年龄结构的比例。

三、结语。

创新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模式要把重心放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改革现行教育体制,尤其是要解决当前存在的过度行政化现象;第二,构建完善的服务型行政管理模式,健全绩效管理体系;第三,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成效,提升行政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朱效迅.探讨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模式的实践思考[j].中国培训,(12x).

职业教育的特色与创新论文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质量提出更高的需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对于社会的需求不能够始终保持稳定关系。面对不断改革的社会环境,一定要改变原有的被动式教学方法,做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职业教育之间的沟通与衔接,合理地利用教育资源,提高人才培养的有效性。

关键词:自学考试;职业教育;结构优化。

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具备开放性与灵活性的自身优势,为我国的教育改革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高等教育主要以学历教育为主,存在一定的应试教育倾向。学习者缺乏实践经验,技能水平也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扩招政策的实施、专升本模式的构建等,办学模式逐渐趋于多样化,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职业教育之间的衔接一定会受到自身因素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加强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之间的衔接,可以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习者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与办学效益。

一、自考模式对高等职业教育结构的优化。

(一)促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新的科学技术逐渐地被开发与运用,社会对一线劳动者的理论素养与知识技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人单位在人才聘用时不但对技能提出了标准而且对学历也提出一定要求。当前普通高等院校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很难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步伐。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模式的推广打破了这一现状,自学考试不但是国家考试,而且是一种继续教育,将培养目标定性为实用性和职业性。与普通高等院校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相一致,在实训、管理、技能培养方面都达到一定的水平。开展自学考试模式可以促进构建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

“专接本”打破了原有封闭的教学状态,把自学考试与高职教育相对接,相对于普通高职教育,增添了实践教学环节,解决了学生进一步深造的难题。“专接本”课程设置方面对学分认证方式进一步完善,教育的主要内容体现在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培养,实现了自学考试与高职教育之间的有效衔接。从实践方面看,自起,江苏省筛选了一些实用性强、社会需求量大的相关“专接本”项目。主考学校在已经开设的本科专业中选取相关的“专接本”专业,面向全省的高职院校开展对接工作。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自开始与南京工程学院对接“数控加工与模具设计”专业,已经连续进行了五年,学生毕业通过率一直在90%以上。

(二)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在自学考试中的“专接本”模式能够发挥本科学校与高职院校各自的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资源的互惠互利。作为本科院校,由于主考的是本校最具优势的专业,所以在体系构建、师资力量、教学科研等方面都具备最优质的资源。而高职院校在实践与培训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通过“专接本”模式的开展,可以充分地将二者之间的教学资源优势融合,为专科生提供提升学历的渠道,促进专科学校完善校风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对于主考院校来讲,可以通过调研、督导等方式来进行师资队伍的培训,提高整体的教学水平与办学实力,帮助其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

(三)提高就业质量。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就业难问题已经普遍存在于各大高职院校。全新的工业技术在不断地更新与运用,企业单位对毕业生的整体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掌握操作技术,而且要有良好的专业素养与创新精神。职业院校主要为生产一线培养人才,“专接本”模式的实施可以使考生通过高职专科教育来提升实践技能,然后通过自考教育来提升自身理论水平,从根本上拓宽了实践技能的范围,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毕业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优化自学考试“专接本”模式的有效途径。

(一)拓展办学渠道。

为了进一步完善自学考试中“专接本”模式的实施,首先要拓宽办学渠道,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学位与学历。高等教育的自学考试可以尝试建立学分制教育,在不同层次的教育之间进行学分互换,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拓宽办学渠道,通过多种方式来满足考生和社会的.根本需求。

(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转型期,社会的发展逐渐向信息化、工业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各行各业的发展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在不断发生变化。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实施,以开放性的特点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在人才培养方向、专业结构方面都比较灵活,更加具有针对性与时代性。为了确保各学历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国家需要及时的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针对社会不同时期的发展现状与对人才的需求标准,来制定相应的教育机制,真正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为学生走向社会岗位开辟一条全新道路。

(三)改革评价机制。

自学考试主要是通过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考试制度,最终核心体现在国家考试上,所以一定要维护其严肃性与权威性。这种考试制度的主要培养目标定位在应用型与职业型,所以评价机制要不断地改革与完善,加强对教育过程的重视,通过实践教学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把考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个人素质等因素全部列入对学生的考核范围,保证教学体系的完整性,不断推动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之间的良好沟通。通过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实现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三、结语。

参考文献:

基于区域经济特色的MBA教育改革和创新论文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各个行业的信息化程度都在不断的加快,传统的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冲击,因此不论哪个行业都必须不断的进行优化和创新,不断的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模式来适应信息时代下的要求。尤其是近几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技术的到来更给传统的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尤其是会计行业受到的影响十分的严重,因此在本科会计教育的过程之中必须要加快改革创新的进程,不断的进行探索和优化教学模式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能够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的优秀的会计人才。本文旨在通过研究与分析“大智移云”的背景下,我国高等院校会计教育的现状,并且对于其中存在着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进行深刻的研究与分析,从而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不断的提高我国高等院校会计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关键词:大智移云;会计教育;教育现状;原因分析;优化策略。

当今世界是一个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信息化技术应用在各个行业之中,不断的促使各个行业的技术进行优化与创新,不断的促使各个行业的知识进行革新,因此要想使自己能够长久稳定的发展下去,就必须加强改革创新的步伐,加快技术革新和知识革命。尤其是对于会计行业而言必须不断的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对于财务会计人员的教育更要加大重视程度,结合时代的发展来进行培养会计人才。

一、“大智移云”背景下财务会计工作的变革。

(一)大智移云简述以及特点分析。

“大智移云”是信息化时代下的一种具体表现,它指的是大数据,人工智能,运移动互联网,云计算这几个方面。在当今信息时代的背景下,财务会计已经步入了全新的时代,即信息技术互联网云计算与人工智能相互交互的时代。“大智移云”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就是,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人工智能化程度也越来越高,许许多多需要人大量计算的工作被计算机所代替。其次就是,会计工作所需要的专业人才的技能也在不断的提高,对于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在不断的加大,对于其的综合素质的要求更加严格。最后就是,“大智移云”背景下,要求会计从业人员要有不断进取的精神,能够主动的去学习新的知识来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二)“大智移云”背景下会计工作变革内容分析。

“大智移云”背景下,会计工作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所以说本科会计教育要想能能够培育出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适应新时代下会计工作的内容就必须充分的了解和掌握会计工作发生的变化,并且还要能够适应会计工作未来的发展趋势,这样才能够保证会计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才能够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人才。1.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大智移云”背景下,会计工作最为显著的变化就是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所需要的人力越来越少。信息技术能够把财务工作之中所产生的数据以及信息自动的收集,存储,计算,分类,而且还能够自动的把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进行连接与共享,这极大的方便的财务管理工作的运行。另外就是,“大智移云”背景下,会计工作的一些流程通过计算机能够自动的生成,对于一些财务数据的生成与分析是十分的迅速的,极大的节省了人力所需要进行的重复性和标准化的工作,大大的提高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2.移动化办公方式的转变。“大智移云”背景下,会计工作还有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办公模式的转变,会计工作办公更加的方便快捷,已经由传统的固定地点办公转变为移动办公方式。传统的会计办公模式之下,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到自己的办公地点或者是依据特定的.办公工具来进行财务管理工作,但是在“大智移云”时代下,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可以把财务管理系统以及信息转接到移动终端上,这就极大的方便了会计工作人员的财务管理工作,同时也改变了会计财务管理工作受到空间限制的问题,同时还能够让会计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能够及时的进行财务工作的处理,对于财务信息的计算以及共享传播更加迅速,摆脱了传统的依赖电脑系统办公的模式。3.云端计算以及信息储存方式的改变。“大智移云”背景下,会计工作已经由以前的需要大量的人工进行计算管理转变成为了通过云端计算,而且信息的储存方式以及储存量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变。通过移动互联网会计工作人员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财务管理工作,许多财务管理信息也能够及时的共享。与此同时,随着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会计工作与传统会计工作相比较其电子信息将会越来越多,而纸质凭证等会逐渐消失。会计办公越来越趋于无纸化,这对于节约地球上的森林资源,实现无碳化办公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大智移云背景下高校会计教学现状以及原因分析。

“大智移云”背景下,我国高等院校对于会计教育模式与方法在不断的进行改革和创新,会计教育工作所取得的成效也是越来越好,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专业能力过硬,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在教育改革和创新的过程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和完善,具体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堂教学方法落后,教学目标模糊。

在高校会计课堂教学的过程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课堂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不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在大学本科会计课堂教学的过程之中许许多多的老师还是采用一些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主要依赖于自己在黑板,ppt上进行,不能够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与此同时,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之中教学模式更加的落后,不会采用先进的信息多媒体技术来进行辅助教学,使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致使教学效率低下。另外还有就是,大学老师在进行会记课堂教学的过程之中教学目标不明确,特别的模糊。在对于各个层次的教学目标中不能够合理的进行划分,对于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会计相关知识不能够进行有效的讲解与分析,对于涌现出来的新软件也不能够及时的向同学们讲解,这就导致会记课堂教学效率不高,不能够达到时代发展的要求。

(二)会计实践教学缺乏,教学效果欠佳。

在高校会计教学的过程之中普遍存在着的一个问题就是对于实践教学的忽视和缺乏,致使会计教学效果欠佳,学生难以真正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由于财务管理工作自身所具有的机密的特点因此在大学会计课程教学中对于实践教学就比较缺乏,学生只是通过老师的讲解或者是自己所了解和学习到的资料来进行学习,很少有机会真正的进行实践,这就导致了教学效果欠佳,学生只是理论知识丰富,但是实践能力较差,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另外,还有就是即使学校组织学生去实践会计财务管理工作,也是仿真会计财务工作,与实际情况还是有所区别的,因此这也是“大智移云”背景下,大学本科会计教育工作的一个不足之处。

(三)教学理念落后,课程安排不合理。

在“大智移云”背景下,大学本科会计教育工作的课程设置与安排必须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这样才能够使学生能够掌握会计财务管理的方法,才能够为国家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人才。但是在我国大学本科会计教育工作中,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师教学理念落后是影响教学效果和质量的重要原因。在全球化不断深入的今天,各个国家之间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也越来越激烈,有许许多多的国外企业走进了国门,我国也有许许多多的企业走向了世界,因此在大学会计课程安排设置上应当具备国际准则、国际惯例、法律知识、金融知识、公共关系、计算机、金融数学、外贸英语等方面知识,但是在实际课程设置之中还是比较缺乏,这就容易导致学生毕业之后所能够选择的就业氛范围比较狭小,不利于学生的就业和工作。

三、“大智移云”背景下高校会计教育工作的改革途径。

“大智移云”背景下,我国高校会计教育的改革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对于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要不断的进行优化和创新,同时还要及时的转变教学理念,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课程和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大学本科会计教育的质量和效率,为我国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人才,促进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的繁荣昌盛。

(一)转变教学理念,紧跟时代潮流。

“大智移云”背景下,我国高校会计教育工作的改革和创新的基础就是要转变教学理念,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步伐,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会计教育的质量和效率。首先,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以学生的学习作为教育的主体,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会计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其次就是,老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因为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十分的迅猛,只有不断的去学习和充电,才能够保证自己不被社会所淘汰,才能够适应会计行业发展的潮流。

(二)优化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方法。

“大智移云”背景下,我国高校会计教育教学模式要不断的进行优化和创新,更新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让学生能够学习和掌握会计知识。首先呀做的就是对于教学模式的创新,对于时代发展下的新知识要加强讲解,做到精细化,让学生能够及时的学习到最新的会计工作的知识。其次,对于那些已经落后时代发展需要的会计知识,只需要简单的讲解就可以了,让学生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学习新知识。另外还有就是要加强对于教学方法的更新,多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进行会计知识的教学,利用智能化的软件进行教学,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避免由于会计知识的枯燥乏味,而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和教学质量不佳的情况的发生。另外还有就是要加强对于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可以由学校联系相关单位,提前给学生一个实习的机会,让学生对以后的实习生活有所准备,也能积累一些实战经验,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优化课程设置,明确教学目标。

大学本科会计教育的课程设置和安排直接关系着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因此必须科学合理的安排会计课程的教学,并且明确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会计教育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让学生能够及时的学习到最新的会计知识。大学本科是培养学生思维方式,对于会计专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且培养相关的一些技能的时期,因此要科学合理安排教学课程,明确教学目标。首先要注重课程内容的学科跨度,注重各学科知识在会计专业领域上的交叉和融合,特别是计算机知识的交叉与融合。其次就是,在教学的内容上要增加一些新的知识点,例如大数据分析、云会计、财务共享、国际会计准则等方面的内容。

四、小结。

“大智移云”背景下,会计的工作内容以及工作范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给我国高校会计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与机遇,这就要求高校会计教育工作要不断的进行优化和创新,不断的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同时还要结合时代的发展需要,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够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综合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玮.“大智移云”背景下企业财务共享平台案例分析及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

[2]刘慧凤,姜苏娱.我国会计教育研究文献综述——基于比较研究视角[j].会计研究,2015.

[3]赵艳丽,杨光.高校财务会计管理与教学改革的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10,.

[4]王娟.信息化会计课程体系和教学环节的优化[j].中国管理信息化,.

[5]邵瑞庆.我国会计本科教育目前的环境与亟待解决的问题[j]..

创新特色项目汇报范文

今年以来,我们凤凰街道按照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主三、优二、转一”的产业发展取向,以项目建设为龙头,把抓项目为抓街域经济的重头戏,坚持以项目见高低、以项目见成效,元至6月份,全街建成、在建及意向性重点项目共有28个,目前已有9个建成投产,并发挥效益,其中投资过千万元的项目有15个。全街经济保持了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120万元,同比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17万元,同比增长20.93%。固定资产投资总额7880万元,同比增长92.19%。累计完成招商引资666.3万美元,占年计划的95.2%,其中境外资金完成103万美元,占年计划的51.5%;完成外贸出口539万美元,占年计划的56.7%,其中自营出口71万美元,占年计划的54.6%。

一、坚持“聚木成林”,着力抓好司徒工业园建设,强化项目载体。

街道司徒机械加工业园项目进展顺利,园区占地总面积200亩,其中一期工程100亩,总投资5000万元,签约入园企业14家,建设10000平方米的钢砖结构式标准型厂房和2500平方米的办公用房。该园的基础工程现已完成,预计将在本月底陆续向业主交付厂房使用。该项目通过筑巢引凤,留住了辖区的优势加工企业和技术人才,并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相对集中地发展工业项目,把星星点点状态的加工制造产品生产结成拳头,做成大产业,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其中新上的凤凰汽车轮毂生产线每年将为街道新增税收50万元。预计园区一期工程建成可实现年产值2.5亿元。

二、坚持“锦上添花”,下大力气扶持好重点项目。

已建成项目中,有列入全市“三二三”重点工程的两个项目,主要是通过挖掘企业自身潜力,不断发展壮大。怡盛公司服装生产线项目总投资1200多万元,目前该公司已到位资金860余万元新上了两条服装生产线。怡盛印染通过新增设备340台套,在原来制作染色布的基础上延伸了产业链,生产成品制衣,并由供货出口改为自营出口,生产出的工装主要销往美国、日本两地。该公司年可产工装300万套,实现年产值1000万元。该项目既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又实现了创外汇,同时又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有效安置了劳动就业,可谓一举三得。金新棉在巩固东南亚市场基础上,继续开拓了欧美市场,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东兴新型建材公司二期工程项目由厦门美林公司总投入2500万元。该项目自去年一期工程投产以来,产品在市场上一直供不应求,为扩大生产规模,东兴建材上半年增加了设备投入1000万元,新上了两条混凝土砌块砖生产线,现已投产。该公司正着手建设烘窑晒场,以缩短产品的保养期,提高产品的交货值。

三、坚持“靠城吃城”,大力发展三产项目。

引入了湖北团结新科技集团公司建设5000平方米,总投资为万元的洋澜电子商城项目,预计该项目建成后年产值可达到10000万元。由武汉心内阁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总投资70多万美元在百子畈二分社(老鄂高对面)建设4500平方米的集餐饮、住宿、娱乐休闲为一体的三产业服务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利税45万元。瀚林广场老板张瀚林与香港美时达公司合资建设8000平方米,总投资800万元以上的瀚林大酒店。百灵通讯市场二楼通过引入总投资为200万元的雕琢时光茶座实现了整体盘活。前五个月全街建设的三产业综合楼达到20000多平方米,总投资为3360万元,为我街实施“小门店、大市场”战略奠定了基础。

四、坚持“快马加鞭”,切实加快在建项目进度。

上海船发运输公司投入968万元增资扩股设立了驻汉办事处。深圳奥敏特电子装配有限公司投资300万元,租赁原长捷皮鞋厂2000平方米的厂房从事电子连接器的生产。利用原福莲木业600平方米的厂房引入了麦琴斯达电子机械、金发橡胶研究所、鄂城建材机械设备厂、安泰建筑设备有限公司等四家企业。武汉“778”大酒店投资1000万元在原市特幼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装修。投资100万元的市誉益光学器材厂于去年底在司徒村安家落户,投产见效。

五、坚持“多轮驱动”,多层面拓展项目投资主体。

在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不放松的同时,我们还大力倡导创业精神,鼓励村民群众自主创业,发展民营经济。目前,一批有胆识的村民走出湾巷,在广阔的`天地中大有作为。百子畈杜邱服装厂是由部分百子畈村民合股投资500万元创办的一家民营服装企业,厂房面积达到1000平方米,主要从事针织服装生产。投资300万元的洋澜电线厂也由洋澜村村民自主创办。这些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既为我街的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又为失地农民的自主就业提供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六、坚持“优中选优”,注重提高引进项目的质量和品位。

由湖北团结高新集团建设的sbi创业一条街项目总投资1亿元,占地总面积200亩,建设以光、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为主导的产业孵化器。目前,该项目正在抓紧前期规划,预计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1亿,可创利税500万元。

七、坚持“出门迎客”,着力抓好项目储备。

通过存量招商、以商招商和小分队招商等多种途径,我们在引入奥敏特电子连接器、麦琴斯达电子机械等6家公司的基础上,还确立了四个意向性在谈项目。

1、上海宝利油脂储运站项目。通过以商招商的方式,经上海船发运输公司老板王船发的牵线搭桥与上海油脂公司进行了多轮次、深入性的洽谈,与对方达成了投资3000万元,租赁我街菜园头村原中油公司10000吨的油库建设长江沿线中南地区食用油销售网络(油脂储运中转站)的意向性协议,同时也加紧办理前期有关规划。预计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量50000吨,年销售收入26000万元,年可创利税1000万元。

2、台湾美登服饰生产线项目。该项目属于街道招商引资“五个一”工程的成果之一。通过街道干部的亲情招商,与台资、生产出口型企业上海美登服饰有限公司进行多次洽谈,对方有意来我街投资500万元兴建服装生产基地,从而实现鄂州为该公司的生产加工基地,上海为其出口贸易平台的转变。目前,该公司有意租赁辖区多佳集团老服装厂的厂房或破产改制企业市巾被总厂的厂房。杭州科皇装饰材料项目。去年下半年,我街在小分队招商中拜访了杭州科皇装饰材料有限公司,对方有意来我街投资设厂,目前我们正在对此项目抓紧跟踪和争取更进一步的洽谈。

3、鄂东石材大市场项目。建设选址司徒村,占地总面积100亩,总投资1000万元,该项目正在进行前期论证。

4、文化大市场项目。建设选址莲花村,占地总面积60亩,总投资500万元。该项目正在进行前期规划。

下半年,我街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五项主要经济指标(财政收入、民营经济、招商引资、固定资产、就业人数)翻一番,三年再造一个新凤凰”的目标,坚持“四位一体”,即要把招商引资作为项目建设的源头,把结构调整作为项目建设的方向,把园区建设作为项目建设的载体,把环境整治作为项目建设的保障,坚持四位一体一齐抓,使全街项目工作水平再上新台阶。

一是项目引资加温度。以市里组织的招商活动为契机,强化行动,掀起热潮,继续走出去、请进来,广交朋友、扩大信息,跟踪线索、落实项目。

二是项目建设加速度。通过进一步优化存量、优化服务、优化环境,对所有在建项目抓跟踪、抓协调、抓督查,切实加快项目建设速度,争取早日建成,早出效益。

三是项目进园赶进度。按“扩规模,提档次,创特色”的目标,依靠园区,吸引项目,依托项目,拓展园区。

四是项目服务加力度。我们将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改善投资环境,严格兑现优化投资环境的各项承诺和有关优惠政策,严厉打击破坏投资环境、阻挠重点项目正常施工的人和事,对个别典型的破坏投资环境事件,将依法从严查处,公开曝光。

创新特色项目汇报范文

学期结束,现将七八年级阅读情况做一总结。

八年级:

一、共读书籍:

八年级上学期学生共读了《水浒传》、《三国演义》、《朝花夕拾.呐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四本必读名著,并对每本书做了读书笔记。

其中《水浒传》写读书笔记四篇,《三国演义》写读书笔记四篇,《朝花夕拾.呐喊》写读书笔记四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笔记两篇,共14篇,约4万字。

每班约十本优秀读书笔记。每周学生对本周阅读内容进行总结。每本书读完后,利用读书笔记对所读书籍进行总结:作者介绍,内容梗概,特色人物,典型情节,读后感受等。

开学初,读的是《水浒传》。为了让学生做到有效阅读,我们规定了阅读的内容(一周内看第一至第六章的内容),并指导学生在书的扉页上写下批注的方法:四字词语用方框圈住,修辞句子用波浪线画出并写出所用修辞手法,描写(景物描写、人物典型的动作、神态、外貌描写)句子用横线画出并标上描写方法。本周读书笔记内容大致和上周相同,增加了一项:积累四字词语20个,并运用其中的3个词语写一段话。这样让学生不仅记住了这几个词语,更是会运用到写作中。

阅读《三国演义》后,我们的读书交流会设计如下问题:

一、作者简介。

二、内容梗概。

三、人物形象。

四、积累词语(四字词语)。

五、语段赏析:

六、读后感受。

形式采用自由发言和小组交流结合,,学生或倾听,或朗读,或讲述,保证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

阅读《朝花夕拾》时,除了让学生继续积累词语,赏析修辞语句,概括文章内容外,从阅读这本书开始,让学生回答文后提出的问题。起初只是挑选了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能从文中找出答案,以便提高阅读质量。书中有的问题是针对故事情节的,有的则是让学生了解一些科普知识的,比如:全球海洋水流主要有几条?它们分别是什么?鹦鹉螺号操作原理是什么?回答这些问题,相信能让学生的阅读逐渐从浅层走向深层。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七年级下学期我们采用了看电视连续剧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人物和情节。这一学期的阅读,同学们读起来就比较轻松。

二、《单元主题阅读》。

《单元主题阅读》,学生利用作文课时间阅读短文,积累词语,品味语言,作相应的练习题。本学期新增加的内容“作文序列知识”使学生积累了不少写作知识,老师们使用起来也方便多了。

三、自渎书籍。

自渎书籍,学生利用教室的书柜,进行自由借阅,并且记录所借书名。因只是单纯的借阅,没有额外的负担,学生读书热情较高,尤其是下课或放学时间、特别是周五下午放学,很多同学围着书柜选取喜爱的书籍。

七年级。

一、共读书目:

七上共读书目:《伊索寓言》、《繁星·春水》、《格列佛游记》三部名著。每周提出最少阅读章节或指明阅读页码,要求用指定的符号做好批注,回答每章节提出的问题,每天阅读摘抄精彩语句3-5行,阅读后在周末做好读书笔记。《伊索寓言》做读书笔记两次,《繁星·春水》读书笔记两次,《格列佛游记》读书笔记按照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智马国共做四篇。每部书读过之后召开读书交流会。《繁星·春水》则根据阅读进度对名段进行指导阅读。

学期开始我们选择阅读的是《伊索寓言》,我们推荐选择有评价赏析的版本进行指导阅读,每周开始规定阅读范围,共分四周读完,指导学生用要求的符号进行批注,四字成语用括号画出,精彩语句用波浪线标注,疑难打上问号,每周安排一次疑难讨论会,对其中的名篇进行指导强调。如《狼和羊》、《农夫和蛇》、《蚂蚁和蝉》、《衔肉的狗》、《两只口袋》等等。读书笔记办的特别优秀的在全班展览,读书结束后我们利用成长课在全班征集问题,由主持人总结后分我要推荐、必答环节、抢答环节三部分举办了读书交流会。

《繁星·春水》阅读之前由老师先进性阅读指导,介绍作者冰心: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原名谢婉莹;小说家;诗人;散文家;儿童文学家,她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表现对母爱、童真、大自然的见解。介绍《繁星》《春水》在创作上受到印度诗人泰戈尔的影响,其诗歌作品,在当时吸引了很多青年的模仿。诗集《繁星》、《春水》是人们公认的小诗最高成就,被茅盾称为“繁星格”、“春水体”。指明其主要内容: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点出《繁星·春水》的艺术特点:

(一)短小,形式自由、富含哲理,意味深长。

(二)口语化表达,或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

(三)语言清新淡雅而又晶莹明丽,明白晓畅而又情韵悠长。

《繁星·春水》的阅读我们特别侧重的是阅读中的指导,因为这些小诗不像《伊索寓言》那么好读懂,要求学生一定要根据“名诗鉴赏”深入理解,名篇根据学生阅读进度指出,要求背一背,谈谈理解,交流讨论。比如“造物者——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只容一次极乐的应许,我要至诚地求着:“我在母亲的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这首小诗把对母爱的歌颂、对童真的呼唤、对自然的咏叹融合在一起,营造了一个至善至美的世界,感情诚挚深沉,语言清新典雅,给人回味和启迪。再如“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这首小诗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骄傲自满的危害,简练、隽永。再比如“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这是一首哲理小诗,诗人把人生事业的成功比喻为花,把成就事业的起步阶段比喻为花的芽儿,把奋斗的辛劳比喻为培养花的泪泉,把自我牺牲比喻为滋润花的血雨和,生动贴切,发人深思。

本学期我们把故事性较强的《格列佛游记》提到了七上阅读,按照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智马国四部分用四周时间读完,要求阅读中用指定符号批注。注意阅读之中注意跟进指导,比如由文本语段总结格列佛的性格:勤劳、勇敢、机智、善良。广闻博见,对政治、经济、文化风俗都有独到见解。再如联系写作背景总结其讽刺性。

二、《单元主题阅读》。

根据每单元的学习主题设定三篇阅读语段,利用周末或阅读课进行主题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每周的主题阅读之后设置一至三篇推荐阅读,有文章有推荐感言,或提示指导,或评析指导,以拓展学生的阅读面,也从语言上进行熏陶感染。

本学期我们推荐了《中考满分作文》,教室后的书架上陈列每位同学捐赠的图书,在规定内容完成之后可以自由借阅。

班级创新特色的活动计划

半日活动计划:(家长开放日)。

角色游戏:

重点指导:小医院。

具体措施:1、幼儿游戏,教师巡视。

2、扮演病人介入游戏,与幼儿进行角色对话,引导幼儿正确游戏。

目的:1、初步尝试用剪刀在立体的一次性纸杯上沿线裁减,发展幼儿手部小肌肉。

2、通过制作小黑猫,认识猫的外形特征,激发幼儿对猫的喜爱。

准备: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剪刀、记号笔、一次性纸杯,手工纸剪成的眼睛胡须等、糨糊、抹布)、范例、图片。

过程:一、谜语导入――引发幼儿兴趣。

1、猜谜。

2、出示猫的图片,认识猫的外形特征。

二、欣赏范例dd激发创作兴趣。

半日开放活动是一种向家长全面展示幼儿园生活教育的有利时机,也是实现家园合作教育的重要途径。敬请关注微专题:

1、猜猜老师的猫是用什么做的。

2、欣赏范例,看看到底是用什么做的,怎么做的。

3、教师示范做法。

三、幼儿制作dd发展动手能力。

1、介绍材料和使用方法。

2、提醒幼儿使用工具注意安全。

3、幼儿制作,教师巡视。

4、个别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制作。

四、作品展示dd鼓励孩子大胆向家长介绍自己的作品。生活盥洗:

重点指导:点心后正确做标记。

具体措施:1、幼儿吃点心,教师鼓励幼儿吃好点心记得做记号。

2、请值日生帮助老师检查幼儿做记号的情况。

3、表扬记得做记号的小朋友。体育锻炼:注意幼儿的活动量,及时提醒。

幼儿擦汗及增减衣服。午餐:鼓励幼儿进餐时保持桌面整洁,教师巡视提醒。

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计划:“快乐家庭”

语言:花灯谣。

1、学习朗诵诗歌,感受作品中欢快的节日气氛。

2、感受诗歌押韵的特点,能准确发出姥、闹、浩、摇等音。

音乐:大家来看灯。

1、学习欣赏乐曲,理解歌曲内容。

2、感受音乐活泼、欢快的性质,初步掌握旋律的起伏变化,能随乐曲表演。

音乐:小看戏。

1、引导幼儿感受乐曲的欢乐、诙谐情绪。

2、能看指挥手势拿乐器演奏,注意保持同伴间的协调。

数学:比较数的多少。

1、引导幼儿继续学习用目测的方法正确判断7以内的数量。

2、教幼儿认识7以内自然数列中,相邻两数间的数量关系。

语言:我是家庭小主人。

1、知道儿歌名称,理解儿歌内容,学会念儿歌。

2、懂得关心、帮助家人。

美术:全家福。

1、能抓住家庭成员的主要特征,学习画出人物的形象。

2、培养幼儿热爱自己的父母与家人的良好品质。

社会:快乐大家庭。

1、知道每个人都有一个快乐的家,初步学习围绕调查表和照片上的内容大胆响亮地介绍自己的家庭。

2、喜欢和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快乐,培养幼儿爱家庭的情感。

美术:台布设计。

1、学习用折叠的方法印染台布,感受印染作品的美。

2、培养幼儿细心、认真的操作习惯,体验成功的快乐。

体育:接送娃娃。

1、练习在宽15d20厘米的平行线中间走。

2、培养幼儿关心娃娃的良好品质。

综合:夸妈妈。

1、知道三月八日是妇女节,是妈妈的节日,要让妈妈节日快乐。

2、想办法为妈妈庆祝节日,学会关心妈妈,激发爱妈妈的情感。

音乐:不再麻烦好妈妈。

1、初步学唱歌曲,唱准歌曲中的附点音符与休止附。

2、学习用亲切、愉快的声音演唱,表达自己爱妈妈的情感。

语言:最好的礼物。

1、初步理解故事,鼓励幼儿大胆发言,学说完整话。

2、懂得怎样表达对妈妈的爱,进一步激发对妈妈的情感。

科学:直直的筷子。

1、观察不同材料的筷子,了解筷子的用途,知道它是中国的餐具。

2、学习握筷和使用筷子的正确方法,发展幼儿小肌肉动作。

美术:漂亮妈妈。

1、学画妈妈的头像,常识用涂抹法来装饰,丰富幼儿绘画技能。

2、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能有序地取放材料。

数学:给妈妈选礼物。

1、感知7以内自然数相邻两数之间“差1”的数差关系。能按序补画1―7的点子。

2、通过为妈妈选礼物活动,学会替妈妈着想。

手工:送给妈妈的礼物。

1、学习折钱包的方法,并在钱包上装饰喜欢的.图案。

2、培养幼儿耐心、细心的品质。

幼儿园中班重阳节活动计划:爷爷奶奶您辛苦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申报特色创新工作汇报

八、十九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在科技创新辅导师资的配备上也组成了梯队的形式,逐步走向成熟。这些都使我校的科技教育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制高点。总结我校科技教育近三年的发展与成果,学校领导反复讨论,听取意见,达成共识,确立了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科技创新为抓手,争创闵行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提升我校办学内涵。目前我校是一所在科技上正走向特色,在教学上注重改革,在管理上注重科学、体现人性化的拥有良好声誉的学校;是一所在创新中积累了宝贵经验、形成了一定文化形态、在全区能起一定示范作用、不断进步正在跨越式发展的学校。

一、争创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的实施与保障把科技教育纳入学校整体学校规划,成立学校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在我校近年的办学规划中将科技教育列为学校总体发展目标,在年度计划及科技教育计划中有创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的计划,并定期研究、检查和总结。学校对科技教育课程的实施有定期的研究制度,在教研活动中把通过课程落实培养学生科技素养作为活动的主题内容。老师们注重在科技教育活动中养成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在体验中获得学习经历和过程,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形成科技教育特色的教学风格。为使学校的科技工作有显著成效,学校专门成立了科技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亲自挂帅,教导处副教导具体负责,协同科技总指导、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一起带领科技教师开展各项科技活动,成立了科技竞赛小组,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科技管理网络。在此良好的基础上,学校在每周一节的活动课上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开设了更多的科技类课程(科技类的兴趣小组占全校兴趣小组的三分之一,保证全校50﹪以上的学生参加)让更多的同学都能参加科技类教学活动,进行有关科技类的课题研究。学校安排有丰富经验的教师担任有关科技类活动课的教学工作,并通过不断总结、实践、再总结,编写确定具有莘松特色的科技教育的校本教材。为我校科技教育更上一层楼打好扎实的基础。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拟定、安排、组织、督检学校的各类科技教育活动。

一、初二学生进行网页制作活动,初。

八、十九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所获得的成绩。2003年6月,叶丰同学设计的“计算机声卡扩展板”获全国发展协会中小学创新进步奖;叶丰同学被命名为“首届上海少年科学院小院士”;在第十八届英特尔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叶丰同学的作品获创造发明一等奖;在第十八届英特尔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季刘昱同学作品《机器人灭火》获机器人创意比赛三等奖;2004年7月,李凌峰同学获上海市明日科技之星“希望之星”;2004年10月黄晨同学在第十九届英特尔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社会专项奖科馨奖;在第十九届英特尔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黄晨同学的作品《我家的和平星别墅》获优秀科幻画一等奖;在第十九届英特尔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李凌峰同学的作品《立方体的金字塔》获创造发明三等奖;在第十九届英特尔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李凌峰、沈石安的作品《太空小车》获机器人创意设计三等奖;李凌峰同学获区“明日科技之星”,并代表科技之星在青少年科技周开幕式上发言;2005年1月,吴一帆、邵勋获“sva”首届未来工程师大赛机器人三项接力项目三等奖;2005年2月,李凌峰同学参加了上海科技优秀生访美活动;2005年1月,在第二十届英特尔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区级初赛中,我校沈石安同学的作品《电脑专用节能插座》和张湛同学的作品《公交可视报站器》获得了好评,顺利通过初赛,进入了市级复赛。

三、以科技特色项目为龙头,巩固和发展各类科技活动。学校在主抓科技特色项目的同时,进一步开展各种科技活动,在区少科站的大力支持和学校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充分发掘学校以及社会的教育资源,开设了各类科技活动课,有生物环保、无线电、车模、船模、空模、航天能源、科普知识、摄像、趣味地理、食品雕刻、应用化学、科普英语、应用数学、科技制作等,由于丰富多样的活动开展,再加上我校科技辅导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学校的科技工作获得了丰硕成果,2003学年度共获得各类科技奖项一百四十二项,其中全国获奖五项,市级获奖四十项,区级获奖九十七项;2004学年度第一学期获各类市、区六十三奖项。

四、结合不同的学科特点,渗透科技教育的内容,提升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的长远目标,让学生在学习探究的实践中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与实践活动。我们积极有序地进行了一系列的课程改革,把科技教育活动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把科技活动融于基础型、拓展型和研究型的课堂教学之中,它能使学生科技素养得到充分的培养。近两年来,各个教研组都开展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践研究:语文组的《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探索与实践》,数学组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生数学科学素养的研究》,英语组的《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的操作性研究》,政史地组的《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一一被确立为区级课题,同时在闵行区第十届、第十一届科研论文评比中均获二等奖、三等奖,在这些课题的引领下,各学科的16项子课题获得了区级认定,学校在立足普及的同时不断创新。结合二期课改,我校在基础型课程中注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整合,将课本知识向生活知识拓展、向科技知识转化。培养学生探索、求知、探求规律的科学精神,理化生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体验动手的能力,2003年我们有10位同学分别获上海市中小学能源科学小论文一、二、三等奖。2002年起,我们在中预、初一年级开展了探究性课程,徐映老师在全区进行了探究课程的公开展示,得到了一致好评,经过一年的探索,编写了莘松中学探究课程学习方案,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学生通过探究课程的学习获得了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并结合自己的发现和感悟设计了很多课题,有33项被列为小组课题,如《虾、蟹烧熟后为什么会变红》,《对一次性用品的思考》,《水声昆虫是怎样呼吸的》等课题都具备了一定的初步探索科学的能力,老师经过筛选后,把他们罗列了成发现篇;印证篇;调查篇;求索篇4大类编写成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五、广泛开展各类科普活动,营造良好的科技教育校园文化学校通过专家报告、主题校班会、每周科技角、升旗仪式、学校宣传橱窗、科技节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科学知识及学校科技创新的成果推广,让学生在一个较为浓厚的科技氛围中成长,以形成学生的科学精神。如“神舟”五号发射前后,我们就开展了一系列以航天科技教育为抓手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结合地震海啸,进行防震减灾的知识竞赛;结合“闵行科技发展知多少”开展了一系列的知识讲座和比赛,让全体学生了解家乡的变化;随着校园网的建成,学校专设了科技教育网站,同学们可以在网上查询感兴趣的科技资料,观看科技影视,交流科技创新活动的经验。及时把学校科技成果在校园网上加以发布。为了开拓学生的创新思路,借签他人的经验,全校多个班级均订阅了《青少年科技报》、《动手做》、《太空探索》等科技类报刊杂志。充分的物质基础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有利的支持。学校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区少科站的培训,利用寒暑假鼓励更多的学生参加,在少科站老师们的尽心辅导下,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们每年参加市、区组织的各种科普参观、考察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了意志,也激发了对科技的极大热情。

六、加强基础建设的同时,建立科技教育成果奖励制度,调动教师与学生参与科技教育的积极性学校现有多媒体教室4个,能直接上网的有近300台,还设有计算机专用调试维修室。教师几乎是每人一台移动电脑。学校将在教学设施不断更新的基础上,建立科技创新、机器人的专用教室,为进一步深入开展科技教育创造更新的环境,同时努力改造现有的各种实验的装置,建立专用的实验室,以保证各种自研式综合活动课的开设。学校在调动科技活动的积极分子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奖励举措,同时作为教师评优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有突出成果的给予重奖。2003年陆振洋老师被评为闵行区园丁;对学生学校同样给予了表彰与奖励,我们利用各种场合对获奖的同学进行宣传和物质奖励。学校在推荐区、校三好学生、优秀团员时都作为一个重要指标来参照。2005年1月,选派优秀科技生李凌峰同学出访美国。

七、加强科技理论的学习,建立一支出色的科技教育师资队伍。学校每年选派优秀的中青年教师,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少科站、教师进修学院的各项培训和学习,有计划地培养中青年优秀教师成为科技教育的辅导老师,包括创新科技、电脑信息、生物、环保、机器人、应用物理、化学、地球科学、科技英语等门类,并积极联系校外科普辅导讲座,以扩充科技教育师资力量。

八、学校师资与校外教育资源的整合,提升学校科技教育的层次。学校科技教育的关键在于科技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建设,目前学校为所有学生科技社团配备了指导老师,并聘请专家、教授为学生开办专题讲座。2005年1月我校聘请北京专家为学生举办航天科普知识,讲座使学生备受鼓舞,学生们对航天科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校每年聘请教师为学生开设科普英语讲座,利用社区资源为学生开设兴趣社团;自己学校缺乏某方面项目的,我们就鼓励学生参加区少科站的老师的辅导班,在第十九届英特尔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优秀科幻画一等奖的黄晨同学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同时少科站老师来校多次进行宣传、指导,使我校的科技教育更上一个台阶。正因为这样,每年我校开展的科技活动学生参与率达到全校总人数的50﹪以上,并在参加市区各类科技竞赛中取得累累硕果:“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这是江泽民总书记对新世纪时代特性的科学概括。我们深感科技教育开展已成为学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有信心有决心进一步巩固、深化、发展我校的科技教育,争创闵行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是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奋斗的目标,全体师生定将群策群力,贵在坚持,努力开拓,勇于实践,让科技教育之花开满莘松校园。

申报特色创新工作汇报

2017年7月,我有幸加入到了创新街道工会这个大家庭中,成为了一名职业化工会干部。在街道工会主席的领导下,我们街道工会工作亮点频频,特色明显。例如,组织开展读书朗读活动、创新街道工会网格化管理工作、“夏日送清凉”和基层工会活力建设等,其中我们街道组织开展的青年读书朗读交流会,更是点燃了广大机关职工的读书热情。

7月27日下午,创新街道工会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盘锦市《关于开展“书香盘锦〃全民阅读”活动的通知》精神,推进机关职工素质的提升,营造“书香溢盘锦〃知识伴我行”主题读书活动的浓厚氛围,在街道综合文化站举办了青年读书朗读交流会。

读书朗读活动旨在通过朗读理解,分享文字的美感,印发广大职工学习和阅读的共鸣,提高读书兴趣,引导广大机关职工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

活动的开展以职工自读为主要形式,然后选一本自己认为的好书推荐给大家,并挑选其中的精彩选段进行朗读。通过朗读比赛的形式,推进读书活动的开展。

在街道综合文化站,伴随着轻快的音乐旋律,网格中心主任向我们分享了他读《悟空传》的感受变化,19岁第一次读的时候仅仅是喜欢悟空横扫天地的英雄气概,而现在更多感受的是每个人物身上的精神特点及小说所引起的共鸣点;党群办大学生村官戴进朗读了自己的原创《追寻梦中的橄榄枝》,伴随着安静美好的背景音乐,为我们分享了现代作家三毛的故事,以及她对梦想的不懈追求;社会服务办齐铁岩为我们朗读了《诸葛武侯骂死王朗司徒》,声情并茂,抑扬顿挫,为我们再现了诸葛亮的智慧与雄辩才能……每一位朗读者都激情洋溢,用朗读传递情感,活动现场高潮迭起,不时响起阵阵掌声,让我们机关广大职工都感受到了读书和朗读带来的乐趣。

活动之后,我们每一位职工会根据朗读内容、朗读技巧、现场效果进行打分,评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进一步提高了大家的积极性。

另外,此次活动还在我们盘锦市兴隆台区网站上的兴隆广角一栏进行了发布宣传,提高了读书朗读活动的广度和影响力,以“书声”创城的形式,为创建文明城市贡献了我们工会的一份力量。

这次的活动将读书和朗读相结合,让职工群众能自觉阅读书籍,又能展现自己在朗读方面的才能,以“书”交流,以“声”感人,激发了职工的读书兴趣,并引导职工以读书求新知,为进一步提高职工素质打下了良好基础。

创新街道代丽婷2017年8月8日。

村级创新特色汇报范文

各位领导:

你们好,我代表**直属库党委和全体员工向各位领导亲临我库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感谢。下面我就**直属库党建工作开展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直属库是负责国家粮食的收购、储存、调运和销售任务的国有企业,储存的品种主要是大豆和小麦,库容19万吨。现设党支部两个,党小组三个,有员工87人,其中党员45人,占员工总数的51%。几年来,在公司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按照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努力实现党建与储存和轮换同步发展的.目标和要求,在认真落实上级党建工作要求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党建创新工作,实现了三个维护、两个确保的任务目标,促进了农民增收。库党委先后荣获先进基层党委、规范化管理先进单位、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等称号,共有12名党员被上级评优秀共产党员。

二、加强组织建设,发挥模范作用。

以四好领导班子建设为目标,从班子建设、理论学习、作风建设等方面多管齐下,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有了新提高,储备粮规范化管理有了新进步,企业效益有了新提升。一是按照规范、完善、提高的要求,全面建立健全了党建工作组织机构,明确了党建工作责任,层层建立了责任制,形成了上下联动,行动一致的良好的党建工作机制,有效地促进了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为开展好党建工作奠定了组织基础。二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班子成员间既分工明确又团结协作,重大事情集体讨论决定,小事及时沟通,工作中做到了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尊重、互相补台,充分发挥整体作用,党委和支部两级班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一步增强,真正起到了领导核心作用,推动了粮食收购、销售和储存各环节工作的开展。三是加强中心组理论学习。坚持每月至少一次理论学习制度,着重以科学发展观、党风党纪和时事为主要学习内容,坚持用正确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经营工作有效开展。四是开展实践活动。按照上级党委的要求,几年来,广泛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四好领导班子、创先争优等实践活动,在每次活动中,做到了领导重视、组织健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取得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效果,增强了班子的发展能力。

三、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双带能力。

**直属库党员占员工总数的比重较大,党员作用的发挥直接影响单位的全面建设和整体发展,为此,我们从实际出发,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进一步提高了党员素质。一是建立了党员花名册,使党员管理档案化。将每名党员自然情况、学习考评和业务等情况建档立案,以便全面及时了解每名党员的学习教育。二是典型带动。在党员中开展了党员先锋岗、双带等活动,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群众学有先进,赶有目标,在急、难、险、重等任务中,党员都能走在前、干在先,赢得了各项工作主动。三是注重对党员的培养使用。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