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社会学的读后感(汇总20篇)

时间:2023-11-11 14:06:53 作者:琴心月 专业社会学的读后感(汇总20篇)

2.读后感是对书中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方面给予个人评价和看法的一种写作形式。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写作读后感,我特意整理了一些范文供大家参考。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后感字

作者米尔斯是美国社会学家,他深受德国古典社会学理论和米德的实用主义社会学的影响,在政治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领域内颇有建树。米尔斯批判了50~60年代在社会学领域占主导地位的学说,分别是以帕森斯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大理论”和以拉扎斯菲尔德为代表的“抽象的经验主义”,指出当代西方社会学正面临着深刻的理论危机。而这本出版于1959年的《社会学的想象力》,是其非常有代表性的社会学著作。

该书分共十章,分四部分。

第二至六章批判了社会学科几个久而成习的偏向,分别是宏大理论、抽象经验主义、各种实用取向、科层制的气质、各种科学哲学,点出社会学研究中脱离实质性问题而沉浸于概念王国中,或因受制于方法论的规制而背离社会学研究的初衷。

第七至十章是提出自己对“社会学研究”的理解,人的多样性、历史的运用、论理性与自由、论政治,这是作者的对研究社会学的新方法与新视野。

最后一部分是附论:论治学之道,其核心内容是米尔斯独特的社会学方法论。

诚然,我认为对我们初学者来说,比较实用的就是部分就是“附论:论治学之道”,值得敬仰的思想家们并没有把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割裂开来,而是希望让两者相得益彰。也就是说,在我们的学术工作中,要学会运用个人的生命体验,并坚持不懈地加以审视和解释。通过这一章,可以看到米尔斯全书的写作逻辑和行文思路,更为重要的是,米尔斯的治学之道,对我们初学者来说,是完全可以参考他的理论方法的,他一步步告诉我们做学术研究的具体步骤:。

1.建立学术档案。在这种档案中,个人体验和职业活动彼此交融,鼓励捕捉“边角闪念”,甚至是梦境。档案可以用来核查避免重复工作,也能节省精力。

2.维护学术档案。维护学术档案本身就是一种学术生产,通过维护学术档案,并由此培养自省的习惯,学会保持内在世界的清醒。

3.定期回顾笔记。在社会学科的研究中,应该出现三类中间讨论--关于问题、关于方法、关于理论,并重新导回研究。

4.阅读他人的笔记作为补充。总体来说,我觉得附论部分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细读吸收并且运用的。

下面是我自己基于个体和社会的一些思考。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每一个个体都是生活在特定的时空里的,都是社会人,你是社会人,我也是社会人小佩奇,我们就会不同程度的参与到对社会的改造过程,参与到时空变迁的发展过程。诚然,每一个个体的存在,于整个历史洪流来说,犹如蜉蝣之于沧海,渺小又短暂。那么,我们身处的社会,到底以何种形式、在何种程度上影响我们的生活?我们短暂的个人又是如何参与到社会的建构中,二者又是以怎样的方式发生着怎样的关联?我觉得这是社会学研究比较有意思的点。

社会学的想象力是一种心智的品质,一种帮助利用信息增进理性,看清世界、分析事件全貌的能力。

其最大的作用就是区分了“环境中的个人困扰”和“社会结构中的公众议题”,这是一种视角的转化能力,即个体到现象级,由特殊性到普遍性。

这种社会学的想象力,简单理解就是不能让所谓的“专业”的界限、“学科”的界限来阻碍这一思维能力在一般社会大众生活中的发展与运用。也就是说,社会学、历史学、文学、哲学所给予我们的内容的意义,在于培养一种能够超脱个体的思维能力,就像是站到一定的高度,高屋建瓴一般从云层来俯瞰芸芸众生的世间百态,同时又要从高处走下来找到我们在这个社会中的位置,去探寻人与人、人与社会、各个社会角色之间的关联,去参与现实和历史的建构。

形容的再简单形象点,就像我读这本书的痛苦感触一样,先把我的灵魂先抽离出来让它飘在半空中,去审视这个叫“小可爱”的人,她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她是怎么形成她这个性格和人格的、在她的成长过程中是什么力量使得“小可爱”是“小可爱”,而不是别的谁。进一步,她与在座的人的联系是什么、彼此之间如何沟通关联。再进一步,我们这群人为什么会坐在这里、我们的沟通交流为什么是这样的一个状态。更进一步,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又是什么样子的、在人类历史上处于什么位置,是什么力量在推动它的变迁、它的存在又有何意义。再发散一下,离开社会学的框架,人类的存在又有何意义,宇宙的终极真理是什么,宇宙的存在和人类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而意义又是什么。

当灵魂回归这个躯壳之后,“小可爱”还是该完成“小可爱”的个人使命,走完人生这场宿命。作为个人,我们只有通过置身于所处的时代中,才能理解自己的经历并有能力把握住自己的人生走向,不至于在社会历史洪流里无所安放而感到茫然。

用作者的话来说,社会学的想象力相当程度上就在于有能力从一种视角转换成另一种视角,并在此过程中培养起对于整个社会及其组成要素的充分关照。它是一种“社会文化生活的共同尺度”,帮助我们面对“正在发生的各个社会结构的非人性的急剧变化”,并通过“控制在其身后发生的结构性变迁的方式”来处理个人生活中面临的种种困惑,帮助我们找到“所珍视的价值”,以及“威胁到这个价值的要素”,以避免冷漠和焦虑的滋长。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后感字

这本书由美国社会学家、文化批判主义代表人物米尔斯撰写,被视为米尔斯一生学术精华的大成之作,自1959年首次出版以来,已经逐渐成为全世界社会学教学中备受推崇的入门经典。在这部书中,米尔斯运用知识社会学的观点并结合自身在社会阶层的研究经验对美国社会界的成果和传统学科的抽象与僵化界限进行了批判,并以此强调了社会学的想象力的重要性。

对于社会学的想象力这一定义,作者在第一章伊始就做出了解释:它“是一种特定的心智品质,这种品质能够有助于他们运用信息,发展理性,以求清晰地概括出周边世界正在发生什么,他们又会遭遇什么。”对于这一含义,我是这么理解的,社会学的想象力是一种思维方法、思考的方式,它要求我们从历史变迁和制度矛盾的大角度来看待问题,既要能够将自己的生活模式与世界历史的进程相联系,又要能把握人与社会、人生与历史、自我与世界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就是我们要有站在宏观立场看待问题的思维。我一度将它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方法,而且它也确然与之雷同,即,用联系的、发展的和矛盾的观点看待问题。仔细想想,社会学的想象力竟然还蕴含着哲学的味道!

至于它的运用,米尔斯在书中也有所涉及,“社会学的想象力使我们有能力把握历史,把握人生,也把握这两者在社会当中的关联。”“借助社会学的想象力,人们现在可以期望把握世事进展,理解自身遭遇,并视之为人生与历史在社会中的相互交织的细小节点。”作者的意思已经很明确,社会学的想象力的运用有助于个人更理性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和思考问题,使个人更有能力透过纷繁多样的情景捕捉到社会结构中的复杂观念。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后感字

我一直不赞成上来就说要培养“社会学想象力”,让学生从社会学的视角来分析问题,因为任何“想象”都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任何一种视角的培养也必须建立在对知识的了解、掌握的基础上。如果一个人一张口说话、一动笔写文字别人就可以看出他是社会学出身,就好比别人一看就知道你是戴着什么颜色的“有色眼镜”来看世界的,那这时候再说“社会学的想象力”也不迟。

作为一个刚入校的社会学专业的学生,要想尽快摸着社会学的边,对社会学略有一点感觉,首先不是要看什么书,而是要对“人、社会及其关系”、“为什么人以社会的形式存在,而其它动物在自然中的存在形式不是社会”、“社会是何以可能的”等问题有点思考。这种思考可以不必很深刻、更不一定很系统(当然能够深刻、系统更好),但通过这点初步的思考,激发起学生自身寻求答案的兴致、兴趣。

人群中的另一个你。

接下来,找一本国内的《社会学概论》教材,像高教出版社吴铎老师的《社会学》等,都可以。(在此并不建议先用郑杭生老师的《社会学概论新修》,因为郑老师的书主要是从社会运行这个角度来对社会构成基本内容进行阐述的,或者说是从动态、纵向上对社会构成的基本阐述。这种阐述对于略有一点点基础的学生或教科书的编写者、研究者来说是相对新颖、独到的,但个人认为并不适合高考压力下刚解放出来从未接触过社会学书籍的学生。当然读了其他教科书之后,郑老师的教材也是后面的必读之书。)这本教材越浅显、越易懂越好。

先从社会化这部分着手读起,然后依次社会互动、家庭、社会角色、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社会制度、社区、社会文化;社会分层与流动、社会变迁及现代化;社会问题与控制、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等。也就是从微观向宏观、从静态向动态(后面去读社会学的发展史时讲到孔德的社会动力学、社会静力学时也就较容易理解、再读郑杭生老师的教材也就能接受并且可以看出该教材与其它教材的不一样)、从社会常态向社会异态一步步阅读,因为这比较符合常人的思维逻辑习惯。

读完这样一本或几本教材,无论纵向还是横向上,对社会的基本构成内容都有个大概的了解了,同时对前面思考的问题也会形成一点点自己的看法。就算没有找到答案,但我想最基本的东西应该已在大脑中形成一个或深或浅的轮廓。此时会激发更多的关于社会的思考,如:由自身想到“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责任”,甚至会联想到中外古人的一些对待社会的态度、如何立世等,像中国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时,可以读一下一些国外的社会学教材。如:戴维·波普诺的《社会学》、安东尼·吉登斯的《社会学》。

下一步,就要阅读一点社会学发展史方面的书。上来千万不要先读什么亚历山大的《社会学二十讲》这样的书,就读杨善华的《西方社会学理论》、贾春增的《外国社会学史》、郑杭生的《中国社会学史新编》等。这些书是中国的研究学者写的,而非翻译的,好处就是语言易懂、不致于使初学者产生烦躁、畏难情绪。通过这些阅读,一方面对中外社会学的发展脉络有个大概的了解,另一方面对中国社会学大师们及其主思想也基本掌握。读了这些之后,就可以看一下前面提到的《社会学二十讲》等这类国外作者对西方社会学发展脉络的梳理,以便于了解在不同国度的学者眼里对社会学发展的理解的不同及对各个大师们思想的解读和地位的不同。

人类的进化。

在阅读发展史的同时,建议可以看一下《希腊神话》、《罗马神话》,柏拉图的《理想国》、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等这些关于人类社会起源的传说和美好构想。因为这些书比较简单易懂,而且能进一步促使同学们从社会哲学的角度思考问题。当然有的同学说:为什么非要看外国的呢?我看中国的上古神话传说、桃花源记不行吗?我的回答是:行,但外国的一定也要读。

方法的阅读。

第三步是方法,当然这一步可以和社会学史的阅读同时进行。关于方法,无论你的方法课老师怎么讲、用什么教本,你都要先看一下风笑天的《社会研究方法》(注意不是《社会调查研究》,而是《社会研究方法》。读了,你就会知道这两者的差别)。如果有的同学数学、统计学的功底特别好,那恭喜,学会sas、spss、epinfo、statistica等软件应用,以后的研究走实证路线,你杠杠的。

经典阅读。

好了,到现在,你就开始研读大师们的经典吧。如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论》、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达伦多夫的《社会冲突论》、费孝通的《乡土中国》等(下面会有书目的列举,在此,就不一一说了)。看看他们各自的研究方向是什么、侧重点在哪里,他们的理论为什么能够自圆其说,是怎么样自圆其说的,可以用来分析、解读哪些社会现象或问题,再进一步看其理论是否有缺憾,如果有,是什么,是否能够用其他人的理论进行弥补。

经典之一《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在读了若干本书之后,许多同学会发现自己的记忆力没有那么好了,先前明确的社会学的逻辑体系和内容甚至都有点模糊了,而且社会学和非社会学的边界似乎也没有那么明晰,似乎看任何一本书都是社会学的书了,那么,再次恭喜你,你的“社会学想象力”初步具备。

现在,你基本就可以从社会学的角度解读任何一本书、以社会学的眼光分析任何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并且能够发挥自己的社会学想象力啦。而且,你可以选择一位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大师的著作进行研读,以前你认为的晦涩的、莫名其妙的著作,现在你都可以尝试,并且最好对之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想法。甚至,你可以想象一下和你将来的研究生导师探讨你的这些想法和看法时的惬意及争论时的焦虑吧。更甚至,你可以跟他谈一谈你准备研究的方向是什么。比如,你是不是觉得布迪厄的区隔对文化、教育的理解有点狭隘,而你又恰恰对这个很感兴趣、同时对当今的文化、教育又有点自己的想法。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后感

开篇,米尔斯先论述了当今人类所面临的种种制度的、非制度的困扰:普通人所直接了解及努力完成之事总是由他个人生活的轨道所界定;他们的视野和权力要受工作、家庭和邻里的具体背景的制约;处于其他环境时,他们则成了旁观者,间接感受他人。人们之所以对于生活中围绕在自己身边的困扰感到焦虑茫然,是因为他们没有把个人生活进程与社会的历史背景及其结构性变迁联系在一起。

由此,米尔斯说:“个人只有通过置身于所处的时代之中,才能理解他自己的经历并把握自身的命运,他只有变得知晓他所处的环境中所有个人的生活际遇,才能明了他自己的生活际遇”。这让我想到福柯的“知识考古学”,我们在社会研究中,要回到某一行为发生的具体历史情境中想问题,了解行为发生的历史背景,而不是借着今人的眼光去看过去的问题,也不能拿自己的价值标准来衡量他人的行为。

米尔斯认为,社会研究中,除了要关注具体社会历史和社会结构外,还应该注重人本身与人性。他认为人类面临的困扰产生于个体的性格之中,产生于他与别人的直接联系之中,这些困扰与他所直接了解的有限的社会生活环境有关,也与他自身有关。

因此,米尔斯说,在社会研究中,“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社会历史,不同时了解这两者,就无法了解其中之一。”而米尔斯所认为的拥有社会学想象力的学者,恰恰是能够关注到:社会结构、社会历史、人本身这三类问题的人。

信息爆炸泛滥、政治界权力关系错综复杂。在学术界,学者研究内容受科层制影响(将论文发表数量作为师生评定指标)、价值中立不受重视(有特定的政治立场)、学术研究被标签化(课程教学侧重知识的灌输,而不是鼓励独立思考和创造,文科教育不开放)。而这些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培养社会学的.想象力。

02。

宏大理论。

这一章作者对流行于美国社会研究界中的一种理论方法:宏大理论进行了批判。我认为这章很有意思的是米尔斯用四段文字转述了帕森斯的《社会系统》一书,而且每次转述之后还不忘讽刺帕森斯几句。不过看到米尔斯在“怼”帕森斯时,我觉得挺大快人心!因为我们平时看到一些学术著作时也是很痛苦,明明一两句话就说清楚一个观点了,但作者还是要用大篇幅我们看不懂的文字词语来论述这一句话,感觉自己好不容易懂了作者说什么,但接着看下去就又被绕晕了。我想如果其他的社会学学术著作也都被米尔斯以几段文字转述出来,那我们在读这些书的时候肯定会省不少劲儿。而这也就是米尔斯提出的“宏大理论家”的一个缺陷:玩弄语义暧昧的术语,常常围绕着几套复合的事实,阅读时必须了解、控制其隐含的意义并予以明确。

除此之外,宏大理论还有其他两个缺陷:一、思考层次过于一般化,宏大理论无法落实到现实情景的观察和处理中去;二、错误地构想了价值取向的规范性结构,也就是帕森斯认为社会就是一个宏大的体系,人们“困”在其中,也必须接受一定的“社会化”教育,使之成为社会化的人。我觉得帕森斯夸大了制度和规范的作用,也忽视了社会是动态的,他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整个社会发展,想用一套“万能理论(制度)”来总揽社会古今之变,是不可取的。

《社会学的想象力》的读后感

最近在读米尔斯的《社会学的想象力》,读书时我注意到这个观点:一些看起来是个体的事情,当把它放到一定的社会经济背景中去的时候,就会成为社会学的现象。书中他举了一个很显而易见的例子,就是喝咖啡的问题,人们喝咖啡,什么时候喝,喝多少,跟谁喝,喝咖啡的目的,咖啡的生产和销售等等,种种社会存在都会因为时间、地点、人物、身份、阶级的变化而不同。

米尔斯又说,社会学是社会生活复杂化,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尖锐化的产物。他指出,在古代社会生活条件下,不可能产生也不需要社会学。我个人的观点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人类的生产生活的活动都会因为知识的积累而发展,或者说是复杂化,因为我个人认为,人类本质上的追求还是没有变化。

人们在生活变得复杂的同时,自然也会觉察到不同的复杂体之间,或是一个复杂体自身所产生的矛盾。并且又由于人们的智慧在日益的增进,所以就会有人探索和解读这些社会问题,试图在探索的过程中逐渐解决这些问题。而社会学研究正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门科学。就如书中所说孔德创立社会学说根本目的不是填补学科空白,是适应当时社会需要,探寻认识社会和解决社会问题的理论和方法才是其根本目的。因为当时,社会已经发展到需要一门科学解释并解决其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的阶段。

同时,因为社会的发展,社会学学科也会继续发展。最显而易见的原因就是,社会的矛盾和问题不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消失,它当然是会不断的复杂化,矛盾会不断地增加。就像书中说的那样,一百多年来,社会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初创时期、形成时期、发展时期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在各国的努力下,社会学的“本土化”工作发展迅速,社会学这一学科已在世界各国扎根、成长。

也许马克思曾经提出人类社会发展到最后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但这毕竟离我们的社会太遥远。就我目前所能看到的是,人们的思想逐渐多样化,人们之间的沟通也逐渐多样化和复杂化。就像先前所说的,不同的复杂个体之间可能会产生碰撞,需要调节,复杂的个体内部同样也会产生矛盾,需要寻求调节。单从这个方面看来,社会学的研究就需要继续进行下去,还要求发展。

当然,在人们的理性思维控制下,社会的发展应该不会最终是不至于因为矛盾的不断发展和多样化而走向灭亡。而这应该就是社会学研究发展有其重要地位的原因。社会学的产生即是研究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而随着社会发展,社会矛盾不断多样化和复杂化地同时,社会学学科也在不断地发展,有可能会向不同的形式扩展,比如运用到学校教育中。

我想象这样的发展,最终一个较为理想的状态是社会多样化发展,人们可以及时的发现生活中的矛盾,并始终有相关的专业人员能够及时有效地帮助解决问题。这样,不仅问题得到了解决,人们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又会进一步深入。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后感字

本书结构很简单,我们完全可以按照“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的经典套路解读。本书共有十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是第一部分,也就是“是什么”部分,那么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也就是论述什么是社会学的想象力,除此之外,作者还对写作背景进行了说明。第二章至第六章是第二部分,也就是“为什么”部分,这一部分是本书的主体部分,也是我将要重点论述的部分,在这一部分中作者对当时比较流行的几大趋势进行批判进而强调社会学的想象力的重要性。第七章至第十章是第三部分,也就是“怎么做”部分,在这一部分中,作者对怎样运用社会学的想象力和怎样研究提出几点建设性意见。其实按照我的构想,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完全就是多余的。从本书书名来看,我想大多数人的写作思路应该是,对社会学的想象力解释一番即可,再不济举例说明就是了。但是我们完全没想到,作者其实是在借助解释社会学的想象力对当时美国社会学界流行的几大趋势进行批判进而对社会学未来的发展做蓝图规划。不得不说,作者的格局很大,非一般人可比。

米尔斯以批判当时美国社会学界的主要成果为全书讨论的主题,也就是第二部分,作者对当时美国流行的五种趋势的批判,即作者所说的“久而成习的偏向”。这五种偏向分别是:宏大理论、抽象经验主义、各种实用取向、科层制气质和各种科学哲学。下面简要说明作者对以上五种趋势的批判观点:

第一,宏大理论。“所谓‘宏大理论’,也就是概念与概念之间的组合与拆解”,它“究竟只是一堆胡乱堆砌的繁文冗词,还是究竟有些深意蕴藏其间?我的答案是:确实有些干货,虽然埋藏很深,但毕竟不乏洞见。”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对宏大理论的批判:对问题的分析停留在概念层面,既有以概念解释概念,理论晦涩难懂之嫌,又有以静止的观点看待社会的问题,缺乏历史观的思维,看不到社会变迁。

第二,抽象经验主义。“他们研究了抽象经验主义的问题,但对于那些问题和回答的陈述都只是囿于任意武断的认识论中那些奇怪的自行强加的限制。”“作为一门学派,它是新的;作为一种方法,它的确有待时日检验;而作为一种研究风格,它现在还在逐步扩散到更全面的‘问题领域’。”作者批判这种趋势脱离实际,忽视对社会现象的深入观察,而对以往的研究结果做机械堆积、增加,缺乏方法论的指导。

第三,各种实用取向。说实话,这一章看的是连一知半解都算不上,只是作者感觉在批判:当时部分学者急于求成、贪图利益而不追求科学真谛的浮躁风气。

第四,科层制气质。“从事应用型社会研究的社会学家通常不会以‘公众’作为自己的受众。”“要界定什么是‘好的研究’,就是看它如何契合于特定的流派,因此学术上的成功往往有赖于主动接受占据支配地位的流派的信条。”这种趋势具有迎合逢迎的官僚作风,其学者在学术研究中往往对政治迎合,丧失了自主性。

第五,各种科学哲学。“任何对于某个问题的充分解答,都将包含寻找战略干预点,即寻找据此维持或改变结构的杠杆,并对那些有能力干预却没有这么做的人做出评估。”作者批判这种趋势采用科学办法的教条模型而失去了研究的灵活性和创新性,阻碍了社会学的发展。

这五种趋势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脱离了社会学研究的本真——观察社会现象,研究社会问题,提出解决措施,服务社会。它们或脱离实际,或缺乏方法论,或被其他事物束缚,总之它们已经无法真正完整地完成社会学研究的任务。作者正是看到这一点,才出手批判以指明社会学的发展道路。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后感字

不得不说写这篇读后感不仅是在考验我的记忆力,同时也是在测验我有没有社会学想象力。虽然《新社会学想象力》部头不大,但抽象度很高,读后给人一头雾水的感觉,而就是这样难读和难懂的书,我竟然还将读后感的草稿弄丢了。所以,现在看到的这个读后感是我重新写的。除非记忆力非常好,能一字不漏进行叙述,否则第二次和第一次写出来的定然有很大差异。对于我这样一个记忆力不是很好的人来讲,第二次和第一次写出来的差异应该还比较大。没有完整读过《社会学的想象力》,就去读《新社会学想象力》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可能有很深的感触,也或许没有多大感觉,对我来讲,属于第二种情况,因为《新社会学想象力》和赖特·米尔斯的《社会学的想象力》没有什么直接联系,它们之间并既没有直接的继承和发扬关系,同时在内容上也没有多大联系,仅是在书名上有较多相似的词语而已。对于读者来讲,吸引其阅读兴趣的一定是书名或文章题目,从这个角度分析,《新社会学想象力》做到了,但是从其内容来讲,读完未必会有《社会学的想象力》给读者的冲击感。对于接触过社会学基本知识的人来讲,提到社会学想象力,首先想到的便是赖特·米尔斯及其著作《社会学的想象力》,但是社会已经发展到21世纪,社会学的想象力也应该有所发展,这并不是说社会学的想象力过时了,而是说应该运用社会学的想象力对当下世界进行新的解释。因此,《新社会学想象力》可以说是社会学想象力的运用,而不能将其理解成如何理解社会学想象力,即不能望文生义。

《新社会学想象力》,由(美)史蒂夫·福勒著,施丽华译,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出版。《新社会学想象力》分为三篇,共计十四章内容,第一篇讲“21世纪对社会学的拼命寻求”,社会学自诞生之日起,就意味着其大有用武之地,它是时代的产物,必然要解决时代的问题。进入21世纪,社会学对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依然有巨大作用,同时社会现实也对社会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使社会学陷入认同危机,而之所以对社会学要进行拼命寻求,无非是要摆脱对社会学的认同危机。对中国来讲,这种危机更为严重。所以,中国社会学从恢复重建到现在已经近40年,但大家对它的认可度依然不高,甚至不知道社会学毕业生能做什么,或者说能挣来多少钱。社会学能解释很多问题,或者说用社会学解释问题有助于对问题有更新和更清楚的认识,不过遗憾的是,现在依然有很多人不明白这个学科的重要性,只喜欢短视的看待社会学。第二篇讲“社会科学的生物学挑战”,这篇内容相信有不少读者都会觉得不可思议,因为作者竟然认为,“当今,区分社会学和生物学至关重要”,我想如果我告诉学生或者其他老师,社会学和生物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甚至难以区分,大家会是一种什么样的表情。无论怎样,社会学与生物学有着密切关系,这是客观的,甚至不需要再争论什么,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注意这种区分,比如说生物学上的进化论,就是在人为政策的干预下,被变成了社会学理论,但是生物学上的进化论与社会学上的进化论是有区别的,而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进行区分,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第三篇讲“人类是我们这个时代濒于灭绝的物种”,人类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物种,也是最伟大的物种,因为人在创造着这个世界,并不停地在改造着这个世界。无论人类的出发点是怎样的,都不得不承认人在追求进步的同时,也一步步将人类推向灭亡的深渊,当人类行为造成的恶果超出了其解决能力时,人类是不是就变成了疯狂的纳粹。诚如作者所说“如果希特勒没有奉行大屠杀,纳粹很可能创造一个绿色的乐园”,这就如同人类如果能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不是今天的文明世界就不会有如此多的问题。

《新社会学想象力》并不是要告诉读者什么是社会学想象力,或者社会学想象力与新社会学想象力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而是从当下的世界发展来分析社会学面临的危机以及运用社会学想象力如何理解现存世界。《新社会学想象力》就是要让读者自己思考,思考社会学想象力到底有没有用,思考社会学想象力到底是什么?即运用社会学想象力想象“社会学想象力”。为帮助读者阅读和理解,书的附录专门罗列了文中的一些抽象名词,并对这些词语作了简单解释,以供大家参考,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新社会学想象力》非常抽象和难懂。对于这样一本难以读懂的著作,并不意味着其价值和意义不大,因为要读懂它,必须要拥有丰富的学识作为基础,对我来讲,这显然是不具备的。所以,对我来讲,读这本书只能算作略读,不当理解,还请大家批评指正。批评者和作者实际上处于不平等位置,批评者可以任意批评任何观点,即便批评者的观点是不妥的,甚至是错误的,他依然可以这样做,而作者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就不可能做到这样任性,作者总是希望将自己的思考清楚表达给读者,而且希望读者能够理解。“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许自己读自己写的都会有当初写作时不一样的看法,又怎么能让别人不表达异样的声音。因此,不同的声音容易发现问题,而思考并探索问题之间的潜在联系才能培养人的社会学想象力。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后感字

开篇,米尔斯先论述了当今人类所面临的种种制度的、非制度的困扰:普通人所直接了解及努力完成之事总是由他个人生活的轨道所界定;他们的视野和权力要受工作、家庭和邻里的具体背景的制约;处于其他环境时,他们则成了旁观者,间接感受他人。人们之所以对于生活中围绕在自己身边的困扰感到焦虑茫然,是因为他们没有把个人生活进程与社会的历史背景及其结构性变迁联系在一起。

由此,米尔斯说:“个人只有通过置身于所处的时代之中,才能理解他自己的经历并把握自身的命运,他只有变得知晓他所处的环境中所有个人的生活际遇,才能明了他自己的生活际遇”。这让我想到福柯的“知识考古学”,我们在社会研究中,要回到某一行为发生的具体历史情境中想问题,了解行为发生的历史背景,而不是借着今人的眼光去看过去的问题,也不能拿自己的价值标准来衡量他人的行为。

米尔斯认为,社会研究中,除了要关注具体社会历史和社会结构外,还应该注重人本身与人性。他认为人类面临的困扰产生于个体的性格之中,产生于他与别人的直接联系之中,这些困扰与他所直接了解的有限的社会生活环境有关,也与他自身有关。

因此,米尔斯说,在社会研究中,“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社会历史,不同时了解这两者,就无法了解其中之一。”而米尔斯所认为的拥有社会学想象力的学者,恰恰是能够关注到:社会结构、社会历史、人本身这三类问题的人。

而培养社会学的想象力之所以是当务之急,就在于米尔斯所看到的当时社会上、社会科学界出现的各种问题。比如:人们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的劳动生产中日渐异化(像乔治・奥威尔《1984》中谈到的人那样,被机器和僵化的制度操纵)、信息爆炸泛滥、政治界权力关系错综复杂。在学术界,学者研究内容受科层制影响(将论文发表数量作为师生评定指标)、价值中立不受重视(有特定的政治立场)、学术研究被标签化(课程教学侧重知识的灌输,而不是鼓励独立思考和创造,文科教育不开放)。而这些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培养社会学的想象力。

这一章作者对流行于美国社会研究界中的一种理论方法:宏大理论进行了批判。我认为这章很有意思的是米尔斯用四段文字转述了帕森斯的《社会系统》一书,而且每次转述之后还不忘讽刺帕森斯几句。

不过看到米尔斯在“怼”帕森斯时,我觉得挺大快人心!因为我们平时看到一些学术著作时也是很痛苦,明明一两句话就说清楚一个观点了,但作者还是要用大篇幅我们看不懂的文字词语来论述这一句话,感觉自己好不容易懂了作者说什么,但接着看下去就又被绕晕了。我想如果其他的社会学学术著作也都被米尔斯以几段文字转述出来,那我们在读这些书的时候肯定会省不少劲儿。而这也就是米尔斯提出的“宏大理论家”的一个缺陷:玩弄语义暧昧的术语,常常围绕着几套复合的事实,阅读时必须了解、控制其隐含的意义并予以明确。

除此之外,宏大理论还有其他两个缺陷:

一、思考层次过于一般化,宏大理论无法落实到现实情景的观察和处理中去;

二、错误地构想了价值取向的规范性结构,也就是帕森斯认为社会就是一个宏大的体系,人们“困”在其中,也必须接受一定的“社会化”教育,使之成为社会化的人。我觉得帕森斯夸大了制度和规范的作用,也忽视了社会是动态的,他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整个社会发展,想用一套“万能理论(制度)”来总揽社会古今之变,是不可取的。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后感字

1.历史的感受力,就是从历史的角度把握当下,感受现实和历史的交融。温铁军从工业文明史展开自己的研究,沈志华对中苏关系颇有研究,应星等人从中国近代史梳理现实的脉络,周雪光老师的研究则是把古帝国的逻辑与当下相贯通。

2.人类学的感受力,不仅要感受自己,更要感受身边,还要感受世界的多样性。感受自我的社会学著作非布迪厄《自我分析纲要》莫属,几页读完,潸然泪下。而项飚的硕士论文《跨越边界的社区》则是怀着一颗愤慨的心对周遭世界的领悟,项飚的博士论文《全球猎身》则是将视野放在了全世界,完成了一次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批判。

3.批判的感受力,关注的是未来的可能性,是希望世界变好的初心,而批判要以分析为基础。

此处,我便引用两段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现状》:

在任何地方,一方面是不近人情的冷淡和铁石心肠的利己主义,另一方面是无法形容的贫穷;在任何地方,都是社会战争...这个社会战争中的武器是资本。这个战争中的一切不利条件都落在穷人这一方面了。穷人是没有人关心的;他一旦被投入这个陷入的漩涡,就只好尽自己的能力往外挣扎。

如果他侥幸找到工作,就是说,如果资产阶级发了慈悲,愿意利用他来发财,那末等待着他的是勉强够维持灵魂不离开躯体的工资;如果他找不到工作,那末他只有去做贼(如果不怕警察的话),或者饿死,而警察所关心的只是他悄悄地死去,不要打扰了资产阶级。(-^_^-)。

大概讲的就是:一个老人把儿子告上法庭,因为儿子不养老。农村老人含辛茹苦把孩子拉扯大,等于把自己的资本交换到了孩子手里。一方面,农村老人所处的时代又要把农村剩余交给国家,农村老人是一无所有的。另一方面,时代的发展又使得一些乡土的规则失效,这就是他们苦难的根源。

郭老师用深情细腻地话语总结如下;。

“xy村老人们的故事还没有完,他们的生命历程重合于社会的变革和时代的交割,溶入社会与文化变迁带来的震惊、困惑、苦涩与辛酸。因而他们的遭遇就不仅仅引起我们的同情和感叹,也触发了有关行动与意义、国家与社会、结构与变迁以及社会公正等问题的思考。”

社会学概论读后感

1、“社会学”这个词首先是在(c)第四卷中提出来的`。

a.《社会学研究》b.《社会学是什么》。

c.《实证哲学教程》d.《社会学原理》。

2、“社会学”一词在中国流行,开始于(b)翻译出版日本学者岸本。

能武太的《社会学》一书(1902年)。

a.严复b章太炎c梁启超d孙本文。

3、首先提出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是(c)。

a.涂尔干b韦伯c孔德d斯宾塞。

4、进一步论证和补充实证主义方法论,并引进了生物进化的观点的。

是(c)。

a.达尔文b涂尔干c斯宾塞d韦伯。

5、严复将斯宾塞的(c)译作〈〈群学肄言〉〉。

c社会学研究d社会学大纲。

6、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学中心由欧洲转移到(d),得到迅速。

和持续的发展。

a英国b德国c法国d美国。

7、社会学的形成时期为(b)。

a.19世纪30年代到19世纪末b。19世纪末20世纪初。

c.20世纪初至二战d。二战以后。

社会学概论读后感

塞德曼《有争议的知识——后现代时代的社会理论》。

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选读),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华夏2000。

科瑟《社会学思想名家》(选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亚历山大《社会学二十讲》,华夏出版社2000。

杨善华主编《当代社会学理论》,北大出版社1999。

杨善华、谢立中主编《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北大出版社2005。

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华夏出版社2000。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

贝斯特、凯尔纳《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中央编译。

《blackwell社会理论指南》,上海人民2003。

夏光《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理论》,社科文献2003。

阎明《社会学与中国——一个学科与一个时代》,清华大学。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

弗格森《市民社会史论》。

韦伯本迪克斯《韦伯思想肖像》、广西师大版韦伯著作系列、其余自查(主要为三联书店版)。

涂尔干上海人民版《涂尔干文集》及袖珍文库中个别短篇著作。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旧制度与大革命》。

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重建时代的人与社会》。

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

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日常接触》。

希尔斯《论传统》。

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现代性之后果》《现代性与自我认同》《民族国家与暴力》。

布迪厄《实践与反思》《国家精英》《区隔》。

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现代性与大屠杀》《现代性与矛盾性》。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意识形态之终结》。

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利奥塔《后现代状况》。

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

默顿《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

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

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

布希亚《生产之镜》《消费社会》。

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两卷),《个体的社会》。

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三联书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爱情社会学》读后感

爱情是一门学问,囊括了很多东西,包括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等等,孙中兴教授在台湾大学开设了“爱情社会学”,心理学中对于爱情也有所涉及,处理好爱情会受益颇多,由此可见,爱情是一门大学问。

“谈及爱情,十有九悲”,爱情是人生的必修课,很多人学分却是不及格的。抖音上最近火了一句话,华晨宇说过:“我觉得爱情是你一定碰到了你喜欢的女生,你喜欢上了她你才会去谈恋爱,你才会想去谈恋爱。如果你没有女朋友,但是你每天想找一个女朋友,那只能证明你很寂寞。”“宁缺毋滥”用在爱情里面在我看来十分恰当,启示着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树立正确的择偶观。

在我的以往生涯里,曾经被爱情困扰过,有过悲伤,有过迷茫。幸运的是自己的乐观主义作风战胜了悲观、失望,生活很快步入正轨。这些恋爱的经历,给我的人生上了一堂很重要的课,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恋爱价值观。

不少女生在失恋后会得出这样的结论:“男人没一个好东西!”当下一次爱情到来之际会以一种防备的心理去审视,不信任感导致下一段恋爱又以失败而告终,恶性循环。孙中兴教授在《爱情社会学》中指出“要把每一场恋爱看成是自己的初恋,面对现在的自己,好好经营爱情”,而不是一概否认。

当下社会有俩热门词汇叫做“渣男”“渣女”在社会学上有一个专属词叫做“游戏式爱情”,它的表现是不能专注其中一个伴侣,深究其原因可能与原生家庭有关,父母感情不好,童年的创伤使得他(她)以这种价值观为导向去伤害他人。另一种情况可能是在前一段恋爱经历中受到了以“游戏式”为导向的人的伤害而变成了“渣男”“渣女”,用他人的错让下一个人去弥补。

爱情社会学中有一个理论叫做“难以到手”理论,适用于女生,讲的是女生越难追到手,男生就越觉得珍贵。例如:男生约女生出去散步,答应的太过干脆反倒不珍惜。爱情中的“欲擒故纵”技巧也如此,先晾着对方让对方好奇,然后再牢牢抓住。

一直以来,周围其他人总是给我灌输一种思想:“谈对象要看家庭”,之前的我不以为然,认为对方足够爱我就好。直到最近愈发觉得这句话非常有道理。家庭生活中,父亲母亲夫妻间感情和睦,在此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爱情观一定不会太差。相反,在家暴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在童年时期遭遇创伤使得孩子的爱情观会出现偏差,甚至可能在以后成家后重蹈覆辙。当然也有父母虽未离婚,但不停的争吵会使孩子的情感不会很健康的情况,有些单亲家庭父母关系处理得很好,彼此之间友善交往,孩子的情感也很健康。

一些女生在爱情中会遇到性别歧视,譬如:男方认为女方就应该在家操持家务、相夫教子,男方负责出去打拼、挣钱,这种思想显然是受古代“男尊女卑”、“女子必须依附于男”的思想影响,女性同样也可以成为职场上的女强人。

在婚姻问题上,美国专家温格说过:“在这世界上,即使是最幸福的婚姻,一生中也会有两百次离婚的念头和五十次掐死对方的想法。”任何的亲密关系都存在着冲突与矛盾,这时需要双方沟通交流,接受对方的缺点而不是无限放大,没有天生的好女人也没有天生的好男人,需要夫妻双方不断磨合,学会欣赏彼此,多一些夸赞。

爱情是一门学问,处理得好会受益良多,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你将会得到值得你挚爱一生的人!

社会学概论读后感

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选读),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华夏。

科瑟《社会学思想名家》(选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亚历山大《社会学二十讲》,华夏出版社2000。

杨善华主编《当代社会学理论》,北大出版社。

杨善华、谢立中主编《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北大出版社。

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华夏出版社2000。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

贝斯特、凯尔纳《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中央编译。

《blackwell社会理论指南》,上海人民。

夏光《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理论》,社科文献2003。

阎明《社会学与中国――一个学科与一个时代》,清华大学。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

弗格森《市民社会史论》。

韦伯本迪克斯《韦伯思想肖像》、广西师大版韦伯著作系列、其余自查(主要为三联书店版)。

涂尔干上海人民版《涂尔干文集》及袖珍文库中个别短篇著作。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旧制度与大革命》。

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重建时代的人与社会》。

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

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日常接触》。

希尔斯《论传统》。

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现代性之后果》《现代性与自我认同》《民族国家与暴力》。

布迪厄《实践与反思》《国家精英》《区隔》。

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现代性与大屠杀》《现代性与矛盾性》。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意识形态之终结》。

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利奥塔《后现代状况》。

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

默顿《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

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

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

布希亚《生产之镜》《消费社会》。

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两卷),《个体的社会》。

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三联书店。

三相关领域入门史论――必读,然后选择兴趣方向。

本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马丁杰《法兰克福学派史》,广东人民出版社。

麦克里兰2003《西方政治思想史》,海南出版社。

约翰斯通《现代基督教思想》(上下)。

斯威德伯格《经济学与社会学》,商务印书馆。

彼得伯克《历史学与社会理论》,姚朋等译,上海人民。

何兆武等编《当代西方史学理论》。

丹尼斯史密斯2000《历史社会学的兴起》,周辉荣等译,上海人民。

阿普尔比、亨特、雅各布1999《历史的真相》,刘北成等译,中央编译。

王晴佳、古伟瀛《后现代与历史学》。

伊格尔斯2003《20世纪的历史学―从科学的客观性到后现代的挑战》何兆武译。

……(文学、法律、人类学-王铭铭)。

四其他。

《余光中谈翻译》、思果《翻译研究》《翻译新究》。

《社会学研究》、《中国社会学》第一至三卷、《思想与社会》辑刊。

五英文阅读第一期(中文侧重点另定)。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爱情社会学》读后感

因为疫情,在家把曾经一直想刷的孙中兴老师19节的《爱情社会学》终于刷完了呀,刷着刷着由原先的听相声似的到开始有些想哭,再到最后深深地思考......只想说,我也变成孙老师的迷妹了。

孙老师会在课上放上不同的学术研究,还会强调这是哪个国家的、哪个年代的、研究的群体等等,还特意叮嘱要小心引用的话,有时候原作者想表达的意图非常有可能不是你读到的所引用的话,并且时刻告诫着我们他个人对这个研究结果的态度与质疑(比如他会认为某一个学术研究是一段上世纪80、90年代美国学者的研究,而且只局限于大学生,研究对象有可能非常不具备代表性,要知道大学生群体在不同的国家比例是不同的……),并且会以通俗的例子再反驳,我想这大概就是学者研究的魅力所在吧。

从这里也可引申出永远不要只相信一面之词,需要去看不同的观点来比较分析,以此来了解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比如这次对于疫情的报道,当信息纷沓而来时,你该如何做信息判断?我现在的观点是都要看(外媒+中媒)!但是呢,这个前提首先自己一定要有一个清晰的逻辑判断能力,而这个能力我个人觉得是建立在自己接收与处理信息的经历与能力积累之上。

同时对于一些社会上所流行的观点、看法要时刻保持着一颗怀疑的态度,等上完这19节课后+之前看了1/3的《亲密关系》,才发现之前在网上所看的一些关于对爱情的看法才只是冰山一角,比如:

1、通常比较流行的“与其选择一个你爱的人不如选择一个爱你的人——成本效益分析法“,到了孙老师这里,立马被他所反对:“爱情用到这个地步,真的不要回比较好。这不是一场买卖,你不要从成本效益立场,说我吃亏了,我亏大了,我觉得这种日常的说法,在生意上可以,在金钱上问题可以,在人情事故是不应该这样思考,赚不赚不应该是我们在学校念书该有的思考,而应该是是否学到,你有没有好好学到。如果好好学到,那你修这门课就值得,我教这门课也值得,教多少相对而言就不重要了。”

2、现今比较流行的爱情依恋理论,他在介绍这个理论一开始就强调:“不要误会理论可以解释一切……并不是所有的爱情都是依附关系或者依恋关系。“我想还是回到那句话:所有的理论都只是参考。这些理论都只是让你知道,让你去溯源,去了解事情是怎么发生又是怎么造成你现今的感受,当你了解到这些原因时,便可以发挥你的主观能动性去极大地克服改变你想要的东西。

1、爱情(婚姻)就具备不同的阶段。

从开始到认识、相恋,再到分手,每个阶段都具备不同的特征,也会出现不同的问题,千万不要卡在某在阶段出不来,就认为自己被诅咒,而是学会从众寻找因然后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克服,从而运用到下一阶段。就像孙老师所说:“认为恋爱不分手就是成功吗?认为被拒绝就是失败吗?所以常常会有人问我:怎样告白才可以成功,我还先不讲告白的事情,先说成功的事情,为什么你一定要认为你讲了对方也接受,你这叫成功,你只要勇敢地讲出来这就是成功,你敢踏出那一步,这就是成功。你为什么不这样想呢,你这样想就会觉得自己没有做错事啊,跟一个你喜欢的人,告诉他你喜欢他,你也没有说你不喜欢我就怎么样,没有任何卑鄙的`动机在后面,这是很大很高的,作为一个人就该是这个样子。至于他不能回应,反正你就摸摸鼻子,自己回家哭,反正老天今天跟你同悲,有什么关系呢?对不对呢?”所以当你努力作出改变,战胜自己的那一步就是成功了,因为你成长了,所以下一次分手时,可以痛苦痛哭,但是要学会一遍遍地去找原因,不要一遍遍地去愤世嫉俗般地去痛骂,认为自己被诅咒,而是要学会,如果真的学到了,而内化成自己的东西,下一次你的朋友失恋了,是不是你就会帮到他,而这个世界就会多一点温暖。

2、不光人在成长,社会也在成长,所以更需要教育。

孙老师常在课上把他曾经所在的时代跟我们现今的时代做对比,比如他那个仍然还是男权主义的社会:太太仍然是为丈夫服务,女生来上大学是来度好嫁妆……不可否认,这些残留思想在如今的这个时代还留有一些痕迹,但是,当我们再回顾过去的时代,觉得过去哪个时代难以让人接受时,比如这几天跟家里人看完了《芝麻胡同》,对于里面出现的一些情节难以接受,并觉得简直不可理喻时,我想我们的这个时代就已经进步一大块了(这句话也是中兴老师上课所讲)。听完课后,很感激我所处在这个时代,并且自己得到了良好的教育,虽然没有去了解女性主义,但是这个时代相对于过去的时代,女性真的得到了很大的解放。自己也从中明白唯有教育,国家社会才可再进一步地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思想开放包容的社会风气与制度,而对于个人来说,也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摆脱原生家庭or社会给你带来的影响,才能真正找到那个你想要的你真正的自己,去发掘自己原先更多的可能性,比如《educated》里的作者,她正是通过教育,才不停地一遍又一遍地说”discoveryourself…”。

2、其实啊,如果真的只偏爱,上帝喜欢普通的人,这就是为什么他制造那么多普通的人——林肯。

3、爱情变成亲情:这是正常的,因为我们大概不可能每个人都唱起处于一个兴奋的状态,所以这种passionedlove基本上大概在爱情的前段出现过,以后就很难再出现,很难再出现。

4、这是一般的研究都发现的,但是这种研究发现呢,各位一定要注意,这是对现状的一种描述,并不表示这是未来也还会是这样子,特别不表示这是男女的天生的差异。不是的,我们社会学家特别不相信这种,你现在发现了这个没错,但你发现了这个这种情况可能会造成改变。

5、同学,在什么状况下都会有这种复杂的情感,在什么状况下都会有,你有感情、没有感情都一样会有这些情感,所以重点不在于逃避这些情感,这些情感是你逃避不了的事情,作为一个人就是有着一些其他奇奇怪怪的,不管那是来自于你喜欢的人,还是来自于你讨厌的人、事情,这都会有的,那我的人生经验,你逃不掉的话,跟好像一些宗教大师讲的话一样,你当然要去面对它,最后要去解决它。

6、我觉得人生不是一场游戏,也不是一场赌博,所以我不愿意那样,我觉得人生就是一种认定这样,你相信什么,你努力去做,我觉得这是平等对待,共同奋斗。所以分手,你要遵守分手规则,我常常说,你应该在两人感情很好的时候,就谈一谈分手规则,然后分手的时候比如说不欺骗,什么理由你讲,我大概会难过,但是我到最后我会理解,自己也要告诉自己一个,这是某种程度上的立志,就算分手了,我都要好好把问题想清楚,不是就算分手了我还爱着你,这个就是一个很没有立志的那个,你分手你爱他干什么?你不是自找苦吃吗?分手了,我要了解原因,然后不能在一起我将来还要过的很好,我觉得这是立志,“分手我就不想活了”那这个都是把自己逼到一个角落,逼到自己好像走投无路的样子,所以分手后要怎么处理,看你跟对方的关系。我建议分手后,两个人就好好谈一下,那好好谈一下将来是有机会变成朋友的,那也有人分手就分手了大部分我见到的,分手就分手了,包括我自己的关系里面,分手就分手了,有的连还没开始就一辈子没再见到面,不是刻意不见面,就真的见不到了,很奇怪。

社会学概论读后感

a.迪尔凯姆b.帕森斯c.韦伯d吴文藻。

2.社会流动的功能abcd。

a.调整各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加强社会整合。

b.促进社会分层体系的量变,形成合理的社会结构。

c.改变社会成员的社会地位,激发社会成员社会活动的积极性。

d.形成开放的社会结构,建立社会成员之间的平等关系。

3.一位工厂的工程师调到大学里任讲师,这种流动称为d。

a.个人流动b.代内流动c.向上流动d水平流动。

4.社会化的过程包括abc。

a.预期社会化b.再社会化c.继续社会化d特殊社会化。

(二)名词解释。

1.社会地位。

社会地位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上所处的相对位置,围绕这一位置,人们规定了一套权利和义务。通俗地说,社会地位就是社会关系网的各个纽结。

2.水平分化。

水平分化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将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的类型,这种类型没有社会地位等级的差别。

3.结构性流动。

结构性流动是指在某些社会结构层面上发生的社会流动。规模宏大、流动速度快、变动急剧。其结果往往导致社会结构或人口地区分布上的重大变化。

4.代内流动。

指一个人一生中社会地位的变化。通常以社会成员的职业地位为标准,比较同一成员或同一批成员在不同时期的社会职业状况。

(三)简答及论述题。

1.西方学者对社会分层的测量。

不平等指数、五等分法、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社会经济地位量表。

2.社会分层与阶级、阶层的区别。

社会分层是以一定的标准区分出来的社会集团及其成员在社会体系中的地位层次结构、社会等级秩序现象。

阶级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思想在内的广泛的社会范畴,划分阶级的依据是经济因素,是人们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包括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在社会劳动组织中的作用,领取财富的方式和数量。

阶层是社会中处于某种特殊地位的社会集团。它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之外,处于相同地位的人们组成的社会集团。阶级划分的依据是经济,阶层划分的依据不完全是经济,职业、权力、受教育程度、社会声望等因素,都可以成为分层的标准。

社会分层的意义较为宽泛,并涵盖阶级、阶层。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意见认为,分层内容具体包括阶级、阶层、层界。

3.社会流动的类型。

(1)根据社会流动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划分,分为结构性流动和非结构性流动。

(2)根据流动方向划分,分为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

(3)根据代际关系划分,分为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

4.中国十大阶层。

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

社会学名著读后感

大学本科期间如果有一件后悔的事,那就是没修社会学双学位。即使不真的从事这门学科的研究,或者并不爱跑数据,读读这门学科里大家们的精妙想法,也是种享受呀。

今年小艾正式“走入社会”,初来乍到遇见了很多问题,很多困惑,很多都是关于“我究竟是谁”“我如何和周围的环境相处”“人与人的关系竟然这么复杂”相关的。这,让我想起了书柜里这本《与社会学同游》。在过年期间读了这本小书,作者彼得?伯格的文笔特别好,这位著名社会学家深入浅出地讲解着“社会学是什么”这个巨大话题,一路上播种下好多金句,而我跟在后面默默折角。

书中有很多社会学家的照片,其中一些,我也是被其皇皇巨著的读书笔记任务“折磨”过的,但我仍然特别感谢他们,这些富有洞察力而严谨的社会学家提供给我们不同的棱镜去观察这习以为常的生活,看出一些令人惊讶或细心的不同。

这也是伯格先生提到的“社会学的首要智慧”:事物并非表面看上去的样子。我们每去到一个新的环境,就像是人类学家到了一座有食人传统的岛上一样,总或多或少会遇到“cultureshock(文化冲击)”.

而我反而有点喜欢这种冲击,因为它能使我的反应和思考都特别新鲜。当用一双新鲜的眼睛看,问题自然浮现。而不让新鲜的眼睛消失,则需要我们常常跳出惯常的思考回路,变为旁观者。

社会呢,其实是大量而复杂的人际关系的总和。在各种关系中,有一种我觉得很有趣:非正式的关系。“它是正式的组织上的一个不那么显著的群体网络,这些群体有其忠诚、偏见、厌恶和行为准则。”这样的观察出了作者举出的教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中的例子外,其实我们每天都看得见:某群同事一定会一起吃饭一起聚会,大家默契地说一些政治正确的话,在开放的工作空间中因为非正式的关系而产生了隐形的墙壁,把大家分成一个一个小群体,不打扰不(正面)互动。这种“非正式的关系”有时更强力更难以冲破。

社会学对一个人自我成熟的理解是:“心态平和、安于现状、放弃冒险和成就的狂想。”成熟有什么好处吗?这种“成熟”的心理让人们放低身段、目光下移去制定诸如“五年内做到高级经理”这样更现实合理的目标,而非“一定要让孩子们获得更平等的教育权利”这样比较“仰望星空”式的理想。

而这种成熟其实就是我爸妈那辈人口中的“成熟”,从“爱国关天下”到“老婆孩子热炕头”的一种成熟,这样的心态下,可以想像,人会少很多焦虑,多很多现实的驱动力和踏实感。

令人沮丧的是,社会总会去控制、教化人,用各种各样的的方式让桀骜不驯的人回到既定的轨道上。各色暴力是最常见的手段,另一种更隐形和有趣的是:讥讽和闲话。那种对“被人置于滑稽可笑的境地时脊背发凉的体会”的恐惧,控制驱使着人们,规范他们的行为。而跟有意思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在熟练地使用或参与这种控制手段当中,无一例外。

“社会制度塑造我们的行为,甚至塑造我们的期望”,有着无数奖励机制的同时,也有无穷无尽的控制和压制手段。“社会就像是一座庞大的监狱”,“任何一种生活方式都不是我们自己发明的”,“在我们之前就存在,在我们之后也将继续存在,我们只是社会宏伟征途中的短暂插曲而已。”

说得如此严重,但我们每天的生活中,似乎并未感觉到那种被监视或被控制的恐惧。实际上,作为木偶本身,我们大多时候自觉自愿想要符合社会的期待,想要得到社会分配的身份和角色。这就是“角色理论”.顾名思义,这理论提出,人在社会角色中的`表现,就像是在戏剧中的角色一般,这些角色的形成和塑造都是自然的,你会逐渐成为你扮演的角色,家庭角色也好,职业角色也好,因为装腔作势实际上是一件困难的事。学会扮演不同角色正是人们社会化的开始,小孩子在过家家中扮演不同角色,就像是我们在办公室里的表演,一模一样。

社会学也试图给人们展示一条从这控制中“逃生的隧道。实际上,人可以对社会说”不“,只是说了”不“之后,我们会脱离”理所应当“的境地,进入一个未曾想象过的身份。

对社会说”不“方式既可以很激烈,比如破坏式革命式的;也可以是在内心深处采取退让的姿势。超然的态度就是一种抵抗社会控制的方式,始于老子。我们也可以形容这种处世态度为”出世“.出世者把社会的平常期待忘得一干二净,建筑了自己决定的精神气质的城堡,和外界社会的外交关系降到最低。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个体,还有就是一些亚文化(世界)群体的产生,比如”二次元“世界。这些群体像是汪洋大海中的孤岛,有着自己独特的世界。

另一个帮助我们摆脱社会控制的概念是”角色距离“,也就是演得不是很认真,并没当真,重在参与。有一个词很好地形容这种状态:”游离“,也就是个人从一个世界跳往另一个世界时的感觉,这种交替感让我们和世界拉开距离,采取”超然“的态度。当你并未内心投入地表演一个角色,而是刻意和假装地扮演,你就进入了”游离“状态。”游离“在都市环境实现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社会给我们提供的是一个安然的温暖舒服的洞穴,而”游离“者正是因为不想蜷缩在内,而鼓起勇气、走出洞穴、独自面对黑暗的。

小艾没有什么学术基础,总结的片段也是夹杂着伯格先生那些特别值得抄下来的金句。但这本书真的很值得分享给每一个普通的社会新鲜人,因为这是我们一生都会面临的问题和选择。

”清晰的见识有利于获得主动权“.有段话写在书快结束的位置,很有启示性并鼓舞人心,我也决定用它结束本篇推送:

”在人生的游戏场里,我们可以以悲悯的情怀、适度的承诺和一定程度的喜剧意识结合起来。这就会产生一种与社会相对的态度,其基础是觉得社会根本就是一场喜剧。

如果你把社会当作喜剧,你骗人的时候就不会犹豫;如果欺骗能减轻生活的痛苦或使之显得更光明,你更不会犹豫不决。除非游戏规则保护活生生的人,除非游戏规则培育真正的人的价值,否则你就会拒绝认真对待游戏规则。"。

社会学概论读后感

在这一个月的读书中,让我收获最大的就是这本《社会学主要思潮》。这本书让我对社会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在认真读过孟德斯鸠、马克思和托克维尔的社会学思潮后,更是让我对国家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及其二者联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及思考,尤其对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民主有了更广泛的认识,对中国现阶段的政治经济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体会和了解。(现在中国因为放手市场经济,所以被很多人误认为是在搞资本主义,并一度认为还是资本主义能发展经济,并且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还仅停留在集体平均主义(大锅饭时代),所以很多人不认同社会主义,并认为共产主义是不会实现的。其实不然,首先要清楚社会主义是全民共同的繁荣富强,要实现的是缩小贫富差距,是平等而不是平均。其二是要发展成在经济基础上的民主,没有经济基础的民主是没有权利的民主,而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就是要先建立经济基础。)。

对于《社会学主要思潮》,我想着重对于雷蒙评点的马克思给我的启示写一些自己感悟。尤其书中对于托克维尔和马克思两种社会学思想的对比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因为从有政治课开始,我们接触最多的就是马克思的思想,可是雷蒙给了我全新的角度,让我有了更深的认识。

近几日的看书才发现很多学科是相互融通的,就拿社会学来讲吧,它融合了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哲学、历史、地理、法律;而管理学又与经济学、心理学是分不开的;历史学更要与人文科学挂钩,所以想要研究一个论题时,就已经在读各个学科的书籍了。就像上个月在读完雷蒙・阿隆的评点马克思《资本论》和托克维尔的《美国的民主政治》一度想研究民主社会,这要涉及民主的最具体国家――美国的历史,政治,地理,人文来深入了解,当然还有《民主论》,我想从探讨民主来研讨一种更有效的社会方式,达到更平等的平等,以及一种更优越的社会方式,并且探讨中国现今的政治理念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评注:因为这篇读后感是自己写于大学时期,因此在回看时会增加一些新的观点:其实就民主的这个话题,现在随着时间自己有了新的认识,一个社会体制的建立并有效运行,有时候是和这个国家或者说这个民族的特性有着很大的关联,后来在读古罗马史(《罗马人的故事》一书)时发现,在欧洲最辉煌的古罗马时代,其建立的政治体系即为议会制,古罗马的皇帝并不是中国意义上的皇帝,这也不难看出现今的民主政治是如何演化而来,当然这也只是其中一个侧面,还有地理的因素等影响的民族的特性,所以我想说中国真的不适合民主制度;另外对于平等,在越来越深入了解之后也越来越发现世界并不存在绝对的“平等”,也不可能存在,这会在后续论述。)。

中国一直在探寻一套更完善的社会主义理念,并且我也一直坚信,政治与经济间总存在某种必然的联系(每一种制度都有其独特的经济规律――马克思)。就像美国的自由民主,其带来的必将是亚当斯密的自由市场经济,而纯正的社会主义也就是计划经济的联合体。马克思不想用哲学来解释经济学,却试图用经济学解释社会政治学,而《资本论》给我们最好的帮助是诠释了资本社会的实质、形成和发展,无论我们有以避免,还是另辟新径,他为我们指引的最终方向都是全民的平等,这是专治的民主!

可能是受马克思影响太深(毕竟从中学开始的所有政治课都围绕着马克思展开),我也正试图从政治制度及社会结构中寻求一种经济有效方式,就像马克思一直信奉的“撇开社会结构是无法了解经济制度的”一样,我想马克思写《资本论》就是想从经济规律中探寻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决定运行方式从而决定制度变化,马克思想最终推出制度的变化。我相信在他的心里也一直有一个理想的社会,而在他认为的这一理想社会一定会由资本主义社会最终达到。马克思为了说明这一点,其将社会分成两个团体,他不否认资本社会,这不过是过程,达到共同平等民主的过程,马克思用哲学的递推,并借助他分的两个集团一步步的在证明这一点,于是伟大的《资本论》诞生了。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最终将转为社会主义社会,若是有人为推动,那么社会主义社会会更快到来。这促使计划经济的诞生。而事实上,马克思也好列宁也好,却忘了人为的破坏规律就如同否定真理,最起码从治国后期的教训中可以看出,而中国也对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没有经济物质基础的社会,人为再正确的而是糟糕的,无论如何最初还是要把经济搞上来,然后在分配制度中大做文章。用民主来实现社会主义(以最大多数人的福利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托克维尔),相对于美国来讲,中国的社会主义更多的表现为军队的服务人民和不忘穷人共同发展上(还有那部分的计划经济的宏观调控上),这是伟大创新,也是特色社会主义的开端。(评注: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只是我在大学时候的一些浅薄的理解。其实从上大学开始,我就一直在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实含义,关于中国的经济制度到底属于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一直希望有一个设定,可是后来慢慢发现,其实是两种融合的一种新型经济体制,中国自己都还在不断的摸索。所以,不要抱怨一些目前还存在的瑕疵,还是要对中国的经济体制抱有信心,毕竟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新的经济体制,不是那么容易去建立的,总是要慢慢探索慢慢完善的。自由的市场经济也不是一下子就完善成型的,英国最开始施行时,遭到了各方的打击,直到亚当斯密《国富论》的诞生,给这套经济体系一个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并且直到今天还在不断完善。所以我相信,中国目前这种新的经济体制也在不断探索中,未来一定会是强有力的经济体制。)。

说实话,托克维尔和孟德斯鸠的民主自由社会让我有稍许的崇拜,对于美国的民主社会越发的感兴趣,但有一点不要忘记美国社会的极不和谐,不过他们最起码让我明白一个社会制度的形成是与历史、地理环境、人文精神、宗教甚至气候有很大联系的。所以,我们不能盲目吸收崇拜,也只能说是一种借鉴了。另外我要说明,美国金融风暴使政府入股高盛集团,更是标志华尔街自由市场经济的终结,无论怎样,马克思也许在几百年前就认识到,自由经济终有其弊端!(托克维尔也曾讨论过,民主社会会朝专政滑去。)。

最后无论怎样,感谢雷蒙以及他的《社会学主要思潮》。其让我对社会学有了清晰的认识,尽管我还在寻找政治制度与经济之间内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最起码这本书让我有了这一动机,并向前迈了一大步。如果将来有谁问我如何了解社会学,我将毫不犹豫的推荐他先来看看雷蒙・阿隆的《社会学主要思潮》。

与社会学同游读后感与社会学同游读后感豆瓣

大学本科期间如果有一件后悔的事,那就是没修社会学双学位。即使不真的从事这门学科的研究,或者并不爱跑数据,读读这门学科里大家们的精妙想法,也是种享受呀。

今年小艾正式“走入社会”,初来乍到遇见了很多问题,很多困惑,很多都是关于“我究竟是谁”“我如何和周围的环境相处”“人与人的关系竟然这么复杂”相关的。这,让我想起了书柜里这本《与社会学同游》。在过年期间读了这本小书,作者彼得?伯格的文笔特别好,这位著名社会学家深入浅出地讲解着“社会学是什么”这个巨大话题,一路上播种下好多金句,而我跟在后面默默折角。

书中有很多社会学家的照片,其中一些,我也是被其皇皇巨著的读书笔记任务“折磨”过的,但我仍然特别感谢他们,这些富有洞察力而严谨的社会学家提供给我们不同的棱镜去观察这习以为常的生活,看出一些令人惊讶或细心的不同。

这也是伯格先生提到的“社会学的首要智慧”:事物并非表面看上去的样子。我们每去到一个新的环境,就像是人类学家到了一座有食人传统的岛上一样,总或多或少会遇到“cultureshock(文化冲击)”.

而我反而有点喜欢这种冲击,因为它能使我的反应和思考都特别新鲜。当用一双新鲜的眼睛看,问题自然浮现。而不让新鲜的眼睛消失,则需要我们常常跳出惯常的思考回路,变为旁观者。

社会呢,其实是大量而复杂的人际关系的总和。在各种关系中,有一种我觉得很有趣:非正式的关系。“它是正式的组织上的一个不那么显著的群体网络,这些群体有其忠诚、偏见、厌恶和行为准则。”这样的观察出了作者举出的教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中的例子外,其实我们每天都看得见:某群同事一定会一起吃饭一起聚会,大家默契地说一些政治正确的话,在开放的工作空间中因为非正式的关系而产生了隐形的墙壁,把大家分成一个一个小群体,不打扰不(正面)互动。这种“非正式的关系”有时更强力更难以冲破。

社会学对一个人自我成熟的理解是:“心态平和、安于现状、放弃冒险和成就的狂想。”成熟有什么好处吗?这种“成熟”的心理让人们放低身段、目光下移去制定诸如“五年内做到高级经理”这样更现实合理的目标,而非“一定要让孩子们获得更平等的教育权利”这样比较“仰望星空”式的理想。

而这种成熟其实就是我爸妈那辈人口中的“成熟”,从“爱国关天下”到“老婆孩子热炕头”的一种成熟,这样的心态下,可以想像,人会少很多焦虑,多很多现实的驱动力和踏实感。

令人沮丧的是,社会总会去控制、教化人,用各种各样的的方式让桀骜不驯的人回到既定的轨道上。各色暴力是最常见的手段,另一种更隐形和有趣的是:讥讽和闲话。那种对“被人置于滑稽可笑的境地时脊背发凉的体会”的恐惧,控制驱使着人们,规范他们的行为。而跟有意思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在熟练地使用或参与这种控制手段当中,无一例外。

“社会制度塑造我们的行为,甚至塑造我们的期望”,有着无数奖励机制的同时,也有无穷无尽的控制和压制手段。“社会就像是一座庞大的监狱”,“任何一种生活方式都不是我们自己发明的”,“在我们之前就存在,在我们之后也将继续存在,我们只是社会宏伟征途中的短暂插曲而已。”

说得如此严重,但我们每天的生活中,似乎并未感觉到那种被监视或被控制的恐惧。实际上,作为木偶本身,我们大多时候自觉自愿想要符合社会的期待,想要得到社会分配的身份和角色。这就是“角色理论”.顾名思义,这理论提出,人在社会角色中的`表现,就像是在戏剧中的角色一般,这些角色的形成和塑造都是自然的,你会逐渐成为你扮演的角色,家庭角色也好,职业角色也好,因为装腔作势实际上是一件困难的事。学会扮演不同角色正是人们社会化的开始,小孩子在过家家中扮演不同角色,就像是我们在办公室里的表演,一模一样。

社会学也试图给人们展示一条从这控制中“逃生的隧道。实际上,人可以对社会说”不“,只是说了”不“之后,我们会脱离”理所应当“的境地,进入一个未曾想象过的身份。

对社会说”不“方式既可以很激烈,比如破坏式革命式的;也可以是在内心深处采取退让的姿势。超然的态度就是一种抵抗社会控制的方式,始于老子。我们也可以形容这种处世态度为”出世“.出世者把社会的平常期待忘得一干二净,建筑了自己决定的精神气质的城堡,和外界社会的外交关系降到最低。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个体,还有就是一些亚文化(世界)群体的产生,比如”二次元“世界。这些群体像是汪洋大海中的孤岛,有着自己独特的世界。

另一个帮助我们摆脱社会控制的概念是”角色距离“,也就是演得不是很认真,并没当真,重在参与。有一个词很好地形容这种状态:”游离“,也就是个人从一个世界跳往另一个世界时的感觉,这种交替感让我们和世界拉开距离,采取”超然“的态度。当你并未内心投入地表演一个角色,而是刻意和假装地扮演,你就进入了”游离“状态。”游离“在都市环境实现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社会给我们提供的是一个安然的温暖舒服的洞穴,而”游离“者正是因为不想蜷缩在内,而鼓起勇气、走出洞穴、独自面对黑暗的。

小艾没有什么学术基础,总结的片段也是夹杂着伯格先生那些特别值得抄下来的金句。但这本书真的很值得分享给每一个普通的社会新鲜人,因为这是我们一生都会面临的问题和选择。

”清晰的见识有利于获得主动权“.有段话写在书快结束的位置,很有启示性并鼓舞人心,我也决定用它结束本篇推送:

”在人生的游戏场里,我们可以以悲悯的情怀、适度的承诺和一定程度的喜剧意识结合起来。这就会产生一种与社会相对的态度,其基础是觉得社会根本就是一场喜剧。

社会学概论读后感

第十四章。

1、社会变迁: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到基本形态的变异。

2、国体:即“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人类社会的国体的变迁大体经历了奴隶制度、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

3、政体:即“政权构成的形式问题,指的是一定的社会阶段人采取何种形式组织那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

4、社会倒退:是社会局部或整体已经达到的较高发展阶段向较低变化的过程。

5、社会改革:是人们有意识地规划并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的社会局部调整或全面改良的过程。

6、社会革命:是一种急剧的、对整个社会进行根本改选的社会变迁形式。

7、整体变迁:是整个社会体系的变化,是各个社会要素变化合力的结束。

8、局部变迁:是社会要素及它们之相互关系的变化。

9、自发变迁:指被动地参与或盲目地顺从社会变迁。

10、有计划变迁:指人类有意识、有目的地参与或控制社会变迁。

11、社会发展计划:是对社会发展总的方向、大目标、主要步骤与重大措施的设想。

12、社会现代化:是现时代社会变迁的新形式,是有计划的社会变迁。它是以经济发展为核心,涉及政治、法律、社会结构、心理、变化等诸多领域的全面性发展过程。

13、民主化:现代化的政治方面又叫“政治现代化”,主要是指传统政治社会向现代政治社会的演变过程。其实质是从专制制度向民主制度的转化。

社会学概论读后感

经过近一个礼拜的“奋战”,终于拿下了雷蒙・阿隆的《社会学主要思潮》这本书,说拿下,也许言过其实了,因为要完全掌握了其思想要旨才算“拿下”,所以用“拜读”一词更为准确。看完之后的感觉可以概括为:既煎熬又享受。煎熬,是因为这本书内容太多,难以消化,再加上高强度地阅读,每天回到宿舍身心俱疲;享受,是因为这是一场思想的盛宴,在世界上有那么一些人是为了人类的普遍利益而工作,而思考,人类社会的出路何在?对我造成的思想冲击不言而喻。

我觉得有必要说明一下看这本书的缘由。在库老师借给我这本书之前我已经在图书馆借了(确实有名还有人给我介绍过),可能是这本书太新,或者根本没有去仔细翻阅,从而也就发现这本书的魅力,所以也就耽搁了。但是为什么我就能把一本1988年在中国翻译出版的价格只有六块多的纸张泛黄老旧的同样一本书一口气连续几天把它看完呢?我觉得有几个因素在起作用:书本泛黄陈旧(确实有点贱,好好的新书不读);对理论的兴趣;库老以前读研时读过的然后借给我的。对理论的兴趣也许是主要的,但是书本泛黄也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我听很多人说对老旧的书更有感觉,觉得有历史厚重感,我也不例外。至于库老师读过的,也就使我从涂尔干那一章开始读,因为那章的笔记很多,而且明显被读厚了,也是库老精心专研的一章。所以自从开启了涂尔干的源头,就一发不可收拾,不赶紧把整本书读完就不快。然后接下来的是帕累托的那一章,然后韦伯、孟德斯鸠、孔德、马克思、托克维尔。显而易见,我是受了库老的影响,从涂尔干开始先把第二部分后面几章看完,再回过头去看第一部分的前几章。

我想用医学上的概念――把脉、“望闻问切”(中医用语。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合称四诊。)、治疗――来贯穿下面的表述。社会学家们是怎样为所处的时代把脉的?把脉结果如何?最后又是如何来治疗整个社会的?他们提出了什么建设性的建议?我将按阅读思想家的顺序一一道来。

由涂尔干(1858―1917)开启了思想盛宴的序幕。本书作者是按照涂尔干的著作来展开描述的,依次是《社会劳动分工论》(1893),《自杀论》(1897),《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社会学方法论》(1895)。为了章节论述的完整性,我补上后面两节:社会学和社会主义,社会学和哲学。正是在这一章中,让我对此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雷蒙・阿隆的写作风格与治学严谨深深吸引着我,让我钦佩。更有涂尔干的思想让我折服,思想之光就此绽放。尤其是涂尔干对“社会主义”一词的解读,更是对我造成思想的冲击。(因为从小就受着这样的教育)现在才知道原来社会主义的涵义变化极多,在涂尔干看来,大概就是把社会合理地组织起来以更好地为国家的人民的利益而奋斗。此时还不是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的社会主义,而且还把古代的城邦共和制与之比较。总体上来说,涂尔干奉行社会至高无上的准则,最高利益是社会利益,最高价值也是社会价值,其他价值都是从属于它的。因此,当天主教教育和世俗教育的冲突在法国蔓延时,“要社会还是要上帝”这句话起了导火线的作用。按照涂尔干的说法,社会学既要论证理性主义的个人主义的正确性,又要宣传尊重集体准则。

接下来的人物是一位奇才,他就是意大利的帕累托(1848―1923)。作者是这样分章节来评述的:非逻辑行为和科学;从表现到感情;剩遗物和派生物;社会学综合;科学和政治;有争议的著作。在帕氏看来,剩遗物指人性中固有的情感或情感的表现,派生物指个人用来掩饰情欲或赋予一些本没有理性的主张或行为以一种理性的外表的辩解的知识体系。实际上,人是一种无理性的,但能理性思考的动物。虽然他们很少合乎逻辑地行事,但总想使他们的同类相信他们的行为是合乎逻辑的。帕氏区分了六中剩遗物:组合的本能;集合体的持久性;通过外部行为表露感情的需要;与社会性有关的剩遗物;个人与其附属物的完整性;性的剩遗物。前两种是互相对立的,第一种是有改革、更新、激进的倾向,在精英理论中,有这类倾向的精英是狐狸型的,比较狡诈;第二种有保守、稳定的倾向,有这类倾向的精英是狮子型的,比较暴力。第四种通常与第二种有关系,起主要作用的两个种别就是组合的本能和集合体的持久性。帕氏的主要著作是《普通社会学》,在阿隆看来,如果这本书的第一部分没有足够的心理学内容,那么第二部分的心理学内容太多了。因此,阿隆在最后提出来的反对意见可用原话表述:“因此,我的反对意见如下:一方面,帕累托用精英阶层的心理学而不用政权或社会的组织来确定各种制度的特性,另一方面,他又说最一般的东西是最重要的东西。这样他就把一切社会共同的特征与一切社会秩序的基本特征混为一谈了,贬低了历史差异的价值,几乎剥夺了变化的任何意义。”“我的最后一个意见将涉及逻辑和非逻辑理论。”总之,帕氏的理论大体上可分为两部分:剩遗物与派生物的理论;精英循环理论。其推理行为和感情行为的逻辑行为和非逻辑行为的思想引导帕氏对人性作出了一种二元论的描述,随后引导他对精英和制度作出了二元论的分类。

接下来要出场的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重量级人物,德国人,理解社会学的开创者,马科斯・韦伯(1864―1920)。阿隆的写作顺序是:关于科学的理论;历史学和社会学;人类条件的矛盾;宗教社会学;《经济和社会》;韦伯,我们的同时代人。雷蒙・阿隆这样写道:“社会学是一门理解社会行为的科学,理解意味着把握行为者赋予行为的意义。帕氏是按旁观者的认识程度来判断行为的逻辑性的,而韦伯的目的和着眼点则是弄清每个行为者赋予自己行为的意义。对主观意义的理解要求对各种行为作出分类,最终把握住各种类型的行为的可以理解的结构。”韦伯区别了价值判断和价值关系,同时创立了各种理想类型。韦伯的著作数量繁多,内容庞杂,加上我对他比较感兴趣,反而让我不知道从何说起,因为有太多东西值得一书。韦伯认为,世界历史的结果必然导致一个醒悟的世界(去魅的世界)和备受奴役、丧失最崇高情操的人类。韦伯对理性主义和官僚主义在世间各种活动中的普遍开花感到忧虑,持有悲观主义的'态度。后来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理论就是针对此而提出来的,哈氏认为韦伯对理性行为的定义太狭窄了,只看到了目的理性,而忽略了其他行动理性。尽管如此,哈氏的理论所描绘的人类的美好图景也是一种“乌托邦”――真正理性的相互之间的平和沟通很难达成。总之,韦伯虽然对国家的一些政策很恼火,也批判社会的丑态,热爱自由而又念念不忘德意志帝国的强盛,反对威廉二世而又忠于帝国制度,这种矛盾立场使他产生了用议会制改革帝国宪法的想法。因此,其民族气节、国家意识、对国家的热爱令人敬佩。

在阿隆看来,涂尔干、帕累托、韦伯这三位作者的风格是各不相同的。涂尔干是武断的,帕累托是讥讽的,韦伯是伤感的。涂尔干要证明的是科学和道德的真理;帕累托设想的是不完整的、暂时的科学体系;韦伯则致力于探索生活的意义,不管是个人的还是集体的,不管是命中注定的还是自己选择的。涂尔干(法兰西文化)是法国哲学教师学衔获得者;帕累托(意大利文化)是一位不抱幻想的意大利贵族,一位反对一切形而上学的工程师,一位不带偏见的观察家;韦伯(德意志文化)接受的是历史学派、法学家、经济学家的教育。总之,他们三人从同一历史背景出发考虑科学和宗教的关系这一命题(我对这一问题也关注已久,极度重视,一直想写点这方面的东西),并致力于从社会的角度来解释宗教,又从宗教的角度来解释社会。社会的人也是宗教的人,各种宗教的信徒都是社会的成员。他们对上述问题极为关注说明他们把社会学当作一门科学,为它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下面这位是“三权分立”学说的提出者,法国古典哲学家,孟德斯鸠(1689―1755)是也。阿隆按照首先从“政治理论”到“从政治理论到社会学”再到“事实与价值”最后到“可能的解释”这样的顺序对他展开了评述。阿隆主要用《论法的精神》这本书来体现孟德斯鸠的思想。阿隆把《论法的精神》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前十三章,论述了三种类型的政体,他把政体分成共和政体(其道德不是一种精神上的道德,而纯粹是一种政治上的道德,即:尊重法律、个人忠于集体)、君主政体(其取决于荣誉,是一种“哲学上的假荣誉”,它要求人人尊重各自的地位所赋予的一切)和专制政体(取决于恐惧,是一种低等的,或者亚政治性的感情),这一理论可以称之为政治社会学。同时把他的制度分类法与古典的传统相比,如亚里士多德把政体分为民主政体和贵族政体;第二部分是自第十四章到第十九章,论述影响人类、人类道德和人类的管理机构的气候和土壤,即物质和自然的原因;第三部分是从第二十章至第二十六章,先后研究贸易、货币、人口、宗教等社会因素对人类道德、习俗和法律所产生的影响。阿隆还提到了孟德斯鸠的《罗马盛衰原因论》。阿隆还写道:“阿尔都塞指责孟德斯鸠援引普遍的理性法则。他提出孟德斯鸠只需就法则的特殊性对各种法则作出决定论的解释,只需提出从这种决定论的解释中得出的实际建议。阿尔都塞是像一个马克思主义者那样提出这个意见的。然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反对援引普遍的理性法则,那是因为它在朝实现人类数世纪以来所期望的制度发展着的历史运动中,找到了与理性法则相同的东西。”孟德斯鸠不相信进步,因为他关注的是政治制度,因而他就必然看不到历史进程中的某个运动会单方面朝好的方向发展。我们只能从马克思的著作中找到进步的经济哲学,在奥古斯特・孔德的著作中找到科学引起人类进步的哲学。

接下来要说的是提出了“社会学”一词的法国实证哲学家奥古斯特・孔德(1798―1857)。阿隆是这样来写的:孔德思想的三个阶段(神学时代、形而上学时代、实证时代);工业社会;社会学是一门人文科学;人性和社会秩序;从哲学到宗教。为了简便,我还是只概括几个主要概念:工业社会、社会动力学、社会静力学、综合各门科学、人道教等。主要的几句话概括如下:“人类的组成是死人多于活人。”“孔德希望共同的信念和唯一的友善目标能把人类团结起来,尽管人类将注定要世代不绝地在彼此隔绝的世俗社会中活下去……而把团结看成一个目标或理想,那么,除了寄希望于团结一致的人类外,还能有别的什么出路吗?”

下面的这位是中国大部分人都熟知的伟人,德国哲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卡尔・马克思(1818―1883)。阿隆这样展开:对资本主义所作的社会―经济分析;《资本论》;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含糊不清之处;马克思社会学思想的含糊不清之处;社会学和经济学;结束语。《共产党宣言》的中心命题是阶级斗争。马克思主要从经济因素分析社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其他的就不多说了。

最后一位出场的是法国自由主义思想家亚历克西・德・托克维尔(1805―1859)。阿隆这样展开:民主与自由;美国的经验;法国的政治悲剧;民主社会的理想类型。托克维尔的两本主要著作:《美国的民主制度》和《旧制度与革命》。托克维尔列举了美国的民主政体之所以是自由的民主政体的原因:美国社会的偶然的和特殊的地位;法律;习惯与风俗。地理和历史地位不如法律重要,而法律则不如习惯、风俗和宗教重要。条件相同,风俗习惯和法律不同,就会出现另一种社会。美国社会能够把宗教意识和自由意识结合起来,而法国社会则备受教会与民主、宗教与自由之间相互对立之苦。托克维尔是一个一面写作一面不停作出判断的社会学家,就这个意义上来说,他属于不作评论就无法分析各种制度的古典政治哲学家传统。我们必须承认托克维尔是一个很有文采的思想家。我把有意思的几句话摘录如下:“不为钱财工作的职业是没有的。工资是一切职业的共同点,它使所有的职业都像一家人一样。”托克维尔在政治上是属于自由党的,作为社会学家则是属于孟德斯鸠派的。他把社会学的描写方法、政体和社会类型分类,以及通过少量事实确立抽象理论的倾向这三者结合起来。总之,托克维尔把美国和法国的状况进行对比,希望找出治疗法国社会的良方,最后还是很失望。

到此,这趟社会学思想之旅就结束了,其过程既艰辛又享受。内容太多,难以一一阐述,写点东西也算给自己一个交代吧,也是对作者花了十二年时间写就的著作的尊重吧。就此罢了。

总之,《社会学主要思潮》这本书很值得一读,个中滋味只有读过才知道,希望以后可以再次拜读,慢慢品味、消化。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