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一年级教学教案(实用17篇)

时间:2023-11-29 23:16:40 作者:MJ笔神

良好的教案设计能够促进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掌控,提高教学效果,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一年级教案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在备课过程中提供一些灵感和方向。

数学一年级教学教案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

体会计算法多样化。

2、发展初步的会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

通过跳绳的活动,引入。

1、先引导学生看懂主题图中的统计表,然后让学生提出总是。

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模拟表演,并记录学生当时跳绳的次数,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2、学生可能会提出很多总是可以先引导学生先解决类似“小。

东比小红跳几下”这样的问题。

3、让学生尝试列出算式。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尝试解决问题,并在小组和全班进行交流。

教科书上三种方法是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方法,不是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掌握的。对一些有困难的学生要及时给帮助。

让学生根据统计表独立列出算式,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100——48,先让学生估算,然后放手让学生独立试算。

1、用竖式计算。

请4位学生板演,再集体校对,

2、买一个羽毛球拍多少钱?

先让学生看懂图意,再列式解答,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3、第3题中()+40的答案不唯一。可先让学生进行猜测,如果是其它数,它就无家可归了。

一年级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

由于大部分小学生在生活中已经见过也接触过人民币,所以我在教学《认识人民币》这节课时,首先引导小学生们认真仔细观察人民币,使学生能够迅速、准确地辨认出各中面值的人民币。在学生学会认识人民币的基础上,尝试把人民币分类。

本课的重点是在人民币的换算上,这部分内容是比较难理解的,所以我创设了学生兑换人民币的游戏。(人民币的兑换就是不同的付钱方法,如拿1元,有些学生没有1张1元时,可以想办法用5角或2角的凑齐1元。同样1角的付钱方法也是运用兑换人民币的游戏)。从而使学生知道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再以一些练习来巩固加深对1元=10角1角=10分。

最后创设了购物活动,让学生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购物,学会自己付钱。在课中我组织了商店购物的活动,让学生在付币、找币的活动中渗透了人民币的简单加减法计算。教学时,认币、换币、取币、找币等活动都做到人人参与,有的是个人思考,有的是同桌合作,有的是小组交流或全班交流。学生们在课堂上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学习探索知识的方法,并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了更大的学习兴趣。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在整个活动中,让学生畅所欲言,对于每个学生的回答,都给以热情鼓励或表扬,“你真棒!”“你们真了不起!”等充满激情的话语,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兴趣浓厚。总之,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力求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使得课堂尽量做到了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和趣味化,切实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为本节课的主要学习方式,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年级数学教学教案

教科书第1-3页。

1、能辨认上、下、前、后这些方位,并用这些方位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能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初步能在同一场所辨认自己或他人所在的位置和方向。

3、积极主动地参与位置与方向的认知过程,体会位置和方向在生活中的价值,发展学生积极学习情感体验。

正确辨别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一、联系生活,揭示课题。

师:谁能告诉大家,在你的课桌上面放的是什么,桌子下面又有什么?

学生自由说。

师:谁能帮老师数一数,你前面有几位小朋友,后面呢?

学生汇报。

板书课题:上下、前后。

二、新课。

1、上、下。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对主题图进行描述,并侧重引导学生用“上”、“下”对物体的位置关系进行准确的描述。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的填空。

联系生活实际,学生用“上”、“下”描述身边事物的位置关系。

2、前、后。

让一组学生排成一纵队,指名描述小伙伴的位置,学会用“前”、“后”来准确描述。

小学数学一年级课程教学教案

1、初步认识超市、了解超市的特点。

2、感知超市购物的过程,初步学会使用人民币。

3、通过购物活动,形成初步的消费与理财意识。懂得超市购物的规则,启发学生做文明小顾客。并渗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1、家校沟通:请家长支持这项活动,给孩子准备10元钱。

2、与孩子讨论购物目标及购物规则。

3、向学生提出安全出行的要求,及做文明小顾客的号召(穿校服)。

一、课前收集

1、有关超市的资料(超市购物卡、超市专用口袋、收银小票、价位标签、宣传单)。

2、了解超市的'特点(1、超市内的环境整洁。2、物品可以自己随意挑选。3、超市里的物品价格比较适中。4、种类也很多5、明码实价。6、服务员讲普通话也很热情)

二、组织讨论

1、在超市入口处要做些什么?(避免与超市内的东西混淆。避免自带物品太多、太重不便于携带,在入口处首先应将自带物品寄存在服务台。领购物车或购物筐。)

2、在超市里如何挑选购买物品?(先购轻便物、再购沉重物、讲求物美价廉、注重实用性、拿不到时请服务员帮忙)

3、购完物之后应该做些什么?(主动排队付款、购物筐不乱放)

三、体验购物

四、活动总结

写一篇数学日记。

一年级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6------10各数,能正确数出6——10的物体个数;正确读、写6——10各数;顺数、倒数0——10各数。

2、过车与方法:通过学生的动手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体验实物、符号、数字的联系;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初步培养学生的反思和检查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学习的乐趣和学习的自信心,渗透爱科学的德育教育。

二、教学重点:

能正确地数6——10的数及书写。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找朋友。

交流图意。

先独立数数,说出每副图中有什么?

如:第一幅图中有铅笔10枝。

再连一连。

连后,引导学生小组讨论,说说自己是怎么连的。

2、全班交流。

(二)探究新知。

1、活动。

“数一数”自己的铅笔盒里的文具。

充分进行观察操作,引导学生交流,再说一说铅笔盒里有什么?有多少?

2、写一写。

小朋友能正确地数出这么多的文具用品,真了不起,我们一起来写写吧!

6个圆圈6本书6枝铅笔用“6”表示。

学写6。

同样的方法理解7、8、9。学写7、8、9。

注意书写“8”的顺序,师先师范,学生再练习。

还要注意6和9的区别。让学生说说。

在书写练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写写自己家里的“电话号码”或“门牌号码”!

3、6、7、8、9、分别可以表示什么?

(三)巩固应用。

1、练一练。

先要弄清图意,看懂第一幅图提出的示范,再独立完成,“数一数,画0,再写数,渗透了一一对应的思想,逐步体验实物,符号,数字之间的联系。

第3题,学习数数,数数可以顺着数,也可以倒着数。

本题是发射火箭倒记时的情境,可以先从1数到10,然后再从10数到1。

(四)总结。

小朋友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教学反思: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在本课教学中,我充分给学生创造了观察、思考、畅所欲言的时间和空间。在数学活动中不能让学生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由于本课内容相对较固定、较枯燥,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讲故事、编儿歌、及时给予鼓励等手段化解了这一问题。

合作学习是一项很重要的学习能力,而小组合作对于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因此,教师在活动中尽量提供两个人之间交流合作评价的机会,给小组合作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写数活动中,6-10各数写法如果能用课件演示会更好,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并节省一部分活动时间。

一年级数学教案

活动目标:1.了解小刺猬从“想摘果子”到“想办法摘到果子”的整个情节过程。

2.学着仔细观察图片,愿意说说小刺猬和小猴的对话,体验同伴间互帮互助的快乐。

活动准备:1.大苹果树一棵,树上长满苹果;框子一个。

2.大图书或ppt;小猴头饰或手偶一个;小刺猬胸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以刺猬妈妈的口吻导入:小刺猬们,妈妈带你们去草地上玩吧!教师带领幼儿边念儿歌边进入活动室。(小刺猬,刺儿多,草地上,背果果。香果果,甜果果,啊呜啊呜吃果果。)。

二.游戏:摘果子。

1、 出示大苹果树。“小刺猬,看看前边有什么呀?”引导幼儿数一数苹果树上的苹果,并学说:苹果树上有许多苹果。

重点: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话来说:苹果树上有许多苹果。

2、 引导幼儿想办法摘苹果。

树上有这么多苹果,你们想不想去摘呀?那去摘摘看吧!

提问:(1)、你刚才是用什么方法来摘苹果的?你摘到了吗?

(2)、你为什么摘不到苹果呢?请谁来帮忙好呢?

(可提示幼儿有一种小动物爬树很厉害,可以很容易的摘到树上的苹果。)。

3、出示小猴的家。引导幼儿有礼貌的请小猴帮忙。学说:小猴,你能帮我摘苹果吗?

4、和小猴一起摘苹果,并将苹果放到框子里。

提问:小猴是怎么摘苹果的啊?我们和小猴一起说:一个一个摘下来。

重点:提醒幼儿,要谢谢小猴的帮忙。

三.阅读大图书。

1、 小刺猬们喜欢摘果子吗?老师把摘果子这件事写在了一本图书里,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 教师带领幼儿完整阅读图书。

(1)、(出示第一幅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说说小刺猬发现苹果树会怎么做。

重点:丰富幼儿词汇,如高高的,大大的等。

(2)、(出示第二幅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小刺猬在干什么,从哪里看出来小刺猬摘不到苹果,小刺猬为什么摘不到苹果,让幼儿模仿小刺猬垫脚的动作,体验够不着的感受。

(3)、(出示第三幅图片)小刺猬在干什么呀?从哪里看出来的?

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的动线,知道小刺猬在很快的跑步。

(4)、(出示第四幅图片)小刺猬去请小猴帮忙,它会对小猴说什么呢?

重点:鼓励幼儿想象小刺猬和小猴之间的对话,如:“小猴,你能帮我摘苹果吗?”、“好的,小刺猬,我来帮助你。”等。

(5)、(出示第五幅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小猴是怎么帮助小刺猬摘苹果的。

重点:学说:一个一个摘下来。

四.结束环节。

1、(出示封底图片)小刺猬又要去哪里呢?原来森林里下了一场大雨,很多果子都掉到地上了,小动物们想要请小刺猬去帮他们背果子,小刺猬就急忙跑去帮助小动物了。我们小刺猬也出发去帮助小动物们吧。

数学一年级教学教案

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10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理解退位的含义。

1、口算:

2、计算:

(1)首先列竖式要注意什么问题?(相同的'数位对齐)。

(2)十位上的5被借走了一个1,还剩几?4-2=2个位上写2。

(2)四人小组讨论:笔算减法要注意什么?(相同的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1、出示题目第21页的第六题,分别让学生说出个位够减不用向十位借一,让学生说出计算正确,但书写不对,十位算得的0不用写,让学生说出最好打上退位点,防止忘记,出错。

2、4人小组分工合作,解决第21页的第7题,做完后在小组中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3、学生独立完成练习第8题,说明先写上得数,再连线。

第11题,写出竖式。

教学反思:

初中一年级数学教学教案有哪些

(一)基础知识目标:

1。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如何判断方程。

2。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好处。

(二)能力目标。

体会字母表示数的好处,画示意图有利于分析问题,找相等关系是列方程的重要一步,从算式到方程(从算术到代数)是数学的一大进步。

(三)情感目标。

增强用数学的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

知道什么是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找相等关系列方程。

三、教学难点。

如何找相等关系列方程。

四、教学过程。

我们知道方程是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而等式表示了一个相等关系。因此对于。

任何一个应用题中提供的条件,应首先从中找出一个相等关系,然后再将这个相等关系表示成方程。

本节课,我们就通过实例来说明怎样寻找一个相等的关系和把这个相等关系转化为方程的方法和步骤。

师生共同分析、研究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

师生共同分析:

1。本题中给出的已知量和未知量各是什么?

2。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相等关系?(原来重量—运出重量=剩余重量)。

上述分析过程可列表如下:

解:设原来有x千克面粉,那么运出了15%x千克,由题意,得。

x—15%x=42500,

(还有,原来重量=运出重量+剩余重量;原来重量—剩余重量=运出重量)。

依据例2的分析与解答过程,首先请同学们思考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然后,采取提问的方式,进行反馈;最后,根据学生总结的情况,教师总结如下:

(2)根据题意找出能够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一个相等关系。(这是关键一步);

(3)根据相等关系,正确列出方程。即所列的方程应满足两边的量要相等;

例3(投影)初一2班第一小组同学去苹果园参加劳动,休息时工人师傅摘苹果。

分给同学,若每人3个还剩余9个;若每人5个还有一个人分4个,试问第一。

小组有多少学生,共摘了多少个苹果?

(仿照例2的分析方法分析本题,如学生在某处感到困难,教师应做适当点拨。解答过程请一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及时纠正学生在书写本题时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并严格规范书写格式)。

解:设第一小组有x个学生,依题意,得。

3x+9=5x—(5—4),

解这个方程:2x=10,

所以x=5。

其苹果数为3×5+9=24。

答:第一小组有5名同学,共摘苹果24个。

学生板演后,引导学生探讨此题是否可有其他解法,并列出方程。

(设第一小组共摘了x个苹果,则依题意,得)。

课堂练习:

2某工厂女工人占全厂总人数的35%,男工比女工多252人,求全厂总人数。

五、课堂小结。

首先,让学生回答如下问题:

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

2。列一元一次方程方法和步骤是什么?

3。在运用上述方法和步骤时应注意什么?

依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教师总结如下:

(1)代数方法的基本步骤是:全面掌握题意;恰当选择变数;找出相等关系;

布列方程)。

(2)以上步骤同学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六、作业布置。

1。买3千克苹果,付出10元,找回3角4分。问每千克苹果多少钱?

2。用76厘米长的铁丝做一个长方形的教具,要使宽是16厘米,那么长是多少厘米?

初中一年级数学教学教案有哪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初步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

2、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3、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

三、教学重点:

初步正确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特别注意过九的数。

四、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五、教具准备:

计数器、数字卡片。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数位表: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呢?第三位呢?(个、十、)对!

“那么怎么样用计数器表示11?”(指名回答,说一说数位表示的意思)。

(二)导入:

“刚才表示的数都是20以内的数,如果是20以上的数又应该怎样表示呢?谁知道24这样用计数器表示?”

说一说数的组成。

(学生讨论,教师指名回答)。

写作:24读作:二十四)。

(三)新课:

1、想一想应该怎么样用计数器表示42?(指名回答)。

想:42由4个十和2个一组成,所以在十位上拨4,在个位上拨2。

写作:42读作:四十二。

2、(1)教师拨珠子:十位4颗,个位3颗。

“请问珠子表示的数是多少?”(指名回答)。

板书:写作:43。

全班齐读“十位是4,个位是3,所以读作四十三”

读作:四十三。

3、练习巩固:

(1)接拨珠子,分别用指名答、开火车答、全班齐答等方式。过九的数:39,49,59,69,79,89,99.

(2)教师读数,学生听数并动手写数,再全班对答案。

(3)同桌2人合作,一人说数,另一个人在听写本上写数,要求写数和读数都要写出来。每人说3个数。

(4)巩固练习。

•1、个位是7,十位是4,这个数是。

•2、65的6在()位上,表示(),5在()位上,表示()。

•3、一个两位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7,第二位是2,这个数是()。

(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100以内的读数和写数。(板书:读数、写数)其实方法和20以内数的读写都是一样的。不知道小朋友们是否都熟练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读写呢?好我们现在来做练习。

数学一年级教学教案

左右(第3页)。

1、在生活中看关于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能初步运用左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

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正确确定左右。

左右的相对性。

计算机课件笔橡皮尺子文具盒小刀。

一、通过左手、右手的活动,感知自身的左与右师:小朋友们,今天谁有信心上好这节课?请举起你的小手。

1、感知左手和右手。

看看你举起的这只手,是你的右手?再看看你的另一只手,是你的左手?

师:大家说说,我们常常用右手(或左手)做哪些事?(学生自由发言)。

师:左、右手要多锻炼,特别是左手,多锻炼会使我们的小脑袋越变越聪明。

2、体验自身的左与右。

师: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小朋友再看一看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的一对好朋友吗?谁来说一说?(学生自由回答)。

3、小游戏。

4、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们刚才已经熟悉了自己身体的左和右,其实生活中的'左和右还有许许多多,今天我们就来确定一下左和右(板书课题:左右)。

师:请小朋友们记住,左字下边是个工字,右字下边是个口字。

二、玩学具,理解左边和右边。

1、摆一摆师:同桌合作,像电脑上一样的顺序摆放好事先准备好的学习用品。(计算机演示:按顺序摆好:铅笔橡皮尺子文具盒小刀五样学具)。

师:大家先来确定一下,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

一年级数学上《认数一》教学教案

1、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掌握亿以内 的数位顺序,认识整万数,初步了解我国的数位分级。会根据数级正 确地读、写整万数。

2、在教学中,设置合作学习的情景,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合 作、探索学习。

3、让学生通过了解一些具体事物数量的多少,增强数感,感 受整万数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价值, 培养学习整万数的兴趣和认识整万 数的信心,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应用能力。

4、在情景导入中渗透德育,通过学生欣赏神舟 6 号视频,树 立学生要努力学习知识的信心,在认数的困难,激发学生积极探索大 数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正确读写整万数。

教学难点:

了解整万数的含义,感受大数目的数值。

教学过程:

出示(神舟 6 号视频)

同学们,看了神舟 6 号视频,你有什么感受?想成为一名宇航 腾燕 员到太空探索它的秘密吗? (想) 想成为宇航员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 还要有较硬的知识。那我们就从现在努力学习吧!

神舟 6 号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数据, “神舟 6 号在太空飞行了 115 小时,绕地球 77 圈,行程 3250000 千米。 ”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 读。有困难吗?哦!3250000 不会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认数。

1、认识万级计数单位。

师: 同学们, 我们在前面学习过那些计数单位? (从左往右板书: 万 千 百 十 个)

它们相邻间的进率是多少?(10)也就是 10 个一是十;10 个十 是一百;

师:今天,我们就从最高位的万继续往下数,同桌合作拨一拨, 会有什么发现?。

(1)在万位上一万一万地再往下数,一万、二万、……九万、十 万。

万位上拨了十颗珠,表示多少个十万?可以这样表示吗?(不 能)应该去掉万位上的十颗珠,在十万位上拨一颗珠, (为什么要这 样呢?因为,相邻间的计数单位进率是 10.)十万位上一颗珠表示多 少?表示十万。 (板书:十万) 。

(2)10 个一万是十万,十万十万的在数下去,又发现 10 个十万 是一百万。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再交流。 (板书:百万)

(3)10 个十万是一百万。如果百万位上拨了 10 颗珠呢?学生 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再交流。又得到 10 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板书: 千万)

2、今天,我们又学习哪些计数单位?(从右往左 万 百万 十万 万)

练习:读出下面的数,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再写数。

五万 写作:50000( 为什么这样写?因为万位上是 5,个、 十、百、千位上没有,要写 0 占位。 )

百一十六万 一千五百八十二万 (小组合作,并汇报。 ) (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一些数有什么特点?同桌先互相说一 说,在汇报。 )

3、像这样的整万数,在生活中有很多。我国 2003 年茶叶、甘 蔗、油菜籽的总产量如下。

个、十、百、千位上都是 板书:千 (出示茶叶的 ppt) ,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并写数。 (77 个万是 770000) 引导学生说一说:多少个万是多少。 (出示甘蔗、油菜籽的 ppt) 引导 学生完成。

4、认识数位顺序表。 师: 按照我国对计数的习惯, 从右边数起, 四个数位为一级。 个 位、十位、百位、千位,它们属于个级(板书:个级) 。

今天,我 们又认识了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它们属于万级, (板 书:万级)万级上的.数表示多少个万。

1、读一读,比一比。

可以先让同桌互相读一读,再交流,读的时候有什么好的建议? (可在后面 4 个 0 前面加一短竖, 这样就可以使个级和万级区分得更 清楚。 ) 说说两个数之间有什么联系?(看上去,后面的数都比前面的多 了 4 个 0;读的时候后面的数要再前面数的基础上多读一个计数单位 “万”)

2、第 2 题。独立在书上完成,展示汇报。

3、第 1 题。读数感受整万数。

今天你在整万数的读、写中应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整万数的读、写

千万 百万 十万 万 千 百 十 个

10 个一万是十万

10 个十万是一百万

10 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一年级数学教案

学生对图形已经有了大量的感性经验,联系生活中的实例开展教学,有助于孩子们更好地认识图形。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从常见的物体出发,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常见的平面图形,体现“面在体上”的设计思路。为了形象生动,通过物体给这些图形拍个照片,为学生创设了操作、探索和思考的情境,丰富学生对图形的感性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努力给学生现实的、有意义的、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

2、数学活动中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1、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3、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用不同颜色的图形纸贴出来的)

哇,好漂亮!是不是给我们的奖品呀?

生:“我想知道新朋友叫什么名字?”

“我想知道新朋友长得什么样?”

“我想知道新朋友家住在哪儿?”

“我想知道我的新朋友有什么爱好?”

……

那大家想和这里的图形交朋友吗?那你知道它们叫什么名字吗?

2、生说师把图形贴在黑板上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3、它们长什么样呢?

“长方形是长长的;

正方形是四条边一样长,方方的;

三角形有三个角;

圆没有角圆圆的。”师奖励学生图形,

说得真棒,这个奖品“长方形”送给你。

4、那它们住在什么地方呢?(生面面相觑)

请大家拿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木块,用手摸摸它们的面。

“老师、老师,正方形住在这儿。”(师点点头,奖给生一个正方形)

“老师、老师,长方形住在我书的上面。”(师奖给生一个长方形)

……

5、我们给这些新朋友拍拍照片好吗?

“没相机,怎么拍呀?”

师:有铅笔和白纸吗?(师示范了一个)生拿着积木,铅笔、白纸,描了起来,然后剪下来,师启发学生还用印泥印出长方形、正方形、圆和三角形。

“找到新家后,就把这些图形贴的那些物体的面上。”

墙壁上、门窗上、开关上、钟面上、流动红旗上,水桶上、地面上……点缀了一层。

7、全课小节,并板书课题。

一年级数学教案

1、使学生经历联系具体情境写出加法算式的过程,初步认识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能根据具体情境写加法算式。

2、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相互交流,初步掌握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的算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3、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学会解释自已的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推理能力。

4、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产生学习计算的兴趣。

一、复习旧知,作好铺垫用和小动物捉迷藏的形式出示5以内的数的分与合卡片,让学生猜小动物们身后藏的数字。(设计意图:小学生比较喜欢小动物,用他们喜欢的小动物复习旧知,既为本节课的学习辅垫,也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认识加法、理解含义。

1、创设情境:出示主题,让学生观察,提问: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几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几个小朋友?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学生交流观察结果)师结:原来有3人在浇花,又来了2人,一共有5人。

4、学写算式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写算式(设计意图:利用主题图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的含义。掌握算法:并能说出算式的含义,让学生把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联系起来了,也是对简单数量关系的渗透)。

5、教学“试一试”

(1)让学生观察两幅图,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2)提问:要算出一共多少人,就是把左边1人和右边2人怎样呢?

(3)追问:把1人和2合起来,可以写出什么算式?同桌互相说一说,在课本上填写算式,算出得数。(设计意图:有前一例题的基础,这里可以简单一些,并且多进行同桌交流,给每个人更多的锻炼机会)全班进行交流、汇报。

6、小结“3+2”表示把几和几合起来?“1+2”呢?可能怎样算它们的得数?

三、实际应用,深化新知。

3、送信游戏(“想想做做”第5题)动物王国国王送来了许多奖品,要想得到奖品,必须把信送对(准确计算出信封上的加法算式)(设计意图:课将结束,学生注意力不太集中,把本题设计成答对题得奖品,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同时,也把加法计算从看图算到脱离图进行计算,从计算到课堂都达到了高潮)。

四、全课小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设计意图:再次带学生回忆加法的含义、加号、等于号,算式的读法,加法的作用)。

一年级数学教案

新授课。

1、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

数数活动。

2-3页的教学挂图,1-10数字卡一套。

一、谈话引入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要与老师一起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数学知识是很有用的,学会它你就能增长本领,会解决许多生活中的'问题。你们会从1数到10吗?与老师一起一边伸手指一边数数。看图数数。

二、激发兴趣。

2、数图中的数量。

(1)小朋友们认真地数一数,这里有几面国旗?用数字几表示。

(2)生答有一面国旗,一位老师可以用数字“1”表示。

3、认读1-10各数。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让学生读一读这些数。

三、小结:今天我们一起数了美丽的乡村小学里的人呀,红旗呀,花和鸽子等许多东西,还数了我们身边的门窗,铅笔等事物,小朋友们还可以数一数我们校园里的事物。

四、请用火柴棒从1摆到10。

五、作业:开心数数。

六、板书:数一数。

一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以问题串的形式,形成了一个连续动态的问题组合,引领学生逐渐学会从头到尾独立思考。本课三个问题,引导学生不断经历数的过程,层层递进,步步提高,使学生能顺利地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并能用不同的数法熟练地数出100以内的数,增强对100以内数的认识,感悟事物与数之间的对应关系。问题串使课程内容的展开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的教学过程、课程目标的达成过程四位一体。在活动中引领学生独立思考,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学习数学知识、形成技能,积累经验,发展思想。

一年级的学生在一年级上册的学习内容中,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20以内数的数数,很多学生在未学习这一课前已经能熟练数出100以内的数,而且他们的生活体验中常常会接触到100以内的数,但孩子们的头脑中,还没有100以内数的概念,这一课教学就是要帮助孩子们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为以后学习数学其他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而且,虽然学生能数很多的数,但是仅仅限于用嘴数,一旦要对应事物,数事物的个数时,体现一一对应的关系,正确率不高,孩子们手口对应方面还是欠缺的。

100以内的数数教学不是单纯的学会空口数数,这样只能说学生了解了数的顺序,更重要的是学生要体验每一个数字的增加,实际上是事物叠加的结果,数字的变化代表的是事物多少的变化,在生活中我们用到的更多的是联系实物进行数数,学生要有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并能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数数的方法,其次,学生已经能熟练地数出100以内的数,我们这节课的落脚点放在哪里?而是要重视学生点数的能力,因此,这节课,我让学生准备学具花生,让学生充分利用学具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数数的学习。通过以上两点的思考,我制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1.结合多种数数活动,会数100以内的数,初步认识100以内的数,感知100的意义。

2.在多样化的数数活动中,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感受数数的乐趣。

3.通过数数培养数感,感受位值。

为了完成以上教学目标,我结合我们二小的课堂教学模式“双向四环十六字”进行教学,围绕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将自学引导、交流合作、展示点拨、练习评测和谐融洽地结为一体,建立起真正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双向”指参与教学活动的学生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相互合作,相互协作,共同促进,共同发展的双边活动。“四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相连接的四个基本环节。《数花生》的四环体现为:第一环:自学引导(独立数数)。提出问题,产生数的兴趣。第二环:交流合作(换一种方法数数)。互相检查再数,强化数的方法。小组合作尝试数出100个花生。第三环:展示点拨。学生展示不同的数法,教师强化十个十个数。第四环练习评测(探索练习)。体验不同的数法。

一年级数学教案

第54页。

1、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口算。

2、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独立思考、乐于交流的习惯及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巩固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把握两位数减整十数与一位数在计算过程中的异同点。

利用小青蛙比赛的有趣情境,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自然地回忆起旧知识。

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合作交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进行有效的探索,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思维的发展。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谈话: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你们去看小青蛙游泳比赛,看谁最先到达终点,好吗?

出示课件:练习三第1题。

当出示48—40=48—4=。

指名口答后让学生说说算法。

分小组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先到达终点。对先到达终点的小组给予表扬,对最后到达的小组要鼓励他们不要灰心,争取下次比赛获胜。

二、基本练习。

1、完成第2题。

先出示:94—60=。

37—6=。

同桌说说计算这两道题有什么异同?再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第3题。

复习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先出示:53+2025+4得数是几十多?

指名估算,并说说你是怎样估算的?

再出示:86—30。

37—3。

问: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的我们会估算了,那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的估算你会吗?

4人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小组汇报。

3、完成第4题。

课件出示,引导学生看清图意。

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根据图意你还知道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另一个条件。

让学生根据图意独立列式计算。订正时指名说说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4、完成第5题。

课件出示苹果和梨图。

出示思考题。

(1)、谁和谁比?谁多谁少?

(2)、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4人小组讨论,把讨论结果填在括号里。

小组派代表汇报。

三、全课小结。

一年级数学教案

教材第28~29例2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能辨认长方形和正方形,会用长方形和正方形拼组简单的图形。

2、在认识图形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感受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重点】

结合生活实际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能辨认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算式卡片、手巾、信封、生字卡片、日历、钉子板、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学具。

【教学过程】

出示第21页的单元主题图。

引导学生说出图中人行道的地砖是正方形的,人行横道是长方形的,吊牌也是长方形的,岗亭的顶上是圆形的,还有玻璃窗也是长方形的。

师:这些图形在我们生活中都用得非常普遍。小朋友们在生活中已经认识一些图形了,这节课我们就在你们已经认识了一些图形的基础上,继续来认识图形。

板书课题:

黑板上贴出例1的图形。

学生可能有多种分法。比如按大小分、按颜色分、按形状分等。分完后让学生在上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分类的,并把分的结果展示给大家看。

预设一:学生可能说出这边分出来的是长方形,这边分出来的是正方形。这时师追问“你怎么知道它是长方形,它是正方形呢?”使学生说出这面的图形要长一些,这面的图形要方一些的感觉。

预设二:学生可能说这样分的依据是这边的图形要方一些,这面的图形没有这样方。

学生操作后说自己的发现,四边都是一样长的'。

师:用算式卡片斜角对折,它们的边是一样长的吗?

学生:不一样长。

师:对了,方方的图形四边都是一样长的,像这样的图形我们把它叫做正方形;这边的图形也有四条边,但它的边不是一样长的,所以这种图形不是正方形,这种图形是什么图形呢?对了,同学们叫它长方形。

师边讲边把正方形类的和长方形类的分别用椭圆圈起来(如图)。

师:小朋友们看看这两个正方形,有的大,有的小,为什么它们都叫正方形呢?

让学生回答出这两个图形都是方方的,它的每条边都一样长。

师:还能发现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正方形的边都是直直的,还有四个尖尖,师给学生纠正说这尖尖的是角,正方形的面是平平的。

师:看看这些长方形的东西呢?它们哪些地方和正方形相同?哪些地方不同呢?

引导学生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直直的边,都有四个角,都有平平的面;不同的是正方形四条边都一样长,给人正正方方的感觉;而长方形有的边不一样长。

师:如果我们把这些图形的花外衣去掉,小朋友还能认出它们吗?

把以上的物体的颜色去掉,只留下图形让学生辨认长方形和正方形。师把上面没有颜色的图形移一个下来,在下面标上长方形的字样;再移一个正方形下来,在下面标上正方形的字样。

师:我们在上学期学过哪些物体?哪些物体和我们今天学习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关?

引导学生说出上学期学过的物体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估计学生要说长方体和正方体与今天学习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关。

师:既然有关,就把它们请到桌面上来吧。学生拿出长方体和正方体。

师:看看这些物体,它和我们今天学习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观察、讨论后发言。学生可能说出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长方体的每个面都是长方形。这时师拿出一个两边是正方形的长方体问学生“这个长方体的每个面都是长方形吗?”让学生自己把自己的话纠正为“长方体有的面是长方形。”

师:既然正方体每个面都是正方形,你能用正方体来画正方形吗?画一个试一试。抽一个学生先到黑板上来做示范,把正方体“印”在黑板上画正方形;然后学生独立在本子上用正方体的学具画正方形。

师:小朋友可以用正方形的学具画正方形,你还能用长方体的学具画长方形吗?试一试。

学生画长方形后,抽几个学生的作业在上展出,并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画的。

出示下图。

师:这时应该圈哪个图形呢?为什么要圈这个图形?学生回答略。

学生回答,回答时强调是物体的面。

(1)指导学生在钉子板上围长方形和正方形。转好后要求学生看一看自己围的正方形的每条边是不是一样长,并指一指围成图形的4个角。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六第2题、第4题和第6题。其中第4,6题都只要求学生完成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练习就行了。

(3)指导学生完成思考题的第1小题。

(4)指导学生用长方形和正方形拼图,看能拼出哪些有趣的图形。

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怎样辨认长方形和正方形?学生回答略。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