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学生团结的心得体会(优秀18篇)

时间:2023-12-08 11:06:38 作者:温柔雨

优秀学生善于思考,能够深入理解知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些范文展示了优秀学生的学习心得和方法,供大家参考借鉴。

大学生民族团结心得体会范文

民族团结是一种精神、一种思想整合力量、一种追求,它对凝聚人心、整合社会起着重要作用。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大学生民族团结。

希望大家喜欢。

我们班进行了关于民族团结的主题班会,通过系统学习使我认识到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作好新疆的稳定和民族团结工作对进一步推进新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促进社会稳定,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进一步认清民族分裂主义本质和危害,分清是非界限和敌我界限,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全面正确地理解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增强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在我们新疆这个多民族、多宗教地区,民族团结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什么时候民族团结搞好了,什么时候社会就安定,经济就发展,各族人民生活就改善。反之,就会出现社会混乱,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坚定不移地加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推动新疆历史前进的必然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时刻注意反分裂分子在意形态方面的渗透。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即使在腐朽的清王朝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新疆也没有从祖国的怀抱中分裂出去。今天的中国,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有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已被举世公认。我们正告那些妄图制造谣言、搞分裂破坏活动、进行各种恐怖活动的人:今天的中国是强大的中国,团结进步是当代的历史潮流,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闹独立、搞分裂只能是螳臂当车,不自量力,必然遭到各族人民的坚决反对,并以彻底失败而告终。

作为一名大学生,更应该立场坚定、态度明确、坚决反对民族分裂,从思想上筑起反分裂的钢铁长城,积极为建设平等的、团结的、互助的、和谐的民族关系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当代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我们都应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领土完整:我们都有义务维护民族团结,严厉打击异族分子的破坏行动:我们都应怀着一份坚定的信念,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祖国能走向更辉煌的未来,创造更伟大的成就.

现在我国的形式还是比较让人担忧的,势力,疆独势力,势力这几股异族势力猖獗地想进行分裂祖国的可耻行径,违背着全国人民的意愿,他们的目的是不可能达到的.但是他们卑劣的破坏活动对祖国人民的生命安全,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扰乱了新疆和西藏人民的正常社会活动,所以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应肩负起维护民族团结,反对分裂的重大历史使命,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为祖国的和平统一,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首先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政治主张,得做到以下要求:。

一、坚定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其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是确立人生价值取向的最高准则。理想信念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支配人们行动持久的精神动力。当年红军战士之所以能够长途跋涉,征服千难万险,翻越空气稀薄、终年积雪的重重高山,穿过人迹罕至、沼泽遍布的茫茫草地,跨过激流汹涌、难以渡越的条条江河,吃草根,咽树皮,忍饥受冻,历经艰辛,最终胜利会师,创造出惊天动地的业绩。其首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对革命理想的执著追求,对革命事业无比忠诚和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不移的信念。正是有了这样的信念,红军将士才有了精神支撑和动力,激励他们克服种种困难,勇往直前。

在复杂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只有具有远大理想信念和坚定的事业追求,才能产生经久不衰的动力,不被资本主义的糖衣炮弹所击中,不被社会的丑恶现象所迷惑,不被眼前的困难和挫折打倒,坚定自己的价值追求,奋发成才,奉献社会。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科学论证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把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它正确揭示了人与集体、社会以至人类的互动关系,论证了人生的价值、意义及合理实现途径,从而使人们的信仰实现了由盲目到科学的质的飞跃。在社会主义中国,当代大学生就是要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和价值所在,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树立崇高的人生目标,庄严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具体来说,就是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坚定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同时,通过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唯物论、无神论的学习,学会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探索社会和人生,科学地认识资本主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迎接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和挑战,树立牢固的共产主义理想;加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正确认识和汲取我国及国外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坚信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在当前,尤为重要的是正确认识党的建设的现状,了解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坚信党和政府反腐倡廉的决心,坚定对党的信任,坚信党完全有能力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

二、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

长征精神就是人民利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高于一切,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全局利益高于局部利益的精神。长征谱写出了一首红军战士精诚团结,顾全大局,共同奋斗的集体主义英雄凯歌。长征途中,红军在党的利益、民族利益和小团体利益、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从领导干部到普通士兵,都无不表现出顾全大局,牺牲个人利益,维护集体利益的精神品质。在攻占敌人阵地时,战士们抢着当先锋,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在缺衣少粮的情况下,一碗稀粥战士们推来推去,谁也舍不得吃下去。在困难和生死面前,红军战士表现出了博大的阶级友爱之情,集体主义利益至上的崇高品质。

三、培养艰苦奋斗精神。

不然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支撑着伟大的事业。历史经验证明:一切伟业的成功,任何奇迹的创造,没有崇高的精神支撑是不可能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3]长征途中,战士们没有衣服穿,就将兽皮披在身上,没有鞋子穿,自己动手编制草鞋,没有吃的,就用野菜、树皮充饥。没有房子宿营,他们就抱成一团,靠彼此的体温御寒……,艰苦奋斗精神是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也是我们党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光辉典范。

四、加强组织纪律性。

严明战斗纪律、群众纪律和组织纪律是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又一重要法宝。长征途中的红军,在战斗中,争当先锋、前赴后继、勇于牺牲。组织上,实行民主集中制,个人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在和群众的关系上,更是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亲民之歌”。长征之初,由于敌军散布的谣言以及群众的不了解,一些群众对红军存在畏惧、疑惑的心理,不知道红军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组织,代表的是谁的利益。因此,当他们看到红军路过时,有的纷纷逃入深山,有的闭门不出,有的甚至存在敌对情绪。面对这种情况,红军一方面对群众进行积极的宣传工作,用通俗的语言,极大的耐心同群众接近,纠正他们对我军的误解。另一方面,红军也以自身的行动向群众展示了自己是一支“正义之师”,是同群众心连心,代表他们利益的军队。他们对待群众亲密友善,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帮助群众组织生产、尊重各少数民族的民族信仰,更有刘伯承与彝族的部落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的感人事迹。正是红军严明的组织纪律性,打动了沿途的群众,他们最终把红军当作自己的亲人,用各种形式表达对红军的支持和爱戴。红军也正是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才最终克服困难,胜利会师。

严明的组织纪律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正是当代大学生所必须加强的。在当前大学生群体中还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以下现象。如部分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与大学生形象不符,不讲社会公德,行为粗野,谈吐庸俗,个别人还走上抢劫杀人等犯罪的道路;恋爱方式上,责任意识低,少有真实的感情投入,只是追求物质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虚荣;消费行为上,不考虑自身的消费实力,片面追求名牌,盲目跟随潮流;把纪律当做束缚人的咒语,把个人无原则的行为当做准绳,行为习惯充满一种反理性的因素。纪律观念薄弱,组织形式涣散,行为习惯随意使当代大学生的理想志向失去了支撑和保证。大学生时期正是人生形成自觉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因此,当代大学生要通过认真学习校纪校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行为规范,通过学习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从而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民族团结是一种精神、一种思想整合力量、一种追求,它对凝聚人心、整合社会起着重要作用。五月是我们的民族团结教育月,五月也是鲜花正怒放的时候,五月里民族团结之花会开的更旺盛,更鲜艳。

在我们新疆这个多民族、多宗教地区,民族团结是一个永恒的主题。20xx年5月13日下午,我校36个班级举行“奏和谐之韵,谱团结之歌”的主题团会活动,通过系统学习使我认识到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中华民族是五十六个民族团结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作为生长在新疆的中学学生,我们更应该从身边小事做起,切实做好民族团结的事情。

我校每个班级的心得体会都很深刻,我校的全体师生都积极参加了此次活动,学生的体会非常深刻,好多学生都进行了发言,有的是以漫画开头来讲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的,有的是以自己知道的小故事来讲解的,听到这些,我校的领导对这次的班会非常重视,也对此次班会的情况进行了高度的赞扬,学生们还通过学习新疆地方史,全面正确地理解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增强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意识,维护社会稳定是每一个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

新疆有13个少数民族(朝鲜族、锡伯族、俄罗斯族、满族、蒙古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回族、乌兹别克族、塔吉克族、达斡尔族、东乡族、塔塔尔族),各个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并各自有着各自的文化传统、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尽管各个民族之间在历史上曾经存在矛盾与不和,发生过冲突和战争,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交往,一直是历史的主流。

在新疆这三山夹两盆的土地上,每天都上演着一幕幕人间温情剧,感动着每一个人。

大学生团结协作心得体会

大学时光是每个年轻人宝贵的阶段,是锻炼自我、成长进步的重要时期。而在这个过程中,团结协作的意义愈发突显。作为一个大学生,在团结协作的过程中,我有着许多心得体会。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团队意识,明确自身角色,互补互助;其次,要积极参与团队活动,培养积极的合作精神;再次,要善于沟通协商,解决团队内部问题;此外,要提高责任意识,全力以赴完成个人任务,承担团队责任。通过这些经验,我深刻体会到大学生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也在实践中逐渐成长。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团队意识,明确自身角色,互补互助。在一个团队中,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只有互相补充,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团队的力量。在过去的团队合作中,我逐渐明白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因此,每次在团队中我的首要任务就是认真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时尊重和倾听其他成员的意见。只有明确自身角色,并且主动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整个团队,取得共同的成功。

其次,要积极参与团队活动,培养积极的合作精神。大学生活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团队活动,而这些活动不仅仅是为了展示个人才华,更是为了通过合作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在团队活动中,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我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提出建设性的想法,与团队成员共同制定解决方案。通过这样的合作,不仅能够凝聚团队的力量,更能够培养出积极向上的合作精神。这种积极的合作精神,将成为我们未来工作生活的宝贵财富。

再次,要善于沟通协商,解决团队内部问题。在团队合作中难免会遇到各种矛盾和问题,善于沟通协商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个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可以减少不愉快和分歧。而在处理矛盾时,我们更需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通过真诚的交流和有效的协商,我们能够找到最佳解决方案,化解团队内部的问题,提高团队效率。

此外,要提高责任意识,全力以赴完成个人任务,承担团队责任。团结协作不仅仅是在团队活动时展现,更体现在个人的每一个任务中。作为团队的一员,我明白只有全力以赴,才能担起个人的责任。在面对任务时,我会制定合理的计划,并且按照计划积极完成。同时,在团队中,我也会承担起相应的团队责任,积极协助其他成员解决问题。这种责任意识的培养不仅有助于提高个人的工作能力,更将激发整个团队的积极性,提高团队的整体实力。

通过团结协作,我收获了许多珍贵的经验和体会。大学生团结协作不仅能够缓解个人压力,更能够激发团队的潜力,获得更大的成功。在大学期间,我学会了树立正确的团队意识,明确自身角色,互补互助;培养积极的合作精神,积极参与团队活动;善于沟通协商,解决团队内部问题;提高责任意识,全力以赴完成个人任务,承担团队责任。这些经验不仅是我个人成长的体会,更是我未来工作生活的宝贵财富。因此,我会继续坚持团结协作的原则,不断提高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为实现个人和团队的共同目标而努力。

大学生团结互敬的心得体会

作为现代人,我们的生活中充满着竞争与压力。在大学校园里,随着社会越来越多元化、多维度的发展,同学间的竞争更加激烈,这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和沟通越发重要。为了更好地相处,大学生需要团结互敬,创造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

第二段:团结。

团结是大学生在校园中最基本的价值观,它涵盖了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大学团组织的活跃发展,也源于大家的团结。然而,要达到团结的目的,学生之间首先要建立起相互了解的渠道。我们可以通过认识朋友、参加各种活动等方式加深彼此了解,建议多组织校内互动活动,或者参与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这样可以培养大家对社会的责任感,同时增强团结的力量和友谊的感动。

第三段:互敬。

在大学校园中,互敬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品质,它是彼此尊重的表现。每个人的文化背景、人生经历或者兴趣爱好都不相同,因此在尊重他人的基础上,我们更能够欣赏他人的优点,共同进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社交礼仪,礼貌待人,尤其在宿舍和教室等公共场所,要保持场所的安静和整洁,决不能任意大声喧哗或把场所弄的一片狼藉。

第四段:随机应变。

虽然我们在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中,会碰到各种各样不同的人和事,但我们在面对不利情况时,更要学会随机应变。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产生不良情绪,从而影响别人,更不能失去自我控制。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处理各种突发情况,包括在团队合作中遇到困难,能够迅速找到解决的方式,做到有准备的应对和处理群众的问题。

第五段:总结。

在团结互敬的过程中,不断的学习和进取是必须的。大学生可以通过读书学习、参加培训、与导师交流等方式不断充实自己,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每当遇到问题时,可以通过与团队成员协作,进行分析和解决,让团队更加坚固和紧密。团结互敬是我们今后在不断发展的途中必须要具备的素质,也是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重要保障。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展现自身价值,才能真正的获得更多的成果和收益。

大学生团结互敬的心得体会

“团结互敬”这四个字,应该是我们大学生最熟悉的词汇之一。但是,这个词汇究竟代表着什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否遵循着这个准则去相处呢?深入探讨这个话题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并将其付诸实践。

第二段:团结的重要性。

团结是我们大学生应该时刻身体力行的一种品质。当我们面对挑战和困难时,我们需要携手合作,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一家之言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当大家团结一心,奋力向前,我们可以创造惊人的成果。因此,我们作为大学生应该时时刻刻意识到团结的价值,用行动去证明它。

第三段:互敬的必要性。

互敬,意味着我们尊重自己和他人。只有当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平等对待,我们才能真正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增强信任和尊重。我们不能以表面上的差异作为评价的依据,而应该遵循“人无横财,不欺天下贫”的原则。只要我们都有一个互相尊重的态度,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为了实践“团结互敬”,我们可以尝试以下方法。首先是培养沟通技巧,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别人。我们需要学会倾听,理解别人的观点,感受他们的情感。其次,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意见,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观念体系。最后,我们应该用行动去推动团结互敬的理念。我们可以参与志愿活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想法和行动。

第五段:总结。

“团结互敬”对于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我们应该不遗余力地推动这个理念的实践,使它成为我们行为的指导方针。我们应该注重建立信任和尊重,培养沟通技巧,增强共性。只要我们一起努力,相信“团结互敬”将成为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

大学生团结的心得体会

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是平等、互助、共同繁荣新型的民族关系,有别于历代的剥削阶级民族关系,它的实质是努力实现各民族间的事实上的平等。由于历史、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地理环境等因素,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上相对落后,教育、文化事业发展处于弱势地位。为了真正实现各民族之间的平等、互助、共同繁荣发展,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缩小各民族之间事实上的差距,包括适当放宽少数民族高考分数的政策,使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得到扶持和帮助,加速发展教育和文化事业,进一步实现民族间的平等发展。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对于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加强国家的统一稳定、加强中华民族的团结发展共同繁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党的民族政策对于民族平等和团结的论述。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宁、斯大林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的具体国情、民族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提出了一系列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成功地解决了中国的各民族问题,取得了一系列民族工作成就。列宁认为:除了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民族之外,还有许多很弱小和经济十分不发达的民族,民族差别将长期存在,要帮助以前受压迫的民族达到事实上的平等,对少数民族多让步一些,多温和一些,对于历史上由于阶级压迫而造成的差别要用赎罪的心态来解决。斯大林也提出了关于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的思想。毛泽东、周恩来提出来并强调国家统一、民族平等、民族繁荣的思想。周恩来指出:我们对各民族既要平等,又要使大家繁荣。各民族繁荣是我们社会主义在民族政策上的根本立场。[1]。毛泽东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事业必定要取得胜利的基本保证。[2]。在阶级社会里,民族关系的实质是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现阶段的民族关系是民族间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在这种前提下,遇到民族平等与经济效率的矛盾时,才能在权衡中统筹兼顾、稳步前进,在平等的社会中提高效率,在有效率的经济中促进平等,使各民族充分实现政治平等又更好地实现经济发展;在民族发展中遇到民族间或民族地区单间竞争与互助问题时,才能使竞争与互助在协调中相互促进,使竞争机制和扶持(少数民族)政策在一段时期并存,让少数民族在竞争浪潮中逐步适应起来,让少数民族在竞争互助中共同发展。[3]。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和主要原因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民族间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上事实上的不平等和国家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各少数民族由于经济文化上的落后,不能充分享受国家宪法和法律给予的各项平等权利,所以我们要制定相应的民族政策和措施,使形式上的平等真正落到实处,高考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政策就是一项具体的措施。

二、党在教育方面对民族教育所做的工作。

解放前,民族地方的教育是相当落后的,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许多地方还处于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阶段,解放后党和政府加大了人、财、物的投入和政策的倾斜,使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有了很大的变化,各少数民族的人口文化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文盲人数有所减少。但是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经济发展的制约,跟内地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在办学的基础条件、师资力量、资金投入方面都不足,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比例低。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党和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扶持政策,在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地区高考生的录取和管理,加强了少数民族毕业生的管理工作。1952年11月政务院发出《关于少数民族毕业生分配工作的指示》;1956年7月10日发出《教育部通知关于优先录取少数民族学生的通知》,解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适当放宽高考录取分数线,并采取同等成绩优先录取少数民族考生的办法,录取了成千上万少数民族大专院校学生。[4]。1984年5月3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七十一条规定:国家举办民族高等学校,在高等学校举办民族班、民族预科,专门或者主要招收少数民族学生,并且可以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办法。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招收新生的时候,对少数民族考生适当放宽录取标准和条件,对人口特少的少数民族考生给予特殊照顾。解放后由于实行了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优惠政策,使少数民族人口素质得到提高,使少数民族师资力量得到改善,使少数民族的自由权利和和平等权利进一步得到落实,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近几年来关于高考少数民族加分的相关政策的实施情况。

近几年,高考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优质的教育资源成为了竞争的焦点,有时几分之差就可能和重点大学和热门专业失之交臂。为了上一个好一点的大学,出现了名目繁多的高考加分项目,甚至不惜造假,钻国家政策的空子。重庆市09年出现高考假冒少数民族身份加分的情况出现后,有的人质疑少数民族加分的政策有没有必要取消,在网上也展开了讨论,从讨论的情况来看,第一种观点认为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实行裸考才公平。第二种观点认为加分是高考腐败的根源,是权贵者的乐园。第三种观点认为:取消锦上添花的加分,保留少数民族地区加分政策。笔者前几年负责学校的招就工作,对国家的招生政策多一些了解,我认为第一种观点是片面的,虽然形式上看是公平的,但不能全面否定高考的加分政策,特别是对少数民族考生的加分政策,就少数民族的加分政策是根据我们国家的具体情况制定的,具有法律依据和合理性,只有给教育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考生加分,才更接近公平,不加分可能会更不公平、更不合理。第二种观点认为加分是高考腐败的根源,是权贵者的乐园。我认为是不全面的,的确近几年是有不少人利用手中的权力,利用国家对少数民族的加分政策,制假造假,钻国家政策的空子,但国家也在加大查处力度,类似的情况在减少,不能因噎废食。我同意第三种观点,由于地区的差别,学生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相对来说发达地区的学生可以在中小学阶段获得更多的加分机会,这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考生来说会增加新的不公平,比如说三模三电的加分、金融高管子女加分,所以我认为这些项目可以取消。对贫困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考生都应该加分包括其中的汉族,其实近几年包括云南、广西等地方的政策也都是这样,居住在经济教育条件比较好的城镇少数民族民族享受了较好教育资源的少数民族可以不加分。一方面可以更大限度地兼顾我们国家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尽可能的教育公平。民族的平等、团结、共同繁荣不能只停留在纸上,要靠具体的政策执行来保障。高考少数民族考生的加分政策正是民族平等的具体落实,当然具体的实施还需要艰苦细致的工作。

四、高考少数民族加分的原则和相关的几个问题。

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制定了许多政策,比如加强民族地方的教育投入,建立民族高等院校等等,其中高考少数民族加分的政策是实现民族平等的一项内容,由于涉及广,加之各地的情况不尽一致,在政策的执行上也出现一些偏差。总的情况是一些大城市对散居在其中的少数民族加5-10分投档,在云南等一些少数民族较多的地方根据实际情况和不同民族的发展情况给予一定的加分包括汉族比如云南2011年高考少数民族地区加分情况为例:这些考生可加10分:云南省哈尼族、傣族、苗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景颇族、瑶族、布朗族、怒族、阿昌族、普米族、德昂族、独龙族、藏族、蒙古族、基诺族、水族、布依族在内地的考生;内地农村户口的彝族、壮族考生;各州(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内地高寒贫困山区的少数民族考生;这些考生可加20分:边疆及执行边疆政策县的少数民族考生;汉族考生(指土生土长或随父母到边疆,户口、上学逆推连续十年以上,现仍在边疆的考生);上述考生,高中阶段在内地上学的相对减少10分[5]我们可以看到城镇和内地的白族、纳西族、回族、满族是没有加分的,城镇的彝族、壮族是没有加分的,相反的在边疆县和执行边疆县的少数民族和汉族考生可以加20分。从上面的例子来看,民族加分的情况是复杂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也在发生变化,有的少数民族过去落后,但经过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达到了当地社会发展的平均水平,所以享受不了加分政策,但有的民族聚居地方包括边疆汉族在内落后了,所以也同样可以享受加分政策,这也是促使社会的和谐均衡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目标。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并不能完全解决民族地区的教育落后面貌,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文化发展问题是一个综合发展的问题,但做为人才选拔和人才培养的高考来说,适当的照顾政策是正确的政策取向,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文化的发展,各省市自治区的少数民族加分政策每年都在作调整,尽可能的统筹兼顾,但总的一点对贫困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扶持的政策不应该变。

一方面虽然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与东部和中部的发展差距有越拉越大的趋势,人财物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流向了发达地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仍需加大扶持力度。另一方面,虽然较之以前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校生的人数比以后有较大增加,但现在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占全国人口的8.4%,而少数民族的大学生在校的比例不超过7%,即使这样给予适当的照顾还是存在差距,所以说制定少数民族高考加分的政策是必须的。虽然可以加分投档,但各个学校的《招生简章》还有一个审定认可的问题,有的也规定了进大门认,进小门不认的选专业情况,也给加分政策的执行带来一些问题。

五、结语。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有理论依据和法律依据及相关的操作程序,在网络上有的人不了解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因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腐败的现象和不合理现象就否定这项政策,甚至出现一些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论,这是非常不利于安定团结的,要加大力度对民族理论和政策的教育,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让更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让他们在高校里德智体全面发展,回到家乡建设家乡,对于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是党民族政策的具体措施的一部分,是实现民族平等发展的具体举措,目前还不能简单的取消这一政策,只有当各民族间的差距真正消失后才能取消。单纯地片面强调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实行裸考,会造成事实上的不平等。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西方某些国家打着人权、民族、宗教的旗号干涉别国内政,政治、民族、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前苏联的解体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解决好民族问题而导致国家分裂。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用好执行好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等民族平等的政策对于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加强国家的统一稳定、加强中华民族的团结发展共同繁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猜你喜欢:

大学生民族团结心得体会

在我们的大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为了国家的和谐发展,民族之间的团结是很重要的。大学生对于民族团结是如何理解的呢?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大学生。

民族团结,希望大家喜欢。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党有号召,团有行动”是共青团长期坚持的优良传统。各族青年要自觉把个人的理想同国家、民族的奋斗目标统一起来,把自己的人生追求融入到各族人民共同繁荣发展的事业中来,在推动克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充分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克州是反分裂、反恐怖的前沿阵地,历史和现实的教训一次又一次地提醒我们一定要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共青团组织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为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加强对青少年的民族团结教育责无旁贷。全州团员青年要努力争做学习党的科学理论的表率,开拓进取、敬业奉献的表率,廉洁自律的表率,加强和改进作风的表率,时刻走在本地区、本单位的前列,努力践行,率先垂范,用自身的模范言行,展现团员青年的时代精神风貌。

三是加强督导,确保专题学习教育活动效果。专题学教活动中做到边学习、边思考、边总结,学习中央、自治区、自治州关于稳定方面的会议精神、理论文章和领导讲话,总结学习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及自身存在的问题,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各级团组织除了组织好本地、本单位团员青年认真参加专题学教活动外,还要将社区、工地的流动青年、团员、宗教人士一起组织起来,参加专题学教活动,真正做到参学人员一个不少、一个不漏,确保对全州团员青年的全面覆盖。

维护社会稳定、维护民族团结,加强教育是关键。要在团员青年中广泛开展反分裂教育,结合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活动,加强对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开展讨论会、反思会、申讨会,申讨民族分裂和“三股势力”罪恶行为,让每名团员青年在团支部的组织下,开展讨论活动,让每名团员青年表明自己的态度,写出。

思想汇报。

在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中发挥团员青年的主力军作用同时要不断加强对青少年的民族团结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宗教观。

强化“四个认同”和“五观”教育,把“三个离不开”思想深入到每一名青少年心中,不断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民族宗教观。深入开展“青少年民族团结十大标兵”和“青少年民族团结先进集体”评选表彰活动,利用广播、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民族团结先进典型,让青少年充分感受到民族团结大家庭的温暖。

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团结的大家庭20xx年已经过去了,回首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的华诞,十月一日在天-安-门广场阅兵仪式又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时至今日,我们中国已经走过了60年的风雨和坎坷路程。当全世界的人民都在关注着崛起的中华民族,我们都为自己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名儿女而感到自豪。国庆庆典的壮观场面让每一个人难以忘怀,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年大庆的日子里,天-安-门广场树立起56根民族团结柱,成为节日期间最为亮丽的风景之一。

60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民族地区处处呈现经济繁荣、政治安定、文化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喜人景象。经济实现历史性跨越,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民族地区社会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各族群众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60年来,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建立了一大批各级各类民族学校,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民族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各级各类人才。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成就显著。城乡基层卫生机构得到建立和健全,少数民族医疗卫生人才得到积极培养,民族医药得到重视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全面覆盖,各族群众健康素质不断提高。传统民族文化得到保护和弘扬,宗教信仰自由受到充分尊重。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各民族大团结日益巩固。长期以来,党和政府一贯重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改革开放以来,群众性创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三个离不开”思想和民族团结观念逐渐扎根千家万户。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培养选拔工作扎实推进。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日益壮大,结构不断改善,素质不断提高,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被选拔进县级以上各级领导班子,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作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几方面的含义: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2、维护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必要前提。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中国的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有着内在的联系。民族团结的原则要求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维护统一,反对一切破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

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特殊性、国际性和重要性。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的治与乱,民族问题处理不好,将打乱国家的经济、政治秩序,造成国家动荡不安;民族问题关系到社会的进与退,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能在矛盾、冲突、动荡和不安中进步;民族问题关系到人民的福与祸,民族问题处理得好,民族团结和睦,就会天下大定、国家大治、社会快速进步,人民安局乐业。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把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列为我国五大关系之一。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我们国家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政治基础,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祖国分-裂、民族冲突是各族人民之祸,加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三心合一心,黄土变成金”。团结是力量,团结是财富,团结是生产力,团结是国家发展进步的基矗“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使数万同胞遇难、数百万人痛失家园,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蒙受巨大损失。地震天不塌,大灾有大爱。地震发生后,全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传播着血浓于水的中华民族骨肉亲情、民族大义、文化大同、无疆大爱,全国各族人民充分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国主义精神,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果,是党富民强国大政方针的生动写照,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风雨同舟的强大力量。

高举维护国家统一、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的旗帜,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爱民族团结,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民族团结,自觉捍卫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捍卫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严厉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坚决粉碎境内外敌对势力的分-裂破坏图谋。没有民族的和睦相处,就没有社会的安定团结;没有社会的安定团结,就没有国家的繁荣发展;没有国家的繁荣发展,就没有各民族的兴旺昌盛。只有各兄弟民族手挽手、心连心,团结一致,才能众志成城,抵抗自然灾害,应对金融危机,在风云突变的国际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是平等、互助、共同繁荣新型的民族关系,有别于历代的剥削阶级民族关系,它的实质是努力实现各民族间的事实上的平等。由于历史、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地理环境等因素,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上相对落后,教育、文化事业发展处于弱势地位。为了真正实现各民族之间的平等、互助、共同繁荣发展,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缩小各民族之间事实上的差距,包括适当放宽少数民族高考分数的政策,使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得到扶持和帮助,加速发展教育和文化事业,进一步实现民族间的平等发展。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对于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加强国家的统一稳定、加强中华民族的团结发展共同繁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党的民族政策对于民族平等和团结的论述。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宁、斯大林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的具体国情、民族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提出了一系列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成功地解决了中国的各民族问题,取得了一系列民族工作成就。列宁认为:除了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民族之外,还有许多很弱小和经济十分不发达的民族,民族差别将长期存在,要帮助以前受压迫的民族达到事实上的平等,对少数民族多让步一些,多温和一些,对于历史上由于阶级压迫而造成的差别要用“赎罪”的心态来解决。斯大林也提出了关于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的思想。毛泽东、周恩来提出来并强调国家统一、民族平等、民族繁荣的思想。周恩来指出:“我们对各民族既要平等,又要使大家繁荣。”“各民族繁荣是我们社会主义在民族政策上的根本立场。”[1]。毛泽东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事业必定要取得胜利的基本保证。”[2]。在阶级社会里,民族关系的实质是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现阶段的民族关系是民族间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在这种前提下,“遇到民族平等与经济效率的矛盾时,才能在权衡中统筹兼顾、稳步前进,在平等的社会中提高效率,在有效率的经济中促进平等,使各民族充分实现政治平等又更好地实现经济发展;在民族发展中遇到民族间或民族地区单间竞争与互助问题时,才能使竞争与互助在协调中相互促进,使竞争机制和扶持(少数民族)政策在一段时期并存,让少数民族在竞争浪潮中逐步适应起来,让少数民族在竞争互助中共同发展。”[3]。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和主要原因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民族间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上事实上的不平等和国家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各少数民族由于经济文化上的落后,不能充分享受国家宪法和法律给予的各项平等权利,所以我们要制定相应的民族政策和措施,使形式上的平等真正落到实处,高考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政策就是一项具体的措施。

二、党在教育方面对民族教育所做的工作。

解放前,民族地方的教育是相当落后的,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许多地方还处于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阶段,解放后党和政府加大了人、财、物的投入和政策的倾斜,使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有了很大的变化,各少数民族的人口文化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文盲人数有所减少。但是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经济发展的制约,跟内地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在办学的基础条件、师资力量、资金投入方面都不足,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比例低。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党和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扶持政策,在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地区高考生的录取和管理,加强了少数民族毕业生的管理工作。“1952年11月政务院发出《关于少数民族毕业生分配工作的指示》;1956年7月10日发出《教育部通知关于优先录取少数民族学生的通知》,解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适当放宽高考录取分数线,并采取同等成绩优先录取少数民族考生的办法,录取了成千上万少数民族大专院校学生。”[4]。1984年5月3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七十一条规定:“国家举办民族高等学校,在高等学校举办民族班、民族预科,专门或者主要招收少数民族学生,并且可以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办法。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招收新生的时候,对少数民族考生适当放宽录取标准和条件,对人口特少的少数民族考生给予特殊照顾。”解放后由于实行了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优惠政策,使少数民族人口素质得到提高,使少数民族师资力量得到改善,使少数民族的自由权利和和平等权利进一步得到落实,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近几年来关于高考少数民族加分的相关政策的实施情况。

近几年,高考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优质的教育资源成为了竞争的焦点,有时几分之差就可能和重点大学和热门专业失之交臂。为了上一个好一点的大学,出现了名目繁多的高考加分项目,甚至不惜造假,钻国家政策的空子。重庆市20xx年出现高考假冒少数民族身份加分的情况出现后,有的人质疑少数民族加分的政策有没有必要取消,在网上也展开了讨论,从讨论的情况来看,第一种观点认为“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实行裸考才公平。”第二种观点认为“加分是高考腐败的根源,是权贵者的乐园。”第三种观点认为:“取消锦上添花的加分,保留少数民族地区加分政策”。笔者前几年负责学校的招就工作,对国家的招生政策多一些了解,我认为第一种观点是片面的,虽然形式上看是公平的,但不能全面否定高考的加分政策,特别是对少数民族考生的加分政策,就少数民族的加分政策是根据我们国家的具体情况制定的,具有法律依据和合理性,只有给教育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考生加分,才更接近公平,不加分可能会更不公平、更不合理。第二种观点认为加分是高考腐败的根源,是权贵者的乐园。我认为是不全面的,的确近几年是有不少人利用手中的权力,利用国家对少数民族的加分政策,制假造假,钻国家政策的空子,但国家也在加大查处力度,类似的情况在减少,不能因噎废食。我同意第三种观点,由于地区的差别,学生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相对来说发达地区的学生可以在中小学阶段获得更多的加分机会,这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考生来说会增加新的不公平,比如说“三模三电”的加分、金融高管子女加分,所以我认为这些项目可以取消。对贫困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考生都应该加分包括其中的汉族,其实近几年包括云南、广西等地方的政策也都是这样,居住在经济教育条件比较好的城镇少数民族民族享受了较好教育资源的少数民族可以不加分。一方面可以更大限度地兼顾我们国家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尽可能的教育公平。民族的平等、团结、共同繁荣不能只停留在纸上,要靠具体的政策执行来保障。高考少数民族考生的加分政策正是民族平等的具体落实,当然具体的实施还需要艰苦细致的工作。

四、高考少数民族加分的原则和相关的几个问题。

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制定了许多政策,比如加强民族地方的教育投入,建立民族高等院校等等,其中高考少数民族加分的政策是实现民族平等的一项内容,由于涉及广,加之各地的情况不尽一致,在政策的执行上也出现一些偏差。总的情况是一些大城市对散居在其中的少数民族加5-10分投档,在云南等一些少数民族较多的地方根据实际情况和不同民族的发展情况给予一定的加分包括汉族比如云南20xx年高考少数民族地区加分情况为例:“这些考生可加10分:云南省哈尼族、傣族、苗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景颇族、瑶族、布朗族、怒族、阿昌族、普米族、德昂族、独龙族、藏族、蒙古族、基诺族、水族、布依族在内地的考生;内地农村户口的彝族、壮族考生;各州(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内地高寒贫困山区的少数民族考生;这些考生可加20分:边疆及执行边疆政策县的少数民族考生;汉族考生(指土生土长或随父母到边疆,户口、上学逆推连续十年以上,现仍在边疆的考生);上述考生,高中阶段在内地上学的相对减少10分”[5]我们可以看到城镇和内地的白族、纳西族、回族、满族是没有加分的,城镇的彝族、壮族是没有加分的,相反的在边疆县和执行边疆县的少数民族和汉族考生可以加20分。从上面的例子来看,民族加分的情况是复杂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也在发生变化,有的少数民族过去落后,但经过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达到了当地社会发展的平均水平,所以享受不了加分政策,但有的民族聚居地方包括边疆汉族在内落后了,所以也同样可以享受加分政策,这也是促使社会的和谐均衡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目标。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并不能完全解决民族地区的教育落后面貌,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文化发展问题是一个综合发展的问题,但做为人才选拔和人才培养的高考来说,适当的照顾政策是正确的政策取向,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文化的发展,各省市自治区的少数民族加分政策每年都在作调整,尽可能的统筹兼顾,但总的一点对贫困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扶持的政策不应该变。

一方面虽然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与东部和中部的发展差距有越拉越大的趋势,人财物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流向了发达地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仍需加大扶持力度。另一方面,虽然较之以前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校生的人数比以后有较大增加,但现在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占全国人口的8.4%,而少数民族的大学生在校的比例不超过7%,即使这样给予适当的照顾还是存在差距,所以说制定少数民族高考加分的政策是必须的。虽然可以加分投档,但各个学校的《招生简章》还有一个审定认可的问题,有的也规定了“进大门认,进小门不认”的选专业情况,也给加分政策的执行带来一些问题。

五、结语。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有理论依据和法律依据及相关的操作程序,在网络上有的人不了解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因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腐败的现象和不合理现象就否定这项政策,甚至出现一些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论,这是非常不利于安定团结的,要加大力度对民族理论和政策的教育,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让更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让他们在高校里德智体全面发展,回到家乡建设家乡,对于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是党民族政策的具体措施的一部分,是实现民族平等发展的具体举措,目前还不能简单的取消这一政策,只有当各民族间的差距真正消失后才能取消。单纯地片面强调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实行“裸考”,会造成事实上的不平等。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西方某些国家打着“人权”、“民族”、“宗教”的旗号干涉别国内政,政治、民族、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前苏联的解体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解决好民族问题而导致国家分裂。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用好执行好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等民族平等的政策对于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加强国家的统一稳定、加强中华民族的团结发展共同繁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大学生团结的心得体会

我们班进行了关于民族团结的主题班会,通过系统学习使我认识到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作好新疆的稳定和民族团结工作对进一步推进新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促进社会稳定,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进一步认清民族分裂主义本质和危害,分清是非界限和敌我界限,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全面正确地理解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增强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在我们新疆这个多民族、多宗教地区,民族团结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什么时候民族团结搞好了,什么时候社会就安定,经济就发展,各族人民生活就改善。反之,就会出现社会混乱,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坚定不移地加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推动新疆历史前进的必然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时刻注意反分裂分子在意形态方面的渗透。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即使在腐朽的清王朝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新疆也没有从祖国的怀抱中分裂出去。今天的中国,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有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已被举世公认。我们正告那些妄图制造谣言、搞分裂破坏活动、进行各种恐怖活动的人:今天的中国是强大的中国,团结进步是当代的历史潮流,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闹独立、搞分裂只能是螳臂当车,不自量力,必然遭到各族人民的坚决反对,并以彻底失败而告终。

作为一名大学生,更应该立场坚定、态度明确、坚决反对民族分裂,从思想上筑起反分裂的钢铁长城,积极为建设平等的、团结的、互助的、和谐的民族关系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学生团结互敬的心得体会

团结互敬是我们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品质之一。大学生应该以这种品质为基础来发展其他的品质。它是我们一生中必不可少的品质。因为,只有拥有了团结互敬的品质,我们才能在社交中获得成功,在学业中获得进步。

第二段:团结。

团结是指一个集体中成员之间的紧密联系和协作。在团结中,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是一个整体的组成部分。在大学生活中,团结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需要在与同学的交往中,建立起一种团结的意识。只有大家团结起来,才能真正为了大家的共同利益而奋斗。

第三段:互敬。

互敬是指一个人对于别人的尊重和敬意。在大学生中,互敬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尊重别人的思想和行为,对待别人要有礼貌。互敬使人降低了对彼此的要求,并且使人理解别人的观点和行动方式。这种互敬的品质是我们大学生应该珍惜和发扬的。

对我来说,团结互敬是发展凝聚力和思想品质的基础。我认为,与他人保持良好的关系,需要良好的沟通。在沟通中,我们需要要求自己的思考、学习和应变能力。同时,我们也要在团结中展示出自己的个性和魅力,成为一个受尊敬的人。

第五段:结语。

总而言之,团结互敬是我们大学生在成长中必不可少的品质。这种品质不仅促进了我们与别人的交流,而且增强了我们的凝聚力。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尊重每个人的内心,珍惜每个人的存在。相信,在未来的岁月中,我们一定会感受到团结和互敬的力量。

大学生学习加强民族团结心得体会

近几年,高考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优质的教育资源成为了竞争的焦点,有时几分之差就可能和重点大学和热门专业失之交臂。为了上一个好一点的大学,出现了名目繁多的高考加分项目,甚至不惜造假,钻国家政策的空子。重庆市09年出现高考假冒少数民族身份加分的情况出现后,有的人质疑少数民族加分的政策有没有必要取消,在网上也展开了讨论,从讨论的情况来看,第一种观点认为“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实行裸考才公平。”第二种观点认为“加分是高考腐败的根源,是权贵者的乐园。”第三种观点认为:“取消锦上添花的加分,保留少数民族地区加分政策”。笔者前几年负责学校的招就工作,对国家的招生政策多一些了解,我认为第一种观点是片面的,虽然形式上看是公平的,但不能全面否定高考的加分政策,特别是对少数民族考生的加分政策,就少数民族的加分政策是根据我们国家的具体情况制定的,具有法律依据和合理性,只有给教育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考生加分,才更接近公平,不加分可能会更不公平、更不合理。第二种观点认为加分是高考腐败的根源,是权贵者的乐园。我认为是不全面的,的确近几年是有不少人利用手中的权力,利用国家对少数民族的加分政策,制假造假,钻国家政策的空子,但国家也在加大查处力度,类似的情况在减少,不能因噎废食。我同意第三种观点,由于地区的差别,学生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相对来说发达地区的学生可以在中小学阶段获得更多的加分机会,这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考生来说会增加新的不公平,比如说“三模三电”的加分、金融高管子女加分,所以我认为这些项目可以取消。对贫困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考生都应该加分包括其中的汉族,其实近几年包括云南、广西等地方的政策也都是这样,居住在经济教育条件比较好的城镇少数民族民族享受了较好教育资源的少数民族可以不加分。一方面可以更大限度地兼顾我们国家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尽可能的教育公平。民族的平等、团结、共同繁荣不能只停留在纸上,要靠具体的政策执行来保障。高考少数民族考生的加分政策正是民族平等的具体落实,当然具体的实施还需要艰苦细致的工作。

四、高考少数民族加分的原则和相关的几个问题。

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制定了许多政策,比如加强民族地方的教育投入,建立民族高等院校等等,其中高考少数民族加分的政策是实现民族平等的一项内容,由于涉及广,加之各地的情况不尽一致,在政策的执行上也出现一些偏差。总的情况是一些大城市对散居在其中的少数民族加5-10分投档,在云南等一些少数民族较多的地方根据实际情况和不同民族的发展情况给予一定的加分包括汉族比如云南2011年高考少数民族地区加分情况为例:“这些考生可加10分:云南省哈尼族、傣族、苗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景颇族、瑶族、布朗族、怒族、阿昌族、普米族、德昂族、独龙族、藏族、蒙古族、基诺族、水族、布依族在内地的考生;内地农村户口的彝族、壮族考生;各州(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内地高寒贫困山区的少数民族考生;这些考生可加20分:边疆及执行边疆政策县的少数民族考生;汉族考生(指土生土长或随父母到边疆,户口、上学逆推连续十年以上,现仍在边疆的考生);上述考生,高中阶段在内地上学的相对减少10分”[5]我们可以看到城镇和内地的白族、纳西族、回族、满族是没有加分的,城镇的彝族、壮族是没有加分的,相反的在边疆县和执行边疆县的少数民族和汉族考生可以加20分。从上面的例子来看,民族加分的情况是复杂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也在发生变化,有的少数民族过去落后,但经过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达到了当地社会发展的平均水平,所以享受不了加分政策,但有的民族聚居地方包括边疆汉族在内落后了,所以也同样可以享受加分政策,这也是促使社会的和谐均衡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目标。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并不能完全解决民族地区的教育落后面貌,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文化发展问题是一个综合发展的问题,但做为人才选拔和人才培养的高考来说,适当的照顾政策是正确的政策取向,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文化的发展,各省市自治区的少数民族加分政策每年都在作调整,尽可能的统筹兼顾,但总的一点对贫困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扶持的政策不应该变。

一方面虽然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与东部和中部的发展差距有越拉越大的趋势,人财物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流向了发达地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仍需加大扶持力度。另一方面,虽然较之以前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校生的人数比以后有较大增加,但现在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占全国人口的8.4%,而少数民族的大学生在校的比例不超过7%,即使这样给予适当的照顾还是存在差距,所以说制定少数民族高考加分的政策是必须的。虽然可以加分投档,但各个学校的《招生简章》还有一个审定认可的问题,有的也规定了“进大门认,进小门不认”的选专业情况,也给加分政策的执行带来一些问题。

五、结语。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有理论依据和法律依据及相关的操作程序,在网络上有的人不了解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因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腐败的现象和不合理现象就否定这项政策,甚至出现一些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论,这是非常不利于安定团结的,要加大力度对民族理论和政策的教育,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让更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让他们在高校里德智体全面发展,回到家乡建设家乡,对于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是党民族政策的具体措施的一部分,是实现民族平等发展的具体举措,目前还不能简单的取消这一政策,只有当各民族间的差距真正消失后才能取消。单纯地片面强调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实行“裸考”,会造成事实上的不平等。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西方某些国家打着“人权”、“民族”、“宗教”的旗号干涉别国内政,政治、民族、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前苏联的解体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解决好民族问题而导致国家分裂。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用好执行好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等民族平等的政策对于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加强国家的统一稳定、加强中华民族的团结发展共同繁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大学生团结的心得体会

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团结的大家庭2009年已经过去了,回首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的华诞,十月一日在天-安-门广场阅兵仪式又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时至今日,我们中国已经走过了60年的风雨和坎坷路程。当全世界的人民都在关注着崛起的中华民族,我们都为自己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名儿女而感到自豪。国庆庆典的壮观场面让每一个人难以忘怀,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年大庆的日子里,天-安-门广场树立起56根民族团结柱,成为节日期间最为亮丽的风景之一。

60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民族地区处处呈现经济繁荣、政治安定、文化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喜人景象。经济实现历史性跨越,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民族地区社会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各族群众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60年来,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建立了一大批各级各类民族学校,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民族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各级各类人才。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成就显著。城乡基层卫生机构得到建立和健全,少数民族医疗卫生人才得到积极培养,民族医药得到重视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全面覆盖,各族群众健康素质不断提高。传统民族文化得到保护和弘扬,宗教信仰自由受到充分尊重。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各民族大团结日益巩固。长期以来,党和政府一贯重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改革开放以来,群众性创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三个离不开思想和民族团结观念逐渐扎根千家万户。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培养选拔工作扎实推进。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日益壮大,结构不断改善,素质不断提高,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被选拔进县级以上各级领导班子,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作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几方面的含义: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2、维护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必要前提。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中国的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有着内在的联系。民族团结的原则要求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维护统一,反对一切破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

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特殊性、国际性和重要性。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的治与乱,民族问题处理不好,将打乱国家的经济、政治秩序,造成国家动荡不安;民族问题关系到社会的进与退,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能在矛盾、冲突、动荡和不安中进步;民族问题关系到人民的福与祸,民族问题处理得好,民族团结和睦,就会天下大定、国家大治、社会快速进步,人民安局乐业。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把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列为我国五大关系之一。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我们国家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政治基础,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祖国分-裂、民族冲突是各族人民之祸,加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三心合一心,黄土变成金。团结是力量,团结是财富,团结是生产力,团结是国家发展进步的基矗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使数万同胞遇难、数百万人痛失家园,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蒙受巨大损失。地震天不塌,大灾有大爱。地震发生后,全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传播着血浓于水的中华民族骨肉亲情、民族大义、文化大同、无疆大爱,全国各族人民充分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国主义精神,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果,是党富民强国大政方针的生动写照,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风雨同舟的强大力量。

高举维护国家统一、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的旗帜,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爱民族团结,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民族团结,自觉捍卫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捍卫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严厉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坚决粉碎境内外敌对势力的分-裂破坏图谋。没有民族的和睦相处,就没有社会的安定团结;没有社会的安定团结,就没有国家的繁荣发展;没有国家的繁荣发展,就没有各民族的兴旺昌盛。只有各兄弟民族手挽手、心连心,团结一致,才能众志成城,抵抗自然灾害,应对金融危机,在风云突变的国际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大学生民族团结心得体会

民族团结是非常重大的政治问题和非常深刻的学术课题。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大学生民族团结。

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我们班进行了关于民族团结的主题班会,通过系统学习使我认识到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作好新疆的稳定和民族团结工作对进一步推进新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促进社会稳定,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进一步认清民族分裂主义本质和危害,分清是非界限和敌我界限,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全面正确地理解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增强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在我们新疆这个多民族、多宗教地区,民族团结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什么时候民族团结搞好了,什么时候社会就安定,经济就发展,各族人民生活就改善。反之,就会出现社会混乱,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坚定不移地加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推动新疆历史前进的必然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时刻注意反分裂分子在意形态方面的渗透。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即使在腐朽的清王朝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新疆也没有从祖国的怀抱中分裂出去。今天的中国,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有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已被举世公认。我们正告那些妄图制造谣言、搞分裂破坏活动、进行各种恐怖活动的人:今天的中国是强大的中国,团结进步是当代的历史潮流,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闹独立、搞分裂只能是螳臂当车,不自量力,必然遭到各族人民的坚决反对,并以彻底失败而告终。

作为一名大学生,更应该立场坚定、态度明确、坚决反对民族分裂,从思想上筑起反分裂的钢铁长城,积极为建设平等的、团结的、互助的、和谐的民族关系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团结就是生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形象,团结就是希望,团结就是胜利。各民族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生动体现,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

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团结的大家庭,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建立了一大批各级各类民族学校,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民族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各级各类人才。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成就显著。城乡基层卫生机构得到建立和健全,少数民族医疗卫生人才得到积极培养,民族医药得到重视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全面覆盖,各族群众健康素质不断提高。传统民族文化得到保护和弘扬,宗教信仰自由受到充分尊重。

民族地区处处呈现经济繁荣、政治安定、文化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喜人景象。经济实现历史性跨越,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民族地区社会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各族群众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各民族大团结日益巩固。长期以来,党和政府一贯重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改革开放以来,群众性创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三个离不开”思想和民族团结观念逐渐扎根千家万户。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培养选拔工作扎实推进。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日益壮大,结构不断改善,素质不断提高,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被选拔进县级以上各级领导班子,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作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几方面的含义:

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2、维护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

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必要前提。

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中国的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有着内在的联系。民族团结的原则要求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维护统一,反对一切破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

维护国家统一、维护民族团结,捍卫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严厉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坚决粉碎境内外敌对势力的分裂破坏图谋。没有民族的和睦相处,就没有社会的安定团结;没有社会的安定团结,就没有国家的繁荣发展;没有国家的繁荣发展,就没有各民族的兴旺昌盛。只有各兄弟民族手挽手、心连心,团结一致,才能众志成城,抵抗自然灾害,应对金融危机,在风云突变的国际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作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含义:

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上,长期存在着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制度。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对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造,从根本上废除了这一反动制度,开辟了民族平等团结的新纪元。此外,中国共产党和政府还运用行政和法律等手段禁止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歧视行为。

2、维护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

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必要前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山河,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密切关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56个民族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一关系,团结一致,形成强大的合力,共同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中国的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有着内在的联系。民族团结的原则要求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维护统一,反对一切破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我们的每一份付出都将为社会增添一份和谐,我们的每一滴汗水都将折射出太阳的光芒。如果在维护民族团结的伟大事业中,做不了大海的滚滚波涛,那就做一股山间的潺潺溪流吧;如果做不了峰顶的参天大树,那做一棵河边的青青小草吧。让我们在平凡中创造不平凡,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保卫来之不易的改革开放成果和稳定的政治局面,一起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乘着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的浪潮,并肩携手、同心同德,共同担负起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祖国统一的神圣使命,弘扬民族团结精神,爱我中华,共创祖国辉煌的明天。

大学生团结协作心得体会

在现代社会,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其团结协作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大学期间,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社团活动中,团结协作都是大学生之间必不可少的品质。团结协作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弥补个体的不足之处,实现更好的结果。因此,培养大学生团结协作精神成为了现代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第二段: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在学业上的体现(200字)。

在学业上,大学生们必须互相帮助和携手合作才能取得好的成绩。在课堂上,同学们可以相互学习交流,互相补充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在小组作业中,大家可以分工合作,各负其责,共同完成任务。团结协作不仅能够提高整体的学习效果,还能够增进同学们之间的友谊和互信,培养彼此间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第三段: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在社团活动中的体现(200字)。

在大学生活中,加入社团是一种丰富多彩的体验。社团活动不仅能够开拓自身的兴趣爱好,还能提高团队合作技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参与社团活动,大学生们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在团队合作中培养出领导能力和承担责任的意识。在一个团结协作的社团中,每个成员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并为整个团队的成功贡献力量。

第四段:团结协作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300字)。

团结协作虽然重要,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首先,个人主义思想的存在会阻碍团队的团结和协作。个人主义者更加关注自身的利益,不愿意付出额外的努力。其次,沟通不畅也会影响团队的团结和协作。在沟通过程中,由于信息的不准确或传达不清晰,会导致团队成员产生误解和不信任。最后,缺乏共同目标也是团结协作的一大挑战。如果团队成员无法确定共同的目标和愿景,将很难达成良好的团队合作。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解决方法。首先,加强团队协作和团队建设的培训。通过专业的培训课程,大学生们可以了解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学习一些团队合作的技巧和方法。其次,提高沟通能力,培养良好的沟通习惯。大学生们可以通过多参与讨论、合作和交流等活动,提高个人的沟通技巧。最后,设定明确的团队目标和愿景。只有明确的共同目标才能带动团队协作,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大学生团结协作是大学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团结协作,大学生们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增进友谊和互信,培养团队合作的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要克服个人主义思想、加强沟通能力,设定共同的团队目标,从而实现团结协作的目标。只有在团结协作中,大学生们才能更好地面对挑战,取得更好的成绩,成为有用之人。

大学生心得体会

这个寒假是目前为止过过的最长的寒假了,并且一分为三,分别在东莞,深圳,揭西这三个当地度过。

首次进厂打工,首次来到东莞,刚开始心里有些慌,可是还好有很多照料我的人。谢谢你们!天天都要上班,有时还要加班加到很晚。记住天天都是宿舍最终一个洗澡的,常常都是12点多还在洗头…提到这儿,我很想谢谢咱们的彩霞同学。她常常会帮我先打好洗澡水,帮我提水,催我赶快洗澡…常常会做出很多让我感动的事。最感动的是她帮我整理打了很多结的头发,那时快到清晨一点拉…我感动的一塌糊涂,很谢谢她对我的照料!谢谢彩霞同学!

还有很多很多好玩,难忘的事,如今每次回想起,都会哑然失笑…鸭子有你们很高兴,真的很高兴!

这13天,我应该有10天都宅在家里吧…天天天然醒,看电视,听歌。即是没按原计划看书自学…我再一次用实习证明了,放假回家确实不必带书回来,由于带了也不会看的。喜剧啊…不过我也做了一件“大事”!跟小姑学包粽子。真的很谢谢小姑教我包粽子,尽管我还很蠢笨,可是究竟先了解了这个过程吧…在老家的日子很平平,可是很高兴。由于…这是我的家!

大学生心得体会

初到xx工商学院,可以说是如“白日放歌须纵酒,漫卷诗书喜欲狂”般的喜悦。可其中也有“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的愁。喜的是对大学的期盼,而愁的是叫苦不迭的军训。

9月26日晚,军训就已正式开始。

迄今为止,军训已进行3天。

军训不仅能够锻炼人的体力,也锻炼人的毅力。烈日炎炎,军姿,跨立,跑步……多项运动逐一训练,说起来惭愧,平时不经常锻炼,所以导致现在一小段时间就感到疲惫,刚开始的两天,我觉得很煎熬,又很羡慕那些军训轻松的大学。而现在似乎已经适应这样的训练,慢慢明白军训的意义,是我的一个大的进步。

教官很严格,只要犯错就会被批评,只要做的不好就重来。可是没有教官我们么会怎自律?我们头上是烈日,教官又何尝不是?时时刻刻监督我们训练,每一声口令都能让我们听到,每一个动作都严谨示范,所以,他们也很辛苦,他们也要陪我们一起坚持到最后。

问心无愧,在军训中,每一个动作我都认真去做,每次咬牙坚持是我的努力。我有过抱怨,但我仍在坚持,和同学们整齐划一的动作,是我努力后最大的欣慰。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距离军训结束还有8天,我坚信,我会一直坚持下去,结束后那满满的成就感也足以让我欣喜若狂。

大学生心得体会

庚子虎年初,爆竹除岁声声响,正是阖家欢乐时,但荆楚大地却格外安静,万家灯火不见一丝爆竹声和嬉戏声,只因新型冠状病毒正在荆楚大地疯狂肆虐。慢慢地,病毒似一张大网,在短时间内快速传染,笼罩全国。至此,全国人民开始了抗击疫情的道路。

热血的炎黄子孙,以其一捧捧温暖之光,照亮神州大地。党中央下令,疫情就是命令。当我们还在家中舒适地看着春晚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队伍纷纷不约而同地在请战书上摁下鲜红的手印,出征前往疫情最严重的武汉。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英雄,而战斗在一线救死扶伤、迎难而上的医护人员就是今天的英雄。为了快速且方便地穿上防护服,几乎所有的女医务人员剪掉了她们心爱的秀发。在救援物资紧缺的情况下,为了不浪费一套防护服,医务人员可以不喝水不吃饭不上厕所十几个小时,累了就直接坐在地上休息一会儿,然后继续战斗。其实,他们和我们一样,也是家里的孩子和宝贝,但是穿上了防护服,就背负了使命,他们逆行的身影,是这个冬天里最美的背影。假如世界上真的有天使,那就是这个模样。时隔十七年,抗非典英雄钟南山院士在疫情爆发时第一时间赶往武汉,年过八十的老人仍心怀热血,一张在动车餐车里憔悴的睡容照片引得国人热泪盈眶。我想,国之脊梁就是这个模样。在这次抗击疫情的斗争中,“90后”为代表的青年一代挺身而出,担当奉献,充分彰显新时代青年的青春力量。他们在人民需要的时候积极站出来,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我想说,“90后”也是有责任担当和家国情怀的,只要人民需要,我们会立刻站出来!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再黑暗的夜晚,也会有璀璨的星河。而这些光辉的缔造者,正是那些平凡生活中的英雄。在确诊病例增加、很多病人得不到快速治疗、医院床位紧缺等情况下,政府立马参照北京小汤山模式建设了科学完善、设备齐全的“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寓意着人们以楚地人神祝融驱赶瘟疫的期待。不仅如此,随着疫情的日益严峻,湖北武汉还设立了十几家方舱医院,收治了大批的患者。这是一个令全世界震惊的基建速度,体现了中国力量和中国速度,更体现了中国智慧。惊人的“中国速度”后面是那些参与建设的勤劳朴实的农民工、安保人员、执勤人员、物流司机、更有那些风雨无阻及时送上温热饭菜的快递小哥所造就的,他们是生活中的平凡人,如今却创造了不一样的光辉成就,是我们可亲可敬的英雄。

鲁迅曾经说过,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在抗疫情的过程中,口罩和防护服等防疫物资严重紧缺,国家积极调动许多生产企业来生产口罩和防护服。许多其他的企业也自发改造了生产线,用来生产更多的口罩以支援防疫工作。全国各地捐赠生活物资,海外华侨也在想尽办法为祖国筹集防疫物资。许多大学生也开始自发报名去当志愿者,服务社区、车站等,为抗击疫情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团结一致、众志成诚,全国人民上下同心。我为这次中国人所表现出来的优秀精神和平凡人的爱而感动,也为一位位逆行的英雄牺牲而彻夜难眠。

如今,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疫情得到了控制,全国治愈病例超过确诊病例,方舱医院也已全部关闭,支援武汉的英雄们终于可以回家了!他们在疫情第一线与病毒斗争的同时,与患者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们在临走之时,我看到的除了开心和感动,更多的是患难与共的不舍。武汉旅游局给广西医疗队致谢海报上写的是“错过的三月三,明年一起过”,错过的节日我们可以重新过,但我们想要更多的全国人民一起愉快过节日!

“地铁会回归拥挤,街道会重返热闹,巷子里的早餐铺子和城市的歌酒霓虹都会一如往常。相信爱与希望蔓延的速度,一定会超过病毒,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会开始”。而如今,疫情形势也在慢慢转好,白衣战士们也可以回家了,我不得不惊叹于我们国家和人民的执行力!为抗击疫情做出贡献的英雄们永垂不朽,我深深的坚信,中国的明天必将灿烂辉煌!疫情散时,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团结心得体会

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团结的大家庭20xx年已经过去了,回首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的华诞,十月一日在天-安-门广场阅兵仪式又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时至今日,我们中国已经走过了60年的风雨和坎坷路程。当全世界的人民都在关注着崛起的中华民族,我们都为自己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名儿女而感到自豪。国庆庆典的壮观场面让每一个人难以忘怀,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年大庆的日子里,天-安-门广场树立起56根民族团结柱,成为节日期间最为亮丽的风景之一。

60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民族地区处处呈现经济繁荣、政治安定、文化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喜人景象。经济实现历史性跨越,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民族地区社会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各族群众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60年来,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建立了一大批各级各类民族学校,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民族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各级各类人才。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成就显著。城乡基层卫生机构得到建立和健全,少数民族医疗卫生人才得到积极培养,民族医药得到重视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全面覆盖,各族群众健康素质不断提高。传统民族文化得到保护和弘扬,宗教信仰自由受到充分尊重。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各民族大团结日益巩固。长期以来,党和政府一贯重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改革开放以来,群众性创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三个离不开”思想和民族团结观念逐渐扎根千家万户。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培养选拔工作扎实推进。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日益壮大,结构不断改善,素质不断提高,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被选拔进县级以上各级领导班子,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作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几方面的含义: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2、维护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必要前提。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中国的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有着内在的联系。民族团结的原则要求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维护统一,反对一切破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

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特殊性、国际性和重要性。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的治与乱,民族问题处理不好,将打乱国家的经济、政治秩序,造成国家动荡不安;民族问题关系到社会的进与退,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能在矛盾、冲突、动荡和不安中进步;民族问题关系到人民的福与祸,民族问题处理得好,民族团结和睦,就会天下大定、国家大治、社会快速进步,人民安局乐业。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把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列为我国五大关系之一。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我们国家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政治基础,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祖国分-裂、民族冲突是各族人民之祸,加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三心合一心,黄土变成金”。团结是力量,团结是财富,团结是生产力,团结是国家发展进步的基矗“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使数万同胞遇难、数百万人痛失家园,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蒙受巨大损失。地震天不塌,大灾有大爱。地震发生后,全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传播着血浓于水的中华民族骨肉亲情、民族大义、文化大同、无疆大爱,全国各族人民充分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国主义精神,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果,是党富民强国大政方针的生动写照,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风雨同舟的强大力量。

高举维护国家统一、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的旗帜,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爱民族团结,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民族团结,自觉捍卫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捍卫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严厉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坚决粉碎境内外敌对势力的分-裂破坏图谋。没有民族的和睦相处,就没有社会的安定团结;没有社会的安定团结,就没有国家的繁荣发展;没有国家的繁荣发展,就没有各民族的兴旺昌盛。只有各兄弟民族手挽手、心连心,团结一致,才能众志成城,抵抗自然灾害,应对金融危机,在风云突变的国际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心得体会

团结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它代表着人们相互信任、互相支持、共同努力的精神。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团结的重要性。团结让我们能够共同面对困难,团结让我们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团结是人们心灵的纽带,也是社会进步的源泉。接下来,我将分享我的心得体会,阐述团结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实现团结共进。

首先,团结是实现目标的关键。团结能够将个人的力量转化为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在团结中,每个人都能够发挥自己的专长,互相倾听、互相学习。正是因为有了团结,一个人的拳头可以敲出巨大的力量,群众的智慧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我记得在学校的一个小组项目中,我们团结合作,充分发挥了每个人的特长,最终取得了优秀的成绩。这次经历使我深刻体会到团结的力量,也让我意识到只有团结才能真正实现目标,实现自己的梦想。

其次,团结是战胜困难的关键。任何一个人都可能遇到困难和挫折,但是当人们团结在一起时,就能够共同面对困难,共同找到解决的办法。我曾经经历过一个身体力行的例子。我在一次耐力训练中感到非常疲惫,差点放弃。但是,当我看到我的队友们都在坚持,互相鼓励时,我重新振作起来,坚持到了最后。正是因为团结,我们一起度过了艰难的时刻,跨越了困难的障碍。团结让我们变得坚强,让我们在逆境中找到了力量,让我们在困难中寻找到了突破的方法。

此外,团结也是学习和成长的关键。在团结中,每个人都能够从其他人身上学到新的知识和技能。团结能够为我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我们相互激励,相互帮助。在我的学习中,我发现和其他同学一起学习和讨论,能够让我收获更多的知识,拓宽我的思维。团结让我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和成长的动力,也让我明白了只有团结才能不断进步。

最后,实现团结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努力。团结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建立起来的,它需要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和努力。首先,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沟通和理解,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想法。其次,我们要相互帮助,提供帮助和支持。当一个人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伸出援助之手,鼓励他继续努力。再次,我们要以身作则,成为团结的榜样。只有我们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团结的人,才能够带动身边的人,构建起团结的大家庭。

总结起来,团结是一个非常宝贵的品质,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团结的重要性。团结能够帮助我们实现目标,战胜困难,促进学习和成长。然而,实现团结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和参与。只有每个人都能够以身作则,保持良好的沟通和理解,相互帮助和支持,才能够真正实现团结共进。愿我们都能够牢记团结的重要性,用团结的力量创造美好的未来。

心得体会

大学生,作为一群正在追求知识、健康成长的青年人,经历了许多的考验和挑战。从进入大学的那一刻起,他们开始了一段新的人生旅程。我作为一名大学生,也经历了许多的坎坷和收获,在这个过程中有了许多的心得体会。

首先,大学生应该明确目标和方向。作为即将踏入社会的一员,我们应该认真思考自己的生活目标和职业方向。大学的学习和经历是我们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我们需要明确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同时,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只有明确了目标和方向,我们才能在大学生活中更加有动力和方向性地奋斗。

其次,大学生要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知识是大学的主要目标,但光有知识还不够。现实中,很多的大学生因为只注重学习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培养,导致毕业后的就业压力很大。因此,我们大学生需要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要发展自己的领导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还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通过参加运动和锻炼来保持身体的健康和活力。只有全面发展自己,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再次,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大学生活中,我们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和思想,我们需要理性地对待。要有自己的主见,不盲从、不随波逐流。同时,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什么对我们来说是重要的,以及我们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们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勇敢地面对并克服困难,不被打击和气馁。

此外,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大学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来提升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可以通过参与学生会、社团和志愿者组织等方式来积极投身于社会活动中,并为社会做出一些贡献。同时,这样的参与也可以为我们的学习和成长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最后,大学生应该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在大学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不论是学习上的问题还是人际关系上的纠葛,我们都需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要坚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潜力,相信只要付出努力,就能够取得成功。同时,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一切,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要看到其中的积极意义,并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不断成长和进步。

总之,大学生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我们应该在大学生活中虚心学习、锻炼自己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和公益事业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大学生涯中取得真正的收获和进步,为自己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希望每位大学生都能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大学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和考验,不断追求进步与卓越。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