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教学反思论文(精选15篇)

时间:2023-11-28 13:04:58 作者:影墨

教学反思需要我们主动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是否合理有效,以及对学生是否有良好的影响。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教学反思范文,请大家参考学习。

物质的量教学反思

“物质的量”作为基本物理量,是高中化学必须学习的概念,“物质的量”及其衍生概念是高中化学定量研究和化学计算的基石。在历次教材改版中,“物质的量”在教材的呈现顺序几经变化:有的版本考虑到它的基础性安排在第一章,有的版本考虑到学习难度,在第一章安排了物质性质再过度到“物质的量”学习而安排在第二章。在新课程下,无论是人教版、苏教版还是鲁科版,都安排在化学必修1教材的第一部分“认识化学科学”中,成为学生学习物质性质前最先接触的重要概念。其中,人教版安排在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苏教版安排在专题1“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鲁科版安排在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三节“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可见,不同版本的教材编着者在新课标框架内对“物质的量”的处理大致相当,即把“物质的量”概念作为引领学生学习高中化学的开始。

在教学实践中,师生普遍感到“物质的量”难教、难学,我认为有三方面原因。

首先,东西方文化差异给学生学习造成难以逾越的障碍。“物质的量”实质上是用集合体的形式来描述微观粒子的多少,在汉语系统里,描述物质多少时有着丰富的量词:个、双、打、堆、捆等,针对不同的物质使用不同的量词在学生的语言系统中已根深蒂固。而西方表述上则没有这些量词,只用单复数即可,“物质的量”作为不同微粒的共同表征也在情理之中。西方文化中对集合体的概念是单一明确的,而在汉文化中则是混乱而不明确的。“物质的量”来源于西方语言系统,翻译成汉语“物质的量”作为一个整体性的词组难以融入学生已有的词语系统中,以至于不少学生理解为“原子的量”或“分子的量”。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人的思维是以语言进行的,有着怎样的语言系统就会有相应的思维方式。用汉语系统的思维方式来理解源于西方语言系统的“物质的量”是学生学习的最大障碍,从微粒个数到微粒的集合体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观念上都存在着困难。相对而言,我们已有的数目和量词等概念对学习“物质的量”是负迁移作用。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往往不可回避地对两者进行对比,实际上效果并不佳,存在着越说越糊涂的现象。“物质的量”、“摩”等词本身缺乏汉语的亲切感,外来词难以融入已有的词汇中,导致两者的关系容易混淆。学生往往用“摩”直接作为物理量,比如,求摩,某物质的摩是多少,摩尔数等词不由自主地表达出来。

其二,高一学生的想象能力普遍不能满足从宏观到微观之间的相互过渡的需要。初中科学对微观结构要求的降低和大量使用直观教学手段导致当前高一学生微观想象力的弱化,物质组成的层级不清,各种微粒间的数量关系不清,“物质的量”到底是微观还是宏观搞不清。教材对概念表述也比较模糊。如苏教版这样阐述:“由于化学变化中涉及的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单个微粒的质量都很小,难以直接进行称量,而实际参加反应的微粒数目往往很大,为了将一定数目的微观粒子与可称量物质之间联系起来,在化学上特引入物质的量。”然后说到:“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质量之一,符号为n,单位为摩尔。”阐述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去甚远,它不像长度、质量等物理量那样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密切,具有可比性,学生难以理解也在情理之中。

第三,“物质的量”概念缺乏实验基础,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思想实验”能力。其他化学原理、化学概念往往都有实验基础,比如,化学平衡、元素周期律、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都有相应的化学实验来佐证,通过直观的实验现象帮助学生理解。

在“物质的量”及其衍生概念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难点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首先,概念的相对集中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科学概念是从科学探究结果中形成的形而上的抽象认识,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物质的量”及其衍生概念相对地呈现在开始系统学习化学的学生面前,其学习难度也在情理之中。加上如前所析原因,高一新生普遍感觉到这块知识难学。

其次,“物质的量”及其衍生概念是定量分析的基础性工具,学习成效表现在各种量的相互转换上。学习困难的表现之一就是这种转换不熟练,容易混淆。比如,阿氏常数与6.02×1023的关系,气体摩尔体积与22.4的关系,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在计算中,学生容易回到用质量作为中心物理量的老路上去,主动运用“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计算的能力不足。这与学生未能全面掌握“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法则有关,沿用初中建立起来的计算系统显然是正常现象,但这种沿用阻碍了新计算系统的建立。

第三,微粒中的层次意识不强,各种微粒数间的相互转换困难。由于浙江省初中科学是以知识综合性进行编排,化学体系相对欠缺,学生对化学微粒的认识深度不够。比如,水分子中的原子组成,含有质子数、电子数、中子数,延伸到各种微粒间的“物质的量”、微粒数目之间的转换困难。

然而,从已有的教学经验来看,“物质的量”随着化学学习的深入,学生理解、应用的能力也逐渐提高,到了高一第二个学期,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应用“物质的量”进行计算与表述。由此可见,“物质的量”的学习掌握过程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个应用过程,一个有情境有需要的应用过程。“物质的量”给学生带来的学习困难是暂时性的,随着化学学习的深入与应用“物质的量”及其衍生概念机会的增多,多数学生将不再把“物质的量”当障碍。

在传统教材及其教学中,“物质的量”往往花费较多的课时数,教师进行全面系统地阐述概念。实践结果表明,尽管花了较多的教学用时,这些学习困难仍然存在。在新教材体系中,“物质的量”安排的课时数与传统教材相比有很大的缩减,如何实现较短的教学时间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需要从产生学习困难的根源和对学生学习要求两方面探讨。

新课标必修部分对“物质的量”的要求是:“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其教学基本要求是:“认识物质的量,并能利用物质的量进行物质质量及微粒数的简单计算。”发展要求是:“物质的量运用于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用有限的教学课时达成上述要求,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用最少的时间突破这些概念理解中的困难期。不必过多纠缠于概念的剖析而重在简单应用,让学生在微粒个数与物质的量、物质质量、气体体积之间相互换算中逐渐得到强化。不必过多纠缠概念是否吃透讲透而重在应用中领会。“物质的量”不同于其他化学概念或原理,没有讲透会产生“夹生饭”现象,“物质的'量”及其衍生概念学生会在应用中逐渐深化,缺乏应用的任务驱动,学习困难的解决是低效的。

其次,教学中不宜用“堆”、“捆”等量词作为类比,而宜直接引入“集合体”,以免强化量词产生负迁移效应。不宜前后概念过多联系而重在删繁就简,突出主题,构建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概念衍生关系,建立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体系即可。重视几个相互关系式,而不必推广到诸如传统教学中必讲的阿氏定律及其推论等,控制教学难度与深度,降低学习负担,增加学习信心。

第三,“物质的量”的应用需要渗透到化学教学的全过程。不宜一蹴而就而重在逐渐形成,不搞一步到位,讲究细水长流,在应用中强化,随着教学深入而逐渐加深应用难度。在后续的教学中,逐渐强化“物质的量”的应用,引领学生逐步摆脱初中以质量为基础的计算体系的思维模式,建立起以“物质的量”为基础的高中化学计算体系。

师生探究1:以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如粒为单位存在的米与以袋装为单位的商品关系探究微小物件往往以集合体的形式呈现,解决微小物质从微观到宏观的表征方法——引入集合体概念。

师生探究2:探究1滴水中有多少个水分子,引领学生体验任何宏观物质都是由数量巨大的微观粒子组成,帮助学生建立微观意识,产生如何表述巨大数量微粒的学习疑问。

师生探究3:化学反应间微粒数量定量研究中如何实现微粒个数与宏观质量、体积间的衔接,引导学生得出采用集合体来研究,为引入“物质的量”概念做好铺垫。

教师讲授:开门见山地简要给出“物质的量”、“摩”是国际统一规定的物理量及单位,国际规定了阿佛加德罗常数及近似值,得出微粒数量与“物质的量”相互转化的计算式。

问题解决:给出练习题,巩固三个概念及相互转化的简单计算。

问题解决:阿佛加德罗常数定义及应用;“物质的量”与微粒数量间的相互转化;不同层级微粒数的简单换算。

师生探究1:相同“物质的量”的不同微粒的个数、质量是否相同,得出“摩尔质量”的定义。

问题解决:给出练习题,巩固物质微粒数量、质量与“物质的量”的相互简单计算。

师生探究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化学方程式中计量数与参加反应的微粒数、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关系。

教师讲授:如何运用“物质的量”进行化学方程式计算及例题示演。

问题解决:给出练习题,模仿、巩固简单的方程式计算。

物质的量的教学反思

本次期末考试题目难度不算很大,但题量大,题型及考查知识点与平时测试及作业训练相差不大,可学生成绩欠理想。但通过期末这种考试方式及评卷方式,让学生考出了真实成绩,较好地反映了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及存在的知识缺陷,也给教师教学指明了方向,对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结构,准确把握识字、写字、说句的教学重点,明确了今后教学需努力和改进的方向。

一、试题分析。

本次检测共有十一道大题,共计100分。试卷内容广,涉及到了字、词、句、段。试卷出题注重识字、词、句的积累,检测了课文的背诵与默写能力,试卷题型多样,题量大,难度较为适中。从考察学生识字、识词、说句的各方面能力来看,第一大题考察大小写字母的字形识记及排序情况,占5分;第二、三大题主要考察学生的拼音。即看拼音写词语和一字多音的判断能力,占11分;第四、五、六、七、八大题主要考察学生的词语的积累理解与运用,课文背诵与默写能力的检测,占48分;第九题主要考察句子的运用、理解和积累,占14分;第十题重点考察阅读短文及分析理解句子和答题的能力,占7分;第十一题看图写话考查了学生对字、词、句的综合运用,占15分。

二、考绩分析。

本班50人参考,总分3477分,及格37人,平均69.54分,及格率74%,优秀率36%。60分以下13人,60--69分6人,70—79分10人,80—89分14人,90—99分7人。从考绩来看,与上期比较,成绩不够理想,与年级平均分相比较,相距平均分最高的班级有5分之差,实属考得较差。

三、答题分析。

第一大题,是给出大写字母填写小写字母,再按大写字母顺序排序。大部分同学因粗心导致失分。

第二大题,看拼音写词语。有8个词语共8分。其中“非常、练习、想念”这三个词错误较多,成绩较差的近10名学生得分在3分以下,这是导致这些人不及格且平均分不高的重要原因。

第三大题,给多音字选择正确读音。少数同学错在“种”字拼音的选择上,失分率较低。

第四大题组词。分形近字组词和一字多组词。成绩较差的学生主要表现在,识字困难加之记忆混淆而胡乱组词,导致失分而不及格。

第七大题,照样子填一填。19分,造成失分的主要原因,一是没有看懂例子缺乏观察和仔细。二是对加一加、减一减来构字识字的道理未弄明白,缺乏灵活变通。

第八大题“我会填”。考查了学生的词语积累及课文古诗背诵默写关。学生普遍把本应填(轻)(言)细语,而错误填写为(和)(风)细语。缺乏对“语”和“雨”字眼的理解。古诗填空失分较少。此题学生得分率较高。

第九大题,照样子写句子。在平时的作业,单元测试中训练特多,课堂上也重点让学生作为口头说句训练。少数同学将“把”字句改成“被”字句一题失了分,这说明教学时还不够扎实有效,但总体上学生得分率较高。

第十大题,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此大题有3个小题,其中第2、3小题,根据短文内容填空和在文中找反义词,有的同学不能从文中去找,失分较大。说明部分同学读题不认真。这也说明今后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常规性训练。

第十一大题,看图写话,此题共15分。从答题情况来看,失分严重。得分在8分以下的有11人。这些同学错误之处主要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格式不规范,写一段话时前面没空两格,句子中没加标点;二是看图不仔细,同一个人又写在做这,又写在做那,意思不明白;三是句子不通顺,有些地方表达不清楚。这说明在加强读和写的方面,仍需加强训练,尤其是在语句的通顺规范方面加强指导。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基础好与差对本次考试有一定影响,学生在答题时的专注度、是否认真检查对考试成绩也有一定影响。

2、学生在平时做题时应养成的认真读题、仔细检查方面还存在问题。

3、读与写有机结合做得不是很到位。

4、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待改进,忽略对差生的辅导,在孩子的学习上教师与家长配合不密切。

五、教学反思及改进措施。

通过本次的检测,让我觉得在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方面还得下功夫。要引导学生更加重视书写端正、规范,卷面整洁。另外就是要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仔细审题、仔细答题、仔细检查。教师要注重在教学时尤其是复习期间要让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抓好各种题型的训练,另外就是要加强阅读训练,提高阅读方法;重视学生词语的积累,增大阅读量,提高说话、写话的能力。从这次检测中还可以看出,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好,没审清题意就胡乱答题。在审题方面也需要多加培养。在今后的教学当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整改:

一是要加强平时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二是要抓好家庭作业的质量和完成量。

三是及时查漏补缺,抓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四是加强词语、句子积累运用。

五是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物质的量教学反思论文

备课不能流于形式,更不能是为了应付领导的检查,对每一节课一定要用“心”去设计,如果我们不这样做,就会导致课堂教学层次不清、缺乏明确的目标,教师对学生的课堂活动不能有效地引导和控制,全由学生的兴趣牵引,这样的课堂效率肯定是比较低的。所以,要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认真备课是关键。备好一堂课首先必须吃透课程标准、熟读教材、充分了解学生,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其次要考虑让每个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既要备教法,又要备学法,教法必须服务于学法,学法指导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有的放矢。

一堂课分几个步骤,每个步骤有分那几个环节,哪些环节比较重要,一定做到心中有数。一定要搞好二次备课,有些环节可能是效率很低或根本没有实效的环节及时删去,在上课过程中有时会有一些非常好的又是“灵光一现”的好的方法,这时要及时做好记录,有时等上完课就会想不起来了。这样经过多次修改的教学设计,使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更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确定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科学的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突出知识重点和中心环节,要有解决重点难点的措施,必须是省时、有力、有效;精心设计具有一定梯度和具有启发性的思考题或讨论题,须做到有代表性,难易适中,必须保证学生有充分的考虑和讨论时间。教师不能一提出问题,学生还没有来得及思考的,就让一些学生回答。再就是有时同一个问题提问好几个学生都不会,这时如果我们没有耐心,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这样解决问题的方法一点效果都没有。这时我们应该要有耐心的去引导和提示,尽量的通过学生间的交流来解决。

对于一些问题不管怎样提示、引导,学生都不会,这说明我们提的问题不可取,在今后上课时要删去,因为这是一个无效的环节。当然也可能是这个问题的问法上存在问题,这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备课中要仔细斟酌和推敲同一个问题怎么问更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更能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我们一定要用心去备好课,搞好二次备课,不断地改进我们的教案或学案,是提高物理课堂效率的关键。

物质的量教学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是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一直探讨的问题。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和趣味性很强的学科,可相当一部分学生觉得化学枯燥、难学,虽花了大量时间,但收效甚微,对学习缺乏自信心,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使生动活泼的化学教学过程变为枯燥无味的单纯知识传授,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本节课是在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扩大对溶液组成的认识,提高化学计算的能力,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对较易理解掌握的内容,通过让学生阅读教材,观察演示实验等方法,让他们自己分析、归纳得出结论。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参与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尝到了成功的`欢乐,增强了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避免过分的解释、说明,使学生失去表达的机会,应让学生有什么说什么。

本节课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对于教学难点的突破是行之有效的。

物质的溶解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教学,我认为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活动的关键因素是教师。因为教师是引导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者、引导者、组织者,教师的科学素养、探究的能力以及营造的探究环境直接决定着学生探究活动的成功与否,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取代的。

进行探究“活动3”时,由于条件所限,没有给每一小组一套实验材料,而只是教师演示。因为找不到红墨水,就用黑色墨水代替了,效果没有红墨水那么理想。把筷子换成镊子就更好。这一活动,先让学生根据平时自己的认识,完成表格里面的“猜想”部分,再根据教师的演示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得出:食盐、糖、墨水能被水溶解,小石子、油不能被水溶解。这时教师归纳:简单地说,如果一种物质像糖和盐一样,可以均匀地分散在水中,就说它在水中溶解了。学生能真正理解什么叫溶解。在举例说明溶解的时候,有学生说到“汽水”,只知道里面有气,就不知道是什么气。这时就要靠教师说明“可乐里面的气泡是怎么回事”了。拓展“茶叶会溶解吗?”,先出示一杯已经泡好的茶,让学生想起泡茶的过程,再讨论,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茶叶既含有溶解的.成分,也含有不溶解的成分。”在下来的举例说明里,有学生更列举出:“中药”跟茶叶一样既含有溶解的成分,也含有不溶解的成分。进行探究“活动4”时,教材中呈现了3组对比实验的图片,我坚持在学生面前演示这3组对比实验,但只是用一根玻璃棒搅拌,这对于实验效果的影响有点不好,而做到把方糖弄碎时,更是没有先行准备锤子,所以出现了一些小小的意外。总的来说,这个活动中,学生还是能理解得出的结论:搅拌、加热、弄碎是加快溶解的方法。

物质的量的教学反思

读了这篇文章,总体感觉是反思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成为一名反思型的教师才能够顺利地、高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从而使幼儿在教学中能够获得最大的收益。

这学期我所带的幼儿从托班升上了小班,虽然孩子们有了集体活动的经验,但是对于这些小年龄的幼儿来说,要吸引他们在教学活动中的注意力却并非易事。所以每节活动课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能吸引孩子们的兴趣,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我想这个考虑就是活动前边预设边反思吧。就拿教学活动《橡皮膏小熊》来说,在教学开始出示贴满橡皮膏的小熊,一下子就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他们年龄小,对于动物玩具很是喜欢,而且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常常把玩具当成真实的事物,所以受了伤的小熊立刻引发了他们的兴趣,对接下来教学活动的开展有个好的开始。

按照预设的过程,我应该给孩子们讲《橡皮膏小熊》的故事了,可是我发现他们对小熊为什么会受伤很感兴趣,都想来说说,猜猜,所以接下来,我就顺着孩子们的猜想,即兴提问:你知道为什么小熊的的鼻子会受伤吗?请你来猜一猜?立即就不少幼儿说“摔了跤碰到鼻子了”;有幼儿说:“用手指挖鼻孔了”,很多种可能性从幼儿口中说出,我觉得这样的提问既发展了孩子们的表达能力,更是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经历表达了出来,这样的讨论对于这节活动课的目标:通过故事懂得一些保护自己的方法,也是有帮助的,比单纯的从故事中寻找小熊受伤的原因灵活得多。这个我想就是作者在文中所提到的“边教学边反思”吧。我认为边教学边反思,教师要根据孩子们的表现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虽是教师的即兴发挥,但关键的是要围绕教学目标去进行,否则就成为教师的一种无目的性的改变,毫无意义。

最后就是活动过后的反思,活动后的反思,需要我们老师像放电影似的,将孩子们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整理一遍,然后围绕目标达成度进行反思并用文字记录下来。在这个活动的反思中,我这样写道:“孩子们在整个活动中思维活跃,对于老师的提问:“请你猜猜看,小熊的鼻子(膝盖、屁股)怎么会受伤的?”时,孩子们更是积极思考,大胆表达,从而更加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自己。”这样写既把孩子的表现记录下来,更是把老师增加的有价值的提问也记录下来,为今后开展教学活动积累经验。

总之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觉得成为一名反思型的教师不仅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益,对于教师自身的成长也是大有益处的。

物质的溶解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

2、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

1、观察和描述几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和不溶解现象。

2、使用过滤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研究溶解与不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2、严格按规范利用溶解装置进行实验。

教学重点:观察食盐、沙和面粉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教学难点:描述食盐,沙和面粉在水中的不同现象以及用过滤法把沙和面粉从水中分离出来。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8个烧杯、盛有水的水槽、食盐。

20克、面粉20克、沙30克,玻璃棒1根,3张滤纸,过滤装置。

教具准备:过滤装置。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导入新课。

从前,有一头小毛驴驮着一袋盐过河,河水很深,把它的盐淹没了,等它过了河后,觉得身上轻了许多,回头一看背上只剩下口袋了,盐到哪里去了呢?估计学生随口会说出(化了),顺势引出“溶解”一词,那么水能溶解哪些物质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溶解单元的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食盐和沙子在水中的变化。

(1)、出示食盐和沙,学生观察,说一说食盐和沙子的特征,并记录。

实验(出示实验要求)取一匙食盐和一匙沙(已备好)。

分别放入两个盛水的烧杯中,不搅拌静静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记录)。过一会儿再轻轻搅拌,观察比较它们的`变化(记录)。

提示:用玻璃棒搅拌时用力不要过大,不要碰撞烧杯内壁和底部,小心玻璃易碎。

(2)、怎样描述食盐在水中的状态?沙子在水里呢?

2、面粉的探究。

(2)、引导学生思考,表达自己的想法。

(3)、师:怎样证明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做实验)。

(4)、学生小组合作实验,出示实验要求:取一小匙面粉(已备好),加入一个盛水的烧杯中,静静地观察一会儿,看看面粉在水里的变化,然后再用筷子轻轻搅拌一会儿,观察面粉在水中的变化(记录)。提示:要轻轻搅拌,小心玻璃仪器易碎。

(5)、学生汇报交流:面粉在水里是怎样变化?

(6)、讨论: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它在水中的变化到底更接近于沙子还是食盐呢?

(有的学生会说面粉溶解了,因为水变白了;有的学生说面粉没有溶解,因为里面还有面粉颗粒)。

(7)、师:看来同学们的观点不统一,我们把这三杯混合物静置一会儿再观察。为了作进一步的观察,我们再来做个过滤的实验。老师这里有一张纸,叫做滤纸。我们将食盐、沙和面粉与水的混合物,用过滤的方法把它们从中分离出来。以面粉和水的混合物为例,教师演示折纸和过滤实验的规范操作,并强调注意事项:不要将液体溅到滤纸外,漏斗中的液体液面要略低于滤纸的上沿。结果:滤纸上留下了面粉颗粒,水到了烧杯里,面粉从水里分离出来了。

(8)、演示实验:过滤食盐溶解与沙和水的混合物,观察滤纸,汇报观察结果。

(9)、重新观察静置的三杯混合物,你发现了什么?

三、归纳整理,总结提高。

1、师生共同整理解获得的信息。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你能说说溶解是怎么一回事吗?

四、拓展,课外延伸。

请你回家泡一杯奶粉或调一杯糖水仔细观察奶粉和糖在水中溶解了吗?

板书:

物质的溶解教学反思

在上这一堂实验课之前,我就了解了一下,每一个四年级的学生都知道,把食盐放进水里会慢慢化掉,而把沙放进水里却不会化掉。就像有些学生听说过“溶解”这一个词,但是不知道究竟什么是溶解。这一课主要是通过观察、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中变化的不同,来发现了解溶解与不溶解的区别和特征。

本课第一部分是观察比较食盐、沙在水里的变化。文中提出了四个问题,怎样描述食盐在水中的状态?怎样描述沙在水中的状态?观察到了哪些现象,使我们说“食盐在水中溶解了”?观察到了哪些现象,使我们说“沙在水中没有溶解”?通过这四个问题,让学生发现溶解的主要特征。第二部分是观察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食盐和沙在水中不同的变化是很明显的,可面粉的出现带来了一个新问题:面粉是溶解于水还是不溶解于水的?它在水中的变化到底更接近于沙还是食盐呢?我先引导学生思考,再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最后引出过滤,用过滤的方法来说明面粉在书中是溶解了还是没有溶解。最后总结本课内容。

上完了这一课,我感觉学生的观察还有描述不够深入,整堂课有点像走过场的味道。而且在描述食盐和沙子这一个环节不够充分,学生不做实验也能凭生活经验得出:食盐能溶解在水中,沙不能溶解在水中。我们做这一个实验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能够充分地观察到沙和盐在水中不同的现象,并能把它描述出来,为接下来观察面粉,理解溶解这一概念做好铺垫。但是学生在描述的时候,一下了说了盐能溶解,沙子不能溶解这一结论,而我也没有进一步让学生说出:你看到什么现象,说盐在水中溶解?看到什么现象说沙子没有在水中溶解?其实这是很重要的。只有在对现象进行深入地分析之后才能得出结论。还有一点,这一堂课组织教学没搞的好。学生可能在这一学期第一次进实验室,过于兴奋,往往在我讲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动手去弄桌上的'器材。当时的我没有发觉,只顾着自己去讲解。()在课后,组里的老师针对这个问题,给我提出了宝贵的建议:课堂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活动,实验课的组织教学比较难把握,需要花更多的心思。

一堂实验课下来了,我发现了自己在教学中自己讲的太多,对学生扶得过多,学生自己探究的内容过少。在教学中还应注意对学生的实验常规的训练,这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石。

物质的溶解教学反思

溶解,看似比较简单的一个生活现象,要真正弄清楚也不简单。

1.食盐的溶解。食盐是溶解于水的,而溶解的特征之一是“溶液不会自行沉淀”,特征之二是“看不见物质的颗粒”。但是我们在溶解食盐过程中,往往由于食盐本身含有杂质,在溶解后在杯底会有一些沉淀。为避免对学生产生误导,一是在实验准备时,把食盐溶液进行过滤,二是在学生实验出现类似现象是,要及时的解释。

2.面粉的溶解。面粉是不溶解于水的。但和食盐与沙相比,溶解过程中出现的现象特征处于前两种物质的中间状态。究竟能不能看见面粉颗粒呢?因为面粉溶解后,呈现出的是一杯白色的悬浊液,几乎看不清面粉的颗粒,但当放置一段时间后,很明显,面粉沉淀到了杯底。返过来在观察搅拌后的面粉溶液,我们还是能看到水中悬浮着的面粉颗粒。因此通过用眼观察,我们就可以判断面粉是不溶解于水的。而后面的过滤实验则更有力的证明了这一点。

3.关于过滤。在用过滤纸进行溶液过滤操作前,我们需要把过滤纸很服贴的放入漏斗中。在实验中我把干的过滤纸浸湿了,这样就能很服贴地放入,这也是课上急中生智想出的办法,但总感觉有什么地方不妥。课后,我查了一下,原来正确的操作应该是把过滤纸放入要过滤的溶液中浸湿。虽然我课上的操作并没有影响实验效果,但这种操作严格讲是不正确的,在其他的溶液过滤实验中就有可能影响实验效果。

《物质的密度》教学反思

可采用“悬垂法”。先读取悬挂重物浸没于量筒中液体时对应的体积,然后将石蜡和重物系在一起浸入量筒中读取此时的体积。两者的差值便是石蜡的体积。

该问题一方面是对量筒使用方法的拓展;另一方面是对学生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我们选择盐水和形状不规则的石块为研究对象,具体教学中也可选择其他种类的液体和固体为研究对象测量其密度。

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用于记录测量盐水和石块(或其他样品)密度时所用的数据及所得的结果。注意不要强求一致,关键是要让学生明白需要记录哪些数据。让学生把所测得的有关数据填入其表格中,并根据测量数据进行数据处理,通过物理公式计算,间接得出被测物质的密度值。

从实验原理、实验仪器的选取和使用、实验步骤的设计、数据的采集、并根据数据得出结果,这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课本上没有现成的实验步骤,而是要求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设计并实际操作,正确地记录数据得出结果。由于有上一节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这一实验的基础,因此本节的探究活动学生是有能力自主完成的。

教学中建议以小组讨论形式,学生可以各抒己见,教师不要定些条条框框,这样会限制学生的思维空间,要求学生阐明自己的观点,同时要清楚说明其理由。这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是十分有意义的。

通过“探究性学习”课题的设计和实施,我们看到,学生首先是非常欢迎这样的课型,他们觉得既紧张又轻松。在认真讨论准备的过程中,给了学生解放思想、发散思维、提高能力、展示特长的机会,开拓了学生自行探究的空间,满足了学生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的愿望。本课题的研究,也拓展了老师对学生全面评价的方法和途径。过去只按分数高低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好”与“差”,现在通过“研究性学习”,来展示、评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纠错能力、动手实验能力、综合应用知识能力、配合协作意识等,这样对学生的评价更合理、更客观,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积极性。

在进行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的探究实验中,本人首先让学生复习了一下密度的概念以及密度的公式,通过公式知道如果要求物质的密度,就要知道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物体的质量我们可以用天平来测量,物体的体积有的可以用量筒直接测量,有的则不用。规则的物体我们可以用数学上的方法测得。例如: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不规则的物体,密度比水大的,可以用排水法,就是在一个量筒里加入一点量的水,再将物体放入水中液面上升,两个体积差就是物体的体积。如果密度比水小的,比如木块可以用压入法、吊挂法、捆绑法、埋砂法等。分组实验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的密度[量筒和量杯的使用]量筒和量杯是实验室中常用于测液体体积的仪器。使用时应注意:

1.首先观察量筒刻度单位和最小分度表示的体积,以及最大测量体积值。

2.要置于水平桌面上读数。读数时视线应与凹形液面底部(或凸形液面顶部)相平。

3.读数时。液面靠近哪条刻度线,就读该刻度示值。一般不作估读。实验时要注意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实验,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测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之后通过公式就能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在查密度表,可以知道是什么物质。例如探究如何测量盐水的密度,有学生的探究方案是先测出一杯盐水的总质量,把整一杯盐水倒入量筒测出体积,然后测出空烧杯的质量,得出盐水的密度。还有的是先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然后往量筒中倒入一定量的盐水测出他们的总质量同时得出盐水的体积和质量算出盐水的密度,看到这种情况,我引导他们分析各种方案中可能出现的误差,比较他们的探究方案的优劣,用误差最小的做实验,后来我发现学生很快完成了探究实验,并且效果很好。我也感到很轻松和愉悦。教学中我深刻的体会到:在课堂上一定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使学生成为课堂的积极参与者,成为课堂的主人公。我不但教得轻松愉悦。而且教学效果非常好。也让我体会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新教学理念对教学的指导意义有多么的重要。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要更深入的体会它的作用。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也是我自己本身的问题,就是我的口头禅太多,而且语言太平淡,没有激情,其次是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这样学生进行实验后更能理解。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教学反思

引入: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化学是研究物质的,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一下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实验:研磨胆矾、直接用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大理石与盐酸的反应(不用收集二氧化碳)。学生填变化时的现象空,说:上面几个变化有什么区别,填写后面的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的空——总结出变化分为二种:一、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二、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2、板书:应该这样写:

一、化学变化。

概念:

特征:

常伴随的现象:(课本上有,让学生画上)。

概念:

三、本质区别:

四、联系:蜡烛燃烧。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概念出来后,马上给出相应的练习,可以用课件。

定义:

内容:

六:物理性质:

定义:

内容:

同样给出定义马上给练习。

七、性质与变化的区别。

新策略上的练习。

一个课时刚好。

物质的密度教学反思

密度这节课是本章的重点课,密度是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反思如下:

通过情景创设导入新课的学习,然后由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自主的进行情景创设,师生共同运用比较法,分析实验数据,通过精心设计的启发性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出发,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探索,使学生认识到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定义、公式、单位的得出,采用了充分调动学生思考的方法,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地思考探索活动中完成学习任务。

1、本节课重难点是学会应用比值法揭示物质的性质,建立密度的概念;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质自身的一种性质;因此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是本节课的关键。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实验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我将学生分成12个小组,而每个实验小组只测出一种物质的体积、质量及比值,要求每个小组通过探究就课本提出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结论。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有的实验小组只测出了一种物质的质量、体积及其比值,别的物质的质量、体积与比值必须与其它小组进行交流才能获得,测量结束后,课堂中的交流活动比较活跃,同时,不同的`见解和观点在交流过程中得到改进和提高。实验结束后,学生得出了以下结论并进行了交流:

(1)不同物质,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2)相同物质,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在实验中获得的数据是相近的,但是,由于测量中存在误差,所以其比值应该是相同的;否则就不能说明是相同物质这一前提。(由比值相近通过科学思维加工而得到比值是相同的,这是培养煅炼学生思维能力的极好素材)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就表示了这方面的物质的特性,即密度。在建立密度概念的过程中,还注意了比较的方法,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等物理学研究的方法。与速度概念对比,加深对密度概念的理解。通过对比密度与速度概念的异同点,既可加深学生对密度概念的理解,又能使学生体会到比值定义的方法,知道它们在定义、公式、单位等方面的相似之处,为以后学习其它比值定义法定义物理量打下坚实基础。

2、对于g/cm3与kg/m3单位的换算过程没有作强调,否则难点集中,不利于学生的理解接受。本节课的关键是要让学生能区别二者的大小关系。

1、由于学生分组探究用时偏长,没有反馈练习,不能知道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情况。

2、通过本节学习,建立了密度的概念,但是应用密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还不熟练,需要安排一节习题课进行巩固拓展。

3、在本节习题课中,还需要补充体积单位换算知识,让学生熟练m3、dm3、cm3的换算关系,还要明确l、ml的换算关系。

物质的密度教学反思

《物质的密度》这节内容很重要,它与压强、浮力的知识联系很紧密。我是这样开始新课的:

先请同学说出身边的桌子、电扇、窗分别都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再叫他们回答身边有无数种物质,我们怎样辨别它们?给他们具体的实例,一杯水和一杯酒精,一个铁块和一个木块,同学找到很多方法,有颜色、气味、磁铁吸引等等。然后问他们如果从表面情况无法鉴别时怎么办?有没有一种科学又简单的辨别方法可以鉴别物质的种类?给他们实例一个铜块和一个塑料块怎样区别,并结合以前速度的引导让他们讲出相同体积比质量和相同质量比体积。那到底物体的质量和体积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请同学们猜想,然后请同学设计实验并实施实验等到若干组数据,请同学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然后让同学计算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再分析得到结论: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等,不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等。就因为不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等,我们才可以利用物质的这种特性来辨别物质的种类,我们把这个比值定义为密度,用它来表示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请同学根据公式推断单位及物理意义。整节课教学任务基本能完成。

《物质的密度》教学反思

在进行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的探究实验中,本人首先让学生复习了一下密度的概念以及密度的公式,通过公式知道如果要求物质的密度,就要知道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物体的质量我们可以用天平来测量,物体的体积有的可以用量筒直接测量,有的则不用。规则的物体我们可以用数学上的方法测得。例如: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不规则的物体,密度比水大的,可以用排水法,就是在一个量筒里加入一点量的水,再将物体放入水中液面上升,两个体积差就是物体的体积。

如果密度比水小的,比如木块可以用压入法、吊挂法、捆绑法、埋砂法等。我讲了二种情况,在我要上同学们做实验的时候,张艺宝起来问我,如果物体溶于水怎么办,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这是我打算让他们回去自己回家做的一个实验,我让学生思考怎么求,他们超出了我的认知,有人答出来可以用埋砂法,也可以用排水法,但是为什么说可以排水法求糖的密度呢?出乎意料地是学生通过思考找出一些正确答案来。徐志远说我们在用排水法测量糖的体积时,因为用的时间很短,这段时间糖块溶解的很少可以忽略,所以可以。他答得非常标准,这也是实验允许的范围。之后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测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之后通过公式就能计算出物质的密度。在查密度表,可以知道是什么物质。

二组是探究如何测量盐水的密度,有学生的探究方案是先测出一杯盐水的总质量,把整一杯盐水倒入量筒测出体积,然后测出空烧杯的质量,得出盐水的密度。还有的是先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然后往量筒中倒入一定量的盐水测出他们的总质量同时得出盐水的体积和质量算出盐水的密度,看到这种情况,我引导他们分析各种方案中可能出现的误差,比较他们的探究方案的优劣,用误差最小的做实验,后来我发现学生很快完成了探究实验,并且效果很好。我也感到很轻松和愉悦。一组和三组是测量固体(我给他们的是铁块和铝块)的密度,学生也很快地完成了整个探究实验,并且分析了可能产生误差的操作地方。并且还大家一起分析设计出记录数据的表格。整个探究过程还比较顺利。四组是测量小木块的密度,也很快测量出木块的密度。在汇报的过程中,同学们存在一些计算上的问题和表格的问题,经过我的提醒,后面汇报的同学将自己组里面的问题都找出来了。

最后打算让大家做一道题的,但是发现同学们对于做实验非常的有兴趣,就增加了一个实验,测量糖的密度,这个实验我是找的同学上来演示,其他同学挑毛病,上来的同学大部分操作都是规范的,同学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在他们讨论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都把密度的主要内容学进去了,而且学的很透,我们的课堂也达到了高潮。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深刻的体会到:在课堂上一定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使学生成为课堂的积极参与者,成为课堂的主人公。我不但教得轻松愉悦。而且教学效果非常好。也让我体会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新教学理念对教学的指导意义有多么的重要啊。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要更深入的体会它的作用。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也是我自己本身的问题,就是我的口头禅太多,而且语言太平淡,没有激情。课堂上真是随时可能出现超出自己的计划,我比较欠缺应变能力,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要加强自身的教学基本功,提高自身修养。

《物质的密度》教学反思

先让同学们简单的回忆上节课所学的质量的内容,回忆起质量是物质的属性,不随位置、形态、形状、温度等变化而变化。然后引出今天我们要学物质的一个特性,这个特性大有用处可以让我们鉴别物质,它就是密度。

然后根据导学案的内容给六大小组分配展示任务,第一组负责展示观察活动1鉴别三个形状和体积相同的金属铁铜铝。第二组负责展示观察活动2比较相同体积的三种不同金属的质量。第三组负责展示3.密度的定义公式及含义。第四组负责展示观察活动3单位体积的质量计算。第五组负责展示观察活动4认识常见物质的密度。第六组负责展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然后给学生十到十五分钟的时间进行组内交流与讨论。然后分组上台展示自己的负责部分。而我只在他们点评错误或漏点评或共性错误问题上加以引导和解释,做到自主课堂上学生的真正自主合作和探究。

经过听课组的前辈的精彩点拨,我看到了自身的优势与这节课所存在的不足。这里我主要反思下存在的不足:

1、一二组学生在展示的时候不能熟练的利用其发放的磁体天平圆柱体等工具。如果学生能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其他学生能够更加容易的理解展示同学所要表达的意思。

2、导学案的展示题目编排顺序观察活动三单位体积的质量计算应该放到密度的定义公式含义之前。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得出密度的公式。

3、上课语言太平淡缺乏起伏,在讲到重点内容的时候应该提高自己的音调,增加一些肢体语言从而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让学生知道你接下来要讲述的是重点内容。

4、密度的含义应该具体到一个例子而不是让学生直接说出密度的含义。

改进办法:

一、在学生展示之前提出展示要求要利用工具和小黑板一边演示一边讲解。

二、重新编排导学案。

三、加强对自己的语言表达技巧的训练。

四、先举水的密度表示的物理意义的例子让学生模仿学习,让学生讲出书本表格中其他物质密度所表示的含义,点出容易错的单位问题。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