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文案设计(汇总16篇)

时间:2023-11-29 08:04:38 作者:笔尘

编写教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了解和把握,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在这里,您可以找到一些六年级教案范文,借鉴其中的创新思路和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六年级数学微课教案设计意图文案

教学内容:教材第119页总复习第6、7题。

教学目标:

1.理解百分数意义,掌握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方法。

2.熟练运用百分数知识解决百分数问题,理解百分数问题的结构特征,归纳百分数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百分数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意识。

教学重点:运用百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归纳知识,形成体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百分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有,只要我们留心它,发现它就在我们身边。

1.投影出示下面一段文字:

湖南汩罗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流失率低得令人咋舌。10年前初中是2.5%,小学是0.02%,现在小学连续10年的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初中流失率始终控制0.2%,近三年的数字是0.18%,0.17%和0.15%.

2.学生阅读文字,感知其中百分数。

3.从上面一段文字中你能发现什么?

从上面的百分数中中以看出汩罗义务教育实施情况非常理想;运用百分数很能够直观;百分数在实际应用中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百分之几。

二、复习百分率的知识。

1.师:看来,百分数的作用还真不小。你能理解上文中百分率的意思吗?

学生尝试理解流失率、入学率、巩固率的意思,教师指正。

2.复习已学过的一些百分率的计算公式。

3.学习理解烘干率和含水率。

完成教材第119页总复习第6题。

学生自学理解烘干率和含水率的意思,然后说一说,议一议。

烘干率=烘干后的重量/烘前的重量×100%。

含水率=(烘前的重量-烘干后的重量)/烘前的质量×100%。

学生试求烘干率和含水率,然后集体订正。

三、复习百分数的一般应用题。

1.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

2.求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运用百分数知识解决百分数的一般问题。现在大家回顾已学知识,把你掌握的方法告诉小组的成员。

分组讨论,交流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小组汇报。可能有以下几种:

解决百分数的问题可以依照解决分数问题的方法。

在分析问题时,可以先画线段图加深理解,判断单位“1”的量是已知还是未知,找对应关系,写数量关系式。

根据百分数题型结构特征确定解法。

多(少)的数/另一个数=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

一个数×(1+几%)=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

综合问题结合实际来解答。

四、应用练习。

1.完成总复习第7题。

学生试做,指名板演。

方法一:(2622—2476)÷2476=146÷2476≈5.9%。

方法二:2622/2476-1≈1.059-1≈5.9%。

引导学生比较两种思路方法。

2.完成练习二十七第13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说说各自的思路.

3.完成练习二十七第14、15题。

教师:九折是什么意思?

利息怎样计算?本息又是什么意思?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在班上交流。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次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板书设计:

百分数——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1)百分率=()/()×100%。

(2)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

多(少)的数/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

(3)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一个数×(1+n%)=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

(4)售价×几折=实付钱数。

收入×税率=应纳税额。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案文案

人教版数学教材第十一册第129页实践活动“调查利率,计算利息”。

活动目的:

1、结合百分数的知识,通过运用调查、实验、观察、估算、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2、通过多种途径查找相关资料,经历走进生活、材料收集、整理交流和表达,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有关储蓄知识,认识储蓄的重要意义。

活动准备:

1、分小组调查银行存款利率、国债利率。

2、了解银行的各种储蓄方式及服务特色。

3、结合自已所调查的,总结收获、提出质疑。

4、每小组准备一个计算器。

活动过程:

一、通过预习,交流收获。

1、让学生交流课前调查。

师:课前同学们都进行了充分的调查,说一说你们有什么收获?你是通过什么途径获得的?

2、出示整存整取,国债年利率。(结合学生回答出示)。

二、小组合作,汇报交流。

1、出示例题:

(1)估算。

师:先请同学们猜一猜,买哪一种收益大呢?为什么?

(2)论证。

师:请同学们动笔算一算,究竟是哪种收益大?

(3)交流。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哪种收益大?大多少?

整存整取5000×2.54%×3×80%=302.4(元)。

国债5000×2.54%×3=2348(元)。

(4)讨论。

师:相对来说,国债的利益比较大,请同学们说说国债和整存整取各自有什么优点?

2、出示情境题。

王刚的爸爸说:“我在国外辛辛苦苦地挣到了20000元,现在这笔钱该用在什么地方呢?”请你们四人一组帮五刚的爸爸设计一个方案。

(1)小组合作,讨论方案。

(2)小组交流,共同探讨。

师:小组内选一个代表,说一说,你们帮王刚的爸爸设计了什么方案?

(3)选择方案,说明理由。

师:如果你作为王刚的爸爸,你会选择哪个方案?为什么?

三、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1、议一议。

(1)联系实际,说出想法。

(2)小结:我们实际存钱时,不一定看收益,哪一种适合就选哪种,即标准不同,选择也不同。

2、问一问。

(1)联系实际,提出质疑。

(2)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师:对于这样的特殊情况,你知道怎么办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四、总结本课。

师:那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呢?

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学到了许多新知识,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注意发现问题,并学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教学设想:

本次活动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和生活经历出发,关注学生的潜能,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大众数学”思想。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教案文案

本小节包括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两部分内容。教材首先从几个不同的角度选取了学生熟悉的几个百分数。接着通过聪聪提问:“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上面这样的数”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生活中的百分数。在此基础上直接说明:像上面这样的数,如18%、50%、64.2%……叫做百分数。然后进一步让学生结合实例说说百分数的具体含义,并用定义的方式概括出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使得“百分数”这一概念的内涵更加明确。最后说明百分数的表示法和写法。

教学建议。

1.教学时,可分三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次:联系生活实际引出百分数。课前,让学生广泛收集、整理生活中的百分数。课中交流收集到的百分数,说说是从哪里收集的。让学生们充分感受到百分数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或者先通过课件或挂图呈现教材第77页的插图,提出问题“教材收集了哪些数学信息,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随着学生的介绍老师将其中的百分数表示出来,引起学生的注意;接着提出“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上面这样的数”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百分数,然后说明:像上面这样的数,如18%、50%、64.2%……叫做百分数。接着进一步提出“人们为什么这么喜欢百分数,用百分数有什么好处?百分数代表什么含义呢?从而揭示课题:“百分数的意义与写法”。

第二层次:理解百分数的具体含义。让学生结合实例说说百分数的具体含义。在这一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大胆表达,让学生在体验大量生活实例的基础上,讨论、概括百分数究竟表示什么?再得出结论: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

然后让学生思考“百分数和我们学过的哪种数比较相似?”“百分数和分数完全一样吗?”“在上面这些事例中,为什么选择使用百分数而不是分数?”通过讨论使学生了解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第三层次:教学百分数的读写。先说明如何写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的形式,而是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再让学生尝试写百分数并互相评议。评议中注意提醒学生,写百分号时,两个圆圈要写得小一些,以免和数字混淆。接着教学百分数的读法,可以向学生直接说明:百分数的读法与分数的读法大体相同,也是先读分母,后读分子。百分数的读写可以采取自学教材——尝试读写——交流评议的形式进行。

2.“做一做”第3题比较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的不同时,应着重使学生明确: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数,又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关系。这里所讲的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的关系,所以它的后面不能写单位名称。

3.关于练习十八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3题是理解百分数意义的题目。要鼓励学生大胆设计,发展个性,通过交流使学生了解到:相同的百分数可以用不同的设计表示。

第4题练习后,可以让课堂上还没有机会交流自己收集到的百分数信息的学生继续介绍,其余学生写出(或读出)相关百分数,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密切百分数与生活的联系。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案及反思文案

教学内容:

教材第36页例7、“练一练”,第39页练习六第16~21题,思考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找乘积是1的两个数”和“找一个数的倒数”的过程,认识和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2.使学生在认识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特点的过程中,发展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倒数的意义,学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指名回答。

谈话:在将近六年级学习生活中,很多同学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朋友”是两个人之间的一种关系,在数学中,数与数之间也存在一些关系,比如两个数的乘积是1,就可以说是这两个数之间的一种关系。哪些数之间有这种关系呢?怎样找这样的两个数呢?这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二、学习新知。

1、理解倒数的意义。

(1)出示例7,学生独立完成。

(2)引出概念。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例如和互为倒数。可以说是的倒数,是的倒数。

引导:请大家仔细观察,刚才我们找出的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生交流后明确:这些算式里两个数的乘积都是1.

指出:像这样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学生举例来说。进行及时的评议。

(4)追问:怎样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为什么要说“互为倒数?”

小结:倒数不是指一个具体的数,而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一种关系,当两个数乘积是1时,这两个数互为倒数。

2、归纳方法。

(1)提问:我们已经知道了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你能分别找出和的倒数吗?

指名回答:找一个分数的倒数只要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追问:0有倒数吗?为什么?1呢?

指出: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的积都不会是1,所以0没有倒数。1的倒数是1。

除0以外,在求一个数的倒数时,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即可。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六第17题。

学生分别说出每个数的倒数,并选择几个数说说是怎样想的。

2、做练习六第18题。

学生独立宛成,再集体交流,选择两题让学生说说思考的过程。

3、做练习六第19题。

练习之前明确要求:观察每组的3个数有什么共同点,写出的倒数又有什么共同点,带着问题边写边观察。

全班交流结果,板书每组里各数的倒数。

提问:你发现每组数和它们倒数的特点了吗?把你的发现和大家交流。

提出:从这四组数可以看出:真分数的倒数是假分数,大于1的假分数的倒数是真分数;几分之一的倒数是几,几的倒数是几分之一。

4、做思考题。

引导:通过交汉我们知道,三个分数乘积是1,其中两个分数的乘积和第三个分数互为倒数,你能在这七个分数里分别找出这样的3个分数吗?试着找找看。

学生先尝试练习,再集体交流。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什么是倒数?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

五、作业。

补充习题。

板书计划:

倒数的认识。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求一个数的倒数时,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即可。

人教审定六年级下数学教案文案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整除里的一些概念,理解和认识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应用概念进行分析,判断,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

2、使学生正确掌握分解质因数和求两个数的公约数,求两个或三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并能按照方法分解质因数和求出两个数的公约数,两个或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口算(指名口算课本第64页第11题)。

2、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复习了整小数的意义,今天复习数的整除(板书课题),通过复习,加深对整数特性的认识,掌握好数的整除的意义及其中的一些概念,认识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熟练地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和求公约数最小公倍数。

二、复习约数和倍数。

1、提问:什么是整除(板书整除)如果a能被b整除,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当a能被b整除,也就是b整除a时,还可以怎样说?板书:

约数。

倍数。

2、做“练一练”第1题。

学生做在课本上,说明倍数和约数的依存关系。

3、学生练习。

(1)从小到大写出9的五个倍数。

复习约数倍数相关知识(略)。

(2)写出18的所有约数。

三、复习质数合数。

1、提问按照一个数约数的个数分类,除0以外的自然数可以分为几类:

板书:1。

质数。

合数。

怎样的数是质数?怎样的数是合数?1为什么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2、口答:

(1)说出比10小的质数和合数。

(2)最小的质数和最小的合数各是几?

(3)下面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785123579190。

3、提问:你能把90写成质数相科乘的形式吗(板书)这里的因数叫做90的什么数?(板书:质因数,分解质因数)。

4、做“练一练”第3题。

练后指名口答,集体订正。

四、复习公约数和公倍数。

1、学生练习。

(1)写出18和24所有的公约数,指出公约数。

(2)从小到大写出4和6的五个公倍数,指出其中最小的公倍数。

学生口答,老师板书。

提问:什么叫做公约数和公约数?什么叫做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板书——公约数、公约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2、“练一练”第4题。

集体练习,指名口答,说一说方法怎样归纳三种关系?

追问:用短除法求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五、复习。

能被2、5、3整除各有什么特征。

1、提问:能被2、5、3整除各有什么特征。

(板书:——能被2、5、3整除的数)。

2、“练一练”第5题。

提问:这里能被2整除的数都是什么数?不能被整数的数都是什么数,

板书:偶数。

奇数。

想一想,自然数可以分为哪几类?

六、课堂小结。

根据板书内容,说说相互之间有什么联系。

七、课堂练习。

1、练习十一和12题。

2、课堂作业。

(练习十一第15、16题、17题中(3)(4)。

八、课外作业:练习十一第18题。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文案

1.使学生初步学会制作一些含有百分数的简单的统计表.

2.通过看表,会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

在已学过统计表的形式和制法的基础上,会制作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

教学难点。

掌握统计表中数量之间的百分比关系,会分析含有百分比的统计表。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复习旧知.

2.计算.

教师提问:表格中“合计”的数据怎样算?

3.引新.

统计表不仅反映某一类事物的具体数据,而且还能说明有关数据之间的关系,如表中合计的数据表示了三年同类项目收入的总和,现在的表格,还能反映出村办企业收入占全村的总收入的百分比吗?(不能)。

下面我们就继续学习百分数在统计中的应用.

二、探求新知。

(一)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

教师提问:例题向我们提出了什么问题?

2.增加栏目,扩展统计表含量.

教师提问:

(表格右侧旁边)。

(2)能不能把表格向右侧扩充一下,把有关百分数的数据也纳入表中?

(学生扩充表格,并计算百分数,填入表内.)。

(3)我们再纵向观察,这组百分数表示什么?

(村办企业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

(4)你们能概括地讲一讲我们是怎么做的?

(把原来的统计表右边增加一栏,再把每一年村办企业收入占全村总收入的百分数填写过去,这样就成了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

3.强调“合计”中“百分数”的计算方法.

学生回答:用村办企业三年收入总和去除三年全村总收入的总和,三年“合计”项目的百分数不是三年中每年的百分数的和,也不是三年中每年的百分数的平均数.

4.看统计表回答问题.

(1)2000年全村总收入比1999年增加_________万元;。

(2)2000年村办企业收入比1999年增加_________万元;。

(4)2000年村办企业收入占全村总收入的_________%.

教师提问:

(1)通过看表回答问题,你发现全村总收入和村办企业总收入是怎样逐年变化的?(逐年增长)。

(2)其中村办企业收入增长幅度怎样?

(很大)。

教师讲述:仅通过1998-2000年三年的收入,我们不难看出,坚持改革开放,农村的发展非常迅速,特别是村办企业收入增长幅度之大,说明要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不仅要抓好农业,还要大力发展村办企业.

(二)反馈练习。

某洗衣机厂第一季度生产洗衣机情况如下.分别算出每个月完成计划的百分数,并制成统计表.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在原来有关统计表知识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学习了百分数在统计中的应用,这就使统计表中反映数据之间关系的内容更充分,更丰富.

四、课堂练习。

1.陈庄三户农民1999年和2000年平均每人纯收入的情况如下:

陈志刚1999年2186元,2000年2274元;。

李卫民1999年2140元,2000年2261元;。

陈世昌1999年2205元,2000年2313元;。

完成下面的统计表.(百分号前面的数保留一位小数.)。

五、布置作业。

1.完成下面的统计表.(百分号前面的数保留一位小数.)。

六、板书设计。

六年级数学比的教案文案

难点:对所涉时关键:懂得利率、保险费率和税率的意义。

间的理解。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学生学习了常用百分率、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实际应用作好准备。

学习目标。

1、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结合储蓄等活动,学习合理理财,逐步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导学策略。

尝试教学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

幻灯片、小黑板。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谈话导入。

师:你收到过压岁钱吗?你是怎样支配的?

(如果学生没有提到银行,则由教师引导揭题)。

二、探究新知。

1、利息。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银行,解决银行中与我们有联系的数学问题。

师:你了解银行的一些什么知识?

师根据生口答进行板书。

师:我们该怎样计算利息?你能用一个公式表示吗?(师板书)。

2、利息税。

从1999年11月1日起,个人在银行存款所得利息应按20%纳税,这就是利息税。国家将这部分税收用于社会福利事业。

算一算陈杰1年、2年、5年各应缴多少利息税?

3、自学例题。

4、巩固练习。

(1)小调查:先让学生做调查,然后思考存两年有多少种存法?估计一下哪种存法的利息多,再实际计算。最后全班交流。

(2)练一练1--3。

5、总结:你这节课有何收获?

6、作业。

学生做调查后算一算那种方法更合理。

教学反思。

这节课挺实用的所以教学效果教好。

课题百分数的应用(四)的练习课第8课时(总第21课时)。

六年级数学全册教案设计

p26内容。

1.通过活动,积累由特殊到一般寻找数学规律的数学经验。

2.进一步培养用分类计数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想象力。

找出小正方体涂色以及它所在的位置的规律。

一面、两面、三面涂色小正方体个数以及它所在位置的规律。

27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

1课时。

一、引入新课。

看来三面涂色、两面涂色、一面涂色的位置是确定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究跟表面涂色有关的正方体的计数问题。

板书:分类计数。

课件出示问题:

把一个表面都涂上颜色的正方体木块,切成64块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

(1)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块?

(2)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块?

(3)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块?

二、探究正方体中表面涂色的小正方体。

(一)棱长为4的正方体。

提问: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个?处在什么位置上的小正方体才会是三面涂色的?(课件显示)闭上眼睛想一想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什么位置。

提问: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个?处在什么位置?(课件显示)。

这个数据可以通过怎样的计算获得?

引导:将大正方体剥去“表皮”,剩下的是什么样子?

指出:六面都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在大正方体的中间。

两种算法:64—8—24—24=8(个),2×2x2=8(个)。

操作教具,验证学生的发现:

(1)将处在顶层的4个顶点上的4个小正方体从教具中取下,让学生见证“三面涂色”。

(3)取出其中一面涂色的小正厅体,让学生明确计算方法,见证“一面涂色”。(4)呈现“六面都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由8个小正方体组成的棱长为2的正方体)。

(5)将最底层的小正方体按类归位,验证计数的结果及计算方法。

要求:将正方体的棱长各种正方体的个数及计算方法填在活动记录表。

引导:计算所需的数据与原正方体的棱长有什么关系?

(二)棱长为3的正方体。

学生自主完成,将探究结果填在活动记录表。完成后指名汇报交流。

(三)棱长分别为5、6的正方体。

学生自主完成,将探究结果填在活动记录表,并在小组内交流。

投影呈现学生的活动记录结果,通过课件呈现实物加以验证。引导学生初步发现正方体表面涂色问题的一般规律。

(四)棱长为a的正方体。

(五)延伸思考。

教学反思。

数学六年级人教版教案

教学内容:

教材第15~16页的例4和第16页的试一试、练一练,完成练习三第1~3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了解圆柱体积(包括容积)的含义,进一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含义。

2.经历类比猜想验证说明的探索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的进程,掌握圆柱体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体积,并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引导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渗透、体验知识间相互转化的思想方法。

重点难点:

掌握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资源:

ppt课件圆柱等分模型。

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知,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1.呈现例4中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直观图。

2.提问:这几种立体的体积你都会求吗?你会求其中哪些立体的体积?

3.引入:我们的猜想对不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一下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六年级数学园地

任课教师:吕展宇。

一、本班情况。

我班有学生40人,男生15人,女生25人,有6人转入。本班原有学生基础相对扎实一些。镇安转入的同学基础比较差,没有合作交流的经验,在平时的教学中需要加倍引导、培养。少数学生对于计算还不熟练,抽象能力发展滞后,对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尚有困难,缺乏综合分析能力。我班留守儿童比较多,他们有的父母外出务工,有的父母离异,平时获得亲人的关爱较少,有时连学习必需品都得不到保障,因此在学习生活上需要特别的关心、帮助他们,给予他们温暖。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共8个单元。它们分别是: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总复习。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措施。

1.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以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使他们喜欢数学,乐学数学。

4.引导反思促进情感态度的发展。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当天的学习活动,适时教育学生要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学习上要实事求是,并以肯定的方式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5.创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学以致用,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借以激发和保护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五、培优辅差计划:

培尖计划生:何小锐、廖鸿帅、廖梅馨、韦文雯、廖海云、廖爱荣等。

采取如下措施:

1.练习题设计要一定的梯度,采用分层要求,对于这部分思维灵活的学生适当提高难度。

2.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让学生自己出题,一题多解,把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激发他们深入研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潜能生:廖海志、廖海翔、蒙昱银、廖代辉、蒙彩娅等。

进行如下措施:

1.摸清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补救知识,优化对他们的要求,激发学习动机,增强信心,教给学习方法。

2.开展“一帮一”活动,让他们感受到班集体的力量。

3.让他们尽可能多地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对于潜能生的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进行肯定。

六、全册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位置……………………………………………………………2课时。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12课时。

1.分数乘法…………………………………………………………5课时。

2.解决问题…………………………………………………………4课时。

3.倒数的认识………………………………………………………1课时。

整理和复习………………………………………………………………2课时。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13课时。

1.分数除法…………………………………………………………5课时。

2.解决问题…………………………………………………………3课时。

3.比和比的应用……………………………………………………3课时。

整理和复习…………………………………………………………2课时。

第四单元圆………………………………………………………………8课时。

1.圆的认识…………………………………………………………3课时。

2.圆的周长…………………………………………………………2课时。

3.圆的面积…………………………………………………………2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确定起跑线…………………………………………………………1课时。

第五单元百分数…………………………………………………………15课时。

1.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2课时。

2.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2课时。

3.用百分数解决问题…………………………………………………9课时。

整理和复习……………………………………………………………2课时。

第六单元统计……………………………………………………………2课时。

合理存款1课时。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2课时。

第八单元总复习…………………………………………………………4课时。

二o一一年九月三日。

教研组长审阅签名:年月日。

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六年级数学园地

(至上学期)。

六年级数学学科教师:高春枝。

学习。

内容位置。

学习。

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重难。

点及。

突破。

措施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课前。

准备。

导学案设计个性化设计。

3、用例1中表示班上同学所在位置的方法,表示出例2中的示意图上各场馆的位置。

流1、学习例1。

小组合作学习。

(1)、如果用第二列第三行来表示××同学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吗(2)练习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注意先说列后说行)。

(3)××同学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们可以这样表示:(2,3)。按照这样的方法,你能写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吗?(学生把自己的位置写在练习本上,指名回答)。

(4)通过学习例1,你得出了什么结论?(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用了两个数据,我们习惯先说列,后说行,所以第一个数据表示列,第二个数据表示行。如果这两个数据的顺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

2、学习例2。

(1)依照例1的方法,全班一起讨论说出如何表示大门的位置。

(2)同桌讨论说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并指名回答。

(3)小组合作根据书上所给的数据,在图上标出“飞禽馆”“猩猩馆”“狮虎山”的位置。

3、练习。

(1)同桌合作,一个说出班内某个同学的名字,另一个在练习本上写出他的准确位置。

(2)生活中还有哪里时候需要确定位置,说说它们确定位置的方法。

(3)练习一第3、4、6题。

馈1、小明在教室的位置是(3,4),他在左边同学的位置是,右边同学的位置是(),前面同学的位置是(),后面同学的位置是()。

展作业:练习一第1、2、5、7、8题。

审核人: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知道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和总量之间的关系。

2.能看懂扇形统计图,并能从图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统计意识,感受统计的价值。

教学重点:

看懂扇形统计图,知道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并能从统计图中读出必要的信息。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准备:

课前统计本班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课前统计学生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安排,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激趣。

1.出示教材第96页情境图,说说同学们正在干什么?

2.在这些体育项目中,你喜欢什么活动?出示统计表,进行统计。(可在课前进行调查统计,利用excel自动生成扇形统计图)。

喜欢的项目。

乒乓球。

足球。

跳绳。

踢毽。

其他。

人数。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统计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为引出有关统计数据提供了现实背景。同时,采用真实的数据进行教学,可以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让他们经历数据收集、整理的全过程,进一步体会到统计的意义和价值。

二、整理数据,引入新课。

1.通过这张统计表,我们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预设:数量的多少对比:如喜欢乒乓球人数最多,喜欢足球的比喜欢踢毽的多2人等;数量求和:如喜欢乒乓球的'和喜欢足球的一共有20人等。

2.如果要比较喜欢每种运动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多少,可以怎样比较?

3.如何计算喜欢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多少呢?

4.学生进行口算或笔算,完成统计表,并进行校对。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课本89页例1、例2、做一做、练习二第1、2题。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已有的分数加法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建构,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让学生在合作学习、汇报展示、互动交流中,体验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3、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学习目标。

1、创设情境:同学们,谁敢与老师比一比,看谁列式列得比较快?

比赛题目为:3个3/10相加的和是多少?6个3/10相加的和是多少?

师:同学们的表现真是太棒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分数乘整数》的数学问题?

第1页/共5页2、提出学习目标。

让学生先说一说,再出示学习目标:(1)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学生独立自学课本89页例1、例2,完成做一做(教师相机进行指导,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重在让学生展示不同的思维方法和错例,特别是引导小组内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探讨)2、全班展示(1)算法展示。

生1:利用乘法与加法的关系进行计算。2/154=2/15+2/15+2/15+2/15=8/15生2:先计算出结果,再进行约分。5/128=58/12=40/12=10/3=生3:在计算过程中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23/4=3/22与4先约分,再计算。(2)比较三种计算方法,选择最优算法。

通过对比,让学生体会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比较简便,同时向学生说明先约分的书写格式。(3)错例展示:

错例1:学生把整数与分子进行约分。错例2:学生没把计。

第2页/共5页算结果约成最简分数。

3、学生质疑问难,激发知识冲突。

(1)针对同学的展示,学生自由质疑问难。

(2)教师引导学困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在学习中碰到困难了吗?能把你遇到的困难说给大家听吗?那你对同学的展示有什么想法与建议吗?4、引导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1、完成课本12页练习二第1、2题。2、生活中的数学。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

第3页/共5页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2、智力冲浪:用12个边长都是dm的正方形硬纸板可以拼成多少种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它们周长分别是多少?(a类同学做)。

第4页/共5页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第5页/共5页。

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计划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上步理解和掌握比和比例的意义与性质。

区别有关易混概念,进上步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过程:

讲述本课复习课题并板书。

基本概念的复习。

比和比例的意义与性质。

比和分数、除法有什么联系?

说说比的基本性质的比例的基本性质?

比的基本性质与比例的基本性质各有什么用处?

看教材95页的归纳整理,并把基本性质栏中的空填上,说说根据什么填写的?

完成教材95的“做一做”。

结合第3题让学生说说什么叫做解比例?根据是什么?

示比值和化简比。

独立完成教材96页上的题目。

说说求比值与化简比的区别?

(求比值是根据比的意义。用前项除以后项,得到结果是一个数;化简比是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得到的结果是一个最简整数比)。

看书中的表,总结方法。

完成教材96页的“做一做”

比例尺。

问题:1)什么叫做比例尺?说说“图距”、“实距”、“比例尺”三者之间的关系。

2)一幢教学大楼平面图的比例尺是1/100,这比例尺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比例尺除写成数字化形式处,还可怎样表示?

完成教材97页上的“做一做”。(理解比例尺实质上是一个比,此比的前项与后项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练习巩固。

完成教材十九页第1~4题。

全课总结(略)。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合理存款》教案设计

(1)使学生能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

(2)巩固复习有关百分数、折扣、纳税等知识,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与策略。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分析、计算、比较、符号化、概括等过程,体会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学会优化存储计划。

[重点难点]。

重点:认真地分析数量关系,正确地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相关的问题。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日常的生活实际出发,了解学生到银行日常办理的一些业务,和存储的相关资料。

师:请问大家有去过银行吗?(有)。

师:我们一般去银行会做什么?(存钱、取钱)。

学生能快速的说出是因为利息不同,

此时老师追问:为什么利息会不一样呢?(存款的种类不一样)。

由此引出存款的种类不同,利率不同,到期所获取的收益也不同。

二、复习。

如何计算利息,并说说影响利息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学生轻易的能回答出:利息=本金×利率×时间(板书),三个因素都能影响利息的多少。

三、新授。

1、直接出示本课的主题图,并让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阅读相关材料。

生1:我准备给儿子存一万元,供他六年后上大学。

生2:怎样存款收益呢?

生3:现在有一种教育储蓄存款,存期分为一年、三年、六年,并且教育储蓄免征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

生4:购买国债也免征利息税。

2、知识梳理,找到条件与问题。

师:那么现在我们来整理一下,我们这节课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有哪些条件?

本金:10000元存期:6年用途:子女教育问题:怎样存款收益?

3、解决问题。

(1)定期存款。

教师要提醒学生,这些钱的用途是子女教育,一般是比较稳定的,短时间都用不上。所以让学生在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选取合适的存款类型。(学生便主动放弃选用活期存款)。

此时教师出示银行利率表:并跟学生介绍活期存款的利率比较低,而且还要征收利息所得税,不划算。

师:那么我们现在来研究一下定期存款吧!刚刚都已经通过主题图得知存期是六年,那这六年可以怎么分配呢?请同学们根据银行利率表来分配一下存期,可以怎样存。

一个学生回答以后,其它都已经知道怎么思考分配存期,便可以分小组进行讨论存款方案,并算出根据方案所能得到的利息。并提醒学生,定期存款也是需要征收利息税的。

学生算完以后,进行汇报,并选取方案。

(2)国债和教育储蓄。

教育储蓄:

师:刚刚我们还了解到,除了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外,还有国债和教育储蓄。

国债:

教师出示国债资料,并让学生了解国债,知道国债是一种国家发行的债券,它也分为三年期和五年期。利率分别是多少,并知道国债的利率比定期存款的利率还要高,而且国债也是免征利息税的。

定方案,算利息,比较后选取存储方案:

小组进行讨论存款方案,并算出根据方案所能得到的利息。

老师巡视课堂,看学生定下了那些存储方案,并进行计算指导。

小组汇报方案,并说出本方案所获得的利息分别是多少。

最后老师把所有方案所获得的利息列举出来,并让学生选取的存储方案。

四、总结并出示课题。

师: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生:如何存款。

师:那怎样的存款方式才是最合理的呢?是不是利益越大就越好呢?

生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此时出示本科课题“合理存款”)。

最后总结:合理存款,并不是利息越多越好,要结合实际选择最为符合自己的存款类型才是最为合理的。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合理存款》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合理存款”是在教学完百分数的意义与纳税、折扣、利率等知识的基础上安排的一节活动课。

活动构成:

1、明确问题。主要围绕“妈妈要存款一万元,供儿子六年后上大学用,怎样存款收益?”这一问题展开,该问题共蕴含着三个关键的信息:本金、可存款年限及资金用途。

2、收集信息。主要包括人民币储蓄存款利率、教育储蓄存款可存的期限以及相应的利率,国债的购买及其利息的计算等。课前,学生可以通过去银行咨询以及查阅相关规定的方式获得信息。

3、设计方案。就是从收集到的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相关实用信息,设计出具体的、不同的储蓄存款方案。

4、选择方案。即从上述各种可行性方案中选取收益的,化方案合理存款,并计算出到期时的总收入。教材这样编排,旨在让学生巩固对储蓄存款的认识,了解教育储蓄以及国债利率的相关知识,并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学会与人合作、交流的同时,获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

活动目标:

1、使学生巩固对存款的认识,了解教育储蓄及国债利率的有关知识。

2、学习综合运用储蓄存款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并培养学生的投资意识。

活动重、难点:

使学生能自主探索合理存款的收益问题的方法。

学具准备:

学生每人一台计算器。

一、旧知铺垫,引入活动。

8000×2.25%×1×(1—20%)=160元。

二、合作学习,探究方案。

1、小组合作探究。

2、汇报交流。

预设:

生1:选择存款期限长的,这样利息会高一些。

生2:定期存款要考虑利息税。

生3:国债和教育储蓄免征利息税,都可以考虑。

生4:国债的利率比教育储蓄的利率相对低一些,可以优先考虑教育储蓄。

师:课本第111页有两个表格,请同学们再次发挥小组成员各自的聪明才智,按照你们的思路设计存款方案,看看哪些方案的存款利息较高。

3、小组合作,设计方案。

4、每组交流一种方案,说说这种方案为什么取得的利息高而且合理。

师:(根据汇报)看来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合理获得利息的存款方式。根据大家的汇报,老师把各小组化的方案整理了一下,我们一起来看看。

问:对比后,你有哪些想法?如何存款算是合理的?定期存款方案为什么不考虑了?

学生各抒己见。

师:通过探讨,我们知道了存款有许多方式。在生活中,只要我们仔细研究,认真发现,就能获取的方案,让存款合理的获利。

三、活学活用,解决问题。

师:刚才同学们所设计的方案是六年后才取这笔钱的。现在,老师这里也有1万元钱,这1万元四年内不使用,四年后可能会随时取出。请同学们为老师设计一个存款方案,使方案获益。

1、学生分组讨论,设计方案。

2、学生汇报,学生评述。

四、活动结束,畅谈收获。

1、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和收获?

2、你还有哪些需要?

教学反思:

本活动分为课前、课时两部分。课前涉及调查与收集信息活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网络、电话以及银行咨询等多种渠道获得了人民币储蓄、教育储蓄以及国债的利率和相关规定,为课时讨论方案、设计方案、和选择方案做好了准备。课时,教师重点结合解决的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本活动中存款的本金、可存期限以及这笔存款的用途,促使学生整理信息时更有针对性,并为设计教育储蓄存款方案提供合理的理由。

活动中,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共同设计方案,教师启发学生通过讨论逐步认识到,由于教育储蓄和国债都免征利息税,所以相对同期的定期存款,他们的收益相对较高。但由于国债和教育储蓄对存期和提取具有一定的限制,所以为了实现本笔存款收益化,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先后设计出了四种方案,并通过小组汇报形式交流互动,具体算出到期的收入。反馈结果后,教师还让学生充分讨论:如果自己有钱,想怎样投资,在说明理由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投资意识。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