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方案(通用18篇)

时间:2023-12-06 09:57:13 作者:念青松

计划书是一种书面材料,用于规划和概述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工作或学习计划。通过阅读范文,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常见的错误和不足之处,以便我们在编写计划书时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传统家庭美德教育方案

1、通过活动使幼儿懂得节约的重要性。

2、懂得节约要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

3、使幼儿从小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5、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

1、收集废弃的牙膏管若干。

2、生活中有关节约和浪费的多媒体课件。

3、自制教玩具。

一、以操作“挤废弃的牙膏管”引入。

帮助幼儿发现废弃的牙膏壳里还有一些没有用完的牙膏。理解浪费的概念。

二、让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讨论生活中的浪费现象。

讨论:你在生活中还看到了哪些浪费的现象?(请幼儿回答)。

三、观看ppt,引导幼儿发现身边的浪费现象,了解相关节约的方法。

过渡语:老师这有一些图片和录像,我们一起来看看。

1、观看ppt:餐桌上的浪费和饥饿的孩子。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为什么要节约粮食?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到节约粮食?(幼儿讲述)。

2、观看录像:幼儿洗手和餐后漱口的情况和缺水的现象。

提问:他们是怎么洗手、漱口的?浪费水会造成什么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做到节约用水?(幼儿讲述)。

3、观看录像:幼儿画画纸被丢弃在垃圾桶和砍伐树木。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我们应该怎么样节约用纸?废旧物品可以如何再利用?垃圾要如何分类?(幼儿讲述)。

4、教师帮助幼儿提炼节约的三种方法。

四、运用节约统计表,强化幼儿的节约行动。

1、师介绍节约统计表,对幼儿的操作提出要求。

2、幼儿根据自己平时生活中的节约行为,进行操作黏贴。

3、教师对节约行为进行统计,小结。

争当节约小能手,知道节约是美德。

这节社会性活动我主要通过:

1、通过“挤废弃的牙膏管”的操作活动为切入点,给幼儿浪费的概念。

2、开展“说说我们身边的浪费现象”活动。让孩子们深刻体会,浪费现象普遍存在我们身边。

3、开展“观看图片和视频”。像洗手、漱口、画画等这些现象其实在平时生活中很常见,但都不被孩子们重视。当把这些现象以“曝光”形式展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才发现树立节约意识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让幼儿了解资源的紧缺,认识环境的恶化,感受到勤俭节约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4、开展“共同寻找节约的办法”。孩子们通过发现在在幼儿园、生活中存在的'浪费现象,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幼儿意识到,从“不剩饭、不撒饭,把碗里的饭吃干净;洗完手关上水龙头,洗手水可以洗抹布、洗拖把、冲厕所等再利用,在家循环节约用水;纸张两面都能利用,然后再用来折纸,达到物尽其用的目的,等身边小事做起,让幼儿对勤俭节约有了一定的认识,让节约意识在孩子幼小的心灵生根、发芽、长大。”

另外,为了是目标落实到日常生活中,我精心设置了“节约小能手”记录环节。首先,记录表中的四个项目是幼儿生活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写有幼儿号数的黏贴纸和合计栏便于教师和幼儿了解某个孩子的节约情况。便于幼儿根据记录表来提醒自己在这方面做好节约。

勤俭节约,不是这一节活动,就可以达到成效的,所以在最后活动延伸环节,我将“争当节约小能手”活动具体的落实到幼儿的一日生活当中,在班上开展“争当节约小能手”的评比活动,每天一张进行统计,每周评选一次,同时值日生要做好监督检查。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方案

以中华礼仪教育为切入点,以培育学生优秀的民族品质、民族精神、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礼仪为内容,以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全方位,立体化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1、坚持针对性、实效性原则。

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是站在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站在对人的生命负责的高度,不是枯燥乏味的说教,不是应付形式的走过场,而是感悟一场场波澜壮阔的生命历程,传承一部部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的过程,因此必须坚持针对性,实效性的原则。

2、坚持贴近社会实际、贴近现实生活、贴近高校学生的原则,为了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在活动中应尽量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赋予传统美德以时代气息,体现时代精神。

3、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

我们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不能仅仅只停留在感知的阶段,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社会外显行为,要将这种认识化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应坚持知与行的`统一。

1、总目标:

以典型的重大节日为切入点,通过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了解、掌握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知识,增强区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的道德判断能力,不断学美德、行美德、创美德;提高学校德育的整体水平,推进德育内容系统化、科学化、特色化的建设。

2、培养目标以“感恩节”为主题,培养学生孝敬父母、尊重长辈、懂礼貌、讲文明。

以“法制教育”为主题,培养学生诚实守信、遵守诺言、知礼明礼。

以“爱祖国、爱家乡”为主题,培养学生忠心爱国、无私奉献、懂礼行礼。

传统家庭美德教育方案

1、让幼儿知道在生活中要懂得谦让,要遵守一定的规则。

2、让幼儿在实验中感知谦让的重要性。

1、广口瓶、带线的乒乓球。

2、视频《小羊过桥》。

3、课件。

一、教师播放视频《小羊过桥》。

提问:小黑羊和小白羊过桥了吗?他们为什么没有过去呢?(让幼儿带着问题带着反思继续欣赏故事)。

二、师幼共同做实验《闪光的小球》,在游戏中了解谦让的`重要性。

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玩一个游戏《闪光的小球》,(教师出示乒乓球,)这个小球为什么闪光呢,小朋友做完游戏就知道了。

1、教师介绍游戏规则:

(1)、把幼儿分成五组,每组一个广口瓶,每人一个拉好线的乒乓球。

(2)每组幼儿听口令,把乒乓球放入和拉出广口瓶,先完成的一组为胜。

些小组乒乓球的绳子缠绕在了一起,有些小组好几个球拥堵在瓶口,把瓶子悬了起来。

3、教师组织幼儿讨论:刚才的游戏环节,为什么会出现那样的问题呢?(教师把球抛给幼儿,让幼儿在发现问题后自己动脑筋解决问题)。

4、幼儿讨论后重新游戏:经过刚才的讨论,幼儿学会了小组分工合作,大家自觉排好了一定的顺序进球和拉球,游戏进行就顺利了很多。

5、教师小结:小朋友第一次游戏时,争着、抢着,球不能顺利进出广口瓶,大家通过想办法,分工后,一个挨一个进球和拉球,就能很快完成游戏。一个挨一个,就是一种游戏规则,就是小朋友之间的谦让,也就是这个游戏为什么叫闪光的小球,它闪着的就是谦让的光。

三、共同探讨生活中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还需要遵守规则,还需要懂得谦让:

1、幼儿自由讨论:

2、结合课件讲述:

小结:谦让是美德,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要懂得互相谦让,懂得遵守规则。

四、情景表演《小羊过桥》。

小羊也通过我们的活动,知道了应该谦让,看,它们又在小桥上相遇了幼儿分组表演小白羊和小黑羊,演绎新的小羊谦让过桥的故事。

小学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工作方案

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圆满进行,常常需要预先准备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那么问题来了,方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工作方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3、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我们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不能仅仅只停留在感知的阶段,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社会外显行为,要将这种认识化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应坚持知与行的统一。

1、总目标:以“孝、诚、敏、忠、礼”为切入点,通过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了解、掌握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知识,增强区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的道德判断能力,不断学美德、行美德、创美德;提高学校德育的整体水平,推进德育内容系统化、科学化、特色化的建设。

2、培养目标。

以“孝”、“礼”为主题,培养学生孝敬父母、尊重长辈、懂礼貌、讲文明。

以“诚”、“礼”为主题,培养学生诚实守信、遵守诺言、知礼明礼。

以“忠”、“礼”为主题,培养学生忠心爱国、无私奉献、懂礼行礼。

以“敏”、“礼”为主题,培养学生勤奋努力、聪明乐观、明礼行礼。

组长:

成员:

2、加强传统美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在弘扬、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中起着骨干、主导和示范作用,是传统美德教育重要的保障机制。全体教师和辅导员都应参与其中来共同开发研究这一宏大的工程。

(二)立足主阵地找准突破口,扎实开展传统美德教育。

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必须找准切入点,形成以点带面,以面成体的全方位、立体化的教育动态链。根据学校实际,经反复论证我们选定以“孝、诚、敏、忠、礼”作为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突破口,从学生实际出发,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出发,循序渐进地去达到我们制定的培养目标。

2、将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开发楼道文化建设,采取多种形式以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为主题,利用班会时间集体讨论学习。

3、开展“五个一”活动。每两周上一节德育课;每月评选一次礼仪天使;每月举行一次日常礼仪规范大检查;每学期评选一次美德之星;每学期举行一次美德征文比赛。

(三)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深化传统美德教育。

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不能只局限于学校、课堂,更应走出去,深入社会,贴近生活,贵在践行,难在持久。

1、每学期至少两次深入德育基地开展活动。到烈士陵园扫墓,接受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教育;看望孤寡老人,接受尊老爱幼教育。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方案

组长:

副组长:

教师在弘扬、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中起着骨干、主导和示范作用,是传统美德教育重要的保障机制。

全体教师和辅导员都应参与其中来共同开发研究这一宏大的工程。

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必须找准切入点,形成以点带面,以面成体的全方位、立体化的教育动态链。

根据学校实际,我们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突破口,从学生实际出发,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出发,循序渐进地去达到我们制定的培养目标。

1、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是学生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因此,组长应组织全组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传统美德素材,将传统美德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做到紧扣教材、自然进行、点滴渗透、细雨润物、潜移默化。

开发少先队文化建设,采取多种形式以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为主题,利用班会时间集体讨论学习。

3、开展有效实施活动。

每学期举行一次美德征文比赛。

4、通过经典诵读活动,感受中华传统美德,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学生的一生提供营养。

5、各班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开展富有特色的美德教育活。

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不能只局限于学校、课堂,更应走出去,贴近生活,贵在践行,难在持久。

1、每学期深入德育基地开展活动。

2、号召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如爱心捐助活动、安全教育日到街道发放交通常规宣传单等,培养学生奉献精神和礼仪常识。

传统家庭美德教育方案

1、让幼儿学会帮助家里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2、培养幼儿爱家、爱家人的情感。

开展“尊敬长辈周”活动,让幼儿再家中尝试帮助长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一)导入活动:

通过提问引出活动主题。教师:“说一说本周为长辈都做了哪些事情?”

(二)关键步骤:

1、幼儿自由发言,说出自己本周为长辈都做了哪些事情。

2、老师做记录。可以使用大白纸制成记录表,题目为“尊敬长辈周”活动记录表,

底下的表格左边一栏写上幼儿的姓名,右边一栏则对应姓名写上这个小朋友。

所做的事情。如帮妈妈扫地、择菜等。

3、将记录好的.经验图表张贴再教室外礼仪教育专栏里,可以请孩子们有时间进。

行阅读,也可请家长阅读。

(三)引歌套词。

1、自选歌曲旋律,并填词(三字儿歌内容)。

2、老师伴奏,幼儿颂唱。

活动延伸:

1、诗歌欣赏:《妈妈的爱》《让奶奶睡午觉》《爸爸的呼噜》。

2、设立信箱,请家长给孩子写表扬信,正面强化和鼓励孩子尊敬长辈的行为。

家园互动:

1、孝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家园专栏向家长讲解孝敬,希望家长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孝敬长辈,给幼儿正确的影响。

2、平时,家长要引导幼儿养成尊敬长辈的良好习惯。

注意事项:

家长应身体力行地关心长辈,给幼儿树立榜样。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根据《xx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20xx年“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的通知》(皖教秘基〔20xx〕36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20xx年6月至11月。

全市普通中小学校学生(含港澳台学生)和在我市接受教育的外籍学生。

今年“少年传承中华美德”活动主要内容是“小小百家讲坛”、“墨香书法展示”、“寻访红色足迹”、“小小传承人”。

(一)“小小百家讲坛”

各中小学校和各类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组织中小学生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课程内容,阅读经典读物,通过课堂学习和晨会、班会、队会、综合实践等活动,开展诵读,聚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主题演讲,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二)“墨香书法展示”

全面贯彻《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积极推动书法教育健康和深入发展,激发培育广大中小学生学习和欣赏书法的热情,不断提高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珍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和民族精粹,增强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感。

(三)“寻访红色足迹”

各中小学校要通过社会实践、研学旅行、红色旅游、冬夏令营和庆祝建军90周年等活动,组织青少年阅读革命传统故事,观看红色电影,走访革命后代,到革命历史遗址、革命历史博物馆、革命先辈纪念馆、烈士陵园等场所参观,引导学生学习了解我军的历史和使命,了解革命近现代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历史,广泛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进一步加深对革命精神的感悟。

(四)“小小传承人”。组织中小学生在了解历史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发掘家乡的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体验并动手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产品,争做非遗的小传承者。通过各种形式,将家乡的非遗文化广泛传播。通过传承实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内化于心,变成个人的自觉行动。

(一)加强组织,有序推进。

各县区教育局和市直学校要制定切实有效的工作方案,重视并做好活动的组织、领导和宣传工作,充分调动中小学校、校外活动场所的积极性,引导中小学生广泛参与,保证本地区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层层动员,集中展示。

各县区教育局和市直学校要统一部署,层层动员,搭建活动展示平台,将活动部署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个校外活动场所。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组织开展班级、年级、学校以及校外活动场所的比赛和展示活动。

(三)注重导向,严格把关。

各县区教育局和市直学校要认真组织审核、严格把关,确保学生作品能够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做到作品主题鲜明,思想观点正确,内容健康向上。

(四)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各县区教育局和市直学校要加强协调,联合相关部门,整合社会资源,精心设计活动,要协调各类媒体做好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通过大力宣传开展系列教育活动的过程、经验和成果,扩大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共同营造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五)加强管理,确保安全。

各县区教育局、市直学校和各类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要加强安全防范,制定活动安全保障方案及应急预案,落实安全措施,在活动开展前对中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同时,有条件的地区可为学生购买出行保险,确保青少年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

各县区教育局、各市直学校于20xx年10月25日前,将本单位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和4张实景图片(实景图片需注明单位及活动项目等基本信息)电子稿报市教育局德育科邮箱:xxx。

传统美德教育方案

各镇、街道团(工)委,开发区团委,全区各中:

为引导广大少年儿童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推进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通过树立一批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少年儿童道德先进典型,让全区少年儿童学有榜样、行有楷模、赶有目标,用美德力量托举少年梦、中国梦,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树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道德风尚,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团区委、区教体局、区广播电视局决定,在全区广大青少年中开展首届“xx美德少年”评选活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20xx年8月30日至20xx年10月10日。

“xx美德少年”评选活动由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团区委、区教体局、区广播电视局共同主办。主办单位有关负责同志组成活动组委会,组委会办公室设在团区委办公室。组委会办公室将聘请优秀少先队工作者、少先队辅导员、教育专家、新闻单位代表及相关人士组成评审委员会,在组委会指导下负责具体组织评选工作。

表彰首届“xx美德少年标兵”10名,表彰“xx美德少年”40名。

基本标准: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家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模范遵守家庭美德、学生道德、社会公德,品德优良,事迹突出,在引领少年儿童文明风中尚发挥较大影响。

具体标准为:

1、助人为乐——发扬互助友爱精神,在学习和生活上长期坚持帮助有困难的同学,经常帮助无血缘亲缘关系的老弱病残者及其他困难群体;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遭遇不幸或遭受灾害者奉献爱心、排忧解难。

2、自强自立——坚持艰苦朴素、勤劳节俭的好作风,积极参加各种力所能及的劳动;在逆境中保持乐观开朗,以积极的人生态度迎接困难和挑战;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努力向上。

3、诚实守信——具有强烈的诚信意识,在人际交往中,真诚待人,即使遇到困难,仍能坚持信守承诺;言行一致,对事负责;经得起诱惑,有拾金不昧等重大情节。

4、尽责奉献——关心集体,爱护公物,自觉维护教室、校园环境;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热心参与班级和学校工作,主动为老师分忧,为同学服务;积极肯干,默默奉献,赢得师生广泛好评。

5、尊老爱亲——感恩父母,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关爱亲人;在亲人有伤病、残疾等困难情况下,做到不离不弃、守护相助、尽心尽责。

年龄6至14周岁(年龄计算截止到20xx年10月13日)的中生,具有以上五个方面中某一方面的突出美德事迹,能够带动和辐射他人的.优秀少年均可参加评选。

区组委会按照130名候选人名额分配至各学校,完成“美德少年”推荐、确认工作。各中根据评选活动要求,以班为单位组织学生广泛开展学习美德标准、寻找推选“美德少年”活动,经全体学生民主投票,推出本班人选,上报学校。各中校认真审核和讨论研究,确定初选名单,在学校显著位置张榜公示2天,接受全校师生监督,确定人选。9月15日前,各中校将推荐人选及材料报团区委。

(二)初步筛选。

9月16日前,组委会组织评审委员会从130名候选人员中初步筛选出100名参加网络投票。

(三)网络投票。

9月20日至24日,将100名候选人事迹材料上载至xx新闻网,并组织全区投票,网上投票结果占最终成绩的30%。

(四)确定“xx美德少年”名单。

9月24日—25日,经评审委员会再此审定,确定10名学生为“xx美德少年标兵”,40名学生为“xx美德少年”。

为保证评选的公平、公正,各学校务必根据评选标准,采取自下而上、逐级推荐、测评审核、张榜公示等方式进行评选推荐。活动组委会将按照网络投票情况,经评审委员会再次审核,评选出10名“xx美德少年标兵”,在首届“xx美德少年”表彰会上进行公开表彰。

传统美德教育方案

各中队辅导员:

为引导广大少年儿童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推进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通过树立一批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少年儿童道德先进典型,让全校少年儿童学有榜样、行有楷模、赶有目标,形成知荣辱、树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道德风尚,学校决定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开展永乐“认星争优、做美德少年”评选活动。现将评选活动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认星争优、做美德少年评选的基本标准为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家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模范遵守家庭美德、学生道德、社会公德、品德优良、事迹突出,在引领少年儿童文明风尚中发挥较大影响。具体荣誉称号为:

1.助人为乐美德少年——发扬互助友爱精神,在学习和生活上长期坚持帮助有困难的同学,经常帮助无血缘亲缘关系的`老弱病残者及其他困难群体;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2.自强自立美德少年——坚持艰苦朴素、勤劳节俭的好作风,积极参加各种劳动;在逆境中保持乐观开朗,以积极的人生态度迎接困难和挑战;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努力向上。

3.诚实守信美德少年——具有强烈的诚信意识,在人际交往中,真诚待人,坚守承诺;言行一致,对事负责;有拾金不昧等先进事迹。

4.尽责奉献美德少年——关心集体,爱护公物,自觉维护教室、校园环境;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热心参与班级和学校工作,主动为老师分忧,为同学服务;积极肯干,默默奉献,赢得师生广泛好评。

5.尊老爱亲美德少年——感恩父母,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关爱亲人;传承“好家风好家训”。

在校生。

1.公开评选。各班在保证评选公开、公平、公正的基础上,根据评选标准采用自荐、他荐的方式,每班推荐一名优秀学生参加校级认星争优、做美德少年评选。

2.自我介绍。被评选推荐为“认星争优、做美德少年”学生填写“认星争优、做美德少年”申报表,经班主任同意后,报学校德育处。德育处审查,择优上报市、区级人选。

请务必于5月13日(周二)下班前提交各中队所推选的认星争优、做美德少年的相关材料(评选申报表),生活照片一张(背面班级、姓名、心语)上交德育处。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方案

中华传统美德是优秀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操、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集中体现着中华民族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基本价值观。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有效实施素质教育,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小学生正处在学文化、长知识,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在中小学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是教育学生成为品德优良、行为文明、素质全面的青少年的迫切需要;是增进学生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和自信,使中华民族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的必然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青少年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重点,以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基础,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重在实践,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发展。

知行统一的原则。坚持思想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身体力行,在体验中感悟,在实践中提升,努力收到促其思、晓其理、激其情、导其行的教育效果。

继承创新的原则。既要积极吸收和继承中华传统道德中的精华,又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在内容、方法、手段和机制等方面探索创新,使之不断丰富和发展。

协调配合的原则。开展中华传统美德进校园活动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要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网络作用,形成整体合力,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育人环境。

1、全面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各中小学要突出课堂主渠道作用,将经典诵读纳入学校课程管理体系,在地方课程中开设《经典诵读》专题学习内容。其中小学低段主要以《弟子规》为诵读内容,小学高段主要以《三字经》为诵读内容,初中段主要以《论语》、《孟子》为诵读内容,也可以自主确定诵读内容。在开设《经典诵读》地方德育课程的同时,要通过晨会、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等多种途径,组织开展反映传统美德和优秀文化的古诗文、格言和名篇佳作的诵读活动;举行诵读擂台赛,评选诵读优秀学生;引导鼓励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共同引导孩子开展诵读活动。加深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2、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要按照贴近现实、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要求,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不断增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1)开展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华传统节日为切入点,在各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节日民俗活动。引导广大未成年人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

(2)组织开展主题校(班)会、团(队)会,定期举行征文、演讲、讲座、知识竞赛、歌咏比赛和文艺演出等活动,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推动传统美德教育纵深发展。

(3)开展美德少年评选表彰活动。

3、深化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是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涵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层面内容。物质文化要着重构建育人的墙壁文化。在学校墙壁、走廊、教室、橱窗、寝室等处精心合理布置有关中华传统美德的图画、警句、诗词歌赋等,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精神文化要着重营造良好的校风和育人氛围。学校要加强管理,规范办学行为,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制度文化要着重健全各项制度和规范。学校要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学校系列规章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4、积极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1)开展孝雅教育活动。广泛开展孝敬父母七个一活动即每天上学时向父母说一声再见!;每天放学回家后向父母道一声辛苦了!;每天为父母端一杯水或盛一次饭;每周向父母介绍一件发生在学校或身边的有意义的事;每周为父母各洗一次脚或剪一次指甲;每周为家里洗一次小物件;每年在父母生日时送上一份温馨的祝福。让未成年人从家庭入手,从小事做起,养成孝亲敬长的良好行为习惯。

(2)深入开展手拉手互助系列活动。通过城乡少年手拉手助学活动、手拉手情系贫困小伙伴等活动,让学生形成关爱他人,互帮互助的良好习惯。

(3)开展班级我当家、学校我当家、社区我当家系列活动。让学生参与学校、班级、社区管理,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学生自理、自立、自律能力。

(4)开展美德少年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参与尊老爱老、小手牵大手、护绿植绿等志愿者服务和实践活动。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开展中华传统美德进校园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镇中心学校成立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领导小组,刘九云任组长,罗砚平任副组长,统一安排和检查指导各项工作;各学校必须给予高度重视,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认真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确保教育活动顺利推进、有序开展。教育局将把中华传统美德进校园工作纳入学校发展性评估考核体系,强化督导考核和指导检查,通过编发工作简报、举办现场观摩会、开展系列评选表彰活动等形式,推动整个教育活动持续健康发展。

2、建立长效联动机制。实施中华传统美德进校园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学校要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少先队的作用,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要广泛收纳社会各界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逐步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为一体的传统美德教育机制,推动传统美德教育深入扎实开展。

3、营造良好舆论环境。要加强与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的联系,加大宣传力度,及时宣传报道活动的新进展、新成果和新亮点,增进社会各界对教育活动的理解和支持,积极营造有利于开展中华传统美德进校园活动的社会环境。要注重总结提炼,及时发现、宣传、推广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传统美德教育向纵深发展。

传统家庭美德教育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要求,根据《张掖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实施意见》,我校决定全面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活动。

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和《中小学德育大纲》为中心,通过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将学校德育工作虚功实做;通过深化校园文化内涵,创新学校文化,构建适宜学生成长的和谐校园;根据青少年成长的客观规律,高处着眼,小处着手,把口号变成行动,使学生在系列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和教育;通过实践体验,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行为得以内化,逐步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增强学生的道德规范意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让儿童在记忆力、心灵最清澈的时候,直面经典,汲取中华文化的精华,使其受益终身。

1、总目标:

结合时代特征和学校实际,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积极倡导亲子共读,提高个人修养,提升家校文化品位为具体目标,在我校一至六年级学生中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活动。

2、学生发展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兴趣和习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水平。

(2)了解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文学艺术鉴赏水平,陶冶高雅情操,读书明理。

(3)开发儿童的智力潜能,培养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注意力。

(4)通过天天诵读,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回、勇于进取的坚强意志和心理品格。

(5)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热爱祖国、孝亲敬长、团结友爱、文明礼貌、遵守纪律、好好学习、勤劳节俭、遵守公德、诚实勇敢、热爱生命。

(6)通过学生,感染家长,带动全社会兴起学习、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风尚。

传承文明,快乐成长。

1、成立领导工作小组。

2、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组长是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亲自管,亲自督,亲自评,深入参与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全过程。要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作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教师要以身示范,为人师表。

(2)构思并制订传统美德教育工作的总体规划,做好指导、研究、实施、评估等工作。

(3)制订有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评价。

(4)组织教师理论学习,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1、人本性原则。

根据青少年成长的客观规律,让儿童在记忆力、心灵最清澈的时候,直面经典,汲取中华文化的精华,高处着眼,小处着手。

2、整体性原则。

开发潜在的课程资源,重视隐藏在课内外和校园文化中潜在的课程因素及对学生发展的作用,使学生在系列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和教育。

3、发展性原则。

通过实践体验,把口号变成行动,情感得以升华,行为得以内化,逐步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使其受益终身。

4、时代性原则。

为了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在活动中应尽量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贴近未成年人,赋予传统美德以时代气息,体现时代精神。

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时间:每天早晨8:00—8:20,中午2:30—2:50各20分钟时间积极组织开展诵读活动。

形式:首先教师带读、优生领读、单个诵读、对诵、小组诵读、集体诵读、吟诵表演、自由诵读、也可以配经典音乐读,学生自主选择,抑扬顿挫,生动活泼,轻松愉悦。还可以开展接龙赛、擂台赛等形式的诵读比赛,充分调动学生的诵读积极性。

在规定诵读时间内,学生能自然张口成诵,不要求学生会背,不过细讲解。定期更换篇目,不要执著于让学生全部背过,更不要强求学生背诵程度上的步调一致,要进度,不要程度。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随笔

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受到关注,这让记者想起了一个人――栾传大。前,时任吉林省辽源市教育科研所所长的栾传大,在全国第一个提出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课题,倡导在中小学生中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践活动。后来,他提出的这一课题研究和开展的实践教育活动推广至全国。现在的栾传大已是吉林省教育科学院的副院长了,主管的事情很多,但他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研究和实践仍“情有独钟”。日前,记者再次采访了他。当记者向他提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关系”问题时,他一语中的地指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核心的东西仍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传统道德中的精华仍然是现代社会重要的精神资源,尤其是青少年道德形成的基础。”他的这种执著态度,使我想起当初他开始进行传统美德研究的背景来。上个世纪80年代末,社会上存在着一股以反传统为“时髦”的民族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伦理道德滑坡。很多人对青少年的道德滑坡感到迷茫。这时的栾传大就是从“根”上来找原因,也从“根”上找“药方”的。他说,青少年的问题,要从教育上找原因,就是我们的德育把自己本民族传统中最可贵的道德文化给忽视了。现在必须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将失传的东西找回来。从1990年到现在,栾传大始终执著他的这种追求。他一方面笔耕不辍,在报刊上撰文宣扬中华传统道德精神,先后共发表了100多篇文章;另一方面,他一如既往地在中小学中进行中华传统美德的实践教育活动,实验区、实验校遍及全国。而且,由他牵头的中华传统美德实践研究总课题组每年都召开一次研讨会,到现在已成功举办了13次大型学术年会,探索并实践了传统美德教育学校、家庭、单位和社区4条教育途径。他领导的课题研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教育效益,为学校德育工作注入了生机,很多实验学校的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学生道德水准与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关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涵,学者见仁见智,各有其说。栾传大则认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应该是优秀的民族品质、民族精神、民族气节、民族情感和民族礼仪的总和,这五个方面的.文化精华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关系的基本价值,反映着个人自我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这都是我们民族的精神遗产,是永不枯竭的教育资源。继承和发扬这些精神遗产、这些传统美德,对培育青少年基本人格的形成和情感的形成,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栾传大等一批热心这项工作的科研人员和教育工作者们,一直在做着这种“薪火传播”的工作,应该说,他们做得十分认真,也有成效。但是,栾传大认为,他们毕竟是教育科研人员,他们的力量有限,影响有限,工作力度有限。他说:“现在的中小学教育存在很多问题,学校为追求升学率,对青少年的道德素质、思想品质、综合素质等问题无暇顾及,德育被束之高阁。”这个问题令栾传大“束手无策”。他说:“我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能够将传统美德教育纳入中小学思想教育课程中。”栾传大最后还是乐观地说:“值得庆幸的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近日出台了,这是一个战略性的文件,关系到我们民族的振兴。”去年8月,栾传大自费创建了全国第一个“中华美德网站”。他说,他创建这个网站,一是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服务,二是在全球弘扬东方道德文明,最终的目标是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代一代传下去。

校园美德教育方案

xx中心小学开展“立德树人,同心共筑中国梦”师德主题活动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县教育局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我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实施方案。

立德树人,同心共筑中国梦。

xx中心小学全体在职教师。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1、统一思想,加强领导。

开展师德建设活动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要高度重视,要成立“立德树人,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由德育处落实具体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做到统一思想、精心组织,确保活动顺利推进。增强师德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2、注重创新,加大宣传。

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师德教育新方法、新途径,增强师德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要不断拓展宣传渠道,在宣传栏、学校网站上开设师德专栏,丰富教育载体,充分运用座谈、访谈、演讲等形式,扩大师德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3、注重实效,扎实推进。

要切实提高广大教师对师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着力解决师德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增强师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在发扬以往师德建设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研究新问题,创新活动方式,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1、全面动员部署和开展相关活动阶段(9月份)。

召开全校教师会议,对今年师德建设活动作动员,对活动进行部署安排。并制定主题教育实施方案,并开好专题动员会,进行宣传发动。要以校园网、宣传栏等为载体,多方营造氛围,宣传开展“立德树人,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教育的重要意义,激发教师自觉参与主题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师德师风教育月和第29个教师节开展师德师风演讲活动、优秀班主任和优秀教师表彰活动、教师节慰问活动等。

2、师德建设学习教育阶段(10月份)。

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认真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明溪县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实施细则》等,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边学习、边思考,写出心得体会或感想。

3、开展师德大讲堂活动阶段(11月份)。

进一步引导广大教师积极投身道德实践活动,不断提升教师思想道德修养,弘扬“立德树人,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师德风尚,传播优秀教师师德故事,推动先进师德理念,外化于行,努力建设一支全面发展的的教师队伍。

4、开展师德评议阶段(12月份)。

开展学生对教师、教师自我、家长对教师的师德评议活动。评议内容具体涉及:教育思想端正、举止文明、作风正派;关心爱护学生,做到不侮辱、体罚学生或变相体罚学生;不接受家长宴请、礼品,不从事有偿补课;尊重学生人格、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关心帮助学困生;工作热情高,关心爱护学生等。

5、总结表彰阶段(1月份)。

应妥善整理、保管师德建设活动的各项资料。学校将对师德建设活动综合考评。对师德建设活动成效突出的个人予以表彰。

传统美德教育活动方案

通过展示活动,了解中华传统文化,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与熏陶,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1月16日周五下午(具体待定)。

本次主题活动分成四个阶段进行。

(一)第一阶段:活动准备。由各部负责老师准备好活动材料。

(二)第二阶段:活动开展。

各部负责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传统文化的内涵,指导学生了解一项传统文化内涵。

(三)第三阶段:成果展示。成果展示分为五个部门举行:

(四)第四阶段:总结评价。

评选出若干优秀作品、先进团队,对整个活动进行总结评议。

1、九聋指派代表说明灯谜的来历,并让在场学生猜谜。

2、五聋指派代表说明脸谱的.种类以及每种脸谱代表的含义(背景音乐:说唱脸谱)。

3、高培一、二、三班每班选派二到三名代表展示自己书写的迷你春联,说说春联的由来,并大声朗诵(背景音乐:春节序曲)。

4、校书法小组成员上台展示春联的贴法。

5、低培一、二、三班每班选派一名代表上台朗诵《弟子规》。

6、中培一、二、三班每班选派一名代表上台搓汤圆,时间规定为一分钟。(计时:背景音乐:欢乐中国年)。

7、颁奖仪式(集体奖三个,个人优秀作品奖10个)。

500元。

“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活动方案

20xx年“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包括“小小百家讲坛”“墨香书法展示”“寻访红色足迹”“小小传承人”“我的家风故事”“英雄在我心中”六项活动。

1.“小小百家讲坛”。组织中小学生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阅读中国古典文学、民族文化、历史典故、神话寓言等经典读物,开展诵读和主题演讲,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2.“墨香书法展示”。积极推动书法教育健康和深入发展,激发培育广大中小学生学习和欣赏书法的热情,不断提高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努力增强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感。

3.“寻访红色足迹”。要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研学实践教育、冬夏令营等活动,组织中小学生到革命历史遗址、革命历史博物馆、革命先辈纪念馆、烈士陵园等场所参观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学习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历史,加深对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的感悟,传承红色基因。

4.“小小传承人”。组织中小学生在了解历史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发掘家乡的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体验并动手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产品,争做非遗的小传承者。通过传承实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内化于心,变成个人的自觉行动。

5.“我的家风故事”。鼓励中小学生收集自己家族中的优良家风故事,通过征文、演讲、主题班会、微视频等形式进行展示,大力弘扬勤俭、节约、孝顺、坚韧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质,教育引导学生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培养学生先大家后小家、为大家舍小家的家国情怀,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6.“英雄在我心中”。通过宣传英雄模范人物事迹,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阅读英雄革命家书,走访革命后代,举行歌咏比赛和文艺演出等,引导学生铭记英雄,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传承和弘扬无私无畏、精忠报国的英雄精神。

美德教育方案

为充分发挥家庭在廉政文化建设中的阵地作用,强化党员领干部及其家庭成员的廉洁自律意识,构筑反腐倡廉的家庭防线,镇党委会研究决定于20xx年8月—10月在全镇开展廉洁家庭创建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倡扬良好家风建设廉洁家庭。

全镇党员干部家庭。

通过开展“立家风家训、亮家风家训、晒家风家训”活动,弘扬廉洁理念,营造以廉养家氛围,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及其家庭成员牢固树立遵纪守法、诚实守信、仁爱正义、崇廉尚洁意识,以好家风促党风政风、带民风社风,推动良好家风的实践养成和自觉传承。

(一)宣传动员(8月1日—8月20日)。

8月1日,召开座谈会,正式启动该活动。

通过单位公示栏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平台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活动,同时发放廉洁家庭倡议书,动员领导干部家庭参与,营造浓厚的“争晒家风家训、争做廉洁家庭”的氛围。

(二)立家风家训(8月21日—9月10日)。

以各村为单位,结合实际情况,传承、借鉴、总结、提炼各自家庭的家训、家规、家书等,将无形的家风“立”起来,更好地传承和培育。

(三)亮家风家训(9月11日—9月31日)。

将征集的家风家训按类别进行收集、整理,进行公示。通过召开座谈会、宣讲会等形式带动党员干部热议、看齐、学习。

各村请于9月10日前,将收集家风家训(备注作者的姓名、单位及职务)和全家福照片的电子版报送镇党政办。

(四)晒家风家训(9月11日—9月31日)。

将举办党员干部“家风家训”展,在宣传栏进行展示,将制作汇编党员干部家庭家风家训手册,供各单位各部门学习。在全镇范围内组织创建“廉洁家庭”典型户,进行“讲我家故事”宣讲。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村要加强对廉洁家庭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成立以党组织书记为组长,有关成员组成的`领导小组。结合各自实际,创新活动载体,制定针对性、实效性强的活动方案,确保活动效果。

(二)明确工作职责。各村党组织要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并及时跟进,抓好活动组织落实。

(三)加强宣传报道。将开设专版宣传栏加强宣传,努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各村要在活动期间加强宣传报道,扩大活动的社会效应。

(四)抓好任务落实。各部门要将廉洁家庭创建活动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内容,细化任务,落实责任,严格按照活动要求认真抓好抓实。

县开展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精选文档

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教育领域中,经研究决定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吸收与传承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已经成为中华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在感知、体验和创造中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提升民族自信,振奋民族精神,从小就自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让孩子们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夯实思想道德基础,形成道德行为规范,成为具有传统文化根基的现代人。

2017。

4

2020。

12。

活动将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结合各学区学校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活动方案和具体实施计划。组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让艺术家、书法家、画家、民间艺人等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带到少年儿童中去,同时设计有效载体,以体验教育的途径,让广大少年儿童在参与、学习、体验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在他们心灵深处播种下中华传统文化的种子。每年五月将进行活动成果的集中展示,并以此作为推动活动进一步深化的方式,以巩固活动效果,推动活动持续深入开展下去。以古诗词和经典古文作为诵读主要内容,通过对古诗词和经典古文的学习和颂读增强少年儿童的母语语感,提高普通话水平和写作水平。以动手为主,融折、剪、画、玩为一体,从不同侧面激发少年儿童的参与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结合县民间艺术家协会优势,挖掘临城优秀民间手工艺制作工艺,传承和保护优秀民间传统文化。与书法课程和学生社团活动相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评比和展示,帮助学生了解民族审美立场,陶冶道德情操和塑造完美人格,增强孩子的自由与创造精神。开展“知声腔国粹爱家乡文华”戏曲文化进校园活动。以戏曲艺术表演团体进校园演出或组织学生观看专题展览等多种形式,每年让全县在校生免费欣赏一场优秀戏曲演出;通过宣传橱窗、校园广播等形式进行戏曲知识的宣传展示;开展学生戏曲社团,邀请戏曲表演人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定期到校专题讲座;进行戏曲文化进校园示范学校创建活动,充分展示学生听戏、品戏、学戏的风采和成果。整理、挖掘、包装临城传统趣味活动和体育项目,通过社团活动、课题研究、体育课程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临城传统的活动形式,增加团队意识,感受传统活动的魅力。民族音乐和舞蹈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我国各族人民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和舞蹈,内容丰富,各具特色,各学校可结合本地流传的民族音乐舞蹈进行有目的的挖掘。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丰富春节、元宵、清明、七夕等传统节日文化涵;把传统武术、传统历法、节气、生肖、医药以及服饰等知识作为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深入开展“爱我中华”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利用重大历史事件和中华历史名人纪念活动、国家公祭仪式等展示爱国主义深刻内涵,培育爱国主义精神;“以仪促礼提高知行能力”为主题,加强礼仪教育,通过活动体现仪式感、庄重感、荣誉感,彰显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时代价值,树立文明古国、礼义之邦的良好形象;把社会规范同学生守则、社会公约等相结合;弘扬孝敬文化、慈善文化、诚信文化,挖掘和整理家风、家训,用优良的家风家教培育青少年。结合社团活动,各学校编写具有明显的地方特点,使广大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家乡的风土民俗,当地文化底蕴,传承好家风、好家教的良好氛围。各学校可结合

2015。

年局下达的校本教材承担课题进行有重点的编写。

--。

临城南调的传承;石城学区开展书画及手工艺等,各学区学校可进行充分调查研究来确定。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头脑去想,用自己的双手去做,用自己的嘴巴去说(唱),从而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各学区、县直学校要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树立民族自信心、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要把这项活动作为国民教育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因地制宜,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和实施计划,分阶段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具体又扎实有效地落实下去。

以学校为单位,积极整合当地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组织传统文化进校园;每个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符合本校特点的传统文化内容,开展学习、体验活动。每个学校要形成一至两个有特色的传统文化活动品牌。

传统文化中的知识、艺术形式和民间工艺只是传统文化的皮毛,深层次的价值观念、思想和行为方式才是传统文化的内核。要坚持与学生心智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发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并将其以适当的方式渗透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和游戏活动中,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幼小的心灵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产生热爱祖国的情怀。

要充分发挥板报、网站等阵地作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宣传和介绍,在校园内营造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要充分利用媒体和少先队阵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中的经验总结出来进行推广,对活动中典型的事例及时进行宣传,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幼儿园美德教育方案

1.知道邻里相处彼此之间需要互相帮助。

2.愿意在邻居需要帮助的时候,力所能及地伸出援助之手。

3.通过在引导学生关注自己身边邻里之间互相帮助的事例,激发他们对邻居有难时热心帮助的情感,感受邻里之间只有互相帮助,和睦相处,才能使生活更加美好。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制作一个大“电视”。

2.搜集邻里之间互相帮助的感人事例。

3.指导学生做好调查了解,与语文教师协调,让学生把捕捉到的事例写成文章,教师从中筛选。

学生准备:

1、调查、了解邻里之间互相帮助的事例。

在语文教师的指导下写一篇关于邻里之间互相帮助的文章。

教学过程。

师:(坐在“电视”后面扮做主持人)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现在你们收看的是少儿电视台的“金花筒”节目。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今天我们谈论的话题就是有关邻里之间互相帮助的事,还要谈在邻居有难时,我帮了什么忙。

师:同学们,课前老师让你们调查你们家,包括你个人和邻里之间互相帮助的事,你们调查了吗?好,现在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一下自己调查的结果。

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交流。

师:深入学生之中,倾听、感受、捕捉感人事例。

生:每组选出最感人的.事例到“电视“里去汇报。

师:听了以上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邻里之间的故事,你有何体会呢?

师:(大屏幕上出示图片,图片既教科书中插图)请大家看屏幕上的五幅图片展示的就是邻里之间互相帮助的事,现在咱们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一个内容,用你喜欢的方式,表演一下好吗?要求:一定要真实可信。

生:小组合作(选内容、分角色)模拟表演。

师:巡视指导。

生:到前面为大家表演。

师:同学们,“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生活中的每个人、每个家庭都离不开他人的帮助,而邻居是我们最近的朋友,所以说,只有邻里之间和睦相处、互相帮助,我们的生活才会更愉快、更美好。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