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在公共艺术设计的应用论文(实用17篇)

时间:2023-12-08 17:21:44 作者:QJ墨客

范本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掌握特定写作类型的要点和技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范文范本,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

游戏动漫艺术设计中数字化三维构成的应用优势论文

摘要:三维构成主要研究立体形态如何在三维空间中组合构成。目前数字化已经是设计领域的必备手段,不仅广泛应用于实体空间的立体构成研究,还实现了虚拟空间的立体构成探索。本文主要对游戏动漫设计领域中三维构成的数字化应用路径进行总结并对设计的空间、动态变化等拓展进行了探究。

三维构成即立体构成,立体构成是一门研究在三维空间中如何将立体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成赋予个性的美的立体形态的学科。真实的世界里,任何空间、形体等,都包含着点、线、面的组合,不同的构成组合就会形成不同的立体。三维构成是研究立体造型各元素的构成法则,其任务是揭开立体造型的基本规律并阐明立体设计的基本原理。任何三维造型除了包含形态要素,还包含色彩、肌理材质等要素,这些要素也是三维构成所包含的内容。

目前三维构成的思路广泛应用于设计的各个领域,例如传统的工业设计、平面设计、建筑设计、装潢设计等领域,而电脑辅助设计已经是目前最主要的设计手段。作为三维构成研究,可以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如三维设计类软件辅助构成三维形体,也能通过3d打印等方式把数字化的三维模型实物化。而目前新兴的媒体视觉艺术、动画游戏设计等,完全就是虚拟的三维世界。在这些数字化互联网等领域,三维构成就是数字化的。因此,可以这样说,数字化三维构成主要研究电脑辅助立体构成和数字虚拟立体构成。

传统的立体构成设计受制于现实,有一些局限性。首先,立体构成设计先要在二维的纸面上绘制设计草图,而立体形态本身是在三维的空间里构成的,但这种草图绘制是会产生三维到二维再到三维的翻译过程,部分制约了人的想象力。其次,在进行立体构成设计过程中,常需要对形体进行反复尝试推演,传统的手工设计方法会耗费大量时间完成制作,没有更多精力去设计思考。再次,受制于生产工艺和材料成本的限制,很多工艺复杂的造型和材料昂贵的质感也难于实现。

应用数字化方法来完成三维构成,就能利用计算机强大的运算功能优势,迅捷虚拟实现三维形体,大量演算推理三维结构的不同组合,不受限制的实现各种材质视觉呈现,从而轻松解决上述问题,也拓展了三维构成设计的思路。

游戏动漫主要有二维和三维两种类型。对于三维游戏动漫,不论是模拟真实还是虚拟幻想的空间,都可以把空间和形体概括为点线面的组合。这些元素按照不同的美学规律,可以构造出不同节奏美感的造型。例如写实风格的动画电影《功夫熊猫》系列,里面的各种中式建筑所呈现出来的均衡、多样统一等形式美感,都是三维构成的形式法则在指挥。而虚拟幻想的空间,其三维构成的创新拓展更加广泛。还有许多简约风格的游戏动漫,例如最近流行的手机小游戏《跳一跳》里每个基石都是立方体、圆柱体等基本的几何体,而他们之间的相对关系又构成了一个大的空间,如何呈现正是三维构成研究的领域。

对于二维动漫游戏,虽然不是每个空间每个造型都可以用3d的方法再呈现,但它们很多也是把三维立体的空间和形态用二维的视角来呈现,例如很多被称为2.5d的游戏,就是用三维软件先把场景或者角色做出来,然后选取一个视角用二维的方式渲染呈现,作为游戏的背景,再把带有三维动画效果的角色放在场景里活动。2.5d游戏多利用2d的sprite来模拟出3d环境,免去纯3d图像出来所涉及的大量计算工作,从而使模拟出来的立体图像得以更快显现。以游戏《德军总部3d》为代表,看似立体的画面全由演算法构成,和多边形技术没有任何关系。这是用二维的图形图像算法解决三维的形体在固定视角的视觉呈现,也是数字化三维构成不同于传统立体构成的特点之一,即虚拟的三维构成。并非需要实物真的做出来,只要能让人视觉观感是真实的就可以。三维形体就可以用数字化的方法模拟出来,三维造型的各种构成,可以借助数学公式等方式来设计。还特别要指出有一种矛盾空间的研究,即二维画面上是合理的空间,实际三维空间是无法实现的。例如《纪念碑谷》这款游戏,里面借鉴了着名荷兰版画家埃舍尔的视错空间画作《观景楼》、《瀑布》等等,其基本要素是着名的没有尽头的“彭罗斯三角形”。这些为数字化三维构成的创新开拓了不同的方向。

游戏动漫的三维造型虽然只是在视觉上呈现,但是也有色彩光感和材质肌理感受,仍旧需要把这些要素用软件表现出来。尤其材质肌理触感,是需要用视觉的观感来模拟真实的触感。因此,三维构成的结构形态、色彩光感、材质肌理几个要素,都在数字化的游戏动漫世界里有数字化呈现。

数字化三维构成,主要是用电脑辅助设计方法来模拟立体的空间和形体。首先要用到三维建模软件,有maya、3dsmax、rhino、zbrush等,里面的poly(多边形)建模,就是由点、线、面来形成体积,完成形态的构成。而里面的材质、灯光模块,则是色彩和材质肌理效果的实现。很多时候要把实物用3d扫描仪扫描建模或者反过来把数字化的三维模型用3d打印机打印出来实物,这里就需要用3d扫描软件和3d打印机辅助软件,以及配合数字化三维模型修改的上述三维软件。当然,对于二维画面来表现三维形体,还辅助使用photoshop、ai、等软件表现色彩肌理,绘制不同视角造型等。

对于动态的三维构成,还要用到动画制作软件、特效软件如ae等,还有游戏引擎软件如unity、unrealengine等。这些又增加了时间轴向,三维构成具备了流动节奏美感。对于二维动画游戏,可以用二维呈像数字化方法来模拟三维的形体,还能实现矛盾空间的视觉呈现,这些设计要借助数学公式,需要用到脚本语言如maxscript等。

利用电脑辅助三维构成设计,可以跳过传统的路径,不用草图、和草模,直接用三维构思的空间思维,用三维软件把所想表达出来。数字化三维形体塑造和空间构架在建模比实物草模制作要快,便于反复修改,而且不受材料限制,可以尽情发挥。同时,三维软件可以结合程序脚本语言,对造型的排列、重复、渐变等空间规律可以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创造出数字美感韵律的构成。因此,数字化三维构成方法节省了设计表达所需时间,也不需要实际使用材料,既提高了设计的速度,也拓宽了设计思路。

游戏动漫本身就是数字化的,在设计制作过程中,已经用数字化的`方法来实现三维空间和形体了。因此,在设计各种风格的产品作品时,从开始的原画脚本设定,到三维场景、三维角色、三维道具等内容的制作完成,整个设计思路都是按照数字化的方法来完成,这样省去了实物样品制作的中间过程,可以不受材料费用、物理力学等限制,只要观众和玩家认可,就能够在虚拟的世界里制作出来。三维造型的色彩光感还有肌理质感,通过材质设定绘制和灯光渲染等路径来实现。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动画和游戏都要有一个简模测试,即在角色模型等制作过程中,由导演和动画部门先用简单的形体代替场景中的房屋、道具、角色等等,然后设定动画和镜头变化,即用三维构成的语言来设定后期完整动画的空间格局和形体运动,这也涉及到三维构成的动态变化,使其在时间的维度上得以发展,区别于传统的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等固定的三维空间形体。

对于二维动画、游戏,还有模拟三维结构和形态的另一种设计思路,例如之前提到的2.5d游戏。这可以更加发挥数字化的优势,创造出不可能实现却又好似真实的三维形态结构,如矛盾空间。这是用三维立体思维再借助二维图形图像数字规律这条路径来创造更多的模拟三维构成。

对于游戏动漫的周边产品设计,如今3d打印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样品制作,将实物展示变得便捷。运用3d打印技术,原画设计师们的设计可以制作出来,曾经的概念图现在变为实物模型,尤其是复杂造型设计都能实现。还有数控切割、数码雕刻等方式,可以创作多种材质的周边产品和艺术品。这些都是数字化三维构成应用于动漫游戏周边产品设计制作的有效路径。

3、结语。

数字化三维构成已经普遍应用于游戏动漫设计的各个环节,设计过程也是三维构成的创新创作过程。数字化方法的三维构成设计也为设计开拓了更多的发展轴向,例如动画制作时时间轴向上的形态变化。

参考文献。

[1]田培.立体构成数字化教学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

[2]沈时.浅析3d打印技术对立体构成教学的影响[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01).

[3]于舒婷.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数字化立体构成教学的启示[j].艺术科技,2017(07).

基于数字化技术的艺术设计教学艺术论文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将计算机应用技术与艺术设计紧密联系在一起,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图形图像应用软件,设计出别具风格的艺术设计作品,将现代科学技术和艺术设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计算机就是设计人员手中的应用工具,操作起来更快、更好,而且使用起来很方便。

计算机的图形图像应用技术为设计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技法,更为设计师提供了实现创意的无限潜能。不仅给设计的过程带来变化,同时也极大地影响着人们设计思维方式和艺术设计的教育教学方式,并使其产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计算机的图形图像设计软件是各种设计工具和应用技巧的整合,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能够看到设计作品时的每一个微妙细节,也反过来对设计师的整体素质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如对设计的造型、设计的色彩、构成设计,以及审美能力的促进和提高,对艺术设计教学的改革起到了促进作用。

一、数码时代教学过程中的角色转变。

在传统的艺术设计教学中,是以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的训练为中心建立的教学体系,教师的课本、范画是学生在学习专业过程中最重要的信息来源,是学习知识和创新发展的权威,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吸收以及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是“主体”、学生是“客体”。学生是以学习和掌握专业技能为主要活动,学生的思维过程侧重于对专业课和技能的训练,教师则起到了教育和培养的作用。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伴随着生活节奏的变化和信息视觉化的发展,数码技术的应用设计正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在艺术设计中,如何将设计的语言在计算机图形图像软件中更好更快地灵活应用,是教育教学要研究的课题。

在数码应用的教学中,教师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转化为引导者和协作者,这就使教学任务发生了根本变化,由过去评价学生的专业设计作品,转为评价学生的制作过程和思维方式。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探索和研究,提出专业性的设计课题,并组织学生讨论和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式。这样,教师在课堂的活动中的不可预测性就增加了,他们要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合理化建议作好准备,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转化为主动的学习,这样他们会发现自己应当担负的责任,激起自己的学习欲望。

艺术设计是理性的'思考,理性思考是设计的主要特征。计算机再先进、再实用,也是人编写出来的程序语言,是进行艺术设计的使用工具。和我们平时所用的笔、纸、颜色一样,都是使用工具。计算机技术是表现方法,比起传统的手绘表现方法来,有快、精、准等特点,并且效果图很快就出来了,很直观,只有精通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的操作,技巧熟练,才能更好地表现艺术设计的作品。电视的出现并没有将电影取代,录音机的出现并没有使现场演唱会绝迹,计算机的应用并不能说明手绘设计的结束,二者将并行不悖,同时存在。

数码应用技术在艺术设计教学应用中也产生了众多负面效应,如在设计作品时出现了重“表现技法”轻“设计思路”的倾向,设计时把招投标变成了电脑效果图的竞赛。学生在学习设计时花在电脑效果图上的时间,远远超过了对设计方案构思的时间,重“效果”轻“创意”的情况十分严重。要清醒地认识这个问题,设计图是设计师的图形语言,是用图像这种直观的形式表达设计师的意图和理念,具有自由、快速等特点,效果图只是一种表现手段,它是不能离开设计思维的,设计思维是本,效果图是末。二者不可本末倒置。

三、应用软件简介。

应用软件中又分为二维软件、三维软件两大部分,下面来分别介绍:

1.二维软件。

二维软件通常又叫平面处理软件,专门处理二维空间内艺术领域里的问题,主要应用软件有photoshop、coreldraw、flash等软件。

(1)photoshop。

在众多的图像处理软件中,adobephotoshop的使用是最为广泛的,最新版本是photoshop8.0,以集成多种绘图、修饰和特殊效果工具而著称,可以在点阵图像中合成可编辑的矢量图形。轻松组合线条和各种形状,以便创建矢量蒙版。无论是单独一行,还是整个段落,都可以建立并定义边缘锐利的矢量文本。用户可以在任何时候迅速地重新编辑它们,可以输出含有与分辨率无关的矢量文本的图像数据。甚至可以保留图层信息。新的图层设计功能允许赋予图层可编辑渐变、图案和填充色以及色彩调整。photoshop的功能非常强大,使用它可以完成很多工作。

(2)coreldraw。

coreldraw是一款和photoshop拥有同样地位的绘图设计软件,也是世界一流的平面绘图软件。coreldraw的集成环境为平面设计者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和最方便的工具。

(3)flash。

flash是美国的macromedia公司推出的优秀网页动画设计软件,它是一种交互式动画设计软件,可以将音乐、声效、动画以及富有新意的界面融合在一起,制作高品质的网页动态效果。

2.三维软件。

三维软件通常又叫立体处理软件,专门用以处理三维空间内艺术领域里的问题。主要应用软件有3d.max、autocad、maya等软件。

(1)3dmax。

3d.max是discreet公司推出的一款cg行业优秀的三维软件。它基于pc平台,是全球销量最好的专业建模及三维动画制作软件。为用户提供了超群的专业三维工具。主要功能有:

动画:

3d.max生动逼真动画制作,已得到商业界的公认。3d.max提供专门的动画控制工具,可控制每一个动画参数。包括新的虚拟替身动力学和快速精确的传递模拟解算器。

渲染:

3d.max6.0提供更快速的生成照片质量的复合扫描线渲染器,包含了全局照明和照片级灯光工具。还实现了无限制的分布式网络渲染功能。

灯光照明:

3d.max6.0实现了全照片级的les照明系统的控制方案。包括阴影、阴影颜色和强度、投影、图像、对比度、边界柔度、弱化及衰减。实现物体表面级别的照明调节。

(2)autocad。

autocad是计算机领域最有影响力的软件包之一。利用该软件可以方便地结合平面图形、轴测如三维图形,并可方便地标注图形尺寸,输出图形和渲染三维图形。它的功能强大,通用面广,开放性好。

(3)maya。

maya是目前世界上最优秀的三维动画的制作软件之一。在三维动画制作、影视广告设计,多媒体制作甚至游戏制作领域都有很出色的表现。凭借其强大的功能、友好的用户界面和丰富的视觉效果,一经推出就引起了动画界和影视界的广泛关注。

四、艺术语言在计算机中的应用。

在艺术设计教学中要注意将艺术里面的设计语言运用到数码设计中去,使学生更进一步理解并认识到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同时可以了解数码应用和专业设计的关系。

首先,以二维的adobephotoshop为例,photoshop不仅可以处理图形图像,还具有强大的特效文字处理的功能,再加上由第三方厂商提供的“滤镜”(lmage),功能则更加全面,提供了快捷键方式、工具菜单、选择工具、图层工具、历史记录、颜色通道等等。在讲解photoshop的命令时,要尽量和艺术语言联系起来,这样学生学起来就会又快又好,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如在讲解,橡皮图章工具时就可以和连续纹样中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的骨式、组织形式结合起来讲,在连续纹样中理解橡皮图章的使用,就很容易理解。再如讲解photoshop中的“滤镜”菜单时要和色彩构成中的特技运用联系在一起讲,学生就会接受很快。像字体特效字的应用要与字体设计的设计语言和设计理念联系起来讲授。这样才能更好地将专业基础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其次,以3dmax为例,它同样具有许多的优点:有很强的建模功能和超强的编辑修改功能,模拟显示材质贴图和灯光,有良好的动画效果。在讲解时要同样运用艺术设计语言来讲解3d.max设计语言,学生理解起来就会又快又好,如将array(陈列命令),采用平面构成中的重复讲解,学生就会加深理解和记忆。3d.max中的loft(放样)功能,是3d.max的建模强有力的工具,有shope(截面)、形状和path(路径)两部分组成,与构成的教学相联系,就容易理解了,我们都知道,点的运动轨迹是线,线的运动轨迹是面,面的运动轨迹是体,shope的运动轨迹就是path。在灯光位置设定中:要根据环境的需要来照射灯光;要根据构图的原理来定光影的位置。在整个设计中,每个结构都有自己的三维坐标系统,坐标系统必须统一,如果不一样,那么渲染时有些结构的面就看不到效果。这样看来,计算机的语言艺术与设计语言有很大的一致性,只是在表达方式上不一样。

总之,我们在艺术设计教学中,既要强调计算机图形图像软件学习的重要性,也要强调艺术设计理念和它的联系,在教会数码应用技术同时,要与专业特点结合起来,启发和引导学生如何运用计算机去创作符合人们审美要求的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王爱之著《当今的设计教育》,原载于《装饰》第3期。

[2]周红生、钱涛编著《浅淡产品包装的数码设计》,原载于《中国包装》第1期。

[3]潘公凯、卢辅圣编著《现代设计大系——视觉任达设计》,上海书画出版社,6月。

[4]黎志伟著《室内设计中的制作与创意》,原载于《装饰》第2期。

[5]孙义著《信息时代对设计观念的影响》,原载于《装饰》20第2期。

基于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论文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普及,许多智能化的仪器也不断涌现,促进着水利工程测量技术不断向数字化迈进。由于数字化测绘仪器设备体积小、定位精确、重量较轻,应用在水利工程的测量中比较方便,目前我国水利工程的测量已逐渐运用数字化测绘仪器与技术。此外,数字化测绘飞速发展的同时,还可以加快测绘行业朝着自动化与现代化方向发展的速度。

1水利工程中运用数字化测绘的优势。

数字化的测绘技术就是将早已采集结束的有关地形数据、地貌信息用数字化的形式转化出来,再通过对应的传输接口输入计算机里面,在计算机进行处理之后,生成了一些简单明了的电子图。而且现在的数字化图形相比于传统的纸质图形来说,更利于数据传输与保存,通过计算机处理出来的数据也较为精确。

目前,我国的测绘技术已经研发出一种便携式的计算机,这种计算机可以带到现场对数据进行采集以及制图。数字化测绘技术逐渐向自动化方向发展,不仅可以自动地提取相关方位、距离、坐标、面积等,而且还能使测量出的相关地形图更为规范以及维持很高的精确度。因为电子图形的自动化,能绘制不同比例尺的图形,数字化测出的图形存放都是分层进行,不会因为图面的负载量而受到限制,还可以对图纸进行编辑,关闭或是打开不同图层,就可以得到防汛道路的土层、大坝图层等。

数字化的测绘在相关工程进行设计勘察一体化的时候,可以及时的管理、更新、采集数据。数字化测绘的技术是gis采集数据时的一个重要流程,与传统的经纬仪器比起来,现在数字化测绘技术比较高;且在通视情况良好时,全站仪可以测量出一千米以内的地形状况。此外,在时间仓促的时候,数字化测绘还可以缩减测量的时间,例如:正常工作下,每天只可以测出200地形点,而一旦运用数字化测绘仪器可以测出400以上的地形点。

在当今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城市的发展也逐渐向着一体化的方向靠近,城市地下水的排管道的'施工与管理成了当下的首要任务,为了使工程的效率得到提高,地下排水管道也越来越多地使用现代的数字化测绘技术。目前,许多城市已经在建立与数据采集有关的系统,这些数据采集的系统都和城市地下水排管道的管理有关。此外,在城市的排水管道与河道改造的施工中,都不乏全站仪与数字智能水准仪的运用,且数字水准仪跟全站仪在施工过程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就目前而言,我国许多城市都是采用数字测图的技术或是数字摄影的测量技术,建立起城市的数字模型,进而提高了城市的排水功能。

水利工程中应用数字化测绘既可以使水利工程建设的安全得到保障,还可以使水利工程的建设效率得到提高,数字化测绘对水利工程的建设来说,已不单单是一个用途,而是可以发挥测一次用多次的效果。除此之外,数字化的测绘系统的应用与建立,克服了传统测绘方式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传统的测量方式,在大型的水利工程中,往往需要布置很大的测量场地及较大的比例尺,不同测量人员测量出来的数据也就有很大的差距,这样就必须重复测绘,直到数据几乎一致才算结束,也就使得水利工程的测量工作变得复杂且耗费时间;而现在的数字化测绘全自动的技术,不仅简化了测量工作,还提高了水利工程的测量效率。

在水利工程中应用数字化测绘可以加强水利工程在测量时的安全性,也就是在实行救助和监测自然灾害时,使数字化可以灵活运用一些遥感技术。同时,在进行洪灾、旱灾的面积以及大江、湖水等的水位监测时,都可以积极应用数字化测绘,进而为预防灾害、抗灾提供较为准确及有利的信息。尤其进行地下水测量的时候,也要尽可能采用遥感的技术,例如rs或是gis等的利用,既可以对地下水的资源进行勘察,还能测查出水资源受到污染的状况。

就目前而言,我国设立了许多预报灾情的系统,遥感技术跟数字化技术被广泛地运用在抗灾害、预防灾害、救助灾害中,进而促进人们生活的快速发展。如:在水利工程测量时运用gis的数字化遥感技术,部分大型水利工程中对数字化遥感技术的运用更为明显,因为遥感技术的运用,能够给大型的水利工程提供各类选址方面的信息。

但大型的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结束后,必须对工程使用之后的状况进行检测。如:水库大坝与大型桥梁等,一定要进行精密检测,保证工程结束后的安全,避免因为工程中爆发的突发事件对人们造成生命威胁。此外,数字化测绘对于水利工程来说,不仅给人们提供一些与安全有关的监测数据,还使这些监测数据在安全方面具有连续性与实时性的优势。不仅如此,因为科技的发达,数字化测绘逐步不需要人员操控,而是一个全自动的过程,结合gis、数字的垂线仪等方法,进而达到不用人监测的发展目标,使人们工程建设时,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3结语。

总之,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运用越发灵活,数字化测绘的技术也就受到了大众的欢迎。同时,数字化测绘在今后的水利工程的测量中将会越来越重要,推动着水利工程向自动化方向发展,给水利工程的施工奠定稳健的基础。

基于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针对工程测量中数字化测绘技术的运用,做了简单的论述,提出了技术运用的策略,共享给行业人员参考。基于现代化技术,实施工程测量作业,能够获得不错的应用效果,数据化测绘技术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现结合具体实践,进行验证分析。

关键词:工程测量;数字化;测绘技术;。

现阶段,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已经成为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在工程测量作业中,大量新兴技术的应用,使得数字化测绘工作的水平得以有效提升,能够解决诸多测量问题。未来测量工作的开展,数字化的应用将会非常普及,为充分发挥数字化测绘技术的作用,需要加大技术保障力度,提高数字化测绘工作的水平。

从当前工程测量实际来说,常用的数字化测绘技术手段较多,具体如下:。

(1)原图数字化测绘技术。在测量实践中,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体现在原图处理和地图提取等方面。为满足工程测量作业的实际需求和要求,通常会结合运用手扶跟踪以及gps等,提高成图的转换能力,生成高清图像。在具体实践中,上述方法的运用,存在着不同的缺陷,因此只能运用于应急测绘作业。在具体操作中,要结合运用补测以及修测等措施,进而完善表达测量信息。通过结合运用各类技术手段以及措施的方式,提高原图数字化处理水平。

(2)地面数字测图。开展工程测量实践时,若对测量结果的精度,有着较高的要求,则要优选测绘技术手段,比如地面数字测图。在内外业工作中,地面数字测图作为常用的方法,能够实现在没有适合土地情况下的测量工作。合理运用地图数字测图技术手段,能够保证地图的精度。具体实践的过程中,结合运用其他的测量方法,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地图的精度。

(3)数字地球。基于计算技术,构建了数字地球,为系统性很强的测量系统,通过整合相关内容,比如社会发展等,构建地理坐标,形成完整的框架体系,为用户提供相应的信息服务,进而满足工程测量工作的实际需求。使用的数字地图,其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整合了各类信息,比如社会和地理以及经济等。具体应用中,构建数字地球,需要有关部门的相互配合以及协调。从技术角度来说,其整合了信息学和地理学相关内容,在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不断提高技术的应用水平,要不断优化测绘技术,提高对测绘数据信息的处理以及分析水平,提供高质量的信息资源。

2.1、工程案例。

以x工程测量实践为例,占地面积约7853m2,总计20层,地平面以上共计18层,为保证工程高效施工作业以及高质量完工,在工程前期开展工程测量作业,获得工程基本信息。现结合具体实践,分析此次测量作业中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具体应用。

此次工程测量实践工作中,借助现代化测绘工具,开展各项测量工作。利用水准仪,进行标高测量;使用经纬仪,开展工程测量放线;使用全站仪,进行控制测量作业;使用铅直仪,辅助轴线竖传递。除此之外,使用相关仪器以及工具,开展数字化测绘实践。

技术流程:。

(1)布置控制点以及水准点。开展工程测量实践,以甲方红线为依据,作为工程量起算数据。对于控制网的布置,主要集中在工程测量的范围内部,并且做好相关校准工作,确保达到工程误差要求。

(2)建立方格网。数字化测绘工作中,对于方格网的构建,运用的是基线法。在测量场地的中央,布置建筑基线,确保其能够和建筑轴线平行。为保证测量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设置3个控制点。运用放样法,按照给定的已知控制点,开展放样作业,实现主要轴线测量作业。接着,采用导线测量法,结合运用其他方法,比如三角测量法,进行联测,进而保证采集的数据信息质量高。最后,使用全站仪,进行主轴线的距离测量。

(3)控制网布置。基于前期的定位以及构建的网络,从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出发,设置控制线点,组建方格网,进行后续作业,获得完整的数据信息[1]。

(1)测图精度高。基于数字化测绘技术,取代人工测量,能够减少测量精度误差。保证了测量成果精确性的同时,提高了工程测量作业的效率。

(2)自动化程度比较高。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支持,提高了数字化测绘作业的水平,使得工程测量工作的开展,自动化水平得以有效提升。

(3)能够获得丰富的图形属性信息。基于数字化测绘技术,获得的地图,其精度更加准确,比如地理属性信息等[2]。

从工程测量实际来说,若想不断提高数字化测绘的水平,需要加大技术保障力度。具体从以下方面入手:。

(1)加大设备工具的投入。数字化测绘作业的开展,需要使用到诸多现代化测绘设备和工具,为保证测量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要结合数字化测绘工作实际需要,加大设备工具的投入,支持相关工作的开展。

(2)加大人才信息化培养力度。数字化测绘模式下,主要是借助各类先进的设备以及计算机系统等,进行工程数据的采集和处理等工作,为保障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要注重强化对测量人员的操作能力进行培养,使其能够熟练操作各项仪器设备,做好工程测量基础工作的质量把控。

(3)面向工程测量的实际需求,加大数字化测绘技术的研究力度。随着工程测量的发展,测量工作的要求和环境更加复杂,因此需要的数据资料类型更加丰富,因此为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必须要不断加大技术研究,提高测绘水平。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工程测量中,数字化测绘技术作用的有效发挥,对保证测量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推动数字化测绘更好的发展,要加大设备工具的投入;加大人才信息化培养力度;面向工程测量的实际需求,加大数字化测绘技术的研究力度。

参考文献:

基于数字化技术的艺术设计教学艺术论文

内容摘要:设计,作为科学与艺术的复合,是融艺术、科学技术和经济于一体的边缘学科。艺术设计教学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把艺术与科学紧密地结合起来,把高新技术直接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实现艺术设计教学的数字化。

艺术设计是艺术、科学和技术的交融结合,从本质上看,即是艺术与科学技术统合的产物,它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用艺术设计的方式创造实用与审美结合的产品,为人类的生活服务,满足人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多种需求。当下设计不再仅仅是一门技术,或是一门技术和艺术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文化。它不仅关系到产品的设计,而且肩负着对新的生活方式的设计。所以,设计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就成了设计教育的主体内容,设计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有创造力的现代设计人才,而教育、教学的方法和目标则是关键。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到信息时代,计算机与网络的应用日益普及,计算机作为设计工具在现代艺术设计领域里已是必不可少。计算机的普及与互联网的应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和数字化生存方式的出现必将给我们的设计理念、设计方式带来巨大的革命,传统的设计教育理念、设计教学方式也亟待改革和重新整合。我们说21世纪是“创意经济时代”,亦是“设计时代”,经济建设急需具有现代设计观念、具备相当专业设计水平的设计艺术人才。因此现代设计教育应该紧跟时代的变化,要不断创新和不断发展,认真地研究如何与现代技术结合。

信息社会,高新技术在层出不穷地涌现,譬如电子艺术、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正在冲击着传统艺术的载体;材料科学的进步,纳米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促使产品的加速更新换代;建筑科技的发展,也正在使智能建筑、生态建筑走进人们的生活,这些都令我们应接不暇。信息时代需要新型的设计艺术人才,这对设计教育提出了一项新课题,即必须立足设计教育发展趋势,推进艺术设计教学改革研究,更新观念,树立新型的现代设计教育思想,把艺术与科学紧密地结合起来,把高新技术直接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这就要求在现代设计教育中,教师的教学观念必须有强烈的时代概念,高校的教师更要不断地学习,以使自己的思维跟上快速发展的时代。国家教育部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改革规划中提出: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改革更新培养模式,调整课程结构,用现代文化、科技发展新成果充实和更新教育内容,逐步实现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育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

目前在我国教育领域已经广泛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并由此引发的教育观念、教育手段、教学模式和教育结构的改革已成为共识。高效率是生存的前提。因此,在讲究时间和效率的现代社会里,教育应该毫无疑问地更加重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以艺术设计教育为例,将数字化多媒体引入课堂,能明显地使课堂变得更生动直观,可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通过计算机将艺术学科的主要课程连接起来,可以优化课程结构,节约课时,减少繁琐的表现技法的练习,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构思和创意上。计算机的智能化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让教师和学生及时看到艺术创造预想的效果。设计教学中欣赏、启发和参与极为重要,它们使我们能真正认识到设计的真实内容。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数字化技术使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程体系及课堂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也使艺术设计教学具有了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多媒体数字化技术进入课堂发挥了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优势。在教学中通过数字化教学手段把学生难以直接感知和领会的事物现象在短时间内直接呈现出来,这样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扩大了学生的视野,还能启发和引导他们进行创造性思维,抓住自己的感觉,融入自己的.理解,表现出自己创意设计的精神。判断、捕捉并保住自己在汲取他人设计养分中出现的既能符合设计美学原理,又能发自内心的点滴新意,并不断积累、融通和表现,是设计创作乃至形成自己设计风格的重要因素。利用多媒体数字化技术教学,也有利于照应设计专业学生个性差异。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程度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的难度加以控调,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解决了学生个体对事物领会过程中构成的理解差异,使整个课程进度保持统一。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具有创造性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从发散性思维中选出最佳方案,并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如何分析、解决问题,把教学、试验、科研有效结合起来。

计算机实现了设计数据的储存及再利用,各种设计素材、设计草图、效果图、制图、图形艺术、模型等资料都可以用数据来储存,并且可以方便地进行检索。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变得更便利了,设计教学内容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网络进行,设计作业可通过网络提交、打印。学生也可以通过教学网络在屏幕上和教师一同进行设计研究,这样就能做到边学习,边思考。若有学习疑点和问题,师生双方很容易立刻在屏幕上进行研究、探讨,进行作业点评,教学效果将得到显著提高。更有价值的是,因为每个教学内容的数据都储存在服务器上,数据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被调用,教学信息更容易分享。此外,多媒体课件的开发、网络技术和远程教育给学生以更多的信息知识,通过局域网或internet网,可实现院、校之间的网上教学,一些知名的专家教授可以足不出校而面向全国艺术设计教育机构。网络也拓展了艺术设计存在的空间,使艺术设计走向了更广泛的数字化,让受教育者轻易地接触大量艺术设计资讯,有利于学生形成开阔的、前瞻性的视野。

综上所述,面对新的教育形势,高校教师应该顺应时代的变化,认真研究设计教育如何与现代技术结合,改革更新培养模式,调整课程结构,用现代文化、科技发展新成果充实和更新教育内容,逐步实现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育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不断在教学方法上推陈出新,以满足社会发展对现代人才的需要。教育是设计的基础,设计教育决定着我国的设计现状、设计水平和设计未来发展。只有高水平的设计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才可能培养出高层次的现代设计人才,进而产生优秀的现代设计作品。

基于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快速发展的带动下,现代的科学技术发展越来越先进,数字化设计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也不断扩展完善,在解放劳动力的同时,也便捷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本文在分析数字化设计技术的基础上,探讨其在机械设计中的具体应用,以期能够拓展数字化技术的应用领域。

关键词:数字化;设计技术;机械设计;应用分析。

在这个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企业发展的根本目标,企业发展尤为重视效益问题。为创造企业经济利益,机械设计技术是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现代机械设备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方面不可忽视的重要措施。在进行机械设计工作时,适当的采取数字化技术能够实现设计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使得机械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得到大大的加强,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机械的工作效率,使得企业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收。数字化设计技术是信息科技时代重要的科学技术之一,它目前在机械设计方面的应用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虽然暂时在于机械设计工作的融合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随着科技人员工作经验的增加以及研究的深入,相信在未来数字化技术在机械设计方面的应用会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1简要介绍数字化设计技术。

在党和政府的政策指导下,我国的科技创新力度不断加大幅度,机械设备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型化、自动化、高精度化的机械设备不断涌现。数字化设计技术的出现,使得机械设备更加如虎添翼,设备结构复杂化,但是机械的生产规模和运行效率也更加的高效。

数字化设计技术是指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产品设计领域,属于计算机设计技术的一种辅助。它最开始是以计算机辅助设计,即cad的形式显现出来的,在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的带动下,数字化设计技术越来越成熟,它在越来越多的行业受到人们的欢迎,在机械设计方面的优势更为明显。以前设计师在进行机械相关的设计工作时都离不开实物模型的帮助,但是在数字化设计技术出现之后,它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数字化的模型,从而降低实物模型的使用频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1.2数字化设计技术特征分析。

数字化设计技术最为重要的特征就是产品的定义模型较为统一。任何一个产品都有生命周期,如开发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等等,数字化设计技术对于产品的每个生命周期都有相关的设计,都是统一运行的。这种统一的设计模式大大降低了产品设计的繁琐程度,使得产品设计流程更为简单化。因为传统的设计模式会针对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产品采取不同的设计方法,使得产品设计变得复杂,而且也容易丢失数据。另外,数字化设计技术可以实现并行设计。传统的产品设计讲究的'是设计的切合性,产品的生产制造程序与包装维修程序需要达到高度的一致性,因此同一产品的设计基本上都是由同一设计团队完成。因此,传统的设计方法对于设计师的依赖性较强,一旦设计团队出现分裂问题,则产品的设计链条很容易受到影响,从而产品的质量也难以保证。但是数字化的设计技术可以实现并行设计,简单而言,就是多个设计团队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在不同的地方,共同设计某一产品。这样一来,不仅仅是提高了机械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也能够大大的缩短相关产品的生产周期,降低了运行成本。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应用领域论文

由于dsp技术的飞速发展,决定了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频率越来越高。在我国,dsp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大行业,各大领域。电脑、航天、医疗、娱乐、教育、电器制造业等许多方面。dsp技术的应用与更新显得特别重要。

随着dsp技术的发展,dsp技术也逐渐被应用于控制业。在汽车电子、信息安全以及信号处理等领域更是应用广泛。

(一)数字化移动电话。

数字移动电话包括两类即高速、低速移动电话。而无论是高速移动电话或者是低速移动电话,都至少要用到1个数字信号处理器,因此,移动电话的快速发展决定的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大量需求[2]。

(二)数据调制解调器。

在传统的应用领域中,dsp的一大应用即为调制解调器。作为连接网络最简单的方式,各种pc机都要通过调制解调器来实现电话线路的拨号功能。因此,调制解调器将通信与信息处理系统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而由于网络用户容易出现拥挤等现象。就需要传送数据更快的调制解调器。这样,更高性能的dsp器件就随之被需要。

(三)磁盘/光盘控制器需求。

多种信息存储媒体产品的快速发展,磁盘存储器、可写可读磁盘和可写非可读等磁盘存储器随之诞生。现如今磁盘驱动器,存储容量远远大于gb数量级,而小型微型磁盘存储器也逐渐向大存储容量及快速存取的趋势发展,所以其控制器需具有精度高与速度快的特性。

当然,所用的dsp性能更需要更高的标准,速度高,处理快的dsp将成为其必不可少的器件[3]。

(四)图形图像处理需求。

在电视、电影、影像行业里,各种压缩/解压,编码/译码技术的各个环节都要广泛地应用dsp芯片技术。高速度、高精度的dsp更是不可或缺。随着图像压缩与解压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新的图像分析方法或者图像分析算法,更是要求,高性能的dsp随之配套[4-5]。

(五)汽车电子系统及其它应用领域。

汽车电子系统更是发展日新月异。汽车导航仪等,数据传输至终端,则需用信号处理器对其进行分析。而汽车内摄像机所拍摄的图像的数据信息也必将需数字信号处理处理的一系列转换,才能将信息转换为人们所能接受的信息方式来供人们查阅。所以,dsp在汽车电子系统领域的应用也将大大促进dsp的快速发展。

(六)声音处理。

在通信领域,以脉冲编码调制(pcm)处理为例。由于脉冲编码调制压缩信息十分有限,远远不能提供计算机的应用。而采用声音数字压缩技术中,dsp被大量广泛地采用,尤其是各种各样的音效卡。而高质量、高速度的声音处理技术,就需要更多高性能dsp。

参考文献:

[1]丁美玉,高西全。数字信号处理[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

[2]张丽娟。dsp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j]。电子产品世界,2000(12)。

[3]裘云。dsp技术及其前景[j]。微计算机信息,2000,5.

[4]魏晓云,陈杰,曾云。dsp技术的最新发展及其应用现状[j]。半导体技术。2003(28):9.

[5]申敏。dsp原理及其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9.

美术公共选修课中数字交互技术的应用

近几年来,数字交互虽然作为新兴的学科技术,已经有了不俗的研究成果。一些需要创新设计的企业率先对数字交互设计重视起来,并创造出多款颇具创意的交互设计产品,比如苹果的iphone、任天堂的wii、微软的交互桌面等等,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反响。

在这样的技术背景下,我国的高校公共美术教育正处于探索与发展的初级阶段。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受到美术精英教育的影响,在高校办学的过程中,我国对于高校公共美术教育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虽然,随着我国不断加强美育教育,如今公共美术教育正在逐步的发展起来,在公共美术教育中利用数字交互设计可以加深受众对艺术作品的体会与理解也慢慢为人们所熟知,在许多大型的艺术展馆我们都可以看到一些数字交互设计的应用实例,比如可以识别人肢体动作的数字书籍,大大提高了社会公共美术教育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在我国数字交互技术在高校公共美术教育中的运用仍不成熟,数字交互设计在高校公共美术教育中的应用更是需要我们研究的新课题。

一、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现状。

高等学校公共美术教育是面对文理各科学生进行的素质教育(非专业),在我国也称高校通识教育(教育部统称“公共艺术教育”).高校公共美术教育,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具有长久效应的教育,是基于对社会和人们需求的发展,教育的规则,使人先天的自然禀赋和后天的社会因素相结合,从而开发出人的潜能,促进身体和心理健康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高等学校公共美术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综合素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在我国,自古以来艺术教育就倍受到重视,比如在一千多年以前周朝的教育体系中就有“六艺”之说。所谓“六艺”,现在最普遍的解释是礼、乐、射、御、书、数这六项技艺,其中“乐”即为音乐艺术的教育。随着时间推移,我国的艺术教育更是深入到文化之中,琴棋书画四样艺术涵养一向是中国有才学之人的必备条件,没有优秀的艺术素养,没有接受过艺术教育,没有一定的审美情趣的人在我国是不足以称之为知识分子的。如今,艺术与生活,艺术与科学,艺术与教育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我国高等教育更加重视学生的艺术素养的教育,高校公共美术教育被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得到广泛开展。我国最早在高校中开设公共艺术教育是在20世纪初,如北京同文馆、天津电报学堂、水师学堂、武备学堂、两江师范学堂、浙江两级师范学徒堂等。1978年,清华大学率先面对全校设立公共艺术教研室;同年,北京外国语学院也成立了公共艺术教研室,并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最早面向所有文理学生开设艺术课程的学校。随后,一些院校纷纷响应,陆续成立公共艺术教育专门机构,如上海大学(1981年)、沈阳航空学院(1981年)、同济大学(1982年)、浙江大学(1984年)、中国人民大学(1984年)、北京大学(1986年)、华中理工大学(1986年)等相继成立“艺术教育中心”或“艺术教研室”,并配备专门管理人员和设备,培训专门教师,掀起了我国公共艺术教育的浪潮。1995年以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始我国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在国家政策指导下,迅速发展起来。

在国外,世界各国对艺术教育也很重视。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及许多先贤很早就意识到了艺术教育对公民素质的重要性。以美国为例,美国高校艺术教育和教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美国大学艺术课程的种类由内容单调发展成为丰富多样、结构合理、具有相当深度和广度的课程体系。美国普通高等院校对大学生实行的通识美术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教师专业素质高,并且注重艺术和社会、文化的联系,反对功利主义。同时美国高校在各自的校园内极力营造艺术氛围,开展公共艺术课程和活动,让每一个专业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艺术活动中去,每一位在校学生都有欣赏艺术的机会。

美国的高校不但综合性强,而且艺术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开设的美术课程不仅涉及面很广,而且有相当的深度,人们对面向高校全体学生的美术艺术教育习以为常,并不感到特殊。这也是美国大学艺术教育相对发达的重要原因。此外,由于艺术教育在美国纳入正式教学计划已半个世纪以上,在美国高校得到了高度重视,各校都有专门负责艺术教育的部门,也有专门的组织管理工作,因此确保了艺术素质教育的正规性和严谨性。

从认知上说,学习是为学生提供一种对自身进行认知加工的特定情境和特殊过程,从而在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过程中推动学生的认知发展。结构主义认为,知识的建构来自于个人体验,这正好与数字交互设计的特点相对应。

在人类社会中,交互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广义上看,自然界事物之间所存在的联系都是交互,从狭义上看,交互是“定义”,它是在信息交流的过程中产生的,交互的过程可以发生在人与人之间也可以发生在人与机器之间,在交互的过程中,信息交换的双方的心理或行为上会相应的发生变化[2].

当交互发生在人与人之间,比如,在两个人或者多个人的一场对话,在对话的过程中,信息在人与人之间交换,随着话题的转变,参与谈话的人的心理或行为也会发生变化;当交互发生在人与物之间,比如在用户使用手机时,手机成为人交互的对象,人手指的动作给手机发送指令,手机做出相处相应的反馈,这就是目前最为普遍存在的交互之一。

数字交互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数字化、多通道和交互性。数字化即数字交互技术可以将物理信息数字化以便于在多种数字媒介上进行存储、编辑和转换;多通道是指在各种传感技术、虚拟仿真技术、自动控制等技术的支持下,数字化内容的呈现可以给人带来多感官的交流,如听觉、视觉、触觉甚至味觉等;交互性是指数字交互系统能自动识别人的操作并做出反馈。

第一,数字交互技术的数字化特征丰富了于高等学校公共美术教育的内容。数字交互技术可以提供公共美术教育更多丰富的信息资源。在数字交互课件中,教师可以将许多艺术作品通过数字化放入其中,这不仅省去了学生去博物馆的时间,突破了时间和空间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限制,而且可以在授课时,通过点击课件中的图片或文字,将大量的与课程相关的图像和声音数据展示出来,让学生可以更全面地学习到与授课内容相关的信息。这样,学生们便可以在欣赏各地的名家名作增长知识的同时扩宽视野,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

同时,运用数字交互技术于公共美术教育课程之中,教师自身的定位将不再简单地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一个领路人,是将学生带入艺术殿堂的引路人。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习公共美术教育不再是被动地挣学分,而是主动的学习探索,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增加了,公共美术教育的效果也被大大增强了。

第二,数字交互技术的多通道特征加强了高等学校公共美术教育的效果。利用数字交互技术学生可以通过视、听、说等多种渠道够体会。数字交互运用三维建模可以制造出虚拟的艺术空间,在这样艺术空间可以化抽象为具象,比如数字交互技术可以将名画分解,学生可以通过点击不同的区域来研究画作的色彩与构图,而不是完全通过书本上的文字和教师的讲解去抽象理解,这样可以让概念变得直观易懂更便于记忆。同时,数字交互还可以将漫长的时间压缩在几分钟内,并让学生通过交互才与其中。比如,有些艺术作品的创作时间旷日持久,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如何将这样的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向学生们展示在传统高等学校公共美术教育中是个难题,然而,利用数字交互可以现将创作过程记录下来然后通过电脑加速在几分钟内向学生展示出来,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人机的互动模拟创作过程,大大加强了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效果。

第三,数字交互技术的交互性特征增强了高等学校公共美术教育过程中的信息交流。数字交互技术让教师和学习者、学习者和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得以加强。而且通过计算机互动,电脑也可以记录下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这些数据也可以为日后的教学提供依据,并且通过对于这些数据的分析,教师们可以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安排课程。

同时这些数据也可以直接反馈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这些数据找出自己的兴趣点深入学习。比如,在艺术史的学习中,计算机通过对每个同学的'交互数据的统计可以找出每个同学感兴趣的知识点或者是薄弱的知识点,将这些数据反馈给学生可以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兴趣。

三、基于数字交互技术的现代高等学校公共美术教育的未来发展。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未来数字交互技术与高等学校公共美术教育的关系只会越来越密切,对于数字交互技术在高等学校公共美术教育中的应用,我们可以对其未来发展作以分析:

第一,利用数字交互技术模拟立体的空间,比如历史空间,艺术空间等抽象空间。在教学中,我们可能需要向学生展示某些抽象空间,但由于条件的限制,不可能让学生进入这些空间,在以往教学中,可能只能够通过教师的描绘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在学生的头脑中创建出这个虚拟的空间来。使用数字交互技术,我们不仅能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这些空间,而且可以让学生看得见、听得见,甚至可以摸得着。如:在艺术史的教学中,如何将像古罗马这样的失落的远古外国文明介绍给学生,使他们进行建筑学、艺术史等等知识的学习呢?如果可以利用三维技术,将古罗马的艺术品复制出来,让古罗马的各种人文景观历历在目,学生就可以身临其境地观察各种艺术奇观、雕塑、绘画艺术品,体会当时的人文环境,观察古罗马的各种建筑特点,比较对此后的文化复兴的影响。同时,学生们还可以通过计算机与虚拟向导互动交流,学生提出疑问,计算1学对学生的吸引力,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可以自主学习,而且所学的内容也会让他们印象深刻。

第二,利用数字交互技术建立虚拟实验室,拓展学生动手能力。一般学校现有的条件下,有许多实验是根本不可能做的,许多美术作品很难让每个学生都可以亲自上手体验其创作的过程,譬如雕塑、版画、水墨画等等,美术实践需要空间和相应的工具,但是高校公共美术教育作为一门通识教育并不是专业美术教育,学生没有必要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到每一项艺术实践中去。如果利用数字交互技术,在多媒体计算机上建立虚拟实验室,学习者便可以“走进”这个虚拟实验室,身临其境般的操作虚拟仪器,比如,各种各样的画笔,画纸等等,学生可以在计算机上完成虚拟仿真的画作。这样既不消耗器材,也不受场地等外界条件限制,还可以重复操作,每一个拥有计算机或其他数字终端的学生都可以通过数字交互技术模拟艺术创作,深刻体会艺术创作流程。

第三,利用数字交互技术还可以制作人物形象,利用新的形象进行交流互动。未来的教室可能空无一人,学生们通过在数字交互技术中的虚拟形象进行虚拟“面对面”地交流。教室里的老师可以不再是刻板的形象,老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或者学生的个人喜好变换自己的形象。这样就打破了传统高校公共美术教育对于时间和空间的依赖。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整块的时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所有的课程都被安排在一个固定的时间,换句话说,如果有位同学想学习一门课,他必须按时去上课,一旦他迟到了或者缺课,那么就无法学习完整这门课程。但是,如果利用数字交互技术去授课,学习者就可以利用零散的或者是自己有空的时间去上课,比如利用在公交车上的半个小时就可以学习完一节课,这样就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的进行学习。

崭新的技术,会带给我们崭新的高等学校公共美术教育思维。数字交互技术解决了我们以前无法解决的问题,将给我们的高等学校公共美术教育带来一系列的重大变革。亲身去经历、亲身去感受比空洞抽象的说教更具说服力。主动地去交互与被动的观看,有质的差别。数字交互使学生能够找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研究与讨论,对于营造良好的上进求知的氛围和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数字交互的教学方式活泼生动,学生沉浸其中不觉疲惫,在数字交互中学习更像是一种游戏,与互动媒介的交流的过程简单又随意,使学生在学习中没有过多的压力,可以真正达到快乐学习。并且,在不断地互动中学习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印象,比传统的灌输更有效率。在未来,数字交互技术必将会在高等学校公共美术教育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道森。公共美术教育论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2]刘夏。数字交互技术在展示艺术设计课程中的研究与应用[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应用领域论文

dsp系统以数字信号处理为基础,其突出特点为,其可编程装置的可塑性,可以结合软硬件来实现各种线性、非线性算法。对比,数字逻辑电路,只针对硬件开发的特点,dsp明显具有优势。dsp的硬件开发实现起来越来越容易,而且,周期也渐缩短,实现了起来效率高,无疑会更加节约成本。

另外,dsp的时分复用特性,即dsp系统分时段来处理几路不同的'信号,表现出其特殊的灵活性。其同样具有低功耗及便于接[]口的特点;除此之外,dsp还具有稳定性、实时性好、可重复性好、便于集成、重量轻、高精度、体积小、可靠性强、功能更加健全和具有特殊应用等特性。

具有以上特点的dsp系统正在向模拟系统靠拢,却远远超出模拟系统所能实现的有限功能[1]。

美术公共选修课中数字交互技术的应用

【内容提要】推拉技术是一种能提供及时、主动的定制化网上信息服务技术。其原理和工作方法已运用于网上信息服务,在数字图书馆的读者信息服务和信息采访中应用广泛,前景广阔。图1。参考文献8。

推拉技术是一种新的网上信息服务技术,能够提供及时、主动的定制化服务。本文将研究如何将它应用于我们数字图书馆中的信息查询服务、采编工作,使它们更好地服务于读者,同时给我们图书馆工作带来更高的效益。

1推拉技术概述。

1.1推拉技术的概念。

所谓“推”技术,是与“拉”技术相对的,就是服务器根据事先规定的设置文件,而不是根据用户实时要求,主动向浏览器递送信息的技术。“推”(push)技术与使用浏览器查找的“拉”(pull)信息技术不同,它是根据用户的需求,有目的性地按时将用户感兴趣的信息主动发送到用户的计算机中。就像是广播电台播音,“推”技术主动将最新的新闻和资料推送给客户,使用者不必上网搜索。

在“推”技术问世之前,人们往往利用浏览器在因特网上搜寻,一方面,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很多用户花费相当多时间和费用也难以“拉”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另一方面,信息发布者希望将信息及时、主动地发送到感兴趣的用户计算机中,而不是等着用户来拉取。“推”技术采用一种广播的模式,其特点是以频道“广播”方式使网上用户得到相同的信息。通常,在网络服务器上有专门的推送软件产品(如pointcast公司的pointcastnetwork),可用来制作欲推送出去的信息内容,并播送出去。在客户端则利用安装在个人电脑中的软件,来接收从网络上传来的信息,并显示出来。当有新的信息需要提交时,“推送”软件会以发送e-mail、播放一个声音、在屏幕上显示一条消息等方式通知用户。使用“推”技术,可以提高用户获取信息的及时性和效率。

网络信息中的“拉”技术是指用户有目的地在网络上主动查询信息,用户从浏览器给web发出请求,由web获取所需信息。随着因特网上资源的日趋丰富,面对拥有海量信息的因特网环境,为了能快速、高效地寻找到有用信息,搜索引擎应运而生。搜索引擎是通往浩瀚信息海洋的捷径,因而也有人将其称为“网络之门”。实践表明,搜索引擎是有效的网络信息拉取(查询)的辅助工具。

推拉技术在网上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网上信息的查询,商业网站的信息发布等等很多都采用了推或者是拉的技术。现从下面两个方面做一个简单介绍。

(1)推拉技术在电子邮件服务中的应用。

目前,一些网站已经运用推拉技术进行电子邮件服务,如著名的yahoo网站运用推技术管理邮件,当用户注册yahoo的邮箱后,一旦进入yahoo的主页,登录后,则会有一个提示框告诉你你的邮箱里是否有新邮件,而无需你进入邮箱。

(2)推拉技术在一些商业网站的应用。

某些商业网站如“当当”网上书屋经常发一些书籍、光碟等打折广告到我们的电子邮箱里,不管你想不想接受,这些信息都会被发送过来,这就是采用了推技术的信息传播模式。同时,如果你主动去“当当”书屋搜索你所需要的书籍,“当当”将你的查询信息记录下来,根据你的兴趣爱好定期向你发送相关的书籍,或者当你此次查询的书目没有找到,“当当”会在下次有这本书的时候通知你,这都是“当当”为你提供的定制化服务。这是一种用户先“拉”网站后“推”的一种信息服务模式。

1.3传统图书馆中的推和拉。

其实,在我们传统的图书馆中也存在着“推拉”,它表现在当读者需要书籍时,会去图书馆根据书籍类别和编目进行查找或由图书管理员代查,这都是“拉”的体现,是用户主动地搜寻信息,图书馆提供的是一种被动的服务。传统图书馆中的.预约体现了推的技术,读者填写好了预约单之后,当他所需要的书回库后,图书管理员就会给他发一个通知单通知他去借书,这是图书馆向用户提供的主动服务。

2推拉技术的原理和工作方式。

信息推送技术的主要优点是:及时性好,应用面广,对用户没有技术上的要求;其主要缺点是:信息针对性差,难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信息拉取技术的主要优点是:针对性强,能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其主要缺点是:及时性差,对用户要求较高(需掌握有关的检索技术)。信息推拉技术是将信息推送与拉取两种模式结合,因而能做到取长补短,使二者优势互补。根据推、拉结合顺序及结合方式的差异,又分为以下4种不同推拉模式。

2.1“先推后拉”式。

先及时地推送最新信息(更新的动态信息),后有针对性地拉取所需的信息。这样,便于用户浏览信息变化的新情况和趋势,从而动态地选取需要深入了解的信息。图书馆将相关方面的新书及其内容简介直接送到读者的计算机,读者获取信息后,登录到该数字图书馆有针对性地搜索相关书籍。这种做法不仅大大提高了数字图书馆的访问率,有利于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我国的文化建设。其工作过程如图1所示。

附图。

美术公共选修课中数字交互技术的应用

用户先拉取搜索所需信息,可根据用户的兴趣,再有针对性地推送相关的其他信息,如个性化的图书订阅。

2.3“推中有拉”式。

在信息推送过程中,允许用户随时中断、定格在所感兴趣的网页上,并进一步搜索,主动拉取更丰富的信息。

2.4“拉中有推”式。

在用户拉取信息的搜索过程中,根据用户输入的查询信息,信源主动推送相关信息和最新信息。在数字图书馆领域,图书管理员将书籍信息存入书籍数据库,供读者检索查询;将读者需求信息存入需求数据库,对供需信息进行匹配,把经过排序和过滤的信息再推送给用户。信息的匹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要考虑到书籍的类别、还要考虑读者的文化水平等因素,这就需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分析和处理,使读者最终得到一组符合条件的信息。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应用领域论文

数字信号处理器是为快速处理各种数字信号,而设计的内部存储特殊算的微处理器。在dsp系统中,需把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然后对数字信号进行滤波、增强、压缩等各种变换,其处理速度最高达2000mips,其处理速度比最快的cpu处理速度快几十倍。如图1,为一个典型的dsp系统。

如图1所示,对于输入信号,第一步进行抗混叠滤波,然后进行a/d变换将输入模拟信号变换成数字信号,之后经dsp芯片对输入的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包括乘法运算,加法运算,加乘运算等。最后,输出的信号经过d/a转换器变换转换为模拟值,最后进行滤波得到我们所需的连续的模拟波形[1]。

美术公共选修课中数字交互技术的应用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技术作为一种新的艺术与科技手段,逐渐在公共艺术设计的运用中占据越来越多的比重。本文运用案例分析、文献分析等方法,对罗斯加德作品进行分析,了解数字媒体技术在公共艺术设计的应用情况以及艺术特征,以期促使数字技术在公共艺术的设计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关键词〕数字技术;影像装置;互动技术;城市空间。

进入到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公共艺术也逐渐朝着数字化的方向发展演变,越来越多的公共艺术设计运用了数字技术。数字技术作为一种综合性较强的艺术形式,它涵盖了设计、计算机编程、影视等多种学科,甚至涉及物理、音乐等。数字技术作为一种新的艺术与科技手段,逐渐在公共艺术的运用中占据越来越多的比重,借助数字技术可实现设计的多样性和可能性。数字技术在我们的城市中随处可见:地铁两旁滚动的商业广告、广场上的灯光表演、著名的美国时代广场上的动态显示屏等等,甚至是新兴的影像装置互动艺术作品也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虽然数字影像技术运用较广,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形式僵化、对环境设备要求高、耗能较大等。由于数字技术背景下公共艺术设计发展历程较短,仍是需要我们继续深入研究的课题。设计师丹罗斯加德,因为看到了艺术、环境、城市与科技的跨专业合作,在他完成学业后并没有急于投入到设计工作中,对他而言,相比设计和建造体积庞大的建筑物,他更致力于如何让建筑与空间更具互动和开放性。丹罗斯加德探讨人、科技与生存空间之间的内在联系,用科技手段改善自然与社会,人文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当计算机数字媒体以多种形式进入设计作品中后,设计作品将比传统作品,被赋予感觉、思考等可调式的生命体,并可以让观众实时和环境进行互动。创新为艺术提供了发展动力,这个时代的一些科技成果则提供技术支持。当代艺术创作中可以选用的材料变得更丰厚,更可以运用声音、灯光、投影,等任何材料进行创作。通过科技手段感受到更丰富的人文特色,听、看、触、互动等多重感受为一体的艺术效果。在罗斯加德色设计作品中,不乏看到数字媒体技术的运用,科学技术的发展让设计有了更多的数字技术,在罗斯加德的作品中,数字技术已经不单单是工具,它已经成为一种方法,影响了人们的交流方式和思维方法,突破了传统设计作品的固有形式。

(一)灯光技术。

建筑是城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他是人们生活的载体,也是城市文化和城市人文的重要体现。我们经常在城市中见到的影像装置也是最早的影像与建筑结合的装置是巨幅电视墙。但是主要被用于商业手段的电视屏幕与作为艺术的影像技术是有本质的区别的。城市空间的数字影像技术与绘画、雕塑功能相同,是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段存在的。数字影像运用灯光投影的方法把建筑本身当作一副巨大的投影墙,直接将影像装置到建筑本身,被装置的建筑往往是这座城市的代表性建筑。数字影像与建筑的结合让人们唤起对这些建筑的记忆与情怀,也让这些建筑重新具有新的时代烙印。荷兰艺术家丹罗斯加德为阿姆斯特丹中央火车站创作的《彩虹车站》,是影像技术与建筑结合的一个很好的设计作品(见图1)。他邀请科学家用液晶膜制作了一个具有“几何相位全息”技术的滤光器,再将一盏4000瓦的聚光灯透过滤光器散射到车站的玻璃上。滤光器能有效地散射99%的白光,显出光谱中的所有颜色,因此制造出触奇幻绚丽的都市彩虹景象。中央火车站是阿姆斯特丹城市的重要交通枢纽,《彩虹车站》项目是为庆祝中央火车站125岁生日而设计,运用的影像装置技术给具有历史情怀的传统建筑赋予了全新的意义。

(二)影像装置技术。

动态影像的数字虚拟特征,使其在设计创作中获得极大的快速增长优势。丰富的屏幕技术把空间塑造得更加奇幻丰富。三维影像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虚拟现实技术的成熟让动态影像表现有了将虚幻与真实结合起来的可能。虚拟现实影像配合一些特定的装置,能让参与者在虚拟空间获得真实空间的体验,这种设计作品更容易吸引大众的`注意。丹罗斯加德的作品《虚拟水灾》,利用最新的led照明、电脑编程等光电投影技术,在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广场的上空展现了古老的城市淹没于海底的奇观。沉浸式的海洋体验唤醒人们对大自然的尊重与保护,深刻地体现出艺术家用科技艺术化的方式对环境的思考。荷兰自古以来与海洋有着不解之缘,其疆土有一半以上低于海平面,罗斯加德通过这件作品让经历过城市建设的市民亲身感受到那种几乎已经被忘却的自然力量,并感受到这份力量的脆弱。

(三)互动装置。

互动装置是一种将直观的视觉设计与技术完美契合的艺术形式,通过吸引观众与作品进行互动,让观众主动参与设计作品的创作中并完成作品的创作,它能够提供给观众视觉、触觉、感觉的多方位享受。互动装置是在由艺术家营造的特定时间相关的环境中,某个提前设定好参与规划与信息传播护理程序的装置,通过互动技术吸引参观者主动介入,从而影响作品的呈现过程以及最终呈现的结果。《沙丘4.0》是由数百个光纤组成的一个交互景观装置,观众的身体让装置产生物理变化。观众移动或发出声音,光纤会随之改变状态(见图2)。在装置的内部装有麦克风和现实传感器,这些元件将捕捉到的人类活动再通过传感器再由软件进行处理输出至电子元件。这是一件完全由参观者控制的设计作品,没有参观者的时候,装置将不会被启动。当参观者走入,光纤会立刻开启,仿佛是人们动作的延伸。

三、数字技术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展望。

科技的不断进步,新技术,新能源不断涌现成为设计创作的新形式。层出不穷的科学技术在设计中得到运用,使艺术作品更加的不可预知。数字技术是一门跨领域学科的“融合”特性。数字技术在城市空间中的应用是不受艺术门类的限制的,它被自由综合地使用于绘画、雕塑、建筑、音乐、电影、摄影等领域,它还涉及着美学、物理学、计算机学以及各种新出现的学科。纵观近几年关于数字技术在公共运用的设计作品,不是单一的专业知识能够解决的。基于此特征,我们就需要进行多学科研究,多角度的训练,多学科人才的合作,才能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在罗斯加德的设计作品中我们不仅能看到作品中的艺术性,更能看到最新的科学技术的运用。在《沙丘》作品中传感器的运用以及软件的处理使这件设计作品成为自然与技术的混杂体,是一件设计作品,亦是一件科技创新作品。当科技以多种不同的形式参与到设计创作后,作品将被赋予具有感觉,会思考,可调式的生命体,并能与人和环境进行交互。丹罗斯加德在最近的创作中主要进行公共互动装置的设计,其作品被称为“流动的建筑”。生活在当今社会,科技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体验,居住在哪个具体的城市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同时当代科技使加大了人类与自然的距离,人们的感知能力也大不如前,将自然气息和技术元素糅合的设计作品是罗斯加德设计作品最明显的特点。从他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他对未来的担忧以及对人们麻木感官的焦虑。他认为科技不是麻木,而是以一种更具交互性和诗意的方式强化人们的感官感受能力。罗斯加德将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创作出设计作品,对他而言,科技是一个工具,如同一支笔一样。在他的设计作品中,参观者的身份同样发生了改变,参观者同时成为作品的参与者,而不仅仅是一个观察者。在他的作品中不仅充斥着科学技术,同时也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传达着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

参考文献:

[4]金彦秀.彦赫镕.金百洋.公共装置艺术设计[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15.

[5]邵哲慧.数字影像艺术视域下公共空间的设计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

[6]刘慧.影像装置艺术及其在公共空间中的应用[d].北京服装学院,.

[7]季铁.数字传播:交互与影像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美术公共选修课中数字交互技术的应用

(北京服装学院,北京100029)。

摘要:随着数字交互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移动平台设备的广泛使用,在教学环节中对于课程设计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有别于传统课程设计,基于数字交互技术的课程设计,可以将教学知识与交互手段、课程情境等因素进行良好结合,还可以创造师生的在线沟通机制,从而打破原有课程设计的局限,使相关的课程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起到更好更大的作用。

基金项目:本文受数字与交互媒体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

在学校的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中往往会出现“灌授”式的方法,这种课程设计的局限性不言而喻。近些年,很多老师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加入了一些新媒体元素,但是,这些方法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传统教学中“场地”与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情况,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增强。如果要打破这种传统课程设计中的根本性问题,就需要在课程设计以及教学实践环节进行全新的开发与研究。近些年,数字移动交互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在各领域的成功运用,基于这一技术而呈现的数字移动交互产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种移动终端设备中,将这一技术移植入课程设计与教学当中,已经变成非常可行的一种方法了。目前,越来越多的教师都注意到了这一课程设计方法的转变,即,将原有固定教学场地转换为非固定场地,将原来“灌授”式课程设计转换为“交互”式课程设计,并将相关课程设计内容呈现于各类数字移动终端上,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与互动性,另外,由于课程设计内容是呈现于智能手机或者各类pad中,因此,可以还可以做到打破原有固定场地的模式,让学生能够将课程随身携带,随时学习。

使用数字移动终端作为数字交互技术的呈现载体,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认可,学生手中的各类移动终端设备上也装满了各类app产品。开发具有移动课堂性质的app课程设计产品,就是要应用于学生的手机或者pad之中。此类课程设计其实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体系,是由前台客户端以及后台相对应的服务器端来构成的。服务器端,是放置相关教学课程设计内容的载体,所有的交互过程以及内容呈现方法均由服务器端程序来完成;相对应的学生在移动平台上使用的用户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app程序端,这个app程序的作用并不包含课程设计的内容,以及用来进行课程设计呈现过程中的各类交互方法,整个课程设计的内容主体和交互方式以及呈现方式均在服务器端运算完成,学生端的app程序只是作为一个承接服务器端发送过来相关内容的载体,因此,学生手机中的app程序体积非常小,但是整个学习和浏览过程必须在互联网环境之下才能够完成。

若要使具有交互功能的课程设计内容传递给学生,那么这一系统平台必须具备几个基本功能:(1)为了能够做到学生与老师进行在线交流,必须具备文字发送功能。(2)具备图片发送功能。(3)具备语音传递功能。(4)具备多人讨论功能。通过这种方法,实际上是把传统教学模式变成了带有“社交”特点的模式,也改变了传统课程设计过程中过于强调老师作用的问题。在这个交流互动过程中,强化学生对于课程关注的主动性,以及对于知识把握的主动性,将学生变为知识传递过程中的主体,淡化老师“主导一切”的作用。这类课程设计由于开发之初就会考虑交互性和趣味性,因此会引导学生进入相应的学习情景中,增加学习过程的乐趣。目前,移动课程设计应用平台可以考虑市场占有率最高的ios平台以及android平台,基于这两个系统的交互平台在数字移动终端设备中占据了绝大多数市场,并且这类设备具有非常小的体积,非常便于携带,因此在这些设备上展现的课程设计完全可以做到“随身走”的目的。

在设计之初,就需要考虑结合课程知识特点来设计出有别于传统方法的交互手段。数字化技术手段的使用,除了可以保留知识固有特性以外,还能够体现出新的感官体验。因此,不能够将传统已有的课程知识直接放置于这类平台中,这样会失去其交互的特性和目的。与传统课程设计不同的是,学生可以通过相应的交互技术,比如单点触摸、多点触摸等方法对相关课程内容进行多种操作。()事实上,就课程设计本身来说,可以包涵课程设计与创作以及课程设计的数字化呈现,数字化呈现过程中强调的是内容的可交互性,可融入的情境性,这就要做一整套的前期准备工作,比如情节脚本的创作、情境情节的设计、交互动作与方法的设计等方面。图文并茂是这个技术下实现课程设计的最基本需求,对于学生群体的心理感知特征、年龄结构、知识储备、兴趣点等方面均需要做整体的考虑。经过这样全面考量的课程设计会具备良好的可应用及可推广性。因此,这类课程设计需要注意学生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认受感知、情境感知、互动感知以及趣味感知等几个方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知识的认知程度很大程度上会被兴趣范畴所决定。所以,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对于交互过程和情境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要让知识变得有趣味,同时交互过程又不能够过于复杂,注意在设计过程中考虑降低学生的使用难度,辅助以相应的视听元素和情境元素,使学生感受到交互过程与知识学习之间的紧密联系,而这种联系恰恰成为学生学习并且记住相关知识的过程媒介。数字交互技术在课程设计中的应用,需要依据个方面的成熟经验来完成,比如涉及到学生心理认知程度因素,就需要依据相关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再比如,涉及到相关内容实现的环节,就需要依据相关软件工程师的知识与技术……通过深入对学生学习需求及兴趣调研,结合各方面的研究成果,采用数字技术手段,从而设计出为学生能够认同并广泛接受的课程设计作品。

基于数字交互技术课程设计的核心设计要素与其他产品的'核心设计要素一样,都是“创造性”。这一技术环节下进行的课程设计实质上是将知识信息与计算机技术及表现手法向结合从而形成特定表达形式的一种方法。计算机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课程设计完全可以用有别于传统方法的形式进行完成。这个设计过程中所包括的设计要素大体有几下几个方面:(1)课程内容呈现界面简单、美观。要用最直接和美观的界面环境展现出每部分的课程内容,注意界面设计中的友好程度以及颜色的使用,界面设计是否友好,颜色使用是否得当,是否具备美感,对于学生使用来说会有非常直接的影响。(2)强调交互手段的和谐与自然,通过交互手段,能够让学生充分参与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互动交流,因此在进行课程设计的时候,交互方法的考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好的交互方式,可以促进学生使用的兴趣,增加趣味,调动学生更好的学习认知与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完成知识点的学习。(3)体现游戏的情境,对于学生来说,知识点的展示与获取,若能够融入相应的体验情境中,形成对知识了解的相应连续性,引导学生按照其感兴趣的方法,主动参与知识获取的过程中,这也是数字交互技术应用于课程设计中的必要因素之一。

在应用数字交互技术进行课程设计之初,首先需要进行前期学生受众情况的调查和定位,不同年龄,不同阶段的学生有其特有的心理接受特点,要根据这样的特点来进行设计开发。

1.结合课程内容和知识要素建立功能模型。调查不同阶段学生对于交互功能的喜好,并且进行列举。在这其中选出相对适合大多数学生喜好的功能方法,完善课程设计的创意部分;考虑应用平台的种类与限制,比如针对ios和android的屏幕分辨率的不同,要有不同视觉化的设计考量;不同系统平台的操作方式存在一些差别,在进行课程设计的时候也要一并考虑进去。

2.根据课程设计的需要绘制流程图及相关界面设计要将整个课程设计过程顺利完成,流程图的绘制,是不可或缺的。关于知识点衔接的方法,知识点与交互方式的融合,以及获取知识进阶的办法,这些都需要用流程图来表示出相互之间的转换过程。具体来说,每一个操作环节,每一部分文字的显示,每一个图片的调用,每一段视频或者饮品的使用,以及相关界面之间的互相跳转,这些在进行课程设计的时候都需要具备良好的思路和清晰的逻辑。同时,还需要对于相关界面分布布局进行设计。每一个界面中需要使用到的诸如“按钮”、“logo”、“导航”、“内容展示”等元素都需要进行先期设计,在这些先期设计完成的基础上,再进行内容的加载与完善。

3.数字交互技术进行课程设计的原型设计。原型设计,是将前一步的逻辑过程和草图进行细化的过程,搭建一个逻辑顺畅,界面友好的原型程序进行测试。这一阶段,并不是要完全实现整个课程设计过程,而是要进行相关技术的检验测试,比如对于前一步做出的交互设计方法进行逻辑检验,检查其是否能够顺畅运行,技术实现是否存在问题;原型中对于界面的测试,则侧重于视觉感知环节,界面是否使用方便,提示是否明确,内容是否明显等问题都需要在这个环节进行测试并确认无误之后,再进入整个课程设计的完成阶段。

4.使用数字交互技术完成课程设计。在前几个过程的基础上,选择相关的技术来进行最终的课程设计实现。实现的技术方法有很多,比如使用actionscript3.0,或者java,又或者html5技术来进行app开发,这些手段都是可以的,当然,这里列举的都只实现是学生端的app框架的技术手段,而对于课程设计的主体,也就是服务器端的部分则需要使用诸如php,或者visualstudio等工具进行程序开发,另外还需要使用到数据库技术。总之开发这样一个基于数字交互技术的课程设计产品,是一个严谨有序的过程。

六、结语。

一个好的课程设计产品,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与了解,更因为其所具有的独特交互特点和情境环节,具备了一定的趣味性和游戏性,将原本枯燥的课程学习与教授过程变成了相对愉悦的沟通过程,不仅具备教学环节的实践性,更具备广阔的商业前景。

数字通信电缆屏蔽技术的应用与原理论文通信数据线缆

摘要:本文阐述了dsp原理及应用实验教学的主导思想和原则,,给出了dsp原理及应用实验教学的具体做法,提出了改革dsp原理及应用实验教学的基本思路。通过实验箱中课程实验的开展及扩展部分实验教学的开展,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深度结合,既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进一步加强对dsp原理及应用课程的理解,为其课程的学习和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更有助于学生提高基本技能,巩固专业知识。

关键词:dsp原理及应用;深度结合;改革。

一、引言。

近年来,dsp技术在国内迅速发展,在数字通信、数字图像处理、语音信号处理、家电医疗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多年来,我校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开设了“dsp原理及应用”课程以及相应的实验课程。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掌握了基本的编程技巧和实现过程以及处理算法的能力,具备了系统开发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基础。[1]“dsp原理及应用”课程实践性很强,实验部分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分析目前的“dsp原理及应用”实验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改善教学方法的建议。

二、实验教学环节的总体结构。

dsp原理及应用实验课程的实践性很强,主要包括设计性和验证性实验。[2]学生能够自己动手设计电路,编写程序,下载运行,自己独立完成各种竞赛,为学生就业提供有力的保障。

总体框图如图1所示。以5000系列dsp芯片为cpu,可完成键盘、lcd显示、电机控制部分、温度检测、交通灯实验、语音测试、温度检测、无线通信等实验,通过实验箱的操作,学生很直观地观察、优化程序,下载运行,得到结果。

主控制板的'硬件提供实验箱的cpu模块,程序通过仿真机下载运行,直接查看结果。硬件扩展方面的实验简单直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学生可以进行i/o口的实验操作,交通灯实验的控制,学生很直观地通过改变代码得到四个方向的不同颜色的灯交替闪亮,也可以改变延时来得到不同的结果。

三、实验教学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实验题目单一。

对于部分验证性的实验,由教师讲解实验的工作原理并提供程序,学生验证结果。比如,在fir滤波器的设计中,学生通过程序运行观看各种波形,通过观察窗口得到的时域和频域的滤波效果比较直观,但是很多学生对程序的设计和自己的编程能力并不是很了解,实验结束后部分学生并没有掌握实验和编程技能,甚至读不懂程序。

2.教材与实验设备不协调。

学生在理论教学当中还在沿用tms320c5402为cpu的设计、指令系统等。但是在实验教学当中实验设备和厂家的不同,比如c55xx系列的cpu,指令系统的不统一和内部结构的区别,要求学生对相应的指令系统要熟知。而很多学生看不懂例子程序,编程时频繁出错,需要在教材选定时注意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协调。

3.整体规划的匮乏。

四、提高实验教学的几点建议。

1.统一规划。

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统一,精选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是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dsp课程是一门设计性和实用性比较强的课程。[4]为了便于学生设计和应用,理论课程应该稍微超前实验课程,设计性的实验应该排在稍后。学生对整门课程有一个更深的了解后进行综合设计,效果会更好。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和综合复习,对课程的认识和学习会更加深刻,可以提高设计性实验的效果。

2.设计性的题目实用化。

dsp实验内容要求学生完成一些比较直观的硬件设计,要求学生具备初步开发系统的基本能力,为了这个目标,实验的题目应该更实用化,与学生的就业联系起来。“dsp原理及应用”课程是为大四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实验教学应该本着实用性强、达到一定的应用效果为目的来开设。大四学生已经开始找工作,作为实用性较强的专业课,学生和工作岗位更倾向于一些关于科研、生产一线的课题,设计性的课题可以将种类和难度都多样化,给不同基础、爱好不同的学生提供自由的选择。我校的很多课题都与“dsp原理及应用”课程有关,比如数学图像处理、各种数字调制、语音信号处理等都可以作为设计性的实验。

3.网络资源的使用。

五、结论。

数字通信电缆屏蔽技术的应用与原理论文通信数据线缆

【论文摘要】作为非计算机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这门课程内容多、信息量大、学时偏少,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不够重视且积极性不高,学到的知识较为匮乏。本文从理论教学方面和实验教学方面入手,对改革方法进行探索,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得到提高,对该门课程知识点的理解得到加强。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作为一门实践性与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是电气信息类本科教学的主要学科基础课之一,是自动控制、工业自动化、电气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自动化仪表等自动化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1]。作为非计算机机电类专业硬件技术的主干课程,该课程主要讲述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编程结构、指令系统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及其常用外设的工作原理。整个课程内容涵盖数字系统及逻辑电路基础、微处理器结构、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基础、存储器原理与结构、输入/输出接口及中断技术、总线的概念与标准、常用的可编程并行数字接口芯片[2]。由于该课程内容较多,硬件与软件结构结合,一些概念复杂且抽象,传统的教学方式通常不能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很难达到满意的授课目标。因此,迫切需要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本文着重从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方面阐述微机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策略。

1理论教学改革方案探索。

针对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理论教学的改革,最突出的矛盾就是该课程涉及的知识点和内容较多,硬件方面包括数字电路逻辑设计基础、计算机组成与结构以及接口技术等,软件方面包括汇编指令和语言程序设计。通常给定的教学课时偏少,要使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系统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基本方法和微机硬件接口技术,建立微机系统的整体概念,具有一定的难度,造成学生课堂积极性不高。采用传统的教授方法,根本无法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首先需要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传统的接收式学习模式,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等手段,创造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的,以探索知识发现知识为主要目标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利于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2]。其次在内容取舍方面,着重从非计算机专业的特点出发,知识点讲解力求深入浅出,采用浅显、清晰、循序渐进的描述方法,注重系统性、实用性和先进性,便于学生自习,以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每章的授课中,安排1到2个课时的课堂讨论,讨论主题根据每章的学习内容由学生给出,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再学习能力,加深对知识点的巩固。

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已然成为大家的共识,为适应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的需要,电子商务论文可采用“微型计算机系统原理多媒体cai课件”,该课件中引入多媒体技术,利用声音、图像、文档及动画等手段,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直观、形象,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及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2]。

2实验教学改革方案探索。

作为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实验教学环节必不可少。实验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软件实验和硬件实验,软件实验通过编写程序、上机调试测试并且运行的过程,以期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硬件实验通过给定任务培养学生设计硬件,编制接口程序,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然而实际情况是大部分实验内容为验证性实验,使得学生无法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灵活结合起来,无法让实验教学成为理论教学的延伸,更难以激发学生对实验课程的兴趣和创造性想法。传统的实验教学考核机制采用出勤点名签到和实验报告批改结合的方式,最后可能造成动手能力好的同学成绩不如动手能力差的同学,达不到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的目标[3]。

首先,改革实验考核方式,通过设置课程设计题目以学生最终完成的结果作为考核手段,激发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4]。另外可以开展一些电子设计大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其次,设立固定的开放实验室时间段,所有对微机原理课程感兴趣的学生都可以利用开放实验室进行学习探讨,有利于微机原理知识的拓展和推广,有利于学生自身潜能的发挥和主动学习能力以及创造意识。针对实验教学内容往往以验证为主要目的存在的问题,无法真正的去思考、分析问题,可以精选课程设计题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在实验中提出的问题,老师不立即给出正面解答,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最后在实验教学中采取优差生搭配提高动手能力,让更多学生对微机原理实验充满兴趣,为以后的专业课以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结束语。

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来说,由于内容多信息量大,软件与硬件结合,传统的理论与实验教学使得最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较为匮乏。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来说,由于内容多信息量大,软件与硬件结合,传统的理论与实验教学使得最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较为匮乏。通过理论和实验教学方面结合改革,能够更加促进学生对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周玉庭.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重庆: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

[2]尹建华.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李娜.微机原理教学改革研究[j].北京:计算机教育,2010.

[4]李晓东.任务驱动方法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课程中的应用[j].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应用数字化网络建设艺术设计教学资料库的实践论文

内容摘要:数字技术使教学的方式、内容和教学管理发生了质的变化。本文简述了建设艺术设计教学资料库的必要性,认为教学资料库的建设是教学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和基础,描述了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资料库的基本组成,介绍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资料库的应用实践。

今天,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平台的教育模式正在形成,这对人类的知识传授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使高等教育的教学发生了变化。

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使艺术设计的设计方法和手段发生了巨大变化,对艺术设计教育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全面渗透。全新的教学服务设备使教学的'方式、内容和教学管理发生了质的变化。网络技术的出现,改变了学生获取知识、交流信息的方式。这些为建设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资料库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有其特点。主要表现为:理论教学和能力训练的专业性很强,讲究实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需要借助于各种不同的资料来帮助教学。尤其是这几年,在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中已大量使用多媒体技术,广泛采用多媒体教学。但应用中也存在不足:一是多媒体教学课件往往是由教员个人结合备课自行开发的,不易共享、不规范,质量得不到保证,内容不全、无法涵盖一个专业的全部教学内容。二是这些教学软件、课件一般都具有相对独立性,自成体系。不同的教师无法根据自己的课程、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应用于不同的教学场景中。所以,就必须开发建设高质量的、可以共享的教学资料库。

教学资料库的建设是教学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和基础,建设好教学资料库就找到了在信息化时代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改革相一致的途径。因此我们要把教学资料库的建设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教学资料库也是教学管理的需要。教学资料库有利于课程大纲、教学日历等教学文件的管理;有利于学生学习情况的管理和信息的反馈;也为加强教学检查和教学质量的监控提供了条件。

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资料库是本专业教学资料的集合,它包括大量的知识、信息素材,供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任意组合、调用。教学资料库中保存的是本学科的一个个教学资料“标准件”或知识、信息“元素”;而且资料库中的素材内容全面、丰富,基本涵盖本专业的主要教学内容。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创意,调用或“引用”这些知识、信息“元素”。

教学资料库系统是通过网络技术把学生用机、教师授课用机、教研室用机、多媒体用机、教学管理用机等连到一起。教学资料库安装在服务器中,主要包括下面内容:

1、教学基本资料库:该库是以知识点为基础、按一定检索和分类规则组织素材资料,包括教学大纲、电子教案、教学日历、教学课件、参考资料等。以图片、动画、视频、音频、文本等形式储存。所储存的是本专业中的知识信息素材,是有关专业知识的集合。分门别类,对知识信息加以整理、加工,再存储在资料库中。资料库具有可扩充性,教师将自己收集、加工的素材方便地添加到资料库中。教学基本资料库资料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a将现有教学的素材重新分离、整理、还原,或按指定格式重新整理、存储;b将现有纸张载体的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扫描、拍照或录入等);c从软件公司和出版社发行的各种素材光盘中查找、收集、整理出与专业有关的各种资料;d从互联网下载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信息资源。

2、课程资料库:该库主要是为课堂教学服务,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提供授课所需的资料。以《电脑效果图》课程为例,其资料库包括:观摩作品、示范作品、学生优秀作品、模型库、材质库、设计制作过程与技巧等。课程资料库的扩充与维护由担任本课程的教师负责。

3、学生资料库:该库主要保存学生作业,任课教师负责整理和保存。

为保证教学资料库正常工作,要有专人负责定期对教学资料库进行整理,删除累赘部分、补充欠缺材料,并调整好资料库的内在结构。

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资料库是在边建设边使用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在教学资料库的应用方面,教师主要开展下列工作:

1、教师课前根据自己的需要,调用、组合教学基本资料库中的素材,完成具有个性化的电子教案,并具备网上教学功能。教师在制作电子教案的同时,收集、整理出与专业有关的各种资料补充到资料库中。

2、利用资料库中的素材,相关教师共同参与开发各门课程的课件。课件可以作为教学的“基准教材”,既可以供学生学习该门课程时调用,也可以供教师编撰该门课程的电子教案时参考。将与该门课程相关的资料(如:观摩作品、示范作品、学生优秀作品、制作过程与技巧等)进行整理入库,从而形成课程资料库。

3、开展多向互动的授课。即学生与计算机的互动,学生与老师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

4、整理和保存好学生作业,对作业进行评定。

1、学生通过网络下载、浏览课程教学大纲、电子教案、观摩作品、示范作品、学生优秀作品等。

2、老师、同学多向互动,协同学习,共同探索。

3、学生资料库使学生的学习与作业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如:数码图形图像设计课程的作业可在二维形态构成和图形设计课程中使用;而二维形态构成和图形设计课程的作业又可作为卡通设计、标识设计、包装设计等课程的基础。

以上是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资料库建设的一些实践。时代在不断发展,应用在不断拓展,技术在不断进步,因此,设计专业教学资料库建设只是开始,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参考文献:

[1]朱华光、谈大学生网络学习的积极作用[j]、太原科技年第6期,p56—57。

[2]纪平、现代教育技术的系统模式、建模方法及关键技术的新发展[j]、西安:电化教育研究、(5)。

[3]张伟远、研究范例:对网上教学的研究.中国远程教育[j]、(2)。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