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设计(通用18篇)

时间:2023-11-22 15:45:05 作者:MJ笔神

教学计划还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益,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以下是教学计划的一些范例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每个教学计划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目标,但都以学生的发展和学习为中心,提供了具体的教学步骤和活动安排,让教学更加科学、系统和有针对性。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优秀的教学计划吧!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设计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引导学生联系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

3、初步认识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1、引导学生联系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

2、简介法布尔。

3、揭示课题。

法布尔怎么会如此的了解熟悉那么多的昆虫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法布尔,到《装满昆虫的口袋》这篇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1、读读法布尔的故事,看看你对他小时候会有哪些了解?注意边读边划出本课的生字新词,并想办法把它们读准确。

2、学生读课文划生字新词。

3、读了课文,你对法布尔小时候都有哪些了解?

4、引导说课文大意:谁能说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5、刚才我们在读课文的时候,还划出了很多的生字新词。现在,请你把这些生字新词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1〉学生读生字词。

〈2〉开火车读词语(课件出示词语)。

6、指导理解词语。

〈1〉同学们,这些词语中有一个成语,是什么呢?(小心翼翼)找一找它在课文中的哪个句子中。

指名说出来,再齐读这句话,谁来说说这个成语的意思?你能用这个成语说一句话吗?

〈2〉老师还发现“训斥”这个词不容易读准。看看这个词语在课文的哪句话中出现的?

爸爸是怎样训斥他的呢?读出原句。

师导:如果你想记住哪个词语,就可以像这样,把这个词放在句子中,多读几遍。理解了词语的意思,你就更容易记住它了。这是记住词语的好办法。

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他抓纺织娘的故事呢?(2、3)。

3、学生自由朗读2、3自然段。

4、指名读2、3自然段。

5、课件出示:妈妈,我在这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

齐读这句话。

课件出示:我认为法布尔___________地说:“妈妈,我在这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

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话。

7、有感情地朗读2、3自然段。

1、抄写生字词3遍。

2、有感情朗读2、3自然段。

《装满昆虫口袋》教学设计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课文,通过具体的事例感悟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对科学的执着追求。

3.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发,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法布尔对昆虫地痴迷。

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激起兴趣。

1、请看大屏幕,(出示词语:(1)、浓厚的兴趣科学的殿堂;(2)、训斥、迷恋、好奇(3)、无限、观察、隐藏)这些词语谁来读?(指名读,齐读)。

2、这些词语都和法布尔有关,小时候的法布尔是怎样的?用上一个或几个词来描述,说上几句话。(生自由说)。

二、品读课文,自主感悟。

1、法布尔对昆虫十分喜爱,可以用一个词语来形容,那就是——迷恋(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迷恋)。

2、那课文是通过哪些地方来表现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的呢?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2—6自然段,画出能表现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句子并读一读,可以旁边空白处写上自己的感受。(生自读课文,找出相关句子)。

3、(学生汇报交流)能交流一下阅读的收获吗?同一段,有不同感受的可以补充。(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相应段落)。

a、“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妈妈,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

(1)、为什么能从这句体会到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就这一句谁还有不同的看法?法布尔会告诉妈妈什么?在这三天里,为了找到这只纺织娘,法布尔可能遇到了什么?你愿意用读的方式表达你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吗?带着你的想像你的感受你的体会读读。(指名读,齐读)。

(2)、是呀!一天过去了,法布尔没有发现那只会唱歌的虫子。第二天过去了,他还是没有找到那位歌唱家。到了第三天的傍晚,暮色笼罩了田野,一天马上又要过去了,就在这时,他终于找到了——瞧:就是这只“全身翠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课件出示:全身翠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

师:于是他高兴地激动地兴奋地对妈妈说——引读(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b:(1)、“每到早晨,法布尔把……生物世界。”(指导朗读,相机理解“每到早晨”“一动不动”“趴”“静静地”字词的意思.)。

(为什么这么读?我想你一定有你独特的想法和见解。哪些词我们还要特别关注?)。

(2)创设情境指导朗读.

谁能试着读读。读得轻一些,慢一些,别惊跑了昆虫。这回他读的时候,老师想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感受。说说你好像看到了什么?(让我们用心灵朗读,走进法布尔的内心世界。齐读)。

c:“在池塘的草丛里,法布尔发现了……珍珠一般的宝贝”

这段话中哪些词让你体会到了法布尔的这种心情?请你圈画出。(根据孩子的回答品词“小心翼翼”“欣赏”“珍珠一般的宝贝”)。

4、法布尔对昆虫的这份迷恋,当时他的父母理解他了吗?从哪看出?(他被爸爸训斥了)。

爸爸是怎样训斥他的呢?谁来读一读?

5、在法布尔眼里“珍珠一般的宝贝”,爸爸却认为是“无用的玩意”那是他不理解儿子的心,他没有注意到这只甲虫有多么的漂亮,他不知道儿子发现这只甲虫有多么的不容易,他更不知道这小小的甲虫在儿子眼里是珍珠一般的宝贝啊。法布尔怎么会舍得扔掉这样一只漂亮的、辛辛苦苦得来的、这珍珠一般的宝贝呢?快来做做法布尔的代言人吧!劝劝爸爸,把这只可爱的甲虫留下来吧。如果能用上刚才我们读过书中的`语句就更好了。

6、法布尔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家人的训斥并没有驱散他对昆虫的迷恋,大自然中的一切在他眼中都是那么神秘,那么美好。

三、拓展延伸,感情升华。

1、孩子们,如果让你当导演,拍一段法布尔的生活dv,你想,画面上出现镜头最多的会是什么?你会把镜头最后定格在哪?(引读:后人为了纪念法布尔——在为他建造的雕像上,两个衣袋全部做得高高鼓起,好像塞满了沉甸甸的昆虫。)。

2、那么法布尔的口袋里面装的仅仅是昆虫吗?还塞满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所说的词语。如: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等)。

3、是呀!无论是从法布尔找纺织娘还是法布尔放鸭子时观察虫子、捉甲虫我们都能感受到法布尔这种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像法布尔这样一生痴迷一样东西的人还有很多,你们知道的还有谁?(生自由说)你从他们身上都学到了什么?如果让你们来为他们设计雕像,你会怎样设计?(生自由说,注意引导孩子说出设计的理由)。

4、学了这篇课文,你还想给自己布置什么作业呢?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像法布尔一样,对某件事情产生兴趣后,能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孜孜不倦,永不放弃。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实录西师版二年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课文,通过具体的事例感悟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对科学的执着追求。

3.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发,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法布尔对昆虫地痴迷。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复习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谁愿意来回忆一下上节课所学的内容。

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知道法布尔从小对大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

生:我知道了法布尔对昆虫充满了好奇心。

师:这种好奇心达到了一种什么程度?你能用课文里一个词语来形容吗?

生:迷恋。

师:找的真准?那课文通过几件事向我们证明了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生:两件。

师:你能快速阅读课文,然后用一句话概括这分别是那两件事吗?(生阅读概括,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有谁愿意用一句话来概括?

生:第一件事是法布尔找“纺织娘”。

生:第二件事是找甲虫被训斥。

师:你最想了解哪件事呢?

生:我想了解第一件事。生:我对第二件事感兴趣。

师:看来,同学们感兴趣的内容各不相同,那就赶快寻找自己的学习伙伴,一起学习课文吧,和你的同伴说说你认为哪些语句能体现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学生在新的学习小组中进行自学、交流读书体会。)。

师:哪个小组先来说说自己的读书感受?有请喜欢第一件事的小组汇报自己的成果。(教师出示课文2-3自然段,学习2-3自然段。)。

师:这两段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呢?

生:“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妈妈,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我从这句话读懂了昆虫不好找,法布尔找昆虫找了很久。

生:我从“三天前”、“终于”可以看出法布尔三天前听到的声音,现在仍在寻找,可见他很有探究精神,不查个水落石出,决不放弃。

师:(指引学生看课本插图)看,法布尔就是这么专注地寻找了三天。

师:能用你们知道的词语来形容法布尔的这种精神吗?

生:坚持不懈。……。

生:我认为法布尔觉得纺织娘的叫声很“动听”,称它是“歌唱家”,作者在这里用了拟人写法,也可以看出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生:我从法布尔的话中体会到他找到纺织娘时心中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师:我们也请我们班的小歌唱家--刘沁瑶来把法布尔此时激动、喜悦的心情读出来好吗?

(学生朗读法布尔的话。)。

师:读得太棒了,你是带着怎样的心情来读的?

生:我是带着高兴的心情来读的。

师:我们也学着他的样子,带着高兴的心情读一读这句话。

师:喜欢这一部分的同学一齐读读第3自然段。

师:这些小组的同学学得真好,其他小组的同学也要加油啊!

(教师出示课文4-6自然段,学习4-6自然段。)。

师:这部分内容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呢?

生:“每到早晨,法布尔把鸭子赶进池塘后,就一动不动地趴在岸边,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我从“每到早晨”看出法布尔天天坚持观察生物,每天都是这样做的。

生:我还从“一动不动”、“趴”、“静静地”看出法布尔观察得很仔细、以致于入迷了,也看出他很善于观察。

师:瞧,法布尔观察得多仔细呀。谁能把这句话读一读?(指导朗读这句话。)。

师:法布尔趴在岸边,都看到了哪些有趣的昆虫?它们在干什么?

(播放昆虫图片,学生想象。)。

生:蚂蚁搬家。

生:蜜蜂采蜜……。

师:多可爱的小生灵呀!法布尔被吸引住了,他--。

生续读:“他小心翼翼地把甲虫拾起来,放进一个蜗牛壳里,打算回家好好欣赏这珍珠一般的‘宝贝’。”

师: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从“小心翼翼”一词可以看出法布尔在抓虫子时十分小心,怕弄伤了虫子。

(教师出示句子对比:

他小心翼翼地把甲虫拾起来,放进蜗牛壳里。

他小心地把甲虫拾起来,放进蜗牛壳里。)。

师:如果老师把“小心翼翼”换成“小心”好吗?

生:不好,“小心翼翼”是指行动很谨慎,丝毫不敢松懈,比“小心”程度更深。

师:为什么法布尔要如此小心翼翼地把虫子拾起来?

生:因为它喜爱昆虫,怕把小虫子弄伤了。

师:能告诉老师你做哪些事时也是小心翼翼的?用一句话说说。

生:我小心翼翼地帮妈妈洗碗。

生:写字课上我总是小心翼翼生怕写错一个字。

师:谁还有不同看法?

生:从“欣赏”一词也可以看出法布尔喜欢昆虫,“欣赏”是指观看美的事物,法布尔把观察昆虫当作欣赏美的作品。

生:我联系下文“这珍珠一般的‘宝贝’”,体会到法布尔十分迷恋这些昆虫,把它们当成了珍珠一样的宝贝。

师:谁还有补充?

生:“夕阳快下山时,法布尔口袋里装着放甲虫的蜗牛壳,欢欢喜喜地赶着鸭子回家了。”“欢欢喜喜”这个词说明法布尔拾到昆虫,心中特别高兴。

师:作者抓住法布尔的动作、神态写出了他对昆虫的迷恋之情。我们一齐读读上面的三句话。(指导朗读上面三句话。)。

师:这三句话体现了法布尔对昆虫浓厚的兴趣,可爸爸是怎么认为的呢?

(指名读爸爸的话。)。

师:你能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读?

生:因为爸爸是“怒气冲冲”的,证明爸爸很生气。

师:爸爸这么生气,那爸爸会怎么训斥法布尔呢?自己试试看。

师: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下法布尔的父亲。我来当法布尔好吗?

生:读父亲训斥的句子。

师:法布尔的爱好遭到了爸爸的强烈反对,读到这儿,你最关心的是什么?

生:我最关心法布尔有没有放弃自己喜爱的昆虫?

师:老师心中也有这样的疑问,谁能解答呢?

(学生根据第7自然段的内容回答)。

师:是什么原因使法布尔没有因为爸爸的训斥而放弃自己喜欢的昆虫呢?

生:他对昆虫有着浓厚的兴趣。

师:你能从课文中找出和“浓厚的兴趣”意思相近的词语吗?

生:强烈的兴趣,而且还种在了心里。

(学生读课文最后一句话)。

师:法布尔的衣袋做的鼓鼓得,里面装着什么?

生:口袋里装满了昆虫。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句话刚好就是我们的题目,再看看课文,课文先说法布尔对昆虫感兴趣,接着通过两件事分说,最后总结法布尔的成就,这种总分总的写作结构值得我们以后在写作文时运用。

师:法布尔的口袋里确实装满了昆虫,你认为鼓鼓的衣裳还装着什么?能不能想深一些?(生凝神思索)。

生:还有丰富多彩的昆虫世界的知识。

生:口袋里装的可能是法布尔对昆虫的兴趣、坚持科学研究的精神。

师:是啊!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对大自然强烈,浓厚的兴趣,使他用一生的时间了解昆虫的世界甚至了解昆虫的内心世界,法布尔一生为虫子写下十部《昆虫记》,这些书先后被翻译成五十多种文字,直到百年之后还在读书界引起了一次又一次的轰动,他取得的成就是仔细观察的结果,更是勤于总结的果实啊!想想如果此刻你站在法布尔的雕塑下,你会对他说什么呢?写写吧!

生:我想说,法布尔你真伟大!

生:我要学习你不放弃的精神!......

师:我想法布尔要是能听见你们的话一定会很高兴的,所以他今天也给你们带来了一份礼物,拿出你的课堂笔记本静静地收下它吧!(出示句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某件事产生了兴趣,我们就会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做得那么有滋有味,兴趣盎然,忘记了周围的一切,甚至忘记了自己。)。

板书设计:

寻“纺织娘”忘回家。

浓厚的兴趣成为昆虫学家。

放鸭痴迷昆虫受责骂。

(善于观察、善于发现)。

总分总。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实录西师版二年级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课文,通过具体的事例感悟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对科学的执着追求。

3.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发,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法布尔对昆虫地痴迷。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起兴趣。

1、请看大屏幕,(出示词语:(1)、浓厚的兴趣科学的殿堂;(2)、训斥、迷恋、好奇(3)、无限、观察、隐藏)这些词语谁来读?(指名读,齐读)。

2、这些词语都和法布尔有关,小时候的法布尔是怎样的?用上一个或几个词来描述,说上几句话。(生自由说)。

二、品读课文,自主感悟。

1、法布尔对昆虫十分喜爱,可以用一个词语来形容,那就是--迷恋(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迷恋)。

2、那课文是通过哪些地方来表现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的呢?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2-6自然段,画出能表现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句子并读一读,可以旁边空白处写上自己的感受。(生自读课文,找出相关句子)。

3、(学生汇报交流)能交流一下阅读的收获吗?同一段,有不同感受的可以补充。(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相应段落)。

a、“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妈妈,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

(1)、为什么能从这句体会到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就这一句谁还有不同的看法?法布尔会告诉妈妈什么?在这三天里,为了找到这只纺织娘,法布尔可能遇到了什么?你愿意用读的方式表达你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吗?带着你的想像你的感受你的体会读读。(指名读,齐读)。

(2)、是呀!一天过去了,法布尔没有发现那只会唱歌的虫子。第二天过去了,他还是没有找到那位歌唱家。到了第三天的傍晚,暮色笼罩了田野,一天马上又要过去了,就在这时,他终于找到了--瞧:就是这只“全身翠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课件出示:全身翠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

师:于是他高兴地激动地兴奋地对妈妈说--引读(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b:(1)、“每到早晨,法布尔把……生物世界。”(指导朗读,相机理解“每到早晨”“一动不动”“趴”“静静地”字词的意思.)。

(为什么这么读?我想你一定有你独特的想法和见解。哪些词我们还要特别关注?)。

(2)创设情境指导朗读.

谁能试着读读。读得轻一些,慢一些,别惊跑了昆虫。这回他读的时候,老师想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感受。说说你好像看到了什么?(让我们用心灵朗读,走进法布尔的内心世界。齐读)。

c:“在池塘的草丛里,法布尔发现了……珍珠一般的宝贝”

这段话中哪些词让你体会到了法布尔的这种心情?请你圈画出。(根据孩子的回答品词“小心翼翼”“欣赏”“珍珠一般的宝贝”)。

4、法布尔对昆虫的这份迷恋,当时他的父母理解他了吗?从哪看出?(他被爸爸训斥了)。

爸爸是怎样训斥他的呢?谁来读一读?

5、在法布尔眼里“珍珠一般的宝贝”,爸爸却认为是“无用的玩意”那是他不理解儿子的心,他没有注意到这只甲虫有多么的漂亮,他不知道儿子发现这只甲虫有多么的不容易,他更不知道这小小的甲虫在儿子眼里是珍珠一般的宝贝啊。法布尔怎么会舍得扔掉这样一只漂亮的、辛辛苦苦得来的、这珍珠一般的宝贝呢?快来做做法布尔的代言人吧!劝劝爸爸,把这只可爱的甲虫留下来吧。如果能用上刚才我们读过书中的语句就更好了。

6、法布尔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家人的训斥并没有驱散他对昆虫的迷恋,大自然中的一切在他眼中都是那么神秘,那么美好。

三、拓展延伸,感情升华。

1、孩子们,如果让你当导演,拍一段法布尔的生活dv,你想,画面上出现镜头最多的会是什么?你会把镜头最后定格在哪?(引读:后人为了纪念法布尔--在为他建造的雕像上,两个衣袋全部做得高高鼓起,好像塞满了沉甸甸的昆虫。)。

2、那么法布尔的口袋里面装的仅仅是昆虫吗?还塞满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所说的词语。如: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等)。

3、是呀!无论是从法布尔找纺织娘还是法布尔放鸭子时观察虫子、捉甲虫我们都能感受到法布尔这种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像法布尔这样一生痴迷一样东西的人还有很多,你们知道的还有谁?(生自由说)你从他们身上都学到了什么?如果让你们来为他们设计雕像,你会怎样设计?(生自由说,注意引导孩子说出设计的理由)。

4、学了这篇课文,你还想给自己布置什么作业呢?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像法布尔一样,对某件事情产生兴趣后,能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孜孜不倦,永不放弃。

板书设计:装满昆虫的口袋。

寻“纺织娘”忘回家。

浓厚的兴趣放鸭痴迷昆虫受责骂成为昆虫学家。

(善于观察、善于发现)。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设计

1、认识本课生字,规范书写课后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法布尔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昆虫的迷恋。

认写生字,读懂课文。

体会法布尔热爱大自然,迷恋昆虫之情。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师:课文插图,生字、词卡片,课件。

学生:了解中外著名科学家的小故事。

1课时。

1、孩子们,你们的衣服口袋曾经装满过什么东西?

2、19世纪,法国有个小男孩和你们一样大,他的衣服口袋常常装满了昆虫。后来,这个小男孩渐渐长大,他对昆虫的喜爱却一点没有减少,凭着对昆虫的迷恋,他成为了著名的昆虫学家,写出了闻名世界的著作《昆虫记》。他就是法布尔。

3、你们想了解法布尔小时候的故事吗?我们今天就一起学习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描写的就是法布尔小时候的故事。请齐读课文题目。

1、请小朋友们自由地读课文,勾画生字,同桌互读。

2、这些汉字娃娃,你们还认识吗?(出示生字,先抽读,再齐读。)。

1、孩子们,课文就写了法布尔小时候的故事。请大家自读课文,并标出课文的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课文写了几件事,分别是写的什么事。(学生回答后,老师要小结:课文写了法布尔小时候的两个小故事,一个故事是写法布尔捉纺织娘,一个故事是写法布尔捉小甲虫。)。

2、我们了解了课文的大意,知道了法布尔对小虫子感兴趣。下面我们齐读第1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的。

3、读了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板书:浓厚的兴趣、强烈的好奇心)。

4、课文用两个小故事详细地描述了法布尔对小虫子有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你对哪个故事感兴趣呢?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小故事读一读,把你读懂了的地方说给小伙伴们听一听,碰到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和小伙伴们讨论讨论。

5、学生开始自读自学自悟。

(1)出示句子:“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法布尔在花园里等了三天,抓到这只虫子,多么兴奋呀!来,我们一起带着高兴的情绪读这句话。)。

(2)出示蟋蟀图片。这是一只触角细长、全身翠绿的虫子,真漂亮!它还会唱歌呢!来,让我们听听!播放蟋蟀的叫声。好听吗?如果你是法布尔,我是妈妈,此时此刻,你会怎么对我说?(有感情地读好句子。)。

7、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法布尔对小虫子的兴趣怎样?(小结:法布尔对小虫子有着浓厚的兴趣,强烈的好奇心。)。

(1)出示插图,图文结合理解词语:一动不动,静静地观察。

(2)读法布尔捉小甲虫的句子,借助动作理解词语“小心翼翼”。

(3)读爸爸说的话,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怒气冲冲”。分角色读爸爸说的话,体会爸爸的严厉和对儿子深深的爱。

(5)读法布尔对小甲虫说的话,展开想象,琢磨法布尔内心的不舍和无奈。读好法布尔说的话。

9、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法布尔对小虫子的.感情与别人有什么不同?(小结:法布尔对小虫子有着浓厚的兴趣,强烈的好奇心。)。

10、这两个小故事真是太精彩了,你们想知道后来发生的事吗?自己读一读第5自然段,就会知道。(板书:昆虫学家)。

说话练习:因为,所以法布尔成为了著名的昆虫学家。

1、看一看,观察生字的字形,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要提醒同学吗?

2、记一记,自己在桌上写写画画,记住生字的字形。

3、写一写,老师范写,学生描红。

4、比一比,评一评,展示学生作业,全班评价,再找出自己写得不够好的字和喜欢的字练习。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实录西师版二年级教学设计

今天终于把组内的公开课上了,自己感觉进步还是挺大的。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1.备课室抓住了本篇课文的文眼。以法布尔对昆虫浓厚的兴趣为线,以“迷恋”一词着手,然后让学生找出证明法布尔对昆虫迷恋的两件事。在进行分别学习。

2.在学习两件事上,结合教参要求我在第一件事上花的时间要多些,特别是第一个句子,注重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进行理解,如“三天”、“终于”理解法布尔对昆虫的执着热情。以后的句子我则逐步的放开,让学生自己找,或是用那个比勾画出你认为能证明法布尔对昆虫迷恋的词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3.以读促学,以读促悟。我在本课中主要以读的形式展开。当然读的形式是丰富的、潜移默化的。结合文本,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阅读方式:(1)个别学生读,在全体读。(2)师生扮演角色读。“学生对于阅读热爱的程度取决于教师在教室里朗读的频率和学生在学校持续默读的频率--这句话的另外一层含义是:衡量教师朗读成果的,不是朗读的篇数,而是教师的朗读在怎样的深度和广度上激起了学生阅读、朗读的兴趣。”段瑞萍的这句是我坚持只要是好的文章或是可以激发感情的课文,一定要跟学生进行示范阅读或是共同表演读。(4)学生表演读。如爸爸训斥法布尔的句子,学生通过自己体验读,到全班表演读,课堂气氛一下就轻松活跃起来,以后的教学,学生的思维到位。因为这种层层深入的读,学生对主人翁的体会更到位,甚至有学生后来在说到对法布尔想说的话时,她说:“法布尔,我要学习你不放弃的精神。”这样很个性的理解只有自己读通了才能想得到说得出。

4.亲切的态度。“俯下身子,做孩子的朋友。”这是最近听到的一句话,实际上我也在课堂上践行着这句话。课堂上我一直没面带微笑,不骄不躁,尽管学生开始比较小心谨慎,但是只要多给时间,像师傅说的“等待十秒”,在老师的耐心引导下,气氛渐渐地活跃起来了。当学生小组交流时我和他们讨论在一起,和他们共同表演读,一起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学生自然就轻松了,回答问题也是妙语连珠、络绎不绝。

当然,通过这堂课我也感受到了自己还存在很多有待改进之处。如:开始让小组交流时,竟忘了给学生提“交流小提示”,以致学生交流的盲目,导致开始学生显得陌生,不在状态。其次,在设置最后一个环节时,没有慎重结合班情审视过问题的难易程度,而导致在这个环节上学生出现了冷场的状况。上完这节早就计划好的课,原以为自己终于“解脱”了,但是现在反而更加沉重和不踏实,因为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有待改进。失败也好成功也罢,还是的感谢于这节公开课,正如窦桂梅老师所说:“公开课,是生命失恋的地方,并且循着这样的路,你脚踏实地地走向了日常课堂的厚实,乃至成就了人生的厚重与精彩。”

装满昆虫的口袋说课稿

这学期语文课本一发下来,我又像往常一样先将课文看一遍,当我看了《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文章后,我被文中的法布尔给感动了,禁不住看了一遍又一遍。

法布尔的那份执着、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为理想追求的精神是常人所不能拥有的,当然也包括我。文中的法布尔因为放鸭子时捉昆虫而被父母责骂。我原以为他会因为父母的责骂,而放弃对昆虫的迷恋,可我想错了,原来法布尔没有因为父母的责骂,(.)不理解而放弃对昆虫的迷恋,而是在以后每次放鸭子时,偷偷地玩,“背着大人把衣袋装得鼓鼓的”。由此,我想到了一件事情:有一次,我在聚精会神地画着画,突然有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我面前,我抬头一看,原来是爸爸,他对我说:“你这画的是什么呀,乱死了!”我听了,难过极了,于时我不再画画了。自从学习了这篇课文后,我明白了不要为了一句话就放弃自己的理想,要去尝试。

我真庆幸我读到了这篇课文,使我懂得了深刻的道理。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案

重点: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难点:从小养成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的志趣。

第一课时:练习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讲述的两件事。最后能提出自己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二课时:交流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通过读书自己解决。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对科学、自然的热爱,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1、收集有关法布尔的资料,全面感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2、自主预习课文,提出问题。

第一课时。

1、练习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讲述的两件事。

3、能提出自己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导入新课:

1、请把你们的手放进你们的口袋,说一说你们的口袋里放了些什么。

2、可有一位伟大科学家,他小时候,在衣袋里装满了昆虫。他是谁?(板书:法布尔)。

3、你们了解他吗?向大家介绍介绍。

4、齐读课题,读了课题后,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二、自读课文,要求:

1、大声地自由读课文,如果有些段落或语句读得不够熟练,就多读几遍,直到读流利为止。

2、把自己没读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交流读书情况,结合朗读理解部分词语:

1、指名分读课文(有些重点段落齐读)。

2、请同学读自己读得不流利的段落。

3、把自己读得很好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四、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同桌互读,一边读一边交流每小节的意思。

2、集体交流:你读明白了什么?

法布尔小时候很喜欢昆虫(2-10)。

3、理清课文条理:

五、质疑问难:

如果是词语方面的,当堂解决;如果是课文内容方面或者是拓展延伸的,就引导学生课后读课文或查找资料,试着解决。

六、作业:

1、课作:a、朗读课文。

b、写习字册。

2、家作:a、抄写词语。

b、带着问题读课文或查找有关资料。

板书:

对昆虫着迷(2-10)。

第二课时。

1、交流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通过读书自己解决。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对科学、自然的热爱,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一、质疑问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你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二、明确学习任务:

你想弄明白这些问题吗?怎样才能弄明白?

三、学生自学课文,思考:

1、法布尔喜欢昆虫吗?你怎么知道的?用“――”画出有关语句。

2、法布尔的父母是什么态度呢?试着把父母说的话有感情地读出来。

四、交流讨论:

1、法布尔的父母是怎样批法布尔的。(抓住父亲“怒气冲冲、吼、可恶、小傻瓜、拣这些没用的小玩意儿”;母亲“厉声责备、撑破裤兜、中毒”等词句进行品读,从而感悟、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喜欢之情。)。

a、指名读。

b、评议,围绕父母当时的态度及语气,引导学生读出气愤来。

c、齐读。

2、对话:如果是你的父母这样批评你,你会怎样?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

3、过渡:法布尔又是怎样做的呢?

4、指名读第九、十自然段。齐读,讨论:你读出了什么?

法布尔十分喜爱昆虫。(指导学生用心去体会法布尔当时的心情,以及他与父母背着捉昆虫的原因)。

5、是呀!法布尔是多么喜欢昆虫啊!可是父母却严厉地批评了他,可他仍然没放弃他的爱好。再读课文的第10自然段。

6、除了九、十两个自然段能读出法布尔喜欢昆虫外,还有哪些地方也能读出来呢?

a、第三自然段:抓到纺织娘时的.高兴的样子。(感情朗读法布尔的话和动作,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程度)。

b、第四自然段:概括描写法布尔九岁时对昆虫的入迷(抓住“每天――不是――就是――东蹦西跑蹲下来静静地观察”朗读体会)。

c、第五、六自然段:抓甲虫时的表现(指导作者有详有略的写法,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喜欢)。

d、第十一自然段:人们在为他做雕像时,故意把两个衣袋做得鼓鼓的,告诉人们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正是这一特写“镜头”最能生动地表现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

(以上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改变交流讨论的顺序;另外,要引导学生朗读体会)。

五、总结讨论,渗透德育:

1、文章向我们介绍的法布尔具有什么特点?

(要想取得成功,只有一心一意地追求,锲而不舍地努力)。

3、文章为什么要以“装满昆虫的衣袋”为题?(每个人都有衣袋,它是用来装钱装物的,法布尔竟然用它来装满了昆虫,由此可见,法布尔对昆虫是多么喜欢啊!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为题,充分表现了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程度。)。

《装满昆虫的口袋》导学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记叙文,主要叙述了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对大自然、对昆虫有着浓厚的兴趣。课文并没有写法布尔怎样成为昆虫学家的,而是记叙了他小时候怎样迷恋昆虫的。这是课文的重点。课文主要通过两件事写出了发布尔对昆虫的迷恋:一是抓纺织娘,二是放鸭子时观察小虫子。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3、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游戏(拍手游戏)。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标。

生:读。

师:读完了课题,我们就产生了问题,产生了什么问题呢?都想。

师:谁来简单介绍一下法布尔?(结合课件相机简单介绍法布尔和《昆虫记》)。

师:这是同学们读完课题产生的问题,也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要解决的问题,同学们希望由谁来解决问题,、(导读趣)。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诱导识字。

(一)初读课文。

师:我们先读第一遍,了解一下法布小时候的故事,注意读准预习时画的生字新词。

生:自由读书。

(二)了解大意。

师:谁来说一说,读了课文,你对法布尔小时侯都有哪些了解?

生:

生:这篇课文讲了法布尔小时候迷恋昆虫的故事。

师:把课文的主人公和事件串起来说说,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板书:迷恋)。

(三)诱导识字。

师:同学们预习时已经画了生字新词,现在,请你把这些生字新词自己再读一读,读完同学举手示意老师。

生:(读自生字词)。

师:读完同学再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比一比,看谁读又响亮又准确。

生:(互读生字词)。

师:离开了课文,这些词你还会读吗?自己再读一读(课件出示词语:无限暮色纺织娘樱桃小心翼翼蜗牛中毒训斥殿堂雕像迷恋观察隐藏浓厚)。

师:请一位小老师来带读,小老师读得对,我们就跟着读,小老师读错了,我们就举手纠正。

生:(小老师带读)。

师:与“幕”字结合理解识记“暮色”,

师:老师找一组同学开火车来读一读。让我们的火车轰隆隆地开起来吧!

生:(开火车读词语)。

师:老师发现“训斥”这个词不容易读准。“训”是撮口音,“斥”是翘舌音,谁来读读这个词(板书:训斥)。

生:生读训斥。

师:会读这个词还不行,要记住这个词还要理解它的意思,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带“训斥”这个词的句子和爸爸是怎样训斥法布尔的句子,读一读,看谁找得快读得好。

生:爸爸的训斥没有驱散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强烈的兴趣已经种在他的心里。

生:爸爸怒气冲冲地吼着:“我叫你去放鸭子,你倒好,只顾自己玩。老是捉虫子,不中毒才怪呢!快给我把这些无用的玩意儿扔了。”(出示课件:1、爸爸怒气冲冲地吼着:“我叫你去放鸭子,你倒好,只顾自己玩。老是捉虫子,不中毒才怪呢!快给我把这些无用的玩意儿扔了。2、爸爸的训斥没有驱散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强烈的兴趣已经种在他的心里。)。

师:请同学们从这两句话中找出一个词来解释训斥的意思。

生:怒气冲冲。

师:谁来当一下爸爸训斥法布尔。

生:有感情读。

师:对,这样就叫做训斥。

师:联系上下文读一读就能理解这个词。理解了词语的意思,你就更容易记住他了,这是记住词语的好办法。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品读感悟。

(一)再读课文。

师:老师请同学们看几张图片。

生:欣赏图片。

生:(读课文。)。

师:你觉得哪些句子不容易读通读顺?

生:

师:请同学们把自己觉得不容易读通读顺的句子再反复地读一读,读一遍记一遍,看谁读的遍数数多。

生:反复读不容易读通读顺的句子。

师:反复读不容易读通读顺的句子是读通课文的好方法。

(二)理清脉络。

师:谁来说一说课文通过几件事写出了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生:两件事。第一件是抓纺织娘的事。第二件是放鸭子时发现甲虫的事。

师:(板书:抓纺织娘 发现甲虫)。

(三)品读感悟(2、3自然段,抓纺织娘)。

师:快来读读这个有趣的小故事吧。

生:(读2、3自然段)。

师:出示纺织娘图片并介绍,再读词内化。

师:(指读2、3自然段。)你们觉得班上谁能把抓纺织娘这个有趣的故事读好,我请他读。

师:读得非常好,尤其是法布尔对妈妈说的那句话,你读的语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句话。

生:我认为高兴地说。

师:你带着高兴的心情读读这句话。

生:我认为激动地说。

师:你激动地读读这句话。

生:我认为兴奋地说。

师:你也来当当法布尔。

师:你们都走进了法布尔的心。是书中的哪句话让你感受到了他这种心情?

生: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妈妈,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

师:板书:终于 引读,放到句子里读。

生:一直在找虫子。

生:可能忘记了吃饭。

生:可能找虫子被爸爸妈妈批评了。

师:你们的描述让老师好像看到了当时的情景,法布尔捉住这只纺织娘的确是不容易呀,他对这只昆虫有着多么浓厚的兴趣啊。我们一起再读读这句话。

师:就这样,一天过去了,法布尔没有发现那只会唱歌的虫子。(课件出示:纺织娘图片 “会唱歌的虫子”)第二天过去了,他还是没有找到那位歌唱家。(课件出示:“歌唱家”)到了第三天的傍晚,暮色笼罩了田野,一天马上又要过去了,就在这时,他终于找到了那只“全身翠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课件出示:“全身翠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

师:于是他高兴地对妈妈说-----。

生:“妈妈,我在这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

师:他兴奋地对妈妈说------。

生:“妈妈,我在这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

师:他激动地对妈妈说------。

生:“妈妈,我在这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

生:我被法布尔的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所感动。

生:“会唱歌的虫子 歌唱家 全身翠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

师:同学们有什么发现?

师:(出示:蝗虫图片“这是一只 、的蝗虫”)。

生同桌交流后大组交流,师相机小结:同学们观察的能力真强,只要我们平时从种角度仔细观察周围事物,也一样能写出生动的好文章。

四、作业拓展。

1、抓一只小昆虫,从多角度观察一下它的外形特点并写下来。

2、抄生字新词两遍。

3、找一找法布尔《昆虫记》读一读。

《装满昆虫的口袋》导学

《装满昆虫的口袋》主要叙述了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对昆虫充满好奇的两件事:在一天傍晚,他独自寻找“纺织娘”,忘记了回家;八九岁时去放鸭子,他却花了大量时间观察昆虫并把捉到的虫子装在了衣袋里,父亲的责骂也没有改变他对昆虫的迷恋。根据教材的特点及三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设计本课的教学。

(一)提出问题,在探究的乐趣中激发学习动机。

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从本质上讲,问题是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问题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并贯穿于学习的始终,学生通过问题来学习;同时学习过程也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这里,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学习不仅仅是主动的语文学习,更是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求知的冲动和活跃的思维,更不可能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和追求真理的创新精神,以及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创新实践。这节课中,我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上课伊始,先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而后提出“你还对课文中的哪些内容感兴趣?”鼓励学生阅读这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在学生比较充分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有什么问题需要帮助?”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并帮助明确主要问题:

(1)法布尔是怎样观察虫子的?

(2)法布尔对昆虫有多么感兴趣?

(3)他的口袋里为什么高高鼓起来?

这样就把问题集中到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上。学生通过读文产生的疑问犹如一块磁铁紧紧吸引了他们的心,学生们纷纷被调动起来,萌发了探究的兴趣,为下面探究文本内容打下铺垫。

(二)启发想象,充分感知教材的内涵。

想象是创造的源泉,一切创造性的劳动,就是以创造性想象开始的。为此,在阅读中我十分注重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抓住某些有助于启发学生想象的训练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想象,既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本文的重点在于让学生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为此,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每到早晨,法布尔把鸭子赶进池塘后,就一动不动地趴在岸边,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一句时,我紧扣课文,提出问题:“法布尔趴在岸边,都看到了哪些有趣的昆虫?它们在干什么?”引导学生想像昆虫世界的神奇有趣,从而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为了让学生在想像之前对陌生的昆虫世界有更深切的感知,我播放了一些昆虫活动的图片,让学生的想像更为真切。

二、教学目标。

识字: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学生字;

2、认识12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结合词语理解字义;

3、渗透性识字。

写字:1、学写11个字;

2、掌握汉字的间架结构,按笔画笔顺把字写好。

2、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让学生从小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好习惯,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三、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结合词语理解字义;

2、正确书写11个汉字;

3、抓住描写法布尔对昆虫非常着迷的词句进行品读;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五、教学过程(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教学生字。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分段。

(四)了解关于法布尔的资料。

(五)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质疑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谁愿意来回忆一下上节课所学的内容。

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知道法布尔从小对大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

生:我知道了法布尔对昆虫充满了好奇心。

师:你们还对课文的哪些内容感兴趣呢?请大家赶快翻开课本91页,读一读。

(学生读课文2—11自然段。)。

师:同学们都读得很投入,有哪些问题需要帮助?(学生质疑,教师梳理。)。

生:我想知道法布尔是怎样观察虫子的?

生:我想知道法布尔对昆虫有多么感兴趣?

生:我不明白法布尔的口袋里为什么高高鼓起来?……。

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进一步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

师: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一找,文中写了法布尔观察昆虫的几件事?

生:课文写了两件事:一是找纺织娘,二是放鸭子时观察小虫子。

师:你最想了解哪件事呢?生:我想了解第一件事。生:我对第二件事感兴趣。

师:看来,同学们感兴趣的内容各不相同,那就赶快寻找自己的学习伙伴,一起学习课文吧。(学生在新的学习小组中进行自学、交流读书体会。)。

师:哪个小组先来说说自己的读书感受?有请喜欢第一件事的小组汇报自己的成果。(教师出示课文2—3自然段,学习2—3自然段。)。

师:这两段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呢?

生:“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妈妈,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我从这句话读懂了昆虫不好找,法布尔找昆虫找了很久。

生:我从“三天前”、“终于”可以看出法布尔三天前听到的声音,现在仍在寻找,可见他很有探究精神,不查个水落石出,决不放弃。

师:(指引学生看课本插图)看,法布尔就是这么专注地寻找了三天。

师:能用你们知道的词语来形容法布尔的这种精神吗?

生:锲而不舍。

生:坚持不懈。……。

生:我认为法布尔觉得纺织娘的叫声很“动听”,称它是“歌唱家”,作者在这里用了拟人写法,也可以看出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

生:我从法布尔的话中体会到他找到纺织娘时心中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师:你能用自己的金嗓子把法布尔此时激动、喜悦的心情表达出来吗?

(学生朗读法布尔的话。)。

师:读得太棒了,你是带着怎样的心情来读的?

生:我是带着高兴的心情来读的。

师:我们也学着他的样子,带着高兴的心情读一读这句话。

师:喜欢这一部分的同学一齐读读第3自然段。

师:这些小组的同学学得真好,其他小组的同学可别落下了。加油啊!

(教师出示课文4—10自然段,学习4—10自然段。)。

师:这部分内容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呢?

生:“每到早晨,法布尔把鸭子赶进池塘后,就一动不动地趴在岸边,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我从“每到早晨”看出法布尔天天坚持观察生物,每天都是这样做的。

生:我还从“一动不动”、“趴”、“静静地”看出法布尔观察得很仔细、以致于入迷了,也看出他很善于观察。

师:瞧,法布尔观察得多仔细呀。谁能把这句话读一读?(指导朗读这句话。)。

师:法布尔趴在岸边,都看到了哪些有趣的昆虫?它们在干什么?

(播放昆虫图片,学生想象。)。

生:这些昆虫正交头接耳地窃窃私语。

生:螳螂家族举行拳击比赛,两只小螳螂为争夺冠军,打得可凶了。……。

师:多可爱的小生灵呀!法布尔被吸引住了,他——。

生续读:“他小心翼翼地把甲虫拾起来,放进一个蜗牛壳里,打算回家好好欣赏这珍珠一般的‘宝贝’。”

师: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从“小心翼翼”一词可以看出法布尔在抓虫子时十分小心,怕弄伤了虫子。

(教师出示句子对比:

他小心翼翼地把甲虫拾起来,放进蜗牛壳里。

他小心地把甲虫拾起来,放进蜗牛壳里。)。

师:如果老师把“小心翼翼”换成“小心”好吗?

生:不好,“小心翼翼”是指行动很谨慎,丝毫不敢松懈,比“小心”程度更深。

师:为什么法布尔要如此小心翼翼地把虫子拾起来?

生:因为它喜爱昆虫,怕把小虫子弄伤了。

师:能告诉老师你做哪些事时也是小心翼翼的?用一句话说说。

生:我小心翼翼地把妈妈喜爱的花瓶放回柜子上。

生:考古学家小心翼翼地把这些珍贵的瓷器放入箱子里。

师:谁还有不同看法?

生:从“欣赏”一词也可以看出法布尔喜欢昆虫,“欣赏”是指观看美的事物,法布尔把观察昆虫当作欣赏美的作品。

生:我联系下文“这珍珠一般的‘宝贝’”,体会到法布尔十分喜爱这些昆虫,把它们当成了珍珠一样的宝贝。

师:谁还有补充?

生:“夕阳快下山时,法布尔口袋里装着放甲虫的蜗牛壳,欢欢喜喜地赶着鸭子回家了。”“欢欢喜喜”这个词说明法布尔拾到昆虫,心中特别高兴。

师:作者抓住法布尔的动作、神态写出了他对昆虫的喜爱之情。我们一齐读读上面的三句话。(指导朗读上面三句话。)。

师:法布尔对昆虫有着浓厚的兴趣,可爸爸是怎么认为的呢?

(指名读爸爸的话。)。

师:你能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读?

生:因为爸爸是“怒气冲冲”的,证明爸爸很生气。

生:爸爸不但生气,还骂他。要有训斥的口气。

师:法布尔的爱好遭到了爸爸的强烈反对,读到这儿,你最关心的是什么?

生:我最关心法布尔有没有放弃自己喜爱的昆虫?

师:老师心中也有这样的疑问,谁能解答呢?

(学生根据第11自然段的内容回答)。

师:什么原因使法布尔没有因为爸爸的训斥而放弃自己喜欢的昆虫呢?

生:他对昆虫有着浓厚的兴趣。

师:你能从课文中找出和“浓厚的兴趣”意思相近的词语吗?

学生:强烈的兴趣。(教师出示句子对比:

爸爸的训斥没有驱散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浓厚的兴趣已经种在他的心里。

爸爸的训斥没有驱散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强烈的兴趣已经种在他的心里。)。

师:读一读,思考:作者在这里为什么不继续使用“浓厚的兴趣”一词。

(学生讨论后回答。)。

生:“强烈”比“浓厚”程度深。

生:“强烈”更加能体现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程度很深,爸爸的训斥不能阻止他继续研究昆虫。

(学生读课文最后一句话,教师简笔画出法布尔高高鼓起的口袋)。

师:这沉甸甸的口袋里究竟装了什么?

生:口袋里装满了昆虫。

生:我觉得口袋里装的不只是昆虫,还有丰富多彩的昆虫世界的知识。

生:口袋里装的可能是法布尔对昆虫的兴趣、坚持科学研究的精神。

(三)扩展延伸。

师:法布尔的雕像构思巧妙、富有创意,老师也想请同学们当当小设计师,为自己喜爱的一位名人设计一座雕像,你想把它像设计成什么样?正好我们学校的教学楼前有一座名人雕像的底座,上面还没有放上名人雕像。要说清楚,看看哪个同学的设计最富有创意,我们就把他的设计推荐给学校。

(学生在小组交流后说说自己的创意。)。

生:我要设计一座李时珍的雕像,李时珍肩上背着竹筐,手中拿着一株草药,正在仔细研究它的药性。

(四)总结。

兴趣令我们感受生活的多彩,兴趣给我们带来探究的快乐。同学们,用心感受周围的事物,坚持不懈,相信你们一定能成功。

六、教学反思。

总之,自主探究式学习并不是一种无序、盲目行动,学生的知识储量、学习能力、生活阅历的局限,需要借助教师的引领、参与与调度。唱戏的是学生,搭建舞台、导演制作的应是教师。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案

以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为主线设计教学,重在引导学生从具体事例中体会法布尔对昆虫浓厚兴趣,去感受和想象法布尔在具体的情境中迷恋昆虫的样子,从而激发学生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奥秘。

《装满昆虫的衣袋》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的主体课文,这一篇童趣十足的叙事性。这篇写的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对昆虫的迷恋,通过两件主要的事件写出出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让读者感受到法布尔对昆虫的浓厚兴趣和无限的好奇心。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课文的具体事例中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从学生有限的生活积淀和自身的阅读体验出发,引导学生紧扣文中描写法布尔迷恋昆虫的重点语句,在朗读中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多媒体。

(一)激趣导入。

如果你看到同学的口袋里装满糖果,你会认为他——(贪吃);看见同学的口袋里装满玩具,你会认为他——(贪玩);可是,竟然有个人的口袋里装满昆虫,你认为他——(爱昆虫)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是谁?(法布尔)我们赶紧走进课文,继续去认识法布尔吧!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小时候的法布尔有什么特点呢?

(板书:对大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无限的好奇心、迷恋昆虫)。

2.看,课文一开头就写到这一点,现在我们就来看看第一自然段是怎样讲的。

3.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一自然段。

4.从哪两个词可以看出法布尔对大自然有着无限的好奇心?(无论、还是)。

5.口头造句。

(三)品读课文。

生:纺织娘、小甲虫。

生:捉纺织娘(2、3)。

观察小甲虫(4——6)。

学习第2-3自然段。

师: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件事“捉纺织娘”。听清要求,请你们自读课文第二至三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找,哪些词语或者句子让你感受到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师:谁来说说你的感受?

生1:我从“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妈妈,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中感受到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师评价:他三天前听到的声音,至今仍然念念不忘地寻找。

我们再仔细品味,哪些词语可以更加生动地体现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三天前”、“终于”)。

师:请试着读出你的感受。

生:指名读句子。

生:齐读句子。

师:你们还能从这两句话的什么地方体会到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生:我还从“动听”、“歌唱家”中体会到他对昆虫着迷了。法布尔太喜欢这只纺织娘了,已经把它当作是人,是会唱动听歌声的歌唱家了。我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话。

师:跟他学!

生:齐读句子。

师:(出示纺织娘图)。

瞧,这就是让法布尔魂牵梦萦了三天的纺织娘。它是生活在草地里的善于跳跃的昆虫,它的后腿粗壮而有力,稍有动静就会跳得老远,很难逮到它。

生1:草丛中有小虫子叮咬法布尔,为了不惊动纺织娘,他一动不动地强忍着。

生2:法布尔发现了纺织娘,猛地一扑,可纺织娘蹦走了,法布尔摔破了膝盖。

师评价:老师从你们的描述中好像看见了当时的情景,为了捉到自己喜爱的虫子,法布尔可真是费了不少劲,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两个句子,再去感受一下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吧!

生:齐读句子。

师:这只全身翠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真漂亮!难怪法布尔会高兴地对妈妈喊着——。

生: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捉到那只会唱歌的虫子!

生: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捉到那只会唱歌的虫子!

师:经过努力,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此时,你就是法布尔,你的心情会怎么样?

生:高兴,激动,兴奋……。

师:法布尔就是这么高兴,这么激动,这么迫不及待地想要告诉妈妈,一起来:妈妈……(指导读出兴奋和高兴)。

学习第4-6自然段。

1.师:法布尔对昆虫着迷了,他可以用三天时间去寻找他心爱的纺织娘,也可以为了观察虫子,一整天都趴在阴冷潮湿的池塘边,一动不动。

2.请同学们认真默读4-6自然段,看看这件事的哪些地方能让你感受到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划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并多读几遍,看看你是不是可以用朗读把他对昆虫的浓厚兴趣表现出来。

3.生默读、勾画、练读。

汇报:教师相机出示句子。

(1)每到早晨,法布尔把鸭子赶进池塘后,就一动不动地趴在岸边,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

谈体会。

我从“每到早晨,法布尔把鸭子赶进池塘后,就一动不动地趴在岸边,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中体会到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生1:他“一动不动”、“静静地”,观察地很仔细,只有对昆虫很着迷了,法布尔才能够克服周边的一切困难全心全意地观察。(师随即勾画句子和词语)。

生2:这个句子中的“趴”也说明法布尔观察地很仔细。法布尔深深地迷恋着昆虫,甚至在杂草丛生、阴冷潮湿的池塘边,也要趴在地上细心观察,生怕错过了什么!

4.师:法布尔如此细心地观察,那他可能会看到哪些昆虫在干什么?

生1:蚂蚁搬家。

生2:蜜蜂采蜜。

生3:蜘蛛结网。

师:昆虫虽然很小,但它们的世界却是奇妙的,难怪法布尔会这么着迷。就让我们和他一起再去看看这奇妙的生物世界吧!

生:齐读句子。

每到早晨,法布尔把鸭子赶进池塘后,就一动不动地趴在岸边,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

你还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法布尔对昆虫的浓厚兴趣和迷恋。

生:我从“他小心翼翼地把甲虫拾起来,放进一个蜗牛壳里,打算回家再好好欣赏这珍珠一般的“宝贝”。”中体会到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师评价:他拾起甲虫的动作很小心,生怕弄伤了它。

师:你能来表演一下法布尔拾起甲虫的动作吗?

生:表演。

师:孩子们,从他的表演中,你知道什么是“小心翼翼”了吗?

生:“小心翼翼”就是动作缓慢,丝毫不敢松懈。

师:生活中,你们会小心翼翼地做什么事情?

生1:我会小心翼翼地拿鸡蛋。

师:为什么你要小心翼翼地拿?

生1:我怕把鸡蛋打碎了。

生2:我会小心翼翼地洗碗。

师:为什么你要小心翼翼地洗?

生2:我怕把碗打碎了。

师:还有哪些地方体现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生:把甲虫拾起来,放进一个蜗牛壳里,打算回家再好好欣赏这珍珠一般的“宝贝”

生:我还从“欣赏”一词中体会到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师评价:法布尔已经不是简单地看甲虫,而是非常认真、仔细地观察甲虫。

师:生活中,我们会去什么地方欣赏什么呢?

生1:我们会去美术馆欣赏美术作品。

生2:我们会去音乐厅欣赏动听的音乐。

生3:我们会去电影院欣赏精彩的影片。

师:哦,原来“欣赏”就是带着喜爱的心情观看美好的事物。法布尔已经把观察虫子当作是欣赏美好的事物,可见他是多么迷恋昆虫呀!

谁愿意来读一读这个句子?

生:指名读句子。

生:齐读句子。

生:我还从这句话中“珍珠一般的“宝贝”中”体会到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在别人眼中毫不起眼的小甲虫,在法布尔眼中却是“宝贝”,这都说明他对昆虫的迷恋。

生:齐读句子。

(3)夕阳快下山时,法布尔的口袋里装着放甲虫的蜗牛壳,欢欢喜喜地赶着鸭子回家了。

生:我从“夕阳快下山时,法布尔口袋里装着放甲虫的蜗牛壳,欢欢喜喜地赶着鸭子回来了”中体会到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师评价:他的`口袋里装着心爱的虫子,他心满意足,很高兴的样子。

师:法布尔借着放鸭子的机会观察虫子,天黑了,才回来,难怪爸爸会怒气冲冲地吼着——。

生:我叫你去放鸭子,你倒好,只顾自己玩。老是捉虫子,不中毒才怪呢!快给我把这些无用的玩意儿扔了。

师:法布尔只有这一次是因为观察甲虫被爸爸训斥吗?你从哪知道的?

生:“老是”,他常常因为观察虫子被爸爸训斥。

师:是的,但哪怕是这样,我们的法布尔却还是沉浸在自己的昆虫世界中,难以自拔。这部分课文,我们从法布尔观察和捉虫子的神态、动作以及爸爸对他的态度中体会到法布尔对昆虫的的迷恋。一起来读第四到六自然段。

正是这种兴趣,把法布尔引进(科学的殿堂,使他了解了昆虫的世界,成为了一名了不起的昆虫学家……)。

师:法布尔的世界只有昆虫,任何困难都不能阻挡他观察、研究昆虫,他已经深深地迷恋上了昆虫。

孩子们,你们知道吗?法布尔出生于贫农家庭,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但他却凭着自己非凡的钻研精神和坚毅的性格坚持研究昆虫。到了87岁高龄,依然拖着他病弱的身体坚持研究写作。他所著的《昆虫记》一共有200多万字,包括219篇,向人们介绍了400多种昆虫和其他小动物,至今,《昆虫记》已经被翻译成几十种语言,受到全世界人们的喜爱。

后人为了纪念他,为他修建了一座很有意思的雕像,两个高高鼓起的衣袋好像装满了沉甸甸的昆虫。这也是我们课题的由来。(齐读课题)。

师:谁能说说为什么法布尔的口袋装满了昆虫?

生:因为法布尔从小队大自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迷恋昆虫……引读:难怪后人为了纪念……沉甸甸的昆虫。

师:法布尔的口袋里,除了昆虫,还装了什么?

生:坚持不懈、不怕困难、细心观察、认真、不放弃……(板书)。

(四)回顾并总结全文。

通过板书,引导学生运用抓住关键词法,概括全文。

(五)板书设计:

浓厚的兴趣。

法布尔无限的好奇心。

迷恋。

坚持不懈、不怕困难、细心观察、认真、不放弃。

《装满昆虫的口袋》导学

词语教学和语段教学是中年级阅读教学中两个最基本的落点。在当前“人文”满天飞的语文课堂,如何在细读文本时关注词句,把阅读的触角伸向咀嚼词句的滋味,玩味词句的意蕴,这是中段阅读教学中有待加强和重视的问题。

《装满昆虫的口袋》(北师大版三下)叙述了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研究昆虫的两件事,体现了法布尔对昆虫的浓厚兴趣。文章的语言平实易懂,故事情节也不复杂,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理解内容并非难事。但是怎样通过语言文字的品读、揣摩,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却非易事。“始终保持对文本言语的一种高度敏感和警觉,对每一句话,对每一个词,甚至对每一个标点符号都抱有那种黛玉进贾府式的敏感和警觉。”我怀着这样的一种敏感和警觉,一遍一遍地读,课文渐渐地浓缩成了一个关键词和两组画面。

一个关键词。课文中的“迷恋”一词,看似简单,实则蕴涵极深,值得细细品味。

体现线索脉络:迷恋是分别贯穿这两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的线索脉络。第一个故事:因为迷恋昆虫,所以花丛里动听的昆虫声音能引起他探究的好奇心;因为迷恋昆虫,所以他能全身心地投入,在花丛里寻找数天;因为迷恋昆虫,所以他能忘记一切,坚持到抓到这只唱歌的虫子的那一刻。第二个故事:因为迷恋昆虫,所以处于活泼好动年龄的他却能“一动不动地趴在岸边,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因为迷恋昆虫,所以他能发现一只“比樱桃核还小些的甲虫”,并视之为“珍珠一般的宝贝”,“小心翼翼”地拾起甲虫,“放进一个蜗牛壳里”保护起来,为的是“回家再好好欣赏”;因为迷恋昆虫,他能不顾家长的反对和训斥,仍把甲虫带回家。

彰显人物精神:“迷恋”也是法布尔这个人物形象的真实写照。他对昆虫的迷恋程度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他的忘我、勇敢、执着及对昆虫的无限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

聚焦“迷恋”一词,既能驾轻就熟地梳理文章的来龙去脉,又能提纲挈领地捕捉人物的精神,实乃牵一发而动全身。

两组画面。抓住“迷恋”这个关键词,在语言文字的寻觅对话中,课文中两组画面浮现眼前:

第一组画面:着急与欢喜。第一个故事中描述了两个场景:傍晚,法布尔父母在田野里着急地寻找法布尔;而此时的法布尔正在花丛里为抓到的会唱歌的虫子―――“纺织娘”而欢喜。父母为什么着急呢?他们担心法布尔饿坏肚子了,担心他天黑找不到回家的路,担心他在花丛中遇到危险……所以他们急切地“高声呼喊儿子”。听到父母呼喊声的法布尔却一边“拿着一只全身翠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一边向父母宣泄着他的欣喜:“……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他找纺织娘已经找了三天了,晨曦中,黄昏下;烈日下,暴雨中;黑暗与恐惧,饥饿与伤痛……他对昆虫的这份喜爱足以让他克服一切困难,忍受一切痛苦。他完全沉浸在寻找昆虫的欢乐世界里,忘了父母的担心,忘了回家。

第二组画面:欢喜与训斥。第二个故事中描述了两个场景: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当他带着昆虫回家时父亲对他的训斥。八九岁的法布尔放鸭子时却能“一动不动地趴在岸边,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当他发现了一只颜色特别的甲虫时,“他小心翼翼地把甲虫拾起来,放进一个蜗牛壳里,打算回家再好好欣赏这珍珠一般的宝贝”,并“欢欢喜喜地赶着鸭子回家了”。他对昆虫的喜爱不仅如此,更表现在父亲的训斥从没有驱散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他依然每到早晨……依然“老是捉虫子”。这些足以使他陶醉其中,享受快乐,以至于让他忘记了父亲的训斥,顾不上家长的反对了。

“着急与欢喜、欢喜与训斥”这些词语,是每个故事的向心力,是每个故事的支撑点,它们凝聚了每个故事的精神内涵,紧紧围绕这些词语,引导学生诵读文字,展开想象,提供画面,体验情景,便能立体丰满地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浓厚兴趣和无限的好奇心,从而升华对人物形象的感知。再来理解“迷恋”这个词语的意思,可以说是水到渠成。因为已完全把词语置于语境当中,让它浸润在语境的流水里,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这个词语的内涵和精神,而非字面意思。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案

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1.从阅读课文第二段中受到感染,从小养成爱科学、爱自然的志趣。

2.了解本文的命题方法和一般命题常识。

生字卡片、投影、课文录音

2课时。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1.谈话:请你们把手放进口袋,说一说你的口袋里放了些什么。

现在有一个人,他的口袋里道了昆虫,你们奇怪吗?

这个口袋里放了昆虫的人是谁?他是哪儿人?他为什么要把昆虫放进口袋里?大家读一读《装满昆虫的口袋》这篇课文就知道了。

2.板书课题。(个别读、齐读)

1.自学课文。(按要求自学)

2.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词正音。

(2)释词。(讨论交流)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1.各自轻读课文,想一想文章的哪一部分是具体写法布尔对昆虫入迷的。

2.读后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序号。

第( )自然段交代法布尔出生的时间、地点及他所居住的村子的自然环境。

第( )自然段具体写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第( )自然段对全文进行总结。

1.出示生字,指导观察。

2.指名交流难写难记生字的记法和写法。

3.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4.展示评议。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3.了解本文的命题方法和一般命题常识。

1.读第一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交流)

2.联系全文想一想:这篇文章是紧紧扣住这段话中的哪句话来写的?

3.齐读第一段。

(一)过渡:课文是怎样具体写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着迷的呢?我们现在就来学习第二段。

(二)各自轻读第二段,看看这一段可以分为几层,各自写的什么内容。(第一层:2、3自然段,第二层:46自然段。)

(三)学习第一层。

1.指名读第二层,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各自谈体会)

2.重点研读第二层。

(2)默读第4自然段,画出法布尔对昆虫入迷的句子,反复朗读体会。

(3)说说文中的典型事例是分哪几个过程来写的。(装扔装)

(4)具体说说各是哪几个自然段。

(5)画出描写法布尔喜爱昆虫的语句。

(6)指名朗读第5、6自然段,引导体会法布尔当时的思想感情。

(1)小心翼翼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指的是什么?

(2)他满载而归的时候,心情怎样?请你画出有关的语句并朗读。

(3)爸爸就怒气冲冲地吼着指的是怎么回事?

(4)画出相关语句后朗读。

(四)复习阅读第二段,找出写法布尔对昆虫非常入迷的语句并阅读。

齐读第三段,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1.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谁?突出写了他的哪一个方面?

2.学习了这篇文章,我们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3.讨论:这篇文章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做题目?

(1)用人物的话语做题目。

(2)用人名做题目。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昆虫的活动,写一篇观察日记。

《装满昆虫的口袋》导学

一、说教材:

《装满昆虫的衣袋》是叙事写人的文章,主要叙述了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的两件事。儿时的法布尔对昆虫充满了好奇,在一天傍晚,他独自寻找“纺织娘”,忘记了回家;八九岁时去放鸭子,他却花了大量时间观察昆虫并把捉到的虫子装在了衣袋里,父亲的责骂也没有改变他对昆虫的迷恋。课文并没有写法布尔是怎么成为一名昆虫学家的,而是记叙了他小时候对小虫子非常着迷的两件事。读着《装满昆虫的口袋》,一个迷恋昆虫的孩子跃然纸上。所以,在教学中我首先要让学生弄清楚文章究竟写了法布尔小时候对小虫子着迷的哪几件事,然后再从人物的动作、语言、内心来体会人物的精神。教学中我努力引导学生去阅读、发现文章的美和营造氛围,使学生和“我”一起感受到大自然的无穷魄力。

《装满昆虫的口袋》这篇课文需要两个课时完成,今天我讲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设想。根据上面的情况我制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1、要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好习惯,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2、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体会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从而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

3、学会搜集资料,通过课外资料的补充,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延伸,使课文内容得到进一步拓展。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其中的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体会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从而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是我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二、说教学方法: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有限的生活积淀、自身的阅读体验,在本课教学中,我运用了情境教学法激发阅读兴趣法。让学生按照“找重点句个人体会——全班交流——感情朗读(走进人物内心世界)”和“在文中认识人物——从课外知识中认识人物”两个方法学习全文。让学生自主感悟、自主想象,在愉快的气氛下全面地认识法布尔,从而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三、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感受着迷。

上课伊始,先让学生回忆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法布尔是个什么样的人?(喜爱昆虫、昆虫迷)然后让学生找出带有“迷”的的三个句子,初步感受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对昆虫是越来越喜欢。接着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通过法布尔童年的两件事走近法布尔,到底他是怎样对昆虫由“着迷”到“迷恋”甚至“痴迷”的呢?从而进一步认识法布尔。

(二)潜心会文,体会“着迷”

1、教学2、3自然段我主要采用了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的一般运用有形、有声、有情的情境,吸引学生进入课文,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发展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在语言训练中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和情感。教学中,我抓住了重点的句段。如:“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她,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其中“三天前”“经常”“终于”这三个词是关键词,可以知道他执着寻找,找到纺织娘很不容易;“谁”“歌唱家”是次要的,但也能体会出法布尔对昆虫的情感。接着出示法布尔回答妈妈的话是让学生作一个比较:他不顾父母的担心,不顾自己辛苦的付出,从侧面反映出法布尔对昆虫真的是着迷了。接着我又让学生想象为了找到这只纺织娘,法布尔可能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克服的?从此走进法布尔的生活。并创设对话情境,入情入境地与学生对话,激发起学生对话的欲望与热情,在对话中学生自然地走进文本,与法布尔共同感受捉纺织娘的辛苦,捉住纺织娘的那份喜悦,所呈现的是师、生、文本之间平等对话的美丽场景。

三、品读体会,感悟“迷恋”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情感的体验和积累,而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因此,恰当地、充分地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可以融入文本进行感情朗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思维,发展语言和陶冶情感。因此,课文第三大段我就从这一方面去努力。在教学时,我先学生采用2、3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自学,大体的路子是: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然后让学生紧扣“迷恋”找出句子,画出其中的关键词,对关键词展开理解、感悟,最后有感情地朗读重点的段落。

在教学“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蜗牛壳里,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这句时我先出让学生说说自己平时把什么当宝贝,然后请同学们注意法布尔一系列的动作,细细地品味,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仔细听,也许你还能听到法布尔在悄悄地对小宝贝说些什么?通过想象画面,细细品味,是学生感受出法布尔对小甲虫照顾得很周到,精心呵护,很珍惜小甲虫。

四、拓展阅读,深化“痴迷”

简介法布尔一生最大的成就《昆虫记》以及昆虫史诗对他的赞颂,又使学生也钦佩他优美的文笔、流畅的语言。学生学完后,脑海中留下的,除了对课文的感知,还有对法布尔的深深钦佩。此时,法布尔这位伟大的昆虫学家多层面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一环节的设计,把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对法布尔这位伟大的昆虫学家有多层面地了解,学习情感体验得到自然延伸。这时,让学生齐读最后一段,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五、升华情感,总结全文。

让学生从书本中走出来,去生发,去拓展,去创造,“跳出文本看世界”,使学生受到法布尔细致观察、严谨治学的精神的熏陶和感染。

装满昆虫的口袋说课稿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品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2、通过课外资料的补充,使学生对法布尔迷恋昆虫得到进一步的延伸,使课文内容得到进一步拓展。

3、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好习惯,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品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教学难点:。

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好习惯,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引出“迷恋”。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装满昆虫的口袋》,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多有趣的口袋,读课题。多奇妙的口袋啊,再读课题。(课件1课题)。

2、口袋引入:想不想看看法布尔这个很有意思的口袋呢?(课件2出示雕像)。

师:仔细观察他的口袋是怎么样的?

生:答。

师:你的小眼睛太尖了,一眼就看出这高高鼓起的口袋里装满了昆虫,说明他对昆虫怎么样?(相机板书:迷恋)。

3、师:是啊,无论是(引读)花丛中翻飞的蝴蝶,洞穴里隐藏的虫子,还是小河里游动的鱼虾,都引起他无限的好奇心。

4、点出中心: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近法布尔,去感受他对昆虫的迷恋吧。

5、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课文围绕法布尔迷恋昆虫主要写了哪两件事?

生答。

板书:抓纺织娘、捉小甲虫。

二.品读关键词句,感悟“迷恋”。

(一)“抓纺织娘”(2-3自然段)。

师:让我们走进第一个故事“抓纺织娘”,去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吧!

1.齐读2-3自然段,思考:这两段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法布尔迷恋昆虫呢?

2.生交流,请在句子下面画上横线,词语下面打上小圆圈。

(1)“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妈妈,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

师:你从哪个词语体会到了法布尔的迷恋呢?

生:三天前!

师:为什么你从这个词体会到他很迷恋昆虫呢?

生答。

师引导时间久、长。

再读句子。

(2)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

师:哪个词让你有这样的体会呢?

生:我从终于体会到了纺织娘不好找,法布尔找了很久。

师引导找得不容易。

齐读句子,师:用你们的朗读告诉老师,他找得不容易。

“终于”就是这个句子的关键词语,请孩子们做上符号。

(3)。

师: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法布尔的心情怎么样?

生:高兴、激动!

师:他高兴、快乐地喊着妈妈:。

生齐读“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

3、出示“纺织娘”图片。

师:看,这就是那只纺织娘,这是一只_______纺织娘。

过渡:无论是花丛里的纺织娘,还是草丛里的小甲虫,法布尔都有着浓厚的兴趣。让我们用刚才的学习方法,自学4-6段。(出示阅读提示:1、读。2、勾。3、品。)。

(二)“捉甲虫”(4-5自然段)。

教师巡视。

1、刚刚看了你们的勾画,我发现法布尔迷恋昆虫的句子和词语很多很多,请你把你找到的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再把补充勾画出来。

2、这部分内容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呢?

1.每到早晨,法布尔把鸭子赶进池塘后,就一动不动地趴在岸边,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

(1)、师:你从哪里感受到了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a、生:一动不动。

师:什么叫“一动不动”呀?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生:丝毫不移动身体,为了更好的观察。

师:现在你就是一动不动的法布尔,请你读。

学生个读。

师:我发现你读得很轻,仿佛怕惊吓了这奇妙的生物世界。

b、师:这个句子中还有哪些词让你觉得法布尔很迷恋昆虫?

生:静静地。

师:请你读读这个句子,体会法布尔在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

(读得不好,提醒是静静地观察,再读)。

c、每到。

师:是啊,他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天天如此。请你读。

男生读。

(2、)过渡:4—6段还有哪些句子也可以看出他对昆虫的迷恋呢?

2、“他小心翼翼地把甲虫拾起来,放进一个蜗牛壳里,打算回家好好欣赏这珍珠一般的‘宝贝’。

生:“他小心翼翼地把甲虫拾起来,放进一个蜗牛壳里,打算回家好好欣赏这珍珠一般的‘宝贝’。”

师:这句话中的哪些关键词语,让你有这样体会?

生:我从“小心翼翼”一词体会到法布尔在抓甲虫时十分小心,怕弄伤了甲虫。

师:带着你的感受读读这个词。

生读(我听到了你的小心。)。

师:还有比他读得更小心的吗?

生读(你读得特别轻,真是很小心!)。

师:全班一起读。

师;如此“小心翼翼”,真够迷恋甲虫的了!对于这个句子,你们还有别的体会吗?

生1:“欣赏”一词也可以看出法布尔非常喜欢甲虫,“欣赏”是指观看美的事物,法布尔把观察甲虫当作欣赏美的作品。

师:还有谁来说说你的你体会。

生:我从宝贝这个词体会到法布尔十分喜爱这只甲虫,因为只有喜欢的东西才会被称着宝贝,法布尔把还把甲虫当成了珍珠一般的宝贝。

学生个读,练读句子。

师:法布尔真的很喜欢昆虫,所以,他才如此小心,如此珍惜。

请女生读。

3.夕阳快下山时,法布尔口袋里装着放甲虫的蜗牛壳,欢欢喜喜地赶着鸭子回来了。

生:我从“欢欢喜喜”中体会到法布尔确实很迷恋昆虫,所以他才那么高兴。

师:的确,法布尔很高兴。

(三)补充资料,再次感受法布尔的迷恋。

师引读,师:抓到了喜爱的甲虫,法布尔欢欢喜喜地回家了。可是,刚到家,爸爸就怒气冲冲地吼着:

生读。“我叫你去放鸭子,你倒好,只顾自己玩。老是捉虫子,不中毒才怪呢!快把这些无用的玩意儿扔了。”

师:爸爸的训斥——。

生:没有驱散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师:强烈的兴趣——。

生:已经种在他的心里。

师:正是这种兴趣,把法布尔引进科学的殿堂,使他走进昆虫的世界,研究了38年,写成了200多万字的《昆虫记》。在这本书中介绍400多种昆虫,字里行间都饱含着他对昆虫深深地迷恋!在他所介绍的昆虫中,冉老师选取了其中的几个小片段,我们一起读一读,感受他对昆虫的那份迷恋。

读昆虫记中表现他迷恋的句子。

请生谈感受。——师:谁来说说你读到了什么?

再齐读句子。

(四)拓展写话,回归课题。

生:“昆虫世界的荷马”

师:达尔文赞誉他为——。

生:无法效仿的观察家。

师:鲁迅也夸奖他为——。

生: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2、师:面对法布尔,你想说什么?把你想说的写下来。

生写(师注意提醒写字姿势)。

3、请4-5生汇报。

4、师:让我们再来看看课题,这口袋里仅仅只装满了昆虫吗?还装满了什么?

生答:兴趣、迷恋、坚持。

5、师:让我们记住这位伟大的观察家法布尔,记住他那——。

装满昆虫的口袋说课稿

一、激趣导入,质疑探究。

袁校长以《昆虫记》片段导入新课,正如他自己所说“学习课文不是对所有学生来说都是快乐的!”所以一开始就通过一段有趣的文字,激发学生的阅读需求,并在此基础上了解文本和文本中的主要人物。读书贵在有疑,教者通过对课题的质疑,展开对课文的探究,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热情。

二、学法指导、能力培养相得益彰。

教者在“扫清拦路虎”一环节,词语的呈现不是简单的罗列而是按照词串的意思归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读出词语的'意思。在写作方法上教者让学生知道“写什么”——“怎么写”(抓住生活环境的描写—抓纺织娘、捉小甲虫)等,为学生今后的写作作了铺垫。

三、找准切入点,读悟结合。

阅读教学,只有抓住核心进行,才能有的放矢,线索分明。“着迷”是这篇课文的核心,袁校长让学生朗读、讨论,通过对着迷——迷恋——痴迷词语的理解,三句话的比较、品读,体会到法布尔踏入科学殿堂的重要原因是他对昆虫的“着迷”和他对事物锲而不舍的精神,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了“有志者事竟成”的教育。

四、课外延伸,点睛之笔。

教者通过“佛人眼中的法布尔”这一环节,让学生对法布尔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欲望。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案

1认识本课生字,规范书写课后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法布尔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昆虫的迷恋。

认写生字,读懂课文。

体会法布尔热爱大自然,迷恋昆虫之情。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师:课文插图,生字、词卡片,课件。

学生:了解中外著名科学家的小故事。

1课时

1孩子们,你们的衣服口袋曾经装满过什么东西?

2 19世纪,法国有个小男孩和你们一样大,他的衣服口袋常常装满了昆虫。后来,这个小男孩渐渐长大,他对昆虫的喜爱却一点没有减少,凭着对昆虫的迷恋,他成为了著名的昆虫学家,写出了闻名世界的著作《昆虫记》。他就是法布尔。

3?你们想了解法布尔小时候的故事吗?我们今天就一起学习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描写的就是法布尔小时候的故事。请齐读课文题目。

1请小朋友们自由地读课文,勾画生字,同桌互读。

2这些汉字娃娃,你们还认识吗?(出示生字,先抽读,再齐读。)

1孩子们,课文就写了法布尔小时候的故事。请大家自读课文,并标出课文的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课文写了几件事,分别是写的什么事。(学生回答后,老师要小结:课文写了法布尔小时候的两个小故事,一个故事是写法布尔捉纺织娘,一个故事是写法布尔捉小甲虫。)

2我们了解了课文的大意,知道了法布尔对小虫子感兴趣。下面我们齐读第1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的。

3读了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板书:浓厚的兴趣、强烈的好奇心)

4课文用两个小故事详细地描述了法布尔对小虫子有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你对哪个故事感兴趣呢?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小故事读一读,把你读懂了的地方说给小伙伴们听一听,碰到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和小伙伴们讨论讨论。

5学生开始自读自学自悟。

(1)出示句子:“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法布尔在花园里等了三天,抓到这只虫子,多么兴奋呀!来,我们一起带着高兴的情绪读这句话。)

(2)出示蟋蟀图片。这是一只触角细长、全身翠绿的虫子,真漂亮!它还会唱歌呢!来,让我们听听!播放蟋蟀的叫声。好听吗?如果你是法布尔,我是妈妈,此时此刻,你会怎么对我说?(有感情地读好句子。)

7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法布尔对小虫子的兴趣怎样?(小结:法布尔对小虫子有着浓厚的兴趣,强烈的好奇心。)

(1)出示插图,图文结合理解词语:一动不动,静静地观察

(2)读法布尔捉小甲虫的句子,借助动作理解词语“小心翼翼”。

(3)读爸爸说的话,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怒气冲冲”。分角色读爸爸说的话,体会爸爸的严厉和对儿子深深的爱。

(5)读法布尔对小甲虫说的话,展开想象,琢磨法布尔内心的不舍和无奈。读好法布尔说的话。

9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法布尔对小虫子的感情与别人有什么不同?(小结:法布尔对小虫子有着浓厚的兴趣,强烈的好奇心。)

10这两个小故事真是太精彩了,你们想知道后来发生的事吗?自己读一读第5自然段,就会知道。(板书:昆虫学家)

说话练习:因为,所以法布尔成为了著名的昆虫学家。

1看一看,观察生字的字形,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要提醒同学吗?

2记一记,自己在桌上写写画画,记住生字的字形。

3写一写,老师范写,学生描红。

4比一比,评一评,展示学生作业,全班评价,再找出自己写得不够好的字和喜欢的字练习。

装满昆虫的口袋

浓厚的兴趣

强烈的好奇心

昆虫学家

装满昆虫的口袋说课稿

这是一篇记叙文,主要叙述了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的两件事。儿时的法布尔对昆虫充满了好奇,在一天傍晚,他独自寻找“纺织娘”,忘记了回家;八九岁时去放鸭子,他却花了大量时间观察昆虫并把捉到的虫子装在了衣袋里,父亲的责骂也没有改变他对昆虫的迷恋。课文并没有写法布尔是怎么成为一名昆虫学家的,而是记叙了他小时候对小虫子非常着迷的两件事。这是课文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

1、要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好习惯,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2、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体会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3、学会搜集资料,通过课外资料的补充,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延伸,使课文内容得到进一步拓展。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构想。

读着《装满昆虫的口袋》,一个迷恋昆虫的孩子跃然纸上。为了捉到纺织娘,他锲而不舍地寻找了三天;爸爸叫他放鸭子,他却一动不动地趴在岸边,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正是凭着这种浓厚的兴趣,他成为了一个伟大的昆虫学家。读着读着,我们会不由自主地被这个孩子所吸引。

在阅读法布尔所写的《昆虫记》时,我们惊奇地看到,法布尔用流畅的语言、生动的描述、诙谐的语调,把一个个昆虫写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让我们情不自禁、兴趣盎然地随着他漫游于昆虫的王国。

在读法布尔的传记时,我们看到了许多令人感动的细节。不论是在童年还是在后来的日子中,他始终是那么迷恋昆虫。

读完这一切,我们真的想说:兴趣的确是最好的老师呀!

在教学时,我努力想把一个真实的法布尔全面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在本课,我引导学生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但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常常是人在文中,神在文外。因此,教学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就是:根据文本的特点,引导学生体味语言,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走进法布尔的内心世界。

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以下二点:其一,引导学生进入情景,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激活学生的读书需求,使师、生、文本之间进行和谐的对话。其二,充分利用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把法布尔这位伟大的昆虫学家多层面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既有小时候观察昆虫的痴迷,也有以后一如既往对昆虫的迷恋;既惊叹于他对科学的执著,也钦佩他优美的文笔、流畅的语言。学生学完后,脑海中留下的,除了对课文的全面感知,还有对法布尔的深深钦佩。

教学重点。

从学生有限的生活积淀和自身的阅读体验出发,引导学生紧扣文中描写法布尔迷恋昆虫的重点语句,在读中一步步走进人物内心,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熟读课文,并搜集相关资料。

四、教学流程。

(一)、交流资料,,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听一段录音:《昆虫记》中的一个片断――螳螂捕食蝗虫。

2、听了这个片断,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所写的《昆虫记》中的一个片断。.

3、你们对法布尔有什么了解吗?

(学生课前已搜集了很多关于法布尔的资料,对法布尔的事迹有了大致了解。)。

4、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搜集到资料的?

(通过生生之间的交流,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了解资料的获得有多种方法:到图书馆查阅.上网查询等等。)。

5、为什么法布尔会取得这样的成就呢?相信我们读了这个故事就会明白。.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