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实用17篇)

时间:2023-11-29 00:50:31 作者:灵魂曲

质量月是公司每年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旨在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加强内部管理和员工素质建设。通过质量月的开展,可以激发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促使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质量文化氛围。请大家参考以下质量月总结范文,从中汲取写作的经验和技巧。

质量管理人员年度报告

10月下旬起,我部门开始强化现场检查,就检查出的问题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并进行复验,通过这种强化性检查给业务部门施加压力,使现场管理及服务品质明显提高。

2、实施内部审核

我部门人员虽为万达集团老员工,但却是本商业管理公司新人,对商业项目的特点及管理情况并不了解。基于此,部门成立初始,在公司总经理的正确指导下以内部审核作为切入点,利用5个有效工作日基本摸清了公司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共查出86项问题,发出47份《纠正预防措施报告 》,综合形成《内部审核报告》,并对纠正结果及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了验证,确保了内部审核程序的正常关闭。

3、优化管理体系

通过内部审核、月度检查、日常抽查以及突击检查等品质控制方法的实施,理清了公司管理体系运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自9月下旬起利用约1个月的时间,组织公司各部门有针对性地对管理体系进行了优化。通过此项工作的开展,不仅使部分管理人员动了起来,而且使各部门管理者更加熟悉体系文件,更加清楚管控要点。此次对过于繁琐的文件、流程及表单进行了简化,对不适宜的体系文件进行全面修正,对于工作中的'盲点进行了补充,对不健全的体系文件进行了完善。总体来说,共增加了6个文件及50个表单,修改了46个文件及26个表单,删减了6个文件及35个表单。

4、实施管理评审

10月21日,在公司管理体系优化工作结束后,协助总经理组织召开了本年度公司管理评审会议,综合第三方组织的顾客及消费者满意度调查情况、公司在顾客及消费者满意度较低的服务项目的改进情况、商户及消费者投诉及处理情况、商户的报修及处理情况、管理体系的优化情况等诸多方面真实数据作为输入信息,向与会人员汇报了本年度公司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为此次会议提供了充分有效的评审依据,并最终形成了管理报告。

5、配合监督审核

10月23日—25日,迎来了认证公司对本公司管理体系通过认证以来的首次监督审核,我部门全程陪同并全面配合了此次审核工作,并据审核意见向责任部门下发了《纠正预防措施报告》,且将按期限验证纠正及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

三、工作亮点

1、建立了三级检查机制,使品质控制作用得以真正发挥。

2、通过对管理体系的优化,进一步明确了管理职责,理顺了管理要点,修正了环境管理策划的原则性问题,将原适合于自管的保洁服务策划文件修正为真正适合对外包方的管理。优化后的管理体系更具适宜性、可操性及实效性。

四、工作中的不足及改进想法

尽管在短短三个多月的时间里,我部门做了大量具体工作,取得了小小的成绩,但深知距离工作要求还存在差距,具体如下:

1、品质控制机制虽然得以建立,但仍需进一步完善。今后我们将加强对各部门自控能力的检查,从而全方位地提升管理和服务品质。

2、作为总经理直管的唯一部门,对于公司例会中形成的决议我们的跟进工作做得还不够。在我们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就进行过深刻的反思,并已经开始行动做好此项工作。

3、作为品质控制部门,由于之前几个月业务繁忙,对于现场的日常检查较少。但是任何理由都不能作为借口,今后我们会平衡好各方面工作,将大量的时间用于管理及服务品质的监控上,从而真正能够做到替总经理分忧。

一、目标 

二、具体措施 

为了达到以上目标,我们需要各部门团结一致,互相配合,做好以下工作:

1.、制造部 

(1)请加强对产品的质量自检工作,提升员工的质量意识; 

(4)请加强对现场的5s维护,确保现场整洁、有序,保证物流通道的畅通以及所需物品的即时获得。

2、技术部 

3、 供应部:请加强对合格供应商的评价和控制,以确保原辅材料的品质。对于出现多次质量问题且无明显改进效果的供应商,可考虑另外开发合格供应商。

4、 质量部应与各部门做好协调、配合工作,起到对产品质量的监督作用; 

10、  中层以上管理者应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达成共识,按照体系规范工作,提升管理水平。 工作需要大家的配合才能做好,希望各部门能够齐心协力,共同完成公司2015年的质量目标!

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心得体会

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是班主任最基本的职责。双减政策发布,是时代发展、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是落实立德树人,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综合性人才的助推器。作为班主任,作为政策的`实践者,要深入学习,全面深度解读,吃透政策精神,领悟其精髓——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双减政策和五项管理的相继发布,营造了家校合力,协同育人的氛围,使家校关系向教育命运共同体发展。作为班主任,紧紧围绕“以生为本”这一核心目标,切实履行家庭教育指导者的职责,通过召开线上家长会等渠道,或在微信群中发布双减政策解读,或推送一些优秀家长的应对办法。缓解家长担心“双减”之下,学生成绩会下降的.焦虑情绪。帮助家长转变观念,响应国家的号召,理解并支持双减政策,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听取家长的心声,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结合五项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让家长参与班级管理,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出谋划策。

组织召开班会,让学生了解双减及五项管理的政策内容。即减轻过重的家庭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加强睡眠管理、时间管理、阅读管理、作业管理、手机管理,提高思想认识。在感受国家对下一代的关心与爱护的幸福感的同时,要知道,双减不是没有作业,而是要高效学习,是减量不减质,减时不减效,不再是打时间战,题海战的高耗低效学习。这就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有自主性,还要有自觉性和自律性。保证睡眠充足,合理运用手机,养成阅读习惯、劳动习惯、生活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文档为doc格式。

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是牵动全社会的大事。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是学院办学质量与办学效益的重要体现,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院的社会声誉,制约着我院的生源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学院加大了对就业工作的投入,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也强化了就业指导,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力争实现毕业生最大限度地就业。作为高职学院的我们,不仅要积极响应国家、省委省政府的有关就业精神,还要充分发挥行业办学的特点,努力打造学院的品牌,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一)20xx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20xx年学院有艺术设计(陶瓷方向)、雕塑艺术设计、装潢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工业设计、产品造型设计、材料工程技术、工商企业管理、物流管理、营销与策划、商务管理等11个专业毕业生313名。截止12月份,毕业生就业302人,就业率达到96.49%。基本上完成了学院年初制定的目标。

(二)20xx年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成绩和经验

1、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

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成立了“一把手”工程,由主持学院工作的院党委副书记任组长,分管学生和就业工作的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学生处、教务处、实训部、各系负责人为成员单位,具体负责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组织实施。及时召开就业工作会议,传达贯彻上级有关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和措施,分解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在学院党委领导下,经过各系、部门的积极努力工作,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不断加强就业指导,积极拓展就业市场、提供就业信息、提升服务水平、促进充分就业,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完成了预期的工作目标和任务。

(二)强化就业教育,转变择业观念

根据各专业特点、社会需求状况和毕业生实际,各系、就业指导中心通过问卷形式,对15届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和德化周边相关企业的用人需求状况进行了调查,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在开设了就业指导选修课教学的同时,还邀请有关专家到学院举办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专题讲座,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求职自信心和就业的主动性。同时,学院举办了第七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近30%的学生参加了活动,有效地促进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规划自己职业生涯,合理定位就业方向和就业目标。

(三)拓展市场空间,提供就业信息

就业指导中心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到州泉,厦门等地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收集就业信息;学院根据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特点和就业方向,于20xx年12月19日举办了20xx届毕业生供需见面会,组织邀请了20多家用人单位来招聘人才,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1000多个。同时组织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求职,与德化县人才交流中心合作,及时提供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免费发布毕业生的求职信息,为毕业生寻求就业机会,努力探索新的就业模式。

(四)加强网络平台建设,促进就业工作信息化

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和各系建立了就业网站,及时更新内容,发布招聘信息,做好与有关人才网站的链接;加强就业信息收集与管理,及时发布就业信息。积极组织引导学生参加有关网上招聘,拓宽就业信息来源渠道。20xx年,共提供近1200多条网络就业信息。

(五)强化学生毕业前的顶岗实习,提高就业竞争能力

我院严格落实高职学生学期期间顶岗实习半年的要求,与合作企业一起加强针对岗位任职的技能培训,大力提升毕业生的技能操作水平,提高就业能力。与德化36家大型企业共同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加大是学院实践实验室的建设和投入,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实际动手能力。

(六)实施“双证书”制度,有力推动就业工作

落实高职院校学生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我院的职业资格技能鉴定站目前能够开展12个专业技能鉴定,基本涵盖了各个专业,为落实“双证书”制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院把相关专业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学生毕业的条件之一,在颁发专业学历证书前,努力使符合条件的应届毕业生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对符合就业困难人员条件的高职毕业生,帮助其按规定申请相应的鉴定补贴。

2、各专业之间的就业状况不平衡。有些技能性强的专业就业较好,对一些就业对口比较窄的专业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3、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4、毕业生就业后的流动性较大,开展毕业生就业后的跟踪服务工作有一定困难。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几点思考

推动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发展,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有课程、师生素质、考试等,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并结合实际进行了相应的`阐述.

作者:毛国作者单位: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吉首,416000刊名:科技致富向导英文刊名:kejizhifuxiangdao年,卷(期):2010”"(6)分类号:g75关键词:高职教育教学质量课程设置和改革教师素质学生素质考试改革

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根据各高校公布的20xx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最好大学网对各个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进行了统计、比较和排名。

专业选择是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是报考高等学校时需要面对的关键选择之一。专业选择的基础应当是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但也要考虑社会对不同专业的人才需求。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正是社会对各个专业的人才需求的直接体现,因此倍受学生和家长的关注。

20xx年,应教育部要求,90%以上的本科层次高等学校都编制发布了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向社会公布本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这其中,又有超过半数的高校除了公布整体就业率,还公布了各个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最好大学网对各高校发布的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进行了系统收集和整理(截止到20xx年3月31日),发现有425所高校公布了本校部分或全部专业20xx年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涉及300多个本科专业,累计频次1.5万以上。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归类和汇总,不仅可以获取各专业、各门类毕业生就业率的整体情况,也可以得到各个专业内有关高校的就业率排名(排名名单详见最好大学网)。

1、工学门类的就业率最高,法学、教育学、历史学门类的就业率最低

将各本科专业的就业率按学科门类汇总后可以看出,工学的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是所有门类中最高的,达94.04%;农学和医学门类的就业率也较高,分别是93.15%和93.06%;管理学和经济学是考生们热衷报考的两个门类,本科毕业生就业率都高于总体平均水平,达93.02%和92.87%;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低于总体平均水平的门类依次是文学、理学、艺术学、哲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其中法学、教育学和历史学的就业率都低于90.00%。

2、高就业率专业绝大多数是工学门类下的专业

高就业率专业如表2所示,能源与动力工程(96.71%)、机械工程(96.20%)和工业工程(95.68%)位列前三。18个高就业率专业中,有15个是工学门类下设专业,管理学门类的2个专业工业工程和工程管理也都和工学有交叉(可授管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充分体现了工科毕业生在就业上的优势;高就业率专业中还有1个医学门类的专业,即药物制剂,该专业的就业率在高就业率专业中处于最后一名。

3、低就业率专业中艺术体育类专业最多

低就业率专业如表3所示,音乐表演(87.22%)、体育教育(87.26%)和美术学(88.24%)成为就业最为困难的3个专业。18个低就业率专业中,有6个是艺术类专业,还有2个教育门类下的体育相关专业(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说明艺术体育类专业尽管在高考招生时有特殊通道,考生大多具有相关特长,但是在就业上存在一定劣势;理学门类有5个低就业率专业,包括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地理科学、统计学这些基础性很强的专业以及目前社会实际需求还不够大的应用心理学专业;法学门类下的3个主要专业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工作也都是低就业率专业;历史学专业既是冷门专业,也是低就业率专业;文学门类下的新闻学很受考生欢迎,但是也属于低就业率专业。

4、热门专业的`就业率有高有低

热门专业一般是指报考人数多、招生人数多、开设院校也多的专业。本文根据各个专业公布专业就业率的院校数量多少,列出了公布频次最高的二十个专业及这些专业的就业率,如图3所示。其中高就业率专业有1个,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95.32%);较高就业率专业有3个,分别是自动化(94.38%)、通信工程(93.71%)、财务管理(93.64%);较低就业率专业有3个,分别是信息与计算科学(91.39%)、公共事业管理(91.10%)、汉语言文学(91.03%);低就业率专业有2个,即数学与应用数学(90.55%)、法学(88.49%);其他热门专业的就业率与平均水平都相差不到1个百分点。

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按教育部要求,今年启动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发布。截至昨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林业大学7所在京部属高校,首次公布20xx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报告显示,7所高校本科生就业率均超90%,其中,北师大99.81%的本科生就业率更是接近百分之百,这些毕业生中,多扎堆留京。

结果显示,上述7所高校20xx年毕业生本科生就业率均已超过90%。其中,北京师范大学就业率最高,截至去年10月底,该校本科生就业率达99.81%,其中,免费本科师范生的就业率为100%。最低的北京林业大学,截至去年9月1日,也已达到93.37%。

在毕业去向方面,多数本科生选择继续深造。清华本科毕业生中,签三方协议就业和灵活就业所占比例,加起来仅为16.4%,最多的是在国内读研,足有54.4%,其次才是留学,占到27.3%。

北大本科毕业生的深造比例也不低,达到69.0%,人大本科生深造率则是60.33%,北师大本科非免费师范生相应比例为57%以上。

不过,以传媒类学科见长的中国传媒大学本科、二学位毕业生主要以找工作为主,占到57.5%。对外经贸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去向相对多元,就业和在国内外深造基本各占一半。

人民大学调查显示,20xx届毕业生去国有企业、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就业的占到77.5%。其中,国有企业签约率为35.35%,为各种就业单位之首。

就业的清华毕业生中,也有43.8%的投奔国有企业,而去各级党政机关就业的仅有12%。北大本科毕业生更倾向于事业单位,而硕士毕业生则青睐国有企业。

除北师大未公布就业单位分布外,有5所高校就业报告显示,就业毕业生半数以上选择留京。北大20xx届本科毕业生签约北京单位的比例更达到71.79%。人民大学在20xx届毕业生中调查显示,有77%的毕业生首选在京就业,最终,有56.78%的实现在京就业。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主任赖德胜表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地域分布有两个特点,一是多选择北上广,二是会留在学校所在地。两个因素叠加在一起,就不难理解为何在京部属名牌高校毕业生多选择留京了。另一方面,随着北上广生活、工作压力增大,产生溢出效应,导致毕业生逐渐往省会城市、地级市分散。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几点思考

《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布的首份国家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报告以充分的教育自信和冷静的教育自省为主要基调,从“五个度”(即社会需求的适应度、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办学资源的支撑度、质量保障的有效度、学生和用户的满意度)进行多维评判,在国家数据库、评估认证报告和系列质量报告的基础上用数据和事实说话,力求用科学方法和国际视野客观全面评价中国高等教育质量。

从总体上看,进入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硬指标”成倍增长,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在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新阶段,“软实力”显著增强,呈现出良好的态势。

这些前所未有的翻天覆地变化,展示中国高等教育正由大国向强国大踏步迈进。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状况主要表现在:

1.社会需求适应度。

满足社会人才需要,适应经济转型发展,创新引领能力不足。

中国高等教育体量世界最大,为社会各行各业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新世纪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在校生规模3559万人位居世界第一,毛入学率37.5%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上大学”的强烈愿望,为各行各业培养了数以千万计的高级专门人才,有力提升了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水平。

中国高等教育院校布局和学科专业结构得到改善,与经济社会发展基本匹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异军突起,中西部高校增量明显,高职院校占居“半壁江山”,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高等教育格局。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趋于理性,与产业结构对接更加紧密,较好地满足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

中国高等教育科技实力不断增强,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全国高校基础研究保持绝对优势,科技成果绝对量维持较高水平,系列科技创新平台大大提升了科技创新能力,产生了一批代表国家水平的重大成果。在国家科技成果三大奖获奖数量、科技论文、科技专著等都占据了全国70%的份量,高校成为国家科研成果的“大户”。

高校一流人才培养和创新动力不足,对国家发展战略支撑和创新引领不够。从实施国家发展战略来看,高校“新四化”人才等一流人才培养不足,创新团队匮乏和创新人才培养力度不够。学科专业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集成创新不多,重大项目联合攻关机制不畅。一流成果不多,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不高。高校内生动力和活力不足,对创新驱动发展支撑引领作用不够。

2.培养目标达成度。

高校分类培养多种多样人才,立德树人提升学生全面素质。

各类高校开始理性定位、注重特色发展,形成多样化人才培养新格局。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各高校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多样化人才的需要,因地制宜找准办学定位,各显其能特色发展,立足实地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各司其责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和技能型多样化人才,改变了以往高校办学同质化现象,初步建立了中国特色的高校分类体系。

校企合作、行业协作等联合培养和协同育人的“组合拳”有突破、见成效。围绕“怎么去培养人”,国家高密度、大强度出台重大综合改革计划,推动高校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培养模式。“拔尖人才”和“卓越人才”等校企合作、行业协作的一套“组合拳”取得新进展,联合培养和协同育人初见成效。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仍是“软肋”,对人才培养的“短板”现象应有足够警觉。高校开始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但缺乏制度保障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社会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空间还比较有限,尚未形成长效机制,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招不多。全国高校各类毕业率和学位授予率总体较高,在一些高校不同程度存在放松毕业要求、毕业生“用所非学”等“短板”现象,应引起各方面足够的警觉。

3.质量保障有效度。

多主体内外结合公共治理,多形式监测评估行之有效。

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采取系列行政举措有效促进高等教育质量提高。政府通过加大经费投入、加强政策指导、不断完善制度和实施质量工程、设立重点项目等一系列措施,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切实保障了高等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充分体现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制度优势。

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公共治理新格局。教育部顶层设计中国特色“五位一体”评估制度,充分发挥专业评估机构“第三方”作用,鼓励行业企业和社会广泛参与,建立“主体多元、形式多样、内外结合”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制,初步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的高等教育公共治理新格局。

各类监测评估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内涵建设、特色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实行分类评估、分类指导。合格评估兜住质量的“国家底线”,审核评估强调“用自己的尺子量自己”,专业认证有行业企业广泛参与,国际评估鼓励与国际标准实质等效,促进高校自主办学、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同时,充分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用数据和事实说话发布质量报告,提高了质量监测评估的客观性和公信力。

国家高等教育资历框架和质量标准不健全,监测评估机构及资源亟待整合。国家高等教育资历(各级各类证书学历学位)框架还不健全,高等教育各类质量标准尚处建设之中,对高校办学绩效评价和参与国际监测评估项目不够重视。全国高职、本科、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保障与监测评估缺乏统筹协调和相互衔接,迫切需要整合国家高等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构及资源,并实行行业自律管理。

4.办学资源支撑度。

教育经费校园设施极大改善,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中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井喷式”增长,高校“硬件”建设面貌焕然一新。与相比,全国高校教育经费总收入增加了3.6倍。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增加了近5倍;从到20,全国高校固定资产总值增加了42.15%,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增加了57%,生均拨款水平达到历史上最高水平。各类高校“硬件”建设投入呈现“井喷式”增长,从办学条件到校园环境,从教学资源到科研设施,高校基础设施得到了全面改善,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能满足教学科研需要,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高校师资队伍持续壮大,层次结构不断优化,青年教师发展潜力巨大。到年,全国普通高校教职工总数从106.5万人增加到233.6万人(位居世界第一),其中专任教师从42.6万人增加到153.5万人(净增110.9万)。专任教师中50%具有硕博士学位,青年教师(45岁以下)超过70%,全国整体教师队伍发展潜力大、后劲足。

全国高校生均经费仍然不足,生师比居高不下,大师级领军人才比较匮乏。不同类型高校生均拨款存在差距,不少新建本科院校尚未达到国家标准(1元/生)。高校普遍存在教学经费不足,实验、实践教学设施相对紧缺,并且从高校教育经费占全国教育总经费比例来看,近两年高校教育经费比例略有下降。全国高校生师比偏高,初中级职称教师约占80%比例,高校中大师级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比较匮乏。

5.学生及用户满意度。

全面关心关怀学生成长成才,学生及用户满意度持续提升。

学生对学校满意度“硬件”超过“软件”、师资素质超过教学质量。各类高校通过加大人员、资源等方面的投入和制度保障,学校教学和生活环境整体提升幅度较大,学生对在校学习、生活体验的满意度逐步提高。总体上看,学生对学校“硬件”的满意度超过对“软件”的满意度,对师资队伍的满意度超过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

高校注重“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关心关怀学生的成长成才。高校努力关心关怀学生和强化学生就业工作,学生对学习过程体验和就业状况总体上比较满意,但不同类型院校存在不平衡现象。在“985高校”和“211高校”,学生对于教师学术水平的认可度明显高于教学水平的认可度;而单纯从教学质量的认可度而言,“211高校”和“985高校”反而不如一般院校。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较高水平,学生创新创业总体比例较小。不同高校就业率不平衡,“985高校”“211高校”在毕业生就业率方面优于一般普通本科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比例较小,综合素质培养仍需进一步加强,特别是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有待提高。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基本认可,不同类型高校存在较大差别。业界对毕业生知识、能力和素质比较认可,但高校教学与社会实际也在不同程度存在脱节,毕业生所学专业与就业岗位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提高。需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和提升创业实践能力,重视发挥用人单位的评价结果对高校专业调整、人才培养改革等方面的作用。

6.放眼全球看质量。

与国际质量保障主流比肩而行,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强国之路。

中国要建设成高等教育强国,亟待以开放促改革、提质量。前30年,中国能够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第一大国,得益于改革开放;后30年,中国要建成世界高等教育强国,制胜法宝仍然是改革开放。以开放促改革、提质量,是做大做强高等教育、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目标的必然路径,必须增强改革定力保持改革韧劲,扎扎实实把提高质量举措落到实处。

注重质量是高等教育时代命题,谁轻视质量谁将被淘汰出局。首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向全球昭告,21世纪将是更加注重质量的世纪,谁轻视质量谁就将被淘汰出局。“质量的实现既要求建立各种质量保障体系,形成多种评价模式,同时更需要在机构内部形成一种质量文化。”这是时代命题,也是历史使命。

国际三大新理念指引方向,与世界比肩迫切需要“三重”转变。“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教育”和“培育质量文化”,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竭力推行的三大先进理念。中国走高等教育强国之路,质量保障迫切需要实现关注重心由“教师”到“学生”、评价重点由“投入”到“产出”、建设重任由“方法技术”到“质量文化”的“三重”转变,并切实加以落实、落地和落细。

国际两大新举措“外推内引”,中国标准中国模式渐领风骚。国际组织推行“国际实质等效”质量标准和“高校优秀实践”示范引领,内外结合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中国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需要有国际“尺度”参照,但不是被动接受国际评估。中国特色的“五个度”质量标准和中国大学的“内部质量保障优秀实践模式”得到国际上高度认可,要从战略上大力宣传推广,尽快掌握国际教育质量标准和评估规则的话语权,在国际竞争中尽快实现从跟随者向领跑者的转变。

国际两大新方法开创监测评估新时代,中国首创“数据平台”广受瞩目。周期性评估和基于大数据常态监测的有机结合,已成为国际高等教育质量监测评估的一种全新模式和潮流。中国建立起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高等教育质量国家数据平台”,并用数据和事实说话向社会公开发布各类质量报告,这在国际上是一个创举,得到国内外各方的高度评价。

中国质量需要充分自信与冷静自省,以开放和创新加快强国建设步伐。中国高等教育要实现由大到强,必须增强高等教育质量的充分自信和冷静自省,并把提高质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必须以开放促改革、提质量,用“国际实质等效”标准助推中国质量提升;必须全面提升高校创新能力,真正支撑引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实现“跨越发展”和“弯道超车”。

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心得体会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教师是一个神圣而又很艰巨的职位,她起到了一个传授知识和育人的重要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则是体现能力和价值的时候,虽然我是非师范类的学生,但是,我仍希望以后有机会可以当一下老师。记得马克斯·范梅南的著作《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曾写过:我们可以将教育学定义成父母与孩子、老师与学生、祖母与孙子女在一起的某种际遇。教育学就存在于我们每天与孩子说话的情境中,教育学就存在于我们与孩子在一起的方式之中。简言之,即成人和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年轻人之间的实际活动的关系。鲜活的文字表达,不正告诉我们,教育学不是陌生的实物,不是在静谧的教科书中,不是在遥远的记忆中,她就在身边。我们,一直被教育学拥抱着。教育,孕育了教育学;教育学,反哺着教育。

教师是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比较单一的,处于中心地位,以文化知识的权威出现在学生面前,过分的强调师道尊严,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简单的茶壶和茶杯的关系。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巨大变化、受教育者又是一个个富有思想和独特人格的生命体、加之教育教学活动本身的复杂性等等,就必然注定教师角色的多样性。虽然教师角色多样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那么我们应如何把握和清楚地认识教师的这种职业角色的多样性,而不至于又一次的陷入教师角色“单一性”的泥淖中。

随着更深入地学习高等教育学,我一直有个疑惑,教育学的根本问题是什么?曾经也找了一些资料,听说这是教育学界一直未能对此给以明确的答案。有的学者讲:如果一门学科不能以清晰的方式呈现自己,则说明它对自己的使命和发展前途还不明朗。教育学要获得进展必须在定义上打破传统哲学套语的习惯,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自己的任务和使命。因此,走向生活是教育学获得生命力的唯一出路,只有在回答生活的提问后教育学的地位才有可能获得提升。鉴于此,他们提出假设:如果说教育学是研究如何增进人类智慧的学问,那么人们就能够对教育学产生一个比较鲜明的感觉,而且能够与人们对现实生活的关切点结合起来,从而也能使人们一下子把握到教育学的本质所在。确确实实,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为摸不透生活本质而烦恼,为找不到生活的意义而感到空虚和失落,为不知道明天该怎么办而彷徨,为子女的教育问题而大费踌躇,总是感到子女的行为太不合意,又不知道如何着手等等,这些都是现实的问题,理应是教育中最为关切的问题,教育学应该为此提供满意的答案。所以使教育能够为生活提供意义的指示应该作为教育学的根本问题。

同时,教育的传播者又得通过教师,教师担负着把年轻一代培养成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起重大作用,因此我觉得作为一名优秀的老师,重要的是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要始终将自己作为教学者与学习者相统一的角色来看待。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于学习者,一个与学生在课堂生活中共同成长的学习者,通过平等地讨论和对话,表达自己的教育认识,吸纳学生合理的教育见解,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同时,也将自己的课堂教学定位于讨论、对话、商讨、沟通、质疑、批判的过程,不要把课堂搞成一言堂,同学能够参与课堂教学,真正成为课堂生活的主人,真正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我不知道,以后的我,会不会有机会成为一名教师,但是,对于一名老师的崇高敬仰,永远不会改变。

时间总是匆匆即逝,如今回首学习教育学的过程,我依然会心一笑,那是一段快乐的旅程。虽然只有仅仅十几节大课,但是,身在其中,享受其中,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领悟,这将是打开视界的新起点。

年轻一代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思想品德决定着今后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不仅要重视对学生文化知识的传授而且要重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既要“教书”又“育人”。?学习《高等教育学》能让我们更好的掌握教育科学知识认识教育规律学会一定的技术方法培养专业思想等方面都有切实的帮助对于提高我们的素质水平?以及教育学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学习并掌握这一门的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主体说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观的论文

在艾布拉姆斯所著的《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提到的“实用说”,主要是运用在文学阐释领域。我们如将教学活动当作一门艺术的话,“实用说”便在教学上有了立足之地。实用说教学观之下,教师将教学活动看作是为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且其价值也是根据是否达到既定目的来判断的。这与功利的教学不一样,实用说教学观下,教师秉承的是发掘语文知识的实用价值,引导学生万事万物皆为我所用,提倡以主观能动性去与客观事物接壤,产生关系,发现一切知识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并以文本作为情感、思想理论对现实生活实践进行指导,或以文本中的价值观来教化学生,使学生形成对生活世界、情感世界正确的认识。

d、以生活具体事件切入,为文本的实用性埋下伏笔。

生活总是为作家提供不竭的灵感,使作家去创造可使人身临其境的文章意境。作品的内容和主题也都是以生活作为源头而泉涌在作者的笔下的。换句话说,每一个作者的写作都是以生活作为切入点的,其文章内容、情感、主题也都是架构在生活之上而用文字喷发的。其文字的喷发是经过加工和整理的,是对生活事件本身的一个超越,具有某种实用价值,可引导学生完善或纠正对发生在真实生活世界中同类事件的看法,增强学生的认识能力,培养学生的涵养情操,促进其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完善^因此,为了更好的应用文本的这种实用性,将所学知识为我所用,教师在教学中应最大可能的挖掘文本中涵盖的生活概念,并尽可能的以生活具体事件切人,让作者的文章内容显得更真实,更能融进学生的内心,为其实用性的呈现埋下伏笔。

例如,在讲解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之前,教师就可以先以生活切人,让学生完完全全的理解发生在现实世界的真实生活事件之后,再导出本课所学篇章。从真实生活事件中,学生获得了感情的积淀,有些学生可能领悟能力较强,会整理出有价值的东西,如真实事件中人物面对喜怒哀乐的表现及生活态度给自己的启示等等。总之,先切入的生活事件是要为文本实用价值凸显埋下伏笔的。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篇文章来看,它涉及到一个失明者对光明的渴望,以及在失明状态中的感情、思想,面对生活态度的升华。依据这一点,教师首先要向生活汲取同样的能量,并以这种能量作为要传输给学生的东西。在这里,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首萧煌奇的.《你是我的眼》。这首歌是一首抒情歌曲,抒写了萧煌奇在自己的“白色世界”中的心情故事,深情嘹亮的歌声表现出他对多彩世界的渴望以及自强不息、努力争取的生活态度。然后,教师要将萧煌奇一路的坎坷和荣誉列举出来,并为大家推荐萧煌奇叙述自己成长故事的新书--《我看见音符的颜色》,看到他成功背后的艰辛和坚毅。以这个高中生都熟知的音乐天才为切人点,教师弓i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及海伦?凯勒艰辛而又坚毅的一生。这样一来,学生从文本中获得的价值是原来的一倍,或者更多,而且,还会增强对文本的理解。

二、提炼文本影射生活主题,为文本的实用性制造可能。

文本主题有时是影射生活的,或者是善意的颂扬,或者是极致的讽刺,学生总会看到文本中所指涉的那类人或类似事件在生活中出现。可以说,作者是运用智慧的双手拨开生活世界的迷雾,并用文字的方式让我们看清一切存在着的东西的真实面目。正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文本中影射生活的主题,为文本的实用性制造可能,学生可以借助对文本主题的提炼和理解,洞察到某种社会现象,或人类的某种品性。这些或正或反的例子,也会警示学生,让其看到任何一种做法的是与非。这种智慧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更为重要,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在形成阶段,还不完善,不能对一些社会现象进行正确的分析理解,也不了解人情世故,很可能在善恶无法辨别的情况下误入歧途。而在高中语文课上,教师借助文本主题映射生活,使生活中的美好脱颖而出,使生活中的一些负面现象现出原形,这些东西都以真实的面目放大呈现在学生面前,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加强学生分辨对错、善恶、美丑的能力。

以鲁迅的《祝福》为例。虽然时过境迁,封建礼教、宗法制度都成过去,但是其中那些典型的人物却是依然存在着的,他们的形象成了某类人的代名词。在这里,教师应弓i导学生提炼文本中可影射生活的主题或是人物形象特点,通过对文本中人物的分析来看清真实存在在现实生活中的某类人。例如祥林嫂,她的性格中有可取之处,如善良朴实、勤劳顽强,但是她对于自己的悲惨遭遇逢人便说,她遭遇奴役,其反抗和挣扎也不是为了自由,而是为了更好的依附封建礼教。换句话说,她没有自己的个性,一直为了传统而活。现如今,这种人依然存在着。

三、应用文本知识指导实践,为文本的实用性创造价值。

有时,知识是实践的“先驱”,它指导实践,创造高于其本身更多的实用价值。所以,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教师的教学不能止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还要对学生加以引导。对于语文知识,它分的类别比较多,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记叙方式等等,涵盖着从语言组成方式到对语言的运用等方面,数不胜数。而对这些知识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应用实践,整体来说是阅读和写作的实践。读是单纯意义的实践,以对字词知识的学习为实现的方法,换句话说,对字词知识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读。而写作是高一层的实践。它所富有的创造性远胜于单纯的阅读实践。在这里,暂且忽略它们的自身意义,在语文课堂之中,它们的地位不分高低,同样都是举足轻重的。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提炼语文基础知识,并将文本作为理论应用实践方法的材料,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写作实践,为文本的实用性创造价值。

再以鲁迅的《祝福》为例。这是一篇小说,具有小说的叙述方式,人物的形象’故事的情节,具体的环境慢慢如画卷被展开。而对这些诸如小说三要素、小说情节四部分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既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阅读实践,也利于学生进行写作实践的尝试。

在“实用说”教学观下,高中语文学科被赋予了一种实用性的功能,学生在其所散发的光辉之下,获得取之不尽的能量。

从精英到大众高等教育质量观的转变

【内容提要】文章首先总结了西方大众化时期有代表性的三种高等教育质量观,然后以此为基础,分析从精英阶段到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观转变的原因及表现。本文认为,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质量观最大的转变就在于质量标准的变化和评价质量主体的变化,因此,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精英时期的质量观必须首先在这两方面进行转变,才能适应我国发展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要求。

健全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论文

1、高等教育质量监控机制不完善。目前,本科及研究生教育质量仍然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监控的重心,而高职高专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等质量监控则下放给省级教育厅监管。尽管各省高等教育质量监控手段较多,对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各省监管手段差异较大,造成我国各省高等教育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监控机制还不系统,不完善。此外,教育评估制度的目的是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来有效监控高等教育,从而引导和提高各高校积极提高自身教育质量,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国教育评估往往流于形式,出现检查多而惩戒少的怪相。

2、政府的监控行为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在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中,政府往往是评估机制的制定者,但在这种自上而下的监控规则中,对于政府自身监控行为的约束机制还不完善。因此,在实际监控过程中,政府监控内容的非具体化也导致政府监控行为不稳定,且由于各职能部门缺乏统一的统筹协调,导致其实际评估内容趋同重叠,效率低下,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高校教学和管理活动的正常进行。此外,我国针对高等教育评估的再评估机制目前尚未形成,教育部最新颁布的相关文件也为提及“再评估”的'要求,各地方教育主管机关也未将其视为自身职责。

3、政府的“运动员”和“裁判员”双重角色影响监控的公平性。由于我国高校大部分为公办院校,因此,当前我国政府部门一方面是高校的所有人和出资人,另一方面也是监督高等教育的监管人,这种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重叠身份导致我国高校质量评估过程往往流于表面。而在美国和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教育质量的监控者和高校的所有者是非一致的,这也是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监控公平公正的重要前提条件。我国政府这种既当管理者又当评估者的双重角色必将受到极大约束,如受制于上下级体制,评估过程检查多和惩罚少等,长此下去,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监控效果将大打折扣。

4、高校自身对质量监控缺乏积极性。现行监管体制下,政府着重加强对高等院校的约束和规范,高等院校只要按评估文件下达的指标管理就能通过评估,评价高校质量的标准主要是看该校各项指标是否“合规”。因此,政府的着力点主要是制定出一套完善的评估指标或质量评估体系,并以政府文件的形式下发,各高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必须按照文件指标的内容来做,但在实际评估实践中,高校往往有一段较长时间准备迎评,这个迎评过程高校更注重的是通过评估的结果,在整个过程中高校并无主动性去真正提高教学和管理质量,而是被动接受评估,为了取得较好的结果,不惜数据造假,瞒天过海。据调查,70%的高校在接受本科评估前对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突袭加强。

1、进一步明确政府在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中的角色定位。事实证明,政府刚性监控是必需的,但若过严将限制高等院校自身的创新能力,而弹性监控容易造成形式主义盛行,鉴于此,有学者提出,政府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比政府刚性监控更有效,因此,随着我国大众高等教育的普及,采取适当的市场化手段是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监控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但笔者认为,我国当前高等教育搞市场化条件还未成熟,政府的行政监控仍然是主体。原因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高校在长期的计划经济时期中已形成了对政府的依赖性,短期内很难改变,完全靠高校自身来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不现实也不可行。依靠社会监督,按照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并给予高校适当的办学自主权才是当前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可行之策。

2、建立高等教育质量监控绩效的评价制度。无论是高校自身的内部管理,还是政府教育主管机关的外部评估,建立行之有效的绩效评估制度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如何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监控的实际效果是审视高等教育质量监控的重要举措。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建立教育质量评估评价制度,一是设计出一套衡量监控效果的指标;二是在操作过程中适当修正监控模式。政府主管部门对于高等教育质量的监控内容、监控手段都应建立具体的制度,包括监控的原则、目标、程序,都应当通过制度化的文件形式公开,做到监控程序阳光运行。

3、构建科学的质量监控系统。从历史角度看,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管理仍然过于僵化,经验管理较多而科学管理较少,这种在不同时期随社会发展变化的决策方法往往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随着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的不断发展,我国高校管理科学也应上升到科学管理的层次。具体管理过程中,应在实践中积累质量监控过程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明确明确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中应该遵循的主要原则,最终形成科学系统的管理标准,并形成完善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控机制。当然,机制的建立既要符合我国国家法律法规要求,也要适应我国经济体制的发展现状。此外,在监控手段上,应进一步丰富评估手段,加强教育分类指导,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目的,不断提高政府评估水平,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体系。

4、加强高校与政府之间双向信息沟通。及时有效的获得高校运行的各种信息,是政府对高等教育质量监控的基本前提条件。但由于信息采集失真、信息公开度低和高校利用信息资源积极性不强等原因,我国尚未建立良好的信息管理系统。为此,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与高校之间加强信息沟通,并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尽快建立政府信息网络,加强政府与高校的信息沟通;二是完善信息收集制度,作为高等教育质量监控和管理的数据基础;三是要优化政府与高校之间的信息传播渠道。同时,政府教育主管机关应在信息沟通的基础上,组织高校内部监控机构专家组,进一步加强高校自身监控机构的建设,专家组的设立应遵信代表全校基本利益的原则,所有专家不能来源于学校院系。政府也应对高校专家组给出的监控结果给予充分尊重,并对高等院校的服务承诺和资源进行匹配,使高等学校的服务承诺能够得到实现。

《浅析高等教育的数量观与质量观》论文

摘要:在高等教育多元质量观语境下,应用型财经院校须确立适应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培养规格与质量,构建与自身规模、目标相一致的科学有效的质量标准体系,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在正确理解高等教育多元质量观的内涵基础上确立科学的质量标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不断推进的语境下实施错位竞争,才能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和社会竞争力。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多元质量观应用型财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一、确立科学质量观的背景。

我国高等教育的连续扩招,加快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步伐,至今已跨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门槛,高等教育已进入了大众化的过渡阶段。随之我国高等教育在量和质上都出现了新的变化,办学模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在这样的前提下,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案及其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质量标准与监控体系、管理体制等要素与精英教育阶段形成了较大差异,与之相应的质量标准也形成了多元共存的格局。因此,人才培养质量也不能以精英教育的质量标准来衡量,而要以分类指导为原则,建立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的质量标准,要纠正“高等教育大众化可以不顾质量或降低质量”、“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将不再成为高等教育了”等偏激认识,从而建立大众化语境下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质量体系,制定与之相匹配的人才培养模式,使高校人才培养走上多样化、灵活化、可持续化的道路。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推进和发展坚持发展速度遵循“适度超前”、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并重(以外延式发展为主)、在大众化进程中保护精英教育等三大原则。因此,这就对应用型财经院校如何使其教育在精英教育与大众化教育的钟摆之间寻找到平衡点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多元质量观语境下应用型财经院校如何确立适合自身发展的质量观。

多元质量观实际上表明,大众化语境下精英教育模式与大众化教育模式的并存发展。即总体而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承担着培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领域的创新拔尖人才或科学家这一精英教育的任务,大量的专业性、应用型高校承担着大众教育的任务,它们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有宽厚理论基础的不同层次的工程师、经济师、临床医师、律师、教师等人才,职业性技能型的高职院校则承担着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从事实际工作的技术人员。应用型财经院校应强调学生的职业适应性,其主要任务显然是培养经济、管理领域的一线经营与管理人才;高职院校强调的是职业针对性,其主要任务是为生产第一线和工作现场服务的,承担将设计、规划等转换为现实产品或其他物质形式以及生产具体物质产品的技术人才、智能操作人才和直接面向客户的初级服务人才。

基于其主要任务是培养经济、管理领域的一线经营与管理人才,应用型财经院校就应坚持“社会导向”的原则。在具体的办学模式上,可以借鉴美国19世纪70年代与农业部门联合设立农业实验站推广知识、20世纪50年代与高科技企业共同开发“硅谷”培养高科技人才的“产学合作教育”的模式,逐步增强社会适应性。另外,为满足现代社会校企联系加强的要求,应用型财经院校须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要求其把握办学“为社会经济、政治服务,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的主导方向。

在价值目标层面,应用型财经院校的人才培养也应张扬价值理性高于工具理性的办学理念,坚持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用型人才的原则。当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面临数量增长与质量不高的矛盾、单一化质量观与多元化质量观矛盾、质量的学术评价与社会评价的矛盾时,应用型财经院校更应处理好这些矛盾,需要树立首先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再培养业务技能过硬的专门人才的理念,要树立强调社会责任、创新、效能并满足国家、社会、受教育者实际需要的质量观。

在教育的理念层面,应用型财经院校确立质量观要与自身的所属层次及类型相适应,要树立着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即在总体质量观的纵向层次上定位为“以本科教学主体”,在横向层次上定位为“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诚如潘懋元先生所说:“对于一所大学来说,必须有不同的分工,研究型的大学要着重发展精英教育,培养学术型人才,而一般的高等学校,尤其是高等职业院校要承担起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任务,目的在于培养各类应用型人才”[1]。应用型财经院校无疑应该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在中国高等教育处于大众化过渡阶段和大众化阶段,应用型财经院校应在坚持“目的适切性”和“价值增值”两个原则基础上构建质量标准体系,并努力克服高等教育大众化快速扩招所带来的生均教学资源不足而影响教育质量,克服盲目以研究型、综合性大学所应坚持的“学术导向”标准来指导自身办学的好高骛远倾向。

三、如何构建科学的质量体系。

首先,要坚持可持续发展与和谐发展的理念,要控制好规模,要优化内部结构。就其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实际位置而言,应用型财经院校宏观上要控制好规模、调整好结构、发挥好效益,做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微观上要有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明确的培养目标、充实的教学内容、高效的管理职能、鲜明的办学特色,并最终将这些内在的理念落实到办学质量、人才质量、教学质量、服务质量和管理质量上。

其次,要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在推进教改的过程中,培养目标上要注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建设上要促进内涵建设、促进特色发展和质量提高;办学目标上要认真领会分类指导的思想,全面实施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再次,应用型财经院校的定位要以区域经济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线;要增强社会适应性,加强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改善办学条件、深化教学改革,要着重于培育特色,重视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的建设。

第四,应用型财经院校推进质量工程应把握“专业建设是龙头、课程建设是核心、实践实习基地建设是重点、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科学管理是保障、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是根本的规律。要着力将市场需求大、专业力量强的专业建成特色品牌专业,要大力扶持市场需求大、专业力量弱的专业,要调整或逐步放弃市场需求小的专业。要重视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系列课程建设,实现课程体系和结构的整体优化,要注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第五,应用型财经院校要培养区域社会经济所需的应用型人才,要完善实践课程体系、充实实验项目、创建富有成效的实习基地。在课程建设上要注重联动性和体系性,在项目设计上要注重与专业课程的渗透与复合,在基地建设上要注重基地效能的发挥。

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科学的质量体系。

科学的质量体系需有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之适应。大众化语境下,应用型财经院校要设计符合自身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多元质量观的要求和分类指导的原则,从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实习、毕业论文、考核方式、管理规范等各环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与科学质量体系相适应的培养模式。

首先,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包含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以及为实现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整个教育过程。应用型财经院校要注重搭建有利于吸引满足自身教学、科研及服务社会的人才平台,注重提升自身的人力资本竞争力;要以构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为抓手,打造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高地,从整体上提升学校教学硬件和软件方面的综合竞争力。

其次,应用特色型财经院校要明确多元质量观语境下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等各类人才的基本素养及其培养的基础,要确立适合自身层次及未来发展的人才培养规格,即确立培养能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富有创新精神和一定管理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确立在职业导向上具备较强的智力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再次,应用型财经院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增强“错位竞争”与“占位竞争”意识。所谓“错位竞争”就是指高校要凝炼特色,与综合性、研究型一流大学错位竞争,在人才培养规格定位、特色专业打造、服务面向把握、教学模式创新等层面结合自身的区位优势、行业指导优势、区域经济战略发展优势,努力打造品牌、锤炼特色;所谓“占位竞争”就是要发挥好多年办学积淀,依托行业、依托区位,在同类院校中树立品牌,发挥品牌的辐射带动作用,从而提高自身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提高学校社会声誉。

第四,社会的动态变化对高等学校培养模式、目标、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尤其是在大众化和全球化语境下,任何大学对此都要有敏锐性,对社会变化的新需求和新挑战要保持敏感。应用型财经院校更应对经济社会变迁保持敏感,对社会的人才需求变化保持敏感,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教学改革,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确立科学的人才质量观,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懋元,主编.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结构与体系[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潘懋元,主编.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论与政策[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格威狄・博格,金伯利・宾汉・霍尔著.高等教育中的质量与问责[m].毛亚庆,刘冷馨,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马丁・特罗著.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m].王香丽,译.外国高等教育资料,.

[5]薛立军,尹庆民,主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6]田恩舜.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模式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浅析高等教育的数量观与质量观》论文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随着社会需求、入学对象、办学机构等多样化格局的形成,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成为人们普遍关注和疑虑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有三个:其一,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快速增长时期,一般都出现了程度不等的人才培养质量下降现象。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能否避免以”质量滑坡“为代价,人们普遍感到担忧。其二,许多人仍然习惯于精英教育阶段的质量标准,他们存在双重疑虑:既对那些”似乎不象大学“的机构能否承担高等教育任务、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心存疑虑,又对那些从传统标准衡量似乎断难进入大学的学生能否顺利完成高等教育学业心存疑虑。其三,诚如诺贝尔奖获得者彭齐亚斯所言,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以质量取胜的时代“。而高等教育发展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后,如果高等教育质量不能得到社会的基本认可,高等学校”所授予的资格和技术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时“,社会将”拒绝制度化教育所产生的成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这就提醒我们,在质量问题上决不能掉以轻心。因为,高等教育质量问题不仅关系到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而且关系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成功与否和社会的稳定大局。

一、在高等教育质量问题上业已形成的共识对于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质量评价与质量保障问题,人们已经有许多讨论和探索,目前取得共识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人才观和质量观也必须多样化。不能再用精英教育阶段对人才和质量的要求与标准,去衡量和评估大众化阶段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2)大众化阶段仍然应当培养社会所需的”精英人才“,即高素质的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杰出人才,例如象爱因斯坦那样的`基础研究人才,象比尔・盖次那样的应用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的领军人物,以及经过实践磨练之后有可能成为卓越的思想家、艺术家或社会活动家的人才。因此,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不能影响高层次优秀人才的培养,教育部要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进入985程和部分进入211工程的高等院校稳定本科规模,扩大研究生教育,正是基于这一认识。

(3)要想方设法,保证基本的教学条件,稳定日常的教学秩序,注重内涵的提高和软件的改进,防止大规模扩张可能导致的质量滑坡。

二、尚未引起重视的、与高等教育质量相关的变化和问题(1)传统高等教育的”逻辑起点“是”高深学问“,诚如美国学者约翰・s・布鲁贝克所言,是那些”处于已知和未知之间“、”常人的智慧难以把握“的”高深学问“。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后,高等教育的外延拓展,内涵也将发生深刻的变化,特别是人才培养目标,将要求不一,跨度更大,部分本科院校和所有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将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甚至培养一线的技术、管理人员,而不再是造就专家、经理人才。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由于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临近,由于企业知识、技术含量不断增加,所有社区学院、短期大学和部分本科院校所培养的毕业生。主要是企业的”高级蓝领工人“或一线管理人员。而我们的学生及其家长,有关院校的教师和校长等等,尚未意识和重视这一正在发生的变化,或者尽管已经看到然而仍然难以接受这一变化。

(2)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人才培养,其模式与方法不尽一致,甚至大相径庭。例如,同样是法学领域,培养一个法学家和培养一个法官或律师,其质量要求和培养方式与途径是不同的;同样,造就科学家和工程师、经济学家和企业家、文艺理论家和作家等等,其质量内涵和培养方式也有明显的差异;而计算机软件专家和计算机数据录入员的知识、能力结构就区别更大。其中十分重要的问题,是作为高等教育质量观核心的对相关知识、技能和素质的价值取向与价值序列问题。

[1][2]。

主体说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观的论文

随着我国十几年前的高等教育大扩招及其教育产业化的发展,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级的教育转化成大众化的教育了。高校里的学生已经是原来的好几倍,高校的教育资源的增长速度却很难翻倍增加。高校的教育质量不断下滑,学生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开展自学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人生观、价值观等各个方面都出现的很多问题。这种高校的教育质量令人担忧,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二、转型挫折。

这种高校教育质量的下滑也引起了高校自身的重视,很多高校都在积极探索一种全新的提升教学质量管理手段和方式。上世纪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叫做全面的质量管理思想进入高校管理者的视野之中。这种管理模式主要是用于企业生产,其基本理念就是按照企业的管理目标,进行全方位的经过管理,对影响生产的各种问题进行有效的改进和克服。这种管理模式的关键在这个“全〃字上,所谓的”全“包括了几层含义,首先是全方位,就是指对产品生产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干预。其次是人员的全面调动。就是指积极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使其都参与到企业的发展,产品的升级改造上,员工的企业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最后,整个过程控制。就是指企业对产品的生产整个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和有效的干预。

生产企业这种全面的质量管理模式照搬照套的移植到高校的教育质量的提升工作上来,还是出现一些问题。高校教育管理注重的是自由发展,松散化的管理模式,很多时候教授们的研究课题可能实用性不是很强,更加偏重于学科的深入性方面的研究,这种管理的严苛性,约束性将对高校的这种崇尚自由,无拘束的发展方式和属性有些背道而驰。由于高等学校与生产企业还有一个方面有着本质的不同,那就是生产企业是以产品的升级改造为手段,以企业的利润为目的的发展模式。而高校的发展目的不是盈利,而是一种公益事业,是对人类文化程度和思想素质升华的地方。很多的教学过程和研究的课题不是马上就有成效的,对学生的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对社会的贡献有时是一种基础性的研究成果,没有实际的应用价值,但是社会意义巨大。因此这种适用于盈利为主要目的的全面的质量管理模式照搬照套的移植到高校的教学和管理之中是不太适应的,违背了高校的教学目的,禁锢了高校的教学思想,使得研究方面更加具有功利性。

国内一些高校将这种管理模式移植进入校园,只能在学生的档案管理,图书馆的管理,学生宿舍的管理等周边的辅助的管理工作上试点使用这种管理模式,在这些领域,这种全面的质量管理模式还是起到了一定的效果,有效地提升了高校后勤的服务质量,提高了教师学生的满意度,但是在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方面,这种全面的质量管理摸式还是没有过多的涉及。总而言之,这种全面的质量管理模式只有经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才能适应高校的教育和管理过程。

三、发展思考。

现在的高教工作已经不是从前的精英式的教学过程了,学生的心态,自处超然,处世坦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我们经营好自己的身体,拥抱大自然,健强体魄我们经营好自己的家庭,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陪同爱人,带上笑容带上祝福,常回家看看我们不抱怨生活,学会永远感恩,教育好自己的学生,活出精彩的素质也没有从前那么高了,现在的教学资源也没有从前那么多了。因此,高校要想继续发展,取得发展中更大的突破,需要思考如何适应现在的现实情况,需要思考如何进行管理管理的转型升级,需要思考高校的发展方向和以后的出路在哪里。其实全面的质量管理模式的引入就是一种高等学校进行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发展的有益尝试。

(1)高校进一步坚定质量是关键的理念。高校的教学质量关系到学校以后的命运。教学质量上不去,以后报考学校的学生将会逐年下降,学生的素养也将不断下降,学校将进入一种越教越差,越差越教的恶性死循环之中,最后导致学校可能出现降级处理等情况。高校的管理者、教育者要坚定质量就是生命的发展理念,每一个人都要围绕这种思想开展自己的本质工作,老师要认真备课,努力寻找适合教学的各种方式方法,提高学生接受知识的效率,学校的管理者要认真思考,大胆创新,破除阻碍学校发展的各种陈旧的制度和管理模式,是,共同努力,为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做出自己的贡献。

(2)高校进一步提升质量文化氛围的营造。其实,管理工作和任务是相通的,管理具有普遍性和差异性,但是绝大多数是相通的,由于应用领域的不同会出现一些管理的差异性。因此企业管理和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也有相通之处,针对那些差异之处,高校的管理者可以通过进一步改进管理模式,不断调整,从而适应高校管理的要求。其中这质量氛围的营造就是高校管理和企业管理的相通之处。作为一个文化氛围较为浓厚的大学校园来说,老师学生的文化素养相对都比较高,都有较好的文化基础。大学的管理质量的提升可以通过文化氛围的营造来实现。企业的那种强制的质量管理模式不适应大学崇尚自由的发展理念。对于大学来说,接受可能较为困难。质量文化的营造则是一种较为温和的管理摸式,更加适合大学的这种管理需求。从质量的文化宣传入手,坚定师生的教学质量就是生命力,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等理念。强化学生老师热爱学校,主动成为学校管理质量提升的参与者、实践者。将提升管理质量的思想融入教学的方方面面,将质量文化氛围的营造形成一种新常态,对老师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这种管理质量的提升也是一种循序渐进的温和过程。这种管理模式将长效持久的推动高校的教育质量之提升。

四、结语。

改革转型的路上有困难、有挫折,但是高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刻不容缓,转型发展的决心不能动摇。只有本着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持之以恒的毅力,坚定不移的决心,高校教学质量提升的道路上,我们才能走的更加顺利。

健全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论文

论文摘要:科技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和人口因素是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主要社会因素。科技发展从人才素质的要求方面,对高等学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方面的质量产生影响;市场经济通过多种手段对高等教育质量产生影响;文化时高等教育质量的诸多方面产生作用;人口因素主要是从人口数量和人口质量两方面对高等教育质量产生影响。

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社会因素主要包括科技、经济、文化和人口。科技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影响高等学校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方面;市场经济通过调节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规格、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推动改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方式等手段对高等教育质量产生影响;文化对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诸多方面产生作用;人口因素主要是从人口数量和人口质量两方面对高等教育质量产生影响。

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人类知识爆炸性增长,尤其是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形成现代科技革命。现代科技革命的主要特点有:主导技术以技术群落的形式出现;不同科技门类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科学技术化与技术科学化融为一体;科技经济一体化;科技发展加速化;人文价值取向复杂化。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从多方面对高等教育质量产生影响。

(一)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新要求。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特别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融趋势比较明显。20世纪中期以来,分化为主的趋势渐为综合为主的趋势所取代。这一趋势要求高等学校加强学生的知识融通与迁移能力的培养,在教育过程中,应有效推动多学科交叉,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国际交往空前频繁,各类信息共享,地球成为一个“村落”,这要求人们增强同一个地球、同一片蓝天的意识,增加信任,学会关心,谋求合作。

科学技术是柄双刃剑,在给人类带来诸多便利之时,也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强大的冲击。科学技术发展的理性化特点,要求人们更为自觉地按照理性原则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对自然的掠夺与征服走向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一趋势要求我们培养的科技工作者要有人文关怀,自觉成为“科技人文主义者”。我们培养的人才应有较高的人文、科学素质,具备将科技置于整个社会系统之中,从政治、经济、法律、生态、心理、伦理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的能力。

(二)对教学内容的影响。

教学内容从统一使用教科书、内容相对固定、陈旧向着既要保证基础,又要不断更新,追踪世界科技前沿发展。高校使用统一教科书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但统一教科书从组织编写到试用修订再到被确定为统编教科书,必须经过若干年。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教科书中的许多陈旧内容,占用了大量课时,而反映最新科技成果的内容却进不了课堂。当代科学技术渗透到各行各业,正深刻改变着传统工业、农业、建筑业、材料、能源等各行业的传统模式,这就要求高校相应学科、专业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此外,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为高校教师们搜集资料、撰写书稿、准备讲稿提供了极大便利,有利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

(三)对教学方式的影响。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教学手段的影响是革命性的。信息技术以其电子化和形象化的特点,为学生直接展示各种事物的现象与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感知水平和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智能的培养。网络教学可以不受校园、空间、地域的限制,扩大了受教育者的规模。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使用,能在较短时间内,生动形象地传达大容量的信息,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还能方便地实现教学的双向互动,学生提问、做作业,教师答疑、布置作业,考试、改卷、提交成绩等都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学生们能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参与过程控制等。

在科学技术发展缓慢的时代,人们凭借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就能享用终身,但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传统的一次性学校教育已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即使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人们的学习观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由一次性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这就要求高等学校所给予的并不仅仅是知识,从学校中获得的知识也许到毕业的时候不少已经陈旧。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应该是会学习的人,拥有持续习的能力。计算机和信息网络、数字图书馆和各种电子数据库,为终身学习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许多学校利用网络技术,把教育扩展到全国甚至全球的每一个角落。高等学校不仅利用校园网给校内学生提供多媒体教学资源,以提高教育质量,降低办学成本,而且通过国际互联网向校外包括国外的各类学习者提供各类高等教育。提高网络教育质量的现实需要,促使各高校挖掘自身潜力,充分利用最优秀的教师资源,制作高水平的课件,同时加强高校之间的分工协作,实现课件和网络资源的共享。

(四)对教学管理的影响。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教学管理自动化创造了条件。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为建立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学生学籍管理、学业成绩分析与统计、教学评估等方面都可采用信息技术提供的便利条件。校园网络化管理、计算机网上招生和就业服务等一体化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也被广泛应用。如在许多高校,每个大学生凭借校园卡可以查询全校课程的各种信息,能进行注册、考试、登录学分,凭卡还可以利用图书馆、实验室、体育馆和食堂、宿舍等生活设施。

二、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质蛋的影响。

经济发展为教育提供必备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速度,决定着教育的发展方向。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经济,就有什么样的教育。任何教育都必须满足其所处的社会经济条件的要求。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调节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规格。

市场经济条件下,各行各业所需的人才通过人才市场获得,高校培养的人才也必须接受人才市场的检验,只有合乎市场需要的人才才能被接纳,才能体现高等教育的质量。因此,高等学校必须按市场要求调整人才培养规格。具体地说,新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大学生掌握较宽的基础知识、较精深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即通常所说的复合型人才。据此,高等学校应努力将知识的传承、创新和服务社会结合起来,使自己提供的教育服务和科研产品更加符合社会需求。

市场供求规律对招生与就业的影响,间接制约着高校人才培养规格。教育质量从培养环节上可分为输人质量、过程质量、输出质量、系统效率四个方面,招生与就业直接涉及输人质量和输出质量。市场将人才需求信息及时反馈给学校,高校依据社会各部门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科学地进行学科、专业设置,确定招生人数、招生层次、招生形式,及时调整人才培养规格、课程结构、培养方式,以适应市场经济对各类专门人才在知识、能力、文化素养和思想观念等方面的要求。

(二)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

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资源是有限资源,甚至是稀缺资源,高等教育管理的任务就是通过对有限资源的组织和最大化的利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在高校教育质量管理中运用市场机制,有助于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教育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从而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的流动速度加快,对高校师资队伍的稳定产生影响,而师资是影响高等教育质量最关键的资源,师资的流动必然对高等教育质量产生影响。所以,市场机制通过对教育资源的配置制约着高等教育质量。

市场机制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竞争,形成优胜劣汰。这种竞争是全方位的,既有校际竞争与校内竞争,又有领导层与教职工的竞争,竞争的实质是利益驱动,竞争的结果便是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例如,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和公办高等教育机构竞争,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在收费标准不同的背景下,必然依靠质量竞争生源。通过不同体制的高校激烈竞争,不仅能够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同时也达成了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多样化。在高等学校内部引人竞争机制,有利于调动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使他们改进教育科研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市场机制不仅通过竞争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还有助于引人多种管理手段保障高等教育质量。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主要依靠政府的政策法律机制,高校的自主性和社会参与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社会大众共同的责任,社会民间机构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视。可见,市场机制的引人必将对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理念、方法与手段产生重要的影响。

文化具有弥散性的特点,它不仅深藏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文化心理结构中,影响从事教育活动的人的行为,而且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作用,包括高等教育价值观、教学内容、专业课程、教学方式、教育目标、教育管理体制等。我们以高等教育领域中最重要的三个方面,即高等教育价值观、高校教学内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为例进行简要分析。

(一)文化对高等教育价值观产生直接的影响作用。

高等教育价值观主要表现为两种,即以个人为中心的教育价值观和以社会为中心的教育价值观。具有不同文化传统的国家有着不同的高等教育价值观,如有着深厚的古典人文主义传统的英国,强调高等教育应促进人性或理性的高度发展,培养“绅士”;美国受实用主义文化传统的影响,强调高等教育的工具价值;以儒家文化为主流文化的我国,强调的是以社会为中心的教育价值观;同属儒家文化圈的日本,也同样强调的是以社会为中心的教育价值观,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展为国家主义教育价值观。

随着文化的开放与交流,两种教育价值观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融合趋势。在现时代,高等教育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英美等国也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而中国、日本等东方国家也意识到,高等教育要更好地服务社会,必须重视学生的个性培养。两种教育价值观出现了相互借鉴、相互交融的趋势。

(二)文化对高等学校教学内容发生多方面的影响作用。

文化对高等学校教学内容的影响,首先表现在文化的知识形态是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如宗教文化是欧洲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文化,中世纪大学的教学内容以神学知识的传授为主;文艺复兴时期,古希腊罗马的文学艺术被重新发现,大学的教学内容则以世俗性知识为主;随着产业革命的兴起,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成为近现代大学主要的教学内容。

文化对高等学校教学内容的影响,还表现在文化传统制约着教学内容的选择。文化传统不同的国家,其高等学校的教学内容也出现较大差异。如美国讲求实用,美国高校的教学内容以实用性、职业性知识为主;英国注重博雅,英国高校颇为重视古典人文课程;我国受伦理型文化传统的影响,教学内容十分重视人文、道德知识的修习等。

(三)文化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产生直接的影响作用。

考察世界各国不难发现,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国家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进而对高等教育质量产生着直接的影响。美国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上,实行地方分权制,在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上,主要实行民主管理方式,少有校长负责下的科层制,很多大学实行的是校外人士参与的董事会制,学术权力在学校管理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这是美国文化中自由、民主观念在高等教育管理领域的重要表现。而同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国,实行的则是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这是法兰西帝国政治文化传统的影响所致。

我国长达数千年的封建统治,集权管理的思想影响深远,因此在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中央集权管理的特点十分明显,高等学校缺乏应有的办学自主权。虽然我们已认识到这种管理体制的弊端,并试图加以改进,但文化传统的历史惯性是相当强大的,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当前我国人口变迁呈现如下特征:一是人口增速减缓。我国目前已实现人口再生产类型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进人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二是流动人口继续增加。与相比,我国的迁移流动人口从1.44亿人增加到1.47亿人。三是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20底,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首次超过1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69%;60岁及以上人口为1.44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1.03%。四是城市化快速推进。年,我国城镇人口已达5.62亿人,占总人口的43%。五是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调查表明,我国人口受教育程度的结构重心逐步上移。2005年,全国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已达到6764万人,是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中增长最快的。六是出生人口性别比居高不下。2005年全国出生人口性别比高于20人口普查数据,出生婴儿男女比例失调。闹人口变迁主要通过人口数量和人口质量这两方面对高等教育质量产生影响。

人口数量的大小,主要在于人口年龄结构的比例,影响高等教育规模进而影响高等教育质量。这就牵涉教育人口容量问题。所谓教育人口容量,是指教育生态系统在保持其自身平衡并能正常运营的条件下,所能承载的最大受教育人口数量。受教育人口不能超过教育人口容量。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两大问题:一是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量不断加大。二是高等教育已步人大众化阶段,正向普及化阶段迈进。巨大的人口数量客观上对高等教育质量提出了挑战。

人口质量对高等教育的师资与生源也有很大影响。如果一个国家的人口文化素质较高,那么师资的来源就可能比较充裕,合格的高校师资则相对较多。人口的文化素质也直接影响高校的生源质量。人口的文化素质低,必然导致大学生文化基础差,高校教师要花费很多时间给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补习,这将直接影响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人口文化素质高,容易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追求真理的社会氛围,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高校育人的外部环境。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在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一、“120”中的“1”――即为“一票否决”。

质量管理中现场事物检测的根本就是进行产品质量的把关,

而在把关中,对有严重缺陷的产品必须实施“一票否决”。这是质量人的权利,也是质量人的责任。

二、“120”中的“2”――即为“两种手段”。

全面质量管理要求:既要对涉及产品质量的各相关部门及人员进行管理,又要对质量的主体产品本身实施检测控制。两种手段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三、“120”中的“0”――即为“零缺陷”。

“零缺陷”――是质量管理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产品制造不可能不存在缺陷,但如何降低、减少这种缺陷出现的机率,持续改进产品质量,是质量管理的根本所在。

健全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论文

发布的“十二五”规划的第二十八章《加快教育改革发展》中明确指出:全面实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可见,加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项政策要求,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任务。

在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内部保障体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蓬勃开展的同时,开拓创新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之路,健全完善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的教育发展要求,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与持续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是指学校外部为了对学校教育质量实施连续有效的质量监控所建立的监控体系,由全国性或区域性的专门机构组成。这些机构的主要任务是领导、组织、实施和协调高等教育质量鉴定活动[1]。

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是具有保障和促进高等教育质量提高功能的整体,其构成主要包括保障目标、保障主体和保障客体等[2]。

保障目标是指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的目的。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的目的是保障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应定位于通过监督、调控、指导高等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促使高等教育最大限度地满足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需求,为社会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科技进步作贡献。

保障主体是指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的主体是政府和社会,包括国务院各部委、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专业评价委员会、社会评价机构等。保障主体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切实发挥质量外部保障体系的作用。

保障客体是指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活动所指向的对象。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的客体是高等教育实施机构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活动过程。在我国,高等学校是高等教育实施的主要机构,所以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的客体是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

自1990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工作发展很快。从1993年到,我国已有170多所高等学校进行了本科教学工作的评估,有80多所高等学校申请参加了优秀教学工作学校评估,其中已评估了13所高等学校。,国家教育部又对全国25所本科院校进行了本科教学工作随机性水平评估的试点工作[3]。

2月,教育部在《20-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健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实行以五年为一周期的全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制度,从而将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这些措施,在促进高校提高教育质量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积累了经验。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深入,以政府行政性评估为主的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在保障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方面虽然起到了强大的支撑作用,但是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立法滞后,评估工作缺乏法律依据和规范。

我国在教育评估法制建设方面,至今除了《普通高等学校评估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这一部行政法规外,其余的只有散见于其他法规中的零星评估条款。《暂行规定》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其中关于评估目的、评估主体、评估机构等有关规定,不适用于新时期评估工作的开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社会与高校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的职责与权限迫切需要通过立法加以界定和规范。(二)质量保障主体单一,政府对评估工作进行独家控制。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完全是行政性的政府行为,社会其他各方面很少实质性参与评估过程,评估的.目的、标准和价值取向只能体现政府的愿望[4],这样就会产生多方面的问题。

1.评估活动封闭。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由行政部门发起、实施,评估结果由其解释和使用,有很强的封闭性,这样既不利于高等学校的各项信息向社会传递,又会影响到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2.评估失真。

由于政府部门的工作与高校工作的规律不同,评估人员大多也并非专业出身,使得政府不可能收集到全国几千所高校准确、全面的质量信息,会引起评估结果的失效,乃至决策的失误。

3.评估效率低下。

政府是评估的唯一主体,带有明显的权威性。高校对政府自上而下的评估结果只能消极地接受,处于被动的地位,这样对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改进难以起到真正的作用。

专门性评估机构是一种社会机构,政府职能部门把教育评估看作是一种既定利益而不愿委托给社会机构。专门性评估机构要解决不少“生存”问题,例如接受委托问题、与行政部门的关系问题、评估市场开发问题等,只有政府转变职能,形成具有市场主体地位的各评估机构之间相互竞争与合作的评估市场,这些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四)质量保障机构职能重叠,设置分散。

目前,我国各级各类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机构还没有形成一个分工明确的有机整体,有些组织之间在职能上还存在一定的交叉与重叠。而且,国家没有统筹规划专业评估机构的设置,没有按大区设立评估组织,使得专业评估机构多而分散。另外,无论是政府评估机构,还是各专业评估机构,其专业化程度不高,特色不强。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经历了从无到有再到制度化的过程。借鉴发达国家的改革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健全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加强立法,使评估和保障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我们应依据《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以及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针和政策,吸收其他国家质量保障的法治经验,结合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理论和实践,对《普通高等学校评估暂行规定》进行修改和完善,对政府、社会与高校在质量保障中的职责与权限加以界定和规范,从法律上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机制。

(二)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外部保障组织体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一直是由政府主导,外部保障组织体系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表现出很大的行政依附性。对此,政府应转变职能,变行政管理为政策调控,通过制定有关政策法规、财政拨款资助、组织评估检查等非行政指令性的措施来发挥作用,逐步建立起独立于高等教育各利益主体的质量保障组织体系[5]。

(三)加强评估中介机构的建设,发展中介性评估。

发展中介性评估,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与效益的有效途径。评估中介机构要通过对现有人员的培训和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提升机构人员的专业素质,建立评估信息网,积极开展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建立探索符合实际、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和评估办法,形成评估机构的特色和专业优势[6],坚持独立性与公正性,树立权威形象。

分工协作的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有助于节约评估开支,减轻多重评估给高校带来的负担。应分别建立国家和地区级的专业性评估中介组织,分别领导、组织和协调相应范围内的评估活动,实行分级设置、管理,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和职能,并促进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形成一个上下贯通、责权分明的外部保障体系。

健全完善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是深入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只有健全完善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切实加强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外部监控,才能保证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实现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和协调的发展。

参考文献:

[3]贺祖斌.高等教育大众化与质量保障[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4]张波.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中应予关注的几个问题[j].高教发展与评估,.

[5]许建领.论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指向与建构[j].高教探索,.

[6]方鸿琴.新形势下高教评估中介组织体系的构想[j].现代大学教育,2004.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