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优秀14篇)

时间:2023-12-21 03:19:13 作者:书香墨

优秀作文既要符合语言规范,又要贴近生活实际,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感染力。这些是一些获得优秀作文奖项的作品,通过阅读可以提升我们的写作水平。

中国历史文化小故事【】

公元前343年,魏惠王派兵大举进攻韩国。韩哀侯异常恐慌,派人星夜求救于齐。于是,齐宣王任命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统兵数万去救韩国。孙膑决定改变战术,以计胜之。第二天,他让军士把为10万人做饭用的锅灶减为5万人的,第三天减为3万人的,以此迷惑魏军。魏军果然上当,将军庞涓亲率精锐骑兵,昼夜兼程地沿着齐军的方向猛追不舍。齐军在马陵设伏,果然,魏军在黄昏时分赶到了马陵道。齐军万箭齐发,魏军大败。庞涓也死于乱军之中。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马陵之战。

你知道在这个战役中,孙膑使用了什么计策吗?

中国历史文化读书心得体会

中国历史文化一直是我心中的一个重要话题,我一直热情地读着相关的书籍,深入探究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这些文化在中国历史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我在读书时所体会到的心得和感悟,以及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整体认识。

第一段:中华文化的延续性。

中华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从上古时期的传说,到战国时期的墓葬文化,再到唐宋时期的诗词歌赋,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独特贡献。读《中国文化通史》这本书时,我深刻地意识到中华文化的延续性,以及它是如何通过历史进程得以传承下来的。中华文化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诞生,但它在后来的3000年间几乎完美地延续下来,唐宋时期的诗词歌赋是文化中的巅峰之作,它们展示了古代文人的才华。

第二段:中国性文化的“民族性质”

中国文化有一种强烈的“民族性质”,而不是属于个别观点或阶层的独家所有。这种“民族性质”在中国文化和文明的历史中被大量体现出来。《大学》中关于“物与民同,民是上”等论述,表达了中国文化中的“民本主义”。读到这些论述时,我深刻地体会到中国文化的“人本主义”和“内聚性”。西方文化历史上强调个体、个人建立知识体系,而中国文化则讲究人伦关系的重要性,以家族、儒家理念为核心,讲究社会关系的内部和谐性。这种文化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扎根是深远而广泛的。

第三段:历史文化的冠绝世界,注重文化的传承。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文化古国,文化历史的悠久和文化的底蕴使得中国文化的震撼力和影响力不可忽视。世界各国的文化从不同角度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文化的传承是一种生动的、传奇式的文化传说。历史上的文化成就、各类“文化人物”、以及它们所产生的文化经典和语言文字等,共同构成了中国的文化瑰宝库。在传承历史文化的过程中,大量的价值观、权力观等方面的争论,这种思想辩证的方法启示了世界,告诉我们,作为一个国家,我们需要关注和传承自己的文化底蕴。

第四段:历史记载的重要性。

在探究中国历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古代文化的记载都是非常繁琐严谨的,这些记载对于书面文化的发展以及与其他文明互动有极大的帮助。而“史书”和“经典”等文献则有助于保持中国文化传承的不断发展,这些历史文献的遗留带来了对中国文化历史以及今天的文明世界的极大影响。不断湮没的历史文化与大量的文史物资的要挽救,以充分保护和保存,理解历史并不断将底蕴传承下去。

第五段:文化中国的未来。

中国文化是经过时间的洗涤和历史的积淀,而成为更完善和强大的文化,它不仅仅是一种方式的传统策略,更是一种全民文化的传承和互动。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中华文化的优美之处会通过新媒体的传播而无限地扩散。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要与时俱进,保留纯正的、真实的、不过度影响的本质,保持民族特色,并不断注入现代文明,从而发扬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和创新型文明。

在读完相关的历史文化书籍后,我获得的不仅是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丰富体验,更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深刻思考。我意识到,了解历史文化,可以让我们更好的理解当下,同时也可以让我们更好的面对未来。通过阅读历史文化的书籍,我们不但能够让自己的思想得到开拓和升华,而且可以激发我们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自豪和身份认同。历史文化的传承、延续和发展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文化软实力,正如庄子所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唯有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好文化,我们才能共享合作、共同进步的明天。

中国的历史文化

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4月22日下午。名校华南理工大学内云集一大批“老外”,有的拿剪刀、有的系红绳结,热闹非常。原来,由广州市天河区文联、华南理工大学国际处、天河区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策划的广州“国际学者中国民间艺术工作坊”第一次开张活动。这是专为外国专家、教师、访问学者、留学生等学习、交流中国民间艺术而设立的,在广东乃至全国还是首创。

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观众们对现场展示的中国剪纸、中国结、中式宫灯表示惊叹不已,义工们、学生们、下课的老师也三三五五跑来。天河区文联主席李少玲、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朱敏、华南理工大学国际处处长王庆年等出席工作坊并讲话。他们对工作坊开展的活动给予很高评价,对活动推动中外文化交流寄予很大希望。

讲堂上授课的是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叶润生,16岁开始剪纸艺术生涯的叶大师已七旬高龄。他穿着传统服装,拿出精钢打就的剪刀、彩纸,讲完中国剪纸历史讲制作,一边示范,“唰唰”几下,就把一幅“双喜”彩边和一只和平鸽剪出来了。听着老人通俗的讲解,“老外”们纷纷啧啧惊叹。

工作坊还有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潘剑明讲授中国传统民间“喜喜”(双喜)对联及典故。乞巧民俗专家陈志斌、叶静讲解示范传统中国结编制:吉祥结、盘长结、同心结、团绵结……。“老外”听得有味,学得认真。美国老专家比尔说,自己家里就有一个中国结,自己动手更深认识了这神奇的东方文化。外教哈维夫妇分别法语和英语,他们到过中国不少地方,体验民间艺术,汉语都说得更流利了。一位英格兰小伙子家里是开印刷厂的,父亲是插图专家,在中国他了跑遍西安、敦煌、北京,到处搜寻中国传统艺术,一听说工作坊开张,特地开心地跑来了。

现场专家介绍,光是历史文化名城广州就拥有独特丰富的优秀传统民间艺术,目前列为国家、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已有数以百计,工作坊将依托特有的专家学者优势,举行不定期活动,努力让丰富多彩的中国民间艺术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中国的历史文化

在日本的京都这样一个充满了古韵的城市里生活和学习,日本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浸染是无法抗拒的。对于生活在这里的中国留学生来说,相似的文化背景就更加具有吸引力。

日本当地媒体报道了两位中国留学生穿和服游京都的体验活动。这两名中国留学生分别是玲玲和惠兰两位妙龄女留学生穿行京都,修茶道、穿和服,体验了京都城市中透射出的浓厚的历史与文化。

日本人饮茶的习惯是在平安时代(794~1192年)由遣唐使从中国带入日本的,并随着镰仓时代(1185~1333年)由中国传入日本的禅宗一起成为日本人修身养性的要素而被广泛传播。和服,在日本又被称为吴服,其缝制方法及基本样式则是在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的吴国传入日本的,故而得名。

日本的传统文化中很多内容都是来自中国的。而当代的京都则完好地保存了记述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传统。随着日本向中国富裕阶层开放旅游市场后,来到京都的中国游客仿佛实在这座拥有浓厚历史文化气息的古城中体味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文化。

当玲玲和惠兰两人穿上和服的那一瞬间,两人的脸上被华丽的和服映衬得更将美丽。

中国历史文化小故事【】

王嘉所著《王子年拾遗记》中说:“蜀先主甘后……生而体貌特异,年至十八,玉质柔肌,态媚容冶;先主致后于白绡帐中,于户外望者,如月下聚雪。

雕像是物,决不是活生生的人,人们可以把雕像作为一种艺术欣赏;也可以睹像思人,那还是出自爱人,而不是爱这雕像本身。如果是把雕像作为活生生的人去爱恋,那就有些变态了。

雕像恋的情况,自古以来中外皆有。古希腊神话中讲到一个名叫皮克马利翁的塞浦路斯王子,爱上一个美女雕像,每天在雕像前祈祷,立志娶雕像为妻,几年不衰。雕像感其诚,于是真的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美女,嫁给了他。后人就把这种“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状况称为“皮克马利翁效应”。

当然这只不过是神话而已。可是这类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确是存在的,在汉时已有记载。王嘉所著《王子年拾遗记》中说:“蜀先主甘后……生而体貌特异,年至十八,玉质柔肌,态媚容冶;先主致后于白绡帐中,于户外望者,如月下聚雪。河南献玉人高三尺,乃取玉人置后侧,昼则讲说军谋,夕则拥后而玩玉人,常称玉之所贵,比德君子,况为人形而可不玩乎?甘后与玉人洁白齐润,观者殆相乱惑,嬖宠者非唯嫉甘后,而亦妒玉人。后常欲琢毁坏之,乃戒先主曰:昔子罕不以玉为宝,春秋美之,今吴魏未灭,安以妖玩经怀!凡诬惑生疑,勿复进焉。先主乃撤玉人像,嬖者皆退。当时君子以甘后为神智妇人。”从以上记载看来,蜀先主刘备可以说是一个雕像恋者,但程度不太深罢了。

这一类的记载后世不断,中国的“皮克马利翁”一再出现于稗官野史之中。例如唐于逖《闻奇录》说:“进士赵颜,于画工处得一软障,图一妇女甚丽。颜谓画工曰:世无其人也,如何令生,某愿纳为妻。画工曰:余神画也,此亦有名,曰真真,呼妻名百日,昼夜不歇,即必应之,应则以百家彩灰酒灌之必活。颜如妻言,遂呼之百日,昼夜不止,乃应日诺,急以百家彩灰酒灌,遂活,下步,言笑饮食如常,曰:谢君召妾,妾愿侍箕帚,终岁生一儿……”从这段记载看来,赵颜确有画像恋,画像变活了还为他生了孩子,可能只是他的白日梦而已,到了后来的文人笔下,就演变成了“画里真真,呼之欲出”的神话和诗境。

中国的历史文化【】

1、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2、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3、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4、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5、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6、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7、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8、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9、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

10、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

11、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12、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13、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14、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15、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16、乐府双璧:《木兰辞》、《孔雀东南飞》。

17、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

18、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

19、大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20、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

21、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22、三代:夏、商、周。

23、《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24、三王:夏禹、商汤、周公。

25、三山:蓬莱、方丈、瀛洲。

26、三教:儒、释、道。

27、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28、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29、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

30、岁寒三友:松、竹、梅。

31、三辅: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

32、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33、殿试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

34、中国三大国粹:京剧、中医、中国画。

35、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

36、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37、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38、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39、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果》、《棠棣之花》。

40、茅盾“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

41、第一部国别史:《国语》。

42、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国策战国策。

43、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

44、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45、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46、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典论论文》(曹丕)。

47、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

48、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刘勰的《文心雕龙》。

49、第一部日记体游记: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50、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

51、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52、我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53、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说是:《狂人日记》。

54、第一位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是:叶圣陶。

55、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西游记》。

56、先秦时期的两大显学是:儒墨。

57、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孟子,分别被尊至圣和亚圣。

58、常把宋词分为豪放,婉约两派。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后者以柳永,周邦彦,李清照为代表。

60、三皇五帝:三皇:伏羲、燧人、神农;五帝:黄帝、颛琐、帝喾、尧、舜。

61、三教九流:三教:儒道释;九流:儒家道家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

63、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64、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

65、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66、乐府双璧:《木兰词》、《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

67、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8、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

69、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

70、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71、《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72、经典四书:《大学》、《中庸》、《孟子》、《论语》。

73、战国四君: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魏国的信陵君。

74、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75、北宋文坛四大家:王安石、欧阳修、苏轼、黄庭坚。

76、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77、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周文宾。

78、北宋四大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79、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

80、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阮?、应?、刘桢。

81、七大古都: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安阳。

82、唐宋散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86、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

87、中国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

88、戏曲四行当:生、旦、净、丑。

89、四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90、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李宝嘉)、《二年目睹之怪现状》(吴研人)、《老残游记》(刘鄂)、《孽海花》(曾朴)。

91、民间四大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寻夫、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

92、古代四美女:西施(沉鱼)、王昭君(落雁)、貂禅(闭月)、杨玉环(羞花)。

93、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曾补之、张来。

94、宋中兴四诗人:陆游、杨万里、范大成、尤袤。

95、千古文章四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

96、南朝三谢:谢灵运谢惠连谢眺。

97、三瘦词人指:李清照。

98、鲁迅的三部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99、我国古代有四个大城市称四京:东京-汴梁西京-长安南京-金陵北京-顺天。

100、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一批名单

2、江苏省昆山市周庄镇。

3、江苏省吴江市同里镇?

4、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

5、浙江省嘉善县西塘镇。

6、浙江省桐乡市乌镇。

7、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

8、重庆市合川县涞滩镇。

2、江苏省昆山市周庄镇。

3、江苏省吴江市同里镇?

4、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

5、浙江省嘉善县西塘镇。

6、浙江省桐乡市乌镇。

7、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

8、重庆市合川县涞滩镇。

9、重庆市石柱县西沱镇?

1、河北省蔚县暖泉镇?

2、山西省临县碛口镇。

3、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

4、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

5、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

6、江苏省太仓市沙溪镇。

7、江苏省姜堰市溱潼镇?

8、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

9、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

10、浙江省绍兴县安昌镇。

11、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

12、浙江省象山县石浦镇。

13、福建省邵武市和平镇?

14、江西省浮梁县瑶里镇。

15、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

16、河南省淅川县荆紫关镇。

17、湖北省监利县周老嘴镇?

18、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镇。

19、湖南省龙山县里耶镇?

20、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

21、广东省吴川市吴阳镇?

22、广西灵川县大圩镇。

23、重庆市渝北区龙兴镇?

24、重庆市江津市中山镇。

25、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26、四川省邛崃市平乐镇。

27、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

28、四川省阆中市老观镇。

29、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

30、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青岩镇。

31、贵州省习水县土城镇?

32、云南省禄丰县黑井镇。

33、甘肃省宕昌县哈达铺镇?

2.?山西省襄汾县汾城镇。

3.?山西省平定县娘子关镇。

4.?黑龙江省海林市横道河子镇。

5.?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

6.?江苏省高淳县淳溪镇。

7.?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8.?江苏省东台市安丰镇。

9.?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东浦镇。

10.?浙江省宁海县前童镇。

11.?浙江省义乌市佛堂镇。

12.?浙江省江山市廿八都镇。

13.?安徽省肥西县三河镇。

14.?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毛坦厂镇。

15.?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风景区上清镇。

16.?河南省社旗县赊店镇。

17.?湖北省洪湖市瞿家湾镇。

18.?湖北省监利县程集镇。

19.?湖北省郧西县上津镇。

20.?广东省开平市赤坎镇。

21.?广东省珠海市唐家湾镇。

22.?广东省陆丰市碣石镇。

23.?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县黄姚镇。

24.?广西壮族自治区阳朔县兴坪镇。

25.?海南省三亚市崖城镇。

26.?重庆市北碚区金刀峡镇。

27.?重庆市江津市塘河镇。

28.?重庆市綦江县东溪镇。

29.?四川省双流县黄龙溪镇。

30.?四川省自贡市沿滩区仙市镇。

31.?四川省合江县尧坝镇。

32.?四川省古蔺县太平镇。

33.?贵州省黄平县旧州镇。

34.?贵州省雷山县西江镇。

35.?云南省剑川县沙溪镇。

36.?云南省腾冲县和顺镇。

37.?西藏自治区乃东县昌珠镇。

38.?甘肃省榆中县青城镇。

39.?甘肃省永登县连城镇。

40.?甘肃省古浪县大靖镇。

东栅景区100元,西栅景区120元。门票当天有效,时间从8:00—17:30(冬季17:00)。

在双休日和黄金周期间从晚上18:00—21:00进入景区需要购买夜票,票价25元。

对持有老年证(无证的,凭身份证70岁以上)、三十年教龄证、残疾证、离休干部证、中小学生证及1米至1.3米的儿童享受7.5折优惠(75元)。

交通:先从嘉兴汽车西站13:40有直达乌镇的中巴,其余时间可先乘中巴到桐乡(10元,1小时可达)再转车到乌镇(中巴4元,15分钟可达)。

上海旅游集散中心(上海体育场5号看台下)有到西塘的旅游专线车双休日上午7:30发车,14:30从乌镇返回,旅游套票含来回车票、景点门票98元)。上海西区汽车站也有直达乌镇的依维柯中巴,票价30元,2小时可达。

乌镇自古繁华,千百年来,古镇民居临河而建、傍桥而市,镇内民风纯朴,是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典范,同时乌镇又有其它小镇所没有的临水建筑――水阁,乌镇由此又被称为“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

乌镇历史悠久,是典型的江南文化古镇。

乌镇水乡风貌完整,保持了完整的江南水乡格局。

乌镇民俗风情浓郁,是反映江南水乡生活的活化博物馆。

乌镇经济发展迅猛,是长三角地区著名的富庶之镇。

乌镇古镇得到了有效保护,在保护与开发中求得了持续和谐发展。

2001年乌镇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2002年荣获国家aaaa级景区称号;2004年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命名为首批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镇,荣登浙江省十大人气最佳旅游景区首位,荣获联合国颁发的“2003年亚太地区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乌镇已连续四年入选中国“黄金周”假日旅游预报统计重点景区名单。乌镇,正逐渐成长为一个世界的旅游品牌。

目前,以精品化、休闲化为发展目标的二期工程――乌镇西栅正在抓紧施工,投入巨资对河道、街区、桥梁、民俗等进行保护性整理、挖掘、修复,预期可在2005年十月正式开放。原汁原味的中国江南水乡与世界一流休闲体验型度假区完美的结合,将使广大游客在乌镇享受前所未有的梦幻假期。

西栅。

夜幕降临时,喝着小酒,看对岸楼台上唱戏,或者到水边放几盏莲花灯,都会令人心醉。摄影爱好者千万别忘了带上三脚架。这里还保留着一些民俗活动。当时,女人们梳妆后各带一只平时煎药的瓦罐结队而行,过桥时将瓦罐丢入河中,认为这样可保佑在新的一年里无病无灾。到了近代,丢药罐的举动消失了,提灯走桥演化为节日游乐和祈福活动。

江南百床馆。

江南百床馆,是中国第一家专门收藏、展出江南古床的博物馆,座落在乌镇东大街210号,又称赵家厅,面积约1200多平方米,内收数十张明、清、近代的江南古床精品。从富商大贾到极普通的平民百姓的各式木床无不具备,从一床一室到一床多室(床内备有化妆间、卫生间、仆人间等)。既有贵胄们的奢华,也有普通百姓的俭朴,此展览是中国床文化的集大成者。

看百床馆,并不在于穷究其到底能收容下多少数量,而在于细细品味那一张张床上所加载的丰厚历史与生活内涵。或求平安、或求多嗣……当床也能被如此雕琢的时候,人一定是平和与幸福的,这就是古老中国人的心境。

江浙分府。

江南民俗馆。

东栅的金家,曾是这里的一方富庶,今天他们的居所成就了一段江南生活的记载。这儿展示了晚清至民国时期乌镇民间有关寿庆礼仪、婚育习俗和岁时节令等民俗。精彩的蜡像塑出了一幕幕婚丧嫁娶的话剧,处处融入了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衣俗厅以实物、蜡像、照片等不同手段展示百余年前江南民间穿着习俗,可以从中西合璧的风格中窥视历史的缩影。

江南木雕陈列馆。

余榴梁钱币馆。

立志书院作为茅盾纪念馆的一部分,按原样恢复后,文昌阁也将重现飞檐临波的风姿。

茅盾故居。

夏同善旧宅地。

古戏台。

汇源当铺。

乌镇商业区以中市为中心,东南西北四栅各成系统,又有自己的中心,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商业网络。如东栅的中心是财神湾,全镇最大的水产集散中心就在这里,乌镇最大的批发零售商徐恒裕东号和西号也在这里。林家铺子旁有锦和斋,经营南北货物,声誉极盛,至今尚存。

中国的历史文化【】

据文字记载表明,茶树的历史文化在3000多年前就已存在,我们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经开始栽培和利用茶树。然而,同任何物种的起源一样,茶的起源和存在,必然是在人类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之前,直到相隔很久很久以后,才为人们发现和利用。人类的用茶经验,也是经过代代相传,从局部地区慢慢扩大开了,又隔了很久很久,才逐渐见诸文字记载。对于中国茶树的历史文化下面就进行详细介绍。

茶树的起源问题,历来争论较多,随着考证技术的发展和新发现,才逐渐达成共识,即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并确认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由于地质变迁及人为栽培,茶树以及茶文化开始由此普及全国,并逐渐传播至世界各地。

茶树原产于中国,自古以来,一向为世界所公认。只是在1824年之后,印度发现有野生茶树,国外学者中有人对中国是茶树原产地提出异议,在国际学术界引发了争论。这些持异议者,均以印度野生茶树为依据,同时认为中国没有野生茶树。其实中国在公元200年左右,《尔雅》中就提到有野生大茶树,且现今的资料表明,全国有10个省区198处发现野生大茶树,其中云南的一株,树龄已达1700年左右,仅是云南省内树干直径在一米以上的就有10多株。有的地区,甚至野生茶树群落大至数千亩。所以自古至今,我国已发现的野生大茶树,时间之早,树体之大,数量之多,分布之广,性状之异,堪称世界之最。此外,又经考证,印度发现的野生茶树与从中国引入印度的茶树同属中国茶树之变种。由此,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遂成定论。

中国传统历史文化资料

中国是世界上率先发明瓷器的国家,为人类历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瓷器的发明,堪称我国的“第五大发明”,它在技术和艺术上的成就,传播到世界各国,并深刻影响了其陶瓷和文化的发展,为我国赢得“瓷器之国”的盛誉。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中国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一词也有“中国”的意思。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因为其无论在胎体上,还是在釉层的烧制工艺上都尚显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表现出原始性和过渡性,所以一般称其为“原始瓷”。

“瓷器”的发明始于汉代,至唐、五代时渐趋成熟;至宋代为瓷业蓬勃发展时期,定、汝、官、哥、均等窑。名重千古;元代青花和釉里红等新品迭出;明代继承并发展了宋瓷传统,宣德。成化窑制品,尤为突出;清代风格古雅浑朴,比前时稍逊,却胜在精巧华丽、美妙绝伦,康熙、雍正、乾隆时所制器物,更是出类拔萃,令人叫绝。

瓷器脱胎于陶器,它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先民在烧制白陶器和印纹硬陶器的经验中,逐步探索出来的。烧制瓷器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制瓷原料必须是富含石英和绢云母等矿物质的瓷石、瓷土或高岭土;二是烧成温度须在1200℃以上;三是在器表施有高温下烧成的釉面。

原始瓷作为陶器向瓷器过渡时期的产物,与各种陶器相比,具有胎质致密、经久耐用、便于清洗、外观华美等特点,因此发展前景广阔。原始瓷烧造工艺水平和产量的不断提高,为后来瓷器逐渐取代陶器,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器奠定了基础。

中国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原始瓷器起源于3000多年前。至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当时的钧窑、哥窑、官窑、汝窑和定窑并称为五大名窑。被称为瓷都的江西景德镇在元代出产的青花瓷已成为瓷器的代表。青花瓷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机。青花瓷一经出现便风靡一时,成为景德镇的传统名瓷之冠。与青花瓷共同并称四大名瓷的还有青花玲珑瓷、粉彩瓷和颜色釉瓷。另外,还有雕塑瓷、薄胎瓷、五彩胎瓷等,均精美非常,各有特色。

多姿多彩的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瓷器”与“中国”在英文中同为一词,充分说明中国瓷器的精美绝伦完全可以作为中国的代表。

剪纸与民俗。

中华大地,流淌了五千年的文明血脉,华夏民俗,钤记着老祖先的生生不息,民间剪纸是民俗文化的载体,也是一种民间传承的文化活动。

民俗是我们民族精神、道德传统以及凝聚力的载体,剪纸是中国最古老民间习俗、

最具特色的民间艺术之一,朴素的思想情感、悠久的、精湛的手工技艺都融入到薄薄的。

纸片上,灵巧的双手,一剪一刻一琢磨,便幻化出千姿百态的美丽图案,争奇斗艳,异彩纷呈。代代传承的剪纸艺术,反映出中国深邃的传统思想和古老文化。

现在过新年,贴窗花仍是中国某些农村的重要民俗。因为较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剪纸保留了大量古老风俗和文化。的窗花所表现的内容主要有戏曲人物,花卉、草虫鱼兽,喜庆图、门窗花饰、灯彩花、龙船花丰富多彩,百般变化,寓意多端,洋溢着欢快,健康和热爱生活的情感,深为人们所喜闻乐见。民俗的某些观念决定了剪纸的内容取向和表现形态,形成了民间剪纸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形式。

剪纸不只是为了记录一种文化形态、一种充满情感的美,更是为了见证与记载祖先赋予我们的历史精神。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剪纸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一民俗艺术来自于民间,造福于民间,繁荣于民间。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日渐被大家认可、喜欢并使用着,当一年又一年的隆重节日开始时,它为我们增添更多的节日气氛和浓郁的喜气,美丽的剪纸在节日里闪亮起来。

“镂金做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剪纸艺术苍茫几千年,与民间习俗密不可分,代代承传延续至今,显示出中华民族文化的恢弘气度和深邃底蕴。小小剪刀剪出了大千世界的风云变幻,剪出了民族精神之魂,剪出了绵绵不息几千年华夏文化的行走轨迹。

剪纸――中国民俗文化中永远的风景。

京剧。

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簧”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中国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的《申报》,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安徽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弋阳、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成为京剧,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其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深均为全国之冠。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即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演故事,刻划人物,表达“喜、怒、哀、乐、惊、恐、悲”的思想感情。角色可分为:生(男人)、旦(女人)、净(粗犷威猛的男人,别称花脸)、丑(男、女人皆有)四大行当。人物有忠奸之分、美丑之分、善恶之分。各个形象鲜明、栩栩如生。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5月20日,京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介绍

满族茶饮历史悠久。早在唐代,茶叶作为贸易产品之一已经引入北方。辽金时期的女真人已有饮茶习惯。据记载:当时的女真族男女相爱可自由相携而去,然后才回女家拜门,执妇婿之礼,谓之“纳彩”。

女婿登门之时,女方无论大小皆坐于炕上,任凭女婿来拜,谓之“男下女”。但女方要盛情招待,食品中茶是必备物,另有酒、乳酪与蜜饯等。而在婚嫁之日,饮酒之后,仅留上等客人饮茶。

清入关后,满族茶俗受汉文化影响,内涵更加丰富。尤其是宫廷茶宴,精致、富贵,规模更是超越以往朝代。满族茶饮器具以瓷器为主,至于清皇室,更有用黄金和玉器制作的茶具使用,据《清稗类钞》载,“宫中茗眊,以羒金为托,白玉为眊”。

由于生存环境和生活层次的不同,历史上满族人饮茶种类多样。乳房茶:由于满族祖先长期居住在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属于畜牧游猎民族。因此,传统满族人喜饮马奶、牛奶、羊奶。

后来随着与汉族的交流融合,茶叶输入后开始出现奶茶,将茶叶泡好后加入奶一起饮用。花茶:清入关后,清宫廷专设御茶房,所收茶之种类很多,但在宫廷茶宴和民间,除传统习饮的奶茶外,花茶也是日常喜饮品种之一。

各种土茶: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历史上满族农村人大多饮用自己制作的土茶。具体有如下几种:柳蕾茶,用春天嫩柳芽焙制的,常用来待客,喝了能清火明目,有一定健身疗效。糊米茶,女真时期,百姓在饭糊中加入开水饮用,可以养胃助消化。

酸茶,依兰、双城一带的满族用黄米面加豆面发酵后,煎沸饮用,味带酸甜,十分好喝。还有一种土茶,用野玫瑰叶(间或有少量的花)、黄芪、达子香(一种山杜鹃花)叶晒干泡饮,也十分清香;另外相传满族人还有饮用小青草之说,就是将蒲公英的根挖出来之后,晒干切片当茶来饮。也有人将中药黄芪的叶子采回来晒干后当茶饮。

中国鬼节历史文化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帮,从来注重对祖先的祭奠追思。记得以前我家春节祭祖时上面的横批就是“木本水源”“慎宗追远”,即不忘祖先之意。文革期间,破四旧,反迷信,谁还敢上坟烧纸?市上也没有烧纸可买,但仍有不少人家买小学生订本子用的白纸去坟上偷偷地烧给亲人。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祭祀用品成了商家赚钱的一大门类,每到清明和七月十五,满街的烧纸,在店家门口,推成一座座小山,种类之繁,数量之多,不亚于端午、中秋成垛的果品盒。而且很有些现代商品意味,烧纸都成沓成捆,整齐美观,均匀地印着古钱币的印记,还有花花绿绿的美元、港币,大面值的,一张就是数亿,加上大小不一的黄灿灿的金元宝,如果真有冥国银行,也得自愧财力不足,甘心倒闭。烧掉这么多“钱”是否真能使离去的亲人在阴间过富足日子?无法得知,有句话叫“心诚则灵”,意到心到而已。

记得小时候老人说,印现成的烧纸不好使,面值再大也没用,最好使的是拿着木头刻成铜钱样的凿子,用小榔头一下一下在纸上打。打纸时有很多讲究,最好是先人的后代,一定要男孩,榔头必是木头的,打的痕迹不能叠在一起。小时候,过年或两个鬼节,我就经常做这件事。老人告诉我,打上个印就行,可自己怕不清楚,到阴间不好用,总是用力地打,还怕钱少了,先人不够用,总是打得密密麻麻的。虽然现在纸多了,样子美观了,我倒觉得小时候由后人一凿子一凿子打出的纸钱倒更能体现出对先人的真情。

当然,鬼节这一天,从山野到街路,到处火光闪耀,烟气缭绕,纸灰飞扬,造成环境的污染,有时还会酿成火灾,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有什么办法呢?祖上传下来的习俗,中国人还没有学会像西方人那样用鲜花表达对逝去的亲人的哀思和怀念的习惯。鬼节祭祀,不能简单看成是迷信,西方基督教国家,现代科学已把人送上了月球,把火箭发射到了火星,但对上帝仍然笃信不移,其实就是一种精神寄托。我们给已逝亲人烧几张纸看似土俗,实际上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和伦理内涵。这是对离去亲人的一种感激和怀念,是同另一个世界人的一次对话,是同先人的一种沟通,是人类种族和精神的一种延续。即使亲人活着的时候,有不孝顺或照顾不周的情况,在上坟烧纸的时候,念叨几句,也能求得心理的一种平衡。也许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文化程度的提高,我们民族会找到更好的纪念先人的办法,但对先人的纪奠和追思却是什么时代都不可缺少的。

传说中阴历7月15日是鬼门关大开的日子,在那天它们可以在阳间逗留一天,包括一些孤魂野鬼在那天都可以接受阳间人们的供奉,所以那天也称之为鬼节。

中国历史文化的故事

三国时期,草船借箭的故事一直受到后人的传颂,近年来,关于草船借箭的题材电影和电视剧也层出不穷。

然而真实的情况并不是我们所熟知的,草船借箭的主角并非诸葛亮,而是罗贯中根据曹操伐吴的事迹加以加工而成,这次,孙权才是主角。

孙权在这里完成的大事件,概括起来讲就是:与曹操如谈恋爱,关系时好时坏;与刘备如离婚,渐行渐远,直至彻底交恶。当然其中有交错,与曹操翻脸的时候必定与刘备笑容迎脸,与曹操消停一会必定和刘备大打出手。就像“斗地主”一样,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与曹操的摩擦断断续续,说两次比较大的战役。

这在《三国演义》中有相似的情节,只是主角都换人了。《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故事主角是诸葛亮,但这是作者罗贯中虚构的,故事的原型其实是孙权。

公元2,曹操为了复仇,经过几年的休整,进军濡须口(今安徽含山县内)。这在长江以西,孙权为了防守曹军建立的军事据点。曹操以张辽、臧霸为先锋,号称有40万人。但他们有心理阴影,上次赤壁之战吃的苦头大了,害怕悲剧再次上演。

张辽越走腿越软,到了半途还想撤兵回去。臧霸心里也抖豁,壮着胆子给张辽打气:曹公会安排好一切的,怎么会扔下我们不管呢?千万不要怕。第一战,曹军得胜,还攻破了孙权的江西大营,俘获了都督公孙阳。孙权得到消息后,迅速带了7万人抵抗,派甘宁成功地夜袭了曹操大营。

此后曹操大军不知道中了什么邪染上了恐惧症,如同惊弓之鸟。孙权连连挑战,曹军像是为逃避挨打躲到床下的小孩,死活不出来。

孙权大摇大摆地坐着大船观看曹操的水军,曹军不敢出击,只能远远地乱箭齐发。孙权的船因为一面全被射中,船身倾斜,孙权命令手下很从容地把船转个方向,曹军也很配合地再次发箭,直到另一面也射满了箭,船身得以平衡,孙权才坐着船不紧不慢地离去。

史书上还有另一种说法,就是孙权坐着小船看曹军,曹操没有派人放箭。孙权为了显摆示威,一路敲着喧天的锣鼓经过,曹军眼睁睁地看着他扬长而去。不管哪种说法,都说明孙权不仅不惧怕曹操,还占了一定的主动权。

双方相持了一个多月,曹操看到孙权的舟船器仗军伍整肃,长叹了一口气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如刘景升(死去的荆州刺史刘表)儿子,豚犬耳!”豚是猪的意思。当时正是绵绵春雨,孙权知道曹操的北方军队不适合作战,写了一封信给曹操“春水方生,公宜速去”,完全是嘲讽的口气,还夹了一张纸条,另写了八个字“足下不死,孤不得安”,带着轻蔑和诅咒。

但曹操看了却很高兴,因为他一直想退军,就是找不到借口,这次终于找到光明正大的理由了,所以他对部下说:“孙权不欺孤。”随后看着无边的江水,带着无奈和叹息撤兵北返,留下一个伤感的背影。

这一战,长江以西有10多万户看到东吴势强,搬迁到长江以东。此后曹操不服气,又发疯似地组织了几次进攻,但都无功而返。孙权基本控制了合肥以南、长江以北的局势。

南宋词人辛弃疾曾写下一首借古抒怀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这首词就是以孙权这个故事暗喻南宋朝廷的软弱,沉郁顿挫、意境高远,三问三答,引发千古兴亡之感。

生子当如孙仲谋。多少年了,这句千古之词还那么震撼人心。孙权虽然勇武比不上孙策,但是他也不可小视。

中国历史文化的故事

火诞生的那刻起,福祸便相伴而生。所以,如何管理好火也成为一门古老的学科。

黄帝时,已经有掌管火事的部门。《史记》说,黄帝在安排国计民生时,明确提出要有节制地用火,还设置了专门管理用火安全的官员,叫“火政”。

商朝,有几座粮仓被烧,火势不小,出土的甲骨文中有记载,这也是文字出现后最早有关火灾的纪录。商朝看到火的厉害,制定了火规,对遗弃在道路上的灰烬复燃后酿成火灾的,要处以断手的刑罚。

周朝规定,仲春二月,宫廷中掌管用火的官员要在城中用木槌敲大铃,提醒大家防火。

这也是更夫喊火烛的由来——每到冬天,时近黄昏,街上就会传来一阵阵“寒冬腊月,火烛小心,水缸满满,灶仓清清”的呼喊声。周朝禁火期大多吃冷食,不让做饭。春耕了,老百姓不能饿肚子干活,所以禁火期前就得备好足够的干粮。

春秋战国时,管仲说管理好“火”是关系到国家贫富的大事之一,并提出了修定火宪的意见。那时举行仪式的人,需用左手举火把,以减少明火乱动的危险。右手捧碗随时接灰烬,以防残火落地乱溅。举火人要坐屋角,因为屋角不是活动的中心,还不准跟别人打招呼,不准讲话,不准唱歌,做到专心守职。可以说,对火的管理达到了一定高度。

汉代,水火盗贼不分家,统一由武官执金吾负责。“金吾”是两端带鎏金的铜棒,对付难管理的社会问题是很有威慑力的。《汉书》中说,西汉长安“每街一亭”,有16个街亭;东汉洛阳24街,有24个街亭。街亭和现在的派出所差不多,街亭里有大鼓,有房间,有广场,可以驻扎军警,大的可容纳几千人。东汉史学家荀悦对于火情的看法是“防为上,救次之,诫为下”,“防患于未然”是从这儿来的。

唐代负责火情的组织叫“武侯铺”,分布在城市、坊间,布置的消防兵从一二十人到上百人不等,在全城形成一个火情传达系统。灭火工具大多是用猪、牛、羊等动物的皮编织的袋子。据说,唐以前都是用这些简单的工具灭火。

到了宋朝,火好像不那么恣意妄为了,世界上的第一支城市消防队诞生了,组织形式很像现在的消防队。负责地方火禁等事宜的防火官叫厢使。当时开封等地火禁很严格,半夜就要灭掉一切烛火。假如有的人家后半夜烧纸,必须事先告知。灭火的兵叫防隅军,都经过严格训练,专门夜间巡逻督促居民按时熄灭油灯、蜡烛等。地势高的地方有瞭望火楼,白天黑夜不离人。一旦有火情,扑救的各支队配合密切,有的救护、安置受伤居民;有的抢救财产;有的运水灭火,纹丝不乱。

北宋仁宗时,已经有了水袋、水囊、麻搭等比较先进的灭火工具。苏东坡在杭州任通判和太守时,升级了灭火队员的配置工具,有棚索、斧、锯、火笼、火背心等灭火装备。

明朝,一些城市组建了火兵,主要是防御敌军火攻引起的火灾和防范其他火患。火兵驻扎在城中心或建筑密集、人员流动多的地方,配有水桶、藤斗、麻搭、唧筒、竹梯、斧、锯等救火器具。皇帝的东西是不能有闪失的,盛放銮驾仪仗等器物的仓库除沿护城河设置外,还建造了绝对可靠的防火隔墙。防火隔墙其实是每隔7间房屋空出的一间房,无门无窗,里面都是夯实的土,厚度达5米。

另外,居民的白壁青瓦马头墙有防火和防风双重作用;寺庙、祠堂等建筑屋脊上怪兽嘴里吐出的曲折铁舌头,防雷火的,也就是避雷针。

清朝,对于火的管理更科学了。康熙、雍正、乾隆时朝,每个防火班人数不下两百人。防火班又叫机桶处,机桶当时是十分先进的引水灭火工具。这种国产的救火器又称“水龙”,一般放在防火班人员的宿舍里,行动时便于携带。

在不少清宫影视剧中,有些火势是很大的,让人一看就发毛。比如《孝庄秘史》中有个镜头,火光冲天,烟雾浓浓的,要是灭火的工具不先进,没准皇家园子就不保了。

同治年间,民间自发成立了消防组织“水龙局”。清代诗人吴东发看了“水龙”表演后,写下“数人并力动枢机,呼吸纵送在复右”的诗句,从中看出这个灭火工具不同寻常啊!

100个中国历史文化常识

1、 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2、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3、 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4、 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5、 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6、 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7、 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8、 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9、 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

10、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

11、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12、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13、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14、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15、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16、乐府双璧:《木兰辞 》、《孔雀东南飞》

17、史学双璧:史记 资治通鉴

18、二拍:初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 (凌蒙初)

19、大李杜:李白 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 杜牧

20、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 、郭沫若

21、三不朽:立德 、立功 、立言

22、三代:夏 、商 、周

23、《春秋》三传:《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

24、三王:夏禹、 商汤 、周公

25、三山:蓬莱、 方丈 、瀛洲

26、三教:儒、 释、 道

27、三曹:曹操、 曹丕 、曹植

28、公安三袁:袁宗道 、袁宏道 、袁中道

29、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 、武昌黄鹤楼、 南昌滕王阁

30、岁寒三友:松 、竹、 梅

31、三辅:左冯翊 、右扶风 、京兆尹

32、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33、殿试三鼎甲:状元 、榜眼 、探花

34、中国三大国粹:京剧、 中医 、中国画

35、三言:《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冯梦龙)

36、儒家经典三礼:周礼 、仪礼 、礼记

37、三吏:《新安吏》、《 石壕吏》、《 潼关吏》

38、三别:《新婚别》、《 垂老别》、《 无家别》

39、郭沫若 “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 湘果》、《 棠棣之花》

40、茅盾“蚀”三部曲:《幻灭》、《 动摇》、《 追求》

41、第一部国别史:《国语》

42、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国策 战国策

43、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

44、 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45、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46、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典论论文》(曹丕)

47、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

48、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刘勰的《文心雕龙》

49、第一部日记体游记: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50、 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

51、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52、 我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53、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说是:《狂人日记》

54、第一位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是:叶圣陶

55、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西游记》

56、 先秦时期的两大显学是:儒 墨

57、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孟子,分别被尊至圣和亚圣。

58、常把宋词分为豪放,婉约两派。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后者以柳永,周邦彦,李清照为代表。

63、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64、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

65、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66、乐府双璧:《木兰词》、《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

67、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8、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

69、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

70、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71、《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72、经典四书:《大学》、《中庸》、《孟子》、《 论语》

73、战国四君:齐国的孟尝君 赵国的平原君 楚国的春申君 魏国的信陵君

74、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75、北宋文坛四大家:王安石、欧阳修、苏轼、黄庭坚

76、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77、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周文宾

78、北宋四大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79、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

80、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阮?、应?、刘桢

81、七大古都: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安阳

82、唐宋散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86、 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 峨眉山、 普陀山、 九华山

87、中国四大发明:指南针、 造纸术、 印刷术、 火药

88、戏曲四行当:生 、旦、净、 丑

89、 四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 》、《西游记》、《 红楼梦》

90、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李宝嘉)、《 二年目睹之怪现状》(吴研人)、《 老残游记》(刘鄂)、《 孽海花》(曾朴)

91、 民间四大传说:牛郎织女、 孟姜女寻夫、 梁山伯与祝英台 、白蛇与许仙

92、古代四美女:西施(沉鱼) 、王昭君(落雁)、貂禅(闭月) 、杨玉环(羞花)

93、苏门四学士:黄庭坚 、秦观 、曾补之 、张来

94、宋中兴四诗人:陆游、 杨万里 、范大成、 尤袤

95、千古文章四大家: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洵、 苏轼

96、南朝三谢:谢灵运 谢惠连 谢眺

97、三瘦词人指:李清照

98、鲁迅的三部短篇小说集:《呐喊》 《彷徨》 《故事新编》

99、我国古代有四个大城市称四京:东京-汴梁 西京-长安 南京-金陵 北京-顺天

100、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荆钗记》 《白兔记》 《拜月亭》 《杀狗记》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