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除法教案(热门15篇)

时间:2023-12-04 19:41:14 作者:笔砚

教学工作计划的成功与否关系到教学的效果和教学质量,教师需要认真对待教学计划的编写和执行。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备课的重要依据,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范文,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分数的乘除法小学教案

1、教学例2。

把1米长的钢管,平均截成6段,每段长多少米?

(1)边作图边讲解。

“1÷6”是把1平均分成6份,求其中1份是多少,根据题意也就是把1米长的钢管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6份,表示这样1份的数是1/6,就是每段钢管的长。所以1÷6=1/6(米)。

(2)如果把1米长的钢管平均分成4段、5段、7段,每段各是多少米?(口答)。

2、教学例3。

把3只月饼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

稍复杂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比较人教版六年级教案设计

一﹑扎实抓好应用题基础训练的教学,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应用题基础训练是学习应用题的基础,只有认真扎实抓好应用题的基础训练的教学,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解答应用题的能力。王老师的这节课就非常注重这方面的教学,从复习题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训练,再到例2让学生动手画线段图,说数量关系式,列式解答,再到巩固练习时第一题找标准题,比较量,并说出求比较题的数量关系式,第二题的看图列式题,都是应用题的基础训练,教师整一节课都在围绕着应用题的基础训练进行。从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可以看到,只有像王老师那样,扎实抓好应用题基础训练的教学,才能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二、强化学生对应用题说的能力的训练,促其内化,收到良好的效果。

多种形式训练学生说解题思路,使学生充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达到以说促学的良好效果。从这节课学生说解题思路说得非常好,我们也可以看出王老师平时的课堂教学非常注重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如果王老师能把数量关系用文字的形式写出来就最好了。

《分式的乘除法》教案

下午好!(自我介绍略)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第二节分式的乘除法。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等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我认为可以理解为探索法则——理解法则——应用法则,进一步体现了新课标中“情境引入——数学建模——解释、拓展与应用的模式”。分式的乘除法与分数的乘除法类似,所以可通过类比,探索分式的乘除运算法则的过程,会进行简单的分式的乘除法运算,分式运算的结果要化成最简分式和整式,也就是分式的约分,要求学生能解决一些与分式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2、教材地位:

分式是分数的“代数化”,与分数的约分、分数的乘除法有密切的联系,也为后面学习分式的.混合运算作准备,为分式方程作铺垫。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1)、类比分数的乘除运算法则,探索分式的乘除运算法则。

(2)、能解决一些与分式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

(1)、通过师生观察、归纳、猜想、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

(3)、让学生感悟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又为现实生活服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二、说教法。

教学方法是我们实现教学目标的催化剂,好的教学方法常常使我们事半功倍。新课程改革中,老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1、启发式教学。启发性原则是永恒的,在教师的启发下,让学生成为课堂上行为的主体。

2、合作式教学,在师生平等的交流中评价学习。

三、说学法。

学生在小学就已经会很熟练的进行分数的乘除法运算,上一章又学习的因式分解,本章学习的分式的意义,分式的基本性质等,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知识上的铺垫。

1、类比学习的方法。通过与分数的乘除法运算类比。

2、合作学习。

四、说教学程序。

1、类比学习,探索法则。(约3分钟)。

让学生认真思考教材上提供的4个分数的乘除法的例子(2个乘法,2个除法)。

数学教案-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对比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一)下面各题中应该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

1.花手绢的块数是白手绢的。

2.白手绢块数的正好是花手绢的块数.。

3.花手绢的块数相当于白手绢的。

4.白手绢块数的倍相当于花手绢的块数。

(二)教师提问。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的.几分之几用什么方法?

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什么方法?

3.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什么方法?

(三)谈话导入。

二、讲授新课。

(一)教学例3。

2.比较.。

(1)我们把这三道题放在一起比较,它们有什么相同点?

相同点:三个数量是相同的;需要找准单位“1”来分析.。

(2)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不同点:已知和所求不同;解题方法不同.。

3.小结:分数应用题主要有以上三类: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3)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抓住分率句;找准单位“1”;画图来分析;列式不必急.。

三、巩固练习。

1.一个排球36元,一个篮球40元,一个排球的价钱是一个篮球价钱的几分之几?

(1)学生独立分析列式。

(2)要求根据这道题的数量关系,改编出一道分数乘法应用题和一道分数除法应用题.。

2.学校有故事书36本,是科技书的,科技书有多少本?

3.学校有故事书36本,科技书是故事书的,科技书有多少本?

(二)补充条件并列式解答.。

一条路长15千米,修了全长的,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正确答案。

1.修一条长240千米的公路,修了,修了多少千米?

2.修一条长240千米的公路,已经修了150千米,修了的占全长的几分之几?

240×240÷150÷240240÷150。

(四)思考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进行了三类题的对比练习.解决这三类题的关键是什么?

五、课后作业。

(一)解答下面各题。

1.六一班有学生45人,其中女生有20人.女生人数占全班的几分之几?

2.六一班有学生45人,女生占.女生有多少人?

3.六一班有男生25人,占全班的.全班共有学生多少人?

(二)校园里栽了杨树144棵,栽的松树的棵数是杨树的,校园里栽了松树多少棵?

(三)学校买了蓝墨水30瓶,红墨水24瓶.蓝墨水是红墨水的几倍?

六、板书设计。

小学数学分数乘除法教案

分数乘、除法及比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为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本节复习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对分数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及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复习。

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进一步强调分数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加强计算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的同时,计算能力得到提高。

2.重视对相关概念、性质及某些知识间相互关系的复习。

教学中,把比的相关概念、倒数的相关概念、比的性质以及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等作为重要的复习内容,结合教材相关习题进行全面、系统地复习,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同时将比与分数、除法联系起来。

3.重视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把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和用比解决实际问题作为重要的复习内容之一,结合教材习题,重点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使学生通过对比练习,更好地掌握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以及比的有关问题的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乘除法计算》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经历问题解决过程,通过分析、比较体悟小括号的作用,知道小括号里的总是先算。

2.能力目标: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式题,在列综合式解决问题过程中,能正确合理地使用小括号。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数学化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独立口算:。

2.反馈交流:这组算式有什么特点?这四题是否都先算了前面的加法呢?为什么?

3.小结: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中,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先乘除,后加减。

二、探究体悟。

1.学生独立尝试解决问题。

2.收集、呈现典型资源。可能出现的情况:。

3.反馈交流:你同意以上各种解法吗?说说理由。(有机结合线段图)。

关于方案a和方案c。

2)不同处:方案a是分步列式,方案c则列成综合式解答。

关于方案b。

1)是错误的,虽然思路符合题意,但违反了先乘除后加减的的运算顺序规定。按这样列式,应该先求15÷3的商,再求48减去这个商的差,而这就不符合题意了。

2)根据题意,需要改变原来的运算顺序,就要添上小括号,小括里的总是先算。

3)小括号的作用:可以改变运算顺序。

4.自检订正。

三、练习深化。

2.(回到引入的口算题)思考讨论。

1)后面两题也要先算前面的加法怎么办?结果是几?

2)如果前面两题也在240+60部分加上小括号,会怎么样?那么怎样才会改变原来的运算顺序呢?小结:具体题目具体分析,要合理使用小括号。

3.问题解决。

(1)一堆48千克的草料,老黄牛每天吃15千克,3天后还剩下多少草料?

四、拓展提高。

乘除法学习的教学方案乘除法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页期初复习第1~8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的有关概念和熟记乘法口诀,更加正确地、熟练地进行表内乘除法的计算。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已经学过两步计算式题的顺序,进一步熟悉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为学习新知作一定的准备。

3、使学生进一步巩固长度的观念和单位长度的表象,巩固米、分米、厘米之间的进率,进一步掌握量线段和画线段的方法。

4、教具准备:乘法口诀表、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复习乘法口诀。

(1)小朋友还记得乘法口诀吗?(指名背乘法口诀)。

(2)请小朋友一起背一遍。

(3)抽背。

(4)对口令。

(5)出示口诀表,让学生说出得数相同的几句口诀。

2、复习乘、除法的一些概念。

请小朋友看第2题,根据题目说出算式和得数。

问:为什么列成9×5或5×9?为什么用除法算?

3、复习乘、除法计算。

请大家算第1页的第3题。第一个表里是要用什么方法算?为什么?第二个表呢?学生做在书上,集体校对。

三、复习两步式题和加、减计算。

1、完成第4题。(用小黑板出示)。

(1)请小朋友口算第一组:乘加和乘减的算是要先算哪一步?

(2)请大家来算第二组:乘、除两步计算的题要按怎样的顺序算?

(3)让学生口算第三组,学生说出口算过程。

2、完成第5题。

(2)学生分两组计算在练习本上,指名四人板演。要求能口算的'用口算,不必列竖式。

(3)检查订正。提问:用竖式是怎样算的?

四、复习长度单位极其进率。

1、复习长度和长度单位。

(1)请小朋友说说教室的地面的长,黑板两条不同边的长,书本面两条不同边的长。

(2)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1米是多少厘米?师完成板书:

1010米分米厘米100。

(3)口答第6题。问:70分米为什么等于7米?

2、完成第7题。

先让学生量一量,然后填数,再集体订正。

五、课堂小结。

六、课堂作业:

教材第1页第5题第一组题,第2页第8题。

乘除法心得体会

乘除法是数学中最基本的运算符之一。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常常需要用到乘除法。比如,购买东西时计算价格、做数学题时进行运算等。因此,掌握好乘除法的运算规则至关重要。本文将从自己的学习经历出发,谈谈对乘除法的体会和感悟。

第二段:准确理解乘法的运算规则。

乘法是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得到一个结果的运算。准确理解乘法的运算规则,需要掌握乘法的性质。其中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是常用的性质。学习乘法时要注意乘数位数,例如两个两位数相乘时,从右向左计算即可。此外,对于一些特殊的乘数,如0和1,也需要特别注意。

第三段:善于运用乘除法。

善于运用乘除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实际问题。例如,购物时我们需要计算商品的总价,使用乘法就可以准确地计算出来。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计算,我们可以运用分段计算的方法,先算一部分再计算另一部分,最后合并得到最终结果。这样可以避免出错,也更易于思考。

第四段:注意除法中的尤其是小数的运算。

除法在生活中也是一个常用的数学运算方式。但是,在除法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比较复杂的小数计算,尤其是带有循环小数的除法运算。这时,我们可以通过将循环小数转化为分数,然后进行计算。此外,还要注意分母为0的情况,以及正负数的运算规则。

第五段:结尾总结。

乘除法是数学学习中必须掌握的基础,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通过多次运用和练习,我逐渐掌握了乘除法的运算规则,也学会了善于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同时,我认识到在乘除法运算中,我们还需注意数据的类型、准确度和精度。只有加强对乘除法基础知识的掌握,才能更好地运用乘除法,为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更多便利。

乘除法学习的教学方案乘除法教学目标

1.如果两个有理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在原点的同侧,那么这两个有理数的积。

a.一定为正b.一定为负c.为零d.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

2.已知两个有理数a,b,如果ab0,且a+b0,那么()。

a、a0,b0。

b、a0,b0。

c、a,b异号。

d、a,b异号,且负数的绝对值较大。

3.下列运算结果为负值的是()。

a.(-7)×(-6)b.6×(-4)c.0×(-2)d.(-7)-(-15)。

4.下列运算错误的`是()。

a.(-2)×(-3)=6b.

c.(-5)×2=-10d.2×(-4)=-8。

5.若a+b0,ab0,则这两个数()。

a.都是正数b.是符号相同的非零数。

c.都是负数d.都是非负数。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负数没有倒数b.正数的倒数比自身小。

c.任何有理数都有倒数d.-1的倒数是-1。

7.关于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0有相反数b.0有绝对值。

c.0有倒数d.0是绝对值和相反数都相等的数。

8.在-8,5,-5,8这四个数中,任取两个数相乘,所得的积最大的是()。

a.64b.40c.-40d.-64。

二、填空。

9.-0.2的倒数是.

10.(-2014)×0=.

11.如果两个有理数的积是正的,那么这两个因数的符号一定______.

12.如果两个有理数的积是负的,那么这两个因数的符号一定_______.

13.-7的倒数是_______.

14.若0,则_______.

15.如果ab=0,那么.

16.如果5a0,0.3b0,0.7c0,那么____0.

17.-0.125的相反数的倒数是________.

18.若a0,则=_____;若a0,则=____.

三、解答。

20.求下列各数的倒数:

21.若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m的绝对值是1,求的值.

22.已知,求ab的值.

1.4.1有理数的乘法。

第1课时。

adbbadcb。

二、填空题。

9.-5;10.0;11.同号;12.异号;13.;14.-7;15.a,b中至少有一个为0;16.;17.8;18.1,-1.

三、解答题。

20.

21.

23.2014。

乘除法心得体会

乘除法是数学中的基本运算,我们在学习数学时,都会接触到乘除法。在我初中时学习乘除法的时候,我发现这两个运算并不像简单加减那样简单明了,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思考。但经过我的练习和探索,我发现了一些乘除法的心得和体会,使我更加熟练地掌握了它们的使用,增强了我的数学成绩。现在,我想分享我的乘除法的心得和体会,并希望能够帮助到还在学习乘除法的同学们。

和加减法不同,乘法是一种不可逆操作,两个数相乘得到的结果,其因数具有不同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因此,在学习乘法时,我们应该掌握好数学规律,以便于操作。我的第一个心得是,我们应该前人栽树,后人乘果。也就是说,在乘法中,我们应该牢记基本的乘法口诀表,并且掌握好一些基本单元的计算。通过这样的乘法口诀和基础计算的灵活运用,我们可以更快、更准确地进行乘法运算。此外,在乘法中,我们也应该善于化简,把乘法拆分为一些比较简单的运算,以便于简化计算。

和乘法不同,除法中存在着余数的概念。我们在学习除法时,应该把握好两数之间的因数关系,并且注意清楚得到的余数的含义。我的除法心得是,在除法中,我们应该把除数和被除数分解为因数,然后逐个比较这两个数字的因数,找出其中最大的公因数。这样做不仅可以保证计算的准确性,而且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学中的质数和因子的作用。此外,在除法中,还要注意分母未知的情况。我们应该掌握好分母的计算方法,以便于正确地处理分数的乘除法问题。

第四段:乘除法的运用。

乘除法是数学中最基础的运算,其运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在日常生活中,乘除法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计算方法。例如,我们购物时需要计算打折后的价格,我们要根据商品原价和折扣等因素,来进行乘除运算。再比如,在做饭时需要计算原料的用量,我们也需要进行比例的乘除运算。在学习乘除法时,我们应该注重实践,多做乘除法的实际运用题目,以便于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乘除法。

第五段:结论。

乘除法是数学中最基础的运算,我们在学习数学时,都会接触到乘除法。通过我的实践和探索,我发现了一些乘除法的心得和体会,这些心得和体会帮助我更好地掌握了乘除法,也提升了我的数学成绩。在我们学习乘除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理解和掌握数学规律,并善于化简和比较两数的因数,多加实践,注重在实际生活中乘除法的运用,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乘除法。

乘除法学习的教学方案乘除法教学目标

在分式运算教学复习中学生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计算不细心,法则运用不正确,对分式运算法则理解不到位等等,所以很有必要进行反思。

在分式运算的中,学生主要出现以下问题:

1、分式的乘法,如:运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先乘后约分,另一种是先约分再乘,特别是多项式的时候更明显一些,学生不能很好的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计算,从而使计算变得复杂,导致计算错误,计算结果要求必须为最简分式。

2、分式的加减法,有些学生总是在通分的时候忘记给分子乘代数式;再有就是遇到减法,而且后面分式的分子是多项式的时候,总是会出现符号上的错误(忘记变号),使得后面的计算全部错误。还有一部分同学在进行分式加减法的时候会和解分式方程相混淆,给分式去分母,还有得学生计算时把分母都漏掉了。

3学生做题很不细心,也没有养成检查习惯。

分式的乘除法

各位评委:

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分式的乘除法(第1课时)》,所选用是人教版的教材。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等五个方面加以说明。

本节教材是八年级数学第十六章第二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方面,这是在学习了分式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和因式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分式的乘除法;另一方面,又为学习分式加减法和分式方程等知识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节课在整个的初中数学的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本节课内容特点,考虑到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对教材的地位与作用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并掌握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能进行简单的分式乘除法运算,能解决一些与分式乘除有关的实际问题。

2.技能目标:经历从分数的乘除法运算到分式的乘除法运算的过程,培养学生类比的探究能力,加深对从特殊到一般数学的思想认识。

3.情感目标:教学中让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中渗透类比转化的思想,使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

本着课程标准,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难点:分子、分母为多项式的分式乘除运算。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1.学生已经学习分式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和因式分解,通过与分数的乘除法类比,促进知识的正迁移。

2.八年级的学生接受能力、思维能力、自我控制能力都有很大变化和提高,自学能力较强,通过类比学习加快知识的学习。

教学方式的改变是新课标改革的目标,新课标要求把过去单纯的老师讲,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变为师生互动式教学。师生互动式教学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渗透新的教育理念,遵循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以师生互动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突破难点:分式的乘除法运算,在例题的引导分析时,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本课教学难点:分子、分母为多项式的分式乘除运算。让学生在练习题中巩固难点,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对分数乘除法运算比较熟悉,加上对本章第一节分式及其性质学习,抓住初中生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和活跃的思维能力,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这些心理特征,因此,我认为本节课适合采用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数学学习方式。一方面运用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另一方面,由于分式的乘除法法则与分数的乘除法法则类似,以类比的方法得出分式的乘除法则,易于学生理解、接受,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加深理解分式的乘除运算,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但让学生“学会”还要让学生“会学”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间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为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学,接下来,我再具体谈谈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安排: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同样,好的引入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因此我用实际出发提出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问题1求容积的高是,(引出分式乘法的学习需要)。

问题2求大拖拉机的工作效率是小拖拉机的工作效率的倍,(引出分式除法的学习需要)。

从实际出发,引出分式的乘除的实在存在意义,让学生感知学习分式的乘法和除法的实际需要,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

从学生熟悉的分数的乘除法出发,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2)。

解后总结概括:(1)式是什么运算?依据是什么?(2)式又是什么运算?依据是什么?能说出具体内容吗?(如果有困难教师应给于引导)。

(学生应该能说出依据的是:分数的乘法和除法法则)教师加以肯定,并指出与分数的乘除法法则类似,引导学生类比分数的乘除法则,猜想出分式的乘除法则.

乘法法则:分式乘以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

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用式子表示为:

设计意图:由于分式的乘除法法则与分数的乘除法法则类似,故以类比的方法得出分式的乘除法则,易于学生理解、接受,体现了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新理念。

师生活动:教师参与并指导,学生独立思考,并尝试完成例题。

p11的例1,在例题分析过程中,为了突出重点,应多次回顾分式的乘除法法则,使学生耳熟能详。p11例2是分子、分母为多单项式的分式乘除法则的运用,为了突破本节课的难点我采取板演的形式,和学生一起详细分析,提醒学生关注易错易漏的环节,学会解题的方法。

p13练习第2题的(1)(3)(4)与第3题的(2)。

师生活动:教师出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解答,并让学生板演或投影展示学生的解题过程。

通过这一环节,主要是为了通过课堂跟踪反馈,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进一步熟练解题的思路,也遵循了巩固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让学生板演,一是为了暴露问题,二是为了规范解题格式和结果。

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课堂小结:

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2.在知识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3.你有什么收获呢?

师生活动:学生反思,提出疑问,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学习结果让学生作为反馈,让他们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在交流中与全班同学分享,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教科书习题6.2第1、2(必做)练习册p(选做),我设计了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一个反馈,选做题是对本节课知识的一个延伸。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巩固提高。

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提纲式的板书设计,因为提纲式-条理清楚、从属关系分明,给人以清晰完整的印象,便于学生对教材内容和知识体系的理解和记忆。

乘除法教案模板

(一)审读题意,独立尝试。

完成做一做第二题。

问题:

1.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

追问:“最多”是什么意思?

2.你能自己解决问题吗?动笔试一试。

(二)交流想法,体会“舍余法”。

问题:

1.最多能买几个?你是怎么想的?

2.还余下1元呢,应该再加上1个面包吗?

(三)对比感悟,提升认识。

同时出示“例5”和“做一做”第2题。

巩固练习:

用这些钱能买几个4元的面包?

总结:今天研究的问题你学懂了吗?

乘除法心得体会

第一段:

乘除法是我们学习数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计算方式。通过对乘除法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我们对数学的认知能力,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在乘除法的学习过程中,我有着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下面我将分享给大家。

第二段:

首先,对于乘法,我认为“理解背诵相结合”是学好乘法的关键。在学习乘法的时候,我们应该首先理解乘法的概念,比如说知道“一组数和另一组数的和是什么样子”,“一个数被另外一个数乘了几倍”等。同时,乘法表的背诵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将乘法表记熟,才能够快速地进行计算。

第三段:

其次,对于除法,我觉得“实践重于理论”更为重要。在乘法学好之后,我们可以接着学习除法。对于除法的计算,我们可以通过实际的场景来帮助孩子理解,比如我有12个糖果需要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到几个糖果?这样孩子就可以通过实际的场景进行计算,从而更好地理解除法。

第四段:

此外,乘除法的学习也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创造性思维。教育者应该引导学生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计算,寻找解题的突破口,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孩子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第五段:

总之,乘除法的学习不仅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计算方式。通过理解乘法概念和背诵乘法表,实际操作除法,积极参与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乘除法的运用方法,提高我们的计算能力,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乘除法教案模板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2.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