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年味心得体会(专业13篇)

时间:2023-11-21 19:54:36 作者:念青松

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过去经历的总结,也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和规划。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

家乡的年味

家乡的新年有着一股万象更新的气味,承载着悠久的中国文化传统。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在临近腊月,故乡那股浓浓的年味已经随着冬天那一阵阵凛冽的寒风缓缓向我们飘来。刚进腊月,每村每家每户都被渲染上了年味,必须在这段时间里杀猪。这杀猪啊,是把一头已经挑选好的猪,一个人拽着它的尾巴,两个人拽着它的耳朵,往一个专制木板一放,一刀结束了它可怜的生命,只听见一声撕心裂肺的叫声,然后再烧一大盆热水,把这猪往热水里一放,再经过去毛等等,一分割也就完工了。

到了腊八那天,家家的家庭主妇天还没亮就起来,为着早上这一碗碗美味的腊八粥做准备工作了。腊八粥就是用各种米、各种豆、各种干果熬制而成的,不过多久,一碗美味的腊八粥就出炉了。

在腊月二十三,差不多就是春节的前奏。这天一家人也要一起吃一顿饭,互相说说话,聊聊天,从这以后,全市戒备,大大家开始为办年货而操心了,而小孩子们也开始为压岁钱能收多少而担心了。在过年前家里必须要经过一次大扫除,意味着除去这一年中不顺心的事,还要把家里的各种东西给摆出来。

到了除夕夜,家家都得团聚到一起,美滋滋的吃一个团圆饭。桌子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食物,什么牛肉、土豆、青菜、萝卜样样都有,平时见到土豆真是直流口水,可这过年期间它却不怎么感冒,没有任食欲,这可能就是大人常说的年饱吧。在团圆饭中最重要的就是鱼,它预示着年年有余。这鱼头一定要对着长者,大大家喝点酒,这小孩子也可以喝喝自己心爱的饮料,大家互相说着祝福的话语,其乐融融,到处都有浓郁的香味,最重要的就是看春晚了。天刚黑,鞭炮声便响个不停,在除夕夜的十二点左右,家家户户都燃放鞭炮,大家都祈祷新的一年自己能红红火火。那一夜整城几乎彻夜未眠,一直响到接近凌晨。

正月初一也是十分热闹。一大早各家各户都在自己门口贴上崭新的对联和一个又大又红的“福”字,男女老少也把各自过年的新衣服给穿了出来,临近中午,就要开始拜年了,提上年货便向目的地走去,这小孩想收压岁钱必须得磕头,大人则都笑呵呵的站在一旁看热闹。

这正月后面几天也就是到处拜年、吃饭,你有可能在到处拜年的途中收获很多见识。

正月十五,到处张灯结彩,玩花灯的随处可见。在这一天,广场上真叫人山人海,广场上大家专门留出一片燃放烟花的地方,只听一声巨响,精彩绝伦的烟花表演也拉开帷幕,红的、黄的、绿的什么颜色都有,它们在空中翩翩起舞,做着不同的姿势,仿佛一颗颗璀璨的小太阳在空中熊熊燃烧,分外漂亮。过元宵必须要吃汤圆啊,那甜美的汤圆吃起来十分爽口。

一眨眼,都正月十七了,春节正式结束了。因为学生们在这一天就开学了,大大家也开始正常上班了,虽不舍,可这春节也已离我们渐渐远去。

家乡年味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将家乡忘却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为了让人们重新感受到家乡的年味,我所在的社区组织了一次家乡年味实践活动。这次活动通过举办年货市集、传统年俗表演等形式,让我重新认识了家乡的年味,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传统文化对于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第二段:参与亲切的年货市集。

活动开始时,社区广场布置出了一个热闹非凡的年货市集。这里的摊位琳琅满目,出售着各种适合过年时食用的食品、装饰品等。我与家人来到市集中,仿佛回到了小时候的家乡,能够亲自挑选自己喜欢的年货,感受到今年的过年气息。卖家们也非常亲切,他们热情地向我们介绍各种年货的特点和功效,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家乡情怀。

第三段:观看精彩的传统年俗表演。

在年货市集的旁边,舞台上正在进行一场精彩的传统年俗表演。舞台上的演员们身穿传统的汉服,表演着传统的舞蹈、戏曲。他们的动作优雅、精彩,将我完全吸引住了。在表演过程中,他们还教会了我们一些传统的年俗习惯。通过这次表演,我进一步认识到传统文化对于我们的身心健康以及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同时,在欣赏表演的过程中,我也感受到了家乡的年味和传统韵味。

第四段:加强对家乡传统文化的认知。

除了市集和表演,活动中还设置了一些传统文化展示区,展览了一些传统的年画、手工艺品等。我逐一欣赏着每一件展品,深入了解着家乡的传统文化。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了一些以前从未接触过的年俗习惯,比如放鞭炮、踩高跷等,这让我对家乡的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并且我也决定在未来的年份中,积极传承这些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我们的家乡。

第五段:总结感受和展望未来。

通过这次家乡年味实践活动,我重新认识到了家乡的年味,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力量。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不能忽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只有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才能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我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实践活动,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家乡的年味,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让我们的家乡更加繁荣富饶。

通过以上五段式的文章,可以很好地表达出对于家乡年味实践活动的参与感受和认识,并希望能够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期许。整篇文章结构清晰,逻辑性强,能够很好地说明这次活动对于作者的影响和意义,并且也能够引发读者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思考。

家乡年味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作为一个城市里长大的孩子,我很幸运能有机会参加家乡年味实践活动。这个活动是由当地政府组织,旨在让我们这些城市孩子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乡村的年味。通过参与这次活动,我深深感受到了乡村的浓厚年味,也收获了很多宝贵的体验和教训。

在这次家乡年味实践活动中,我首先参观了当地的农田。相比于城市里的公园和广场,农田给我一种全新的感受。春节前的农田正是一派热闹的景象,农民们正在认真种植春季作物。他们勤劳的身影让人感受到了浓厚的年味。我也有幸参与了农民的劳作,插秧、耕地、浇水,每一个环节都让我深入体会到农民的辛勤和付出。同时,这次体验也让我更加珍惜食物的来之不易,从根源上认识到了粮食的重要性。

除了农田,我还参观了当地的农村家庭。这些家庭向我们展示了他们在春节期间的传统习俗,如贴春联、包饺子等。在这些活动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快乐与团圆的氛围。农村家庭以温暖的笑容欢迎我们的到来,给予了我们热情的接待。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春节是一个让人喜庆、团圆的节日,更是一个弘扬传统文化、强调家庭关系的时刻。

另外,在参加这次活动的过程中,我还有幸参加了一次传统春节的庙会。这个庙会是当地人举办的一种传统习俗,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在庙会上,我见识到了很多有趣的表演和活动,如杂耍、舞狮等。这些活动不仅给我带来了快乐,也让我更好地了解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同时,这次参观也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让我更加懂得了自己的文化根源和传统价值观。

最后,这次家乡年味实践活动还给了我一个机会,让我和乡亲们共同度过一个难忘的春节。在活动中,我们一起包饺子、做汤圆、放鞭炮,享受着一个纯粹而热闹的春节时光。通过与乡亲们的互动,我感受到了乡村人民的淳朴和热情。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节日的重视,让我深受触动。回到城市后,我意识到了自己有一个温馨的家庭和优越的生活条件,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

通过参加家乡年味实践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乡村的浓厚年味,也更加懂得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这次活动不仅丰富了我的农村知识,也让我学到了很多生活的道理。我深深感受到了乡村人民的真诚和善良,也更加珍惜了自己拥有的一切。希望自己能将这些体会和教训保留在心中,并将之付诸行动,为传承和弘扬我们的家乡年味而努力。

家乡年味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第一段:引言(字数:120)。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远离家乡,到城市中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家乡的传统文化逐渐褪色,年味也愈发淡薄。为了让年轻一代更好地了解和传承家乡的文化,我参与了一次家乡年味实践活动,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让我重新认识和感受到家乡的年味。

第二段:活动背景介绍(字数:240)。

这次家乡年味实践活动是由社区组织和当地政府共同组织的。活动主要以家乡的传统文化为主线,通过展览、表演、互动等形式,向广大市民展示了家乡的年俗风情。在活动中,我们有幸观看了传统舞狮表演、舞龙表演等精彩的节目,还有很多手工艺品展示,如剪纸、灯笼等传统美术品。此外,活动还设置了一些互动环节,鼓励市民参与其中,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第三段:心得体会(字数:360)。

这次家乡年味实践活动让我受益匪浅。首先,我对家乡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通过观看文化表演和展览,我对家乡的年俗风情有了全新的认识。我领略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并且了解到了很多我以前不知道的传统习俗。其次,我体验到了传统文化的亲和力。在互动环节中,我能亲手制作传统手工艺品,感受到制作过程中的乐趣和成就感。这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温暖和亲近感。最后,我也对家乡的传统文化传承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作为一名家乡的儿女,我认为我们有责任去传承和弘扬家乡的传统文化。这次活动让我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激发了我继续学习和传承的热情。

第四段:对未来的展望(字数:180)。

通过这次家乡年味实践活动,我对我家乡的年味有了更深的感受,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我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家乡传统文化。我也希望我能够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将传统文化传递给后代。

第五段:总结(字数:300)。

家乡年味实践活动让我重新认识和感受到了家乡的年味。通过观看表演、参与互动环节,我对家乡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对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产生了强烈的意愿。这次活动不仅让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亲近感,也提醒我要关注和保护家乡的传统文化。只有通过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才能让家乡的年味焕发出新的光彩,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绽放独特的魅力。

总字数:1200字。

寻访家乡年味的心得体会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习俗最为丰富、内容最为丰富的节日。每当春节即将到来,我的心里总充满了期待和热情,因为这是我和家人团聚的时刻,也是我寻访家乡年味的时刻。今年春节,我有幸回到了故乡,再次感受到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家乡的年味风情。

第二段:春节前的准备。

寻访家乡年味的第一步,就是春节前的准备。不同于城市的购物狂潮,家乡的准备工作更多地体现了一种传统的日常生活。大年三十当天,家里要准备丰盛的年夜饭,购买各种年货、烟花爆竹、红包等。而这一过程也需要全家人共同动手,不论是过年前的年货采购,还是年夜饭的准备和煮菜,都充满了亲情和乡情的味道。这种传统的过年方式,虽然波澜不惊,却让我感受到了一份亲切和温馨。

第三段:传统的年俗活动。

过年的第一天,我们参加了当地的庙会活动。在开辟喜庆声中,人们身穿锦衣,踏着霓虹灯闪耀的街道,深入喧闹的庙会,参加巡游、祭祀和游戏等传统活动。家乡的庙会是非常有特色的,鼓乐喧天,舞狮舞龙,各种小吃和年货琳琅满目。对于我这样长年在城市中生活的人来说,庙会的热闹和民俗风情让我流连忘返。

第四段:老少咸宜的传统习俗。

春节期间,还有许多老少咸宜的传统习俗,比如祭拜祖先、放鞭炮、上文化课等等。在家乡,我特别感受到了一种文化传承的力量,无论是亲人的闲聊交流,还是孩子们的阅读和讲故事,都充满了悠久的家族历史和传统的文化底蕴。这种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在城市中很容易被忽略,但在家乡这种传统氛围中,让我更加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力量。

第五段:结尾。

回想这个春节的家乡之行,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了自己的文化根脉,也让我更加珍惜这种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家乡过年,虽然并没有城市里的豪华场面和奢华体验,但它却是一份乡土情怀和家族传承;它告诉我们,家乡的年味永远传承在我们心中,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和回归。

家乡的年味

刚出发时,大雾笼罩,随着车子的行驶,渐渐的一丝轻纱似的阳光出来陪伴我们。一路上,我们一家人有说有笑,快乐无比。大约八个小时过去了,离老家越来越近了。这时,迎接我们的是老家独特的被黄昏笼罩的艳阳天。

老家的'村子并不大,这儿和城里没法比。但这儿民风淳朴,在这里过年能完全体会到真正而又妙趣横生的年味。早晨,我们吃年糕,热腾腾的年糕又软又香,吃一口,回味无穷。代表着年年高升。还有就是拜年,让你感觉陕北人特别直爽。吃完早饭,我就和哥哥、姐姐去拜年,只要与我们家有点关系的人,我们都得去拜,亲戚们一上来就塞给你一个红包,据老家的人说,红包能带来福气,送得越多,带来的福气就越多。当然,这种送红包的活动也是我最喜爱的年味之一了。

老家还有一样年味儿,就是过年的时候家里的长辈不出远门,他们要在家大摆筵席等待晚辈和亲友来拜年。每当家里来了一大堆亲友,他们就做饭的做饭,包饺子的包饺子,忙得不亦乐乎,然后大家围坐在一起大吃一顿,大人们唠家常,小孩们聊年味,快快乐乐。这就是团圆的年味儿。

家乡的年味

“啪啪啪”,一连串的爆竹声越来越密,越来越响!漆黑的夜空上绽放出一朵朵绚丽的“花朵”。新年的钟声越来越近,贴对联,挂灯笼,家家户户张灯结彩,餐桌上摆满了大鱼大肉,屋子里充满了浓浓的年味和欢乐的气氛。

我们家也不例外。能干的爷爷奶奶还做起了我们衢州的特色小吃——蒸米糕。今天,我可是亲眼看到了做米糕的整个过程哦!

奶奶先把米粉、芝麻粉、白糖放在一起搅拌均匀,然后倒在一个木制蒸笼里,再用勺子把米粉刮平整,我偷偷地用手指蘸了一点米粉尝了尝。哇!香甜香甜的,一下子甜到心里了。接着,奶奶盖上盖子,将米糕放到大锅里蒸,没过多久,锅里就飘出来一股股芝麻的清香,那香味直钻我的鼻孔,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吮吸着。

这时奶奶把蒸笼抬出来,移开盖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米糕倒出来。蒸好的米糕软绵绵、香喷喷、热乎乎的。咦?这米糕怎么变色了,刚才放进去的还是白花花的,怎么蒸出来变黑米糕了呢?奶奶说:“蒸好的米糕变了色,是因为夹在中间的黑芝麻显出来了。”

接下来就是做米糕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最有趣的一个过程——切糕。爷爷和奶奶手持菜刀,以非常快的速度把米糕切成一条条,一片片。只看见菜刀闪过的光影,只听见菜刀在米糕上“笃笃笃”地跳舞。我真为爷爷奶奶们担心,生怕锋利的菜刀不小心切到他们的手。我好奇地问奶奶:“奶奶,你为什么切得这么快,不能切慢点吗?”“因为刚蒸出来的糕非常软,如果切慢了,糕就变硬了,不好切。”奶奶说道。

不出几分钟,一锅蒸糕就切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拿了块米糕放进嘴里,刚蒸出来的米糕热乎乎的,又软又糯又香甜,非常好吃。等米糕凉了,就是大家吃到的松、酥、香、脆美味的米糕了,这四味交杂在一起,就组成了一股独特的味道,这味道我永远都不会忘记,那就是。

上一页2下一页。

@_@我是分割线@_@。

家乡的年味

藏在红色的春联上那一句句祝福的话语中:财源八方斗丰溢福运似海仓满盈;一年四季行好运八方财宝进家门;幸福平安万事和吉祥如意百年顺……这些看似简单的语句实际上寄托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美好的祝福希望新的一年平平安安万事顺利。

藏在团圆的喜悦中。从午饭后一直忙到傍晚为的是让在四面八方工作的亲人在这令人难忘的令人喜悦的夜晚欢聚一堂。年夜饭中的许多食物都是有寓意、有讲究的。比如吃年糕是希望小孩子在新的一年里长高成绩高节节高。而吃甜甜的发糕则是希望大人们在新的一年里事业高升发大财。最有趣的就是吃鱼的时候总是要剩下一点这就是人们希望在新的一年中年年有余……这些含在菜里有趣的寓意其实都包含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望与寄托。

也在漫天烟花中,当12点的钟声响起,所有的烟花一齐升上天空,在黑丝绒般的夜空中绽开绚丽花朵。那五彩的烟花升入天空的同时,也是示意着人们:旧的一年已经离开了,新的一年,正迎面向我们走来。

是团团圆圆是幸福是喜悦是深深印刻在我心中永远的味道。

家乡的年味

又是一年除夕将至,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

刚到老家,爷爷已经忙起来了。爷爷带我去商店买了“福”字贴。爷爷说“福”字是可以带来吉祥和幸福的,能祈祷在新的一年过上开心、快乐、幸福的日子,所以要用心贴,我一听,干得不亦乐乎。我拿来一张金色的“福”字,往上贴的时候,爷爷说该把“福”字倒着贴,这样才能让福到,爷爷说完这番话,我恍然大悟,原来贴“福”字也有这么多讲究呢,怪不得我常常看到其他人家的门、窗上倒着贴“福”!

除夕这天,奶奶也很忙碌。奶奶把磨好的面粉、糯米粉倒入盆中,再加上红糖、白糖和其它配料,做成松糕的原料。爷爷早已在灶前把火烧得旺旺的,奶奶快速把木盆放上去,一会儿工夫,热气腾腾的咖啡色松糕就出锅了,奶奶又娴熟地撒上芝麻和红枣。在一旁的我早已馋了,赶紧切下一块尝了尝,又香又甜,又松又软,好地道的家乡民间口味!

中午,奶奶用红薯粉做了红薯饺子,馅是萝卜、瘦肉、豆腐、乌贼干剁成丁然后搅拌在一起做的,再配上传统的调料,奶奶把一个个红薯饺子放入蒸笼,过了一会儿,蒸笼散发出阵阵香气。出笼后,只见个个晶莹剔透的红薯饺子冲我笑。我忍不住夹了一个放入口中大嚼起来,啊!入口香嫩,芳香四溢。奶奶累得满头大汗,但看到我吃得美滋滋的,还是开心地笑了起来。

初八的时候,祠堂里又开始唱戏了。祠堂里楼上楼下人山人海,笑声不断。台上的戏子演得惟妙惟肖,赢得观众的阵阵掌声。

初九,我们全家又踏上了回新安江的路途。可家乡的热闹场景像电影画面一样浮现在我眼前——最浓!

家乡的年味

“奕雯,快来,过来磕头!”我正想着,哥哥就用清亮的嗓音叫我过去。“哥哥,为什么要磕头?给谁磕头?磕几个?”我边走边问。“奕雯小同学,又开始变成‘十万个为什么’?”哥哥一边说着一边哈哈大笑。“磕头呀,是北方过年的一大习俗。每逢过年,我们同姓氏的小一辈要给祖先磕头,还要给老辈磕头,感谢他们给予我们生命。而磕几个则是最重要、最讲究的。一般在祭奠祖先时,我们要磕三个头;在给老辈磕头时,每人只需磕一个。”“噢,”我像明白什么大道理似的,用力点点头,“原来是这样啊!”

磕完头,已是一点多,大家都有点困。在放完除夕夜的鞭炮后,都回家美滋滋的睡上一觉。

“呼——”我伸个懒腰,一看钟,才7点,再睡会吧!我又准备继续呼呼大睡。奶奶看看我,笑着说:“奕雯,别睡,你看,大家都到齐——”奶奶指指门口。哇,这阵势可真大,我们五大家子都到齐,一共有21人之多。我利索地穿好衣服,跳下床和亲戚们热情地拥抱。大年初一,真热闹!“奕雯,快,你看奶奶在做花馍呢!”大姑说。“花馍?”这次,我憋住一连串的问题,好奇地过去看奶奶做花馍。呀,原来是个大馒头!这个大馒头和盘子一般大小。奶奶在馒头顶上用面捏一只美丽的花凤凰,那凤凰高贵优雅,栩栩如生,欲展翅高飞,仿佛在祝福我们。奶奶真不愧是做花馍的高手。奶奶告诉我,花馍是用来祭奠祖先的,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会做一个大大的花馍。

你看,我是不是很重呢?磕头,祭祀,做花馍……样样都无比新鲜。这次过年,可满足我这个“好奇宝宝”。

家乡的年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过年啦!

新年是我们全中国人民最喜庆的日子,也是我最喜欢最期盼的日子。我最喜欢听外公跟我讲年的来历。相传古时候有一个叫年的怪兽,凶猛异常。每逢除夕便出来伤人,人们只有逃到山上去。后来人们发现年最怕红色、火光和诈响。于是每逢除夕,家家户户贴春联,燃放爆竹,烛火通明,守更待岁,驱赶年兽。

年三十我早早的就醒来了,高兴地穿好新衣服,跑下楼去。外公已早早的做好了糖年糕,正等着我呢!糖年糕就是一块雪白的年糕外面裹着一层厚厚的白糖,我问外公为什么要吃糖年糕?因为吃了糖年糕你来年就能甜甜蜜蜜,年年高呀!外公慈爱地跟我说。原来糖年糕竟有这么美好的寓意,我咬了一口甜甜的糖年糕,心里更是美滋滋的,这不仅是甜甜的糖年糕,更是外公对我满满的爱!

吃年夜饭咯!长辈们给晚辈们压岁钱,并相互祝福着。我也偷偷的准备了两个红包,是给外公和外婆的,外公外婆收到红包后开心的合不拢嘴了。吃完年夜饭外公在我耳边说:快去门背后跳三下。我跳完之后不解的问:为什么还要跳啊?外公说:是为了来年长的更高。

过年的事真是丰富多彩,真是说也说不完,道也道不尽啊!

家乡的年味

华灯初上,灯火通明。早春的花街上,人头涌动。叫卖声,砍价声,欢笑声在明朗的夜晚交织成了一部和谐的交响曲。大街上,麦田边,华丽绚烂的烟火带着人们美好的祝愿飞上天空,在空中尽显它那美丽的舞姿。今晚,人们将彻夜不眠,迎接那新年的第一声钟响。

永远是最浓的;永远是最亲的;永远是最让人难以忘怀的。

踏上归途。

记得那是一个寒冷的早晨。天还未亮,我和父母就踏上了归家的旅程。从东莞到我的老家大概有七百多公里的距离吧,我们大概需要十几个小时才能到达。

经过了漫长的车程,我们终于在次日的14点到达了李家村。一回到村子,爷爷奶奶便开始忙活了起来:老家的气温只有几度,而我们只穿了几件单薄的衬衫。于是奶奶便去拿衣服和暖炉给我们。爷爷拿出了一大卷火红的爆竹,走到了门口。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我们回到了老家。

去访祖堂。

第二天一早,父亲便早早地叫醒了我,说是家中的男性都要去祖堂给老祖宗上柱香。我还从未去过祖堂呢,于是便兴致勃勃地与父亲去了。

走在村中那条唯一的水泥路上,我听见前方的鞭炮声接连不断。走到祖堂,便发现这儿烟雾缭绕,地面上铺满了鞭炮碎屑。祖堂内,有许多村民络绎不绝地去祭拜祖宗。要想让祖宗保佑你一生平安,就得先磕三个头,上三炷香,再磕三个头。这是我们老家的传统习俗。祖堂的里墙上挂着一张捐款明细表。上面写着全村村民捐款修祖堂的金额。我看到父亲捐的款是全村最多的。父亲看到我在看那张表,对我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人不能忘本。”

吃年夜饭。

每一家过年年夜饭总是一年之中最丰盛的,我的老家也不例外。但我的父亲讲究健康,所以今年的年夜饭不免多了几盘绿色食品。在我的家乡,猪脚和猪蹄膀是绝对必不可少的东西。餐桌上,众人举杯共庆新年,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平常文绉绉的人到了餐桌上自然也免不了几分豪爽之情。

终要离别。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我们终于要离开家乡,回到东莞了。这次家乡之旅虽然只有短短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但却给了我许多深深的回忆。

我带着这份回忆,开始了新一年的学习……。

2下一页。

@_@我是分割线@_@。

家乡的年味

我们中华民族都要载歌载舞,欢庆这一传统佳节。

不同的地方会有各自的风俗,我的家乡在广东省兴宁市,位于粤东山区,这里具有鲜明的客家特色,是客家城市之一。

过年,是我们兴宁人一年当中最隆重的民俗节日。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人们非常重视。听爷爷奶奶说: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开始,就算开始过年了,也叫“入年界”,大人叮嘱说:从今天起,不可以骂人、不准讲不吉利的话。“入年界”就要讲好话。由此看来,家乡人十分注重取兆意。“入年界”后各家各户就为筹备年料而忙碌:买年货、制新衣、试新鞋、炙老酒、蒸甜饼、炸煎堆;上屋下屋开始敲锣打鼓、写对联,家家户户清洁大扫除,洗晒被褥、擦洗桌子板凳,整个村庄处处呈现着过年的气氛。

家乡的年货也有特色之处,特色小吃有:糯米煎圆、炸油角、甜饼、油炸香芋等级。奶奶最拿手的技术就是酿造富有客家特色“甜酒,爷爷最拿手的技术“蒸甜饼和炸煎堆。

除夕那天,大人要办一个神秘而古老的拜神仪式,要准备的祭品有鸡、猪肉、鱼、水果、饼干等,摆在一个盘子里,到祠堂敬祖先和各路神仙,点着香烛,嘴里念叨或心里默念,祈求来年身体健康、五谷丰登、在职的步步高升、做生意的财源广进、读书的学业有成。这个活动虽然含有一些迷信色彩,但它充满着农民对丰收的希望,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除夕这一天大人们会起得很早,爷爷、奶奶开始忙开了,磨豆腐制作酿豆腐、做鱼丸、肉丸、盐焗鸡……,这些菜是年夜饭中必须要有的菜肴,“鱼丸”寓意团团圆圆、年年有余。吃鱼丸客家话谐音是“吃唔圆”,意思为“吃不完”。因此家家户户的厨房会传出“叮叮当当”的声音,是两把菜刀同时来回剁肉而发出的声音,非常悦耳。

除夕的下午,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贴对联、贴门神,大人们开始准备年夜饭了,小孩子们忙着洗澡,换新衣,真是干干净净过新年,红红火火迎新春。晚上六七点钟,家家户户门前都要放一串鞭炮,饭后全家人相聚一起,叙旧话新,互相鼓励,晩辈一定会给长辈送上红包以表孝心,长辈给小孩封压岁钱以示关爱。

:拜神、买年货、制新衣、试新鞋、炙老酒、蒸甜饼、炸煎堆……哪一个我都好奇!都觉得特别!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