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元宵节活动方案参考(精选14篇)

时间:2023-11-21 08:46:59 作者:笔尘 学校元宵节活动方案参考(精选14篇)

活动方案的设计要具备可行性和实用性,以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取得预期效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活动方案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学校元宵节活动方案

20xx年元宵节即将来临,为弘扬民族文化,让学生了解多姿多彩的传统民族节日,结合我校孝德节活动主题,20xx级学生将通过“庆元宵猜灯谜”活动营造欢乐祥和、健康向上的节日氛围,满足学生成长过程中个性发展需求,丰富学生精神生活。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元宵节的来历,知道它的传说、习俗等,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2、通过让学生制作灯谜、猜灯谜活动,培养学生传播民族文化的责任感。

3、通过本次活动,发展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养成探究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20xx年2月23日(周三)下午1:30―4:00

每个学生在寒假期间搜集元宵节相关资料,了解元宵节的来历、传说和习俗,准备灯谜。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猜灯谜活动,初步了解灯谜,并自己尝试创作灯谜,或摘录一些感兴趣的灯谜。

开学,2月23日带一个灯笼(最好是自制的)到班级,班主任利用3日晨会课和学生交流资料、指导学生自制灯谜,贴在自己的灯笼上。

谜面要求字迹清楚,内容健康,与谜底匹配;反面写好编号(例:1101001,前四位为班级编号,后三位为谜面号);谜面形式可相对统一,如:小灯笼、红色纸条等等。班级有专人编排序号、登记谜底编号及奖品编号。活动前,由班主任组织学生将粘有谜面的灯笼挂到绳子上。

1、各班派家长委员一名,及学生2人负责核对谜底,2人负责发放奖品(开学每位学生自带一个奖品放在班主任老师处);下半场再选4名学生与上述4名学生调换。

2、猜谜时,同一楼层各班按照班级序号往后推磨1个班级开始猜谜,猜中的人记下谜面编号至班级奖品兑换点兑换奖品。每20分钟往后一个班级。

3、班主任和辅导员老师一前一后组织带领学生猜谜,维持纪律;家长志工负责行进过程中各班级之间的组织与协调;每班一名家长委员负责兑换点的服务工作指导;语文老师负责前期灯谜把关工作。

4、活动结束后,学生撰写体验日记,表达参与活动的感悟。

6、活动完成后,各班结合班级文化布置,整合活动成果进行展示,年级发新闻一篇,留下珍贵的成长足迹。

学校元宵节活动方案

3、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使他们感到学校和学习都是生机盎然的,充满趣味的。

二、基本情况

时间:2月17日晚上6:00——8:00

地点:操场

人员:全体师生及自愿参加的家长。

要求:每个学生至少带一个灯笼,(最好有自制的)查阅资料,或自制灯谜若干,写在纸条上。要符合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并自备奖品,准备奖励给猜出自己制作的灯谜的同学。可以请求家长协助(比如写灯谜),但不能完全代替。

三、活动基本思路。

动员,集思广益。

在开学报到完后,召开班会,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讨论如何办好这次活动。归纳总结活动方法,鼓励大家积极筹备,简单分工。(比如哪些同学重点搜集跟“羊”有关系的词语,哪些同学重点搜集喜庆的词语,或是跟元宵节有关的知识等。)指导学生通过四五天时间搜集资料,制作灯谜、灯笼。 教师,做好领路人。

重点指导学生准备活动,在筹备过程中,锻炼能力。为了落实活动中的知识能力目标,教师一方面做好引导,一方面也要参与到活动中去、可以设计制作一些灯谜。

家长,好帮手。

充分调动家长这支好帮手队伍。请几个比较有组织能力的家长来协助管理,以便更有秩序的搞好活动,同时也让家长从中体会新课程的理念。

3、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使他们感到学校和学习都是生机盎然的,充满趣味的。

二、基本情况

时间:2月24日晚上6:00——8:00

地点:操场

人员:全体师生及自愿参加的家长。

要求:每个学生至少带一个灯笼,(最好有自制的)查阅资料,或自制灯谜若干,写在纸条上。要符合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并自备奖品,准备奖励给猜出自己制作的灯谜的同学。可以请求家长协助(比如写灯谜),但不能完全代替。

三、活动基本思路。

动员,集思广益。

在开学报到完后,召开班会,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讨论如何办好这次活动。归纳总结活动方法,鼓励大家积极筹备,简单分工。(比如哪些同学重点搜集跟“羊”有关系的词语,哪些同学重点搜集喜庆的词语,或是跟元宵节有关的知识等。)指导学生通过四五天时间搜集资料,制作灯谜、灯笼。

教师,做好领路人。

重点指导学生准备活动,在筹备过程中,锻炼能力。为了落实活动中的知识能力目标,教师一方面做好引导,一方面也要参与到活动中去、可以设计制作一些灯谜。

家长,好帮手。

充分调动家长这支好帮手队伍。请几个比较有组织能力的家长来协助管理,以便更有秩序的搞好活动,同时也让家长从中体会新课程的理念。

活动主旨: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通过元宵这一传统节日,揭开中华民族传统习俗的神秘面纱,借助各类课程与活动的整合,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风俗,传承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

活动目的:

1、 让学生了解一些元宵节的传统风俗。

2、 让学生了解一些元宵节的文化背景。

3、 通过学生的动手参与,学会一些民俗技艺,加深对传统节日的感性认识。 通过亲子游园活动体验过节的热闹气氛,玩中乐,玩中学。

一、扮时钟

游戏规则:

1、在白板或墙壁上画一个大的时钟模型,分别将时钟的刻度标识出来;

4、可重复玩多次,亦可有一人同时扮演时钟的分针和时针,训练表演者的判断力和反应能力。

二、循环相克令

游戏规则: 全体同学分成2组,每次每组出一个代表比赛,赢的一方继续留在台上进行下一场比赛,输的.一方下台,派组里第二个选手和留在台上一方的同学继续比赛。以此类推,最后留在台上的一方为优胜方。

方法:令词为"猎人、狗熊、枪",两人同时说令词,在说最后一个字的同时做出一个动作——猎人的动作是双手叉腰;狗熊的动作是双手搭在胸前;枪的动作是双手举起呈手-枪状。

双方以此动作判定输赢,猎人赢枪、枪赢狗熊、狗熊赢猎人,动作相同则重新开始。

三、官兵捉贼

游戏规则:

用具:分别写着"官、兵、捉、贼"字样的四张小纸

人数:4个人

方法:将四张纸折叠起来,参加游戏的四个人分别抽出一张,抽到"捉"字的人要根据其他三个人的面部表情或其他细节来猜出谁拿的是"贼"字,猜错的要罚,有猜到"官"字的人决定如何惩罚,由抽到"兵"字的人执行。

四、拍七令

游戏规则:

人数:无限制

方法:多人参加,从1-99报数,但有人数到含有"7"的数字或"7"的倍数时,不许报数,要拍下一个人的后脑勺,下一个人继续报数。如果有人报错数或拍错人则受罚(表演一个节目或学个动物叫声)。

五、开火车

游戏规则:

人数:两人以上,多多益善

方法:1、在开始之前,每个人说出一个地名,代表自己。但是地点不能重复。

2、游戏开始后,假设你来自北京,而另一个人来自上海,你就要说:"开呀开呀开火车,北京的火车就要开。"大家一起问:"往哪开?"你说:"上海开"。那代表上海的那个人就要马上反应接着说:"上海的火车就要开。"然后大家一起问:"往哪开?"再由这个人选择另外的游戏对象,说:"往某某地方开。"

3、如果对方稍有迟疑,没有反应过来就输了。

六、成语接龙

根据指定的字说一个成语,第一个成语的尾字为第二个成语的首字,一直接下去,哪个组用最少的词接回第一个成语的首字为胜。

七、报纸拔河

概要:在报纸上挖两个洞来进行拔河的游戏

道具:旧报纸

方法: 1、在报纸上挖两个人头大小的洞;

2、2人对坐各自把报纸套上脖子进行拔河(站着拔亦可);

3、报纸破裂离开脖子的一方输。

注意事项:不可以用手去拉。

八、石头剪子布

游戏规则:

用具:报纸

人数:两组,每组4人

方法: 1、每组3人站在一张报纸上

2、每组出1人进行"石头剪子布"的划拳

元宵节学校活动方案

1、认识10个生字,写字8个。

2、正确、流利地朗诵并背诵课文。

3、培养收集资料的能力。

4、了解元宵节的民俗风情,感受元宵节的快乐及过节时的融融亲情。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一、放飞想像,体验幸福

1、请生闭上眼睛,想像一下去年的元宵节,你是怎样度过的?(指名作答)a.元宵节要吃。生:汤圆。板书汤圆,齐读。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出示课题),齐读二遍

你是怎么记住这几个字的?(提示:“圆”的部首是“方框儿”,全包围结构)红笔标出部首。

3、小组合作识字。(会的帮不会的)

4、全班认读生字。

5、指名口头扩词练习:宵汤圆

二、初识课文,随文识字

1、师范读课文,生用手指。

2、请会读的学生来试读一下?你是怎么学会的(表扬预习的)

3、小组认字比赛:(随机指)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4、这些生字中哪个字最难记?你是怎么记住的?

5、齐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

1、出示挂图

图上画了什么?两个小朋友急着回家干什么?他们和家人是怎么过元宵节的?

小结:多快乐的元宵节呀,也许他们在过节时还一起朗读《元宵节》这首诗呢?你们愿意再读一读吗?齐读课文。

2、指名读。(表扬大胆的学生,请生点评)

3、小组比赛读课文。(评出最佳朗读小组)

4、全班拍节奏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

我为小组争光:你从课文中知道了哪些元宵节的知识?你还知道过元宵节有哪些风俗习惯?(写对联、猜灯谜、闹花灯)

五、作业

背诵课文,写生字,收集对联以开展“我的展区”)

北师版一年级下册第1课《元宵节》语文教案2

1、识10个生字,进行渗透性识字。学习书写8个生字。

2、复习看拼音识字,学习多音字“正”。

3、学习偏旁:方框。

4、有节奏地朗读课文,并会背诵。

5、进行热爱我国传统文化,重视家人亲情和亲近大自然的美好情愫的渗透教育,让学生更加热爱生活。

1、收集有关“元宵节”的资料。

2、课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说说过春节时,你觉得最快乐的事。

2、出示元宵,这是什么?前些日子我们刚刚过了什么节?(元宵节)

3、你们对元宵节有什么了解?

(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得名,是因为其节俗活动在每年阴历的第一个月(元)月十五日夜(宵)举行。元宵节还叫“灯节”。正月十五夜,街上到处火树银花。五彩缤纷的花灯上有各种谜语,供人们观赏和猜测。正月十五吃元宵有团圆、甜蜜之寓意,象征全家团团圆圆,和睦幸福,象征全民族的大团结。)

4、你们还记得今年的元宵节是公历的几月几日?世界上还有哪些地方的人们过元宵节?

二、师生共同参与探究

(一)、朗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在不认识的字下面点点儿。

2、老师大声读课文,你们坐好指读姿势,会读的同学可以小声跟着读。

3、同桌互相帮助,要求:不会的字请同桌帮助。

(二)、学习生字

1、元宵节虽然过去了,但是老师还是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元宵”,请大家品尝。

我带来的元宵可不是那么容易吃到的,请你们先把“元宵”背后的字学会了,才能品尝到元宵的味道。(同学们认识的读读就行,把较难的字贴在黑板上。)

2、在课文中读一读大家都认识的生字。(出示课件)

3、请同学们用自己方法记忆这些教难的生字。

4、小老师教学生字,说一说记忆这些生字的好方法?

5、认识新偏旁:方框儿

与“团、圆”二字相结合,说明其表示“围起来”的意思。

(三)、观察田字格,看一看这些字是怎样占格的。

1、自己观察“团、欢”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指导书写。

3、学生独立书写生字。

三、游戏

摘灯笼的游戏。

方法:能正确读出并能组词的同学可摘到小灯笼。

小学元宵节活动方案参考

目标:

1、能积极参与赏灯、玩灯、搓元宵等活动,体验与同伴集体过节的快乐。

2、知道元宵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

预备:

1、拌好的馅、干米粉。

2、小盘子、大盘子。

3、幼儿自制花灯一盏。

4、猜灯谜谜面,悬挂操场。

5、发出邀请,家长参与。

过程:

1、介绍元宵节。

引导幼儿讲述:我所知道的元宵节。

教师进一步介绍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

2、做元宵。

谈谈说说:我吃过的各种元宵。

介绍做元宵的材料,并示范制作方法。

制作方法:先用小勺挖一匙馅心放在手心里搓圆,将搓圆的馅心放入干米粉,在盘中往返滚动,直到馅心四面粘满米粉。最后,把它放在手心搓圆即成。

幼儿分组制作,教师重点指导幼儿把握两人合作滚米粉的技能。

将搓好的元宵放在大盘子里,分享集体合作的快乐。在等待煮元宵的同时,玩花灯。

3、玩花灯。

幼儿提着花灯,同伴相互欣赏,讲述自己所拿的灯的名称及主要特点。

在敲锣打鼓的热闹气氛中,幼儿在园内提灯_,自由交往。

4、家长带领幼儿猜灯谜。

5、品尝小元宵。

鼓励幼儿有礼貌地邀请老师、弟弟妹妹一起品尝劳动成果,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

6、领奖品。

学校元宵节活动方案

为了充分民族节日的深厚文化内涵,引导广大青少年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欢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并在传统节日中了解伟大祖国的悠久历史,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传承中华美德,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让学生体验、感受、熟悉民族的传统节日,进而尊重我们的民间风俗习惯,热爱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通过这次的元宵节活动,来树民俗文化之根,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感受、熟悉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2.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风俗习惯,进而尊重和热爱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3.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

4.培养学生上网搜集信息、整理资料,调查访问等综合能力。

5.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探究意识,协作精神,让学生获得情感的体验。

三、活动内容。

(一)找一找、做一做:1月29日——2月18日(寒假期间)。

1.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调查研究,从“元宵节的由来、元宵节的习俗、元宵节的诗歌”3个方面了解元宵节的来历、演变过程以及相关习俗(如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踩高跷、舞狮子等),收集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新学期开学时制作手抄报。

2.用在学校《风俗纸文化》自主拓展课程中学到的纸艺技能技巧,与父母、长辈一起动手制作元宵灯。

(二)诵一诵、说一说:2月20日。

1.召开主题班会,各班级组织主题班会让学生交流元宵节的来历,讲讲关于元宵节的故事,朗诵一些关于元宵节的诗词。评选出最能代表班级水平的学生参加学校“我们的节日——元宵节”诵读大赛。

2.学生相互欣赏各自的花灯,教师引导学生用连贯的语言介绍自己花灯的形状、颜色、名称、制作方法及特别之处等;评选出最能代表班级水平的花灯参加学校元宵花灯“纸艺小能手”评选。

(三)猜一猜、玩一玩:2月20日。

下午第1节课学校组织开展“赏花灯、猜灯谜”活动。(每个年级选出30个花灯和灯谜参加活动,上午布置在操场上。)。

(四)尝一尝、写一写:

1.2月24日(周四,元宵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一起做元宵、品尝汤圆,观赏电视元宵庆祝晚会,让学生感受一下渐渐淡去的年味,体验元宵节的快乐,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好地融入到民俗文化中来。

2.2月23、24日(双休日)以“我的元宵节”为主题,写一段话或一篇文章来记录难忘的元宵节,抒发自己的感受。

(四)诵读我们的元宵节:2月27日。

下午第一节课每班出一个节目举行”我们节日——元宵节”诗歌诵读大赛,从中评选出一、二、三等奖。

四、活动评价。

1.学生评价。

学生参加本次活动后,教师就指导学生实事求是地填写《成长记录册》,认真进行自评和他评,同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自己活动的成果进行反思(可在日记中体现)。

2.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应以激励为主,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

3.学校评价。

活动结束时,结合学校社会实践活动课程进行评奖和表彰。

小学元宵节活动方案参考

活动目标:。

1、认识鼓、喇叭、手铃等乐器,能说出其名称。

2、学习用正确的方法击打乐器。

活动准备:。

1、鼓、喇叭、手铃等乐器,一份事先装在布袋里,其余的数量与宝宝人数相等。

2、音乐磁带《元宵音乐会》、录音机。

活动目标:。

一、猜一猜。

1、展示布袋,激发兴趣。引导语:咦?布袋里装着什么呢?

2、请宝宝摸一摸、敲一敲、晃一晃布袋,说说自己的发现。

3、鼓励宝宝根据自己的发现猜一猜。

引导语:原来每一个布袋里都装着一个会发出声响的玩具,猜一猜是什么?

二、认一认。

1、逐一从布袋里取出三种乐器,引导宝宝认一认。

2、引导宝宝学说“鼓”“喇叭”和“手铃”。

三、听一听。

1、提醒宝宝安静倾听。

2、教师敲鼓、吹喇叭、摇手铃。

3、鼓励宝宝模仿“咚咚咚”“哒哒哒”“铃铃铃”等象声词。

四、学一学。

1、提问:刚才老师是怎样让鼓(喇叭、手铃)唱歌的?

2、鼓励宝宝模仿敲鼓、吹喇叭、摇手铃等动作。

3、引导宝宝学说“敲鼓”“吹喇叭”“摇手铃”等。

五、奏一奏。

1、请宝宝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乐器,并敲一敲、吹一吹或摇一摇。

2、欣赏音乐《元宵音乐会》。

3、组织宝宝齐奏《元宵音乐会》。

活动延伸:在音乐区投放音乐磁带《元宵音乐会》和各种乐器,引导宝宝尝试击打各种乐器,并进一步感受音乐的开始和结束。

年学校元宵节活动方案

三、活动基本思路。

动员,集思广益。

在开学报到完后,召开班会,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讨论如何办好这次活动。归纳总结活动方法,鼓励大家积极筹备,简单分工。(比如哪些同学重点搜集跟“羊”有关系的词语,哪些同学重点搜集喜庆的词语,或是跟元宵节有关的知识等。)指导学生通过四五天时间搜集资料,制作灯谜、灯笼。

教师,做好领路人。

重点指导学生准备活动,在筹备过程中,锻炼能力。为了落实活动中的知识能力目标,教师一方面做好引导,一方面也要参与到活动中去、可以设计制作一些灯谜。

家长,好帮手。

充分调动家长这支好帮手队伍。请几个比较有组织能力的家长来协助管理,以便更有秩序的搞好活动,同时也让家长从中体会新课程的理念。

学校元宵节活动方案

元宵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又称“上元节”、“灯节”。民间正月十五闹元宵已有悠久的历史,它伴随人们迎来春天,是把节日习俗体现得最为彻底和典型的传统节日。在新年的第一个主题活动中,通过制作元宵、品尝、参观、学习和猜谜等不同形式的活动,幼儿不仅能对元宵节的传统文化和民俗习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更可以通过自身的眼耳感官、手脑思维的不同体验,进一步收获到节日的气氛,获取更多的知识经验。

大班:

活动目标:

(1)尝试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元宵节的相关经验,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

(2)大胆地创造与想象,通过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与理解;

(3)积极参与“闹元宵”的.筹备和庆祝工作,在和老师、同伴一起过节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团圆的意义。

主题活动:

1、社会、语言:《元宵节的传说与习俗》。

3、社会、艺术:《学做花灯》。

4、语言、艺术:《赏灯猜谜》。

大班幼儿充分发挥他们探索和创作意识,引导幼儿在赏花灯的基础上,收集利用纸盒、塑料罐、广告纸、包装袋、饭盒、光碟、竹篮等材料剪剪拼拼、画画贴贴,变废为宝制作灯笼以此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环境创设。

班级环境。

(1)师幼共同布置“美丽的花灯展”,悬挂幼儿购买或参与自制的花灯;

(2)收集幼儿在节日中赏灯、玩灯的照片,布置主题墙饰;

园内大环境。

(1)园内大厅悬挂教师、幼儿与家长共同收集和制作的各式花灯,花灯下悬挂各种灯谜;

(2)宣传展板:开展元宵节活动的方案及要求。

特色活动:

1、在元宵节当天大班幼儿将亲手进行包元宵,并参与煮元宵活动当中,最后进行全园的共分享!

2、在元宵节当天,托小班的所猜谜语是由大班幼儿根据自身的经验、大胆创新的由图画组成的创意灯谜。(附有谜语及谜底),而大班的则是由老师出谜语以主持人的形式公布的。

附关于元宵节的常识。

元宵节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又称“灯节”、“上元节”。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称为“中元节”,十月十五称为“下元节”)。每逢上元,民间有张灯观赏的风俗。元宵之夜,小孩子们纷纷提着灯笼,四处游走玩耍。元宵佳节,不少地方都要举行彩灯展、花灯会。元宵的灯,有挂花灯、滚龙灯、迎轿灯、走马灯、放水灯、展冰灯……像北京的宫灯、天津的宝莲灯、上海的金龙戏珠灯、东北的冰灯,都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过去灯内点蜡烛,现在用电,使灯更加奇幻多姿,五彩缤纷。元宵节有许多传统风俗和节目,如:闹社火、耍龙灯、舞狮子、划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猜灯谜、吃元宵等。元宵大多是用糯米面包糖馅做成的,它象征着全家团圆和睦、生活幸福甜美。

undefined。

学校元宵节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闹元宵猜谜语。

二、活动时间:

20__年2月22日。

三、活动地点:

学校篮球场。

四、活动准备:

1、2月22日前,准备灯谜谜底,准备奖品,通知。

2、场地布置:2月22日,班委负责布置场地,在场地四周拉上红丝带,将谜语吊在上面;挂好灯笼。

3、2月22日活动当日,各个班委负责组织猜谜活动,包括谜底核对、奖品发放及宣传拍摄等;可以由班级内纪律部负责维持活动期间的秩序。

五、活动规则:

1、猜谜现场,猜谜者每人每次只限猜一条谜语,不限次数,多猜多赠。

3、请读者文明猜谜,遵守规则。

1、猜谜要有秩序,不要大声喧哗。

2、谜底猜出后,读者只需把谜面题号记住,到指定兑奖处核对答案,不能将谜面取下。

3、对答案要排队守秩序,违反者取消猜谜资格。

4、已公布答案的谜面当场封题,不能再猜。

学校元宵节活动方案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充分挖掘民族节日的深厚文化内涵,引导广大青少年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欢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并在传统节日中了解伟大祖国的悠久历史,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传承中华美德,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让学生体验、感受、熟悉民族的传统节日,进而尊重我们的民间风俗习惯,热爱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通过这次的元宵节活动,来树民俗文化之根,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感受、熟悉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2.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风俗习惯,进而尊重和热爱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3.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

4.培养学生上网搜集信息、整理资料,调查访问等综合能力。

(一)找一找、做一做:1月29日——2月18日(寒假期间)。

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新学期开学时制作手抄报。

2.用在学校《风俗纸文化》自主拓展课程中学到的纸艺技能技巧,与父母、长辈一起动手制作元宵灯。

(二)诵一诵、说一说:2月20日。

1.召开主题班会,各班级组织主题班会让学生交流元宵节的来历,讲讲关于元宵节的故事,朗诵一些关于元宵节的诗词。评选出最能代表班级水平的学生参加学校“我们的节日——元宵节”诵读大赛。

2.学生相互欣赏各自的花灯,教师引导学生用连贯的.语言介绍自己花灯的形状、颜色、名称、制作方法及特别之处等;评选出最能代表班级水平的花灯参加学校元宵花灯“纸艺小能手”评选。

(三)猜一猜、玩一玩:2月20日。

下午第1节课学校组织开展“赏花灯、猜灯谜”活动。(每个年级选出30个花灯和灯谜参加活动,上午布置在操场上。)。

(四)尝一尝、写一写:

1.2月24日(周四,元宵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一起做元宵、品尝汤圆,观赏电视元宵庆祝晚会,让学生感受一下渐渐淡去的年味,体验元宵节的快乐,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好地融入到民俗文化中来。

2.2月23、24日(双休日)以“我的元宵节”为主题,写一段话或一篇文章来记录难忘的元宵节,抒发自己的感受。

(四)诵读我们的元宵节:2月27日。

下午第一节课每班出一个节目举行”我们节日——元宵节”诗歌诵读大赛,从中评选出一、二、三等奖。

四、活动评价。

1.学生评价。

学生参加本次活动后,教师就指导学生实事求是地填写《成长记录册》,认真进行自评和他评,同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自己活动的成果进行反思(可在日记中体现)。

2.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应以激励为主,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

3.学校评价。

活动结束时,结合学校社会实践活动课程进行评奖和表彰。

学校元宵节活动方案

元宵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民间正月十五闹元宵已有悠久的历史,它伴随人们迎来春天。为了使我园幼儿对元宵节的传统文化和民俗习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我们以幼儿与家长自制灯笼、做元宵、猜灯谜等亲子活动为载体,充分地让幼儿感受"元宵节"特有意义及给人们带来的喜气和欢乐。

1、能与家长积极参与赏灯、猜灯谜、做汤圆等活动,体验集体过节的快乐。

2、知道元宵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

1、做汤圆的材料(黄糖、糯米粉)。

2、大盘子、小碗、电磁炉一个。

3、幼儿与家长自制元宵灯一盏。

4、猜灯谜谜面,气球悬挂幼儿园前操场。

5、气球400个,每班准备谜语放气球内。

6、礼物人手两份,奖状若干。

7、发出邀请,请家长参与。

时间:20xx年3月5日下午

地点:各班教室、大操场

1、各班教室做汤圆。

(1)谈谈说说:我吃过的各种口味的汤圆。

(2)幼儿和老师共同制作汤圆。

(3)品尝汤圆,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

2、家长和幼儿一起观赏花灯。(大操场)

(1)3月2日――4日了解元宵节的起源及习俗,制作亲子元宵灯笼。

(2)3月4日挂灯笼,评奖。

(3)3月5日亲子观赏花灯。

3、家长带领幼儿猜灯谜。(大操场)

(1)游戏规则:每位家长和幼儿限2个气球(气球内有谜面)

(2)领奖规则:猜对2个谜语的幼儿一等奖,1个谜语的二等奖;到前操场领奖处兑换礼物。

4、活动结束。

学校元宵节活动方案

20xx年元宵节即将来临,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丰富学生节日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和树立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的思想观念,增强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学校将组织学生进行小型多样的闹元宵活动,通过活动营造欢乐祥和、健康向上的节日氛围。

吉猴送春到,小鹤闹元宵

20xx年2月22日

一年级:知元宵地点:各班教室时间:第一二节课、大课间要求:

1、班主任布置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调查研究,要请家长一起组织一堂班会课,从元宵节的由来、元宵节的习俗2个方面让学生了解元宵节的来历、演变过程以及相关习俗。

2、通过诵一诵元宵节的诗歌、说一说元宵节的故事庆祝元宵节,表演突出的学生可获得1张邮票进行奖励。

3、大课间时,尝一尝五年级学生包的汤圆,感受元宵的节日氛围。

二年级:猜灯谜地点:各班教室、小亭风时间:第一二节课、大课间要求:

1、第一二节课各班主任组织学生进行自由猜灯谜活动,并选出10名猜谜高手。

2、每班派出10名猜谜高手,由年级组指定一名老师带领这些学生于大课间参加小亭风处学校的元宵灯谜猜猜猜活动,猜对一条即可获得1张邮票作为奖励,多猜多得。3、每班邀请一名家长志愿者,协助老师一起参与此项活动。

三年级:踩高跷地点:操场时间:第一二节课、大课间要求:

1、每班邀请4名运动能力强的家长志愿者参与此次活动,到校后协助体育老师准备器材,学习操作技巧,协助班主任老师一起维持班级秩序。

2、第一二节课学生到操场上自由练习踩高跷技巧,体育老师负责技术指导,班主任负责安全。

3、在练习的基础上每班选拔六名学生进行接力赛,用时最短的班级获胜,获胜班级学生每人可获得两张邮票作为奖励,其余参赛学生可获一张邮票作为奖励。

四年级:写灯谜地点:各班教室时间:第一二节课要求:

1、每班第一节课编写30条灯谜,把各班准备的灯谜写在统一规定的纸上,谜底不要写,但自己要知道答案。

2、第二节课选拔两名能熟知所有灯谜谜底的学生和家长志愿者,由年级组长带领到小亭风(3号楼与4号楼之间的小花园)处进行灯谜布置。大课间时做好对二年级学生猜谜的评判的工作。

3、学生编写的灯谜被采用,并且誊写时字迹端正编排美观可获得1张邮票作为奖励,被选拔出来的两名优秀学生可获得2张邮票作为奖励。

五年级:包汤圆地点:食堂二楼时间:第一二节课要求:

1、每班邀请三名会包汤圆的家长志愿者参与此次活动,送学生到校后到食堂进行准备工作。

2、早活动结束班主任让学生洗手整队到食堂二楼,分成三组进行包汤圆活动。

3、在实践的过程中,每班选出最佳汤圆造型学生10名可获得1张邮票作为奖励,并与家长志愿者一起把汤圆送到一年级教室分给学生品尝。

学校元宵节活动方案

元宵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又称“上元节”、“灯节”。民间正月十五闹元宵已有悠久的历史,它伴随人们迎来春天,是把节日习俗体现得最为彻底和典型的传统节日。在主题活动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等不同形式的活动,幼儿不仅能对元宵节的传统文化和民俗习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更可以通过自身的参与和表现,进一步获得对节日气氛的体验。

2、初步尝试用语言、艺术等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感受;。

3、感受小朋友与老师一起做元宵、吃元宵的快乐。

1、师幼共同布置活动室,悬挂幼儿与父母共同准备的红色物品;。

2、面粉、盘子、小碗、小勺等。

3、在网上收集花灯和元宵节的视频。

1、各班欣赏各种各样的`元宵节的视频,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及习俗(赏灯、吃元宵等)。

2、欣赏花灯,初步感受其不同的造型、色彩和图案。

3、尝试用较完整的语言介绍花灯的名称与特点,体验说一说、玩一玩的快乐。

4、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有品尝元宵的习俗。

5、通过做、煮、品尝元宵,享受制作食物的乐趣。

6、能用简短的语言讲述元宵的味道以及自己品尝元宵时的心情。

1、2月22日前,准备灯谜谜底,准备奖品,通知。

2、场地布置:2月22日,班委负责布置场地,在场地四周拉上红丝带,将谜语吊在上面;挂好灯笼。

3、2月22日活动当日,各个班委负责组织猜谜活动,包括谜底核对、奖品发放及宣传拍摄等;可以由班级内纪律部负责维持活动期间的秩序。

1、猜谜现场,猜谜者每人每次只限猜一条谜语,不限次数,多猜多赠。

3、请读者文明猜谜,遵守规则。

1、猜谜要有秩序,不要大声喧哗。

2、谜底猜出后,读者只需把谜面题号记住,到指定兑奖处核对答案,不能将谜面取下。

3、对答案要排队守秩序,违反者取消猜谜资格。

4、已公布答案的谜面当场封题,不能再猜。

学校元宵节活动方案

元宵节即将来临,为弘扬民族文化,让学生了解多姿多彩的传统民族节日,将组织学生进行小型多样的闹元宵活动,通过活动营造欢乐祥和、健康向上的节日氛围。

元宵节。

1、班会课时间:根据少先队提供的元宵幻灯片宣传学习内容,了解元宵节的由来,习俗和一些有趣的传说。

2、班会课活动内容安排:

一年级。

主题:参观学校各处活动地点。

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参观学生和家长的自制元宵灯,观看高年级学生的一些活动。

活动要求:

1、各班有序地进行观看活动。

2、观看完后,回教室学《闹元宵》童谣。

正月十五闹元宵,欢庆锣鼓使劲敲,敲得狮子大抖毛,敲得旱船街上漂,

爷爷乐得抬花轿,姑姑扭腰踩高跷,我拍巴掌奶奶笑,放声高唱丰收谣。

二年级。

主题:运动元宵乐乐乐。

活动要求:

1、活动地点:操场(雨天改在体操房)。

2、负责人:xx、xxx。

3、活动规则:两人同时抱住一个篮球,以最快的速度传给对方两位同学的怀抱,中间不能掉球,合作协调前进,看哪个班级最快。(各班20位学生,十男十女)。

活动准备:四个篮球、学说口号(传传传、乐乐乐,元宵佳节同欢乐!)。

(负责老师做好准备)

带队教师:各班班主任(备注:如有时间,各班上网搜索“闹元宵”的诗词,各班学一首有关的诗词)。

主题:元宵灯谜猜猜猜。

活动要求:

1、各班推荐两名学生工作人员,并把各班准备的灯谜写在统一规定的纸上,(谜底不要写,但自己要知道答案)每班自己准备好一张课桌,10份左右的小奖品。

2、各班在班内通过猜谜活动以后,派出5名高手,参加学校的元宵灯谜猜猜猜活动。

3、其余学生在班内学唱歌曲《卖汤圆》。

活动准备:在班会课开始前,各班的两名学生工作人员在底楼放好桌子,准备好猜的字谜,拿好自己班级中的奖品,做好迎接其他同学来猜灯谜的活动准备。

活动人员安排:xxx。

活动地点:教学楼前。

自制元宵灯的评比活动。

主题:巧手做灯妙妙妙。

活动要求:各班把制作的元宵灯,放在规定处进行展评。

评选负责人:xx。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