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学学科工作计划文章(精选20篇)

时间:2023-11-24 09:35:11 作者:ZS文王 最新中学学科工作计划文章(精选20篇)

工作计划书是我们向上级汇报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它能够让我们的上级领导清楚地了解我们的工作内容和进展情况。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编写工作计划书,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中学学科工作计划

上学年,学校科研工作的重点是:校本教研工作的实施;构建《体育与健康》大课程体系,促进校内外一体化研究的课题结题工作;“中学生素质发展的督导评估管理机制研究”课题的结题工作。从这三项工作来看,主要存在一下问题:学校校本教研基本工作形成四大板块:展示自我活动(教研组为单位,主要通过校本研讨课为载体实施)、帮扶活动(师徒间,主要通过师徒听课评课,检查教案来实施)、校际交流活动(学校之间,主要通过进修校的教研活动来体现)、德育社区实践活动(学校德育处和社区之间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社会调查实践活动来体现)。但在开展的活动中,明显感觉,研讨课准备不够充分,上档次的,对教学产生较大影响的课不多。师徒帮扶活动,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想得到,做不到,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的有效培养机制没有真正发挥预期作用。校际交流活动,以研促教的作用不够强,对别人学校的好的东西缺乏内化和创新。学校时间安排太紧张,很多计划实施的东西没有真正实施,只停留在纸面上。课题管理工作欠规范,研究人员研究过程比较单薄,所以跟老师的感觉虚假东西太多,成果谈不上推广。

以区教育局、进修校的科研工作计划和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本学期加大科研力度,健全制度,落实措施,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深化《开展城市、农村等不同区域以校为本教研活动运行机制、模式与行为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和学校校级课题申报实施工作。让每个老师都参与科研,通过科研真正体会到科研对教学的帮助,真正让科研走入教师教学实践中。

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简化理论要求、步骤,使每个教师科研工作可操作。减少老师对科研的神秘感。

1.结合发现的问题,对陈家桥中学校本教研制度作出修改和宣传。对校长、主任校本教研工作制度进行探索、实践尝试。对我校基本形成的校本教研,四大板块进行必要完善补充。

2.结合学校校情,自选课题进行小课题研究,以锻炼学校科研力量。

3.对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通过例会和检查,进一步提高科研水平。设想协助学校各科室,通过校级骨干教师的评选、教学质量评价奖励方案(横向、纵向比较),和三年级中考奖励方案。把老师的心思吸引到教学上来。真正体现优劳优酬。鼓励大家成名师。

4.加强处室协调工作,科研室、教导处、德育处密切对教学秩序的常规管理加强过程检查,真正发挥过程管理的作用,特别是平行班的教育、教学发现的老问题不停留在口头上,拿出具体的整改措施。边实践边整改。初一年级由蓝正国负责教学管理,初二由王明全负责教学管理,初三由彭兴负责教学管理。各年级围绕各自工作重点实施具体工作。

6.规范课题过程管理。制作陈家桥中学课题工作手册,使课题管理逐渐有序。

7.做好《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和》的结题工作。

8.继续开展教研组为单位,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研究活动。

9.协调进修校学科教学研究活动,做好九镇的校本教研辐射工作。

每周、每月具体工作见周工作计划表。

蓝正国。

中学数学科组工作计划

认真贯彻教育局和学校的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精神,紧紧围绕新课程改革,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益。在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的指导下,以深化初中课堂变革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继续探索开展初中数学“以学定教”为核心,开展“‘学、做、教”学习型课堂”模式(“自分教学”)的教学实践和研究,全面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立足课堂、以实施课程改革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提高师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全面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结合本校学生学情,教研活动继续以细化分解课程标准,重构教学目标,重组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适切性和有效性,实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落实。认真搞好教学研究、教学指导和教学服务,扎实有效开展教研活动,让教师更加明确对课程标准要求的把握程度,保证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强化教师课堂教学的方向感,提升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促进教师、学生共同发展,努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1、本学期依据课改的需求,以研究课堂教学变革为核心,加强课堂教学——“自分教学”课堂模式研讨,促进教师“逢学教学”课堂把控能力的提升,“自学教学”常态化。

2、课堂变革目标:教师深刻解读文本,建构深度教学,通过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加强“自分”教学课堂建设、抓教学落实,使课堂教学更灵动,引导学生从知识的学习中提炼出数学方法,在方法的基础上凝聚出数学思想,使数学课堂充满思想与智慧。

3、教研目标:组织进行校内外的教学研究活动,在专家引领下,组织老师进行听课交流,通过研讨、评课等形式,做好课后反思,使本组教师理论与实践水平共同提高。组织全体教师积极参加市级、学校的教科研活动,并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本学期有效落实课后问题跟踪指导操作。

扎实开展教研活动,努力提高教研效率。

1、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制定切实有效的教研计划,落实教学常规和教研组工作。

2、每次教研活动要求全体教研组成员准时参加,不无故缺席,并做好详细记录。

3、根据学校的要求定期组织教学研究活动,以“问题跟踪”为主题,设计有效方案,结合备课、听课、评课研修环节,要求教师认真准备、积极发言,切实提高教学效率,继续深化我校数学教研之风。

4、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安排好听课、评课活动(每位老师一学期听课、评课达到20节以上)。及时更新教研组校本博客。

5、加强各备课组集体备课。落实地点,内容,中心发言人,做好记录,做到教学四统一:教学进度、教学要求、基本作业和练习考核,活动记录按时上传校本博客。集体备课群策群力,提高备课质量以落实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6、及时落实教育局的研修培训活动矣,鼓励本组教师多参加校内外的教学教研活动、和教师间的学习,做好学习笔记和听课笔记。积极参加学校、市级组织的各项比赛。通过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的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月份:青年教师集论文上交;课题申报;九年级毕业生数学学业考试复习会议;市直七年级教学研讨会。

四月份:初中各学科老师命题竞赛;初中数学课改联盟活动;八年级市直备课会。

五月份:期中考考前复习工作安排;七年级学生数学素养大赛;初中数学命题研究班第三次活动;听课本、备课资料检查;各备课组期中考后集体备课活动。

六月份:九年级中考,七、八年级期末考前磨题活动。

中学学科工作计划

深入贯彻落实市教育局关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文件精神,以深化初中课程改革为重点,以“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为核心,开展初中语文的实践与研究。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与能力为宗旨,继续倡导“大阅读”理念,丰富阅读方式,拓展深化读写结合的广度和深度,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变革。

1、加强课程建设研究,深化“学为中心”课堂变革。

积极探索基于初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与能力的课程改革模式,研究语文拓展性课程整合与拓展,逐步以课程改革为主要抓手促语文课堂变革的深入推进。

以“有效学习”为核心,加强对基于“学为中心”背景下的课堂新常规的学习与研究,以此促进教师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学业检测等环节的规范性与有效性。引导教师将教学新常规的基本内涵内化为自觉意识,通过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引领教师真正关注学生,关注学习,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

2、加强“疑难问题”研究,全面提升教师执教能力。

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以学科“疑难问题”解决为主线,引导教师关注课堂教学,关注语文研究动向,加强教学视导工作,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及执教能力的提高。做好学段教学衔接的研究工作。关注学段特点,关注不同学段之间的衔接。在知识衔接研究的基础上,突出教学方法、学科核心能力的衔接研究。

结合“一师一优课”相关活动,提升教师对好课、优课的理解,引领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丰富语文教学内涵,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加强命题和评价研究,提高数据分析反馈功能。

做好县七、八年级期末考试数据分析,发挥初中学业考试的积极导向作用,以便更好地通过考试与评价引导语文教师注重研究考试,分析数据,反思教学,促进教与学方式的合理改变,提高教学质量。

结合省教育厅关于改进加强中小学作业管理的指导意见,引导教师研究作业,研究习题,提高选题命题能力,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加强业务学习和交流,促进团队和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对教研组建设的研究和指导,努力探索初中语文教研组建设工作的有效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增强教研组的工作活力,以课例分析为载体,以科学观察为手段,以行动研究、案例反思为主要途径,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努力探索校本教研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加强相互学习交流,打造品牌教研组。

加强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各类名师的示范和指导作用,以活动为抓手,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教学论文、命题能力、优秀课例等评比活动。

本学期做好初中语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提升工程全员选课、在线培训工作。

5、开展“小文学家”评比,推进学校文学社团建设。

倡导“大阅读”理念,以市县“小文学家”评比为载体,继续开展“爱阅读”行动,丰富学习方式,鼓励多诵读经典,多参与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提升人文素养,为学生今后发展奠定素质基础。

引导教师研究“大阅读”背景下读写结合的内涵。不断提炼,深入思考,加强交流,进一步推进学校文学社团建设,实现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的有机结合,促进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1、深入课堂,通过听课、评课、座谈、个别访谈和专题研讨等途径获取相关信息,为一些学校语文教学把脉发现典型,提炼经验,促进其进一步提升。

2、通过学科调研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协助解决问题,提升教学质量。

1、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课程整合与拓展的实践研究。

2、“学为中心”背景下初中语文新常规精品课例研究。

中学学科工作计划

选修课程以“五善”即“善学课程、善思课程、善行课程、善进课程、善和课程”为总纲,每类课程又各自分成知识拓展类、兴趣特长类、职业技能类和社会实践类。于是,在这五类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一个完善的人就逐步形成了;而学习的过程,也就是学生自我走向完善的过程,这就是真正的“全人教育”。地理学科在塑造“全人”中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地理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与世界眼光,地理环保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观念,资源意识、可持续观念,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观,地理学科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有利于培养有责任感的有世界视野现代公民。

地理组共有九位教师组成。有善嘉县学科带头人一名,有八位教师先后获得教学能手称号;有研究生一名,其余均为本科学历,文化层次高,知识结构好;老中青结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年龄结构恰到好处,既有老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作引领,又有中青年教师的闯劲和活力。

1.地理学科主要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掌握地理知识,学习地理兴趣,初步 掌握地理学术方法,应用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和地理智能分析解决各种地理问题的本领,亦即正确处理人地关系,特别是提高“提出地理问题、获取地理信息、整理地理信息、分析地理信息、回答地理问题”的能力。

2.地理学科作为跨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交叉学科,学好地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有较高学术涵养的海宁新名人。

学校以“人嘉学善”为办学理念,以“五优”为办学目标,以“三嘉五善”为育人目标,创设“生态化的课程类型”,努力把善嘉中学建设成一所管理有特点、课程有特色、师生有特长的生态化省级特色示范高中。学校围绕“人嘉学善”的目标,构建了生态化的课程类型即“1+5”课程体系:必修课程加“五善”课程。必修课程是基础,“五善”课程呈逐层递进的态势,“善和”课程是塔尖,是最高境界。“1+5”课程体系,既各成一支、各具特色,又互融互促,是一种生态化的课程类型。选修课程以“五善”即“善学课程、善思课程、善行课程、善进课程、善和课程”为总纲,每类课程又各自分成知识拓展类、兴趣特长类、职业技能类和社会实践类。善学课程(facilitate learning): 以指导学生掌握学科知识,提高学科能力为目的的选修课程。包括:必修拓展课程、大学初级课程等。善思课程(promote thinking): 以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为目的的选修课程。包括:学科研究性学习课程、学科应用性课程、调查探究活动等。善行课程(improve skills): 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文明礼仪知识、生活技能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为目的的课程。包括:生活技能类课程、职业技术课程、地方经济技术课程、休闲生活类课程以及艺术兴趣类课程等。善进课程(arouse motivation): 以培养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目的的课程。包括军体系列课程、道德建设课程、社会实践类课程、社团活动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善和课程(pursue harmony): 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发展为目的的课程。包括心智培养课程、文化传统课程、健康教育课程以及校园文化活动。

为贯彻落实《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的精神,为了达成学校的育人目标,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地理组开发的学科知识拓展类的《自然灾害和防治》、《电影中的地理》、《探索生活中的天文地理》、《浙江旅游景观鉴赏》、《幸福小国的那些事》等的选修的校本教材,重在学科与生活的对接,落实新课程理念,学习生活中的地理,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能力,地理实践能力,培养有责任感的现代公民。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对地理教学的要求都有了比较大的改变,这其中不免就要求学校在进行规定课程的教学的任务完成的同时,尽可能为学生的知识面进行扩展并培养实际应用等能力。即为了学生的明天,办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办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拥有的教育。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办学思想和理念的一个体现和反映。并且,学校和社区的资源配备办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充分的条件。“生活地理、地理生活”校本课程在此背景下开始探索、开发与实践。目前不论是旅游、住房、饮食或是交通城市规划都是日趋加重的话题,诸多学生一味掌握课本上的死知识,而不能活用,且对地理的学习兴趣较弱,原因在于将地理视为学而无用且远离生活的内容。所以这也是对于该内容确立的原因之一。事实上地理的很多原理是围绕在学生生活中的,而教学往往比较理论化,所以 《电影中的地理》、《探索生活中的天文地理》《浙江旅游景观鉴赏 》这三门课程一方面将地理生活化,也可以在新课改深化理念指导下的校本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并让学生潜意识中认识到地理知识无处不在,感受地理趣味是融化在生活的各个元素中。

地理组老师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教学课程理论,课程开发流程,课程开发的方法,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教师落实新课程理念的意识,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知识观、课程观,扩大教师的知识视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特别是青年老师积极参与有助于他们的专业能力的快速成长,所以将为青年教师压任务,挑担子。由卢培歌,陈波编写的《自然灾害和防治》获得县一等奖;市级三等奖.

1、必修课程的设置:

(1)优化教学进程与整合教学内容:以高中地理三年通盘考虑为出发点,以培养具有世界眼光有责任的现代公民和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材为宗旨,全面优化高中地理教学进程,整合高中地理教学内容,具体如下:

高一第一学期做好初高中的衔接教学,学习必修一和必修二的第一、二章,开设自然灾害和防治》、《幸福小国的那些事》,高一第二学期学习必修二第三、四章和必修三《电影中的地理》、《探索生活中的天文地理》《浙江旅游景观鉴赏,根据省教学指导意见增加认识大洲和国家等选学内容,用省教研室编着的地图册。

高二第二学期学习地球地图、世界地理和必修三的有关世界地理的案例,开设《认识中国》、《万物世界》;高二第二学期学习中国地理及必修三有关中国地理的案例、必修三第一章作为区域地理复习的总结与提升,开设《环境保护》选修课。

高三第一学期学习,复习必修一、必修二;高三第二学期专题复习与综合能力的提升。

以上必修课程与校本选修课程有机结合,校本选修作为必修课程的延伸、拓展与补充,有利于新课程理念的落实、有利于必修知识的实践运用,提高学科能力,也有利于向高一级学校的输送新型人才。

中学学科工作计划

1.破解课改疑难问题。了解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等文件精神,通过教学视导等渠道,收集并筛选深化课改过程中的典型问题,做好专题研训工作。

2.构建高中语文“学本”课堂。研究高中语文“学本”课堂的构建,聚焦学习任务的设计、学习小组的培育、学习评估的改进、教学评价的完善,突破瓶颈,培育特色,改变由于学习起点缺失、学习过程零散、学习结果模糊而导致的课堂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现象,大面积提升我县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3.实践探索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语文“助学课堂”。即将颁布实施的普通高中语文新课标首次提出“语文核心素养”和“学习任务群”的概念,这是本次课标修订的核心内容,也是今后教师施教的行动纲领。本学期将继续举行新课标学习研讨会,以高中语文“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四项核心素养为纲要,以“学习任务群”的设计和实施为研究中心,理论联系实际,促进教师在案例研究中正确理解新课标,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升课程执行能力。

4.切实做好学考、高考研究指导。组织教师开展高考语文试题分析研讨活动,研究新高考语文考试目标、内容和试卷结构等方面的变化,把握高考试题命制的规律。邀请评卷老师分析学生答题样本,探究学生失分原因,明确复习备考的目标,探索高效复习的策略,更加有效地指导学生应对新学考、新高考。

二、教学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通过集体调研、学科示导、听课、座谈、研讨等形式,深入课堂,深入教学第一线,全面了解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的热点、难点、疑点、盲点等问题,并积极探索对策。

三、学科教学研究的课题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实践研究。

中学学科工作计划

根据学校“遵循人的发展与教育发生规律,以师生发展为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师生自主、和谐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充分认识科学教育在我校素质教育中重要性,在科学教育中以德育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继续在科学教育中宣传、普及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在校内外形成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风气。

(一)继续加强科学教育的主渠道工作。首先渗透到必修课中,在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信息技术、劳技课中将学习方法、科学方法论的教学相结合,将讲授、讨论与发现、研究相结合,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其次,将科学教育落实到艺术、体育、劳技、社会实践,学科课外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展示其创造能力的舞台,鼓励学生进行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小设计、小实验,培养学生自信心、好奇心、灵活性、自主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和交际能力。

(二)继续开设丰富多彩的科学选修课和活动课,为学生的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

(三)积极组织老师参加市、省科学方面的教研活动、进修培训,以及通过学校自培和教师自我提高的途径,提高科学辅导老师的师德修养和教学水平。在科学教育中开展培养中学生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子课题的研究。

(四)组织协调各类科学活动小组参加市、省、全国的竞赛活动。

9月:

(一)校行政会、校科学活动领导小组召开会议讨论并制订本学年科学教育活动目标

(二)在开学典礼上对上学年进行科学教育活动中取得成绩的师生进行表彰

(三)聘请各学科的老师为科学辅导员,要求教师在本学科中系统的渗透科学教育,各科学类选修课开班。

(四)全国高中物理竞赛的组织,学科竞赛人员选拔。

(五)省、市级教育科研课题申报与结题

10月:

(二)全国高中数学、化学、计算机竞赛的组织

11月:

(一)组织科学活动辅导教师进行培训

(二)研究性学习结题工作

12月:

(一)校行政会、科学活动领导小组召开会议,总结本学期的工作。

(二)开放周活动

20xx年1月:

(一)校本教材工作研讨会

(二)广东江北中学教育教学成果展示会

20xx年2月:

(一)校行政会、科学活动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对新学期的工作做出要求。

(二)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的前期准备工作

(三)机器人小组备战青少年机器人大赛

(四)广东省重点中学计算机奥赛

20xx年3月:

(一)参加省青少年机器人大赛

(二)参加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20xx年4月:

广东江北中学科普课题研究经验交流会

20xx年5月:

广东省高中生物联赛

20xx年6月:

(一)组织科学辅导教师培训

(二)机器人辅导教师培训

(三)全国高中生物联赛

20xx年7月-8月:

(一)广东省青少年计算机奥赛决赛

(二)广东省机器人大赛

(三)全国高中生物竞赛决赛

(四)全国电脑制作大赛决赛

(五)组织暑假学生竞赛培训班

广东江北中学教学处

中学学科工作计划

深入贯彻落实市、县教育局、学区关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精神,坚持立德树人,以深化初中课程改革为重点,以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宗旨,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多措并举,精准发力,致力语文教学的研究、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加强教学合作与资源共享,全面推进提升语文教学质量。认真落实桥下镇中学教研组基于“核心素养”为核心的学科教学研究,教研回归课堂,落实学校并提高教学质量方案、措施,研究教师的教怎么样最大限度的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加强备课组工作的管理,进一步完善教研组的规范建设,努力提高组内教师业务水平。开展各种学术语文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自主、合作学习能力,提高学习语文兴趣,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高语文教研组的综合实力。

二、工作重点。

(一)进一步推行初中教学新常规,以常规建设促质量提升。

通过进一步组织学习初中教学新常规,以及活动研讨、教学评比、榜样示范、检查督促等推进措施,促进教师对新常规的深入理解,引导教师积极对照新常规以改良自己的教学行为。通过教与学的常规促进教与学行为的进一步完善,以促进我校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二)以“单元整体教学”为核心,进行初中语文教学系列研究。

在“大阅读”观念指导下,以单元整体教学专题培训为抓手,充分利用县优秀师资的直接引领与辐射作用,树立“单元整体教学”理念,从单元教学目标、单元教学内容、单元教学策略、单元教学课型等方面研究教材文本,研究教学教法。细读单元内容,把握各文本的教学价值,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尝试多种课型,如单元起始课、教读课、自读课、单元整理课、写作课、语文活动课、名著阅读课等。立足单元内容,补充相关课外资源,做到课内外融通。同时,结合县空中课堂、“一师一优课”等活动,促进教师对好课的理解,不断增进对教学方法重要性的认识,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三)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评价,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加强学业考试命题研究,引导教师研究考试、研究教学、研究学生,增强复习教学的效果,减少不必要的机械操练,切实有效地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

教师积极参加网络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复习研讨活动,以复习中的疑难问题专题培训为抓手,帮助九年级教师思考复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重视基于学生实际寻找适切的问题解决途径。同时,接轨县有关竞赛活动,提高语文教师的研究能力,并以此促进教师对语文学科本质的理解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三、学科教学研究的活动。

1、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研究。

2、初中语文毕业升学考试研究。

3、课题《单元整体教学整理课教学实践研究》实施。

4、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语文知识或作文竞赛。

中学学科工作计划

本学期科学组教研工作将围绕学校开展的新一轮课程改革,让全组教师能将基于学情、学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变为自己的基本教学方式。以实验为主线,认真搞好教学研究、扎实有效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学生共同发展。切实加强教研组建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特结合本组的实际,制定本学期的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 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1. 按教务处统一部署,组织教师学习和研究《温州市“有效学习”课改实验方案》,践行“学位中心,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教学理念,力求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

2. 在理论学习的同时,坚持业务学习,组织全组教师根据新教材特点,讨论教材教法,相互交流经验互相学习,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二) 加强教研组的常规管理。

经常深入备课组,了解、检查本组的教学工作情况。开学初,期中以及期末对各教师的备课、听课、批改作业的情况进行检查一次,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提高教研质量, 切实开展校本教研。

以各级段备课组为单位,切实组织好常规教研,理论学习,说、讲、评要有实效,各备课组要发挥备课组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坚持集体备课,充分发挥教师的群体智慧,让每个教师的聪明才智融汇到教案和教学中。在常规教学中使全组达到统一进度,集体备课,根据各班不同情况编写教案,布置练习,统一考试。坚持两周一次的备课教研,重点研究教材,教法,备课,练习,考试和评点。按学校要求,每次教研会议,须有主讲并做好会议记录,以存资料,以备检查。提倡相互听课,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达到以老带新,以能带新,共同提高的目的。听课节数按学校要求。每位教师要上一堂公开课,听课后认真评议,就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思想的渗透提出反思。

(四)加强资料建设.

备课组要编写或选用符合我校实际,课堂适应,学生欢迎的上课资料和训练检测资料。九年级要完成九年级全年大部份教学任务以及第一轮、第二轮复习资料的准备工作。各年级单元考试、综合考试要求既针对中考,又符合学生实际。以学生为中心,以考纲为重点,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前提,以适应中考变化为目的。要摸索出适应学生实际的小单元检测资料,电脑备份,以便选用,资源共享。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抽空将平时教学心得记录下来,形成文字材料,为自己和本组积累教学财富。

(五)开展课题研究

不断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教育。学习态度的好坏,关系到学习是否主动,是否刻苦,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而学习方法的好坏,关系到学习是否有成效,教师既要向学生教方法,又要指导学生自己总结积累方法。要把立足点放在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探究学习”中来。要注意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在教改方向上,重点是把学生尽快地引上正轨,同时进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实验。以培养优生和缩小后进生作为教改的突破口,用鼓励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用赞赏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鼓励各位教师根据所教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实际,确立自己的教改课题。

九月份:

1、做好开学初的准备工作,讨论制定本学期我教研组的教研计划。

2、第一次校本教研活动。

十月份:

1、第二、三次校本教研活动。

2、继续认真学习《浙江省教育厅关于义乌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领会课改精神。

3、组织好期中复习材料。

十一月份:

1、期中考试。

2、搞好研讨课活动及评课。重点评价创造性、实效性、操作性。

3、第四次校本教研活动。

4、组织参加县初中科学学业考试质量分析会。

5、组织参加县学科基本功比赛。

十二月份:

1、教学资料库建立、交流单元测试资料。

2、第五次校本教研活动。

3、组织学生参加科学素养竞赛。

一月份:

1、组织参加初中学生县、市小课题dv制作交流活动。

2、 总结积累教学案例每人至少写一个教学后记,或整理一篇完整个案(含教案、实录、教学反思)或完成一个教学案例。

3、做好期末复习、考试。

4、第六次校本教研活动。

中学学科工作计划

贯彻落实《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以及平阳县教育局关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精神,紧紧围绕新课程改革,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益,面向全体学生。本学期以“初中科学核心素养”为核心,开展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提升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及措施。

1、加强新常规学习促进课堂有效学习。

通过对市教学新常规的学习解读,提高教研组备课过程、课堂教学、作业设计与反馈及质量测评等常规工作质量。

2、开展拓展性课程的研究,促进课堂教学变革。

通过校本教研、集体调研、听课、座谈、教学研讨会,探讨课堂教学的教法特别是学法的改革。

积极探索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和共享机制。设计具有可操作性,符合学生实际的拓展性课程。逐步以课程改革为主要抓手促课堂变革的深入推进。

3、研究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做好初中科学新课改实施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的调查、分析和研究。

借九年级科学中考复习会议,引导教师研究课标及省考试说明,明确20__年市中考复习方向,促进复习课有效教学,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

中学科组工作计划

本学期,物理科组以教研处工作计划为指导,立足我校发展的实际,以课堂教学研究为重点,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为基本途径,岗位责任要求为抓手,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促进物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高。

1、落实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要求,执行教师岗位基本职责,促进物理教师的专业发展。

2、各年级备课组按要求完成教学任务。

1、做好物理科组各项常规工作。

按教研处的要求,科组活动6次以上,做到有主题,主讲人。

2、协助教研处做好岗位示范课和研讨课、达标课。

第二周:十二级岗位达标课

第三周:十一级岗位达标课

第四周:十级岗位研讨课

第六、七周:九级岗位研讨课

第八、九周:八级岗位研讨课

第十二周:七级岗位示范课

第十三周:六级岗位示范课

第十五周:五级岗位示范课

3、做好9一5级岗位教师的专题讲座。

中学英语学科工作计划

1、在日常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每一节课的教学活动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由此产生了教学活动低效或无效的现象。主要原因:

(1)由于英语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之前准备不足,而出现的教学活动受阻,使教学活动不能顺利进行。

(2)由于英语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的偏执,而导致的失误,如,一些教师笃信“讲授法”教学,对教学内容不加分析,一味地给学生讲解英语句子结构和成分,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语法规则,结果学生记忆了许多语法规则和结构,但是不会开口讲英语,不会运用英语与他人进行交流。

(3)一些教师认为英语要精讲精练,因此导致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输入信息量太少,教学容量偏小,内容单一,或教学内容密度要求不够,学生参与活动的机会偏少,参与的面不广;课堂节奏过慢,课堂气氛沉闷,课堂留给学生自疑、自悟、自学、自练的时间相当有限,甚至没有。

(4)教学策略的失当:一是没有对教学方法着意的选择和使用。如提出问题后再叫学生回答,还是先叫学生再提出问题。二是对教学活动没有进行有效的调控等。

(5)忽视了表扬的实效性,在课堂中,“good!”“wonderful!”“great!”“goodjob!”……各种激励性语言让学生沉浸在被肯定、被认可的喜悦中,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同时也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使学生经受不了挫折。

(6)刻意追求多媒体教学。媒体因其承载信息丰富、视图新颖直观而倍受师生青睐,最近几年使用多媒体特别是课件来辅助教学似乎成了一个热门话题,尤其是在公开课上,似乎一堂课中没有利用多媒体课件就算不上一堂优秀的课,但不当使用却成了弱化课堂效率的诱因。

(7)未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课堂的主角,课堂是师生的舞台。由于教师在问题设置、点拨评价、矫正补救等方面角色“错位”,致学生被动机械学习,学生潜能没有充分挖掘。老师对学生缺乏信任,始终拽着他们不肯放手,担心这,担心那,在教学过程中,依旧延续一切跟着教师走的路子。

2.顺应教育改革的需要。随着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有关课改新矛盾和新问题的争论越来越激烈。课堂作为课程改革的主要阵地,暴露的问题最多,因此也备受人们的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为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核心追求。

3.课堂教学现状的呼唤。在长期的英语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同样的教学内容在不同的课堂上教学的效果是不同的。由于教师没有很好地关注高中学生的心理变化和情绪特征,不能很好地把握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和层次性,致使学生长期地被动参与教学活动。因此,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激活课堂,增加教学中的生命意识,探索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现代教学的当务之急。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1.国内有效教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下半叶,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崔允漷教授写的《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在有效教学的行动研究中,我们认为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实验独树一帜,他的《重建教学价值观》《重建教学过程观》《重建教学评价观》,对有效教学的研究提供了极为有价值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2.素质教育理论。素质教育理论强调以人为本,在尊重人的主体能动性的基础上倡导教学的策略性和科学性,保留传统教学方式中适合素质教育发展的部分,力求把每天的`每一次教育教学行为都调整到最佳效率状态。

3.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它不仅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

三、本课题的研究价值。

理论价值:促进转化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有助于丰富和发展教学策略理论,为教学策略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新的思路与视角。

实践价值:有助于有效落实国家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深化课程改革实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四、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通过本研究课题的研究,让学生在英语能力方面达到以下目标:

1.创设“问题”情境,提供有利的交流空间,营造探究合作的活动场所,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变式“问题”情境,整合学习资源,巧设探索性问题,启迪学生的智慧,激活学生的思维,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加强师生互动,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有效性”的学习品质,使他们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主人。

五、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对于本课题,我们拟从建立体系和结构框架的维度,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过程、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去研究英语课堂教学。

1.加强备课(教学设计)对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影响的研究。

(1)课前预设方案在课堂实证中,多了什么,需要补充什么;

(2)备课是否体现教学目标的相关要求,达成了没有,需要进行什么样的调整;

(3)预设的过程联结如何,其上位的结构和静态的模型是什么;

(4)集体备课是否适合自己班级和学生,需要怎样的调整和变通;

(5)教材中同类型的课有哪些,核心的有效性设计要素是什么;等等。

2.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的策略研究。

(1)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要求教师树立“对象意识”与“全人概念”,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同时,学生的发展是全人的发展,并不局限于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

(2)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跟着感觉走,也不能把“效益”简单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中学科组工作计划

本学期历史科组将贯彻落实学校新学期的指示精神,积极配合教务处、教研处各项工作,以学案教学为中心工作,有计划地开展科组特色的教研活动。具体的计划如下:

学案教学是本学期科组教研工作的重中之重。具体计划:1—3周,学科教研组长准备示范学案,在学科组内研讨和推广,从第4周开始,各备课组全面实施学案教学。要求各备课组制定好每一课时学案教学的具体计划,备课组内各教师通力合作,高质高效地完成首轮学案编制,备课组会议以学案研讨为中心内容,逐步提高学案教学的有效性。安排各备课组适时组织学案教学公开课,通过更大范围的交流研讨提升学案教学的品质。

刘昌远老师主持的《广东新文综高考背景下历史选修课的开设与实施》顺利通过了省课题立项,本学期初将在科组内作开题动员,然后开始实施第一阶段的研究。该课题将以备课组为单位,以一个学期为时段,组织全体教研组老师实施研究。要求各备课组做好详尽的课题实施计划并展开研究,力争通过三年努力,探索出适合本校实际的历史选修课程体系,在变换频繁的高考模式中把握备考的主动权。

同时,鼓励科组教师申报各级的教研课题,广泛开展微型课题研究,攻关教育教学难题,提升专业能力。

1.落实各项教学常规

2.新教师的培养

新教师的成长关乎教研组的未来发展,本学期科组将继续以师徒结对等形式实施对教龄三年以内新教师的业务培训,指导新任教师完成“三个一”,即在本学期内出一份高质量的试题,写一份可以在学科组内推广的学法指导和一份体会深刻的教学个案反思。引导新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为他们提供更宽广的专业发展平台。

3.学科交流平台的建设

历史科组致力于学科交流平台的建设,制作了学科交流主页,设置了科组博客和公共邮箱及各备课组公共邮箱,这些交流平台在教学教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学期,科组将增设学科ftp空间,把丰富的学科教学资源汇总到ftp空间里,为高容量教学资源的积累和交流使用提供更加便捷的方式。

1.科组考察活动

为了增进教研组各教师的交流,科组初步拟定本学期第八周组织一次外出考察活动,将前往阳西考察古堡遗址,感受本区的历史文化气息。

2.继续开展学科研究性学习

学科研究性学习是科组的传统教研项目。本学期教研组将继续开展学科研究性学习活动,主要工作方向是把学科研究性学习活动纳入科组省立项课题的研究当中,使之成为选修课程实施形式之一,并对其实施的有效性进行进一步研究,探索优化的实施模式。

3.组织学科讲座

本学期科组计划将联合学生社团组织一次学科讲座,题目待定,历史教研组将通过更多形式和途径在校园中普及历史文化,提升师生的历史素养。

面对新一轮高考和中考备考,科组要求新一届的高三和初三备课组备考组长与上一届的备考组长深度交流,吸取上一年度备考的经验和教训,制定详尽的阶段复习计划,落实阶段复习目标,提高阶段复习的效益,争取明年高考中考的优异成绩。科组将继续引导教师加强对“两考”的备考研究,把握“两考”的新动向,本学期前八周科组将安排高三和初三备课组推出复习课型示范课。

中学学科工作计划

一、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依托远程教学资源,带动学校科学教学水平的稳步提升。

1、调动教师参与科学教学课程改革的积极性,挖掘广大教师的研究意识,组织教师学习远程教育资源,通过不断学习,汲取营养,共同协商、互动交流,指导教师自主开展教研活动。

2、积极探索“看中学”的形式、内容,依托远程教育资源,自主开发一批适合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教学资源。

3、注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近自然,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丰富德育教学的内涵。

4.根据学科特点,开展四年级科学兴趣小组活动,做到有计划,有活动,有记录,培养学生获取科学知识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兴趣。

5、实验室工作人员做好实验仪器的保管使用及实验登记工作。

6、继续做好小小气象台的指导工作。

二、加强学习与研究,提升教师科学素养。

1、精心组织各种学习活动,积极构建学习型组织。

本学期拟围绕以下专题开展学习活动:

(1)继续组织科学教师认真学习和钻研《科学课程标准》、《科学课程标准解读》两本最基本的导向性书,把握科学教学的基本方向与目标。

(2)组织学习《科学课》等专业性杂志,加强平时的总结与反思。

(3)学习和钻研有关“做中学”教学案例专著,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要求科学教师在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采取各种形式进行“教学反思”,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并参加“教海探航”论文评比活动。

3、“上网学习”是现代教师应具备的一种的能力,要求教师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加强网上学习实践活动。

三、继续深化科学课程改革,提高科学教育教学质量。

1、本学期要抓好实验教材的研究工作,利用好“教材教法培训资料,对教师进行教材教法培训。

2、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仍将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科学教师的培训。以各种形式,灵活、有效、充分发挥科学课程改革进程中的亮点与精华,向全镇科学教师展示一些精品课例、精典案例等。

3、加强与溧阳市教研室的联系,积极争取各种培训的机会。

四、具体工作:

1、制订课题组计划。

2、制订各年级教学计划。

1、中学《科学》新教材分析与培训活动。

2、组建科学兴趣小组并开展活动。

1、积极参加“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组实验教师研讨活动。

2、科学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1、“优秀课”评比活动;

2、科学课堂教学研究活动;

1、做好科学的的期终考核工作。

2、归纳收集资料,检验实验效果。

科学教学在之前是没有的课程,只不过是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到来,我们多了科学教学这一科目。对于科学教学来说,教好科学并不困难。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时刻的注意到,科学的重要性,一定要将科学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联系起来,做好准备,将学生的将来的发展看做是国家将来科学发展的动力。我们的未来需要学生接班,相信我们的未来一段更加的美好!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中学科研室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__年学年工作计划为指导,贯彻“两纲”精神和“二期课改”目标要求,突出学校内涵建设,树立以科研促教改的思想,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先导作用,通过组织课题研究和课题成果的应用,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学校教育质量,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走好科研兴校之路。

二、重点工作与目标:

1、建立和完善学校教科研机制,切实做好学校的科研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考核奖励制度,在教师中营造良好的教育科研氛围。

2、通过培训或讲座的形式,提高教科研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教师科研意识及其参与的自觉性,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研究能力和水平。

3、总结和推广已有的教育科研成果,以科研促教改,使教育科研成果发挥最大效益。积极推进已立项课题的实施、总结与推广工作,争取阶段性的成果。

4、完善学校和教师个人的课题申报制度,结合学校现状和教育教学实际,确立每个教师的子课题,并于10月份完成青年教师课题申报工作。

5、配合教导处和政教处积极开展各类教育教学活动,开发校本课程资源,逐步形成学校特色。

1、建设教科研室,配备好与教科研有关的一切硬件和软件设施。建立学校教科研工作管理机制,成立学校教科研工作领导小组与常务管理和评价小组,拟定学校教科研成果评审工作条例。

2、通过培训或讲座的形式,增加教师和教科研接触的频率。鼓励教师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或难点转化生成课题。指导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的立项、申报、实施、总结和参评。

3、鼓励各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自觉形成课题组,按要求积极开展各类教育教学科研活动。科研室参与联合听课和研讨,使科研真正走进课堂,与教师学生的教育教学实际相结合;这也有利于教师从科学的角度,重新审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现实问题中聚焦课题。

4、充实学校教科研骨干队伍,培养学校教科研后备力量,做好青年教师的立项与结题工作,鼓励青年教师参加10月份崇明县组织的青年教师课题立项。争取作到青年教师人人有课题、人人有研究、人人有成果。

5、做好崇明县第四届教师教育科研成果奖评选的有关工作。积极完成教育科研成果奖评审的宣传、发动、初评、送评工作,鼓励广大教师踊跃参加教师科研成果的申报和参加评比。对教师申报评审的成果,教科室要认真予以指导和修改。于年内出版学校的教育科研成果专集,并逐步提高科研成果奖的奖励力度。

6、抓好学校龙头课题的研究实施工作。我校的龙头课题是《在普职一体学校创建有利学生个性发展的和谐校园的实践研究》,尽管是校长和科研室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出来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研究仅仅是校长和科研室的事情,校长和科研室只是为学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具体的实践工作还是需要广大教师的参与和丰富。只有建立在广大教师的基础上的龙头课题才是有生命力的,才是有效的,才是真实的。

7、虚心接受上级教科研部门的监督,主动配合上级教科研部门的业务指导,按时完成上级教科研部门布置的任务,积极参与上级教科研部门组织的各类活动。初步计划在10月份再次邀请县教科室主任刘伟超来校进行培训和指导。

8、联合校教务处,积极推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改革,开展课堂教学评优活动,充分发挥县校级骨干教师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联合政教处积极推进创建温馨教室的实践研究工作,使学校的德育工作更理性、更系统、更有特色。

9、积极筹备11月份的县级立项课题的开题工作。邀请县教科研部门的主任与教育局的有关领导前来指导与论证,使多数教师获得教科研一般过程的体验。

10、加强与各兄弟学校教科研工作的交流,随时了解兄弟学校的教科研动态。了解长兴中学的教科研动态,学习长兴中心小学的研究成果,与这两所学校组成科研联合体。

四、行事历。

__年年9月:

1、完善科研室建设,积极筹备开展学校教科研的工作。

3、评审校级课题,在课题组层面发放科研经费。

4、完善科研档案的管理。

__年年10月:

1、科研室参与联合听课,寻找科研与课堂教学的契合点。

2、邀请县教科室主任刘伟超来校进行培训和指导。

3、崇明县青年教师课题立项与申报。

__年年11月:

1、校龙头课题的开题报告会。

2、组织实施教育科研成果奖的学校初评工作。

3、参加崇明县第四届教育科研成果奖评比。

__年年12月:

1、学校其他课题的实施和开展工作。

2、到兄弟学校进行调研与学习。

3、推进创建温馨教室的实践研究工作。

20__年1月:

2、表彰各类教科研成果。

3、出版学校的教育科研成果专集。

中学科研室工作计划

开展学校科研工作首先要有科学的教育理念,即要有正确的学生观、教学观和质量观。学生观:承认学生是活生生的,具有主体意识的、成长中的人,而不是任人摆布的木偶。看到每个学生身上都蕴藏着独特的发展潜力,认识到教师的职责是激发和挖掘学生的潜力,使每个人成为个性特征鲜明的独立个体。教学观:充分意识到教学是一个双边互动的活动过程,教师不能独占课堂教学的时空,要还学生以思考和探究的机会。在教学中,要依托新型的师生关系,发扬教学民主,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允许学生挑战权威。质量观:不仅要重视学生的智育,也要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人格修养、心理健康、思想境界等方面的发展;不仅要重视考试成绩,还要关注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考试成绩以外的东西;不仅要重视分数这一显性的质量指标,更要关注主体精神、可持续发展能力等隐形质量指标的达成度。以此为指导思想,本学期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科研室工作。

确立教师即研究者的思想。教师不是课程被动的实施者,要主动关注自己的课堂,树立教室即实验室的思想,做到在工作(实践)中学习(研究),在学习(研究)中工作(实践),从而形成新的职业生活方式。教师要在教育行动中不断成长,必须不断地丰富原理知识(学科的原理、规则、一般教学法知识)、案例知识(学科教学的特殊案例、个别经验)、策略知识(运用原理于案例,核心是反思)。

1、科研讲座:

本学期拟请校外专家或校内有专长的教师开展至少一次科研讲座,对原理知识、案例知识、策略知识可有侧重地进行讲解。此类讲座可让全体教师在集中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学习,可使专家的讲座效果尽量最大化、高效化。教师则能在讲座中深入对教育进行思考,使教师对教育的认知得到提高。每次要求教师完成一份有关讲座的作业,用作业反馈听讲座的质量。

2、课堂教学研讨:

各教研组可根据各自的学科特点对课堂教学进行研究,以提高教学质量。由教研组长总负责,以备课组为单位,以文本的形式进行反馈。2月28日(第二周周一)教研组长将"课堂教学研讨计划"和"专家点评计划"交汤伟英老师。

(1)各备课组成员对同一节课讲述自己的设计方案,自评或互评教学设计中的优势,相互取长补短。通过此形式提高备课组的备课质量,能在教学前即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让学生获得最优的'教学效果。每个备课组一学期至少一次,属于区教学基地的教研组(英语、数学),其备课组至少二次。

(2)教师听课(现场、录像等形式),专家评课。专家由高级教师、教研员、特级教师等组成。以教研组或备课组为单位进行听课、评课。通过听专家评课,发挥专家在课堂教学中的指导作用,利用专家资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明确课改和科研的方向,加快教师专业成长的步伐。每个备课组一学期至少一次。

3、理论研读:

理论学习是教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理论学习以带动每位教师参与学习和发扬团队互助精神为指导思想。本学期每位教师须选择教育理论类或专业知识类书籍一本(多多益善),进行自读。然后将自读体会或收集到的促进课堂教学的理论或专业知识与备课组、教研组教师交流。如此方式,可使教师能不断地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不断增加的专业知识丰富教学底蕴。开学初,每位教师的书目汇总至教研组长和科研室。学期末,每位教师以为文本的形式反馈该活动的内容,教研组长和科研室进行检查。3月4日(第二周周五)教研组长将"教师研读计划"交汤伟英老师。

1、成果交流:

开学初,各教研组长阅读各自教研组教师写的"20xx年度校级课题",选出10%优等,20%良等的论文。科研室将把教研组长的评定结果与校长室、科研室评定的结果相结合,确定最终的优秀奖名单。让教研组长阅读组内论文更是为了让他们能利用教师们的这些论文成果进行组内交流,将教师们的这些经验能传播给更多的教师,让学生有更多的收获。科研室还要将"第三期课堂教学案例研究"中的优秀案例一篇和"20xx年度校级课题"中的优秀论文两篇(进行交流。对优秀者和优胜者发放证书和奖金。同时请专家对案例和论文进行点评,促进教师对教学研究进行反思。对优秀的案例和论文,学校将推荐到有关杂志进行发表。3月4日(第二周周五)教研组长将评定结果和文章交汤伟英老师。教研组内论文交流结束后,教研组长将会议记录交汤伟英老师。

2、“20xx年度校级课题”申报:

拟定“20xx年度校级课题”申报方案(附后)。在课题申报中可以以课题组的形式出现,如:双语教材研究、德育课程设计、教研组软件开发等。优秀的校级课题申报方案将推荐为市、区级课题。3月11日(第三周周五)教研组长将"课题申请书"交汤伟英老师。

3、“第四期课堂教学案例研究”申报:

根据我校45周岁以下教师均要参加至少一次"课堂教学案例研究"的原则,各教研组对相关的教师进行动员,申报本学期的课例研究。这一活动能使每位教师都能认真体验行动研究的实践意义,对课堂教学会产生直接的促进作用。根据各教研组的规模和未完成这项活动的人数,确定各教研组本学期参加此活动的人数:语文组1人、数学组2人、英语组3人、史地政组1人、理化综计心组1人、音体美组1人。3月11日(第三周周五)教研组长将"课堂教学案例研究"计划表交汤伟英老师。

"十五"师资培训将于20xx年12月结束,目前已对我校"十五"师训情况进行了统计:缺公开课学分的有5位教师,缺科研论文学分的有4位教师,缺带教学分的有3位教师。本学期将为以上教师创造各种条件,提出指导性建议,使以上教师如期完成"十五"师训。师训任务的完成结合各教研组的建设,与教研组长共同商讨完成方案。

1、上学期已对教师以往几年制作的课件进行了汇总。本学期将在此基础上对课件的制作和使用制定制度,以进一步规范对课件的管理。

2、本学期将针对教师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进行指导和培训。培训结果将与上学期的培训结果汇总后进行奖励。

3、做好全校的设备维护和管理工作,保证第一线教师正常使用。

1、如期完成两月一期的校报,增强校报的新闻功能。校报可与校电台合作,开展读报活动。

2、橱窗的布置紧紧围绕校园生活,反应教育教学成果,进行适时的宣传。

3、配合学校做好校内外的宣传工作。

1、结合上级部门的要求,设计适合我校学生参加的科技活动项目,通过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本学期计划在五月开展科技节活动。此次科技节准备安排科技竞赛、科技知识讲座等活动。

2、组织科技教师到区里进修,提高业务水平。

3、动员在科技方面有成绩的同学到少年城加强培训和提高。

4、积极组织开展课外科技活动。要求教师有教学目标、教学计划。科技活动课计划开设三模、机器人、生物、化学等。

中学科技室工作计划

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了,如何制定中学科技室。

一、工作目标:通过学校制定科学合理的奖励制度,鼓励理化生、通用技术教师、实验员在实验教学及科技制作、科技发明投入时间和精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技实践能力,为实现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目标,培养一批有科技制作能力和爱好的优秀教师和学生。

二、具体措施:

1、成立领导小组。为使科技创新教育健康有效、有序、有质的开展,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主管教学副校长为副组长,以保证科技创新教育的顺利开展。

领导小组名单:组长:王勉副组长:冯春(主管领导)。

教研处分管领导:张全兴。

成员:理化生、通用技术各备课组长、实验员及任课教师。

2、开展科普工作宣传工作。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意识,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3、将学校实验室、作为科普活动基地充分利用起来,设计布置一间科技活动室,为学生深层的科技活动提供足够的实验场所。设立科普宣传画廊,并建立科技小发明、小制作成果展示柜,主要陈列学生的科技小发明与小制作,使科技展厅充满着学生永不枯竭的梦想和乐趣。

4、将科技教育活动纳入班级综合考核管理工作中去(与德育处协商),发动学生广泛参与。

5、每年开展一次乌苏一中科技创新活动成果展”。倡导组织学生完成“五个一”中的其中一项至三项内容,“五个一”内容是:“读一本科技书;做一件小制作或搞一件小发明;知道或了解一个科学家的故事;参加一次科技考察活动;学会电脑制作作品,会画一张科幻画,在校内营造浓厚的崇尚科学、探索创新、挑战新科技的浓厚氛围。

6、创新科技工作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成立四个组:

(1)、制作类:科技小发明、根据新课程标准设置,为突破学科知识难点,进行相关实验教学学具改进制作活动;或对生活中常用的物品进行改造、发明等。

(2)、信息传播类:电脑绘画、网页制作、动画制作等;。

(3)野外考察探究类:初步设想:理化生和地理学科联合进行一些作为中学生可以完成的课题研究,对乌苏的地理环境、生态环境,及动植物种类进行研究记录。为乌苏史料增添内容。

(4)、摄影、绘画类:开展“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为主题的摄影、绘画比赛。

7、要求及:理化生、通用技术、计算机老师及实验员自己每学期每人完成一件作品。且教师要辅导学生至少3名,出作品至少一件。(高三教师只完成二者之一即可)。不论是个人作品或辅导学生作品按照学校要求完成一件作品并经学校科技创新常务工作组认可的,在学期末或年终考核中加1分,两件作品加2分,封顶2分,经选拔优秀的作品,在学期末或年终考核中加3分,并按照学校奖励办法奖励。且作为上报参赛作品。

8、如果哪个班的学生作品获奖,可以作为哪个班评选优秀班主任条件之一。

9、具体分工:(以下名单中没有列入的可以自愿报名参加)。

常务工作组:组长、张全兴,成员:刘建辉、王君、彭新磊、孙鹏、

刘应斌、苏明建、段志林、刘敬涛老师兼通用技术实验室实验员。

科技室设计布置:组长:刘应斌、成员:苏明建、彭新磊、王君、刘敬涛。时间3月份。

摄影作品宣传栏:组长、孙鹏、成员:刘超、实验员。

小制作、小发明作品:组长,苏明建:组员:理化生老师、实验员及通用技术老师。

电脑制作作品:组长、段志林、成员、信息技术组老师。

机器人技能比赛训练组:组长:刘敬涛、组员:赵发虎、魏丁红、谢斌斌。

考察活动组:组长:彭新磊、组员理、化、生、地理教研组长及实验员。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一系列教育法规和文件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开展科技教育活动,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意识,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努力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技实践能力,积极培养创新型人才。

二、具体措施:

(一)采取有力措施营造科技氛围,强化学生科技意识,营造一个良好的科技教育环境,是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激发学生投身科学的重要工作。

1、成立领导小组。为使科技创新教育健康有效、有序、有质的开展,成立以分管业务的副校长为组长,以保证科技教育的顺利开展。

领导小组名单:

名誉组长:赵守前。

组长:孙全献。

成员:各班主任,科学学科教师,少科院辅导教师,信息技术教师。(名单略)。

2、加大投入,确保科技教育落到实处。将学校实验室、地震馆、天象馆、机器人活动室、科普基地充分利用起来,布置科技教育的文化环境,设立科普宣传画廊,并建立科技小发明、小制作成果展示柜,主要陈列学生的科技小发明与小制作,使展厅充满着学生永不枯竭的梦想和乐趣。

3、充分发挥实验室、微机室科普基地等学生科技活动基地的作用,为学生深层的科技活动提供足够的实验场所。

(二)开展创造性的科技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科技素养。

提高学生的科技素质,培养创造型人才是进行科技教育的核心,必须让学生将课本上所学的知识在验证的基础上去运用、去发挥,能自由地表现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1、将科技教育活动纳入班级月查管理,发动学生广泛参与。

常规性科学教育活动:

制作类:科技小发明、学具大制作等;。

操作类:各类电器使用、常用工具的使用、微机应用;。

信息传播类:电脑绘画、网页制作、动画制作等;。

实验类:根据新课程标准设置相关实验教学;。

学习考察类:参观考察省科技馆、科普基地等。

6月5日“世界环境日”开展“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为主题的摄影、绘画比赛。

2、长期坚持开展小发明、小制作、小实验和小考察活动。

为了开展好这些活动,可带领学生参观市科技馆的科普展等,到公共场所、外地等进行专次调查活动,通过开展活动,让学生开阔眼界,丰富头脑,提高开展活动的水平与质量。在活动中,我们要特别注意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多想“还可以怎么做”、“还可以用什么材料”等问题,从而启发学生的“求异思维”。

3、开展“寿春中学科技创新活动”。

举办一次科技创新活动,组织学生完成“五个一”,内容是“读一本科技书;做一件小制作或搞一件小发明;知道或了解一个科学家的故事;参加一次科技考察活动;会员学会电脑制作作品,会画一张科幻画,在校内营造浓厚的崇尚科学、探索创新、挑战新科技的浓厚氛围。

指导思想:

以党的xx届五中全会精神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针,贯彻落实区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我区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中对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提出的目标,倾力依靠和发挥协会的作用,团结和动员广大科技辅导员,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强基础,建机制,创特色,促发展,切实推进我区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深入发展,努力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促进科技后备人才的健康成长。

具体任务与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基础建设,着力营造青少年科技教育的良好氛围。

一要完善青少年科技教育发展规划。在区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围绕我区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中对科技教育工作提出的目标,不断完善区青少年科技教育的规划,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理清思路,明确今后几年青少年科技教育的目标任务和举措。

二要完善学校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考核机制。在20xx年学校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考核的基础上,认真听取学校的意见和建议,完善考核机制。充分发挥考核的指导、激励功能,充分考虑考核的客观性和有效性,特别是对薄弱学校积极性的发挥,促进均衡发展。

三要健全学校科技教育工作网络。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教育本身的不断发展,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内容和参与形式在不断的拓展,从目前的情况看,现有的指导和辅导的网络体系已不能满足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开展的需要。为此,区少年宫将进一步加强科技组的建设,加大人员配备和经费投入,加强对学校的指导,学校也要建立相应的科技教育辅导组,不断扩大科技教育辅导的覆盖面,促进活动开展,提升活动质量。

二、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着力培养高素质的辅导队伍。

一是壮大学校科技辅导员队伍。要通过健全学校科技教育辅导网络建设,尝试建立学校在分管领导统一指导下的科技教育辅导组,并选择其中一位组织能力较强,业务较精的同志担任组长,协助分管领导开展工作。辅导员的数量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增加,不断壮大青少年的科技辅导队伍。

二是加强辅导员培训,提高业务素质。要通过精心组织专题的、有针对性的科技辅导员培训,促进各项活动的科技辅导员专业素质的增强和指导开展学校科技活动能力的提高,在辅导队伍的质量上不断提升。

三是进一步加强科研和学术研讨工作。通过科研和学术研讨,大力提高科技辅导员的素质和水平,20xx年做好区协会论文的评选点评工作和省市优秀创新教育论文选送工作。学校也要积极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共同探索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新路子。

三、进一步创新活动载体,着力推进科学知识的普及。

一是规范常规活动开展,打造活动品牌。结合科普周活动,立足学校,积极开展全体学生参与的科普活动,并积极向社区宣传,营造全民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打造学校的品牌活动。

二是精心选择项目,开展好区校两级的比赛。在学校开展校级“三模一电”、“三小”、“信息技术”等比赛的基础上,精心组织区级的比赛。20xx上半年举办好中小学生模型比赛、创新大赛和信息技术竞赛等。并在区级比赛的基础上,选择合适项目,组织好参加省市的相关比赛,力争取得好的成绩。

三是推进科技社团建设。要进一步加大对学校科技社团建设的支持力度、工作指导和规范管理。要发挥明星社团的示范作用,在规范建设的基础上推进社团活动的繁荣发展。20xx年上半年制定“科技特色社团”的评选标准和考评奖励方案,并开展学校“科技特色社团”考评工作,力争通过“特色社团”考评工作,提高科技社团建设的水平,推动校园文化的持续活跃和学校科技特色的形成。

四、进一步加强阵地建设,着力推进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发展。

一是加强青少年模型俱乐部的建设。少年宫成立青少年模型俱乐部,以俱乐部的形式组织开展活动。俱乐部依托模型训练基地组织培训、集训和竞赛等活动。

训练基地的建立:在学校申报的基础上,选择硬件较好,基础较扎实的学校,通过协商并与学校签定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并报请审批作为我区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以促进我区模型运动的开展和竞赛水平的提高。20xx上半年准备设立中小学空模和车模两个项目的训练基地。

活动的组织:培训、集训和竞赛等活动由少年宫统一组织协调,基地所在学校负责提供培训、集训和竞赛等活动开展必需的场地和器材,在学员的选送中具有优先权。

经费的使用:活动所需的部分训练器材、讲课经费等由少年宫专项投入,其他维持经费由学校投入,根据学校的实际投入情况给以适当的奖励或补助。

二是加强市科技特色学校的创建工作。一方面要不断深化特色学校茅以升实验学校的科技教育工作,特别是茅以升少科院被市少科院命名为工程分院,要抓住契机,寻求新的突破。另一方面是继续选择符合条件的学校,积极做好市科技特色学校的申报工作和档案资料的积累整理工作。

五、进一步加强协会建设,着力构建青科辅协的工作平台。

一是加强组织建设。在完成协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增补工作的基础上,认真做好会员的发展工作。坚持民主办会的原则,加强联系,听取意见,充分发挥会员的能动性,增强协会的凝聚力,发挥协会的网络优势,为促进青少年素质教育献计献策。

二是推进交流。以协会为平台,一方面加强会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开展科技辅导教师的技术比武活动,促进辅导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加强对外的交流,组织学习和考察活动,组织参加多层次、多渠道的学术交流活动,促进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是加强宣传。要积极宣传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宣传我区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提高全社会、家长对青少年科技教育和充分发挥青少年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认识,积极争取更广泛的支持。

中学科研室工作计划

新校区有美丽的校舍、高标准的运动场以及配置优良的实习实训室。这些物质的文化载体,还需要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使其灵动,令其丰富。需要突出职业学校的特点,彰显职教的固有文化因素。

(一)打造职教气息浓厚校园引导良好和谐奋进氛围

在校园中设置能彰显职业学校特色的名言警句、文化展板和温馨提示,让教师和学生置身其中能感受到职教的气息扑面而来。同时也能让师生对学校有种归属感和亲近感。

(二)组织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提升新学校的文化品味

科研处将会同(或建议)相关部门建设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校史馆,延伸学校职教发展的眼界;组织师生教学评比、教学展示;开展个性化阅读、交流等,建设具有明显职教特征的校园文化。

(三)倡导开发特色校本教材,促进学校师生共同提高

组织相关教师围绕衣、食、住、行、职业兴趣,开发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学历层次、专业类别的各种校本教材,通过校本教材培养学生道德素养,良好生活习惯和敬业精神、专业能力。

(四)邀请省内职教专家讲座发挥学校的领头羊作用

“请进来,走出去”是从事教科研工作的必要途径,可以帮助教师拓宽视野,打开思路。本学期计划邀请省内职教专家就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开设讲座。届时将与市职社处联合组织实施,发挥学校在本市的辐射功能。

原来的三校均存在课堂教学效益低下的困境,恰是这种困境极大地影响着学校的高质量发展,为此,推进有效性课堂教学将成为当前教育、科研工作的重点内容。

(一)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专业课教学

专业课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岗位适应能力,我们提倡专业课应坚持项目任务引领、市场导向和典型教学兼具、典型的企业任务与适当虚拟教学方式并举,使学生在实践学习中学习理论,体现“做中教,做中学”的理念。

(二)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文化课教学

文化课旨在培养学生基本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素质,我们要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克服厌学情绪,提高课堂效益。

(三)以创建示范校为契机营造教学研究氛围

学校即将面临国家示范校的验收和品牌专业、特色专业的创建。借此契机,通过在相关专业进行课程改革研究试点,对一个或几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切实进行行业化对接研究,并打造一至两门精品课程。

(四)开展教学评价研究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传统的统一测试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本校多层次、多专业的现状,灵活的评价方式正成为各所职业学校共同探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学期拟通过教研组对各学科进行教学评价研究。

完善的网络管理平台是科研工作走向深入的基本保证,有效地发挥网络的功能是实现教科研事业发展的前提。学校拟建二维三级科研管理网络:二维:学术管理委员会和校级科研管理机构,三级:校长室科研处专业部、教研组。

(一)建立畅通教科研信息沟通平台

本学期一是计划建立教科研信息群,通过qq群可以有效地进行科研信息的发布和收集;二是计划与学校信息中心合作开发科研网络管理平台,向全体教师发布教科研信息,展示科研成果,方便教师查询资料,为教师提供文献资料下载链接。

(二)制定学校教科研管理制度

通过出台《科研成果考核方案》,激励教师主动参与科研活动,定期总结个人科研成果。改变目前科研成果只有论文这种形式的单一性,鼓励教师进行技术创新和创业研究,增加教师的科研成就感,提高职业幸福感,变“功利型”科研为“兴趣型”科研。

(三)抓实科研常规工作

1.明确科研工作职责

不仅要明确本处室及各成员的工作职责,也要明确专业部、教研组的科研工作职责。

2.做好各级各类征文评比工作

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及时、高质地完成各级各类论文的征集、审核、指导和上报工作。

3.以课题为抓手营造学术氛围

抓住课题申报、开题、中期检查、结题的各个环节,运用每个环节的科研文化辐射功能,充分展示课题的`研究性特点,有效地提升学校教师的研究意识,从而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

中学科研工作计划

为推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贯彻落实学校“科研兴校”的战略目标,以教研为载体,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和育人水平,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不断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实现学校办学目标,根据学校有关规定,特制定此奖励方案。

每学期末,根据教导处登记的学校各级各类教学竞赛及课题研究情况,给相关人员进行奖励。奖励金额依据校财力定。

学校在岗人员。

(一)教师论文、公开课每篇、节奖励办法。

等级级别校区市省国家。

一2535455580。

二2030405070。

三1525354560。

(二)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奖励办法。

级别等级特等一等二等三等优秀指导老师。

区2015105100。

市35302520150。

省605040200。

国家807060300。

(三)文艺节目获一等奖奖励表。

级别等级一等二等三等。

厂600400200。

区800600400。

市1000800600。

(四)各组开展课题研究大型活动对扩大学校办学声誉起到积极作用者奖励:

片区100元、区级200元、市级300元、省级400、国家500。

新进教师团队:每个组100元。

(五)其它组织活动奖励办法说明。

1、新进教师指导老师、优秀教案计划、上校级展示课--每人25元。

2、教师培训讲座、常规指导老师--每次50元。

3、株洲日报、晚报发文市级《小溪流》发文省级。

《小读者》发文国家语文报杯竞赛省级(不计指导老师奖)。

4、弘大数学竞赛按参加级别记奖走进美妙数学花园市级。

5、小新星杯全国儿童英语朗读大赛、新希望杯英语大赛市级。

注:多人表演同一个项目奖励办法。

项目级别区市省国家。

每人次5101520。

1、各项奖励范围为学校员工在教育系统组织的各级各类竞赛中所取得的成绩。

2、同一成绩、同一作品参加不同项目、不同等级的竞赛按获奖最高等级计发。

3、凡按名次计奖的项目,其第一名为一等奖,二、三名为二等奖,四、五、六名为三等奖。

4、逐级选送的.非现场比赛的学生作品和活动性比赛,获奖按标准的80%计发。

5、课题立项和课题成果奖为一次性奖励,分别奖给该课题组。奖励依据为:

(1)课题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课题立项通知书。

(2)过程资料:阶段小结、课题实施记录等。

(3)成果资料:结题报告、成果获奖证书或通报。

中学科组工作计划

以人为本,立足课改实验,转变教与学的形式,体现师生两个主体,重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有效教学的核心策略,探索有效课堂教学驾驶技术,采用学导学的方法使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素养,深化“226”教学。加大力度放在九年级毕业班的教学和复习工作上。

认真学习、协商听课,统一思想,统一认识,优化教法、学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完成有效教学的核心策略,使每个学生不同程度的有所提高,探索创新形成具有个人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关注九年级毕业班学生的理化知识基础,加大力度做好基础教学,扶持后进生及系统复习,力争今年中招有好的收成。

1、学习

以校本学习为主,协商听课、成长自已,多观看课堂教学实录,掌握有效课堂教学基本技巧,把课堂变为学堂,把师本课堂变为生本课堂,还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时间”、“空间”、“工具”、“提问权”、“评议权”,使得学生真正动起来,成为学习的主人。

2、备课

博采众长,集体备课,二次备课,要求符合学情的“学案”。

3、规范行为培养习惯

规范学生行为,从点滴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学生会预习复习、会看书、会圈画重难点、会思考、会提取有效信息、会质疑、会合作、会表达、会自查、会归纳总结。

4、反思

成长源于反思,引导教师对每节教学课堂的反思,即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自己的学科表达能力,反思自己是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反思自己是否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反思学生的课堂练习动态。以及和同行交流教学经验而自我反思。

5、辅导

关注每一位学生,加强优生的辅导,重视学困生和临界生的帮扶。

6、教学质量分析

每次考试后,从试题的易中难比例,学情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不足,确定努力方向和采取的措施。

7、公开课

每位教师在组内上两节公开课。教师之间养成协商(随堂)听课,交流体会,张扬个性、融合吸收,形成以老带新,以能扶弱,共同提高的目的。

8、积累和完善教学资料

(1)、每位教师勇于创新,善于总结,积累资源,使改变教学方法成为个人的自觉意识,逐步形成个人和教研组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并将收获体会以论文形式呈现。

(2)、整理一学期来所积累的教学资料,形成资源共享。

周次

活动内容

负责人

2

讨论和制定科组计划

科组长

3

科组长

4

听九(1)化学课,课后讨论和交流听课体会。

在线研讨:谈谈“有效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策略

汤世松

5

研究性讨论“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科组长

6

随堂听课

了解月考情况

科组长

7

研讨理、化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在线研讨:如何进行实验教学才能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科组长

8

听八(1)物理校级“有效课堂教学”观縻课,课后讨论和交流听课体会

了解教学进度,合理调节课堂教学。

落实九年级毕业班学生理、化实验操作测试准备工作

李洪渊

科组长

9

教学常规检查。物理、化学实验教学记录册检查。

中段考复习。

科组长

10

期中考

11

反馈中段考,落实培优补差措施。

九年级模拟考(一)

科组长

12

反馈模拟考(一),确定培优补差措施。

科组长

13

在线研讨:谈谈“有效课堂教学”的评价策略。

九年级模拟考(二)

科组长

14

反馈模拟考(二),把握好课堂复习。

随堂听课

了解月考情况

科组长

15

“有效课堂教学”形成性经验交流

科组长

16

听四(1)信息课。课后讨论和交流课堂教学体会

在线研讨: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调动后进生?

九年级模拟考(三)

陈钟

科组长

17

反馈九年级模拟考(三),确定系统复习措施。

九年级调研测试

科组长

18

教学常规检查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记录册检查

科组长

19

了解教学进度,合理调节课堂教学。

科组长

20

期末考试流水评卷试卷分析上交总结

科组长

中学科研室工作计划

上学年,学校科研工作的重点是:校本教研工作的实施;构建《体育与健康》大课程体系,促进校内外一体化研究的课题结题工作;"中学生素质发展的督导评估治理机制研究"课题的结题工作,中学科研室工作计划。从这三项工作来看,主要存在一下题目:学校校本教研基本工作形成四大板块:展示自我活动(教研组为单位,主要通过校本研讨课为载体实施)、帮扶活动(师徒间,主要通过师徒听课评课,检查教案来实施)、校际交流活动(学校之间,主要通过进修校的教研活动来体现)、德育社区实践活动(学校德育处和社区之间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社会调查实践活动来体现)。但在开展的活动中,明显感觉,研讨课预备不够充分,上档次的,对教学产生较大影响的课未几。师徒帮扶活动,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想得到,做不到,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的有效培养机制没有真正发挥预期作用。校际交流活动,以研促教的作用不够强,对别人学校的好的东西缺乏内化和创新。学校时间安排太紧张,很多计划实施的东西没有真正实施,只停留在纸面上。课题治理工作欠规范,研究职员研究过程比较单薄,所以跟老师的感觉虚假东西太多,成果谈不上推广。

以区教育局、进修校的科研工作计划和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本学期加大科研力度,健全制度,落实措施,求*袷开拓创新,工作计划《中学科研室工作计划》。深化《开展城市、农村等不同区域以校为本教研活动运行机制、模式与行为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和学校校级课题申报实施工作。让每个老师都参与科研,通过科研真正体会到科研对教学的帮助,真正让科研走进教师教学实践中。

进步校本教研的实效性。简化理论要求、步骤,使每个教师科研工作可操纵。减少老师对科研的神秘感。

1、结合发现的题目,对陈家桥中学校本教研制度作出修改和宣传。对校长、主任校本教研工作制度进行探索、实践尝试。对我校基本形成的校本教研,四大板块进行必要完善补充。

2、结合学校校情,自选课题进行小课题研究,以锻炼学校科研气力。

3、对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通过例会和检查,进一步进步科研水平。设想协助学校各科室,通过校级骨干教师的评选、教学质量评价奖励方案(横向、纵向比较),和三年级中考奖励方案。把老师的心思吸引到教学上来。真正体现优劳优酬。鼓励大家成名师。

4、加强处室协调工作,科研室、教导处、德育处密切对教学秩序的常规治理加强过程检查,真正发挥过程治理的作用,特别是平行班的教育、教学发现的老题目不停留在口头上,拿出具体的整改措施。边实践边整改。初一年级由蓝正国负责教学治理,初二由王明全负责教学治理,初三由彭兴负责教学治理。各年级围绕各自工作重点实施具体工作。

5、简化过程,夸大实效,制作陈家桥中学校本教研工作手册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