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陶渊明归隐心得体会(案例18篇)

时间:2023-10-27 21:58:19 作者:碧墨 最优陶渊明归隐心得体会(案例18篇)

心得体会是在工作、学习或生活中,通过深入思考和总结,得出的一种有价值的经验和体会。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精彩文章,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和启发。

对陶渊明心得体会

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他以其崇尚自然、热爱乡土的作品而闻名于世。在读陶渊明的作品时,我深深感受到了他的高尚情操和深厚的感悟,对于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我有着许多心得体会。

首先,陶渊明的作品给我带来了一种安慰和宽慰的感觉。陶渊明讲述了他离开繁华都市,选择隐居山林的故事,这种追求真实与宁静的生活态度让人心生向往。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人们经常感到压抑和疲惫,而陶渊明的作品则给人一种长在乡村、亲近自然的感觉。他所描述的山水田园风光让人感到一种宁静与美好,仿佛能够抚慰人们的心灵。在读陶渊明的作品时,我总能找到内心的平静和慰藉。

其次,陶渊明的作品让我深刻领会到了他对于人生的深刻思考。陶渊明提倡散淡的生活方式,他认为人应该追求真正的自由和内心的平静。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于世事变幻无常的思索,对于人生的虚无和无常的洞察。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诫了人们需要珍惜眼前的生活,无论是繁华的都市还是宁静的乡村,只有心静时才能够体会到真正的幸福。

此外,陶渊明的作品也展现了他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他对于人的善良和邪恶有着独到的见解,他善于通过自己的作品来表达并反映人性的复杂和矛盾。他的作品中描绘了许多人物形象,他们或是守志篇,或是闲游篇,或是悲怀篇,他们的形象鲜活而深入人心。他通过对这些人物的描写,展现了世态人情的真实和人性的多面性,使人们能够更加真实地认知和理解自己。

最后,陶渊明的作品给我带来了一种对于生活和自然的敬畏之情。陶渊明深爱着大自然,他将自己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他的作品中透露出对于自然界的敬佩和对于生命的尊重。他渴望能够与自然和谐相处,他追求的不只是自我与自然的平衡,也包括了自我与社会的和谐。通过他的作品,我深深体会到了大自然的伟大和宏伟,生命的可贵和奇妙,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亲善和和谐。

在读陶渊明的作品时,我被他的高尚情操和深厚的感悟所折服。他的作品让我感到欣慰和宽慰,给了我以安静和宁静的感觉。他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人性的洞察让我受益匪浅,使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他对于自然的敬畏和对于生活的热爱,让我重新认识了大自然的博大和生命的奇妙。陶渊明的作品给予了我许多的心得体会,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内心,使我对于生活和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陶渊明心得体会

第一段:引言(字数:150)。

陶渊明,东晋末年的文学家、政治家,被后世誉为“诗圣”。他的诗词写尽了人生百态,展现出了深厚的情感和独立的思想。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独到见解。陶渊明对人生的体验和心得,以及他对自然、人情、生死的思考都是我们今天可以借鉴和学习的。

第二段:人生无常(字数:250)。

陶渊明生逢乱世,他经历了阴霾的政治风云和个人的悲痛。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见到他对人生无常的深思。他曾在《归园田居》中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诗中蕴含着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领悟。他告诫我们要珍惜眼前,不要沉溺于过去的荣光或未来的幻想,而要懂得享受当下的美好和平静。

第三段:人情深厚(字数:250)。

陶渊明的诗中常常流露出对人情的深刻体悟。他心怀悲天地之大,愤社稷之不幸,对人伦、社会关系的体悟更是深入人心。“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这一句中,他用浑然天成的自然景物抒发了自己的愤怒和苦楚。他也教导我们要真诚待人,宽恕他人的过错,以宽容和善意去面对他人的不足。

第四段:对自然的敬仰(字数:250)。

陶渊明以“卧梅双桧”的方式来形容他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他对自然的敬仰和欣赏可见于《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他以淡远的心态融入自然,与天地同荣共舞。他教导我们要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享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宁静和平和。

第五段: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字数:250)。

陶渊明的诗词中流露出豁达的人生态度。他在诗作中多次表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比如在《归园田居》中他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句诗充满了期盼和向往,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他教导我们要对生活保持乐观的态度,积极向上地面对困难和挫折。

结尾(字数:150)。

陶渊明心得体会,将人生、自然、人情交织在一起,深刻反映了他对人生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思考。他的诗词具有广阔的价值,在今天依然教导着我们要珍惜当下,与自然和谐相处,善待他人,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自我,过上简单而充实的生活。

读陶渊明心得体会

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作品深受广大读者喜爱。通过阅读陶渊明的作品,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他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还能从中汲取到许多智慧和人生哲理。下面,我将分享我对陶渊明的心得体会。

首先,陶渊明的作品给予了我对自然的新的理解。在忙碌的现代社会中,我们时常与自然疏远,沉溺于喧嚣的城市生活,很少有时间去欣赏大自然的美景。而陶渊明的作品却经常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将自然融入到诗歌之中。通过他的描写,我感受到了自然的瑰丽和宏伟,这让我开始重新关注和欣赏自然。例如,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一诗中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让我对菊花和南山之美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在陶渊明的作品中,自然是如此丰富多样,每一幅描写都让人心生向往和敬畏。

其次,陶渊明的作品传递给了我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陶渊明在生活中经历了许多的挫折和困难,但他却能以乐观的态度面对一切。他的作品中透露出了对困境的坦然和宽容。例如,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一诗中写道:“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传递出了人生的无奈和坦然。我从中领悟到,无论遭遇什么样的困难和挫折,都应该坚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勇敢面对并努力克服困境。

第三,陶渊明的作品让我感受到了宁静和平和心灵的美好。在这个喧嚣的时代,人们追求的是速度和效率,常常忽略了内心的平静和宁静。而陶渊明的作品却体现出了他内心的宁静和平和。他的诗歌文字简约,却意蕴深远,给人以宁静之感。例如,在《饮酒》这首诗中,陶渊明写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让我深感只有拒绝浮躁,追寻内心宁静,才能真正体验到生活的美好。

第四,陶渊明的作品教会了我关爱生命和珍惜时间的重要性。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时常忽略了生命的真谛和时间的宝贵。而陶渊明在他的作品中强调了生命的可贵和时间的短暂。例如,在他的《归园田居》一诗中,他写到:“夜来幽梦忽还乡,小园茫茫夜无忧。春日悄悄话家山,暗中偷换巫峡云。”这让我意识到,生命和时间都是有限的,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刻,活在当下,不虚度光阴。

最后,陶渊明的作品激发了我对文学艺术的兴趣。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在语言上深沉含蓄,还在意境上独具一格。他的诗句如行云流水,字字珠玑,让人读之如沐春风。通过阅读陶渊明的作品,我对文学的魅力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激发了我对文学创作的兴趣。我希望用自己的文字传递美好,感动他人,成为一位有影响力的作家。

总之,阅读陶渊明的作品给予了我对自然、人生、宁静和珍惜的新的理解。他的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人生哲理,让我在浮躁的现代社会中重新审视和思考。通过和陶渊明的对话,我收获了心灵上的满足和启发,也不断提醒自己保持一颗真挚、乐观、宁静的心态。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我能够不断深入阅读并领悟陶渊明的作品,将它的智慧和温暖分享给更多的人。

读陶渊明心得体会

陶渊明,一个名垂千古的文人墨客。他的诗文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性的思考。作为一名读者,我们从陶渊明的作品中,沉浸在他对世界的独特观察和深刻洞察之中,也受益匪浅。通过读陶渊明的作品,我领悟到了一些人生哲理,这对我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陶渊明的作品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自然的力量和美好。他的诗文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在他笔下,山水描绘得如此生动,花草树木充满了生命的力量,动物们也有了自己的灵性。通过陶渊明的作品,我深刻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伟大和巨大的能量。这让我明白,自然是我们的朋友,我们需要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样才能够真正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快乐。

其次,陶渊明的作品告诉我,一个人应当追求真理和善良。陶渊明的诗文中,他对人性的思考和对伦理道德的追寻,让我深受启发。他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追求真实的情感和纯净的感情。这让我明白,纵使世事变幻,我们仍然应该时刻坚守自己的内心和价值观,追求真理和善良,才能够真正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此外,陶渊明的作品还教会了我如何面对挫折和困难。在他的诗文中,我看到了他对人生坎坷的描摹和对困境的思考。不论是身处逆境还是生活不如意,他依然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和积极的心态。这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告诉我,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挫折,我们都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相信自己,相信未来。困境只是人生旅程中的一站,只要我们坚持前进,就一定能够跨过这个臻。

最后,陶渊明的作品为我提供了一个思考人生的角度。通过他的诗文,我看到了他对人生的温情与浪漫、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他用他独特的方式描绘了人生的喜怒哀乐、生老病死,给了我很多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通过他的作品,我明白了人生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追求物质的成功,更在于从心灵深处去寻找和追求心灵的满足和人格的完善。

综上所述,读陶渊明的作品让我受益颇深。他的作品不仅赋予了我对自然的深刻观察力和感知力,而且引导我认识纯真善良对人生的重要性,激励我在面对困境和挫折时保持坚定的信念并积极面对。他的作品还教诲我从更宏大的角度去思考和认识人生。读陶渊明的作品如同沐浴在春风中一般,让我的内心得到了净化和提升。我将继续阅读他的作品,追随他的足迹,不断向他学习和进步。

陶渊明集心得体会

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文学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田园诗人之一。他的作品以田园牧歌为主题,充满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陶渊明集》是陶渊明的一部代表作,它包含了他的大部分作品和思想。读完《陶渊明集》,我深受感动,并对生活和人生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下面我将从诗歌的美、田园的乐趣、人生的感悟、行持的修养和对天人合一的追求等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陶渊明集》的体会和感悟。

首先,读《陶渊明集》使我感受到了诗歌的美。陶渊明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诗歌,他将自然界的美景、动人的情感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表达得淋漓尽致。例如,他在《桃花源记》中描绘了一个宛如人间仙境的桃花源,读者读后感觉如同亲临其境。这些诗歌作品使我领悟到了诗歌的力量,它不仅能带给人快乐和美好,还能引导人们思考人生的意义。

其次,陶渊明的作品让我感到了田园的乐趣。他深深热爱着田园生活,用诗歌将大自然的美景和宁静的生活状态表达出来。他在《归园田居·其二》中写道:“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田日边扉。”这些诗句让我感受到了宁静与自由,我仿佛看到了美丽的田园风光。陶渊明的作品让我怀念起小时候在田间地头玩耍和享受大自然的乐趣,我也渴望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田园。

第三,读《陶渊明集》让我体会到了人生的感悟。陶渊明的作品中,不乏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世态的批判。例如,他在《归园田居·其三》中写道:“灼灼桃李花,无言理芳菲,夫人生得意,须尽欢而散。”这些诗句表达出他对人生短暂和欲望无穷的深刻认识。通过陶渊明的作品,我学会了思考人生的意义,明白了过度追求欢乐和物质是无法获得真正幸福的。

第四,文集中也包含了陶渊明对行持的修养的思考。他在《归园田居·其一》中写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名言道出了他对于人们行为准则的看法。他认为人们应该以善行为准则,无论多么细微的好事都应该去做到,而不应因为善行微小而不去做。这种高尚的道德情操让我对陶渊明产生了深深的敬意,也激发起了我自己对于修养和行为准则的思考。

最后,陶渊明追求天人合一的理念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饮酒·其二》中写道:“机杼一脉落,青山尽可攀。”通过这些诗句,他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他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实现幸福的关键。陶渊明的诗歌使我明白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也唤醒了我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通过阅读《陶渊明集》,我深深感受到了陶渊明作为田园诗人的卓越才华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他的作品使我对诗歌、田园生活、人生哲学、行持修养以及与自然的和谐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读《陶渊明集》不仅让我感受到了美好的田园风光,还启发了我对于生活和人生的思考。陶渊明的作品将继续在我心中发出光芒,并让我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找到更多的意义和价值。

陶渊明集心得体会

陶渊明集是唐代伟大的诗人、文学家陶渊明的一部作品集。这部作品集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影响了后世文学创作。阅读陶渊明集,我深深体会到陶渊明的追求真理、热爱自然和关怀民生的情怀,以及对人生的独特见解。以下是我对陶渊明集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在陶渊明集中,我感受到了陶渊明追求真理的精神。他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对人性的剖析,体现出他对于真理的追求。在《归园田居》中,他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反思了人们在纷扰的世事中追求名利的虚荣心态。他提出“遗世独立”的理念,强调个体应该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安宁与自由。这种追求真理的精神,也启示了我要坚持探索真理,不被物质和欲望的诱惑所迷惑。

其次,在陶渊明集中,我感到了陶渊明对自然的热爱和崇拜。他以自然界的景物和动植物为题材,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与赞美之情。他笔下的山水、花草树木,都展现出生机勃勃、美不胜收的景象。在《桃花源记》中,他描绘出一个封闭自给自足的世外桃源,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种热爱自然的情感,激励着我去欣赏、保护和探索自然,感受到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恩赐。

再次,在陶渊明集中,我看到了他对于民生的关怀和思考。陶渊明在诗作中反映了社会的不公正和农民的苦难,他痛心疾首于社会的腐败和农民的辛酸。在《归园田居》中,他写到了农民因为苦力过度而身体力行,他倡导改革社会制度,减轻百姓的负担。这种关怀民生的精神,鼓舞着我穷人民的苦难和生活困境,关心社会问题,为改善百姓生活尽一份力量。

此外,在陶渊明集中,我认识到他对于人生的独特见解。他对人生的思考深刻而特别。在《归园田居》中,他揭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倡导追求内心的安宁而非世俗的名利。他强调人生的意义在于世事变幻中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淡然。这种对人生的独特见解,使我意识到人生无常的本质,告诫我要关注内心的培养,追求心灵的自由。

综上所述,陶渊明集中所蕴含的思想和艺术风格,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追求真理的精神、热爱自然的情感、关怀民生的思考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都展示了他作为一位伟大诗人和思想家的品质。读完陶渊明集,我对于追求真理、热爱自然、关怀民生和对人生的思考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于人生的理解和态度也发生了积极的变化。陶渊明集的艺术魅力在于对人性的思考与抒发,它不仅提供了美的享受,也引发了人们对于生活和人生的反思,具有深远的思想意义。

对陶渊明心得体会

陶渊明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诗文以深情诗意、清新自然而闻名。在我研读他的作品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他的人生智慧和价值观。陶渊明通过评述世事和表达心境,让人们明白了生活的真谛,唤起了人们对自然和人类情感的关注,使我们能够从中汲取力量并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与意义。

首先,陶渊明的作品让我感受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陶渊明的诗歌中常常描绘出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如“登临送目,非关目达。而今摇落,故园飘萧瑟。”这里的故园指的是家乡,而摇落的景色预示着秋天的到来。陶渊明笔下的自然风景让人感到一种平和和宁静,同时也让我明白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在拥挤喧嚣的城市生活中,陶渊明的作品让我看到了自然的美好,也激发了我对自然的热爱。

其次,陶渊明的作品给予了我对人生的思考和启示。陶渊明的生平经历曲折多变,但他依然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用他的作品传递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命运的坚持。他的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对人世间繁华和名利的批判,如“俗人多爱彼,吾辈安可知?逝如斯,翻似水。”这种对俗世的反思和巧妙的表达方式,让我深受启发,明白了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只有坚守初心,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和价值观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和意义。

此外,陶渊明的作品也反映出了情感世界的丰富和细腻。陶渊明的诗歌常常流露出对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他通过对亲友情感的表达,表明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重要性,并呼吁人们关爱身边的人。陶渊明的作品使我深深触动,加深了我对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的认识,让我明白了情感对于人类幸福和发展的重要作用。

最后,陶渊明的作品引发了我对人生意义和价值观的思考。陶渊明虽然经历了许多困境和挫折,但他依然保持了对精神追求的执着。他用诗歌表达对真理和人性的思考,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对人间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渴望,说明了他对善良、公正和人间美好的追求。陶渊明的作品让我思考自己的生活追求和价值观,使我更加坚定了追求真理和美好的信念。

总而言之,陶渊明的作品深深影响了我。通过阅读陶渊明的作品,我深深感受到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情感世界的关注。同时,他的作品也引发了我对人生意义和价值观的思考。陶渊明的智慧和价值观让我深受启发,坚定了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陶渊明的作品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让我明白了生活的真谛和温暖的存在。

陶渊明集心得体会

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被誉为“田园诗之神”,他的作品以深刻的哲理和优美的诗句闻名。陶渊明的诗歌作品中流露出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他的追求真理、向往自由的思想。通过阅读和研究陶渊明的作品,我深有体会地认识到他的追求和理念,也受到了他的影响。

首先,陶渊明的作品中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陶渊明生活在东汉末年,那个时期的社会风气混乱,官僚腐败,百姓生活艰辛。陶渊明在自己的诗歌中多次表达了对官吏的不满和对社会的失望。比如在《归园田居》中,他写道:“萧条当秋景,白露满渭关。柳色已葱郁,菊黄仍照眼。君谁留旧隐,归者此人也。”这些诗句流露出了他对当时社会的失望和对虚伪官僚的痛恨。在忍受社会现实的压力和不公正对待的同时,陶渊明也在他的诗中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渴望。

其次,陶渊明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可以从他的诗中体会到。陶渊明的诗歌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咏史,他以独特的视角和精细的描绘,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比如在《归园田居》中,他写到:“野望眺红豆,山青如貌新。自负湖海论,将安在陶钧。”这些诗句中陶渊明再现了他心中理想的生活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他认为大自然是清新、宁静和平和的,而社会则充满了病态和腐朽。他的诗歌可以被视为他逃避现实的手段,通过诗歌他把自己置身于美丽的自然环境中,寻求心灵的宁静。

再次,陶渊明的作品中展现了他对真理和哲学的追求。陶渊明是一个有思想的文人,他的作品中常常表达出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深入思考,以及对人生和意义的探寻。在《归去来兮辞》中,他写道:“青春以腐儒,志言行隐居。草萋已亭午,树密岂宴游。荷忧送余去,杨叶还我舟。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这些诗句传达了他对人生追求真实和追求自由的思想。他希望逃离现实的束缚,寻找属于自己的真理与意义。

最后,陶渊明的作品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阅读他的诗歌,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他的智慧和对人性的洞察力。他对自然的崇拜和对真理的追求,让我意识到了在生活中追求内心深处的真实和自由的重要性。他的作品也让我明白了诗歌的力量和人们对自然的热爱,这些都能够给我们带来内心的和谐和满足感。陶渊明的作品对于我来说不仅是一种文学,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和启示。

综上所述,陶渊明的作品中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自然的热爱。他的追求真理和追求自由的思想也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展示。通过阅读和研究陶渊明的作品,我加深了对他思想和理念的理解,并从中汲取了力量和启示。陶渊明的作品不仅是文学佳作,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和指引,给人们带来了思考和启发。我相信,陶渊明的作品会继续影响和启迪后人,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他的思想和意义。

对陶渊明心得体会

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一生都在追求真诚与宁静。他的诗歌和散文深受后世影响,使人们思考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在阅读陶渊明的作品过程中,我对他的心态和人生观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会。在我看来,陶渊明不仅是一个杰出的文学家,更是一个有着独特人生哲学的智者。

首先,陶渊明通过他的作品向我们阐述了一个追求真诚的人生态度。在他的诗歌和散文中,他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深深厌恶和内心的痛苦。他宁愿选择退隐山林,与大自然为伴,过简朴的生活。这种真诚和朴素的追求值得我们深思,陶渊明给我们上了一堂深刻的人生课。他让我们明白,成功和名利并不是人生的终极目标,真诚和内心的平静才是我们追求的真正意义。

其次,陶渊明的作品反映了他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倾慕。在他的诗歌中,经常可以见到他描绘起伏的山岭、清澈的溪流和花草树木。这些描写不仅展示了他对美的追求,更蕴含着他内心对大自然的敬佩之情。陶渊明崇尚自然,追求与自然的和谐,他相信大自然能够带给人灵感和平静,因此他喜欢融入自然的怀抱。他的作品也鼓励我们去欣赏自然的美,以及珍惜我们与自然界的关系。

第三,陶渊明的作品揭示了他对人性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力。他通过对人性的观察和分析,深入探讨了人心的善恶之辩。在他的作品中,他描绘了君主的贪婪和腐败、精明的商人以及愚昧的百姓。他用敏锐的眼光透视了人性中的弱点和欺骗,使我们更加警觉并思考我们自身的行为。陶渊明的作品不仅仅是文学的艺术形式,更是他对社会的关怀和忠告。

接下来,陶渊明的作品强调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他注重了个人修养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他的作品教导着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传达了他对于个人责任的强调。他告诫我们修身齐家后才能治国平天下,在个人层面做好自己的事情,才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陶渊明的作品激励着我们积极面对生活,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

最后,陶渊明的作品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和安慰。在他的作品中,他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对生活不易的痛苦。他的作品鼓励我们积极面对困难和挫折,在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他的寄托和写作能力使我们感受到人类共同的忧伤和喜悦,让我们看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

总之,陶渊明的作品不仅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更传递了他对追求真诚与自然的人生态度。通过阅读他的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智慧,从而对生活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他的作品引导我们正视内心,思考人生的真谛。陶渊明的心态与人生观无疑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启示和启发,他的作品值得我们深入研读和品味。

陶渊明心得体会

陶渊明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农学家。他不仅在文学创作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而且在农学方面也有一定的造诣。通过阅读陶渊明的作品,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他的心得和体会,也从中汲取到了许多宝贵的智慧。以下是对“陶渊明心得体会”的一些个人感悟。

第一段:陶渊明的独立思考精神。

陶渊明是一位具有独立思考精神的人。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对人生意义的追寻。他不仅在田园生活中找到了自己的宁静,也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洞察了社会的弊端。陶渊明的独立思考精神告诉我们,一个人应该有自己的判断力和思考能力,不能盲从他人,要以独立的眼光看待问题,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第二段:陶渊明的清廉公正品质。

陶渊明以其清廉公正的品质而闻名。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权势的痛斥和对清廉公正的呼唤。陶渊明对贪污腐败现象的深刻批判,使我深受震撼。陶渊明的清廉公正品质告诉我们,一个人应该保持自己的正直和真实,不受外界诱惑和贿赂。只有如此,才能做到公正无私,成为一个真正的有责任感的人。

第三段:陶渊明的勤劳朴实态度。

陶渊明在农学方面的造诣也是令人敬佩的。他对于农事的研究和实践,无不体现出他的勤劳朴实态度。陶渊明深知,只有辛勤地耕耘,才能获得丰收的果实。他的勤劳朴实态度告诉我们,在任何领域,都需要我们付出努力和坚持,才能取得成功。同时,他的勤劳朴实也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追求。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土地的热爱和对丰收的渴望,这种朴实的情感和态度深深感染了我。

第四段:陶渊明的劝学思想。

陶渊明一生非常重视教育和学习。他认为,唯有通过学习和思考,才能得到真正的智慧。因此,他在他的作品中不断呼吁人们要注重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陶渊明的劝学思想告诉我们,学习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至关重要。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思考能力。因此,我们应该珍惜学习的机会,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第五段:陶渊明的乐观人生态度。

陶渊明以其乐观的人生态度而闻名于世。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人生的积极向上的态度。他相信,人生道路上的坎坷和困难只是一种过程,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有好的结果。陶渊明的乐观人生态度告诉我们,面对困难和挫折,我们应该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相信自己能够战胜困难,迎接成功的到来。

综上所述,陶渊明的心得体会深深地影响着我。他的独立思考精神、清廉公正品质、勤劳朴实态度、劝学思想和乐观人生态度,无不激励着我追求进步和追求真理。我希望能够像陶渊明一样,始终保持内心的正直和真实,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永远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这样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和明亮。

陶渊明的心得体会

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篇在古代以至今仍被广泛阅读和引用。陶渊明的诗歌非常感性、自然和深刻,旨在展现一种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见解。这篇文章将探讨陶渊明生平与他的心得体会,并解析其思想对当今世界的启示。

陶渊明,即陶潜,是东晋时期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政治家和画家。他因出身名门士族而受过良好的教育,可是在他二十岁那年,因水灾和政治变故而离开了家乡,隐居在饶州江山。在那里,他采取了一种僧侣生活和田园生活的方式,他研究诗歌、写作、品茶、钓鱼,以及栽种果树等等。他生活的住所被称为“桃花源”,象征着他无欲无求、自我满足的生活方式。陶渊明在诗歌、文学、画作等领域都有出色的表现,他还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化财产,如《归去来兮辞》和《桃花源记》等。

陶渊明的作品慨括了他的心得体会,这些体会源自他对生命的独特看法和他对自然的深刻洞察力。陶渊明关注人生道路上的各种障碍,他认为有必要通过反省和沉思来消除这些障碍。他的诗中经常出现的是悲哀、痛苦和哀叹,但同时也充满了一种震撼灵魂的安慰和欣慰。他喜欢将自己的情感和内在体验融入自然万物之中,认为自然能够给予人们更多的理解和启示。

生命是短暂的,你必须努力经营它,面对它,珍视它,遵循陶渊明的建议,金典地表达出一个人如何在这个光景站稳脚跟,和如何在未来取得成功。陶渊明的作品反映了他深刻的观察和体验自然的能力,这种能力提醒我们去关注自然,去了解自己在自然界中的处境。此外,他反映了一个人在面对人生挑战时所需要的内在品格和决心,这样的品格和决心能指导人们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前进。

第四段:从陶渊明中汲取到的品质与精神。

陶渊明的作品包含了各种教导人们的品质和精神,如怀疑、思虑、决定和行动。陶渊明生活在一个具有挑战性和复杂性的时代,他的作品呈现出他在不断面临人生挑战和难题时的坚韧和强劲。他的作品也包含了社会责任、情感支持和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这些能够为现代社会提供参考和启示。

第五段:结论。

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之一,他为我们提供了解决各种挑战和之难题的思路和见解,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自然和生命。他的作品鼓舞我们勇敢面对生活和人际交往、关注道德和社会责任以及做出积极的改变和努力。我们要从陶渊明的作品中学习和感悟,思考如何把他的启示和思想运用到现代社会当中,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更多的收获和幸福。

陶渊明与苏东坡的归隐比较

陶渊明本不反对走仕途,相反,他当初是怀着“大济苍生”的抱负进入官场的,毕竟,知识分子实现人生价值最常见、最正统、最容易走通的道路就是当干部。但由于陶渊明不适应官场繁琐的显规则和潜规则,放不下“臭老九”的架子,不愿意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在理想和现实的尖锐冲突中,陶渊明最后选择了“守拙归田园”。辞职后地位没有了,俸禄没有了,趋炎附势的朋友没有了,虽勤于耕作,“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日子还是很清苦。但他“不戚戚于贫贱”,“衔觞赋诗,以乐其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陶渊明时代人少地多,没有环境污染,不难找到山清水秀的清静之所,他能够通过原始的农耕基本实现自给自足。但因为不求甚解,所以看的书多;因为辄饮必醉,所以喝的酒多。买书买酒在当时都是很奢侈的事情,增加了不少经济支出,所以,生活时常窘迫。好在那时文化人少,陶渊明在乡下更是稀缺资源,识个文、断个字、当个家庭老师之类的,还是有用的,加上乡风淳朴,总有人接济他,使得他能够忘机于世外桃源,从而给后世树立了高人逸士的形象。

六百多年之后的苏东坡是陶渊明的忠实粉丝,他真切推崇陶渊明的隐逸风度,发掘出其更多的美学价值。

与陶渊明相比,苏东坡的才学更全面,他既是书法家(宋四家之首),又是画家(如枯木竹石图)、美食家(如东坡肉)、服装设计师(如子瞻帽),其最突出的成就是诗文和词作,尤其是词作,苏东坡对当时流行的娱宾遣兴、依红偎翠为格调的俗词注入文人高雅的品格,特别是注入了苏东坡式的超脱、飘逸、思辨的情趣和节操,这种雅化的.词风,契合了当时社会的审美发展思想,影响深远。

苏东坡的才学积累和展示得益于北宋偃武修文的国策。当时文坛思想活跃,群星闪烁,文化人占据了社会上层。苏东坡立志报国,他思想敏锐,文笔犀利,胸无城府,口无遮拦。改革派上台他挑刺,保守派上台他也挑刺,甚至连国家最高领导人也敢揶揄,整个一个愣头“愤青”。同僚虽以敬佩或嫉妒的方式承认他的才学,但往往忍受不了他的个性。

苏东坡的一生像过山车,满腹经纶变成了“一肚子不合时宜”。他从高考成名开始,几十年多次下岗、待业、行政记过、降职甚至判刑入监,几乎“断了老头皮”,“破灶烧湿苇”的窘迫,“缥缈孤鸿影”的悲凉,“自稼躬耕”的艰辛,虽“长恨此身非我有”,但终未能“忘却营营”,一生没有远离仕途主线,最终在工作调动途中溘然长逝,“江海寄余生”“一蓑烟雨任平生”只是寄托于诗词中的理想,留给后人的不只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豪迈,更有“羡长江之无穷”、“人生如梦”的感慨。

陶渊明身心俱隐,是一个彻底的理想主义者。而苏东坡一直游走于理想与现实之间,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归隐,这更符合不同时代许多知识分子的思想和生活状况,其内心的纠结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受陶渊明、苏东坡们的影响,之后遭遇社会矛盾、仕途坎坷、生活困顿的文人士大夫不再完全服从于传统的儒家教化,反映到他们的文学作品中就是不再以官场为雅、仕进为雅,而是以山野为雅、归隐为雅。

陶渊明与苏东坡的归隐比较

一般认为,陶渊明的辞官归隐,是诗人不能“适俗”的个性决定的。真的是如此吗?陶渊明与此相关的自述都是真话吗?如果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了解陶渊明与东晋后期政治的关系。

《宋书》卷九十三《陶潜传》:

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稻,妻子固请种秔,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秔。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赋《归去来》。

但束带面见上级长官,在晋宋时代是通例,为何陶公如此难堪?这能构成他辞官归隐的原因吗?因为无论何时何地,辞官归隐对每个知识分子来说都属于重大的人生选择。我们试读《陶渊明集》卷五《归去来兮辞序》的相关自述: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缾无储粟一,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为小邑。于时**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媿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这段序文意在表明:

(一)做官是为了解决生活的困难,挣点钱花,因为他实在是太穷了;。

(四)作县令的好处是可以利用公田种粮食酿点酒喝;。

(五)当官毕竟是违背自己本性的,所以感到不舒服,这是辞官的精神原因;。

(七)“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表明在他担任彭泽县令期间没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发生,至于督邮下来巡视的事他根本就没提。

我们仔细审视诗人交待的这些情况,可以肯定其所述辞官归隐的种种理由都很难成立。试想:如果上级领导下来检查工作就辞官,如果自己感到行动不自由就辞官,如果有亲人去世需要奔丧就辞官,天下还有官吗?事实上,我们看陶渊明在担任彭泽县令期间的表现,可以发现与其说他是在做官,不如说是在表演,尤其是和老婆商量种地的事,没有他本人的广泛宣传,他人如何得知?如何能够进入历史学家的笔下?如果这不是陶渊明故意施放的刘玄德种圃灌园式的政治烟雾,那就意味着他是求田问舍的许氾了——但是,八十多天后他便离开他和妻子精心伺候的土地——那三顷公田本来就不归他们夫妇所有!我们不妨对比一下《晋书》卷四十九《阮籍传》关于魏晋易代之际的著名诗人阮籍的记载:“及文帝辅政,籍尝从容言于帝曰:‘籍平生曾游东平,乐其风土。’帝大悦,即拜东平相。籍乘驴到郡,坏府舍屏鄣,使内外相望,法令清简,旬日而还。……籍闻步兵厨营人善酿,有贮酒三百斛,乃求为步兵校尉。”

显而易见,陶公之求为彭泽县令不过是阮籍故事的翻版而已。但是,这绝不是王子猷种竹式的名士风流,而是在政治高压之下岌岌可危的人生命运中的良苦用心和巧妙安排,是一种调节、缓和人事关系的`特殊方式。而他所说的为贫而仕,实际上也是掩人耳目的言辞,意在消弭当朝权贵对他在政治上的警觉。因为陶渊明早年在政治上很有抱负。他说:“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历数古代贤士的不遇,也寄托了深沉的政治感慨。因此,陶渊明的出仕,尤其是投身于桓玄幕府,主要是政治选择的结果,在当时,他认为晋朝必败,桓玄必胜,其政治前途是一片光明的,故有此种选择;但是,他没有料到的是,桓玄集团会被刘裕消灭,由此他仕于桓玄的经历就构成了一个严重的“历史问题”。袁行霈先生在《陶渊明与晋宋之际的政治风云》一文中指出:“陶渊明先后出仕共计五次:第一次起为州祭酒,第二次入桓玄军幕,第三次为镇军参军,第四次为建威参军,第五次任彭泽县令。……第五次任彭泽县令,仅八十余日。即赋《归去来兮辞》,永归田里。求为彭泽县令这件事本身就是退出仕途的准备,而这八十余日他已脱离了政治斗争的漩涡。”而过去多数研究者大都认为,陶渊明第三次出仕是做了刘裕的镇军参军,第四次出仕是做了刘敬宣的建威参军。如此看来,陶渊明的政治选择是复杂多变的,简直就是肖洛霍夫在《静静的顿河》中塑造的葛里高利——一个在历史的阵风中飘摇不定、昏头昏脑、乱杀乱砍以致最后一无所成、一无所有的小人物。在东晋末年的混乱政局中,看风使舵的人物所在多有,但是,他们并非葛里高利式的“傻哥”,而是善于捞好处捞便宜捞资本的投机分子——具有清醒的理性的聪明的头脑,故能够随着政治势力的此消彼长和此长彼消而虚与委蛇,机捷多变,或与时俱进,或与时俱退,辗转腾挪,游刃有余,如著名的寒族出身的文人傅亮就是一个典型。《宋书》卷四十三《傅亮传》:“傅亮字季友,北地灵州人也。……亮博涉经史,尤善文词。初为建威参军,桓谦中军行参军。桓玄篡位,闻其博学有文采,选为秘书郎,欲令整正秘阁,未及拜而玄败。

义旗初,丹阳尹孟昶以为建威参军。”他成功地实现了由桓玄阵营向刘裕阵营的角色转换,最后成为刘裕的佐命功臣之一。但陶渊明的情况与他不同,就政治选择而言,陶渊明自始至终都属于桓党,而不是刘党。在以刘裕为代表的北府军事集团和以桓玄为代表荆楚政治集团对峙、拼杀的过程中,他的政治立场是坚定的,但是,他对这种政治立场的文字表达却是含蓄的委婉的不易为人觉察的,而这正是我们要考察的重点。关于陶渊明出仕桓玄一事,袁行霈先生在《陶渊明年谱汇考》中指出:“江陵是荆州治所,桓玄于隆安三年(399)十二月袭杀荆州刺史殷仲堪,隆安四年(400)三月任荆州刺史,至元兴三年(404)桓玄败死,荆州刺史未尝易人。渊明既然于隆安五年(401)七月赴假还江陵任职,则必在桓玄幕中无疑。陶澍等人讳言渊明仕玄,故于其诗义亦曲为之说,实不足据也。”袁先生的主要依据是《文选》卷二十六陶渊明《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途口》诗(以下简称为“《夜行》诗”)。事实就是如此,任何形式的遮掩都是徒劳的。陶渊明的这种仕宦经历是由浔阳陶氏与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县西部)桓氏深厚的历史渊源决定的。《晋书》卷六十六《陶侃传》:“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咸不解所以。后正会,积雪始晴,听事前余雪犹湿,于是以屑布地。及桓温伐蜀,又以侃所贮竹头作丁装船。”陶侃将军竹头木屑的故事是非常著名的,但他细心收集的竹头,却成为桓温伐蜀战船上的竹钉,这说明他们彼此是非常信任且默契于心的,其相与之深非同一般。桓温就是桓玄的父亲,陶侃则是陶渊明的曾祖父。《晋书·陶侃传》:“遣子斌与南中郎将桓宣西伐樊城,走石勒将郭敬。”桓宣是谯国銍(今安宿县)人,属于谯国龙亢桓氏的别族(参见王伊同:《五朝门第》附《高门权门世系婚姻表》之十五《谯国龙亢桓氏》及《谯国銍人桓氏》,中华书局2006年版)。而在讨论陶潜的政治立场时,陈培基先生指出:

元兴元年壬寅(公元402年)二月,桓玄终于引兵东下,攻陷京师,自为侍中、丞相、录尚书事,接着又自称太尉,总揽朝政。此行陶潜因其孟氏母去世在家居丧而没能参加。……但是,从他在守丧期间为外祖父孟嘉所写的传记——《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可以明显地看出他对桓玄在京师的显赫一时是极之向往的。……:“光禄大夫南阳刘耽,昔与君同在温府,渊明从父太常夔尝问耽:‘君若在,当已作公否?’答云:‘此本是三司人。’为时所重如此。”刘耽是桓玄的岳丈大人。《晋书》卷六十一有他的传:“桓玄,耽女婿也。及玄辅政,以耽为尚书令,加侍中,不拜,改授特进、金紫光禄大夫。寻卒,追赠左光禄大夫、开府。”桓玄给父亲的故吏与自己的丈人刘耽加官进爵的时间,正是陶潜为外祖父写传之前不久。所谓“本是三司人”者,就是讲:刘耽认为孟嘉如果还活着,也会当桓玄的三公之类的大官。这就十分清楚:正当桓玄显赫之时,陶潜特地为死去已经二三十年的外祖父写出这样一个传记,显然是有其深刻而奥妙的用意,说的是外祖父的事,表现的却是自己与桓氏集团的亲密关系。

从《孟府君传》可以看出,孟嘉与陶侃,孟嘉与桓温,孟嘉与刘耽、陶夔三人的关系,都非同寻常。我们再读陶渊明《夜行》诗:

闲居三十载,遂与尘事冥。诗书敦宿好,林园无世情。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叩枻新秋月,临流别友生。凉风起将夕,夜景湛虚明。昭昭天宇阔,皛皛川上平。怀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投冠旋旧墟,不为好爵荣。养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

江陵是楚国旧地,也是荆州治所。从诗题看,这首诗作于晋安帝隆安五年(401),这一年是辛丑,诗题的意思是:辛丑年七月回家乡浔阳度假,返回江陵时夜行经过途口。“遥遥”句,唐李善注:“西荆州也。时京都在东,故谓荆州为西也。”李善注释又引《淮南子》:“宁戚商歌车下,而桓公慨然而悟。”以及许慎《淮南子注》:“宁戚,卫人。闻齐桓公兴霸,无因自达,将车自往。商,秋声也。”这条注做得好,因为陶公正是以贤人宁戚自比,而以作为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比桓玄。《晋书》卷九十九《桓玄传》称桓温偏爱桓玄,“临终,命以为嗣,袭爵南郡公”,所以依照晋人的惯例,桓玄也可称为桓公,正如桓温以封临贺郡公被人们称为桓公一样。《晋书》卷八十四《刘牢之传》载参军刘袭痛斥刘牢之反复无常,有“今复欲反桓公”一句话,这个“桓公”正是指桓玄。李善注又引《庄子》“卞随曰”云云以及《论语》“长沮、桀溺耦而耕”和《周易》“我有好爵,吾与尔縻之”乃至曹植《辩问》“君子隐居以养真也”等语。卞随的话见《庄子·让王》:“汤将伐桀,因卞随而谋,卞随曰:‘非吾事也。’汤曰:‘孰可?’曰:‘吾不知也。’汤又因务光而谋,务光曰:‘非吾事也。’”(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69页)陶渊明巧妙地吸收古代经典作为本诗的“底文”,形成了一套深隐的政治话语,诗人意在表明自己仕于桓玄手下,既不是为了功名富贵,也不是为伐人之国而出谋划策,其真正的情志寄托仍在于归隐田园,养真于衡门、茅茨之下,以求得永恒的善名。其实,这些话语不过是诗人的托词而已,他说的并不是真心话!因为这种言说不符合其“中宵尚孤征”的劬劳于政事的当下状况。如果将《陶渊明集》卷一《答庞参军》诗与《夜行》诗对读的话,我们对这一点会有更深的理解。这首四言诗作于宋少帝景平元年(423)年冬。诗序说:“庞为卫军参军,从江陵使上都,过浔阳见赠。”这位庞参军当时隶属于江州刺史、卫军将军王弘(参见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第29页)。本诗第一段:“衡门之下,有琴有书。载弹载咏,爰得我娱。岂无他好,乐是幽居。朝为灌园,夕偃蓬庐。”所表现的思想情绪与《夜行》诗“闲居”等四句以及“商歌”等六句是完全一致的。本诗第四段:“嘉游未斁,誓将离分。送尔于路,衔觞无欣。依依旧楚,邈邈西云。之子之远,良话曷闻。”以及第六段:“惨惨寒日,肃肃其风。翩彼方舟,容与江中。勖哉征人,在始思终。敬兹良辰,以保尔躬。”与《夜行》诗“叩枻”等六句的描写也非常相似,尤其是“旧楚”的说法,直接来自桓玄。《晋书》卷九十九《桓玄传》载桓玄在奔败之后,“惧法令不肃,遂轻怒妄杀,人多离怨”,殷仲文建议他“宜弘仁风,以收物情”,玄怒曰:“汉高、魏武几遇败,但诸将失利耳!以天文恶,故还都旧楚,而群小愚惑,妄生是非,方当纠之以猛,未宜施之以恩也。”诗人写《答庞参军》诗,距桓玄于元兴二年(403)九月建号楚国之时,已经整整二十年了,诗人抚今追昔,深感物是人非,曰“依依”,曰“邈邈”,其对往昔岁月的眷怀昭然可见。

《文选》卷二十六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诗也与桓玄有密切关系。在诗题下,李善注引臧荣绪《晋书》曰:“宋武帝行镇军将军。”后人多据此认为陶渊明曾任宋武帝刘裕的参军。但《魏书》卷九十七《岛夷桓玄传》载桓玄的从子桓振在桓玄被杀之后,曾一度袭取江陵,“振自为都督八州、镇军将军、荆州刺史,谦复本职,又加江豫二州刺史”。陈培基先生据此指出:“这是一个重要材料。都督八州和荆州刺史是桓玄东下京师前的官职,由此可知镇军将军也是桓玄原有的将军名号。桓振袭用桓玄生前的官职和将军名号,显然是为了便于号召旧部,从而重整旗鼓。桓玄自任江州刺史之后,为进一步发展势力,曾派人四出与诸兄弟联系。当时他的从兄桓谦任吴国(今苏州市)内史。陶潜为替桓玄送信给桓谦而前往吴国,因此经过曲阿(今江苏丹阳县)。他从寻阳出发,沿长江东下,到了京口(今镇江市)就转入运河,驶向吴国,中途遇风而在曲阿停留。《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诗是此行的记录,也是陶潜出仕桓玄所作的第一首诗,当时他已三十五岁。陶潜对此行念念不忘。后来在《饮酒二十首》之十还写道:‘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道路迥且长,**阻中途。’从而可知,陶潜此行是到达了‘东海隅’的吴国,完成了联络桓谦的使命。……陶潜于晋安帝隆安三年出仕桓玄时,所当的官乃是参军。至隆安五年冬,陶潜因孟氏母去世而离开桓玄军幕,其任期虽然不满三年,但却是陶潜出仕时间最长的一次。”(《陶潜归隐真相新解——从陶潜与桓玄的关系说起》)他的这一观点是很值得关注的。《宋书·陶潜传》还说:“潜弱年薄宦,不洁去就之迹,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陈先生认为,所谓“薄宦,不洁去就之迹”,“这是史臣隐晦地交代了陶潜当过桓玄官吏的史实”,而“自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这是史臣明确告诉人们,陶潜的不复肯仕,是与刘裕有关”,这也是他文章中极精彩的一笔。

陶渊明出任建威将军刘敬宣的参军也与桓玄有关。今《陶渊明集》卷三有《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诗,乙巳岁为晋安帝义熙元年(405)。据《晋书》卷八十四《刘牢之传附子敬宣传》,刘牢之及其子刘敬宣在安帝元兴元年(402)三月归降于桓玄,所以刘敬宣也就当了桓玄的咨议参军,陶渊明结识刘敬宣当在此时,而出任他的参军,则当在元兴三年六月至元熙元年三月间。因为刘敬宣任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在元兴三年(404)四月,此时刘裕在湓口之战大胜桓玄,进据寻阳,而桓玄于元兴三年五月败亡。刘牢之反叛桓玄,窝窝囊囊地自杀了,被桓玄“斲棺斩首,暴尸于市”,“及刘裕建义,追理牢之,乃复本官”(《晋书·刘牢之传》),所以刘敬宣对桓氏仇恨极深,而对刘裕则颇为感恩。事实上,刘敬宣任建威将军之时已经是刘裕的人。刘敬宣是陶渊明通向刘裕的一座桥梁,尽管如此,陶公却没有继续向前走,而是当了一个小小的彭泽县令,在八十多天以后,就彻底辞官归隐了。此后,特别是在刘宋建国以后,虽然朝廷屡有征召,他再也不肯出仕,因为仕于桓玄的政治经历毕竟是一个“历史污点”,无论是晋朝的皇室集团还是刘宋皇室集团随时都可能以此为把柄整治他,陶公对此当然是心存顾忌的。

事实上,陶公求为彭泽令之举以及出任刘敬宣的建威参军的选择,无疑拉近了他与刘裕新贵集团的距离,足以解除刘裕对他的戒心;而随后的辞官归隐,又拉开了他与刘裕的距离,从而使自己从容淡出了政治斗争的漩涡。就当时的历史情况而言,作为业已覆灭的桓玄政治集团的一分子,或者说桓玄集团的余党,陶渊明必须妥善处理与刘裕集团和皇室集团的关系,这是他赖以生存的政治根基,否则,他就要人头落地,乃至殃及九族,倘若如此的话,在人类文学史上也就不会有陶渊明这个响亮的名字了。

事实上,陶渊明的文学成就与他的政治阅历也是密不可分的,因为一个不懂政治的人永远不会超越政治,一个没有政治情怀的人也永远不会有回归田园的梦想,陶渊明能够成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能够创写伟大的田园诗,也是由其政治阅历和政治素养所决定的。令人欣慰的是,陶渊明妥善地处理了当时复杂的政治关系,他是成功的,当然也是愉悦的,所以在将归未归之际唱出了“归去来兮”那凄美、潇洒、激越的人生音调。《庄子·缮性》:“古之所谓隐士者,非伏其身而弗见也,非闭其言而不出也,非藏其知而不发也,时命大谬也。当时命而大行乎天下,则反一无迹;不当时命而大穷乎天下,则深根宁极而待;此存身之道也。”陶公是深通这种“存身之道”的。当然,陶渊明能够免于荼毒之祸,不仅在于他善于自处,谋划有方,还与其曾祖陶侃将军对东晋王朝的卓越贡献以及族叔陶夔在朝中的呵护密不可分,如果没有祖先的这份荫蔽,如果他朝中无人,他想轻轻松松地洗刷自己的“历史污点”,他想随随便便地混个县令干干,他想平平安安地还乡隐居,吟诗作赋,那简直是白日做梦!历史证明,陶渊明选择归隐的道路是很有远见的。

从义熙三年(407)开始,刘裕对桓玄的余党进行了残酷的迫害和诛杀,这种政治清洗是极其残酷的,有时不分青红皂白,难免扩大化,所以有很多人死于非命。而陶渊明早在义熙元年就已经摘清了与桓玄的瓜葛,并彻底脱离了桓、刘两党斗争的是是非非,正所谓“久在樊笼里,复得反自然”(《归园田居》五首其一),他的轻松,他的喜悦,他的幸福,如果不了解上述的政治背景,我们根本是体会不到的。因此,我们很有必要重温一下袁行霈先生对陶渊明的精彩论断:“他在政治斗争中当然不是一个风云人物,但在政治风云中却也不甘寂寞。仅仅用亲老家贫解释他的出仕,显然是不够的;仅仅用生性恬淡解释它的归隐,也是不全面的。他在政治漩涡里翻腾过,他的进退出处都有政治原因。把他放到晋宋之际的政治风云之中,才能看到一个真实的立体的活生生的陶渊明的形象,并通过这个典型看到中国封建时代一类知识分子共同的幻想、彷徨和苦闷。”(《陶渊明与晋宋之际的政治风云》)这才是真实的陶渊明——被后人称为“乱臣贼子”的桓玄的幕僚和朋友——一条在大军阀刘裕(此人在后来在篡晋的前后谋杀了两位皇帝)的政治大清洗中侥幸逃生的小鱼。

乞食陶渊明

陶渊明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文学巨匠,他的文字不仅流传千古,更是被誉为“民间文学的始祖”。而乞食陶渊明也成为了他艺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个短暂却奇特的阶段里,他通常会扮成乞丐,游走于山林间,以了解世间百态。今天,我们将探讨乞食陶渊明给我们带来的何种心得体会。

第二段:寻找真正的自我。

乞食陶渊明的经历让他接触了许多不同的人和生活方式,也在这个特殊的状态下,他开始更好地寻找自己的真正自我。在这个全新的环境中,他不再按照俗世标准定下自我价值,也不在意别人眼中的恶言恶语,他开始关注内在的自我。这种寻找真正自我的经验,对于现代社会中的很多人来说,可能是很艰难的,但对于陶渊明而言,却是启发他成功的关键所在。

第三段:珍惜当下。

“流浪可能是最好的旅行”,摆脱社会束缚,抽离异端,回归自然,成为了陶渊明乞食的初衷。身处大自然中,他开始感受到生命的美好,而这和现代社会中被繁琐而复杂的信息所苦恼的人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珍惜生命中每一刻,每个新的人、每个新的事情,都让他感受到生命的奥秘。这种感受,对于现代人来说,往往成为了唯物主义的“过时”的情感,但在陶渊明的眼中,却是如此重要。

第四段:建立间人关系的艺术。

在乞食的这段时期里,陶渊明不仅仅体验了人生的真谛也学会了和人的相处之道,在他的眼中,任何人都是有价值的,不论是贫穷与否,都应该尊重彼此。他也因此建立了更好的人际关系,这是他成功的又一个关键所在。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往是被利益所摆布、利用和否认的。但陶渊明的经历向我们证明了一个事实: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不需要装腔作势,而只需要真诚地面对每一位人类。

第五段:结论。

陶渊明乞食的经历是他成功的关键所在,也是他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尝试着从陶渊明的经历中寻找一些不一样的启示,我们相信,这些启示能够帮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珍视当下生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进而成为一个富有心灵深度的人。在这个充满责任和挑战的当下,重拾过去的模式和僵化的思考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以陶渊明这个值得我们尊重的爱好者为榜样,让我们尽可能地探索生命的真谛,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

陶渊明为辞官归隐

少年时代的陶渊明颇有几分“大济于苍生”的抱负,也很希望建功立业。作为东晋王朝大官僚的后裔,他必然受到儒家用世思想的熏陶,有着远大的政治理想。家族的历史激发了他的宏志,但儒家“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观又一直知道他去追求理想的政治和高尚的人格。然而,时代呈现给他面前的则是等级森严、政治纷扰、仕途险恶,充满着恐怖、黑暗、腐败及政权走马灯式血腥更替的乱世。封建门阀制度使得当时人才的选用、进退、,根本不是德才为依据,而要看门第的高下,门阀十足垄断了高官要职,造成了“出身庶族寒门的人在仕途上难得到发展,而陶渊明的曾祖虽以军功官至大司马,但本身并非门阀士族,到了陶渊明这一代,连这样的驾驶也没落了。门第的低微决定了陶渊明无法无法跻身于东进东晋高层统治集团,实现自己的抱负也是十分渺茫的。而此时的东晋政治又极其德尔腐败,总是内部的斗争,军阀对政权的野心,不断引起血腥的杀戮乃至激烈的火并。近代的文人们成为政治漩涡中的牺牲品,或死于战乱,数量之多令人吃惊:在人命危浅、朝不保夕的社会里,于是为全身而隐遁便成了很现实的问题。在《与子俨等疏》中就有说道自己不肯逢欢机巧,若继续为官,难免重蹈嵇康、露氏兄弟等人的覆辙,因而竭力辞官归田。既然现实抛弃我,我也抛弃现实,所以看惯了战乱篡夺、阴谋的陶渊明,为避祸保身,其政治雄心也不能不有所消减。

二.本质性情使然。

热爱自然是他的天性,他拥有一颗善于体会自然之美的纯洁而敏锐的心灵。不必名山大川,极平凡的景物在他眼中一样美不胜收。就连愉柳垂阴、鸡犬相闻这样普通的农家景致也能深深地将他打动。陶渊明性情使然,为官时不为五斗米折腰,为民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性质自然的他,跻身仕途就等于甘心当别人的奴隶,再也没有率性任真的自由。屈节以保全,着对于陶渊明来讲是最痛苦不过了。所以陶渊明的最终归隐是个痛苦、艰难、迫不得已的选择。

三.猛志难呈,干进受挫的无奈。

纵观陶渊明的医生,其间曾有四次求仕人的经历,却终以心灰意冷而草草结束。其间由出仕到人仕,再出仕到再入仕,这出仕和归隐的反复,实际上市一次次复杂的心理煎熬过程。

文档为doc格式。

陶渊明作品心得体会

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家,其作品承载了他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在陶渊明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真理和善良的追求,他赋予自然和生活以深刻的意义。以下是对陶渊明作品的心得体会,希望能与大家分享。

首先,陶渊明的作品以自然为主题,传递着他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在《归园田居》中,陶渊明描述了自己远离尘嚣,回归乡村的生活,与自然为伴。他倡导人们追求简朴的生活,体验自然的美好,并通过与自然的交流来获得心灵的宁静和安宁。在他笔下的自然,展示出无限的生命力和智慧,启示着人们如何应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陶渊明的作品让我意识到,与自然和谐共处是实现内心平静和快乐的重要途径。

其次,陶渊明的作品强调人的自由和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在《桃花源记》中,陶渊明讲述了一个理想的社会,在那里人们不受束缚,过着自由而平等的生活。他揭示了社会现实的扭曲和人性的弱点,并提出了我们应该摒弃功利主义和权力欲望,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善良。通过陶渊明的作品,我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坚守自己内心的真实和善良,才能找到真正的自由和快乐。

再次,陶渊明的作品反映了他对社会不公和人民疾苦的关心。在《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中,陶渊明讲述了他在寻找有真知灼见的人时,没有遇到一个令他满意的人,深感社会道德的沦丧。他对人们追逐名利和权力的现象深感忧虑,并倡导人们清心寡欲,追求道德和精神的升华。陶渊明的作品唤起了我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并让我意识到每个人都应该为社会的公正和和谐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后,陶渊明的作品给予了我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启示。在《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写到了生命的短暂和世事的无常。他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的幸福,不要因功名利禄而迷失自我。他呼吁人们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善良,以此度过一生。陶渊明的作品让我感受到了人生的真谛,激励我要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并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求内心的平静和快乐。

总之,陶渊明的作品充满了智慧和温暖,他通过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陶渊明的作品引导人们关注自然、珍惜生活、关心社会,不断追求真理和完善自我。他的作品深深触动了我的内心,教会了我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善良。扑朔迷离的现实中,陶渊明的作品给予我指引,让我更加坚定地追求真善美的价值观,成长为一个有益于社会和他人的人。

乞食陶渊明

初入世界,我们对于现实社会的冷酷和无情充满疑惑和不解,而我们也常常陷入一种颓废和灰暗的情绪中,若能用一种朴素而真挚的态度面对生活,我们便能淡化犬儒主义的颓废,迎接积极向上的人生。在古代文学中,有着一个乞食的雅士——陶渊明,他以朴素而真诚的生活态度取得了人生的真谛并感获生命的智慧。今天,我们就一同以陶渊明乞食的身份探索,领悟他的人生哲学与境界,找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第一段:细读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带来的哲思启示。

在《归去来兮辞》一篇中,陶渊明以“归去来兮”为主题,用朴素而深刻的语言,表达出了自己对于现实社会的反思和对于内心深处归宿的渴望。在咏史怀古的基础上,表达了对人生本质的思考。作品中不同寻常的诗歌形式和缤纷的意象裹挟着陶渊明对内心广阔的思考,清晰地折射出一种回归本真,对自我打造的人生设计观。而我们也能从中深深获益,明白回归本真的价值和意义。

第二段:善化苦痛,从“乞食”中体悟人生的真谛。

陶渊明之所以能取得生命的智慧和价值,不仅在于他的文学才华,更在于他内心的慈悲和善良,一颗还原本真的心。在《归去来兮辞》中,他讲述了他乞食的经历,而在这过程中他并未沉溺于物质的匮乏和痛苦,反而从中领悟到了珍视生命的真理。他用做人的内涵,成为了他安身立命的根基。我们也可以从中领悟,善化苦痛,追求一种包容和超越的人生哲学与境界。

第三段:以慈悲心温润世界。

陶渊明不仅关注自己的人生,更以慈悲和温润的心态,关怀他人的生命。而正是这种内心的滋养,赋予了他朴素而真挚的文学特色。读陶渊明,感受到内心的升华,面对世界的冷酷与无情,我们需要以慈悲心对待世界,用善良和关爱温暖他人、温润自己,成为一个温暖的人。

第四段:在自然中寻求心灵的寄托。

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向我们表达了一种寻求心灵寄托的精神。他不仅通过乞食和归隐来避世只羡仙鹤,更从自然中寻求生命的内涵。他寄情山水间浑然天成之美,从中汲取生命的奥秘。而我们也可以从中明白,自然是我们理清思维和情感的最佳舞台,我们可以在自然中寻求自我并进而汲取生命的经验。

第五段:生命的智慧,浸染我心。

生命是一份馈赠,是一份值得格外珍视的礼物。陶渊明从生命中领悟到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获得了精神上的丰盈。他以文学和哲学创作为自己的生命意义和价值,用文字和书卷中描绘出他对人生、社会和生命的理解,用别人的眼睛看清自己的心。而我们也应如同陶渊明,认真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意义,去领会他对待生命的态度,给自己的人生添加一份智慧和珍视。

结尾:在陶渊明的笔下,我们看到了一种平和安详的人生质感。通过他朴素而深刻的笔触,我们领略到了生命的馨香,也深切意识到了生命的宝贵。知道了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和如何去珍视这份生命馈赠。所以,我们应当用陶渊明的生活方式去探寻属于自己的人生,去追索生命本真的意义,做一个温暖、开朗,自适应的人,让生命更加精彩。

陶渊明辞官归隐作文

“隐”,即仕的对立面,是相对于仕的隐,脱离开仕,也就无所谓隐。“隐”和“仕”都是一种处世的态度,即出世或入世。“归”是渊明诗文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字,如“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归园田居·其一》),“遂尽介然分,终死归田里”(《饮酒·其十九》),“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归去来兮辞》)等。“归”,主要解释为“返回”之意,“归隐”即返回到“隐”这种处世态度或处世方法,也即“出世”。从“返回”一词中可简要概括出陶渊明的人生历程:出世(居田)——入世(时仕时归)——出世(归田)。在其《饮酒·其十九》中写到:“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从中也可知道,陶渊明是在学仕之前先已在田园之中,所以他的归隐是名副其实地回到了自己的本源,而“投耒去学仕”反而是学着过的一种生活,一种不自然的生活,违背自己本性的生活。“情结”意为“心中的感情纠葛”或“深藏在心底的感情”,“归隐”正是陶渊明“深藏在心底”的一份情。这可从他的诗文中来求证:

(一)“居官”时期的归隐情结。

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他从小就爱好大自然,对世俗的事情不甚留心,不感兴趣。不过,年轻时代的陶渊明也曾抱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八首·其二》)的雄心壮志,他在《荣木》一诗中还写到:“先师遗训,余岂云坠?……千里虽遥,孰敢不至!”所以后来,陶渊明出仕了,但在居官过程中,他却一再留恋山泽乡居的生活,时仕时归。

陶渊明是在二十九岁时去江州做祭酒,但没有做成什么事情却看到了许多官场之弊,深深打击了他的自信心和少壮时期的热情。所以,他很快就辞官归田。“遂尽介然分,终死归田里”是他当时就下过的决心,也曾想坚持下去,但此时的陶渊明毕竟年纪尚轻,内心还埋藏着希望之火,再加上朝廷中又发生了一些“良性变化”[5],重新激起了陶渊明“大济于苍生”的壮志豪情。于是,闲居了几年后的陶渊明,在三十多岁时再度出仕。但这一次,他依旧不是一路欢欣,而是对官场生活越来越表现出明显的抵触情绪,退隐之心更是与日俱增。且看《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诗》二首:

其一:行行循归路,计日望旧居。一欣侍温颜,再喜见友于。鼓棹路崎曲,指景限西隅。江山岂不险?归子念前途。凯风负我心,戢枼守穷湖。高莽眇无界,夏木独森疏。谁言客舟远?近瞻百里余。延目识南岭,空叹将焉如!

其二:自古叹行役,我今始知之。山川一何旷,巽坎难与期。崩浪聒天响,长风无息时。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兹?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当年讵有几?纵心复何疑。

这两首诗写于晋安帝隆安四年(400),陶渊明36岁(据王瑶编注《陶渊明集》),他此时是桓玄的幕僚,作为桓玄的使者到建康(南京),请求获准发兵讨伐孙恩[6]。从诗歌描写的情形来看,他这次赴京虽然履行了使命,但回来时的情绪却十分不好,诗中通过征途中遭风浪、阻穷湖而不得尽快到家的苦恼,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厌倦官宦生活,向往田园生活的感情;又以归路与旧居相对,以行役之苦与园林安静美好使人留恋作比,表明他对出仕做官所抱的厌倦态度。在萧统的《陶渊明传》中有记载,陶渊明当时到了京都建康之后,由于亲眼看到了司马道子父子及司马尚之兄弟挟制皇室和他们的专横暴虐,看到了司马道子、司马元显与桓玄的矛盾实质上不过是各派势力之间的权力争夺等等,陶渊明不仅对朝廷失去了信心,对桓玄也起了疑虑。这样,他原先内心的热情消退了,越发感到这次行役没有意义,甚至后悔当初的出仕,又转而思念起园林,想重新回去隐居了。“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当年讵有几?纵心复何疑。”这正写出了他当时的心境。

但这次的辞官归隐,没有像辞去江州祭酒那样容易,陶渊明的心中充满了欲隐而不能隐的痛苦,而在仕与隐的矛盾中更加大了他归隐的趋向。“遥遥从羁役,一心处两端。……萧条隔天涯,惆怅念常餐。慷慨思南归,路遐无由缘。……”(《杂诗三首·其一》),“闲居执荡志,时驶不可稽。驱役无停息,轩裳逝东崖。……荏苒经十载,暂为人所羁。庭宇翳馀木,倏忽日月亏。”(《杂诗三首·其二》)时光悄悄飞逝,而诗人仍陷在“心为形役”的“尘网中”不得自由,在用诗歌来寄托悲凄之情的同时,陶渊明的归隐情绪也越来越浓。“闲居三十载,遂与尘事冥。诗书敦宿好,林园无世情。如何舍此去,遥遥至南荆?……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投冠旋旧墟,不为好爵萦。养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在诗文中,陶渊明一在表示辞官之愿和在田园中从文立善的决心。

陶渊明的第三次出仕是在刘裕帐下任参军。这次出仕的原因更多是由于“畴昔苦长饥”,才“投耒去学仕”,所以从一开始,陶渊明就没有抱太多的热情。且看他的《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一诗:

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时来苟冥会,宛辔憩通衢。

投策命晨装,暂与园田疏。眇眇孤舟逝,绵绵归思纡。我行岂不遥?登降千里余。目。

倦川涂异,心念山泽居。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

本诗写于晋安帝元兴三年(404),陶渊明40岁,本诗是在他去赴任刘裕的参军的途中所作。在路途中,船在向前行,但归思却把诗人向后拉。异乡的景物没有使诗人感到新鲜,却使他感到厌倦,因为诗人心中所怀念的,是身着粗衣也欣然自得的田园生活,田园笔耕的`素志,才是陶渊明内心的真正寄托。自由自在高飞的鸟儿,在水中轻快地游来游去的鱼儿,都使他这个有了俗务缠身、不得自由的人感到惭愧。所以诗人强调他是“暂与田园疏”,表示“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他最终要回到田园隐居。这一次,陶渊明更加坚定地确定了他最终的人生归宿--归隐田园。

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初,陶渊明离开了刘裕幕府回到了浔阳,在当时任江州刺史的刘敬宣麾下做参军。同年三月,陶渊明作为刘敬宣的使者到京师给刘裕送辞职表,途中写下了《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这首诗:

我不践斯境,岁月好已积。晨夕看山川,事事悉如昔。微雨洗高林,清飙矫云翮。

眷彼品物存,义风都未隔。伊余何为者,勉励从兹役?一形似有制,素襟不可易!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终怀在壑舟,谅哉宜霜柏。

在诗中,陶渊明再次表达了要永久归田的决心,对自己抛弃田园生活而走仕宦之路一再提出怀疑甚至自责,表示“素襟不可易”,即自己归隐田园的素志不可改变,并表示自己的德行要像霜中挺拔的松柏那样坚定高洁。不难看出,陶渊明的归隐决心是越来越大。终于,在他41岁的这一年,从彭泽县令任抽身归隐后,躬耕垄亩,再不出仕。他在《归去来兮辞》中写到: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开头两句,如大声疾呼,如大声棒喝,这是诗人对自己发出的召唤和命令。诗人把自己13年中的仕途生活,看作是失路人走过的一段“迷途”,可见痛悔之深。而对即将到来的田园生活则向往之至,情怀急切,语调轻快,不难想象诗人当时的心情。

陶渊明出任彭泽县令为期甚短,他辞官的原因是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最早见于沈约的《宋书·隐逸传》,后来萧统作的《陶渊明传》也有类似的记载,“渊明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在亲故的劝说下,决定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适逢郡督邮来县视察,县吏说:“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息:“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当即解绶去职,在任仅八十余日。《归去来兮辞》就是这件事实和这番心理的自白。他在辞的序言中写到:

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出仕彭泽令,本是为了温饱,但卑躬屈膝的官场生活与渊明的个性到底不相容。几经体验,他终于感到挨饿受冻尽管痛苦,但是违背自己的本性更是难以忍受。为了填饱肚子而勉强从仕是错误的,有愧于自己的“平生之志”。陶渊明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回到田园后更穷了,甚至不得不去乞讨,但他的心却宁静了,因为在隐居生活中他找到了心灵的归宿,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