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的读后感(汇总17篇)

时间:2023-12-12 21:30:29 作者:笔尘

读后感是对读物中的人物、情节和背景等要素的理解和交流。以下是一些读者们对经典作品和现代小说的读后感,它们或许能够激发你对文学的热爱和探索。

《天龙八部》读后感

天龙八部一书由金庸创作,是一本长篇武侠小说,写了江湖和皇室之间的矛盾,相信大家都看过其拍成的电视。下面小编带来的是《天龙八部》读后感:读君一部书,湿我三卷纸。

前几日忙于处事务,碰到一个技术上的难题,百思不得其解。我索性眉头一轩,放下手头事情,看一遍金庸先生的小说《天龙八部》吧。

看完一部书,留下点笔记,以做自得吧,估计余生再没时间重读这部大作了。

不记得多少年前看过《天龙八部》了,当年还把它的章节题头背下来了,简直就是一首好词!比如:“水榭听香,指点群豪戏”、“杏子林中,商略平生义”、“胡汉恩仇,须倾英雄泪”、“千里茫茫若梦,双眸粲粲如星”、“塞上牛羊空许约,烛畔鬓云有旧盟”,这些词至今记得,由衷佩服金先生的诗词功底!

恰逢国庆假期,连续两天,读到深夜12点多才睡去。早上起来,眼泡发肿,还要再看。发誓中午要睡一下补个觉,结果等到中午了,还是想加快看完小说,以便去做自己本该做的正事。但是欲拔不能,如同好食者大盆吃肉,如同好玩者沉迷游戏,看来这好书也是害人不浅,让我不能自拔啊!

这部小说的精彩绝妙就用不多说了,网上一片赞誉之词。《天龙八部》成书于一九六三年,那时我都没有出生,如今55年过去了,这部巨作依然不老长青,让一代又一代中国读者着迷,可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经典大碑。

反观我前些时候看过一半的《基督山伯爵》,太不好看了,味同嚼蜡,最后被我半途而弃。看来东西方文化差距真大,难怪外国人评《天龙八部》的文字让我捧腹大笑,有心者可以豆瓣网上找一找。《基督山伯爵》被某些人吹嘘为世界故事书上的扛鼎之作言过其实了,我看扛虚竹的一半都扛不起,更别说扛乔峰了。

《天龙八部》小小的遗憾是,我感觉有两处为他人代笔,与整体上古色古香的典雅文风不相符合。比如慕容复和丁春秋客店打斗的那一场戏,不仅文风不符,而且讲的故事不好看,如同绘画没有亮点一样。后来我看金庸的修订版说明里面果然提到了这是倪匡代写的一部分。

还有一处我感觉文风颇有不同,不知是否他人代笔导致。比如段正淳的老婆和段延庆私通有一段字:

“投身在他怀里,伸出像白山茶花花瓣般的手臂,搂住他的脖子……淡淡的微云飘过来,掩住了月亮,似乎是月亮招手叫微云过来遮住它的眼睛,它不愿见到这样诧异的情景:这样高贵的一位夫人,竟会将她像白山茶花花瓣那样雪白娇艳的身子,去交给这样一个满身脓血的乞丐”

上面这些话意思是讲得很明白了,可是失了含蓄和古色古香的精致,这该是古龙梁羽生的语言,不是金庸的语言。

《天龙八部》最大的遗憾是对江南慕容的人物描绘问题。如同绘画,作者对慕容复的描绘既不突出,也不丰满,而且画错了。

其一,说他不突出是因为段誉、乔峰,还有虚竹,都作为主要叙事角度讲过,甚至连游坦之也是,都从他们的角度来讲过所经历之人事,但是江南慕容就没这个待遇,这是其一。

其二。对慕容复的人物形象描述不够丰满,他就是和苏星河下了一盘棋,和丁春秋打了一场架,再和另外一些人也打了几场架,还被乔峰扔在地上摔了个四脚朝天,差不多就这些了。我印象最深的画面,也就是对江南慕容描绘最好的只有两处,一处是:他复国梦破,坐在坟头发疯了那一幕。还有一处是借旁人之口,说明他少年时以指伤人、武艺高强的那一幕。总之,慕容公子的着墨太少。

第三点,也就是对江南慕容最大不公平之处,就是把他描绘成了一个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之徒。倘若作者开场就如此描绘那倒也罢了,可是作者用了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写作手法,铺陈式讲了江南慕容的手下包不同、风波恶是如何的英雄好汉,又描绘了王语嫣是如何爱慕他这个表哥的.,那作者就应该顺着这个思路,将慕容复描写为一个壮志难酬最后疯癫的英雄好汉呀!如同绘画,要画一位英雄,先画了衣带飘飘,再画了腰佩长刀,最后画到脸上来却画了一个小丑的脸,真是无端糟蹋了一副好画呀!所以说对江南慕容形象的刻画失败是本书最大的败笔!为什么要黑化慕容氏呢?这种不顺着作者已有的笔意而逆行的手法不仅虎头蛇尾,而且让独者读起来心塞,想必也让作者写起来别扭。

是否如下这样写慕容公子更好呢?再花开一朵,单写慕容复与吐蕃或者本朝廷之间的一大段纷争,最后复国无望而疯癫,这样人物形象就正面化了,女读者们就多了一个丰神俊朗、壮志难酬的慕容公子了,本书就多了一个让人扼腕叹息、惆怅三日的男主角了,岂不更妙?!

还有个问题,就是美人花落谁家的问题。多年前我看过旧版《天龙八部》,结局是王语嫣和段誉走到一起了,可是今年我再看的这个21世纪版本,王语嫣最后改为陪着慕容复了。可能是金庸先生离婚之后,又经世事磨砺,心境不同而改成这个“红颜刹那芳华、心魔褪去是真”的结局。但是旧版的读者不乐意啊!他们说段誉经过那么多磨难,还不能抱得美人归,这结局太不圆满啦!那么这件事元芳怎么看呢?元芳以为,就该如上所述,先把慕容复形象刻画好,最后再让王语嫣花落慕容家,即使爱人已疯仍对他不离不弃,这个结局更合理,也更能打动读者。

作者写书,必有感情代入。估计金庸是把他的感情代入到段誉身上的。80岁的金庸来改,把王语嫣改给慕容复了。我相信,若30岁的金庸来改,肯定又会把王语嫣改给段誉了。可惜,我们都回不到自己的30岁了。

整部小说,让我眼眶含泪的至少有三次,湿了三张纸巾,是替乔峰流的英雄泪和儿女情。

读完小说,河边回味。还是脱离武侠世界,回到现实中吧。河水碧绿,杨柳柔波,桂香沁人,一对夫妻正在河边摘桂花,一位长者正在逗孙子玩。

若有得罪金庸老先生之处,见谅。

天龙八部读后感

塞上牛羊,终成世间最美誓言。

年少时,特别喜欢读金庸,江湖风云诡谲,故事荡气回肠。金庸的书中,有各型各色的侠客,各种各样的爱情。侠客最喜欢乔峰和令狐冲,论武功他们两个也许并不是书中最出色的侠客,胜在个性突出,为人处事坦荡,豪情万丈。在爱情故事上,令狐冲与小师妹,圣姑之间情感太过复杂,引发了读者之间太多的争议。他们的发生在那样一个江湖中是完美的:失意的侠客,青梅竹马的小师妹,名动整个江湖的圣姑,他们之间种种峰回路转,情感纠葛读起来真的酣畅淋漓,为他们忧愁为他高兴。但对于爱情本身来说,觉得不够动人,甚至到最后扔缺少那种一心一意的认定彼此的感觉,总有种命运让他们这样在一起共度余生的。

其实书中最完美的爱情应该是郭靖和黄蓉,太过动人,太过完美,可遇不可求。而最让人难忘,惋惜的就是乔峰和阿朱,每每想到他们之间,都觉得黯然神伤。《天龙八部》的精神内核就是“求不得”,他们中的每个人最后都没有求仁得仁,每个人都过得很痛苦,都没有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而乔峰和阿朱更是如此,命运曲折离奇,他们那么重视对方,还是最终失去了彼此。

乔峰和阿朱的故事在书中描述很短,天龙八部一共50章,阿朱和乔峰在第15章“杏子林中商略平生义”初相识,在第二十三章“塞上牛羊空许约”中伴随着阿朱香消玉损结束,阿朱陪伴他的乔大哥走过了人生中最痛苦,迷茫的一段时间。在杏子林初相遇,那应该乔峰人生开始落魄的一天,虽然凭借过人的谋略,平息了丐帮内部的叛乱,但身世之谜被揭开。

回到一千年以前,宋辽平息了百来年之后,矛盾开始凸显的耶律洪基时代,这样的身世带给他的痛苦现代人是无法去想象了。他们命运出现交际,但并不是其他情爱小说中那样惊鸿一瞥,一生一世。他们之间的匆匆而过,别了彼此,如果不是命运的齿轮一直轮转,他们应该再不会有交集。阿朱继续是姑苏慕容的高阶大丫头,而乔峰则是踏上寻找带头大哥的道路。命运从来不会善罢甘休啊,要不就没有那么强大的力量,而乔峰的悲剧性也会大打折扣,天龙八部的整体悲剧基调的色彩就会被削弱。

于是他们在少林寺又遇到了,我相信在雁门关之前,乔峰从来都没有想过要娶阿朱,他的所作所为都是出于侠义的本心,赤子之心,甚至独闯聚贤庄,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他就是这样一个顶天立地的伟岸的人,这让他的形象更加高大,丰满。乔峰应该是一个狮子座,他的所作所为我总能得到共鸣,在做出决定的当下,会把后果生死都置之度外。但是这个举动对于阿朱来说,意义非凡,救命之恩以及这种大丈夫的色彩,让一个18,9岁的少女倾慕,在平常不过了。乔峰命运的齿轮在杏子林开始转动,他的命运的悲剧不是由阿朱引起,而少林寺偷经书的那晚,阿朱的命运齿轮开始转动,她要去奔赴她的命运了。

阿朱去了雁门关,并且在那里等待了5天5夜。书中对阿朱正面的描写不太多,她的性格大部分是通过一些事情侧面体现,给人的感觉她和乔峰的地位并不对等。她要找到乔峰,在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条件下,她一个明眸皓齿的江南少女,又不会武功,能够从少林寺一路去雁门关等候乔峰的这份聪慧和勇气就可以证明匹配上乔峰了,她脱离了慕容公子和乔峰也能凭借自己的聪明智慧生存下来,这很了不起,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乔峰和阿朱的地位是对等的,这是一份地位对等,彼此都有独立人格的一对璧人。

我想乔峰人生中为数不多的甜蜜时光,应该就是和阿朱一起去寻找带头大哥的这一路了吧。虽然在江湖上已经声名狼藉,受万人唾弃,但是身边的红粉知己始终相信自己,给予力量,应该是苦乐参半的值得回忆的日子吧。可能因为他的痛苦太过于深入,恨的太深,执念太盛。善解人意,一直寄人篱下的阿朱,她缺爱的成长的经历,造就了她讨好型的人格,她不会真的去表达自己的内心诉求,会以乔峰的事作为自己的最重要的事。她唯一的一次表达自己的诉求,就是在知道自己的生身父亲就是乔大哥的杀父仇人之后,她收到的恐吓使她失去思考能力,失去理智。她曾经说:我们去塞外,骑马放牛,过几年再来报仇。每次看到这儿,都会泪目。那时候的阿朱应该已经知道,她和乔大哥的缘分就要结束了,她想抓住它,就是几年也可以。然而阿朱的人格决定了她不会去勉强乔峰,她会选择牺牲自己。

有很多读者说这儿的处理与她一贯聪慧的性格不符,其实不是,是她的性格早早就决定了她的选择。她自小被父母抛弃,并没有得到过足够的爱和呵护,本来就会造就他委曲求全,万事以他人危险,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性格。她遇到了乔峰,这个愿意拼命救她,和她一生一世的大哥,她这种性格定会以乔峰的需求和所想为第一优先级。报仇是乔峰的最大的心愿,这个恶人他杀死了乔大哥生身父母,养父母,师傅,谭公谭婆等等,他们并没有上帝之眼。在他们心里这个人就罪大恶极之人,可是这个人是她的亲生父亲,她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有没有能力杀这些人,毕竟段家的一阳指在江湖上名气相当的大,父亲的所犯的错就是她的错,所以她选择去替父亲赎罪,并没有什么不可理解之处。

小石桥的大雨夜,塞上牛羊终成空。乔峰失去了阿朱,天人永隔,乔峰余生再无幸福可言。也许在那个时候,乔峰都想过放弃生命,只是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处理,他还不能就此赴死。终于在所有真相大白之后,他以自己生命,换来了宋辽数年和平,没有一丝犹豫,也许他余生都没有一刻放下对阿朱的思念。

阿朱说:有一个人敬重你、钦佩你、感激你、愿意永永远远、生生世世、陪在你身边,和你一同抵受患难、艰险困苦。

乔峰说:阿朱就是阿朱,四海列国,千秋万载,世上就只一个阿朱,又岂是一千个、一万个汉人美女所能替代得了的。

塞上之约,不是乔峰喜欢骑马打猎,与牛羊为伴。而是因为和阿朱一起骑马打猎,与羊牛相伴,便充满趣味。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天龙八部》读后感

《天龙八部》里,每个人都“求不得”,段誉不愿学武,但却学了凌波微步,北冥神功(部分)和六脉神剑这些绝学,少室山一战无人不知段公子武艺之高,段誉追求的那些妹子让他无时无刻都在处于伦理关系的恐惧之中,无论是早起的木婉清和钟灵还是他一直追求的王语嫣,如果不是刀白凤爆料可能他真的会崩溃的,段誉一直以为自己的段正淳的儿子,处于伪伦理关系状态,但最后他才是别人的孩子。

虚竹一辈子就想当个好和尚,他对少林有归属感,把少林当成家没错,但这与他想当个好和尚并不冲突,虚竹是个连喝碗水都要超度一下的好和尚,但结果他却杀了人,他吃面连荤油都不愿意放,但却在灵鹫宫烂醉如泥,他只想连自己本门的佛家武学,但却得了一身道家武功,少室山上虚竹与鸠摩智大战,自己的佛家武功不管用了的时候,只能用道家武学来还手,从这时候开始,到之后少室山大战喝酒结拜大战丁春秋报仇,再之后向西夏公主求亲,虚竹的心态就彻底变了,他不再排斥老天强加给他的这些东西了,但这真的是解脱么?这更像是认命,毕竟他的初心,那个少林寺的小和尚已经彻底不在了。

萧峰,这是个标准的大英雄,为两国和平而死,但他的一生却一直在求不得,他出场时就已经是丐帮帮主了,他前30年一直以为自己是汉人,甚至替四大长老赎罪的时候的理由也大多是在大宋与大辽战役中立过功勋,他以自己是汉人的身份为豪,但结果他是个异族,是契丹人,他想当个好帮主,结果全冠清等人背叛了他,他想为养父母和师傅报仇,结果凶手是自己亲爹,他一辈子最受不得冤枉(他第一次杀人就是因为被养母冤枉才杀了大夫),结果全天下都冤枉他,他曾立誓不杀汉人但聚贤庄一战即使是自卫,依旧很多人命丧自己手中,他爱上了阿朱,结果阿朱是自己亲手打死的,他拿辽国当自己最后的归宿,结果他两个义弟挟持辽帝之后,他再也回不去了,无论是为了百姓还是为了自己生活了三十年的故土,他都不能让辽帝侵宋,但他这么做某种意义上也背叛了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所以被耶律鸿基所激之后他才会选择自杀,死或许算是一种解脱,但除了死,以萧峰的性格,他别无他路。

虽然芸芸众生都挣扎在“求不得”之中,但是,他们最后也都得到了解脱。

仔细看看《天龙八部》里的人物,段誉的核心人生追求是一心向佛吗?他的最核心的追求是喜欢王语嫣,旧版里最后追到了,新版了这个心结淡漠了,都是解脱;虚竹的.核心追求是一心向佛吗?他想留在寺院只是因为从小在这里长大,把少林寺当成家,结局他还俗去了灵鹫宫和西夏,得到了更多的朋友、部下,新的生活,可以视为一种成长;萧峰的最大追求一开始是追寻生死,但是到了后来逐渐意识到家国纷争更重要,最后求仁得仁——包括段延庆四大恶人、少林方丈、甚至慕容复,最后都从自己“求不得”的大纠结里解脱出来了——段延庆一生想找回皇位,最后发现段誉是自己亲儿子,他能替自己接回皇位,含笑而逝;叶二娘死在了丈夫怀里;少林方丈一辈子想掩盖自己的黑历史,最后坦然面对了自己,认了妻儿;逍遥派的那几个女人互相记恨,最终在死前终于淡漠了仇恨。这才是《天龙八部》最想说的,金庸在这部小说里想表达的是“对于人生种种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各种心结的解脱”。

天龙八部读后感

前几日忙于处事务,碰到一个技术上的难题,百思不得其解。我索性眉头一轩,放下手头事情,看一遍金庸先生的小说《天龙八部》吧。

看完一部书,留下点笔记,以做自得吧,估计余生再没时间重读这部大作了。

不记得多少年前看过《天龙八部》了,当年还把它的章节题头背下来了,简直就是一首好词!比如:“水榭听香,指点群豪戏”、“杏子林中,商略平生义”、“胡汉恩仇,须倾英雄泪”、“千里茫茫若梦,双眸粲粲如星”、“塞上牛羊空许约,烛畔鬓云有旧盟”,这些词至今记得,由衷佩服金先生的诗词功底!

恰逢国庆假期,连续两天,读到深夜12点多才睡去。早上起来,眼泡发肿,还要再看。发誓中午要睡一下补个觉,结果等到中午了,还是想加快看完小说,以便去做自己本该做的正事。但是欲拔不能,如同好食者大盆吃肉,如同好玩者沉迷游戏,看来这好书也是害人不浅,让我不能自拔啊!

这部小说的精彩绝妙就用不多说了,网上一片赞誉之词。《天龙八部》成书于一九六三年,那时我都没有出生,如今55年过去了,这部巨作依然不老长青,让一代又一代中国读者着迷,可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经典大碑。

反观我前些时候看过一半的《基督山伯爵》,太不好看了,味同嚼蜡,最后被我半途而弃。看来东西方文化差距真大,难怪外国人评《天龙八部》的文字让我捧腹大笑,有心者可以豆瓣网上找一找。《基督山伯爵》被某些人吹嘘为世界故事书上的扛鼎之作言过其实了,我看扛虚竹的一半都扛不起,更别说扛乔峰了。。

《天龙八部》小小的遗憾是,我感觉有两处为他人代笔,与整体上古色古香的典雅文风不相符合。比如慕容复和丁春秋客店打斗的那一场戏,不仅文风不符,而且讲的故事不好看,如同绘画没有亮点一样。后来我看金庸的修订版说明里面果然提到了这是倪匡写的一部分。

还有一处我感觉文风颇有不同,不知是否他人代笔导致。比如段正淳的老婆和段延庆私通有一段字:

“投身在他怀里,伸出像白山茶花花瓣般的手臂,搂住他的脖子……淡淡的微云飘过来,掩住了月亮,似乎是月亮招手叫微云过来遮住它的眼睛,它不愿见到这样诧异的情景:这样高贵的一位夫人,竟会将她像白山茶花花瓣那样雪白娇艳的身子,去交给这样一个满身脓血的乞丐”

上面这些话意思是讲得很明白了,可是失了含蓄和古色古香的精致,这该是古龙梁羽生的语言,不是金庸的语言。

《天龙八部》最大的遗憾是对江南慕容的人物描绘问题。如同绘画,作者对慕容复的描绘既不突出,也不丰满,而且画错了。

其一,说他不突出是因为段誉、乔峰,还有虚竹,都作为主要叙事角度讲过,甚至连游坦之也是,都从他们的角度来讲过所经历之人事,但是江南慕容就没这个待遇,这是其一。

其二。对慕容复的人物形象描述不够丰满,他就是和苏星河下了一盘棋,和丁春秋打了一场架,再和另外一些人也打了几场架,还被乔峰扔在地上摔了个四脚朝天,差不多就这些了。我印象最深的画面,也就是对江南慕容描绘最好的只有两处,一处是:他复国梦破,坐在坟头发疯了那一幕。还有一处是借旁人之口,说明他少年时以指伤人、武艺高强的那一幕。总之,慕容公子的着墨太少。

第三点,也就是对江南慕容最大不公平之处,就是把他描绘成了一个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之徒。倘若作者开场就如此描绘那倒也罢了,可是作者用了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写作手法,铺陈式讲了江南慕容的手下包不同、风波恶是如何的英雄好汉,又描绘了王语嫣是如何爱慕他这个表哥的,那作者就应该顺着这个思路,将慕容复描写为一个壮志难酬最后疯癫的英雄好汉呀!如同绘画,要画一位英雄,先画了衣带飘飘,再画了腰佩长刀,最后画到脸上来却画了一个小丑的脸,真是无端糟蹋了一副好画呀!所以说对江南慕容形象的刻画失败是本书最大的败笔!为什么要黑化慕容氏呢?这种不顺着作者已有的笔意而逆行的手法不仅虎头蛇尾,而且让独者读起来心塞,想必也让作者写起来别扭。

是否如下这样写慕容公子更好呢?再花开一朵,单写慕容复与吐蕃或者本朝廷之间的一大段纷争,最后复国无望而疯癫,这样人物形象就正面化了,女读者们就多了一个丰神俊朗、壮志难酬的慕容公子了,本书就多了一个让人扼腕叹息、惆怅三日的男主角了,岂不更妙?!

还有个问题,就是美人花落谁家的问题。多年前我看过旧版《天龙八部》,结局是王语嫣和段誉走到一起了,可是今年我再看的这个21世纪版本,王语嫣最后改为陪着慕容复了。可能是金庸先生离婚之后,又经世事磨砺,心境不同而改成这个“红颜刹那芳华、心魔褪去是真”的结局。但是旧版的读者不乐意啊!他们说段誉经过那么多磨难,还不能抱得美人归,这结局太不圆满啦!那么这件事元芳怎么看呢?元芳以为,就该如上所述,先把慕容复形象刻画好,最后再让王语嫣花落慕容家,即使爱人已疯仍对他不离不弃,这个结局更合理,也更能打动读者。

作者写书,必有感情代入。估计金庸是把他的感情代入到段誉身上的。80岁的金庸来改,把王语嫣改给慕容复了。我相信,若30岁的金庸来改,肯定又会把王语嫣改给段誉了。可惜,我们都回不到自己的30岁了。

整部小说,让我眼眶含泪的至少有三次,湿了三张纸巾,是替乔峰流的英雄泪和儿女情。读完小说,河边回味。还是脱离武侠世界,回到现实中吧。河水碧绿,杨柳柔波,桂香沁人,一对夫妻正在河边摘桂花,一位长者正在逗孙子玩。

《天龙八部》读后感

刚看段誉喜欢段誉,看了乔峰又喜乔峰,看了虚竹又恋虚竹。三大主角各有特色,段誉痴痴傻傻,萧峰浩气凛然,虚竹木讷呆板。三者性格虽多有不同,武功各有千秋,但却多是重情重义,淡薄名利之人。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能做到淡薄淡薄名利实属不易。人人都有私心,个个都有情欲,若能抛开因其所生的贪嗔痴,人生又有多少苦痛!

纵使三位皆属侠义之人,皆会为世俗所困,段誉痴迷王语嫣,为情所困。萧峰欲寻杀父仇人,为亲所困。虚竹被迫成逍遥派掌门,为义所困。

芸芸众生无人不苦,何须羡慕旁人!

《天龙八部》读后感

塞上牛羊,终成世间最美誓言。

年少时,特别喜欢读金庸,江湖风云诡谲,故事荡气回肠。金庸的书中,有各型各色的侠客,各种各样的爱情。侠客最喜欢乔峰和令狐冲,论武功他们两个也许并不是书中最出色的侠客,胜在个性突出,为人处事坦荡,豪情万丈。在爱情故事上,令狐冲与小师妹,圣姑之间情感太过复杂,引发了读者之间太多的争议。他们的发生在那样一个江湖中是完美的:失意的侠客,青梅竹马的小师妹,名动整个江湖的圣姑,他们之间种种峰回路转,情感纠葛读起来真的酣畅淋漓,为他们忧愁为他高兴。但对于爱情本身来说,觉得不够动人,甚至到最后扔缺少那种一心一意的认定彼此的感觉,总有种命运让他们这样在一起共度余生的。

其实书中最完美的爱情应该是郭靖和黄蓉,太过动人,太过完美,可遇不可求。而最让人难忘,惋惜的就是乔峰和阿朱,每每想到他们之间,都觉得黯然神伤。《天龙八部》的精神内核就是“求不得”,他们中的每个人最后都没有求仁得仁,每个人都过得很痛苦,都没有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而乔峰和阿朱更是如此,命运曲折离奇,他们那么重视对方,还是最终失去了彼此。

乔峰和阿朱的故事在书中描述很短,天龙八部一共50章,阿朱和乔峰在第15章“杏子林中商略平生义”初相识,在第二十三章“塞上牛羊空许约”中伴随着阿朱香消玉损结束,阿朱陪伴他的乔大哥走过了人生中最痛苦,迷茫的一段时间。在杏子林初相遇,那应该乔峰人生开始落魄的一天,虽然凭借过人的谋略,平息了丐帮内部的叛乱,但身世之谜被揭开。

回到一千年以前,宋辽平息了百来年之后,矛盾开始凸显的耶律洪基时代,这样的身世带给他的痛苦现代人是无法去想象了。他们命运出现交际,但并不是其他情爱小说中那样惊鸿一瞥,一生一世。他们之间的匆匆而过,别了彼此,如果不是命运的齿轮一直轮转,他们应该再不会有交集。阿朱继续是姑苏慕容的高阶大丫头,而乔峰则是踏上寻找带头大哥的道路。命运从来不会善罢甘休啊,要不就没有那么强大的力量,而乔峰的悲剧性也会大打折扣,天龙八部的整体悲剧基调的色彩就会被削弱。

于是他们在少林寺又遇到了,我相信在雁门关之前,乔峰从来都没有想过要娶阿朱,他的所作所为都是出于侠义的本心,赤子之心,甚至独闯聚贤庄,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他就是这样一个顶天立地的伟岸的人,这让他的形象更加高大,丰满。乔峰应该是一个狮子座,他的所作所为我总能得到共鸣,在做出决定的当下,会把后果生死都置之度外。但是这个举动对于阿朱来说,意义非凡,救命之恩以及这种大丈夫的色彩,让一个18,9岁的少女倾慕,在平常不过了。乔峰命运的齿轮在杏子林开始转动,他的命运的悲剧不是由阿朱引起,而少林寺偷经书的那晚,阿朱的命运齿轮开始转动,她要去奔赴她的命运了。

阿朱去了雁门关,并且在那里等待了5天5夜。书中对阿朱正面的描写不太多,她的性格大部分是通过一些事情侧面体现,给人的感觉她和乔峰的地位并不对等。她要找到乔峰,在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条件下,她一个明眸皓齿的江南少女,又不会武功,能够从少林寺一路去雁门关等候乔峰的这份聪慧和勇气就可以证明匹配上乔峰了,她脱离了慕容公子和乔峰也能凭借自己的聪明智慧生存下来,这很了不起,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乔峰和阿朱的地位是对等的,这是一份地位对等,彼此都有独立人格的一对璧人。

我想乔峰人生中为数不多的甜蜜时光,应该就是和阿朱一起去寻找带头大哥的这一路了吧。虽然在江湖上已经声名狼藉,受万人唾弃,但是身边的红粉知己始终相信自己,给予力量,应该是苦乐参半的值得回忆的日子吧。可能因为他的痛苦太过于深入,恨的太深,执念太盛。善解人意,一直寄人篱下的阿朱,她缺爱的成长的经历,造就了她讨好型的人格,她不会真的去表达自己的内心诉求,会以乔峰的事作为自己的最重要的事。她唯一的一次表达自己的诉求,就是在知道自己的生身父亲就是乔大哥的杀父仇人之后,她收到的恐吓使她失去思考能力,失去理智。她曾经说:我们去塞外,骑马放牛,过几年再来报仇。每次看到这儿,都会泪目。那时候的阿朱应该已经知道,她和乔大哥的缘分就要结束了,她想抓住它,就是几年也可以。然而阿朱的人格决定了她不会去勉强乔峰,她会选择牺牲自己。

有很多读者说这儿的处理与她一贯聪慧的性格不符,其实不是,是她的性格早早就决定了她的选择。她自小被父母抛弃,并没有得到过足够的爱和呵护,本来就会造就他委曲求全,万事以他人危险,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性格。她遇到了乔峰,这个愿意拼命救她,和她一生一世的大哥,她这种性格定会以乔峰的需求和所想为第一优先级。报仇是乔峰的最大的心愿,这个恶人他杀死了乔大哥生身父母,养父母,师傅,谭公谭婆等等,他们并没有上帝之眼。在他们心里这个人就罪大恶极之人,可是这个人是她的亲生父亲,她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有没有能力杀这些人,毕竟段家的一阳指在江湖上名气相当的大,父亲的所犯的错就是她的错,所以她选择去替父亲赎罪,并没有什么不可理解之处。

小石桥的大雨夜,塞上牛羊终成空。乔峰失去了阿朱,天人永隔,乔峰余生再无幸福可言。也许在那个时候,乔峰都想过放弃生命,只是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处理,他还不能就此赴死。终于在所有真相大白之后,他以自己生命,换来了宋辽数年和平,没有一丝犹豫,也许他余生都没有一刻放下对阿朱的思念。

阿朱说:有一个人敬重你、钦佩你、感激你、愿意永永远远、生生世世、陪在你身边,和你一同抵受患难、艰险困苦。

乔峰说:阿朱就是阿朱,四海列国,千秋万载,世上就只一个阿朱,又岂是一千个、一万个汉人美女所能替代得了的。

塞上之约,不是乔峰喜欢骑马打猎,与牛羊为伴。而是因为和阿朱一起骑马打猎,与羊牛相伴,便充满趣味。

《天龙八部》读后感

萧峰乃金庸笔下英雄的巅峰。他义胆忠肝,不似郭靖呆板愚忠;他酒量过人,不似令狐冲醉气冲天;他情痴一个,不似杨过爱屋及乌;他生性豪爽,不似张无忌优柔寡断。

萧峰7岁习武,至而立之年,已功盖天下,举世无双。纵横华夏,放眼九州,无论中原、番邦,无论名门正派、歪门邪道,不必说前辈、同仁,大江南北无人能接一记降龙十八掌。惟一隐世高僧,亦被萧峰气概所折服。虽然后来段誉、虚竹功力一日千里,但最多和萧峰不相伯仲。段誉尽收鸠摩智内力,鸠摩智本萧峰手下败将,再加上一招六脉神剑,当能与萧峰并驾;虚竹身兼逍遥派三大高手200多年功力,但其资质太差,制服丁春秋尚且只是稍胜一筹,不管日后如何兼容并包,权当与萧峰平手。

而萧峰在聚贤庄和少林寺庙的两大战役可谓惊天地、泣鬼神。聚贤庄一战,以数闻名;少林寺一役,以质取胜。聚贤庄内,阿猫阿狗一拥而上,人多势众,就是伸着脖子让你萧峰砍,汝也要砍到手麻。更何况其中不乏好手,当世二流角色不在少数。然萧峰萧大英雄举重若轻,转陀螺般游刃有余。若非变故惊天,心存死念,定要杀个片甲不留,横尸遍野。真是犬豕何堪共虎斗,鱼虾空自与龙争。少林寺大战,更是上古以来未曾有过的海斗,群殴。看到这里,我心惊肉跳,血脉喷张。此战尤胜许褚裸衣斗马超、张颌大战张飞、吕布独挑刘关张三英、曹营六杰。萧峰以双掌对抗三名当世绝顶高手:与之齐名的南慕容、重创少林方丈的庄聚贤、阴险毒辣的丁春秋。以一敌三,从容自若,酣畅淋漓,快哉快哉!西夏一品堂四大恶人,能抗衡萧峰否?从南海鳄神口中可知,段延庆绝非庄聚贤对手,其本人一丝取胜慕容复的机会也无,叶二娘及云中鹤就更难提与丁春秋过招了。四尚且不能胜三,如何胜一?大辽第一勇士阿曼达,身高十尺,肌肉横张,悍猛至极,令人胆颤,仍为萧峰所败。大雪山大轮寺大轮明王吐蕃国师鸠摩智自诩精通少林寺七十二绝技,力挫少林多为玄字辈高手,与萧峰数战,无不落荒而逃。

一招刚劲雄厚的降龙十八掌,令黑白两道无不闻风丧胆。

唯那一夜,青石桥头,美人香消玉殒,英雄痛不欲生。什么塞上牛羊,什么放马北国,一生所爱,心中所有,皆随那一掌,那一跃,在那一刻,那一幕,永不复返。美人是一张纸,不要用眼泪打湿,任凭时光流逝,只能绝望坚持。从此,每当佐酒的斜阳化作满天的繁星,其中最亮的那颗,总是让人想起 ——心痛的方向。如果多年以后,世界上还有“幸福”一词,我希望它是属于你的;如果多年以后,世界上还有“怀念”一词,我希望它是属于我的。这是对死去的阿朱最大的宽慰。然而,从此萧峰再也没用了幸福,只有怀念。

书生意气

段誉温文儒雅,一副书生模样,出口成章,填词续对,琴棋书画,无不精通,可谓翩翩君子。他聪明过人,却为情所困,无以自拔。佛有言,人生七苦,其一便是求不得。想段誉几番舍生忘死,苦苦追随,也难赢得美人芳心。若非慕容复爱江山不爱美人,段誉是无论如何也得不到王语嫣的。他常空怀伤感,望月感慨:月出皎兮,美人撩兮,劳心悄兮。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然而,为美人东奔西走也并非徒劳无功。为了救钟灵,段誉偶入玉洞,目睹“神仙姐姐”芳容,诚心叩首,竟得绝世秘笈,练成“凌波微步”;又为夺木婉清,苦练北冥神功;吸人内力后一时无法化为己用,导致血气膨胀,却又因此学得六脉神剑。这三样奇功令其遇敌能战则战,逊之则化之,不得已亦可一走了之。练武者达此境界,亦可谓上天入地求不得了。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有情人终成眷属,雨过天晴,枯井底,污泥处,海誓山盟。

无巧不成书

虚竹忠厚老实,仁慈虚怀,不做和尚甚是可惜!然其重情重义,危难之际,能挺身与兄弟并列,豪饮之后,大战一场,亦不失英雄本色。他救灵鹫宫于水火之中,扶少林寺于危难之间,一举手,一投足,皆流露出大侠风范。就任灵鹫宫宫主后,他没有纳梅竹兰菊等为妾以解相思之苦,可见和尚也是用情专一之人。有缘千里来相会,冰窖之中再度相逢,已是身怀六甲之身,美哉美哉!

荣辱成败,不由人算

少林寺武林大会,萧峰以一会三,风头占尽,降龙十八掌声震如雷;段誉以无形之剑,令南慕容狼狈不堪几欲寻死,六脉神剑迅猛如电;虚竹生擒丁春秋,逍遥派武功飘渺如雾。三战三捷,名扬四海;三雄傲立,天下何惧!

萧峰身世最惨,凄寒如冬:当其尚为一个婴孩时,母亡父走,成名后又被诬为契丹野种,遭人陷害,顷刻间盖世功名皆被遗忘为天下所唾弃;虚竹悲凉如秋:年幼遭弃,长于生父足下却一无所知,父母相认不久又双双以死谢天下;段誉凋零如春:多年的父宠母爱,无忧无虑,最终却成了母亲与人私通之子,父母双亡,几位阿姨也命丧黄泉。三人皆经历天上人间、人间天上之苦乐哀愁。所以说,逆境是人杰的摇篮,磨难是成功的良伴,挫折是天才的乳汁,悲痛是奏凯的琴键。不要惧怕独身穿越狭长黑暗的隧道,不要指望一双怜悯的手送来廉价的资助,靠天天塌,靠山山倒,唯有靠自己,才是王道。

慕容复机关算尽,却终究人算不如天算。其人沽名钓誉,野心勃勃,有王语嫣这本无字大书不知好好利用,却整天想着要笼络天下英雄为己所用。不达目的不罢休,不惜牺牲一切,可谓凶残。向来忠心耿耿的包不同亦为其所杀,舅母及几位无辜少妇也惨死其手。天不助此人,甚幸!

鸠摩智凡心太重,求胜心太强,坏事做尽,最终却能在被段誉吸干能力后修成正果,鄙人不甚能懂。

萧远山、慕容博处心积虑,最终也不免血海深仇、王霸雄图尽归尘土,看破红尘,可喜可贺。

段延庆得知段誉乃其亲子,也豁然开朗,有子如此,夫复何求?

段正淳牡丹花下死,与旧爱共赴黄泉。

全贯清被剁为肉泥,罪有应得。

游坦之(庄聚贤)痴情一片却助纣为虐,可怜又可恨。

阿朱、阿紫一个命短、一个痴情,不免香消玉殒。

钟灵、木婉清、王语嫣三人原是同父异母的姐妹,而段誉又是另有所出,左拥右抱乎?

人生如雾亦如电。

两国交锋,萧峰舍身取义,自刎以教单于折箭,百万大军脱征袍而英雄陨落。段誉、虚竹感慨伤怀却又回天无术。各得美人归。

慕容复空对大海,一片苍茫,复国遥遥无期......

《天龙八部》读后感

《天龙八部》是金庸小说中故事最长的一部,也是主角最多的一部,更是许多读者最爱的一部。

故事发生在大宋年间,讲了大理国王子段誉、犯戒的僧人虚竹和丐帮帮主乔峰的命运。他们有的武功高强、酒量过人;有的心慈手软、杀人就吓得魂飞魄散;还有的墨守成规,却被逐出寺庙。

段誉的故事让我知道,出身能决定一个人的气质。王子养尊处优,会有一些任性,谈吐之间也颇有名家风范,而且知识广博,有家财万贯的底气。而普通人民就要粗犷一些,喝酒是大碗地灌,吃肉是大口地塞,充满了市井之气。

虚竹相貌丑陋、头脑迟钝,但无意之中得了真传,集逍遥派三大高手武功于一身,还当了逍遥派的掌门人。这让我知道,运气可以在关键时候顺水推舟,让我们于无心之中获得成功。但运气极为稀少,是那些自带主角光环的人才会有的,所以自己的努力也十分重要,努力比运气更容易把握,更容易让人获得成就感。

乔峰一出场就是一个真正的英雄好汉,但他随即身受奇冤,继而发现自己是契丹子民,为大宋人所憎恨。大宋多年的养育之恩和突厥的血统让他在双方冲突时彷徨摇摆,最后在杂乱的思绪中为了平息冲突自杀而死。他的悲剧诠释了一个真正的道理:谣言的力量能摧毁一个人,无论内心多么强大都会受到影响。所以不要在意别人的看法,不要把面子看得太过重要,要做好自己,相信事实,再接再励努力证明自己,让真相浮出水面。

除了三大主角外,四大恶人也是《天龙八部》的一大特色。老大是被夺去王位的“恶贯满盈”段延庆,他双脚残废,嘴唇不能活动,全靠腹语术和两根细铁杖生活;老二是“无恶不作”叶二娘,自从亲生儿子被偷了以后,她每天都要偷一个别人的孩子来弄死;老三是“凶神恶煞”南海鳄神,使一把剪刀,精通水性;老四是“穷凶极恶”云中鹤,轻功最好,似云中之鹤。他们虽然被称为恶人,但也先受过不可言状之苦,并非一出生就是恶人。

除了“四大恶人”,书中还有许多形象鲜明、性格生动的人物,他们一起造就了这部经典——《天龙八部》。

《天龙八部》读后感

但凡读过《天龙八部》,对虚竹一定会有很深的印象。

虚竹是一个正面形象,也是三大主角之一。他的经历,看似是全书中最幸运的。

或许有人也期待着如虚竹一样的幸运,然虚竹的命运自始至终都受他人操控。

婴儿时期,虚竹被萧远山送到少林寺,他就一心一意地吃斋念佛了;虚竹受段延庆“传音入密”之术的指点,破解了珍珑棋局,得到了无崖子七十年修为的高深内力,但他却是不大情愿地被动的接受的。

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逍遥派约二百年的功力,他也无法恢复少林派的内力,就这样接受了童姥的遗言成了灵鹫宫的主人,并且面对少林寺的责罚也未强加辩解。

虚竹看似与世无争,自由自在,实则让自己的命运受他人操控。一个连自己命运都把握不好的人,何谈“幸运”二字?难道不是莫大的悲哀吗?虚竹因在书中带有主角光环,才能如此一帆风顺。

但若在现实,失去了主角光环的庇佑,像虚竹这样的人恐难有如此辉煌。他人对他加以亲睐时,他得以一帆风顺;但若他人对他并不和善,也自认为“幸运”地接受吗?将自己的命运交给他人掌控,他们得以使你辉煌,那么也必然得以使你毁灭。虽然短暂地成为了他人眼中的“幸运儿”,却连自己毁灭之日无法预测,只等着灾祸来临时措手不及。

做人不做虚竹,不是指不能做如虚竹这般幸运的人,而是不能做如虚竹般被动地改变自我,由他人掌握自己的命运。

命运应该由我们自己去努力地掌握,唯有自己才是更为长久的依靠。梦想应由我们自己去奋力争取,而不是在无梦的生活里接受他人的改造。

《天龙八部》读后感

“侠骨柔情,铁血丹心”这八个字就是我们读《天龙八部》得到的最多.

任何文学作品,无论雅俗都在说人。《天龙八部》也不例外。人有正反两面,此书说人的正面有乔峰的大义凛然,段誉的嬉笑人间,虚竹的虔诚向善等等笔之不尽,也是读者熟得不能再熟的了。而要说人的反面,却是此书一大亮点。尤其是正面人物的另一面,写得更加透彻,更加有震撼力。譬如武林敬仰的少林方丈竟会有私生子,而且其妻竟然是“四大恶人”之意的叶二娘;武林前辈慕容博竟然是个唆使谗言,阴谋无比的'小人......这是对人性的深刻的挖掘,也是金庸对自己创作中人性两面的一大发展。双面人性的丰富的白描也点明了本书的主旨。

《天龙八部》在结构上采取了写完某一个人之后,再写另一个人,而又前后交错,将不同的人联结起来的一种独特结构。这种结构,《水浒传》用过。《水浒传》每一段更有可观之处,整体结构新鲜。小说以段誉上无量山游山玩水,观看无量宫东西两宗比剑开始,一路发展下去直到与乔峰偶遇乡间酒楼,引出乔峰到后来观战珍珑棋局引出虚竹,段誉可谓是一路的引路人啊。

《天龙八部》在结构上是成功的。分别讲述人物却不见散漫,可谓整体与局部结合的一大亮点。对人物性格的塑造上天龙八部也是绝对成功的。在这里但说下全书的灵魂人物乔峰。《天龙八部》中乔峰的故事,是典型的悲剧。那样的悲剧,古今中外的小说中并不多见。乔峰从一个丐帮帮主突然跌落到胡狗的境地,之后重重的坎坷际遇纷至沓来,最后悲情自刎。一生之中,尽管有一个弱小却温柔的姑娘阿朱爱过她,最后却死在自己的手中,遗恨一生。乔峰临死之际所说的话完全表达了他的心情。“我乔峰是契丹人,今日却卖国帮助大宋,长于大宋却是契丹人,既不容与大宋,又不容与契丹,天地间竟无我乔峰容身之地。”这是一种怎样的悲苦!

萧峰悲剧的最大根源,在于他是一名在宋朝长大的契丹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辽宋刀兵不断,两国官兵互相虏掠对方的平民百姓,两国之间实际已埋下了深深的民族仇恨。萧峰自幼在汉人中长大,自然学得了汉人的价值观念,认为所有的契丹人都是暴虐卑鄙、不守信义、残杀汉人、无恶不作的无耻之徒。他所领导的丐帮更是暗助宋朝,以保家卫国为己任。无可否认,萧峰是有一颗忠于祖国和民族之心的。不料后来他却发现自己竟是契丹人,最后为免生灵涂炭,还挟持辽帝威逼其退兵,成了契丹的大罪人。身为一个大英雄却不知怎样去效忠自己的国家,更有何面目立于天地间?自杀只能是最好的解脱方法了。这似乎又应了“英雄气短,红颜薄命”的俗谚。

萧峰短暂的一生是一个悲剧,但正是他悲剧的人生成就了这个艺术形象的感人魅力。萧峰形象必然在世界文学艺术长廊里占有一席地位,为后来的文学爱好者所景仰。事实上,萧峰身上也有很多优良品质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与发扬。譬如他的凛然正气,其实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培育优秀人格的传统,就是要培养“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这是我们现在乃至将来都要继承发扬的民族文化精华。又如,萧峰的诚信品格和侠义精神,也是值得我们提倡的。侠义精神,在今天实际就是助人为乐,扶危济困,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再如,萧峰有一颗报国的忠心,总之,萧峰身上凝聚了金庸先生对中国优秀文化传统高度浓缩的精华.

《天龙八部》读后感

再说虚竹,原本一心向佛,却被强传神功,之后又被逼的破了酒戒、杀戒、淫戒等佛门大戒。这连喝水也念往生咒的小沙弥如何受得了这般折磨?其后虽找到了亲生父母,但相认还不到半个时辰,便人鬼两界,二十四年间,竟只相聚相识半个时辰,也是悲惨之至。

最后说段誉,出场便是姑娘,其后还是姑娘,最后又是姑娘。余的又是大理皇家段氏,又是六脉神剑、北冥神功、凌波微步,简直人生赢家啊。但之后却发现姑娘们都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妹妹!对于多情之至的段郎,不可不谓世间最大的折磨啊!但又有什么打紧?不还有若似天仙下凡的王语嫣嘛?虽然最后还是自己的亲妹子……巧合之下收的恶徒南海神鄂对他也很是尊敬,最后更是为了救他而死在了大哥段延庆的手下。

倘若他喜爱的这些个姑娘都是自己亲姐妹,倒也和遭遇悲惨的两位结义兄弟乔峰虚竹勉强算得上是难兄难弟,但是金庸先生偏不!非把段誉的人生塑造完美,于是他就成了昔日皇子段延庆的亲儿子,这下不仅能娶如花似玉的姑娘们,继承皇位也变的理所当然。

唉…实在是偏心呐。

《天龙八部》读后感

今天2011年8月20日的傍晚,我终于把天龙八部看完了,断断续续地,我竟耗费了足足两个月。

心里面有太多的感受,太多的变幻,如同海一浪一般起起伏伏,时而笑出声来,时而泪溢眼角。

在读的过程中,曾暗暗想过列一张恶人表,排一下我认为的那些恶人究竟谁更坏些,可是当今天全部读完之时,才发觉当真没有那个必要了。心口一酸,便想起原来下手残忍的南海鳄神却为了保护师父段誉而死;对婴儿毫不留情的叶二一娘一年轻时却经历了那么心酸的一段情史;表面正人君子实则欲吞并天下武功秘籍的鸠摩智最终武功尽肯,一心向善,倒也不失为一件好事;至于天山童姥的生死符虽凶狠毒辣,但从他对虚竹真诚相待的情分来看,本就不是恶人,再看他一生的情感都为无崖子而存,到头来却无丝毫回报,不免心生悲悯之情。像小康,全冠清,丁春秋,慕容复这等我曾恨之入骨之人,最终也得到了应有的报应,便也释然不究了。一切既因欲一望和误会而起,也就没那么多过错与不过之分了。

当真如那句“无人不冤,有情皆孽”啊。人生百态,又怎说不是如此呢!

天龙八部读后感

今天,我在家看完了《天龙八部》一书,意犹未尽,仿佛自己都沉浸在书里了!

天龙八部描写的场景凌乱而精彩,让人感慨万分!主要描写了乔峰【萧峰】、虚竹、段誉、三个把兄弟的故事,在一场群雄聚义、选举武林盟主的大战中,乔峰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原来乔氏夫妇是被他的亲生父亲萧远山杀害的,他当时力敌丐帮其他兄弟,原来是自己亲生父亲救了他!只见半空中一个人影闪出,从天上抛下一捆绳子,精准而紧紧地捆住乔峰,《天龙八部》读后感,读后感《天龙八部》读后感》。把他拎到了房顶上,飘飘而去……乔峰回忆起这些往事,心里不禁感伤!虚竹的父亲是少林寺的老方丈,生母是四大恶人之一叶二娘!虚竹是最可悲的!!他的父亲被活活打昏,坐毙升天了,生母自杀,任凭虚竹医术再高,还是无力挽回结局!段誉的父亲是天下第一恶人――段延庆!他们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心里有所不爽。

最后,萧峰投靠大辽国,辽国君主要伐宋朝,萧峰只得服从。最后,萧峰为了百姓不再流离失所,自己悲愤自杀!虚竹、段誉怎么救他大哥,萧峰还是死了。他一生做过无数好事,是个真君子,他威风凛凛的身影还在我的脑海中时隐时现,他是一个大英雄!

我时而想:为什么好汉都英年早逝!反而那些小人长久一世?那三个把兄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劫富济贫,帮助百姓,为天下老百姓之赞颂!我从心底里敬佩他们!

希望你们在书店借阅或买下收藏这本书,你们一定会感慨万分,为好汉们打抱不平的!会一生都忘不了这本书!

文档为doc格式。

天龙八部读后感

“侠骨柔情,铁血丹心”这八个字就是我们读《天龙八部》得到的最多.

任何文学作品,无论雅俗都在说人。《天龙八部》也不例外。人有正反两面,此书说人的正面有乔峰的大义凛然,段誉的嬉笑人间,虚竹的虔诚向善等等笔之不尽,也是读者熟得不能再熟的了。而要说人的反面,却是此书一大亮点。尤其是正面人物的另一面,写得更加透彻,更加有震撼力。譬如武林敬仰的少林方丈竟会有私生子,而且其妻竟然是“四大恶人”之意的叶二娘;武林前辈慕容博竟然是个唆使谗言,阴谋无比的小人......这是对人性的深刻的挖掘,也是金庸对自己创作中人性两面的一大发展。双面人性的丰富的白描也点明了本书的主旨。

《天龙八部》在结构上采取了写完某一个人之后,再写另一个人,而又前后交错,将不同的人联结起来的一种独特结构。这种结构,《水浒传》用过。《水浒传》每一段更有可观之处,整体结构新鲜。小说以段誉上无量山游山玩水,观看无量宫东西两宗比剑开始,一路发展下去直到与乔峰偶遇乡间酒楼,引出乔峰到后来观战珍珑棋局引出虚竹,段誉可谓是一路的引路人啊。

《天龙八部》在结构上是成功的。分别讲述人物却不见散漫,可谓整体与局部结合的一大亮点。对人物性格的塑造上天龙八部也是绝对成功的。在这里但说下全书的灵魂人物乔峰。《天龙八部》中乔峰的故事,是典型的悲剧。那样的悲剧,古今中外的小说中并不多见。乔峰从一个丐帮帮主突然跌落到胡狗的境地,之后重重的坎坷际遇纷至沓来,最后悲情自刎。一生之中,尽管有一个弱小却温柔的姑娘阿朱爱过她,最后却死在自己的手中,遗恨一生。乔峰临死之际所说的话完全表达了他的心情。“我乔峰是契丹人,今日却卖国帮助大宋,长于大宋却是契丹人,既不容与大宋,又不容与契丹,天地间竟无我乔峰容身之地。”这是一种怎样的悲苦!

天龙八部读后感

骨子里是个崇尚和平的人,对于各种反人体力学和物理学生物学的武功招式受制于有限的想象力,也难领悟其精妙之处,反而常常陷入思考的迷区。比如,独孤九剑破九招最后一招破气,是以有形破无形;而六脉神剑可将体内酒精顺着手指逼出体外,却是以无形迫有形。偶尔看到帖子探讨小说中武功杀伤力排名,也觉得这些人认真讨论的样子有趣。

武侠小说构建了一个世界,这里没有时间和空间的约束,段誉从大理古城到江南燕子坞,萧峰从东北莽原往河南少林,行迹跨江河湖海,越山川峰峦。读起来,有种跳出三界,游离九天的飘逸舒畅感。可我喜欢剥离了这些脑洞,剩下的,人的故事,若鹰啸空谷,音色难息,有孤绝立于山巅的壮阔感。我想,这就是侠义精神。

从起源来看,武侠小说起于明清时期,脱胎于仁义志士事迹,口口相传,是历经时间而演绎的传奇。侠之一字,渊源已久,追溯起来,可以到春秋时期的儒家。史记游侠列传,以孔子的徒弟原宪开篇。韩非子言,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将两者并而讥之,可见,儒侠不分家的,在中国文化里,浮浮浅浅数千余载。

侠者,论其义,往小了说,是朋友之义,言必信,行必果,已诺必诚。往大了说,是独行其德,不苟合于世。小说里,萧峰为属下,杏子林里以自戕代罚;为友,聚贤庄里以一敌百;为家,从雁门关到江南,而痛失所爱;为天下,剑指义兄止战数十余载;为兄长,自绝谢罪于关外。若说萧峰是武之侠的顶峰,那么战火下、残垣畔、荒野里西南联大的教师们,笔耕不辍教书育人,以无限钻研之精神对抗有限艰苦之环境,应是文侠之典范。

梁文道的一千零一夜有一期解说论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道长严肃激动,平常踱着步子边走边聊,这时走着就停下了。说汉武帝问司马迁,李陵与你非亲非朋,为何?盖因天地有正气,有真理。儒与侠的内核,于文有刚毅之心,直言不讳真相与真理;于武有果敢之勇,拔剑而出践行信念与道义。

孔子为圣人,因其以一套远高于世的标准要求自己。穷达以时,达者,幸之,穷者,固也。有一个故事,孔子求仕不得,终于有了机会,他却因国君不能在父亡之后按规守礼而拒绝邀约。无论当下还是当时的环境,都显得过于迂腐不知变通。我们都知道位置越高能量越大,影响或能越深远,何不若曲线前进谋得高位后将其做为心中道义传播的手段。他说,不,有瑕疵一开始就错了。

曾国藩有句流传很广的话,说未来不迎,当前不杂,过往不恋。大白话说来,就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意思。但金钱奖惩名利,灯红影绿,曲赋乐舞。成功的标准简化成财务自由,时间的尺度急剧通胀,道路上人的偏差大于努力,快成了唯一要素。“结硬寨,打呆仗”又谈何容易。

我喜欢那些虽受困于外,仍坚守于内的人。认识一个人,他把过往以及正在经历的用简单的文字毫不掩饰的描述。一位朋友,在用个人的力量对抗群体的非理性,标榜自己的价值观和信念。时代与生活赋予的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强,都在,但在他们身上都慢了下来。

学心理的朋友跟我讲了一个abc理论,遇到的事,如何看待,以及随之产生的体验和情绪。c是结果,a不可控,b是唯一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步骤。更多的人选择调整b来引导c。可我相信,总有一些人用完整逻辑来恪守b并勇于接受c。

《天龙八部》读后感

情节构架与人物塑造——读金庸《天龙八部》随想作为小说,它是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描写来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小说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塑造了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小说作者们通过具体感人的典型人物的塑造,描绘所处时代,诠释生活。人物形象是作者与读者交流的媒介。而小说的情节是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小说的情节是虚构性的,而情节的构架是在把握人物性格的基础上的,是为人物服务的。

《天龙八部》是查先生一部以我国北宋年间,宋、辽、金等国的对抗斗争为背景,塑造了较多艺术形象的鸿篇巨著。作为一个优秀的小说家,查先生所有的情节设置皆服务于所塑造的人物。虽洋洋百万余字,却不是流俗的胡编乱造。

萧峰是金庸武侠小说中的第一好汉。从萧峰的身世来讲,他本是辽人,但却为宋人养育,从其襁褓中的仇杀开始,萧峰已被天命的成为一个宋辽矛盾的解决者。所以,萧峰不可能只代表宋辽一方利益,他的身世必然会被揭开,使其陷入两难的境地,从而完成小说所赋予这个人物的使命。萧峰未知身世时多次袭击辽人,这是与辽人所结的仇怨,又为耶律洪基平乱,这是与辽人的恩义;他受宋人教化习武成为中原豪杰,这是与宋人的恩义,之后为宋人围杀,聚贤庄一役结成与宋人的仇怨。作者总是将萧峰置于复杂的矛盾之中,这是萧峰个人的矛盾,所反映的是宋辽之间的矛盾,矛盾的解决者是作者钦定的萧峰。“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作者正是以这些情节来塑造萧峰第一好汉形象的。这是大环境,大情节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这样的情节必定蕴出伟大的人物。那么,作为一个伟大的人物,萧峰不可能是一个回避者,他不能像《笑傲江湖》中令狐冲那样选择归隐山林,《笑傲江湖》通过对岳不群,左冷禅,甚至任我行的阴谋密计的描写刻画出险恶的江湖环境,无论是辟邪剑法,还是葵花宝典,甚至是吸星大法都是极阴邪的武功,这武功的设置也与所描绘的险恶环境相一致,对令狐冲来说,能解脱也就够了。而萧峰呢,他天生是无法逃避的,可是说,萧峰塞外牧马放羊的梦想很快被作者以情节否定了,作者就是要萧峰让入世。并且塞外牧马放羊梦想的破灭也告诉我们萧峰永远无法逃避,因为这里有作者赋予他的使命等待他完成。梦想破灭后,作者很快将萧峰置于为辽国平乱的历史重任之中。萧峰的死,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塑造这个人物所必须的。我们已经分析了萧峰不可能归隐,那么当这个英雄以大智大勇解决了宋辽矛盾之后,他又该干什么呢?所以他只有死。萧峰的生是一段宋辽矛盾的开始,萧峰的死是一段宋辽矛盾的结束,这是情节的内在绝妙之处。而且萧峰为宋辽人民而死更能表现他的英雄形象。另外,萧峰的死也是解决其感情问题的最好方法。阿珠死后,他与阿紫相依为命,如果他不死而接受阿紫,这是对阿珠感情的背叛;如果不接受阿紫,萧峰又过于残忍了,这都会损害萧峰的完美形象。萧峰的形象是完美的,所以作者在情节设置上,虽然萧峰武功未必天下第一,但从未战败,作者是如此爱惜这个人物,又怎会让他在最后功亏一篑。

对慕容复的描写体现了中国文化中“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思想。慕容复是一个不太令人喜欢的人物,所以为他所设置的情节必定是高开低走。高开是因为慕容复的心计与抱负,地走也是由他的性格所决定的`人物命运。慕容复名气所大,却多次战败,成功总是在最后时刻消失。收买各洞主岛主是这样,少林寺比武是这样,最后投靠段言庆也是这样。如此看来慕容复的失败也是情节的必然。与慕容复相对的是段誉,段誉是一个善良的人物,好人有好报,所以段誉有很多奇遇,总能化险为夷。在最危机的时刻,作者总设置情节打救段誉。如段誉学武,岳老三本要追杀段誉,但突然间要收他为徒,在常人看来已是天大的好事,但这还不够,段誉还可在无意中学到更上乘的武功。再如,在被所擒慕容复,段言庆的必死时刻,又道出其身世的天大机密,使之得救。与王语焉的爱情故事是段誉与其对立的形象慕容复的直接正面冲突,最后谁拥得美人归是一个必然的结局。慕容复复国失败,段誉却做了皇帝。

另外一个值得研究的人物是段正淳。查先生的爱情观是一见钟情,从一而终。这体现在他的作品中就是塑造了无数对生死相依的恋人:杨过与小龙女,郭靖与黄蓉。这其实都是查先生对其爱情观的诠释,但对多情郎又该如何处理呢?查先生的作品中著名的多情郎有韦小宝和段正淳。韦小宝娶了很多老婆,但韦小宝自己也说他不懂爱情的,这使韦小宝从未涉及到爱情从而保证了爱情的纯洁。但段正淳与韦小宝不同,段正淳是懂得爱情的,他爱他的每一个情人,用现在的话说段正淳是忠于了自己的爱情却没有忠于自己的爱人。段正淳多情的人物形象决定了他应遭受种种折磨,与情人的感情纠葛剪不断理还乱,这是对这类人的惩罚。在小说的情节中,对段正淳的惩罚集中表现在两个故事:一个是马夫人康敏对段正淳的报复,他杀死了自己与段正淳的孩子,设计谋杀段正淳,在马家对段正淳的种种折磨是情节中对段正淳的最直接惩罚。另一个报复来自王妃刁百风,她与段言庆的故事用意就是报复段正淳的多情,段誉是报复的产物,这使段正淳一生无法照顾自己的女儿们,所教养的儿子又非己出。但段正淳并不是一个坏人,他的形象没那么简单。段正淳是好人,但他与众多情人必须有一个了结,这个了结只能是死亡。如果段正淳与情人们不死的话,段正淳如何继续处理与情人们的关系呢?情节的发展使段正淳已不能回到以前与情人们的那种状态,但是让一个懂得爱情的人选择不忠是不可取的。所以段正淳与其情人们的死和杀人者慕容复到没有多大干系,而是完成人物塑造的情节需要。而这一情节的设置使段正淳的爱情被人理解了,是对段正淳人物形象塑造的最重要一笔,它使人物生动丰富起来。

其实,读一部小说就是这样,不能只图热闹,我们要对作品有一个思考,我们要知道故事情节设置的原因。我们常为小说中的人物而感动,那些不朽的人物形象印在了我们的心里,我们要知道作者是如何以情节的构架完成人物塑造的。查先生是一代宗师,他在小说情节构架与人物塑造上的造诣是值得我们研究与学习的。

《天龙八部》读后感

西游记结尾,取经完成,功德圆满,小白龙被封为天龙八部。看《天龙八部》书序,才知道大概意思,各种各样,性格各异,甚至奇形怪状的人,奇异的事件。总之,人生百态吧,艺术化的,夸大的百态。这个算是解题。

《天龙八部》的故事情节精巧离奇、引人入胜,人物脉络庞杂而又各具特色,气势恢宏,反映了作者眼中江湖的横断面。那么多人、那么多事,通过三个拜把子兄弟,以及慕容博、萧远山的抱负和恩怨情仇,有机的串联在一起。读完后,感觉到故事一气呵成,浑然一体,畅快淋漓。个人觉得,这本书应该是金庸着作中水平最高的一部(比射雕之厚重略有不及),很多如能说鹿鼎记是最好的一部,但个人不太喜欢韦小宝,故感觉有一些不一样。

本书涉及了历史背景,不是来讲历史,主要是用当时政治格局来帮着构建情节,使故事更具可读性,逻辑性。

关于佛教的东西,书里说了很多。我一直不太明白,为什么武侠小说,里面总将和尚道士说得那么多呢。或者,武侠不是常人,基本是怪人或者高人或者超人,和尚道士往往也是这样的人,和普通百姓不一样。还有一个原因,练武需要时间,也是这些人能够满足的,或者帮派;各种奇遇,毒药,山洞等,也是和尚道士等非常人能够接触。让他们拥有这些,看起来合理一些。

本书管理佛教知识,说了很多,比较印象深的是,人生三恶:贪、嗔、痴。三恶的含义。确实,人生能够戒除三恶,肯定成了佛。还有是心魔问题,不然怎么解释段誉对王语嫣的态度;其实也很好理解,你以前极度崇拜的明星,现在是什么感觉呢,还是恭喜段誉。还有就是出家人的要遵从的几大戒律:杀、盗、淫、妄、酒。

这是一个总体的感觉。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