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语文教案(专业16篇)

时间:2023-12-12 04:24:47 作者:GZ才子

教学工作计划能够帮助教师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和教学改进,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为帮助大家更好地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小编整理了一些教学经验和方法供大家参考。

人教版初二语文《蜡烛》教案

按照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运动、变化的,大自然中物质变化多种多样,小苗出土,叶子变色,小狗长大,这些都是动植物的变化。本节课研究的是动植物以外的“物质世界”中的相关知识,选取学生十分熟悉的蜡烛作为研究物质变化的对象。课文按照“问题一实验一思考一结论一应用”的思路编写,本课的教学内容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提出“蜡烛在加热和燃烧时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的问题,了解学生对蜡烛的原有知识和经验,然后分别预测蜡烛在加热时、蜡烛在燃烧时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进而引起学生对物质究竟能够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产生认知需要,为下一步的实验作好铺垫。

第二部分:实验探究。课文首先安排了“加热蜡烛,观察有什么变化?冷却后,又有什么变化?”的观察实验活动,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发现:“蜡烛在温度升高时,会从固体变成液体,温度降低时,又会从液体变成固体”的现象,从而认识物质变化的第一种类型。这部分内容学生比较熟悉,像水的三态变化,教学不做重点。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探究“蜡烛在燃烧时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实验现象的观察上。教材第14页上安排了三个实验:观察“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干燥烧杯内壁附着小水滴(雾状)”、“烧杯内壁澄清的石灰水变浑蚀”、“烧杯底部有一层黑灰”等现象,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上述现象的产生说明蜡烛燃烧后变成了另外一些物质,这也是物质变化的第二种类型。最后对比蜡烛加热和燃烧时发生变化的区别,告诉学生: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外形和状态的变化,没有变成新物质;另一类是变成了新的物质。

第三部分:学生自愿选择喜欢的实验,在观察、比较中判断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属于哪一类变化。教材第16页上的活动一是将生鸡蛋放入装有白醋的玻璃杯中,会看到鸡蛋壳上有许多小气泡,过一段时间,蛋壳会变软,慢慢变成了其他物质;活动二是将可乐罐压扁,可乐罐的形状发生了改变,但并没有变成别的物质;活动三是在玻璃杯的碱块中例入少量白醋,会立即看到杯里发生剧烈反应,翻腾着大量的泡沫,碱块逐渐消失了,变成别的。物质;活动四是往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澄清的石灰水慢慢地变浑浊,说明石灰水已经变成别的物质了;活动五将白糖加热至融化,白糖只是由固态变成了液态,没有变成别的物质;活动六将白糖加热至变黑,白糖变成丁别的物质。

通过这一部分的内容,学生可以在各组观察实验和交流汇报中,对物质的各种变化有更全面的认识。

通过观察,实验发现物质的变化,分清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本学龄段学生的难点。

教学目标。

能从蜡烛熔化和燃烧的现象中,发现物质变化的主要特征。

初步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收集物质变化的证据,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另一类会生成新的物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

体验实验获得证据、交流获得结论的重要。

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蜡烛熔化和燃烧的实验,认识物质的两类变化。

2、难点:寻找证据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

教学过程。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半截蜡烛》教案范文

1、通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2、通过朗读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3、通过品味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走进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学习刻画人物心理的方法。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一)检查复习。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3课。齐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新词。现在,让我们一起复习一下!

听写:厄运熄灭摇曳遭遇一诺千金。

3、请学生看着屏幕进行校对。指导“厄”的写法。

(二)入境品读。

1、这篇课文是围绕着“半截蜡烛”来写的。“半截蜡烛”有多长呢?

(比划)一节蜡烛大概有这么长,那么,半截蜡烛只有它的一半。就在这么半截蜡烛中,还隐藏着一个非同寻常的秘密呢!究竟是怎样的秘密?(情报)。

是啊,就在这样短的半截蜡烛中,竟还有一段是插着金属管的,这样一来,这半截蜡烛可燃烧的时间就更短了呀!

2、故事就是围绕着这样的半截蜡烛展开的!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呢?快速浏览课文,说说看。(梳理故事的情节,指导简要地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3、看来,这藏有情报的半截蜡烛是伯诺德一家三口关注的焦点,可是,就在无意之间,它竟被德军点燃了!

此时此刻,他们的内心一定——(非常焦急、非常紧张)。

4、因为,师引读: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此时此刻,你想到了什么?你仿佛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情况如此危急,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全班朗读这一段。

【点评】教师的情感对诱发和深化学生的内心体验起着导向和催化作用。此处设计紧紧抓住描写紧张氛围的文字进行渲染,课件辅助呈现,先由教师引读,让学生感受到这半截蜡烛继续燃烧下去的危险,带领学生走进此情此境;然后通过学生的感悟,结合背景,在头脑中叠现出紧张的一幕;第二次的齐读,就会使心灵受到激荡,深入地理解情况之危急,心于是随之跳动,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5、同学们:能不能再让这半截蜡烛燃烧下去?(不能!)。

直接吹灭行不行?(不行!)。

危急关头,伯诺德一家千方百计地要把这点燃的半截蜡烛熄灭。于是,他们展开了与敌人周旋。(板书:周旋)。

(三)导学引路。

2、伯诺德夫人只说了一句话,

她是怎样说这句话的呢?结合上下文读一读,想一想。

(1)“平静”:从哪里感觉她很平静?个别读,体会。

(2)她此时的内心也是如此平静吗?读,再次体会。

(3)内心这样的不平静,可她却表现得如此平静,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三读,加深体会。

(4)小结:同学们很会学习,通过两个孩子的神态“脸色苍白”和伯诺德夫人“急忙取灯”、“轻轻吹熄”的动作体会到她的内心紧张、通过她的语言又发现她表现得十分镇定,从而体会到她复杂的内心世界……是啊,这就是我们的伯纳德夫人,明明心急如焚,表现得却是如此得镇定,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

【点评】将伯诺德夫人与德军周旋的一句话作为“抓手”,结合上下文,通过品读她的动作、语言和神态,体会到她的镇定和机智,再以个别读和齐读的方式加深理解,表达情感,欣赏到这个富有人格魅力的“人”。

(四)自学交流。

1、“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危机真的过去了吗?

(没有,“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

2、蜡烛还在燃烧,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情况越来越危急了,杰克与杰奎琳又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呢?我们试着用刚才的方法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请同学们静下心来默读课文的5、6两小节,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圈一圈,画一画,读一读,想一想。

3、我们一起来看看杰克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说说你的感受。

(1)“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升个火吧!”(镇定、机智)读。

(2)“在斗争的最后时刻……默默地坐待着”(镇定)体会,读。

4、“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

为什么说这半截蜡烛是最可怕的?

这半截蜡烛简直就是——(炸弹……)。

我的心都快要窒息了!让我们一起来读!

(1)“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那一盏灯上楼睡觉吗?”体会,有感情朗读。

a什么叫“娇声”?

b怎样“娇声”说的?

c为什么要这样“娇声”地说?(联系前两次)。

(2)“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体会,朗读。

d多么可爱的小姑娘啊!在这样危急的关头,在妈妈和哥哥的办法都没能成功的紧急时刻,她最小,却以自己的聪明、镇定战胜了德军!老师和你们一样,真的很喜欢这个可爱的小姑娘。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小节。

(3)接读第七节。

(五)拓展延伸。

2、布置作业:(选做题)。

(1)片段练习——。

《蜡烛》八年级语文教案

1)、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2)、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3)、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5、好了,下面你又可以难一难我了!

1)、最后两句话是什麽意思?

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2)、有同学很聪明,就拿课后题问我。所以,顺便给他们处理课后练习了。

3)、课后练习二。

4)、课后练习三。

6、那麽谁来总结一下老妇人的形象?

(说的很多很杂,但都没有条理性。)。

1)、老妇人饱受德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他渴望解放,渴望和平,他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2)、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他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3)、他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4)、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7、这是一篇战地通讯,但是其中主要是记叙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

(回答的很好。可是我觉得要是在开头问会更好。)。

8、你还能举出像老妇人这样的例子吗?

人教版初二语文《蜡烛》教案

2、体味文章思想感情,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通过分析人物外貌、动作描写,品味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1课时。

1、预习课文,

2、查找有关二战时期解放南斯拉夫的情况。

一、导入:

蜡烛,曾是人们常用的照明工具,在黑暗中,一点昏黄的光往往勾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勾出无限遐想。于是,无论中外,都有许多诗文以蜡烛为题。例如,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现在,蜡烛已失去它本身的实用价值,但我们仍常用它来寄托某种情感:喜庆,或是忧伤……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西蒙诺夫的《蜡烛》更是抒写了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纯洁而又令人震撼。

二、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

2、介绍二战解放南斯拉夫情况。(建议小组讨论候选代表发言)。

3、作者简介。

三、整体把握,感知课文:

1、自由朗读:读懂大意。

对德军炮火的11次描写。

对蜡烛的6次描写。

对黑围巾的4次交代。

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3次“爬”、3次“跪”)。

提示:

对炮火的多次描写,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突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

在一个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氛围中,反复描写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用血肉凝结的深厚情谊的象征。

“黑色的大围巾”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写出了老妇人对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的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3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劳力衰;3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的深痛哀悼。

四、探究写法,揣摩感悟:

1、再读全文,其中是否有些片断令你感动?请你为大家朗读一下,并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学生任意选择片断朗读,原因的说明言之成理即可。可选择重点语句作详细的讨论和分析)。

题材感人,重点描写老妇人掩埋苏联烈士的过程,突出蜡烛、烛光。

感人的原因:环境危险,炮火连天;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老妇人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士;点在坟上的蜡烛有特殊的意义。

2、课文倒数第二小节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

勾画了战后的环境、烛光的背景,控诉着法西斯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肆意践踏,再次点出烛光非同寻常的意义,足以表现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至高无上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胜母子,它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战争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3、文章中的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她丰富的内心世界是通过动作来表现的,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精读文章倒数第四、五两段,展开想像,揣摩一下老妇人有哪些心理,回答问题。

投影思考题:

1、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心里是怎样想的?

2、老妇人为什么对他们深深一鞠躬?她心里是怎么想的?

学生齐读或分读,自由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意蕴,启发学生就文句提出一个个问题推想。

五、教师小结。

文章中的南斯拉夫老妇人不顾生死,不顾年老体衰,满怀爱意地埋葬苏联红军烈士的遗体,这种感情,达到了跨越国界,母子情深的境界,使我们每一个人的思想都得到升华。

六、布置作业。

把你设想的老妇人的心理写下来,整理到练习本上,300字左右即可。

小学语文《半截蜡烛》教案

教学目标:

1.品读人物的一系列动作、神态、语言及心理活动,感悟他们在与敌人斗争时的沉着、勇敢和机敏。

2.体验当时紧张的局面,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点线结合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主线,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及心理活动等点,点面结合,表达思想感情。

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机关头和敌人作斗争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抓住重点,感悟形象。

1.快速浏览课文第1~2自然段,说说这半截蜡烛特殊在什么地方,要求用上课文中的词语“绝密”“绝妙”。

2.伯诺德夫人这个“绝妙”的方法是否就万无一失呢?如果半截蜡烛保不住,结果会如何呢?读第3自然段。

3.投影出示:“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讨论:如果蜡烛出现意外,一家三口人可能会怎么做?(多元解答)。

设计意图:阅读要善于取舍,先昭示后果的严重性,便于学生理解后面一家三口为什么要想尽一切办法来保护蜡烛,促使学生尽快“入境”。

4.感知伯诺德夫人。

(1)(投影出示)“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你从伯诺德夫人的言行中感悟到了什么?是从哪些词句感悟到的。

(2)圈出伯诺德夫人说的话,你认为这句话中应该强调哪个词语?说说你的理解。

(3)请按照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读这句话。

设计意图:有感情地朗读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此举意在使学生读出内心真实的感受,让朗读体现出个性。

(5)句子比较:“一场危机过去了。”能否用这句话替代课文中的原句,为什么?

设计意图:语文素养的提高,不仅需要通过感悟,更需要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来进行扎实的语文训练,从而感受文字运用的恰当、精准。

5.感知大儿子杰克。

(3)杰克端走蜡烛的理由已经被否决,他还需要不需要搬回木柴生火,为什么?(引发争辩)。

设计意图读写结合并交流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训练手段,能让人人动口、动手、动脑表达真情实感。抛出一个争辩的话题,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在争辩中擦出火花,改变阅读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的局面。

6.感知小女儿杰奎琳。

(2)难道一家三口就这样坐以待毙吗?请快速阅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下自己的感悟。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句式,使学生感受到不同句式的表达作用,从而体悟语言的奇妙,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回归整体,深化感知。

1.是什么支撑着一家三口这样与敌人周旋的呢?

2.在这场生死斗争中,一家三口是那么机智和勇敢,但这种勇敢机智又各有不同的表现方式。请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人物,模仿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为他颁发“勇敢机智奖”,并请你写一段“颁奖词”。

半截蜡烛语文教案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清文章脉络。

一、揭题:

3、请同学们围绕问题自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轻易朗读课文。

2、小组朗读检查,读通课文,解疑。

3、课堂交流:解决了哪些问题。

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提示如下(顺便理清脉络)。

课文先写接着写。

然后写最后。

4、再读课文,检查字词:

音:蜡烛许诺遭到盯住琳琅满目楼梯摇曳强盗秘密厄运。

虽然绝妙微弱绝密镇定。

义:厄运:厄,困苦,灾难。困苦的遭遇。

厉声:声音严厉。

从容:不慌不忙。

摇曳:摇荡。

镇定: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乱。

三、指导分段朗读。

四、课堂练习。

《蜡烛》语文教案

1、整体阅读课文,能够感知课文内容,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通过阅读文本,能够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以及通过人物形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情感。

3、揣摩文中优美的语句,领会作品中语言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的确良语言感受能力。

1、通过阅读文本,能够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以及通过人物形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情感。

2、揣摩文中优美的语句,领会作品中语言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的确良语言感受能力。

1、通过阅读文本,能够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以及通过人物形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情感。

2、揣摩文中优美的语句,领会作品中语言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的确良语言感受能力。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根据文本内容,推测课文所写作的时代背景,猜测作者的身份。

2、整体阅读课文,能够感知课文内容,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阅读文本,能够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以及通过人物形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整体阅读课文,能够感知课文内容,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通过阅读文本,能够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以及通过人物形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文本,能够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以及通过人物形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

1、速读课文,然后说说课文是以何场战争为背景来加以描写的?请找出文章中能够反映时代背景的语句。

(这是一篇战地通讯。1944年,苏联红军进行战略反攻,分别从南北两侧驱逐法西斯德军。西蒙诺夫作为随军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收集到了这则感人肺腑的故事。这则故事选自散文特写集《从黑海到巴伦支海》。要求学生找出相应的语句加以诠释。)

2、根据课文内容,猜测作者是何种身份的人?说出相应的理由。

引导学生介绍课文作者:

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曾任《文学报》主编、《新世界》杂志编委、《文学俄罗斯》报编委等职。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剧本《我城一少年》表达了苏联人民对即将来临的战争的必胜信心,长篇小说《日日夜夜》,描写了苏红军在保卫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英勇事迹。战争后期,曾随军经过东欧各国,直至柏林,写有特写和短篇故事集《从黑海到巴伦支海》(4卷)。战后曾到过美国,写有剧本《俄罗斯问题》,该剧本揭露了美国统治集团发动新战争的企图。还发表有诗集《友与敌》。《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得斯大林奖金。

西蒙诺夫曾于1949年10月访问我国。1950年出版《战斗的中国》一书,描写了中国人民进行的解放战争。1957年至1971年发表《生者与死者》三部曲获1974年列宁奖金。

3、速读课文,复述课文,然后再用一句话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内容,然后交流并讨论。

4、根据课文内容,然后结合具体的内容,分析作品中的老妇人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老妇人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的蜡烛出来说明了什么。并说说这个人物形象身上寄托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明确老妇人的性格特征与刻画此人物形象的意义。

1、阅读文本,在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把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学习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揣摩文中优美的语句,领会作品中语言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的确良语言感受能力。

1、阅读文本,在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把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学习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揣摩文中优美的语句,领会作品中语言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的确良语言感受能力。

1、阅读文本,在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把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学习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揣摩文中优美的语句,领会作品中语言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的确良语言感受能力。

1、复习导入。

2、再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刻画老妇人的细节描写之处,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找出相应的内容,然后交流这样写的好处。

3、再找出刻画老妇人所用的描写方法。

引导学生进行心理活动、语言等方面的描写,交流评价,看谁写的最为妥帖。

4、引导讨论。

作品中反复描写战争的场面,在文章中有何作用?

文章中的蜡烛除了实指“蜡烛”外,还有没有其他深刻的含义?

这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艺术效果是怎样产生的?

讨论后引导学生进行交流。

5、布置作业。

课后阅读《生死攸关的烛光》。

小学五年级语文《半截蜡烛》优选备课教案

教学目标:

1.品读人物的一系列动作、神态、语言及心理活动,感悟他们在与敌人斗争时的沉着、勇敢和机敏。

2.体验当时紧张的局面,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点线结合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主线,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及心理活动等点,点面结合,表达思想感情。

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机关头和敌人作斗争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抓住重点,感悟形象。

1.快速浏览课文第1~2自然段,说说这半截蜡烛特殊在什么地方,要求用上课文中的词语“绝密”“绝妙”。

2.伯诺德夫人这个“绝妙”的方法是否就万无一失呢?如果半截蜡烛保不住,结果会如何呢?读第3自然段。

3.投影出示:“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讨论:如果蜡烛出现意外,一家三口人可能会怎么做?(多元解答)。

设计意图:阅读要善于取舍,先昭示后果的严重性,便于学生理解后面一家三口为什么要想尽一切办法来保护蜡烛,促使学生尽快“入境”。

4.感知伯诺德夫人。

(1)(投影出示)“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你从伯诺德夫人的言行中感悟到了什么?是从哪些词句感悟到的。

(2)圈出伯诺德夫人说的话,你认为这句话中应该强调哪个词语?说说你的理解。

(3)请按照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读这句话。

设计意图:有感情地朗读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此举意在使学生读出内心真实的感受,让朗读体现出个性。

(5)句子比较:“一场危机过去了。”能否用这句话替代课文中的原句,为什么?

设计意图:语文素养的提高,不仅需要通过感悟,更需要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来进行扎实的语文训练,从而感受文字运用的恰当、精准。

5.感知大儿子杰克。

(3)杰克端走蜡烛的理由已经被否决,他还需要不需要搬回木柴生火,为什么?(引发争辩)。

设计意图读写结合并交流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训练手段,能让人人动口、动手、动脑表达真情实感。抛出一个争辩的话题,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在争辩中擦出火花,改变阅读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的局面。

6.感知小女儿杰奎琳。

(2)难道一家三口就这样坐以待毙吗?请快速阅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下自己的感悟。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句式,使学生感受到不同句式的表达作用,从而体悟语言的奇妙,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回归整体,深化感知。

1.是什么支撑着一家三口这样与敌人周旋的呢?

2.在这场生死斗争中,一家三口是那么机智和勇敢,但这种勇敢机智又各有不同的表现方式。请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人物,模仿中央电视台“2008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为他颁发“勇敢机智奖”,并请你写一段“颁奖词”。

《蜡烛》语文教案

1、给下列加划线字注音。

拂()晓肃穆()烧灼()瓦砾()地窖()。

鞠()躬精疲力竭()名副其实天翻地覆。

精疲力竭从容不迫颤巍巍永垂不朽。

2、用正楷抄写上面的词组三遍。

3、任选其中3-5个词组,组成不少于50字的语段。

4、根据课文,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动词。

(1)老妇人跪在那坑里,用手掌出那些水。

(2)德国人还在轰击,可是没有一颗炮弹在老妇人的近旁。

(3)于是她回到那死者旁边,两手在死者的腋窝下,把他拖走。

5、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问题。

巴以冲突由来已久,争取和平是两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在一次联合国会议上,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讲,最后一段是:“我是带着橄榄枝来的,也是带着一个自由战士的枪来的,请不要让橄榄枝从我手中滑落。”

文档为doc格式。

六年级语文《半截蜡烛》教案

一、导入课题: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3课,请大家齐读课题。

2、朗读字词:烛芯摇曳厄运伯诺德杰奎琳。

(半截蜡烛说明蜡烛是燃烧过的,且又摆在显眼的桌上,最危险的地方往往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4、为了保护情报,诺德夫人一家不计任何代价。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看看诺德夫人一家在遇到危险的时候是如何与敌人展开周旋,最终取得胜利的。

二、精读第三自然段。

(三个德军闯了进来,把放在显眼位置的蜡烛点燃了。)。

2、这场危机化解了吗?从哪里看出来?

(板书):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暂时化解了)。

3、讨论“危机过去了。”

a“亮”b“这盏灯”c“瞧”d“先生们”

小结:虽然你们的语气不同,但是都表达了伯诺德夫人的想法。

(巧妙地吹灭蜡烛,不让德军怀疑。保住这半截蜡烛)。

(2)追问:此时此刻,能让这蜡烛燃烧下去吗?为什么?这蜡烛就是什么?

(机关、炸弹)。

(3)再仔细朗读这段话,看看还有哪些词语能读出伯诺德夫人的镇静,机智?

“脸色苍白”(孩子十分害怕紧张,为了保护孩子,让孩子镇定下来,必须镇定)。

“急忙”(快,蜡烛短必须抓紧时间,也说明反应迅速,应对及时)。

“轻轻”(沉下心来,不能让德军怀疑)。

(4)短短的一句话,让你认识了一位什么样的伯诺德夫人呢?

(机智、勇敢、果断、镇定、临危不惧、爱国……)。

4、讨论“似乎过去了。”

(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联系上下文阅读理解文字)。

7、朗读第三自然段。

三、精读第五节。

1、教师导读:危机并没有真正过去,德军很快又把蜡烛点燃了,“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2、听了老师刚才的朗读,你们感受到什么呢?结合语言文字具体说一说。

(情势的危急、杰克的镇静机智)抓住重点词句练习朗读。

(1)体会情势的危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厉声喝道”“厄运”“斗争的最后时刻”“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2)体会杰克的镇静机智:

“慢慢地站起来”(试探着,尽量不引起德军的怀疑。)。

“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

“从容”“生了火”“默默”“坐待着”

(虽然此刻再去搬柴已无济于事了,但为了不让德军怀疑,杰克只能这么做了。)。

追问:他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他会想什么呢?

(想对策、等待奇迹出现、准备于敌人斗争……)。

3、此时此刻,空气似乎凝结了一般,而我们简直不能呼吸,快要窒息了一般!就在杰克即将化解危机的时刻,又被德军阻止了。危机仍然没有解除啊!

4、朗读第五节。

四、精读第六节。

1、蜡烛最后熄灭了吗?情报被德军发现了吗?指名朗读第六节。

2、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叙述第六节大意。

(杰奎琳借口上楼睡觉,巧妙地转移了蜡烛,保住了情报。)。

3、杰奎琳是怎么对德国人说的?什么是“娇声”?为什么用“娇声”的语气?

4、杰奎琳除了说话很镇定,还从哪里能体会她的镇定?(“道过晚安”)。

5、她刚才还吓得脸色苍白,这会为什么又这么快变得“镇定”了?

(妈妈和哥哥给她勇气,树立了榜样……)。

6、分角色朗读6、7小节。

五、总结回顾,延伸拓展。

1、多么可爱的小姑娘啊!在这样危急的关头,她竟然镇定机智地躲过一劫,化解了危机,既保住了情报,又保住了全家人的性命,战胜了德军。

思考:难道仅仅是小姑娘一人之功吗?

(应该是全家人的功劳,妈妈的勇敢影响了儿女,使他们也变得更加坚强镇定。还为保住情报争取了时间。当哥哥的计划失败时,没有露出丝毫蛛丝马迹,也更增添了德军的信任度。……)。

总结:诺德夫人一家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临危不惧、镇定自若与敌人展开了激烈而紧张的周旋,最终不仅保住了情报,也保住了自己的生命,这真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啊。

六、作业设计(出示)。

根据课文的内容改编成剧本。

板书设计:

23半截蜡烛。

点燃吹熄重新点燃熄灭。

(相关成语)。

镇定自若临危不惧化险为夷如释重负。

胆战心惊心慌意乱穷凶极恶如狼似虎。

蜡烛

1、整体阅读课文,能够感知课文内容,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通过阅读文本,能够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以及通过人物形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情感。

3、揣摩文中优美的语句,领会作品中语言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的确良语言感受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阅读文本,能够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以及通过人物形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情感。

2、揣摩文中优美的语句,领会作品中语言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的确良语言感受能力。

教学难点。

1、通过阅读文本,能够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以及通过人物形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情感。

2、揣摩文中优美的语句,领会作品中语言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的确良语言感受能力。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1、引导学生根据文本内容,推测课文所写作的时代背景,猜测作者的身份。

2、整体阅读课文,能够感知课文内容,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阅读文本,能够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以及通过人物形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整体阅读课文,能够感知课文内容,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通过阅读文本,能够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以及通过人物形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文本,能够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以及通过人物形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

1、速读课文,然后说说课文是以何场战争为背景来加以描写的?请找出文章中能够反映时代背景的语句。

(这是一篇战地通讯。1944年,苏联红军进行战略反攻,分别从南北两侧驱逐法西斯德军。西蒙诺夫作为随军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收集到了这则感人肺腑的故事。这则故事选自散文特写集《从黑海到巴伦支海》。要求学生找出相应的语句加以诠释。)。

2、根据课文内容,猜测作者是何种身份的人?说出相应的理由。

引导学生介绍课文作者:

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曾任《文学报》主编、《新世界》杂志编委、《文学俄罗斯》报编委等职。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剧本《我城一少年》表达了苏联人民对即将来临的战争的必胜信心,长篇小说《日日夜夜》,描写了苏红军在保卫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英勇事迹。战争后期,曾随军经过东欧各国,直至柏林,写有特写和短篇故事集《从黑海到巴伦支海》(4卷)。战后曾到过美国,写有剧本《俄罗斯问题》,该剧本揭露了美国统治集团发动新战争的企图。还发表有诗集《友与敌》。《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得斯大林奖金。

西蒙诺夫曾于1949年10月访问我国。1950年出版《战斗的中国》一书,描写了中国人民进行的解放战争。1957年至1971年发表《生者与死者》三部曲获1974年列宁奖金。

3、速读课文,复述课文,然后再用一句话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内容,然后交流并讨论。

4、根据课文内容,然后结合具体的内容,分析作品中的老妇人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老妇人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的蜡烛出来说明了什么。并说说这个人物形象身上寄托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明确老妇人的性格特征与刻画此人物形象的意义。

第二课时。

1、阅读文本,在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把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学习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揣摩文中优美的语句,领会作品中语言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的确良语言感受能力。

教学重点。

1、阅读文本,在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把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学习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揣摩文中优美的语句,领会作品中语言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的确良语言感受能力。

教学难点。

1、阅读文本,在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把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学习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揣摩文中优美的语句,领会作品中语言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的确良语言感受能力。

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2、再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刻画老妇人的细节描写之处,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找出相应的内容,然后交流这样写的好处。

3、再找出刻画老妇人所用的描写方法。

引导学生进行心理活动、语言等方面的描写,交流评价,看谁写的最为妥帖。

4、引导讨论。

作品中反复描写战争的场面,在文章中有何作用?

文章中的蜡烛除了实指“蜡烛”外,还有没有其他深刻的含义?

这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艺术效果是怎样产生的?

讨论后引导学生进行交流。

5、布置作业。

课后阅读《生死攸关的烛光》。

蜡烛

《蜡烛》以散文章法构筑画面来显现作家的主观情绪。这类小说同样离开了情节的框架,作家精心准备了一幅画面,画面可能是一个人很短时间内的生活内容,透过画面,我们却可以看到他一生的生活状态或心灵状态,体味出作家对叙述对象的主观情怀和爱憎情感。不妨看看人教版八年级上《蜡烛》教案设计。

认知目标:

1、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2、体会真挚感人的语言。

能力目标:透过行为领悟人性的本质。

教育目标:让学生体会追求和平的人民的深厚的感情。

重点难点:体会真情,领悟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策略和方法:朗读法、引导法。

教学媒体:录音机、投影仪。

课时安排:2课时。

一、导入。

二、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及背景。

主旨: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3、我们今天,不是讨论人物、事件的感人上,而是他感人的程度如何?

1)、环境危险,炮火连天——想到老妇人不顾生死。

2)、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很吃力——想到老妇人力量的源泉。

3)、保护遗体——想到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

4)、烛光闪烁——想到老妇人奉献的精神。

(这个问题如果不先给出一个例子,学生是很摸不着头脑的。)。

4、那麽,这里的烛光,又有什麽特殊的象征意义?

1)、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2)、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3)、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5、好了,下面你又可以难一难我了!

1)、最后两句话是什麽意思?

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2)、有同学很聪明,就拿课后题问我。所以,顺便给他们处理课后练习了。

3)、课后练习二。

4)、课后练习三。

6、那麽谁来总结一下老妇人的形象?

(说的很多很杂,但都没有条理性。)。

1)、老妇人饱受德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他渴望解放,渴望和平,他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2)、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他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3)、他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4)、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7、这是一篇战地通讯,但是其中主要是记叙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

(回答的很好。可是我觉得要是在开头问会更好。)。

8、你还能举出像老妇人这样的例子吗?

板书设计:

母亲的眼泪戴黑色的围巾。

老妇人红军战士。

《蜡烛》教案

1、通过观察,了解各种各样的蜡烛,说出蜡烛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2、能主动参与到自制活动中,并体验成功的快乐。

3、初步了解蜡烛燃烧与空气的关系,对此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

2、蜡烛若干,玻璃口杯一个。

1、教师带领孩子进入教室,一起感受美丽而又温馨的烛光。

2、引导幼儿观察点燃的蜡烛,说说自己看到的有趣现象。

如:滴下来的蜡烛油像眼泪,而且有点烫;

小火苗会随风“跳舞”。

说一说小火苗像什么呢?

(像星星、像花蕊、像太阳、像萤火虫……)。

3、引导幼儿用自己的动作来表现烛火的样子。

1、让幼儿了解蜡烛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1)请幼儿共同来欣赏各种各样的蜡烛实物。

(2)引导幼儿说出蜡烛的用途,谈谈自己在什么时候用过蜡烛?

(停电的时候、过生日的时候、打灯笼的`时候……)。

2、请幼儿讲一讲应该如何点燃蜡烛。(火柴、打火机……)。

(1)引导幼儿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将蜡烛熄灭。

(用手扇或用嘴巴吹)。

(2)教师用另一种方法将蜡烛熄灭。首先点燃一根蜡烛,固定好,然后用一个玻璃口杯罩在蜡烛上,看看结果怎样?(熄灭)。

3、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己桌面上的玻璃杯罩在点燃的蜡烛上,瓶口紧贴硬币,看一看与教师刚才做的有什么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蜡烛熄灭了。

不同之处:瓶内有上升的水柱。

小结:蜡烛的燃烧需要空气,杯内的空气烧完了,蜡烛也就要熄灭了,就像我们人一样,同样也需要空气。

欣赏各种各样的蜡烛。

本文由妈妈小编编辑整理。

《蜡烛》教案

2、体味文章思想感情,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通过分析人物外貌、动作描写,品味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1课时

1。 预习课文,

2。 查找有关二战时期解放南斯拉夫的情况

蜡烛,曾是人们常用的照明工具,在黑暗中,一点昏黄的光往往勾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勾出无限遐想。于是,无论中外,都有许多诗文以蜡烛为题。例如,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现在,蜡烛已失去它本身的实用价值,但我们仍常用它来寄托某种情感:喜庆,或是忧伤……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西蒙诺夫的《蜡烛》更是抒写了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纯洁而又令人震撼。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拂晓 瓦砾 地窖 鞠躬 颤巍巍

2、介绍二战解放南斯拉夫情况。(建议小组讨论候选代表发言)

3、作者简介

1。自由朗读:读懂大意。

对德军炮火的11次描写

对蜡烛的6次描写

对黑围巾的4次交代

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3次“爬”、3次“跪”)

提示:

对炮火的多次描写,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突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

在一个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氛围中,反复描写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用血肉凝结的深厚情谊的象征。

“黑色的大围巾”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写出了老妇人对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的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3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劳力衰;3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的深痛哀悼。

1 、再读全文,其中是否有些片断令你感动?请你为大家朗读一下,并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学生任意选择片断朗读,原因的说明言之成理即可。可选择重点语句作详细的讨论和分析)。

题材感人,重点描写老妇人掩埋苏联烈士的过程,突出蜡烛、烛光。

感人的原因:环境危险,炮火连天;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老妇人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士;点在坟上的蜡烛有特殊的意义。

2。课文倒数第二小节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

勾画了战后的环境、烛光的背景,控诉着法西斯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肆意践踏,再次点出烛光非同寻常的意义,足以表现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至高无上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胜母子,它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战争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3。文章中的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她丰富的内心世界是通过动作来表现的,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精读文章倒数第四、五两段,展开想像,揣摩一下老妇人有哪些心理,回答问题。

投影思考题:

1。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心里是怎样想的?

2。老妇人为什么对他们深深一鞠躬?她心里是怎么想的?

学生齐读或分读,自由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意蕴,启发学生就文句提出一个个问题推想。

文章中的南斯拉夫老妇人不顾生死,不顾年老体衰,满怀爱意地埋葬苏联红军烈士的遗体,这种感情,达到了跨越国界,母子情深的境界,使我们每一个人的思想都得到升华。

把你设想的老妇人的心理写下来,整理到练习本上,300字左右即可。

蜡烛

1、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文章的的感人之处。

2、品味文章中细腻的描写,领会物象与其内在情感的联系。

3、认识战争的残酷性,感悟内在的人性美。

【教学过程】。

一、物象导入。

要求学生用“蜡烛”造一个句子,比较评价这些句子的妙法所在。

(设计意图:意在言语训练中引出本文学习: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蜡烛〉的课文,看看这篇文章中“蜡烛”有何意义。)。

二、内容感知。

阅读后完成100字以内的课文简介。

(设计意图:此环节视班级情况给予一定的提示,但简介中必须含“蜡烛”二字,目的在于以写带读,训练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概括能力。)。

三、语言品味。

朗读交流文中耐人寻味的语句,品味细腻感人的描写。

1、11次炮火描写。

(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突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

2、6次对蜡烛的描写。

(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见证。)。

3、4次黑色围巾的描写。

(表达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写出了老妇人与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之间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4、三爬三跪的动作描写。

(三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力衰,三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老妇人对牺牲战士的沉痛哀悼。)。

(设计意图:此环节采用小组学习与班级交流相结合的形式,重在引领学生通过朗读揣摩文中的描写手法,认识战争的残酷、蜡烛的的深沉含义、围巾所渲染的庄重气氛、老妇人对红军烈士的深厚情谊。)。

四、延伸拓展。

1、完成句子:这是一支蜡烛,它。

(设计意图:此题置于“延伸拓展”部分,实际是对本文学习的一次总结与深化,既是内容概括,又是情感深化,与“内容简介”有相通的部分,但又更进一层。例如:这是一位南斯拉夫老妇人点在苏联红军烈士坟前的蜡烛,它燃烧出的是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它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2、交流其他有特定含义的物象。

(设计意图: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不仅仅是蜡烛,生活中,文学作品中还有许多事物赋予了人们的情思,以此题延展学生在课堂学习的空间。)。

五、布置作业。

课后从物象、内容、情感三方面赏读《百合花》(茹志鹃)。

(设计意图:这篇小说是借白净纯洁的“百合花”的意象来表现中国战争中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他们都有百合花一样高尚纯洁美好的心灵,军民之间的感情也像百合花一样纯洁高尚美好,战士和战士之间的情感也像百合花一样纯洁高尚美好,一句话,百合花,象征着人性美性格百合花。在题材、主题与写法上与蜡烛一文都有相通之处,课外阅读既是巩固课堂教学,也是拓展训练。)。

《蜡烛》教案

西蒙诺夫。

课型:新授课。

(一)知识目标:

1.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2.体会本文真挚感人的语言。

(二)能力目标:

通过行为领悟人性的本质。

(三)德育目标:

让学生体会追求和平的人民的深厚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真情,领悟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教学方法:朗读法、引导法。

教具准备:录音机、投影仪。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导入。

二、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及背景。

主旨: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3.我们今天,不是讨论人物、事件的感人上,而是他感人的程度如何?

1)环境危险,炮火连天--想到老妇人不顾生死。

2)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很吃力--想到老妇人力量的源泉。

3)保护遗体--想到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

4)烛光闪烁--想到老妇人奉献的.精神。

4.那么,这里的烛光,又有什么特殊的象征意义?

1)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2)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3)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5.最后两句话是什么意思?

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6.总结老妇人的形象。

1)老妇人饱受德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他渴望解放,渴望和平,他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2)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他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3)他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4)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7.这是一篇战地通讯,但是其中主要是记叙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

8.你还能举出像老妇人这样的例子吗?

三、教师小结。

文章中的南斯拉夫老妇人不顾生死,不顾年老体衰,满怀爱意地埋葬苏联红军烈士的遗体,这种感情,达到了跨越国界,母子情深的境界,使我们每一个人的思想都得到升华。希望同学们都能体会这种美好的感情。

四、课后练习:

1)课后练习二。

2)课后练习三。

五、布置作业。

把你设想的老妇人的心理写下来,整理到练习本上,并且用上研读与练习中的字词,300字左右即可。

六、板书设计:

学习本课时,我让学生复述课文,在复述中把握记叙文的要素。逐步提高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抓住老妇人的形象分析。更深层次的体会人物感情。理解文章主题。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