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学设计全册文具(通用18篇)

时间:2023-12-14 23:03:05 作者:MJ笔神

一个好的教学计划应该具备适应性、可操作性和可评估性,以便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评价教学效果。教学计划的编写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教学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学设计全册玩具

1、通过具体活动让学生领会左、右的意义,认识左右的相对性。

2、能确定物体的左右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表述。

3、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左右的相对性。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集体照片。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

二、摆一摆。

1、积极汇报:用右手拿筷子吃饭;用右手写字……。

2、积极汇报:写字时用左手压本子;吃饭是用左手拿碗。

3、想一想,说一说:左耳朵,有耳朵;左眼,右眼。

4、全班学生听老师的口令做动作。

1、拿出准备好的学具,按照课件出示的顺序摆一摆。

2、想一想,回答问题。

铅笔。

转笔刀。

尺子的左边有橡皮,右边有文具盒。

尺子的左边有橡皮和铅笔,右边有文具盒和转笔刀。

3、进行小组活动,大乱各学具的顺序,再已尺子为标准,说一说尺子的左边和右边各有什么。

4、积极做游戏。

有的学生回答是右手,有的学生回答不是右手。

可能有的学生还是不能却蒂诺左右手,有的学生说:老师,你转过身去就跟我们举的右手一样啦!

听讲,理解老师的话。

5、兴致勃勃地走出教室进行户外活动。

1、大家说一说,我们通常用右手做哪些事?

2、我们通常用左手做哪些事?

3、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你身上还有左右配对的好朋友吗?

4、组织学生做游戏:教师说口令,学生做动作。

如:左手摸右耳,左手摸右手……。

2、提问,引导学生回答。

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

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

尺子的左右有什么,右边有什么?

有不同意见吗?

课件同步演示:以尺子为标准确定左边有橡皮和铅笔,右边有文具盒和转笔刀。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打乱顺序再摆一摆、说一说。

指两个摆法不同的小组说一说。

4、组织学生做游戏:左右手。

跟学生面对面地站着,举起右手,问:老师举起的是右手吗?

把右手放下,引导:请大家把右手举起来,判断以下老师举起的是不是右手?

新课标第一网。

小结:非常正确,因为我们面对面站着,方向相反,所以举起的右手也刚好相反。

4、带领学生到教学楼梯进行时间活动,一批学生上楼,一批学生下楼,要求都靠右走。

创设情景,通过多种活动体验自身的左与右。

按照课件一一对应地摆,感性体验左和右,在语言表。

达中逐步学会确定物体左右位置与顺序。

以学生为主题,让学生自主操作,探索、体验,获得对左右的深刻认识。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左右具有相对性。

渗透良好公共秩序的教育。

练一练。

1、按照第2题的要求做一做,并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

2、自由结组,做游戏。一人发出指令,如:请站在我的左边“,另一人按指令做动作。

汇报:一共7辆车。我是这样想的……。

1、做一做(第2题)。

2、组织学生两人一组做游戏(第4题)。

3、出示第3题主题图,提问:从右边数,大客车是第5辆,一共有多少辆车?提示学生:有几辆车被树挡住了,看不到。

指名汇报并说明理由。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左右的认识和理解。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左右。

铅笔橡皮尺子文具盒转笔刀。

最左边的是铅笔。

最右边的是转笔刀。

尺子的左边有铅笔和橡皮。

尺子的右边有文具盒和转笔刀。

备注: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学设计全册玩具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培养学生简单的空间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

教具准备:主题图、有关学具、剪刀。

教学方法:参与性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新课教学:出示主题图。

1、仔细看图,说说图上有什么。

2、考考你:

小鸟在小兔的_面,小兔在鸟的_面,

松鼠在小兔的_面,松鼠在小鸟的_面。

3、指名说,评议。

三、巩固练习,练一练。

1、填一填,说一说。

(1)仔细观察图。(2)报名说。

2、把6写在上一行,把9写在下一行。

让学生说了哪个数在上,哪个数在下。

3、说一说。

仔细看图,同桌讨论,报名汇报。

4、请你分房子。

(1)自己动手剪贴动物。

(2)说说它们的位置关系。

5、独立完成思考推理题。评析、校对。

四、小结。

本节课你又学会了什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学设计全册玩具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自主探索的能力.。

3.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数数、读数、写数,初步体会数序的含义.。

教学重点。

正确数出物体的个数.。

教学难点。

正确书写数字.。

教具、学具。

数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一)引入。

教师谈话:开学这几天,你认识了几个新朋友?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吗?

1.同学之间互相介召、互相说.。

2.指名回答.。

教师提问:有认识一位新朋友的吗?谁认识了两位新朋友?有更多的吗?

这2个新朋友是谁?

教师板书:12345(根据学生所说的板书)。

(教师谈话:有一位小朋友叫“淘气”,他也认识了一位新朋友“笑笑”.有一天,“淘气”请“笑笑”到家里做客.)。

(二)出示主题图。

课本第六页。

教师提问。

1.看到这幅图,你想说些什么?

2.他们在玩些什么玩具?请你数一数,说一说.引导学生说出图上的物体数量.。

(学生:他们在玩玩具,有5个积木、4辆汽车、3个皮球等等)。

二、尝试探索.。

(一)教师提问。

1.你是怎样知道这些物体的数量的?(数出来的)。

2.你是怎样数的?(一个一个的数、两个两个的数)。

(二)指名数一数.说一说.。

1.小组讨论:你认为怎样数数比较好?为什么?

思考:如果有更多的物体,又可以怎样数数呢?

(三个三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

2.小组合作:数出铅笔盒里文具的个数.(指名展示,全班交流.)。

3.如果你想请你的新朋友到家里做客,你准备怎样做?

学生1:我准备拿2个洋娃娃请好朋友玩.。

学生2:我准备拿4辆小汽车请好朋友玩.。

学生3:我准备拿5把玩具手枪请好朋友玩.。

(三)揭示课题。

教师板书:玩具(1、2、3、4、5)。

(四)指导书写.。

(指名板书)。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他们写的怎么样?那么怎样写才能写的又漂亮又规范呢?

出示田字格及示范字。

教师提问:看到这些字你有什么感觉?

教师:让我们一起来练习怎么写的.(生描示范字,师巡视指导.)。

比较:你认为哪儿写的比较好?还有什么不足之处?

(五)比较数序.。

1.看图数数.。

教师谈话:“淘气”和“笑笑”玩的高兴及了,妈妈给他们准备了一些水果.。

出示水果图。

见课本。

教师提问:都有那些水果?各有多少个?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明确:1、3、5叫单数,2、4叫双数.。

2.比一比.。

什么水果最多?什么最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3.生活中你还在哪见过这些数字?它们有什么用?

4.数序。

教师谈话:2个好朋友刚吃过水果,动画片开始了.。

出示火车图。

三、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最高兴的事是什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学设计全册玩具

3.提高小组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够分辨什么样的物体轻,什么样的物体重.。

教学难点。

1.通过中介物体、等量代换比较物体的轻重.。

2.运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教学用具。

弹簧秤、皮筋、简易天平、水槽和托盘、蓝、绿、黄、红四种颜色的盒子各九个(绿的和蓝的为空盒子,绿的比蓝的轻,黄和红盒子中装东西,轻重相近,比白蓝盒子都重,四个盒子中绿的最大,蓝的最小,黄的和红的大小中等且相近.)。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掂球游戏”感受轻重。

(一)游戏。

(三)小结。

二、活动二:掂自己身边的物体,感受轻重。

(二)小组汇报。

教师:哪个组已经掂完了,愿意把你的感受说给大家听一听吗?

三、活动三:掂不同的盒子,感受轻重。

(一)实验一。

教师:我看到想参加我们活动的同学,现在都已经坐好了,在等我把东西发给他.。

1.发蓝盒子和绿盒子。

2.你觉得他们两个比,谁轻谁重?为什么?(大的重)。

3.到底谁轻谁重,赶快试一试!(学生动手掂.)。

4.说说你的感受?还想接着玩吗?

(二)实验二。

教师:想玩的同学又已经做好准备了,眼睛都看着老师呢.。

2.教师请同学说自己的猜想.。

3.到底谁猜的对呀?你们是不是特别想知道.动手试试吧!

4.教师提问:这个绿盒子怎么一会儿轻,一会儿重?它到底是轻还是重?

5.这次为什么很多同学没猜对呢?

6.小结:看来,并不是物体越大就一定越重,越小的物体就一定轻.。

(三)实验三。

教师:如果还想玩就请把绿、蓝盒子轻轻放到位子里,看哪个组的动作又快又轻!

2.怎么这次有很多同学都不做判断?怎么不发表意见了,有什么困难吗?

3.同学们都认为,只凭观察已经不能判断它的轻重了,你们想怎么办?(动手掂一掂)。

4.说说你的感受,有不同的感受吗?换手再掂一掂.。

教师提问。

(1)你们有同样的感觉吗?(学生出现分歧.)。

(2)咱们的意见不一样了,这可怎么办呀?

(4)小组讨论,汇报.。

四、活动四:总结探索结果。

(一)教师介绍生活中的测量物体重量的工具。

(二)完成课后练习.。

1.出示图片:练一练1。

2.出示图片:练一练2。

3.出示图片:练一练3。

探究活动。

左重右轻。

活动目的。

1.让学生逐步加深对轻重的体验与理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为学习10以内的加法做铺垫.。

活动准备。

1.天平。

2.1克、3克、4克、5克、6克的砝码各1个,2克的砝码2个。

活动题目。

在天平的右边放入2克和6克的砝码各1个,天平的左边放入5克的砝码1个,现在天。

活动过程。

1.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操作.。

2.总结方法.。

3.分组演示并说明.。

参考答案。

方法一:只在左边放.。

1.使天平左右平衡:

在左边放入质量是1克、2克的两个砝码,由于1+2+5=2+6,因此天平左右平衡.。

2.使天平左重右轻:

方法二:在左右两边都放一个.。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学设计全册玩具

教学内容:

本教材74---75页。

教学目标。

1.借助熟悉的物体,使学生正确用数表示20以内这些物体的个数.。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善于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

由搭积木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动手操作,列出不同的20以内数的算式并能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

课件,小捧等.。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与个人探究结合,抓住问题重技能形成。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一)搭积木(出示课件:说一说1)。

1.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搭积木的游戏吗?

2.莉莉和花花搭好了两摞积木在列算式时遇到了困难,你们能帮帮他们吗?

3.根据图意谁能列出相应的算式?课件出示。

教师板书:14+5=()17-6=()。

4.为什么这样列算式?说一说你的想法.。

(1)莉莉搭了两摞积木,左边一摞是十块,右边一摞是三块,莉莉又放上了两块一共是十五块,所以就是10+5=15.

(2)花花也搭了两摞积木,左边一摞是十块,右边一摞是十八块,拿走了两块是十四块,所以就是16-2=14.

(二)小结。

二、活动二: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

1课件出示游戏碰碰车,说一说,算一算。

2课件出示练一练。

3课件出示,登长城。

活动三:动手操作。

1.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表示一个十(画图、用学具盒里的东西或其它物体都可以).。

2.请你任意添加一个图或其它物体的个数,组成一个算式,看谁组的多.。

3.小组内交流,说一说图意和算式是怎样组成的(出示图片:小棒、三角形).。

10+1=11。

11-1=10。

11-10=1。

10+6=16。

16-6=10。

16-10=6。

10+7=17。

17-7=10。

17-10=7。

4.任意举出一列说一说计算的方法。

一个十添加一个一是十一,十一是由一个十和一个一组成的,所以算式是10+1=。

(二)教师小结。

我们通过动手操作,列出这么多的加减法算式,这充分体现了你们善于动脑思考的结果.。

三、活动四:整理归类.。

(一)找规律。

1.根据我们列出的算式进行整理,你们能找到这些算式计算的规律吗?

2.小组合作交流.。

3.指名列出算式,集体反馈.。

4.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二)教师小结。

四、活动五:结合实际巩固练习。

(一)出示图片:说一说4。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会得到什么结果?

2.根据相碰的情况列出加法算式.。

(二)出示图片:说一说5。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会得到什么结果?

2.根据相碰的情况列出减法算式.。

(三)教师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高兴吗?我和你们一样高兴,因为,我们在玩中也学到了。

一些数学知识,可见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探究活动。

成双配对。

游戏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2.使学生能够熟练计算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游戏准备。

将所有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算式制作成口算卡片.。

游戏过程。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学设计全册玩具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初步感知两个或三个物体之间的高矮,体会高矮的相对性,渗透帮助他人的教育。

二、教学流程设计:

1、图片出示,创设情景。

长颈鹿和大象谁高谁矮?

(1)学生独立观察,思考问题。

(2)同桌交流。

(3)全班反馈。

2、选用哪个钉子好?

(根据生活经验,厚的木版用长一些的钉子,薄一点的木板用短一点的钉子。)。

3、哪跟绳子最长,哪根最短?

(图略)。

说一说,比较的方法以及理由。

4、拓展练习。

汽车能否从桥下通过?

(1)学生独立观察,思考问题。

(2)同桌交流。

(3)全班反馈。

5、比较站在不同高度上的小兔子的高矮。

(1)学生观察,

(2)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

注意让学生说说比较高矮时要注意什么?(同一个起点)。

1、从短到长依次排起来。

这题的比较方法可以是数方格的方法。

(1)学生观察,

(2)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

三、教学反思:学生对高矮和长短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上课的效果比较明显,比较小兔这一环节容易出错。

轻重。

一、教学目标。

通过说一说,掂一掂,称一称等活动,让学生逐步加深对轻重的体验和理解。

二、教学流程:

1、指导学生观察情景图。

(1)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小组交流。

(3)引出课题。

2、拓展延伸。

(1)掂一掂,

请学生拿数学数和铅笔盒掂一掂,哪个重,哪个轻。

(2)书上练习。

认为哪个重画“o”,哪个轻画“×”

3、重点第4题,不要求所有学生会做。

三、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学设计全册玩具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关系。

2、引导学生仔细地观察和有条理地表达。

3、进一步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关系。

教具准备:仔细观察我们的教室。

教学方法:活动中学习。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课前我们仔细观察了自己的教室,说说教室里有什么,用上前后、左右、上下等词。有条理地描述。

小组间相互汇报。

指名说。

再看看书上的小朋友他们是坐在什么样的教室里。

看图说一说。

二、应用教学。

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说说你家的客厅里都放着什么?

引导按顺序说。

说说你的小房间里放着什么?还有厨房间里都放着什么?

三、巩固练习。

1、让学生自己观察,摸一摸,说一说文具盒。

汇报交流。

2、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到火车站的路线。一边指一边说。

学生交流。新课标第一网。

3、游戏活动。

(1)到游乐园里去玩,请你说一说,你的前后,左右各有什么?

(2)教室里同学们玩捉迷藏游戏。

说出位置,自己找。

四、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你又学会了什么本领?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全册文具

教学目标:

1、通过拼、摆画等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与区别。

2、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难点:

感受三角形与其他图形的关系。

教具学具:

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预习提纲。

1、小组同学合作,用三角形拼四边形。

2、三角形按角可以分哪几类?

3、三角形按边可以分哪几类?

4、每个三角形至少有几个锐角?

二、展示汇报交流。

让学生明确。

1、不是任意两个三角形就能拼成四边形。

2、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成四边形。

3、两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能拼成长方形。

4、两个相同的锐角或钝角三角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

5、用三个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了梯形。

三、反馈检测。

用三角形拼出美丽的图案.

请各小组上讲台展示自己的美丽图案。

文档为doc格式。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学设计全册玩具

1、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体会分类的意义。

2、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用途,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整理事物。

教学重点。

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

学会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

教学(具)准备教材主题图及“练一练“中的图片。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

二、探索新知,学习分类。

独立思考,全班交流。

第一竖行是一组。

前面一排是一组。

按男、女分组,全班可分为2组。

还可以按年龄进行分组……。

1、看图,发表自己的看法。

房间挺漂亮的,但是有点乱。

书应该放在书架上,不应该放在地上。

太乱了,他应该学会整理自己的房间。

2、可能出现不同的表示方法,如把同类的东西圈起来,在同类物品上画上相同的符号。

3、独立分一分,全班汇报。

我把笔、作业本、书和文具盒放在一起。

把衣服和裤子放在一起,这些都是穿的,剩下的都是玩具,应该放在一起。

我和他分得也不一样,我分的是五类,棋子、床、柜子都是家具,也应该分成一类。

我认为你这样分不对,我们是在整理房间,把同类的东西放在一起就行了,又不是在搬家….

我是说家具是一类,其他东西一共是五类…….

今天老师想把全班同学重新分组,大家想一想,可以怎样分?

指多名学生汇报。

提问:还可以怎样分组呢?

小结引入:大家的想法真好,分法真多,真棒!像这样对一些事物或人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组,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分类”

1、出示主题图,引导观察:这是小明的房间,大家看了有什么想法?

3、组织学生汇报:说一说,你是怎么整理好的?你为什么这样整理?

很好,这一类是学习用品。还有别的意见吗?

学生回答后继续引导: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出分类话题,激发学习兴趣。

看图发表看法,产生分类的必要。

让学生进行思维碰撞,充分交流,体验分类方法的多样性。

三、练一练。

1、看图,指认图上的动物:有小狗、格子、燕子、蜻蜓、小猫、小马、蝴蝶、蜜蜂、小兔。

2、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3、给会飞的动物涂上颜色,在族类相互展示。

4、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5、指认图上的物品,独立思考分类方法,全班交流。

1、出示第1幅图,让学生说说图上动物的名字。

2、提问:这些动物,可以分成几类?怎样分类?

3、让学生把会飞的动物涂上颜色。

4、让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

先认识这些动物,才能给它们正确分类。

初步体会到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就不同。

训练学生根据既定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的能力。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整理房间。

文具:

衣物:

玩具:

练一练第1题:

分成地上爬的和天上飞的两类。

天上飞的还可以分成鸟类和昆虫两类。

备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学设计全册玩具

本课内容是10以内的两步式题,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对本课掌握的好坏与否直接影响着后面进一步学习20以内加减法,是数学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教材设计了乘车这一情境,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使学生产生浓厚的求知兴趣,并在具体的上下车情境中体悟到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让学生学会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目标。

1.在模拟上下车的情境中,使学生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并正确计算。

2.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展学生的探索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并学会计算。

教学难点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师:今天,我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小魔女!

生:(发自内心的感叹)好漂亮啊!

师:跟她打个招呼吧。

生:(踊跃地)你好!嗨!……。

师:小魔女的小魔杖可以变好多的智慧星,准备送给上课特别棒的小朋友和表现最好的小组,最后哪一组得到的智慧星最多,哪一组就是今天的冠军!

(一)创设情境,模拟演示,探索新知。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马戏吗?(喜欢)。

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和笑笑知道你们喜欢看马戏,决定带你们去马戏团看一看。(学生兴趣高涨)。

(评析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前提,看马戏的设计深深地吸引住了孩子们的好奇心,这样的引入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1.探索连加。

瞧!淘气和笑笑2人坐着公共汽车来接你们啦(课件演示,师配旁白),科华北路站到了,先上了4个人,有1个小朋友在后面边跑边喊:“等等我,等等我。”最后他终于没被丢下,也上了车。

师:谁能把到站后公共汽车上人数的变化情况完整地说一说?

生:原来车上有2人,到科华北路站后,先上了4人,又上了1人,现在车上有7人。

(在学生叙述时,教师把2,4,1,7四个数字写在黑板上。)。

师:(指着黑板上各数)你能不能试着用一个算式表示人数的变化呢?

生:2+4+1=7(师板书)。

师:2,4,1,7各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2表示车上原来有2人;4表示先上来4人;1表示后上来1人;7表示现在有7人。

师:孩子们,那你们是怎样得出7的呢?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生:我是数一数现在车上的人数有7人。

生:我是先算2+4=6,再算6+1=7。

师:哦,老师明白了,就是把前面两个数相加,得出来的数再与后一个数相加,对吗?

(老师边讲边板书:2+46+1=7)。

师:小朋友真聪明。这个加法算式和以前的加法算式比较,有什么不同吗?

生:它有两个加号。

生:有3个数相加。

师:像这样有两个加号的算式我们叫“连加”。

(评析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是《标准》所赋予的任务。这一环节的教学,从再现学生生活中搭乘公共汽车情境入手,使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让学生经历从乘客变化情境中提炼出数学算式的过程,帮助学生在感性经验的支持下建立连加的数学模型,符合儿童思维特点,隐含“数学从生活来”的大数学观。)。

2.探索加减混合。

我们的公共汽车又要继续往前开(课件演示,师配旁白)。汽车继续往前开,请同学们数一数车上坐了几个小朋友?游乐园到了,后门有3个人下车,前门有2个人上车。

师:谁能把到游乐园站后公共汽车上人数的变化情况说一说?

生:原来车上有7人,游乐园到了,上车2人,下车3人,现在车上有6人。

师:用一个算式来表示人数的变化,该怎样表示?和你的同桌小声地商量商量。

生1:7+2-3=6。

生2:7-3+2=6。

师:怎样计算这两个算式,是按照什么顺序计算的?

生1:第一个算式先算7+2=9,再算9-3=6。

生2:第二个算式先算7-3=4,再算4+2=6。

生3:两个算式都是先算前面两个数,再和第三个数算。

师:你真聪明,会把两个算式的运算顺序合在一起说,孩子们同意给他一颗智慧星吗?(同意)。

生4:是从左边算到右边。

师:真了不起,用这么简单的话说清楚了运算顺序,小魔女奖给你一颗智慧星。对,我们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师:看,这两个算式得数是一样的,可列式不一样,是什么原因呢?

(学生四人小组,轮流说说自己的想法,再讨论讨论。)。

生1:我们认为第一个算式是先加上车的,再减去下车的。

生2:我们认为第二个算式是先减去下车的人数,再加上车的人数。

师:在这两道算式里都有哪两种运算符号?

生:既有加号又有减号。

师:像这样,一道算式里有加又有减的我们把它叫“加减混合”。

(评析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这一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学习的教学形式,发挥集体力量,以强带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使学生在探究过程及汇报成果中享受合作的欢乐和成功的愉悦。)。

(二)动手操作,深化新知。

马戏团终于到了,瞧我们的小猴子站在大门口说要变魔术考考你们,不然不让进,愿意接受小猴子的挑战吗?(愿意)。

(师戴上小猴子的头饰扮演小猴子。)。

师:请观察小棒的变化情况,列算式说得数。

(小猴子先拿出5根,再拿出2根,最后拿走3根。)。

生:5+2-3=4。

师:小朋友们看仔细了,小猴子我又要变魔术了。

(小猴子先从7根中拿走2根,再拿走3根。)。

生:7-2-3=2。(师板书)。

师:为什么减2后又要减3?

生:因为小猴子拿走了两次。

师:猜一猜像这样有两个减号的算式我们叫什么?(师引导)。

生:“连减”。

师:(取下头饰)看来我们的小猴子难不倒小朋友们。你们自己动手变魔术考考同桌好不好。

要求:同桌小朋友轮流变,一个用你喜欢的学具变魔术,另一个根据同桌摆放的情况在纸上列算式并计算,比一比谁的算式写得又对又快。

(学生同桌活动)。

(评析教师示范,进而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学生人人都动手操作,相互交流,去感悟、去体验、去认知,从具体操作中深化新知。教师的一句“用你喜欢的学具变魔术”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生: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三)激趣练习,应用拓展。

1.练习1。

生:8只。

生:8-2-3=3。

师:请你和同桌说说自己的想法。

汇报想法。

生:我们是这样想的,原来有8只鸟,先飞出来2只,又飞出来3只,还剩3只。

师:你真能干。

(评析学生同桌说说自己的想法,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既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又巩固了数学知识,同时增进友谊。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还以学习的本来面目。)。

2.练习2。

接着,小鸟把我们带进了小狗训练室。瞧,我们的训兽员阿姨正在教小狗做算术呢。(动画演示,出示5-4+2,训兽员阿姨问小狗:“5-4等于几?”小狗叫:“汪”;又问:“1+2等于几?”小狗叫:“汪、汪、汪”。)。

师:你能比这只聪明的小狗算得更快吗?

生:能。

师:好,我们来个组与组之间的比赛。

(参看“试一试”和练习2出示三份题,以同桌为单位开火车形式比赛,计算过程和得数都对者,为本组赢得一颗智慧星。)。

(评析小狗算题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复习计算过程,同时也激起学生计算比赛的欲望,使单纯的数学计算趣味盎然,学生参与率高,掀起了高潮,学生有意犹未尽之感。)。

3.练习3。

生:小狗有3只,海豚有5只,老鹰有2只。

师:请组长带着你的组员一起数一数、想一想、算一算,再把课前老师发给你的卡片上的空填一填。

狗只海豚()只老鹰()只一共有()只。()+()+()=()。

(注:狗、海豚和老鹰用头像。)。

老鹰比狗少()只。()-()=()。

海豚比老鹰多()只。()-()=()。

(组长带领小组成员活动。)。

汇报成果,并贴在黑板上展览。

(评析活动中学生有的数,有的算,有的写,有的想,好一幅“繁忙”的景像。学生在活动中手、眼、口、脑、耳多种器官并用,提高了动手能力、自主探索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果的汇报和展览让学生充分享受合作的力量、成功的快乐。)。

4.练习4。

师:小朋友们,想看看动物们的精彩表演吗?

生:想。(兴奋又好奇。)。

师:好,我们一起去看马戏吧!要仔细看哦,因为我们的小魔女会在你们看表演的过程中提出两个问题让你们帮助解决。

(放马戏录像,学生很兴奋地观看。)。

(1)马戏放映至有5只海豚,每只顶2个球的画面,定住画面,并在下方出示2+2+2+2+2=。教师扮演小魔女引导学生借助画面,计算出答案。

(2)马戏又放映至大象踩气球画面,有9个气球,大象踩一次炸2个,再踩一次又炸2个,定住画面,并在下方出示9-2-2-2-2=。教师又扮演小魔女引导学生借助画面,计算出答案。

小魔女觉得你们真是聪明,她的小魔杖一挥,给每个小组加了两颗智慧星。

(评析由画面引出算式,计算算式时又借助画面,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生:二组和三组。

师:他们就是今天的冠军!

生:耶!(师生一起鼓掌)。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学设计全册买铅笔

1.通过生活中的情境,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兴趣,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计算减数是9或8的退位减法;并通过交流和比较,使学生初步掌握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能正确地计算减数是9或8的退位减法。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初步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计算思路以“破十法”和“想加算减”为主,提倡算法多样化。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出示课本第78~79页的全景图(小兔买铅笔的场景)。

师:小白兔特别爱劳动,兔妈妈为了奖励小白兔,一大早就带着小白兔来到文具店买铅笔。我们一起去瞧瞧吧!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让学生自己看图互相说说。)。

师:袋鼠阿姨有15枝铅笔,小白兔要买9枝铅笔,我们帮袋鼠阿姨算一算还剩多少枝呢?

师:那你们都知道还剩几枝吗?你能根据要求列出算式来吗?(学生在纸上列算式,教师巡视。)。

1.师:15-9=?该怎么算呢?下面同学们用小棒代替铅笔先摆一摆,再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学生出现四种算法。

(1)先摆15根小棒,再从中一根一根地拿掉,拿走9根后,就知道还剩6根。

(2)先把摆好的15根小棒分成10根和5根,再从10根里拿掉9根剩一根,把这一根加上5根,就得到还剩6根了。

(3)把9根小棒分两次拿。先从15根里拿走5根,再从10根里拿走4根,最后只剩下6根了。

(4)想9+6=15,反过来15-9=6。

教师根据巡视的情况,有目的地请不同算法的小组代表上台摆小棒并说明算法。

师:15-9=?该怎么计算呢?请2位同学到台上来用小棒摆摆,其他同学看看他们到底是怎么算的。

(学生独立动手操作并说明解题思路,其他同学补充不同的方法,教师指导并板书。)。

第一种:先把摆好的15根小棒分成10根和5根,再从10根里拿掉9根剩一根,把这一根加上5根,就得到还剩6根了。(重点说明)。

板书:10-9=1。

1+5=。

第二种:把9根小棒分两次拿。先从15根里拿走5根,再从10根里拿走4根,最后只剩下6根了。(重点说明)。

板书:15-5=10。

10-4=6。

第三种:9+()=15。

15-9=6。

第四种:用数数的方法计算的,也给予肯定。

师: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四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同桌同学互相再说说15-9的计算过程。

尝试练习18-9=?

师:我们学会了15-9=?,18-9=?你会做吗?你是怎么想的呢?

学生独立计算,并汇报结果。(请1~2名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师:你能说出减数是9的题目吗?你会计算这些题目吗?我们用手势表示这些得数好不好?

2.教学16-8。

师:减数是9的题会做了,那减数是8的题会做吗?(板书16-8=)你是怎么算的?(学生可以利用今天学习的四种方法中的任何一种解答。)。

3.教师出示口算题。(书第79页“试一试”)。

师:这些题目你会做吗?同学们把书翻到79页,比比看谁算得最好。(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集体讲评,并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

(二)巩固练习。

1.“练一练”(书上第79页第1题)。

2.游戏:摘苹果(书上第79页第2题)。

师:苹果树上结了8个大苹果,我们只有拿到算式结果与苹果上的数相同时,才能顺利摘下来。比比看今天谁的苹果摘得最多。学生动手操作。

(三)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问题。

新课标第一网。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学设计全册小猫钓鱼

减法的初步认识(二)教材28、2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猫吃鱼”这一有趣的情境,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能正确、熟练地口算5以内的减法。

重点难点。

1、通过“小猫吃鱼”这一有趣的情境,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能正确、熟练地口算5以内的减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具准备。

电脑、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口算卡片上的题说出得数。

2+2=5-4=4-2=。

1+4=5-1=3-2=。

(二)探究新知。

1、情境导入(小猫吃鱼)。

(1)同学们都知道,熊猫爱吃竹子,小狗爱的骨头,你们知道小猫爱吃什么?(鱼)对!你们看(电脑显示教材28页猫吃鱼图)数一数,盘里有几条鱼?(盘里有3条鱼)(板收:3)。

2、让同学们看第2幅图,仔细看看有什么变化(盘里原来有3条鱼,被小猫吃了1条,还剩2条)。

3、请同学再看第3幅图,仔细看看有什么变化,谁能说一说(盘里有2条鱼,又被小猫吃了1条,还剩1条,列式是2-1=1)。

2、试一试(套圈)。

(1)(电脑显示)小方手里拿了几个圈?猜一猜她可能套上几个?(她手里有4个圈,可能套上1个,也可能套上3个……)。

(2)在小方套落千丈1个圈时,看图列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吗?(1+3=4,4-1=3)。

(3)当小方套上2个圈时,列式(2+2=4,4-2=2)。

(4)当小方套上3个圈时,同桌互相说说该怎样列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3+1=4,4-3=1)。

(5)小方把4个圈套上了或全没套上,那又该怎样列式呢?(4+0=4,4-4=0)。

3、试一试(吹泡泡)。

(1)“吹泡泡”是小朋友们最喜欢做的事情了,(电脑显示)数一数,他吹了几个泡泡?(5个泡泡)。

(2)(电脑显示第28页第2题和第2幅图)有什么变化?(5个泡泡,破了1个……)。

(3)列式剩几个泡泡吗?(5-1=4)。

(4)一在还剩4个泡泡,又有什么变化?(电脑显不第3幅)(又破了2个)。

(5)该怎样计算列式还剩几个泡泡?(4-2=2,5-3=2)。

(6)(显示第4幅图)列式(2-2=0,5-5=0)。

(三)课堂作业。

1、教材第29页“练一练”的第1题。

2、看图列式。

(四)小结。

同学们通过讨论。

“小猫吃饭”、“套圈”、“吹泡泡”等故事,进一步理解了减法的含义,也能够熟练地口算5以内的减法,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板书。

减法的初步认识。

3-1=21+3=45-1=4。

2-1=14-1=34-2=2。

3-3=01-1=02-2=0。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学设计全册有几辆车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观察、操作、游戏等活动中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知道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体会分类的作用。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习兴趣,培养操作、合作、表达的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体验分类的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

让学生体会分类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具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体验分类多样性。

1、猜谜语。

四四方方一口箱,书本文具里面藏,每天上学离不了,它是我们的好伙伴。

2、对了,小朋友们每天都要带着书包来上学,老师想知道你们的书包都是谁整理的呀?

3、噢,除了一两个小朋友是爸爸妈妈帮助整理的以外,大部分小朋友都是自己整理的呀,都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孩子!

4、整理书包比赛。(动手整理自己的书包。)。

(1)小朋友们平时都整理过书包,先请大家和同小组的小朋友们商量一下,打算怎么整理自己的书包。

(2)小朋友们开始互相讨论。

(3)小组汇报整理的情况:有按大小分的,有按语数分的,有按书本分的。

5、组织学生看书。

6、小结什么是分类,以及分类有什么好处。

二、分一分。

1、分人物头像。

(1)请小朋友们以四人为一组,互相讨论看这么多的客人,该怎样分类,按什么分,分成几组,老师看哪一组分得又快又好,方法最多。

(2)学生边说教师边归纳,边根据分的情况动手把黑板上的人物头像移动分类。

2、分动物。

(可以按生活环境、大小来分。)。

(1)老师要带大家一起来看可爱的动物,藏在袋子里,请小朋友们打开袋子取出图片。

(2)生取出图片看到动物后进行分类。

(3)小组合作动手分一分。

3、分几何图形。

(可以按颜色、大小、形状来分。)。

你们有本领给这些图形也分分类吗?这回有个要求,请小朋友们自己先独立地思考,想想要怎么分,按什么分,分几类,看哪个小朋友想的方法又多又合理。

4、分算式。你们能给这些算式也分分类吗?怎样分?三、总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一个新本领――分类。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有哪些地方需要用到它?小朋友们以后在生活中还会经常用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学设计全册有几辆车

1.助儿童喜爱的玩具,使学生能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

2.能够会写5以内的数。

3.养学生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会读写5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规范书写。

教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激情引趣。

二、探索新知。

三、实践活动。

(五)归纳总结。

学生都兴奋起来。

生1:我喜欢小汽车。

生2:我喜欢洋娃娃。……。

生:图上有4辆小汽车、3个皮球、1个娃娃、2个小朋友和5块积木。

生1:一辆小汽车有4个轮子,可以用4来表示。

生2:这个男同学有2只手、2只脚、2只眼睛,都可以用2来表示。……。

集体反馈。

学生开始摆放(同桌互相检查)。

生: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学生试写,拿5个学生的作品展示,全班评议,归纳写法。

学生在书上田字格中进行练习。

师:小朋友们喜欢玩具吗?你们都喜欢哪些玩具呢?

活动一:数一数,说一说。

出示第6页的主题图:小红和小明正在玩玩具,你会数一数这些玩具吗?学生打开课本第6页,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小结:4辆汽车可以用4来表示……。

师:找一找这幅图中还有什么可以用1,2,3,4,5这几个数来表示的?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也可以用1,2,3,4,5来表示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活动二:摆一摆。

师:1个娃娃、1张卡片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

(师在田字格里板书“1”)。

师:那么2个小朋友、2只手、2只眼睛还可以用什么图形来表示呢?(生用学具卡片摆一摆)2个正方形、2张卡片又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数学2来表示)。

活动三:写一写。

师:小朋友摆得很好,现在大家看一看这些数你会写吗?(会)请你在本子上写数,你会写哪个数字就写哪个。

师:现在小朋友自己把书上田字格中虚线的数字描一描,再在空白的田字格上写一写。比一比哪个小朋友能和书上写得一样好,写完后同桌互相评一评。

教师巡堂指导学生注意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

师小结:小朋友第一次写数字能写得这么好,老师真是佩服你们,如果小朋友们在写的时候更注意握笔的姿势,就会写得更好了。激发学生兴趣!

从动手动脑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正确书写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

更好的让学生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给学生进行梳理。

作业设计:

完成课后练一练1、2、3题。

板书设计:玩具。

挂图。

12345。

备注: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教材第44页例1。

1、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探索不同的算法,继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发现能力。

3、让学生体验到探索发现的乐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

计数器。

一、复习引入。

学生独立完成后,抽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重点要求学生说出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加。

师:我们在学习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时,就要求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加了,这节课我们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看我们原来掌握的计算方法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中适不适用。

板书课题。

二、教学例1。

出示第67页的例1。

师:从图中知道些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从图中知道班上男生有23人,女生有25人。

师: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应该怎样列式?

学生:23+25。

师: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

学生:因为这是求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和。

师:怎样计算23+25呢?我们还是先用计数器来计算,同学们用计数器计算已经有经验了,老师就不再提示,同学们自己计算。

学生用计数器计算,师作必要的指导,然后抽学生汇报。

学生用计数器边演示边汇报:我先在计数器上拨上第一个加数23,然后在这个数上加25,先在个位上加5,再在十位上加2,这样我就知道23+25=48了。学生汇报到这个地方时,师追问:“你为什么要把5加在个位上,2加在十位上呢?”让学生意识到,这里的5是5个一,个位上的数就表示多少个一,所以应该对着个位加;25中的“2”表示2个十,十位上的数就表示多少个十,所以应该把2加在十位上。

让学生感受到是适用的。

师:所以我们知道在计算加法时要遵守的一个法则“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

师板书“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

指导学生说出口算23+25时,要先算20+20=40,再算3+5=8,最后把40和8加起来得48,所以23+25=48。

师:看看第67页中这个小男孩是怎样算的,他应用的是什么计算方法?

让学生发现小男孩使用的就是口算方法。

师:书上这位老师告诉我们“还可以用竖式算”。同学们以前学过竖式吗?

学生:没有。

师:现在老师教你写竖式。

学生:要注意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

抽学生在黑板上写25,其他同学给他检查写得对不对,主要是相同数位上的数是否对齐。

学生:会。

师: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27+21。

学生计算时,师来回巡视,做必要的指导。然后抽一个学生的作业在上展出,全班同学检查是否是按竖式的要求写的,相同数位上的数是否对齐,结果是否加正确了。也就是要求学生从格式、方法、结果三个方面进行检查。

三、巩固练习。

出示第69页课堂活动第1题第一横排的题目。

师:同学们看一看这两幅小棒图,你觉得这些小棒在摆放时注意了些什么?

让学生观察后回答,这些小棒都是整捆小棒对着整捆小棒,单根小棒对着单根小棒这样摆放的。

师:也就是说,这些小棒在摆放的时候,就注意到一个什么问题?

学生:注意到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师:这样一齐,我们很容易看出这两堆小棒的几个十和几个一。

请同学们口算出它的结果,把算式填写完整。

学生口算后填算式。抽一个学生的作业在上展出,全班集体订正。

师: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43+42,51+33。

学生计算后,抽一个学生的作业在上展出,全班集体订正。

师:请同学们看一看第69页第2题,这是一个口算游戏,同学们明白这个游戏怎样做吗?

指导学生说出这个游戏的做法是一个学生说出一个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式,另一个同学迅速地口算出结果。

学生:会。

师:好,同桌的两个同学开展这个游戏。学生游戏时,师作必要的指导。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从中你知道了些什么?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式时要注意些什么?学生回答略。

五、课堂作业。

第46~47页练习九第1,2,3题。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学设计全册有几辆车

教学目标。

2.培养学生能够准确地用数学语言对概念进行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和勤于动口的习惯.。

教学重点。

11~20这些数的个位和十位上各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对“数位”的理解.。

教具准备。

小棒,计数器.电子课件。

学具准备。

小棒,计数器.。

教学方法。

抓住问题,利用课件游戏将抽象的数位具体化。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二、活动一:建立数位概念.。

(一)数小棒。

1.老师手里有几根小棒?我们来数一数,1、2、3、4、5、6、7、8、9、10.。

3.学生自己数出10根小棒,并将10根捆成一捆,体会10个一就是1个十.。

4.让学生再拿出1根小棒.。

(1)、现在是几根小棒?

(2)它是由什么组成的?(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

(3)它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它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

(二)介绍计数器及数位。

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十位上的1就表示是10.。

2.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11.。

一边拨一边说:“在个位上拨几,在十位上拨几.”

3.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数、认、读、写12~20各数.。

三、活动二:快速拨数.。

(一)师生互练。

1.教师说数,学生快速在计数器上拨出.。

2.说一说它的含义及是怎么拨的.。

(二)生生互练。

一人说数,另一人拨出,并说一说.两人互换再练.。

四、活动三:对口令.。

(一)师生互对。

例:教师说16,学生对1个十和6个一.。

教师说1个十和7个一,学生对17.。

(二)生生互对。

五、活动四:填、读尺子上的数.。

(一)出示图片:写一写。

师生一起将尺子上的数补充完整.。

(二)教师提问。

1.比15小比11大的数有那些?

2.17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

……。

3.你还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

六、活动五:找一找生活中的11~20各数,密切数与生活的联系.。

找一找,说一说你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到或用到了11~20各数.。

七、活动六:课件出示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探究活动。

听口令,做动作。

活动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20以内数的顺序、组成以及大小比较.。

活动准备。

1-20的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1.20名同学每人胸前都佩戴一张数字卡片.。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

二、探索新知

三、练一练

1、知道这个故事的学生起来大声的讲给大家听

2、大胆想象,说出不同的情形

3、初步认识前和后

1、看图,在小组内交流看法,全班汇报,用前和后介绍比赛情况

3、交流、汇报:

小兔的前面是小松鼠,后面是小乌龟,小乌龟的前面是小兔,后面是蜗牛

4、积极参加赛车比赛

踊跃报名参加

做游戏,说说自己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配合指令全部向后转,再说一说自己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5、看图,独自完成填一填,不会早的及时请教老师或同学

6、积极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如:

3号车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4号车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1、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再指名全班说

2、看图回答,小红的前面还有3个人

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并尝试解答

1、同学们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谁来给大家讲一讲

2、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谁能回答这个问题?

4、同学们的表现真不错!现在我们来进行赛车比赛

让5名学生沿教室过道进行赛车比赛

在某一时刻停下,让其中的学生说出自己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再让其余同学说出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说得越多越好。

如果发家全部向右转,前后顺序有什么变化呢?是怎样的情况呢?

5、小动物们也在进行赛车比赛,咱们快去看看他们的比赛情况怎么样?

6、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你能回答这些数学问题吗?

指多名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解决

1、第1题: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前面是谁?后面又是谁?

2、第2题

小红的前面还有几个人?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又怎么解答呢?

按照以上的方式做剩下的练习

通过讲故事、续故事引入课题,激发学习兴趣

看图获取信息,用前和后进行描述,发展空间观念

始终让学生在生动的情景中学习新知,体会前后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训练学生提出问题、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前后的认识和理解

四、数学故事

出示数学故事主题图,引导学生根据这两幅图讲一个有趣的故事

要求:讲故事时,要用到前和后

讲故事,活跃课堂气氛,巩固新知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前后

森林运动会:

小鹿在最前面,谁在它的后面?小松鼠跑第几?小兔跑第几?小兔的前面是谁?

后面是谁?小乌龟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备注: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学设计全册认识钟表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培养学生简单的空间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

教具准备:主题图、有关学具、剪刀。

教学方法:参与性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新课教学:出示主题图。

1、仔细看图,说说图上有什么。

2、考考你:

小鸟在小兔的_面,小兔在鸟的_面,

松鼠在小兔的_面,松鼠在小鸟的_面。

3、指名说,评议。

三、巩固练习,练一练。

1、填一填,说一说。

(1)仔细观察图。(2)报名说。

2、把6写在上一行,把9写在下一行。

让学生说了哪个数在上,哪个数在下。

3、说一说。

仔细看图,同桌讨论,报名汇报。

4、请你分房子。

(1)自己动手剪贴动物。

(2)说说它们的位置关系。

5、独立完成思考推理题。评析、校对。

四、小结。

本节课你又学会了什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