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四册数学五单元教案(模板14篇)

时间:2023-12-06 06:50:18 作者:碧墨

教案模板可以帮助教师把握教学节奏,确保教学进程的顺利进行。学习他人的教案模板可以拓宽我们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

数学单元复习教案

进一步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笔算以及验算的方法,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

熟练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的口算、笔算方法以及验算的方法;在计算时对各种情况进行比较,弄清联系和区别,加深理解,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

1、做p12(1)直接写出结果。

集体订正。

选择几道题要求说说口算方法。

2、做p12(2)做第一组。

强调末尾有0的除法笔算。

先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做完集体订正。说说上下两题在计算方法上的区别和联系。

3、做p12(3)做两题

做完后说说验算方法。

4、做p12(4)看懂题意。说说单价的意思。

直接填在书上。

集体订正。

5、做p12(5)先看图,说说从图中看到些什么。

小组交流,试着提出各种不同的问题并进行解答。

6、课堂作业:p12(2)后两组,p12(3)剩下两题

进一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练习的同时不仅仅会做题目,还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1、做p12(6)出示题目,要求先算一算,然后比一比上下两题有什么规律。

出示54÷18,让同学们根据刚才得出的规律进行试算。

2、做p13(7)看图理解题意。

做在本子上。

指名说说是怎样解决的。

3、做p13(8)先独立完成,再说说是怎样解决的。

4、做p13(9)看图理解题意。

小组先讨论准备怎样租船。

交流租船方案。

再讨论租金的计算方法。

交流,并选择较合理的方案。

(9只大船,2只小船最为合理)

5、课堂作业:p13(9)思考思考题。

四册数学六七八单元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及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2)知道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能用符号正确地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

(3)能熟练找出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对应边。

2、能力目标:

(1)通过全等三角形角有关概念的学习,提高学生数学概念的辨析能力;。

(2)通过找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感受全等三角形的对应美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2)通过自主学习的发展体验获取数学知识的感受,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多方位审视问题的创造技巧。

教学重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教学难点: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

教学用具:直尺、微机。

教学方法:自学辅导式。

教学过程:

1、全等形及全等三角形概念的引入。

(1)动画(几何画板)显示:

问题:你能发现这两个三角形有什么美妙的关系吗?

一般学生都能发现这两个三角形是完全重合的。

(2)学生自己动手。

画一个三角形:边长为4cm,5cm,7cm.然后剪下来,同桌的两位同学配合,把两个三角形放在一起重合。

(3)获取概念。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

全等三角形、对应顶点、对应角以及有关数学符号。

2、全等三角形性质的发现:

问题:对应边、对应角有何关系?

由学生观察动画发现,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相等、三组对应角相等。

数学单元复习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

1、进一步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及其关系。

2、进一步理解表面积和体积的含义,能正确进行体积单位换算。

3、进一步理解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正,会应用公式正确灵活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与表面积。

一、开门见山:

说明本节课复习内容

二、回忆知识点

1、回忆我们学过的相关知识,点名回答。

2、整理所学内容:

特征: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应练习

表面积:分别如何计算,以字母表示。相应练习

体积和容积:如何计算,统一公式,字母表示。相应练习

体积(容积)单位:如何规定,进率。相应练习

3、以一个鱼缸为例将这些知识串连起来复习:

介绍鱼缸构造。(这些银色的金属条就是角钢;)

根据提供的信息,说一说具体问题是求的什么?(说明:之前介绍过前后左右的面积就是侧面积。)

给出具体数据,根据上一步思考如何列式计算?(做到问题5时,问求水的体积与求鱼缸的体积一样吗?哪儿不同?有相同之处吗?)

4、提升练习

第2题,展开后出示展开图两个数据12时,分别对比原图问:这个12是原来长方体的什么?这个12呢?由此能想到什么?(底面边长就是12除以4等于3厘米)

三、机动练习

事先准备一些机动练习题。

四册数学六七八单元教案

《中国石拱桥》教案。

教学目的。

一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二学习有关举例说明的知识。

三揣摩本文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设想。

一借助课文标题,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

二利用讨论的方法,深入学习课文内容。

三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一训练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能力。

二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和内容。

一教师板书课文题目:中国石拱桥。

二读课文(请几位学生读,或默读,也可以教师范读)。

提出要求:认真听读,然后给课文题目加上定语(教师在已经写好的板书“中国石拱桥”前加上“……”,成为“……的中国石拱桥”)。

三解决学生读课文中的疑难。

1.请学生就课文内容提出不懂的地方。要求:给每一段标上序号;提问题时,先说出是哪一段,再说是哪些语句。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是:

“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是什么意思?

[4][5][6][7]。

数学单元复习教案

1.结合情境,再次体会减法的实际意义。

2.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从具体的.情境中提出减法问题并解答。

3.初步培养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认真倾听与理解别人思路的能力,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寻找生活中的减法原型,丰富对减法意义的理解。

理解减法的意义。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减法,你们能举几个例子说说什么时候用减法吗?

1、还剩下多少

2、说一说

(1)生活中有哪些问题可以用“4-1=3”来表示?

(2)同桌交流,引导学生观察图并说一说图意。

1、练一练第3题、通过观察连环画,先理解图意,再列出减法算式。

2、练一练第5题、通过观察小兔子拔萝卜的莲花花故事情境,写出减法算式。只要学生对所列算式解释合理,都应给与鼓励。

3、练一练第6题、先让学生独立观察写数,再引导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规律,即铅笔的数量每次都减少1支。

练一练第7题,教师举出数字卡片,学生迅速找出能计算出对应得数的算式卡片。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书本与爸爸妈妈说一说5-1=4可以表示什么。

四册数学五单元教案

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和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4、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单元教学建议:

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休的相对位置。

课时安排:

4-5课时。

题目前后备课人丁香香。

教学。

目标。

1、借助“森林运动会”这一有趣情境,让学生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在学习情境中获得情感体验。

教学。

重难点。

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与顺序。

教学。

准备挂图、小黑板。课时。

安排1。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师:这只小动物叫机灵狗,今天它准备去动物园看运动会呢!它来到动物园门口,咦,它看到了小动物们正在排队买票呢!

师:谁排在最前面呢?(小猫)那小猫的后面是谁呢?小马的前面是小猫,小马的后面是青蛙。现在谁能用前面和后面说一句话呢?(说法多样应鼓励学生多说,例:小马的后面是小狗,小鹿在小狗的后面,也在小马的后面。)。

师:同学们说得可真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前后"。揭示课题。全班同学跟着老师把课题读一下。

现在机灵狗也来排队,它现在排在那儿?(第5,还可以怎么说?)机灵狗的前面都有谁?小马的后面有谁?现在谁能用前后提不同的问题呢?提问的小朋友自己请一个小朋友回答。

二、通过对主体图的说一说、填一填感知前后的位置。

1、看跑步图说一说。

在教学赛跑图时,我让学生以"前后"为主题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之间自己提问题自己解决,掌握知识在课堂上一展风采,大家各抒已见,互相借鉴,互为补充,这样不仅调动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提高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在学习中,学生能敏锐地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这也是他们积极探索精神和强烈求知欲望的表现,我都满腔热情加以扶持和鼓励。

2、看赛车图填一填。

师:小朋友们,听说赛车场上的比赛可激烈了,我们现在就到那儿去看看好吗?赛车场上,小汽车你追我赶,1号车现在排第几名?5号车在几号车的后面,在几号车的前面?同学们说得可真不错,这些问题在我们课本的p56,现在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课本,(停顿)拿起铅笔,试着填一填。教师一句一句地念,现在我们一起来看屏幕上的答案,一题一题地对,全部答对的同学请举手。真不错,现在把笔放下,把课本轻轻地合上。

巧设教学过程,创设了儿童喜闻乐见的问题情境:机灵狗买票参加运动会--观看小动物的跑步、赛比赛车--游动物家园等。这些情境的创设,贴近儿童的生活,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个个跃跃欲试,上课时干劲十足。

三、体会位置的相对性,加强对前后的理解。

四、解决问题,增强应用的意识。

2、小动物们在大家的帮助下,很快地排好了队,这时,聪明的乌龟给大家提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它发现排在它前面的有4只小动物,在它后面有1只小动物,你们知道这支队伍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吗?你是怎么知道啊?说得很好。屏幕出示:乌龟的前面是……,后面是……。

从社会对未来新人的要求看,时代要求我们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创造。数学课堂教学应成为学生主动探求的过程、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提供思维发散的可能性。

五、课堂总结。

今天这一节课,同学们不仅学会前后,还懂得应用,排起队来又快又对。你们真棒!

板书设计。

前后。

修改及补充内容。

题目上下备课人邹艳华。

教学。

目标。

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培养学生简单的空间推理能力。

教学。

重难点。

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

教学。

准备主题图、有关学具、剪刀课时。

安排1。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感悟、主动建构。

活动1:找礼物。

1.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创设淘气生日前夜与爸爸对话的情景,淘气得知生日礼物“梦幻七巧板”爸爸已为自己准备好。

2.重点难点,主动建构。

淘气到柜子里分7次找出自己的礼物,学习新课,突破难点:

奥特曼猫。

闹钟小车。

书飞艇。

军舰飞机。

柜子中的物品分布图。

(课件)展示淘气和他的柜子以及淘气与爸爸的对话。

淘气:七巧板在哪里呢?

爸爸:七巧板分别放在7个不同的物品下面,我会提示你这7个物品的位置,你找对了一个物品,就能得到其中一块七巧板。

师:小朋友们能帮助淘气找到礼物吗?现在每个人手中都有淘气的柜子这张纸,请你认真听淘气爸爸的提示,把你找到的物品用一个圈圈起来,老师请一个小朋友上来圈。

7句提示语是:

1、它在小车上面,不是奥特曼哟。

2、它在飞艇下面,不是军舰哟。

3、它在下面。

4、它在奥特曼下面,书的上面。

5、它在小车和飞机中间。

6、它在猫下面,飞艇上面。

7、它在闹钟下面,军舰上面。

(孩子根据提示语中的1、2句找出物品,在不知不觉中初步感知上下位置关系。)。

(第3句“它在下面”的提示,跟上面两句都不一样,小朋友不知从何下手。有的孩子议论纷纷,有的抬起头,用迷茫的眼神望着我。孩子们有了想问清楚具体位置的强烈愿望。他们便自然发问。)。

生:它在什么下面?

师:我也不知道它在什么下面呀,我们能帮助淘气找到这样物品吗?(学生摇着头表示不能找到。)。

师:如果我们要帮助淘气找到物品,该怎么办?

生:(抢着回答)让淘气的爸爸告诉我们,这个物品到底在什么下面!

(学生体会到了:要说清楚一个物体的位置,必须先找到参照物。)。

师:那我们就来听一听,淘气的爸爸会不会告诉我们这个物品到底在什么下面!

(课件播放提示语)淘气爸爸:它在书的下面。

生:很找出第三个物品军舰。(得到第3块七巧板,生露出愉快的笑容)。

(紧接着,学生根据第四句提示语找出闹钟。正在学生高兴得到第四块七巧板的时候,老师突然发出疑问)。

师:为什么我们既可以说闹钟在花瓶下面,又可以说它在书上面呢?

(有了前面参照物的铺垫,对这个问题学生心中有了或多或少的想法,便开始分小组热闹的讨论起来)。

生得出:说它在下面,是跟花瓶比;说它在上面,是跟书比。

(后面5、6、7句提示语是孩子在突破难点后,进一步感悟“上下”的相对性。)。

(小朋友们圈对一个物品,屏幕上会飞出一块七巧板。全部凑齐以后,七巧板会完整的展现在孩子眼前,生日快乐的音乐响起,孩子倍感自豪。)。

师:小朋友,你们真能干,帮助淘气得到了心爱的生日礼物,听,他感谢你们呢!(播放淘气声:谢谢你们!)。

二经历活动、解决问题、主动发展。

活动2:找食物:

(课件)淘气找到了心爱的礼物,开开心心的睡着了,他正期待他生日的到来。第二天,小朋友们到场祝贺淘气生日快乐。他们玩了一会就到了中午,淘气妈妈说:“小朋友们,动动脑筋,自己到冰箱里找出今天要吃的食物。我会提示你们这些食物在哪里。”

a找出指定食物,巩固新知:

师:大家看(展示冰箱与小朋友找食物的情景),有些小朋友不会找,我们来帮助他们一起找,好不好?每个人都拿出自己手中的冰箱图,认真听淘气妈妈的提示,把找到的食物,用圈圈起来。老师请一个孩子到展示平台上圈。(课件同步对答案。)。

瘦肉烤鸭烤鸡。

牛奶鸡蛋汉堡。

番茄胡萝卜白菜。

草莓苹果梨。

生日蛋糕。

冰箱里的食物分布图。

淘气妈妈的6句提示语是:

1、它在汉堡上面,但不是烤鸭,也不是瘦肉。

2、它在牛奶下面,草莓上面。

3、它在草莓和梨的中间。

4、它在番茄和白菜中间。

5、它在最下面。

6、它在汉堡下面,梨的上面。

b自主选择、充分发挥:

师:你们真了不起,让淘气和他的伙伴们吃上了丰盛的午餐。你们喜欢吃什么?你能说出它的位置让大家都知道吗?说对了,会得到奖励哟。(生说对一样食物,屏幕上就全屏展示这样食物奖励孩子)。

生1:我喜欢喝牛奶。它在瘦肉下面,番茄上面。

师:他说对了吗?

生:对了!

师:好,奖励你一大瓶牛奶!(全屏展示动画牛奶)。

生2:我喜欢吃梨。它在白菜下面,苹果右面。

生3:我喜欢吃草莓。它在第4行的最左边。

……。

(这是学生主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他们的回答已经能把位置与顺序完美的结合起来,描述位置的语言还涉及了前后、左右等。学生的兴趣越来越高昂,他们发现原来说出食物的位置并不困难,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说对就能得到奖励。)。

活动3:做游戏。

a摸一摸:

(课件)孩子们吃完饭,笑笑就提议做个游戏,叫摸一摸。

笑笑:你们听我的口令,然后快速摸出自己身体的部位。

师:我们也来一起做这个游戏,好不好?老师学着笑笑的样子来发口令,你们来摸。看谁摸得又快又准。

师:它在眼睛下面,嘴巴上面。

生:有的摸鼻子,有的摸耳朵。

生:对!耳朵也是在眼睛下面,嘴巴上面。不过鼻子在前面,耳朵在旁边。

师:谁愿意来说说,他回答得怎么样?

生:他回答得很好,说得很清楚,我同意他的说法。

(先是师生玩,然后生生在小组里玩,大家轮换发口令。学生玩得很开心,他们发现原来自己得身体上也有这么多得上下知识。老师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了解孩子的表达与动作是否能统一。)。

b摆一摆:

师:看着小朋友们刚才玩游戏这么开心,我们再玩一个游戏怎么样?这个游戏的名字叫:我说你摆。听老师的口令,把桌子上的东西摆到正确的位置上。

师:把铅笔放到文具盒的上面。

生:摆放物品。

师生做2次以后,在小组里做游戏。大家轮流发口令,其余人摆放。老师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学生通过摆放,在锻炼动手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建立形象的空间观念。

活动4:答趣题。

(课件)展现笑笑,她说:小朋友们,我有2个有趣的问题想问问你们,答对了有奖励哟!

师:请小朋友们先独立思考一下,然后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

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里讨论起来。

师:大家想好了吗?

生:小兰家在5楼,笑笑家在小兰家上面一层,就是6楼;小红家在小兰家下面一层,就是4楼。

师:跟他的想法差不多的小朋友举手。我们看看笑笑姐姐怎么说的。

(课件)笑笑:你们真聪明,奖励你们一个小苹果!

师生教学程序同上。

三面向生活、升华提高、感受数学无处不在。

生1:青蛙在荷叶上。

生2:小兔在草地上。

生3:草坪在蓝天下。

……。

淘气:小朋友们。你们真能干,找出这么多的上下问题!原来生活中处处是数学呀。

(让学生通过这个过程不知不觉感到数学无处不在。)。

板书设计。

上下。

修改及补充内容。

题目左右备课人卓敬敏。

教学。

目标。

1.通过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建立“左右”方位感的概念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方向感。能正确辨别“左右”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

2.培养学生运用“左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与人交流的能力以及观察能力,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及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

重点正确判断“左右”

教学。

难点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教学。

准备多媒体课件、铅笔、橡皮、文具盒、尺子课时。

安排1。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今天,有这么多的老师来听我们班的课,大家高兴吗?高兴的举起你的右手,和老师们打个招呼吧!

(二)知识探究。

活动一体验自身左与右。

师:刚才我们举起了右手,谁能说说你经常用右手做那些事?

生:写字,拿筷子……。

师:右手的好伙伴是谁呢?

生:是左手.

师:你经常用左手做那些呢?

生:压本子.拿碗……。

师: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你身上还有这样的好朋友吗?(要求生边摸边说)。

生:左右眼左右耳左右脚左右腿……。

师:我们的小朋友一下子发现了这么多的好朋友,说明你们真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好孩子.

师:现在听口令,我们一起来做一个体操游戏::(全体起立,跟着老师边说边做)。

小手拍拍,小手拍拍,把手伸出来,。

小手拍拍,小手拍拍,把手藏起来。

小手拍拍,小手拍拍,右手举起来。

小手拍拍,小手拍拍,左手举起来。

小手拍拍,小手拍拍,肩膀抖一抖。

小手拍拍,小手拍拍,左肩抖一抖。

小手拍拍,小手拍拍,右肩抖一抖。

小手拍拍,小手拍拍,小脚跺一跺。

小手拍拍,小手拍拍,右脚跺一跺。

小手拍拍,小手拍拍,左脚跺一跺。

小手拍拍,小手拍拍,把手放下来。

师:现在我们跟着米老鼠一起来做一做……。

(出示flash,和学生一起在动听的音乐中做一做)。

师:同学们做的真棒!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有关“左右”的知识。

(板书:左右)。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两个字:左右。

活动二:找朋友。

1、猜谜找朋友(x)(全班交流)。

(1)说出“x”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猜“x”是谁?

(2)说出“x”的左边有a、b、c?右边有e、f、g?猜x。

(3)“x”的最左边是a,最右边是b。猜x。

2、分组交流。

找来一组孩子站在讲台上面,并让学生说一说。

(1)x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

(2)x的左边有哪些同学?右边有哪些同学?

(3)从左向右数第几个是谁?从右向左数第几个是谁?

活动三:摆一摆(小组合作)。

师:现在同桌两人自己来摆一摆,摆的时候遵守游戏规则:轻轻的拿出你的文具,同桌合作摆完之后互相说一说.

师:听要求,轻轻的收起你的文具,桌子上留下铅笔.橡皮和课本。

活动四:上下楼梯新课标第一网。

师:呀!我把米老鼠给忘了,走,我们去看看他在干什么?(课件展示)。

哦,他遇到困难了,赶快来帮帮他吧,他该怎样走?

师:上面有个小朋友要下来,他们会不会相撞呢?(小组讨论)。

师:让我们来实验一下吧.

(找4名学生两人两人分别在过道两边走,再返回.先问清上下楼梯靠哪边走?)。

如有生故意相撞,教育他们因为他没有遵守交通规则,所以就相撞了,就如行人,车辆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引起事故发生一样,我们上下楼梯,过马路该靠右走。

[从孩子们熟知的上下楼梯出发,引发矛盾,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三)习题设计。

1、说一说你相邻的同学是谁?(“相邻”师要引导生理解相邻的含义,后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理的说一说。)。

[数学回归于生活,这是我们学习的目的,让学生从熟知的座位中找一找左右。]。

2、一共有几辆车?(在解题过程中可能有多种方法如:从右向左数或用计算的方法等)。

[有了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回到生活中,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

师:好,闭上眼睛,回忆一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板书设计。

左右。

修改及补充内容。

题目教室备课人丁香香。

教学。

目标。

1、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关系。

2、引导学生仔细地观察和有条理地表达。

3、进一步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

重难点。

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关系。

教学。

准备仔细观察我们的教室。课时。

安排1。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课前我们仔细观察了自己的教室,说说教室里有什么,用上前后、左右、上下等词。有条理地描述。

小组间相互汇报。

指名说。

再看看书上的小朋友他们是坐在什么样的教室里。

看图说一说。

二、应用教学。

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说说你家的客厅里都放着什么?

引导按顺序说。

说说你的小房间里放着什么?还有厨房间里都放着什么?

三、巩固练习。

1、让学生自己观察,摸一摸,说一说文具盒。

汇报交流。

2、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到火车站的路线。一边指一边说。

学生交流。

3、游戏活动。

(1)到游乐园里去玩,请你说一说,你的前后,左右各有什么?

(2)教室里同学们玩捉迷藏游戏。

说出位置,自己找。

四、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你又学会了什么本领?

板书设计。

我们的教室。

修改及补充内容。

二下数学第四单元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材第32、33页的例1及“做一做”。

内容简析。

教材选择学生熟悉的教室情境简要地呈现了“小数产生”的过程,通过实际的测量活动,体会小数产生的必要性。考虑到学生对长度单位比较熟悉,教材选用了米尺作为教学小数意义的直观教具,以长度单位为例说明小数的实质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教材通过将分米、厘米、毫米改写成米,说明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可以用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表示,再进一步用小数表示。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

2.让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弄清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与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3.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4.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弄清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与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关系。

教法与学法。

1.主要采用自主探究、讨论、发现的教学方法,先引导学生回忆毫米、厘米、分米与米的关系,并用分数表示,再把分数化成小数,从而了解小数的意义。

2.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类推、迁移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学会探究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经典文学引入:你们熟悉《三字经》吗?我们来一起背几句好吗?《三字经》中有这样一句话“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意思是十个一是十,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

(教师从右往左板书:100001000100101)。

提问:从右往左看,10000、1000、100、10、1,接下去又是哪些数呢?它们之间的进率又是多少呢?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小数的意义”。

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1、结合具体情境,知道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2、能运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在制作方向板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它七个方向,经历知识的过程。

引导学生资助探索确定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

教学过程:

师:说一说上节课我们学过哪些方向?

学生回答。

师:上节课我们学过的两个辨认方向的方法你们还记得吗?找两名同学到前面来用这两种方法辨别一下方向。

(指名活动)。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方向与位置的其他知识,辨认方向。

(板书课题)。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中的情境图,分别看一看体育馆在学校的__面,商场在学校的__面,医院在学校的__面,邮局在学校的__面。

(指名回答)。

师:图书馆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呢?

学生:北面。

师:刚才说了体育馆在学校的北面,那描述的时候该怎么区分一下呢?其实只用东南西北来描述方向是不够的,还有东北、东南、西北、西南也可以用来描述方向。

(板书: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出示方向板。

找出八个方向点,将北方向给出,让学生写出剩下的七个方向。

再次给出第一幅情境图,让学生分别说出剩余的四个建筑物在学校的什么方向。

通过例题讲解确定观测点,让学生知道方向具有相对性,确定方向时,首先要找准以谁为观测点,再根据观测点判断方向。

师:现在以自己为观测点,找一找自己的东西南北都是谁,同桌之间交流一下。

练一练第一题指名回答。

第二题,第三题学生做,指名汇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下课后自己制作一个方向板到操场上看一看,记录校园各个方向有什么,下课找同学汇报。

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6、7题,“拓展与实践”,“评价反思”等。

1、使学生系统地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的体积公式,理解这些体积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

2、熟练地针对不同的情况运用不同的公式进行计算,使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进一步的提高。

3、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

一、导入。

1、提问,引导学生讨论:

(3)小结,板书关系.

2、基本练习:

通过上述两题的比较,让学生理解底面积相等、高相等与底面直径相等高相等之间的区别。

3、公式推导的深化理解。

(2)学生交流发言。

(3)教师引导:回忆推导过程,有什么收获?

二、实践应用。

1、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与数学知识的合理搭配。

2、先实际测量,再运用所学的知识计算。

分小组测量并计算。

(1)每组先出示一个茶杯,量出有关的数据,算出茶杯的容积。

(2)给每组提供一个土豆,利用刚才的茶杯让学生想办法测量出土豆的体积。

3、解决问题。

讨论解决第6题。

根据学生的解答教师质疑:

题目中所用的方法是不是用的硬纸板最少?

学生交流。

讨论解决第7题。

评议、交流。

4、完成探索与实践。

探讨、交流。

三、小结。

你有何收获?评价反思。

学生交流。

四、作业。

完成《练习与测试》相关作业。

整理与练习。

六年级数学二单元教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22分)。

1.直线是()长的,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叫()。

2.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这个点叫做它的(),这两条射线叫做它的()。

3.角的两条边成一条直线,这时所成的角叫做(),是()度。

4.107°的角是()角,57°的角是()角。

5.直角三角形中的一个锐角是35°,另一个锐角应是()度。

6.1周角=()平角=()直角。

7.直线、线段和射线中,可以量出长度的.是(),没有端点的是(),只有一个端点的是()。

8.钟面上有12个大格,时针走1大格是()度,1时整时针和分针所夹的较小角是()度,4时整时针和分针所夹的较大角是()度。

9.锐角()90°,钝角()90°而小于(),直角()90°。

二、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2分)。

1.同一平面内,a,b,c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通过这三点可以画()条线段。

a.2b.3c.无数。

2.过一点可以画()条直线。

a.1b.2c.无数。

3.度量角的大小要用()。

a.三角尺b.直尺c.量角器。

二下数学第三单元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6—67页第6—9题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列举的策略,会用这种策略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思考数学问题的条理性、有序性,体会解决数学问题方法的多样性、灵活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策略意识和合作意识,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进一步学会运用列举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能够有序有条理的运用列举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二、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一第6题。

提问:你是怎样思考的?

让学生边说边在黑板上板书自己的列举方法。

2、完成练习十一第7题。

指名读题,分析题意。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校对。

3、完成练习十一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

提问:一共有多少中不同的走法?

4、完成练习十一第9题。

小组交流讨论,合作完成。

指名汇报。

5、完成练习十一思考题。

学生动手操作。

展示学生完成情况。

三、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教案

我校三年级共有学生43人,大多数数学学习能力较强,但是优劣差距较大,所以教学起来还是有一定困难的。

1、通过摆一摆、玩一玩、画一画等实践活动,了解有关两两组合的知识。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有序的、全面思考问题意识。

3、培养学生大胆猜想、积极思维的学习品质。

4、通过学习学生能应用排列组合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经历探索简单事物两两组合规律的过程。

能用不同的方法准确地计算出组合数。

课件、卡片、铅笔、直尺等。

师:小朋友们喜欢什么样的球类运动呢?

(让学生各抒已见。)当有人说到足球时。老师马上引到学校冬季运动会,我们三年级3个班的比赛情况,结果我们班得了第一。那我们班比赛了几场?学生回答两场。三个班比赛,每两个班比赛一场,那一共要比赛多少场呢?四人小组合作完成。然后汇报,并说理由。

师:20xx年世界杯足球c组比赛有几国家?是哪几个国家?让学生发表意见。他们说不出,老师再告诉他们。

师:如果这四个队每两个队踢一场球,一共要踢多少场?(课件演示主题图)。

1、让学生大胆说一说、猜一猜。

2、四人小组用学具卡片摆一摆、讨论讨论。

3、学生汇报。

4、汇报时可让学生利用学具卡片在黑板上演示他们求组合数的方法。

5、一小组演示。

6、其他同学认真观看。

8、然后在相互探讨、补充。

9、力求能准确算出比赛场数。

10、方法允许多样。每种方法都放手让学生相互交流、学习。老师适当引导。

11、师生共同。

a、用画“正”字数出要踢多少场。

b、把巴西、土耳其、中国、哥斯达黎加四个国家摆成正方形用连线的方法求出场数。

c、把巴西、土耳其、中国、哥斯达黎加四个国家摆在一直线上在用连线的方法求出场数。

13、用课件将上面第二、第三种方法直观演示。

14、让学生把这些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具体化。

15、老师总结。

刚才同学们有的用了把所有的情况逐一罗列出来,有的同学是用图示法求出两两组合数的,用哪一种方法求都可以,只要这种方法是你喜欢的。

课堂练习:

比赛结束了。运动员相互握手告别。问题是:四个人每两人握手一共要握几次手呢?

(1)进行礼仪教育。

(2)四人小组进行实践。

(3)请1-2个小组代表上台演示。

作业设计:

提问:如果是5个运动员每两人握一手,一共要握几次手呢?

我的问答:

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所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任何时候都要放在首位,但这一点也是许多教师都犯的一个通病,把课堂看做自己表演的舞台,给学生留的空间很少,这就我自己认为是错误的,你说呢!

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教材第24页整理和复习第1题及第25页练习六1-3题。

1、引导学生归纳整理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2、通过一图四式的练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进一步提高每个学生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熟练程度。

系统整理20以内退位减法。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我们已经学完了,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20以内退位减法表,并提问。

1、想一想20以内退位减法一共有几道题?

2、找一找减法表中有什么规律?怎样才能很快地记住这36道题?

学生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1、竖着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

(1)每一竖行的减数都不变。

(2)每一竖行的被减数从上到下依次递增1,这样它们的差也依次递增1。

[引导学生得出:减数不变,被减数越大。差也越大。

2、横着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

(1)每一横行的被减数都不变。

(2)每一横行的减数从左往右依次少1,这样它们的差也依次递增1。

[想一想:20以内的退位减法题,你是怎样算的?

[动脑筋想一想你还能发现什么有规律的排列?还能把这些卡片重新有规律的排列一下吗?

1、教师任指表中一题,学生以最快速度口算出答案。

2、教师随意指出表中一题,让学生找出与这道题得数相同的所有试题。

3、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题目重点练习。

4、做练习六第3题。

[全班同时开始做题,教师计算时间,看谁又对又快。要求每分钟完成8-10题。

5、完成练习六第1题,夺红旗比赛,培养学生计算能力。

6、完成练习六第2题,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熟练运用退位减法表中的规律,掌握得数相等的两个减法算式的特点。

通过本课的练习,使学生在有梯度的练习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了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在老师的鼓励下,运用想加算减法,学生计算的速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上数学第五单元教案

(1)通过观察活动,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能辨认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发展空间观念。

2、轴对称。

(1)通过欣赏图片,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轴对称现象。

(2)通过折一折剪一剪说一说等活动,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找到一条恰当的直线即对称轴,对称轴两边的部分形状相同、大小相同、位置相同、方向相反即能够完全重合)。

(3)能辨别轴对称图形,会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或点子图中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3、镜面对称。

(1)结合实例和具体活动,感知镜面对称现象。

(2)经历探索、掌握镜面对称现象基本特征的过程(镜子里外的两个图形的形状相同、大小相同、位置相同、方向相反),发展空间观念。

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

1、7的乘法口诀。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编制7的.乘法口诀,学会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探索新知识的方法。

(2)掌握7的乘法口诀,并能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价值性。

2、倍的意义及应用。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倍的意义。

(2)利用操作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并探索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3)能利用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4)学会运用数学思维去观察、发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发展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8的乘法口诀。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编制并掌握8的乘法口诀。

(2)会用学过的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9的乘法口诀。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编制并掌握9的乘法口诀。

(2)会用学过的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实践活动(二):看一看、摆一摆。

(1)利用主题图复习第3、4、5、6单元的相关知识(观察物体、角的认识、表内乘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体会数学的趣味性和数学的价值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