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论文参考范文(15篇)

时间:2023-11-14 10:26:48 作者:琉璃 外国文学论文参考范文(15篇)

范文范本是我们写作过程中的参照物,它可以指导我们写作的结构和语言表达。以下是从学术期刊和研究报告中整理出的一些精彩总结范文,值得一读。

外国文学参考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

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

欧里庇得斯代表作:《美狄亚》。

维吉尔:古罗马最重要的诗人,代表作品《埃涅阿斯纪》。

二、中世纪文学。

文学类型:教会文学、骑士文学、英雄史诗、城市文学,

但丁,意大利人,著名代表作《神曲》,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部。恩格斯说:“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

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代表作: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李尔王》;四大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皆大欢喜》。

拉伯雷:被称为人文主义的“巨人”,其代表作《巨人传》是法国长篇小说的开端,

塞万提斯:代表作:《堂吉诃德》,是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

薄迦丘:代表作:《十日谈》,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

蒙田:代表作《随笔集》。

乔叟:代表作《坎特伯雷故事集》。

拉伯雷:代表作《巨人传》。

四、十七世纪文学。

莫里哀:法国古典主义喜剧家。代表作:《伪君子》、《贵人迷》和《吝啬鬼》,《吝啬鬼》塑造了著名的吝啬鬼典型阿巴贡。

弥尔顿:英国诗人,是文艺复兴运动和18世纪启蒙思想运动的桥梁。代表作:《失乐园》。

五、十八世纪文学。

伏尔泰:法国启蒙运动的首倡者和领袖。代表作:史诗《亨利亚德》、《奥尔良少女》,悲剧《欧第伯》,喜剧《放荡的儿子》,哲理小说《老实人》、《天真汉》。

卢梭:启蒙运动中最具民主倾向的代表。代表作:《爱弥儿》、《忏悔录》。

歌德:德国伟大的民族诗人。代表作:《浮士德》、《少年维特之烦恼》。

笛福: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

斯威夫特:开创英国文学的讽刺传统。代表作:《格列佛游记》。

外国文学参考

1.我并不愿意你受的苦比我受的还大,希斯克利夫。我只愿我们永远不分离:如果我有一句话使你今后难过,想想我在地下也感到一样的难过,看在我自己的份上,饶恕我吧!(《呼啸山庄》)。

2.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安娜.卡列尼娜》)。

3.唉,奴隶般的意大利,你哀痛之逆旅,你这暴风雨中没有舵手的孤舟,你不再是各省的主妇,而是妓院!(《神曲》)。

4.善良人在追求中纵然迷惘,却终将意识到有一条正途。(《浮士德》)。

5.爱情应该给人一种自由感,而不是囚禁感。(《儿子与情人》)。

6.钟声又鸣响了……一声又一声,静谧而安详,即使在女人做新娘的那个好月份里,钟声里也总带有秋天的味道。(《喧嚣与骚动》)。

7.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老人与海》)。

8.当然,行是行的,这固然很好,可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来啊。(《套中人》)。

9.面包!面包!我们要面包!(《萌芽》)。

10.我从没有爱过这世界,它对我也一样。(《拜伦诗选》)。

11.大人都学坏了,上帝正考验他们呢,你还没有受考验,你应当照着孩子的想法生活。(《童年》)。

12,你越没有心肝,就越高升得快,你毫不留情地打击人家,人家就怕你。只能把男男女女当作驿马,把它们骑得筋疲力尽,到了站上丢下来,这样你就能达到欲望的最高峰。(《高老头》)。

13.我只想证明一件事,就是,那时魔鬼引诱我,后来又告诉我,说我没有权利走那条路,因为我不过是个虱子,和所有其余的人一样。(《罪与罚》)。

14.你瞧,桑丘.潘沙朋友,那边出现了三十多个大得出奇的巨人。(《堂.吉诃德》)。

15.暴风雨将要在那一天,甚至把一些槲树吹倒,一些教堂的高塔要倒塌,一些宫殿也将要动摇!(《海涅诗选》)。

16.自己的行为最惹人耻笑的人,却永远是最先去说别人坏话的人。(《伪君子》)。

17.认识自己的无知是认识世界的最可靠的方法。(《随笔集》)。

18.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哈姆霄特》)。

19.神要是公然去跟人作对,那是任何人都难以对付的。(《荷马史诗》)。

20.你以为我贫穷、相貌平平就没有感情吗?我向你发誓,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会让你无法离开我,就像我现在无法离开你一样。虽然上帝没有这么做,可我们在精神上依然是平等的。(《简.爱》)。

外国文学论文开题报告

《美丽新世界》是二十世纪最经典的反乌托邦文学之一,与乔治奥威尔的《1984》、扎米亚京的《我们》并称为“反乌托邦”三书,在国内外思想界影响深远。反乌托邦主题描绘的是反面的理想社会。《美丽的新世界》矛头主要指向所谓的科学主义,描绘了科学主义的乌托邦。其中乌托邦种种不合理的制度,是对现代人类发展趋势的反讽。赫胥黎通过三个层面的人物经历揭示了乌托邦文明的虚伪,成功地瓦解了乌托邦的神话。该书不仅在思想上反映了赫胥黎对人类发展趋势深刻独到的见解,在艺术上也突破了传统乌托邦小说流于说教的弊病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长期以来,对于《美丽新世界》的评价有许多。无论是从作品结构、主题、创作手法、语言特点都有很多相关的评论。在这部小说发表之初,各方就对其反应不一。威尔斯认为这部作品是对科学的背叛,赫胥黎没有权利背叛未来。还有一些评论者认为这部作品缺乏想象力,赫胥黎是在借小说发泄对社会的不满。他说:“美丽新世界是赫胥黎先生的老的原理的颠倒。

厌恶今天的世界,他想象了一个遥远未来的科学的完美的世界,并且发现它同样令人不快。”与许多评论者对这部小说失望的观点相反,维斯特看到《美丽新世界》在政治上的讽刺意义。她认为这部小说是对苏俄和美国社会的讽刺,同时她认识到这部小说的人道主义主题。虽然评论家对这部小说褒贬不一,作为一部优秀的反乌托邦题材的小说,还是很值得我们去研究的。

本文主要通过乌托邦文学和反乌托邦文学的理论基础,对该书进行深刻的分析。

在该书的情节构筑上,介入了三种不同价值层面的文化:以印第安部落为代表的原始文化,以约翰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和以乌托邦为代表的未来文化。这三种文化在相互交叉,相互对立的矛盾冲突中,逐渐使乌托邦的神话瓦解,实现了对现代文化的反讽,树立了该书的反乌托邦的主题。本文的冲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个是在琳达脱离了乌托邦社会闯入野人居住区之后。乌托邦的价值观念被置于原始价值层面上接受检查。另一个就是约翰的出生方式就是对乌托邦文明的一个挑战。

经过分析之后我们可以发现未来的新世界并不美妙,而一步步构筑这个未来的现实也不容乐观。读者在对乌托邦感到失望的同时能熬不费力地发现现实世界正以多快的速度向这个乌图邦演变。而作者在100多年前的预言在今天有些已经成为了现实。通过这部作品看当今社会不得不引发我们对高科技日益成熟的今天的深刻思考。

本文主要从社会背景,作者生平,以及人物几个方面分析,揭示人在高科技面前自然属性消失人的理性泯灭和人造世界替代自然界所产生的严重后果。由此我们可以预见当今人类物质享乐至上,盲目崇拜科学技术,精神生活匮乏的处境与走向。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结合社会背景、作者生平、具体情节,深层挖掘人们内心深处渴望回归自然的愿望以及人们现在的处境。使得分析更全面、透彻。虽然在此书中新世界所带给人们的是失去自我,完全受控于高科技技术,但是现实生活中证明了现代科学技术是自由的推动者而不是枷锁。在这一点上赫胥黎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科学技术给社会结构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对社会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

曹莉、《永远的乌托邦:西方文学名著导读》、北京:清华大学出版,1997。

赫胥黎、《美妙的新世界》、孙法理,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xx、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张隆溪、《乌托邦、世俗理念与中国传统》、、北京:清华大学出版,1997。

外国文学论文开题报告

作为一种思潮,唯美主义历史悠久。往上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而即便是今天,唯美主义也仍旧在启发着当代艺术思潮。

在古希腊时期,卡利马科斯曾创造出一种亚历山大里亚诗体,被认为是西方唯美主义思潮的最早起源。在后来的古罗马晚期诗歌和文学中,得到进一步发展。18世纪,康德首先提出审美活动的独立性,这是从理论上论证唯美主义的开端。康德之后,莱辛、歌德、席勒等人也对唯美主义进行探讨,而19世纪戈蒂耶为艺术而艺术(artforartssake)的口号推动了唯美思想明确理论体系的建立。美国诗人、作家爱伦坡在《诗的原理》中响应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英国的艺术家和文艺理论家亦积极回应戈蒂耶的主张。在19世纪的英国,唯美主义两次达到高潮,王尔德是这一思想的中坚代表,是继承者亦是实践者。

唯美主义者反抗社会功利、市侩习气和庸俗作风,强调超然于生活的艺术纯粹、形式完美和艺术技巧。他们尖锐批判物质社会,倡导应享受美的形式,充分享受个性。作为欧洲文艺思潮中有深远影响的艺术流派,对唯美主义的研究从来是艺术理论探讨的重点话题。

唯美主义的特征在于超现实、超道德和无目的性,所谓超现实是指艺术来源于生活,但艺术高于生活,正如王尔德所说,生活模仿了艺术,远甚于艺术模仿生活;艺术可以反映道德,但艺术是纯粹的,仅受艺术家道德观念的影响,艺术本身并无道德与不道德之分;而所有的艺术都是无用的(allartsisquiteuseless),不应该被利用来获得任何经济或社会效益,或者巩固道德的地位。

唯美主义与功利主义观点相对,不仅开拓了题材,也建构新的文化价值体系。(王柯童,曾海珠,,p68)。但对唯美主义理论的批评也不少见,比如有学者认为唯美主义反对为教义而艺术,这是进步的,但是他们矫枉过正,宣扬艺术并非来源于生活,力图以艺术来美化生活,颠倒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并是艺术脱离现实,这又注定是行不通的;并且由于过分强调超道德而陷入感性崇拜,反而使美庸俗化。最新英美文学论文开题报告最新英美文学论文开题报告。(张莉、刘晓茜,2015,p38-39)。

唯美主义对中国文学界影响也很深远。20世纪初,随着林纾等人译介的西方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在中国问世,唯美主义思想传入中国本土。周作人对王尔德童话《快乐王子》的译介是唯美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开端,随后陈独秀对王尔德喜剧《莎乐美》的介绍,及代表五四新文化的《新青年》、《新潮》杂志对王尔德作品及其生平介绍,使中国现代文坛出现一股王尔德热潮,还有朱维基翻译的《谎言与颓败》,林语堂翻译的《作为艺术家的批评家》,以及梁实秋的《王尔德的唯美主义》等等,将王尔德唯美主义文艺思想的译介和初步研究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20世纪90年代,唯美主义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又受到中国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的重视,认为唯美主义虽然唯心,却明确了艺术与生活之间的辩证关系;虽然极端,却构建了真、善、美相结合的审美观;虽然片面,却主张艺术与现实的关联,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本选题的研究意义。

本选题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本选题撰写框架。

拟参考的书目。

专著:

[1]王佩兰.英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龚翰熊.欧洲小说史[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3]徐葆耕.西方文学之旅[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

[4]薛家宝.唯美主义研究[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期刊:

[5]宫昀.王尔德《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唯美主义体现[j].考试周刊,2015(11)。

[6]田红燕.王尔德的艺术和人生[j].聊城大学学报,2015.

[7]张介明.从《道林格雷的画像》看王尔德的唯美主义[j].外国文学研究,2015,(4).

[8]傅琦.《从《道林.格雷的画像》看王尔德的唯美主义》[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7)。

[9]王柯童、曾海珠.《论唯美主义产生的背景及其特征》[j].中国比较文学,2015,(3)。

[10]张莉、刘晓茜.《清醒的扑火飞蛾》[j].中州大学学报,2015,(4)。

外国文学论文开题报告

作为一种思潮,唯美主义历史悠久。往上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而即便是今天,唯美主义也仍旧在启发着当代艺术思潮。

在古希腊时期,卡利马科斯曾创造出一种亚历山大里亚诗体,被认为是西方唯美主义思潮的最早起源。在后来的古罗马晚期诗歌和文学中,得到进一步发展。18世纪,康德首先提出审美活动的独立性,这是从理论上论证唯美主义的开端。康德之后,莱辛、歌德、席勒等人也对唯美主义进行探讨,而19世纪戈蒂耶为艺术而艺术(artforartssake)的口号推动了唯美思想明确理论体系的建立。美国诗人、作家爱伦坡在《诗的原理》中响应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英国的艺术家和文艺理论家亦积极回应戈蒂耶的主张。在19世纪的英国,唯美主义两次达到高潮,王尔德是这一思想的中坚代表,是继承者亦是实践者。

唯美主义者反抗社会功利、市侩习气和庸俗作风,强调超然于生活的艺术纯粹、形式完美和艺术技巧。他们尖锐批判物质社会,倡导应享受美的形式,充分享受个性。作为欧洲文艺思潮中有深远影响的艺术流派,对唯美主义的研究从来是艺术理论探讨的重点话题。

唯美主义的特征在于超现实、超道德和无目的性,所谓超现实是指艺术来源于生活,但艺术高于生活,正如王尔德所说,生活模仿了艺术,远甚于艺术模仿生活;艺术可以反映道德,但艺术是纯粹的,仅受艺术家道德观念的影响,艺术本身并无道德与不道德之分;而所有的艺术都是无用的(allartsisquiteuseless),不应该被利用来获得任何经济或社会效益,或者巩固道德的地位。

唯美主义与功利主义观点相对,不仅开拓了题材,也建构新的文化价值体系外国文学论文开题报告论文。(王柯童,曾海珠,,p68)。但对唯美主义理论的批评也不少见,比如有学者认为唯美主义反对为教义而艺术,这是进步的,但是他们矫枉过正,宣扬艺术并非来源于生活,力图以艺术来美化生活,颠倒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并是艺术脱离现实,这又注定是行不通的;并且由于过分强调超道德而陷入感性崇拜,反而使美庸俗化。最新英美文学论文开题报告最新英美文学论文开题报告。(张莉、刘晓茜,2015,p38-39)。

唯美主义对中国文学界影响也很深远。20世纪初,随着林纾等人译介的西方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在中国问世,唯美主义思想传入中国本土。

周作人对王尔德童话《快乐王子》的译介是唯美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开端,随后陈独秀对王尔德喜剧《莎乐美》的介绍,及代表五四新文化的《新青年》、《新潮》杂志对王尔德作品及其生平介绍,使中国现代文坛出现一股王尔德热潮,还有朱维基翻译的《谎言与颓败》,林语堂翻译的《作为艺术家的批评家》,以及梁实秋的《王尔德的唯美主义》等等,将王尔德唯美主义文艺思想的译介和初步研究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20世纪90年代,唯美主义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又受到中国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的重视,认为唯美主义虽然唯心,却明确了艺术与生活之间的辩证关系;虽然极端,却构建了真、善、美相结合的审美观;虽然片面,却主张艺术与现实的关联,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本选题的研究意义。

本选题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本选题撰写框架。

拟参考的书目。

专著:

[1]王佩兰.英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龚翰熊.欧洲小说史[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3]徐葆耕.西方文学之旅[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

外国文学论文开题报告

《美丽新世界》是二十世纪最经典的反乌托邦文学之一,与乔治奥威尔的《1984》、扎米亚京的《我们》并称为反乌托邦三书,在国内外思想界影响深远。反乌托邦主题描绘的是反面的理想。《美丽的新世界》矛头主要指向所谓的科学主义,描绘了科学主义的乌托邦。其中乌托邦种种不合理的制度,是对现代人类发展趋势的反讽。赫胥黎通过三个层面的人物经历揭示了乌托邦文明的虚伪,成功地瓦解了乌托邦的神话。该书不仅在思想上反映了赫胥黎对人类发展趋势深刻独到的见解,在艺术上也突破了传统乌托邦流于说教的弊病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长期以来,对于《美丽新世界》的评价有许多。无论是从作品结构、主题、创作手法、语言特点都有很多相关的评论。在这部小说发表之初,各方就对其反应不一。威尔斯认为这部作品是对科学的背叛,赫胥黎没有权利背叛未来。还有一些评论者认为这部作品缺乏想象力,赫胥黎是在借小说发泄对社会的不满。他说:美丽新世界是赫胥黎先生的老的原理的颠倒。厌恶今天的世界,他想象了一个遥远未来的科学的完美的世界,并且发现它同样令人不快。与许多评论者对这部小说失望的观点相反,维斯特看到《美丽新世界》在政治上的讽刺意义。她认为这部小说是对苏俄和美国社会的讽刺,同时她认识到这部小说的人道主义主题。虽然评论家对这部小说褒贬不一,作为一部优秀的反乌托邦题材的小说,还是很值得我们去研究的。

本文主要通过乌托邦文学和反乌托邦文学的理论基础,对该书进行深刻的分析。

在该书的情节构筑上,介入了三种不同价值层面的文化:以印第安部落为代表的原始文化,以约翰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和以乌托邦为代表的未来文化。这三种文化在相互交叉,相互对立的矛盾冲突中,逐渐使乌托邦的神话瓦解,实现了对现代文化的反讽,树立了该书的反乌托邦的主题。本文的冲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个是在琳达脱离了乌托邦社会闯入野人居住区之后。乌托邦的价值观念被置于原始价值层面上接受检查。另一个就是约翰的出生方式就是对乌托邦文明的一个挑战。经过分析之后我们可以发现未来的新世界并不美妙,而一步步构筑这个未来的现实也不容乐观。读者在对乌托邦感到失望的同时能熬不费力地发现现实世界正以多快的速度向这个乌图邦演变。而作者在100多年前的预言在今天有些已经成为了现实。通过这部作品看当今社会不得不引发我们对高科技日益成熟的今天的深刻思考。

本文主要从社会背景,作者生平,以及人物几个方面分析,揭示人在高科技面前自然属性消失人的理性泯灭和人造世界替代自然界所产生的严重后果。由此我们可以预见当今人类物质享乐至上,盲目崇拜科学技术,精神生活匮乏的处境与走向。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结合社会背景、作者生平、具体情节,深层挖掘人们内心深处渴望回归自然的愿望以及人们现在的处境。使得分析更全面、透彻。虽然在此书中新世界所带给人们的是失去自我,完全受控于高科技技术,但是现实生活中证明了现代科学技术是自由的推动者而不是枷锁。在这一点上赫胥黎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科学技术给社会结构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对社会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

曹莉。《永远的乌托邦:西方文学名著导读》。北京:清华大学出版,1997。

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黄胜强,许铭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xx。

赫胥黎。《美妙的新世界》。孙法理,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xx。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张峰,吕世平,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王小波,《代价论》、乌托邦与圣贤,《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杂文随笔全选》。北京:中国年出版社,1997。

张隆溪。《乌托邦、世俗理念与中国传统》。北京:清华大学出版,1997。

外国文学参考

大学语文960分钟的网上自主学习结束了,通过这么多天的学习我感受很深,每一个专题都涵盖了很多知识,其中我对“外国文学”这章很感兴趣,下面是我学习“外国文学”这个专题后的心得体会:文学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的表现和传达方式,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文学特征的同时也积淀着其民族性、时代性。

欧洲文学从古希腊、罗马到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文学中很丰富的一部分。

古希腊、罗马文学是欧洲文学的开端。古希腊文学中的神话和史诗则反映了从氏族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时的希腊生活和斗争。希腊神话是古希腊人最早的意识形态,是古代希腊人民留给后世的一份珍贵的口头文学遗产。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突出征服自然的战斗精神和乐观主义情感。《伊利亚特》[《伊利昂纪》和《奥德赛》(《奥德修纪》)]是欧洲文学史中最早的重要作品。

十三、十四世纪之交,随着意大利城市的兴起,佛罗伦萨文化的发达,学术派别对意大利文学的影响,产生了代表作家但丁。留下了他最伟大的作品《神曲》。《神曲》的构思宏伟,想象丰富,结构完整。象征、寓意、梦幻的表现手法给后人以启发。

十四至十六世纪的文艺复兴,是一次新兴资产阶级反教会、反封建的文化思想启蒙运动。这个时期,古希腊、罗马文化重新受到重视,因而有“文艺复兴”之名。代表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文学最高成就的是威廉·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

亚洲和非洲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大陆,由于民族复杂、人口众多;历史悠久、文化传统源远流长。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这一地区众多民族所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学,都是世界文学宝库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亚非是人类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世界文学的摇篮。这一时期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史诗、诗歌、戏剧、宗教箴言等等反映出人类童年时期的历史印迹,表现出古代人类为征服自然所进行的艰苦斗争,记载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重大变革,它代表了古代世界文学的最高成就,成为人类历史上珍贵的精神财富。

现代亚非文学,指二十世纪初到五十年代这一时期的亚洲和非洲的文学。印度的近代文学,虽然在十七世纪后半叶巳经初现萌芽,但真正的开端是在十九世纪下半叶。印度文学最重要的代表作家是世界闻名的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日本现代文学是以二十年代反映现实为主旨的左翼文学和以追求艺术美为主旨的新感觉派双峰并峙的。新感觉派的产生标志着日本现代派的诞生也标志着西方现代派文学开始在日本生根发芽。其代表作家有:横光利一和川端康成。

发展到近代,西方社会的发展使社会悲剧诞生,大都取材于社会丑陋于人类美好愿望的对立,这也从侧面表现了西方社会发展到近现代产生的对人类自身的批判性。

还要求我们领略各地不同的风情,而外国文学就是我们领略世界风情的最好的桥梁。

学习外国文学不仅可以自身的文学素质和修养,还可以在我们研究中国文学时扩展思路、提供新的研究方法和对象。

不过仅仅通过专题的学习不能让我们完全了解外国文学的文化内涵,想要真正实现外国文学带给我们的意义和价值,更需要我们挑选几本外国文学的经典作品,潜心阅读,才能真正提高和完善自己!

外国文学参考

《小妇人》是外国文学的代表之一,对于我国文学创作而言也能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文学史的进步和发展。小说通过讲述几位女性的生活故事,表达了期待女性独立的愿望,具有深刻的意义。

一、《小妇人》主要内容介绍。

该部作品的故事背景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当时有位马奇先生住在新英格兰小镇上,后来赶到战场成为了随军牧师。他家中有四个女儿,还有一位妻子。当他去了战场以后,妻女都过得十分艰苦,但她们都有着积极乐观的精神。她们乐于助人,经常帮助邻居赫梅尔一家。虽然作为女性的她们,也有着爱美之心,渴望能够过上优渥的生活,可以天天穿美丽的服装,吃好吃的食物。在这样贫困潦倒的生活中,她们对将来充满了幻想,不管现实如何残酷,她们还是凭借自己的努力面对命运的种种挑战。小说的前半部分写了马奇一家在战争时期的家庭生活情况,后半部分则讲述了当马奇赶去战场之后他的妻女追求幸福生活的经历。大女儿叫做梅格,她天生爱打扮,对爱情有着浓厚的期望。二女儿叫做乔,性格独立,文笔很好。三女儿叫做贝思,是一位听话的乖乖女,十分讨人喜欢。小女儿叫艾美,非常喜欢画画。小说讲述了这四位女儿逐步成长的故事,也描写了她们追逐幸福的过程。其突出表达了人的尊严以及自强自立的个性,受到了读者的广泛喜爱。

二、《小妇人》的写作特征。

1、将解放女性作为目的。这部小说的写作背景是美国夫权统治时期,那时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较低,基本都是为了家庭而牺牲自己的全部。这样的传统思想禁锢了女性的个性发展,也阻碍了女性的精神成长。作者意识到了当时社会存在的这一问题,所以决定创作这部作品,希望可以促使女性得到解放,让其发挥出自己的个性特点。小说中塑造了几个追求梦想和独立的女性形象,并且每个人都有着自己鲜明的性格特征。四姐妹虽然在艰苦的生活中挣扎,但都在积极寻求自己的理想和幸福。即使在现实中碰到种种难关,但皆能坚持下去,成为新时代女性。马奇的妻子是一位颇有威望的女性,她的生活自律而活跃,最终她和自己的几位女儿都获得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这部小说看似平淡,实则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想。在女性地位不受重视的当时,该小说的创作将解放女性作为目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具有独特的形式。在当时的背景下,社会对于优秀女性的定位就是贤妻良母,这种传统思想阻碍了女性的发展。所以,作者写下这部小说,希望借此唤醒女性追求自由平等的意识,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该部小说的创作形式比较独特,为读者构建出一个有一个鲜活生动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都有着各自的主见,不为生活的困难所屈服。这是一部以家庭日记作为基本表达形式的作品,讲述马奇夫人及四个女儿追求幸福生活的过程。小说将马奇一家的生活日记作为主要线索,逐步铺展开来,记载了每个人的不同经历,用这种特别的方式把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描绘得呼之欲出。这样的创作形式在当时属于文学领域的创新形式,可以说是开创了文学史上的先河。该写作形式具有贴近生活的优点,能够更为深入地表达出文中的主题思想。

3、具有现实意义。男女平等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时,这种矛盾就开始凸显,乃至于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之后,为了提高女性的地位,不少有关解放女性的文学作品先后出现,而《小妇人》就是其中之一。该部作品较为深刻的体现了解放女性思想的需求,点醒了许多处于困惑中的传统女性。小说中的四姐妹都经受了情感的纠葛,在这之中又表现出了独立和坚强。这对于当时禁锢女性思想的社会背景而言,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所以,该部小说的写作特点具有深刻现实意义。

4、女性多于男性。小说中重点讲述的是马奇夫人及其四个女儿的故事,对于女性的描写明显多过对男性的描写。男性形象主要有马奇先生和劳伦斯等,但是出现的频率都比较低。即便有男性形象出现,也是为了对女性形象进行烘托。比如马奇先生病重时,是他的妻子对他悉心照顾,才慢慢恢复了健康。劳伦斯先生由于痛失爱女而受了严重打击,是在贝思的关心下他才逐渐走了出来。由此可见,小说中的男性形象描写并不高大,着重突出的是女性的乐观和坚强。不管生活多么艰难,她们也积极乐观地面对。这也是该部作品的写作特点之一。

三、结束语。

《小妇人》是一部倡导女权的作品,其通过讲述马奇夫人与四位女儿的故事,表达了女性的乐观和坚强,呼吁女性勇于追求自己的幸福,发扬自己的个性。小说具有许多特点,比如将解放女性作为目的,具有独特的创作形式,现实意义浓厚并且女性多于男性。其能够唤醒女性的潜在思想,最终促进社会的进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外国文学新颖论文题目

3、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

4、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

5、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长效供给研究。

6、中国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不均衡问题研究。

7、发展文化事业促进文化产业政策研究。

8、政府采购政策功能研究。

9、中国金融业税收政策研究。

10、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研究。

11、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

12、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13、中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科学化管理研究。

14、我国税收立法权配置问题研究。

15、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16、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北京市政府投融资研究。

17、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研究。

18、我国地方政府债券运行机制研究。

19、转型时期中国居民消费分析及宏观政策研究。

20、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研究。

21、我国准公共品多元化供给研究。

22、云南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证研究。

23、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研究。

24、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

25、转型时期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政策研究。

26、实现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公共财政研究。

27、中国现行土地财政模式转型研究。

28、促进我国二氧化碳减排的碳税政策研究。

29、中国均等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研究。

30、环境规制的经济效应研究。

31、中国式财政分权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32、我国老年公寓发展问题研究。

33、社会保障筹资机制改革研究。

34、公共财政视角下我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研究。

35、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研究。

36、城镇基本住房保障体系研究。

37、财政信息公开机制研究。

38、城乡基础教育均等化供给研究。

39、中国财政民生支出规模与结构的优化研究。

40、财税政策的环境治理效应研究。

41、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研究。

42、中等收入阶段中国减贫发展战略与政策选择。

43、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积极财政政策的效应分析。

44、中国地区间税收与税源非均衡性问题对策研究。

45、中国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机理及效应研究。

46、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研究。

47、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财政政策研究。

48、中国增值税制度深化改革研究。

49、我国不动产课税制度研究。

50、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政策建议。

51、房地产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税负效应分析。

52、论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中的政府角色定位。

53、中央财政环境保护预算支出政策优化研究。

54、交通基础设施的经济集聚效应。

55、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研究。

56、现阶段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与管理研究。

57、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

58、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研究。

59、我国农村商业性金融发展研究。

60、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财税政策研究。

61、环境政策研究。

62、关于促进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及相关税政管理体制研究。

63、金融风险及防范对策研究。

64、我国城乡基本医疗保险一体化研究。

65、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政府角色转变研究。

66、农民专业合作社效率研究。

67、南欧主权债务危机研究。

68、我国国防财政政策研究。

69、支持物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

70、中国公共卫生支出理论与实证分析。

71、可持续发展条件下我国环境税有关问题研究。

72、转移支付、财力均衡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73、我国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74、住房保障税收政策研究。

75、城乡卫生医疗服务均等化研究。

76、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分析与改革路径研究。

77、我国医疗卫生行业政府投入管理制度研究。

78、中国部门预算改革研究。

79、中国财政投融资资金运用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80、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约束机制研究。

81、中国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公共物品供给研究。

82、财政扶贫资金绩效管理改革研究。

83、中国房地产税收制度改革研究。

84、财政分权下的政府行为与环境污染研究。

85、基于差度理论基础的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分层研究。

86、我国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贡献研究。

87、在我国推行绩效预算的理论与实践思考。

88、政府部门预算支出绩效管理研究。

89、地方政府融资及其风险分担机制研究。

90、公共预算权力配置问题研究。

91、股票融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

92、我国公共财政支出可持续性研究。

93、财政制度、经济增长与国家治理。

94、论中国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

95、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制度研究。

96、公众节能行为的经济分析及政策引导研究。

97、我国个人所得税税率问题研究。

98、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

99、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研究。

100、中央企业境外投资风险控制研究。

外国文学论文开题报告

作为一种思潮,唯美主义历史悠久。往上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而即便是今天,唯美主义也仍旧在启发着当代艺术思潮。

在古希腊时期,卡利马科斯曾创造出一种亚历山大里亚诗体,被认为是西方唯美主义思潮的最早起源。在后来的古罗马晚期诗歌和文学中,得到进一步发展。18世纪,康德首先提出审美活动的独立性,这是从理论上论证唯美主义的开端。康德之后,莱辛、歌德、席勒等人也对唯美主义进行探讨,而19世纪戈蒂耶为艺术而艺术(artforartssake)的口号推动了唯美思想明确理论体系的建立。美国诗人、作家爱伦坡在《诗的原理》中响应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英国的艺术家和文艺理论家亦积极回应戈蒂耶的主张。在19世纪的英国,唯美主义两次达到高潮,王尔德是这一思想的中坚代表,是继承者亦是实践者。

唯美主义者反抗社会功利、市侩习气和庸俗作风,强调超然于生活的艺术纯粹、形式完美和艺术技巧。他们尖锐批判物质社会,倡导应享受美的形式,充分享受个性。作为欧洲文艺思潮中有深远影响的艺术流派,对唯美主义的研究从来是艺术理论探讨的重点话题。

唯美主义的特征在于超现实、超道德和无目的性,所谓超现实是指艺术来源于生活,但艺术高于生活,正如王尔德所说,生活模仿了艺术,远甚于艺术模仿生活;艺术可以反映道德,但艺术是纯粹的,仅受艺术家道德观念的影响,艺术本身并无道德与不道德之分;而所有的艺术都是无用的(allartsisquiteuseless),不应该被利用来获得任何经济或社会效益,或者巩固道德的地位。

唯美主义与功利主义观点相对,不仅开拓了题材,也建构新的文化价值体系。(王柯童,曾海珠,2015,p68)。但对唯美主义理论的批评也不少见,比如有学者认为唯美主义反对为教义而艺术,这是进步的,但是他们矫枉过正,宣扬艺术并非来源于生活,力图以艺术来美化生活,颠倒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并是艺术脱离现实,这又注定是行不通的;并且由于过分强调超道德而陷入感性崇拜,反而使美庸俗化。最新英美文学论文开题报告最新英美文学论文开题报告。(张莉、刘晓茜,2015,p38-39)。

唯美主义对中国文学界影响也很深远。20世纪初,随着林纾等人译介的西方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在中国问世,唯美主义思想传入中国本土。周作人对王尔德童话《快乐王子》的译介是唯美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开端,随后陈独秀对王尔德喜剧《莎乐美》的介绍,及代表五四新文化的《新青年》、《新潮》杂志对王尔德作品及其生平介绍,使中国现代文坛出现一股王尔德热潮,还有朱维基翻译的《谎言与颓败》,林语堂翻译的《作为艺术家的批评家》,以及梁实秋的《王尔德的唯美主义》等等,将王尔德唯美主义文艺思想的译介和初步研究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20世纪90年代,唯美主义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又受到中国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的重视,认为唯美主义虽然唯心,却明确了艺术与生活之间的辩证关系;虽然极端,却构建了真、善、美相结合的审美观;虽然片面,却主张艺术与现实的关联,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本选题的研究意义。

本选题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本选题撰写框架。

拟参考的书目。

专著:

[1]王佩兰.英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

[2]龚翰熊.欧洲小说史[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

[3]徐葆耕.西方文学之旅[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5年。

课程论文参考题目参考

2、初探旅游地中心文化递减规律的伦理。

3、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文化交流与互动研究。

4、浅谈当代中国旅游文化播传播。

5、导游与民俗旅游文化的传播。

6、中西方旅游文化思想的对比研究。

7、论旅游产业与旅游可持续发展。

8、(中国)西方建筑艺术与旅游产业的发展。

9、近代中国的出境旅游思想的分析。

10、古典。

诗词。

与××地区旅游文化。

外国文学论文开题报告

《小妇人》是外国文学的代表之一,对于我国文学创作而言也能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文学史的进步和发展。小说通过讲述几位女性的生活故事,表达了期待女性独立的愿望,具有深刻的意义。

一、《小妇人》主要内容介绍。

该部作品的故事背景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当时有位马奇先生住在新英格兰小镇上,后来赶到战场成为了随军牧师。他家中有四个女儿,还有一位妻子。当他去了战场以后,妻女都过得十分艰苦,但她们都有着积极乐观的精神。她们乐于助人,经常帮助邻居赫梅尔一家。虽然作为女性的她们,也有着爱美之心,渴望能够过上优渥的生活,可以天天穿美丽的服装,吃好吃的食物。在这样贫困潦倒的生活中,她们对将来充满了幻想,不管现实如何残酷,她们还是凭借自己的努力面对命运的种种挑战。小说的前半部分写了马奇一家在战争时期的家庭生活情况,后半部分则讲述了当马奇赶去战场之后他的妻女追求幸福生活的经历。大女儿叫做梅格,她天生爱打扮,对爱情有着浓厚的期望。二女儿叫做乔,性格独立,文笔很好。三女儿叫做贝思,是一位听话的乖乖女,十分讨人喜欢。小女儿叫艾美,非常喜欢画画。小说讲述了这四位女儿逐步成长的故事,也描写了她们追逐幸福的过程。其突出表达了人的尊严以及自强自立的个性,受到了读者的广泛喜爱。

二、《小妇人》的写作特征。

1、将解放女性作为目的。这部小说的写作背景是美国夫权统治时期,那时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较低,基本都是为了家庭而牺牲自己的全部。这样的传统思想禁锢了女性的个性发展,也阻碍了女性的精神成长。作者意识到了当时社会存在的这一问题,所以决定创作这部作品,希望可以促使女性得到解放,让其发挥出自己的个性特点。小说中塑造了几个追求梦想和独立的女性形象,并且每个人都有着自己鲜明的性格特征。四姐妹虽然在艰苦的生活中挣扎,但都在积极寻求自己的理想和幸福。即使在现实中碰到种种难关,但皆能坚持下去,成为新时代女性。马奇的妻子是一位颇有威望的女性,她的生活自律而活跃,最终她和自己的几位女儿都获得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这部小说看似平淡,实则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想。在女性地位不受重视的当时,该小说的创作将解放女性作为目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具有独特的形式。在当时的背景下,社会对于优秀女性的定位就是贤妻良母,这种传统思想阻碍了女性的发展。所以,作者写下这部小说,希望借此唤醒女性追求自由平等的意识,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该部小说的创作形式比较独特,为读者构建出一个有一个鲜活生动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都有着各自的主见,不为生活的困难所屈服。这是一部以家庭日记作为基本表达形式的作品,讲述马奇夫人及四个女儿追求幸福生活的过程。小说将马奇一家的生活日记作为主要线索,逐步铺展开来,记载了每个人的不同经历,用这种特别的方式把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描绘得呼之欲出。这样的创作形式在当时属于文学领域的创新形式,可以说是开创了文学史上的先河。该写作形式具有贴近生活的优点,能够更为深入地表达出文中的主题思想。

3、具有现实意义。男女平等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时,这种矛盾就开始凸显,乃至于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之后,为了提高女性的地位,不少有关解放女性的文学作品先后出现,而《小妇人》就是其中之一。该部作品较为深刻的体现了解放女性思想的需求,点醒了许多处于困惑中的传统女性。小说中的四姐妹都经受了情感的纠葛,在这之中又表现出了独立和坚强。这对于当时禁锢女性思想的社会背景而言,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所以,该部小说的写作特点具有深刻现实意义。

4、女性多于男性。小说中重点讲述的是马奇夫人及其四个女儿的故事,对于女性的描写明显多过对男性的描写。男性形象主要有马奇先生和劳伦斯等,但是出现的频率都比较低。即便有男性形象出现,也是为了对女性形象进行烘托。比如马奇先生病重时,是他的妻子对他悉心照顾,才慢慢恢复了健康。劳伦斯先生由于痛失爱女而受了严重打击,是在贝思的关心下他才逐渐走了出来。由此可见,小说中的男性形象描写并不高大,着重突出的是女性的乐观和坚强。不管生活多么艰难,她们也积极乐观地面对。这也是该部作品的写作特点之一。

三、结束语。

《小妇人》是一部倡导女权的作品,其通过讲述马奇夫人与四位女儿的故事,表达了女性的乐观和坚强,呼吁女性勇于追求自己的幸福,发扬自己的个性。小说具有许多特点,比如将解放女性作为目的,具有独特的创作形式,现实意义浓厚并且女性多于男性。其能够唤醒女性的潜在思想,最终促进社会的进步。

LED灯论文参考

3.科技点亮生活,节约铸就财富。

4.黄昏过后,真彩依旧。

5.绿色照明新时代。

6.照亮全世界的光芒。

7.让我们用心点亮世界。

8.理性照亮世界,led奉献光明。

9.专业就是赢家。

10.美丽的星星组成天上的街市,让我们的梦想一起飞翔。

11.精彩世界,缤纷呈现。

12.一心凭科技追求卓越,双手献真诚创造辉煌。

13.以专业品质赢得市场,以合理价格率先行。

14.让世界更明亮。

15.追求卓越品质,缔造多彩生活。

16.倡导绿色品质,写意精彩生活。

外国文学论文开题报告

《美丽新世界》是二十世纪最经典的反乌托邦文学之一,与乔治奥威尔的《1984》、扎米亚京的《我们》并称为反乌托邦三书,在国内外思想界影响深远。反乌托邦主题描绘的是反面的理想社会。《美丽的新世界》矛头主要指向所谓的科学主义,描绘了科学主义的乌托邦。其中乌托邦种种不合理的制度,是对现代人类发展趋势的反讽。赫胥黎通过三个层面的人物经历揭示了乌托邦文明的虚伪,成功地瓦解了乌托邦的神话。该书不仅在思想上反映了赫胥黎对人类发展趋势深刻独到的见解,在艺术上也突破了传统乌托邦小说流于说教的弊病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二、简述选题在该领域的水平和发展动态。

长期以来,对于《美丽新世界》的评价有许多。无论是从作品结构、主题、创作手法、语言特点都有很多相关的评论。在这部小说发表之初,各方就对其反应不一。威尔斯认为这部作品是对科学的背叛,赫胥黎没有权利背叛未来。还有一些评论者认为这部作品缺乏想象力,赫胥黎是在借小说发泄对社会的不满。他说:美丽新世界是赫胥黎先生的老的原理的颠倒。厌恶今天的世界,他想象了一个遥远未来的科学的完美的世界,并且发现它同样令人不快。与许多评论者对这部小说失望的观点相反,维斯特看到《美丽新世界》在政治上的讽刺意义。她认为这部小说是对苏俄和美国社会的讽刺,同时她认识到这部小说的人道主义主题。虽然评论家对这部小说褒贬不一,作为一部优秀的反乌托邦题材的小说,还是很值得我们去研究的。

三、论文所要研究的内容和理论依据。

本文主要通过乌托邦文学和反乌托邦文学的理论基础,对该书进行深刻的分析。

在该书的情节构筑上,介入了三种不同价值层面的文化:以印第安部落为代表的原始文化,以约翰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和以乌托邦为代表的未来文化。这三种文化在相互交叉,相互对立的矛盾冲突中,逐渐使乌托邦的神话瓦解,实现了对现代文化的反讽,树立了该书的反乌托邦的主题。本文的冲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个是在琳达脱离了乌托邦社会闯入野人居住区之后。乌托邦的价值观念被置于原始价值层面上接受检查。另一个就是约翰的出生方式就是对乌托邦文明的一个挑战。经过分析之后我们可以发现未来的新世界并不美妙,而一步步构筑这个未来的现实也不容乐观。读者在对乌托邦感到失望的同时能熬不费力地发现现实世界正以多快的速度向这个乌图邦演变。而作者在100多年前的预言在今天有些已经成为了现实。通过这部作品看当今社会不得不引发我们对高科技日益成熟的今天的深刻思考。

四、论文的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本文主要从社会背景,作者生平,以及人物几个方面分析,揭示人在高科技面前自然属性消失人的理性泯灭和人造世界替代自然界所产生的严重后果。由此我们可以预见当今人类物质享乐至上,盲目崇拜科学技术,精神生活匮乏的处境与走向。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结合社会背景、作者生平、具体情节,深层挖掘人们内心深处渴望回归自然的愿望以及人们现在的处境。使得分析更全面、透彻。虽然在此书中新世界所带给人们的是失去自我,完全受控于高科技技术,但是现实生活中证明了现代科学技术是自由的推动者而不是枷锁。在这一点上赫胥黎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科学技术给社会结构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对社会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

五、参考书目。

曹莉.《永远的乌托邦:西方文学名著导读》.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黄胜强,许铭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赫胥黎.《美妙的新世界》.孙法理,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张峰,吕世平,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王小波,《代价论》、乌托邦与圣贤,《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杂文随笔全选》.北京:中国年出版社,1997.

张隆溪.《乌托邦、世俗理念与中国传统》..北京:清华大学出版,1997.

外国文学论文范文雨果

釜山国际短片电影节(bisff)是韩国国内创办最早的短片电影节,距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每年5月中旬在釜山举行,包括竞赛单元和展映单元。它的前身是成立于1980年的韩国短片电影节,主要以展映韩国独立短片和学生短片为主。2000年,电影节更名为釜山亚洲短片电影节,主要展映和推广亚洲短片。2010年,电影节正式更名为釜山国际短片电影节,面向全世界征集优秀短片作品,致力于关注新兴导演的同时,以推广亚洲电影为己任,已成为国际颇具影响力的短片电影节。该电影节培养推出了大批优秀的韩国导演,如著名导演姜帝圭(《太极旗飘扬》)、金泰勇(《晚秋》)、柳承莞(《柏林》)、闵奎东(《世上最美丽的离别》)、梁允浩(《假日》)、郑允哲(《马拉松》)和赵范九(《度方传说》)等等。釜山的目标是成为亚洲电影交流的中介、亚洲电影工业的中心。近年亚洲各国到釜山拍摄电影每年约80部。定期举办釜山国际电影节、亚洲短篇电影节等国际性电影节之后,釜山已成为被世界人民所熟悉的电影城市。本文就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条件下,以釜山电影节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成功运营的关键所在。

二、参考文献。

[1].孙明贵主编.会展经济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马勇,冯玮编著.会展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俞华,朱立文著.会展学原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欧阳宏生主编.纪录片概论[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5].马勇,肖轶楠编著.会展概论[m].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

[6].陈振兴编.世界电影电视节手册[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

[7].李娜.关于国际电影节的多元价值分析[j].媒体时代.2012(04)。

[8].兰景婷.浅评奥斯卡电影节中的商业契机[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02)。

[9].婷婷.第三只眼看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的媒体价值与增值意义[j].中国广告.2007(08)。

[10].陈犀禾.回顾与展望:国际化语境下的上海电影节[j].艺术评论.2007(09)。

[11].石川.试论电影节的品牌优势与特色定位[j].艺术评论.2007(09)。

[12].杨晓娟.我国电影节管理模式与发展对策研究[d].暨南大学2010。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