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与教学设计的关系(模板18篇)

时间:2023-11-19 22:29:45 作者:笔舞 说课与教学设计的关系(模板18篇)

教学计划应该明确教学目标,指导学生的学习行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如果你对编写教学计划感到困惑,不妨参考下面的教学计划范文,或许能够找到一些答案。

数学加减法的关系教学设计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2)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根据特点正确、合理地选择方法进行计算。

(3)通过思考题探究,培养学生探究数学的兴趣,提高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根据特点正确、合理地选择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口算。(下面这些题目你能很快说出结果吗?为什么?)。

1-1/8-52又3/14+4+1又11/144-1/3-1/6。

4又7/10+2+1/105-1/5-3/52又1/5+4/9+1又7/8。

(1)学生谈谈看法后即计算。

(2)反馈时请举例说明“怎样算比较简便”。

2、揭示课题:带分数加减练习。

二、组织练习,提高技能。

1、先说说下列各题该如何计算,并独立完成。

3又11/18+7/10+2又1/610-4又6/7-2/5。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名板演。

(2)反馈计算思路,设问:为什么题目中不要用简便方法计算,而你对第4题则用了简便方法计算。

2、引导讨论:计算带分数加减法,要观察数据特点,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则尽量用简便方法计算。

3、专项练习:下列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学生独立完成。

(2)同桌交换互批,并说说思路。

(3)全班交流。

三、应用练习,巩固技能。

1、谈话导入应用性练习。

2、选择正确的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1)4又2/3与1又5/9的和,再加上2又5/6得多少?

a、4又2/3+(1又5/9+2又5/6)b、4又2/3+1又5/9+2又5/6。

c、4又2/3+2又5/6+1又5/9。

(2)6减去3又5/6的差,再减去1又1/8,得多少?

(3)两个数的和是9又17/20,其中一个数是2又2/3,另一个数比它多多少?

a、9又17/20-2又2/3b、9又17/20-(2又2/3+2又2/3)。

c、9又17/20-2又2/3-2又2/3。

(对第3题可扩展,设问:还有其他列式方法吗?如9又17/20-2又2/3×2)。

3、应用题练习。(要求选择两题完成,喜欢做哪两题就做哪两题)。

四、课堂。

1、学生带分数加减法的一些知识、方法、注意点等。

2、全班交流。

五、探究思考题。

1、教师提出要求:先算算看你能发现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后,反馈交流。

3、引导学生,再举一些例子。

4、强调学习数学的态度及学法指导,并提出课后要求:你去找找看,在一些数学计算中,你能发现一些规律吗?把发现的规律拿出来,我们在数学活动课中全班学生进行交流。

数学加减法的关系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加减法,进行10以内加减计算。

2、初步感觉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3、培养学生间的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小棒图,小黑板,水果图。

一、引入。

今天老师带来了几颗智慧星打算奖给同学,同学们看一看,有几颗星星?

出示5颗星星还有一颗忘了拿出来,看看现在有几颗?

你怎么知道的?根据学生说板书算式:5+1=6。

将展示图倒过来还能怎样列式?生说1+5=6。

二、新授。

1、请同学们两人一组来摆学具,然后看着图写出算式(拿出6个)。

谁来说说你们组写出了几个加法算式?

老师这里有7朵小红花,发给同学们,(师板书虚线,虚线表示从中去掉,你能看图写出减法算式吗?)。

独立写算式,谁来说说你的算式,还有不同的算式吗?

2、分组活动。

分组摆学具并写算式。

3、课后练习45页看图写出算式。

4、师出示图看图想一想,你能怎样列式?

三、练习。

1、在田字格里写算式。

只写半格注意书写整洁。

2、46页做一做,49页5、6、7。

四、语言练习。

说出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数字?

在上6、7的加、减法时我跟同学们讨论一道看图列式,一幅图上左边画着1朵花,右边画着4朵花,问怎么列算式,同学们回答了很多种方法,我还一个劲儿地给予鼓励,临下课时,只简单地说了一句:“你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算。”其结果是班上思维迟缓的一些学困生确是眼花缭乱、无所适从,产生了干扰。

下来我仔细的反思了一下,究竟问题出在哪里?这不是我们鼓励的个性化吗?经过跟有经验的老教师讨论,我最终认为不然。数学是讲“优化”的,算法“优化”的含意是要求寻找最简捷、最容易、速度快的方法。诚然,在多种算法中,有的并不见得有优劣之分,比如:“左边的花+右边的花”或是“总共的花-左边的花”等等都很难说孰优孰劣,儿童完全可随自己的经验进行选择,学生喜欢用哪个就用哪个。

但是,一般情况下,总有个最基本、最一般或最佳的算法。教学中,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去比较、去评价,并使大家掌握那些公认的更好、更一般的算法,以便举一反三、闻一知百,否则就失去了教育的功能。如:第一步,先让学生把想法说出来,说明理由。第二步,由学生评价。第三步,找出比较符合题意的方法。我认为这种教学是正确的,又促进了儿童的发展,才是真正凸现了“算法多样化”的实质。算法多样化绝非是越“多”越好,切忌一些无价值的重复。总之,一切要从儿童的实际出发。

数学加减法的关系教学设计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正确解答相应的分数应用题。

教学重点、难点熟练地进行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一、基本训练。

1、师生共同回顾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及计算过程中的一些注意点。

2、看谁算得既对又快,并说说运算顺序。

4/13+8/13-7/135/19-3/19+10/19。

2又17/20-1又7/20+3/又7/10-9/10+1/10。

1-(1/2+1/3)1/9+(2-2/9)。

2又5/8+(5-4又5/8)3又1/20-(1/4-1/5)。

二、练习巩固,提高技能。

1、用递等式计算下列各题。

4又1/3-5/12+2又5/82又1/2+1又5/8-1又1/8。

3又1/2+(4又1/3-7/12)7又8/15-(6又8/15+3/11)。

(1)学生独立计算,完成后同桌交流计算过程。

(2)反馈比较,全班交流计算过程。

(3)重点讨论:为什么第2、4题的算法有不同?

(4):在计算中能简便计算的尽量要简便计算。

2、先说说下列各题如何计算比较简便,再计算。

2又7/16+1又6/7+1又9/168-3又6/11-1又5/11。

5又11/12-2又4/9-2又11/126-(3又3/8+1又5/24)。

(1)学生同桌交流以上各题如何计算比较简便,说出各自的看法,然后分别计算。

(2)教师巡视发现典型算法,指名板演。

(3)反馈比较各种算法,引导学生用比较简便的算法进行计算。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一般方法,并提出要求:能根据数据特点灵活、合理地进行计算。

三、应用练习,巩固技能。

1、选择相应答案的序号填入各题后面的括号中。

(1)从6又8/9里减去3又1/4,所得差与2又1/6的和是多少?正确的算式是()。

(2)从6又8/9里减去3又1/4与2又1/6的和,差是多少?正确的算式是()。

(3)从6又8/9里减去3又1/4与2又1/6的差,结果是多少?正确的算式是()。

(4)6又8/9加上3又1/4与2又1/6的差,和是多少?正确的算式是()。

c、6又8/9-3又1/4+2又1/6d、6又8/9-(3又1/4-2又1/6)。

(学生先根据题意选择正确的算式,再各组计算一题,算出结果)。

2、应用题练习,根据相应问题列出算式。

农场收割小麦,第一天收了这快地的2/15,第二天收了这快地的3/20,第三天收了前天天的总和。

(1)收了一天后还剩下这快地的几分之几?列式为:

(2)第三天收了这快地的几分之几?列式为:

(3)三天一共收了这快地的几分之几?列式为:

(4)收了三天后还剩下这快地的几分之几?列式为:

(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所求问题的含义,弄清数量关系)。

四、课堂(师生谈话共同完成)。

1、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有什么新的认识?

2、在解决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应用题中要特别注意什么?

五、课堂作业。

1、列式计算。

(1)从4又7/9里减去2又3/4,所得的差与3又1/6的和是多少?

(2)从3又9/10里减去1又1/6与4/5的和,得多少?

(3)1又5/12加上3又11/18减3又2/9的差,和是多少?

(4)从8又1/4里减去3又7/8与2又1/2的差,得多少?

2、应用题。

通过练习学生进一步掌握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但计算的正确率太低,对学生计算能力要加强培养,同时要教育养成学生认真审题,认真验算的好习惯。

数学加减法的关系教学设计

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已经掌握了整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在三年级下册学习了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在本册的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又分别学习了整数的四则运算、整数加法的运算定理、减法的性质以及简便运算,第四单元又进一步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而本节教学内容从整数加减法引入,先教学加法再向减法迁移,过程中理解“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的问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说教法学法。

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教师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基于此认识,本课教学教学需要重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

(一)口算。

1.2+1.4=1.5+7.5=2.1+4.8=136+42=。

(设计意图:在日常训练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口算能力)。

(二)情景引入。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呈现书店图书信息,请同学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三)交流汇报,探究算理。

1、观察发现,提出问题。

教师: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预设:两个同学到书店去买书,女同学想要买2本书;小男孩要买1本词典。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由主题图过渡到例1中的情境图,分别呈现《数学家的故事》和《童话选》的单价。

教师:你又知道了什么?

教师:根据你们得到的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出以下的问题。

(1)买这两本书一共要花多少钱?

(2)《数学家的故事》比《童话选》贵多少钱?

(3)《童话选》比《数学家的故事》便宜(少)多少钱?

2、迁移经验,探究小数加法算法。

教师:根据你们提出的`这两个问题,想一想,该怎样列式?

学生分别列出:6.45+4.29和6.45-4.29这两个式子。

教师:先来看6.45+4.29,大家先估算一下,买这两本书一共要花多少钱?

教师:同学们先先独立思考,在练习本上尝试计算,算完后再与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你的计算方法。

学生尝试独立试算,再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名到前面展示自己的算法。(设计意图: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历了由理解算理到探索算法的过程。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由具体到抽象,理解了小数加法的算理,特别是相同数位对齐,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

每个小组板演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确列竖式时应该如何对齐数位的道理。)。

教师放手让学生独立试算,教师巡视,在巡视过程中找出有代表性的例子(包括错例)在讲台展示,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对于出现的错例,要引导学生通过集体评议进行分析,找出原因。

(设计意图:遵循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重视原有知识、经验对学习新知的迁移作用。)。

3、引导比较,深化算理。

(设计意图: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在算理上是相通的,计算的本质都是要相同数位对齐。因此通过找联系,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借助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生归纳、概括能力的形成。)。

(四)练习巩固,应用拓展。

1、让学生完成“做一做”第1题的2道题,并且验算。

12.53+4.67=15.62-7.46=。

汇报时说说是怎样计算的,用什么方法来检验的。

重点引导学生讨论:12.53+4.6是怎么计算的?

教师:大家讨论一下,得数的末尾是“0”,这个“0”可以怎么办?从而回顾小数的性质。

2、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统计图。

学生独立思考后尝试计算,解决问题,然后交流汇报,全班形成共识。

(设计意图:面向全体学生,第一题巩固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培养验算习惯。第二题将统计知识与计算融为一体,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数据的能力。)。

(五)总结: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62页。

教材和学情分析。

《三角形边的关系》这节课是人教修订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在平面图形里,学生已经学习了线段、射线、直线、角,初步认识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有3条边、3个顶点、3个角,三角形还具有稳定性等知识,虽然知道三角形由3条线段围成,但是对于“任意的3条线段不一定都能围成三角形”这一知识却没有任何经验。学生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规律只是停留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只能初步感悟笔直的路比拐一个弯要近。所以学好这部分内容,不仅可以从形的方面加深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还可以在动手操作、体验理解、思考探索、生活应用等方面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的面积、甚至初中的勾股定理、三角函数等内容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目标。

1.经历用小棒围三角形来探究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过程,发现、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并运用这一发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在探索活动过程中,积累猜想、观察、分析、对比、计算、比较、归纳、验证等数学活动经验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策略意识。

3.渗透建模思想,体验数据分析、数形结合方法在探究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难点。

较短两根小棒的长度和等于第三根时能不能围成三角形。

教学准备学生用小棒(每组5根)、记录单、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生:围不成三角形。

师:其他同学同意吗?

师:为什么会围不成?(长的太长)。

师:你们觉得怎么样就能围成三角形?

生:缩短最长边。

师:我们试试看。(缩短最长边)最长的钢管变短后还真围成了。

师:看来并不是任意三根钢管都能围成三角形,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之间一定是有关系的,那会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探索三角形边的关系。

1.围三角形的活动。

师:接下来我们就借助小棒进行研究,每个信封中有4根小棒,上面标有小棒的长度。两人一组,每次任选3根小棒围一围,看能不能围成三角形,把围的结果写到记录单上。好,开始活动。

(学生活动)。

引导认为358厘米能围成的同学:358厘米这组小棒能不能围成?确实是围成了(师拍照)。

引导认为358厘米围不成的同学:358厘米这组小棒能不能围成?说说为什么围不成?3加5正好等于8,和8厘米的小棒就重合了(师拍照),当3厘米和5厘米的小棒拱起来时就更不能和8厘米小棒的端点重合了。可人家还真有人围成了(师操作)你们觉得这围成了没有?是啊,看似围成了,实际上小棒的端点并没有重合,还差一点点。所以这三根小棒围不成。如果让同学们知道了你这种想法,大家一定会很佩服你的。

2.汇报围三角形的情况。

(尽可能让认为358厘米能围成的学生先汇报)。

师:大家看看有哪些数据和你们的结果不一样?

预设一:若学生有不同意见。

预设二:若学生没有不同意见。

师:(生说师打问号做标记)还有不同的吗?打问号的小棒能不能围成三角形?我们怎么办呢?(怎么验证我们的猜测?)。

生:再来围一围。

师:是个好办法,那就听大家的,我们再围一围。(学生活动)。

师:这是我刚拍到的照片(解决能围成的情况)。

358厘米这组小棒,我拍到两组同学的照片,他们围成了吗?这组呢?

生:围成了。师:都认为围成了?(若生都认为围成了,教师放大照片问:再看看,围成了没有?)。

生:没围成。(说说你的理由?)。

(把照片放大)。

师:如果再调整下去又会怎样呢?我们看看这个动画(出示课件)。

你觉得这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吗?请说出你的理由?(生述)。

师评价:谢谢你,你的表达真清楚。

358厘米这组小棒,我拍到两组同学的照片,他们围成了吗?这组呢?

生:围成了。师:都认为围成了?(若生都认为围成了,教师放大照片问:再看看,围成了没有?)。

生:没围成。(说说你的理由?)。

(把照片放大)。

师:如果再调整下去又会怎样呢?我们看看这个动画(出示课件)。

你觉得这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3.探究围成三角形的条件。

师:同样是三根小棒,为什么有些能围成三角形,有些就围不成?对比这些数据和图形,你们发现了什么?先独立思考,然后将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师: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发现?

预设一。

生:较短两根小棒的和大于第三根就能围成三角形;较短两根小棒的和小于或等于第三根就围不成。

师评价:说的真好!真是一名善于思考和总结的孩子。能举例子说说吗?

生:345厘米,3+4〉5,所以能围成三角形。348厘米,3+4〈8,所以围不成;358厘米,3+5=8,也围不成。

(生说出时师板书)。

(生说不出时师引导:3加4大于5,3加5呢?)。

师:同桌口算一下边长458厘米的三角形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关系?(生算)(教师发现一旦口算正确的学生就第一时间让写到黑板上)。

师: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关系?(是)。

若学生说不出:师:这是哪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呢?

这两边的和3加4大于5,3加5大于4,4加5大于3。

生:三角形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师:明白他的意思吗?谁能用你的话说一说。

生:三角形哪两边的和都大于第三边。

师:什么叫哪两边的和都大于第三边?(生述)。

师:理解的非常到位,每两边也就是任意两边。

师:谁来汇报一下你是如何验证的?

生:*+*〉**+*〉**+*〉*。

师:刚才我发现有一位同学的方法比较特别,(出示照片)(若出现这种情况:说说你为什么只计算较短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若没出现这种情况:谁知道为什么只计算较短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师:(生若说不出)最长边比另外两边都长,最长边无论加哪条边都比另一条边要长,所以就没有必要算了,只算较短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就可以了。

师评价:多么有创意的想法,有深度的思考,分析的太透彻了。这是判断能否围成三角形的最快方法。

师:有没有谁画的三角形,三边关系不符合这个结论的?有没有呢?

师:看来所有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都大于第三边。

预设二。

生:我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师:你严谨准确的语言和高度概括的能力很值得我们学习。能举例子说说吗?

生:比如3、4、5厘米的小棒,3+4>5,3+5>4;4+5>3。

(学生说,师板书)。

师评价:说的真好!你真是一位善于表达的孩子。

师:谁能将这个三角形三条边长度之间的这种关系,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生:三角形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生:三角形哪两边的和都大于第三边。

师:同学们理解的都非常到位,同桌口算一下458厘米的三角形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关系?(生算)(教师发现一旦口算正确的学生就第一时间让写到黑板上)。

师: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关系?(是)。

预设三。

生:只要随便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就能围成三角形。

师:听了他的发言,你想说什么?

生:可3,5,8厘米,5+8大于3,但也围不成呀?

师评价:正是由于这位孩子用心倾听、深入思考才有了与众不同的发现,感谢你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考。

师:5+8大于3,3+8也大于5,为什么围不成呀?

生:可是3+5等于8,所以就围不成。

生:三角形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师:明白他的意思吗?谁能用你的话说一说。

生:三角形哪两边的和都大于第三边。

师:什么叫哪两边的和都大于第三边?(生述)。

师:理解的非常到位,每两边也就是任意两边。

师:谁能举例子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生:比如3、4、5厘米的小棒,3+4>5,3+5>4;4+5>3。

师评价:说的真好!仅仅用3个式子就很清楚的让我们理解了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师:同桌口算一下458厘米的三角形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关系?(生算)(教师发现一旦口算正确的学生就第一时间让写到黑板上)。

师: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关系?(是)。

四、应用所学,解决问题。

***身高1.5米,腿长0.8米,有人说他一步能走2米。你同意他的说法吗?

预设一。

预设二。

生:一步不可能走2米。因为0.8+0.8小于2,所以一步不可能走2米。

师:你们觉得他一步(最多)能走多长?

生:1.6米。

师:我们掌声请出***给大家走个1.6米。

师:我想这是***十多年来第一次迈出这样的步子,***不可能就这样走吧?

生:不可能。

生: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都大于第三边,0.8+0.8应大于一步的长度,所以一步的长度要小于1.6米。

生:走路时两腿与地面形成一个近似的三角形,0.8+0.8小于2就围不成三角形,所以不可能走2米,即使劈叉也不可能走2米。

师:什么是劈叉?谁能示范一下?(生劈叉)。

师:我想这是***十多年来第一次迈出这样的步子,***不可能就这样走吧?

生:不可能。

师:正如这位同学所说,走路时两腿的长度与两脚间的距离构成一个近似的三角形,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都大于第三边,0.8+0.8应大于一步的长度,所以一步的长度要小于1.6米。

师小结:真聪明,真会学以致用。看到同学们学的这么认真,而且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明明也想请大家帮帮忙。

2.还记得明明做三角形航模底座的事吗?

生:把10厘米的钢管据成7厘米。

师:谁知道他为什么要这样想?

生:3+5>7,就能围成三角形了。

师:孩子,你是这样想的吗?(是)。

师:是不是只能锯成7厘米?还可锯成?

生:6厘米、5厘米、4厘米、3厘米、2厘米、1厘米。

(学生对2分米和1分米两种情况进行质疑并发现锯成2分米和1分米不行)。

师:最长可锯成几分米?最短呢?可以有几种情况?

师评价:集体的力量真大,把这个问题的方方面面都想到了。

师小结:说的真好,做成等腰三角形的底座确实好看多了。

(3)我们还能不能帮明明做出更加美观的边长整厘米的三角形底座?

(出示等边三角形底座图)怎么做?

生:剪成3个1厘米……师:为什么要这样剪?(三边相等更美观)。

师: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2厘米,3厘米,4厘米,5厘米(师:4厘米怎么剪?5厘米怎么剪?)。

(4)按这几种想法做出的三角形底座就更漂亮了,如果你是明明,会给自己的航模选哪种底座?请说说理由。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上我们由刚上课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课堂上的分析问题,再到刚才的解决问题,尤其是在做航模底座的问题中,经历了做不成-能做成-更美观-实用性的系列研究过程,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还学到了数学的思想和方法,积累了数学活动的经验,这就是学习数学的价值所在。

《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62页。

《三角形边的关系》这节课是人教修订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在平面图形里,学生已经学习了线段、射线、直线、角,初步认识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有3条边、3个顶点、3个角,三角形还具有稳定性等知识,虽然知道三角形由3条线段围成,但是对于“任意的3条线段不一定都能围成三角形”这一知识却没有任何经验。学生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规律只是停留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只能初步感悟笔直的路比拐一个弯要近。所以学好这部分内容,不仅可以从形的方面加深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还可以在动手操作、体验理解、思考探索、生活应用等方面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的面积、甚至初中的勾股定理、三角函数等内容打下坚实基础。

1.经历用小棒围三角形来探究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过程,发现、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并运用这一发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在探索活动过程中,积累猜想、观察、分析、对比、计算、比较、归纳、验证等数学活动经验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策略意识。

3.渗透建模思想,体验数据分析、数形结合方法在探究过程中的作用。

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较短两根小棒的长度和等于第三根时能不能围成三角形。

学生用小棒(每组5根)、记录单、教学课件。

一、情景导入。

生:围不成三角形。

师:其他同学同意吗?

师:为什么会围不成?(长的太长)。

师:你们觉得怎么样就能围成三角形?

生:缩短最长边。

师:我们试试看。(缩短最长边)最长的钢管变短后还真围成了。

师:看来并不是任意三根钢管都能围成三角形,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之间一定是有关系的,那会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探索三角形边的关系。

1.围三角形的活动。

师:接下来我们就借助小棒进行研究,每个信封中有4根小棒,上面标有小棒的长度。两人一组,每次任选3根小棒围一围,看能不能围成三角形,把围的结果写到记录单上。好,开始活动。

(学生活动)。

引导认为358厘米能围成的同学:358厘米这组小棒能不能围成?确实是围成了(师拍照)。

引导认为358厘米围不成的同学:358厘米这组小棒能不能围成?说说为什么围不成?3加5正好等于8,和8厘米的小棒就重合了(师拍照),当3厘米和5厘米的小棒拱起来时就更不能和8厘米小棒的端点重合了。可人家还真有人围成了(师操作)你们觉得这围成了没有?是啊,看似围成了,实际上小棒的端点并没有重合,还差一点点。所以这三根小棒围不成。如果让同学们知道了你这种想法,大家一定会很佩服你的。

2.汇报围三角形的情况。

(尽可能让认为358厘米能围成的学生先汇报)。

师:大家看看有哪些数据和你们的结果不一样?

预设一:若学生有不同意见。

预设二:若学生没有不同意见。

师:(生说师打问号做标记)还有不同的吗?打问号的小棒能不能围成三角形?我们怎么办呢?(怎么验证我们的猜测?)。

生:再来围一围。

师:是个好办法,那就听大家的.,我们再围一围。(学生活动)。

师:这是我刚拍到的照片(解决能围成的情况)。

358厘米这组小棒,我拍到两组同学的照片,他们围成了吗?这组呢?

生:围成了。师:都认为围成了?(若生都认为围成了,教师放大照片问:再看看,围成了没有?)。

生:没围成。(说说你的理由?)。

(把照片放大)。

师:如果再调整下去又会怎样呢?我们看看这个动画(出示课件)。

你觉得这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吗?请说出你的理由?(生述)。

师评价:谢谢你,你的表达真清楚。

358厘米这组小棒,我拍到两组同学的照片,他们围成了吗?这组呢?

生:围成了。师:都认为围成了?(若生都认为围成了,教师放大照片问:再看看,围成了没有?)。

生:没围成。(说说你的理由?)。

(把照片放大)。

师:如果再调整下去又会怎样呢?我们看看这个动画(出示课件)。

你觉得这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3.探究围成三角形的条件。

师:同样是三根小棒,为什么有些能围成三角形,有些就围不成?对比这些数据和图形,你们发现了什么?先独立思考,然后将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师: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发现?

预设一。

生:我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师:你严谨准确的语言和高度概括的能力很值得我们学习。能举例子说说吗?

生:比如3、4、5厘米的小棒,3+4>5,3+5>4;4+5>3。

(学生说,师板书)。

师评价:说的真好!你真是一位善于表达的孩子。

师:谁能将这个三角形三条边长度之间的这种关系,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生:三角形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生:三角形哪两边的和都大于第三边。

师:同学们理解的都非常到位,同桌口算一下458厘米的三角形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关系?(生算)(教师发现一旦口算正确的学生就第一时间让写到黑板上)。

师: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关系?(是)。

预设二。

生:只要随便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就能围成三角形。

师:听了他的发言,你想说什么?

生:可3,5,8厘米,5+8大于3,但也围不成呀?

师评价:正是由于这位孩子用心倾听、深入思考才有了与众不同的发现,感谢你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考。

师:5+8大于3,3+8也大于5,为什么围不成呀?

生:可是3+5等于8,所以就围不成。

生:三角形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师:明白他的意思吗?谁能用你的话说一说。

生:三角形哪两边的和都大于第三边。

师:什么叫哪两边的和都大于第三边?(生述)。

师:理解的非常到位,每两边也就是任意两边。

师:谁能举例子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生:比如3、4、5厘米的小棒,3+4>5,3+5>4;4+5>3。

师评价:说的真好!仅仅用3个式子就很清楚的让我们理解了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师:同桌口算一下458厘米的三角形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关系?(生算)(教师发现一旦口算正确的学生就第一时间让写到黑板上)。

师: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关系?(是)。

三、应用所学,解决问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上我们由刚上课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课堂上的分析问题,再到刚才的解决问题,尤其是在做航模底座的问题中,经历了做不成-能做成-更美观-实用性的系列研究过程,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还学到了数学的思想和方法,积累了数学活动的经验,这就是学习数学的价值所在。

数学加减法的关系教学设计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3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编写加、减法应用题及加法的算理分析,理解加、减的意义,能口述意义。

2.通过观察比较,知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会把加法算式改写成减法算式,会把减法算式改写成两道加法和一道减法算式。

3.会填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教学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感知关系。

1、操作感知:

(1)8支铅笔,5支铅笔,合起来几支?列式:8+5=13(支)。

(2)13支铅笔,去掉5支,还剩几支?列式:13-5=8(支)。

(3)13支铅笔,去掉8支,还剩几支?列式:13-8=5(支)。

a、比较三式异同发现:三个算式反映5、8、13数之间的关系。

b.说说加、减法中各部分的`名称。

c、说说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如以加法为基础,以减法为基础)。

《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量一量、摆一摆、算一算等实验活动,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并应用这关系解释一些生活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

2、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猜想意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准备:学生、老师各准备几根长短不等的小棒、直尺、探究报告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这是什么图形呢?(三角形)谁来说说什么是三角形?怎样理解这个“围”字(端点首尾相连)。同学们还知道三角形的哪些知识?关于三角形的知识还有很多,我们继续往下看。

二、动手操作,发现问题。

师:老师这里有三根小棒,分别长3、5、10厘米,这3根小棒能围成一个什么图形?

生:三角形。

师:谁愿意上来围一围?围的时候要注意小棒首尾相连。

师:这三根小棒为什么围不成三角形呢?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板书课题)。

三、猜想验证,发现规律。

师:我们发现这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怎样做才能围成三角形呢?

生:换一根小棒。

师:怎样换?同学们说的都是你们的猜想(课件1演示猜想1)。

1、学法指导。

师:你们的这些猜想是否正确,三角形的三条边到底有什么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做实验来验证一下,现在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材料:3厘米、5厘米、8厘米、10厘米小棒各一根一起试着围一围三角形。同学们亲自动手摆一摆,拼一拼,看看有什么结果。先看要求(大屏幕)。

操作要求:

(1)、2人一组合作完成四种拼法。

(2)、围三角形时要注意首尾相连。

(3)、完成后,填写好活动记录表准备交流。

第一根小棒长。

第二根小棒长。

第三根小棒长。

能否围成三角形。

2、动手操作,寻找规律(师巡视,并指导)。

3、交流汇报,探究规律。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汇报。

小组上台展示,

3厘米、8厘米、10厘米能。

3厘米、5厘米、10厘米不能。

3厘米、5厘米、8厘米不能。

5厘米、8厘米、10厘米能。

师:其它组有不同意见吗?

三根小棒要围成三角形,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通过刚才的实验和分析,你发现三角形三条边长度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生:

师:其他同学赞同吗?谁再来说一说。

师:我明白了,3厘米的边是不能和5厘米、10厘米的边围成三角形的,因为这两条边之和小于第三条边。(板书3+4〈8)你很会观察。(演示)。

生:3+5=8重合了不能。

师:是这样吗?(课件演示)请看大屏幕。

师:真的是这样,通过演示现在明白这个同学的意思了吗?谁愿意再来说一说。

师:通过以上的动手操作和探究分析,我们发现了当两边之和小于、等于第三条边时,这3条边是围不成三角形的。

师:那么怎样才能围成三角形呢?

生:两条边加起来要大于第三边就行了。

师(板书):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师:我们来看看能围成三角形的这两组是不是这样的呢,3+8>10、8+5>10看起来是这样的。

生:有一种不符合就不行了。

师:看来只是其中的两条边之和大于第3条边是不完整的。

生1:加“任何”、“任意”。

生2:其他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条边。

生3:无论哪两条边之和都要大于第三边。

4、归纳小结。

师:看来只是其中的两条边之和大于第3条边是不完整的,

师:这句话概括说就是: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板书:任意)。

师:是这样吗?再挑选一组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来验证:

生:3+4>5、3+5>4、4+5>3,

师:这个例子证明了你的想法是对的,这两个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都是: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齐读)。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数学加减法的关系教学设计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93页1-4题,练习二十1-5题。

教学目标:

知识: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法则。

能力:提高正确率和熟练程度,一般要达到每4分钟4题。

教学重难点:正确准确地进行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突破方法:讲解法、练习法。

教具:小黑板、投影机、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2、教师读题。

3、做练习二十的第2题。

二、笔算。

1、做书上95页第2题和第3题。

2、做书上93页第1题]。

3、做练习二十的5题。

三、复习文字叙述题。

1、做练习二十3题。

2、做练习二十4题。

四、复习连加连减混合运算:

书上95页的第4题。

五、作业。

板书设计:

教后经验与失误分析:

《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和直观操作活动,让学生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和大于第三边。

2、感受动手实验是探索数学规律的途径和方法。

3、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在观察、操作、比较、分析中发现三角形边的关系。

教学关键:借助实际操作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感受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关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二、探索新知。

猜一猜,任意给你3根小棒,你能围成三角形吗?(能或不能)。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咱们来动手操作,验证一下。

研究一:任取3根小棒围三角形,看能不能围成。

师:“任取3根”是什么意思?

对了,同学们自己随便取3根小棒试着围一围,多围几次。你发现了什么?

汇报。

师总结:看来并不是随随便便的3根小棒就可以围成三角形,这里一定隐藏着什么秘密。我们继续来探究。

研究二:什么情况下3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

(1)从你的小棒中找出不能围成三角形的3根小棒,并摆出来。

(2)想一想,这3根小棒为什么围不成三角形呢?再小组内交流一下。

板书:围不成:较短2边的和小于第3边。

师:看来,较短的两根小棒长度的和小于第三根小棒时的确围不成三角形,除了这种情况,还有什么情况下3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呢?(自己摆)。

生演示汇报。(较短两根小棒加起来的长度和第三根一样长的时候也不能围成三角形)。

师:那么,在什么情况下,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我们继续来研究(同桌之间摆一摆,并讨论)出示研究三:在什么情况下,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

师:根据我们刚才的研究,我们知道较短两边的和小于第三边,较短两边的和=第三边,这两种情况都围不成三角形,那么你们猜测一下,在什么情况下,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

板书:围成:三角形较短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师:我们这个结论是否正确呢?我们来验证一下。找出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围一围,比一比。

汇报:同意吗?看来我们的猜测是正确的。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三角形边的关系。板书:三角形边的关系。齐读。

同意这种说法吗?

师: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这个词很重要,接下来我们就用这个知识来做有关练习。

三、拓展练习。

《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设计

本节课的一个突出特点就在于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上,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环节:一是导入部分:学生从5根小棒中任意拿出3根,摆一摆,可能出现什么情况?结果有的学生摆成了三角形,而有的学生没有摆成三角形,此时,老师接过话题:能否摆成三角形估计与三角形的“边的长度”有关系,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这样很自然地就导入了新课,为后面的新课做了铺垫。二是新授部分:学生用手中的小棒按老师的要求来摆三角形,并且做好记录。这个过程必须得每个学生亲自动手,在此基础上观察、发现、比较,从而得出结论。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学中,我有意设置这些实际动手操作、共同探讨的活动,既满足了学生的精神需要,又让学生在浓烈的学习兴趣中学到了知识,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二、练习设计层层深入。

评价一节数学课,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练习得到的反馈。而学生之间参差不齐,为了能兼顾全班学生的整体水平,我在练习设计上主要采用了层层深入的原则,先是基础知识的练习;然后用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最后增加拓展延伸题,让优等生在这个知识点上的学习更进一步。而每一道题都运用了本节课的知识,每一道题目的呈现方式又都不同。这样既能让后进生跟得上,又能让优等生吃得饱,从而让全班同学共同进步。

但是从教学过程中我也反思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没有及时捕捉学生的智慧。学生在思考“能围成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时,其中有一个学生说“我发现两条短边的和比另外一条边长时,就能围成三角形。”当时由于我考虑到为后面的“任意”二字做铺垫,并没有对学生的这个答案做过多的评价。其实这是判断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时一种最优化的方法。在教学中,我们不能束缚在教材的条条框框中,而忽视了班上少部分同学的灵感和智慧。在课堂中,如果我能及时捕捉这一信息,并因势利导,我相信本节课,不仅能找出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还能找出能否三角形的三条线段的最优化方法,一定会为本节课增色不少。

从练习反馈中发现学生易错点,犯错的原因主要是学生未能认真审题。所以在以后审题教学中重视学抓关键词、培养审题习惯,提高解题效率。

《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探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初步理解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2、经历操作、发现、应用的过程,渗透数学思想与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3、激发学生探究愿望和兴趣,培养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探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难点:应用数据发现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理解“任意”的含义。

教学设计思路:这节课,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课堂上,学生通过自主操作、自主估猜、自主探究、自主迁移,深入认识三角形。通过课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充分交流合作,学生自然、自主、自由地发展。

教学过程:

1、出示各种三角形。(这些是什么图形,什么是三角形?)。

2、出示三根纸条红、蓝、黑。

师:我们把这三根纸条看成三条线段,你能把它围成三角形吗?

生代表上来围。师:你们觉得他围得怎么样?生补充围。我真佩服你的细心。纸条要顶点对着顶点,首尾相连,这样才能真正用上了这三根纸条的长度。

3、围三角形比赛,(看来同学们都会围了,现在我们来进行一场比赛吧。从信封拿出纸条1号袋红3cm,蓝6cm,黑11cm。2号袋红3cm,蓝6cm,黑5cm。

4、讨论。

为什么有些能围成有些围不成,板书(围不成)(围成)它可能跟什么有关系呢?我们来猜想一下,你说:

生1:可能跟边有关。

生2:跟边的长短有关系。

师:那么三角形三边长短之间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探究的课题:出示课题《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1、动手操作:

生:11厘米太长了,那两根太短了。

师:上面这两根和下面这根比,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两根小棒之和小于第三根。

师:从你的回答,我听到了智慧的声音,以前我们总是考虑一根和另一根去比长,而现在却考虑用两根的和去与第三根进行比较,真了不起!

能不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呢?

生;3+6﹤11。

生: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生:两边的和等于第三边。

(过渡)同学们有不同的猜想,生活当中许多重大发现都从猜想开始,但是光猜还不行,我们还得从实践中加以验证,接下来我们从探究验证我们的想法,我们把3cm和6cm两边的和不变缩短黑边的长度,为了便于研究,我们移到整厘米,注意刻度线对刻度线。一边围一边想,这两个结论是否正确,找到规律就可以不用每个刻度都要试,即动手又动脑,才是高效的探究。现在小组一起,可分工不同移动的刻度,要有一个同学作记录。(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交流。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来汇报一下你的操作结果。

请不同的学生汇报,教师在课件中输入数据和结果。

师:长度是9厘米时,有争议,图形有些特殊我们重点研究它,请不能围成的同学上来说说不能围成的原因。

生:只要将纸条3cm或6cm稍微抬高一些,纸条3cm和6cm就不能首尾相连了。师:利用课件演示。问能围成的同学此刻的想法。(善于思考能接纳同学的建议很会学习)。

生: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时能围成,用3cm、6cm和7cm展示。

师:这个猜想对不对呢?这需要进行验证,看看这些能围成三角形的边是不是具备这样的关系?3+6﹥7还有谁也得出这样的结论?指名说。

生:用3cm、6cm、11cm不能围成三角形,它也有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板书(3+11﹥6)。

师:那这个结论正不正确,除了这两个算式还能写出第三个算试吗?

生:6+11﹥3围成的呢,3+7﹥67+6﹥3。

师:还有别的算式吗?(没有)在围成三角形当中每两边的和都大于第三边,而不能围成的只有两组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在数学中,每两边的和都大于第三边的,叫做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板书)。

师:什么叫任意?

师:在判断能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时候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是不是每次都要计算三组啊?在小组内想一想,说一说;引导学生发现,因为较小的两边的和都大于最长的边了,那么用最长的边加一条较短的边,就一定大于另一条短边了,所以呢?只要把较小的两条边,加起来与第三边进行判断,就可以了。

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看似内容少而简单,但让学生真正理解如何由图形关系得出数量关系,以及从数量关系联想到图形的位置关系,却并非简单。如果忽略了这一过程,学生会做题,却无法体验数学的本质,无法体验数形结合思想。所以本节课中引导学生由图形联想到数量关系,即有点和圆的位置关系联想到点到圆心的距离与半径的大小关系。我是分两步的得出的:

第一步让学生从图形上直观的认识点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第二步引导学生从数量上判断图形位置,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验数形结合思想。数量关系的探索是这节课的一个重点内容,也是这节课的.难点所在。为解决这个问题,在课前布置了学生进行预习,预习内容为以下6点:

2、经过一个点可以作几个圆?

3、经过两个点可以作几个圆?圆心有什么特点?

4、经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可以作几个圆?

5、过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能作圆吗?如果不能如何证明。

6、过在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能作圆吗?如果能,能做几个,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通过课堂上的提问反馈,可以感受到学生通过预习,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能更好的理解知识,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听课的效率。

新课标指出,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应成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的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本节课中“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可以确定一个圆”让学生经历了循序渐近的探究过程,即通过画图、观察、分析、发现经过一个已知点可以画无数个圆,经过两个已知点也可以画无数个圆,但其圆心分布在连接两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经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可以确定一个圆。

通过这节课,学生们深切感受到预习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也通过自己的预习对所学知识有理更深入的理解,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同时,通过对这节课的反复推敲设计,我也深切感受到对教材研究的重要性。

数学加减法的关系教学设计

《小数加减法》一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加减法、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具有相当的基础知识和知识迁移的能力。为了让学生充分利用原有的知识,教学设计中,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把握好教学的起点,课前复习整数加减法、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有关知识,接着大胆放手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自主尝试、合作讨论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一新知。

在处理“小数加减法列竖式要把小数点对齐”这一教学重点时,引导学生把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算式进行对比,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相互启发,相互学习,自主认识到整数加减只要把末位对齐,相同数位就对齐,而小数加减法要把相同数位对齐就必须要把小数点对齐。在练习设计中设计了“火眼金睛辨对错”,列举了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让学生在判断、改错、对比的过程中,进一步突出“小数点要对齐”这一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编题环节为学生学习小数加减法搭建了自主发展的空间。为了让“编题”活动更好好地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在经“编题”活动前先明确要求——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算式。这对每一个学生而言,会是不同程度的一次挑战,这样的自主空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设计

学生:想!

师:下面请同学们分小组开始活动。

(学生分小组活动)。

师:每个小组利用桌上的六根木条共搭建了几个三角形?

学生:我们搭建了一个三角形。

师:剩下的三根木条能搭建成一个三角形吗?

学生:不能。

师:你们知道剩下的三根木条为什么不能搭建成一个三角形吗?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1:我发现剩下的三根木条怎么连也连不到一起。

学生2:我们也是这样的。

学生1:我们将较短的两根木条连接在一起与最长的一根木条相比较,发现较短的两根木条和起来还没有另外一根木条长。

学生2:我们把较短的两根木条连接在一起与最长的一根木条相比较,发现较短的两根木条和起来不是没有另外一根木条长,而是同另外一根一样长。

学生3:我们发现的结论与学生(1)相同,我们是通过用直尺分别度量这三根木条的长度,再计算、比较后发现的。

学生4:我们发现的结论与学生(2)相同,我们也是通过用直尺分别度量这三根木条的长度,再计算、比较后发现的。

(学生活动后汇报)。

学生1:我发现较短的两条边加起来比最长的一条边长,同刚才的结论正好相反。

学生2:我发现我这个三角形的任意两边加起来的和都比第三边长。

学生3:我的发现同学生(2)一样,也是这个三角形的任意两边加起来的和都比第三边长。

学生4:“任意两边”是什么意思?我不太懂。

学生5:“任意两边”就是指三角形三边中的每两条边加起来的`长度都比剩下来的第三条边的长度长。

学生4:原来是这样的。

(学生都有同感)。

学生6:也就是说,任意一个三角形,它的三条边都存在这样一个特征: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

学生7:我想应该是这样的吧。因为我们的三角形不一样,但我们得到的结论都是一样的。

学生8:我看到书上也有同样的结论。

(学生都翻书看)。

[反思]: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开拓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学中,教师有意设置这些动手操作,共同探讨的活动,既满足了学生的这种需要,由让学生在高昂的学习兴趣中学到了知识,体验到了成功。

[片断二]:及时练习,形成能力。

学生:能!

师:请同学们翻书到第86页,自己独立做第4题。

(学生做完后汇报展示,并说明判断的方法)。

学生1:(1)、(2)、(4)这三组中的线段能拼成一个三角形,(3)中的线段不能拼成一个三角形,我是把每组中的三条线段两两相加,再与剩下的第三条线段相比较,其中(1)、(2)、(4)这三组中的线段每两条线段之和都大于第三条线段,所以它们能拼成一个三角形,而(3)中2+2〈6,所以这组中的三条线段不能拼成一个三角形。

学生2:我的结论同学生(1)一样,但我的判断方法与他不同,我是先找出较短的两条边,比较它们的和与剩下的第三条边的大小,如果和大一些,则能拼成三角形,如果和小一些,则不能拼成三角形。

学生3:学生(2)的方法只是一种巧合,他没有判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所以这种方法不行。

(学生对学生(2)的方法产生了争论,学生讨论一会儿后)。

学生4:学生(2)的方法是对的,因为较短的两条边之和如果大于第三条边,则说明任意一条较短的边与最长的一边之和肯定大于第三条边,这也就更进一步说明这个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学生5:看来在判断某三条边能否拼成一个三角形时,用学生(2)的方法既快又对。

[反思]:课堂练习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及时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教学中老师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即让学生用所学内容来说明为什么这一环节。同时我们也欣喜地发现,通过练习,学生还在原来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对原知识又有发展,找到了最佳的判断方法。学生的能力不可限量啊!

[片断三]:结合实际,学会运用。

学生:他会走中间这条路。

师:你们是怎样判断的?

学生1:因为中间这条路是直的,其它的路是弯的,所以中间这条路最短。

学生2:如果小明走通过邮局到学校这条路上学,小明家、邮局、学校则构成一个三角形,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以知道,小明家到邮局,邮局到学校这两条边之和一定大于第三边,即中间这条路,所以中间这条路最短。

学生:线段最短。

[反思]:教材是学习的载体,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教材的育人作用,挖掘教材的教育功能,而不要把教材撇开一边。从上面可以看出,这副图既能让学生领悟知识与实际的结合,又能从中学到另外的知识,可谓一举多得。

[片断四]:拓展延伸,丰富充实。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老师欣喜地发现同学们不仅能自主、能动地学习新知,而且能将所学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之中。下面老师这儿有几道题不知怎样解答,谁能帮一帮老师?(电脑出示题目)。

学生1:长度分别是3cm、5cm的两条线段中任意一条线段能与a、b组成一个三角形,因为3+2.53.5,2.5+3.55。

学生2:长度分别是1cm、6cm、9cm的三条线段中任意一条线段不能与a、b组成一个三角形,因为1+2.5=3.5;2.5+3.5=6;2.5+3.59。

学生1:我用长度为2cm、6cm、6cm三条线段能拼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有两条边的长度相等。

学生2:我用长度为6cm、6cm、6cm三条线段能拼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都相等。

学生3:我用长度为2cm、2cm、6cm三条线段不能拼成一个三角形,因为2+26,所以他们不能拼成三角形。

师:刚才学生1、学生2所说的三角形是两种较特殊的三角形,这些三角形我们将在下次课中学习研究。

题目三:用15根等长的火柴棒摆成的三角形中,最长边最多可以由几根火柴棒组成?

学生1:我想最多可以由9根火柴棒组成。

学生2:我觉得最多可以由8根火柴棒组成。

师:同学们敢于大胆猜想,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这很好。不过同学们如果能通过实践,讲究事实依据,用理由来说服人那就更好了!

(学生分小组讨论、拼摆)。

学生1:我们通过实践知道,最长边最多可以由7根火柴棒组成。

学生2:我们通过讨论知道,最长边最多可以由7根火柴棒组成。此时另外两条较短的两条边的和为8,大于最长边7,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可知,此时能拼成三角形,且最长边由7根火柴棒组成,为最多。

师:同学们今天表现非常棒,不仅能猜想,而且能通过实践,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老师为你们骄傲,我相信,只要同学们一如既往,灿烂的明天一定会与你拥抱。

[反思]: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敢于放手,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造展示自己的思维空间和时间,如此定会别有洞天。

[点评与拓展]:良好的教育一定要致力于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要能使一个人成为真正的人,成为他自己,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大写的“人”。本节课,授课教师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了这一观点。先是设计了“拼三角形”这一环节,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接着设计汇报展示这一环节,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在听别的同学汇报时,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在后面的教学中,该教师继续抓住这一教育思想对学生施教,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存在与价值,体验到了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的快乐,取得了满意的教育效果。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设计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p82页。

1.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能判断给定长度的三条线段是否围成三角形,能运用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通过学习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多媒体课件,不同长度不同颜色的小棒若干根,实验表格。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出示课件)同学们看,图上这些地方你们都熟悉吗?

(我们的学校、鼓楼商场还有学校后门的建设银行。)。

师:老师从学校大门口到建行去取钱,有几条路可走?猜一猜我会走哪条路呢?为什么?

师:老师在银行取了钱后,现在要去鼓楼商场购物,又有几条路可走?我会走哪条路?

师:老师现在要回学校,我又有几条路可走?我又会选择哪条路呢?

师: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认为在三角形的线路中走其中一条边的线路比走另外两条边组成的线路近呢?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学生困惑,沉默不语.)。

师:今天我们就用数学的方法来研究一下,看看在三角形中,三边的关系是怎样的?

二、设疑激趣,动手探究。

师:(设疑)用小棒代替线段。请看,老师这儿有红、蓝、黄色的小棒若干根,任意拿三种颜色的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色的三角形吗?(学生会出现能围成和不能围成两种情况。)。

师:有两种意见,到底谁的猜测是正确的呢?让我们动手操作后再谈自己的发现。

师:我请一位同学上来任意拿出不同颜色的三根小棒,看看能不能围成三角形?

(学生上台演示,其他同学看。)。

师:这位同学围成三角形了吗?(根据学生的情况将数据填在表格中)你们想不想试试?

师:请拿出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小棒,要求用三种颜色的小棒围三角形。看看哪些长度的小棒能围成三角形,哪些长度的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

同桌分工合作,一个同学围三角形,然后读出小棒上标出的长度;另一个同学作记录。

(单位:厘米)。

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红、蓝、黄)的长度分别是:

不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红、蓝、黄)的长度分别是:

你的重大发现。

三、汇报交流,发现规律。

让每组同学汇报围成和围不成三角形的数据。

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课件演示能围成和不能围成两种情况。(不能围成又有两种情况:两条边之和等于第三边的情况;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的情况)。

师:到底什么样长度的三根小棒可以围成三角形呢?

结论一: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师:同学们都同意这个结论吗?有不同意见吗?

师:看来同学们发现的这个结论不够全面.还能怎么修改一下呢?

进一步得出。

结论二: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师:这个结论全面吗?是否适合任何一个三角形呢?请同学们任意画一个或摆一个三角形,量出三边的长度,验证一下。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发现了一个有关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重要结论,那就是: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四、学以致用,解决问题。

1.解释老师所行路线的原因。

2.判断。

(2)(3)(4)。

五、全课小结。

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的基础及本课的教材的地位、作用,依据教学大纲的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a、知道直线和圆相交、相切、相离的定义。

会根据直线和圆相切的定义画出已知圆的切线。

c、根据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圆的半径之间的数量关系揭示直线和圆的位置。

2)能力目标:

让学生通过观察、看图、列表、分析、对比,能找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和圆的半径之间的数量关系,揭示直线和圆的关系。此外,通过直线与圆的相对运动,培养学生运动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通过对研究过程的反思,进一步强化对分类和归纳的思想的认识。

3)情感目标:

在解决问题中,教师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以观察素材入手,像一轮红日从海平面升起的图片,提出问题,让学生结合学过的知识,把它们抽象出几何图形,再表示出来。让学生感受到实际生活中,存在的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便于学生用运动的观点观察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利于学生把实际的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也便于学生观察直线和圆的公共点的变化。

二、教材的重点难点。

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是重点,本课的难点是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的性质与判定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解决重点的方法主要是:(1)由学生观察老师展示的一轮红日从海平面升起的照片提出问题,能不能我们学过的知识把它们抽象出几何图形再展示出来(让学生尝试通过日出的情境画出几种情况),(2)把直线在圆的上下移动,引导学生用运动的观点观察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并让他们发现直线与圆的公共点的个数,揭示直线和圆相交、相切、相离的定义,归纳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是什么?)。

在说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如何突破这个难点:(1)突破直线和圆不能有两个以上的公共点,让学生讨论,最后明确否定(因为直线和圆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公共点,那么这与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就可以作一个圆,相矛盾)。

(2)把直线在圆的上下移动,引导学生用运动的观点观察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并让他们发现直线与圆的公共点的个数,揭示直线和圆相交、相切、相离的定义,归纳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

(3)突破直线和圆有唯一一个公共点是直线和圆相切(指直线与圆有一个并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它与有一个公共点的含义不同)。

(4)突破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如果圆o的半径为r,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d,

3.直线l与圆o相离=dr。

(上述结论中的符号“=”读作“等价于”)。

式子的左边反映是两个图形(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性质,右边是反映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

四、教学程序。

[提问]通过观察、演示,你知道直线和圆有几种位置关系?

[讨论]一轮红日从海平面升起的照片。

[新授]给出相交、相切、相离的定义。

[类比]复习点与圆的位置关系,讨论它们的数量关系。通过类比,从而得出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性质定理及判定方法。

《等量关系》教学设计

找等量关系是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教材设计了两个教学情景,使学生理解什么是等量关系及如何表示等量关系。

学生从实际出发,学习用不同的方法找等量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可以通过姚明与妹妹的身高学会解方程,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会学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会解答简单的方程。

学会用画线段图来分析、理解和解决含有两未知的数学问。

发现法、尝试法。

自主探究法。

小黑板、课件。

情景导入。

1、课件出示《曹冲秤象》的故事情景图教师讲述《曹冲秤象》的故事。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通过姚明的身高,算一算这姊妹两个的身高。板书课题:等量关系。

二、探究新知。

(一)、交流自学情况。

活动一:姊妹两跟姚明身高的关系找出等量关系。

看书回答下列问题:

1、我比妹妹高20厘米。这句话中隐含了什么?

2、姚明的身高是我的2倍,这句话中隐藏了什么?

活动二:画线段图列方程。

1、你会根据他们的对话画出线段图吗?

2、根据线段图列方程并解答。

3、你可以根据其他的条件找出别的等量关系吗?试试看。

(二)、小组展示成果,适时导学(展示部分)。

1.、小组内交流自学的收获和疑问。

2、展示汇报学习情况。其他小组补充完善,评价病可以提出疑问,由展示组优先解惑,有问题其他组补充,最后由组长做总结发言。组内交流、解疑、个别汇报、老师点拨。

四、点拨升华。

五、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不明白的地方?先小组内说一说,最后班上交流。

六、达标检测。

1、我能行。

(1).果园里有桃树a棵,平均每棵桃树收桃子360千克,果园共收桃子( )千克。

(2).打字员小王每分钟打字90个,一份稿件她打了m分钟还剩c个字没打。这份稿件一共有( )个字。

(3).苹果和香蕉的单价分别是每千克4.5元和6元,买x千克苹果和y千克香蕉共需要( )元。

(4).五个连续的整数,其中最小的数是n,这五个连续的整数的和是( )。

2、完成练一练第2题,并交流。

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七、拓展提高。

甲乙两人共写了200个大字,其中甲写的是乙的4倍,求甲乙两人各写了多少个大字?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