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看舞狮(汇总18篇)

时间:2023-12-06 10:37:49 作者:碧墨

春节是中国人民热爱的一项传统,每年都能感受到节日的喜庆和热闹。想知道在春节期间如何穿着传统服饰吗?这里提供一些时尚灵感。

春节舞狮初三作文

我的家乡---登封,是一个热情活力的城市。每到过节之时,大家都会为远道而来的游客们,献上一场场精彩的舞狮表演。

看,演员们已经换好了衣服,化好了妆,手中拿着道具准备上场。“舞狮表演现在开始!”主持人的话音未落,就被迫不急待的热烈的掌声严严实实的包围了。

鼓声响起,越来越响,越来越急,越来越紧,一只大狮子和四只小狮子相继出现在舞台中央。它们个个跳来蹦去,一会低头沉思,一会仰面大笑,热闹非常!突然大狮子目光一转,盯上了它最喜欢的绣球,欢呼着追了过去。绣球忽高忽低,忽左忽右,狮子们簇拥着绣球,玩得不亦乐乎。

玩累了,大狮子像泄了气的皮球,一下子坐到了地上。小狮子很贴心的过来给大狮子挠痒,抓虱子,此情此景其乐融融,温馨和谐。

稍稍休息片刻之后,大狮子决定来点刺激的,只见它们来到了一座凳子“山”前----许多凳子像金字塔一样叠在一起,最引人注目的是最上面的那张太师椅。大狮子动作及其娴熟地快速往上爬,我在想,这需要舞狮者们多么默契的配合呀!凳子“山”下面观众赞叹声不绝于耳!突然,大家都屏息凝神,提心吊胆的看着大狮子在太师椅上有惊无险的表演了金鸡独立、神龙摆尾等超难度动作,随着台下热烈的掌声和呐喊声,大狮子高兴得在太师椅上手舞足蹈,洋洋得意,真是成了舞台的主宰者!四只小狮子在凳子下面看着大狮子的表演,个个兴奋异常,还跃跃欲试,也想登上这座“山”,不过他们笨拙滑稽的爬山动作也引来了观众的掌声和嘲笑声。

大狮子开始下“山”了,四只小狮子更是像欢迎打胜仗的勇士归来一样的前呼后拥,有的挠痒,有的按摩,还有的给大狮子梳理毛发。周围的观众也配合着让出一条通道,在一片掌声中,狮子队伍浩浩荡荡的收兵归营了。

家乡的舞狮表演真好看,每次听到游客对我们家乡舞狮表演的赞赏的时候,我由衷地自豪!

春节为舞狮

舞狮是一种亚洲民间传统表演艺术,春节也会有很多舞狮的表演。为什么春节要舞狮的呢?下面本站小编为大家推荐一些春节舞狮的知识,希望大家有用哦。

舞狮表演者在锣鼓音乐下扮成狮子的样子,作出狮子的各种形态动作。中国民俗传统,认为舞狮可以驱邪辟鬼。故此每逢喜庆节日,例如新张庆典、迎春赛会等,都喜欢敲锣打鼓,舞狮助庆。

“舞狮子”又称“狮子舞”、“太平乐”,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装扮成狮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当引狮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狮子为百兽之尊,形象雄伟俊武,给人以威严、勇猛之感。古人将它当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认为它能驱邪镇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人们逐渐形成了在春节时及其他重大活动里舞狮子的习俗,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中国本身没有狮子,在中华文化中,“狮”本来是和“龙”、“麒麟”一样都只是神话中的动物。到了汉朝时,才首次有少量真狮子从西域传入,当时的人模仿其外貎、动作作戏,至三国时发展成舞狮;南北朝时随佛教兴起而开始盛行。史书中,《汉书礼乐志》中提到“象人”,据三国时的解释,就是扮演“鱼、虾、狮”的艺人。到了唐朝,舞狮是大型宫廷舞蹈表演的一种。当时的“太平乐”亦称为“五方狮子舞”出于天竺与狮子国等国。白居易的诗中描述狮子舞:“假面胡人假面狮,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作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可见当时的舞狮跟今日我们所见的已十分相似。因此其实舞狮也是祈求得到神话动物的庇佑。

另外,其实在河南焦作地区也有舞虎的习俗,俗称耍老虎或老虎棒,表演的故事,通常就是老虎吃成人啦、吃小孩啦,英雄打虎啦,众人打虎啦,老虎上山(用桌子,梯子,椅子等代表山),有一定教育意义。也有娱乐性质的老虎撒尿,老虎生娃什么的。与舞狮舞龙的祈福寓意略有不同。

在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狮舞形成了南北两种表演风格。

北派狮舞以表演“武狮”为主,即魏武帝钦定的北魏“瑞狮”。小狮一人舞,大狮由双人舞,一人站立舞狮头,一人弯腰舞狮身和狮尾。舞狮人全身披包狮被,下穿和狮身相同毛色的绿狮裤和金爪蹄靴,人们无法辨认舞狮人的形体,它的外形和真狮极为相似。引狮人以古代武士装扮,手握旋转绣球,配以京锣、鼓钹、逗引瑞狮。狮子在“狮子郎”的引导下,表演腾翻、扑跌、跳跃、登高、朝拜等技巧,并有走梅花桩、窜桌子、踩滚球等高难度动作。

南派狮舞以表演“文狮”为主,表演时讲究表情,有搔痒、抖毛、舔毛等动作,惟妙惟肖,逗人喜爱,也有难度较大的吐球等技巧。南狮以广东为中心,并风行于港澳,东南亚侨乡。南狮虽也是双人舞,但舞狮人下穿灯笼裤,上面仅仅披着一块彩色的狮被而舞。和北狮不同的是“狮子郎”头戴大头佛面具,身穿长袍,腰束彩带,手握葵扇而逗引狮子,以此舞出各种优美的招式,动作滑稽风趣。南狮流派众多,有清远、英德的“鸡公狮”,广州、佛山的“大头狮”,高鹤、中山的“鸭嘴狮”,东莞的“麒麟狮”等。南狮除外形不同外,尚有性格不同。白须狮舞法幅度不宽、花色品种不多,但沉着刚健,威严有力,民间称为“刘备狮”。黑须红面狮,人称“关公狮”,舞姿勇猛而雄伟,气概非凡。灰白胡须狮,动作粗犷好战,俗称“张飞狮”。

1、汉代起源。

相传汉章帝时,西域大月氏国向汉朝进贡了一头金毛雄狮子,使者扬言朝野,若有人能驯服此狮,便继续向汉朝进贡,否则断绝邦交。在大月氏使者走后,汉章帝先后选了三人驯狮,均未成功。

后来金毛雄狮狂性发作,被宫人乱棒打死,宫人为逃避章帝降罪,于是将狮皮拔下,由宫人兄弟俩装扮成金毛狮子,一人逗引起舞,此举不但骗过了大月氏使臣,连章帝也信以为真,此事后来传出汉宫,老百姓认为舞狮子是为国争光、吉祥的象征。于是仿造狮子,表演狮子舞。舞狮从此流行。

2、北魏起源说。

舞狮作为表演艺术,相信成形于一千五百年前的北魏时代,当时北部匈奴侵扰作乱。他们特制木雕石头多具,用金丝麻缝成狮身,派善舞者到魏进贡,意图舞狮时进行刺魏帝,幸被忠臣识破,使他们知难而退。后因魏帝喜爱舞狮,命令仿制,务实得以流传后世。

3、唐代起源说。

在碑使中有关于唐明皇游月殿,狮子舞使由唐明皇游月殿后一觉醒来而有醒狮舞,这故事说当唐明皇游月殿时,在阶前出现一只五彩缤纷、阔口大鼻的独角兽对着唐明皇没有恶意,且在阶前滚球,姿态威武。

唐明皇醒后要重睹这一现象,他要近臣照他梦境中的瑞兽模仿出来,同时由乐部配以雄壮的锣鼓编舞娱宾。自此之后,舞狮便流入民间。唐代着名诗人白居易就有诗云:“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作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可见唐代已有狮子舞。

4、佛山起源说。

据说,明朝初年,广东佛山地区出现了一头怪兽,每逢年岁将尽,则在佛山郊区出现,到处糟踏庄稼,残害人畜,乡农不胜其苦人们就把竹篦扎成若干头狮子模型,并涂上各种斑驳的颜色,事前布置好。

当怪兽出现时,锣鼓齐鸣,群狮奋舞,一齐朝着那头怪兽进发,那怪兽惊恐万状,掉头就跑,尔后,当地乡民认为狮子有驱邪镇妖之功,有吉祥之兆。于是,每年春节打锣鼓,挨家挨户,舞狮拜年,以示消穴除害,预报吉祥之意。

新春佳节,一支支舞狮队伍给节日增添了不少的气氛,但同时也有不少的禁忌,旧时如果不小心犯了禁忌,轻则被赶出门,重则惹上是非。

一、舞狮禁见神不参拜。

客家传统中多神论,每村每屋都有守护神,是每村每屋中的精神支柱,舞狮队伍经过神坛,一定要参拜,否则视为不懂礼节,看不起本村人,村中乡人也不会出钱请舞狮队。

二、舞狮禁先从新屋表演。

传统民俗中,不到祖屋先舞狮者,其后裔新屋,不能请其舞狮。据传此规矩与客家崇拜祖先有关。

三、舞狮禁从右边进入围屋。

传统民俗中,认为右边为小片,左边为大片,围屋来龙处在左边,所以舞狮队伍一定要从左片进入围屋,左边(大片)来龙来狮,意兆龙腾狮跃,人财二旺。所以舞狮队伍禁忌从右边进入围屋。而且进入围屋前一定要走丁字步,敲添丁锣进入围屋参拜,意在祝此屋添丁发财,新年万事如意。

四、舞狮队员禁与围屋相对而坐。

传统民俗中,舞狮队员禁与围屋相对面而入坐,相传围屋中女子一般都在屋檐下看舞狮,舞狮队员坐在屋檐下,背向着屋檐,女子站在其背后看舞狮,如果相对向而坐,会视为轻眺,而遭冷落。

五、禁打乱鼓。

传统打鼓分快锣、慢锣,狮锣与龙锣,如果乱打一通,视为不尊敬本屋,而受到驱逐。

六、参神禁吹灭神前及花灯灯盏。

神前及花灯灯盏,每一盏代表一位新丁,灯火愈旺,代表新丁愈兴,如果不小心吹灭了灯火,轻则赔礼,重则驱逐出门。

七、礼让。

舞狮队如果遇上本围屋的狮子,或是比自已早来的舞狮队伍,要拱三下狮头,以示礼让尊重。

春节为要舞狮四种传说

舞狮是春节的一大喜庆活动,春节舞狮有预报吉祥之意,到底春节为什么要舞狮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春节舞狮的四种传说,希望对你有帮助。

1、汉代起源。

相传汉章帝时,西域大月氏国向汉朝进贡了一头金毛雄狮子,使者扬言朝野,若有人能驯服此狮,便继续向汉朝进贡,否则断绝邦交。在大月氏使者走后,汉章帝先后选了三人驯狮,均未成功。

后来金毛雄狮狂性发作,被宫人乱棒打死,宫人为逃避章帝降罪,于是将狮皮拔下,由宫人兄弟俩装扮成金毛狮子,一人逗引起舞,此举不但骗过了大月氏使臣,连章帝也信以为真,此事后来传出汉宫,老百姓认为舞狮子是为国争光、吉祥的象征。于是仿造狮子,表演狮子舞。舞狮从此流行。

2、北魏起源说。

舞狮作为表演艺术,相信成形于一千五百年前的北魏时代,当时北部匈奴侵扰作乱。他们特制木雕石头多具,用金丝麻缝成狮身,派善舞者到魏进贡,意图舞狮时进行刺魏帝,幸被忠臣识破,使他们知难而退。后因魏帝喜爱舞狮,命令仿制,务实得以流传后世。

3、唐代起源说。

在碑使中有关于唐明皇游月殿,狮子舞使由唐明皇游月殿后一觉醒来而有醒狮舞,这故事说当唐明皇游月殿时,在阶前出现一只五彩缤纷、阔口大鼻的独角兽对着唐明皇没有恶意,且在阶前滚球,姿态威武。

唐明皇醒后要重睹这一现象,他要近臣照他梦境中的瑞兽模仿出来,同时由乐部配以雄壮的锣鼓编舞娱宾。自此之后,舞狮便流入民间。唐代着名诗人白居易就有诗云:“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作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可见唐代已有狮子舞。

4、佛山起源说。

据说,明朝初年,广东佛山地区出现了一头怪兽,每逢年岁将尽,则在佛山郊区出现,到处糟踏庄稼,残害人畜,乡农不胜其苦人们就把竹篦扎成若干头狮子模型,并涂上各种斑驳的颜色,事前布置好。

当怪兽出现时,锣鼓齐鸣,群狮奋舞,一齐朝着那头怪兽进发,那怪兽惊恐万状,掉头就跑,尔后,当地乡民认为狮子有驱邪镇妖之功,有吉祥之兆。于是,每年春节打锣鼓,挨家挨户,舞狮拜年,以示消穴除害,预报吉祥之意。

传说在浙江金华县有一座奇灵山,山下有一条名叫「灵溪」的大溪流。人们每天都用灵溪的水来浇灌稻田。有一天,县老爷和随从正在巡视乡野的时候,忽然看见几名大汉扛着一个大笼子,上前一看,才知道笼中是一只大蛇,而且大蛇还在留着泪;县老爷看了不禁动了恻隐之心,於是对几位大汉说:「壮士们,这只大蛇能否卖给我?」几位大汉见县老爷要买这只大蛇,连忙应允。县老爷将大蛇带回家中饲养,起初县老爷命人喂食生肉给大蛇吃,结果大蛇都不吃,后来才知道大蛇只吃米粮,和人类一样,让县衙府中的人啧啧称奇。

相传汉章帝时,西域大月氏国向汉朝进贡了一头金毛雄狮子,使者扬言朝野,若有人能驯服此狮,便继续向汉朝进贡绝邦交。在大月氏使者走后,汉章帝先后选了三人驯狮,均未成功。后来金毛雄狮狂性发作,被宫人乱棒打死,宫人为逃避章于是将狮皮拔下,由宫人兄弟俩装扮成金毛狮子,一人逗引起舞,此举不但骗过了大月氏使臣,连章帝也信以为真,此事后宫,老百姓认为舞狮子是为国争光、吉祥的象征。于是仿造狮子,表演狮子舞。舞狮从此流行。

新春佳节,一支支舞狮队伍给节日增添了不少的气氛,但同时也有不少的禁忌,旧时如果不小心犯了禁忌,轻则被赶出门,重则惹上是非。

一、舞狮禁见神不参拜。

客家传统中多神论,每村每屋都有守护神,是每村每屋中的精神支柱,舞狮队伍经过神坛,一定要参拜,否则视为不懂礼节,看不起本村人,村中乡人也不会出钱请舞狮队。

二、舞狮禁先从新屋表演。

传统民俗中,不到祖屋先舞狮者,其后裔新屋,不能请其舞狮。据传此规矩与客家崇拜祖先有关。

三、舞狮禁从右边进入围屋。

传统民俗中,认为右边为小片,左边为大片,围屋来龙处在左边,所以舞狮队伍一定要从左片进入围屋,左边(大片)来龙来狮,意兆龙腾狮跃,人财二旺。所以舞狮队伍禁忌从右边进入围屋。而且进入围屋前一定要走丁字步,敲添丁锣进入围屋参拜,意在祝此屋添丁发财,新年万事如意。

四、舞狮队员禁与围屋相对而坐。

传统民俗中,舞狮队员禁与围屋相对面而入坐,相传围屋中女子一般都在屋檐下看舞狮,舞狮队员坐在屋檐下,背向着屋檐,女子站在其背后看舞狮,如果相对向而坐,会视为轻眺,而遭冷落。

五、禁打乱鼓。

传统打鼓分快锣、慢锣,狮锣与龙锣,如果乱打一通,视为不尊敬本屋,而受到驱逐。

六、参神禁吹灭神前及花灯灯盏。

神前及花灯灯盏,每一盏代表一位新丁,灯火愈旺,代表新丁愈兴,如果不小心吹灭了灯火,轻则赔礼,重则驱逐出门。

七、礼让。

舞狮队如果遇上本围屋的狮子,或是比自已早来的舞狮队伍,要拱三下狮头,以示礼让尊重。

春节舞狮对联

舞狮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春节的时候,民间都以舞狮来助兴、舞狮有南北之分,南方以广东的舞狮表演最为有名。以下是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春节舞狮。

对联。

欢迎大家阅读。

腾移挪转,金龙跃盛世。

喜怒惊疑,醒狮迎新春。

鼓震锣鸣传经典。

龙腾狮跃展雄风。

龙腾狮跃迎春到。

锣鼓宣天庆新年。

上联:性癖耽佳句。

下联:心清闻妙香。

上联:文心清若水。

下联:诗胆大如天。

上联:行修而名立。

下联:理得则心安。

上联:洗砚鱼吞墨。

下联:烹茶鹤避烟。

上联:慧眼观天下。

下联:妙笔写春秋。

上联:聊收静者趣。

下联:且读古人书。

上联:琴焦无俗韵。

下联:松古有劲风。

上联:雨过琴声润。

下联:风一翰墨香。

上联:把酒知今是。

下联:观己悟昨非。

上联:多勉日新志。

下联:能为岁寒枝。

上联:诗写梅花月。

下联:茶烹谷雨春。

上联:风云三尺剑。

下联:花鸟一床书。

上联:山岳起翰墨。

下联:江海焕文章。

上联:院闭青霞入。

下联:松高老鹤寻。

上联:纵谈中外声。

下联:洞澈古今情。

上联:著书惊日短。

下联:看剑引杯长。

上联:笔端通造化。

下联:意表画云霞。

上联:书林含馥郁。

下联:艺海贮英华。

上联:友古今善士。

下联:读中外奇书。

春节舞狮初三作文

过年了,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回到外婆家去拜年。

今儿,正好赶上了舞狮子的活动。我拉上表弟一起去了。

接着,几个人抬了一张方桌上来,狮子轻轻一跃,跳了上去。可能是因为好奇、兴奋,它把前脚抬了起来,头高高地昂了起来,朝观众这边望来,巡视了一番。那样子可萌了,铜铃般大的眼睛眨巴眨巴地,好像对这个世界很陌生。美好、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一场精彩的表演过去了。

春节每个活动都会带给我们许多欢乐,让我们开着自己的梦想火车,去收获这些快乐吧。

春节舞狮子作文

在春节的时候,舞狮子是个不错的看头,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节舞狮子。

作文。

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今年的大年初一,听说在镇府有舞狮子表演,我就非常兴奋,刚吃完中午饭,就迫不及待的叫爸爸带我去看。

到了镇政府,虽然天上下着毛毛细雨,但观看的人还是很多,我和爸爸占据了位置后不久表演就开始了。共有十只狮子分成东西两队,有红的、黑的、黄的,颜色和形态不一,随着后面震耳的锣鼓声舞开了。舞狮的人十分卖力,舞的非常逼真,时而站起,时而趴下,头不停的摇动,眼睛一眨一眨,尾巴也一摇一摆的,赢得人们热烈的掌声。

到了精彩的采青了。采青是用一条红绳子,间隔的绑上一些红包,最后面是用生菜、桔子和一个大红包绑在一起,从楼上一段一段慢慢地放下来,舞狮的人要用凳子叠起来或用梯子,边舞边爬上去,在舞狮过程中慢慢地“吃青”。只见各只狮子在“青”面前愉快地舞动,突然的一跃而起,将“青”一口吃掉,到最后,吃掉生菜后将它咬碎,洒向周围。我问爸爸这是什么意思?爸爸说:“生菜和桔子就是“生财”、“大吉”的意思,洒向周围就是将这些愿望送给大家。”

舞狮表演就在高潮中结束了,留给了我们无穷的回味与快乐,我也知道了舞狮表演作为民俗的含义:国泰民安,吉祥如意!

过年的第一天,妈妈带我去儿童公园,去看舞狮子,我想:舞狮子一定很好看,如果我是一位小男孩,我保准能舞狮子。

到了那里,我看见三只‘狮子’,赶忙往后走,“你不是一直想看舞狮子吗?今天,我就让你看个够!”妈妈说。

我这才明白,那就是舞狮子啊,真了不起,一个狮子是由两个人扮的,那狮子一蹦一跳的,真让人看花了眼。

舞狮子穿着红外套,红外套中加了一点儿颜色,近看,感觉是橙色的,远看,感觉是黄色的。舞狮子的人都穿着黑鞋子,红裤子,也穿着红外套。而且,都是男的舞狮子,没有女的,地板上有一些‘柱子’,舞狮子就在柱子上蹦来蹦去的,我就勇敢的跑了上去,快到舞狮子身边时我就慢慢的走过去,摸了摸舞狮子的毛,毛真软!

舞狮子一蹦一跳的,真吸引人的注意力,舞狮子真好玩,只有你有这个本领,我肯定以后女的也能当上舞狮子。

新年可以收压岁钱、穿新衣服、放鞭炮,但最有趣的是看舞狮子表演。我至今还记得去年广州之行的情景。那天万里无云,街上人多得拥挤不堪,十分热闹,大家都满面红光,喜气洋洋。忽然,响起了鞭炮声,我循着有声音的地方走去,发现原来是舞狮子的队伍在赛狮呢!那头狮子做得十分逼真,张着血盆大口,眼睛还一眨一眨地,特别有神采,大家更是赞不绝口。

舞狮子的人很有默契,“狮子”有时摇摇头,有时跳来跳去。这时,有几个人搬来了云梯,大家更加兴奋了,“狮子”开始走云梯了,边走边晃脑,人们拍手叫好,“狮子”到顶了,竹杆上挂着生菜,狮子一下子就扑向了生菜。我十分奇怪,问:“妈妈,狮子为什么要抢生菜?”妈妈耐心的告诉我:“那是利用谐音,把生菜说成‘生财’。人人都希望能生财呀!”原来是这样,我顿时明白了。啊!中国传统文化真是千姿百态,太有意思了!

春节舞狮

舞狮是一种亚洲民间传统表演艺术,表演者在锣鼓音乐下扮成狮子的样子,作出狮子的各种形态动作。中国民俗传统,认为舞狮可以驱邪辟鬼。故此每逢喜庆节日,例如新张庆典、迎春赛会等,都喜欢敲锣打鼓,舞狮助庆。狮子为百兽之尊,形象雄伟俊武,给人以威严、勇猛之感。古人将它当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认为它能驱邪镇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人们逐渐形成了在春节时及其他重大活动里舞狮子的习俗,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舞狮开始于南北朝。在我国,舞狮的形式多种多样,大致可以分为北方舞狮和南方舞狮两种。北方舞狮的外形与真狮很相像,全身狮披覆盖,舞狮者(一般两人合舞一只大狮子)只露双脚,不见其人。北方舞狮有雌、雄之分,还有文狮、武狮、成狮、崽狮之分。

“舞狮子”又称“狮子舞”、“太平乐”,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装扮成狮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当引狮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中国本身没有狮子,在中华文化中,“狮”本来是和“龙”、“麒麟”一样都只是神话中的动物。到了汉朝时,才首次有少量真狮子从西域传入,当时的人模仿其外貎、动作作戏,至三国时发展成舞狮;南北朝时随佛教兴起而开始盛行。史书中,《汉书礼乐志》中提到“象人”,据三国时的解释,就是扮演“鱼、虾、狮”的艺人。

到了唐朝,舞狮是大型宫廷舞蹈表演的一种。当时的“太平乐”亦称为“五方狮子舞”出于天竺与狮子国等国。白居易的诗中描述狮子舞:“假面胡人假面狮,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作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可见当时的舞狮跟今日我们所见的已十分相似。

1、汉代起源传说。

相传汉章帝时,西域大月氏国向汉朝进贡了一头金毛雄狮子,使者扬言朝野,若有人能驯服此狮,便继续向汉朝进贡,否则断绝邦交。在大月氏使者走后,汉章帝先后选了三人驯狮,均未成功。

后来金毛雄狮狂性发作,被宫人乱棒打死,宫人为逃避章帝降罪,于是将狮皮拔下,由宫人兄弟俩装扮成金毛狮子,一人逗引起舞,此举不但骗过了大月氏使臣,连章帝也信以为真,此事后来传出汉宫,老百姓认为舞狮子是为国争光、吉祥的象征。于是仿造狮子,表演狮子舞。舞狮从此流行。

2、北魏起源传说。

舞狮作为表演艺术,相信成形于一千五百年前的北魏时代,当时北部匈奴侵扰作乱。他们特制木雕石头多具,用金丝麻缝成狮身,派善舞者到魏进贡,意图舞狮时进行刺魏帝,幸被忠臣识破,使他们知难而退。后因魏帝喜爱舞狮,命令仿制,务实得以流传后世。

3、佛山起源传说。

据说,明朝初年,广东佛山地区出现了一头怪兽,每逢年岁将尽,则在佛山郊区出现,到处糟踏庄稼,残害人畜,乡农不胜其苦人们就把竹篦扎成若干头狮子模型,并涂上各种斑驳的颜色,事前布置好。

当怪兽出现时,锣鼓齐鸣,群狮奋舞,一齐朝着那头怪兽进发,那怪兽惊恐万状,掉头就跑,尔后,当地乡民认为狮子有驱邪镇妖之功,有吉祥之兆。于是,每年春节打锣鼓,挨家挨户,舞狮拜年,以示消穴除害,预报吉祥之意。

1、舞狮禁见神不参拜。

客家传统中多神论,每村每屋都有守护神,是每村每屋中的精神支柱,舞狮队伍经过神坛,一定要参拜,否则视为不懂礼节,看不起本村人,村中乡人也不会出钱请舞狮队。

2、舞狮禁先从新屋表演。

传统民俗中,不到祖屋先舞狮者,其后裔新屋,不能请其舞狮。据传此规矩与客家崇拜祖先有关。

3、舞狮禁从右边进入围屋。

传统民俗中,认为右边为小片,左边为大片,围屋来龙处在左边,所以舞狮队伍一定要从左片进入围屋,左边(大片)来龙来狮,意兆龙腾狮跃,人财二旺。而且进入围屋前一定要走丁字步,敲添丁锣进入围屋参拜,意在祝此屋添丁发财,新年万事如意。

4、舞狮队员禁与围屋相对而坐。

传统民俗中,舞狮队员禁与围屋相对面而入坐,相传围屋中女子一般都在屋檐下看舞狮,舞狮队员坐在屋檐下,背向着屋檐,女子站在其背后看舞狮,如果相对向而坐,会视为轻眺,而遭冷落。

春节舞狮初三作文

大年初一那天一大早,乡下的老镇上就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按捺不住一颗“一探究竟”的心,我央求妈妈带我去逛逛老镇。受不了我的一再软缠硬磨,妈妈终于答应了我的要求。我们俩挤在人山人海的大街小巷里,到处都是一派热热闹闹的景象。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我们好不容易才走到老街的街中心。只见不远处里三层外三层地挤了一大堆人。我跟妈妈打了个招呼,就急忙跑过去凑热闹。经过一番努力,我终于挤到了人群中,定睛一瞅,哇,原来是在舞狮表演呢!

只见平地上搭起一个高台,上面摆放了一个大大的红绣球。台前有金银两头狮子,每头狮子都由两位表演者装扮着。随着锣鼓声的节奏,狮子们欢乐地左右摇摆着,非常讨人喜爱。狮子们身上五彩缤纷,背上金色、银色的鳞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其中狮子的头看起来非常大,几乎占全身的一半,因此它们显得有些笨拙。正当我打量着这两头狮子时,台前那只金狮突然朝我冲了过来。它摇着大大的脑袋,两只铜铃般的眼睛忽闪忽闪,我顿时被吓了一跳。可谁知,它一摇头,得意地转身就走了。“这狮子可真够顽皮的。”我不由得想。接着,金狮后脚一点地,“噌”地一下蹬上了高台,台下顿时爆发出一阵惊叹声,紧接着就是雷鸣般的掌声。金狮张开血盆大口,一口咬住了红绣球,并摇头晃脑地向银狮炫耀。银狮明显有些胆怯,一直在台下晃动,就是不敢上高台。在大家一阵阵的掌声鼓励下,它也后脚一蹬,上了高台。可说时迟那时快,突然它头向下一栽,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随后,它瞬间抬起了头。哈哈,原来它在逗我们,我恍然大悟。台下立即又是一阵喝彩声和鼓掌声。这时金狮明显被冷落了,它不甘心,一下子冲了过去,把银狮扑下了台。锣鼓声一下子“咚咚锵锵”地加快起来,两只狮子在台下扭打成一团,让人目不暇接。台下的观众无不捧腹大笑。正在精彩时刻,妈妈也挤入人群中找到我,唤我回家,我只能恋恋不舍地离开了。

这次舞狮表演真可谓精彩绝伦,让我久久回味,她不仅让我真正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无限魅力,也让我从内心深深的佩服我们勤劳勇敢的中国人的聪明才智!

春节舞狮作文

新年是我们传统节日之一,它有许多特别的文化传统,比如:贴春联、包饺子、放鞭炮、吃年夜饭等,而我最喜欢的春节传统是舞狮子。

去年春节我就去看了舞狮,舞狮是一个多人户外运动,规则是一个人拿着一个大大的花球(大约8个水环那么大),8—20人身上披着一个用布做的、可爱的大狮子不停舞动。

舞狮开始了,只见狮子一会儿往右边,一会儿又往左边,一会又突然“飞”了起来,还不时向我眨了眨眼睛,有趣极了。见我走近了,又表演了各种高难度的动作,先是在大木桩上跳来跳去,再头朝下倒立了起来,后来,“大狮子”又连翻了十几个跟头。我惊奇地睁大了眼睛,一下都不想眨,我心想:他是成龙啊?世上怎么会有这么厉害的人?我看入迷了,一晃几个小时过去了,我都不知道时间过得这么快。

渐渐的,太阳不见了,“大狮子”和球不见了,人群也消失不见了,但是我心中对舞狮的崇拜却久久不散,我想:我以后要是当个舞狮的人也不错啊!

年春节看舞狮子的作文

元宵上市,春节的一个高潮又到了,每到这个时候,我们村都会舞龙灯。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龙寄托着我们对未来的期望,也是对美好日子的祝愿和希望……那天晚上,我早早地吃完饭,便和家人欢聚在一起看舞龙灯。在我们去的时候,广场上空荡荡的,只有一个龙头孤零零的放在那儿。

过了一会儿,几节龙身抬了过来,其他的龙身也陆陆续续地赶到了。突然间,几发爆竹射上天空,全村灯火通明,舞龙也随之开始了。在一旁的观众和我一样都沸腾了,人们兴奋地叫着、喊着,我更是兴奋着,好像心中有满腔的激动。龙头在摇摆着,还不时眨眨眼睛,透过灯光,我看见龙头十分活灵活现,那一片片的龙鳞是那么的清晰可见,每一个曲线都是那么的栩栩如生,那威武的尖牙好似表现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尊严。我只能满怀期待的眼光看着这条龙,不只是我而是所有的观众。

这时已经11点多了,但是跟“龙”的人群还是久久不愿离去因为他们都把祖国的期待放到了这条“龙”身上。这次表演中我不但看到了表演,还看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龙!

“咚咚锵,咚咚锵。”这是哪儿传来得锣鼓声响,敲得何等激烈呢?咦,怎么发生什么大事,马路上得行人咋人山人海呢?现在才刚到吃饭得时间,这些人都记着干嘛去呢?“?”在我得心头油然而生,我得好奇心越来越强,我不顾上吃饭,便放下饭碗,与外婆一起随着人潮来到一座庙会里,锣鼓声越来越响,就在这里面。哦,我以为干什么呢,原来就是元宵快到,“舞狮”耶!我跟着外婆慢悠悠得来到里面,哇,里面金碧辉煌,烛火通明,四面八方得村名们也都来观看表演舞狮子。

放眼望去,站在火烛前得一排大汉都是干什么得?手里拿着锣鼓等乐器,“咚咚锵,咚咚锵”大汉们开始奏乐,只见三个老头儿,两个穿着花花绿绿得裤子,而另一个则是手里拿着红球,也就是狮子球。开始舞狮,两个穿着花裤得老头钻进狮体,裤衣刚好合身成只大狮子,鼓声锣声撮合在一起成舞狮声,人拿着狮球吆喝一声,狮子就跟着狮球跑起来,狮子好像怒火,双脚在地上蹬得地动山摇,接着便是前面双脚抬起来,然后就追着狮球奔个不停,好像在说:“这球本来就是属于我得,快还给我!”最后就直接上去抢,可人却偏不给,还说:“如果还给你,那么你就得和我好。”于是狮子就答应。人就牵着狮子,来到佛殿得老爷(佛)得面前拜三拜,也不知道干什么,难道是想让老天给他们做约定。哈哈!猜不透哦猜不透呀!

看这个舞狮,我想起儿幼时与伙伴钻在被窝下一起舞狮,那时还小也不知是啥一回事,就学着大人一起舞着舞着,转眼间便长大,现在回想起来真有点好笑!哈哈!

在今年的春节里,我过的很开心。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数看舞狮了。

大年初一的早上,我和爸爸妈妈准备去奶奶家拜年。突然,我听到有敲锣打鼓的声音,还听见有人在喊:”有人在舞狮,快去看舞狮啰!“我和爸爸妈妈好奇地下了楼,看见在小区不远处的一块空地上,有人在表演舞狮。等我们走进去,周围的人也都围了过来看,我挤进人群,看见有一红一白两只狮子在表演,向人们拜年。而在两只狮子中间,一个头戴”大头佛“、手里摇着大葵扇的人在”逗“狮子。只见”大头佛“像喝醉了酒一样,步态夸张地一会儿走到这边,一会儿走到那边,逗着两只狮子玩。只见他走近那头白狮子,一个翻身骑了上去,还用扇子拍拍它的头。白色狮子”生气“了,开始狂奔,接着一个翻身,把”大头佛“摔倒在了地上。看着”大头佛“滑稽的样子,全场人不约而同爆发出笑声,我也想:这个表演真有趣!

”大头佛“后,才真正到了舞狮的高潮——采青。先是红色狮子打头阵,率先走近早已准备好的梅花桩,原地转了几圈,像是犹豫了。正当我心里想它怎么上去时,红色狮子一跃,整个跳了上梅花桩。它在梅花桩上来回地走,一会儿单脚向上一跳,一会儿后退几步,像是个顽皮的孩子。过了一会儿,白色狮子也轻松地上来了,有时和红狮子相遇,一侧身,就擦肩跃过,让观众们连连叫好。该采青了,一个人举起了竹竿,竹竿上面挂着狮子们要采的”青“。白色狮子先出手,猛地向上一跃——没够着。观众们有些失望。这时,红色狮子来到了的一根木桩,下蹲,蓄力向上一跳,我心里为它捏了一把汗。想不到,它用嘴把”青“咬了下来,人群再一次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这次舞狮表演,让我领略了我们肇庆春节的传统习俗,真是既开心,又长见识。

今天,妈妈带我和哥哥到绿城广场去看舞狮,我高兴极了。

到了绿城广场,正好赶上开始表演。我急忙钻进人群中,发现原来是一个人挥舞着大刀斗“狮子”。扮狮子的两位演员技艺可真高超,只见“狮子”一会儿张牙舞爪,一会儿猛扑出去,一会儿扬起后腿,一会儿快速奔跑。舞大刀的演员也不逊色,三下两下就把“狮子”制服了。突然,几头单人扮演的“狮子”突然向我们走来,并拱手向我们拜年。看到演员们精彩的表演,我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突然,哥哥问道:“那个高台是做什么用的?”我们急忙奔过去,原来今天有许多舞狮团来表演,而我们只看了一个,还有很多呢!这里表演的是“狮子追老虎”。只见一只“老虎”被一头“狮子”追到了高台边,“老虎”只好爬上了连接高台顶的两条绳子。“狮子”追了上去,还做了几个动作。当“狮子”爬到距离高台顶大约二分之一的地方时,“老虎”突然开始反击了。那时,我真替他们担心:要是掉下来了怎么办?不过,我的担心是多余的,他们根本就没有掉下来,而且,每当惊险时刻,观众们就会为他们大声喝彩。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就到了中午,我们该回家了。我只好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广场。

今天,我不仅看了精彩的舞狮,还见识了丰富的民族文化,真开心啊!

春节舞狮子习俗传说

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中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

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拜年。

现代社会通行的贺年卡在中国古代已经实行。早在宋代,皇亲贵族士大夫的家族与亲族之间已使用专门拜年的贺年片,叫做“名刺”或“名贴”。它是把梅花笺纸裁成约二寸宽、三寸长的卡片,上面写上自己的姓名、地址。各家门上粘一红纸袋,称为“门簿”,其上写着主人姓名,用以接收名刺(名贴)。拜者投名刺(名贴)于门簿,即表示拜年,其意义与现代贺年卡一样。

贴春联。

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是有史为证的。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窗花与“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中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贴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中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中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中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燃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中国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办年货。

中国的家庭过年前要购买大量的“年货”,春联,福字,新衣服,过年期间的食品(过年市场多不开门)。办年货是中国人过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与过去相比,中国人办年货的方式变得更加现代,不拘泥于传统。

山西地方有个特别的年货:刷子和筷子每年必买,谐音‘快发’之意。

春节传说之一:熬年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春节传说之二:万年创建历法说。

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

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

春节传说之三:贴春联和门神。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着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文档为doc格式。

春节舞狮的作文

正月舞狮子是广泛流传的中国传统文化,今年春节我终于可以看到精彩的舞狮子表演。

正月初一那天早上,我听说在济川广场有舞狮子活动,就连忙叫爸爸带我出去看。等一会儿,舞狮子的人终于来。只听见一阵振耳欲聋的锣鼓声响起,“狮子抢球”正式开始。一头全身披着锦毛的`“狮子”突然向拿球的人扑去,想把球给抢过来,拿球的人马上闪到一边避开攻击。然后拿球的人假装没留意“狮子”的再次攻击,让“狮子”再一次扑过来,当“狮子”即将临身时,拿球的人极快地闪到另一边。“狮子”还是抓不到球。“狮子”心里想:“他不是没留心我吗?怎么还能身手敏捷地避开呢?我得想想办法才行。于是,“狮子”故意向拿球的人扑过去,拿球的人当然又闪开,可“狮子”却忽然来个180度转弯,反扑回去。可是拿球的人的确利害,竟然感觉到“狮子”的意图,他立刻闪到另一边,“狮子”仍不泄气,马上又猛扑过去,这时,拿球的人有点忙不过来,他左躲右闪,但最终还是被告“狮子”死死地咬住球。“狮子”用尽全力,终于把球给抢过来。“狮子”心里美滋滋的,观众也不由自主地鼓起掌声来。

舞狮子表演真精彩,它给新年增添喜庆的气氛。

春节看舞狮作文

春节到了,春节怎么能够少了舞狮这个活动呢?看完舞狮之后大家一定会写一写舞狮子。

作文。

吧。下面不妨来看看小编为你整理的春节看舞狮作文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参考吧!

舞狮是一种经常会看到的的游艺活动,当然春节也少不了舞狮子活动。

舞狮是由两头狮子组成的。有时踩独木桩,有时在平地上做表演,还有时会跳来跳去……舞狮还少不了敲锣打鼓什么的,锣鼓声有时激烈,有时高昂,还有时缓慢……一会儿是为了讨取彩头,主人则向所有表演者赠红包祝贺;一会儿是为了博取喝彩;一会儿则是表现了伴奏旋律的起伏。

舞狮最后的一步是怎么做的,你知道吗?恭喜你,猜对了。舞狮的最后一步就是采“青”,也就是采生菜,采到的人要把它抛还给主人。生菜谐音“生财”,是祝福主人生意兴隆、财源滚滚的意思哦,这下大家都懂了吧。

舞狮的过程是:1、讨取彩头2、表演3、采青。

我也看过舞狮,简直太精彩了,表演者们个个都会配合得很好,几乎没有失误。我猜,这一定是勤学苦练出来的。他们为我们表演,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为我们表演出了很多精彩的节目。

正月初二到了,听姥姥说有舞狮子看,本来睡眼朦胧的我一下子精神百倍,我缠着妈妈带我去看。妈妈只好答应带我们去狮山公园去看了。

到了那,我便听到了一阵打鼓声,一直往前走,就有一堵“人墙”,我急忙跑过去,钻到第一排去看,那里有一群小伙子在敲锣打鼓,中间有两只狮子,一金一银,头非常大,眼睛又大又会眨,特别是它的血盆大口一张一合,它全身毛茸茸的,还闪着亮光。看起来既美丽而且很萌。

舞狮子开始了,那只银狮子跑到我面前,那双铜铃大眼和血盆大口对着我,我不但没吓到,还冲着它做鬼脸。那只狮子看没吓着我,灰溜溜地跑了,我觉得这只狮子既好气但是又好笑。继续往下看,那只金狮子纵身一跃,跳上了台,银狮子也像一只鸟一样跳上台。金狮子往前面一跳,叼住了一棵生菜,我觉得很奇怪,便问道:“妈妈,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生菜’被人们谐音为‘生财’啊。”妈妈回答道。这时,那只金狮子向台上的银狮子炫耀,那只银狮子在台上犹豫着,所有人都为它呐喊助威,我也扯着嗓子为它加油。银狮子听到我的声音,仿佛又添加了新的力量,它纵身一跃,“扑通”,那只银狮子一头栽了下去,我的心都悬到了嗓子眼,忽然,那只狮子安然无恙地站起来,哦,原来它在跟我们开个小玩笑。银狮子跑到金狮子那儿,两只狮子扭作一团,令大家都捧腹大笑。

回家的路上,舞狮子的画面一一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同时,我也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这次的舞狮子真好玩!

在今年的春节里,我过的很高兴。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数是看舞狮了。

大年初一的一大早,我和爸爸妈妈准备去奶奶家里拜年。忽然,我听到有敲锣打鼓的声音,还听见有人在喊:”有人在舞狮,快去看舞狮啰!“我和爸爸妈妈好奇地下了楼,看见在小区的不远处的一块空地上,有人在表演舞狮。等我们走进的时候去,周围的人也都围了过来看,我挤进人群,看见有一红一白两只狮子在表演,向人们拜年。而在两只狮子中间,一个头戴”大头佛“、手里摇着大葵扇的人在”逗“狮子。只见”大头佛“像喝醉了酒一样,步态夸张地一会儿走到这边,一会儿走到那边,逗着两只狮子玩。只见他走近那头白狮子,一个翻身骑了上去,还用扇子拍拍它的头。白色狮子”生气“了,开始狂奔,接着一个翻身,把”大头佛“摔倒在了地上。看着”大头佛“滑稽的样子,全场人不约而同爆发出笑声,我也想:这个表演真有趣啊!

”大头佛“后,才真正到了舞狮的高潮——采青。先是红色狮子打头阵,率先走近早已准备好的梅花桩,原地转了几圈,像是犹豫了。正当我心里想它怎么上去时,红色狮子一跃,整个跳了上梅花桩。它在梅花桩上来回地走,一会儿单脚向上一跳,一会儿后退几步,像是个顽皮的孩子。过了一会,白色狮子也轻松地上来了,有时和红狮子相遇,一侧身,就擦肩跃过,让观众们连连叫好。该采青了,一个人举起了竹竿,竹竿上面挂着狮子们要采的”青“。白色狮子先出手,猛地向上一跃——没够着。观众们有些失望。这时,红色狮子来到了最高的一根木桩,下蹲,蓄力向上一跳,我心里为它捏了一把汗。想不到的是,它用嘴把”青“咬了下来,人群再一次爆发出阵阵热烈的掌声。

这次舞狮表演,让我领略了我们肇庆春节的传统习俗,真是既开开心,又长见识。

“噼哩啪啦……。”这热闹的鞭炮声催醒了熟睡中的我,大街上沸腾的人声在屋里也能听到。哦!我这才醒悟过来:今天是大年初一!

“小涛!这是你的红包!”爸爸递了一个很大的红包给我。

“好好学习!”爷爷和奶奶也各人递了一个红包给我。最后是妈妈,她给的红包还是如往年般:是最大的!

忽然,一阵“咚锵咚锵”的声音把沉浸在拿到红包的开心中的我拉了出来,原来是学校聘请的醒狮队到了,于是我和爷爷,弟弟一起来到楼下观看舞狮,看看那两头“狮”,多威风!两只大眼睛眨巴着还有它那血盆大口,好像随时会张开似的。他们从学校操场舞上教学楼,又从教学楼舞回学校操场,经过哪里,哪里就有热闹的鞭炮声。

这时,舞狮队的其他队员已经准备好最后一个项目--“采青”了,也就是把装着报酬的红包绑在青菜上吊起来,让醒狮队的其中一头“狮”爬梯子上去取下来,拿不拿得到报酬就得看那头“狮子”啦!(这种领取报酬的方法还真是新颖,有趣啊!)那头采青的“狮子”已经选出来了,是一只“强壮”的“狮子”(本人认为),瞧!它跳上第一层了!它越跳越高,最终,它已经跳上顶层了,只差一点儿了,我心里正暗暗为它加油呢!它好像很紧张,向四方望了望,然后猛的一跳,把那株青菜连同报酬拿下来了!顿时,四周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那头“狮子”也“开心”得跳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醒狮队走了,我也和爷爷还有弟弟回楼上吃早餐了。

春节看舞狮作文

舞狮是中国民间传统表演艺术。表演者在锣鼓音乐下装扮成狮子,舞出狮子的各种姿态,威武极了!所以每逢喜庆节日,例如:新张庆典、迎春赛会等,都喜欢敲锣打鼓,舞狮助兴。

今年大年初一,我有幸看到了舞狮表演。

上午10:00左右,狮子在一串长长的鞭炮声中走进了校园。表演的有两只狮子,一只红色,一只金黄色。来到办公楼前,两只狮子就在鼓乐声中舞开了,那两只狮子时而站起,时而趴下;头随着锣鼓声一抬一低,不停的摇动,身子也一摇一摆的,惹得人们哈哈大笑。他们还在地上扑、跳、翻、滚,有时眼睛还会一眨一眨的,有时又会张开“血盆大口”,精彩极了,人们就给他们热烈的掌声。伴着精彩的舞狮,四周的鞭炮声也响起来了,场面热闹得很,我也很兴奋。后来,狮子在鞭炮的引导下上了教学楼,他们在每间教室里舞来舞去,像在预祝高三学生们学习猛进,金榜题名。这时,我和伙伴们也上了楼,踩着红红的炮花在狮子后面笑着、跳着。不一会儿,狮子又到了楼下,开始了更精彩的表演。

他们要去采青。采青就是把一棵青菜挂在半空中,旁边用丝带系着红包,狮子们要同心协力摘下青菜拿到红包。开始采青了,只见这两头狮子一会儿蹲下,一会儿跳起,看起来紧张极了。忽然一只狮子一跃而起,踩在另一只狮子背上,一跃而起,一口把青菜“吃掉”取走了红包。这时锣鼓声更响了,鞭炮齐鸣,人们都大声欢呼,我们也使劲鼓掌。

舞狮表演就在高潮中接近尾声,狮子在人们欢笑和掌声中走远了,留给了我们无穷的回味与快乐。

今天观看舞狮,我感觉最快乐,收获也很多。因为我从看舞狮中看到了狮子的威武,也知道了舞狮表演作为民俗的含义:国泰民安,吉祥如意!

文档为doc格式。

春节舞狮作文

正月舞狮子是广泛流传的中国传统文化,也是春节里独特的习俗,今年春节我终于可以看到精彩的舞狮子表演了。

正月初一那天早上,我听说在济川广场有舞狮子活动,就连忙叫爸爸带我出去看。等了一会儿,舞狮子的人终于来了。只听见一阵振耳欲聋的锣鼓声响起,“狮子抢球”正式开始了。一头全身披着锦毛的`“狮子”突然向拿球的人扑去,想把球给抢过来,拿球的人马上闪到一边避开进攻。然后拿球的人假装没留意“狮子”的再次进攻,让“狮子”再一次扑了过来,当“狮子”即将临身时,拿球的人极快地闪到了另一边。“狮子”还是抓不到球。“狮子”心里想:“他不是没留心我吗?怎么还能身手敏捷地避开呢?我得想想办法才行。于是,“狮子”故意向拿球的人扑过去,拿球的人当然又闪开了,可“狮子”却忽然来个180度转弯,反扑回去。可是拿球的人的确利害,竟然感觉到“狮子”的意图,他立刻闪到另一边,“狮子”仍不泄气,马上又猛扑过去,这时,拿球的人有点忙不过来,他左躲右闪,但最终还是被告“狮子”死死地咬住了球。“狮子”用尽全力,终于把球给抢过来了。“狮子”心里美滋滋的,观众也不由自主地鼓起掌声来。

舞狮子的表演真精彩,它给新年增添了喜庆的气氛,我真爱看舞狮子呢。

春节舞狮的作文

在今年的春节里,我过的很开心。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数看舞狮。

大年初一的早上,我和爸爸妈妈准备去奶奶家拜年。突然,我听到有敲锣打鼓的.声音,还听见有人在喊:”有人在舞狮,快去看舞狮啰!“我和爸爸妈妈好奇地下楼,看见在小区不远处的一块空地上,有人在表演舞狮。等我们走进去,周围的人也都围过来看,我挤进人群,看见有一红一白两只狮子在表演,向人们拜年。而在两只狮子中间,一个头戴”大头佛“、手里摇着大葵扇的人在”逗“狮子。只见”大头佛“像喝醉酒一样,步态夸张地一会儿走到这边,一会儿走到那边,逗着两只狮子玩。只见他走近那头白狮子,一个翻身骑上去,还用扇子拍拍它的头。白色狮子”生气“,开始狂奔,接着一个翻身,把”大头佛“摔倒在地上。看着”大头佛“滑稽的样子,全场人不约而同爆发出笑声,我也想:这个表演真有趣!

”大头佛“后,才真正到舞狮的高潮——采青。先是红色狮子打头阵,率先走近早已准备好的梅花桩,原地转几圈,像是犹豫。正当我心里想它怎么上去时,红色狮子一跃,整个跳上梅花桩。它在梅花桩上来回地走,一会儿单脚向上一跳,一会儿后退几步,像是个顽皮的孩子。过一会儿,白色狮子也轻松地上来,有时和红狮子相遇,一侧身,就擦肩跃过,让观众们连连叫好。该采青,一个人举起竹竿,竹竿上面挂着狮子们要采的”青“。白色狮子先出手,猛地向上一跃——没够着。观众们有些失望。这时,红色狮子来到最高的一根木桩,下蹲,蓄力向上一跳,我心里为它捏一把汗。想不到,它用嘴把”青“咬下来,人群再一次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这次舞狮表演,让我领略我们肇庆春节的传统习俗,真是既开心,又长见识。

春节舞狮的作文

我去年回老家过春节,记得腊月24日过小年那天早晨,我刚刚起床,准备吃早餐,忽然,响起鞭炮声,我随着有声音的方向跑过去,发现原来是舞狮子的队伍来到我们小区拜年来!院子里面围好多的人,热闹非凡,都是来观看舞狮子的。

他们带来的不光只有舞狮子,还有打腰鼓的和旱船。不过,我最喜欢的就是舞狮子。只见一头威武的`大狮子围着一张方桌不停的跳动着,那头狮子做得十分逼真,张着血盆大口,眼睛一眨一眨地好有神采。它晃着脑袋,在方桌上一会儿直立,一会儿倒立,好象一点都不怕摔下来,真惊险呀。舞着舞着只见那头狮子显出时分兴奋的样子,我看见舞狮子的叔叔拿来一根竹杆,竹杆上挂着生菜,狮子看见一下子就跳得很高抓住生菜,我觉得十分好奇,就问妈妈:“妈妈,狮子为什么要抢生菜?”妈妈告诉我:“那是利用谐音,把生菜说成“生财”。对啊,人人都希望能生财嘛!我顿时明白!舞狮子真是有趣极!

啊!中国传统文化真是千姿百态,太有意思!

春节舞狮作文

正月初二到了,听姥姥说有舞狮子看,本来睡眼朦胧的我一下子精神百倍,我缠着妈妈带我去看。妈妈只好答应带我们去狮山公园去看了。

到了那,我便听到了一阵打鼓声,一直往前走,就有一堵“人墙”,我急忙跑过去,钻到第一排去看,那里有一群小伙子在敲锣打鼓,中间有两只狮子,一金一银,头非常大,眼睛又大又会眨,特别是它的血盆大口一张一合,它全身毛茸茸的,还闪着亮光。看起来既美丽而且很萌。

舞狮子开始了,那只银狮子跑到我面前,那双铜铃大眼和血盆大口对着我,我不但没吓到,还冲着它做鬼脸。那只狮子看没吓着我,灰溜溜地跑了,我觉得这只狮子既好气但是又好笑。继续往下看,那只金狮子纵身一跃,跳上了台,银狮子也像一只鸟一样跳上台。金狮子往前面一跳,叼住了一棵生菜,我觉得很奇怪,便问道:“妈妈,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生菜’被人们谐音为‘生财’啊。”妈妈回答道。这时,那只金狮子向台上的银狮子炫耀,那只银狮子在台上犹豫着,所有人都为它呐喊助威,我也扯着嗓子为它加油。银狮子听到我的声音,仿佛又添加了新的力量,它纵身一跃,“扑通”,那只银狮子一头栽了下去,我的心都悬到了嗓子眼,忽然,那只狮子安然无恙地站起来,哦,原来它在跟我们开个小玩笑。银狮子跑到金狮子那儿,两只狮子扭作一团,令大家都捧腹大笑。

回家的路上,舞狮子的'画面一一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同时,我也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这次的舞狮子真好玩!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