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习作教案(优秀18篇)

时间:2023-12-20 10:12:22 作者:紫薇儿

小学教案的编写应该遵循教学原则和方法,确保教学过程的系统性和连续性。感谢大家对小学教案范文的关注和支持,希望能为大家的教学工作提供帮助。

小学四年级语文园地二习作教案

每个人的身边都有自己熟悉的人。我当然也有,她就是我的姥姥。姥姥今年六十多岁了,银灰色的头发总是梳理得整整齐齐。她个子不高,淡淡的眉毛下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显得非常精神。

记得,有一年夏天天气非常炎热,蚊子特别多,晚上我睡觉时,怎么也睡不踏实,姥姥看见就拿把扇子为我扇凉驱蚊,我不知不觉地睡着了,直到早晨醒来才发现姥姥还在为我扇扇子。我对姥姥说:“您一晚上都没睡觉吗?您的身体怎么受的了?”姥姥笑笑说:“没关系!你白天还得上学,我白天可以睡一会儿。”看到姥姥有些发红的双眼我非常感动。

这就是我的姥姥,一个关心体贴他人,慈祥的老人。等我长大了,我一定好好照顾好她老人家。

简评:小作者抓住一件事熟悉的人的一件事情,写出了姥姥对自己的爱,姥姥的爱令我们与小作者同样感动。

小学语文《习作2》教案

1、读懂例文(片断),从中领悟如何围绕中心选材。

2、迁移运用《明天,我们毕业》一文表情达意的方法完成作业。

3、通过写作,激发学生对老师、同学或学校里其他人的眷恋之情。

1、引导学生借鉴例文和学过的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2、通过具体事例,表达对学校老师、同学或学校里其他人的真情实感。

写有讨论题的小黑板。

两教时。

习作7第一、二教时总第95、96教时。

一、谈话导人。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明天,我们毕业》这篇课文,作者通过对一幕幕往事的回忆,真切地表达了自己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眷恋之情。我们都被那纯真的情感所打动,同时也勾起我们对往事的回忆。再过一个月,我们也即将毕业,也要告别母校,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也一定有许多心里话要对老师和同学说。今天,我们就来写一篇话别的作文。

板书课题:话别――写给……。

二、引导审题。

1、看到文题,你先想一下,你的心里话要对谁说。

2、把题目补充完整。

3、认真思考一下,你为什么要把心里话写给这个人。

4、讨论小结:这就是说文章要有个明确的中心。此外,要注意是“话别”,所以要表达出真情实感。

三、学习例文。

2、自读例文,思考下列问题:。

(1)例文主要写了哪些事?

(2)从这几件事中,可以看出沈伯伯是个怎样的人?

(3)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沈伯伯怎样的'思想感情?

3、讨论交流自学情况。教师相机板书:。

表达真情实感具体事例典型场景。

4、教师总结:例文抓住沈伯伯为“我”送作业、打扫校园、迎送同学等具体事例,生动表现了他工作认真、关爱同学的优秀品质,表达了作者眷恋沈伯伯的真情实感。

四、指导选材。

2、同桌讨论、交流。

3、指名说说你准备选择哪些事例或场景来表达你对这个人的眷恋之情。

4、集体评议,教师点拨。

五、完成习作。

1、学生写作,教师个别辅导。

2、指名读习作,集体评议,指导修改。

3、誊写习作。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习作6青蛙》

教学目标:1.领会本次习作的要求,知道本次习作采用调查访问或直接访问的形式,走进社会,了解自己家乡的名人。

2.通过与名人的接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向上的人生观,培养奋斗不息的学习品质。

3.能根据习作要求,写出一篇介绍家乡名人事迹的习作。

教学重点:

领会本次习作的要求,知道本次习作采用调查访问或直接访问的形式,走进社会,了解自己家乡的名人。

教学难点:

能根据习作要求,写出一篇介绍家乡名人事迹的习作。

教学准备:

1.看电视台记者们是怎样进行采访活动的。

2.作好采访准备,写好采访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知道哪些古今中外的`名人?说说他们的名字和关于他们的故事。

3.我们家乡、学校的名人还真不少。你了解他们的事迹吗?

(调查、访问与他们熟悉的人,或直接拜访他们本人。)。

4.那么,该如何采访的呢?看一段采访录像,讨论:记者们是怎样进行采访活动的?

二、拟定采访方案。

1.你最想了解哪一位名人?想了解他(她)的哪些方面呢?

先思考一下,然后同桌之间交流。

2.学生交流。(了解他的兴趣爱好,在某一方面的成就,奋斗的历程)。

3.当我们面对名人时,心情会怎么样呢?(激动、胆怯、紧张)这样一来,可能会把自己想说的话都忘了,/article/所以我们在采访之前必须写一个提纲式的采访方案,简单地说,就是把你想说的问题概括性地写出来。

4.学生制定采访方案。

5.交流,同学间相互建议补充。

三、组织学生进行采访。

1.如采访社会名人,通过学校、家长等多种渠道,帮助学生进行采访活动。(专门安排时间进行。)。

2.如采访学校里的名人,教师介绍被采访学生的情况,学生进行采访。(可以现场进行采访。)。

四、指导学生习作。(第二课时)。

请同学们把第一课时进行的自己的采访记录拿出来,大家来交流交流,可以说说自己的采访经过,也可以把你采访到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

1.学生分小组交流。

2.分大组交流,汇报采访情况。

3.学生习作,教师巡视。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习作就是写写你采访的那位家乡名人(学校名人),刚才我们把采访情况交流了一下,现在再把材料进行调整、修改,就可以成为我们今天的习作了。

4.学生习作后认真修改。

采访。

根据采访材料写文章:

先确立中心。

再选择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

然后将重点材料写具体。

最后按记叙文的要求将材料写成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语文《习作2》教案

1、读懂例文《我的自画像》,了解主要内容,初步感知图文结合介绍自己的方法。

2、读懂习作要求,初步领会介绍人物的基本要领:抓住人物的整体形象、长相、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并配上自己创作的自画像。

3、按习作要求,依照例文的方法,图文结合抓住主要特点向大家介绍自己。

4、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1、基本要领:抓住人物的整体形象、长相、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

2、图文结合介绍自己的方法。

课件、范例作文。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展示自画像。

1、同学们看了杜小虎的自画像后,都跃跃欲试,回家去画了自己的自画像,今天都带来了吧!

2、老师随即选择几幅,让大家猜一猜。

3、请同学们选出画的最像的一幅,讨论:这幅画的哪些地方最像?

4、请这幅画的作者介绍:怎样画的?

抓住了长相、衣着、神态、姿态等方面特点。

小结:要画得像,就得找准人的特点。画画是这样,写作文也是这样。

(二)学习例文。

1、读例文,说说文章写了什么?

2、再读文章,把文章中主人翁的特点找出来并画出来。

3、分析人物有哪些特点?

姓名:杜小虎年龄:9岁。

体重:20千克身材:身高1.2米,瘦而结实。

表情:笑眯眯穿戴:蓝色衣服。

爱好:喜欢打乒乓球,喜欢读书。

找重点:

(1)要点:身材、长相、表情、穿戴、爱好。

(2)顺序:从身材、长相、表情、穿戴到爱好、从头到脚、从整体到部分。

4、教师小结:写人要抓住每个人的特点来写。

(1)我的十分钟。

(2)请同座位互相对自画像提意见,说说对方的特点。

(3)按一定顺序说一说《我的自画像》。

(四)师生交流:

1、有没有觉得难写的地方?

2、重点交流写一个人的外貌应该怎样写?

要抓住一个人的特点,还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五)品读范文。

第二课时。

(一)学生写草稿。

1、教师巡视,拿一篇习作读一读,大家猜一猜。

2、师生共同“评评看”,肯定,表扬优点,指出缺点。

3、我的十分钟。

请同学们把自己写的文章认真的读几遍,把错别字改正过来,把不通顺的地方改通顺,把需要增加的地方加上去,删除不必要的语句。

(三)相互修改。

自己修改满意的作品读给同桌听,征求别人的意见。

(四)交流习作,师生评议。

(五)朗读习作。

请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大家听的学生读自己的习作,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修改。

(六)评价方式。

1、学生自评。

让读习作的学生自我评价,体验习作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2、师生评价。

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习作的评价,注意引导学生公正客观的评价他人的作品,分享他人习作的快乐。

板书设计:

我的自画像。

要点:身材、长相、表情、穿戴、爱好。

顺序:从身材、长相、表情、穿戴到爱好、从头到脚、从整体到部分。

范文一:

我的自画像。

我是个可爱又温柔的小女孩,今年九岁了,我有一个好听的小名叫“欣欣”。

我有一头自然的黑中带黄的`长发,时常扎着两只小辫子。两条弯弯的眉毛,就像柳树叶一样,可漂亮了!眉毛下面上一双大而有神的眼睛,像两个圆圆的大葡萄。一个小巧灵珑的鼻子,樱桃似的小嘴能说会道。我一笑起来,就会露出两个甜甜的酒窝。不胖不瘦的身材,非常苗条。我喜欢穿红色、粉色、蓝色的衣裙,因为我穿裙子真的很好看,就像一只美丽的花蝴蝶。

我有一双能干的小手,我做的手工又好看又好玩,我还喜欢帮妈妈做一些家务,比如掠衣服、洗碗、擦桌子等,我还喜欢画画、写书法、更喜欢看课外书。

我特别喜欢画水粉画。等我长大了,一定要画出故乡的江南风情,画出祖国的壮丽河山,成为一名出色的画家!

范文二:

我的自画像。

我今年9岁,身材矮小。我有一张红苹果似的小脸,淡淡的眉毛下镶嵌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不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高高的鼻梁下有一张灵巧的嘴巴,一见家里有客人,就连忙打招呼,大家都说我有礼貌,就因为这样,妈妈还给我起了一个绰号“小八哥”。

我喜欢穿有“舞”字的衣服,因为我喜欢跳拉丁舞。前年,我因为跳舞好被老师在我额前贴了个“舞”字。下课了,同学们就老喜欢在我面前转转。我大吼了一声,一下子把他们吓跑了。哈哈!同学们说我的声音像一只老虎在睡梦中打鼾。

同学们,你们能猜出我是谁吗?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习作一》教案

1、围绕“难忘的‘第一次’”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能抓住重点,内容要真实,叙事要具体,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要适当;听他人说话时要认真耐心、尊重对方,敢于提出自身的意见或建议。

2、根据习作提示,从三个内容中选择一个自身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能围绕所选内容的写作要点分段表达,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

和家人交流自身曾经第一次做过的事情,注意把事情经过叙述清楚,最好能谈谈自身的想法或得到的启示。

3课时。

口语交际

想:

1、回忆自身印象中最深刻的“第一次”,想想事情的经过。

2、想想这件事发生时的真实感受,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说:

1、练习把事情的经过说得完整有条理。

2、练习把自身的感受、感悟说得简单、精炼。

3、练习有感情地叙述“难忘的第一次”。

1、在小组中练习叙述“难忘的第一次”,请小组同学就表达内容、语言、语气、表情等方面提出意见,叙述者要和提意见的同学有交流。

2、吸纳同学们的意见,重新组织说话内容和语言。

1、每组抽签确定一名讲述者轮流到前面讲述。

2、全班同学参与评价内容、情感、表达,纠正语病,也可以向发言的同学提出问题。

3、讲述者要及时、得体地应对同学们的意见、建议和提问。

1、小组讨论:要把“难忘的第一次”说好,该注意些什么。

2、教师点拨性小结(针对同学们的表示肯定好的见解,补充没提到的`方面,提出建议。)

3、同学结合本次交流所得重新组合发言内容,练习表述清楚。

1、自读本次习作要求,选择一个自身感兴趣的内容。

2、指名说说自身选定的内容及选定的理由。

3、大家交流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在交流中自然总结出本次习作的训练重点。

1、回想我们学过的、读过的含义深刻的文章,作者是怎样把其中的道理讲清楚的。(可翻阅手头资料)

2、同桌交流:准备用哪种表达方法叙述清楚要表达的内容及想法、感悟。

3、指名简要谈谈自身的习作设想或习作结构,教师和同学着情评议,让其他同学得到借鉴。(习作指导自然化)

同学书写习作草稿,教师巡回提示、指导。

1、自主到前面朗读自身的作文,并试着说出自身习作的优点,大家参与评议。

2、教师优秀巡回检查时发现的精彩语段,同学自由发表看法。

3、同学自愿组合,互相寻找作文中的精彩之处。

1、出示一段习作内容,集体修改。

2、回忆常规修改内容,根据同学和老师的建议在草稿上完成习作修改,要注意到错别字、不合适的标点、不通顺的语句等。

3、改完后誊抄到习作本上。

小学四年级语文园地二习作教案

教学目标:

1、自主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通过观察图画,能说几组反义词,积累词语,恰当运用词语。

2、读通、读懂简短的课外文章,愿意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出来。

3、学习搜集资料,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

4、能主动参与展示活动,乐于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才能,并善于与别人交流。

重点难点:

自主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通过观察图画,能说几组反义词,积累词语,恰当运用词语。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有关动物植物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发现许多汉字具有相同的部件。

a、出示基本字:牙令皮隹,引导学生认读。

b、引导学生给这些基本字加上偏旁组成新字。学生自己上台板书。

c、出示书上内容,读学习伙伴的话,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2、看图说反义词。

a、出示书上插图,读学习伙伴的话。

b、各组说反义词,看哪组说得多。

二、日积月累。

1、读记四字词语。

2、选词填空。

a、读读词语“漂浮、飘扬”

b、引导口述:什么东西会“漂浮”?什么东西会“飘扬”?修改意见。

c、默读思考,填写词语。

d、朗读填好词语以后的句子。

3、写话。

a、让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b、展示例话,师生共同朗读。

c、学生分组模仿老师范文,写几句自己的心里话。

d、评议部分学生写的话。

4、读短文。

a、自由练读,扫除生字障碍。

b、教师范读,断句正音。

c、模仿朗读,读通读顺。

d、读懂短文,思考讨论:先生为什么夸奖韩愈真聪明?

三、口语交际。

1、创设情境。

a、课件出示:“动物、植物擂台赛”。宣布“打擂”规则。

b、学生按动物组、植物组分列就座。

c、言语激趣。

2、推举“打擂”人员。

a、各组学生展示自己的资料,互相交流。

b、各组评选最佳资料。

c、引导学生将相同的动物、植物资料合并、整理。

d、组内演讲,推选“武功”高手。

3、“擂台比武”

a、第一场比武:种类多。

b、第二场比武:生长特点。

c、第三场比武:对人类的贡献。

d、第四场比武:比一比谁讲的动物、植物有趣。

四、总结、颁奖。

五、布置作业。

讲所搜集的资料制作成手抄报。分组合作制作,也可以单独制作。图文兼备,可以剪贴。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习作6青蛙》

1.知道写并不难,只要把自己做过的、看见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让人看明白就行了。

2.指导学生先打草稿,然后念一念,改一改,直到自己满意了,再誊到作文簿上。

二、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

1.请同学们看一段简短的录像。(一个小同学去买牙膏,售货员阿姨热情地接待)。

2.你们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

(二)研读例文。

1.这是多小的一件事情啊,事情虽小却可以从中看出阿姨待顾客如亲人。这个同学就把这件事写下来了,请大家看语文书17页上的一段话,题目是___________。

2.指名读。

3.小组讨论。这位同学写得怎样,谈谈理由。你有本领比他写得更好吗?

(三)尝试写作。

1.进入三年级后,同学们开始学着用钢笔写字,有的同学很高兴、很兴奋,有的同学却在发愁,觉得用钢笔写字太麻烦。大家的感受不一样,谁能把这句话补充完整。“用钢笔写字真____________。”

2.真是五花八门呀,你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呢?是什么事情使你对用钢笔写字产生如此的'感受呢?现在请大家想一想,再写下来。(让学生写15―20分钟)。

3.写好了吗?把笔放下,把自己写的内容读一读,看通不通,觉得不妥的地方自己动笔改一改,可以边读边改,也可以先读一遍再改。

4.在四人小组内,读给别人听,让大家提意见,根据别人的意见再改一改。

5.谁愿意把自己的文章读给大家听。

(四)再读例文,完成习作。

1.语文书上还有一篇作文呢,一起来读一读。

3.请大家自己读一读第19页的两段话。

4.通过读语文书的提示,你觉得我们可以写什么?

5.你准备写什么?

6.写作时要注意什么?

小学语文《习作2》教案

写清楚制作小工艺品的过程

写清楚制作小工艺品的过程

写清楚制作小工艺品的过程

课件

导析法

出示自制课件

交流,修改,完善习作。

一、交流习作

1、采用同桌交流习作的方式进行交流。

2、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欣赏别人的成功之处,审视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

3、学生修改习作。

二、赏析评改

1、学生读自己的习作,其他同学评议。

2、教师选择习作展示、点评。

3、学生再次修改习作。

三、抄写习作

学生将再次修改的习作抄写在本上。

例文

有趣的纸人

星期六晚上,我做完作业,闲着没事干,决定做一个“有趣的纸人”。

(点评:开门见山,点明制造名称。)

说干就干,我找来半张旧日历纸、圆规、剪刀、水彩笔、双面胶、胶水等材料和工具。先取出日历纸,用圆规在纸上画一个半径12厘米、圆心角120度的扇形并将它剪了下来,固定成一个圆锥。瞧,纸人的身体做成了。

(点评:交代制作用品的准备。“先”“接着”“紧接着”“最后”交代清楚制作的程序。)

接着,我画一个半径1厘米的园,小心翼翼地剪下来。、干什么呢?告诉你吧,要做一个可爱的小脸。我在空白的园内用水彩笔画上一头乌黑亮丽的'头发――――――我把这个脸型粘了胶水贴在身体上部。

紧接着要做一对小巧玲珑的手臂:从日历纸上剪一个长16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然后对折,在两端剪出手掌形,拿起小刀在纸上“做手术”一一在脸型下处的身体两侧各挖一条缝,把手臂穿进去,用胶布固定。咦!这纸人头顶光秃秃的,真不好看。对了,给它做顶帽子。于是我又剪了一个半径3厘米的圆对折,剪掉同心小半因后张开,涂上红颜色,把它戴在纸人头顶上。

最后,我操起画笔帮纸人打扮,使它“穿上”美丽的“衣服”“衣服”上画有五颜六色的气球,分别写上“澳门,你好!”“祝愿澳门人民生活更美好!”这时,我仿佛看到了气球飞到澳门上空,举国上下热闹非凡,载歌载舞,欢庆回归。

啊,一个栩栩如生的纸人做好了,我细细欣赏着它,心潮澎湃:我要把纸人送给澳门小朋友,捎去我美好的祝愿。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习作6青蛙》

1、播放课件,再现小青蛙和小蛇在一起快乐玩耍的情景。

师:小青蛙和小蛇在路上相遇,成为了朋友,看,他们玩得多高兴啊!

2、他们会永远成为朋友吗?(在板书“成为朋友”后打上“?”)。

我们一起去听听他们的妈妈是怎么说的吧!

(二)、图文结合,分角色演读,体验感悟。

1、课件出示文中第二幅插图,看看图中有谁?他们在说什么?自读第四自然段,学生一边读,一边勾画出相关句子。

2、在小组里交流自己勾画的句子。

3、谁来扮演青蛙妈妈来给我们表演?

4、评评演得怎么样?

在评议中体会“浑身颤抖、脸色苍白”的含义。

5、你觉得青蛙妈妈是一位怎样的妈妈?

在讨论中体会青蛙妈妈的担心,体会青蛙妈妈对小青蛙的爱。

6、互相学着演一演,比一比谁最关心自己孩子的妈妈?

7、看来,青蛙妈妈是坚决不同意小青蛙和小蛇交朋友的。她的理由是什么?指名学生回答。明确:青蛙妈妈说蛇是坏人,应该远离他们。

8、看图朗读第四自然段。

过渡:小蛇的妈妈又会怎样对小蛇说呢?

9、默读第五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划出蛇妈妈和小蛇说的话。

10、小组合作分角色读一读,比比谁读得好?

11、看图中(出示插图)蛇妈妈的样子真可怕,你能从文中找出表示蛇妈妈表情的词语吗?指名学生找到词语“张大嘴巴、露出毒牙”你会做这种表情吗?指名学生演蛇妈妈的表情“张大嘴巴、露出毒牙”

在句子变换中体会“习俗”的含义。

13、读一读,想一想,说说蛇妈妈是怎么想的,小蛇又是怎么想的?

指名学生说一说。抓住表情的变化体会蛇的本性。

(三)、引发思考,思辩明理。

1、出示文中第四幅插图,师简述六、七自然段内容。

小青蛙和小蛇能成为真正的朋友吗?

2、指名读六、七自然段。

指名说说,小青蛙会来和小蛇玩吗?为什么?

3、青蛙妈妈的担心是很有道理的呀!请看一看——。

播放自然界中蛇吃青蛙的录像。使同学们对自然法则有直观的感受。

4、讨论:小青蛙和小蛇有什么愿望?这个愿望能实现吗?

学生结合看到的,进行讨论,思辩,明确:虽然小青蛙和小蛇想成为朋友,但是,这是不可能的。师:是啊,他们永远也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朋友的!板书:(不能)。

(四)、角色朗读,语境体验。

1、在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选择不同的角色,将学生从旁观者推向了与文本对话的位置,成为有情感的“事中人”,促进学生积极进行角色体验。

2、自然界中还有哪些动物不能成为朋友呢?

师小结:自然界中不能成为朋友的不仅仅是小青蛙和小蛇,还有好多动物呢!这是自然界的法则。(红字板书:自然法则)同学们,还有很多自然界的法则等着你们去探索呢!

(五)、拓展训练,发展想象。

请学生分别以小青蛙和小蛇的口吻给对方写一封信,告诉对方不能在一起的原因,让学生发挥想象并初步感知大自然的生存要面对残酷的现实。

尊敬的各位评委,你们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青蛙和蛇》。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我对这节课的设计:

一、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景。”关于阅读教学,标准中进一步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悟、体验和理解。”根据这些基本理念,我在本课教学时,采取抓关键词理解法、直观感受法、引导归纳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把学生自选学法,自读自悟,教师扶助点拨作为基本的教学模式,以师生共同参与学习、营造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为教学特色。

二、教学目标。

依据《语文新课程标准》以及小学语文第五册的要求,结合教学重点和学生的实际,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用观察、归类、比较的方法学习生字,并查字典理解“以防万一、彼此羡慕、浑身颤抖、脸色苍白、习俗”等词。了解自然界中生物之间的一些联系。

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精神。体会“青蛙与蛇”的个性体验。

过程与方法目标:朗读、体会、质疑、讨论相结合,利用课件创设情境,让学生正确、流利的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会一定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新课标》关于识字教学策略要求: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本课的识字教学我是这样安排的:

1、学生自己通过预习学会生字。

2、交流学习方法并归纳总结。

第一、初步检查生字的读音、部首和结构,要求学生用语言表述出来;。

第二、“你发现了什么?”要求学生通过归类、比较来巩固识记字音、字形和结构,哪些是后鼻音和前鼻音,哪些是翘舌和平舌。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字有哪些,写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如“蛇、拥、劲、接”等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但写的时候大多数字要左窄右宽,而“劲、断”却要左宽右窄。

第三、给生字找朋友,并把生字词写一写,要求写的规范、美观、整洁。

3、将生字带入文中熟读课文。

(二)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播放课件,观察第一幅活动插图内容,学生看课件讲述青蛙和蛇在一起快乐玩耍的情景导入课文。

(三)媒体再现,体验感悟。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感受。学习1-3自然段时,要充分信任学生,在理解“羡慕”一词时,让学生找近义词,并用“羡慕”一词说话。通过学生的个性朗读来体会青蛙和蛇在一起的快乐以及他们之间产生的真诚的友谊。

(四)图文结合,以读促讲,角色演读。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听来的容易忘,看到的记不住,做的才学得会。’学习重点段落4-5自然段时,结合活动插图二、插图三,放手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读一读、演一演。

1、质疑:小青蛙和小蛇会成为永远的朋友吗?

2、观图说图,在文中找出青蛙妈妈的话划上“——”;读文说文,体会青蛙妈妈说话时的心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以及个性体验。

3、紧扣关键词“惊呆、浑身颤抖、脸色苍白、坏人、远离”,并在这些能体现人物心情的词语下加上着重符号,在反复朗读这些关键词的基础上,揣摩青蛙妈妈谈“蛇”色变的紧张、惧怕、担心和为小青蛙捏把汗以及暗自庆幸的复杂心情。

4、在朗读感悟的基础上再说说小青蛙的妈妈是一个什么样的妈妈,并结合生活实际来体会母爱的伟大,以及母亲为孩子担心的焦虑心情。

5、再次提问:小蛇的妈妈又会怎样说呢?

先由插图导入朗读此段,对蛇妈妈和小蛇的心情整体感知,再仿效前面一段的学法,找出蛇妈妈和小蛇的话,找出体现蛇妈妈和小蛇表情变化的关键词语,体会、感悟、朗读。用换句子意思不变的方法来比较,并理解“习俗”一词,让学生体会蛇吃青蛙是其本性,暗示大自然的生存要面对残酷的现实。

此教学环节要在学生认真读文,细心体会,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得出蛇妈妈和青蛙妈妈一样,也不同意小蛇和小青蛙在一起玩的结论,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引发思考,思辩明理。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感受。课文的最后部分,有小青蛙和小蛇想的话:“要是我们能一直在一块玩就好了”,学生诵读时,肯定会体会到小青蛙和小蛇内心发出的真诚的愿望,学生学到这儿,一定有所感,有所悟,同时也会有疑问。那么,在学习6-7自然段的时候,很自然的会引发出一个问题:他们的这个愿望会不会实现?这时,安排学生开一个现场讨论会,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研究的愿望,让他们明白本课的学习重点:自然界是残酷的,青蛙和蛇是一对天敌,他们永远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朋友。

总之,本课的教学设计,我是根据教材的特点,儿童的认知能力,不过多使用其他辅助手段,教学程序力求自然简洁,重在让学生自读、在读中对语言文字予以直接的思考、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拓展。

1、自然界还有哪些动物不能成为朋友,课前布置学生利用各种查阅资料的方法来寻找相关资料。

2、学生叙说青蛙和蛇以后在一起玩发生了什么事情,并表演出来。

3、全班交流“天敌”的资料,老师归纳总结。

板书设计:

18.青蛙和蛇。

(不能)成为朋友。

青蛙————————————蛇。

自然法则。

《习作》小学教案

1.引导学生学会审题,明确写作对象。

2.掌握描述物品的方法,并运用到写作中。

3.叙事要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学会审题,掌握通过外形、颜色、功能等方面介绍物品的方法,并能实际运用。

叙事要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爱之物,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把它呈现给大家吧。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要想把自己的心爱之物介绍给大家,就得掌握一些描述的方法。现在,老师先给大家做一些提示:

1.它的样子:形状、颜色、数量、光泽、质地。

如玩具熊:它是棕色的,胖胖的,两只眼睛圆圆的,好像会说话的样子。它坐在沙发的角落里,静静地注视着我们,那样子可爱极了。

2.它的特点:

特点就是这件事物不同于其他的地方,每种物品都有自己明显的特点,比如外形、用途等,所以,如果要想让自己的物品与众不同,就一定要抓住它的特点。

3.你和它之间有意义或有趣的事情:

你和心爱之物发生过什么难忘的事?比如,你的小闹钟,有一次,你赖床的时候,它硬是把你叫起来,所以,你上课就没有迟到。从此以后,你就再也不赖床了。

4.你对它的感情:

选择这件物品,一定是你“心爱”的,写作的时候,一定要把这种感情写进去。

一个人说一件物品,另外一个人猜。

四、写作提纲:

第一步:起一个好听的题目。

第二步:点出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

第三步:描写心爱之物的外形、特点等。

第四步:写出你和它之间的趣事或有意义的事。

第五步:结尾,点题。

五、范文。

我的心爱之物——字典。

我有一个心爱之物,那就是字典!这本字典是我姐姐送给我的。它已经伴随我4年了,我一直把它保护得很好,每天都会去关照它一下!

我的字典外观可漂亮了!字典的封面大部分是红色;左右两侧有绿、黄、蓝三种颜色组成的,上面还印着四个白色的大字:“新华字典”。这本字典长13厘米;宽约9厘米;厚3厘米。字典的价钱约12元,可它的价值远远高于它的价钱。

这本字典虽然这么小,可是它的作用可大了!

有的时候,我遇到的字只知道拼音,可不知道它的写法,我就用音序查字法从字典里寻出它的芳踪;有时候看到不会读的字,我就用部首查字法在字典中找到它的倩影。不仅如此,我还能在字典里查出数学的、历史的、地理的……等等很多方面的知识。啊,别看字典这么小,它的肚子里藏了这么多东西,真是让人既惊讶,又佩服!

字典那样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我的老师不就像它一样吗?看,老师就像一座知识的宝库,让我们随意获取;老师就像甘甜的清泉,滋润着我们。我喜爱字典,更喜爱我的老师。

这就是我的好伙伴——字典,它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希望这本字典能永远陪伴我!

《习作》小学教案

1、读习作要求,明确习作要点,结合习作插图展开想象,按照自己的心愿设立一个节日。

2、能有条理地把心中设想的各种美好节日写通顺、写具体。

展开想象,按照自己的心愿设立一个节日。

有条理地把心中设想的美好节日写通顺,写具体。

2、假如让你按照自己的心愿设立一个节日,你会设立一个什么节日呢?

2、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登高节、爱鸟节、丰收节)。

3、根据自己设立的节日,进一步想象一下人们过节的情景吗?指名说。

1、除了图上所画的节日以外,想想你心中还有哪些美好的节日?

指名说说:(健康节、玩具节、体育节、成功节、休息节……)。

3、小组内交流:要求:

(1)按照一定顺序说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设立这个节日,以及如何过节的。

(2)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说说心中的想象。

4、指名回答,同学评议。

1、提出要求:

(1)展开想象,按照自己的心愿合理设立一个节日。

(2)有条理地把心中设想的美好节日写通顺,写具体、生动。

2、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帮助。

(1)指名读习作,提出优缺点及改进意见。

(2)学生修改习作。

习作1。

为什么要设立这个节日,

设计美好节日。

如何过节的。

教学反思:

小学习作教案

指导习作,注意事例具体,写出真情实感。

1、关相片或图片。

2、投影仪。

3、成长。

4、例文片段。

能体会到父母亲付出的艰辛。

2课时。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记忆的长河会慢慢地冲淡一切,但有些事是是永恒不变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那份无私的爱。一个人从出生到成长的过程中倾注了父母亲对孩子多少爱呀!现在就让我们打开记忆的大门,一起来回忆我们在父母的关爱中成长的点点滴滴吧!

(1)生回想自己成长中最令人难忘的事。

(2)小组交流。

(3)师进行:

父母亲把我们拉扯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期间倾注了他们多少的.心血与泪水,多少的关爱与希望呀!当我们犯错的时候,当我们调皮的时候,当我们学习不认真的时候,当我们取得好成绩的时候……那一幕幕鲜活的画面都随着记忆的回转展现在我们脑海中。你们看这是一个小女孩的回忆:

(1)师:随着轻柔的音乐朗读片段。(配乐《月光曲》)。

(2)师引导:你们看,这些只是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小事情,可他们写得多详细、多具体呀!我相信你们会比他们说得更精彩。就让我们一起来说一说你与父母之间发生的那些最令人难忘的事吧!

(3)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1)大家都说得很精彩。让我们赶快拿起手中的笔,打开记忆的闸门,记下那感触最深最浓的一幕。

(2)学生动手写事例片段,教师巡视指导。

(3)点评精彩一刻。(个别学生读片段,师生共同评议)。

a、你想写谁?写他什么事?

b、考虑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你心情的变化。

孟子在《游子吟》中写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不正是告诉我们母亲的关爱犹如春天的雨露,孜孜不倦地哺育着小草成长。这样无私的爱,作为子女的我们如何能报答得尽呢?孩子们,请把你们与父母之间的感人故事补充完整,读给你们的父母听一听,让他们品味一下你们的佳作,这也算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

学会赏析佳作,修改病文。

投影仪。

1、自由读。

2、。

注意围绕几点评:

(1)语句通顺。

(2)事例清楚,具体。

(3)用词恰当、丰富,语句生动。

(4)人物刻画细致。

(5)写出真情实感。

1、自由读。

2、自由改。

3、读读改后的句子、段落。

3、前后比较,休会修改的作用大。

4、全班动手修改自己的习作。

文章不厌百回改,多改出好文。

继续修改,抄正。

小学习作教案

1、任选一篇读过的文章写读后感,根据提示选取有意义的内容进行表达。

2、能结合具体事件清楚表达自己的感想。教学重点:能结合具体事件表达清楚自己的感想。教学难点:能结合具体事件表达清楚自己的感想。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引导回忆:同学们,你们最近看过哪些课外读物,看后有什么感受吗?(抽几名同学谈)点拨话题:刚才大家讨论的很热烈,今天我们就根据自己的体会,写一写读后感好吗?什么是读后感呢?(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二、读习作提示,明确习作要求。

1、一本好书,你读后一定会有很多感受,把自己的这种感受写出来,要联系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写自己的真实看法,也可以对其中某些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

2、读一读例文《从〈海伦·凯勒传〉想到的》,想一想,小作者是怎样写读后感的?(注意分清哪些句子是复述,哪些句子是写感想)。

3、题目可以用“读后感”或“有感”,也可以根据写的内容拟定题目。

三、习作指导。

1、紧扣原文抓住重点。必须是从原文引发出来的感想、体会,不要面面俱到,泛泛而谈。应集中到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或两点上来发表议论。

2、联系实际,情感真实。这个“实际”可以是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实际,也可以是别人的思想和生活实际,也可以是社会实际,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事写并结合切身体会,体会才真切,文章才具有说服力。

3、读感结合有侧重。正确处理好“读”“感”的关系。“读”是“感”的前提和引子。“感”是“读”的结果和目的.。因此要有读有感,读感结合,比例协调。不能只读不感,一味抄写课文,没有体会,也不能只感不读,离开原文意思漫无边际地胡思乱想。通常情况下,侧重于写自己的感受。当然交代所读文章的名称和主要内容是必写的。

4、引导探究,总结写法:夹叙夹议,叙中有感,感应中有叙。

四、学生选材,互说。

五、打稿。

一、朗读习作,评议修改。学生完成习作草稿后,各自朗读一遍,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议修改。

二、文后指导。

1、结合学生的作文进行讲评。以表扬为主,哪怕是一句话或者一个好词语用得好,都要进行表扬,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2、投影出示两篇作文:

一篇佳作,出示佳作欣赏,学习写法。

一篇带有共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作文中出现的共性问题。

三、修改作文。

四、誊写作文。

小学习作教案

1.学用字词句,能联系上下文正确字词的意思。

2.写好钢笔字,注意带撇和竖笔画的字怎样写才好看。

3.读读背背,积累描绘民族建筑和山水风光的词语。

学用字词句,联系特定语境,在字典中选择正确的意思。

理解读读背背中的成语。

两课时。

学用字词句。

2.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理解这个字?()。

3.通过知道漾字有两种解释,是哪两种?(生言:水面轻微动荡;液体太满而向外流。)。

4.那你们想一想这句话里的漾字应该选择哪种解释呢?(同桌讨论,集体交流。)。

5.方法小结:一个字词的意思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理解,我们应该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这个字词在特定环境中的特定含义。我们一起来做个练习。

6.小猴在读童话书时遇到了几个不认识的字,你能帮他查找到确切的解释吗?

7.出示句子,查出带点字的读音,指导生将语句读通顺。

8.小组讨论带点字应该字典中的哪种解释。

9.集体交流蔫:在这里比喻小象性格内向不好动。

挎:这里是说小白兔胳膊上挂着的。

蹑:在这里是指小彼得掂着脚尖动作很轻。

10.根据上下文确定字词的意思,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你们学会了吗?请试着用这种方法预习新课文中的字词(师出示例句,供学生练习。)。

1.观察例字,思考这几个字中的撇和竖怎么写才好看。

2.同桌交流归纳特点。

3.集体交流得出结论:撇要紧缩,短而弯;竖要舒展,长而尖(师板书范写)。

4.引导学生注意间架结构的特征,规范书写。

5.学生描红,用投影仪反馈指导。

1.这是一组描绘民族建筑和山水风光的词语,大家试着去读一读,不会读的字。

2.小组自学,把词语读准,读连贯。

3.集体检查,指导难点:厦、琼、壑;曲径通幽、眼花缭乱、玉宇琼楼。

4.多种形式练读(同桌读、开火车读、合作读、赛读)。

5.默读词语,对照图画思考他们的意思。

6.交流词语的理解,师点拨难点玉宇琼楼:华丽精美的建筑物。

错落有致:安排装饰得很有规律。

曲径通幽:弯曲的小路把人引向幽雅的境地。

7.自由练读词语,边读边体会词语的意思,结合图画想象词语描绘的情境。

8.反复诵读直至背诵。

认识自我,认识他人。

1、使学生有一定的时间去思考挖掘自己的特点,同时从别人的评价中对自己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2、通过学生对自己的优缺点、性格、兴趣、爱好、特长等内容的小结,使同伴对他有更多的认识与了解。

使学生坦露自我,进一步了解自我。

在组织活动过程中,注意避免学生之间的相互比较好坏及封闭自我。

人是生活在各种人际关系之中的,与他人交往是人的一种心理需要。社会越先进人际关系越会显示其特有价值。从儿童、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来说,学会交往具有特殊意义。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往往只看到自己成功的一面,认识不到自己的缺点。他们对自己缺乏全面的认识,也很少主动去了解他人,使自己与周围人们之间的关系失衡,产生矛盾,在今后的人际交往中常常会失控,而处于失败之地。

认识自己,认识别人是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人际交往的第一步。让学生认识了解自己和他人,有很多方式和途径,而积极、主动的态度则更为重要。本活动在课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自制一张个人档案卡,课上通过猜猜演演、讨论、交流等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使学生在宽松、活泼的气氛中,主动向他人展示自我,从他人的评价中认识自我,也通过集体活动增进同学间的相互了解。

歌曲录音带《手拉手》、小红星,学生各制一份个人档案卡。

1、档案卡的制作可根据学生的喜好,不规定颜色、形状、大小。

2、本次活动只是围绕同学之间的互相认识进行,不存在比较学生好坏的性质。

3、活动结束后,可以把卡纸收集起来张贴于教室。

4、此活动可以5-6人的小组开展,也可以全班进行。

5、此活动适用于小学中、高年级。虽说小学的几年生活,学生已经有了认识,有了了解,但并不一定真正地了解。此项活动让学生有意识地认识自己,也认识他人,有利于在以后的交往中减少矛盾和误会。

课前,老师请大家每人做了一张个人档案卡,在卡上写上自己的生日、性格、兴趣、爱好、优缺点、喜欢玩的大家做得非常好。老师把你们的档案卡装在这只箱子里(出示箱子)。今天,我们来进行一次有趣的活动。

揭题(板书:我的自画像),目的是让每位同学能更好地认识自我(板书:认识自我)同时,进一步认识班上的其他同学。(板书:认识他人)。

活动(一)猜猜他是谁。

1、教师说明:下面,老师请一位同学上来,随意从这箱子中抽一张档案卡,把卡上写的内容大声读给大家听,读完后,请大家猜一猜,卡片上所描述的是哪位同学。

2、指名一位同学抽卡,读卡。

3、交流:(1)卡片所写介绍的是我班的哪位同学?

(2)你为什么能准确猜出来?

4、请被猜到的同学上台。

(1)鼓励他介绍自己。你的朋友准确地猜出卡片是你做的,可见他对你已有所了解,也说明你能真实地把自己的情况写出来告诉别人,你做得真好!你想让朋友更了解你吗?如果愿意,就请把自己的情况详细地告诉他们。

(2)上台的那位同学自我介绍。

5、根据那位同学的介绍,请他展示一下自己的特长或爱好,教师及时给予表扬或激励。

6、听了刚才一位同学的介绍和表演,作为他的朋友,你觉得他还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或你想给他提些什么希望?(朋友补充介绍)。

7、多么真诚的话语,听了朋友的话,你有什么想法?(上台者谈体会)。

那位同学在朋友的帮助下,更了解了自己,所以我们如果想进一步认识自己,可以让我们的朋友更了解自己,多帮助自己。(板书:让朋友更了解我,多帮助我)。

9、再请一位同学抽卡,读卡(方法同上,所不同的是可针对上台者卡上的爱好,让他作自我介绍)。

10、改变方式,把抽卡,读卡改为老师说某个同学的特点,考考大家对他是否了解。(避免同一形式的重复,激发学生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11、老师让同学猜一个平时表现不太好的同学,让这位同学从朋友的赞扬声中看到自己也有不少优点,从朋友的忠告中得到启发,激励他以后往好的方面发展。

(如有时间,还可改变方式,可让班中一位同学讲出他的朋友的特点,让其他人猜,这样更能体现活动的主体性)。

过渡:刚才几位同学,通过让朋友更了解自己,从而得到朋友们更多的帮助,更认识了自己,同学们,你们想更了解自己吗?下面,就让你的同桌来了解你,帮助你吧。(板书:同桌)。

活动(二)同桌手拉手。

1、宣布活动规则:

(1)请几位同学把卡发给每个同学;

(2)先由一位同学把自己卡上的内容读给同桌听;

(3)听者向读卡者提出希望或讲讲对方自己还没注意到的优点。

(4)另一位同学读卡,听前一位同学告诉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缺点。

2、同桌交流,教师主动加入,适当指导。

3、小结活动情况(过渡)。

(三)实话实说。

1、刚才,你通过朋友、同桌的帮助,一定有不少新的收获吧!谁来说一说?

(1)指名上台的同学说。

(2)指名一、二对同桌说。

2、你喜欢这样的活动吗?为什么?(再次点明主题)。

小结:大家通过让朋友,同桌了解自己,得到了他们的帮助,更了解了自己。你们想进一步认识自己和别人吗?那就让大家一起来了解自己,让大家互相帮助,手拉手,共创美好的明天。(板书:大家)。

3、全班学生可互换卡片,也可随意把自己卡上的内容告诉给同学听,请别人向你提出希望,对别人优点说几句祝福的话。(放歌曲《手拉手》,渲染气氛)。

由于时五年级下册课题间关系,这节课上,我们的自画像只能画到这儿,相信许多同学还有很多真心话要对同学或朋友说,也很想把自己的卡给更多的人看,让更多人了解自己。我们还可以相互交流,你可以把别人的祝福或忠告记在卡上。到期末,我们再来搞一次活动,相信到时,你们的自画像会更完美。

1)我的自画像。

我是个可爱又温柔的小女孩,今年九岁了,我有一个好听的小名叫欣欣。

我有一头自然的黑中带黄的长发,时常扎着两只小辫子。两条弯弯的眉毛,就像柳树叶一样,可漂亮了!眉毛下面上一双大而有神的眼睛,像两个圆圆的大葡萄。一个小巧灵珑的鼻子,樱桃似的小嘴能说会道。我一笑起来,就会露出两个甜甜的酒窝。不胖不瘦的身材,非常苗条。我喜欢穿红色、粉色、蓝色的衣裙,因为我穿裙子真的很好看,就像一只美丽的花蝴蝶。

我有一双能干的小手,我做的手工又好看又好玩,我还喜欢帮妈妈做一些家务,比如掠衣服、洗碗、擦桌子等,我还喜欢画画、写书法、更喜欢看课外书。

我特别喜欢画水粉画。等我长大了,一定要画出故乡的江南风情,画出祖国的壮丽河山,成为一名出色的画家!

2)我的自画像。

我喜欢穿有舞字的衣服,因为我喜欢跳拉丁舞。前年,我跳舞还被老师在我额前贴了个舞字。下课了,同学们老喜欢在我面前转转,。我一下子把他们吓跑了。啊!同学们说我的声音像一只老虎在睡梦中打鼾。

家长点评:读了这篇文章,我们她把自己外貌描写得具体生动。在我们看来,她个性有些外向,活泼好动。而她所写的,符合她。

小学习作教案

1.读懂例文,初步了解例文是怎样写人物之间的对话。

2.借助对例文的分析,初步懂得写对话,一是要写清楚说什么,二是要写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表情、语气等。

3.根据提供的对话材料,让学生按照作业要求,练习写对话。

初步掌握写人物之间对话的方法。

把提示语写具体,注意提示语位置的`变化。

作前准备:找戴昊谈心。

一、激趣导入。

1.出示挂图。

二、初读例文。

1.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想。(1)这篇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什么叫“乌鸦反哺”,用直线画出来。

2.讨论交流。

3.揭题:写对话。

三、讨论明法。

1.过渡:应该怎样写好人物之间的对话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例文是怎样写的。

2.再读例文,思考:“我”和妈妈在树林中说了些什么话?

3.讨论交流。

4.哪些话是我说的,哪些是妈妈说的?你从哪里看出来?

5.找出不同的提示语,说说有什么不同。

6.师总结:写清内容和说者;写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表情和语气等。

四、迁移习作。

(1)点点说:“____!”

“_____!”点点说。

(2)小明地问:“____?”

“___?”小明地问。

“__?”小明地问,“___?”

五、小组讨论。

1.出示挂图。

2.这幅图上画了什么?是交流了什么内容?

3.讨论,会怎样交谈。

4.指名说。

5.点评。

六、情境表演。

对某学生进行当堂教育。

《习作》小学教案

1.以“下厨烧菜”为内容写一篇习作,先亲身经历,然后再写。

2.要求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

把下厨炒菜的经过写出来。

学生先亲身感受或观看,在心中先理清所做的一道菜的程序,然后再写,也可以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经验,加深印象。

教师:准备两篇同类作文。

学生:课前体验下厨烧菜。

3课时。

第一课时。

指导学生明确习作内容,交给学生习作方法。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烧过菜吗?你们知道那色、香、味俱美的佳肴是怎么做出来的吗?今天就下一回厨,做一道拿手菜让大家尝尝吧。

二、明确目标。

1.学生自由朗读习作题目,想一想这次习作有那些具体要求。

2.学生自由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师生共议,教师点拨:

(1)以“今天我下厨”为内容写一篇习作。

(2)要求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

1.学生再次读习作题目,进一步明确目标。

2.读完后想一想:

(1)你准备下厨做哪一道菜?

(2)做这道菜的过程是怎样的?

(3)你做的这道菜别人评论怎样?

3.将选定的材料进行进一步的思维加工。

4.学生自由讨论怎样入手来写。

四、资源共享。

1.学生自由讨论课前或生活中体验下厨烧菜的经历。

2.学生一边讨论一边想象或回忆过程。

3.在讨论交流过程中进行对比,看看同学的体验和自己有什么不同。

4.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根据本次习作的特点进行方法指导:

1.这是一篇记事的习作,所以要把事情写清楚,该交代的不能不交代,该详写的不能简单写。

2.因为是下厨烧菜,所以烧菜的过程要想写清楚就必须抓住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进行描写。

3.要写出感受,不仅要写出自己烧菜前、烧菜时、烧菜后的感受,还要写出别人的感受。

六、佳作欣赏。

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同类习作,供学生参考,重点关注:

1.别人是如何将烧菜的过程写出来的。

2.在记事的过程中抓住人物的哪些方面进行描写。

七、开心练笔。

学生根据自己的构思、佳作的鉴赏、教师的点拨,着手写“下厨烧菜”的“烧”的过程。

八、交流探究。

学生出示自己的练笔成果,可以自读,也可以传阅,在小组内相互交流、评议,小组推选一人作记录。

九、小结归纳。

学生总结在交流过程中的收获;认为哪个同学的哪一部分写得好,好在哪里?

1.评析交流材料。

2.学生动手完成本次习作的草稿。

3.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习作修改。

一、开心点评。

1.教师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赏析了两篇同类习作,也分租交流了你们的练笔成果,这节课我们先一起对以上交流材料进行点评。

2.方法指导。

重点点评习作可借鉴和修改的地方,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充分发表意见,重点发现习作的闪光点,进行赏析,对于需要改进的地方,采用合适的语言提出自己的建议。

3.学生自由点评,教师巡视指导。

二、指导修改。

1.教师指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修改。

(1)是否将“下厨烧菜”的过程写出来了?

(2)是否有条理?

(3)语言是否通顺、连贯?

(4)是否有错别字,标点是否正确?

2.学生根据教师指导的方法进行修改,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誊写修改后的习作。

在习作修改好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习作评析。

1.学生拿出自己的习作,通读一遍,找出自己认为最满意的部分,作上记号。

2.学生分小组相互朗读交流自己认为最满意的部分,相互评议。

3.小组间相互传阅习作,彼此发现习作中的闪光点,包括优美的片段、句子或词语,进行赏析。

4.对习作中部分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彼此提出合理化的修改建议,共同提高、相互鼓励。

5.学生再次动手整理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二、小节总结。

1.教师对习作讲评这一环节进行小结,提出希望。

2.学生代表发言,畅谈本次习作的心得体会。

佳作赏析。

《今天我下厨》。

点评。

小学习作教案

教学目标:

1、养成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通过野外采风活动培养收集标本、积累写作素材的能力。

2、学习状物的写法,写出秋天树叶形状、色彩的变化,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采集秋叶,制作标本、贴画、串链等秋叶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秋叶是秋天一道亮丽的风景。前天班会课,我们开展了走进自然看秋叶的活动,这两天,我们又让大家走进田野,自由采集秋叶,仔细观察,精心制作秋叶的作品,相信大家一定收获很多,把你们的收获拿出来,把你们的发现、思考、感想说出来,我们开展自由的交流。

二、交流指导。

我们可以交流什么?(秋天树叶的变化,采集到树叶的颜色、形状、气味、触感,由树叶产生的联想,秋叶作品,活动的收获)。

先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再全班交流。

全班指名交流,通过追问,点拨,相机进行指导,引导学生观察细致、描绘生动,见解深刻。

三、练写片段。

为了让我们的思路更清晰,语句更生动,我们要练写一个重点片段,写什么?(我最喜欢的一片秋叶,我的秋叶作品)。

给你一段时间,看谁写得精彩?

指名朗读几个不同内容的片段,进行指导和评析。

四、顺序点拨。

给我们这篇作文起个什么题目?

写的时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五、完成草稿。

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提升学生习作水平。

武进区卜弋中心小学万小强。

作文教学改革的关注点应该是学生。学生是充满个性活力的生命个体。他们的兴趣、需要、基础、能力、情感、态度等等直接影响着作文教学的实际效果。语文教师要了解学生、认识学生、研究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作文教学的设计,调控作文教学的过程,才能取得作文教学令人满意的实效。

习作训练《秋天的树叶》选题富有时效性,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直接连通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这样一个选题非常适合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在这次习作训练中,我将走进自然看秋叶、动手动脑做作品、仔细观察说秋叶和用心思考写秋叶四个环节连为一体,让学生看、采、做、摸、闻、说、想、评、写,获得全方位的体验,在体验中爱上秋叶,爱上作文,努力呈现出作文教学课堂的丰富多彩!

一、走进自然,获得亲身经历。

二、动手采制,产生独特体验。

学生自己动手,创造作品,经历困难挫折,体味成功快乐,这种独特体验是习作中非常宝贵的素材,是教学中展现精彩的源泉。我给学生布置了实践作业:1、到田野采集各种各样的秋叶,查资料、问别人,弄清名称,分好类别;2、用美丽的秋叶做成树叶贴画、标本、书签、串链等作品。学生对两个任务很有兴趣,完成得很出色。我检查了他们的作品,虽说良莠不齐、简单粗糙,但都是用心制作出来的。

三、交流评说,启迪智慧火花。

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评价,是一个启迪智慧、共同提高的平台,在提高学生习作水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交流评说需要研究内容、形式和作用三个方面。我的评说教学设计包括三步:1、探讨交流内容,拓宽视野;2、小组自由评说,多向交流;3、全班重点评说,共享见解。交流评说展示了观察、制作的成果,丰满、提升了练笔的内容。这个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创设宽松、自由、民主的氛围,既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注重适当的引导、点拨、归纳、总结,使交流评说取得最佳效果。

四、练写片段,升华思考成果。

片段练笔训练走进作文教学的课堂,可以满足学生的表达欲望,升华学生的思考成果,为完成整篇习作打好基础。作文教学课堂虽然时间短,任务紧,但不能重说轻写、光说不练,要把片段练笔训练挤进课堂。我让学生在课堂上练写一个重点片段,适当交流,化解了写的难点,进行了写的指导,必定会帮助学生把这篇习作写得更好。

在作文教学中,关注学生,挖掘资源,积极开展综合性实践性活动,一定会让学生爱上习作,写好习作,使作文教学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本来面貌!

(二)。

教学要求。

1.通过组织秋游,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以及采集标本、积累写作素材的技能。

2.对照本组课文,学习状物的基本方法,写出秋天植物叶子的形状和色彩的变化。

3.通过写作,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

2.观察顺序和写作顺序相结合。

课前准备。

1.组织秋游,明确到野外进行观察的目的、要求、方法,搜集常见的树叶标本。

2.查阅资料,了解秋天树叶色彩变化的原因,并做好笔记。

教学过程。

一、导人,激发兴趣。

1.昨天,老师带着同学们一起到山上去秋游,观察秋天的树叶,你观察到了哪些树叶?

3.小结。秋天到了,很多树叶都换上了新的色彩。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观察这些树叶,写一篇介绍秋天的树叶的习作。(板书课题)。

二、明确要求,指导选材。

1.指名读课本中的习作要求,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本次习作有哪些要求?学生讨论,教师结合讨论情况相机板书:形状、颜色。(变化)。

2.拿出自己搜集的树叶标本,边看边思考:你最喜欢什么树叶?它有什么特点?你准备向大家介绍哪几种树叶?(枫叶、冬青叶)。

三、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写作。

1.出示枫叶标本,问:

(1)枫叶由哪两部分构成?(板书:叶柄叶片)。

(2)叶片、叶的边缘各有什么特点?

(3)叶脉有什么作用?

(4)枫树叶的叶柄有什么特点?

(5)你知道枫叶秋天为什么会变红吗?讨论、小结:秋天气温降低,枫叶里的叶绿素被破坏了,产生了花青素,有了它,枫叶的叶子就变红了。

2.指名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秋天的枫叶,注意枫叶的形状、色彩,还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色彩变化的原因。

3.评议口述情况。

4.根据评议情况将介绍枫叶的内容完整地写下来。

5.按同样的方法,将另外一种树叶的特点写下来。

四、指导学生写好全文。

1.通过介绍,老师发现同学们都不止熟悉一种树叶,有的熟悉两种、三种甚至更多,那么如果你想把两三种都写下来,还应注意哪些问题呢?学生讨论。小结:要确定好介绍的/顷序,并且在介绍不同的树叶时过渡要自然。

2.讨论:如果把介绍几种树叶的话写下来,是一篇完整的文章吗?当然不是,还应该加上什么?(开头和结尾)。

3.复习本单元学过的课文,进一步明确总一分一总的写作方法。

4.开头可以怎么写?写秋游时看到秋叶的总印象。

5.结尾可怎么写?讨论,小结:可以写对秋叶的赞美,也可以写这次活动给自己带来哪些快乐,增长了哪些见识。

五、修改评议,完成习作。

1.把刚才已写好的片断加上开头,段与段之间要注意连接,还可以再介绍一两种与刚才写的色彩变化不同的树叶。

2.学生独立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读习作,集体评议、修改,对写得有新意的同学加以表扬。

4.誊写。

《习作》小学教案

《浇花》是要求看图表达浇花过程的一篇习作。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创设一种开放互动,充满活力的课堂情境,把学生引进宽广而充满遐想的生活空间,产生情绪体验、情感共鸣,引导学生在“音、诗、画”的意境中体验作文的快乐,自然地表达真情。

音轻松优美的音乐能消除紧张情绪,营造氛围,使人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

上课伊始,教师放一段学生喜爱、熟悉的音乐。学生不由自主地哼唱起来“太阳光,金亮亮,雄鸡唱三唱,花儿醒来了,鸟儿忙梳妆……”学生沉浸在这活泼的音乐中,老师装做糊涂的样子:“这是什么歌?”“《劳动最光荣》”大家异口同声并一副自豪的样子。是啊!学生帮助老师,他们身心会感到无限的畅达、愉悦,并从中得到肯定和满足。老师趁势说:“有一种充满诗情画意的劳动——浇花,你们做过吗?”学生争先恐后把小手举得高高,思维在无限自在的心理状态下积极展开,潜在的表达欲望在这宜人的美的情境中萌动、发芽。这轻松愉悦的导入为后面的思维、交流、描述,擦亮了创新的火花。

诗在课堂中创设一种如诗的情境,让学生进入模拟的生活场景,全身心地陶醉其中,进而让想像驰骋在广远的意境中,让潜在的心智、悟性迸发出令人欣喜的光亮。

“同学们,你们就是一棵棵幼苗,一朵朵小花。如果非常口渴会怎样呢?来,让老师瞧瞧干渴的小花小草那可怜的样子。”顿时,那幼小的“花草”垂下了脑袋,皱眉苦脸,无精打采,还有气无力地说:“我渴,我想喝水。”“小主人,快给我水。”……“来了来了,水来了!”老师拿起事先准备的喷壶,认认真真地把每一步骤,做得特别仔细,“花草”们张大了企盼的眼睛享受着“园丁”给他们的“甘霖”。瞧!“花儿”醒来了,张开了笑脸,“草儿”舒展了,挺直了身子。

这是一首“园丁呵护花儿”的动人的诗。“花儿”感受着来自“园丁”的爱,生命迸发出最鲜活、最灵性的智慧的火花。

画教学活动应该像画一样生动、美丽、形象、色彩斑斓,它应唤醒、激活、发展学生的思维、观察、想像等心智活动。

1观察挂图——一幅直观的画。在创设情境、体验想像的基础上,在学生产生真切的感受,情感认同之后,再指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把浇花的过程定格,再现情景,捕捉每一个细小的动作。这时学生调动已有的经验、情感参与观察活动,学生眼前静止的画面会在头脑中活动起来。

3共赏习作——一幅动人的画。学生欣喜地把完成的作文交给老师,可以说基本上都已达到了本次习作要求,其中不乏生动有趣的。老师让学生展示习作成果,共同赏析,让他们互相欣赏,互相启发,互相学习。在赏析中,学会发现,学会肯定,学会借鉴,在这种亲和的人际情境中互动、互补,引发新思考,触动新思维,产生新思想。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