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袁隆平怀念大全(14篇)

时间:2023-11-30 17:15:38 作者:紫薇儿

好的作文不仅能展现作者的才华,还能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情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秀作文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通过阅读这些范文,能够对作文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有所启发,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珍惜粮食怀念袁隆平教案珍惜粮食怀念袁隆平的绘画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我们学校的小记者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工作和生活的安江农校采访。

安江农校坐落在雪峰山下,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我一踏进校园,就被“勤奋务实、文明进取”的校训振憾了。学校里古树参天、风景秀丽、果树成林。

学校的老师告诉我们,袁爷爷在上世纪50年代初从西南农学院毕业后就来到这所学校任教。当时,全国人民严重缺少粮食,过着苦日子。他心里就有了一个愿望,希望大家不再少吃饿肚子。从此,他废寝忘食,潜心研究,揭开了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在他的'组织和指导下,终于研究成功了杂交水稻,解决了全世界人口的吃饭问题,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杂交水稻从地处物种变异天堂的安江农校发源并走向了世界。

学校的老师还介绍说,现在为了让人记住袁爷爷的伟大发明和贡献,准备建设“安江农校杂交水稻园”,建成后,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老师讲解完后,带领我们在学校里参观。阵阵凉风从身边拂过,我想:袁爷爷为什么能从一名普通的教师成长为举世瞩目的“杂交水稻之父”呢?我好奇地问身边的老师。老师沉思片刻,告诉我:这或许是因为他勤奋务实,潜心进取,心想人民吧,因为袁院士有个成功的公式就是: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

哦,我终于明白了,袁爷爷为了我们的吃饭问题,用自己的知识,付出那么多的心血研制杂交水稻,真是伟大呀!

他为我们中国14亿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他用一生为我们研究水稻,他就是我们的天使袁隆平。袁隆平爷爷在5月22日一时07分,离开了我们,享年九十一岁。

想必大家都知道袁隆平爷爷是我国的杂交水稻之父。小时候的袁隆平,因为去农田里看了花,看了水稻,便下定决心要在农场里工作。长大以后,他选择农业,不顾众人的反对。

曾经的中国闹饥荒,他为水稻的产量而苦恼,下定决心研究杂交水稻。十几年时间的付出,没有辜负他的努力,他终于将杂交水稻研制成功。袁隆平爷爷研究出杂交水稻,为中国14亿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

袁隆平爷爷的成就,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功不可没的成绩,但是他并没有因此骄傲。只要有一个人没有吃到,他就会继续努力研究。直到去世的一个月前,袁隆平爷爷仍在研究水稻,只为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以前,我的碗里总会留下几颗洁白如玉的饭粒。她们在碗中痛苦地呻吟,可我却听不见。就在袁隆平爷爷去世的那一天,我仍悠闲地坐在桌上吃饭。一块西瓜下去,我的肚子已经很饱了,可碗里还有饭没有吃完。

刚想把它们倒掉,我就听见爸爸的手机里响起:“我们中国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凌晨逝世。”这件事像琴音,拨动着我的心弦。转头看着碗里我将要倒掉的晶莹剔透的米饭,再想想袁隆平爷爷用一生为我们解决了温饱,我却在这里浪费他的成果。

我的痛从心底的深处蔓延开来,传遍全身。我将饭碗又放回桌子上,用筷子将一粒粒米饭送进我的嘴里。不一会儿,碗中的饭都被我吃光了,碗面已经晾到可以反射光芒。碗面可以照出我的样子,好像都不用洗了呢。

虽然我明白得有点迟了,但是我相信这还不算晚,今后我再也不会浪费食物,再也不会让任何一粒米饭留在我的碗里。

传说人死后会到天堂或者地狱,袁隆平爷爷一定会是天堂里的天使,在天上永远照耀着我们。

袁隆平爷爷虽然肉体已经离开我们,但是他的精神,他的成就会存在于每一个人心中。中国人将铭记袁隆平爷爷为我们做出的贡献。让我们再心怀感恩、深情地说上一声:“谢谢您,袁隆平爷爷!”

怀念袁隆平爷爷作文

2010年5月22日13时07分,91岁的袁隆平爷爷,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

袁隆平,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我咋浇水稻研究创始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说哀老的为人,哀隆平院士,你是我心目中当之无愧的模范科学家。我对科学家的所有期望,恰恰能在他身上找到。爱国报国,借的学术精神;勇于挑战,有不怕失败的坚韧意志;淡泊名利,谦卑笃实的风格等等。你一点都让我感到振奋和激动。

数十年来,袁老通过杂志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仅确保了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也为世界粮食供给作出了卓越贡献。

您的卓越成就,不仅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保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更为世界和平和社会进步竖立了丰碑。您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

您热爱祖国、一心为民、造福人类的崇高品德,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同心同德的思想风范,与时俱进、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为艰险、执着欲求的坚强意志,严以律己、博名利的高尚情操,当代中国人学习的楷模,更是新世纪呼唤的时代精神。

怀念袁隆平作文

“人固有一死,或重如泰山,或轻鸿毛。”2021年5月22日“共如国勋章”获得者、“改革先锋”称号获得者、中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这样重如泰山的人物永远地离我们而去。长沙市全体市民为他送,全国人民都怀着无比沉重的心情惦念他。

袁隆平爷爷1930年9月7日年出生于北京,江西德发县人。1949年,袁爷爷各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南农学院,学习农作物专业。1953年,23岁的袁爷爷被分为湖南怀化一所农校当老师。1960年罕见的天灾人祸,带来了重的粮食饥荒,袁爷爷目睹了严重的现实,他辗转反侧不能安心睡觉。只有努力发挥自己的才智,用学过的专业如识,尽快培育出亩产过800斤,1000斤,2000斤的水稻新品种,粮食大幅度增产,用农业科学技术解决饥饿。他赞成这样一个公式:知识十汗水十灵感十机遇二成功。

他确信,杂交水稻能增产。可是杂交水稻是世界难题。因为水稻是雌雄同花的作物,自花授粉,难以一朵一朵地去掉雄花搞杂交。袁爷爷知难而进,他迈开双腿,走进水的莽莽绿荫,去寻找这从未见过,而且中外贤料没有见过报道的水稻雄性株,“功夫不怕有心人”,终于在第14天发现了一株雄花花药不开裂,性伏奇特的品种。袁爷爷欣喜若狂。经过10年反复讨论与实践,种植杂交水稻增产1000亿公斤以上,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

袁爷爷一生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您现在变成天上的星星照耀着我们,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为祖国做贡献。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在湖南去世,享年91岁。

我出生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这时的中国就算是像我们一样闭塞的村庄,人们也都解决了温饱,开始奔向小康。作为一个90后,我从未经历过饥饿,对于爷爷奶奶口中的故事,也无法完全理解。就像是那位“何不食肉糜”的帝王,无法理解什么是真正的饥饿。

后来长大因为过敏,我曾经有过半个月忍饥挨饿的时间,但这种只是忌口的挨饿根本无法与饥荒之时相比。

电影《1942》把重现战争时期的大饥荒,影片中有一幕甚至给我留下了阴影:狗在啃咬路边的尸体,以此充饥。从此我再也不敢敢看此类的电影或者节目。我相信,真正经历过大饥荒的人们,肯定有过更加残忍的经历。正是这部口碑不怎么好的电影,让我更加深刻的明白,我们如今的平安喜乐并不是上天的赏赐,而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和坚持乃至牺牲换来的。

他毕生所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他做到了,他研究出杂交水稻,提高了水稻的产量,让更多的人吃饱了!

我未曾了解过他的生平,但也能够知道他为祖国做出了多大的贡献,为人民带了怎么样的幸福生活。他把一生浸在稻田里,把功勋写在大地上,把幸福的种子撒在每一个人的心上。

有人说,他没走,他只是带着种子去了远方。有人说,他进入了一个梦乡,那里的稻穗比高粱还高,穗粒比花生还大。风轻轻吹过,他戴着草帽,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他走了,他又没走,他永远都在!

珍惜粮食怀念袁隆平教案珍惜粮食怀念袁隆平的绘画

20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爷爷去世了。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的死是比泰山还重的。纵观袁隆平爷爷的一生,我们会发现他的一生是伟大的。

路有饿死殍,路有冻死骨。

上世纪60年代3年自然灾害时期,袁隆平爷爷亲眼目睹了在街边有人饿死的景象,这给正在研究农业的他心灵产生了极大的震撼。也让袁爷爷明白了粮食能够救一个国家,也能绊倒一个国家的道理。从此袁隆平爷爷走上了研究水稻的道路。

一心一意做研究,坚持不懈出成果。

那时袁隆平发现苏联人的方法并不可靠,于是他只好偷偷研究欧美的学说。学习完后,袁隆平便天天下地观察,寻找合适的秧苗。他经常四处奔波,在各地的农田地里观察。为了育种,他在火车上用体温育种。尽管有人总会反对,说他不好,但他一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虽然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取得突破,但他始终没有放弃。不断反思、总结。终于取得了突破。以至于在滇南大地震的时候他也在临时的帐篷里研究。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研究出了野败。后来,杂交水稻的产量不断突破新高,为我们的粮食供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禾下乘凉几时有,杂交水稻覆全球。

袁隆平说自己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现在,杂交水稻的亩产是不断增加,秧苗的品质也在不断提升。我相信在不久后的,禾下乘凉梦一定会实现的。可惜袁爷爷没有等到这一天,这可能是他的一个遗憾吧。现在,杂交水稻已经推广到了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解决了不少当地人的吃饭问题。这是袁隆平爷爷对世界做也的贡献。

袁隆平爷爷已经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但我们应该学习他纯朴、勤俭、纯粹、高尚的品德。现在,我们充分落实光盘行动就是对袁爷爷最高的敬意。国士无双,原袁爷爷一路走好!

怀念袁隆平爷爷作文

205月22日13点07分,现代神农袁隆平老爷爷返回了他的天国,留给人间稻米满仓。

那些与我们同时代的光芒熠熠的人物,其实和伴随我们的日月星辰没什么区别。平时,你不大会想起他们,你会觉得他们永远在。然而他们却又和日月星辰不同,是西沉了不再升起,划过天幕就不再回来。他们的光芒照耀到的地方越多,你越感到随着他们的离去,时代的一部分也会随之定稿。后人在翻阅这本历史大书的时候,会清晰地看到这个天体陨落的注脚。

我真是个傻孩子,我一直以为袁隆平爷爷会长命百岁,一直以为他还会为他的禾下乘凉梦奋斗不止。虽然我没有时时关注,但袁隆平爷爷一直就在我心里。我希望袁隆平爷爷的梦想早日成真,我是那个在旁边会一直鼓掌的那个人。

袁隆平爷爷离开了,他应该还在的,在我们的心里,在时代的书页上,在历史的洪流中,一直都在。

袁隆平爷爷是一个真正的耕耘者,他早就名满天下,却仍然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他甘愿做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我永远记得袁隆平爷爷的一句话:“我的毕生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是啊,袁隆平爷爷一辈子投身于杂交水稻事业,天下田因你丰足,上亿人永无饥馑。是您,让我们吃饱饭,我们懂得感恩。

永远怀念,永远感恩,碗中有米,心中有您。

怀念袁隆平爷爷作文

袁隆平爷爷是我国“杂交水稻之父”。在那时候,中国很多人都在忍着饥饿,总是有了上顿没下顿,经常吃不饱饭。直至遇到三年自然灾害,全球近十亿人在挨饿,每天有上万的人饿死。这些凄凉的场景被年少的袁隆平看在眼里,所以他从小就有了这个伟大的梦想——禾下乘凉。

他一生都在与水稻打交道,是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他先后研究了一系列的杂交水稻,还在海南研究用海水种植水稻。他的研究成果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粮食问题,还让世界的粮食产量大大提高,让很多人有饭吃。得到了世界人们的敬爱。

他虽然走了,但他会一直活在我们的心中。

怀念袁隆平爷爷作文

5月22日,传出一个让全中国人悲伤的消息,“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爷爷去世了。

袁隆平爷爷用他的一生为国家和世界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耗时九年,在试验田不断选种,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法”终于成功,比常规水稻增产20%左右,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历史性突破。从1976年到1987年,中国杂交水稻累计增产1亿吨以上,每年增产的稻谷可养活6000多万人。袁隆平爷爷做出了如此大的贡献,实现了将饭碗牢牢地掌握在我们中国人自己手上的愿望,值得永远被人怀念!

每当看到碗里白花花的米饭,我就会想起袁隆平爷爷说过的话,他说:“我一直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袁隆平爷爷还说,他曾经做过一个梦,梦见超级稻长得比高粱还要高,稻穗有扫帚那般大,谷粒儿就和花生米一般大,风儿轻轻地吹过,他戴着草帽和助手高兴地在水稻下乘凉。这就是禾下乘凉梦。这虽然只是一个梦,但袁老一直在为他的这个梦努力。中国的每个人都应该记住袁老的这两个梦,并且努力去实现这两个梦。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袁隆平爷爷把一生浸在稻田里,把功勋写在大地上,他为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付出了毕生的心血和精力。我们对袁老最好的纪念就是珍惜每一粒粮食,努力学习,让袁隆平爷爷的两个梦想早日实现。

温馨的餐桌上,我们吃着香喷喷的大米饭;广阔的稻田里,一位耄耋老人辛勤工作。在阳光下,他显得很年轻,只是背有点弯,脸上有几道皱纹而已,没错,他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袁隆平爷爷。

炎炎夏日,14天的奔波,只求一株雄性不育种;身患胃病,他一只手捧着肚子,另一支手扶着稻穗。没错,这就是我们所崇敬的袁隆平爷爷!终于,新一代杂交水稻横空出世,平均每年解决3500万人温饱问题,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35亿多亩,而且杂交水稻还有着巨大的潜力,还可以继续研究,这极大解决了一个有14亿人口大国的粮食问题。

饱饭人应当忆袁公。20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分别于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倾5吨、10吨、12吨、15吨的目标。而最新育成的第三代杂交稻叁优一号。在2020年作双季晚稻种植,平均亩产911公斤,加上第二代杂交旱稻亩产619公斤,真正实现了每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公关目标。

他勤于科研,身材瘦小,风吹日晒皮肤黑,像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奖项很多,却为人低调,可他从不在意,攻艰克难,一丝不苟。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给母亲写的`那封信,他为了人民不再挨饿,却给自己留下了永远的遗憾,母亲即将过世,自己却因开会没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多少的悔与盼都成了老人的惦念。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希望每位坐在餐桌前的同学都能忆起那位国士无双——袁隆平。从此碗中有米饭,心中有袁老!

怀念袁隆平作文

2021年5月22日的上午,微博发生了一件大事,营销号发文称袁老已去世,配图是他的黑白照。

看到这些消息和网友缅怀袁老的评论,我极为震惊:怎么会呢?

中午九、十点钟,营销号被打假了。袁老的助理说,袁老仍在医院治疗,情况些许严重。那些无聊之人紧急撤回了造谣的新闻,做法显得狼狈不堪。

一瞬间,我的心里不知是庆幸,还[]是厌恶。庆幸的是袁老去世是假的,袁老仍然还在;厌恶的是这些营销号不辩事实真相就急于发文,生生地将活人写成死人,不仅欺骗了大家,还令人心寒。袁老研究的杂交水稻不仅让中国十四多亿人口吃饱了饭,甚至为世界的`粮食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没想到临了却被那些为博取流量的人而利用。

下午13时07分,又有人发文宣称袁老去世,享年91岁。我没敢相信,觉得许是有人未注意到谣言已经被澄清。当各大官媒都发出消息,放上遗照,我还心存侥幸,希望是假的。

袁老离开了我们,离开了这个他创下奇迹的世界,他去了哪呢?他去到了一个美好的、没有人挨饿的天堂。在那里,他依然躬身在水稻田里忙碌着。

那天,我认真地将所有米饭都吃完了。

我觉得袁老肯定在旁边看着我,目光澄澈而又慈祥,当我将吃干净了的碗放在桌上,我似乎看到袁老在笑,笑得很欣慰,然后他挥着他那双映有稻穗的金色翅膀一点一点飞远了。

怀念袁隆平的作文

在20长沙,13时07分袁隆平爷爷因器官功能衰竭而逝世,享年91岁。看到这件事后,我的心不禁震了一下。

在中国最早人们吃不饱的年代,袁隆平爷爷虽然和大家一样都吃不饱,却挺身而出来研究杂交水稻。为了让中国人民吃饱饭。他在田里研究,突然发现了野生的水稻,并用了几年时间来研究这野生的水稻,最后用自己的实力研究出了“杂交水稻。”

袁隆平爷爷今生有两个梦想,其中一个就是让杂交水稻遍布全球,其中这个梦想让我佩服。

如果没有袁隆平爷爷,我们现在可能还在饿肚子,吃不饱饭。正是有了袁隆平爷爷,我们中国的粮食才兴旺起来。不仅在我们中国,地球上的一半田地里都种了杂交水稻,这也正说明了袁隆平爷爷这个研究成果遍布了全世界。

同时袁隆平爷爷也获得了一个巨大的奖项——袁隆平星。之所以叫袁隆平星,是因为在太空,有一个小行星,人们称他为袁隆平星。同时,袁爷爷也获得了其他奖项。当我看到这些奖项和他以前的照片时,我的眼眶里泪水也禁不住了。

我会永远记住这个日子——年13时07分。在我的心中,袁隆平爷爷永远是最年轻的。因为它让我们中国人在最困难时吃饱了饭,而且也让其他国家佩服了我们中国的研究,因此“杂交水稻”遍布了全球。

怀念袁隆平的作文

5月22日,下午一点零七分,“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与世长辞。

他有两个梦,一是稻下乘凉梦,二是让杂交水稻走向全世界。在病床上的最后几分钟,他念念不忘的,还是心爱的杂交水稻。

他曾经历过饥荒,正是那段回忆,促使他不断进行着实验,他说他就像贪财的.富人,对水稻的产量,几百万公斤时想着八百万,八百万时想着九百万,九百万时想着一千万……他的发明与贡献让他成为载入人类史册的当代科学家。他是如此伟大,伟大到让我们忘记了他也会有生老病死。

他说,此生最后悔的事情,是因为忙着实验而忘记陪伴母亲。如今,他去与母亲团聚了,可以像孩童一样,骄傲地将万亩良田指给母亲看!袁老先生,走好!

怀念袁隆平作文

狂风呼啸,雨点稀稀疏疏的滴落在地上,如同为大地铺上了一层银色的地毯。为湛蓝的天际织了一张灰色的大网。遮天蔽日的乌云遮住了光彩夺目的太阳,灰暗的天际,无边的乌云,空旷的大地,一切都灰灰的,暗暗的,静静的!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袁隆平爷爷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一切看上去那么遥远,却又那么近,一代伟人就这么与世长辞了。

16时许,灵车驶出医院,路边聚集了闻讯而前来送行的市民,司机停车鸣笛,人们把鲜花捧在胸前,悲哀的神情溢于言表,悲恸高呼:“袁爷爷,一路走好!”

袁爷爷病重时,仍念念不忘他的稻子长得好不好,稻子,他心心念念毕生追求的梦,一个只为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的梦。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为了让中国人都能吃饱一顿饭,袁爷爷奉献出了自己的一生。他的一生是辉煌的,是可敬的,是朴实无华的。

迈入耄耋之年,本应“颐养天年”的年龄,您却一直奋斗在科研第一线,可是您似乎感到力不从心了,因而每年都给自己定下目标,时间虽紧,但岁月无情人有情。您的雄心壮志就是老骥伏枥得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您牺牲了自己,满足了世界,任岁月变迁,任世事无常,天上的星星中始终有您,历史的长河中,您的身影不会消失。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现在我是多么不相信这句话,多么希望您与与世长辞的消息是个谣言。如风般来的快,去的也快,晶莹的泪花从眼角滑落,眼中又重现出袁老您熟悉的身影,袁老,一路走好!

2021年5月22日1:07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去世了,是的这位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的伟大科学家永远的离开我们了,今天就让我来说说袁隆平爷爷生前的事情吧。

说起袁隆平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他是赫赫有名的'杂交水稻之父',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作为中国最著名的农民,作为农民兄弟眼中的“米菩萨”,作为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唯一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可为大公之位,可他却谦虚的说道:“人民科学家我谈不上,我只能是一名科技工作者,如果要说是什么家,我觉得农学家最合适”!

他希望“禾下乘凉梦”梦想成真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稻穗比扫帚还长,稻谷像花生米一样大,然后他和他的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爱提问,好自由的城市学生自立农家耕农业,5月10日在陇南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袁隆平爷爷说:“我觉得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的种子,身体,健康,精神,感情都需要健康,种子健康了我们每个人的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因此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不仅要知识多,而且要人品好,不仅要出科技成果,而且要体现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只有这样才配当一个科研工作者,也才能当好一个科研工作者。”

1943年袁隆平转学到博学中学期间吃的是杂粮饭,点的是桐油灯,一两个星期才打一次“牙祭”,但学习还是很有规律的,每天早上6:00起,养成了他干净利落遵守时间的作风。

1947年湖北省举行游泳比赛,袁隆平爷爷因为个头小没被选上,他很不服气,就跟上了别人的自行车进了赛场,体育老师发现后勉强让他上去,没想到竟获得了汉口赛区男子100米和400米第1名,其它人都落选了。还有很多很多他坚持不懈,努力向上的事迹,百折不挠,勇于博击的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

袁隆平爷爷我们会永远记着你,记着您的丰功伟绩,记着您对祖国的贡献,向您学习为祖国做贡献。

怀念袁隆平作文

司马迁曾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有一位让中国人端牢饭碗的老人——袁隆平爷爷,走了。

头天晚上,神州大地连发两次大地震。我想,这是神州大地也感受到了袁隆平爷爷即将逝世,以地震的方式倾诉,哀痛出来。那个阴沉的午后,您最后凝望了那万顷良田便转身离去。忽然,云涌雨下,长沙为您的离去哀痛不已,数亿华夏儿女不禁潸然泪下。

袁隆平爷爷,虽然我并不怎么了解您的事迹,但听到您去世时,还是忍不住滴下了泪水。袁隆平爷爷,您的功劳与伟绩,我无法用千言万语吐露完,但我还是想对您说一声,谢谢!

虽然您的血肉之躯已深入故土,但您的灵魂早已超脱平凡,永远留在每个华夏儿女的心里!

作者:吴可天。

中国古代有位叫司马迁的学者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袁隆平老先生的离世,就比泰山还要重。

袁隆平老先生在生前就说过:“我如果不在家,就是在实验田;我如果不在实验田,就是在去实验田的路上。”这句话很幽默,但也突出了袁隆平老先生为人民的一顿饱餐而奋斗终身的精神,袁老是多么辛苦啊!

袁老是“中国杂交水稻之父”,是“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90岁高龄的他,每天依然在实验田,那么多荣誉让他更加努力。他是隆农,却更胜神农。

还记得您喜欢打排球,喜欢拉小提琴,喜欢与好友一起下象棋,喜欢吃零食,喜欢甜味……您会在空闲时去超市看米价,看到大米便宜时,心中一阵窃喜。

千言万语都表达不了我对您的思念。我想,我们以后把每一碗饭都吃光,每一盘菜都吃完,就是对您最好的悼念。

您永远活在我的心中,也永远地活在十四亿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的心中!

怀念袁隆平的作文

5月22日13点07分,现代神农袁隆平老爷爷返回了他的天国,留给人间稻米满仓。

那些与我们同时代的光芒熠熠的人物,其实和伴随我们的日月星辰没什么区别。平时,你不大会想起他们,你会觉得他们永远在。然而他们却又和日月星辰不同,是西沉了不再升起,划过天幕就不再回来。他们的光芒照耀到的地方越多,你越感到随着他们的离去,时代的一部分也会随之定稿。后人在翻阅这本历史大书的时候,会清晰地看到这个天体陨落的注脚。

我真是个傻孩子,我一直以为袁隆平爷爷会长命百岁,一直以为他还会为他的禾下乘凉梦奋斗不止。虽然我没有时时关注,但袁隆平爷爷一直就在我心里。我希望袁隆平爷爷的梦想早日成真,我是那个在旁边会一直鼓掌的那个人。

袁隆平爷爷离开了,他应该还在的,在我们的心里,在时代的书页上,在历史的洪流中,一直都在。

袁隆平爷爷是一个真正的耕耘者,他早就名满天下,却仍然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他甘愿做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我永远记得袁隆平爷爷的一句话:“我的毕生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是啊,袁隆平爷爷一辈子投身于杂交水稻事业,天下田因你丰足,上亿人永无饥馑。是您,让我们吃饱饭,我们懂得感恩。

永远怀念,永远感恩,碗中有米,心中有您。

怀念袁隆平的作文

袁爷爷活着人间播撒种子,逝去天上撒甘露。一位老者,一颗赤子的心,一个童真的梦,他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他是稻田的忠实守望者。袁爷爷一路走好!

205月22日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在湖南去世,享年91岁。

我出生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这时的中国就算是像我们一样闭塞的村庄,人们也都解决了温饱,开始奔向小康。作为一个90后,我从未经历过饥饿,对于爷爷奶奶口中的故事,也无法完全理解。就像是那位“何不食肉糜”的帝王,无法理解什么是真正的饥饿。

后来长大因为过敏,我曾经有过半个月忍饥挨饿的时间,但这种只是忌口的挨饿根本无法与饥荒之时相比。

电影《1942》把重现战争时期的大饥荒,影片中有一幕甚至给我留下了阴影:狗在啃咬路边的尸体,以此充饥。从此我再也不敢敢看此类的电影或者节目。

我相信,真正经历过大饥荒的人们,肯定有过更加残忍的经历。正是这部口碑不怎么好的电影,让我更加深刻的明白,我们如今的平安喜乐并不是上天的赏赐,而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和坚持乃至牺牲换来的。

袁隆平爷爷经历过战争年代,经历过吃不饱穿不暖的时代,所以他最大的愿望就是饭碗要牢牢地掌握在我们中国人自己手上,他毕生所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他做到了,他研究出杂交水稻,提高了水稻的产量,让更多的人吃饱了!

我未曾了解过他的生平,但也能够知道他为祖国做出了多大的贡献,为人民带了怎么样的幸福生活。他把一生浸在稻田里,把功勋写在大地上,把幸福的种子撒在每一个人的心上。

有人说,他没走,他只是带着种子去了远方。有人说,他进入了一个梦乡,那里的稻穗比高粱还高,穗粒比花生还大。风轻轻吹过,他戴着草帽,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他走了,他又没走,他永远都在!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