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幼儿一日常规培养心得体会(通用20篇)

时间:2023-11-09 23:11:28 作者:JQ文豪 优质幼儿一日常规培养心得体会(通用20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在某一方面的经验、感受和认识的总结和归纳。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分享一些写心得体会的小技巧和方法,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帮助。

幼儿一日常规心得体会

日常规是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所需要遵守的各种规则。幼儿园一日常规教育是帮助幼儿从家庭生活顺利迈入集体生活,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的重要途径,一日常规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应是发展幼儿内在的自由,以帮助幼儿形成积极主动的纪律意识。幼儿园常规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幼儿在了解幼儿园常规的基础上学会自我控制。通过常规教育可以让幼儿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以及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以及不应该怎样做。同时也有利于老师的工作,以保证教育的一致性和一贯性。那如何对幼儿进行一日常规教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由于幼儿年龄小在生理、心理方面发展不成熟,经验能力不足,他们在幼儿园的生活质量与生存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内教养工作综合的质量,尤其是班级保教人员的护理和引导水平。《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第九条“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的要求中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其中明确了良好常规在幼儿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独立解决生活问题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因此建立合理的常规是幼儿一日活动的保证。为幼儿制定常规,并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是保证教养质量的关键。

在制订常规时,一要考虑幼儿的个别差异,同时要从实际出发,针对幼儿的不同年龄和发展水平,因地因时制宜;二要考虑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合理负担;三要考虑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四要考虑应有利于幼儿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培养,为幼儿充分的、自由的活动创设条件;切忌规定过细、限制过多、管得过死、操之过急和一刀切的偏向。

有的孩子天生活泼、好动,这些孩子虽然性格开朗、爱说、爱跳,给班级带来了生气,但同时又由于他们好动,不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在某些常规行为习惯养成上较欠缺。例如:我要求幼儿每次离开座位前都要把小椅子轻轻推到桌子下面,可总是有许多孩子顺手把椅子一推,使桌子、椅子互相碰撞,发出很大的响声,根本没有达到“轻轻”的要求,我强调了多次,效果也不是很好。我就利用幼儿时期模仿能力特别强这个特点,每次都拿一把小椅子用很夸张的动作轻轻把它推到桌子下面并且嘴里还要说一声:轻轻,然后才让幼儿放小椅子。人们常说:孩子是教师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孩子们的“监控”之中,来不得半点虚假,就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慢慢地,班里再也没有出现乱放、乱推小椅子的现象,幼儿都是很自觉地用夸张的动作轻轻把椅子推到桌子下面。还有不随手扔垃圾、和幼儿说话也要讲礼貌等等细节都是如此,要求孩子做到的,老师首先做到,要求孩子不做的,老师一定首先不做。

幼儿在园一日常规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幼儿园的老师,我每天与孩子们一起度过快乐而充实的时光。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了孩子们在园里学到了很多新知识,也观察到了他们在培养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以下是我对幼儿在园一日常规的心得体会。

首先,幼儿在园一日常规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幼儿园,孩子们每天都按照固定的时间表进行各项活动。他们每天早上准时到校,按时完成早课活动。午休时间,他们按照老师的要求躺下休息。放学时间,他们按照队伍走出校门。这些日常规定让孩子们养成了良好的时间观念和自律的习惯。在课堂上,老师每天要求孩子们按时完成作业。通过坚持完成作业的习惯,孩子们养成了按照计划完成任务的良好习惯。

其次,幼儿在园一日常规教育帮助孩子们学会团队合作。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需要与同学相处,学会互相尊重和合作。在合作游戏中,孩子们通过合作与他们的伙伴们一起完成任务,培养了团队合作的意识和技能。例如,当他们参与集体运动时,需要依靠彼此的力量来完成动作。这种团队合作的体验让孩子们学会了相互关心和帮助,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

此外,幼儿在园一日常规教育也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卫生习惯。每天在园里,孩子们都会有规律地进食时间。老师们会教育孩子们吃饭时要注意饮食卫生,不挑食,不浪费食物。孩子们也会被要求自己动手洗手,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这种日常规定让孩子们学会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卫生习惯,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

最后,在幼儿在园一日常规教育中,重要的一点是孩子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他们会被要求保持教室、公共区域的整洁和卫生。他们需要自己整理书包,自己穿鞋子,从小培养起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这种自我管理的能力不仅有助于孩子们在学习方面取得成功,还能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意识和能力。

总之,幼儿在园一日常规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通过固定的时间表、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孩子们在园里学到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些习惯不仅在幼儿园里有用,在日后的生活中也会发挥重要作用。只有通过日常规范的培养,孩子们的品德和素质才能得到全面的提升。

幼儿一日常规心得体会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师们都在抱怨孩子越来越不听话,班级常规比较乱。我也有同感,于是我在工作中反思积极寻找原因。认为幼儿常规的培养因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言行。幼儿好模仿、好学习,这为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规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俗话说:"言传身教",作为教师,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幼儿影响至深。他们不仅把周围的一切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还会像镜子一样在行动上有板有眼的表现出来。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时时、事事、处处规范自己的言行,检点自己的举止。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努力做好孩子的表率。不要自己喜欢的孩子放任自流,孩子会看在眼里。

2、在规则的制订中强调要讲求方式方法。常规要求应根据幼儿的情况分阶段提出。教师和幼儿可以坐在一起讨论制定规则,请幼儿发表他们自己的意见,提出恰当的规则,这样,他们就会乐意接受并遵守。如针对晨间锻炼中有的幼儿懒散,动作不积极主动、拖拉,我们请幼儿发表意见,一起制订晨练规则:动作到位、有力,达到锻炼的目的。幼儿还一致赞同每天请两名做操认真、表现好的幼儿做"领操宝宝"。这样一来,孩子们一个个做操可认真、可精神了,目的`就是为了争当领操宝宝。

3、坚持一致性和持久性。常规是在不断重复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比较稳定的行为倾向,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不能想到一点就要求一点,想不起来就听之任之,要始终如一、持之以恒、日复一日地进行训练,才能帮助幼儿养成有效、稳定、良好的常规。一个班两位老师的要求要一致,不能这个老师一个要求,那个老师一个要求;老师和家长要意见统一,也不能在幼儿园一个要求,到家又是一个要求,这样只会事倍功半。所以常规教育的要求一经提出,家园必须形成共识,且常抓不懈,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4、设有利于常规培养的环境。教室的环境,应该便于孩子自我管理。物品摆放的位置要便于幼儿取放。可以在柜子上贴上和箩筐对应的标记,这样孩子不用老师提醒就能物归原处了。

幼儿在园一日常规心得体会

第一段:一天早晨,当我进入幼儿园的时候,我被一片欢声笑语所包围。我发现幼儿园里有很多规矩和日常习惯让孩子们遵守,这些规矩和习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我在幼儿园度过的这段时间里,我体会到了这些规矩和习惯的重要性以及对我成长的益处。

第二段:在幼儿园,每天早晨的集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我们坐在地上,老师会和我们一起唱歌、讲故事和做晨练。对我来说,这个环节是很有趣的,它可以让我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快乐地玩耍。而且,老师会在开始上课之前提醒我们要注意安全和文明礼貌,这使得我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第三段:在幼儿园,午餐时间是我们每天最期待的时间之一。我们要排队领餐,然后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来吃饭。每个人都要按时自己盖护栏,吃饭时不能说话,要吃得文明、安静。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与其他小朋友共同按时吃饭,也更加懂得了尊重他人的意义。每天吃饭的时间不仅让我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还培养了我的自理能力。

第四段:在幼儿园里,午休时间也是非常重要的。老师会帮助我们舒展肢体,放松心情,然后我们就可以安静地躺在床上休息了。我发现午休对于身体和心理的放松非常有帮助。每天的午休不仅让我恢复了体力,还让我更好地适应了幼儿园的日常生活,让我更加愿意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

第五段:在幼儿园,下午的游戏时间也是我最期待的时刻。我们可以在户外玩耍,也可以在室内进行各种各样的游戏。这不仅锻炼了我的身体,还培养了我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友谊意识。通过游戏,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妥善处理冲突,并与其他小朋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总结:经过一段时间的在幼儿园的生活,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幼儿园的日常规矩和习惯给我带来的益处。它们不仅教会了我如何与他人相处,还培养了我的自理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我相信这些习惯和规矩将伴随我一生,并为我在成长的道路上指引方向。

幼儿园一日常规心得体会

日常规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应是发展幼儿内在的自由,以帮助幼儿形成积极主动的纪律意识。幼儿园常规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幼儿在了解幼儿园常规的基础上学会自我控制。通过常规教育可以让幼儿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以及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以及不应该怎样做。同时也有利于老师的工作,以保证教育的一致性和一贯性。那如何对幼儿进行一日常规教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由于幼儿年龄小在生理、心理方面发展不成熟,经验能力不足,他们在幼儿园的生活质量与生存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内教养工作综合的质量,尤其是班级保教人员的护理和引导水平。《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第九条“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的要求中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其中明确了良好常规在幼儿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独立解决生活问题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因此建立合理的常规是幼儿一日活动的保证。为幼儿制定常规,并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是保证教养质量的关键。

在制订常规时,一要考虑幼儿的个别差异,同时要从实际出发,针对幼儿的不同年龄和发展水平,因地因时制宜;二要考虑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合理负担;三要考虑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四要考虑应有利于幼儿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培养,为幼儿充分的、自由的活动创设条件;切忌规定过细、限制过多、管得过死、操之过急和一刀切的偏向。

有的孩子天生活泼、好动,这些孩子虽然性格开朗、爱说、爱跳,给班级带来了生气,但同时又由于他们好动,不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在某些常规行为习惯养成上较欠缺。例如:我要求幼儿每次离开座位前都要把小椅子轻轻推到桌子下面,可总是有许多孩子顺手把椅子一推,使桌子、椅子互相碰撞,发出很大的响声,根本没有达到“轻轻”的要求,我强调了多次,效果也不是很好。我就利用幼儿时期模仿能力特别强这个特点,每次都拿一把小椅子用很夸张的动作轻轻把它推到桌子下面并且嘴里还要说一声:轻轻,然后才让幼儿放小椅子。人们常说:孩子是教师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孩子们的“监控”之中,来不得半点虚假,就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慢慢地,班里再也没有出现乱放、乱推小椅子的现象,幼儿都是很自觉地用夸张的动作轻轻把椅子推到桌子下面。还有不随手扔垃圾、和幼儿说话也要讲礼貌等等细节都是如此,要求孩子做到的,老师首先做到,要求孩子不做的,老师一定首先不做。

幼儿一日常规培训心得体会

叶圣陶先生也说过:“好习惯的养成,一辈子受用;坏习惯的养成,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可见良好习惯的养成的重要性。幼儿心理发展的特征和品质是在与人们的交往,以及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和形成的,环境对幼儿规则意识和行为的形成,比其他年龄阶段有着更重要的作用。古语云: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大量的例子表明:学前期是幼儿接受熏陶,形成良好品德和培养个性、习惯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他们容易接受外界各种刺激和教育影响。如我们幼儿园小朋友每天入园洗手,我们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知道洗手的方法及洗手时的安全要求,同时在水池墙上贴有洗手的顺序图。每次洗手时保育员老师会在盥洗室中提醒幼儿洗手的方法和注意安全,并从旁保护幼儿。久而久之,幼儿就形成了洗手时,不玩水,不拥挤的习惯。

通过常规教育可以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环境、帮助幼儿学习在集体中生活、维持班级活动的秩序,还可以激发良好的情绪,促进幼儿对生活及社会知识技能的掌握,增强行为的目的性、意识性,发展自律能力,学习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形成。由于常规教育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渗透在幼儿园教育的方方面面,因此幼儿园一日活动良好常规的建立,不仅是幼儿园保教工作的需要,更是促进幼儿自身发展的需要。

幼儿园一日常规教育是帮助幼儿从家庭生活顺利迈入集体生活,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的重要途径,一日常规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应是发展幼儿内在的自由,以帮助幼儿形成积极主动的纪律意识。幼儿园一日常规教育是幼儿园保教工作的重点,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幼儿园常规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常规的触角遍及幼儿园教育的方方面面,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儿童在幼儿园的生活质量。

一个班的常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幼儿无法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师也在组织各环节活动中要分散精力去维持秩序而影响活动的质量,所以,常规培养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幼儿在园一日常规心得体会

第一段:引言(100字)。

幼儿在园一日的生活离不开一定的规律和秩序。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们逐渐形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也培养了自我管理的能力。通过参与各种活动,幼儿在园一日的常规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他们今后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第二段:早晨活动的规律与体会(200字)。

每个幼儿在园一日的开始,都从早晨活动开始。这一环节帮助幼儿们建立起一天的学习秩序。在早晨体育、朗读、习惯养成等活动中,幼儿们锻炼了自己的体魄、充实了自己的知识库,并且增加了与他人交流互动的机会。通过早晨活动,幼儿们更加懂得珍惜时间,学会了自己的时间安排,同时也明白了团队协作和合作的重要性。

第三段:午休与自我管理的培养(300字)。

午休是每个幼儿在园一日中的重要环节。在短暂的休息时间里,幼儿们学会了自己整理床铺和安静休息的方式,培养了自我管理的能力。在同伴间互相督促和帮助下,幼儿们不仅安心入眠,而且能够在午休结束后迅速适应学习的节奏。通过午休与自我管理的培养,幼儿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坚强意志。

第四段:活动时间的规律与创造力的培养(300字)。

幼儿在园一日中的活动时间安排得井井有条,这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各种游戏和绘画活动中,幼儿们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艺。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幼儿们学会了倾听和合作,培养了团队意识。通过这些活动,幼儿们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他们也懂得了集体荣誉感和个人价值的平衡。

第五段:总结与展望(200字)。

幼儿在园一日的常规生活与学习,不仅培养了他们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还为他们今后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凭借对规律和秩序的认识,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学校和社会生活的规则。在今后的成长中,幼儿们将会通过更多的体验和实践,不断改进自己的行为规范,成为有责任心、有纪律性的人。毫无疑问,幼儿在园一日的常规体验,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字数:1100字。

幼儿一日常规心得体会

一个好的常规培养老师要多给孩子正面的引导。所谓“人无完人,金无全赤”作为老师要及时的发现幼儿的闪光之处,用赏识的眼光来看待他人。每个幼儿总有值得表扬的地方,所以在常规培养中,老师从正面引导幼儿树立幼儿的自信心,对幼儿正确的行为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久而久之使之巩固,以形成良好的习惯。如果一个性格非常内向的孩子每天来幼儿园说话的次数很少,但通过我的观察及我和她的交流,让我发现了她的闪光点。她用餐习惯非常的好,我及时是表扬她的同时希望在其他的方面也要有进步,现在上课也能坐住小椅子了,平日里也特别的懂事,有时帮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脸上的笑容也特别的多.同时,同伴间的影响力对幼儿的发展也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老师要善于抓住孩子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把握好教育时机,让他们相互间学习,相互间教育。

经过有意识无意识的培养和训练,班中幼儿的午睡常规,进餐常规,盥洗习惯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步。只要老师常抓不懈,我相信在其它方面的常规也会有更进一步的提高!

上次进行了常规探讨后,我们分班级针对孩子平时生活中的常规问题进行了收集,这是中二班老师提供的资料,请老师们进行分析及发表自己的看法。

案例一:午饭后,大家都搬好椅子坐在教室中间看图书,但是,不一会儿,有的小朋友就按耐不住,开始走动,互相打闹,特别是可怜的图书惨遭他们的破坏,有的小朋友争抢自己喜欢的图书;有的将不喜欢看的图书随意丢弃;有的将小脚踩在图书上也没有捡起图书;还有将图书卷起当望远镜等等,这些不爱惜图书的现象真的让老师很心痛,但是三番几次地教育小朋友,效果还不是很好,还有个别小朋友依然如故,真的让老师感到很头疼。请大家根据本案例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案例二:午睡时间到了,本应该静悄悄的午睡室一下子变得闹哄哄了,虽然老师每天都提醒幼儿进午睡室要轻轻的,轻轻脱衣、轻轻睡下,但是,如果不是在老师的督促下,有很多幼儿还是处于兴奋地状态,不能很自觉地养成安静午睡的习惯。这种现象是我们老师在带班过程中经常碰到的问题,请大家谈谈自己在午睡常规中一些好的方法供大家借鉴!

案例三:排队的常规我们在发现带孩子排队时,签名的孩子因为来时看着,排得都比较好,可是幼儿人数多,后面的小朋友没有了老师监督,就不能自觉排好队伍,整个队伍扭来扭去,小朋友情绪高涨,对孩子的安全也带来了一定的隐患。请老师们谈谈如何让孩子能养成良好的排队习惯。

钱圆发布时间:20xx-10-1616:14:43引用|返回|回复教师管幼儿进午睡时站立的位置很重要,必须站在既能看到里面午睡的幼儿,又能看到外面在上厕所的幼儿。还有,幼儿从外面进来,情绪还处于兴奋状态,幼儿还小,控制能力较差,应该给孩子的情绪一个缓冲,首先要调整好幼儿的情绪,可以安静地在教室和幼儿说一下进午睡室的要求,讲一些安静的小故事,使幼儿由兴奋的状态调到平静的状态。

教师们在回帖中根据案例的不同回复了不同的培养常规方法,阐述了自己的见解。为了检验教师们对常规培养的正确理解,不走偏差之路,我们年段组经过讨论,请老师们设计一节常规培养的活动,以及对常规培养的反思。

案例四:设计教案,网上发布,共同探讨。

主持人:各位老师,在前期我们认真讨论了一些中班良好常规培养的方法和策略,很多老师提出对中班孩子来说,常规的培养可以通过各种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来培养,请您根据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设计一节关于常规培养的活动,请上传教案,老师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发表意见和建议。

案例五:网上发布,经验共享。

主持人:各位老师:经过这段时间的常规活动研讨,从讨论到案例剖析,再到活动设计及经验的反思,相信老师们对孩子的常规培养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悟,请畅所欲言自己在这一系列阶段中的收获与感想!

钟莎发布时间:20xx年11月11号5点39分32秒引用|返回|回复确实,在常规中有很多老师太过分强调了,或者大声训斥来抓常规,这都违背了培养常规的初衷。幼儿天性好玩,喜欢新奇的事物。但也因其年龄的特征注意力容易分散转移。但我们经常也会看见幼儿遇到自己喜爱的物品会爱不释手,遇到自已喜爱做的游戏也会乐此不疲。因此教师在选择活动内容时,应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征、并深受幼儿喜爱的内容,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在组织集体活动时,还应准备好充足、丰富的操作材料。让每位幼儿都有机会动手动脑,以避免幼儿在活动中等待时出现的争抢、吵闹等不良现象。另外在活动中教师还应注意面向全体、师生互动,通过各种手段引导幼儿在活动中积极探索发现,避免以往的“灌输式”教育。如果活动中的出现有违规的幼儿时,教师也应先以生动有趣的活动内容来吸引孩子再次参与到活动中去,而不应该因为幼儿的违规来终止活动。这样孩子才能真正的投入和参与到活动中来,而常规建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也就迎韧而解。

幼儿一日常规培训心得体会

一日常规是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所需要遵守的各种规则。幼儿园一日常规教育是帮助幼儿从家庭生活顺利迈入集体生活,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的重要途径,一日常规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应是发展幼儿内在的自由,以帮助幼儿形成积极主动的纪律意识。幼儿园常规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幼儿在了解幼儿园常规的基础上学会自我控制。通过常规教育可以让幼儿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以及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以及不应该怎样做。同时也有利于老师的工作,以保证教育的一致性和一贯性。那如何对幼儿进行一日常规教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由于幼儿年龄小在生理、心理方面发展不成熟,经验能力不足,他们在幼儿园的生活质量与生存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内教养工作综合的质量,尤其是班级保教人员的护理和引导水平。《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第九条“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的要求中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其中明确了良好常规在幼儿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独立解决生活问题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因此建立合理的常规是幼儿一日活动的保证。为幼儿制定常规,并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是保证教养质量的关键。

在制订常规时,一要考虑幼儿的个别差异,同时要从实际出发,针对幼儿的不同年龄和发展水平,因地因时制宜;二要考虑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合理负担;三要考虑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四要考虑应有利于幼儿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培养,为幼儿充分的、自由的活动创设条件;切忌规定过细、限制过多、管得过死、操之过急和一刀切的偏向。

有的孩子天生活泼、好动,这些孩子虽然性格开朗、爱说、爱跳,给班级带来了生气,但同时又由于他们好动,不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在某些常规行为习惯养成上较欠缺。例如:我要求幼儿每次离开座位前都要把小椅子轻轻推到桌子下面,可总是有许多孩子顺手把椅子一推,使桌子、椅子互相碰撞,发出很大的响声,根本没有达到“轻轻”的要求,我强调了多次,效果也不是很好。我就利用幼儿时期模仿能力特别强这个特点,每次都拿一把小椅子用很夸张的动作轻轻把它推到桌子下面并且嘴里还要说一声:轻轻,然后才让幼儿放小椅子。人们常说:孩子是教师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孩子们的“监控”之中,来不得半点虚假,就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慢慢地,班里再也没有出现乱放、乱推小椅子的现象,幼儿都是很自觉地用夸张的动作轻轻把椅子推到桌子下面。还有不随手扔垃圾、和幼儿说话也要讲礼貌等等细节都是如此,要求孩子做到的,老师首先做到,要求孩子不做的,老师一定首先不做。

(一)有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

叶圣陶先生也说过:“好习惯的养成,一辈子受用;坏习惯的养成,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可见良好习惯的养成的重要性。幼儿心理发展的特征和品质是在与人们的交往,以及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和形成的,环境对幼儿规则意识和行为的形成,比其他年龄阶段有着更重要的作用。古语云: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大量的例子表明:学前期是幼儿接受熏陶,形成良好品德和培养个性、习惯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他们容易接受外界各种刺激和教育影响。如我们幼儿园小朋友每天入园洗手,我们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知道洗手的方法及洗手时的安全要求,同时在水池墙上贴有洗手的顺序图。每次洗手时保育员老师会在盥洗室中提醒幼儿洗手的方法和注意安全,并从旁保护幼儿。久而久之,幼儿就形成了洗手时,不玩水,不拥挤的习惯。

(二)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通过常规教育可以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环境、帮助幼儿学习在集体中生活、维持班级活动的秩序,还可以激发良好的情绪,促进幼儿对生活及社会知识技能的掌握,增强行为的目的性、意识性,发展自律能力,学习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形成。由于常规教育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渗透在幼儿园教育的方方面面,因此幼儿园一日活动良好常规的建立,不仅是幼儿园保教工作的需要,更是促进幼儿自身发展的需要。

幼儿园一日常规教育是帮助幼儿从家庭生活顺利迈入集体生活,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的重要途径,一日常规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应是发展幼儿内在的自由,以帮助幼儿形成积极主动的纪律意识。幼儿园一日常规教育是幼儿园保教工作的重点,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幼儿园常规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常规的触角遍及幼儿园教育的方方面面,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儿童在幼儿园的生活质量。

(三)有利于维持班级活动的秩序。

一个班的常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幼儿无法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师也在组织各环节活动中要分散精力去维持秩序而影响活动的质量,所以,常规培养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幼儿一日常规心得体会

叶圣陶先生也说过:“好习惯的养成,一辈子受用;坏习惯的养成,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可见良好习惯的养成的重要性。幼儿心理发展的特征和品质是在与人们的交往,以及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和形成的,环境对幼儿规则意识和行为的形成,比其他年龄阶段有着更重要的作用。古语云: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大量的例子表明:学前期是幼儿接受熏陶,形成良好品德和培养个性、习惯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他们容易接受外界各种刺激和教育影响。如我们幼儿园小朋友每天入园洗手,我们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知道洗手的方法及洗手时的安全要求,同时在水池墙上贴有洗手的顺序图。每次洗手时保育员老师会在盥洗室中提醒幼儿洗手的方法和注意安全,并从旁保护幼儿。久而久之,幼儿就形成了洗手时,不玩水,不拥挤的习惯。

通过常规教育可以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环境、帮助幼儿学习在集体中生活、维持班级活动的秩序,还可以激发良好的情绪,促进幼儿对生活及社会知识技能的掌握,增强行为的目的性、意识性,发展自律能力,学习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形成。由于常规教育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渗透在幼儿园教育的方方面面,因此幼儿园一日活动良好常规的建立,不仅是幼儿园保教工作的需要,更是促进幼儿自身发展的需要。

幼儿园一日常规教育是帮助幼儿从家庭生活顺利迈入集体生活,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的重要途径,一日常规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应是发展幼儿内在的自由,以帮助幼儿形成积极主动的纪律意识。幼儿园一日常规教育是幼儿园保教工作的重点,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幼儿园常规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常规的触角遍及幼儿园教育的方方面面,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儿童在幼儿园的生活质量。

一个班的常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幼儿无法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师也在组织各环节活动中要分散精力去维持秩序而影响活动的质量,所以,常规培养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浅谈幼儿常规培养心得体会

幼儿阶段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成长时期之一,良好的常规培养将对幼儿的未来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的教育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常规培养的价值和意义。下面我将从日常生活、学习、社交等不同角度,阐述我对幼儿常规培养的心得体会。

首先,日常生活习惯的培养是幼儿常规培养的重要方面之一。通过教育引导,我们必须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按时起床、刷牙洗脸、饭前洗手等。这些简单的行为不仅有助于幼儿身体健康,还能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和规律意识。我曾经在班上进行一个小实验,让部分幼儿在上学期内养成了规律生活习惯,而另一部分则不加干预。结果显示,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幼儿,身体更健康、注意力更集中,学习成绩也明显优于其他幼儿。

其次,学习习惯的培养同样重要。幼儿时期是知识接受的关键时期,因此从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在教育过程中,我常常鼓励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讲等。我还通过游戏和趣味教学等方式,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发现,那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幼儿,学习效果更好,思维能力更强,对学习的动力也更高。

此外,社交习惯的培养也是幼儿常规培养的重要内容。幼儿时期是社交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要重视教育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社交习惯。在班级活动中,我经常引导幼儿与他人分享,鼓励他们互相帮助,培养友爱、合作和沟通的能力。同时,我也重视教育幼儿尊重他人的权益,不欺负他人,并培养幼儿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经过长期的培养,我发现,那些具备良好社交习惯的幼儿,人际关系更融洽,沟通能力更强,更容易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

最后,常规培养还应包括安全、环保意识的培养。幼儿时期是孩子形成安全和环保意识的关键时期。在保教工作中,我注重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教育他们远离危险和陌生人,学会使用急救知识。同时,我还引导幼儿关注环境保护,教育他们节约用水、保护动植物等好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我发现,那些受到安全和环保意识培养的幼儿,更懂得自我保护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对安全和环境问题更敏感。

综上所述,幼儿常规培养对于幼儿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日常生活、学习、社交和安全环保等方面的培养,我们可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意识。这些习惯和意识不仅有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还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了基础。因此,作为幼儿教育者,我们应尽职尽责,认真培育幼儿的常规习惯,以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幼儿园一日常规培养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里指得“规矩”、“方圆”就是指的良好的常规和行为习惯,在幼儿园中,一个班级常规的好坏直接影响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生活的质量。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幼儿就没有好的习惯,在教学中教师要分散精力维持各个环节秩序而影响活动的质量;反之,一个班级建立了细化、完善的常规,形成一个自然有序的学习、生活环境。让孩子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不断进步,养成良好的习惯。不但为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常规培养是教育活动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也可以说幼儿园一日常规是幼儿成长、学习的基础前提。常规不仅是幼儿一日活动正常开展的保证,更是幼儿健康成长的保证。

在当今幼教改革的思潮中,幼儿园规则意识培养的尺码更为重要。当前,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是幼儿从家庭迈向社会的一个小小驿站,也是幼儿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幼儿从熟悉自由宽松的家庭环境进入到陌生、又有约束的集体环境之中,又要接受集体教育,难免给幼儿带来一些不适。幼儿不能像在家里那样随心所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要受集体规则的制约,要让幼儿慢慢理解生活在集体中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帮助幼儿适应集体生活。

良好的一日常规是进行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那么,什么是幼儿园一日常规呢?幼儿园一日常规就是幼儿每天在幼儿园需要经常遵守的规则和规定。一些学者对常规的理解各有不同。有的认为幼儿园一日常规是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而有的则将“常规”视为规定,具体包括三方面含义:

1、遵守各种活动和休息的时间及顺序的规定;

2、遵守一日生活各环节具体制度的规定;

3、遵守幼儿的一般行为规范的规定。

幼儿一日常规是多方面的,具体包括卫生常规(包括进餐常规、喝水常规、盥洗常规、卫生常识等);行为习惯常规(包括午睡常规、坐的常规、礼貌常规、上下楼梯常规、入园常规、散步常规等);学习活动常规(包括户外、早操常规、体能游戏常规、教学活动常规等)。一日常规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处处体现,所谓的常规,就是幼儿的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应遵守的规则。显然,常规是幼儿教育主要内容之一。同时,常规的建立也对幼儿园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认为通过常规培养发挥着四种作用:(1)常规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环境;对于从家庭环境进入迥然不同的集体环境的新人园幼儿来说,适应环境是首要解决的问题。教师要让幼儿觉得环境是宽松的,幼儿园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什么东西在哪里,小朋友都知道。帮助幼儿了解“做什么”“怎样做”等。由浅入深,形成良好的生活能力和卫生习惯,充分的适应集体生活。(2)帮助幼儿学习在集体中生活。在组织集体活动时,幼儿要按照一定的要求,约束自已的不良行为,限制自已不应该扰乱一定的生活习惯、社会秩序,让幼儿从小就知道生活在一个集体里,就要有一定的约束力,不能随心所欲。(3)维持班级活动的秩序。一个班的常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幼儿无法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师也因在组织各环节活动中要分散精力去维持秩序而影响活动的质量。常规需要持之以恒地坚持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行成的行为习惯。通过引导幼儿在活动中逐步建立和完善规则,并认真执行,把这种执行作为自身的需要,从依规则控制自身行为,(也就是规则的外控)到形成动力定形,也就蒙台梭利教学理论中所倡导的”规则内化”。(4)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常规的建立不仅是集体教养幼儿的需要,同时它有益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可以起到培养良好情绪,形成一定的卫生、生活和行为习惯,促进幼儿的生活和活动的能力提高的作用。作为教育手段,起到规范引导行为方向,促进幼儿活动质量,提高能力和身心发展水平的作用。使幼儿在自由的基础上自主地遵守一日常规。

那么如何建立与执行幼儿园的一日常规呢?在实践工作中,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一种宽松自由的精神环境氛围。

1、为幼儿创设一种宽松、民主、自由的精神环境,能够促进幼儿主动遵守各种规则的一种有效手段。举个例子,请你分别到两个食堂去买菜,一个食堂是井然有序地排队,这时的你也会自觉地去排队,而且心态平和,吃完饭后还会感到心情愉快;相反,另一个食堂,一片吵闹混乱,这时你的情绪也会变得烦躁起来。这就是环境对人的影响,环境在无形中调节着人的言行。教师在幼儿在园的一日中就要为孩子创设有利于他们有良好行为表现的环境,让孩子情绪平稳、思维有条理、行为有序、,让孩子始终保持有序的活动状态。

2、良好的师幼关系是常规培养的基础。“亲其师而信其道”——这又是一句俗语,用最易懂的话解释就是孩子喜欢老师,就愿意听这个老师的话,愿意接受老师提出的建议。如何让孩子“亲其师?让孩子喜欢老师”这不是一招一式就能完成的,要*老师在日常中的积累。新《纲要》关注师幼间的情感交流。纲要在“建立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这一内容中也指出目前的师幼关系的内容分布上表现教为明显的是重规则性少情感交流。教师对孩子的行为问题过于关注,而缺乏与幼儿进行积极、有效的情感交流,从而使教师与幼儿的关系处于消极、被动的关系。而积极的师幼关系能让孩子的被动遵守规则行为变为自觉自愿的行为。

(1)、多和孩子进行情感交流、激发孩子喜爱老师的情感,建立亲密的师幼关系。亲密的师幼关系的建立,会使孩子体验到集体生活的愉快,形成安全感,信任感。有了感情基础,就为我们的常规管理打下了基础。

(2)、建立民主、尊重、信任的师幼关系。常规建立的过程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参与合作的过程。在常规的培养教师要充分表现对孩子的信任,要相信孩子能自觉遵守规则,让孩子感受老师对自己的信任,并请幼儿参与常规的制定。要让幼儿主动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让幼儿主动思考。让幼儿参与常规制定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引发幼儿思考的过程。对于自己参与制定的规则,幼儿是很喜欢遵守的,从而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3)、坚持正面教育,多鼓励、肯定幼儿。爱与尊重的心理环境有利于幼儿主动学习,多用鼓励表扬的方法进行正面引导,幼儿更易接受规则。

(4)、预测孩子可能出现的结果,给孩子一定的错误控制方法。错误控制就是用一定的方法预防孩子的错误发生,让孩子自主检验。在常规培养中也是一样,有经验的老师就会预测孩子可能出现的结果,如孩子进如建构区活动时要脱鞋子,孩子的鞋子摆放会很乱,而一到活动结束时就忙着找鞋子,有点混乱。老师在区域活动旁贴了很多小鞋,按颜色分开。孩子们一进区域就主动把鞋放在小鞋模上,在活动结束时幼儿就能快速有序地找到自己的鞋子了。

(二)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与发展要求,循序渐进,是培养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前提基础。

1、幼儿的年龄不同,对规则的理解也就不同,教师对幼儿提出的要求也就不能雷同。结合幼儿心理特点,严格要求,并找出一个循序渐进的办法,使孩子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这警卫良好常规的形成奠定将有力的基础。

2、根据幼儿年龄段身心特点,构建常规。创建“主人翁意识”,无形中也提高了幼儿的自主性,设立班长、值日生等。让幼儿成为班上的“小主人”,有一定的权利和责任感,同时也无形中让幼儿自觉遵守了各种规则,而且幼儿也特别容易接受和执行。

3、另外,在一个集体中,往往有一些有个性的孩子。对这些幼儿来说,强硬的态度往往会造成他们的逆反心理,教师一定要注意抓住幼儿的心理,要用爱心去博得幼儿的信任,就可以更好的进行常规的训练及培养。

(三)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

1、教师间的合作。

首先教师的常规要求要明确、统一。幼儿园一个班级一般至少要有3位教师。每个老师都有自己规定的常规或教育方法,一个老师一个样。日子久了,孩子就皮了。让他来遵守什么常规,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所以,一开始实施常规就应该班级的所有老师一起同时进行。各个环节要统一明确的要求,告诉幼儿我们需要怎样去做,并教给孩子方法,即如何去做,最终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从而让孩子最初就明白老师的意图,能够按要求,有方法去完成。给幼儿形成一个定式的概念,循序渐进,逐步养成良好的一日常规。其次,教师分工要明确。不光孩子要建立常规,自然有序。老师也要如此,哪个时间,哪位老师应该做什么,都应该有明确的分工。做好自己本职工作,更好的服务于幼儿,促进一日常规良好的建立。最后,我认为教师间的配合也是尤为重要的。一日常规的培养,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整个集体努力的过程。建立良好的一日活动常规,班级教师的紧密合作也是重要的一个基础部分。

2、家园合作。

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力量。家长与幼儿天然的联系使家长具有别人难以替代的优势,一旦家长与教师为着一个共同的目的携起手来,教育效果将倍增。具体表现在:家长的参与极有利于幼儿的发展;家长是教师最好的合作者;家长本身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家园合作无疑是培养幼儿常规的重要途径之一。要避免在园一个样,在家一个样的现象。家园密切的配合,要求一致,达到一致的教育目的,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生活活动常规。

有的老师认为,常规培养主要是集体教学活动常规、集体游戏常规,其他环节常规并不重要,其实不然,重视各个环节的常规培养,就能使孩子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都显得井然有序。特级教师朱静怡老师说过一句话:“幼儿在园的一日就象是一串美丽的珍珠项链,一日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就是一颗珍珠,教师要让每一颗珍珠都闪亮发光。”显然,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中,各个环节都是非常重要的。“项链”中的“珍珠”必然重要,但串起颗颗“珍珠”的“线”也是不可遗忘的。就像幼儿园一日活动中连接各个环节的“过渡环节”一样,也是不可忽视的。注重一日常规中各个环节的过渡,合理安排时间,减少幼儿时间的浪费是保证幼儿一日活动的时间的基础。有了这样的认识就有利于老师用正确科学的教育观念面对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

(五)榜样的示范作用。

1、树立孩子间的典范,同伴相互影响。

幼儿时期的思维是具有形象的,他们最不喜欢说教,榜样是具有形象的,正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所以它有强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在幼儿中树立榜样,让孩子影响孩子。孩子们会在每天频繁的接触中产生最直接、最具体的影响,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孩子形成良好的常规起着积极的作用。

2、教师以身作则,起到“榜样”“引导”作用。孩子都有模仿的天性,教师的榜样是非常重要的,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很容易被孩子模仿。因此,老师平时的一些坏的生活、学习习惯以及话语都会给孩子的常规培养带来不良的影响。比如说:午睡的时候,老师要求孩子保持安静,而自己却大声说话:“,你别讲话!你!不要说话了!”。可孩子依旧在大声说话。如果老师轻声地说,孩子也会轻轻地说。教师在面对孩子时,应该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应该做到这一点,为幼儿树立良好的形象和榜样。只有这样,孩子的常规培养才会更加的井然有序。教师是幼儿心目中极有影响的人,一举一动都能发挥巨大的感染作用。所以教师要表现出对规则的兴趣,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孩子,让孩子感受遵守规则时的趣味所在,从而让孩子愿意接受规则的约束,乐意遵守规则。在一日常规培养的过程中,老师在最初的时候可以作为活动的组织者,领导全体小朋友。而进行一段时间后,对于接受快、并能按照老师要求很好完成的幼儿老师必须要给予鼓励,让小朋友有一个学习的榜样,并鼓励让这样的小朋友来代替老师做组织者,这样有利于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但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一定要注意对于好动的孩子也要多加引导,让他们也有机会,这样才能达到全体和谐统一的效果。

3、家长注意自己言行、习惯,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促进幼儿良好常规形成。

每个幼儿都从自己家庭的生活中获得不同于他人的经验、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发展待人处事的能力以及语言等。这一切在幼儿入园后,仍然极大地影响和制约着幼儿园教育,幼儿园教育只能在幼儿原有的基础上展开,否则教育效果就不佳。可见,家庭教育对幼儿的身心影响是巨大的。而家长的良好行为习惯使幼儿学习的直接典范。幼儿与父母朝夕相处,关系密切,父母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行为习惯的形成。因此,父母也因注意自身言行及习惯,为幼儿树立正面榜样,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规。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常规的培养要长期持久,对幼儿提出的要求不能时有时无,老师高兴了,就让幼儿放任、松懈,老师生气了,就严加管教。尤其犯的毛病就是开学初,大张其鼓的抓常规,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到了学期中、学期末就不管了,也不提要求了,幼儿愿意怎么做,就怎么做,造成了前紧后松,幼儿的生活活动常规不稳定,时好时坏,甚至造成我们所说的幼儿“人来风”,当你想提要求让幼儿遵守时,幼儿却不听了。所以说幼儿一日常规并不是通过几星期,几个月就能达到我们的最终目标,因为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对他进行的每日常规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既要让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自然而然的形成一种生活习惯,行为规则。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常规环境,让他们愉快有序的生活,并在活动中身心得到全面的健康发展。

有这样一句教育名言“播下行为,收获习惯,播下习惯,收获性格”。这就是说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可以通过教育来培养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也是从幼儿时期抓起的。幼儿园作为集体教育机构,培养幼儿的一日常规是必不可少的。教师不仅要规范幼儿的正确行为,还要让幼儿懂得生活在集体中“规则、制度”建立的重要性。它将对幼儿适应社会的发展有着很深远的影响。

幼儿园一日常规培养

幼儿园一日常规就是幼儿每天在幼儿园需要经常遵守的规则和规定。一些学者对常规的理解各有不同,有的认为幼儿园一日常规是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而有的则将“常规”视为规定,具体包括三方面含义:

1、遵守各种活动和休息的时间及顺序的规定;

2、遵守一日生活各环节具体制度的规定;

3、遵守幼儿的一般行为规范的规定。幼儿一日常规是多方面的,具体包括卫生常规(包括进餐常规、喝水常规、盥洗常规、卫生常识等);行为习惯常规(包括午睡常规、坐的常规、礼貌常规、上下楼梯常规、入园常规、散步常规等);学习活动常规(包括户外、早操常规、体育游戏常规、教学活动常规等)。在幼儿园中,一个班级常规的好坏直接影响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幼儿就没有好的习惯,在教学中教师要分散精力维持各个环节秩序而影响活动的质量;反之,一个班级建立了细化、完善的常规,形成一个自然有序的学习、生活环境,则既能让孩子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不断进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所以说,良好的一日常规是进行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

一、入园。

险物品入园。幼儿来园前家长要注意查看幼儿的口袋,如发现有危险物品(如小刀、铁钉、小豆豆、玻璃球等物品)应立即取出,及时对孩子进行教育。孩子早晨来园后接受老师晨检。

(一)、晨间接待。

1、培养幼儿:衣着整洁,高高兴兴入园,主动和老师、小朋友问好;与爸爸妈妈说再见。

2、要求老师:幼儿入园前做好活动室内外清洁工作及开窗通风。老师要微笑着迎接每一位幼儿及其家长,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的表现及身体状况;,听取家长的意见和要求,做好幼儿的衣物、药物的交接工作,并监督家长取接送卡。(例如:微笑服务活动:今天你笑了吗?)。

(二)晨间检查:认真做好一摸:是否发烧;二看:喉部、皮肤和精神;三问: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四查:仔细观察幼儿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组织晨间活动:准备好玩具、材料和体育活动器械,让幼儿参加自己喜欢的各种活动,老师引导幼儿一起活动,并与幼儿交谈等。早操前十分钟,让幼儿收拾整理玩具、材料、作好参加早操活动的准备。

二、早操(夏季8:30—9:00)(冬季9:30—10:00)。

1、培养幼儿:跟着音乐节拍做操,精神饱满、情绪愉快,注意力集中,姿势正确、动作整齐。

2、要求老师:当班老师带队,其他两位老师配合,共同组织幼儿到户外做操,教师着装整齐,面带笑容,动作优美大方。(一学期换一次新操)回教室后,当班老师点名,统计幼儿入园人数,并做好幼儿出勤记录,对今天未入园的幼儿做好缺勤记录,并跟踪调查,查明原因。

三、教学活动(小班9:00—9:20;中班9:00—9:25;大班9:00—9:30)。

够运用已获得的简单知识与技能的能力。大班幼儿能对自己完成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在活动过程中,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或提问。不干扰别人,不和小朋友发生争执,不影响活动秩序。

2、要求老师:活动准备:(1)充分理解、分析、熟悉教材,准备好教育活动计划和教案。示范动作要熟练、准确。(教育活动计划要提前写好,每周周一上午8:00之前张贴在宣传栏内)。(2)活动前提醒幼儿收拾玩具、入厕,做好活动的身心准备。(3)教具和学习材料:实物、图片,模型、教具实验用品、玩具或其它材料应于前一天准备好,幼儿用品数量要多于幼儿数。(举例:通过教学活动发动家长配合老师为幼儿收集学习材料),根据各年龄班幼儿的特点安排活动时间和内容。教育内容具有科学性和教育性。教给幼儿的知识、概念准确无误,能与有关学科有机结合、互相渗透、注意能力与习惯的培养。教育目标明确、具体、符合教育任务和本班幼儿的实际水平,以循序渐进、保教结合为原则,既有知识传授,又重视兴趣培养、智能发展和思想品德教育;有统一要求又注意根据幼儿个体差异,研究有效的活动形式和方法,不强求一律。教育方法正确、全面地贯彻教育工作原则,灵活运用多种教育形式和方法,重点突出,解决难点,具有创造性。能以幼儿为主体,面向全体幼儿,让幼儿充分运用感官,动脑、动口、动手、启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教态亲切自然、情感真挚。语言清晰、简练、准确、规范、生动形象。教育活动结束后要写出反思,分析幼儿的学习情况和活动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总结经验,积累资料,不断地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水平。(对上课调皮、打架的孩子应该怎样教育?案例分析,教育老师不能体罚孩子。)。

四、喝水。

1、培养幼儿:自觉排队,用自己口杯喝水,喝水时不说笑。不浪费开水,口杯用后放回原处。

2、要求老师:随时提醒幼儿多喝水。幼儿喝水是幼儿园一日生活环节中非。

常普通的一件事。可我们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老师,麻烦你让我的孩子多喝点水。”说句实在话,即使家长不提醒,我们也要经常提醒孩子们喝水。我们经常碰到不愿喝水的孩子,对这样的孩子我们老师采取了以下方法:

方法。

一、说教的方法,生活中可以时时刻刻告诉孩子喝水的重要性,可以告诉孩子喝水可以不生病,多喝水可以长漂亮,多喝水可以皮肤好,这样孩子就会高高兴兴地喝水。

方法。

二、利用游戏的方法,让孩子在游戏中,自然的多喝水,比如:老师对孩子说小汽车们多加点油啊,这样小汽车才能跑得快;小花们多喝点水,不喝水就像仙人球满身都是刺。

方法。

三、实物诱导的方法,准备动物小饼干,对孩子说咱们让小动物在小朋友的肚子里游泳吧,那咱们先让肚子里的游泳池装满水,然后再让小动物进到小朋友的肚子里游泳,这样孩子在游戏中,轻松的把水喝进肚子里了。

方法。

四、陪伴的方法,老师与小朋友一起喝水,老师自己喝水时要大口大口的喝,带动孩子喝水的情绪,这样孩子也会很有兴趣的大口大口的喝水。

方法。

五、利用儿歌的方法,《多喝水,变漂亮》:花儿多喝水,叶儿绿,花儿红,越长越漂亮,我们多喝水,脸儿嫩,皮肤白,越长越健康。

总之,让孩子喜欢喝水,轻松自然的喝水,知道喝水的重要性,当然让孩子喜欢喝水的方法还很多,各位领导一定能想出更好的方法,咱们互相学习。目前是传染病的高发期,我们要求生活老师口杯一天一消毒,教育并监督幼儿专人专用,幼儿的口杯要对号放入橱子内。特殊幼儿(感冒、发烧)需要喝水时,应随时给幼儿水喝,并及时提醒幼儿喝水。

五、洗手、吃早点(8:10-8:30)。

1、培养幼儿:洗手时不拥挤,学习掌握六步洗手法,用自己的毛巾擦干手,毛巾放在固定的位置。自觉遵守盥洗规则、方法,动作迅速、认真。不玩水,不浸湿衣服和地板。

2、要求老师:做好盥洗前的准备工作,放好毛巾、肥皂,让幼儿流水洗手。根据用具设备,让幼儿分组进行盥洗。教给幼儿或提醒幼儿洗手的顺序和方法。提醒幼儿遵守盥洗规则,认真地洗手,最后逐一检查:洗净手离开盥洗室。幼儿毛巾专人专用,写上编号,(和水杯号一致)毛巾做到一天一消毒。

六、户外活动(10:00—10:30)。

两位老师交接班时间,当班老师向接班老师交清幼儿实到人数,幼儿服药情况,缺勤情况,中途接走的孩子什么时间,什么原因,谁接走的,接班老师清点幼儿人数,检查交接班记录,无疑后当班教师才能离开教室。(交接班我们一天中有四次,上午:10:00;12:00下午:4:30;6:10合班)。

我们要求接班教师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户外活动,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和兴趣自由选择活动,教师要随时观察和引导,注意幼儿的安全及活动情况,活动结束后教师一定要清点幼儿人数,回教室后,教师提醒幼儿喝水、入厕,组织幼儿进行第二节教学活动(10:30—11:00)。

七、餐前准备(11:00—11:15)。

当班老师组织幼儿认真洗手,创造愉快安静的餐前氛围,生活教师做好餐前消毒工作,餐桌要餐餐消毒,擦桌子的毛巾和打扫卫生的毛巾要分开使用。附:餐前准备的方法:音乐律动、手指游戏、餐前播报等.八、进餐(11:15-12:00)。

1、培养幼儿:愉快、安静地进餐,逐步掌握独立进餐的技能。进餐时不大声讲话,不随便说笑打闹,正确使用餐具:一手拿勺子,一手扶住碗,喝汤时两手端着碗。逐渐养成进餐的文明行为、习惯。进餐时要细嚼慢咽,不慌不忙,不挑食,不用手抓食物,不剩饭菜,不弄脏桌面、地面和衣服,不东张西望。骨头、残渣放在指定的地方,不要将自己不吃的饭菜拨在别人碗里。轻放椅子,离开饭桌,送回餐具。饭后漱口、擦嘴、洗手。

2、要求老师:创造愉快、安静的进餐气氛,不处理幼儿的问题,不引起哭泣,使幼儿情绪安定,积极进餐。进餐时保、教人员要精力集中,注意观察,精心照顾幼儿,轻声地、和蔼地指导和帮助幼儿掌握进餐的技能,培养文明行为习惯和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进餐时,不拖地、不扫地、不催饭。餐后及时送回碗筷,收拾餐桌,清扫地面,组织幼儿进行10—15分钟自由散步。

九、午睡(12:00—2:20)。

1、培养幼儿:午餐后散步、入厕,保持安静情绪,不高声讲话或嘻笑喧闹,脚步放轻,进入寝室。中大班幼儿自己摆好枕头,拉开毛巾被,按顺序脱去外衣:(小班幼儿由老师帮助)脱鞋、袜子、裤子、最后脱上衣,并折叠整齐放固定地方,鞋放在床下。不带小玩物上床,不东张西望,闭上眼睛,安静入睡。

2、要求生活教师:幼儿就寝前1小时开窗通风。组织幼儿进行入厕,创造安静气氛。及时、细致地为每一位幼儿盖好毛巾被,纠正不良睡姿,培养幼儿右侧卧或仰卧,不蒙头睡觉的好习惯。不断巡视,发现幼儿神色异常应及时报告与处理,值班人员利用幼儿睡眠时间,检查幼儿服装及鞋袜,脱落纽扣及破洞,做好值班记录。不能以任何借口离开寝室做自己私活、看书、睡觉等。随时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打开窗户,拉上窗帘。附:对不睡觉、睡觉慢的幼儿教育方法:床头贴小粘贴(小猫)、打手势、轻轻拍打、抚摸。

十、起床(14:20—14:30)。

1、培养幼儿:按时起床,按顺序穿衣服。穿衣顺序:上衣—裤子—袜子—鞋。学习整理床铺,叠被时先将两边往中间折,再从两头折起来,放置床的固定一头,枕头放在被子上面,铺好,把床单拉平整(小中班由老师帮助,先做些辅助工作,大班要求独立做好)。

2、要求老师:按时请小朋友起床,认真询问幼儿的睡眠情况。指导与帮助幼儿掌握与执行起床、穿衣、整理床铺等一系列的常规和要求(小、中、大班应有区别。小班照顾多,中班帮助多,大指导多)。注意观察幼儿外部表现:

精神、皮肤、呼吸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与医务人员联系。逐个检查幼儿服装,床铺是否整齐,生活教师与当班教师做好交接班工作。(生活老师把交接班记录交给当班教师,当班教师检查无疑后生活教师方可离开。)当班教师严格按照服药记录为幼儿服药,组织幼儿饮水、入厕,准备进行第三节教学活动。(15:35—16:05)。

十一、下午点、饮水(15:30—15:50)。

当班教师组织幼儿洗手,生活教师分发点心,配合教师照顾幼儿有秩序的吃点心,当班教师提醒幼儿吃完点心后漱口、洗手、饮水,(接班老师与当班教师做好交接工作)接班教师组织幼儿入厕,准备进行户外活动。

十二、户外游戏活动(16:00—16:40)(同上午)。

区角活动是幼儿在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创设的有限环境中,自由选择以个别或小组的方式自我操作、探索学习,从而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利用已获得的经验和知识表达自己的感受,获得身体、情感、认知及社会性质等方面发展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区角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幼儿园根据本园的自身特点,充分利用一切空间资源、材料,创设了多姿多彩的区角活动环境。如:大班开设的益智区、建构区、美工区、表演区;中班有:图书区、植物角、自然角;小班有:娃娃家、操作区等多种区角。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孩子们自主选择区角进行活动、游戏,他们在这里玩中学,学中玩,区角活动成为孩子不会说话的老师。

教学活动,既提升了幼儿思考问题、自主选择、相互交流和持续探索的能力,又让幼儿在通过与他人合作、学习活动中得到启示和锻炼,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十三、离园(17:20—17:30)。

1、培养幼儿:愉快地离园回家,带好回家用品,有礼貌地同老师、小朋友告别。

2、要求教师:离园前,老师与幼儿进行简短谈话,同他们一起回顾一天生活,表扬好人好事;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和礼貌教育,提醒他们回家的注意事项。离园前检查幼儿仪表是否整洁,提醒幼儿带好回家的用品。离园时,家长接孩子,严格执行接送卡,无卡着一律不准接孩子,除此之外,教师可进行与家长的联系工作,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情况,对未及时接走的孩子应组织适应活动等待家长来接,离园时间,要防止幼儿走失或被不认识的人带走。幼儿离园后,要做好活动室的清洁卫生、关好门窗。

幼儿一日常规教育心得体会

(一)班级常规管理的含义。

常规,顾名思义就是指日常的规则。而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也就是指在以班级为单位的这样一个集体环境中,老师如何帮助和指导孩子建立一定的规则,以保证幼儿在园的日常生活、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等的顺利开展。

(二)班级常规管理的必要性。

在幼儿教育中,“常规教育”是为了实现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目标,让幼儿活泼又有序是常规教育的目的之一,幼儿常规的稳定才能保证幼儿在园健康、活泼的成长。常规看似无形,因为它不象一次教学活动那么凸显成效,其实它无处不在,是保障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常规培养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2.幼儿发展的需要。

俗话说:“三岁看到老。”正说明幼儿期是形成和培养良好素质的最佳时期。幼儿园不仅对幼儿进行教育,也在为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使之为今后的一生打好基础。良好的班级常规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制定班级常规的注意事项。

1.规则的内容要明确且简单易行。规则是一种约束幼儿行为的准则,所以遵守规则的过程也就是幼儿行为规范化的过程。当我们在确定一个规则时,必须考虑这个规则是不是必要的,不必要的规则就意味着对幼儿行为的不合理约束。所选定的规则必须是在充分幼儿现有能力和水平的基础上确定的,幼儿生活经验有限,行为约束力也不强,所以所选规则不应超越至少不能过多超越幼儿的现有水平。

2.规则的内容不应一人包办,对于大年龄阶段的幼儿来说,有些规则可以让他们共同参与制定,以便使更多的人知道规则的重要性、必要性及操作要领。规则制定后要提供给幼儿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活动中明白规则的具体要求,并懂得规则执行的意义。

3.在订立班规时应注意项目不要太多,因为太多的规则会让幼儿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或无所适从,收不到实质性的效果。在执行过程中,教师要公平、守信,多鼓励、少处罚,培养幼儿养成自觉遵守团体规定的习惯。

二、抓好班级常规的具体要素。

(一)对班级幼儿能有全面的了解。

我觉得作为一名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将班级常规带好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对本班幼儿能有全面的了解。因为幼儿之间本身就存在着年龄和生理上的差异性,教师如果能对每个幼儿都能熟悉,了解幼儿的个性和习惯,并结合幼儿的这些特点才能制定出符合本班幼儿发展的常规管理方法。

俗话说得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幼儿良好的常规也是要从幼儿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即从细小处开始,从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做起。这里提到的常规其实是很广泛的,它包括了生活常规、学习常规,而生活常规隐含了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在园的生活习惯、集体规则意识的培养等等,教师都要根据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的内容,有内容、有计划的开展常规管理的工作。

幼儿园一日常规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我们班级三人对《幼儿园一日常规》的学习,有了新认识和理解。

幼儿一日常规很重要,必须严格按照常规要求做好班级卫生消毒,在幼儿入园前做好活动室内外清洁工作及开窗通风。培养好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自觉遵守盥洗规则,进餐时要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不大声讲话,不随便说笑打闹。,保持桌面与地面整洁的良好习惯。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行为习惯的培养,需要有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这方面我们积极及时的和家长反馈孩子在园里的表现,大家一起努力一起进步。

经过一年半的锻炼,我们班的孩子在常规中有了明显的进步,我们应该努力给孩子创造条件,为孩子提供锻炼的机会,在本学期中针对上学期班上常规的不稳定,我们也想了对策,比方说:孩子自己为自己服务,用餐完后自己洗碗,每天有七名值日生为班级做小小的贡献,这样不仅给孩子们锻炼的机会常规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在开学的这一段时间里,我们发现孩子比上学期午睡方面让人头疼,午睡一开始孩子总有说完的话,不能很快入睡,喝水有个别孩子自觉性不强,总要我们老师提醒再提醒。所以这些方面我们一定会讨论找到好的方法,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幼儿常规培养心得体会

每年新生入园,解决幼儿的分离焦虑是教师的重要工作。为了使幼儿尽快熟悉幼儿园,喜欢上幼儿园,我园教师在历年经验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探索与实践,在深入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及家庭状况的基础上,尝试采用幼儿园教育趋于家庭化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标记——第一个属于自己的东西。

我们将认识标记安排在幼儿与家长共同来园熟悉环境的时候。老师事先将每位幼儿的标记制成卡片,由孩子自己选择喜欢的标记图案佩戴胸前。标记成为幼儿来园后第一个属于自己的东西,孩子们非常喜欢。

2、床位、座位自选。

入园幼儿可随意选择小椅子,和自己喜欢的小伙伴坐在一起。对于睡觉床位的选择则尊重家长和小朋友的意愿,将相识幼儿的床铺安排在一起。教师还根据不同幼儿的睡眠习惯,允许幼儿和自己喜欢的物品、玩具一同入睡。

3、小食品的安慰。

年龄小的孩子,用小食品转移其注意力很有效。当孩子哭闹较厉害时,老师将事先准备的小食品分发给他们(量不能多,以免影响正餐),孩子吃着自己平时熟悉的“卡迪娜”等食品时,就像生活在家中一样,一个个喊着:“老师给我,我不哭了。”

1、设立规则明确、要求统一。良好的常规是在不断巩固中建立的,两位老师的要求一定要一致,孩子们就有了标准,如搬椅子的姿势一定要两边手,听到哪种音乐就坐在哪种线条上。

2、要注意自身的演示和行动,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如小班幼儿收玩具,总是随便乱放,玩具筐里的玩具跟什锦菜一样,每一种都有,老师具体提出要求并做示范,不是把玩具全部推倒,而是直接一块一块地拿。幼儿学会轻放的方法后,我再逐步要求幼儿快,并学习收得快的方法:两只手同时收;将几块相同的积木叠在一起收;先收自己面前的,再帮别人收……。

3、要注意常规设立目标的循序渐进。常规培养不能只追求即时效果,如培养幼儿穿脱折叠衣服的常规培养我实施的“序”是这样的。小班上学期的培养目标是:认识自己的衣服和正反,会脱衣服,知道放在固定的地方。小班下学期的培养目标是:在老师帮助下会穿脱衣服,初步学会扣纽扣,初步有放整齐的意识。小班幼儿的生活常规的培养我们提出的要求也是这样的,小班上学期的前半学期:以适应、熟悉为主;后半学期:以初步遵守为主。小班下学期的前半学期:以巩固、提高为主;后半学期:以乐意遵守为主。

4、采用儿歌等艺术形式培养良好的常规。在培养和训练孩子们正确洗手环节中,孩子们不是把先后顺序弄错,就是细节达不到要求。我和孩子们一起编了洗手歌:“吃饭之前要洗手,轻轻拧开水龙头。先把小手打打湿,再用肥皂搓搓手。搓手心,搓手背,甩甩小手真干净。”这样既可让孩子熟练地掌握要领又可把握动作的.先后顺序。

5、不要吝啬表扬和鼓励。我很注重情感教育,经常与孩子谈“爱”,我们把“爱”融进一天活动当中,如吃饭好、睡觉好、来园不哭、有礼貌的孩子,老师经常会说:“宝贝,真乖,老师爱你”。我还注意捕捉幼儿在园一点点的进步,及时在孩子的父母面前表扬他,亲亲他的小脸或摸摸他的头以表示鼓励或奖励小贴贴。

此外,我在幼儿常规培养时经常采用一些游戏的方法,教会孩子怎样做,懂得遵守每条常规的道理。例如:我用木偶表演的方式向孩子介绍一日生活的常规,让孩子多次练习,他们就会做了。良好常规的建立需要我们老师做个有心人,平时加强检查,坚持不懈。

幼儿园教师一日常规培训心得体会

一日常规是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所需要遵守的各种规则。幼儿园一日常规教育是帮助幼儿从家庭生活顺利迈入集体生活,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的重要途径,一日常规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应是发展幼儿内在的自由,以帮助幼儿形成积极主动的纪律意识。幼儿园常规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幼儿在了解幼儿园常规的基础上学会自我控制。通过常规教育可以让幼儿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以及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以及不应该怎样做。同时也有利于老师的工作,以保证教育的一致性和一贯性。那如何对幼儿进行一日常规教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合理的常规,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

由于幼儿年龄小在生理、心理方面发展不成熟,经验能力不足,他们在幼儿园的生活质量与生存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内教养工作综合的质量,尤其是班级保教人员的护理和引导水平。《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第九条“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的要求中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其中明确了良好常规在幼儿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独立解决生活问题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因此建立合理的常规是幼儿一日活动的保证。为幼儿制定常规,并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是保证教养质量的关键。

在制订常规时,一要考虑幼儿的个别差异,同时要从实际出发,针对幼儿的不同年龄和发展水平,因地因时制宜;二要考虑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合理负担;三要考虑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四要考虑应有利于幼儿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培养,为幼儿充分的、自由的活动创设条件;切忌规定过细、限制过多、管得过死、操之过急和一刀切的偏向。

二、利用幼儿模仿能力,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

有的孩子天生活泼、好动,这些孩子虽然性格开朗、爱说、爱跳,给班级带来了生气,但同时又由于他们好动,不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在某些常规行为习惯养成上较欠缺。例如:我要求幼儿每次离开座位前都要把小椅子轻轻推到桌子下面,可总是有许多孩子顺手把椅子一推,使桌子、椅子互相碰撞,发出很大的响声,根本没有达到“轻轻”的要求,我强调了多次,效果也不是很好。我就利用幼儿时期模仿能力特别强这个特点,每次都拿一把小椅子用很夸张的动作轻轻把它推到桌子下面并且嘴里还要说一声:轻轻,然后才让幼儿放小椅子。人们常说:孩子是教师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孩子们的“监控”之中,来不得半点虚假,就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慢慢地,班里再也没有出现乱放、乱推小椅子的现象,幼儿都是很自觉地用夸张的动作轻轻把椅子推到桌子下面。还有不随手扔垃圾、和幼儿说话也要讲礼貌等等细节都是如此,要求孩子做到的,老师首先做到,要求孩子不做的,老师一定首先不做。

的要求,要求教师严格按照规范中规定认真完成好每项工作。学习了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使我体会到,在一日活动中,常规教育是幼儿德育中的重要内容,常规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及幼儿的健康成长,所以加强幼儿的常规教育和有效的常规教育方法是十分重要的。我的体会如下,与大家共勉:

一: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做好幼儿的榜样。幼儿的眼睛是反映教师行为的镜子。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时,要求幼儿做到的,作为教师自己必须首先做到。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孩子起表率作用,以良好的行为去影响幼儿,激励幼儿。(如:拿东西时轻拿轻放、轻声细语与幼儿交谈、不随意斥责幼儿等等,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

二:在常规建立时,首先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老师不能长期以“领导者”、“指挥者”的身份自居,而是要从这个宝座上走下来,从根深蒂固的“师道尊严”的束缚中走出来,不要板着面孔“发圣旨”,给孩子以平等、公平、合理的受教育环境。使孩子在一个平等融洽的环境中去学习。

三:在一日活动中,也要注重孩子的常规培养。

1、在生活常规方面:

生活常规包括幼儿一日生活中所有细节的规则培养。例如:盥洗的常规要求包括正确的洗手方法和大小的需要遵守的规则;并鼓励提醒幼儿按时喝水,在运动后还要即使的喝水以补充体内的水份等。进餐的常规要求包括饭前的准备(消毒、洗手等);吃饭时不挑食、细嚼慢咽、安静进餐等;指导幼儿正确使用餐具及饭后的擦嘴、散步等。睡眠的常规要求幼儿能自觉地入睡,让幼儿养成正确的睡姿及良好的睡眠习惯,不蒙头、不吃手等。总之,不论是幼儿园的老生还是刚入园的新生,常规习惯的培养都要在新学期开始初期对幼儿进行强化的训练和加强。

2、学习常规:

学习常规是指对幼儿学习习惯的培养,包括书写习惯、阅读习惯、集体活动常规要求等。如培养幼儿注意力集中,认真倾听他人说话等习惯,这些习惯一定要在小中班时期培养好,否则到了大班再亡羊补牢,就会事倍功半。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时,班内的两个老师之间要经常沟通、交流。一起制定符合本班的常规教育计划,并达成统一要求,避免造成幼儿的常规混乱。四:培养幼儿的常规,关键在于"培养"两个字。教师的责任是教孩子按照可以接受的行为标准来行动,班级常规的建立应由教师规定转变为教师引领下幼儿自发讨论、合作为主的民主制定。常规的功能应由限制幼儿活动,方便教师管理为目的转变为支持和引发幼儿不错的活动,促进幼发展为目的。常规中的师幼关系应由管与被管转变为和谐、轻松的"大朋友"、"小朋友"关系。常规的培养应由园内延伸到家庭,家长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各项常规的培养及良好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日之功,不能靠一时一会儿、一天半天就能形成的,需要幼儿园教师长期的指导及训练,以及家长的密切配合。

一、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的重要性。

(一)班级常规管理的含义。

常规,顾名思义就是指日常的规则。而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也就是指在以班级为单位的这样一个集体环境中,老师如何帮助和指导孩子建立一定的规则,以保证幼儿在园的日常生活、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等的顺利开展。

(二)班级常规管理的必要性。

1.幼儿教育的需要。

在幼儿教育中,“常规教育”是为了实现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目标,让幼儿活泼又有序是常规教育的目的之一,幼儿常规的稳定才能保证幼儿在园健康、活泼的成长。常规看似无形,因为它不象一次教学活动那么凸显成效,其实它无处不在,是保障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常规培养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2.幼儿发展的需要。

俗话说:“三岁看到老。”正说明幼儿期是形成和培养良好素质的最佳时期。幼儿园不仅对幼儿进行教育,也在为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使之为今后的一生打好基础。良好的班级常规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制定班级常规的注意事项。

1.规则的内容要明确且简单易行。规则是一种约束幼儿行为的准则,所以遵守规则的过程也就是幼儿行为规范化的过程。当我们在确定一个规则时,必须考虑这个规则是不是必要的,不必要的规则就意味着对幼儿行为的不合理约束。所选定的规则必须是在充分幼儿现有能力和水平的基础上确定的,幼儿生活经验有限,行为约束力也不强,所以所选规则不应超越至少不能过多超越幼儿的现有水平。

2.规则的内容不应一人包办,对于大年龄阶段的幼儿来说,有些规则可以让他们共同参与制定,以便使更多的人知道规则的重要性、必要性及操作要领。规则制定后要提供给幼儿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活动中明白规则的具体要求,并懂得规则执行的意义。

3.在订立班规时应注意项目不要太多,因为太多的规则会让幼儿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或无所适从,收不到实质性的效果。在执行过程中,教师要公平、守信,多鼓励、少处罚,培养幼儿养成自觉遵守团体规定的习惯。

二、抓好班级常规的具体要素。

(一)对班级幼儿能有全面的了解。

我觉得作为一名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将班级常规带好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对本班幼儿能有全面的了解。因为幼儿之间本身就存在着年龄和生理上的差异性,教师如果能对每个幼儿都能熟悉,了解幼儿的个性和习惯,并结合幼儿的这些特点才能制定出符合本班幼儿发展的常规管理方法。

(二)常规教育要日常抓,抓日常。

俗话说得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幼儿良好的常规也是要从幼儿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即从细小处开始,从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做起。这里提到的常规其实是很广泛的,它包括了生活常规、学习常规,而生活常规隐含了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在园的生活习惯、集体规则意识的培养等等,教师都要根据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的内容,有内容、有计划的开展常规管理的工作。

幼儿一日常规教育心得体会

(一)有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

叶圣陶先生也说过:“好习惯的养成,一辈子受用;坏习惯的养成,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可见良好习惯的养成的重要性。幼儿心理发展的特征和品质是在与人们的交往,以及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和形成的,环境对幼儿规则意识和行为的形成,比其他年龄阶段有着更重要的作用。古语云: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大量的例子表明:学前期是幼儿接受熏陶,形成良好品德和培养个性、习惯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他们容易接受外界各种刺激和教育影响。如我们幼儿园小朋友每天入园洗手,我们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知道洗手的方法及洗手时的安全要求,同时在水池墙上贴有洗手的顺序图。每次洗手时保育员老师会在盥洗室中提醒幼儿洗手的方法和注意安全,并从旁保护幼儿。久而久之,幼儿就形成了洗手时,不玩水,不拥挤的习惯。

(二)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通过常规教育可以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环境、帮助幼儿学习在集体中生活、维持班级活动的秩序,还可以激发良好的情绪,促进幼儿对生活及社会知识技能的掌握,增强行为的目的性、意识性,发展自律能力,学习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形成。由于常规教育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渗透在幼儿园教育的方方面面,因此幼儿园一日活动良好常规的建立,不仅是幼儿园保教工作的需要,更是促进幼儿自身发展的需要。

幼儿园一日常规教育是帮助幼儿从家庭生活顺利迈入集体生活,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的重要途径,一日常规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应是发展幼儿内在的自由,以帮助幼儿形成积极主动的纪律意识。幼儿园一日常规教育是幼儿园保教工作的重点,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幼儿园常规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常规的触角遍及幼儿园教育的方方面面,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儿童在幼儿园的生活质量。

(三)有利于维持班级活动的秩序。

一个班的常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幼儿无法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师也在组织各环节活动中要分散精力去维持秩序而影响活动的质量,所以,常规培养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浅谈幼儿常规培养心得体会

幼儿期是人生最关键的发展阶段之一,对于幼儿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而幼儿常规培养是熏陶幼儿良好的习惯和行为的一种方式。幼儿常规培养包括起床、穿衣、刷牙、洗脸、吃饭、午休、洗手等等。这些日常活动不仅可以让幼儿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还可以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和自理能力,为他们建立起健康、有序的生活规律。

第二段:培养幼儿的起床习惯(200字)。

作为幼儿常规培养的第一步,培养起床习惯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通过早睡早起的养成,让幼儿在每天固定的时间起床。这样的起床习惯不仅可以让幼儿保持旺盛的精力,还可以让他们养成严格的作息时间,为后续的学习、游戏等活动提供保障。

第三段:培养幼儿的个人卫生习惯(200字)。

幼儿期是培养个人卫生习惯的关键时期。刷牙、洗脸、洗手等都是幼儿个人卫生的重要环节。在培养幼儿个人卫生习惯时,我们应该注重教育幼儿正确的卫生常识,如牙齿的清洁方式、饭后及时洗手等等。同时,我们要给予幼儿正确的示范和耐心的引导,培养他们自主自律的意识,让他们主动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第四段:培养幼儿的良好饮食习惯(200字)。

饮食习惯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保证幼儿的营养均衡,预防各种疾病。我们应该教育幼儿多吃蔬菜水果,少吃糖类和高脂肪食物,保持饮食的多样化和适度。同时,我们还可以和幼儿一起制定饮食规定,培养他们自我约束的意识,让他们在吃饭的时候按照规定的量食用,避免暴饮暴食和挑食的习惯。

通过幼儿常规培养,我们不仅可以让幼儿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还可以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和自理能力。在培养幼儿常规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教育幼儿正确的卫生常识、饮食知识和作息时间,同时给予他们正确的示范和耐心的引导。通过这样的培养,幼儿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工作和人际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幼儿常规培养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以真正实现幼儿全面发展的目标。

如何培养幼儿一日常规

为什么小班的常规管理如此的重要?因为,小班是幼儿跨入集体生活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进行常规教育的关键期,其一,幼儿入小班改变了生活环境,在新的环境中建立新的规则,培养习惯相对容易;其二,小班幼儿无论在生理、心理上都处于个体发展的低级阶段,在品德教育上处于他律时期,这一年龄特点决定了教师进行常规管理的有利条件,并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其三,小班常规建立好了,为以后中班、大班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如何进行小班常规管理工作

(一)小班的生活常规管理

1.打好开学工作的第一仗。新学期开学是小班工作最为重要,也是最为辛苦的一个阶段,但是,只要班上的老师齐心协力,找到工作的突破口,就会迎刃而解。为什么这样说呢?一般情况下,通常小班的孩子入园时会哭闹不止,轻微的一般是一周左右,严重的一般是二至三周,甚至个别特殊的有一个月左右。孩子在教室里面哭,有的婆婆、妈妈在教室外面哭,甚至有的家长敲门,要求进来给孩子喂饭,总之,家长们送孩子入园时站在教室外久久不肯离去,面对这样的一群孩子和家长,应该这样做的。首先,孩子来一个抱一个,不要家长进教室,尽管家长不理解,过后一段时间再给家长解释;然后,第一周的头三天,不给孩子编固定的座位,孩子们肯定会到处乱跑,第四天开始,把跑的孩子,不愿坐座位的孩子哄他上座位,就连哭的孩子也是这样,使孩子心中形成一个影象,要坐座位。

2.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规习惯,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的简单的管理。小班幼儿第一次离开家庭,来到幼儿园,一方面有些胆怯,另一方面又要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习惯,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作为教师首先就要更新自己的观念,我们教师应该抛弃以前那种将幼儿视为成人的客观附属物或“小大人”的观念,应树立科学儿童观。即儿童身心各方面都需要合理地照顾和保护,儿童应有主动、自由和充分活动的权力,儿童在体、智、德、美等各方面应该协调发展。教师应该是幼儿健康和安全的保护者,是幼儿全面发展的引导者,既不能把幼儿看成是“小大人”,也不能事事包办代替,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众所周之,现在的家庭几乎都是四个大人围着一个小孩转,有的甚至还有保姆,所以,幼儿在生活自理上很差,有的可以说是一点也不会。因此,盥洗、解便、进餐、午睡等环节就成为小班教师工作的难点,同时也是生活常规建立的关键环节。怎样突破这些难点,可以采取了以下的几种方法:

a、示范、模仿法。在运用这一方法时,改变以往单一说教的形式,以及“不准这样”“不准那样”的戒律,采用有趣的教育方法,让幼儿在看看做做中主动、自觉地学习。如在学习折餐巾的常规时,可采用“变魔术”的形式,先教幼儿擦完嘴巴后,再将正方形的毛巾变成长条形。请幼儿模仿教师的做法,一会儿就学会了折餐巾。再如,在进行点名这一常规上和晨间入园时,请能力比较强的幼儿做示范,其他幼儿模仿他的做法,既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又培养了幼儿互相帮助的精神。这样,幼儿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就很容易掌握一些生活常规。

b、儿歌的妙用。儿歌是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一种体裁,极其短小精悍,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记,在对儿童进行生活常规时,经常使用儿歌来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帮助幼儿掌握生活常规的要领。在洗手的时候,可边教幼儿一边洗一边念儿歌:“小朋友,来洗手,洗手先要挽袖口,洗手心,洗手背,洗手缝,洗手腕,看谁洗得最干净。”洗脸时念儿歌:“小毛巾,对着揪,扯平放在手里头。洗眼睛,洗嘴巴,洗洗脸,最后洗臭鼻子,看谁洗得最干净。”这样幼儿在不知不觉之中根据儿歌引导的步骤完成了洗手、洗脸的任务。

在吃饭前,可利用餐前的时间,给幼儿念儿歌:“白米饭,香喷喷,右手拿好勺子,左手扶助小碗,大口大口吃饭饭,看谁吃得最快。”总而言之,教师可根据幼儿的情况和各环节的情况,随机地编念一些儿歌,来帮助幼儿掌握常规环节。

《如何培养幼儿一日常规》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