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细节生活故事(精选18篇)

时间:2023-12-14 23:47:44 作者:MJ笔神

优秀作文要能够打动读者,引发共鸣,给人以启示和思考。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作文的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我的抗疫生活故事作文

愿春来,灼灼百花开!

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声。

多美好的春景,可我们却只能透过窗子感受那细碎的春光。2020年,被寄予众望的一年,还没来得及将灯笼高挂,还没来得及久别过后的长谈,还没来得及感受春节的热闹。疫情,就像是一个黑色的帐幕把一切都遮的干干净净。落寞,寂静,那热闹的街巷空空荡荡。

电视机里仍在报道疫情实时状况,看着那片红色越来越大心中的恐惧越来越剧烈,难道真的没有办法了吗。我出生在2003年,那时候非典肆意,十七年后的今天我又遇到了冠状肺炎我还没感受青春的美好,还没见识祖国的五岳三山,还没看到绚烂的极光。对未来美好的期望,随着确诊病历的增高一点一点熄灭。嘀嗒,嘀嗒,钟表的声音格外清晰,这个夜晚怎么如此漫长。叮,手机屏幕亮起了微弱的光,一条新闻推送出现在眼前“钟南山再度前往一线作战”。

添了一份安宁。读完新闻,焦躁的心安静下来。为什么?因为基辛格说的那句话——中国人总是被他们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身患渐冻症仍然坚守一线的院长张定宇,卖爆米花五十年攒的两万五千元全部捐赠的老人陈淑兰,放下东西就走的青年,抱着存钱罐来捐钱的孩童,为了治病救人剪去长发的女护士。这一切的一切都给这场战疫的胜利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是啊,我是还没有感受青春的美好可是“青年当有上青天,揽明月的逸志也应有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意气更应有十年饮冰难凉热血的毅力”正如习总书记所说青年应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中国这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国家正在经历一场光明的战斗,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应该相信我们的国家,听国家的组织安心在家,通过网络授课接受知识,你知道你现在的安定是那些在一线奋斗的医护工作者用生命换来的,呆在家中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些人永远呆在了2020。

我不再惧怕了,因为我知道我们的英雄正在保护我们,我看到了黑色帐幕下的光,看到了战胜疫情的希望。在灾难中成长,直面挫折,奋勇前行。

我的抗疫生活故事作文

公元2019年末,武汉突发新型冠状病毒并快速蔓延。与此同时,国家立即启动防控预警,一时间针对疫情的“战斗”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在对抗病毒的背后是无数的温暖,挡在病毒之前的是中国脊梁。

2020年这个春节,注定是个不平凡春节。在举国同庆,共度佳节之际,新型冠状病毒悄然肆虐。病毒潜伏期之长,传播速度之快,令国人措手不及。以武汉为中心,病毒呈辐射状散播,人心惶惶,惴惴不安。

但很快,政府采取了行动,“火神山”医院的建设是不容忽视的一大壮举。正值大年三十团圆之际,无数个正同家人团聚的建设者们,在接到抢建任务后毅然“戎装出征”。因为他们明白:他们所要守护的不仅仅是家人,还有与病毒抗争的中国同胞。在这个本该团聚的日子,他们放弃了小家,为了“大家”奔赴“战场”。他们分秒必争,与病毒赛跑。施工现场,一个个忙碌的身影,他们用挥动着胳膊、力量的血肉之躯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盒饭是“年夜饭”,纯净水是“团圆酒”。正是有了这些建设者们,战斗在一线的白衣天使才有了安全的保障,成百上千的病患才坚定了与病毒抗争的信心。

伟大的中华民族不只一次遭遇此等困境,也不只一次有无数中华儿女挺身而出,为国奉献!“小汤山”只是一座医院,但“小汤山”精神却像“长征精神”“女排精神”一样,点亮了中国薪火。义工们以行动诠释了团结,患者以意志坚定了信念,他们用一己之力、无私奉献,共同筑就抗击病毒的“坚固长城”,这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病魔虽然冷酷无情,但总有开拓者为我们披荆斩棘。黑夜虽然漫长可怖,但总有星光为我们照亮前路。我们要让“小汤山”精神将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传承,伟大复兴中的泱泱大国一定会平稳行走于康庄大道!

生活随笔故事:奠我的岳母

法定的假期只有最后一天了。虽然长假与我目前无固定工作的生活无关,但与很多跟我相关的人有密切关联,间接地便影响到我生活的正常化。回家休假的都匆匆而来匆匆而去,一阵风似吹得我忙而乱,再转眼人去楼空家里又恢复到悄无声息。我便手捧一本书闲闲地坐在沙发上。估计最近生活可能有点变动,以后出门时间有限,一跃而起,拿起手机便开始给好友木木拔电话。一首流行音乐奔腾而出,我情不自禁陶醉在旋律中。随后突起一声“亲爱的”压倒一切音量,浪浪地袭来,一梦未醒又入梦。典型小女人的病态眩晕。

自己一直以男儿自居,以为够爽快干脆,今日才知也不过是一个忸怩作态的主。明明想约别人,又怕遭拒绝,手握电话言不由衷天上地下胡扯,终未切入主题,自然弄得木木大小姐一头雾水。好在那丫头也不是榆木疙瘩,聪慧的笔杆,聪灵的头脑,特善解人意一尤物。加之又是一煸情高手,黑带九段久经沙场,只用一个小脚趾便猜出了我的贼意何在。我只有窃笑的份,便乘机约下了相会地点,一切从简冲出门。

上次见一个朋友,他说四十的女人还素面朝天,勇气可佳,话的含义不言而喻。后来一直不知是该为悦己者容,还是该为自己简单乐,被这个问题所困挠。本是一个随意之人,怎么痛快怎么过,又怎么能为了别人的喜与乐而折腾自己?可面目可憎招摇过市听说这是对他人的不尊重,也影响到市容市景,天长日久更会降低他人的审美情趣,这样好象罪过大了点儿。但要尊重了别人,想想实在为难了自己,每天对着镜子自画,有点欲盖弥彰的犯罪感。对镜自怜太久,便有了对时光的幽怨。而顷刻间换一个加工后的光彩照人的面孔,最爱自欺欺人的女人们,顾镜相怜久了大有可能变成自恋狂的倾向。我虽不大镜前弄姿,但也因常常不经意间的某些行为早被女儿冠了一顶自恋狂的帽子,哪敢再胡作非为。而天生脆弱的神经,恐怕也经不住一把水洗后的斑斓真相。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每天真实闯世界,习惯成自然到熟视无睹,哪管路人承受多少?,我不招谁惹谁,自然理直气壮,有道勇者无畏。所以,匆匆去茶楼一样素面素心涛声仍旧前往。

茶楼不仅仅是喝茶,走进去,大厅里已坐满了人,吆三喝四全是打牌的。找两个临窗的座位,坐下才知是十三号。电话告之所约之人。“你这家伙,13号位也坐。”哑然。没想到这乡下丫头,还有西方迷信思想。没学来西方的开放,写三个臭字,看了半箩筐臭书,倒西化在鸡毛蒜皮的生活细节范畴中,可喜可贺。爱她,就是这理由,邪乎。我一蹦三丈高换位,才知没有十四号。西式茶楼,中式文化,服务本地大众,当然得以本地生活习俗为重。14在中国千年文化中不是一个招人喜爱的数字,谐音造就它地位的不公。我只能尊重,宁缺勿乱,稳坐15号,看今日两女子中西合璧。

刚坐没一会,走进一个探头探脑戴眼镜的女人。寻人时的贼头贼脑有点不似她的行事作风,就在一转头时发现鬼笑的我,马上露出了本来面目。手指一伸,两妖孽同时打回了原形,主黑白两道。女人聊天天马行空,不作边际,是那种事后想想,具体什么也没有的空泛。她们却乐此不疲,要的就是那种感觉。女人典型的消遣派风格,不在做了什么,说了什么。男人们喜欢追究事物的意义何在,价值何在,为了什么,这全是狗屁。上天看世上的事都被男人逼到了胡同,少了许多浪漫回旋的美好,所以,才制造了女人的幻想来迷盖世事真相的丑陋。女人更注重今天用什么方式,让自己开心了,她们更深层懂得生活的真谛,简单才是好。

两个臭味相投的女人海聊,妙趣横生,东拉西扯,最后主题喜怒哀乐皆男人。木木鬼头鬼脑对我说着:“昨日遇一帅哥,特性感,让本小姐凡心大动。

全世界人都色,唉,我也一样未免俗啊。”我当然是哈哈大笑,她那厮,也是色心大色胆无的主。现在盛产帅哥,幸喜她一近视眼,不然天天在街上哈拉子泗流,市民遭灾。想想她所作所为也合情合理,自古才子多风流,才女也是多情种,她岂能超凡?顺便偷偷检视了一下自己的德行,也是看到这个世界的异色,细胞活动量大增,心跳速度大升的多色女人,却没勇气承认。此处她胜一筹,年轻无畏,才色兼备,我不得不佩服,这就是才女与市姑的区别。满世界的人大骂男人色鬼,色狼,其实哪个女人不色?色乃爱美之心也属人之常情。

女人色时丝毫不逊色于男人,可谓更复杂千万倍。即要养眼养心悦情悦趣,又装到看时欲语还休,走时欲罢不能,爱时欲跃欲试。她们色的范围广到男人女人照单全收。色女人,看美女的飘然而过,让她们痴痴的是那名牌的服装,那高雅的气质,那无可挑剔的脸蛋。“啧啧”两下,当然心中不免酸酸,然后很多人会留下“哼!有什么了不起”的嫉妒。忽拉一下,大部分的女人会走进满街效仿得清一色的队伍里,再自以为风姿绰约地晃荡在人流中。城市一条情色的河流,女人主宰了它色彩的主题和导向。在色这个特殊的主题上,男人的大胆和直接征服性占了主风。他们如贪娈的而无定向的孩子一样,要有声有色的生活来点缀。深韵游戏内涵活色才生香。

当然,正常值下,女人色男人的可能性大得多。有个哲学家说过:“男人是原始动物,女人是感性动物”,这话对与不对不用深究。但就爱美而言,男人绝对不敢与女人pk。既然女人爱一切美丽的东西,自然不会只停留在物体,当然还包括海一样复杂而生动的异性人类。女人最可爱在于她们,能将凡心掩饰得天衣无缝。直面真实的勇气虽略逊于男人,这样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效果意想不到倒让一切情爱升华到登峰造极。两无聊之女人,喝着下午茶,聊男聊女,一边不约而同对整个茶楼扫描一遍,一边禁不住哈哈大笑,两眼贼亮。常常在聊到某处不谋而合时,疯狂地拍着双手,大叫“正是,正是!”,大有英雄所见略同之慨。正是兴奋不已,手机突然不合时宜地响起来。木木动作优雅地淘出手机,里面传来她老公的声音,才知在同一茶楼。慌忙站起来,远处一胖胖的帅哥正在大堂作搜索状。刚刚还意气风发,江山唯我独尊的德性,此时荡然无存,一付小女人态迎面而去。女人飞得天高,老公那根丝线根本不用拉,就屁颠屁颠下凡尘。世界还真小,幸得我不是她裙下的蓝调男人,不然大事不妙。

我看着她携夫惭惭远去,背影充满玄幻。不知乃何方千年狐妖变身,一下午让我迷失在她的风情里,晓梦不思归。

本文作者:张峥嵘(微信公众号:草根叙事)。

我的生活故事读后感

刚满周岁那年,一天傍晚,母亲趁太阳西下以前,放了一盆热水为擦洗身子。可是,当母亲自浴盆把抱了起来,放在膝盖上,正想拿条大毛巾替她包裹身子的时候,的目光,突然被地板上摇晃不定的树影给吸引了过去。她好奇地看著,看得很入神,眼珠子动也不动一下,而且还忍不住伸长小手扑了过去,好像非得揪住它不可。

当时,母亲虽然已经注意到海伦凯勒的眼神,但是看在母亲的眼里,树影不过是平常又自然的现象,没什n好大惊小怪的。所以,她万万没有想到海伦凯勒会使出这n原劲儿往前倾,结果不小心一溜手,竟让海伦凯勒滑倒在地,哇哇大哭个不停。母亲知道女儿受了惊吓,飞快地将海伦凯勒搂进怀里,连哄带骗了好一阵子,海伦凯勒才安静了下来。

的婴儿,应该是懵懵懂懂的,对什n事情都没有企图深入了解的倾向,可是海伦凯勒却别有细腻的之思,甚至於想用自己的肢体去感受变化的奇妙。当然,跟大人比起来,海伦凯勒的表现并不成熟,如果跟其他的婴孩相比,可就不能不算特殊了。

而为人父母的,能幸运地生下一个天赋优异的小孩,当然是得意洋洋罗!每逢亲朋好友到家里做客,不谈起女儿也就罢了,一旦话题转到海伦凯勒身上,母亲心满意足的喜悦,就会自然而然地从言谈中流露了出来。

但是这份喜悦到底能持续多久呢?当父母亲正兴高鸟烈畅谈海伦凯勒美好未来的当儿,海伦凯勒却莫名其妙生了一场大病,这场大病不但夺走了父母心中的希望,更使海伦凯勒变成一个看不见、也听不见的小女孩。

可怜的海伦凯勒,该如何去面对一个没有光线,没有声音的世界呢?这真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通常教育一个五官健全的孩子,已经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了,更何况海伦凯勒又瞎又聋!也许,父母亲他们可以猜测、也可以想像海伦凯勒的心情,但是他们绝对无法体会,就如同海伦凯勒无法体会正常人的生活一样,他们真的无从体会。

起先,父母亲采用实验的方法,一次又一次地尝试,虽然他们失败过无数次,但是日子久了,也摸索出不少要领,他们除了被动地猜想海伦凯勒的,有时也教导海伦凯勒凭藉肢体动作,表达喜怒哀乐。

另外,海伦凯勒也学习运用触觉去感受周遭的事事物物。就这样一点一的累积,四、五年以后,大凡孩子们用眼睛、耳朵能感受的,海伦凯勒都能以触摸的方式领略。只是父母亲不是残障教育的专家,所以海伦凯勒学到的肢体语言,只有父母才看得懂,至於外人可就很难说了。

向来关心女儿的父母亲,也一直挂心这个问题,尤其他们想到自己终有年老体衰的一天,到时候要是海伦凯勒仍然不能跟外人沟通,那海伦凯勒往后的遭遇,将是非常悲惨的。於是,在海伦凯勒七岁那年,他们从外地请来一位受过专门训练的老师。

老师跟海伦凯勒很投缘,她们认识没有几天就相处融洽,而且海伦凯勒还从老师那里学会了认字。

一天,老师在海伦凯勒的手心写了「水」这个字,海伦凯勒不知怎n搞的,总是没法子记下来。老师知道海伦凯勒的困难处在哪儿,她带著海伦凯勒走到喷水池边,要海伦凯勒把小手放在喷水孔下,让清凉的泉水溅溢在海伦凯勒的手上。接著,苏利文老师又在海伦凯勒的手心,写下「水」这个字,从此海伦凯勒就牢牢记住了,再也不会搞不清楚。

不过,苏利文老师认为,光是懂得认字而说不出话来,仍然不方便沟通。可是,从小又聋又瞎的海伦凯勒,一来听不见别人说话的声音,二来看不见别人说话的嘴型,所以,尽管她不是不能说话的哑巴,却也没法子说话。

为了克服这个困难,苏利文老师替海伦凯勒找了一位专家,教导她利用双手去感受别人说话时嘴型的变化,以及鼻腔吸气、吐气的不同,来学习发音。当然,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不过,海伦凯勒还是做到了。盲人作家海伦凯勒,除了突破障碍学会说话,更奉献自己的一生,四处为残障人士演讲,鼓励他们肯定自己,立志做一个残而不废的人。海伦凯勒这份爱心,不但给予残障人士十足的信心,更激起各国人士正视残障福利,纷纷设立服务机构,辅助他们健康快乐的过生活。

生活随笔故事:奠我的岳母

20的10月16日,母亲被宁夏附属医院肿瘤科确诊为食道癌中晚期,手中捧着那份诊断书,我们兄妹四人大脑没有了思维,甚至忘记了流泪,仿佛天空没有太阳和月亮,世间所有的事物停滞了,为什么苍天对我们这么不公平。面对无情的病魔我们决定陪同母亲一起向困难挑战,征求医生的意见安排母亲住院治疗。让我无法接受的是母亲住进医院的心态,我们事先没有告诉母亲实情,当母亲看到同病房的病友都在化疗和放疗,她微笑着问我们“你们要告诉我是什么病,我还有很多事要做,不能留下遗憾。”我拉着母亲的手告诉她,“你和她们不一样,你是心脏的问题,调理一段时间就可以出院了”。母亲态度很坚决的说,“肯定是癌症,那我也不怕,人生就是轮回,有生有死,你们不能瞒着我。”无奈之下,我们告诉了母亲实情,可是,我们的母亲没有一丝的痛苦和悲伤。她按照医院的诊断方案,做完了25次的放疗,做放疗的这些日子,她不让儿女们陪伴,自己每天下午坐在放疗室耐心的等待,遇到等得不耐烦的病人,给医生发牢骚,和医生吵架的现象,她总是耐心的劝说病友,还把排到自己的位置让给别人,母亲用自己的乐观和坚强感染着身边的病友。

母亲说她有两个心愿在她的有生之年必须完成:一个是要再一次到北京,感受故乡之情;另一个是到普陀山。年11月26日,我和小弟带着母亲踏上了飞往北京的飞机,登上飞机的那一刻,母亲已完全忘记自己是一个癌症患者,她好像是一个即将回家的孩子一样,满心的欢喜和快乐布满了她的脸庞,当飞机在北京上空即将降落时,母亲流泪了,她回忆在1982年那个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年代里,跟随大姨、大舅坐火车到北京要倒好几次站才行,如今,坐着飞机2个小时就到了,母亲的内心是感慨的。在北京给母亲看病的日子里,一想到母亲也许是最后一次能见到她的亲人,我的内心无比悲痛。但是,病痛的折磨没有让乐观的母亲呈现出丝毫的忧伤,我们乘坐高铁一路艰辛来到母亲向往的佛教圣地———普陀山:当看到宏伟壮观的观音像,母亲肃然起敬,那天天空做美,天气晴朗,整个寺院在蓝天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庄严,漫步在紫竹林和百步沙,母亲仿佛置身于另外一个世界。

母亲性格豁达开朗,在得病一年的时间里,病情几乎稳定。10月中旬,母亲总是咳嗽,忐忑的我们再次带母亲到医院复查,而复查的结果是癌细胞已经大面积转移到肺部,导致母亲的心肺功能很差,医生告诉我,母亲可能只有三个月的时间了。三个月,我们还能为母亲做些什么?!两个弟弟,每天不分昼夜陪伴在身边。那天是星期五,母亲由于疼痛难忍,第一次泪流满面的看着四个孩子,母亲拉着我的手说“如果我走了,我可怜的孩子没有妈妈了,谁去疼你们?”我们拉着母亲的手,泪流不止,那一刻,我多想告诉妈妈:“您不能离开我们,我们已经没有了父亲,不能再失去您,不能让我们从此变成孤儿”。

2月14日,仿佛就是昨天,父亲因突发脑梗死,失去了语言功能,插着胃管和尿管,像植物人一样躺在病床半年,母亲在我们面前没有流泪,每天总是面带微笑的服侍在父亲的身边,20的8月3日10时55分父亲永远的离开了我们。离开时一向坚强的父亲拉着我们的手说:“要照顾好你们的妈妈。”

每过一分钟,母亲的生命就会耗尽一分钟。我们强忍着心中的泪水,开始和时间赛跑,两个弟弟忘记了白天和黑夜陪伴母亲,我和妹妹加班加点做好手中的工作,抽出所有可以利用的时间,回去安慰母亲、照顾母亲。

1月26日下午18:20分,我们最亲爱的母亲带着对人生的最美好的向往,带着对儿女的无限眷恋,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亲爱的母亲,我们再也听不到您的声音,再也接不到您和父亲打来的电话、再也吃不到您亲手为我们做的端午粽子……母亲,您总是懂得我们爱吃什么,您包粽子的细心和开心让女儿懂得,做事情要用心做,任何一件事情只要用心做,结果都是很完美的。亲爱的父母双亲,您们团聚了,可您们留给儿女的只有那份沉痛的思念。

腊月初八的早晨,漫天的大雪洒满了大地,兄妹四人怀着悲痛的心情,用宽大的门板将母亲的遗体抬回到老宅子。屋外大雪纷飞,屋内寒冷如冰。我们看着母亲的被放入永远属于她的房子,那份悲凉就像天空飘洒的雪花,不知要飘向何方。那一夜,我又梦到母亲回来了:那么的慈祥,那么温暖。可我醒来看到只是一道白墙。

母亲是在北京出生的,生于1950年,月日不详。在母亲出生8个月的时候,姥爷因突发心脏病不幸离世。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姥姥因没有固定的收入,无力抚养三个未成年的孩子。为生活所迫,他们放弃了那个曾经多少人朝思梦想的北京,于1956年迁居甘肃,落户于叶盛哈村(现属宁夏)。

1956年,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朴素简单,对于他们外来户来说,没有房子、没有吃的,所有的生活来源都是依靠当地老百姓的救济和帮助。舅舅当时是华北师范毕业的学生,被安排到当地的一所小学任教,而大姨和母亲年龄尚小,不能从事劳动生产。家庭所有的开支仅靠舅舅那点微薄的收入。母亲记事起,就懂得帮助姥姥料理家务。那是个缺吃少穿的艰苦年代,生活条件极其简陋,只有按照生产队队长的安排,完成当天的生产任务,才能记工分,有了工分,才能分上米面,分来的米面还不一定满足家人的温饱。幼小的母亲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除了在生产队上干农活,还要帮着姥姥和舅妈料理家务。从小懂事而又孝顺的母亲,她看到了贫穷带来的自卑,亲身感受到贫穷给生活带来的痛苦。日子一天天在过,母亲也一天天在长大,舅舅也成了家,娶到了年青而又漂亮的舅妈。舅妈的贤惠、善良,让母亲感受到家中有一个贤惠、能干的媳妇,这个家庭会日新月异。

1970年,母亲在舅舅、舅妈的操办下,嫁给同村的张氏家庭,也就是我们的父亲。父亲家中有8个孩子,父亲排行老二,他和三叔是双胞胎。这样的家庭,虽说人多,可是吃饭的人也多,母亲每次只吃一点后就说吃饱了,把省下来的粮食分给全家吃。极度的穷困并没有让母亲退缩,因为过早的面对家庭的重担,我们的母亲在这个家庭里,更是聪明、能干。

1971年,我出生了。母亲曾经讲过,因为吃不饱肚子,出生后的我很瘦小,身体也不是太好。母亲为了挣工分,总是把襁褓中的我扔在炕头上。到两岁的时候,害怕孩子摔到地上,就用绳子绑着腰部拴到窗格上。我无法想象,母亲和父亲在那个岁月里,是怎么把我们四个孩子抚养长大的。幼年的我,只记得母亲每天晚上点着煤油灯坐在昏暗的灯光下挫葽子(农村捆麦子用的绳子),一坐就是一晚上,第二天将几百个葽子拿到集市上卖。同时,为了让孩子吃上一顿大米饭,母亲总是把割倒的稻子拿回家,再用手把稻粒剥下来,给孩子们做饭。没有亲身感受到的人是不会体会到其中的辛酸的。

1978年,改革了,母亲也伴随着春天的歌声,开始了发家致富的新计划。

1983年,父亲和三叔联合在大坝车站附近开了沙场,母亲白天去给沙场的工人做饭,晚上便会骑着那台永久牌的自行车回家照顾孩子,母亲是个比较喜欢干净的人,回到家,无论多么劳累,总是要把家里收拾得一尘不染,然后再给孩子们做饭,而我们四个孩子当时在我们那个村,应该算是各方面条件比较优越的。也就是在那一年,父母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积攒了一点钱,翻新了家中的旧房子,改善了我们的居住条件。1985年,母亲又开始了新的致富思路,她带领着六叔和同村的几个年轻小伙坐火车到四川的万县(现在的重庆万州),到一些养猪好的人家,购买大批的猪仔,在当地雇佣一辆解放牌的货车拉回到宁夏。听母亲讲,当时四川的路非常难走,路面窄,旁边就是悬崖,稍有不慎就会车毁人亡。由于驾驶楼内只能乘坐两人,其余的三人就得坐到车厢,也就是要和猪呆在一起。刚开始大家考虑到母亲难受,就让她坐在驾驶楼,但是,路途遥远,行程是三天三夜,大家都无法承受那种难闻的味道,只能轮换。我们的母亲和那些年轻小伙子在那种艰苦的环境下,历尽艰难险阻的跋涉,最终将收集的小猪仔平安顺利的拉回目的地。记忆当中,那天回到家的母亲已经很疲惫不堪了,考虑到我们家中院子大,还是将猪仔全部安置到我们家。母亲不顾沿途劳累,尽快配置猪饲料,因为第二天要赶到集市去卖个好价格,只能将猪宝宝们喂足了,才能受到买家的喜爱。最开心的就是,他们在集市上卖完猪仔回到家,数着手中的钞票,满脸的喜悦已经洗刷了他们身体的疲倦。

母亲曾经受过人世间各种艰难险阻,也享受过风雨过后又见彩虹的那段美丽时光,她为我们的家庭付出了无尽的辛酸和泪水。在父亲心中,母亲,倔强、能干、聪明贤惠;在村里,母亲的聪明才智、贤惠善良也是小有名气;特别在我们儿女心中,母亲就是我们心中的魂。

1989年,宁夏的煤炭市场由区内销售转为外运销售,大量的末煤可以通过铁路运输到外省,父亲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承包了磁窑堡到大坝车站的煤炭运输工作。1990年三叔大胆的购买了一辆141型运输车辆,开启了农民购买货运车辆的先河,他也是第一位将磁窑堡的煤炭拉运到大坝车站站台的领先人。同年,母亲大胆提出了购买货运车辆的思路,父亲胆小,刚开始不太同意,最终拗不过母亲的想法,还是同意购买。从此,我们的小院变得热闹非凡。母亲每天夜里三点钟起床,开始给车辆烧水,司机做饭。院子里车辆的启动声和母亲忙碌的身影,构成了我们小院繁忙景象。

母亲,虽然身体瘦弱,但是,她做事情干练、利索,所以,这些家务事对于她来说都是小菜一碟。1991年,由于煤炭运输任务逐渐加大,父亲鼓励附近的乡邻村民购买货运车辆,成立煤炭运输装卸队,父亲任运输队队长。从此,父亲每天骑着那辆全村第一辆雅马哈摩托车奔波在大坝车站,母亲总是不辞劳苦的照顾弟弟妹妹上学和家里的农活。

1990年,母亲独具慧眼、抓住了商机,以相对低廉的价格在青铜峡小坝商城购置一套240平方米左右的商业房,我们家庭的物质条件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1992年的10月份,我们全家又搬入了一个居住舒适、宽敞而又漂亮的楼房。永远不能忘记母亲当时那种喜悦的心情,她开始自己规划房屋的装修和家具的布置,她每天用她的双手把家庭的每个角落擦洗的干干净净,用她的聪慧把每个房间布置的温馨和实用。

母爱是最博大而无私的。,母亲皈依佛门,虔诚的烧香拜佛:最虔诚的期盼就是菩萨保佑儿女们平安、健康、长寿、家庭和睦。母亲在给予子女生命的同时,也把自己的全部给予了子女。在母亲去世一周年之际,女儿执笔写下我们的家庭纪实——它承载着儿女们对您的怀念,也将您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展现给子孙们。

您们安息吧,我们都会走好我们的人生路。

本文作者:张凤红(微信公众号:草根叙事)。

我的细节生活故事作文

我想,阅读经典也许是不二法门。

看孔子,他怀着一颗仁心构建和谐,看孟子,他载着一身正气治天下,看墨子,他乘着一味赤胆救助苦难;看韩非子,他秉着一双冷眼直面人生。

又言,老子教会了我生活辩证法,庄子教会了艺术人生观,荀子教会了我人与自然。

不要忘了,经典无疑是艰深难懂的,因此在你的阅读当中,潜移默化地已经养成了细致,平和的好习惯,从而,从始至终,由表及里,瞻前顾后,你在全过程中都在经历科和的心境教诲。

也许,“满载一船星辉”的充实与忙碌固然幸福,但我想,“采菊东篱下”的细致与平和定自有一番情味!

我的生活故事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名叫《我生活的故事》。她的作者是1902年美国当代著名聋、盲女作家海伦·凯勒。

故事讲的是海伦·凯勒在一岁半的时候,一场重病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接着她又丧失了说话的能力。然而就在那黑暗、寂寞的世界里,她竟然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并以优异的成绩从大学毕业,成为了一名学识渊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和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的女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美国各地和世界上的其它国家,为盲人学校募集基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赢得了各地各国民众的赞扬,并得到许多国家的嘉奖。1959年联合国曾发起“海伦·凯勒”世界运动。

海伦·凯勒幼年得病致残以后,愚昧而又乖戾,几乎成了一个无可救药的废物,但后来却成长为一个有文化修养、受人尊敬的人,这确实是一个奇迹。难怪马克·吐温说,19世纪出了两个杰出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而这个奇迹可以说有一半是海伦·凯勒的老师安妮·莎莉文创造出来的,是她崇高的献身精神和科学的教育方法结出的硕果。

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海伦尽管是一个残疾人,但是她刻苦学习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作为身体健康的儿童我们应该做得比她更好,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会更加努力学习她的高尚的品德。

文档为doc格式。

生活随笔故事:奠我的岳母

1.打工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高楼大厦、华灯璀璨、还是只有汗水的腥臭味?我在想这些的时候,心里又会莫名的去设想一个个美丽的画面。譬如一张满怀笑意的脸,一轮晨光中的太阳,一个充满希望的瞬间。我发现和捕捉到它们的时候,仅仅只是在避开工厂的车间头儿,满脸汗水的偷睡时才恍惚看见。或者是在厂房女宿舍那张摇得咯吱咯吱响的双层床上。很多时候,我都会被一个响动带到现实中来,才发现那些美好只不过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和自欺欺人罢了。生活依旧颓废,黯然,没有方向。

我从流水线上撤回老家进入了一家电脑培训学校。与学校的其它同学比起来我多少有些名不副实。很多节课上班里都总是要少一个人、堂而皇之地与老师吵架、当学校无由扣押国家发放的补助款时我带着头与校长吵架。当然形势并未有所好转最终我们还是眼巴巴地看着这件事不了了之。为了省钱我把家里的电磁炉偷偷拿到宿舍这是学校唯一能够煮出面条的地方。那样的味道让我一生都没法忘记它所承载的不单单只是一种食物的味道更是大多数成百上千学生苦逼生活的象征之一。但每一次却连汤也不放过。为了这件事校长已经板着脸警告我很多次了。学校是校长租用居民楼来改装的里面的一栋楼仍住着居民。

学校组装电脑的老师,戴着眼镜,比我们大不了几岁,我们叫他眼镜哥。一个很阳光的大男孩。实际上我是不愿意提起他的。我毕业后不久,他找到心仪的女孩结了婚,有没有小孩无从得知。噩耗传来时是的冬天,同学在微信里说,他因为触电意外走了……在湄潭的同学都去了他家,我没去,不是因为离得远……在学校时,我,他,娜娜是非常要好的兄妹。在那些青春岁月里,他像一个大哥哥一样帮助着我们,保护着我们。陪我们聊天,带我们吃好吃的,哄我们开心。我想这样一份不求回报的爱和友谊,胜过太多虚伪的人和感情。可是,他走了。

2.宿舍外神密的脚步声以及屁股上铛铛作响的钥匙声,是我生命中无法释怀的两种声音。

当我以一个少女的情怀去回望它时,视线里传递的满是惶恐、不安和忧虑。丝毫没有少年里本该有的炙热、欢笑和自如。破碎的记忆像冬天里的一团冰,我没有一刻不在盼望春天早一点到来。不觉中已渐渐走过无数春、夏、秋、冬,我已然知道,我再找不到可以安放这段记忆的地方了。

宿舍外神密的脚步声以及屁股上铛铛作响的钥匙声是突然响起的。我的心瞬间像被挖了一个窟窿,咕咚咕咚地跳,身体紧张地哆嗦。怎么办?一个人住到宿舍长达半个月的时间里,这栋楼安静到几乎只有老鼠作陪,何时会有人走动?这时,门外的人说话了。

是谁住在里面?

你是谁?

我是梅校长……。

打开门后,他语重心长地说:你知不知道,一个女生住这里,学校无人值班,是非常不安全的。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校长的可爱之处。他告诉我,一个星期内必须搬出去,要不然就把我的东西从四楼扔下去。

3.湄潭的冬天在这个假期显得格外冰冷。如同我长满冻疮的指头。我从来不知道自己娇小的手会变得肥大、臃肿。也从来不知道,生活带给我们的惊喜除了善意的以外,还有不怀好意的。宿舍的两扇窗户一边靠马路,一边靠走廊。路光会在每一个夜色降临时,如约进到宿舍,让孤独的夜沸腾出一丝暖意。

宿舍外神密的脚步声以及屁股上铛铛作响的钥匙声再一次响起,我从梦中醒来,恍恍惚惚中听见门响了,砰砰砰砰……唰唰唰的钥匙声在门上反复作响,对方徒劳地开了几次。取下钥匙,从门边走到了窗前,试图通过窗户查看房间情况。我躺在床上不敢作声,我猜想校长查看无果后自会离去。可窗户突然被打开了,被推开的两扇窗子重重地打在墙上,发出剧烈的声响。我记得窗子是栓好的,可老天爷却跟我开了一个不怀好意的玩笑。我用被子盖住脸和眼睛。紧接着那人爬上窗台,急促地喘着气,贼一般四处观望。我想,如果他真从窗台上跳下来,我就装睡着,说自己没听见。这样临时的决定让我觉得天衣无缝。突然一双沉重的脚果然从窗台上跳下来了,沉沉地落在了水泥地上,四周溅起了少许的灰尘。人进到宿舍后,直奔着向我的床走来。床前的这个黑影高大,威武,神秘。他伸出手把被子掀开一只角,动作温柔,感觉不到一丝恶意。我睁开眼睛,准备着向他解释。

借助路灯的光线,我看清楚了,夜色中的这个人微胖,中等身材,戴着眼镜,还有身上散发出来的酒精味,都残忍的告诉我,他,不是校长……不是。

我用手指着这个男人,颤抖地说道:你是谁?你别过来……别过来。

在我还没有想明白怎么回事的时候,他说出了他此举的目的。我木然地看着他,也看着这凄凉的夜晚。我想他也许只是酒后一时冲动,尽管他偷偷拿走了我门上忘记取下的钥匙。

我随手抓起身边的一本书向他砸去,滚,快滚……我要用自己的方法保护自己,不管有没有用都要一试。男人最终还是选择退出了宿舍。或许于他而言,只是想在深夜来看一下我。那一夜,我没有再合眼。好朋友娜娜得知后,竟抱着我哗哗大哭起来,似乎受到骚扰的人是她。而我,也想等有时间了再哭上一场。

后来很多次经过操场时,我都发现有一个戴眼镜的男人站在边上假装洗车,我经过时,他神情古怪地看我,我回过头去看他时,他又收回目光。

4.来贵阳是一个必然,但也许也是一个偶然。这座城市有着我六年的生活轨迹,最初的时候,我排斥它,逃避它。无论怎样努力,始终没法融入进来。

迷路,问路,上错公交,很幸运都被我碰上了。

满脸胡须的男人上车后一个劲地挤到我身后,除了没有礼貌,我没有想太多。包里的手机突然响了,我一只手拽着扶手,一只手接电话……第二天坐车时发现包里一百七十多元钱没了。那是我一个月的车费和早餐费。几年后的今天,我仍对自己的单纯感到诧然和不能释怀。

我告知家人是来贵阳读书的,他们不信。是啊,一年多了,我没有传递过任何关于读书的信息。

或许我是疯了。我打电话回家,死活要父亲寄六千元钱给我。那是他不知卖了多少袋包谷换来的。我一门心思想开一家广告设计店,并盘算着从此告别打工生涯。但事与愿违,半年后,一方面因生意惨淡,另一方面则因积蓄少,营业额成负增长,最终因交不上门面费而关门。父亲的六千元分毫不剩,只有布满灰尘的电脑和办公桌充当我这段生活唯一的纪念品,我想,这多少也是一种安慰吧。

浣沙桥的香港名店街,一个在我记忆中保存了三个月的地方。我应聘到一家内衣店做配货员。每天拿着厚厚的一叠订货单,在昏暗的仓库漫无天日的配货。红色b80四件,粉红色a75一件,b70二件……我像是一个念经的和尚或者絮絮叨叨的老人,独自一人在空荡荡的大仓库里轻声嘀咕。货架上的内衣堆得像一座山,它们偶尔会不安份地从架子上掉下来,猛然回头查探情况时,额头上会莫名多了几个泡。从花溪到贵阳,我每天早上6点起床,晚上20点左右才能到家。新员工没有休息时间,1200元的工资一月下来所剩无几。

新公司销售挖掘机。我的职位是前台文员。上班后的第五天,电脑旁莫名多出来几份简历,职位:文员,学历:本科。我没有多想,一会,面试我的男人从办公走出来,将手里的一百多元钱递给我说:你不适合这份工作,话音里竟没有丝毫怜意。我接过钱甩手就开始跑,一直跑,一直跑,穿过密集的人流和车海,不知道什么时候,眼泪自己掉了出来。站在高高的天桥上,俯身眺望桥下河流一般涌动的车海,整个人几乎崩溃,全身上下没一点力气。

第一次走进考场手颤抖到握不紧笔,像一个糟糕的病人。我竭尽全力,抓紧每一分钟。笔在试卷上飞扬,手累到冒汗。考试的时间总是走得很快,我几乎每一次都是最后交卷。出考场,我仍能感觉到自己心跳的声音,咕咚咕咚。查询成绩的时间是一个月后,那是我一生中最难熬的时间,每天吃饭走路都在想。两次梦见自己考了59分,然后在梦里哭着醒来。真正的成绩出来后,我呆住了。48分。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提不起神来,吃东西没胃口。我知道是心底的仿徨和额头的汗珠让我感到悚然和无奈。是继续还是放弃,我在两者之间拼命挣扎,纠结。事实上我知道自己心里早已经有了答案。

我重新振作起来,心里除了考试再容不下其它。我不会错逛一次街,错k一次歌,每天重复着从家到公司两点一线,时间把我与社会的距离拉远。我不想去关心任何有关于考试之外的事,它们于我没有半毛钱关系。同事偶尔会议论哪条路又新开了一家酸汤鱼,德克士,牛排餐厅。哪一家名牌店的服装在打折。每次我总是敷衍说:真的呀?但当同事邀我去时,却又找各种理由拒绝。

在漫长的等待中,终于迎来了第二次考试。我是有备而来的,在去考场的车上我一直想,这一次我一定要拼了,而且要拼尽全力。

这次考的科目是《企业管理咨询》,代码:0154。考下来的整体感觉不错,果然,84分。这是我后来十多门考试中成绩最好的一次。

参加自考的三年里,我竭尽全力把工作和学习区分开来。很多次临近考试,公司却不答应放假给我。领导听到考试二字,反感到差不多要把我辞掉。遇到忙得不可开交时,他会说请一天假扣三天工资。我知道,他无非是想给我难堪,无非是想告诉我知难而退。但我却无力做任何反抗。我明白,工作和学习就像是我的左手和右手,更像一双筷子。在我轻薄的生命中,它们是何等的厚重。很多次我盼望着去学校,但又害怕去。盼望是因为希望某一次是去领毕业证,害怕是因为接到补考通知。每一次焦急的等在站台旁,跺着脚伸着脖子等待某一辆公交的到来,像一只受伤的长颈鹿在等待自己的同伴,但公交从来都不太欢迎我,有的车已经重复到了两三次,而我等的那一辆却还在眺望的视线外,我无法揣测的地方慢拖拖地欣赏着风景。

三年的时间于我而言,很漫长。但现在回过头来看,又稍纵即逝。

当我为最后一科考试而准备的时候,心里开始莫名的焦虑和紧张。心里像压着一块石头长时间喘不过气。一个月后,成绩出来了,60分,巧过。我高兴得在电脑前跳起来,我巴不得对着喇叭向全世界宣布,我终于考完了。那时候的欣慰,安然和如释重负都让我无数次在心底燃起对未来的希望。

6.这几年里,逛书店成了我最大的爱好,也可以说陪伴我度过了许多孤独的分分秒秒。在文字里,我的灵魂得到了安放和舒展。它可以在一瞬间让生活变得从容、淡然,让一个人忘却纷扰,让通往山顶的路所向披靡。

在248路公交上,几个贵大的女学生有说有笑。他们恬静、阳光、活力,洋溢着浓浓的书卷气息。或谈笑、或沉默、或望向车外。曾几何时,自己也如她们一般青春、单纯、对未来一片憧憬。

本文作者:李发霞(微信公众号:草根叙事)。

我的生活故事随笔:朋友那斯

我的朋友很多,其中最要好的一位朋友,在每天清早,太阳先生刚从东方升起时,他便走来了。他开始讲给我听时事、文艺、科学,以及数千里外的新闻。他的学问,是这样的渊博,差不多古今中外的学问,他都能够知道,他的性情又是这样的柔和:你有请教他的地方,他没有不详细回答你的。

交了朋友以后,好像井底的蛙,得见天日一般的快乐,我时常兴高采烈地跟着他见识我们的世界。

你道我那亲爱的朋友是谁?原来就是街上报贩手中的报纸呀。他岂不是我们良好的朋友吗!哈哈!

一定要记住,永远是朋友。

我和姚思斯是好朋友,一天,我一不小心撞翻了她的宝贝--一个花瓶,那是她纪念父母买来的,结果被我撞翻了,摔到了地上,带着姚思思那满满的希望和思念,她没有朝我吼,她伤心透了,直接将我赶出了她的家。一个月过去了过去了,我们谁也没理谁,冷战持续,我对不起她,但我怕,怕她不原谅我。

一天放学,她找到了我,很严肃,也同样很陌生。

“我恨你!”

“对不起。”

她直视着我,过了许久。

“我才该说对不起,不是吗?”

她嘴角勾了起来,我不确定她是装的。

“那不就是一个瓶子么,虽然是我的宝贝,但是,它也只是一个瓶子,不是么?”

我愣了一下,她果然没有原谅我。

“你也一定这么想!”

她瞪着我,把我推倒在地,周围随即围过来几个女生,她们不分青红皂白就打了我,一直到警察来了。

“对不起。”

谁说呢?

第二天是周末,我决定找她。

“还给你,对不起,这是那个瓶子,我又粘好了,再见了。”

我要搬家了,我谁都没告诉,连同她,对不起。

晚上,搬家的车如约到了,到来的还有一个女孩--姚思斯。

“贝歌!谁做的对,我们自己都很清楚吧!对不起!原谅我!我们和好吧!”

她站在黑夜中,一身白色连衣裙,被夜色包围着,那么美。

“不原谅我么……”

声音低了下去,被微风带到我的耳边。

“我原谅你!”

她停住正要离开的脚步。

“贝歌--”

哭了,我们抱在了一起。

一定要记住,要永远是好朋友……。

生活随笔故事:奠我的岳母

今天是岳母去世一周年的日子,我和爱人早早地来到她们家。为的是了却我们的哀思,能多感受她的存在!

早上太阳还露出了半边脸,但是现在却阴云密布,好像也是在为岳母祈祷天堂快乐幸福,为她人世一生辛劳落泪祈福!回顾我知的岳母的一生,那是辛劳勤苦的一生!她对于孩子的爱让我感受颇深!

对于自己的孩子那是倾尽所爱。她有一儿一女,付出了自己所有的爱!对于儿子,她是天下最好的妈妈。儿子的所求,只要她能做到的,尽力所为。儿子遇到到的困难,就是她的困难。直到她去世,都没有还完为儿子借的债。我感动这样的妈妈,也悲愤这样的亲情。但我不愿有这样的妈妈,因为这样会让自己的儿子未来更难!对于女儿,尽心尽力,付出了自己的所有。

岳母对于孙子辈,更是胜过自己的孩子。她为了减轻自己孩子的负担,为自己的孙子外孙倾尽所有。自从孙子出生,他的衣食住行,都有她来承担。上学了,她去开家长会;孩子不会了,她辅导功课;孙子成家了,她东奔西跑为孙子结婚,筹钱办喜事。三番五次到我家,要我们为此如何为难也要出钱过难关,而那时我们确实难上加难,至今我不知道爱人是怎样度过的。

岳母对于外孙女,夜甚是用心。虽比不上自己的孙子,但只要能做到的,她都要去做。前后岳母与我们生活近十年,她的勤快,让我难忘。唯一不赞成的就是岳母的生活习惯了。她要是不抽烟,在我的心目中就堪称完美了。当然我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她对于孩子的溺爱我是不赞同的,也许不是这样,岳母一家生活会是更兴旺。

好人应该好命,可是偏偏她得了肺癌,让我们难以接受。可是她的乐观面对,让我们敬佩不已。前后两年住院化疗,也不知她受了多少罪,但从表面上,没有看出她的痛苦。反而仍然想着我们晚辈的生活保障,而不肯在自己生命的最后享受一下人生。

去年的今日,她安详地离开了我们!离开了她牵挂的亲人们,离开了她放不下的儿女们,离开了她眼看着长大的孙子辈孩子们。我们心如刀割,但无力回天。记得她的好,念着她的爱,我们好好生活,过好每天的日子,对她就是最好的纪念。

愿岳母天堂幸福,愿她天堂中。

自己的故事作文:我的生活故事

喜,怒,哀,乐是我生活的常客。

听妈妈说,这个周六带我去外面玩玩,但具体在哪,她总是一笑而过,呵呵,难得啊!能出去玩一下,心里喜得直痒痒,希望快点到这一刻。

这才多久啊,可恶的天气,变脸比谁都快,一下子脸色好,一下却又暗沉下来了,弄得我一阵心慌,这不,又在下雨了,我无可奈何的望着天,越想越气愤,你这臭脸,摆给谁看哪,存心气我是吧!

唉,我在一旁坐着,时刻查看着天气的变化,而妈妈则在一旁悠闲地看着报纸,“妈,你看这天气,去得了吗?你就告诉我去哪呗,去不了怎么办啊!你也别宅在家啊。”我担忧的看着妈妈,却看不出她脸上微微的一点担忧。“怕什么,不去更好啰,倒是省了我的钱,你也不看现在才几点?”妈妈边看报纸边说,我看了看钟,一点二十五分啊!这也还早吗?唉······叹息中,时间悄然流逝。

我的生活故事随笔:生日礼物

人走,总会茶凉。因为,杯离手,温失度。

其实,不走,也会凉。只是,人若在,会再煮,于是不冷;有茶在,可再泡,所以不淡。亦冷亦热,不过自然规律,却屡被误解,总遭发酵;品浓品淡,才是世俗人情,偏常遭忽略,屡被淹没。

所以执拗于“凉”,是太思念那一份热;所以纠结于“凉”,是太难舍那一捧暖;所以人云亦云“凉”,是太不习惯离开朋友的日子,是太牵挂有情义的过往。

天有阴晴,其实太阳无时不在发热;月有圆缺,究实就是月亮转身;人有离合,真实便是心为情跳亦牵亦挂!

又道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夫妻至爱尚且如此,手足情深自古依然。无论同乡、同窗,还是同事、同志,心若在,天涯咫尺;情不再,咫尺天涯!

山高才有水远,天阔方得星稀。帆,沿着风的方向;锚,守在水的深处。雁鸣万里,翅展四方,再遥远,脚尖的方向还是家;汽笛向洋,远离江湖,再无涯,波浪义无反顾扑回岸!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来,或许是偶然,去,一定是必然。同船是缘,比肩是福,擦肩也是百年修。情有默契,可能是血型一型;心有灵犀,必定是dn同a。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夫立天地,心在人中。珍惜当下,就是珍藏历史;紧握今天,方能拥抱未来。来了,满面春风;过了,一笑而过!

离开,只是走过一个驿站。没有告别,哪有重逢!破壳才是鸽,断脐方为人。有往事追忆,历史才厚重;为理想追寻,人生更丰满。

人走情还在,心火依旧燃。举杯还是原月,春芽依然旧影。莫畏人走茶凉,彼此更有新杯。莫惧茶后风凉,应羡杯后有碑。

青山依旧在,日久情更浓。情是五线,心奏知音。久别重逢日,握手又故知!举杯相看,鬓有沉香。茶壶沸腾音乐,热杯碰出晶莹。不道分离苦,只说茶更香。

人生别离寻常事,道是无情却有情。夕阳留下远行的背影,身后犹有追月的彩云!

人走,当然茶良。因为,情加热,忆添香。

茶有寿,茶字百零八。茶叶须开水泡,茶水宜温和喝,茶道要凉了悟!

本文作者:卢宗仁(微信公众号:草根叙事)。

我的生活故事随笔:生日礼物

这几天孩子们的举动异常怪异,他们课余时间爱好起画画来,多了一些贝壳之类的小饰品,我以为是美术老师布置的任务,就没太在意。

到了农历四月十日这天,我一人在办公室批改作业,孩子们三个一群五个一组地到来办公室。当他们羞羞答答地把那张画递过来,快速说完一句:“老师,祝您生日快乐!”愉快地笑着跑跳着离去时,我才猛然醒悟:今天是我的生日啊!

第二天黎明时分,天还没有全亮,我还蜷缩在暖暖的被窝里,又被学生叫醒,他们有的送来李子,有的送来贝壳,有的送来酿制的蜂蜜……我本想拒绝,但转念一想:这样岂不是辜负了孩子们的一片好意?只能一边接受,一边连连表示谢意和歉意。

打开画纸,那一张张稚拙的画纸上涂满了五彩斑斓的颜料和一行行用彩笔写的歪歪斜斜的祝福语,顿时觉得一股暖暖的爱意嵌满我的心间。

我长这么大从来没有过过这样的生日。是孩子们用那看似平淡无奇却饱含深情的祝福唤醒了我沉睡的记忆。那声声清脆诚挚的`“生日快乐”,回荡耳际,挥之不去,让人良久回味。我在内心深处默默祝福他们:孩子,你们成长了,懂事了!

注视着这些意义非凡的礼物,我突然意识到:正是这些生活在贫困山区的孩子,他们用最朴实的语言和行动点燃了这里未来希望的火种。

我小心翼翼地把这份融合着祝福和爱的画抻平,一张张精心地贴在床头的墙壁上。我时刻提醒自己,要把孩子们当成自己的亲人。我相信,到了秋天,我会收到孩子们收获希望的喜悦!

我的生活故事随笔:生日礼物

母亲死了!父亲死了!

从此,“我沒有来处,只有归途!”

父亲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这次,真死了。我流着泪叫他,他死板着脸,不理我了。他的威武伟岸的身躯,他的慈爱以及临终痛苦的神情,消散了。我想见证却无法见证父亲的生,我永远不想看到却最后看到他活生生地死,几乎是眨眼之间,他就变成他睡过用过的物品一样!

父亲死时我一直在旁边,看他嘘出最后一口气,然后象一截朽木,无一点声息。他的灵魂随那口气出来,就飘走了。他好象跌落水中,沒有挣扎,一刹那就被水淹沒头顶。我束手无策,目瞪口呆。亲人们在哭,哭声如波浪哗哗。我懵了。我的悲太浓流不出眼眶,我的天空泪雨倾盆!父亲太痛苦,他清醒意识到死的穷追不舍,不能速死又不能偷生。

父亲临终时嘴张开,象只不规则的洞眼,只朝外扑气,声音明显在变小。

我问“喝水不?”

“……”,听不清。

姐讲“爸,到那边去,要带点口粮去。你把牙齿松开。”

他真的把牙齿松开,她用汤匙喂一点稀饭到他舌孑上。他扑气时,嘴角两边流出一些饭。

姐问“爸,你哪里疼?”,他把手缓缓移向腿部。临死之人,他的魂要把他牵挂的地方,游遍。八十六年来,他走过多少地方,还有多少牵挂,他走累了。

我们几姊妹,连忙为他摸胸,摸肚子,摸手,摸脚。他一只脚冰凉硬梆梆,另一脚还弯着,有点儿热气。人是从脚先死的。我们摸着他的手脚,想减轻他的痛苦,但我知道父亲的生命气若游丝了。他的心跳还有。喉咙呼呼隆隆。因为他不是躺,便是坐,屁股上磨出一洞,背上也有个洞,差点看到骨头了。扶他侧起睡,他会舒服点吧。他出气声更弱但更急,只出不进,一下气就断了。他眼晴沒完全闭拢,用手轻轻摸一下,闭了,眼角有泪。他的口还如一洞张开,姐用一条毛巾塞在他喉结处,口也合了。这时父亲脸平整,鼻孔微微张开,象有气息流动,面色由黑色斑斑,又回归古铜色,红润,丰满,眼晴轻轻地翕着,象栖着两只蝴蝶,他象幸福地睡着,正做甜美的梦。相信天堂沒有痛苦,父亲果真到了乐土,他笔直地躺着,象午休小憩,神态何其安详!

这几天,他沒吃饭,身体徒然消瘦很多,手脚只剩皮包骨头了,肚子瘪下去了,人看起象晒干的树桠。擦冼身子,换好衣服,父亲重又庄重威严,象要去参加一个盛大活动。

父亲今晚仍躺床上,枕了两个枕头,脸上盖一块白毛巾。身上盖一件长方形红色被单,四周镶宽宽的白边。上面写“儿孙发达”,一个红头发象狮子,白胡子象毛草身穿紫色道袍的神仙,手提一个葫芦,迈着方步,下部还有许多道人或仙家,许多看不懂的天曹阴府图案。双脚掌合并,用一根绳孑系着,立起,把被单下部顶出很高,整体看起两端高,中间平,象两座山夹着一方原野,象起伏的两峰波谷。我半躺在父亲常坐的一把木沙发上,把脚伸展在电烤炉上,把一张火桶被齐胸盖着,刚好与父亲平行,中间只隔几组衣橱。灯开着,外面台阶上也亮着灯,夜很深,灯愈发亮,外面偶尔有狗吠声,好象很急促,象在追逐什么,又象被人追逐,拖着汪汪的狂吠急跑。睡在床上的已不是我父亲了,那个父亲属于永不回来的过去,是一段被尘封的历史了。父亲已离开了肉身,化为被狗追逐的黑影,化为一片云,一棵隐匿的星。总之,父亲消失了,象一座山突然下陷于虚无,象一方天穹突然被乌云罩住,父亲从此是时间的一逗号,空间的一句号,我思念的省略号,我一生的疑问号!父亲从此是我的念想了。我失去一个真实有形的父亲,将来会有无数个虚幻的无究的念想。当我母亲死时,我感到失去的是温暖的叮咛,是永恒的牵挂,是家的港湾,和爱的和风细雨,而今天失去父亲时,我觉得失去了魂,我精神的源头被截流,我不想仰天空了,因为看不到父亲挺拨的身躯!

我闭着眼睛,怎么也睡不着,因为父亲睡着,我想入梦,能在梦中撑一长篙,寻觅父亲的影和梦。我一晚无眠,一晚无梦,父亲变成念想,置入我血脉,父亲永远在我生命里!

父亲走了,享年八十六岁。元月一号晚十一点半左右噗出最后一丝气,七号上午入土为安。他病时我陪护的时间少,半个“孝子”都算不上。他死后我就是“孝子”了。这种孝子做得悲悲切切!

七天来,我的脑壳是木的,在哭声,鞭炮声中感受着死的冷酷,生的伤痛。生离死别,是何等的痛彻心扉!宁隔千里远,不隔一层土!死,谁也逃不过,但真正落到亲人身上,那种坍塌和无奈,无法表述。此时,我望着黑色的空地,那些无声无息的幻影,摇曳的树丛,随风舞动的丛丛杂草,想看见父亲的影子,看见的仍是错杂交横的黑影,死灰般的水坑,墓地般的幽静。

当晚,为父亲抹身,换衣服。看着他骨瘦如材的僵硬的身体,泪如泉涌!他的三个儿子通晚守着他。不时看看他。最后两个月,他大部分时间也是躺床上。一阵阵以为他沒死,只是安详地睡着。

第二天,很多人都来看他。丧事按乡里习俗办理,全队每户来两人帮忙。两个“督管”主事,人员职责明细张榜公布。丧棚灵堂搭起来了。父亲从床上移入了冰棺。他还是像睡着。玻璃盖四周,有一圈密密集集的霓虹灯,一闪一闪,象人拿着火把在移动转圈。父亲盖着的红色被单,反射着五彩十色的灵光。被单上方一个神仙拿着的葫芦似乎在不停地翻转跳跃。后来,冰棺上罩了一个长方形大花架,花架四周扎了一圈圈绿叶,一层层白花。花蕾大小不一,花瓣形状相异,但组合一起,是花的世界。花代表生命和美,寓意希望和快乐。死是生的必然,又是生的开始。父亲虽死犹生!泰戈尔有诗云:“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父亲睡的床拆了。床上用品,柜中衣服等悉数搬到坪前空处堆成一堆。点火,燃烧。火势大时,火舌腾起一两米高。烟浓且黑,稠稠的,垂直升向上。火烧的是父亲的身外之物,却烧痛了我的心。那些被子衣服,都留有父亲的气息,都有父亲的魂灵,从烧焦的气味中我嗅到了父亲特有的汗味体香!后来,火小了,烟稀了。地面先是一滩黑色,然后变成灰白色。丧事结束时,煤灰酒瓶食品盒烟花残屑等在上面堆成小山。

第三天起,鞭炮声不绝,前来嗑头的人不断。除亲朋戚友外,全是附近的乡亲。他们几家一起,放挂鞭孑,在灵柩前下跪叩头。孝子必须跪在灵柩旁,面对叩者回拜致谢。这几天我作为孝子的主要职责就是下跪致谢,鞭子一响,急忙往灵堂跑。一个人只会对天地跪拜,对自己父母跪拜,而到父亲灵前下跪嗑头,是视我父如天地,是对逝者最大的尊敬!所以,我一身白孝服,把头尽量弯下,向来者深表谢意!

五个道人做法事。他们敲敲打打,唱唱念念。丧棚,家里,田侧坝边以及祠堂,天地神灵祭祀处,都由道人带着孝子叩拜。我内心对这些反感。人死如灯灭,阎王菩萨都是活人空想的,哄人的。当道人煞有介事念我父的姓名,住址,各种通关文牒,叫我下跪时,我还是跪下。几百上千年的习俗,你是要遵守的。我是“孝子”,只能信其有,权当向父亲谢恩,让道人把经文唱好,为文亲开路,渡桥,超度,一路走好!

父亲上山的头天晚上,最热闹。白天下着大雨,晚上改为毛毛雨。天空漆乌墨黑。我看着黑暗的夜,觉得有种神似的事物在近处显得清晰。同时有种似真似幻,缥渺如梦的景象在自己的思想中涌动,而这一切都与父亲有关。左邻右舍,亲朋好友,都来陪父亲最后一个晚上。丧棚搭得很大,摆满了牌桌,桌桌坐满,还有很多人走来走去,沒地方坐。烧了几大锅煤火放在空档处,藕煤堆得象土包,上面是一层血红的火舌。鞭炮声不断,礼花冲向夜空,烟雾浓了夜色。道人唱得更欢了,端茶递烟的,忙得团团转,生怕招待不周。

父亲要入材了。花罩揭开后,透过玻璃,亲人们看他最后一眼。以后永远看不到了。父亲仍如睡着一般,十分安详!

棺盖抬开,先铺一层石膏粉,用啤酒瓶压平压匀,再在底部及四周秩序井然地铺一层白纸。父亲八十六岁,包括做粉袋用的纸一起,共八十六张。父亲抬入后,先把周周的白纸往内盖住父亲,再在四周填塞石膏粉,在头部脚部塞粉袋,固定好。大家十分虔诚,小心翼翼,力求让父亲躺得平平稳稳。然后把四周白纸往外转成捆塞入旁侧。这时父亲平躺着,右手拿了一副纸牌,左手拿了一把扇子,他生前爱打的谷牌也放里面了。最后盖三张被子,他三个女儿,每人送一床。这时,父亲只露出眼脸了。盖盖了,打马钉,封口,父亲变成一具棺木了!

后来,还有很多法事,我都沒有多少兴趣了。父亲的遗物变成灰了,明天父亲的棺材也会入土,父亲会彻底消散!我只想这样坐在棺材边,默默地想他,想流泪时就痛痛快快哭一场。

父亲七岁,娘就死了。十几岁跟着伯父做小生意。新中国初期,伯父带一家子跑到二三十里外的大山那边去了,父亲艰难地撑起门户。后来,小生意也不准做了。搞人民公社时,吃大食堂,大人每餐吃二两米,小孩一两米。那时,大哥大姐已出生了,经常挨饿,父亲便把自已的一份饭分一半给小孩吃,自己饿着肚子做事。重新分田到户后,父亲在家开起小南杂店,挣点小钱补贴家用。他与人合伙杀过猪。记得我在一中读书时,每次回家,总先到他卖肉的地方去,他见我回了,立马砍一砣半精半肥的肉,切碎,要我快点烧火,把锅烧红,他说学校食堂差,我好生炒碗肉吃。现在想起流口水,一大碗香喷喷的肉,我几下就吃了。我吃时,他就看着我,会心地笑,现在还想得出。我用手抹抹嘴上的油,再回家去吃母亲煎的葱花鸡蛋。

大姐出嫁了,大哥分家出去了,把老屋拆了三间,另做新房。那时,其余四姊妹都在读书,学费不少。父亲想建房,钱不够。他五十多岁了,他下定决心,随别人到长沙收废品。他说,一早挑一担箩筐出发,走街穿巷,饿了到路边买个饼吃或买一碗光头面吃。累了,打二两酒,两三口喝下去,来些力气,又继续赶路,收满一担就往回赶。晚上,要把垃圾似的废品分门別类捡拾好,常忙到半夜。大概两年后,他建房了。就是现在这栋老屋,这是父母留在世上唯一的物质了。自此以后,父亲身体在衰退,中风五六次,渐渐完全失去自理能力。

而今,诀别。如何不伤心!

本文作者:湛岳(微信公众号:草根叙事)。

我的生活故事随笔:青青子衿

院子里的木芙蓉十月份还摇曳着身姿,花蕊娇艳。才刚入冬,就在一夜间褪尽风华,枝干扶疏。今年的冬天仿佛一直都被浸泡在绵长无休的雨水中,阳光已经生疏得不记得什么味道了。空气冰冷潮湿,屋子里四处润润的,就连呼吸也润润的,心也跟着润润的。

看着手里“大俚俚”的照片,眼睛也润润的。

“俚俚”是湘乡土话,文字意思是祖母。我出生不久就和父母分开,由外祖母躬亲抚养,她就是我的“俚俚”。“大俚俚”是“俚俚”的胞姐。母亲自小过继给了“大俚俚”,我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大俚俚”名义上唯一的孙女。在我远离父母的那段时光里,“大俚俚”几乎占据了我全部的记忆空间。

“大俚俚”的爷爷——我叫老太公,在老家原是大户,因为先人中出过进士,出过举人,朝廷封过官,所以虽然人丁单薄却也富甲一方。到了老太公这一辈,就只是一方乡绅了。可每日仍旧门庭若市,时刻有佣人丹墀伺立。“大俚俚”是老太公最疼爱的长孙女。因为她伶俐聪慧,很讨巧,从小便得老太公亲自教诲,琴棋书画无一不通。

可是,自古以来哪个家族荣衰不是和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呢?变天的时候,老太公老了,带着满腔家国离愁去了另一个世界。

上世纪四十年代末,“大俚俚”的父亲——我的太公,为了保全一家老小,把几代人积蓄的血汗祖业(包括老宅),全部捐给了政府,然后离开家乡,进城当了教书先生。

可是太公那一点微薄的工资喂不饱一家六口人,“大俚俚”的母亲——我的太婆,就接了裁缝店的刺绣活回家。“大俚俚”也帮忙做,帮着父母赚钱贴补生活。那时起,“大俚俚”的针黹就远近皆知了。

在后来生活最困难的时候(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大饥荒),实在没得吃了,太公太婆就有了想法,要打发走“大俚俚”的乳娘——“芹妈”。“大俚俚”不同意,说,“芹妈”为了她,连自己唯一的孩子最后一眼都没看到……她不会抛弃“芹妈”的,实在不行大家一起饿死。“芹妈”是当年老太公在众多的乳娘里挑出来带“大俚俚”的,和“大俚俚”情如母女。那一年,“大俚俚”生病了,刚巧“芹妈”的儿子突然从山上摔下来,没等芹妈回家就死了。“芹妈”的婆家怨恨“芹妈”不顾亲生儿子,把“芹妈”扫地出门。从此“大俚俚”就成了“芹妈”视若眼珠的孩子。老太公在的时候也吩咐过,以后不拿“芹妈”当外人,即使老了也要善待。“大俚俚”恪守着“孝当竭力”的古训,老太公的话她必定是要遵循的。

相片里的“大俚俚”,穿着自己做的小褶领子鹅黄色半旧洋式大摆裙,不见奢华惟觉雅淡。黑亮的头发在脑后绾了个大大的发髻,衬托着白皙的鹅蛋型脸盘,高雅娴静;长长的刘海贴着前额一直到耳后;弯弯的黛眉下,细长的眼睛黑亮黑亮,上扬的眼角里写满了女儿家的娇羞和妩媚;粉嫩的嘴唇欲言又止,欲诉还羞。

就在那年,“大俚俚”有了意中人。是太公所在学校刚分来的语文老师,年轻帅气又才华横溢。他们每天都会相约在学校附近的树林里走一走,朝朝复暮暮,窃窃又嘻嘻。即便饿着肚子,都能远远地听见他们开心的笑声。周末他们会聚在学校的音乐教室里弹木风琴,琴声飘出校园随风飘到很远的郊外。春天“大俚俚”把在树林里采集的花瓣,树叶夹进日记本,写下满满的幸福。

他们结婚了,一切看上去是那么的美好。直到那个语文老师被公派出国。

四年后,大饥荒爆发,“大俚俚”的爱人没有如期回家,他们失去了联系。那年,“大俚俚”25岁。

那年的凄风苦雨一场接一场,太公太婆和“芹妈”相继都离世。天塌了,“大俚俚”弱不禁风的肩膀扛起了养家的大梁。心力交瘁的她终于扛不住,病倒了。病好后,“大俚俚”答应嫁给我后来的“姨爷爷”——一个比她大十来岁但愿意帮她照顾弟弟妹妹一大家子的男人。没事的时候,“大俚俚”仍会到树林里散步,也会去学校停停,但是再没有带回花瓣、树叶,也不再在日记里写美丽的句子,再也没有人听到“大俚俚”银铃般的笑声和从校园里飘出涧水般的琴声。

按说,“大俚俚”不堪的记忆应该和着那个年代所有的疼痛,随着岁月的风轮渐渐抹拭直至风干,所有的伤和痛都会慢慢的结痂、褪色,只留下淡淡的印记。只要不去看它,心就不会悸动。以后的以后,最后的最后,也许会连那一点点印记都没有力气再去追究吧。即便哪天有人问起,恐怕也只是轻描淡写的回答:全都因为年轻时候的不小心吧。

后来,那个语文老师历尽周折终于找到了“大俚俚”。原来,在离别的岁月里,他也是一直在找“大俚俚”的。因为太公太婆和“芹妈”的去世,“大俚俚”护送灵柩到乡下后,全家在乡下度过了最艰难的几年,所有的联系因此切断。再见面,他依然爱着“大俚俚”,即使满鬓斑白,面容沧桑,步履蹒跚!他要带着“大俚俚”远渡重洋,他要实现他年青时许下的诺言。可是,“大俚俚“没有答应,她推着坐在轮椅上的“姨爷爷”进了里屋,再也没有出来。

“大俚俚”一天一天地老了,老得见人就只知道笑。

有时候她会说“累了,想睡!”

有时候她会说“我做梦了,你听到笑声了吗?”

更多的时候,她会要人陪着去老树林走走,去早已废弃的校园停停……。

在一次昏睡了很长时间醒来后,她说,“把我那个奁匣子拿出来”。一个不大不小的朱漆木匣子,做工十分精致。木雕的龙凤衔着一个可以活动的小小铜搭扣,这是太公太婆留下的唯一物件了。我想,里面一定藏了极其重要的东西吧。“大俚俚”却只是看着并没有打开,说“记得烧给我,到了那边,我要带在身边的”。

我偷偷地打开,里面只有一块太婆留下的绣了“大俚俚”闺名——“吟秋”的丝绢和那本黑皮日记本。

“之德,你还不回来,日子越来越难熬了,孩子也要出生了……”

“之德,他答应会照顾我们母子俩……”

“之德,你在哪里?……”

“之德,儿子小名是你走之前取好的——子佩”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诗经曰:“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雨点”姐,吃完骆驼肉你觉得暖和点了吗?你说大户人家的生活一定有故事,这就是“大俚俚”的小女儿故事!

今年的雨水啊,浸透了一个冬天,到处都润润的,木芙蓉的枝干上汇集了一条条细长的水流,一直浸透到树根。等到明年开春的时候,旧枝头会发出新生的枝芽。只待金秋十月,又是一年艳冠群芳,旖旎妖娆!

我的“大俚俚”呀,就是行走在芙蓉树下大户人家故事里的小女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1月13日夜。

本文作者:简单(微信公众号:草根叙事)。

我的生活故事随笔:生日礼物

上司生日来临,单位的一位长得非常性感漂亮的年轻mm提出晚上给他过生日,邀请他独自一人前往其住处.他对女下属垂涎已久,心想:我还正想法子泡她呢,没想到这倒主动找上门来了,嘿嘿!....

一切都在随上司的预想进行着,晚上到了其私人住所,女孩子脸红红的对他说:“请给我5分钟准备一下,我叫你进来你才能进来,不许耍赖哦!好吗?”,“好,好,好!...”上司连口答应,心想:“激动人心的时刻就来来临了.......”看见周围一个人也没有,赶紧在外面自已也开始准备起来,宽衣解带......

5分钟过去了,只听见女孩在里面轻声说:“好了,请进!”,他压制住心跳,抱着脱下的行头推门而入.走进了黑黑的房间随即关上了门.

突然,屋里的灯亮了,他的部门全体员工都围在一个大大的生日蛋糕面前,并在亮灯的一瞬间大家异口同声对他说道:happybirthday!生日快乐!

我的生活故事随笔:生日礼物

今天是我的生日,爸爸说要送给我一个特别的礼物。晚上,爸爸拿出一个神秘包装的礼物,我打开一看,是一双竞速溜冰鞋,颜色是灰色、鲜红色,再配上蓝色的轮子,又酷又炫,非常拉风抢眼,我打从心底地爱上它。爸爸送上礼物之后,鄭重地对我说:“你一定要下苦功掌握‘溜冰’技术。”

为了掌握溜冰技术,一旦有空闲时间,我就穿上溜冰鞋练习。在训练的日子里,我的脚踝、脚跟都磨破皮流血,虽然很痛,但我仍然不灰心、不放弃,坚持练习下去。有一次,我和伙伴带着溜冰鞋到一块空地上练习,我们在空地上放着几个障碍物,由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比较近,想顺利通过必须掌握好身体的协调性,控制好溜冰的速度。刚开始,我经常撞到障碍物,甚至摔倒,但我认真研究其中的门道后,终于掌握了技术。我和伙伴们在空地上开心地训练,感受了溜冰带来的快乐。

溜冰是一项非常好的健身运动,爸爸送我这份礼物的用意是让我锻炼身体,使我更健康。我一定不会辜负爸爸的良苦用心,认真训练,争取让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健康,并会好好爱护这双溜冰鞋,让它伴随着我成长。

我的生活故事随笔:生日礼物

不到三十六,不晓得弯弯曲。这是雪儿妈近几年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小时候,应该还是爸妈和他们的同龄人步入这个年龄时,雪儿也听到过。那时,她听到妈妈土里土气的家乡话口音,把“六”和“曲”念成同韵(ou)字,不但不觉得别扭,反而像是哼唱的小曲,风一样绕过耳际。只是在雪儿幼小的心里:爸妈三十六,人到中年,已经好大好大的了。等到哥哥姐姐相继步入这个年龄,就轮到雪儿了。雪儿妈的念叨仍然是家常便饭,三六九,天天有。只是曾经满是沧桑的感慨,而今有了点不一样的味道。《论语》中“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升华的是哲理。妈妈的念叨好像星罗棋布的夜空,多了好多个层次。

人是好奇怪的。雪儿至今不觉得自己已经好大好大。妈妈照例是要讨个好口彩的,元旦节时妈妈会说:“大了一岁,要懂事些啦”。雪儿呢,认真地点点头,笑容可掬的表示照单全收。等到腊月她的生日,听到妈妈的祝福:大一岁了,肯定懂事些了。过几天春节到了,妈妈见面的第一句话这么多年没变:又大一岁了,得懂事啦!听着这永不变更的祝福,早已习惯了。有一次,雪儿突然哑然失笑了。才短短一个寒假,遇到有的年份甚至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在妈妈的祝福里,前前后后整个大了三岁。她本就不喜欢过生日了,近几年甚至都有了逃避的想法。只是微信上说:逃避生日代表心理年龄的衰老。她忍住了。妈妈自然也不会支持在她老人家看来那个另类的想法。

好在每年的生日过得还算简单,一大家人吃个稍微丰盛的饭就罢了。老公永远是那个在厨房里忙碌的人,出来和客人打招呼时,往往不是拿着锅铲,就是还握着菜刀,全身上下像从油锅里浸过一般。他从来没有送过生日礼物,一次也没有。没有就没有,没有期待,当然也没有了失望。习惯就好。

今天,雪儿下意识的将手机设置了静音。那个人猜出今天是她生日时,雪儿的心里像湖面刮起徐徐微风。她没有想到,那个人会一下子猜对,弄得她来不及缓冲,更别说应变预案了。沉默的结果,反倒让那人得到了确认。

雪儿记得,从带孩子的忙碌中抽身出来,是孩子从出生到上一年级的七年之后。七年,天天吃住都在这个小县城里,可它日新月异的速度赶得上女大十八变了。如今遍地是茶楼、宾馆,走错路了,碰到的都是美容院、歌舞厅。她喜欢去逛逛的书店,宽大的门面一改再改,只容人侧着身进进出出了。

人行道已被潮男靓女放纵的热情占据,雪儿无路可走,被落伍的懊恼甩进了临街的那家茶叶店时,冒失闯入的样子肯定足够狼狈了。

盛夏的艳阳很耀眼,雪儿被晒得已是全身黝黑,满头大汗。老板迎出来问有什么需要时,为了缓解这尴尬,她只好装出挑选茶叶的样子。幸而老板没有穷追不舍。

雪儿回想起那一幕,当初汗流浃背的情景已隐去,倒是店里茶叶带着露水的清香依然沁人心脾;琴瑟拨弹的轻音乐,如一泓山泉,飘送出丝丝清凉,化解了那天的暑气。还有紧贴墙壁的书架上的宝贝,于雪儿来说,不只是吸引哟!

后来去喝喝茶、看看书成了清闲时自然之中的事。偶尔也说说话,只是,雪儿的眼睛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桌面、离开过书。有一天,她合上书,推送到长方桌对面,站起身要离开时,透过翡翠色玻璃屏风,她看到那人正盯着自己的背影出神。雪儿用手捋了捋头发,遮住脸,出去的速度快得她自己惊讶。从此,那人在qq上发消息“有空来喝茶”或“来新书了”,雪儿搭理得就少了。如果不是在屏风里看见异样的眼神,现在也许还常坐在那儿边抿茶边看书呢。雪儿有时想想,我没做什么,干嘛退避三舍呢。那人的消息几乎天天都有。无声的文字,传递的是什么呢?如果是老公的用心该多好呀。罢了,想那么多干嘛,还是简单一点好。

三十六、三十六,雪儿反反复复念叨着。

傍晚,姐散去时带走了儿子,之后老公被领导抓去活动。雪儿悠闲地翻看着手机,短信、消息、微信,那人发了好多条,但主题只有一个:晚上来喝茶。莫非,就是这时间?出去走走吗?去那里吗?一连串的问号在雪儿心里蹦出又隐没。发这么多信,又猜到是我的生日,会······雪儿的思绪像春天里的风筝,轻悠悠地就窜上了蓝天,飞过了小河,飞过了树林,飞过了高楼,过了好久好久,她拽拽手中的线,风筝才慢悠悠地收回来。就去喝茶吧!

尽管是寒冬腊月,大街上忙着购买年货的人还络绎不绝,手提大包小袋,满脸喜气洋洋。他们不觉得冷,雪儿也不冷,她预感到似乎有什么发生,好像期待着,又茫然地回避着。她顾不上凉凉飕飕的风,心里的十五只吊桶,上上下下,像极了顽皮的孩子坐在跷跷板上不肯下来。毛毛虫在心里爬来爬去,痒酥酥的。

雪儿抬起头就可以看到茶店了,她甚至感到门廊上,镂空雕花套着的灯笼里柔和的光,怎么就炫目起来了呢,怎么这么快就到了呢?她头一次不知道该用三步并作两步、还是走三步退两步的速度迈脚步了。近了,近了,她不敢瞥一眼店内,低下头推门,没有开。她在心里暗笑自己的紧张,手再用力对准推,仍没有开。她这才抬起头,店门紧锁,屋内一片黯然。

她忘记了手是怎样收回来的,裹紧外套原路返回时,熙熙攘攘的人群散去,街道比白天宽了许多。路灯透过树叶射出点点光亮,人行道上便有了斑驳的影子。尽管雪儿行走在那些时隐时现的光亮里,可有那么一瞬间,她的心似乎被什么撞击过,跌入了山谷,留下的黑洞愈扯愈大的,将要吞噬掉更多的肉体和元气。

回到家的时候,雪儿看看滴答滴答的闹钟,仅仅是79分钟而已,但她真感到累。走进卧室,拿起睡衣,雪儿突然发现,这早已褪色的睡衣此刻是这般亲切,她忍不住亲吻了一口,连胸前的两个“眼镜”也取下了,她四平八稳地把身体放到沙发上,连同自己的心。

不到三十六,不晓得弯弯曲。

雪儿学着老妈的腔调,把这句话的每一个字在心里摩挲又摩挲。电视自顾自的播放着,她已习惯这样等老公回家。

雪儿知道,她已经收到了最珍贵的生日礼物。

本文作者:刘亚卡(微信公众号:草根叙事)。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