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故事语文教案大全(12篇)

时间:2023-12-12 02:48:37 作者:翰墨

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为教师提供了目标和方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孔子和学生》语文教案

一、预习课文要求。

1、自读课文,用自己的方法独立识字,把课文读通、读顺。

2、边读边圈点自己遇到的问题。

二、导入新课。

1、出示“孔子”的画像,你认识他吗?板书“孔子”。

2、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请生上台向大家介绍孔子。

3、过渡: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它一生教过三千多名学生。

5、引导学生思考:孔子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人们称他为伟大的教育家呢?

三、理解课文。

1、带着问题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边圈点。

2、全班交流,说出自己的看法。

3、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中孔子教育学生不分高低贵贱,一视同仁,理解“有教无类”一词。

引导学生了解孔子与子夏对话时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理解“因材施教”一词。

4、小组交流讨论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5、小组汇报交流情况,将疑难问题全班交流。

四、作业:采集孔子的言语,摘录自己喜欢的。

一、把自己摘录的孔子名言小组交流,谈谈自己对它的理解。

二、用一句话说说自己对孔子的认识。

三、拓展思考:

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你想对他说什么?

四、读名言警句,试着背下来。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表明了孔子对身边人的态度。

2、“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句话表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相长”的特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

五、读课文,做摘录笔记。教师指导后进生,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评议。

一、复习巩固认词:

富裕、天资、愚笨、选择、谨慎、谦虚。

二、比较记忆字形。

裕资择谨慎。

浴姿泽勤真。

三、练习写生字10个。

《孔子游春》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段落。

2、借助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体会第八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意味深长的话语所蕴含的道理,感受孔子的循循善诱以及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3、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树立远大的志向。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第八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意味深长的话语所蕴含的道理,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师生间浓浓的情谊。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回顾课文《孔子游春》你知道稳中描写的是哪里的春景吗?引申到宋代朱熹的《春日》,他们写的是都泗水春日美景,你会背吗?大家通过读课文了解到孔子在有春的过程中对什么最感兴趣?在《论语》里就提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可见,他对水一见钟情。

二、感悟水的君子特点。

过渡:泗水的美景让人赏心悦目,但孔子充满智慧和灵性的语言更让人受启迪,请阅读3―9段,找出孔子说的比较有智慧的一段话。

1、课件出示并抽生读:

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2、孔子这段对水的一番议论是围绕哪句话说的?

3、孔子又是从几方面来说明水是真君子的?

4、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4句话。结合课本语言和自己的知识积累理解这几句话的含义。

5、抽生汇报交流感受:

(1)水的“德行”

抓住“奔流不息”感受水的不知疲倦。“哺育”感受它具有母亲的无私奉献的品质,“一切生灵”感受他胸怀博大、一视同仁。

(2)水的“情义”

抓住“流必向下”感受水不为自己对世间万物有着卓越贡献而骄傲自满;从“和顺温柔”体会到水的温和善良。抓住“或方或长”这个词语看出水一直在改变自己,适应别人,可见它为人着想,真是有情有义!

(3)水的“志向”

抓住“从无惧色”感受水的英勇无畏。水有一个志向,那就是奔向大海!它为了实现自己的远大志向,就不怕任何艰难险阻。

(4)水的“教化”

从“荡涤”体会到水帮助别人把污垢洗刷得非常干净;还事物本来之洁净。“善施教化”告诉我们水特别善于教育别人。从“万物”感受水平等地对待每一种事物。

6、拓展:水还有哪些特点?(心地善良、胸怀宽广)。

7、小结:孔子之所以能成为大教育家,或许这就是原因所在了,这么些司空见惯的流水经孔子的一番议论,竟成了真君子,这可真称得上是一番宏论了。

8、指导朗读:现在让我们也来扮演一回孔子用意味深长的话说说水的特点。

三、感悟志向与水的关系。

1、生自由朗读第三大段,思考:从哪些段落可以看出他的弟子们听出了孔子的弦外之音?

2、抽生汇报朗读子路和颜回的志向。(课件相机出示)。

3、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4、抽生说说子路和颜回的志向分别是什么?感受子路和颜回的品质。

5、颜回和子路树立的志向与水有什么关系呢?

(子路乐善好施,有如水的哺育众生,有情有义;颜回希望成为不好表功的人,他的谦虚沉稳,正如水的和顺温柔。)。

6、了解孔子的志向,感受孔子的品质。课件出示(1)子路还问了孔子的志向,那么孔子的志向是什么?(2)生汇报,相机出示课件(3)师小结:

孔子论水,不仅说出了水的品行,水的品行又何尝不是孔子的品行呢?孔子的一生也在追求着“品德高尚、有情有义、志存高远、善施教化”的“君子”形象。孔子有3000弟子,不管是谁,无论他是高贵还是低贱,无论他是贫穷还是富有,只要他肯学习,孔子都愿意对其教化。他是古代“仁师”的典范,真不愧为“万世师表”!(出示孔子画像)。

7、生畅谈自己的志向。

四、感受浓浓的师生情意。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弟子们能够领悟孔子的弦外之音,师生间能够畅谈志向,不仅仅是孔子教育的智慧还有他们师生间结下的那份浓浓的师生情意。

1、找一找,从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孔子和弟子间那份浓浓的师生情意呢?

2、汇报,师相机出示句子。

3、指导朗读。

4、感受“泗水河畔春意更浓了”的含义。

师:弟子们不仅沐浴在春风中,更是沐浴在师爱的阳光里,沐浴在美好的人生里。此时此刻,同样的春景,师生的内心却发生了变化。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和师生间浓浓的情谊相互交融,在孔子和弟子们看来:“泗水河畔春意更浓了”。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不仅领略了圣人的智慧,更进行了一次愉快的精神之旅。记得有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人类要想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到二千五百年前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课件出示)今天我们从这篇课文中感知到的仅是孔子智慧的冰山一角,如果想更多地了解孔子,老师给大家推荐几本书。(课件出示:《论语》于丹的《孔子的智慧》)。

板书设计:

有德行。

有情义。

水是真君子啊!有志向善施教化。

《斧子的故事》语文教案

教材分析:

《索桥的故事》是作家巴金写的一篇散文。文章通过讲述都江堰上“安澜桥”的故事,抒发了作者对“更美更好”的东西的赞美之情,表达了他对“想帮助多数人、想跟多数人的心贴近、为了多数人甚至牺牲自己的伟大的心”的敬意。文章故事简练,但意蕴深远,给人以启迪。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理清条理,写出课文提纲。

2、搜集课外资料,进一步了解文章中讲述的有关索桥的故事。

3、体会课文结尾的含义。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感受有关索桥的感人故事,使心灵在故事中得到熏陶、感染、净化。

2.体会课文结尾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1.故事导入:

“走遍天下路,难过岷江渡”这是没有索桥前,流传于百姓间的一句话。

清嘉庆八年(1803)五月十五日,渡口翻船,一百余人葬身鱼腹。如此惨状,令私塾先生何先德夫妇坐卧不安,他们再也不能让这样的人间悲剧再次发生,于是决心克服重重困难也要修建桥梁。这座桥就是位于都江堰鱼嘴分水堤之上,横跨内外两江的安澜索桥。围绕着索桥有着许多感人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和著名作家巴金先生一起去了解它,了解它的故事,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运用生动的故事将学生引入文章情景中。

2.绕题质疑。

(1)板书课题,简介作者。

巴金:原名李尧棠,中国现代作家。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2)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引导学生自主设疑,师归纳梳理。

预设的问题:

(1)索桥什么样子?

(2)为什么要修建索桥?

(3)谁修建的索桥?怎么修建的?

(4)索桥到底有哪些故事?

师:刚才大家提的问题都很好,其实问题答案都在课文中。大家有信心自己找到答案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想要弄明白这些问题,就得好好读课文,从字里行间去体会。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自探提示读课文。

出示自探提示:

(1)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解决。

(2)快速浏览课文,思考提出的问题,并画出相关语句,把自己的体会批注在旁边。

教师巡视,掌握学情,随机指导有阅读障碍的孩子读好书。

2.读准字音(指名读)。

安澜桥桥墩都江堰岷江缝隙堤坝石碑。

3.小组交流,互相倾听,纠正和补充。(师提示引导)。

4.通读课文。

指名分节读,要求学生认真听,及时纠正错误。力争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5.把握大意。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要求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回答,主要写了在桥上的所见所闻以及参观完桥后的所感)。

(2)课文每部分主要写了什么?(生交流讨论,师指名回答并板书)。

第1自然段:介绍索桥的结构和站在索桥上观水的感受。

第2自然段:写作者走索桥的经过及感受都江堰工程的伟大。

第3自然段:通过观看“鱼嘴”引起作者的思考。

第4自然段:讲述关于索桥的故事。

第5自然段:写作者走下索桥后的感受。

第6自然段:点明本文主旨。

三、熟读课文。

1.熟读课文,把自己喜爱的句子、段落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把你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抄下来。

3.完成语文课堂练习的相关内容。

《孔子游春》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泗水河边的醉人春意,体会第八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意味深长的话语所蕴含的道理。

3.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领会孔子的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

一.师述导语,导入新课。

1.你知道哪些孔子的名言?

2.孔子还有句名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不论是波平浪静还是汹涌澎湃,不论是涓涓细流还是浩浩荡荡,不论是清水一泓还是烟波浩淼,都能让孔子这样的智者流连忘返,赏心悦目。这是为什么呢?课文《孔子游春》或许会给我们一些启迪。

二.精读课文:。

1.浏览课文,找出课文中你最喜欢的或者感受最深的内容。

2.过渡:泗水河畔美丽的春景和孔子意味深长的话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重点学习第二节。

(1)出示:

(2)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象泗水河畔美丽的春景?

(3)引导学生谈感受:泗水河畔的春天美在哪儿呢?(从两个层次引导学生:一是景色美;二是语言美:叠词,比喻,排比。)。

(4)指导朗读:春光是如此灿烂,你能把泗水河边的春景美美地读出来吗?

(5)练习朗读,指名读。

(6)过渡:这么美的春景,一定也激起了同学们对春天的美好回忆和无限向往,谁来给我们描给一下你眼中的春天。

(7)过渡:春天在我们的盼望中不知不觉就已来到了我们身边,让我们再一次感受这美好的春光。

(8)齐读这一段话。

(10)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滚滚的春雷)是她(前进)的(脚步)。

(漫天的云朵)是她(洁白)的(裙裾)。

(茫茫的大雾)是她(神秘)的(面纱)。

(11)小结:你们简直就是诗人,你们用诗一样的语言给我们描绘出了诗一样美好的春天。

4.交流学习第二个重点段。

过渡:浪漫的泗水春景让人赏心悦目,孔子充满智慧和灵性的语言更给我们启迪。

出示:孔子凝望看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1)指名读。

(2)师述:这一段话的含义的确很深刻,读了这段话,你有疑问吗?

(3)四人小组交流解答这些问题。

(4)全班交流,师相机小结:

水滋润万物,哺育众生,像君子一样无私仁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斧子的故事》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听清故事里有哪些人物,讲了一件什么事?

2.把听到的故事借助画面复述出来。

3.懂得做人要真诚。

重点和难点:

1.把听到的故事借助画面复述出来。

2.培养良好的听话、说话的`习惯。

3.懂得做人要真诚。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

二.听一听,学一学,说一说。

1.看投影,第一次听录音。(全文)。

要求听清录音中谁丢了斧子?白胡子老爷爷怎样帮助他的??

(1)学生听。

(2)学生听后讨论。

(3)学生听后交流。

2.第二次听录音。(2、3幅图)。

要求听清老爷爷三次帮助找斧子的过程。

(1)学生自由准备。

(2)小组讨论。

(3)指名说。

(4)学生练说。

(5)学生操练。

(6)学生评议。

3.听第三次录音:(第2幅图)。

要求听清对话。

(1)复述对话。

(2)同桌练习说。

(3)小组交流。

(4)大组交流。

(5)学生评议。

4.学生仿照课文录音说。

5.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1.学生自由找小伙伴,分角色演一演。

三.总结全课,激发情感。

《孔子和学生》语文教案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理解本课的重点词语。

3、学会写摘录笔记。

发展性目标。

1、知道虽各有优点,但都还要不断学习的道理。

2、了解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1、大家还记不记得在上一篇课文中,作者开头第一天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答:叩拜至圣先师孔夫子像。

2、为什么要拜孔子呢?(请同学回答,并顺势引出对孔子的介绍)。

3、这么伟大的一位万世之师,大家想不想知道他是如何教育学生的?答:想。

1、好,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孔子与学生》(用多媒体出示课题)。

2、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圈点问题,有不懂的地方画出来,可以在旁边写上字;自学生字。

3、请学生提问,老师将问题整理归类。

4、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再请同学起来朗读一下这篇课文。请3位同学分角色朗读,台下同学当评委,看他们读的对不对。

5、评论一下,引出生字的学习,用多媒体出示本课生字,请同学们读几遍,纠正发音。

1、什么是有教无类?请同学们根据字面意思试着解释一下。老师评价后给予正确解释。从文中哪几句话可以看出孔子的有教无类?答:2、3句。

2、什么是因材施教?请同学解释一下,老师指正。文中哪几段体现了孔子的因材施教?答:2、3段。(从而引出对2、3段的研究)。

3、请大家看一下,在孔子和子夏对话中出现了几个人物?答:4个。他们分别叫什么名字啊?答:颜回、子贡、子路、子张。(随着学生的回答,用多媒体一一出示或板书)。

4、在第二段中,孔子分别对他们做了什么评价?答:信用好,聪明,勇敢,严谨庄重。随着学生的回答,用多媒体一一出示或板书)。

5、孔子的学生们各有各的优点,孔子跟他们相比,感觉自己怎么样啊?答:不及他们。

6、听到孔子这么说,子夏很迷惑,“既然他们都各有长处,而且比您还要了不起,那他们为什么还要跟您学习呢?”大家是不是也有同样的疑问呢?那就让我们跟子夏一起去问问孔老先生,看看能不能解除我们的疑惑。问明白的同学请举手告诉老师,孔子和你们说了些什么?答:……(随着学生的回答,用多媒体一一出示或板书缺点部分)。

7、就2、3段的内容,再进一步启发学生,使学生们进一步理解孔子的因材施教。

8、下面请大家一起来做一个游戏,三人一组,讨论交流,分别说出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大家一定要根据平时的观察,实事求是的说出同学的优缺点。(讨论后,老师请3-4组同学来回答)。

10、大家的想法非常好,孔老夫子也有一些看法和你们一样,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么说的:(出示大屏幕)“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齐读、分组读、个人读。请同学说说对本句的理解,老师点拨,使学生了解句意。再读。各自背,同位互相检查。

12、现在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孔子受到学生敬重的重要原因是什么,请大家用两个词概括。答: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13、孔子不但受到学生的敬重,也受到后人的尊敬,被称为“万事先师”,他为什么享有这么高的盛名呢?请大家齐读第四段,找出原因。答:一……(第一句),二……(第二句)。

14、孔子桃李满天下,第一点不难理解。那么为什么说他对中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呢?四人一组,讨论一下,看看我们今天的教育哪些方面体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老师可以先举例说明,例如不同年龄的人上不同的年级,学不同的东西,体现了因材施教等)。

16、整体回顾四、学写摘录笔记现在请同学们拿出本子来,我们继续练习写摘录笔记,找出你们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写到本子上,如果你对有关孔子的知识感兴趣,也可以抄下来,另外,老师课上讲过的有关名句,也可以记下来。

1、生字一个四遍,组两个词。

2、背过“三人行……”

3、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你想对他说什么?把想说的话写下来。

三年级语文孔子拜师教案

2、指名朗读,及时正音。

3、问题反馈:

课文写了哪些人物:孔子和老子。屏幕显示孔子、孔丘、仲尼;老子、老聃。简要解释古人的名与字。同时简介老子的成就。

课文围绕两人写了怎样一件事?(学生回答,要求语言连贯,简单扼要。)。

四年级语文教案《孔子和学生》

本课一共四段,内容简短。第一段主要讲孔子是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他主张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受到学生的敬重。第二段主要讲孔子在评价学生的优点的同时谦虚地表示自己的不足。第三段讲孔子教育子夏,他的学生各有优点但也有不足,需要不断学习。最后一段讲后人对孔子的评价。

2课时

1、基础知识: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正确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

2、基本技能:能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学习习惯;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够大胆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3、思想教育: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孔子的高大形象,激发学生对孔子的敬佩之情。

1、理解“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含义。

2、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一、导入新课

1、大家还记不记得在上一篇课文中,作者开头第一天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答:叩拜至圣先师孔夫子像。

2、为什么要拜孔子呢?(请同学回答,并顺势引出对孔子的介绍)

3、这么伟大的一位万世之师,大家想不想知道他是如何教育学生的?答:想。

二、整体感知

1、好,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孔子与学生》(用多媒体出示课题)

2、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圈点问题,有不懂的地方画出来,可以在旁边写上字;自学生字。

3、请学生提问,老师将问题整理归类。

4、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再请同学起来朗读一下这篇课文。请3位同学分角色朗读,台下同学当评委,看他们读的对不对。

5、评论一下,引出生字的学习,用多媒体出示本课生字,请同学们读几遍,纠正发音。

三、分析课文,解决问题

1、什么是有教无类?请同学们根据字面意思试着解释一下。老师评价后给予正确解释。从文中哪几句话可以看出孔子的有教无类?答:2、3句。

2、什么是因材施教?请同学解释一下,老师指正。文中哪几段体现了孔子的因材施教?答:2、3段。(从而引出对2、3段的研究)

3、请大家看一下,在孔子和子夏对话中出现了几个人物?答:4个。他们分别叫什么名字啊?答:颜回、子贡、子路、子张。(随着学生的回答,用多媒体一一出示或板书)

4、在第二段中,孔子分别对他们做了什么评价?答:信用好,聪明,勇敢,严谨庄重。随着学生的回答,用多媒体一一出示或板书)

5、孔子的学生们各有各的优点,孔子跟他们相比,感觉自己怎么样啊?答:不及他们。

6、听到孔子这么说,子夏很迷惑,“既然他们都各有长处,而且比您还要了不起,那他们为什么还要跟您学习呢?”大家是不是也有同样的疑问呢?那就让我们跟子夏一起去问问孔老先生,看看能不能解除我们的疑惑。问明白的同学请举手告诉老师,孔子和你们说了些什么?答:……(随着学生的回答,用多媒体一一出示或板书缺点部分)

7、就2、3段的内容,再进一步启发学生,使学生们进一步理解孔子的因材施教。

8、下面请大家一起来做一个游戏,三人一组,讨论交流,分别说出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大家一定要根据平时的观察,实事求是的说出同学的优缺点。(讨论后,老师请3-4组同学来回答)

10、大家的想法非常好,孔老夫子也有一些看法和你们一样,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么说的:(出示大屏幕)“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齐读、分组读、个人读。请同学说说对本句的理解,老师点拨,使学生了解句意。再读。各自背,同位互相检查。

12、现在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孔子受到学生敬重的重要原因是什么,请大家用两个词概括。答: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13、孔子不但受到学生的敬重,也受到后人的尊敬,被称为“万事先师”,他为什么享有这么高的盛名呢?请大家齐读第四段,找出原因。答:一……(第一句),二……(第二句)

14、孔子桃李满天下,第一点不难理解。那么为什么说他对中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呢?四人一组,讨论一下,看看我们今天的教育哪些方面体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老师可以先举例说明,例如不同年龄的人上不同的年级,学不同的东西,体现了因材施教等)

16、整体回顾四、学写摘录笔记现在请同学们拿出本子来,我们继续练习写摘录笔记,找出你们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写到本子上,如果你对有关孔子的知识感兴趣,也可以抄下来,另外,老师课上讲过的有关名句,也可以记下来。

四、布置作业

1、生字一个四遍,组两个词。

2、背过“三人行……”

3、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你想对他说什么?把想说的话写下来。

小学语文故事教案

1.认识5个生字,学会12个生字,理解“盘缠”“把式”等词语。

2.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这两个寓言故事。

3.能懂得两则寓言所蕴涵的寓意。

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师:挂图,生字词卡片。

学生:收集寓言。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感知全文。

自读,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理解课文。

1.第一自然段。

(1)过渡:羊为什么少了一只?是怎样丢的?

(2)理解“窟窿”“羊圈”的意思。(此二词虽简单,但学生的经验积累和生活状况让他们还不能比较准确的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故需引导孩子观察、感受。)。

(3)想一想,说一说养羊人此时的心情。(可表演)。

2.第二、三、四自然段。

(1)那个人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2)你认为这个人的做法对不对?你打算怎样劝他?

(小组表演,教师要借机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3)那个人听劝告了吗?结果如何?(引导学生品味两个“又”字。)。

3.第五自然段。

(1)看到羊又丢了,养羊人的心情又如何?他现在是怎样做的?读一读,勾一勾。

(2)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四、提示寓意,拓展思维。

1.讨论从养羊人的经历中,你吸取了什么经验?(引导学生说出寓意。)。

2.你认为这个养羊人是个怎样的人?说出理由?(可引导学生进行辩论。)。

五、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提示:“窿”字不要丢一横,“叼”字最后一笔是提。

六、作业。

把《亡羊补牢》这个寓言讲给父母听。

附:板书设计。

亡羊补牢。

丢劝又丢修再也没丢。

(后悔)。

有错就改不算晚。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从家里到学校,一般情况下,你愿意多走路还是少走路?是的!我们一般都不愿意多走路浪费时间,但有一个人明明该往南走,他却偏偏要往北走,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他是太聪明了吗?咱们现在就去看一看!

二、感知大意。

1.自读《南辕北辙》这则寓言,看看自己能读懂什么?还有哪些不懂?做上符号。

2.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解决问题。重点词语:提醒、把式、盘缠。

三、熟读自悟。

1.采用多种形式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获取知识,从而抛弃教师烦琐的.讲解。)。

2.课文中主要讲了几个人?根据自己的理解给要到楚国去的那个人取个名字,并说明理由。

3.(学生说理由实际就是在评价此人)这给人真的很笨吗?他是不是蛮不讲理的人?他的理由是什么?(引导学生解析课文)。

朋友楚国人(学生取的名字)。

在南边马跑得快。

越远车夫是个好把式。

哪一天才能到盘缠多。

(板书)。

4.假如你是这个楚国人的朋友你会劝他吗?怎样劝?同桌、小组表演。

5.这个人到底能不能到楚国?说说自己的理由。(相机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6.你想对那个楚国人说点什么呢?

四、总结寓意。

讨论:这个人的做法好不好?为什么?

五、学习生字。

重点提示:“街”可同“衔”对比;“缠”字别忘一点。

六、拓展。

三年级语文孔子拜师教案

那么,面对这样一个谦虚好学、不畏艰辛的学生,老子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呢?咱们还像刚才那样,默读课文2、3自然段,找出相关句子用波浪线勾一勾。

“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

1.自己试着读读老子所说的话,想想老子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2.理解“迎候”。

文中哪个词和它意思相近?

迎候和等候的区别是什么呢?

老子的话中用的是迎候,那孔子对老子所说的话中该用哪个词呢?(课件)。

为什么不用等候呢?

3.小结:作为老师的老子,很谦虚,在他的话中用了迎候这个词;而作为学生的孔子,也很尊敬老师,在他的回答中只能用等候。我们用词也要这样注意人物的身份。

4.分角色读对话。

“老子也毫无保留……”

1.什么叫“毫无保留”?

2.想一想老子为什么愿意将知识全部传授给孔子呢?

3.他就不担心孔子的学问会超过他吗?

三年级语文孔子拜师教案

孔子、老子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可贵品质隐含在字里行间,尤其是附着在关键的词句之中。本堂课重在引领学生关注、发现那些内涵丰富、意韵深广的词句,通过理解意思,揣摩内涵,自然进入人物的真实内心。这样,学生对语言的学习是立体的,活生生的,语言也会伴随着丰富的思想感情融入学生的生活世界。

三年级语文孔子拜师教案

1、孔子不仅品行流传千古,还有许多耐人深思的名言至今让后人传诵。(出示孔子的名言)并积累。

2、写字。

(1)孔子拜师让我们深深的懂得了对待学习是永无止境的——(生:“学无止境”)。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积累这个词语,学习“止境”两个字。

(2)写迎、等、止、境、授、品,注意区分“迎”与“柳”。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