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论陶渊明的田园诗毕业论文 陶渊明南山有旧宅陶渊明(模板17篇)

时间:2023-10-12 12:41:45 作者:JQ文豪 2023年论陶渊明的田园诗毕业论文 陶渊明南山有旧宅陶渊明(模板17篇)

通过写个人简历,我们可以展示自己的专业技能、工作经验和成就等方面的优势。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意见建议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写作有所帮助。

论陶渊明的田园诗毕业论文篇一

南山有台,北山有莱。

乐只君子,邦家之基。

乐只君子,万寿无期。

南山有桑,北山有杨。

乐只君子,邦家之光。

乐只君子,万寿无疆。

南山有杞,北山有李。

乐只君子,民之父母。

乐只君子,德音不已。

南山有栲,北山有。

乐只君子,遐不眉寿。

乐只君子,德音是茂。

南山有枸,北山有k。

乐只君子,遐不黄t。

乐只君子,保艾尔后。

注释:

1、台:通“薹”,莎草,又名蓑衣草,可制蓑衣。

2、莱:藜草,嫩叶可食。

3、只:语助词。

4、杞:枸杞。

5、德音:好名誉。

6、栲:树名,山樗,俗称鸭椿。

7、:树名,j树,俗称菩提树。

8、遐:何。眉寿:高寿。眉有秀毛,是长寿之相。

9、茂:美盛。

10、枸:树名,即枳骸

11、k:树名,即鼠梓,也叫苦楸。

12、黄t:毛传:“黄,黄发;t,老。”

13、保艾:保养。

译文:

南山生柔莎,北山长嫩藜。

君子真快乐,为国立根基。

君子真快乐,万年寿无期。

南山生绿桑,北山长白杨。

君子真快乐,为国争荣光。

君子真快乐,万年寿无疆。

南山生枸杞,北山长李树。

君子真快乐,人民好父母。

君子真快乐,美名必永驻。

南山生鸭椿,北山长菩提。

君子真快乐,高年寿眉齐。

君子真快乐,美德充天地。

南山生枳海北山长苦楸。

君子真快乐,那能不长寿。

君子真快乐,子孙天保佑。

赏析:

这是一首颂德祝寿的宴饮。前人或以为“乐得贤”(《毛诗序》),或以为“颂天子”(姚际恒《诗经通论》),或以为“祝宾客”(方玉润《诗经原始》),这些说法未免各有所偏。就此诗与《小雅-鱼丽》、《小雅-南有嘉鱼》为燕享通用的乐歌来看,它应是贵族宴饮聚会时颂德祝寿的乐歌。

全诗五章,章六句,每章开头均以南山、北山的草木起兴,民歌味十足。南山有台、有桑、有杞、有栲、有枸,北山有莱、有杨、有李、有、有k,正如国家之拥有具备各种美德的君子贤人。兴中有比,富有象征意义。但是兴语的作用还有为章节起势和变化韵脚以求叶韵的作用。在此诗中,这两点表现得尤为明显。如果直说“乐只君子,邦家之基;乐只君子,万寿无期”等,则显得突兀和浅直,加上“南山有台,北山有莱”等后,诗顿时生色不少,含蓄而委婉,诗的韵律也由此而和谐自然。兴语之后,是表功祝寿。每章两次直呼“乐只君子”,可以见出祝者和被祝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前三章“邦家之基”、“邦家之光”、“民之父母”三句,言简意赅,以极节省的笔墨为被颂者画像,从大处落笔,字字千金,为祝寿张本。表功不仅是颂德祝寿之所本,而且本身也是其中的必要部分。功表得是否得体,直接关系到诗的主旨。正因为前面的功表得得体而成功,后面的祝寿才显得有理而有力。四、五两章用“遐不眉寿”、“遐不黄t”两个反诘句表达祝愿:这样的君子怎能不长眉秀出大有寿相呢!这样的君子怎能不头无白发延年益寿呢!这又是以前三章的表功祝寿为基础的。末了,颂者仍不忘加“保艾尔后”一句。重子嗣,是国人的传统,由祝福先辈而连及其后裔,是诗歌的高潮之处。

这首诗的内容虽单纯,但结构安排相当精巧,五章首尾呼应,回环往复,语意间隔粘连,逐层递进,具有很强的层次感与节奏感。选词用字,要言不烦,举重若轻,颇耐咀嚼,表现出歌词作者的匠心独运。作为宴享通用之乐歌,其娱乐、祝愿、歌颂、庆贺的综合功能是显而易见的。

论陶渊明的田园诗毕业论文篇二

其实庐山上有些地方,陶渊明未必真的去过,但是后人却不断地虚构一些美丽的故事,让陶渊明“抵达”。

历史上从没有一个人像陶渊明这样,在庐山留下了如此多的痕迹。庐山山南的玉京山下有他的故居,汉阳峰的紫霄峰下有陶靖节陆修静对酌台,虎爪崖下有醉石,醉石旁有五柳馆、归去来馆,不远处还有栗里,据传陶渊明诗中的南村就是此处;今天九江县境内的面阳山下有陶靖节墓,墓旁有靖节祠、靖节书院;面阳山南的黄龙山有通书院,旧称这里是陶渊明故居,或是陶渊明的祖居。等等不一而足。在这么多的遗迹中,旧居就多达四五处。不得不令人感叹陶渊明对于庐山的重要性。

而如此多的遗迹,也并非是陶渊明自己留下来的,更多的是来自于后人对他的追忆。像归去来馆就是南宋朱熹所建,靖节祠和靖节书院也是明代文学家李梦阳在担任江西提学副使时修建的。这些文化名人的追忆,更加凸显陶渊明的意义。他已经不仅仅只是一个隐士、诗人,更多的是一个文化象征,一个符号。

其实庐山上有些地方,陶渊明未必真的去过,但是后人却不断地虚构一些美丽的故事,让陶渊明“抵达”。比如庐山东林寺有著名的《虎溪三笑图》,画的是慧远、陆修静和陶渊明三人在东林寺中倾谈甚欢,离别时慧远送二人出寺,本来慧远送人从不过虎溪桥,但这次因为交谈至深,不觉竟走过了此桥,弄得山上的老虎都看不下去,大吼一声,于是三人会心大笑。画面就定格在这一瞬间。慧远是东晋高僧,陆修静也是道教的重要人物,当时隐居在庐山山南简寂观,而陶渊明无疑在这里被作为了儒家的代表,儒道佛就这样融合无间地出现在一幅诗意的画中。但事实上,慧远去世的时候,陆修静才十岁。而陶渊明也曾在诗中对慧远某些观点表达了异议,慧远曾想邀陶渊明加入莲社,陶渊明也没有同意。《莲社高贤传》说陶渊明曾造访莲社,最终“攒眉而去”。但是,与其说《虎溪三笑图》是后世的凭空想象,不如说是人们的一种美好的愿望,他们希望陶渊明抵达这里,并与慧远、陆修静倾谈,三位大师纵情探讨人生、诗歌和自然万物。事实上这样的愿望在后世都得到了实现——白居易与庐山诸寺的高僧过从甚密,苏轼也与庐山归宗寺的佛印有着深厚的情谊。所以尽管知道这样的事实并不存在,苏轼、黄庭坚等人仍兴致盎然地在《虎溪三笑图》后题写了文字。

而另外一些非虚构的史实,则真正会让后人歆慕。据《庐山志》记载,清代康熙、乾隆年间的栗里如同一个文化圣地,那里有心远亭,亭有碑镌“心远地自偏”诗;又有“吟松醉菊”石刻。心远亭西南还有清风桥,同治年间的《星子县志》甚至记载了乾隆年间地方官员重修此桥时一段诗意的文字:“又西数里为杨柳桥,有晋处士碑,碑阴一水抱焉。壬午春涨桥断,余适课农于此,因解腰围银带以续,不逾月桥成。有一老叟歌曰:‘处士何曾是姓陶,菊花人醉风萧萧。使君腰解银带子,袖挟清风过此桥。’歌罢,向松山高步而去。时人闻其歌,遂题于龙山铺,而请改为清风桥。今不觉二十余年矣……”需要注意的是“余适课农于此”所隐藏的含义,因为陶渊明也曾参与“课农”,并写下了《劝农》一诗,所以一个“适”字,写尽了此官员对于陶渊明的遥想和怀念。尽管这些亭台、石桥、碑刻今天已经不复存在,但只要庐山还在那里,只要你在某个位置抬起头来看到庐山,就会想到陶渊明。我无法想象没有陶渊明的庐山会是什么样子。在漫长的历史里,从没有一个人像陶渊明对一座山有着如此大的影响,从此庐山仿佛拥有了生命,拥有了一种来自于东晋的气质与风度。

庐山对陶渊明也有着非凡的意义,这里的山川草木怡养了陶渊明平淡冲和、含弘万物的性格与心境,并且滋养了他的诗歌创作,在陶渊明的诗集里,大部分的诗歌都与庐山有关,山间的风景,山下的田地,山边的河流与湖泊,山中的读书生活等等。他在这座山中耕种、饮酒、养菊、思考人生的意义,有时候生活非常艰难。苏轼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而陶渊明显然是因为在此山中,才见到了庐山的真面目吧。

今天,这些与陶渊明有关的遗迹很多都不存在了,比如陶渊明陆修静对酌台、玉京山的旧居、靖节祠、通书院。而保留下来的,与历史上的记载也有不小的差别。这些地方一直不是庐山旅游的热点,栗里是山南的一个小村落,醉石隐藏在深深的山谷里,至于陶靖节墓,也许除了纪念活动之外,恐怕更是罕有人至吧。这样也正好,它们就像当年的陶渊明一般,隐藏在深山里的一座草庐中,任由云起云卷,风吹风落。千百年来,它们一直保持着陶渊明的隐居姿态。

陶渊明的出仕,并非为了在政治上有什么样的作为,更多的还是为了生计、为了更好地赡养亲老。

晋安帝义熙元年十一月,也就是公元4,五十四岁的陶渊明辞去彭泽令一职,挂冠归隐,从此再也没有返回仕途。八十多年后,梁朝的诗人、学者沈约在《宋书》中解释陶渊明辞官的原因说:“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从此“不为五斗米折腰”这个说法成为了人们最为熟知的典故,它与陶渊明去世后朋友们给他取的私谥“靖节”一起,构造了一个耿介、正直、不屈服于权贵的形象。虽然陶渊明对于官场上的束缚、对官场黑暗的不满毋庸置疑,但是,过于强调这一点,也使得我们难以窥见陶渊明内心中一些隐秘的情感,这些情感对于我们认识陶渊明或许更为重要。

在人们欣赏“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洁时,往往忽略掉了陶渊明自己陈述的辞官理由,那就是他在《归去来兮辞序》中说得清清楚楚的:

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

显然,陶渊明对于官场生活感到极为压抑,心情也极不畅快,但尽管如此,他原本也准备做满一年再辞官。而导致他突然辞官的直接原因,就是程氏妹的去世。较之要束带见督邮来说,这件事在陶渊明的心中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陶渊明一直十分重视亲情。他三岁丧父,一直是在母亲的教育和抚养下长大的,在他的诗文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他对于母亲的尊敬、怀念以及未尽孝道的愧疚。陶渊明的母亲是晋代名士孟嘉的第四女,母亲去世之后,陶渊明在居丧期间写下了《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其中说道:“渊明先亲,君之第四女也。凯风寒泉之思,实钟厥心。谨按采行事,撰为此传。”看来陶渊明撰写此文,实是为了向其母致敬。

正因早年丧父,家道艰难,母亲又教育有方,使得陶渊明与几个弟妹的感情都十分融洽,两个堂弟仲德和敬远,以及同父异母的妹妹,即程氏妹,从小互相扶持,又难得有共同的语言和兴趣,陶渊明诗中不少表达自己内心真实想法的诗篇,文字上稍显激烈的,大都是写给仲德和敬远的。程氏妹去世后,他不仅立刻辞官奔丧,还写下了一篇感情真挚的《祭程氏妹文》,寄托自己的哀思。

而陶渊明的出仕,也并非为了想在政治上有什么样的作为,更多的还是为了生计、为了更好地赡养亲老。所谓“每以家弊,东西游走”(《与子俨等疏》)、“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饮酒》十九、十)。也正因此,陶渊明在宦游途中所写的诗篇,都表达了为糊口而从仕的无奈与压抑。

程氏妹的去世对陶渊明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因为就在程氏妹去世的四年前,陶渊明的生母去世,当时陶渊明正在桓玄的幕府中任职,出使江陵,未能陪在母亲身边。他在《祭程氏妹文》中说“昔在江陵,重罹天罚”,他认为这是上天对自己的惩罚。而此次程氏妹的去世,使得他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也让他下定了决心,回到庐山脚下,更加去珍惜人世间的种种情感,而不是将生命耗费在虚伪、狡诈和空虚的官场之中。

同时陶渊明辞去彭泽令之所以如此决绝,也至少有一部分原因是母亲已经去世,孝道已尽,不存在赡养亲老的压力。“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这几句简单的话说得多么透彻。以前勉强从仕,是饥冻之切会涉及到慈母,现在不过是自己受点苦楚罢了,来去自由。“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这个平生之志是什么?就是按照自己的心灵去生活。

但是辞官几年之后,仲德和敬远相继去世,也使得陶渊明的晚年越发孤独。从此,庐山成为了陶渊明唯一可以畅叙幽情、倾诉内心隐秘世界的寄托了。

在这短暂的五年时间里,尤其是入桓玄幕府、担任镇军参军、建威参军这三次任职,陶渊明亲身经历了东晋中后期最为严重的政治动荡。

其实庐山完全可以说是陶渊明的故乡。陶渊明生在庐山脚下的浔阳柴桑(今九江市西南),从小就在庐山下读书、生活,养成了“性本爱丘山”的心性。终其一生,他都没有长期远离过庐山,包括出仕的时候,离开的时间都非常短暂。

陶渊明一生共五次出仕,第一次是二十九岁时担任江州祭酒,离家很近,只做了几天时间就“不堪吏职”,辞官回家。此后长期在家中闲居,直到三十四岁才第二次出仕,进入荆州桓玄的幕府任职。这次出仕的时间最长,前后共三年左右的时间,离家也较远,其间还出使过首都建康。正是在此任上,陶母不幸去世,渊明正在荆州江陵,当年(公元4)冬天就赶回到浔阳守丧。陶渊明守丧期间,桓玄与朝廷的关系彻底破裂,先是桓玄击败东晋权臣司马道子、司马元显父子,领军入都,自号相国、楚王,又逼迫晋安帝禅位,称帝改元;之后建武将军刘裕举义兵击溃桓玄,经过数次激战,桓玄终于公元4兵败被杀。陶渊明则因为居丧,幸运地避免了卷入这次战乱。

桓玄失败后,陶渊明第三次出仕,到京口担任镇军将军刘裕的参军,此次任职不足一年时间,于公元405年转而担任建威将军刘敬宣参军,又只任职了四个多月,于当年八月担任彭泽令。彭泽令只做了八十多天,就彻底辞官归隐。这就是陶渊明的五次仕宦生涯,总共加起来居然不超过五年。

然而,在这短暂的五年时间里,尤其是入桓玄幕府、担任镇军参军、建威参军这三次任职,陶渊明亲身经历了东晋中后期最为严重的政治动荡,许多人或被迫或主动卷入其中,成为政治上的棋子,最后身败名裂。后来刘裕残忍地杀害已经退位的晋恭帝,为此陶渊明带着悲愤的心情写下了《述酒》一诗,他未必是对东晋王朝有什么很深的感情,只是对刘裕的行为做道义上的谴责。

仕宦生涯使陶渊明对政坛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朝廷的腐败、黑暗与污浊更坚定了陶渊明归隐庐山的决心,当许许多多的人深陷权与利的争斗中不能自拔时,恰是这些争斗让陶渊明认识到内心善良的可贵和自然之美的纯净,他们让陶渊明意识到,在短暂的人生中,有一些更为重要的东西值得我们去珍惜,而与自然万物的永恒相比,人类实在是太渺小和无知了。

从此之后,陶渊明数次迁居,开始了他最为艰难的晚年生活,当时的他,和一个贫苦的农民几乎没有什么两样。

在很多人的眼中,陶渊明在庐山的隐居生活一定是平静恬淡、安逸舒适,令人怀想联翩的。但事实并非如此。

在刚刚辞去彭泽令的头两年里,陶渊明过得确实还比较惬意。家里还有一些积蓄,农作物生长得也比较好,他甚至能够请得起僮仆。但是,在辞官后的`第三年盛夏,家中突遭火灾,几乎所有物品毁之一炬,在一段时间里,陶渊明带着家人只能寓居在一条破旧的渔船上,他的庄稼又连续遭受蝗灾和洪涝(见他的《戊申岁六月中遇火》和《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等诗)。此后又经历了各种天灾和战乱,根据《晋书·安帝恭帝纪》的记载,义熙三年(公元407)的夏天浔阳发大水,义熙五年浔阳地震,同年三月又发生雪灾,大雪“平地数尺”。东晋晚期的孙恩卢循之乱也波及到了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在义熙六年,官军和卢循的叛军在浔阳及其周边地区反复拉锯,直到第二年的四月战乱才得以平息。

从此之后,陶渊明数次迁居,开始了他最为艰难的晚年生活,当时的他,和一个贫苦的农民几乎没有什么两样。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双脚上的疾病已经使他无法行走,各种病患缠身,而且无比贫穷,有时竟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不得不到邻居家去乞食。尽管如此,他依然没有任何重返仕途的想法,他已经与那个污浊的社会完全决裂,执着地按照自己的心灵生活。在他晚年的诗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内心充满痛苦和悲凉的形象,他对于时代感到不满和无奈,却又无法改变,只能选择保持一己之身的清白与高洁,那仿佛是一个孤独的鹤的形象,在泥泞的沼泽上整理着洁白的羽毛,独自起舞。难怪李长之在《陶渊明传论》中说读陶渊明的诗,会越来越“觉得他的诗句是那样的沉痛,几乎‘言尽意不舒’的情调充满了全书,竟再也寻不出十分快乐的影子了。”

另一面,当面对着时代的污浊、社会的黑暗、人心的凉薄以及自身生存之艰难,每每在苦痛达到极致之时,陶渊明又能展现出超人的豁达与通融,如同暗夜中的光,夜空中璀璨而明净的星辰一般,照亮着后人的洞府。这就是为什么他那些平淡的句子为何会带来如此多的尊敬与感动,因为平淡下面是激流汹涌、是潮起潮落。而陶渊明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超越了个人的苦痛、超越了一个时代、超越了生与死,用自己的人生,完成了对整个人生和宇宙的思考。

这里还需要提及的是,魏晋以来盛行隐居,这固然是因战乱引起的,同时隐居给隐士们带来的高名,也带给了他们踏入仕途的另一条捷径。每一个新皇的登基或者每一个新朝的建立,总会邀请隐士们重新出山,以表示“野无遗贤”,显示其政权所得到的拥护。因此,当时许多的隐居者生活非常舒适,甚至到了奢华的地步。与陶渊明齐名的谢灵运,在仕途不顺的时候,也常回到故乡的山水中,暂隐山林。《宋书·谢灵运传》上记载了他是如何寄情山水的:

灵运因父祖之资,生业甚厚。奴僮既众,义故门生数百,凿山浚湖,功役无已。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岩嶂千重,莫不备尽。登蹑常著木履,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去其后齿。尝自始宁南山伐木开径,直至临海,从者数百人。临海太守王琇惊骇,谓为山贼,徐知是灵运乃安。

登山到了如此讲究的地步,可以说连现代人都叹为观止吧。木屐可以上山去掉前齿,下山去后齿。并且还带着数百民工,开山辟境,竟让人误以为是山贼。谢灵运出身豪门望族,即使是隐居,也不必担心自己的前途,更不用担心财力。这是出身寒族的陶渊明难以望其项背的。况且陶渊明的情性趋向澹泊,也注定了他不会像那些寻找仕途捷径的隐士那样,装模作样,然后一跃成为朝廷的座上宾。对比谢灵运的这段记载,陶渊明的记载则显得无比贫穷、局促,在其好友颜延之撰写的《陶征士诔》中记载说他“少而贫病,居无仆妾,井臼不任,藜菽不给;母老子幼,就养勤匮,远为田生致亲之议,追悟毛子捧檄之怀,初辞州府三令,后为彭泽令。道不偶物,弃官从好。遂乃解题世纷,结志区外。定迹深栖,于是乎远。灌畦鬻蔬,为供鱼菽之祭;织絇纬萧,以充粮粒之费。”《宋书》本传中还说他晚年有脚疾,需要人抬着他才能出行。相比于谢灵运,实在是太过寒碜。

晚年的陶渊明忍受着超出常人的孤独和寂寞。他是痛苦的,因为他是清醒者,也因他清醒着,所以要不断饮酒求醉,方能暂忘苦痛。他又是欢欣的,因为他在按照自己的内心生活,不需要出卖灵魂,不需要看他人的颜色行事,不需说违心的话、做违心的事。每日在庐山的云雾下,种植庄稼,会为每一次的收获而感到满足;培育菊花,等待友人给自己送酒喝;读书写诗,会为历史反照出的现实发出感慨,也会与古人、与更古的山川产生某种无法言传的交流与默契。

当陶渊明去世之后,没有人会意识到正是这个在当时还默默无闻的隐者,为魏晋的诗风划下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南朝宋文帝元嘉四年(公元427年)十一月,深受疾病和饥饿折磨的陶渊明去世,终年六十三岁。陶渊明卧病在床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其间名将檀道济担任江州刺史,还特意来看望了陶渊明,希望陶渊明能为新朝服务,这样生活上至少能好些。陶渊明委婉地拒绝了。临走前檀道济还馈赠了粱肉,但陶渊明“麾而去之”。真应了鲁迅先生对他“金刚怒目”的评价。

陶渊明对于刘宋的不满,历来的解释都是说他忠于晋室。但陶渊明既非晋朝重臣,且出仕不到五年,何况他对东晋政府的腐败无能早已感到失望,何来忠晋之说呢。他对刘宋政权不满,对檀道济的不满,终究还是因为刘裕在处理安帝、恭帝这两位逊帝上手段过于残忍(安帝被刘裕派亲信毒死,杀恭帝时刘裕先派恭帝亲随王祎下毒,王祎不忍下手,自己喝了毒药,刘裕便派人直接用棉被闷死恭帝),而刘宋政权的内部斗争也过于阴险和残酷。事实在几年后给陶渊明的态度予以了证明。檀道济在参与了多次朝廷内部的争权之后,终被宋文帝杀害,而刘宋宫廷内部的杀戮才刚刚开始,此后亲子弑父、兄弟相残的惨剧频频出现,传统的道德观念完全崩溃。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我们不能不再一次感叹陶渊明的睿智。当宋武帝刘裕去世之后,檀道济、王弘、谢晦、徐羡之同为朝廷重臣,不久后谢晦、徐羡之和檀道济先后在政治斗争中惨遭屠戮,只有王弘一人远离了斗争得以幸免,史传称王弘在担任江州刺史的时候“省赋简役,百姓安之”(《南史·王弘传》)。而这个江州刺史,就是在陶渊明晚年,频频给陶渊明送酒的那位地方官员,而陶渊明也经常出现在王弘的宴会之上。王弘从没有勉强陶渊明出仕,他们始终保持着一种简单的友谊。从王弘、檀道济截然不同的结局,再来看陶渊明接受王弘的赠酒,却拒绝檀道济的馈粱这两种不同的态度,陶渊明的立场自然可见。

在陶渊明去世的这一年,谢灵运四十八岁,刚刚担任刘宋朝廷的秘书监,也许他那部著名的目录书《宋元嘉八年秘阁四部目录》正开始撰写,但更为重要的是,他写出了大量风格新颖、技巧纯熟的诗篇,正引领着诗坛走向一个新的时代:讲究辞藻的华丽、韵律的和谐、结构的完美。其实早在很多年前,诗风转变的倾向就已经开始了。但与不愿卷入政治一样,陶渊明也不愿卷入这个诗歌的新潮流中。他推崇的依然是《诗经》,是汉末的古诗,是阮籍、左思。当陶渊明去世之后,没有人会意识到正是这个在当时还默默无闻的隐者,为魏晋的诗风划下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在去世不久之前,陶渊明还写下了三首《挽歌诗》、一篇给儿子们的《与子俨等疏》、一篇给自己的《自祭文》,在这几篇诗文里,陶渊明回顾了自己的一生,表达了自己作为人父却使儿子们忍受饥寒的愧疚,并希望儿子们能珍惜兄弟感情。当然,他还谈到了死亡。“人生实难,死如之何!”这是需要经历怎样的艰难与痛苦才能说出的话。他说死后要把自己葬在荒野,“不封不树”,“托体同山阿”,希望能与庐山融合为一体,与天地万物同化。

“家为逆旅舍,我如远去客。去去欲何之,南山有旧宅。”

这是陶渊明《杂诗》第七首中的诗句。“家为逆旅舍,我如远去客。”汉末《古诗》有“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的句子,后来苏轼也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临江仙·送钱穆父》)。从古诗到陶渊明再到苏轼,我们仿佛看到了有根线,将漫长而曲折的历史牵连了起来,也将相隔几百年的诗人们牵连了起来。人生就像是一座旅舍,我们不过是漫长人类历史中的一个过客,偶尔在某一时间进入这个旅舍,然后再离开。人生如此短暂,被遗忘的人们就如同从未存在一般,那么你生存的意义是什么?你在这世间又该如何去生活,如何去面对你的世界呢?陶渊明和苏轼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去去欲何之,南山有旧宅。”这句诗,是陶渊明说给自己听的,又何尝不是说给千百年后的人们。

论陶渊明的田园诗毕业论文篇三

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东晋高官,祖父是知府。然而,由于他还是个孩子,他不喜欢官场的习惯,专注于阅读。

陶渊明年轻时,常在家门前种五棵柳树。他经常在柳树荫下看书。当他在快乐的地方读书时,他甚至忘了吃饭。当有什么事使人悲伤时,他用酒来淹没他的悲伤。这家人很穷,没有钱买酒。没关系。它是由它自己的朋友寄来的。所以只要喝酒,喝醉,睡觉,醒来,散步,绕着院子转。他的院子是什么样子的?破墙,系满了杂草,绿油油的,草地上充满了金色的阳光。微风吹拂着他破旧的衣服。饿了,看看碗。碗是空的。看看这个罐子。罐子也是空的。尽管别墅已经破败,经常挨饿,但他的心情还是很愉快。

陶渊明读了很多书。他浏览各种学者、诗歌和歌曲。他读这些书从不感到厌倦。

因此,他的思想是非常开放的,他的观点是光辉的。他周围的人都钦佩他。

陶渊明还写了一本五流先生的传记。吴柳先生就是他自己。在这篇文章中,他自由地写下了自己的生活和梦想。后来,人们也叫他“五流先生”。

论陶渊明的田园诗毕业论文篇四

南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宋高宗赵构给柳宗元加封“文惠昭灵侯”.对谥号中“灵”字的含义是褒是贬,历来有不同看法.

《史记正义》记载:谥法是周公旦创制的,用来臧否死去的统治阶级成员.东汉王充在《论衡*须颂篇》离有:“谥者,行之迹也,谥之美者,成,宣也.恶者,灵,厉也.”对于“灵”字,王力在其《古代汉语》中也把它作为批评性的.他们都是以周公旦《逸周书*谥法解》为依据的.但是后人对《谥法解》的应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顾炎武《日知录*谥法》记载:“汉魏以来,悉损益而遵用之.”例如,西汉元帝曾追尊汉高祖母亲为昭灵皇后.作为子孙的皇帝对祖宗是不会妄作批评的.“灵”字在这里是表扬性的.从赵构《加封文惠昭灵侯告词.的内容来看对柳宗元也没有批评的意思.依上述二点,可以断定“文惠昭灵侯”是肯定性,表扬性的谥号.

柳州构筑罗池庙,唐中央政权是不承认的.《罗池庙碑》是罗池庙最早的历史文献.碑中说:“柳侯生能泽其民,死能惊动祸福之,以食其土,可谓灵也已.”这是韩愈对柳宗元一生的.总结.在宋代,韩愈逐渐成为文化规范的象征.韩愈对柳宗元的总结也被宋朝统治阶级所承认,宋哲宗在元祐七年(1092年)正式承认罗池庙建立,并重新赐名为“灵文庙”,此后,柳宗元被加封“文惠侯”和“文惠昭灵侯”这种加封属于褒义的.

论陶渊明的田园诗毕业论文篇五

《拟古其一》

年代:魏晋作者:陶渊明

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

初与君别时,不谓行当久。

出门万里客,中道逢嘉友。

未言心未醉,不在接杯酒。

兰枯柳亦衰,遂令此言负。

多谢诸少年,相知不忠厚。

意气倾人命,离隔复何有?

拟古九首

〔说明〕

这组诗约作于宋武帝永初二年(421)前后,陶渊明五十七岁。

拟古,就是摹拟古诗之意。但事实上这组诗并无摹拟之迹,完全是诗人

自抒怀抱。从内容来看,这组诗大多为忧国伤时、寄托感慨之作,其中多有

托古讽今、隐晦曲折之辞。

其一(1)

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2)。

初与君别时,不谓行当久(3)。

出门万里客,中道逢嘉友(4)。

未言心相醉,不在接杯酒(5)。

兰枯柳亦衰,遂令此言负(6)。

多谢诸少年,相知不忠厚(7)。

意气倾人命,离隔复何有(8)?

〔注释〕

轻易初心。

(2)荣荣:繁盛的样子。这两句写当初分别之景,有起兴的作用。兰取其贞洁,柳取其惜别。

(3)君:指出门的游子。不谓行当久:没说此行要很久。

(4)中道:中途。嘉友:好友。

(5)心相醉:内心已为之倾倒,即一见倾心。这两句是说,尚未饮酒交谈,便一见倾心。

(6)言:指临别誓约。负:违背,背弃。

面相知的朋友未必就是忠厚之人。此句及按下两句皆为告诫之辞。

以不惜献出一切,可当那位不忠厚的朋友弃你而去之后,又有什么情谊存在呢?

〔译文〕

茂盛幽兰在窗下,

依依垂柳在堂前。

当初与你告别时,

未讲此行很久远。

出门万里客他乡,

半道交朋结新欢。

一见倾心似迷醉,

未曾饮酒尽言谈。

幽兰枯萎垂柳衰,

背信之人违誓言。

告诫世间青少年,

相知未必心不变。

你为情谊愿献身,

他将你弃无情感。

陶渊明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汉族,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田园诗派创始人。陶渊明的.诗和辞赋散文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开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新的境界。作品平淡自然,出于真实感受,影响唐代诗歌的创作。

论陶渊明的田园诗毕业论文篇六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小时候,就承袭了父业,在家耕种,但是他非常好学,他每天除了种好菜园之外,就是专心读书,所以写出的诗词歌赋很有名气。不多久,当地的一个姓王的知县走马上任,他也是一个诗词爱好者,他知道陶渊明虽然年纪轻轻的,但是很有名望,不知是真还是假,于是就想试试他的学识如何。一天,陶渊明正在自己的菜园里淋菜,王知县走了进来,陶渊明出于礼貌,连忙起来招呼,王知县眯起双眼,打量着陶渊明,说:“你就是名叫陶潜的吗?”陶渊明忙说:“小人正是!”

王知县坐下,右手摸着嘴边的八字胡,欣赏了一下陶渊明桌上所写的字,忽然对陶渊明说:“我听人说你能写诗作对,我来见识一下,现在我出个对子,请你对对,好吗?”陶渊明笑着说:“请大人出上联吧!”

王知县环视四周,看到菜园里种有一畦向日葵,这些葵花刚刚开放,于是灵机一动,有了,他随口道出上联;雏葵俯枝,小脸盘可识地理?陶渊明一听,知道这官员话中含有不信任的蔑视,表面说的是雏葵,实际上是暗中问自己,你这么年轻,能熟识田园里耕作之事吗?于是他略为思考,看见庭前的荷塘里,茁出鲜红的荷苞,于是就想出了巧妙的下联;新苞出土,大朱笔熟点天文!

陶渊明的下联也是话中有话,他的意思表面是说荷苞,实际是说自己,意思是我虽然被埋在污泥里,但是一旦出土,就能点天文地理。王知县看了,暗中惊叹陶渊明的才思敏捷,但是还是不甘视弱,又出上联,联曰:小孩子出言吞天口。这一联除了说陶渊明刚才的口气太大之外,用字上还有非常巧妙之处,因为“吞”是由“天口”两字组成,这样是非常难对的。陶渊明想了想,随即对出下联;联曰:老大人苦究志士心。

这下联,陶渊明除了表明自己不是口气大,而是靠苦学而成才。他用字巧妙,因“志”字是由“士心”两字组成。正巧工整对上比的“吞天口”的吞字是由“天”字和“口”字组成,知县才知道陶渊明果然很有学问,又立志苦学,不禁肃然起敬。便站起来和他紧紧握着他的手,连连赞叹道:“小兄弟!果然聪明过人,又有志气,佩服!佩服!”

陶渊明见他态度改变,也是谦逊诚恳地说:“还请大人日后多多指点!”说罢又拿过自己的习作,请知县指教。王知县接过来一看,原来是一首自嘲诗,诗曰:小筑惭高枕,忧时旧有盟,呼雏来揖客,挥毫坐谈禅,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王知县看后,对陶渊明更加赞赏,从此两人成了忘年这交。

精选陶渊明陶渊明,东晋文学家。他从二十九岁时开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就归隐。后陆续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地位不高的官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

精选公元365年,东晋大司马的陶侃的孙子陶逸家,一个婴儿呱呱坠地了,算命的瞎子王三看过说,此子根骨不凡,当成大器。陶逸给儿子起名陶渊明。童年的陶渊明同学在这样一......

论陶渊明的田园诗毕业论文篇七

1.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2.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3.福不虚至,祸不易来。

4.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5.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6.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7.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8.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9.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

10.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11.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12.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13.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14.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5.不为五斗米折腰。

16.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17.露凝无游氛,天高风景澈。

18.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19.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20.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

2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22.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

2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24.吁嗟身后名,于我若浮烟。

25.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26.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27.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28.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9.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30.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31.望云惭高鸟,临木愧游鱼。

32.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

33.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34.宇宙一何愁,人生少至百。岁月相催逼,鬓也早已白。

35.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36.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37.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38.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39.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40.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41.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论陶渊明的田园诗毕业论文篇八

一、“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这句讲的诗陶渊明劝学的道理,知识每天都积累的话是在慢慢填充自己,要是荒废学业久了会如磨刀石一样少了一个大缺口。

二、“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耕作时清除杂草,即使被雨水沾湿衣裳也无大碍,反正诗人归隐的心是无法阻挡的,反正不会在回去哪世俗之地。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还有归隐后那不被拘束的心态。

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明了诗人与世俗相隔,超然脱俗的心境,无意采菊东下,还不经意见到了南山的美景,是那样的悠然自得。感受到诗人徜徉在山水之中,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之妙意。

我们可以看出陶渊明在离开世俗之后的生活是那么的惬意,和他对自然是那么的热爱,将自己的身心全部寄托在这美景和悠闲的农家生活中。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我们所熟知的陶渊明是不同流俗的,所以他宁愿放弃那些世俗的高权和财势也不愿在期间污染了自己的心智,所以被人们所熟知的这个故事就是“不为五斗米而折腰”。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陶渊明在40出头时再一次出任了官职,当一个彭泽县令,在任期间碰到上级来检查公务,且说这个上级很贪婪又凶狠,只要官员不贿赂他,他就会栽赃陷害。然后陶渊明的属下表明其应好好迎合这个上级,就是好好贿赂他。但是正气的陶渊明哪能这样做,反而非常生气,认为自己平时工作非常谨慎哪还有纰漏,现在还要为了这五斗俸禄而向小人低声下气,岂不是违背自己的心和践踏自己的尊严了么,便脱去官府辞官而去。

陶渊明劝学的故事

这件故事是发生在陶渊明归隐生活之中,当时有一个少年得知陶渊明的才识渊博,便向他讨教求学的方法。陶渊明告诉他这并没有方法,学习就是要靠勤奋,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少年不解,陶渊明便叫少年蹲在地上看一株禾苗是否在成长,少年注视了一会便回答并没有,陶渊明又说如果没有那它是怎么从小禾苗长到这么高的呢,所以学习也是如此,你是靠一点点积累的,你可能并不能察觉到,但你却在不断成长。之后又拉少年看磨刀石,告诉他磨刀石的凹痕就是这样日积月累的消磨出来的,不要以为一段时间没有读书不会有什么损失,时间久了正如磨刀石缺了一大块。

论陶渊明的田园诗毕业论文篇九

1、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陶渊明

2、舜既躬耕,禹亦稼穑。远若周典,八政始食。——陶渊明

3、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陶渊明

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

5、智巧既萌,资待靡因。谁其赡之,实赖哲人。——陶渊明

6、悠悠待秋稼,寥落将赊迟。逸想不可淹,猖狂独长悲。——陶渊明

7、洋洋平潭,乃漱乃濯。邈邈遐景,载欣载瞩。——陶渊明

8、伊余何为者,勉励从兹役。——陶渊明

9、福不虚至,祸不易来——陶渊明

10、贞脆由人,祸福无门。匪道曷依,匪善奚敦!——陶渊明

12、清琴横床,浊酒半壶。黄唐莫逮,慨独在余。——陶渊明

13、若能超然,投迹高轨,敢不敛衽,敬赞德美。——陶渊明

14、人亦有言,日月于征,安得促席,说彼平生。——陶渊明

15、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陶渊明

16、矧兹众庶,曳裾拱手!——陶渊明

17、儋石不储,饥寒交至。顾尔俦列,能不怀愧!——陶渊明

19、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陶渊明

20、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陶渊明

2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

22、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劲气侵襟袖,箪瓢谢屡设。——陶渊明

23、桑妇宵兴,农夫野宿。——陶渊明

24、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25、故老赠余酒,乃言饮得仙。试酌百情远,重觞忽忘天。——陶渊明

26、延目中流,悠想清沂。童冠齐业,闲咏以归。——陶渊明

27、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陶渊明

28、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

29、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

30、翩翩飞鸟,息我庭柯。敛翮闲止,好声相和。——陶渊明

31、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陶渊明

32、采采荣木,于兹托根。繁华朝起,慨暮不存。——陶渊明

33、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陶渊明

34、志彼不舍,安此日富。我之怀矣,怛焉内疚。——陶渊明

35、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陶渊明

36、微雨洗高林,清飙矫云翮。眷彼品物存,义风都未隔。——陶渊明

37、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陶渊明

38、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

39、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

40、人亦有言,称心易足。挥兹一觞,陶然自乐。——陶渊明

4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

42、重云蔽白日,闲雨纷微微。流目视西园,晔晔荣紫葵。——陶渊明

43、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陶渊明

44、天岂去此哉,任真无所先。云鹤有奇翼,八表须臾还。——陶渊明

45、东园之树,枝条载荣。竞用新好,以招余情。——陶渊明

46、有风自南,翼彼新苗。——陶渊明

47、岂无他人,念子实多。愿言不获,抱恨如何!——陶渊明

48、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陶渊明

49、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陶渊明

50、我爱其挣,寤寐交挥。但恨殊世,邈不可追。——陶渊明

论陶渊明的田园诗毕业论文篇十

李白有一首诗叫做《山中与幽人对酌》是这样写的: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我醉欲眠卿且去是大酒鬼陶渊明的名言,陶渊明平生好酒,最喜欢把别人拉到自己家里喝酒,一旦自己先喝醉了,就说:“我醉欲眠卿可去。”意思是,我喝多了要睡觉去了,您请自便吧。

陶渊明二十九岁那年,曾做过江州祭酒的小官,因为当时官场黑暗,陶渊明看不惯,决心去职归隐。此后一直隐居,可是陶渊明种菊花还可以,种田的本事却不佳,加上好酒,到中年后连饭都吃不上了,迫于生计,陶渊明再次复出,先后担任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务。在做彭泽令时,他看不惯当时督邮的作派,很干脆的来了一句“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之后愤然辞官归隐,结束了仕途生活,再也没有复出过。相传,陶渊明弃官后隐居于庐山下,每日自耕自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耕地而食,凿井而饮。过着悠闲的田园生活。这个时候陶渊明新娶了夫人翟氏,翟氏种田是把好手,粮食年年丰收,因此陶渊明又有酒可喝了,每到闲暇时,他就和一帮朋友到两里外的庐山南麓虎爪崖下饮酒作乐。崖下有一条名为醒泉的溪涧,涧中横卧着一块巨大的黑褐色花岗岩石,高约3米,长约6米,宽约4米,石面平滑,是一个天然的大酒桌。陶渊明和朋友们每次都坐在这里饮酒作诗,一同取乐。他每饮必醉,每醉必赋诗文,醉倒后便挥手对同伴说:“我醉欲眠,卿且去!”说完就睡倒在石上。日复一日,这块石头的中间竟然凹了下去,留下了枕痕。于是,这块石头就被命名为醉石。陶渊明的这个故事和马克思把图书馆踩出脚印的故事差不多,但是马克思可能每次都坐在图书馆的同一个地方,难道陶渊明每次也都坐在石头的同一个地方?最大的可能是石头上本来就有枕痕,陶渊明喝酒不带枕头,每次往有坑的地方一躺就睡,天长地久,这个坑越来越深,于是醉石就形成了。

陶渊明一辈子喝酒太多,自己没什么事,五个儿子却都有些呆傻,可能是陶渊明喝酒留下的后遗症,他的《责子》一诗是这样写的: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艺.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从诗里可以看出,陶渊明的儿子们十三岁还不识数,九岁的只知道吃,可是他老先生还不赶快戒酒,还来了句,天命就是这样,我还是继续喝吧。唉,真是可惜,一个文学世家就这么被酒给毁了。

论陶渊明的田园诗毕业论文篇十一

诗人的思想和感情不能分开,诗主要是情感而不是思想的表现。因此,研究一个诗人的感情生活远比分析他的思想更重要。

朱光潜·《诗论》

他和我们一般人一样,有许多矛盾和冲突;和一切伟大的诗人一样,他终于达到调和静穆。从他的诗里,我们可以领悟到他的“冲澹”,却可能让不知道这“冲澹”是从几许辛酸苦闷得来的。他一生饱经忧患,并不像许多人想的那样悠然自得,极端贫穷时,到了“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的境地,他虽不怨天,但是叫儿子们幼而饥寒,他尤觉良心有愧。穷还不算,他一生很少不在病中,诗集之中多有忧生之嗟,可见迟暮之感与生死之虑时常在渊明心中盘旋。尤其是刚到中年,不但父母都死了,原配夫人也死了,不能不叫他“既伤逝者,行自念也”。这世间还有谁能给他安慰呢?他对于子弟,本来“既见其生,实欲其可”,而事实上“虽有五男儿,总不爱纸笔”,使他嗟叹“天运”。至于学士大夫中的朋友,大半和他“语默殊势”,令他起“息交绝游”的念头。连比较知己的象周续之、颜延之一班人也都转到刘宋去忙着做官,他送行时说:“语默自殊势,亦知当乖分”,“路若经商山,为我稍踌躇”,这语音之中有多少寂寞之感!

论陶渊明的田园诗毕业论文篇十二

【诗文】: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注释】:

(1)嶕峣:很高的样子。

(2)幽室:指坟穴。

(3)向来:刚才。

(4)或余悲:也许有些人还有悲伤。亦已歌:也开始唱歌了。

(5)何所道:有什么可说的呢?山阿:山陵。

【出处】: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闲话一句,苏东坡最赞赏的诗人就是陶渊明。我觉得陶的伟大之处在于,用最平淡的语言写出经典的杰作。不由得不佩服。

《挽歌》陶渊明古诗赏析

其一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

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

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

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其二

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觞。

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

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傍。

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

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

荒草无人眠,极视正茫茫。

一朝出门去,归来夜未央。

其三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赏析】

陶诗一大特点,便是他怎么想就怎么说,基本上是直陈其事的“赋”笔,运用比兴手法的地方是不多的。故造语虽浅而涵义实深,虽出之平淡而实有至理,看似不讲求写作技巧而更得自然之趣。这就是苏轼所说的“似枯而实腴”。魏晋人侈尚清谈,多言生死。但贤如王羲之,尚不免有“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之叹;而真正能勘破生死关者,在当时恐怕只有陶渊明一人而已。如他在《形影神·神释》诗的结尾处说:“纵浪大化中,不忧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意思说人生居天地之间如纵身大浪,沉浮无主,而自己却应以“不忧亦不惧”处之。这已是非常难得了。而对于生与死,他竟持一种极坦率的态度,认为“到了该死的时候就任其死去好了,何必再多所顾虑!”这同陶在早些时候所写的《归去来辞》结尾处所说的“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实际是一个意思。

这种勘破生死关的达观思想,虽说难得,但在一个人身体健康、并能用理智来思辨问题时这样说,还是比较容易的。等到大病临身,自知必不久于人世,仍能明智地认识到这一点,并以半开玩笑的方式(如说“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写成自挽诗,这就远非一般人所能企及了。陶渊明一生究竟只活了五十几岁(梁启超、古直两家之说)还是活到六十三岁(《宋书·本传》及颜延之《陶徵士诔》),至今尚有争议;因之这一组自挽诗是否临终前绝笔也就有了分歧意见。近人逯钦立先生在《陶渊明事迹诗文系年》中就持非临终绝笔说,认为陶活了六十三岁,而在五十一岁时大病几乎死去,《拟挽歌辞》就是这时写的。对于这三首自挽诗,吴小如先生断定他是在大病之中,至少认为自己即将死去时写的。而诗中所体现的面对生死关头的达观思想与镇静态度,毕竟是太难得了。至于写作时间,由于《自祭文》明言“岁惟丁卯,律中无射”,即公元427年(宋文帝元嘉四年)九月,而自挽诗的第三首开头四句说:“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竟与《自祭文》时令全同,倘自挽诗写作在前,就太巧合了。因此把这三首诗隶属于作者临终前绝笔更为适宜。

第一首开宗明义,说明人有生必有死,即使死得早也不算短命。这是贯穿此三诗的主旨,也是作者对生死观的中心思想。然后接下去具体写从生到死,只要一停止呼吸,便已名登鬼录。从诗的具体描写看,作者是懂得人死气绝就再无知觉的道理的,是知道没有什么所谓灵魂之类的,所以他说:“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只剩下一具尸体纳入空棺而已。以下“娇儿”、“良友”二句,乃是根据生前的生活经验,设想自己死后孩子和好友仍有割不断的感情。“得失”四句乃是作者大彻大悟之言,只要人一断气,一切了无所知,身后荣辱,当然也大可不必计较了。最后二句虽近诙谐,却见出渊明本性。他平生俯仰无愧怍,毕生遗憾只在于家里太穷,嗜酒不能常得。此是纪实,未必用典。不过陶既以酒与身后得失荣辱相提并论,似仍有所本。盖西晋时张翰有云:“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见《晋书·文苑》本传)与此诗命意正复相近似。

此三诗前后衔接,用的是不明显的`顶针续麻手法。第一首以“饮酒不得足”为结语,第二首即从“在昔无酒饮”写起。而诗意却由入殓写到受奠,过渡得极自然,毫无针线痕迹。“湛”训没,训深,训厚,训多(有的注本训澄,训清,似未确),这里的“湛空觞”指觞中盛满了酒。“今但湛空觞”者,意思说生前酒觞常空,现在灵前虽然觞中盛满了酒,却只能任其摆在那里了。“春醪”,指春天新酿熟的酒。一般新酒,大抵于秋收后开始酝酿,第二年春天便可饮用。“浮蚁”,酒的表面泛起一层泡沫,如蚁浮于上,语出张衡《南都赋》。这里说春酒虽好,已是来年的事,自己再也尝不到了。“肴案”四句,正面写死者受奠。“昔在”四句,预言葬后情状,但这时还未到殡葬之期。因“一朝出门去”是指不久的将来,言一旦棺柩出门就再也回不来了,可见这第二首还没有写到出殡送葬。末句是说这次出门之后,再想回家,只怕要等到无穷无尽之日了。一本作“归来夜未央”,意指自己想再回家,而地下长夜无穷,永无见天日的机会了。亦通。

从三诗的艺术成就看,第三首写得最好,故萧统《文选》只选了这一首。此首通篇写送殡下葬过程,而突出写了送葬者。“荒草”二句既承前篇,又写出基地背景,为下文烘托出凄惨气氛。“严霜”句点明季节,“送我”句直写送葬情状。“四面”二句写墓地实况,说明自己也只能与鬼为邻了。然后一句写“马”,一句写“风”,把送葬沿途景物都描绘出来,虽仅点到而止,却历历如画。然后以“幽室”二句作一小结,说明圹坑一闭,人鬼殊途,正与第二首末句相呼应。但以上只是写殡葬时种种现象,作者还没有把真正的生死观表现得透彻充分,于是把“千年”句重复了一次,接着正面点出“贤达无奈何”这一层意思。盖不论贤士达人,对有生必有死的自然规律总是无能为力的。这并非消极,而实是因勘得破看得透而出来的。而一篇最精彩处,全在最后六句。“向来”犹言“刚才”。刚才来送殡的人,一俟棺入穴中,幽室永闭,便自然而然地纷纷散去,各自回家。这与上文写死者从此永不能回家又遥相对照。“亲戚”二句,是识透人生真谛之后提炼出来的话。

家人亲眷,因为跟自己有血缘关系,可能想到死者还有点儿难过;而那些同自己关系不深的人则早已把死者忘掉,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了。《论语·述而篇》:“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这是说孔子如果某一天参加了别人的丧礼,为悼念死者而哭泣过,那么他在这一天里面就一定不唱歌。这不但由于思想感情一时转不过来,而且刚哭完死者便又高兴地唱起歌来,也未免太不近人情。其实孔子这样做,还是一个有教养的人诉诸理性的表现;如果是一般人,为人送葬不过是礼节性的周旋应酬,从感情上说,他本没有什么悲伤,只要葬礼一毕,自然可以歌唱了。陶渊明是看透了世俗人情的,所以他反用《论语》之意,爽性直截了当地把一般人的表现从思想到行动都如实地写了出来,这才是作者思想上的真正达观而毫无矫饰的地方。陶之可贵处亦正在此。而且在作者的人生观中还是有着唯物的思想因素的,所以他在此诗的最后两句写道:“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大意是,人死之后还有什么可说的呢,他把尸体托付给大自然,使它即将化为尘埃,同山脚下的泥土一样。这在佛教轮回观念大为流行的晋宋之交,真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唯物观点呢。

至于前面说的此三首陶诗极有新意,是指其艺术构思而言的。在陶渊明之前,贤如孔孟,达如老庄,还没有一个人从死者本身的角度来设想离开人世之后有哪些主客观方面的情状发生;而陶渊明不但这样设想了,并且把它们一一用形象化的语言写成了诗,其创新的程度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当然,艺术上的创新还要以思想上的明彻达观为基础。没有陶渊明这样高水平修养的人,是无法构想出如此新奇而真实、既是现实主义的、又是浪漫主义的作品来的。

论陶渊明的田园诗毕业论文篇十三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不为五斗米折腰

东晋诗人陶渊明任彭泽县令时,有一次,郡里的督邮到彭泽检查公务。郡里派人送信给陶渊明,要求他做好迎接准备,也就是备好礼品,备好美食佳肴,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来迎接。

陶渊明气得将信撕得粉碎。他大声说:“我决不为小小县令五斗米的薪俸,就低声下气地向那些家伙献殷勤!”说完,脱下官服,摘下官帽,交出官印,就辞官回家了。

分析:没有高尚的品德和气节就无法做出这样的举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世代相传,这正是人们对高尚品德和气节的追求与向往。

话题:“品德与气节”“人生的追求”

论陶渊明的田园诗毕业论文篇十四

公元365年,东晋大司马的陶侃的孙子陶逸家,一个婴儿呱呱坠地了,算命的瞎子王三看过说,此子根骨不凡,当成大器。陶逸给儿子起名陶渊明。

童年的陶渊明同学在这样一个家庭里度过,锦衣玉食自不待言。良好的幼教、家教,先祖的丰功伟绩,激励着童年的陶渊明。他自视极高,这是他后来去做官以求兼济天下,同时也不肯为五斗米折腰的主要心理来由。

可惜到了陶渊明同学九岁的时候,老爹死了,一家人的顶梁柱没了,最主要是银子来源没了,家里只剩下老娘和妹妹。一家人坐吃山空,就穷下来了。(想了半天也没有明白,老爷爷是国家政治局的常委,爷爷是市委的书记,老爹也是市委的书记,应该是标准富好几代啊,国内外的房产、存款、名车、股票什么的稍稍变卖一下,怎么就能穷下来了呢?真让人纳罕。)爱信不信,反正就穷下来了,只好与母妹三人一起,寄养在外祖父孟嘉家里(让我想起了林妹妹,莫哭)。

鲁迅老师说过:“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曹雪芹先生也曾如是,陶渊明同学今也如是,更何况是从大康到困顿呢,这段经历,对陶渊明同学心理成长历程起到重要作用,一个眸子里隐了淡淡哀愁的沉默少年一天天长大了。(掉一个心理书包:童年的印记对人一生的影响巨大。)

陶渊明的外祖父孟嘉早已经过世,据说是“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旁若无人”,但不妨碍这个老先生成了陶渊明同学后来学习的榜样。陶渊明在这里的生活也算幸福,至少衣食无忧,祖父家里藏书极多,陶渊明同学学习很努力,读了一肚子书,为后来成为真正伟大的田园师祖陶渊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论陶渊明的田园诗毕业论文篇十五

一、童年陶渊明

公元365年,东晋大司马的陶侃的孙子陶逸家,一个婴儿呱呱坠地了,算命的瞎子王三看过说,此子根骨不凡,当成大器。陶逸给儿子起名陶渊明。

童年的陶渊明同学在这样一个家庭里度过,锦衣玉食自不待言。良好的幼教、家教,先祖的丰功伟绩,激励着童年的陶渊明。他自视极高,这是他后来去做官以求兼济天下,同时也不肯为五斗米折腰的主要心理来由。

可惜到了陶渊明同学九岁的时候,老爹死了,一家人的顶梁柱没了,最主要是银子来源没了,家里只剩下老娘和妹妹。一家人坐吃山空,就穷下来了。(想了半天也没有明白,老爷爷是国家政治局的常委,爷爷是,老爹也是,应该是标准富好几代啊,国内外的房产、存款、名车、股票什么的稍稍变卖一下,怎么就能穷下来了呢?真让人纳罕。)爱信不信,反正就穷下来了,只好与母妹三人一起,寄养在外祖父孟嘉家里(让我想起了林妹妹,莫哭)。

鲁迅老师说过:“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曹雪芹先生也曾如是,陶渊明同学今也如是,更何况是从大康到困顿呢,这段经历,对陶渊明同学心理成长历程起到重要作用,一个眸子里隐了淡淡哀愁的沉默少年一天天长大了。(掉一个心理书包:童年的印记对人一生的影响巨大。)

陶渊明的外祖父孟嘉早已经过世,据说是“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旁若无人”,但不妨碍这个老先生成了陶渊明同学后来学习的榜样。陶渊明在这里的生活也算幸福,至少衣食无忧,祖父家里藏书极多,陶渊明同学学习很努力,读了一肚子书,为后来成为真正伟大的田园师祖陶渊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结一下影响陶渊明心理行程的因素:

1、祖上曾经的辉煌。

2、家道中落的困顿。

3、野逸散仙好酒的祖父对他的影响。

……

这时候的陶渊明逐渐显出其优秀的潜质,他后来曾写诗:“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he思远翥zhu(就是像鸟一样昂首展翅飞翔,去实现远大的人生理想的意思,古文难懂,实在讨厌)。”可见人要有理想啊,心有多远,路才可能有多远。(先生要经常把这个道理说教给学生听。)

……

陶渊明逐渐长大了,就搬出祖父家单过,在陶家园(网上查了查,说是今宜丰澄塘秀溪南山自然村的陶家坪)盖了几间房子和老母同住。这期间,主要是在家读书和出外游学。期间,妹妹嫁了武昌程家,祖上留下来的一些积蓄逐渐耗尽,亲友接济也逐渐不支,生活每况愈下。

这个时候,陶渊明自觉已经学成文武艺了,可以出来大济苍生了,而且家里也已经没米下锅,两方面的原因,陶渊明决定外出做官了。

二、官途

陶渊明身处乱世。东晋末年传统豪门势力与新兴贵族势力比阔斗富,大量囤积土地,而贫穷的底层劳动人民大量沦落为官宦乡绅的佃户,生活穷困窘迫,这种状况发展到后来便接二连三地爆发了农民起义,军阀割据,民不聊生。陶渊明的仕途生涯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了。

1、江州祭酒

公元393年,陶渊明在江州谋了一个祭酒的差事。

这个官不算小,类似于今天保定市常务副市长。陶渊明的这个“祭酒”是江州剌史王凝之(这个王凝之的老爹是大名人——叫王羲之)自设的一个官职(晋朝地方官自己有权设置自己下级官吏,只需向上报备就行了)。这个官职在江州属于要职,握有重权(第一任江州祭酒就是王羲之),类似常务副市长。

初来乍到的陶渊明能得到这个官的原因有三个:

1、陶渊明此时已经在文坛小有名气。

2、陶渊明虽已家道中落,但好赖也算江州的旺族,名门之后。

3、(据小道消息说)陶家是五斗米教教徒,王羲之家族也是五斗米教教徒,是一党人士。

王凝之是个有个性的人物。他深信五斗米道,迷信“鬼兵”。孙恩攻打会稽时,王凝之同志设坛祷告,烧纸画符,之后给手下说已经请到“鬼兵”十万,大家可以高枕无忧了,于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于是叛军至,于是城破,于是全家被杀。

王凝之这人脾气还不好,喜欢用鼻孔看人,可陶渊明官职虽小,但也是有脾气的,也常常用鼻孔看人,或者说叫傲骨,四个鼻孔相对,两人间隔阂日深。

文人是应该有骨气的,不管水平高低。看过一个写汶川地震的《江城子》,说“纵做鬼,也幸福”什么的,据说还是作协副主席(也是专业作家啊,还副主席,呀呀呸)。让人感叹,有骨气的文人太少。

面对王凝之这样一个“宝贝”,陶渊明心灰意冷,不久就“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了。说不干就不干,打死也不干了。后来,州里又来召他做主簿(秘书长),他也没有答应,回家种地去了。(这就是文人气节,但还有更多文人一边高唱气节歌,一边努力钻营,也是一景。)

第一次仕途结束,但陶渊明并未灰心,只是运气不好罢,达既不得,就独善其身,回家读书去。

不久他的妻王氏死了,继娶翟氏。

2、桓玄门下

公元400年,陶渊明三十五岁,这个时候,天下大乱,也许是实在是过不下去了,他到荆州,投入荆江二州刺使桓玄门下做了个参谋。但陶渊明很快就发现桓玄有个要命的想法——做皇帝。

陶渊明可是个正统文人,忠君思想深入骨髓。他当然不想趟这造反的浑水,但危险来了,俗话说,上贼船容易,下贼船难,要没有个合适理由,如何能下得了船?恰恰(闫哥指导修改)这年冬天,陶渊明老娘死了(伟大的母亲),于是因母丧辞职回家,丁忧三年,名正言顺,也算幸运啊,陶渊明守在母亲坟前感慨万千了许久。

公元402年正月,桓玄举兵攻入东晋首都建康,造反成功,改国为楚。

陶渊明在家乡躲着,心里暗骂,但也颇有些尴尬,一边种地,一边作诗发愤,来表示对桓玄称帝之事的不平,不满,不屑:

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

意思就是说:老子是高洁人士,才不会跟你们这样的乱臣贼子同流合污,没有谁是我的知己,我白天也把门子关死,老子骨头还是有的。(不知道可否入围中国脊梁?)

这些日子里,陶渊明可把桓玄恨到家了,但人家是皇帝,恨也白恨。骂娘归骂娘,再想出仕,可就要到人家桓玄门下去,这在陶渊明是打死也不会干的,等于说断绝了陶渊明出仕之路。

郁闷啊,郁闷。没法郁闷中爆发,就在郁闷中喝酒,可庄稼也不好好长,酒也不够喝……

一晃就是三年。

3、刘裕参谋官——侠客陶渊明

刘裕在陶渊明经历中可是个重要人物。辛弃疾同志有首名诗《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这里的寄奴就是刘裕的小名。

刘裕同学可是个超级猛人,他做了两件大事:

一是刘裕在家乡京口起兵,击败桓玄,保傀儡皇帝司马德宗登基。二是刘哥觉得司马德宗当皇帝实在不如自己干(确实),就轰走司马(禅让),自己干了。东晋灭亡,刘宋王朝诞生,南北朝开始。

在刘裕大败桓玄的时候,陶渊明高兴极了,老天有眼啊,老陶雄心万丈,开门出来,投奔刘裕,并且做了一件大事:

——他化了妆,扮作一个落魄文士游学的样子,骑上一匹高大的白马(拍电影该这样拍吧),背背长剑,腰挂水葫芦,怀揣大饼,风餐露宿,冒险穿过敌人辖区,中间躲过敌军多次盘查,几历生死,到达建康,找到刘裕,把桓玄挟持安帝到江陵的始末,报给刘裕知道:“快去救万岁爷啊,桓玄那个王八蛋吧主子抓到江陵去了,囚在那哪儿了,我这里还有地图,你看你看……”刘裕自然大喜,和陶渊明一起做了个营救计划,于是……(省略613字),于是把可怜的皇帝给救出来了。

自觉为刘裕征伐大业立下一件大功劳,着实满足了一下文人假装侠客,“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癖好(中国文人大多有此“雅好”),自己也出了口恶气。

他高兴得很,也颇有些得意,写诗明志:

“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

心里觉得理想抱负的翅膀终于可以展开,在天地间自由翱翔了。论功行赏,陶渊明得到一个参谋的职务!

后来,刘裕打入大大一片疆土,从监狱里捞出来的安帝被刘裕命令做了皇帝(刘哥现在和曹操同志一样,入京辅政,独揽朝权),刘裕被加九锡(像曹操吧),挟天子以令诸侯。再后来不得已当了皇帝。

说不得已,是因为一个禅让的故事:

安帝死了(有小道消息说是不小心喝了毒药给药死了,皇帝这个工作不好),恭帝司马德宗被命令即位(苦啊!)。再后来,刘哥觉得司马德宗当皇帝不如自己干得好(这倒是真的,刘哥作为一位乱世枭雄哪里是司马德宗这个白脸萝卜能比的?),于是司马德宗也觉出来了(聪明),于是就提出要把皇位禅让给刘哥,刘哥当然不干,笑着痛斥司马:

“怎么能这样想呢,这不是陷我于不义吗?决不许这样说了啊!”。

但司马这个样子皇帝也不傻,隔了几天,就又说禅让的事,而且更加言辞恳切,如是者三。而且,群臣在这件事情上也和司马皇帝一条心(只有这件事和皇帝一条心,其他事情都和刘裕一条心),写了六牛车的奏折,说你要不接皇位我们就都不活了,而且组织请愿团,到皇宫外跪哭,这期间刘哥狠狠地痛斥了几个带头的,但这几个带头的这回死活不听,继续哭着喊着上访闹事,而这时候百姓也上万民表,强烈要求刘裕同志顺应民意,接受禅让。并且以罢工罢市相威胁,并且有些人已经上街游行了。

刘哥实在没法子了,才说:“唉,你们就害我吧,不过我总不能让百姓寒心啊,就勉为其难罢”。非常痛苦的接了皇帝位。

群臣都长出了一口气,这关可他妈过去了。称颂万岁圣明,刘裕皇帝封赏了“闹事”的官吏。

陶渊明对刘裕是颇有几分崇拜的(刘裕之大能也的确值得崇拜几分啊),但骨子里的正统思想却使得他对刘裕的“谋朝篡位”颇有不满,在这样的矛盾心理作用下,眼里的刘裕就有了许多异样的味道,刘裕对陶渊明这样的心态自然也是洞若观火,所以当然也不会重用陶渊明。另外刘裕的所为(比如不重用自己,以及为了剪除异己,杀害了讨伐桓玄有功的刁逵、王愉,重用王谥任等)也使他颇感失望,终于萌生去意。他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经阿曲伯》中写道:“目倦山川异,心念山泽居……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此情可见。

公元405年三月,上表辞去参军这个实为顾问(顾着就问,顾不着就不问)的差事,马上被批准。再回家种地。

4、彭泽令

还是公元405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

这次到任应差的原因主要是为了生计,他在《归去来兮词》里说,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了,连酒都好久喝不上了,实在没有别的办法,愁得转圈。而去当官还有300亩官田归自己用,吃的喝的就都解决了。

干到第八十一天,浔阳督邮(是个类似巡查钦差的职务,张飞打过的那个督邮)来视察,手下说:“您得穿戴整齐了,去跪迎上差”。这时候,陶渊明心中多年的郁结终于爆发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精彩出炉:

“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翻译过来就是,为这么几粒粮食,让我跪你?去他妈的,老子真真的不干了。这回是最后一次,十三年的仕宦生活结束。为了表明心志,还写了《归去来兮辞》以表决心。

(热烈鼓掌!!!)

为什么要热烈鼓掌,我们来细说缘由:

论陶渊明的田园诗毕业论文篇十六

陶渊明是历史上第一个大量写作饮酒诗的,他的饮酒诗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广泛地反映了他的人生经历及其感悟,是文学园地里很宝贵的珍品。

陶渊明的经历并不复杂,但隐而仕,仕而隐,几经曲折,终于他明白了自身的人生定位,在饮酒与作诗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乐趣。先生的`饮酒诗饱含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体现了他豁达大度的人生态度,亦可领略到诗人纯真而又质朴的个中乐趣。

一.隐居纵情之乐

陶渊明一生都在追求“真实、淳朴、自然”。尽管出于生计考虑他常常不得不出仕为官,但是他并不能纵情尽兴。他给自己的评价是“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认为自己的为官生涯是“误落尘网中”,可见诗人对于“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的轻松自在是多么向往。陶渊明每一首饮酒诗都从自然之景或者闲适生活中得出自己的领悟,表明自己的心志。《饮酒》其一表明他已经参透了天道和人道,所以并不将一己的穷达放在心上,而能安平守拙,躬耕自乐,尽情追求内心的平静欢乐。他以故秦东陵侯邵平入汉成为瓜农的史实为例,来说明荣衰不定之意。认为人道每如天道,寒暑既有代谢,人事亦有荣衰,贤明的人明察时机,誓将不再疑惑。又比如“幽兰生前庭,含熏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以幽兰自喻,希望有清风吹来。重复以往的的道路或许可以通达,然终非良计,鸟尽而良弓藏,归隐才是唯一出路。其实,清风难至,任道难通,幽兰终处幽谷,贤人终当隐居。当陶渊明明白了这人生至理后,他就捧起酒杯,在饮酒中忘却了世俗的利害,抛弃了名缰利锁,即使所谓人之常礼对他来说也是多余的,隐居就不需要卑躬屈膝,饮酒就能释放心中的郁结。陶渊明放纵不羁的性格受阮籍影响很大,但是较之阮籍,他的思想平静得多,显得更超脱,也更真纯。

二.农忙稼穑之乐

陶渊明没有采取传统的隐居山林的方式。隐居之后没有避世不出,他不像中朝名士那样或身居高位而不务实务,或者占有山水庄园徜徉其间,也不像江左名士那样有距离地欣赏自然,而是将自己融入自然之中,在山水田园里体会稼穑之乐。“晨曦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陶渊明的农耕主要目的应该不是为了生计,他想要的是那种寄情山水、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他整日介于沉醉清醒之间,开荒南山,稼穑扶锄,像一般农民那样在田间忙碌,劳作之后“斗酒聚比邻”。尽管此时生计难以维持,但诗人的心境眼界却是开阔的,他依然说“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酒酣之时,感慨韶华易逝,人生苦短,于是众人通宵达旦,把酒共饮。正如孙人龙缉《陶公诗评注初学读本》卷一所言:“田家真景,令人悠然”。此时的他不是一个居庙堂之高的高官,而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务农老汉,与酒为伴,体会着四季交替的简朴的快乐。在《饮酒》诗中:“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父老杂言乱,觞酌失行次。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醉酒后物我两忘是诗人毕生追求的人生境地,所以可谓之醉翁之意不在酒。在劳作之中或之余,与邻居村民在田间地头饮酒欢乐,彼此之间没有上下级的关系,也不需繁文缛节。想喝多少就喝多少,想怎么称呼就怎么称呼,毫无讲究,不存在“不敬”之罪。这种劳动中建立起来的感情与乐趣,纯而又纯,没有互相利用之虞,没有心机巧诈之虑,但是这恰恰是人世间最纯真的感情与乐趣,也包含着人生至理。在《陶渊明集序》中,梁昭明太子萧统第一次说出:“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意焉”,以其独特的视角道出了陶渊明诗中的深意。

三.三教并存之乐

宗教一般是“不二法门”,信奉了某一宗教就不得再染指其他类别的宗教。古代中国也有儒教中人诋毁释道的,自然也有释道互相批评的现象,但是对于陶渊明来说似乎“来者不拒”。陶渊明生活在玄学、佛学盛行的时代,其思想以儒家为本,同时也接受了老庄与佛教的影响。其诗文中所体现出来的儒家的浩然正气与安贫乐道、道家的避世隐遁与生寄死归,历来为众人所津津乐道。道家思想对陶渊明的影响学术界公认。陶渊明归隐后也潜心自然,开创了田园诗派,他也会不自觉地用一些词语来表达自己的信仰,“采菊”、“东篱”、“悠然”、“南山”、“自然”等词就表明了他接受了崇尚自然天籁的道家思想的影响。诗人对自然的追求是对形体和精神双重自由的渴求。生活在东晋的庐山脚下的陶渊明,和当时的佛界领袖慧远关系甚密,浓郁的佛教氛围对他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陶渊明诗中最大的特点就是“空”,这与佛学中的四大皆空具有相似性。陶渊明最终回归自然、走向田园,固然有其道家因素,当然也离不开佛教的影响。陶渊明平静看待生死,这种人生参悟也极具佛教意味。佛的四大皆空、看破生死,可以化解人生各种烦恼,使人以一种平静的心态面对生死。“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各养千金区,临化消其宝”。陶渊明一生坎坷,三仕三隐,面对世事、祸福、得失,能以一种豁达的胸襟泰然处之。特别是对于生死问题,他能淡然处之,不以生死为累。他认为人有生必有死,这纯属自然规律,人应该正确看待生死。而陶渊明虽然隐居,却并不推崇老子“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思想,他没有一味地追求超凡脱俗,反而乐于与人沟通,追求自然之乐。他于人世之间出而入,入而出,这种介于出入之间的状态正是儒道释三教并存无碍的境界。也正是这个原因,陶渊明的饮酒诗体现了思想无界,胸怀无限的无限阔大之乐。

陶渊明的饮酒诗诗风独特,冲淡平和,将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把一生的感情都寄托在酒里。靖节先生人格之高洁,襟怀之超旷为后代树立了典范,也为我们构筑了一个至真至善的理想王国。他诗中之乐几乎囊括了人生的所有方面,蕴含着深邃的思想。

论陶渊明的田园诗毕业论文篇十七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评价:

1、鲁迅:“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

2、梁启超:“自然界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笑。”3、林语堂说:“陶渊明是整个中国文学传统上最和谐最完美的人物,他的生活方式和风格是简朴的,令人敬畏,使那些聪明与谙于世故的人自惭形秽。”

4、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在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苦闷中,把陶渊明引为知己。在《水龙吟》词中说:“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辛弃疾留下的词作626首,其中吟咏、提及、明引、暗引陶诗陶文的有60首,几乎每10首词中就有一首与陶渊明。辛弃疾在《念奴娇》中称:“须信采菊东篱,高情千载,只有陶彭泽”。给予了陶渊明千古一人的最高评价。

素材运用示例

他来了,带来了一阵阵菊香,带来了与自然相合的阔达心境。面对官阙,他选择了归园,选择了自然的那份恬适。他追求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他有着“阡陌交通,落英缤纷”的理想;他绽放了压在心底的那份“自然”。他的丰碑永远树立在田园郊野之上。

(一)高考作文优秀片段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