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说课(汇总14篇)

时间:2023-11-19 19:04:58 作者:紫衣梦

范文范本可以激发我们对写作的兴趣,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精选的这些范文范本可以作为写作的参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写作技巧。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初一生物第三单元试题

教育目标。

1、归纳出光合作用的概念,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2、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作用。

运用实验法独立设计并完成本章的探究活动。

引导学生关注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学生活动。

重点、难点。

学生独立完成一个全过程探究活动。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三、光合作用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1、含义。

2、如何维持平衡的。

四、光合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1、光合作用公式。

2、光合作用过程。

与呼吸作用的区别:

原料;产物;条件;部位;能量转变;物质转变。

3、、光合作用的应用。

合理密植。

课堂小结。

课堂巩固。

课外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须的原料吗?

启发引导:生物圈中哪些生物消耗氧气(二氧化碳),哪些生物不断向大气重视放养期(二氧化碳)。

提问:为了我们的生活环境永远清新,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含义;

出示插图,提出问题:

1、光合作用原料;产物;

2、二氧化碳、水、氧气、有机物的来龙去脉。

指导学生列表比较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联系与区别。

提问:如何合理利用阳光?

你学到了什么?

答疑;纠错。

技能训练。

成功的关键:

(光照充足,植物生长旺盛,枝叶繁茂等)。

学会自己独立设计探究实验;

氧气平衡:

(生物呼吸消耗氧气,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二氧化碳平衡:

(生物呼吸产生并释放二氧化碳,植物吸收利用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

各抒己见,献计献策,

具有环保意识。

理解公式含义。

观察示意图,

结合已有知识,回答问题。

1、二氧化碳,水;氧气,有机物;

2、二氧化碳从气孔进入;氧气从气孔排出;水分通过导管运来;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走。

掌握列表比较的方法。

知道合理密植的道理。

自己总结归纳。

课后练习p131.3。

学会分析实验结果。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

1、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大约有30多万种;包括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四大类群。其中前三类因为通过孢子进行繁殖,所以又称孢子植物。

2、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可以作为水污染的指示植物。

3、苔藓植物有茎、叶,但茎中无导管、叶中无叶脉(没有输导组织);假根固定植物(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4、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如:满江红、贯众)。

5、菜豆种子结构: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两片子叶)。

6、玉米种子(果实):果皮和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一片子叶)、胚乳。

7、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例子:银杏、兰等)。

8、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的植物。根据子叶、叶脉、有无胚乳可以分为单子叶植物(竹子)和双子叶植物(梅)。

9、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的过程。

10、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11、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过休眠期。

12、种子萌发的过程(先吸水、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程根;胚轴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位;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13、。根尖的结构:根冠(保护)、分生区(分裂产生新细胞)、伸长区(幼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成熟区(有根毛,吸收水和无机盐)。(自下而上)。

14、芽还可以发育成枝条或花。

15、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水、无机盐(氮、磷、钾)和有机物。

17传粉: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传粉的方式:昆虫传粉(虫媒花)、风传粉(风媒花)、人工授粉。

18、受精: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到达胚珠。花粉管中的精子与胚珠中的卵细胞结合的过程。

19、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受精()完成后:凋落(花瓣、雄蕊、花柱、)子房发育为果实;子房壁发育为果皮;胚珠发育为种子;受精卵发育为胚。

20、区分果实与种子。

果实:苹果、葡萄、西瓜、葵花籽、豆角、玉米。

种子:蚕豆、绿豆、芝麻、花生、西瓜子、杏仁。

22、水在生物圈中分布是不均匀,也影响了植物的分布。

23、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

24、导管:自下而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自上而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25、木本植物茎横切从外到里:树皮:韧皮部(有筛管)、形成层(有形成层植物能长得很粗);木质部(有导管)。

26、蒸腾作用的意义:a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b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c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d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促进生物圈水循环。

28、气孔:气孔一天的变化(水、风的影响);失水的“门户”,气体交换的“窗口”;由一对半月形的细胞——保卫细胞组成;从气孔进出的气体有:水蒸气、氧气、二氧化碳。

29、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白天气孔张开,晚上气孔闭合。

30、节水农业:畦灌、喷灌和滴灌的用水比例大约为10:5:3。

光能。

33、光合作用反应式:二氧化碳+水――――。

叶绿体。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原料、产物、条件、场所、能量变化。

35、叶绿素的生成需要光(韭黄、蒜黄无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在光下会变绿)。

36、演示实验与普利斯特利实验(英国):结论: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

37、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照。

38、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1)、有机物用来构建植物体:a有机物(纤维素、蛋白质和脂类、dna分别是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的组成成分)b从器官水平(种子、萝卜和红薯的根、马铃薯的茎大部分都是有机物)。

(2)、有机物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9、呼吸作用的三个演示实验分别说明:呼吸时放热、呼吸时产生二氧化碳、呼吸时消耗氧气。

41、呼吸作用的部位:线粒体。

42、呼吸作用的表达式(反应式)。

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43、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也可以说是活细胞的共同特征。

44、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温度、氧气、二氧化碳(低温、少氧、多二氧化碳有利于水果蔬菜的保存、同时要联系新疆的哈密瓜为什么甜)。

47、郑州植被类型属于落叶阔叶林。

48、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森林覆盖率低(我国森林覆盖率16、55%),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

49、我国于1984年和1985年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力求是我国对植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尽快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

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目的: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

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水中隔水加热,目的:脱色,溶解叶片中叶绿素便于观察。

染色:用碘液染色。

结论:淀粉遇碘变蓝,可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光合作用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3、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4、光合作用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

5、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用来构建之物体;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6、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

7、呼吸作用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散发出去。

中考生物知识点: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1)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2)使植物体保持一定的姿态。

(3)无机盐只有融解在水中才能被吸收和运输。

(4)水参与植物的新陈代谢。

2.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1)缺少水的地方形成沙漠。

(2)水相对较多的地方形成草原。

(3)水分充足的地方形成森林。

3.植物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较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含钾的无机盐:

无机盐。

作用。

缺乏症状。

例如。

含氮的。

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叶长得繁茂。

叶片发黄,植株矮小。

人畜的粪尿。

含磷的。

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和种子的成熟提早。

影响花和果实的形成和发育。

骨粉。

含钾的。

使茎杆长得粗壮,促进淀粉的形成。

植株易倒状。

草木灰。

二.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1.根适合吸水的特点。

(1)水分和无机盐由根从土壤中吸收,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指根的顶端到长有根毛的一段)的成熟区。

(2)根尖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功能:

成熟区: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因为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毛)。

伸长区:细胞停止分裂,迅速伸长,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也能够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使根的长度不断增加。

分生区:有很强的分裂能力。

根冠:起保护作用。

成熟区及其上部结构:根毛脱落,失去吸收功能,出现导管,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2)根毛细胞的细胞壁很薄,细胞质很少,液泡很大;。

3)伸长区和成熟区都可以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2.水分的运输途径。

(1)导管:植物体内,由死细胞上下贯通而形成的一根中空的管道。

(2)水分运输的途径:土壤中的水分根毛根内的导管茎和叶的导管。

3.形成层:位于木质部(导管在木质部内)和韧皮部(筛管在韧皮部内)之间,形成层的细胞不断的分裂形成新的木质部细胞和韧皮部细胞,木本植物有形成层所以茎可以长的很粗,而草本植物没有,所以茎不能长粗。

4.导管和筛管的比较:

名称。

分布。

结构特点。

功能。

细胞。

横壁。

导管。

木质部。

由许多死的管状细胞上下连接而成。

完全消失。

由根向上部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

韧皮部。

由许多活的管状细胞上下连接而成。

有筛孔。

由叶向下部输送有机物。

根、茎、叶中的导管彼此相通,根、茎、叶里的筛管也是彼此相通的。

初中生物之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目的: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

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水中隔水加热,目的:脱色,溶解叶片中叶绿素便于观察。

染色:用碘液染色。

结论:淀粉遇碘变蓝,可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光合作用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3、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4、光合作用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

5、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用来构建之物体;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6、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

7、呼吸作用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散发出去。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

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过休眠期。

2、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会计算)和抽样检测。

3、种子萌发的过程。

4、幼根的生长。

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5、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

6、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氮、磷、钾。

7、花由花芽发育而来。

8、花的结构(课本102)。

9、传粉和受精(课本103)。

10、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子房--果实受精卵--胚。

胚珠--种子子房壁----果皮(与生活中果皮区别)。

11、人工受粉。

当传粉不足的时候可以人工辅助受粉。

12、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衰老和死亡。

生物圈中绿色植物试题

一、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运用图3.1了解水圈中各种水体的构成。

2、能运用图3.2分析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

3、能运用图3.3分析水循环的过程,说明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并能绘制水循环示意图。

4、能运用水循环原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地理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读图、分析、绘图、案例思考、自由讨论等学习活动去学习知识达成目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水循环运动过程,认识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的。

2、认识地理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3、树立保护与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意识,培养正确的人地观念。

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水圈中各种水体的构成及陆地水体的补给关系。

2、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3、水循环的意义。

(二)教学难点。

本节知识没有什么难点,但需把教学重心放在陆地水体及水循环上。

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用一个大水杯装一杯白开水,让学生观察水在冒烟,引导得出:地面上的水蒸发成了大气中的水。设问:大气中的水又将有何去向?(降落到地上)。之后,地上的水又可能蒸发成大气水,从而形成一个循环。那么,自然界的水也是这样循环的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自然界的水循环。

讲述新课: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齐读第一段话,思考三个问题:什么是水圈、水的存在形态、水的存在空间。

1、什么是水圈?(全体回答)。

各种水体共同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2、水的分类:(个别回答)。

(1)按存在形态分:气态水、固态水和液体水。

(2)按存在空间分: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

判断这三种水哪种水的储量最大。(海洋水)。

过渡:但我们平常用的喝的是海洋水吗?那跟我们关系最密切的是什么水呢?接下来,我们就重点来探讨与我们息息相关的陆地水。

阅读第二段文字和图3.1,思考:陆地水由哪些水组成、淡水的主体是什么。(个别回答)。

3、陆地水:

(1)组成: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土壤水、地下水、冰川水、生物水等(图片展示各种水体)。

(2)主体:冰川。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教案

2、概述微生物的生活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3、探究我们身边是否存在微生物。

二、课前准备。

2、提前准备用于课堂教学的细菌、真菌、病毒等的图片和录像资料。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重点:

微生物及其种类、代谢方式及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繁殖特点。

五、教学难点:

探究身边是否存在微生物;微生物的代谢方式及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六、教学过程。

引入:食用的蘑菇是植物吗?食物的腐败与哪种生物有关?引起非典型肺炎(sars)的病原体是生物吗?导入本节课的学习主题。

指出教材中p53图18-2中的第三个图是电镜下看到的冠状病毒。xx年春季在我国广东、北京及世界许多地区流行的非典型肺炎(sars),其病原体就是冠状病毒的`变种(世界卫生组织xx年4月确定)。此处可结合预防“非典”,稍做展开。

问题串:

问题1:什么是微生物?

在生物圈中,凡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统称为微生物。

问题2:微生物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

微生物种类繁多,在生物圈中分布广泛。上至10000m的高空,深至11000m的海底,都有微生物存在。土壤里有微生物生活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是微生物的主要活动场所。动植物体表和体内的各种条件适宜微生物生活,也是微生物活动的重要场所。此外,科学家们在营养贫乏的岩石、矿山、荒漠都发现了微生物的踪迹。

问题3:微生物有哪些种类?

大多数微生物是单细胞生物,如细菌、放线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蓝藻、以及酵母菌、单细胞藻类等;少数微生物是多细胞生物,如各种霉菌和大型真菌等,此外,还有一些没有细胞结构的微生物,如病毒、类病毒和朊病毒等。

问题4:我们的身边是否有微生物?

〖学生活动〗探究我们身边是否存在微生物。

微生物个体微小,我们无法用肉眼观察到。如果制作一种培养基,为微生物生活提供需要的营养物质,微生物在培养基上会迅速繁殖和生长,并形成肉眼可见的微生物群落。根据这个原理,可以通过实验探究我们身边是否存在着微生物。

【问题】。

组内围绕“探究我们身边是否存在微生物”的主题,进行充分讨论后提出一个进行探究的问题:。

【作出假设】。

我们组对这个问题所作的假设是:。

【材料器具】。

根据我们组的实验假设,需要的实验材料是:;

需要的实验器具是:。

【方法步骤】。

我们组实施实验的方法和步骤是:

【实验预期与结果】。

我们组预期的实验现象是:。

我们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实验结论】。

我们组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的结论是:。

【思考】。

1.本组的实验结果与假设的预期结果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全班交流了各组得出的实验结论后,你对身边微生物的分布状况有哪些新的认识?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教案

1、知道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运用实验的方法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能力目标。

1、运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2、训练学生尝试设计实验的技能,进一步领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3、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4、学会欣赏别人,借鉴别人的方法来完善自己的实验思路。

情感目标。

认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在生物界及至整个自然界的意义,培养学生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步骤有哪些?怎样操作?

2、光合作用的概念。

教学难点。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设计及操作。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几乎养活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2、发现问题。

(2)、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是什么?

一、发现问题,就要解决问题。(探究性实验)。

明确学习目标:运用探究实验的方法解决发现的问题。

二、探究性实验的一般步骤。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

(一)提出问题。

根据: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并且大多为淀粉。你能提出什么探究性问题呢?

同学们都提出了很多很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因为今天的时间有限,我们主要来探究绿叶知道的有机物是不是淀粉?和光是不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这两个问题。

(二)、作出假设。

根据上述的两个问题,大家能作出什么假设呢?

(三)、制定计划。

根据我们提出的问题和假设,结合课本的55—56页,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制定计划。

学生分组讨论后,小组代表回答,其他小组补充。

反馈《同步学习》自学反馈的第一题的第一题。

【提问、讲述、层层引进】。

1、为什么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2、移到阳光下时,为何将选取叶子的一部分用黑纸片遮住?

3、酒精有什么作用?

4、为什么酒精要隔水加热?

5、叶片取出清洗后,滴加碘液的目的是什么?

(重点:渗透科学原理、科学方法。)。

(四)、实施计划。

1、明确本次实验的注意事项:

(1)、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以免失火。

(2)、用完酒精灯后,应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

(3)、万一酒精洒出,在桌面燃烧,用湿布扑盖。

(4)、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因此用外焰加热。

2、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展示并说出最后观察到的现象:

(五)、得出结论。

绿色植物见光部分产生的有机物是淀粉。

(六)表达与交流。

通过这个实验,你有什么收获?(课谈谈你的心得体会、掌握哪些实验方法等)。

研学问题二:光合作用。

一、我们都知道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那到底什么是光合作用呢?

条件:____;场所:____;产物:____;能量变化:____。

【温馨提示】凡是植物的绿色部分,只要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就能制造有机物,但是叶片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

谈收获。

同学们畅谈收获!

达标检测。

完成学案第53页第1——5题。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3、通过探究动物对植物生活的积极作用,培养实验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

2、动物是食物链的结构成分;

教学难点。

1、动物是食物链的结构成分;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方法。

活动、讨论、讲授。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习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动物是食物链的结构成分,能简单地写和数食物链。

联系学生已知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生产者,促使他们思考动物是生物圈中的作用如何,导入本节课的学习主题。然后,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对主题进行研究。

首先设问:动物怎样获得生活必需的物质和能量?从动物获得营养的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进一步设问:动物都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吗?从动物的食性上,引导学生区分植食动物、肉食动物、杂食动物。

标题。

建立食物链和食物网    41。

目的要求。

材料器具。

方法步骤。

讨论。

1、分析说明不同食物链之间的关系。

不同食物链之间通过特殊生物联结在一起,形成食物网。

2、找出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这条食物链有几个环节?

3、设想一下,如果没有动物,人类的食物结构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如果没有动物,人类的食物结构只剩下植物,使得人类的食物结构变得简单营养获得不全面。

第二课时学习动物对环境的影响的内容,同样地,“探究动物对植物生活的积极作用”实验前,先设计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如“除捕食和被食关系外,动物与植物之间还有什么关系?”本实验受条件限制,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设计实验方案,让学生在课外完成,在课堂上交流实验结果和结论。

标题。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方案。

实施实验并记录。

分析实验现象。

得出结论。

1、在探究动物对绿色开花植物的积极作用的过程中,你组是怎样追踪观察对象的?

2、动物与绿色开花植物的互惠互利关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蜂与蝶的取食与有花植物的传粉,动物活动与种子果实的传播等。

3、绿色开花植物离开动物能否传宗接代?

大多数绿色开花植物引来动物传粉,它们离开动物不能传宗接代,还有一部分绿色开花植物不依赖动物,它们离开动物依然能传宗接代。

课堂作业  p44思考与练习题。

布置作业   《伴你学生物》。

预习作业。

教学反思   本节通过对一系列问题的研讨,在研讨的引入、持续过程中,辅以探究、讲授等方法,特别是展示学生的探究方法,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中考生物知识点: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菜豆种子:玉米种子:

种皮:保护内部结构种皮:和果皮紧贴在一起,保护内部结构。

子叶:2片,肥厚,贮存营养物质胚乳:贮存营养物质。

胚胚芽:发育成茎、叶子叶:1片,不肥厚,转运营养物质。

胚轴:发育成连接根、茎的部分胚胚芽:发育成茎、叶。

胚根: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茎的部分。

胚根:发育成根。

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是种子的主要部分,由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构成。

菜豆和玉米种子都有种皮和胚,不同点是:玉米种子有胚乳,贮存营养成分,子叶1片,转运营养物质;菜豆种子无胚乳,子叶2片,贮存营养。

双子叶植物:种子的胚具有两片子叶,无胚乳,例如:蚕豆、花生、大豆、菜豆。

单子叶植物:种子的胚具有一片子叶,有胚乳,例如:水稻、小麦、高粱、玉米。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概念:水分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

(2)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

表皮表皮细胞:外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

保卫细胞(成对的半月形,内有叶绿体):控制气孔(气体进出的门户)的开闭。

叶肉:细胞内含叶绿体,叶绿体内有叶绿素。

叶脉支持作用。

运输作用:导管输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运送有机物。

(3)场所:主要通过叶的气孔散失,叶柄和幼嫩的茎上也有少量进行。

气孔是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根毛根、茎、叶内的导管气孔。

(4)过程:土壤中的水分根内叶肉细胞大气。

(5)意义:1)降低植物体的温度;。

2)促使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3)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2.植物的蒸腾量:植物靠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来的水分,绝大多数要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去。例如: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的一生中,大约要从土壤中吸收200千克的水,但1%真正用于各种生理过程和保留在植物体内,99%的水被蒸腾掉了。

保持水土,使地下水得到补充。

中考生物知识点: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

暗处理目的:让叶片内的有机物耗尽。

遮光照射在黑暗处进行,上下两面要同时遮盖,遮光和不遮光处形成对比。

(1)方法步骤摘下叶片。

酒精褪色隔水加热,溶解叶绿素,叶片变成黄白色。

漂洗干净,滴加碘液,观察结果:叶片见光的部分遇碘变蓝。

(2)结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

2、光合作用《新中考》p31.例题。

(1)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

光照。

(2)反应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

叶绿体。

(3)原料:二氧化碳、水。

(4)产物:有机物(储存着能量)(如:淀粉)、氧气。

(5)场所:叶绿体。

(6)条件:光。

(7)实质物质的转化:简单的有机物复杂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

能量的转化:光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8)意义:1)为植物自身生长、发育、繁殖提供有机物。

2)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基本的食物来源。

3)有机物为动植物及人类生活提供所必需的能量来源。

4)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二.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合理密植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阳能。

三.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1.概念:植物体吸收空气中的氧,将体内的有机物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的过程。

2.反应式: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3.场所:植物体内所有的活细胞(主要在线粒体内)。

4.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满足生命活动需要,一部分以热的形式散放出去。

5.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粮食储藏、中耕松土、及时排涝。

6.外界条件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外界条件。

影响。

生产措施。

温度。

随温度升高而加强,过高又减弱。

储藏蔬菜、水果、粮食时保持低温。

水分。

随植物含水量的增加而加强。

粮食在入仓以前一定要晒干。

氧气。

在一定浓度内随氧的浓度增加而加强。

储藏水果、蔬菜时降低含氧量(如充加氮气)。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浓度大时,受到抑制。

充加二氧化碳延长水果、蔬菜的储藏时间。

7.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的特征。

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区别。

场所。

含叶绿体的细胞。

所有活细胞。

条件。

在光下才能进行。

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原料。

二氧化碳和水。

有机物和氧气。

产物。

有机物和氧气。

二氧化碳和水。

物质转化。

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有机物。

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能量转化。

将光能转化成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

联系。

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物质基础。

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

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一.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森林覆盖率低。

森林生态系统呈现衰退趋势。

草场退化、沙化,土地沙漠化比较严重。

二.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1985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

每年3月12日为全国的“植树节”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2、消费者。

(1)概念:生物圈中的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物,通过消耗绿色植物合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

1植食动物: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的消费者,如兔、牛等。

(2)类型   2肉食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的消费者,如狼、狮等。

3杂食动物:既能吃植物,也能吃植物的消费者,如棕熊等。

(1)   概念: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有复杂的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这种营养联系形成食物链。

(2)   组成: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

(3)   动物的作用:在食物链中,动物一方面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同时也可能成为其他动物的食物,是食物链结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食物网: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多条食物链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形成食物网。

3、生物种群的数量变化:由于生物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关系,使各种生物种群的数量趋于平衡。

1、动物与环境的关系:动物不仅适应环境,从环境中获得生活必需的物质和能量,而且能够影响和改变环境。

2、动物对植物生活影响:

(1)积极影响: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促进植物的繁殖和分布。

(2)不良影响:如:浮游动物大量繁殖时,引起水体透光程度降低,影响浮游植物的分布和光合作用;蝗虫和害鼠危害农作物。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