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复习教案数学范文(21篇)

时间:2023-12-03 22:49:08 作者:MJ笔神

教学工作计划强调教学目标和效果的评估,可以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九: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设计有实践活动和科学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复习教案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间的关系、分数的基本性质、最大公因数与约分、最小公倍数与通分等知识。

2、在知识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对所学内容的与反思,使学生学会条理化、系统化思考问题、问题。

(一)谈话导入。

师:这一单元我们对分数进行了较系统的学习,本节课让我们一起把与分数有联系的知识进行归纳,形成络。

(二)知识形成脉络。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在课前好的有关分数这一单元学到的知识都有哪些?

2、(1)各小组代表将你们归纳的知识在全班交流,要求举例进行说明,其余同学可根据情况进行补充。

络图如下:

3、根据归纳的知识络图,就某一部分知识提己的问题,你可以要求全班同学或某一位同不给予解答。

4、通过知识的和对问题的解答,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你都学会了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举例说明。

(三)知识运用。

1、填空:

(1)出示题目:把4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7段,每段占全长的(),每段长()米(要求先独立完成,再集体反馈)。

师:你的答案是什么?你是怎样想的?

生:每段占全长的1/7,每段长4/7米。我是这样想的:求每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就是把全长4米看作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7段,每段占1份也就是全长的4/7;每段长多少米,就是把4米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4÷7=4/7(米)。

师: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区别?

生:求每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求的是一个分率,而求每段长多少米是求一个具体的量。他们的含义是不同的。

师:(强调指出)同学们在解题时一定要注意区分。

师:说说你的答案,在这里把谁看作单位“1”。

(学生练习后进行全班的交流)。

师:你们分别是用什么方法把这些题回答的这么棒呢?谁能把你的经验与大家共享一下?

生1:在做第一题时,首先判断这是把整数化成分数的练习,需要运用分数的性质知识,然后用已知分母乘整数的积作为分子或用已知分子除以整数的商作为分母。

生2:第二题也是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在观察分子、或者分母如何变化的情况下,再对相应分母或分子进行同样的变化。

生3:第三题很简单,就是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分别同时除已知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最后把他们化成只有公因数1的最简分数。

(设计说明:练习题的设计要力求紧扣重点、难点、层次清楚,形式多样。在学生独立试作后,应订正。一旦发现错误,应让本人或其他同学纠正,把错误消灭在萌芽之中,以有利于概念牢固掌握。)。

数学复习教案

1、通过复习,使学生对两位数乘一位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等的计算,在正确率和速率方面都达到基本要求,使计算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2、学习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多角度思维的训练,使学生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用加减和乘除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能多策略地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口算卡片。

一、谈话导入:

谈话:小朋友,这节课我们继续进行竞赛,评选出最佳小组。

二、巩固练习,深化提高:

1、口算:

(1)用口算卡片出示口算题,抢答。

(2)完成期末复习第16题。指名回答,集体校对。错的要找出错因。

2、笔算:

(1)用竖式计算第17题前面两竖。

(2)说说计算乘除法的注意点。

三、实践运用,拓展延伸:

1、宣布得星规则:

(1)规定时间内发、独立思考,讨论交流。

(2)抢答时,能正确表达意思可得星,组内成员可以适当补充。

(3)其他组有不同想法,或需要补充,意思正确也可获得一颗星。

2、完成第19题:

(1)出示四种不同形状的花坛图,介绍花坛每条边的长度,估计一下,哪一个花坛的周围的栏杆最长。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2)验证估计是否正确,进行计算。(关注整个过程中的新异思维方式,及时给予肯定奖励星。)。

3、完成第20题:

(1)仔细观察图,你知道了什么?

(2)要求什么?学生独立解答。汇报做法,说说怎样想的?

4、完成第21题:

(1)说说你从表中获得了什么信息?要求什么?

(2)根据题目所提供的条件解决问题。

(3)汇报结果与想法。

5、完成第22题:

(1)理解题意:从图上观察到什么?45座和30座分别是什么意思?

(2)独立思考用车方案,小组交流不同方案,比较异同和优缺点。

(3)小组汇报。

6、评出最佳小组。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结合学习情况进行思想教育。

数学单元复习教案

1.结合情境,再次体会减法的实际意义。

2.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从具体的.情境中提出减法问题并解答。

3.初步培养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认真倾听与理解别人思路的能力,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寻找生活中的减法原型,丰富对减法意义的理解。

理解减法的意义。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减法,你们能举几个例子说说什么时候用减法吗?

1、还剩下多少

2、说一说

(1)生活中有哪些问题可以用“4-1=3”来表示?

(2)同桌交流,引导学生观察图并说一说图意。

1、练一练第3题、通过观察连环画,先理解图意,再列出减法算式。

2、练一练第5题、通过观察小兔子拔萝卜的莲花花故事情境,写出减法算式。只要学生对所列算式解释合理,都应给与鼓励。

3、练一练第6题、先让学生独立观察写数,再引导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规律,即铅笔的数量每次都减少1支。

练一练第7题,教师举出数字卡片,学生迅速找出能计算出对应得数的算式卡片。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书本与爸爸妈妈说一说5-1=4可以表示什么。

数学单元复习教案

教科书第33页。

1.使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弄清楚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知识,更牢固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2.培养学生简单的整理、归纳的能力,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乐趣。

学生每人一张反馈练习题。

师: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回家对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整理和复习,现在给大家一段时间,把整理的结果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小组长作好记录。

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掌握学生整理的情况。

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教师针对小组的汇报板书各部分内容,同时对学生予以肯定。

师:同学们都整理得非常全面,有的小组补充的也非常好。接下来,我们就先针对笔算加减法和用数学来进行复习。

1.尝试编题,抽象法则

师:谁能分别编一道进位加、不进位加、退位减和不退位减的算式?

学生针对每种类型分别编题,教师板书。

让学生把编出的题目进行计算。

师:笔算加法时应注意什么?减法呢?

它们共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又是什么?

指名答,教师把要点写在黑板上。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正确。那我们在计算的时候,哪位同学还有特别提醒同

学们注意的地方?

学生自由发表想法。

2.反馈测试,灵活掌握

师:接下来我们就做一组题目。老师发个你的练习题第一题,做对一题,就

可以从最上面圈一面小红旗(笔算加法、减法个4题)

学生计算,教师巡视,然后集体订正。

反馈:得到8面小红旗的请举手。

第二题:啄木鸟诊所(4道有错误的竖式)

比一比谁的小医生当得好又快。集体订正,分别说说错在哪。

3.应用拓展,解决问题

(1)母鸡有45只,小鸡比母鸡多47只,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根据条件提出问题,并独立列式计算。

(2)爸爸今年41岁,儿子今年13岁,爸爸比儿子大多少岁?

紧接着出示“10年后”这一条件,让学生思考10年后爸爸比儿子大多少岁?

学生或许会出现两种答案:一种是大38岁,一种是大28岁。

放手小组之间互相讨论,解决矛盾。

达成共识:10年后,爸爸仍比儿子大28岁,因为爸爸长10岁,儿子也长10岁。

师: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请大家对自己或自己小组的表现做一个简单的评价。

数学复习教案

1、通过创设一系列的情境串,让学生经历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感受推理的趣味性,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生活、活动中有“数学”,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浓厚兴趣,逐步养成有序思考、善于类比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及有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将直观思维生成到逻辑思维。使学生能清晰地、有条理的表达推理过程。

师:嗨!同学们我们又见面了,还记得我是谁吗?

生:陈老师。

师:大家的声音真亲切!能和我打个招呼吗?

生:陈老师好!

师:个个都是这么有精神,真棒!大家,喜不喜欢玩游戏呢?

生:喜欢。

师:好,我们就来玩一个摸耳朵的游戏,这个游戏需要我们认真听,能不能做到?

生;能。

师:摸一只耳朵。

生摸。

师:你摸的哪只耳朵?你呢?

生:我摸的左耳朵/我摸的右耳朵。

师:有的摸左耳朵,有的摸右耳朵。好像都对!再来!

师:摸摸你的左耳,摸摸你的右耳。

生分别摸对。

师:不错,听的很认真!要加快速度咯!

摸摸你的右耳,摸摸你的左耳,摸的不是右耳,停!你摸的哪只耳朵?

生:我摸的是左耳朵。

师:为什么不摸右耳朵?

生:因为你说摸的不是右耳朵,就只能摸左耳朵了。

师:哎?你怎么不摸左眼睛呀?

生:因为这是摸耳朵的'游戏呀!

师:对了,这是摸耳朵的游戏。人的耳朵只有几只?

生:两只。

师:哦!人只有两只耳朵,摸的不是右耳就是左耳。

师:这个游戏好玩吗?

生:好玩!

师:好玩我们就不玩了,准备上课好吗?(这个游戏和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有关,下面我们准备上课了,好吗?)。

教学流程:

1、猜兄弟关系。

师:陈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个新朋友,想认识吗?

生:想!

师:这两位小朋友是谁?

生:贝贝、乐乐。

师:贝贝和乐乐是两兄弟,根据这个条件请大家猜猜谁是哥哥,谁是弟弟!

生1:贝贝是哥哥,乐乐是弟弟。

师:有可能。

生2:贝贝是弟弟、乐乐是哥哥。

师:也有可能。

生3:乐乐是哥哥,贝贝是弟弟。哥哥比较高,弟弟比较矮。

师:哥哥一定就比弟弟高吗?

生4:乐乐是弟弟,贝贝是哥哥。

生:能/不能。

师:你们这样争下去,乐乐可着急了!瞧!他说了什么?

生:乐乐说“我不是哥哥”。

师:现在还用猜吗?

生:不用了,我知道了!

师:你接着说!

生:乐乐是弟弟,贝贝是哥哥。(师相机出示答案)。

师:你是根据哪些条件确定的?

生:我是根据乐乐说“我不是哥哥”这个条件确定的!乐乐不是哥哥,就是弟弟。贝贝肯定是哥哥了!

师:这一个条件就能确定啦?谁来帮他补充!

生:我根据贝贝、乐乐是两兄弟,乐乐说“我不是哥哥”这两个条件来确定的。

师:你真是一个会细心观察的学生!谁能根据这两个条件再来说说理由?

生:因为贝贝和乐乐是两兄弟,所以乐乐不是哥哥就是弟弟。贝贝肯定就是哥哥了。

师:你说的真完整,还有谁能像他一样再说一次?

生:因为贝贝和乐乐是两兄弟,所以乐乐不是哥哥就是弟弟,贝贝就肯定是哥哥了。

师:你也说的很好!请坐!陈老师现在有个问题了,为什么开始大家不能确定谁是哥哥谁是弟弟,现在又都能确定呢?(课件出示两幅图对比)。

生:因为刚开始只有一个条件,所以不能确定,/因为刚开始只说贝贝和乐乐是两兄弟,我们不知道谁是哥哥谁是弟弟,都是乱猜的。

师:说的很好!大家都能根据条件来判断。板书:条件。

师:刚开始只有一个条件,能确定吗?

生:不能确定。(师板书不能确定)。

师:说明条件还?(师摇摇头)。

生:条件还不够!(师板书不够)。

师:对了!条件不够,我们不能确定谁是哥哥,谁是弟弟。(微笑)。

师:后来能确定吗?

生:能确定。(师板书确定)。

师:说明什么?

生:条件足够了!

师:很好!开始条件不够不能确定,后来条件足够才能确定。

师:贝贝和乐乐在玩一个藏花的游戏,你们想参加吗?

生:想。

课件出示:贝贝、乐乐分别藏着红花、蓝花。

贝贝说我藏的不是红花。

他们分别藏着什么颜色的花?

师:从这幅图上你知道了哪些条件?

指名说出图上的条件,有说错的:谁愿意帮他?

师:小精灵问我们?

生:他们分别藏着什么颜色的花?

生:能!

师:请你在练习纸上第一题填一填。

生独立填写后汇报,师相机出示课件。

师:你是怎样确定的?

生:因为贝贝、乐乐分别藏着红花、蓝花,所以贝贝藏的不是红花就是蓝花,乐乐藏的就肯定是红花。

或:因为贝贝、乐乐分别藏着红花、蓝花两朵花,所以贝贝藏的不是红花就是蓝花,剩下的红花肯定是乐乐藏着的。

师:真不错!每个条件都考虑到了!

生:另外一种。

师:做对的请举手!

小结:我们刚才推理了哪几朵花?

生:红花、蓝花。

生:另外一种。

师:看来,推理两种物体,不是……就是要牢记!(贴)。

师:推理两种物体的小妙招是什么?预备齐!(师指板书)。

生纷纷举手。

1、看图读文提取信息。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学会了简单的推理!现在他们的好朋友欢欢也想来参加,大家欢迎吗?(出示课件)。

生:欢迎!

师:认真看!从这幅图上你知道了哪些条件?小精灵的问题又是什么呢?

指名汇报。

(预)生1:我知道了,贝贝、乐乐、欢欢三人分别藏这红花、蓝花、黄花,贝贝说我藏的是红花,欢欢说我藏的不是黄花。小精灵问“乐乐藏的什么花?”

数学复习教案

1、通过练习巩固图形平移、对称、旋转的特征和性质,加深对图形变换的基本特征和方法的理解。

2、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美和数学方法的价值。

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1、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美和数学方法的价值。

2、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图形卡片、大头针。

一、回顾知识点,谈话引入练习。

1、复习提问: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指名回答)。

2、过渡:这节课我们通过练习一起来复习图形变换的知识。

二、练习巩固。

1、指导完成练习一的第1题。

巡视指导,提示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和性质。

2、指导完成练习一的第2题。

3、指导完成练习一的第3题。

三、教学效果测评。

1、指导完成练习一第4题。

2、指导完成练习一第5题。

四、知识拓展,设计图案。

2、现在大家动手做一做,看能否得到书上的图案。(巡视,个别指导)。

一比看谁的设计最棒!

五、总结。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教师适时点评学生的回答)。

六、作业设计。教材第10页第7题。

数学复习教案

1.使学生加深认识正比例关系和反比例关系的意义,进一步掌握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方法,提高分析、判断的能力。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正、反比例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提高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的能力。

加深认识正比例关系和反比例关系的意义。

提高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的能力。

一、揭示课题。

在“比例”这一单元里,除了认识了比例的意义和性质外,还学习了成正、反比例量的有关知识。这节课,我们复习正、反比例。(板书课题)通过复习,一要加深对成正比例关系和成反比例关系量的认识,提高两种相关联量成正比例还是反比例关系的判断能力;二要进一步认识正、反比例的应用题,加深理解正、反比例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二、复习正、反比例的意义。

1.做复习第4题。

让学生看第4题,思考各成什么比例。指名学生口答,说明理由。

2.整理正、反比例的意义。

3.做复习第5题。

小黑板出示,指名学生口答,并说明理由。说明:根据实际问题里相关联量所成的正比例或反比例关系,可以用比例知识解答相应的应用题。

三、复习正、反比例应用题。

1.整理解题思路。

(1)做复习第6题。

让学生读题,思考各成什么比例的应用题。指名学生说明各是什么应用题,为什么。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明根据什么列式的。

(2)提问: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要怎样想?在解题方法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综合练习。

(1)做复习第8题。

让学生读题。提问:“药粉和水的比是1:500”你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看出药粉和水的份数以及1:500表示比值一定等)这两道题成什么比例,为什么?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指名学生口答等式,老师板书。再让学生说说怎样想的,根据什么列式的。追问:这道题还可以怎样做?(让学生思考按比的意义,应用分数知识或归一方法,口答算式)。

(2)做复习第l0题。

要求学生思考有哪些方法解答第一个问题.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要求列出不同解法的式子。集体订正,说说各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复习了哪些内容?谁来说一说这节课你掌握了哪些知识或方法?

五、课堂作业。

复习第7、9题,第10题第二个问题。

数学复习教案

第93---95页。

1、通过估算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算法,提高计算效率。

2、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答,提高学生看题,理解题意,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同学友好合作的态度。

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口算,提高计算效率。

培养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件、投影仪等。

教学建议教学过程修改意见让学生通过情境,培养计算的正确率。

时间掌握在2.5分钟。

让学生说说是怎样估算的,并明确估算是通过判断进位加还是不进位加进行的。

帮助学生弄懂题意,理出解题思路,再解决实际问题。并利用情境出示的条件,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提出不同的问题加以解决。

可以各种形式让学生提问,求差,求和都行。让学生畅所欲言。

谈话:小朋友,你们看,两只小蚂蚁要过河了。你们能不能帮帮他们呢?不过,帮助小蚂蚁的同学要听老师提一个要求,一定要把题目算对,小蚂蚁才能安全地过河。

出示课件:第7题。

分小组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先到达终点。对先到达终点的小组给予表扬,对最后到达的小组要鼓励他们不要灰心,争取下次比赛获胜。

1、第8题。

学生自己做题,然后同桌对答案,说算法。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再集体订正。

2、第6题。

复习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估算方法。

先出示:6+5274+5得数是几十多?

指名估算,并说说你是怎样估算的?

再出示:48+3。

65+6。

问: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我们会估算了,下面这两题有什么不同?

4人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小组汇报。

总结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估算方法。

估算后,再让学生通过计算检查估算是不是合理。

1、第9题。

课件出示,引导学生看清图意。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你怎样知道哪个队得分最多,是多少分?关键要先知道什么?(各队得的名次和各名次的得分)。

请同学们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动物,为它计算得分,看谁的动作比较快。四人小组合作。

三队的得分算出来后,你有办法给它们颁奖吗?

看这幅图,你还能提什么问题吗?四人小组讨论。

同学们回家把第9题提些问题考考爸爸妈妈,看谁提出的问题最多。教学后记通过估算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算法,提高计算效率。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答,提高学生看题,理解题意,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同学友好合作的态度。

板书设计:

9、小熊队:15+7=22。

小兔队:10+7+7=24(最多)。

小狗队:10+10=20。

第96---97页。

1:借助“假日小队”这个学生熟悉的题材,启发学生根据各种活动的内容和情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通过活动,使学生加深理解本单元所学的知识,体验每个假日小队中存在的数学,感受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假日小队”挂图,课件。

教学过程修改意见让学生介绍丰富多彩的“假日小队”活动,使学生熟悉本课内容并对本课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敢于创新的精神。再通过师生共同反馈,让学生懂得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使学生更能体会书本上各个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及提出书本以外的问题。

1:导入新课:

2:指导学生汇报活动内容。

3;教师板书课题“假日小队”。

1;出示;“唱歌”情景图。

(1)仔细观察,看看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唱歌的有几人?伴奏的有几人?

(2)谁能说说蘑菇老师给我们提了一个什么问题呢?

(3)小组讨论。怎样列式计算。

(4)指名汇报,板书:15-3=12。

(5)你能说说算式中各数表示什么意思吗?先讨论,再指名回答。

(6)你还能提出不同的问题吗?小组讨论,指名回答。

2:出示:“浇水”情景图。

(1)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这幅图告诉了我们哪两个条件?

(3)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4)要求“已经浇了多少棵?”怎样列式计算?板书:35-8=27。

(5)谁能说说算式中各数的意义。指名回答。

3:出示:“看节目”情景图。

(1)仔细观察,看看这幅图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2)小组讨论并汇报。教师最后进行归纳。

(3)要求“一共有多少个节目?”应该怎样列式计算?算式中各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4)教师强调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

4:出示:“照相”情景图。

(1)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从这幅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讨论、汇报。最后教师归纳。

(4)提问:剩下的胶卷够其余每人照一张吗?

(5)小组讨论、汇报。

5:出示“捡废电池”情景图。

(1)观察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3)根据图上的三个已知条件,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4)小组讨论。

(5)各组汇报提出的数学问题,并说说怎样列式计算。教师分别板书出来。

(6)教师带领大家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

数学复习教案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的进行计算。

1、一块布做衣服用去5/8。

2、一代面粉吃了3/10。

3、一批货物已经运走了4/7。

4、挖一条水渠,第一天挖了全长的1/20,第二天挖了全长的2/35。

填空题:把()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份,()占其中的()份。

1、1减去1/3的'差,再减去1/2,等于多少?

2、3/10与3/5的和,再加上3/4,等于多少?

1、地球表面积约7/10是海洋,其余是陆地,陆地约占地球表面积的几分之几?

数学期末复习教案

总复习(四)。

1、继续复习有关年、月、日的知识,能够正确地观察日历,回答问题。

2、复习可能性的相关知识,进一步感受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3、复习有关搭配的知识,能够按照题意进行正确搭配。

4、能够根据已知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通过复习加强巩固,进一步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创设情境。

在以前的复习中,我们都复习了哪些知识?

本学期我们学的内容除了刚才说到的,你认为还有哪些知识我们应该再复习整理?

我们一起来整理回顾这些内容,看谁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最棒!最棒的同学我们可是有奖励的!

我们一起来比一比、赛一赛好吗?

二、巩固探究。

1、回顾整理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同学们,你还记得有关年、月、日的哪些知识?

出示第16题:一年365天,合几个星期零几天?

请同学们自己试着做一做。

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解决实际问题:

出示92页第18题的图片及文字。

请同学们认真看图,谁能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告诉了我们什么?

你是怎样设计住房方案的?

3、复习“搭配中的学问”

出示第20题:我们刚才解决了住宿问题。现在我们在一起来解决穿衣的问题好不好?

这是我们学过的搭配中的学问。你能不能自己试着解决呢?

如果解决得好、搭配得棒,我们将评选它为“出色设计师”。

自己解决,评选“出色设计师”。

4、回顾整理“可能性”

出示第19题,指名读题,自己解答,指名回答。

5、整体回顾:

在这一学期中,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问题?

三、小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知识?

四、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

数学期末复习教案

本册的复习内容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应用、计算、应用题。其中计算和应用题是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比和比例、简易方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2、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算单位的大小的表象,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名数的简单改写。

3、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的画图、测量等技能。

4、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知识,能够看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并且能够计算求平均数问题。

5、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解答不复杂的应用题,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对本班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情况以及能力发展的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找出学生学习中的缺陷、薄弱环节以及存在的其它问题,结合本单元各个复习板块的教材编排情况,拟定具体的复习顺序、重点、课时分配及适当的配套练习。

重视学生对概念、法则、性质的理解和掌握,沟通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对已有知识系统,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避免混淆。

在计算方面,要注意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计算能力;在几何知识方面,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复习应用题时,要注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讲究复习技巧,有效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上要让学生多说、多练习,互相促进,切实提高复习的效果。

复习要面向全体学生。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让他们通过复习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对知识掌握比较薄弱的学生要区别对待,在课堂上还掌握不牢固的内容,要利用课后时间补差,帮助他们掌握好最基本的知识和形成最基本的技能。

这类习题主要通过填空、判断、选择来进行复习。他主要是考察学生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概念、性质、公式、法则理解的基础上能进行综合应用的能力。所以复习时要在学生掌握和理解各种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的基础上,教师注意帮助学生弄清楚各种概念、法则、性质的联系和区别,然后进行专项练习,让学生见识各种不同题型,从而提高学生解答此类试题的能力。主要的复习方法就是通过典型例题的比较、分析对比后进行专项练习来进行。

如:数与代数中,要帮助学生弄清以下知识。

(1)把950084000用亿做单位写作(),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记做()。区分改写和省略的区别。

(2)1.497保留整数是(),保留一位小数是()保留两位小数是()在这关键要使学生明白保留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的道理。

(3)把一根3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7段,每段长是这根铁丝的()/(),每段长()米。要向学生讲清分数的意义与求每份数是多少单位一的介定。

(4)0.75=12()=():12=75/()=()%。帮助学生弄清小数、分数、比、百分数之间的联系,同时要让他们掌握解答这类题的解答方法。

(5)在数的整除中主要是在理解各个概念的基础上通过练习来进行。一个数的十位上是最小的质数,个位上是最小的合数,百分位是最大的一位数,千分位是能同时被2、3整除的数,其他各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精确到十分位是()。

代数初步知识中。

(1)弄清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省略乘号的写法a乘4.5写作ax4.5。省略乘号写作4.5a。

(2)弄清比与比值的区别。1吨:250千克化成最简整数比是():(),比值是()。

(3)比例的性质反过来应用的情况:如果ax3=bx5,那么a:b=():()b:a=():()。

(4)比例尺的概念的理解,如一种机器零件长3毫米。画在图纸上量的它的长是21厘米,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

主要让学生弄清楚个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和一个单位的实际量是多少。如:。

(1)学校操场的面积大约是1.2()。一种集装箱的体积12()。

(2)3千克50克=()克3.5千克=()千克()克.

几何初步知识。

(1)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如一个角45度,小明用放大镜看这个角是()度。

(2)面积与周长、体积之间的区别。

(3)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

在帮助学生弄清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后进行填空、判断、选择题的专项练习。

画一条线段,把它分成一个最大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和一个梯形。

(1)这个梯形中最大的角是()度。

(2)请量出相关数据,分别求出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所以此类试题复习时要力求从问题情景出发建立模型、寻求结论、应用推广的基本过程。

1、口算的复习:注意估算和混合运算顺序的把握。

2、解方程和解比例:注意加减法以三位数为主,乘法因数不超过两位数,除法中除数不超过两位数。同时要让学生掌握解方程和解比例的依据是什么。

3、混合运算,把握好难度,四则混合运算不超过四步,分数四则混合计算中不出现小数和带分数,注意简便方法的应用。

4、列式计算:注意列方程和算术的两种方法应用。

以上试题复习现阶段的关键是如何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方面要多下功夫。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整数、小数应用题不超过三步,百分数、分数应用题不超过两步的基本要求:其次应用题的选材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呈现方式要注意多样化,开放性,给应用题赋予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生命因素,适应学生个性差异的心理需求。如甲、乙、丙三人做出租车回家,当行到全程的时,甲下车;当行到全程的时,乙下车;丙到中点才下车。他们3人共付车费144元,你认为甲、乙、丙3人怎样付款最合理?简要说明理由。等试题的练习。

1、复合应用题。主要特点是规律性不强,关键要让学生认真读题,采用分析法从问题入手,进行分析解答。

2、列方程解应用题。主要训练学生找准题中的等量关系,然后进行列方程。

3、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找准单位“1”的量,采用学生喜欢的方法进行解答。

4、用比例解应用题。判断成什么比例,然后写出数量关系后列出比例。

5、几何知识应用题。

(1)对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要熟记计算公式,注意三角形面积计算时的,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时的准确性。

(2)立体图形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同样要在熟记计算公式的同时要注意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与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圆锥的体积的计算准确性上多下功夫。

复习中要通过对典型试题的分析和在练习中要重点训练学生说解题思路,对后进生和优生要区别对待,后进生要以基本题型为主,不要提出过高的要求,增加他们的负担。优生要在掌握好基本题型的基础上对综合试题的掌握等措施。提高复习质量和效率。

测试要注意搜集试题的类型上多下功夫,让学生多见识些不同类型的试题,通过测试和对试卷的评讲,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有利于成绩的提高加油!

数学总复习教案

相似形(1)。

使学生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一知识要点:

1、相似形、成比例线段、黄金分割。

相似形:形状相同、大小不一定相同的图形。特例:全等形。

相似形的识别: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

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对于四条线段a、b、c、d,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长度的`比与另两条线段的长度的比相等,即(或a:b=c:d),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黄金分割:将一条线段分割成大小两条线段,若小段与大段的长度之比等于大段与全长之比,则可得出这一比值等于0·618...。这种分割称为黄金分割,点p叫做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较长线段叫做较短线段与全线段的比例中项。

例1:(1)放大镜下的图形和原来的图形相似吗?

(2)哈哈镜中的形象与你本人相似吗?

(3)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一些相似形的例子吗/。

例2:判断下列各组长度的线段是否成比例:

(1)2厘米,3厘米,4厘米,1厘米。

(2)1·5厘米,2·5厘米,4·5厘米,6·5厘米。

(3)1·1厘米,2·2厘米,3·3厘米,4·4厘米。

(4)1厘米,2厘米,2厘米,4厘米。

例4:等腰三角形都相似吗?

矩形都相似吗?

正方形都相似吗?

2、相似形三角形的判断:

a两角对应相等。

b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

c三边对应成比例。

3、相似形三角形的性质:

a对应角相等。

b对应边成比例。

c对应线段之比等于相似比。

d周长之比等于相似比。

数学期中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新学的知识点,能灵活地处理与之相关的实际问题。

2、有良好的复习习惯,注意劳逸结合。

教学重难点:

重点: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

难点:有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补充题。

教学过程:

一、填空。

1、在数位表中,从右边起,第三位是()位,万位是()位。

2、6283里有()个千,()个百,()个十和()个一。

3、二千零八,这个数(),是()位数,是由()个()和()个()组成的。

4、4个一千加上5个一千是()。

5、5040读作(),五千零四()。

6、最小的三位数比最大的四位数少()。

7、一个数除4,商是13,余数是3,被除数是()。

……。

二、看图列式计算。

(图略)。

要求:1、看清楚题目的条件和问题。

2、分析条件之间的相互联系,关键要求什么。

3、根据数量间的关系式列出正确的式子进行计算。

三、用竖式计算。

93÷4=86÷6=72÷6=。

69÷6=74÷3=83÷5=。

思路点拨:1、不够商1就商0,余数不能比除数大。2、除法的验算分两种情况:1)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直接用商乘除数,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2)有余数的除法,用商乘除数再加余数,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

3、注意横式上要写答案,尤其是余数不能漏写。

4、计算要细心。

三、解决实际问题。

3、3位老师带着62名学生去郊游,每顶帐篷最多只能住6人,至少要搭多少顶帐篷?

4、桃树有48棵,梨树的棵数是桃树的3倍。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

1)画出线段图。

2)用两种方法解答。

课前思考:

由于三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刚开学所学的一些新知可能有所遗忘,因此,在期中练习之前安排了两节复习课,复习的重点只要集中于前几个单元,因为这几个单元相隔时间较长。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所学的知识要点,能根据所学的知识灵活处理各种不同类型的题目。

课后反思:

本课主要是对认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一个综合练习。从学生练习的情况看,学生对认数中读数与写数可以更正过来了,对于有余数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还是会发现学生在写横式时漏写余数,特别是在存在验算的计算中,常把横式的答案写成了验算的答案;对练习的第二大题,看图列式计算,学生对稍复杂的数量关系还是没能很好的理解,欠缺仔细思考,认真分析题意;在解决问题的相关练习中可以看出学生的思考过程存在问题,没能很好的找出所有的条件及之间存在的关系,没能很好的根据问题去寻找适合解题的方法,并且部分学生还没有养成认真读完题目的好习惯,常读了一半看了问题就动手解答了,甚至还没完全理解整个题目,就仓促答题,造成了解题思路的不清。

课后反思:

通过系统的复习,尤其是在练习过后,学生的知识基本能形成一个知识,对自己的薄弱部分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巩固练习。但在复习中,这学期所学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学生都能通过独立计算,掌握不错,但是补充的二年级所学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一位数的计算题,有一小部分学生遗忘。通过两种类型题目的比较,发现商的位数与被除数的十位有关。另外,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当有两个问题时,出现遗漏解答的现象。有小部分学生读题不仔细,条件分析不清楚,解题思路不清。学生看图列式计算还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画线段图用两种方法进行解答,学生也有困难,对于两种解法,还不能很熟练的进行练习。通过讲解后,学生能重拾起老师以前多讲的内容。当然,还有很多学过的知识,不可能进行一一复习,只能学生进行自我复习。

课后反思:

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对学生的知识进行梳理是很有必要的。三年级的知识较二年级而言明显多了,学生对开学学过的知识已经淡忘。本课主要复习三部分内容:除法、认数和两步计算实际问题。认数这部分内容复习下来效果还可以,由于这一单元比较简单,学生掌握得还不错,能够很快的说出数的组成。列竖式计算有的学生已经忘记了,部分学生仍会出现横式后面得数不写,或有忘记写余数的现象。在解决问题时,发现学生的分析能力还不行,特别是在做两步计算的问题时,有点搞不清已知条件中的数量关系。

数学期中复习教案

1、师:花园里,有许多漂亮的房子,我带你们去看一看。(出示教具)数一下,这里共有几幢房子?(6幢,幼儿口手一致点数)。

a、红房子里是个比2大1的数,那是几?(3)猜出后请幼儿找出数字,放在板上,验证。

b、绿房子里是1、2、3、4、5、6里面最小的一个数,那是几?(1)方法同上。

c、咖啡色房子里是排在4后面的一个数,它是几?(5)。

d、蓝房子里的数是1、2、3、4、5、6里面最大的一个数,那是几?(6)方法同上。

e、1到6这些数里面,还有哪两个数没有猜过?(4和2)紫色房子里的数比黄房子大,想一想,它该是数字几?(4)。

f、剩下黄房子里的数又是几啊?(2)。

二、拼房子。

1、师:这些房子里住着哪些小动物?只要找到它们的'照片我们就能知道了。

2、教师示范拼照片。如:这张卡片后面有个数字4,再找一张后面有4个圆点的卡片拼在一起,翻过来,就是一张小动物的照片。那你们等会找的时候,一定要记住先拿数字的卡片,再去找几个圆点的另外一张卡片拼在一起。

3、幼儿操作。要求拼出动物照片后,马上用手遮起来,不要让老师看见,等会老师来猜。

三、猜动物(二进制)。

师:我这里有三张小动物的照片,等会儿你们看看这些照片,有你的小动物就讲有,没有的讲没有,让我来猜猜看,你拼的是什么小动物照片,它是住在几号房子里的??(游戏反复进行4----6次)。

四、送小动物回家。

师:我们游戏做好了,现在该把这些照片送到它们家里了。

1、让幼儿分别将照片按后面是数字几送到几号房子。

2、请幼儿说说几号房子是什么颜色的,里面住着什么小动物。

数学复习课教案

教科书第100页。

1.经历整理与复习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三位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对有余数除法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在整理和复习中初步感悟整理知识的方法和策略。

3.在合作过程中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复习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理解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上节课我们复习了万以内数的认识,这节课我们接着复习有关数的运算。(板书课题:数的运算)让同学想一想,在本册中学习了哪些数的运算。

学生经过回忆答出:

(1)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的口算。

(2)加、减法的估算。

(3)三位数加、减法的笔算。

(4)有余数的除法。

1.复习口算

以卡片的形式出示教科书136页第8题。学生抢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复习估算

教师:如果我们想知道它们的结果大约是多少,有办法吗?(估算)指名两人说出估算的结果,集体订正时,说估算过程。

指出:估算时,要把每个数看成跟它接近的整百数进行口算,这是估算的方法。

3.复习加、减法的笔算

教师:如果我们还想知道精确的结果,又该怎么办?(笔算)

找两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教师:看着黑板上的竖式,小朋友想一想,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时应注意什么?

当学生有了想法后,首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这时应留出充足的时间,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从而使学生学会与人交流,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

经过讨论,小组统一认识,然后进行全班交流,估计会有以下说法:

(1)首先要书写认真,相同数位对齐。

(2)计算时应从个位加起或减起。

(3)计算三位数加法时,哪一位上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下一位相加时不要忘了加上进位的“1”。

(4)计算三位数减法时,哪一位上不够减,就要向前一位上借“1”当“10”,和这一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经过讨论交流,全班统一认识。

4.巩固练习

教师:小朋友们已经知道了在计算三位数加减法时,应注意什么,现在请大家计算下面的题目,完成教科书136页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5.复习有余数的除法

教师:小朋友们已经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了,下面有两道填空题,会填吗?

出示教科书132页第5题。

学生纷纷举手,指名回答。

教师:有不同意见吗?你能根据这两句话列出算式吗?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写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时,指出列出的算式是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并让学生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我们应注意什么?为什么?

强调: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小于除数。可结合两道填空题加深理解。

1.教科书103页第10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教科书105页第16、1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数学复习课教案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回顾整理——总复习”。

1.通过回顾整理,进一步理解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意义,能找出一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会根据可能性的大小设计方案。

2.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通过交流整理与复习的不同思路,学会整理知识的方法,逐步养成回顾与反思习惯。

进一步理解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意义,能找出一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

多媒体

一、创设情境,回顾旧知

1.谈话:同学们,我们学校要按级部举行竹竿舞比赛,你能为六年级五个班设计一个决定各班出场顺序的方案吗?学生可能说:

(1)抓阄。

(2)包袱剪子锤。

(3)设计一个圆盘。

……

只要学生设计出的方案合理,教师都要加以肯定。

2.(多媒体出示)六年级五个班的人数情况统计如下:(单位:人)

48、50、48、49、48

全班交流,小结。通过此题,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各表示意义的不同。

二、整理归纳,知识建构

学生独立完成。

2.师:为了整理得更加全面,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对本册学过的统计知识进行整理、比较。

小组合作整理。

师谈话: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讨论成果和大家交流一下?

组长用实物投影展示汇报,其他同学补充说明。

师: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下表。

出示表格,小组合作完成。

全班交流。

师小结:通过与大家的合作交流,我们在回顾整理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了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和区别,可以看出同学们对这些知识理解的非常透彻,掌握的非常扎实。

三、综合应用,拓展延伸

第一关:开启智慧大门,必须首先破译开启大门的密码,共有三个不同的密码。

(1)下面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即是开启智慧大门其中的一个密码,你知道是多少吗?

1280 1660 1880 20xx 2890 3298

(2)下面这组数据的众数即是开启智慧大门的另一个密码,你知道是多少吗?

22 24 25 22 23 22 26 22

(3)上面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即是开启智慧大门的第三个密码,你知道是多少吗?

对于出错的学生将给予一次“复活”机会,对“学困生”降低一下难度,争取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过关。

第二关:谁先开启智慧大门

请你设计一个合理的方案确定先用哪一个密码开启智慧大门。看谁设计的更合理?

学生独立完成,小结评价。

第三关:小博士擂台

智慧谜面:在一个布袋里放入若干张形状与大小完全相同的红、黄、蓝三种圆形卡片,使得从布袋里摸出一张蓝色卡片的可能性为1/9,应该怎样放?请把你的想法写出来。(看谁的方法多)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答案。

四、总结反馈,畅谈收获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对自己的学习满意吗?对老师,对同学想说些什么?

数学复习教案

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比和比例、简易方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2、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的大小的表象,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单位的进率,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名数的简单改写。

3、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的画图、测量等技能。

4、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并且能够计算求平均数问题。

5、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解答不复杂的应用题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届学生学习呈两级分化的趋势,优等生占50%,差等生占40%,中等生只占10%,我准备在复习过程中主抓差等生,具体复习措施如下:

1、归纳复习。对整个小学数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概括。例所有关整数的知识。

2、比较复习。把相关或相近知识进行比较和联系,让学生进行区别和概括。例:整数、小数、分数的运算。

3、及时进行检测。除作业外,每一个大方面的知识进行一次检测,以反馈学生掌握程度。

我把复习内容分为以下六部分:

一、用一周的时间复习数和数的运算,其内容有。

1、掌握基本概念及含义:自然数、分数、小数(循环小数)。

2、数的读法和写法、数的改写、数的大小比较;

4、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5、四则运算的法则和简便运算。

二、用一周的时间复习代数知识:

1、代数式和方程。

2、比和比例。

3、比例尺。

三、用两周时间复习几何部分知识:

1、掌握基本概念及含:直线、射线、线段、角、垂直、平行、轴对称图形义;

3、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及其灵活运用。

四、用两周时间复习应用题相关知识:

1、简单应用题;

2、复合应用题:行程问题应用题、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工程问题应用题;

3、用方程解应用题;

4、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

五、用一周时间复习量的计量相关知识。

1、长度、面积、体积常用单位、意义及进率;

2、质量、时间常用单位及进率;

3、名数的改写(重点分析)。

六、用一周时间复习统计的相关知识:

1、会填写统计表和能进行相关的计算,例如求平均数;

2、了解三种基本统计图的作用,能求进行相关的计算,例如求百分数。

3、有趣的平衡,设计运动场、邮票中的数学。

数学期末复习教案

1、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末尾有0的除法笔算方法。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

2、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独立探索计算方法,再交流比较不同的算法,得到简便的方法。并能规范书写、正确笔算。

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笔算过程方法,0的书写。

一、情景引入。

1、(图片出示)同学们,你们观察一下这幅图,图上都有些什么?让学生说说,说明3只兔子去采蘑菇,3只猴去采桃子。

2、(出示问题)平均每只兔能采几个蘑菇?地上有几个蘑菇?

3、那如果有4只猴子去采呢?怎样算?

0÷4=0那0÷7等于几呢?0÷9、0÷13……呢?

(你知道了什么?让学生归纳出结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强调除数不为0))。

二、教学笔算。

3、结果是多少呢?你能自己算一下吗?让学生独立计算。

4、交流算法,让学生起来说一说是怎样算的?教师进行板书记载并做总结评价,对于好方法给予表扬。

5、用竖式计算根据前面我们学习的除法笔算方法,这道题目是这样笔算的,

6、教学一般写法我们看到最后把0移下来后,商0,再乘与除数又等于0,所以,我们计算的时候可以简单的`写:板书一般写法。

说明:商的末尾如果是商0,那只要直接商0,不用再去乘除数。被除数的末尾是0,也不用移下来。

练习:360÷9421÷7。

7、教学试一试。

出示题目,先估计商是比100小还是比100大?并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你能把这两题笔算出结果吗?让学生独立进行笔算。

8、组织交流让学生上台板演,并说说计算过程。教师进行适当的板演讲解、评价。

(1)306除以3,当用0去除3时,商几?写在商的哪一位上,再怎样算?(强调被除数中间商0一定要写,商0后,0不用再去乘除数)把6移下来继续除。

9、总结笔算方法和注意点。

三、巩固练习。

四、全课总结。

布置作业:想想做做4。

板书设计:

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数学期中复习教案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分数乘、除法,这些运算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这节课,我们先一起来复习分数乘、除法的有关内容。(板书课题)。

二、复习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1.口算下列各题。

(1)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114页的第1题。

(2)指名学生说说口算过程,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口算情况。

小结:怎样计算分数乘法?(包括分数乘分数和分数乘整数两种情况)怎样计算分数除法?(包括分数除以分数和分数除以整数及整数除以分数)。

2.计算练习。

(1)出示课本第114页第2题上面8题,学生每人计算四题。

(2)结合学生练习情况进行讲评,注意分析学生计算中出现的错误的原因及如何改正。

(3)出示第2题的下面三题,学生独立计算。

讲评学生计算情况,请学生说说计算分数连乘和乘、除混合运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3.名数改写。

出示题目:2/5时=()分4/25千克=()克。

3/5米=厘米5/8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7/20公顷=()平方米340立方分米=()立方米。

54分=()时255毫升=()升。

(1)先请学生说说名数改写时要注意些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左边四题或右边四题,完成后指名口答,说说怎样改写的。

4.先找出单位1的量,再把数量关系补充完整。

(1)女生人数占全班的2/5。(2)今年小麦产量比去年增加1/8。

(3)柳树棵数的2/3和杨树棵数相等。(4)已经修了水渠全长的.3/7。

请学生同桌之间进行练习,说说每句话中的单位1的量并说说数量关系式。

三、解决实际问题。

出示下列题目:

(7)一套服装,上衣120元,是这套服装价钱的3/5,裤子多少元?

学生逐一完成以上问题,交流时重点分析数量关系,教师多给予学习困难生发言交流的机会。

四、全课总结。

五、布置课内作业:补充相应的习题。

数学复习教案

1.回归课本,巩固基础:高考倒计时是回归课本的时候了,不要把课本丢下,着重看课本上的公式、理论、定理,学会变换,把基础打牢了自然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2.避免题海战术:对于一看就会的题型直接pass掉,做精题,精做题。不要什么都做没有选择,没有计划,如果每一题都做不仅会浪费时间而且也提高不了多少。

3.不专注于难题:不会的题不要一个人在那死扣,如果一道题你看了20分钟都没有思路,无从下手,要么请教高手要么放弃,不要专注于难题。尽量做一些看起来会但是不能全面做出来的题,克服会而做不对,对而做不全,这样提升空间比较大。

4.各类题的解题方法: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解题方法,要善于归纳和整理。要选择填空题可以选择排除法、带进去验证、直觉、数形结合的方法。简单的题答得时候尽量要全面。压轴题,选择、填空、答题都各自的压轴题,会做就做不会做就暂时放弃,先把会的题做出来后再回过头看。

5.训练考试意境:把每次训练都当做高考,数学的复习离不开做题,但是做题量不能太大,做题的时候更应该模拟高考的时间和场景,下午三点到五点考数学,所以在复习的时候也在这个时间做题,适应高考模式。

6.关于大题:简单的大体要尽量的把步骤写详细,尽量不要遗漏步骤,检查的时候比较方便。也能让改卷老师无话可说。难一点的大题,在题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就写上,做不全的题把自己会的写出来也会有步骤分的。解题过程中发现自己做错了先把正确的步骤写下,然后把错误的划掉。如果第一步做不出来可以用第二步的结论做第一步的题。

数学复习教案

通过复习提高学生用学到加、减、乘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实物投影仪。

今天我们上一节复习课,看看哪一位小朋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强。

列式计算。

3个6相加是多少?3的6倍是多少?

3与6的和是多少?3比6少多少?

仔细审题,集体列式口答。

1、期末复习16。

(1)出示第16题,说一说这道题已知什么?为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说说为什么用乘法算?你是怎样想的?

(求3人浇多少棵,也就是3个4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3)学生集体口答书中的.三个问题。

2、期末复习7。

(1)出示第17题,提问:图中有哪些商品?它们的价格分别是多少元?

(2)你能解决书中所提的问题吗?

学生独立解答书中第1~4个问题,集体交流说说想法和算法。

(3)选出你喜欢的两件玩具。算一算买这两件玩具一共要多少元?(学生独立解答,小组内交流)。

(4)根据这道题所给的条件,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分组讨论,集体交流时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3、期末复习18。

(1)出示第18题图,提问:图中有哪些商品?它们的价格分别是多少元?

(2)你能解决收中所提的问题吗?

学生独立解答书中所提的3个问题,集体交流时说说想法和算法。

(3)根据这道题所给的条件,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分小组讨论,集体交流时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4)期末复习19。

(1)出示第19题,看图说一说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图中告诉我们“小松鼠采了5个椰子,小猴采的比小松鼠的4倍多一些,5倍少一些”需要解决的是“猴子最少采了多少个,最多采了多少个”)。

(2)提问:“小猴采的比小松鼠的4倍多一些,5倍少一些。是什么意思?你会解答吗?”

(3)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教学后记:学生课堂气氛好,解决实际问题。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