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锵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范文(13篇)

时间:2023-12-13 10:53:49 作者:BW笔侠

在幼儿园中班,孩子们开始学习基本的数字、字母和认知能力。以下是一些幼儿园中班主题班会的实施案例,供大家参考借鉴。

咚咚锵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

活动目标:

1、知道歌曲名称,帮助幼儿感知歌曲旋律及节奏,初步学唱歌曲。

2、感知节日的快乐气氛。活动准备:钢琴。活动过程:

一、律动练声。

1、《摇篮曲》休息音乐。

2、《生活模仿动作》。

3、《我爱我的小动物》?

4、《我爱我的幼儿园》。

二、导入活动。

1、小朋友,为什么我们那么久都不用上幼儿园?

2、你们知道国庆节是什么时候吗?

3、国庆节的时候你在大街上,电视里都看到过人们是怎么庆祝国庆节的.?

4、那我们小朋友用什么方式来庆祝节日呢?

三、欣赏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清唱),幼儿倾听。

2、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歌曲里是怎么唱的?

3、老师在伴奏下再次演唱歌曲,幼儿倾听。

4、歌曲里还唱了些什么?

5、教师按节奏朗读歌词。

四、学唱歌曲。

1、幼儿随琴声跟随老师学念歌词:我们跟着音乐来念念歌词,老师念一句,小朋友学一句,老师念完小朋友再念。

2、老师带领幼儿完整学唱歌曲:我们一起用好听的声音来唱唱这首歌,小朋友轻轻地和老师一起唱。

3、幼儿随琴声演唱歌曲:小朋友学得可真认真,下面刘老师不唱了,我要看看那位小朋友已经学会了这首歌曲。

4、幼儿边拍手边演唱歌曲,进一步让幼儿感受节日的气氛:真好听,如果你们能拍着手一边唱,会更好听的,我们来试试吧。

五、结束活动。

让幼儿休息《摇篮曲》效果分析。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

1、音乐结构为aba:a段音乐表现擀饺皮和饺子沸腾,b段音乐表现包饺子。

2、擀饺皮动作:a段音乐有四个乐句,每个乐句的前一小节在小圆圈队形上做擀面的动作,后一小节双臂自然打开,小碎步向后表示面皮变小,反复四次。

3、包饺子动作:b段音乐有四个乐句,每个乐句的前6拍,手臂自然打开表示等着装馅,原地做小碎步,最后2拍双手胸前拍一次手表示捏饺子,反复四次。在幼儿动作熟练后,教师可以扮演发饺子馅的人,增加游戏气氛,提高幼儿的兴趣。

4、游戏玩法:在幼儿表现饺子沸腾时,教师扮演大厨师,手持大漏勺捞饺子。幼儿扮演饺子,凡被大漏勺碰到的幼儿,要安安静静地呆在教师事先贴示的“大盘子”里。

活动目标:

1、随音乐,基本合拍地做擀饺皮、包饺子的动作,并学习从小圆到大圆的队形。

2、创编饺子沸腾的动作,表现音乐欢快的情绪。

3、在表现饺子沸腾的过程中找空的地方,不与别人碰撞。

1、生活经验准备:熟悉包饺子的过程,注意观察饺子沸腾时的样子或观看包饺子的录像。

2、教具准备:

(1)在场地上贴一个能容纳全体幼儿的椭圆形(轮廊线)表示“大盘子”。

(2)游戏时用的“大漏勺”一个。

(3)录音机、音乐磁带、教学挂图(饺子在锅里“跳舞”情景的图片)。

1、活动导入。

教师:“你们吃过饺子吗?”“饺子怎么包?”(引导幼儿说出包饺子的过程。)“饺子包好,怎么样才能吃?”

2、创编饺子沸腾部分。

(1)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创编小饺子在锅里跳舞的样子。

(2)幼儿创编饺子跳舞的动作。

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并结合图片创编出“自转”、“四处游动”、“向上跳”及“自由舞蹈”等动作。

(3)教师和幼儿一起听音乐学习小饺子跳舞。

(4)幼儿听音乐自由表现。

3、学习擀饺皮部分。(见动作建议2)

(1)创编擀饺皮的基本动作:单手擀饺皮、双手擀饺皮。

(2)动作迁移:幼儿在自己身体上做擀饺皮的动作,提高幼儿活动的兴趣。

(3)学习由小圆到大圆队形上的擀饺皮。

幼儿站成小圆圈,像一个“小面团”,教师边哼唱音乐旋律,边带领幼儿擀饺皮向后退,共重复四次,逐渐变成大圆圈,即“小面团”变成“大饺皮”。

4、学习包饺子部分。(见动作建议3)

(1)学习包小饺子。

(2)学习两个结伴包饺子。

(3)听音乐包饺子。

5、将动作连起来,完整练习一遍。

6、完整地做“煮、捞饺子”游戏一遍。

教师出示大漏勺,讲解游戏的玩法和规则,听音乐与幼儿一起游戏。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各种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瓶子及瓶盖

1、导入语: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个新朋友厨师小猴,厨师小猴遇到麻烦了,想请我们小朋友来帮助他。厨师小猴做饭的时候不小心把瓶盖混在一起了,让我们帮他找到合适的盖子盖上吧。

2、出示各种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瓶子及瓶盖

师: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好玩的东西大家想不想看一下呢?引出瓶子和瓶盖让小朋友认识一下并仔细观察这些瓶子和瓶盖的形状、大小的不同。

3、师:这些瓶子宝宝找不着它的盖子朋友了请小朋友先仔细观察瓶口和瓶盖是什么样的有没有罗纹并比较瓶口的大小帮助他们找到适合他们的盖子。

4、老师动手示范盖盖子的几种方法并让幼儿了解按、扣、拧、塞这4种盖盖子的方法并让幼儿分组动手实验尝试瓶子是用什么方法盖上的,并知道不同瓶子有不同的盖法。

5、让幼儿了解瓶盖的作用。

活动中我使用的是随处可见的饮料瓶,加上游戏使活动生动而有趣。活动中幼儿的表现也非常出色,几乎所有的幼儿都能积极愉快地参与活动,而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会更加注重与每位幼儿的互动,这样活动才会更丰富而有趣,他们也会更乐于参与到各项活动中来。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

1、初步熟悉“水族馆”乐曲旋律,通过图谱、肢体动作、乐器来感应乐曲的曲式。(重难点)

2、使幼儿能愉快地参与到活动当中来。

3、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4、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1、海底背景图一幅(贴有各种海底动物)。

2、语词图卡一套、cd音乐。

一、幼儿跟随音乐跳各种舞步进场。

二、出示海底图介绍,引起幼儿兴趣。

“水族馆就像海底世界一样,很神奇。”

1、提问:小朋友见过水族馆吗?水族馆里会有些什么动物?

2、出示背景图,介绍海底动物。

“看看,都有些什么海底动物?”

三、幼儿欣赏第一遍音乐。

1、介绍音乐名称及作者。

“水族馆这么神奇,这么美!让我们也来听一首很优美的音乐,名字叫《水族馆》。这首音乐是法国音乐家圣桑写的。

2、“在听音乐之前,老师有个要求,请小朋友一边仔细听音乐,一边想想,在音乐中你会看到什么?”

幼儿欣赏音乐。

3、让幼儿谈谈听完音乐后的感受。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音乐,刚才你们听音乐的时候,好象又看到了什么呢?

4、理解下行间奏。

“刚才在音乐里你们有没有听到一段“铛……”的声音?(我们来听听看)听到这段音乐你们想到什么?开始时声音是怎么样的?(由高变低)

5、让幼儿用动作表示下行音乐。

“我们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这段由高到低的音乐呢?

四、幼儿欣赏第二遍音乐。

2、教师根据旋律表演,鼓励幼儿为老师鼓掌。

五、感应曲式。

1、按图谱顺序感应曲式。

(1)“刚才你们都看到我表演了,这曲子里我想到什么?”

(2)“让我们看看,音乐里都出现些什么动物?”

教师根据音乐按顺序出示图谱。边唱歌边出示。

(3)认识反复记号。

(4)幼儿根据图谱听音乐感应乐曲曲式。

2、肢体感应曲式。

(1)“刚才我想到的是金鱼在水里唱歌,吹泡泡,那你们想到自己是一只什么动物呢?”(让幼儿自由说)

(2)创编各种海底动物动作。

“现在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你想到是什么动物在水里唱歌,你就用动作表示出来,看看谁的动作最美,想的动物是跟别人不一样的!”

3、碰铃感应。

(1)“你们做的真棒!表扬表扬自己,你们看,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碰铃。”

(2)“谁能让碰铃发出好听的声音?”引导幼儿探索各种敲法。

(3)让幼儿为下行音乐配上音色。“听听刚才的下行音乐我们用哪种方法演奏更好听?”

(4)“好,我们把这些配到音乐里面去,让我们听着音乐试试看吧!”(听音乐演奏乐器)

六、结束活动。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

1、通过游戏引起幼儿学习歌表演的兴趣,体验歌舞活动的快乐,并能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2、幼儿在熟悉乐曲旋律,理解动作含义的基础上,初步表现歌表演--《小猫咪》。

3、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知识准备:让幼儿了解小猫的生活习性。

物质准备:猫尾巴若干,音乐磁带录音机

律动《猫走》进场,要求幼儿按节拍走。

(一) 师:小猫咪,今天天气这么好,我们一块儿到外面玩好吗?(播放歌曲)

(二)复习歌曲――《小猫咪》

要求:坐姿正确,用最好听得声音来唱。

(三)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出主题,引起幼儿兴趣:

师:有一群可爱的小猫咪,和妈妈在一起,生活过得非常快乐,小猫咪一天天长大了,本领也越来越大了。有一天,猫妈妈带着小猫咪捉老鼠,小猫咪捉了很多很多的老鼠,小猫咪高兴极了,妈妈看见小猫咪长大了,也很高兴,就跳起舞来了。

(四)学习歌表演:

1、师随音乐边念儿歌边示范歌表演:

师:"摸摸胡须,轻轻跳,翘翘尾巴,扭呀扭呀扭,喵呜,喵呜,喵呜,喵呜叫--。(儿歌内容和动作说明一样)

2、幼儿自由站在教师周围,同教师一起表演:

3、分解动作,逐句练习:

(1)师:舞蹈好看吗?有许多漂亮的动作,有小猫摸胡须,扭尾巴,叫的动作,你最喜欢哪个动作,去找找好朋友,表演给他看。

(2)幼儿自由表演自己喜爱的动作,师指导幼儿将舞蹈中各个动作做好,做到位。

(3)学习舞蹈:

重点指导幼儿做好扭尾巴,和小猫跳的动作。

4、师带领幼儿完整表演二遍(中间及末尾请幼儿做《捉老鼠》的游戏感受歌表演的快乐气氛)(五)复习音乐游戏--《找小猫》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自然结束。

请幼儿以轮唱的形式分角色进行游戏,指导幼儿做出猫妈妈和小猫不同的`动作和表情。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

1、幼儿能够跟随音乐,完整地演唱歌曲。

2、通过击打身体,感知三拍子的节奏特点。

3、幼儿通过演唱歌曲,感受节奏音乐的快乐。

4、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5、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物质准备:小鼓,歌曲的音频mp3,图片。

经验准备:敲击小鼓的经验,听过小鼓的声音。

幼儿能够跟随音乐,完整地演唱歌曲。

幼儿能按照三拍子的节奏,边唱边打节奏。

进入教室

唱《红公鸡》一边唱歌,一边玩游戏进入教室。(游戏玩两遍)

《红公鸡》

我有一只红公鸡,不知在哪里?请你快来叫一声?出来吃白米。

发声练习

教师带领幼儿复习上周学过的《谁唱歌》做发声练习。

感知三拍子节奏的特点。

教师出示小鼓,并击打出强弱弱的节奏。(可以用小鼓的音频来代替)

教师引导幼儿用身体来表示强弱的节奏。(引导幼儿拍手,跺脚和拍腿)

教师带领幼儿一边听歌曲范唱《小鼓响咚咚》,一边用用肢体按照xxxx的节奏来为歌曲伴奏。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熟悉歌词,并用肢体动作进行表现。

我的小鼓是怎么响的?

我说话儿,小鼓怎么样了?

我说小鼓响三声,小鼓怎么回答的?

哎呦呦呦这不行,为什么不行?

我说小鼓别响了,小鼓怎么回答我的?

师幼共同有节奏的朗读歌词,并注意三拍子的节奏。

师幼共同演唱歌曲,并引导幼儿用肢体来表现歌曲的优美,感知三拍子的强弱关系。

教师带领幼儿唱歌《小鼓响咚咚》做着优美的动作离开教室。

本节活动分三个环节。在学习童谣环节中,教师创设幼儿喜爱的“和小鼓做游戏”的情境,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学习童谣。幼儿能够较深入地理解内容,体验童谣的语言结构和韵律特点。在引导仿编过程中,教师通过出示图片引导迁移生活经验,幼儿表现出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思维活跃、发言踊跃,快乐地完成了仿编学习。活动环节清晰,层层递进,较好地实现了活动目标。

小百科:鼓是一种打击乐器,在坚固的且一般为圆桶形的鼓身的一面或双面蒙上一块拉紧的膜。鼓可以用手或鼓杵敲击出声。鼓在非洲的传统音乐以及在现代音乐中是一种比较重要的乐器,有的乐队完全由以鼓为主的打击乐器组成。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

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自由地创编动作,并且能够边听音乐边做游戏。

猫妈妈头饰1个、小猫头饰29个、磁带、三用机;。

活动前幼儿已学会演唱歌曲《找小猫》。

一、律动《小猫小猫》进场。

师:今天天气真好,猫妈妈要带猫宝宝们去秋游,我们出发吧!

二、复习歌曲《找小猫》,引导幼儿创编动作。

1、播放歌曲第一段,请幼儿边唱边自由地创编动作。

2、师总结幼儿创编的动作,并请幼儿能跟随音乐表演。

三、音乐游戏《找小猫》。

1、第一段音乐响起时,请幼儿根据自己创编的动作自由地表演。当唱到“找个地方躲躲好,妈妈快来找”时,请幼儿找个地方躲起来。

2、第二段音乐,猫妈妈边表演边找小猫,被找到的小猫请到一边休息,不能参加游戏了。

3、第二段音乐结束后,猫妈妈问“没找到的小猫在哪里”时,小猫一边喵呜喵呜地叫,一边爬到猫妈妈身边。

四、待幼儿对游戏规则有所了解后,可进行多次游戏,以提高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五、活动结束。

师:天黑了,小猫要回家了。

律动出场。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

1、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喜庆的氛围。

2、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祝福的话。

3、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一、谈话导入——说说新年。

二、学唱歌曲——理解歌曲内容。

1、完整欣赏歌曲:这首歌你听上去有什么感觉?

2、再次欣赏歌曲:歌曲里说了哪些祝福的话?

3、学唱歌曲:你喜欢歌曲里哪句话?

4、重点练唱附点音符。

三、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新年祝福的.话。

1、过新年的时候还可以说什么祝福的话?

2、过新年的时候,祝福的话可以对谁说?

歌曲《恭喜恭喜》是一首欢快的歌曲,让幼儿通过说说唱唱,提前感受到节日的喜庆氛围,并在拜年过程中学会了感恩,让孩子能用自己的方式对长辈、老师、同伴等表达节日的祝福。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

1、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

2、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3、积极投入活动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活动准备音乐、图谱、视频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小蝌蚪》视频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基本部分。

1、观察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重点学习歌曲b段。引导幼儿关注歌曲中的拟声词。教师带领幼儿学蝌蚪变青蛙的动作。

2、感受乐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并做动作。教师边做动作边示范唱歌,幼儿仔细倾听。

师:小蝌蚪变成青蛙了,他很开心,所以要唱一首歌给大家听,我们一起来听听唱的什么?

教师再次示范歌曲,应道幼儿区分歌曲发音的不同之处。师:你们听到了什么?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3、教师带孩幼儿完整唱歌。

师:现在我们一起完整地把歌曲唱出来。

三、结束部分。

中班音乐小鼓响咚咚教案

1.让幼儿感知音的轻重变化。

2.鼓励幼儿大胆设计小动物在鼓上跳跃的形象,训练幼儿思维的独创性。

打鼓一个,黄豆若干。

1.引导幼儿观察,激发兴趣。

(1)鼓面上放一些黄豆,老师用不同的力敲击鼓面,观察黄豆变化。

(2)放音乐,老师根据音乐的.强、弱击鼓,重点感受:音强则黄豆跳得高,音弱则黄豆跳得低。

2.幼儿学做小黄豆,听音乐的强弱跳动,老师敲鼓提示。老师让幼儿表现音乐轻重及动作有创造性的幼儿示范表演给大家看。

(1)一名幼儿击鼓,其他幼儿创编小动物在鼓上跳,并能表现出轻、重音及动物独特的动作,音乐一停,即定格某种动物造型。先让一名设计者带领全班幼儿听音乐表演。

(2)教师评价:请刚才表演有创新的幼儿击鼓,其他幼儿继续创编动物在鼓上跳舞。

(3)请幼儿三人、四人、五人成一组设计不同的动物跳的动作,鼓一停,即摆出各种造型定格。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

1、学唱问答式歌曲,用动作大胆表现歌曲内容。

2、了解动物尾巴的特征。

3、激发幼儿对动物尾巴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课件《谁的尾巴最好看》音乐,动物头饰及相应的尾巴若干,找朋友音乐,游戏音乐。

1、师弹"谁的尾巴最好看"音乐,幼儿随音乐唱"啦"或"啊"的音。

2、复习歌曲《小动物怎样过冬》。

1、看课件欣赏歌曲提问:歌里唱了哪些小动物,并学学它们尾巴的样子。

2、发现歌曲中问答式的歌曲特点:引导幼儿听辩出歌曲那几句歌词是提问的,哪几句歌词是回答的.。

评:通过完整的欣赏,让幼儿对歌曲产生浓厚的兴趣,熟悉歌曲旋律,初步了解节歌曲所表达的意思。孩子们听后思维很活跃,把歌里唱的所有小动物都说上来了,也运用已有经验,表现了他们尾巴的样子。对问答式歌曲有了初步的了解。

幼儿操作:将相应的尾巴贴到小动物身边。

2、问答式的学歌词老师问一句,孩子答一句,如师说"谁的尾巴长"幼答"猴子尾巴长";老师三句三句问,幼儿三句三句答。

3、集体跟音乐唱歌曲师引导:小朋友把小动物还有他们尾巴的特征都记住了,那就让我们一起跟音乐来唱一唱歌曲《谁的尾巴最好看》吧指导幼儿演唱休止符前面的音符时要收的果断4、和幼儿一起创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5、幼儿自选头饰及相应的尾巴戴好,随音乐"找朋友"找到自己的同伴站一起,围成圆圈来表演歌曲。表演时,唱到谁,谁就走到圈里扭扭小屁股,晃晃小尾巴。

评:幼儿看着贴绒图片和有趣的问答形式学习歌词,在随音乐演唱时,孩子们都能很熟练的大声唱歌词,表演时也很活跃,主动创编动作大方表演,收到了很好的互动效果。

幼儿随音乐玩揪尾巴评:幼儿快乐地玩着游戏,揪到尾巴的小朋友快速跑回座位,高兴地举着战利品。然后请孩子们说自己拿的是什么小动物的尾巴。

1、师: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有尾巴,是什么样的,怎么知道的?

2、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动物尾巴的特征自编歌词演唱。如(谁的尾巴像小板凳,啄木鸟的尾巴像小板凳。谁的尾巴像最有趣?袋鼠的尾巴最有趣,乌龟的尾巴最有趣)等。

小结:不同的小动物有着不同的尾巴,请小朋友说说还知道哪些动物的尾巴,来和大家分享。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

1、学会用各种形式表现2/4歌曲的节奏,并即兴创作进行游戏,体验创作和表演的乐趣,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2、培养幼儿关心同伴、乐于思考的良好品质,和同伴共同感受欢快、愉悦的气氛,体会和同伴相玩的乐趣。

1、通过图谱,感知歌曲和图画的对应。

2、用身体动作拍出语词节奏,感受歌曲的欢快、活泼。

3、学习看图谱、随音乐,边唱边用铃鼓、手摇铃进行敲奏。

音乐、图谱、铃鼓、手摇铃、蚂蚁图片。

师问:“小朋友,你见到过最小的昆虫是什么呢?”看看今天老师带来的是什么昆虫呀?

(1)图片中有好多的蚂蚁,它们一个接着一个在做什么呀?原来小蚂蚁一个一个再接一个排着队伍运粮食呢。它们背着这么多的粮食,是怎么走的呀?(慢慢向前,还要去找好朋友帮忙)。

(2)这图中藏着一首好听的歌——《小蚂蚁》,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1)视觉与听觉相结合:播放歌曲,老师指着设计好的图谱,引导幼儿边听边看。

(2)视觉与语言相结合:提问:你听到了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哼唱。(注:若幼儿讲不出歌词内容,就可以分句播放。)。

(3)老师点着图谱,带着幼儿跟着音乐一起唱。(2遍)。

师:小蚂蚁搬粮食很开心,我们来学小蚂蚁动动吧!小蚂蚁头上有什么呀?我们一起来做做。

(1)老师带着幼儿边歌唱边做动作。(小小蚂蚁,排好队,我们要出发啦!一个一个再接一个,慢慢向前,看看哪里有粮食呢?)。

(2)播放音乐老师带幼儿一起边歌唱边做动作。(2次)。

(1)介绍乐器: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两位乐器朋友,看看它们是谁。(串铃、铃鼓)。

(2)知道乐器的演奏方法,串铃—敲,铃鼓—拍。

师:这个串铃我们可以怎么玩呢?(手腕摇)。今天我们用敲敲的方法来演奏。请个别幼儿上来试一试,带全体幼儿徒手做。方法同上(铃鼓—双手轮拍)。

(3)出示图谱,让幼儿看图谱边唱边徒手拍。

师:“老师还带来了一张小蚂蚁的图谱,图谱上有刚才的两种乐器,谁看得懂?(敲拍几下)?”并带幼儿一起唱小小蚂蚁等敲敲、拍拍。着重引导幼儿找出与前面“一个一个再接一个)进行比较,重点练习“请你跟我一起走(我们一起去找好朋友)”的敲。

(4)分发乐器,一半幼儿串铃,一半幼儿铃鼓。

(5)进行演奏,第一遍边演唱歌曲边演奏,第二遍跟着音乐演奏。

小朋友,我们也来做小蚂蚁去外面运粮食吧!

幼儿园小班音乐《咚咚啪》的教案幼儿园小班音乐歌曲

设计意图:

一次饭吃好后请幼儿自己去放碗时的惊奇发现。有两三个幼儿一起去放碗,这几位宝宝居然拿着手中的碗勺进行敲打起来……敲的孩子越来越多并表现的特别开心,从中也带动了吃饭很慢的幼儿吃的快多了,目的也是为了参加他们的这一发现。为了让小班孩子喜欢上幼儿园,吃中饭时也快一些,我设计了此活动《叮叮咚咚》。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跟着教师和同伴一起敲敲玩玩。

2、在游戏中体验敲打碗勺的乐趣。

3、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乐意与同伴一起玩敲打游戏。

活动难点:主动去尝试敲打碗勺。

活动准备:

碗、勺子、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用遮挡板挡住所有的材料,以引导幼儿的好奇。(小朋友想知道挡板后面有什么吗)。

2、在遮挡板中逐一出示孩子们熟悉的勺子、碗并用动物的口吻与小朋友打招呼问好:(小宝贝们,你们好,认识我们吗?我们可很喜欢你们哦)。

3、教师在挡板后面进行敲打,并要求幼儿拍手、头、腿等形式与教师进行互动。

4、教师把挡板拿掉,再次敲打并引导幼儿跟着教师的节奏进行变换。

5、教师把材料摆放到每一张桌子上,请幼儿进行尝试(教师应观察即使引导幼儿进入游戏,体验快乐的敲打)。

活动反思:

此活动借助了幼儿非常熟悉的碗与勺,平时他们在家中可能很少的去体验敲打碗勺。而且现在很多刚入园的宝宝都对吃饭不感兴趣,通过次活动让幼儿对主动去使用碗勺,并乐意的自己去完成吃饭的过程。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歌曲旋律,感受大鼓的声音是重重的、小铃的声音是轻轻的。

2、尝试用较有力的声音和较轻的声音分别表现大鼓和小铃。

4、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