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思想品德课心得体会(精选15篇)

时间:2023-12-03 13:29:21 作者:书香墨

心得体会是我们与他人交流、分享的好机会,可以让我们从他人的经验中获益。这些心得体会范文包含了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体验和感悟,非常有参考价值。

初中思想品德听课心得_思想品德课听课心得体会

听了初中思想品德课,收益匪浅,谈谈。

心得体会。

本周三参加了在文华中学听课学习,听评了一节课改观摩课,感触颇深,下面就这半天的听课情况谈点自己的感受。

本节观摩课有以下几大亮点:

一、教学思路清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三大板块:

一、畅所欲言;。

二、探究篇三、收获篇。在这三大板块的引导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如地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

二、恰当地运用了多种媒体手段利用了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手段,增强了课堂的感染力,恰当地运用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中的事例,具有较强的教育效果。

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达到了很好的教学目的,有效地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三、教师的教学设计十分注重学生实际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否则会使这门课成为空洞的说教,让学生厌烦,本节课教师在问题的设置上十分注重了学生自身的实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觉得所学的东西是鲜活的,不是教师在说教,从认识上自然地能接受,增强了学习效果。

四、恰当地运用短剧,首尾呼应短剧的设置起到了创设情境的作用,引发学生思考,而在课程结束时的短剧表演又突显了本节课学生的收获。充分体现了本节课的教育作用。这样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

五、板书设计巧妙,独具匠心本节课的课题是《走向自立人生》,授课教师将本节课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如自立的重要性、必要性、表现等巧妙地拼成一个“立”字,使学生对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一目了然,起到了很好板书效果。

以上是我觉得本节课的一些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不过思想品德课有它的特殊之处,就是说课设计得好,可是与现在的考试有时候是不能完全挂钩的,如何能解开这样的困惑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总之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要努力向具有前位思想的同行们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争取在课改大潮中不落伍。

为期两周的“初中思想品德构建生命化课堂”优质课比赛落下了帷幕。我有幸以参赛者,评委及普通观众三种身份参与了本次比赛,比赛中各校教师各显身手,五彩纷呈、精彩不断。此次听课使我对“生命化”课堂教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下面谈谈我个人的几点浅显的认识:

一、自主学习环节。

通过威海思品研讨会的学习,我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目标、步骤和方法都有了明确的理解,有了理论知识的引领再回头来细品听过的几节课,不难发现,不少的参赛教师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方面可圈可点。例如:三十七中的苑涛老师的《挫而不折积极进取》中自主学习的设计就很不错,给学生提出了明确的学习要求:“阅读课本,请你开动脑筋,帮助雯雯同学走出情绪低谷,取得好成绩,同时说明你选择这种方法的理由”,文登二中的李日晨老师更是给我们上了一节完整的自主学习的示范课。他以法庭解决起诉书为线,一步一步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同时留给学生充足的读书的时间,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但,也有的教师对于自主学习的理解有偏差,有的老师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够,非常仓促地进入了小组合作环节,这样一来,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不够而进行的讨论就失去了意义;还有的教师是一味地放手给学生,把新授课上成了自习课。

我觉得,生命化课堂提出的自主学习是要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但教师仍然是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不应该仅仅做一个旁观者。我们备课时的设计不仅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更要设计好如何激励、点拨和引导学生不走弯路地探索知识。同时,我们应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相信他们能做好,放心地让学生去实践。一开始可能学生的参与意识会很低,因为他们缺乏信心,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把握住机会适时引导,同时及时地给予学生真诚的肯定和鼓励,我们的学生都会象蜊江中学的学生一样的积极和有信心。

二、小组合作、全班交流讨论环节。

从听课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生命化课堂教改实验学校的小组合作及交流讨论学习运用非常好,而且通过教师的指导,已经形成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柳淑霞老师执教的《生活中的风风雨雨》在小组合作时,蜊江中学的同学就表现出了极高的素质,讨论气氛活跃但不散乱,组内各成员分工明确,完成任务效率也非常高,讨论时学生热情高涨,争先恐后。文登二中李日晨老师执教的《我们向往公平》在交流讨论中,学生的参与度也很高,其中一位男生甚至引出了一句“男人可以没有金钱,没有地位,但不能没有责任感,没有正义感”,可以说是语惊四座。当然,也有的教师正是在这两个环节出现了问题,把一些简单的可以独立思考完成的问题设计成了小组合作活动,这样一来学生没有了兴趣,参与热情自然很低。另外有的教师在这两个环节中也出现了给学生的时间不够的情况。

我个人认为这两个环节中的学生学习活动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分为四个层次。一是个人独立思考,能自己完成的内容一定让学生独立完成,这是一种能力的培养,也是学生能够合作学习的基础。二是同桌之间的互助,这样既便于学生思考解决一些难度较低的问题,也不浪费时间。三是小组合作,一般是四五个学生一个小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发挥优秀学生的带动作用。但是一定要注意操作,切莫把小组合作变成优秀学生的表演,一定要注重全体组员的参与,让每个组员都有活可干,都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四是全班的讨论,这时就会出现一个或者几个学生说大部分学生听的局面,运用不当会浪费学生的时间,因些一定要把握住交流讨论的时间。

三、归纳梳理、拓展巩固环节:

这个环节中苑涛老师做的就非常出色,在学生归纳总结了知识点后,以温家宝的一段话作为结束语,不仅过渡自然,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情感上得到了升华,看着学生们群情激昂的样子,不得不佩服苑老师设计的巧妙。而石岛实验中学的苏宗水老师更是在归纳梳理后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为学生树立起了一个勇于维权和伸张正义的正义榜样。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对知识探究、感悟的过程。如果能结合知识点恰当拓展一些内容,那么这一节课无疑会变得丰满。但课外延伸拓展是藤,绝不可舍本而逐末。拓展之前,教师应当反问自己,知识突破了没有,知识的内涵教出来了没有。在扩展中遇到问题应该引领学生回归课本去寻求答案。即所谓出得来、进得去。

生命化课堂,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位,意图是要把学生的热情调动起来,把学生的潜力发挥出来,同时还要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意识,而参赛的这些老师身上都有着值得我学习的闪光点,在以后我教学工作中,我会积极学习,在细节上规范学生,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希望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可以在学生心里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上周参加了临沂市初中讲课比赛听课学习,我的触动很大。虽然从教十年,但改教思想品德才不到两年。期间我感到自己的知识储备远远不够,压力很大。通过学习,我深切地体会到上好一堂课的不易。现在就自己此次听课活动,谈谈自己对课堂教学的几点感悟。

一、教学思路清晰。

教师在教学环节过程中设计了四大板块:一、情境导入;二、畅所欲言;三、探究篇;。

四、收获篇。在这四大板块的引导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中,教师都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思想品德课学习中来。像:设置悬念,讲故事,谈话法,小组合作法,讨论法,教学游戏,情景资料等等。学生自如的完成了学习任务。

第二,教师的基本功和整体素质高。

本次大赛,教师不仅。

课件。

制作的好,而且语言丰富有激情。此外,教师在设计活动上也下了不少功夫,从中设计很多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思维,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提供广阔的空间。同学们都能各抒己见,无拘无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看着同学们那种争先恐后的样子,我们可以切身体会到,师生配合融洽。

第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利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些教师在执教中的每一个教学细节都在向我们诠释自己对教材的独到见解,然后再把这种见解,润物细无声地传递给学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创造的灵感。根据学生实际,科学地创设情景,有利于提升学生道德情感、升华学生的道德行为。

四,恰当地运用了多种媒体手段。

构建生活化的课堂,让生活走进课堂,并且能够打造温馨课堂,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教学。利用了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手段,增强了课堂的感染力,具有较强的教育效果。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事,达到了很好的教学目的,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三天的听课时间转眼就过去,但留给听课教师及学生的远不止我上面所讲到的。在以后的教学中正如许光老师说的那样,一个字“动”起来。一、“动心”学生心灵的触动。例如,一个恰当的评价也会让学生心动。二、“灵动”材料要有选择。三、“活动”有效地活动能拉近教材与学生的距离。四,“动手”就是放手给学生。在完善我们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再做到许老师说的这些,我相信我会很快的“成长”起来。在孩子心中播撒下一颗颗希望的种子,使思想品德教育水到渠成、润物无痕。

2

页,当前第。

1

1

2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参加了我校有效课堂教学研讨,观摩了教研组2节优质课,深感获益匪浅。我不仅从这次活动中积累了教学经验、提高了业务水平,而且从理念上对于思想品德有效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两位讲课教师都注重了以下几点:

1、让学生合作学习,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

如何在思想品德课堂中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一直是我比较困惑的问题,经历了这几位老师的课后,心中似乎有了一些答案。要避免在课堂中盲目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我们要做的第一点就是吃透教材,对教材的理解要对整个教学内容和目标,有整体的把握,明确开展合作学习的目标,任何事情只有明确了目标,才有努力的方向;在组织合作学习的时候要有明确的要求,在让学生清楚的知道他在那段时间里,他要做的是什么,这里要提醒学生明确组内分工,老师提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启发性;要把握开展合作学习的时机,一个问题提出后要留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只有经历了独立思考的这个过程之后,小组在讨论的时候,学生才有话可说,有东西可交流;对于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动态过程适当加以点评,最好多多赞美,杜绝打击讥笑或者奚落。

2、教师角色转换到位,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关键。

放地自主学习;在教师精心准备出色的主持下,学生能尽情扮演各自的角色,使个性得到张扬,能力得到提高。相反,满堂灌或者填鸭式教学,往往适得其反,老师口若悬河,不给学生思考的余地,独角戏往往属于孤芳自赏,故意炫耀,老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关系处理不好,事倍功半的效果是不能体现教学艺术,更不必说一张一弛了,这样的课堂教学可以说是新课改提倡的有效课堂教学时南辕北辙的。

3、教师讲课的闪光点,是有效课堂的灵魂。

每一位教师的讲课都具有很高的综合素质。无论从教态,从语言,从肢体语言,从内容设计,从掌控课堂的能力,从与学生交流,从对意外情况的发生的处理上,还是从学生出人意料的答题上,都体现了他们所具备的高超的能力和智慧。这就是教师的闪光点,为有效课堂锦上添花。

4、倡导个性化教学,注重学习指导,是有效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

一个教师只有张扬个性化教学,才能感染学生,使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这次讲课的教师都认识到这一点,并在课上努力去实施和落实。提倡“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每一位教师都体现了这一观点,都能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特点,在教法上进行了创新,同时还采用了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使他们产生浓厚的求知欲,而且效果很好!

5、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是有效课堂教学的精髓。

每一位教师都展示了自己的人格魅力,教学机智和教师激情,时刻感染学生和听课教师,丰富生动的语言熏陶着每一位学生,教师富有感情的语言,将同学带入学习中!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成功。成功得到快乐的情绪体验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学好思想品德的强烈欲望。要使学生获得成功,教师必须设计好探索思想品德知识的台阶,包括设计好课堂提问和动手操作的步骤等,使不同智力水平的同学都能拾级而上,“跳一跳摘果子”,都能获得经过自己艰苦探索,掌握知识后的愉快情绪体验,从而得到心理上的补偿和满足,激励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功。当学生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要适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学生,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思想品德学习中获得成功感,树立自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特别是后进学生容易自暴自弃、泄气自卑,教师要给予及时的点拨、诱导,半扶半放地让他们自己去走向成功。

思想品德课如何构建有效课堂呢?我认为须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师对课标与课本的学习与研究不足所造成的,而教师这方面的不足又影响和制约了其课堂驾驭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又反过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c抓好教师备课中的备学生问题。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只习惯于备教学内容,而忽视备学生。如果教师不去研究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切从本本出发,课堂教学的适切性就会大打折扣,课堂教学的有效更无从谈起。

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

通过这次听课,以人为镜,我发现自身的长处和不足。我庆幸步入了课改的行列,周围有很多优秀的教师,学校也为我们创造了很好的展示舞台,那么我们就要多实践、多反思、多学习,才能更快的完善自己。不足的方面太多了,自我的素质还要进一步提高,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要吸取他人的长处,尽可能的完善自己的教学艺术,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翁堵中学:罗尚高。

2013年1月10日。

思想品德课教学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我一直在思索如何能够上好这门课程,使师生都能够在教与学中得到快乐,使学生真正将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实践中。思想政治课是老师在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特别是在初中阶段,上思想政治课的老师要教育、启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此,就要求老师必须具备较高而灵活的教育教学技巧。思想政治课的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创新,学校德育工作的加强等等,都是与老师的才能与素养的提高分不开的。思想政治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全面提高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政治课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品德课的兴趣,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达到教学目的,反思以往,很有必要,为此浅谈点滴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安排恰当的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初中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摇篮。作为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关注时事政治的意识,给学生创造一个表达思想、锻炼语言能力的平台。实践证明,“说”与“想”是分不开的,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是有直接联系的,发言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详略得当的学生,往往具有较好的思辨能力。每节课前设置5分钟语言实践活动,可有效地使学生放松情绪,同时,可培养学生在众人面前表达自己的胆量和信心,更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在语言实践环节中,学生要站在讲台上,面对其他同学,讲故事,讲自己身边的事情,或者针对网络、电视上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发表观点,总之,就是要“说”。经过一个学期、一个学年的训练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明显增强了,同时对周遭事物的观察能力和对问题的认识水平明显上了一个台阶,思辨能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学生所讲述的内容包罗万象,其语言丰富多彩且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其思维活动异常活跃。活动还增强了学生对生活的关注,课程以这样的形式开始,可以让学生尽快放松心情,避免产生倦怠和抗拒心理,顺利进入后面课程的学习。

二、重视案例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政治课程的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法律、政治、经济常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特别注意对案例的分析。案例的作用在于可以将枯燥的理论生动化,有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例如,在讲授《感受责任》时,笔者运用了毒奶粉的案例,展示了很多受害婴儿和受害家长的图片,学生受到很大的震撼。然后,笔者引出责任问题:责任包括哪些有的学生说:等我们长大了,我们有责任让父母过上更好的生活。有的说:作为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我们有责任保护祖国。有的说:当在街上遇到有困难的人们时,我们有责任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

有的说:当好朋友犯了错误时,我们有责任去了解和宽容他们。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更容易让学生从身边的事例中了解什么是责任。对话式的交流方式,让学生和教师处于平等的对话地位,使学生愿意主动地认识和接受事情的本质。同时,使用案例教学,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社会生活与课本知识紧密结合。初中政治课是德育的园地。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行为去引导和影响每一个学生,使他们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在德育中,如果单纯地用道理向学生灌输,学生可能会排斥;而案例比理论更直观和明确,易于被学生接受。

三、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教师要配合教学任务,开展适当的课外实践活动,以此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同时增强其社会活动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如教授《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国家法律保护》时,笔者要求学生分成若干组,回家问父母和亲戚在以往的消费过程中是否有过买到假货、被商场强制消费、在消费中没有得到尊重的经历;然后,调查自己家周围的商场是否张贴有侵犯消费者权益的相关制度。每一组都要汇报本组的调查情况,并通过ppt向全班同学展示。

这样的活动设计,使教学内容与现实社会环境及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学生为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就会自觉地思考身边的事情和问题,就会把政治课学习作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必要途径,政治课学习就会成为自发和主动的行为。假期里,教师还可以安排一些课题,让学生自由分组、自主选择,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相应的课题。例如,笔者为初一的学生设计了“初中生心理健康调查”、“初中生人际关系对生活学习的影响”、“网络游戏对初中生学习的影响”等课题。通过对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提高了学生筛选、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调查的设计、分析和总结,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课外研究性学习,提高了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也锻炼了学生与人合作、与人沟通等综合能力。

四、联系各学科的知识。

政治包罗万象,涉及中学的所有科目。如关于商鞅变法的例子,还可以联系到语文中的典故:“徙木赏金”、“立木为信”。数学方面,有圆周率的计算者祖冲之等。语文的课文背景是政治,生物、数学、物理、化学的发展的历程,是历史;政治的思维方法是历史唯物主义本身就属政治的范畴;地理与政治也是息息相关。再次温课外知识之“故”而知新。这个“故”不是所有学生都了解,但恰恰是这一点是最能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和积极性,最让学生有自我实现的空间,而且更容易让学生理解与政治现实的必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利用这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效果显著提高,还可以利用学生的想象力,补充老师讲述的不足,便于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使学生迅速掌握新知识。由此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和学生的有意注意,活泼课堂气氛。还可以培养学生利用掌握的知识独立思考获取新知并作出判断的能力,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当代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帮助他们疏理已知知识,而且可以纠正他们掌握的不正确的政治信息。可以激励他们多渠道的获取新知识,可以巩固旧知识;甚至可以给他们表现自我的机会。但利用这种教学方法,作为老师首先要充分,准备不然有时会无法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还会控制不了局面。作为老师更要多渠道的了解时代信息。不过不要过多的引用课外知识,要善于引导学生用可能短的时间回答出要点。

以上这些是我个人的一些心得。总之,政治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每位政治教师坚持不懈,勇于创新,在课程改革的春风吹拂下,我们每位政治教师都要抓住时机,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九月,对于老师来说,是一个温暖的季节。我的手机里至今还保存着教师节当天学生发来的祝福短信,这是专属于教师的幸福!回想自己从业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觉得取得教师资格证不难,上好一堂课也不难,但要“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着实不易!“四有”,是一个标杆,而好老师各有各的好,在我的认知里,能让学生成长成才的老师就是好老师!

如果,“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是教师奋斗的最高纲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是为人师表的“四项基本原则”,那么,作为我们——一个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在“四有”的指引下实现最高纲领的路径,也就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在实践中做一名好老师。

“学为政本”,老师的理想、观念和情怀,通过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向外传播,影响深远。所以,为师的我们应该经常自省“你准备好了吗?你有料吗?”都说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但我认为教书仅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不管是语文老师、数学老师,还是专业课老师,我们在传授知识本身的同时,更多的应该是教给学生一种学者的志向、学术的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好老师的课堂不是表现自己,而是让学生从中获益并成长。

如果,“四有”是国家立场的好老师,“育人”是教育立场的好老师,那么,对于我们“传、授、解”的对象学生来说,他们立场的好老师又是什么呢?我想应该是懂得鼓励和引导学生!前几天,有个学生在日记里写到“前几天,我犯了一个错误,政治课上,我没有认真听讲,却在下面看课外书,老师提问,我一问三不知,我想这下糟了,我以为老师会痛斥我一顿,要是报告我爸爸妈妈,我就惨了,整个下午,我忐忑不安,可是没有,到了第二堂政治课,她安慰我说只要认识到了错误,以后不要再犯就好了。我第一次觉得我怕了一个老师,而她没打我也没骂我……”是呀,好老师应该学会包容和尊重学生!老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引导学生,即懂得鼓励、启发、尊重与关怀学生,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学校的温暖,都能活出自信、活出精彩,能为自己的生活、前程设计最合适的道路。

在学生的眼里,好老师是朋友、是亲人;在学生眼里,好老师有学识、有品位;在学生眼里,好老师有爱心,有热情;在学生眼里,好老师勤奋、公正;在学生的眼里,好老师更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鼓励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尊,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需求,但尊重是相互的。

学生是有自己思想和行动自由的独立个体,被平等对待是一大愿望,能得到老师的尊重对学生是极大的精神激励。尊重学生的实质是把学生当作和自己一样有尊严、有追求、有独特个性特长、有自我情感的生命个体。从尊重学生出发,建立新型的现代师生关系,教师要进行必要的角色转换,要从传统的师道尊严中摆脱出来,要从家长的威严中解放出来,要从唯一正确的师长的假想中醒悟过来,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欣赏,懂得赞美,善于交流,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成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鼓励者,成为“孩子们的同志和朋友”!

曾经读到过一句话,耐人寻味,“我不知道梦想是什么,但我相信,当我专注于每一件事的时候,梦想定会向我走来”。我想说“我不知道怎样才是好老师,但我相信,当我专注于教书育人的每一件事的时候,好老师定会向我走来”!

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当教师很累,这几乎是我们共同的感受。教师的工作又是精细的,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来不得半点马虎,它需要教师事无巨细和无私奉献的爱心。平等的对待每一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呵护学生幼小的心灵,走进学生的心灵,用自己的信任与关切,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用细心发现每一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关心拉近与学生心灵上的距离;用肯定和鼓励温暖学生脆弱的心灵;用爱心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幽默风趣的谈吐,朴素大方的着装,和蔼热情的态度,扎实渊博的知识,犹如春日的阳光照射到学生的心灵上,让学生感到温暖、舒畅、轻松。让我们尊重每一个鲜活而稚嫩的生命,为他们的快乐成长而努力工作,用爱心去浇灌学生智慧的花朵,用真情去感化学生幼小的心灵,用智慧去启迪学生智慧的人生,用人格去熏陶影响学生美好的未来,用理想去塑造这一个个充满希望与梦想的生命。在农村教育这一肥沃土地上继续辛勤耕耘,做陪伴一个个鲜活生命成长的守护者,让每一个学生学有所长、全面发展。

初中思想品德听课心得_思想品德课听课心得体会

上周参加了临沂市初中讲课比赛听课学习,我的触动很大。虽然从教十年,但改教思想品德才不到两年。期间我感到自己的知识储备远远不够,压力很大。通过学习,我深切地体会到上好一堂课的不易。现在就自己此次听课活动,谈谈自己对课堂教学的几点感悟。

一、教学思路清晰。

教师在教学环节过程中设计了四大板块:一、情境导入;二、畅所欲言;三、探究篇;四、收获篇。在这四大板块的引导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中,教师都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思想品德课学习中来。像:设置悬念,讲故事,谈话法,小组合作法,讨论法,教学游戏,情景资料等等。学生自如的完成了学习任务。

第二,教师的基本功和整体素质高。

本次大赛,教师不仅。

课件。

制作的好,而且语言丰富有激情。此外,教师在设计活动上也下了不少功夫,从中设计很多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思维,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提供广阔的空间。同学们都能各抒己见,无拘无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看着同学们那种争先恐后的样子,我们可以切身体会到,师生配合融洽。

第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利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些教师在执教中的每一个教学细节都在向我们诠释自己对教材的独到见解,然后再把这种见解,润物细无声地传递给学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创造的灵感。根据学生实际,科学地创设情景,有利于提升学生道德情感、升华学生的道德行为。

四,恰当地运用了多种媒体手段。

构建生活化的课堂,让生活走进课堂,并且能够打造温馨课堂,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教学。利用了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手段,增强了课堂的感染力,具有较强的教育效果。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事,达到了很好的教学目的,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三天的听课时间转眼就过去,但留给听课教师及学生的远不止我上面所讲到的。在以后的教学中正如许光老师说的那样,一个字“动”起来。一、“动心”学生心灵的触动。例如,一个恰当的评价也会让学生心动。二、“灵动”材料要有选择。三、“活动”有效地活动能拉近教材与学生的距离。四,“动手”就是放手给学生。在完善我们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再做到许老师说的这些,我相信我会很快的“成长”起来。在孩子心中播撒下一颗颗希望的种子,使思想品德教育水到渠成、润物无痕。

思想品德的课程标准要求加强教学的过程性、学生学习的体验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教育方式上,更要体现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作为终极目标,摆正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思想品德的综合知识和学生的亲身体验为载体,不断地诱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动机。我根据一年来在政治新课程教材运用过中的经历,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应用中的感悟与收获。

1、给学生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也明显增强。课改前,课堂上我们以讲为主,使劲向学生灌输知识点,学生却不一定领情,老师也累得要命,费力不讨好。我也曾苦苦思索怎样改变面临的困境。新课改的试验和尝试,给了我极大的震动,赋予我比较全新的教学理念。只要把课设计好,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放手让他们去探讨,效率会明显提高。当然,老师要把握好课堂得控制力,并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实践证明,学生是愿意表现自己的,他们需要更多的鼓励和引导。

2、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初步形成课改前,教学内容知识性很强。课改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新课程下,学生也掌握了一定的教学资源。从第一节课开始,我就对学生说品德课上积极参与的态度最重要。在上课交流的过程中,注意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发现和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和性向。学生讲得精彩的地方,我给予及时称赞。对于讲的不太好的学生也总是鼓励。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犯错误,也会受社会上不良影响,反映在课堂上,想法有错误有偏激,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要有关爱之心、理解之心、宽容之心。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在人格上要充分尊重学生,对他们的缺乏和错误要理解、宽容,很难想象一群互不尊重对方的人能将很好地互相合作的。和学生的交流,我有时有和朋友聊天的感觉。学生处于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他们的思维也处于活跃、流畅的状态,这样才可以使各种观点自由畅通,可以为个性的发展提供最为广阔的空间。在宽松、民主的氛围中,学生才可以集中精力思考问题,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样,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教师要抛弃所谓的“师道尊严”,要把自己作为平等活动的主体,学生才可能在课堂上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让课堂洋溢出宽松、和谐、愉悦的气氛,学生才会把课堂当作吐露自己心声的场所,这样才能启动学生的积极性、自发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真情投入,有话说、想说话;真情流露,说真话,说心里话。教师要无偏颇、无成见、无条件地关注全体学生,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平等参与活动的机会。在我的思品课上,不管是什么层次的学生,都愿意起来交流自己的看法,课堂气氛也是轻松和谐的,我想这就是课改带来的新变化。

3、突出了理论联系实际这一指导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是思想政治课的一大特点。

我坚持搞时事演讲活动。鉴于现在每节课只有40分钟,我在每节课的开始1分钟,学生都要进行时事演讲。政治内容基本都是围绕学生的成长来设置的。如果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来进行,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小组合作探究效果明显。

以往的教学中,学生活动很少,有时也能让学生讨论一下,但那基本是教师提问题,学生顺着教师的思路想一想,学生被动式学习没有太大改观,在学校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大背景统一安排下,我根据政治课的特点,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作用。我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模式:一是小组间的互相检查。每节课前都拿出3分钟左右的时间由组长对调互查,检查上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根据掌握程度给出一个分数,当场公布。掌握不好的小组要提出批评,由组长课后组织组员反思与改进。第二个模式是小组内的讨论合作。根据每节课内容,设计一些需要学生间讨论的环节问题,这是一个发挥学生主动性,培养自尊自信得过程。通过兵教兵的合作学习方式,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5、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现行教材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联系很大,课上通过对一些活动题的交流与合作,可以最大限度的引起学生的注意,如果让他们带着问题再去交流,有时候,会从学生身上得到意想不到的答案,尽管他们的语言不是那么丰富,条理也不是那么清晰,但能超出老师的预期效果。

二、遇到的困惑与不足。

1、教师角色的转换需要更彻底。尽管尝试了一年的时间,想了很多办法,作了很多探索,但我自己觉得,在我的脑海里,仍然没有彻底摆脱我作为老师对学生的控制力,这种或隐或现的旧思想仍然时而影响着我,左右着我。有时候情不自禁的出现大包大揽的现象,始终不敢放手让开,生怕学生做不好,做不到,尽管我每节课后总要反思,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垄断和霸道的现象,其实说到底,这是我自己思想观念没有很好更新的结果,不相信别人,其最终结果只能导致别人就不会有创新,不愿意为之突破,学习起来自然就不会发挥最大的主动性。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动者,是知识的主人,是认知的主体。活泼好动的青少年——初中学生,求知欲较强,善于表现自己,因此作为我们教师在课堂中应根据学生的特点,给学生提供充分发表见解、张扬个性的空间,鼓励、帮助、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探究、讨论、合作与交流活动,锻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要积极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老师做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促进者、引导者,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

2、如何育人,这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我们评价学生的主要指标。在教学中,我始终坚持这一观点。重视对学生德育方面的引导和教育,文化成绩差一点不要紧,只要能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就是一种进步。但在考试是指挥棒的影响下,从我个人的影响来说,是很难改变这一状况的。

3、如何采取更为有效的评价方法。目前以分数为主的量化评价方式重在学生个体评价和课堂评价,时间长了,会导致学生带有功利主义的错误趋向,甚至会出现重智育轻德育的苗头。我认为这是非常不好的现象。上学期我们在稷下中学听了一节展示课,课上老师的评价之一就是要给学生买笔芯。在评课的时候,有的老师就问,给学生买笔芯是谁买?这位老师说是自己掏钱,在肯定了这位老师这种舍己为人的品质之后,实验中学的一位老师就提出来这样做也不对,因为教育以育人为目的,既然是育人,就不能单纯以物质奖励为主,更要让学生知道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为谁而学,怎样学,懂得了这个道理,才会达到我们教育的真正目的。这位老师的这一看法,得到了所有评课老师的认可。但与会老师都对现在我们面临的这一困惑感到无奈。我也是深有同感,自己也不知道如何才能做到长效得激发学生,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如何更为有效地创设适合教材内容也适合学生实际的情境,以及如何顾及到学生体验水平的个别差异,最大限度地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深刻的体验,这也是一个难点。

5、导语和过渡语的设计比较困难。

政治课是让学生明理的,而每一课的知识点又比较多,如何做到上下知识点的自然过渡,让学生能在上一个情境中进入到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这对于我来说是个挑战,有好几次都是生吧吧的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学生接受起来有些生硬。

6、小组合作的困惑。

小组合作是好事,但我发现了这么一个问题,就是“合而不作”、“作而不合”。要不就是光听别人的,自己主动不参与,只是假装在小组内合作,什么都不做,别人说啥他就是啥。另一种就是他也在作,只是自己独立做,不去与别人合作,我行我素。

7、如何与学生沟通,这是一个难题。人与人需要理解,师生之间更需要沟通。在校园中如果处理不好师生之间的关系,不但难以提高教学成绩,还有可能使师生关系走向对抗。现在的学生不好教育,说轻了不管用,他不当回事,无所谓的样子。说重了又说伤害了自尊心,弄不好会走向极端。给弄出个惊天动地来让我们难堪,这就需要管理的艺术和技巧,这一点我一直在寻找答案,力求提高自己,但鉴于我能力所限,实在难以做到尽善尽美。希望同行们能给与指导。

感谢学校给我提供了一次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让我近距离的感受每位教师的教学风采及精湛的教学艺术,虽然这些优质课的水平不一,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这次参赛课呈现的亮点和优点:

一、能够突出主题。即对于教学目标把握定位准确,能正确认识和体现新课改的理念。表现为:(1)参赛课都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满足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求;(2)参赛教师能着力营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民主互动关系;(3)参赛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4)参赛课注重实践环节,践行法律和道德。

调查报告。

你说我说大家说诚信卡实话实说小品表演漫画小品ab剧才艺展示等等。既增加了课堂容量,也增强了趣味性,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激发出来。学生展示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出众的才华,一个比一个精彩。让听课的老师和评委们都不由自主为他们鼓掌叫好!

三、注重了教师对学生的引导、评价和点拨。有的教师评价自然而贴切,教师及时评价“你能一分为二的看待事物,很难能可贵!”对学生长时间的舞蹈展示评价“你的舞姿很美,因时间关系,我们课下再欣赏吧”。有的教师针对材料充分预设问题之后,又能针对学生的思路进行引导与点拨,让学生由具体事例形成理性的知识,水到渠成。

人之处。课件充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又与当前社会热点相连接,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的特色。

五、注重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爱因斯坦曾说过:“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学校所规定的功课,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能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强化学习动力。这次讲课,很多老师非常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启发,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增多了,在小组内、在班里有了机会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意见和结论,而不是去揣度教师期待的标准答案,课堂上就会出现不同的声音,引发争论,甚至还会出现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奇谈怪论”。当然,我也发现其中存在一些不足,略谈几点:

一、没有充分发挥教科书的引领功能,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有的老师上课时,抛开课本上的经典事例不用,自己费尽周折找寻材料,反而不如教材上的通俗易懂。正如专家所说的一定要走出一个误区,即抛开教材、课本的课才是好课。不要迎合时髦去随意添加内容。有的老师整堂课都侃侃而谈,环节一个接一个,事例、故事让人目不暇接,而课本却几乎没有时间让学生看。再有,事例的选取应多用正面材料,血淋淋的反面材料让学生触目惊心,反而是一种误导。

二、情景设计没有很好的进行优化,生成的东西少,预设的东西多,教学的探究性与开放性不够。粗略统计,有的老师设计的活动一节课不下六七个,过多过滥,有的视频故事很好,探究却没有充分展开,浅尝辄止。课件制作效果很好,却一闪而过,让人来不及反应。有的环节设置过于简单,却偏要学生讨论交流,白白浪费时间。再就是教师过于强调传统,强调课本知识点,对学生冒出的思维的火花视而不见,面对生成缺少理智点评,不能及时捕捉,没有做到“让预设与生成和谐共舞在思品的舞台上”。

三、没有合理运用评价机制,只是简单的重复。

评价要从态度上、价值方式上,通过评价给学生以激励鼓舞。不少老师让学生发言、活动不少,但学生表现后老师的评价却很让人失望。如有的活动小组讨论后,要学生总结,学生总结的很经典,老师点评的却很失败,引来一片叹息。

再就是学生说的不怎么样,老师却给予高度评价,明显有失公平,让人听了很不舒服。还有就是不管学生怎么说,老师总是用“很好”、“不错”几个字敷衍过去,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发挥。再者通过老师评价学生也能很好的看出一名老师素质的高低。课、课件可以提前准备、话可以背过,但对学生的反映却不好提前准备,结果就出现评价不当的问题。老师在充分准备课的同时,也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机智。师生真正互动,教学才会精彩。

四、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参与活动的参与度与深刻度不够。

尊重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才是一堂好课.应该看到,有的课存在偏快、偏难现象。只有几个或少部分学生反映过来,老师便急忙处理,而大部分学生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长此以往,他们肯定会失去信心与兴趣。老师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大部分学生能反映的程度,提问时注意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注意尽可能多的面向大多数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树立自信。不要变成精英教育。张志勇厅长说过“要看学生的参与度与学生探究问题的深刻度”,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

五,对问题的设定层次性不够,太笼统或模糊不清。

如:出示材料或视频后,问学生“你感悟到了什么”、“你认识到什么”等等,让学生不知道要回答什么或学习什么。还有的甚至出现了知识性错误。如有的老师“情趣”与兴趣、爱好都搞不清。有的老师把《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一课上成了普通的环保课,没有紧扣“依法”二字,让法律发挥作用。有的课件非常粗糙,出现掉字、漏字、错别字,这些都是不应该出现的。以上观点只是我的粗浅认识,因水平有限,难免出现不当之处,请谅解!

总之,这次难得的机会犹如打开了一扇窗子,让我更充分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明确了努力的方向,对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是一个很好的指导。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树立不断学习、时时创新的思想。我会努力,相信我会有更大的进步!

2

页,当前第。

2

1

2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课堂教学是一门深奥的艺术,作为一线的教师要不断更新自我的观念。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要求。课堂教学在整个思想品德课教学任务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认为一堂成功的思想品德课,应该是课文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统一,是思想品德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的结合。“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成为当下的教学形式,面向全体学生,鼓励探究式学习。面对这样的教学理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效率:

第一、改变观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扬教学民主,创设和谐气氛,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

第二、创设情景能够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活动总是由一定的学习动机引起的,只有当学生喜欢学、要求学,有迫切的学习愿望时,才能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那么,学生的这种学习动机从何而来呢?这就要靠教师的教学艺术,要靠教师组织富有成效的学习活动去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如设置悬念、创设情景等,将学生置于“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心理状态。

积极鼓励,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与勇气,注重感悟,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特色是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讲究对知识的体验和感悟,这就要求全体主动参与,克服羞于开口交流的毛病,积极开展活动教学。我常常使用表扬和鼓励的话语,激励学生,让学生能够大胆地表现自己。每一课,都尽量创设大量情景并提供广泛的活动材料,让学生进行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长期的训练,学生由胆怯别扭到自然大方而且不时有精彩的表演。

发扬民主,营造和谐气氛,让学生动起来。传统的教育由于师道尊严,紧张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不敢想、不敢说,这种现象显然极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发扬。因此,在新课改的新形势下要求教师要唤起学生的自信。心理学告诉我们,自由能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所以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教学中,师生间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营造宽松的气氛,放手让学生自由学、思、疑、问,这样学生才会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才会将“动中学,学中动”有机结合起来,尽最大可能地动脑、动口、动眼、动耳、动手以及动表情,以最佳心理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一、古板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只能让课堂变得枯燥乏味。新课改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快节奏的、灵活多样的、丰富多彩的,而不是“黑白”无声的。教师上课节奏要快,以训练学生的反应、思维与速度。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初中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大多数不超过25分钟,注意力易分散,一旦教学方法呆板、节奏慢,就会出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习惯。为避免这一点,教师应抓住注意力集中的短暂时刻,用学生能接受的节奏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如议一议、说一说、想一想、抢答竞赛、你行吗?等,使学生既紧张又活泼,在轻松愉快而又紧张刺激的氛围中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不会感到厌倦,学到的知识记忆得特别牢固,教学效果会大大提高。经常变换教学手段也是重要的方法,如多媒体教学、辩论会、记者采访、演讲比赛、社会调查、模拟法庭等。

课堂小结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我常采取以下二种方式:

学生小结,谈收获和感悟。即由学生站在讲台上。

总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指出重点、难点,以及学习的体会,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也能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既学会了知识也培养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画“知识”树,合作探究。即在学完一课后,让学生画一株“知识”树,将知识的主干和分枝全部画下来,这样可以促使其对知识进行梳理识记,并将知识系统化。对不明白的问题说出来,共同分析解决,特别对一些道德和法律难题更需要合作探究,实现教学的高层次。

教学实践证明,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从动脑、动口、动手等方面提高学生兴致、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与创新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这也将是今后我在教学中努力的方向。

“思想品德课”学习心得体会

在我的梦里,一直有一片红色的枫叶,慢慢长大后,一颗少年之心知道了那是用满腔热血编织的梦想。

用心灵跟随血色年代留下的回忆,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让中华儿女刻骨铭心。曾经的愚昧,曾经的麻木,曾经的懦弱,致使军国主义用嚣张的气焰发起无耻的挑衅。曾经昏昏沉沉的中国付出了血的代价,我们忘不了南京大屠杀,我们不会忘记用信念铭记悲惨的一幕,我们一生更不会动摇用信心凝聚勇气。

在历史的回眸中,有多少足迹震撼我们的心灵。曹植没有忘记“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用炽热的爱国心把生命捐给祖国,用爱国之心,报国之情,淡泊生命,表现出中华儿女的坚毅与无私;顾炎武没有忘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用火热的爱国情铸造出伟大的精魂;鲁迅没有忘记“寄意寒星筌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用毕生的爱国心融入祖国母亲的怀抱,用沸腾的热血,来洗刷耻辱,用血路来铸就祖国的辉煌。

着眼于今日的感动,追忆昨日,我们心灵紧紧相拥。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中华儿女没有惶恐,我们手牵着手,用心中那份执着的责任与热情,去战胜恶魔;在抗洪救险的斗争中,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惊心动魄的殊死较量,激励我们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5·12汶川大地震,更是让我们看到中华儿女的坚强与英勇,孤寂悲伤的心灵没有哭泣,只是在默默等待充满希望的黎明。哀悼与祭奠,是为了以超越悲伤的姿势前行。擦干眼泪,我们昂首阔步、奋力向前,建设好我们的家园,这是我们对祖国的最好回应!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中国少年眼中有坚定的信念,心里铭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国少年用爱国之心体会光照千秋的爱国情操,中国少年用坚定的信念将爱国的精魂永远传承。我们在伟大的国度里,铭记历史,铭记腥风血雨的不屈历史,历经岁月的沧桑,中华儿女看到了祖国明天的希望,我们亿万中华儿女深信祖国的未来必将更加辉煌。因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少年更加坚强,希望之光寄予二十一世纪的我们,中国少年一定会放射出最耀眼的光芒,使劫难不衰的中华民族得以复兴、得以永生。

我们决不会忘记历史的耻辱,它让我们伟大的民族蒙难、含羞。值此祖国母亲即将迎来她的六十华诞之际,让我们把热血洒满中华大地,用豪情壮志演绎精彩人生,好好学习,服务人民是对爱国的最好诠释。让我们用红色枫叶一样的热情奔向更远的目标,是中国少年对祖国的不变誓言和款款深情!

品德课程心得体会

身为一名中学生,在经历了几年的品德课程教育之后,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品德课程的重要性。品德课程是一门能够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的课程,它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不仅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还学到了如何正确地面对挫折和困难。以下是我对品德课程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提高自我认识。

品德课程第一次让我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在课上,我被要求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我才发现我曾经的行为中存在着诸多不良习惯和坏思维。通过与同学们的互动和老师的引导,我对自己的缺点逐渐有了认识,并开始积极地改变自己。我开始更加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学会尊重他人、宽容他人。通过品德课程的学习,我明白了自己需要不断地提高和完善,并努力做一个有品德的人。

第三段: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在品德课程中,我们经常会进行团队合作的活动。这些活动在培养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通过与同学们一起完成各种任务,我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并能够迅速适应团队的需求。通过这些活动,我不仅加强了与同学们的交流,还学到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我深知在团队中,每个人的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只有通过相互合作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果。

第四段:面对挫折和困难。

品德课程不仅教会了我如何正确地与他人相处,还教会了我如何正确地面对挫折和困难。在生活中,面对挫折和困难是难免的,如何正确地面对这些困境将会影响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品德课程从思维、行为和情感三个方面来教育学生,让我们明白只要拥有正确的心态,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品德课程教会了我如何积极应对挫折和困难,不轻易放弃并不断奋斗,这些都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必备的品质。

第五段:对未来的展望。

通过几年的品德课程的学习,我明确了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我希望能够将所学到的品德课程的理念应用到实际中,成为一个有品德、有责任感的人。我计划在大学期间参与志愿者工作,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我希望通过品德课程所培养的品质,能够影响身边的人,传递正能量,并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

总结:

品德课程是一门帮助学生培养正确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的重要课程。通过品德课程的学习,我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学会了如何改变和提升自己。品德课程还让我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增强了我与他人的沟通能力。同时,品德课程还教会了我如何正确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境。通过品德课程的学习,我对未来有了更明确的规划和展望。我希望能够将品德课程所学到的理念应用到实际中,成为一个有品德、有责任感的人,为社会发展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

品德课程心得体会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品德教育在学校课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品德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素养,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发展。在参加品德课程的学习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品德教育的重要性,这对我的成长和未来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在品德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传统文化和道德伦理的知识。通过学习经典著作、名人事迹和道德故事,我们领悟到了传统美德的珍贵和重要性。我记得当老师讲述孔子的故事时,我们被孔子对待他的学生的慈爱和智慧所深深感动。这启示我们要像孔子一样,关心他人,并以正确正直的态度对待他们。通过学习传统文化,我们不仅了解了中国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还学到了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这些智慧来解决问题。

其次,在品德课程中,我们进行了许多实践活动,从而培养了自己的品德素养。我们组织了一次慰问老人院的活动,去给那些孤独的老人们带去关爱和温暖;我们参与了义务劳动,为社区的环境卫生做出贡献。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我们不仅能够学到品德知识,还能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这些实践经验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历,还让我们明白了助人即是助己,传递爱心的重要性。

此外,在品德课程中,我们还进行了许多道德讨论和交流。我们学会了尊重他人的意见和观点,并用理性和善意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这让我们在思考问题时更加全面和深入,也提高了我们的沟通和协作能力。通过与同学们的讨论,我们不仅能够了解不同文化和背景下的道德观念,还能够接触到各种不同的观点和思维方式,从而开拓了自己的视野。

最后,在品德课程中,我们还进行了一些情感培养和个人成长方面的活动。我还记得当我们进行团队合作时,我充分体会到团队精神的力量。每个人都为团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并且我们最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这让我们意识到成功背后的努力和团结,也让我们更加了解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总之,品德课程给了我一个提高品德素养的机会,使我在道德修养和人格发展方面得到了全面的提升。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参与实践活动、进行道德讨论和个人成长方面的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为人而为”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这让我认识到良好的品德和道德是一个人成功和幸福的重要保障。我将继续努力,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行为,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品德教育的理念,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一生中,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思想品德课堂的设计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实现这一目的,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坚决贯彻新课改中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教学方式。

让生活成为重要的教育素材,改变传统教学中存在的空洞说教,使课程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联,缩小与学生的距离,为学生的知行搭起一座桥梁。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品德的最大特点,当今世界的社会现象千变万化,学生生活在充满各种信息的社会里,适当引入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可有助于目标的有效达成。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目标要实现道德、法律、国情教育。

1.为实现这一目标我设计课前5分钟的新闻演讲,学生踊跃参与,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关心国家、大事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精神。

2.让民主成为课堂学习环境,学生能在课堂上真正表现自己,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他们会学得开心。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边共同活动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在课堂中同时体现出来的。一节好课,应该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还要给予不同学生不同权利。如,在回答简单问题时尽量叫平时不爱回答或不学习的学生,给予他们信心。

3.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要承认不同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明显差异,考虑学生学习自主权的发挥程度,还要引导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重心放在参与意识低的学生身上,适当提高他们的学习权利和权利意识。

以合作讨论来组织教学由于讨论具有合作性、交流性、探究性和平等性,实施课堂讨论的前提是给了学生平等、对话的机会,在讨论过程中,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各小组间的竞争可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并提高讨论的有效途径,使学生的学习心态更为放松,责任感更强。

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目标,是一门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使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学生在思想品德学习过程中,应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学习为主。

4.让多媒体成为学习好帮手。我每个单元至少要组织一次多媒体课,从而通过图、声并茂吸引学生,对所学的教材形成正确而又具体鲜明的形象,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总之,教无定法,一堂好的思想品德课,必须是多种方法的灵活运用,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做到课内与课外的结合,知与行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教学之需要。

品德课堂心得体会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道德观念的日渐淡化,品德教育逐渐成为了各个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加强,品德课堂已成为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健康人格的重要平台。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体验,我深深地认识到品德课堂对于学生的积极影响和帮助,教给我们了许多知识和技能,也唤醒了我们的良知和责任感。

品德课堂的教育方式独树一帜,让我获益匪浅。传统的教学方式大多侧重于文字和知识的传递,但品德课堂教学创新、多元,既注重理论学习,又强调实践体验。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让学生能够真实感受到道德行为的必要性和价值。比如在一次角色扮演中,我饰演了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深刻感受到了社会的冷漠对他们的伤害,从而激发了关爱他人的情感。

其次,品德课堂的课程内容全面丰富,能够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其积极向上的品德观念。在课堂上,老师通过故事、案例等形式,向我们展示了许多优秀的人物和行为,激发了我们向好的方向发展的愿望。此外,品德课堂还深刻引导我们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通过对优秀人物的学习,我明白了要做一个有责任感和担当的人,为社会做贡献,使自己的价值得到实现。

再次,在品德课堂上,我逐渐认识到了受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品德课堂教育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注重情感和品性的培养。在课堂上,我们不仅学习了如何正确行为,更了解到了人生的真谛和幸福的真正内涵。通过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和沟通,我也学到了如何与人相处,如何交朋友,建立了合理的人际关系。这些都是我们一生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不仅能够帮助我们自己更好地成长,也能够帮助我们为他人带来真实的幸福。

品德课堂的作用不仅在于个人的成长,也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发展。品德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让他们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通过品德课堂的学习,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和理解的能力。这样,不仅能为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也能够缓解和减少社会问题的发生。

最后,对于我个人而言,品德课堂带给我最深的体验就是唤醒和提升了我的良知和责任感。在课堂上,老师给予我们许多的自由包容,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去探索和实践。同时,他们也给予我们足够的指导和鼓励,帮助我们解决困惑和困难。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明白自己应该负起自己的责任,做出积极的改变。我将努力树立良好的品行和人格,为家庭、社会和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综上所述,品德课堂是我们成长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品德课堂的学习与体验,我们能够获得许多知识和技能,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品德课堂不仅使我们学到了如何正确行为,还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唤起我们的良知和责任感。我相信,在品德课堂的引领下,我们将成为更好的人,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品德课堂心得体会

品德课堂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品德课堂,学生能够接受正面价值观的灌输,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品德课堂的重要性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律、友爱、诚信等优良品质,为其未来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品德基础。

品德课堂与传统的学科课堂不同,它更注重学生的心灵教育和品德修养。品德课堂通过情境教学、案例讨论、道德故事等方式,使学生能够直观、真切地感受到品德教育的内涵和重要性。在品德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交流是平等而互动的,学生的参与度很高,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团队精神。

在品德课堂中,我收获了很多。首先,我学会了如何做一个遵守纪律的好学生,学会了如何与同学友善相处。品德课堂的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社交技巧,使我能够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其次,品德课堂教会了我诚实守信,只有诚实守信的人才能获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最后,品德课堂还让我明白了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的重要性,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

为了让品德课堂更有意义,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首先,教师应该注重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只有教师本身具备良好的品德修养,才能以身作则,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其次,教师可以利用适当的教育资源,例如道德故事、纪录片等,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品德教育的内涵。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讨论、小组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未来品德课堂应更加符合时代的需求。例如,在网络时代,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教育资源,打破时空限制,让品德教育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心里。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社区服务、志愿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具备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同时,我们应该重视品德教育的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品德教育,并关注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总之,品德课堂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通过品德课堂的学习,我学会了做一个遵守纪律的好学生,学会了与他人友善相处,并明白了诚实守信和责任感的重要性。在未来,我们应该注重教师的榜样作用,采用适当的教育资源,激发学生的思考,使品德课堂更加有意义,并注重评价体系的建立,关注学生的成长和进步。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品德课堂将为学生的品德提升和全面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思想品德课文

三字经有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短短十八字,便道出了思想品德与教育的关系。

我原本是不看报纸的,主要是没这个习惯。后来我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指出常看报纸有益于大脑思维能力的提高。刚好家里有许多报纸,诸如都市快报、钱江晚报、军事天地一类的。都是父亲买的。我父亲是个真正的看书迷,上班的时候也会拿起报纸悠闲得看起来。不过也因此被公司罚过三十元钱。从那以后,父亲只是回家看看。

常言道:“眼不见,心为净。”说的一点没错。有一天,我看到了一篇让我感到无比震惊的新闻,甚至可以说是愤怒。标题为:“江苏明年高考将取消思想品德加分”。一向不关心教育的我,突然心中涌出许多话。也许是我的老祖宗做过教谕(相当于现在的教育局长)的原因,血液里有这样的遗传因素。我想说,如此做法是舍本求末!自古以仁治天下是千古不变的定律,这不是智者所为。难道说,江苏教育体系中不再需要思想品德教育,我看未必。江苏教育一直领先全国,一切都是新的教育模式,但新的,未必就是最好的。这是毋庸置疑的。

思想品德教育对于稳定社会,国家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教育必须将思想品德置于首要位置。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他对国家贡献最多的,并不是他的文学成就,也不是军事成就,而是政治上的贡献,对国家建设与社会安定功不可没。

北宋皇祐二年,受着眩晕病和肺病双重折磨的范仲淹在杭州官邸做了一个噩梦。他梦见苏州一带发生饥荒,大片田地荒芜,到处是饿死的年老体幼者,范氏族人生活潦倒。梦醒后,61岁的范仲淹一身冷汗,此时他早已离开权力中心,第三次被贬官杭州。尽管自身难保,但一想到苏州范家,老爷子不禁忧从心来。

说起来,范仲淹是个苦孩子。2岁时,他的父亲——当时徐州军事长官的秘书——范墉就去世了。范墉的遗体运回苏州,入葬天平山范氏祖坟。但母亲谢氏却无人依傍,只好带着幼子嫁给了一位姓朱的军官。几年后,这位军官回了山东老家,范仲淹也跟着继父到了山东,改名为朱说。范仲淹在朱家过了童年、少年,发奋苦读,每天只煮一锅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几根腌菜,调半盂醋汁,吃完继续读书,留下了“断齑画粥”的美誉。20岁上,范仲淹偶然知晓自己的身世,深受刺激,决心脱离朱家,改回范姓。但远在苏州的范氏宗族怕范仲淹来分家产,千方百计阻挠他归宗。

范仲淹早年刻苦好学,为官刚正清廉,又文武兼备,守土爱国,总之是圣人级别的典范。对苏州的族人,范仲淹并未睚眦必报,在做了那个心惊肉跳的噩梦之后,他拿出全部俸禄和积蓄,委托同父异母的哥哥范仲温带着银两赶回苏州老家,在天平山脚下买了1000亩良田,又在苏州城内买了200亩,创办了范氏义庄。

这显示了范仲淹的胸襟,但他毅然“裸捐”,未必没有推己及人之意!

范仲淹亲自制定了非常细致的《义庄规矩十三条》:凡是范姓族人,每天可以领一升白米的口粮,一个月来领一次,每次领三斗;米必须保证是上等白米,如果是糙米,就加领二成;每一户人家还可以领一个奴婢的口粮,假如那个奴婢服役了15年,而且年纪超过50岁,那么也可以算作族人领取口粮。整个范氏只有在外做官的人不能领口粮。每年冬天,每个人可以来领一匹布,儿童减半。义庄还设有义宅给流离失所的族人临时借住,还会发一笔钱帮着造房子。嫁女儿可领钱30贯,第二次出嫁就减少至20贯;娶媳妇同样可领20贯,二婚则不能领了;族人过世,同样可以领到一笔2贯到25贯不等的丧葬费。

这些规定几乎涵盖了现实生活中的所有问题,令范氏族人的基本生活从此有了保障。义庄规矩中还包含这么一条,外人或者亲戚,如果生活困难实在过不下去了,经过族人商议,也可以给予补助。从某种意义上讲,范氏义庄已从血亲关系的宗族设施,上升到了一个简单的民间慈善机构。

义庄还备有粮仓,每年都会留出足够的粮食,以备饥荒。有几年江南发生水涝灾害,大量灾民逃到苏州城内乞讨,范氏义庄搭起大片茅草屋,供灾民们临时居住,并支起大锅开仓烧粥。春耕时,还会支给每个人一笔路费和种子,好让他们回乡继续耕种。今天还能在苏州观前街附近的景范中学内看到遗址。

三年后,范仲淹死在去徐州做官的路上。这时范仲淹积蓄已尽,一家人贫病交困,仅借官屋暂栖。范仲淹的儿子范纯仁接手义庄后,又先后十次续定规矩,发展到了28条。

范仲淹留给范家子孙一个更美好的未来。他的五个儿子,有两个做了宰相,一个做御史大夫。而苏州范家一直到民国初年,代代出人才。

当官的范氏后人,又捐田捐钱,回报义庄。义庄也得到各级官府的认可,给予减免赋税。到清宣统年间,范氏义庄的义田发展到了5300亩,为历史最甚。

由于他的“裸捐”,救助了范氏族人以及流民,直到1949年才捐给国家,经历800多年。范仲淹为一代仁圣,与其高尚的品德是密不可分的,可谓是造福千秋万代。

有一个教育方面的'道理:孩子的成长,犹如一颗未成材的小树苗,当树长歪了就难以扶正,正是因为这树随时会长歪,所以更加不可以掉以轻心。等到这棵树真正的成材,才算是功德圆满。栽树如育人。而江苏教育部门取消思想品德加分,无疑是一道晴天霹雳,动摇了孩子们心中对高尚品德的追求。认为思想品德无用,如此消极的做法,将对社会产生不可估量的损失。

2007年6月23日,郑州一校长雨中跪地赠送《弟子规》。为表示对中国的虔诚,晋唐书画学校,校长张森跪着向郑州市黄河路三小的学生们赠送了2000本《弟子规》,跪在雨中5分钟。何为《弟子规》,《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字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七个部分加以演述;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是讲述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范仲淹做到了泛爱众,我们后人与其相比,相距甚远,不仅不尽力追赶,让自己的品德向范仲淹靠近,反倒放弃。这究竟是社会的进步,还是道德的退步。

德智体美劳一直是衡量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标准指标,将德放于首位,足以说明德的重要性。德的重要性自古以来便被人们所看中。蔡京与蔡襄同为书法家,但历代相关书籍中,蔡襄排名在前,蔡京排名在后。纵使蔡京书法造诣如何高深,但其人品甚差。倘若蔡京之品德优秀,排于宋书法四大家之首,尤未可知。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将仁爱之心写入诗中,亦将美好的愿望通过诗歌传递给读到这首诗歌的人。这是何等的宏愿,要教世间充满爱。正因为白居易有这样的高尚品德,才成为一名伟大的诗人。他的诗歌被后世广为流传,经久不衰。

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

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奉行的是知识传递为价值取向的教学观,教师以讲授法为主要教学形式。这样,不但造成了课堂教学枯燥、乏味,而且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优秀品质的形成与发展。

要认识到新的课程教学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实现教学的两个转变:

一是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个性发展的转变;

二是实现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实现教学的科学化、综合化、实践化,即要求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思维能力,和加强课程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积极的情绪会带来积极的效果,消极的情绪会带来消极的效果。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师,每天都要面对的学生,他们的学习风气、上课纪律是有差异的,所以教师在走进教室时,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或愉悦、或平静、或烦躁、或激动。情绪好了,教学语言也更富于感情色彩,课堂教学也就更生动、更具有感染力。这样达到了教与学的双向优化,使教与学进入一种最佳状态,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因此,我们教师要带着微笑走进每一位学生。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是互动式的教学。互动式教学要求师生有伙伴式交流,这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放飞学生的思绪,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我们必须摒去传统意义上的简单方式,要把教学形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而在这种课堂教学中,学生之间,或学生与教师之间通过讨论交流分享信息、提出建议、表达看法或共同致力于解决某一问题,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主要途径。在小组发言时,教师应该非常注意营造民主宽松的氛围,总是用赞赏的目光注视每一位发言的学生,及时地评价、热情地鼓励,帮助发言者克服在众人面前讲话时紧张恐惧的心理。

围绕论题进行有效讨论,有助于自由地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推理能力、人际交流技巧等多维能力;有利于使学生丰富对事物的认识,进而改变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培养学生积极的道德价值观;更能促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有效的多元交流、多元互动,在互动交流中相互启发、共同发展。

教师的教不可能代替学生的学,不要因为多讲而使教师明白了学生却糊涂了。时时记住,教师不能越俎代庖,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生会自主学习。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武断、不强制、不灌输。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善于为学生创设适当的条件,营造恰当的氛围,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启发、讨论式、调查式等方式教学,指导学生会自主学习。这样,会使学生能够主动去探索社会现实及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自主学习,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珍惜学习时光。

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

依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成长中的我”中“认识自我”部分:“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协调发展;知道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活动”的要求设计。

知识目标:

1、了解青春期基本的生理和心理常识。

2、了解青春期特有的一些心理矛盾和心理特征。

能力目标:正确处理青春期可能遇到的心理矛盾、困惑和烦恼,从容面对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青春期的到来。

让学生探究青春期的生理变化;体验青春期的心理特征。

正视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列举学生身边存在的心理卫生问题,阐明不健全的心理将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的开”,进入青春期的初中学生,身体发育加速,与此同时会产生一些成长的烦恼。因此,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老师的恰当引导,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以小组为单位,让每个学生拿出自己事先准备好的自己从小至今的四张照片,按年龄的顺序排列,贴在一张纸上,在小组中传阅。传阅后,想一想,回答下列问题:

1、我是否长大了?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2、我对这些变化的感受是什么?

3、这些变化对我意味着什么?

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进入了人生最美的春天——青春期。

阅读:引导学生阅读教材35页“相关连接”部分,了解什么是青春期?

(1)、进入青春期我们的身体发生了那些变化?

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填写下表。(学生根据个人意愿填写结论、发表感言)。

男孩。

女孩。

生理变化。

(1)、进入人生最美丽的春天青春期。

(2)、青春期的三大身体变化。

(3)、青春期的身体变化有不同的韵律和节拍。

(4)、随着身体的变化我们的心理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欣赏《小小少年》。

1、这首歌能否使你产生共鸣?为什么?

2、在成长、学习、生活中你都遇到了哪些烦恼?

争当“解烦恼标兵”

(1)、每人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烦恼写下来,放进事先准备好的纸箱里(不记名)。

(2)、以小组为单位,每小组抽3个,讨论分析该如何为同学排解成长中的烦恼,并派代表宣读,其他小组学生可补充。

(3)、最后让学生将各组宣读的烦恼事归类,课上没能解决的待课后让学生查资料、请教师长或专家。

成长不烦恼。

(1)、青春期心理充满着矛盾。

(2)、学会解决心理矛盾,保持心理健康。

今天我们学习了“走进青春”,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或者说,本节课你最受启发的是什么地方。(用一两句话来概括)。

保持心理健康有助于我们身心的协调发展,顺利度过青春期。愿同学们自尊,自爱,自强,自重,珍惜青春,让自己的.青春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1、本节课,课前认真的分析、把握教材,教学过程有条理,基本达到了课前预期的教学目标。

2、在教学中,借助学生的个体经验,创设活动情境。通过活动、情境体验等形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师生的共同参与,引起学生相应的心理体验,从而产生了积极影响。

3、教学中针对青少年的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对该介绍的青春期基本生理和心理常识,没有回避,避免产生负面影响。

4、课后体会到:讲这一框,如不能真正的从学生自己身上的一系列变化谈起就很难揭示青春期的种种变化。

5、进入青春期,学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他们喜欢按照自己的观点和生活方式来处理人际关系,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极易产生“逆反心理”。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