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方案数学找不同(优质22篇)

时间:2023-12-10 09:00:35 作者:雨中梧

计划书的目标要明确具体,任务要清晰明了,措施要具体可行,这样才能有效地指导后续工作的展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计划书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写计划书的关键在于明确目标和确定实施步骤,以下是一份精简而实用的计划书范文,供大家参考。下面是一份详细而全面的计划书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借鉴。写计划书时,我们可以参考下面这篇范文,它包含了目标、步骤、时间计划和资源要求等方面的内容。在制定计划书时,我们可以参考下面这份范文,它涵盖了任务分解、时间规划和风险预测等方面的内容。下面是一份简洁而实用的计划书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和指导。写计划书时,我们可以参考下面这份范文,它包含了目标明确、任务划分和评估方式等方面的内容。以下是一份详细而规范的计划书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在撰写计划书时,我们可以参考下面这篇范文,它包括了目标设定、步骤分解和实施控制等方面的内容。写计划书时,我们可以参考下面这份范文,它涵盖了目标、时间计划和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内容。

小班数学活动方案

1、巩固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

2、练习一对一得练习。

碗和勺子、镜子和梳子、兔子和胡萝卜、小狗和肉骨头

一、结合活动一,巩固幼儿对一一对应方法的掌握。

二、游戏:找朋友。

2、教师:请你们想一想,这些东西,谁和谁是好朋友?

3、教师引导幼儿相互说一说!并请幼儿上来找出谁和谁是好朋友,为什么?(碗和勺子是好朋友、镜子和梳子是好朋友。)

4、活动小结,请幼儿去找一个自己的好朋友!

三、操作幼儿用书,并完成练习。

1、教师:我们一起看看,挂图上的小朋友在吃什么?看看谁的盘子里少了什么?请给他们添上吧(出示挂图)教他们读一遍题目和要求。

2、教师讲解练习操作的程序。(重点:每人一瓶牛奶和一个包子)

3、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可个别辅导。

四、活动总结,幼儿练习检查。

小班数学活动方案

1、感知5以内的数量,初步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并能说出总数。

2、初步学会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按物数数的方法。

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1、课件:趣味练习

2、点卡:糖葫芦串(两面点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一、游戏导入,引起兴趣。

1、教师:老师知道小朋友最喜欢小动物,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手指变小动物的游戏,好吗?

请小朋友先把左手举起来,再把右手举起来。

2、让幼儿边说边做,在模仿、唱数中初步感知5以内的数量,并对左和右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二、学习按序点数的方法

1、学习从左到右按物数数

教师:今天,教师请了很多小动物和我们一起学本领。

我们一起来看看、说说有哪些小动物。

(分别演示猫、狗、兔的图片。)

提问:每种小动物各有几只呀?

(一只猫、一只狗、一只兔。)

教师:是一只猫、一只狗、一只兔。合起来一共有几只小动物呀?

(让幼儿伸出三根手指头)

2、教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我们数数时伸出右手,小动物横着排队时,我们可以从左到右数。

(请小朋友举起右手,从左到右一起数。)

一共有3只小动物。

(2)学习从上到下按物数数

教师:小动物们觉得小朋友本领学得很快,它们决定回去请更多的小伙伴来和大家一起学本领。

喵喵,谁先来了?(教师演示4只小猫的图)

提问:它们是横着排队还竖着排队的?

教师:我们该从哪边数呢?

小动物竖着排队时,我们可以从上到下数一数。

带领幼儿从上往下数。

(3)巩固练习数数方法

汪汪汪,猜猜我是谁?(演示小狗图)

长耳朵、短尾巴,走起路来蹦蹦跳。你们猜是谁?(演示小兔图)

教师:小狗、小兔排着不一样的队伍来和小朋友一起学本领了,

我们用什么方法来数小狗有几只、小兔有几只?请小朋友想一想,再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三、巩固数数方法

1、演示点子卡

教师:点子朋友也知道小朋友爱动脑筋了,它们也赶来了。

有的点子是横着排的,有的是竖着排的,它们还会变成许多糖葫芦。

2、出示学具

现在我来考考大家呢,每个小朋友拿一根糖葫芦(学具),先把反两面都看一看,

然后再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来数,想好后,可以数给教师看。

四、巩固5以内数量的感知

1、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

教师:小朋友喜欢“老狼,老狼,几点钟”的游戏,点子朋友也想和我们一起来玩呢!

不过我们玩得时候,要改编一下,当听到“天黑了”时,请小朋友看“老狼”手里的点子牌

(举起点子牌),

牌子上几个点子,几个小朋友就要抱在一起变成“石头”,这样就不会被老狼抓到了。

抱错的小朋友会被老狼抓到,谁被抓到就停止游戏一次。

2、了解玩法后,进行游戏

小班方案数学找不同

活动目标:

1.能分辨相似图案之间的细微差异,正确判断图案的异同。

2.通过有趣的游戏情景引发幼儿参与的兴趣,从而发展幼儿细微的观察能力,提高幼儿对图形的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手偶小猴子,魔术帽,黄边大卡片12张(4组,每组3张),魔术袋2个。

活动过程:

一、课前律动,儿歌《五只小猴荡秋千》。

二、引入活动:故事情节导入。

1.老师扮演成魔术师“咪咕”出场,激发幼儿的兴趣。

a.魔术师“咪咕”出场。

师:我是魔术师“咪咕”,今天我要给企鹅班的小朋友变魔术,我喜欢变小朋友身边的一些东西。

b.魔术师咪咕变出铅笔。

师:叽里咕噜,叽里咕噜,叽里咕噜变。

c.老师出示铅笔的卡片,贴在黑板上。

师:这是什么?

幼儿反馈。

2.出示小猴子手偶。

a.师:我一个人变魔术一点也不好玩。

b.小猴子出场。

师以小猴子的口气说:我小猴子,来也。

师以小猴子的口气说:我小猴子也会变魔术,我要和“咪咕”比赛看谁变得更好。师说:叽里咕噜,叽里咕噜,叽里咕噜变。

3.教幼儿观察的方法,并找出不一样的卡片。(出示铅笔)。

a.老师出示铅笔卡片。

师以小猴子的口气说:可是,我小猴子的魔术没学精,我变的铅笔和其它两支不一样。

b.让幼儿从3张相似的图卡中找出与其它2张不一样的的图卡。

师:请小朋友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观察颜色、图案有哪里不一样的铅笔就是小猴子变的。师:哪支铅笔是小猴变的呢?(1人)。

师:某某某,你真棒!(师和全班幼儿鼓励,回答对问题的小朋友。)。

4.幼儿操作。

(1)游戏:寻找小猴子1(找不同)。(出示帽子)(1人)。

a.出示帽子图卡。

师:叽里咕噜,叽里咕噜,叽里咕噜变。

师:我和小猴子变的东西,都藏在黑板的后面,我把它给拉出来。黑黝黑黝黑哟我拉出来了。——师将3张帽子图卡贴在黑板上。

b.引导幼儿观察图卡,并找出不一样的那张图卡。

师:我们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仔细找一找颜色,图案不一样的帽子,就是小猴变的。

师:哪个杯子是小猴变出来的?

师:小猴变的杯子哪里不一样?

c.找到不一样的帽子后,全班幼儿学小猴的动作。

(2)游戏:寻找小猴子2(找不同)。(出示布娃娃和椅子)(8人)。

a.出示图卡布娃娃和椅子。

师拿出魔术袋,变魔术。

——师让幼儿观察魔术袋没有装东西的一面。

b.变出布娃娃。

师:叽里咕噜,叽里咕噜,叽里咕噜变。出示布娃娃图卡。

是将图卡贴在黑板上。

c.变出椅子。

师:叽里咕噜,叽里咕噜,叽里咕噜变。出示椅子图卡。

d.师请6个小朋友,来拿布娃娃和椅子图卡。

e.引导幼儿观察6张图卡,找出不一样的图卡。

师:图卡上有什么?(椅子,布娃娃)。

师: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哪一个布娃娃和其它的布娃娃不一样?

师:为什么?

——师鼓励回答正确的幼儿。

师: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哪一张椅子师小猴子变出来的。

师:为什么?

——找到不一样的椅子后,全班幼儿学小猴的动作。

——全班幼儿放鞭炮鼓励自己。

文档为doc格式。

小班方案数学找不同

1.能按照物体的某一外部特征找出不同的一个。

2.学会用“一样”“不一样”等词来回答。

《找不同》课件。

《有趣的数学》操作用书。

一、出示课件,创设情境。

师:胖胖猪带来了两张钓鱼时拍的照片,请小朋友看一看,这张照片上都有什么?

(教师先出示另一半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师:快看,这只小狗在干什么?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狗睡觉的样子!

师:这还有一张照片,这张照片上的小狗在做什么?我们一起坐在小椅子上,学一学小狗是怎么跑的。

师:这两张照片里的小狗做的事情一样吗?

二、引导幼儿有顺序地观察挂图,并学会做题。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张挂图,看看里面都有什么。

(从上往下引导幼儿观察)。

师:我们看完胖胖猪钓鱼的照片,再来看看它家里还有谁的照片?

这里有四张图片,哪一张是不一样的,把它圈出来。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注意引导不会画圈的小朋友画圈。

活动延伸:

1.在生活中寻找不同类的东西。

2.教师准备了一套“找不同”的卡片,放在区域活动中,小朋友可以在区域活动的时候继续“找不同”。

小班数学活动方案

1、能找出同类的物品,正确感知5以内的数量。

2、进一步理解总集与子集的包含关系。

1、家长或教师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观察不同动物的特征;学会演唱歌曲《谁会这样》;小筐3个。

2、水、陆、空动物图片(如猴子、小白兔、梅花鹿、大象、蝴蝶、大雁、金鱼、乌龟等)和头饰若干(每种数量为1―5个);在地上画出水、陆、空标记的大圆圈。

一、参观后谈话

1、回忆参观动物园的情景,启发幼儿说出所见动物的名称和个数,重点让幼儿说出会飞、会跑、会爬和会游的动物各有哪些。

二、动手操作

1、教师逐一出示动物图片,幼儿说出其名称和数量。

2、学习按范例数量取物,如教师从众多的动物图片中拿出2只蝴蝶的图片,请幼儿从图片中取出和蝴蝶数量一样多的图片等。

3、学习按数取物,教师伸出手指,请幼儿按指出的数量取出相同数量的图片,如2只小鸟或3只小猴的图片等。

4、学习按集合分类,引导幼儿分别按动物的习性(如会飞的、会爬的和会游的)把图片放在三个不同的筐子里。

5、数一数每种动物的数量,并用手指表示每个筐子里动物的数量。

三、游戏“小动物找家”

1、玩法:幼儿扮演各种小动物,观察地板上画有水、陆、空不同标记的大圆圈。在音乐《谁会这样》的伴随下,幼儿自由地游戏。当唱到“谁会跑”时,扮演在陆地上跑的动物的幼儿就跑到相应的圆圈里;当唱到“谁会游”、“谁会飞”时,幼儿就模仿小动物做出相应的动作,“游”或“飞”到相应的圆圈里。

2、游戏结束时,让幼儿数一数每个圈里有几种小动物,各有几只。

四、观察画册《分玩具》

1、让幼儿说出每种玩具的名称是什么。

2、引导幼儿说出同类的物品有哪些。

3、启发幼儿用连线的方式将相同的玩具连起来。

4、数一数,每一类玩具的数量各有几个。

1、请幼儿观察数学《变一变》,让幼儿说出画面上有哪些玩具,再引导幼儿用添加或删除的方法,使两组玩具的数量一样多。

2、请幼儿观察数学《连一连》,引导幼儿根据物品的数量排序,找出应填的物品。

家长应鼓励孩子在家里帮助大人做一些事情,如在饭前摆碗或饭后收碗时,学习按碗、盘子、勺子等进行分类或将爸爸、妈妈和自己的衣服进行分类。

小班数学活动方案

教具构成:

十根宽度、高度为2.5厘米,长度从100厘米递减至10厘米,且等差为10厘米的红色木棒组成。

教育目的:

1.通过视觉辨别,感知长棒在长和短上的差异,培养辨别长短的视觉能力。

2.发展用视觉及肌肉感觉别人一度空间差异的能力。

操作方法:

1.教师介绍工作区域,取铺工作毯、工作卡,介绍今天的工作名称

2.教师展示工作:

(1)教师从最短的一根长棒拿起,依次拿到工作毯上散放。

(2)从最长的一根开始,用右手食指、中指按左―上―右―下的顺序触摸,以左端对齐的方式将十根长棒排列成长棒形。

(3)拿出最短的一根进行错控。

(4)取出最长的一根和最短的一根,进行三段式教学。

(5)从最长的一根依次放回。

3.幼儿尝试工作。

4.工作结束,从哪拿得送回哪去。

变化与延伸:

1.自由造型

2.哪一个不见了

3.比一比

4.与图片配对

适用年龄:

3岁以上。

错误控制:

1.最短的一根长棒是十根长棒的等差。

2.逐步学会自我识别错误。

3.学习用视觉辨别错误。

兴趣点:

1.长短不同的长棒可以搭建成各种造型。

2.幼儿搬运长棒满足了幼儿协调性及大肌肉发展的需求。

注意事项:

1.当幼儿取长棒时,注意观察周围,不要碰伤别人。

2.从最短的一根开始取,从最长的一根开始放回,一次只能拿取一根长棒。

小班数学活动方案

1、认识3和3的数量。

2、培养手眼协调的能力。

3、增强数数的能力。

1、数字卡“3”。

2、叶子。

3、不同颜色的棉线。

一、出示数字卡“3”,引导幼儿充分发挥想象“3”字像什么?

二、结合情境,幼儿认读字卡

1、把一片叶子贴在白板上,请幼儿数一数有多少片叶子。再请一位幼儿在白板上多贴一片叶子,并请其他幼儿数一数有多少片叶子。接着请另一位幼儿把一片叶子贴在白板上,老师与幼儿一起数一数白板上共有多少片叶子,并出示数字卡“3”,请幼儿认读。

三、躲起来的“3”

请幼儿从玩具架上挑选3件相同的玩具,拿回来向大家展示。

四、总结分享

教师与幼儿一起数一数每条棉绳上叶子的数量。

小班数学活动方案

1、能够按大小顺序将3以内的物体进行排序。

2、对排序活动感兴趣。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幼儿每人3片大小不同的树叶。

一、出示3片树叶,引导幼儿观察并比较大小。

1、讨论:这些是什么?数一数有几片树叶呢?(师幼共同点数说出总数)

2、讨论:这些树叶有什么不一样呢?哪一片最大?哪一片最小?

二、学习将3片树叶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序。

1、按从小到大排序。

(请1―2位幼儿上来排)

2、请幼儿拿出自己的树叶,先比较出大小,再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练习排序,学说:小的,大的,最大的。

三、练习从大到小排序。

1、按从大到小排序。

师:如果把最大的树叶排第一,后面应该怎么排呢?(请1―2位小朋友来尝试排序)

2、请幼儿尝试从大到小排树叶,学说:大的,小的,最小的。

小班数学活动方案

1、复习上和下的位置。

2、培养幼儿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1、故事《树熊妈妈和宝宝》。

2、各种小动物若干。

3、教具:大树。

4、录音机,磁带。

一、导入

播放音乐《山上山下》,幼儿演唱。

二、展开

1、出示《动物真有趣》幼儿用书,讲述故事《树熊妈妈和宝宝》。

2、重复动作数次,请幼儿移动树熊并告诉老师树熊的位置。

3、教师出示教具(大树),通过粘贴小动物让幼儿进一步认识“上”和“下”。

4、教师引导幼儿在活动室内寻找放置高低不同的小动物,巩固“上”和“下”的位置关系。

三、结束

播放音乐,幼儿把小动物送回“家”,在欢快的氛围中自然结束。

四、活动延伸

教师可多利用户外体育游戏时间复习和练习“上”和“下”,并启发幼儿自己设计不同的游戏玩法。

小班数学活动方案

1、教师演示课件《5只小猴》。

2、幼儿一边唱歌一边复习点数5以内数的点数。

1、演示课件《小猴吃香蕉》。

2、请幼儿思考讨论:当小猴与香蕉的数量不一样时,用什么方法可以使两者变的 等量?

3、通过课件演示,学习用添上1个和去掉1个使物与物变得等量的方法。

4、游戏:抢椅子――巩固练习用添上1个和去掉1个的方法使物与物变得等量。

2、通过课件演示,学习用添上1个和去掉1个使数与物变得等量的方法

3、游戏:玩具检验员

请幼儿检验纸袋里的玩具是否和袋子上的数相对应?怎样能使它们变得等量。

小班数学活动方案

大,从大到小。

2、在游戏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重难点:能初步学习按物体大小进行排列。

动物卡片一套(请大、中、小、小小)幼儿,幼儿操作材料

人手一份

1、今天,老师请来了小客人,你们西哪个知道他们是谁吗?(请出幼儿)

2、现在老师就把他们请出来,是谁啊?是大班、中班的哥哥姐姐,后面两个是小班和小小班的弟弟妹妹,客人们来了,我们先请他们坐一下,那你们看看这里谁最大了?谁最小了?老师这里有很多的橘子,请几个小朋友来分一分,看看哪个小朋友分的最好了。

3、他们到我们班做完客人,还要到小青蛙家去做客人呢?那

他们要走了,我们跟他们再见。

牛宝宝走了,又来了一群小动物,但现在不告诉你们是谁?请

1、鼓励幼儿大胆地操作并对操作好的幼儿进行表扬。

2、帮助一些理解能力差或不会操作的幼儿。

小班方案数学找不同

1、引导幼儿按顺序观察图。

2、能够寻找并发现两幅图中四处不同的地方。

3、激发幼儿表达自己想法的兴趣。

1、两个相同的玩偶,适合幼儿操作的饰品。

2、课件。

3、幼儿操作材料。

1、布置观察任务。

教师:你们认识它吗!快和他们打招呼吧!(引导幼儿有礼貌的问好。

2、语言表述。

教师:看他们打扮一样吗?哪些地方不一样?从上到下仔细看看?(引导幼儿说出四处不同之处。)。

3、幼儿打扮玩偶,小朋友猜。

教师:现在娃娃想让咱们小朋友重新帮她打扮一下自己,一会再和小朋友们玩,谁愿意帮助他?请举手。

(辅助老师领两个小朋友在幕布后打扮娃娃,老师与其他小朋友做律动游戏等待。)。

教师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描述被小朋友打扮后的娃娃哪不一样。

二、图片中找不同(演示课件)。

教师:小朋友们能在娃娃身上找到不一样的地方,那老师带来一幅图画请小朋友找一找,看看他们哪不一样?继续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描述。

三、设计创造不同。

教师:刚才我们学会找不同了,老师还会画不同?想不想看看老师是怎么画的?【画一个解释一个】现在老师在图片上画了几处不同?(四处)哦,这样的四处使两幅图画看起来不一样了真有趣。

小朋友们想不想画一画?

要求:

1、要画出四处不同。

2、画好之后要数一数是四处吗?

(幼儿画完展示作品并互相找一找不同的地方。)。

小班数学活动方案实施方案

活动目标:

1、感知3以内的数量,引导幼儿探索3以内的数与量的匹配。

2、愿意参加操作活动,尝试边操作边讲述。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图片、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

森林里的小动物要搬家了,它们请我们去做客,你们愿意吗?

2、引导幼儿探索数与量的匹配。

出示动物图片1~2。

都有哪些动物要搬家呢?

有几只小狗?

一只小狗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根据动物的数量用数字来表示。

咦,这是数字几?

数字3的朋友会是谁呢?

我们一起喊它出来好不好?

喵喵喵,是小猫,有几只小猫,我们一起数数。

原来是它们要搬家,我们做客时,带什么去好呢?

看,这有几只小猫?我们用数字3来表示,那我们送几条鱼给它?

3、幼儿操作。

(1)幼儿根据数字来匹配实物。

(2)师个别辅导。

4、送礼物给小动物。

(1)幼儿根据要求送礼物给小动物。

(2)检查送的礼物是否正确。

活动反思: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数学教学要求我们不断地关注孩子的行为,在孩子的兴趣点上去寻找数学活动适宜的教材内容,让孩子在生活中、在游戏中感受数学、探究数学、用自己的经验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只要我们善于思考、善于探索,我们一定可以做到!

小班数学活动方案

十根宽度、高度为2厘米,长度从100厘米递减至10厘米,且等差为10厘米的红色木棒组成。

1、通过视觉辨别,感知长棒在长和短上的差异,培养辨别长短的视觉能力。

2、发展用视觉及肌肉感觉别人一度空间差异的能力。

操作方法:

1、教师介绍工作区域,取铺工作毯、工作卡,介绍今天的工作名称。

2、教师展示工作:

(1)教师从最短的一根长棒拿起,依次拿到工作毯上散放。

(2)从最长的一根开始,用右手食指、中指按左—上—右—下的顺序触摸,以左端对齐的方式将十根长棒排列成长棒形。

(3)拿出最短的一根进行错控。

(4)取出最长的一根和最短的一根,进行三段式教学。

(5)从最长的一根依次放回。

3、幼儿尝试工作。

4、工作结束,从哪拿得送回哪去。

变化与延伸:

1、自由造型。

2、哪一个不见了。

3、比一比。

4、与图片配对。

适用年龄:

3岁以上。

错误控制:

1、最短的一根长棒是十根长棒的等差。

2、逐步学会自我识别错误。

3、学习用视觉辨别错误。

兴趣点:

1、长短不同的长棒可以搭建成各种造型。

2、幼儿搬运长棒满足了幼儿协调性及大肌肉发展的需求。

注意事项:

1、当幼儿取长棒时,注意观察周围,不要碰伤别人。

2、从最短的一根开始取,从最长的一根开始放回,一次只能拿取一根长棒。

小班数学活动方案实施方案

活动目标:

1、尝试按颜色进行有规律的排列。

2、能手眼协调进行操作,感受数学中的规律美。

3、初步学会相互合作。

活动准备:

1、长颈鹿、小狮子动物各一个。

2、四种颜色的珠子若干。绳子、夹子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欣赏项链,发现物体排列的规律。

1、幼儿观察项链,发现其规律。

师:今天是长颈鹿和小狮子的生日,小兔给它们俩每人买了一份礼物,你们看!是什么?

师:这条是什么样的?

2、小结。

师:原来这两条项链上的珠子,一串是一个红的、一个黄的……,还有一串是一个橙色。

的、一个绿色的……,都是有规律的排列的。

过渡:你们想穿一条这样漂亮的项链送给长颈鹿和小狮子吗?

二、穿项链,学习按颜色进行有规律的排序。

1、教师交代要求。

师:请你也穿一条有规律的项链送给小动物们,穿的时候请你一边穿一边说:一个x颜。

色、一个x颜色……。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展示礼物、集体检查。

师:长颈鹿和小狮子收到大家送给它们穿的项链可真开心啊!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穿的。

项链。

三、制作礼物,巩固按规律进行排序。

1、幼儿观察,发现新规律。

师:老师也穿了一条项链送给长颈鹿,你们看!我穿的项链是什么样的?

2、穿项链,尝试制作。

师:你们想穿这样的项链吗?请你们试试穿一条这样的项链送给自己的好朋友,好吗?

小班数学活动方案实施方案

在幼儿园体育区域活动时,幼儿为争着玩滚动的圈,哭闹、告状的现象时常发生。特别是幼儿园四个大型塑料圈,更是小朋友们最急于争抢的。为了满足幼儿玩圈、探究圈的欲望。我们激发幼儿想一想家里有什么材料可以做成圈,让大家一起玩一玩。预设“我们一起玩纸圈”的主题在幼儿的强烈欲望中产生了。于是,我们和幼儿一起收集装羽毛球的纸筒、品客薯片纸筒、茶叶等各种纸筒,收集礼品袋子,香烟盒子等,师、幼一起制作纸圈。

[主题目标]。

1、幼儿尝试探索纸圈的多种玩法。

2、激发幼儿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兴趣,体验活动的乐趣,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3、在玩纸圈的活动中整合有关数数、分类、比大小、长短等知识。

4、尝试用完整的一句话表达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红、黄、蓝、绿、白、黑色、大小、长短不同的纸圈。

[活动过程]。

(一)探索若干较小、较短,颜色不同纸圈的玩法。

师:我是猫妈妈,你们都是我的孩子。妈妈会变魔术:一个圈、两个圈……变出许多圈。这些圈也会“变魔术”,可以玩很多种游戏。小猫可以自己玩,也可以大家一起玩。(猫妈妈把圈扔出去)呦!这么多圈,我们轻轻地过去玩圈吧!(幼儿分组玩圈,教师进行指导。)。

a组:

师:你们这样玩像什么?

幼:我这样玩像照相机,老师,我帮你拍照,喀嚓,喀嚓!

幼:我的圈像手镯。

幼:我的圈像钥匙。

幼:老师,我的像望远镜。

师:是你玩的圈像望远镜还是你像望远镜,应该把话讲完整,大家才能听明白。

幼:哈哈哈!我玩的圈像望远镜。

师:你们玩的圈是什么颜色的?

幼:我的照相机是黑色的,还有红色的、还有绿色的,很多颜色。

幼:我的手镯是红色的。

幼:我的钥匙一个红的一个黄的。

师:你们玩的圈一样大吗?

幼:一样大。

幼:我的钥匙一个大一个小。

师:再想一想,还有别的玩法吗?

b组:

师:哇!你们的手臂上有这么多的圈(5、6)。

幼:我是机器人。

幼:我是机器人的爸爸,我的圈比他大。

师:你的圈比他的圈大吗?拿下来量量看。

幼:一样大。

师:那你怎么觉得自己的圈比他的圈大呢?数一数你们的圈一样多吗?

幼:我有6个圈,他有5个圈,我的圈多一个。

师:你的圈比他的圈多一个,套在手上是比他的圈长还是比他的圈大。

幼:我的圈比他的圈长,不是比他的圈大。

幼:呜,我的火车开了。蔡老师快上车呀!我载你去动物园玩。

师:哪里有动物园?

幼:厦门有动物园。星期六,我在动物园里看见了雅洁和他的爸爸妈妈呢!

师:噢!你想载老师去动物园玩。你的火车是怎样拼的?

幼:我把红色的圈排在一起,前面加上一个大大的火车头就好了。

c组:

师:你们在做什么?

幼:我们在建幼儿园。我做了一朵花(玩5个圈)。

师:这朵花真漂亮,你能把它变得更大吗?

幼:(想了一会儿,)多放一个圈。

幼:真笨,换大的圈才变得更大呢!你看,我用大圈盖大教室呢!(叠圈)。

幼:一样大,不一样大就掉下去了。

幼:不对,不一样大的圈就藏起来了。你看“兰的圈藏在绿圈里了。”藏起来的圈真像幼儿园的转椅。

师:你能藏了几个圈?

幼:1个、2个、3个、4个、5个圈。

师:五个圈的颜色一样吗?

幼:不一样,这是红的、黄的、白的、绿的、兰的。

师:外面一圈是什么?

幼:外面是围墙。几个孩子一起回答。

幼:蜗牛,一只蜗牛跑来了。(一名孩子趴在地上吹圈,身体随着圈向前爬行。)。

幼:蜗牛没有腿不会跑,用爬的'。

师:回家后,我们一起想办法。

找只蜗牛瞧一瞧就清楚了。小猫快来看呀,这里有个花花的圈真漂亮!噢,还有这么大,这么长的圈,小朋友们动动脑筋一定能玩出更多的游戏。

(二)、探索较大、较长的圈。

d组:

幼:老师,我像裙子。

师:什么像裙子,要把话讲完整、讲清楚。

幼:有带子的圈像裙子。

幼:我也穿裙子。

幼:羞、羞,男孩也要穿裙子。

幼:我是机器人。才不像你们穿裙子呢!

幼:你的手臂不像机器人,套个圈才好看。

幼:脚也要穿上圈。

师:再戴顶帽子更像机器人。(许多孩子也在打扮机器人)。

幼:我是孙悟空,我有金箍棒。(玩即时贴中间的硬长圈)。

师:你的圈怎么会像金箍棒呢?

幼:你没有看过电视吗?孙悟空的金箍棒就是长长的。

师:你有两根金箍棒吗?

幼:不是金箍棒,是拐杖,我的脚摔伤了。

师:噢,那可要小心,别再摔倒了。

e组:

师:你们在做什么?

幼:我在烧饭(圈上横放着圈)。

幼:我在开大炮。(大圈上横放长圈)。

幼:我是大力士(举大圈)。

师:玉梅的圈飞起来了。我们也来比一比谁能让圈飞得最高。(幼儿尝试向上抛圈)。

幼:蔡老师,我的圈不见了。

师;你的圈是什么样的?

幼:我的圈有皮卡丘。

师:你的圈怎么会有皮卡丘呢?

幼:我刚才贴上去的。(粘贴贴图)。

师:大家帮他找一找有皮卡丘的圈吧!

幼:蔡老师,电风扇上有一个圈。

师:噢!原来圈飞到电风扇上了。够不着,怎么办呢?

幼:站在椅子上。

幼:打开电风扇。我的沙包飞到电风扇上,爸爸一开电风扇开关,唆的一声就掉下来了。

幼:在衣服里,老师的衣服鼓鼓的。

师:我们来玩《老猫睡觉醒不了》的游戏,小猫把圈藏起来,让妈妈找不到好吗?幼儿:好的。(幼儿藏圈,教师找圈结束游戏。)。

活动反思:用纸圈来满足幼儿争抢玩塑料圈的欲望,达到了出乎。

我意料的效果。在操作探究活动中,幼儿的语言、经验交流比平常多,互相学习、共同合作的机会也多,想象力得到充分地发挥,人人体验到活动的乐趣。纸圈的探究活动使我感到:随机教育已向我们每位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精心地呵护幼儿的求知欲望,为幼儿创设探索的条件,才能和他们一起在愉快的探究活动中获得更丰富多彩的知识与经验。

[评析]:本活动,教师能以解决幼儿争抢玩具的矛盾为切入点,启发引导幼儿利用废旧材料自制纸圈,体验了自制玩具的快乐,满足了幼儿玩圈、探索圈的共同愿望,贯彻落实了新《纲要》“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条件”的有关精神。

在玩圈的探索实践.活动中,该教师贵在于,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共同为幼儿创设丰富的材料,提供了充分自由的探索机会,激发幼儿大胆想象,积极交流分享经验,并在小组活动中整合各领域的教育内容,如:分类、比较、数数等,促进不同水平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和谐发展,较好地实践了我园“实践探究开放;体验分享快乐”的课改理念。

小班数学活动方案实施方案

活动目标:

1、在看看、分分、尝尝的过程中,发现饼干的不同(形状、颜色等)初步认识圆形、正方形、长方形。

2、能用简单的语言大胆的表达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饼干若干。

活动过程:

1、观察三种形状的饼干,按形状分类。

(1)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去饼干乐园。

(2)教师鼓励鼓励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这些饼干有圆形、长方形、正方形,有黄色、白色、黑色。

2、选出自己最喜欢吃的饼干,说出饼干的形状和颜色。(黑色,圆形,白色,长方形,黄色,正方形)。

3、幼儿操作。

(1)找一个和你最喜欢的饼干颜色形状都一样的饼干做好朋友,

游戏:小猫吃老鼠。站在和你的饼干宝宝颜色一样的垫子旁边。

4、尝一尝饼干。

请幼儿品尝饼干,感受饼干的味道,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延伸:

教师可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中物体的颜色与形状,鼓励幼儿按颜色或形状的特征对事物进行分类,并学会讲诉。

活动反思:

根据教材在设计这个活动的时候我在想大小对于小班幼儿应该不容易掌握,所以我就设计了几个环节让幼儿通过不同的游戏来反复认识大小,并分类。通过实际操作我发现孩子们掌握的还不错。

小班数学活动方案

1、体验用1分钟的时间做事情,感知专注做事的重要性。(重点)。

2、学习珍惜时间、做事不拖拉。(难点)。

1、1分钟计时器、大钟表。

2、幼儿操作材料:串珠、串线、黑白棋子、筷子、记录表、彩笔、小粘贴、纸盒。

3、教师教学资源《1分钟动画》、《挑战1分钟》、记录表课件。

1、感知1分钟时间的长短。

(1)玩游戏“金鸡独立”,让幼儿感受1分钟的漫长。

今天于老师要和小朋友们玩一个“金鸡独立”的游戏,游戏时我会说:“金鸡独立”当我说到“立”字时,请小朋友们摆出金鸡独立的造型,不准乱动,坚持1分钟。

时间到。停1分钟你有什么感觉?你觉得1分钟是长还是短?为什么?

教师小结:刚才小朋友摆出造型坚持不动,由于我们身体的固定,会带来不舒服的感觉,也就是说我们在等待或痛苦的时候就会觉得时间很长。

(2)播放教师教学资源《1分钟动画》,请幼儿观看,感受1分钟的短暂。

教师总结:在我们高兴、欢快的时候,不自觉时间就会过得很快。

那你知道我们日常生活中用什么记录时间吗?

2、认识时钟,初步感知钟面上1分钟的实长。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那谁来说说上面有什么?上面有三根针我们分别来认识一下(时针最短、分针、秒针跑的最快)。那有谁知道秒针走一圈是多长时间呢?那我们现在一起来数一下,秒针不管从哪个位置开始走动,只要再回到原来的位置就是60下,1分钟就是60秒,转动60下。

如果老师给你一分钟时间,你打算干什么?

3、观看视频游戏:《叠杯子》挑战1分钟。

1分钟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接下来我们看看视频中阿姨利用1分钟的时间做了什么?观看视频游戏:《叠杯子》挑战1分钟,体验时间的紧迫感,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提问:视频中阿姨利用1分钟时间做了什么?她是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挑战成功的?

教师小结:1分钟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是刚才我们通过视频,看见那阿姨在1分钟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叠放杯子,而且我们可以感觉到时间紧迫,阿姨的速度也在逐渐加快,在叠放杯子时注意力非常集中,特别专注,她做到了别人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我们一起为她鼓掌。接下来我也为小朋友准备了闯关游戏。

4、介绍记录表。(棋子、串珠、第一次,第二次,用彩笔记录个数)。

游戏规则:希望小朋友在我规定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我的要求,并且要遵守游戏规则,闯关的时间为1分钟,当我说:预备,请小朋友们把手放在膝盖上,开始:你们动手操作。我喊:时间到,请小朋友们就要把手里的东西全部放下,然后小手放在膝盖上坐好。如果违反游戏规则将得不到奖励,即使你夹的棋子再多,成绩也将作废。和对面小朋友用一盒棋子。

5、幼儿闯关游戏。

第一关:夹棋子。请你用筷子以最快的速度,把棋子夹到你的面前,闯关时间为1分钟,看最后谁夹的棋子最多为冠军。

教师发放材料,请幼儿准备闯关材料,闯关准备好了吗?准备:开始。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时间到。教师询问幼儿:10颗以上的有谁?8颗以上的有谁?这个最多的就是我们的'冠军,请你说说你是如何夹这么多棋子的?接下来我请小朋友们都来挑战一下这位冠军,看谁能挑战成功。

第二次:夹棋子。请挑战冠军成功的小朋友起立,说说你夹了多少个?没有挑战成功,但超越自我(第二次比第一次多),挑战自我的小朋友请起立,虽然挑战冠军没成功,但我们挑战了自我,这就是进步,非常棒,鼓掌。

第二关:串珠。请你把珠子穿到线上,时间为1分钟,最后看谁穿的珠子最多就是本次游戏的冠军。游戏规则还是和上次一样。

教师发放闯关材料,询问准备好了吗?喊出:预备,开始。教师巡回指导。

时间到。请幼儿数出串珠的数量并填写记录表。请串的最多个数的小朋友起立,请他说出他是如何串的最多?(集中注意力,专注,不用把珠子穿到最底部,浪费时间)请小朋友来挑战这位冠军,看谁能挑战成功。教师喊出:预备,开始。请挑战冠军成功的小朋友起立。没有挑战成功,但超越自我(第二次比第一次多),挑战自我的小朋友请起立,虽然挑战冠军没成功,但我们挑战了自我,这就是进步,非常棒,鼓掌。

教师小结:1分钟时间虽然很短,但只要我们抓紧时间,集中精力,还是能做很多事情的。今天小朋友就用1分钟时间来串珠、夹棋子,你们表现都很棒,为自己鼓鼓掌。(教师收材料)。

提问: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觉得1分钟还可以做什么事情?(跳绳、拍球、整理书包、叠衣服)。

品德教育:今天我们学了《挑战一分钟》,我们知道一分钟的时间可以做很多的事情,那么在平时我们就要养成节约时间、珍惜时间的好习惯,在做事情的时候要认真、专注,做事不拖拉,还要合理安排我们的时间,不浪费一分一秒。

小班数学活动方案

1、感知事物大小,能按物体的大小进行排序。

2、阅读画面,理解操作要求,能正确地连线匹配相应大小的物品。

3、尝试用语言讲述操作过程。

教具:大小不同的三只熊和玩具(实物)。

大小不同的三只猪和玩具(图片)。

一、送礼物。

(1)教师出示大小不同的三只熊,引导幼儿向小熊问好.迁移幼儿上次活动的经验,幼儿给小熊排队。

(3)请个别幼儿将玩具和小熊匹配,边送边说“大玩具送给大熊”“小玩具送给小熊”“不大不小的玩具送给中熊”

(4)出示三只猪的图片,请幼儿也先按大小给它们排队,再出示三个大小不同的玩具图片,引导幼儿给三只猪送玩具。

二、幼儿操作活动。

给娃娃送皮球:导幼儿先按大小娃娃排队,连线匹配相应的皮球。

给小猫送鱼:大小给小猫排队,再连线给小猫送上大小不同的鱼。

三、展示活动。

(1)请幼儿介绍自己怎样给娃娃和小猫排队及送礼物的`,巩固两种不同的排队方法。

(2)教师表扬能大胆讲述自己操作过程的孩子。

结合活动,在晨间体育活动时请孩子们按照个子高矮排队,感知从高到矮,从矮到高进行有序地排队。并在数学区提供了大小不同的物品,让孩子在数学区域进行排序活动。

数学活动《小熊送礼物》,我以“娃娃的一家“为主线贯穿整个活动。根据小班幼儿喜欢摆弄物品的特点,先让幼儿在观察中找出娃娃的大小,并尝试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给娃娃排队,在此同时,考虑到幼儿的认识特点和认识难点,将知识进行了合理的分解,让幼儿先感知排序的“始点”,然后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给娃娃排队。接着让幼儿给娃娃送好玩的玩具,好吃的糖果等情节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让幼儿知道大玩具送大娃娃,小玩具送小娃娃,中玩具送中娃娃。然后在老师的帮助下让幼儿再去探索其他的排队方法,如还可以“从大到小排”。在活动中我改变了过去“告诉式”的方法,给幼儿充分自由的探索时间,让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感悟”:从分辨物品的大小到找到始点再按一定的顺序给娃娃排队,按大小给娃娃送玩具、送糖果,几个游戏把幼儿的认识步步推进,让幼儿理解了排序的意思。活动中还要求幼儿边操作边学说一句好听的话,如“大玩具送大娃娃”等,让幼儿在说的同时提高了语言的表达能力。《纲要》中提出幼儿数学教育目标:“能够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且体会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即数学教育应当联系生活、寓教于乐,让幼儿主动学习,在“玩”中学习、在喜悦中学习。本次活动由游戏有机组成,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中,让幼儿在游戏中发现数学、感受数学。

小班数学活动方案

找找好朋友(学习相关物体的对应匹配)。

1、对对应匹配活动感兴趣,喜欢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2、能主动进行探索,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结果。

3、学习将相关的物体进行对应匹配,初步获得对应匹配的经验,知道一个物体可以匹配相应的一个或多个物体。

引导幼儿大胆地为相关的物品进行对应匹配;

积累一个物体可能匹配相应的一个或多个物体。

各类相关物品若干(碗、勺子、筷子;牙刷、牙膏、口杯;鞋、袜;水壶、茶杯;小脸盆、毛巾;书、书包……)。

1、幼儿玩游戏《找朋友》。

随着音乐,做找朋友游戏,导入活动。

2、游戏“找找好朋友”,引导幼儿学习将相关物体进行对应匹配。

1)“小碗找朋友”,初步学习将相关物体进行对应匹配。

——教师模仿碗宝宝的口吻介绍自己的好朋友“勺子”,引导幼儿理解相关物品对应匹配的理由。

——请幼儿从众多物品中再找出碗宝宝的另一个好朋友:“筷子”,并请幼儿说说匹配的理由。

2)“牙刷宝宝找朋友”,进一步学习对应匹配。

——出示牙刷,请幼儿说说它的名称和用途。

——请幼儿找出牙刷宝宝的朋友,并说说理由。

3、游戏“我帮它们找朋友”。

1)引导幼儿观察各类物品,请幼儿逐一说说这些东西的名称、用途。

2)讨论:在这些物品中,谁和谁可以做朋友?为什么?

3)根据讨论的结果,请幼儿大胆地为相关的物品进行对应匹配,并知道一个物体可能匹配相应的一个或多个物体。

4、延伸活动:找找好朋友。

小班数学活动方案

十根宽度、高度为2.5厘米,长度从100厘米递减至10厘米,且等差为10厘米的红色木棒组成。

1.通过视觉辨别,感知长棒在长和短上的差异,培养辨别长短的视觉能力。

2.发展用视觉及肌肉感觉别人一度空间差异的能力。

1.教师介绍工作区域,取铺工作毯、工作卡,介绍今天的工作名称。

2.教师展示工作:

(1)教师从最短的一根长棒拿起,依次拿到工作毯上散放。

(2)从最长的一根开始,用右手食指、中指按左—上—右—下的顺序触摸,以左端对齐的方式将十根长棒排列成长棒形。

(3)拿出最短的一根进行错控。

(4)取出最长的一根和最短的一根,进行三段式教学。

(5)从最长的一根依次放回。

3.幼儿尝试工作。

4.工作结束,从哪拿得送回哪去。

1.自由造型。

2.哪一个不见了。

3.比一比。

4.与图片配对。

小班数学活动方案实施方案

活动目标:

1、学习直观比较两项物品大小的方法。

2、学习在两个大小不同的物体中辨别那个大、那个小,建立大和小的概念。

3、乐于参与活动,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犀牛、蜻蜓、大小兔子各一只、大小篮子各一个、大小物体若干份。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1、教师:秋天的森林里的景色这么美,有许多小动物也来玩了,正玩着的时候突然有动物在问:犀牛和蜻蜓到底谁大呀!

2、教师播放儿歌:大大的犀牛小眼睛,小小的蜻蜓大眼睛。提问:儿歌里面说了哪些动物?出示犀牛和蜻蜓图片让幼儿观察它们的特点!感知它们的大小。

3、教师出示大猫和小猫,告诉幼儿森林里来了两只猫,一只大,一只小。请幼儿说说,并指出大猫在哪里,小猫在哪里。

二、辨别大小。

1、教师:拿出一些物体分别是大、小,让幼儿说说哪个大,哪个小,让幼儿到区角找出一些比这物体大,比这物体小的物体出来。

2、教师:你们给这些积木分分家,大积木放在大篮子里,小积木放在小篮子里,(出示大小不同的两个篮子)。

三、请个别的幼儿尝试将手中的物体分别放在大小不同的篮子中。(引导幼儿分比放得是否合适)。

四、游戏小结:教师和幼儿一起检查孩子们的操作。

五、活动总结,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大大的?哪些是小小的?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