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传统文化书的心得体会(优质14篇)

时间:2023-12-14 20:59:29 作者:纸韵

心得体会是对自身经验的总结,可以提高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效率。在这里,小编为大家呈上了一些成功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传统文化史心得体会

传统文化是一种对过去与未来都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化,历史悠久,包含着文学、哲学、美术、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以及一系列习俗和信仰。在这个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里,传统文化正在慢慢消失,它的存活、发展和传承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关注和努力。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学习传统文化史中的心得和体会。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内涵、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都彰显着一种文明的独特性。我们应该从传统文化中学习、汲取营养、传承和发扬。例如,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更能深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提升人的文化素养。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基因,是血脉相连的,良好的传承不仅可以保留其原有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还可以使其适应时代变化而保持活力和生命力。

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道德和伦理价值在当今社会更加重要。这些价值观一方面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了解自己,从传统文化中获取启示,培养良好的品德,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导人们更加积极向上地面对生活,建设社会。例如,儒家思想强调的“仁爱利他、平衡和谐”的理念,可以帮助我们从工作生活中找到真正的意义和价值,让我们更好地与身边的人相处。

对于传统文化的发展,我们应该重视传承和发扬。传承需要重视的是传统文化的知识体系、技艺技能和习惯习俗,发扬则需要针对时代和社会,让传统文化更好地发挥其价值。例如,苏州的园林建筑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当代苏州在传统园林的基础上,发展了“生态园林”的理念,提倡保护环境、生态旅游等新兴业态。

第五段:总结。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文化的精髓,其思想、文化和价值一直都是我们学习和建设的重点领域。学习传统文化史,我们可以了解到传统文化所具有的艺术内涵、文化特点和历史价值,更能够启迪我们的思想,推动我们更好的参与到当代文化建设中来。通过更好地承传和发扬传统文化,我们可以继承发掘历史的财富,创造出我们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使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时代洪流中闪耀出不灭的光辉。

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中华传统文化包罗十分广泛,内涵极其丰富学习,特别是蕴含了丰富传统哲学,那些简短精悍的名言警句是古代闲人的人生智慧总结,这些有助于我们走好人生的路途,有助提高个人思想道德修养。例如老子和孔子做人的道理与为人处事的原则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思考空间。同时我回过头去看自己走过来的脚步,自己的幼稚可笑的思想。每每读到那些话又联想到自己的过去,心便有戚戚然,想想自己的思想与行为,更是唏嘘不已。自己原来一直错得那么的厉害。像我们大多数人每天追逐个性潮流,沉迷电脑网络,缺少思考,缺少生活考验,碌碌无为的一群人才真正是不会做人!以自我为中心,对社会,对学校,对他人稍有不满就大呼天理何在!

古人没有现代人的忙碌节奏,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人生思考未来思考那些我们现在可能觉得是疯子似的问题,他们之所以睿智,是因为他们比我们更用心的去观察了这个社会,我们被更多世俗的东西蒙住了眼睛,我们被局限到了一个自己的小世界里,我们无法认识更广阔的天地。假如我们思考问题只从自己出发,那么看到的都是很短期,肤浅的利益。那么为社会为他人牺牲更是无从说起。但是,如果把我们置于一个群体中,置身与我们大社会,我们就不会过多的注重自我的感受和个人的得失了。

因为我们的无知,所以我们必须要学习前人的知识与智慧。那么我们学习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让我的心开朗了许多,就像突然遇见了太阳。能够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道德修养,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儒家学问里有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要想成才,那么首要的是修身—————修身养性!读书可以修身,但是读些怎样的书?怎样才算修身养性呢?对于这个问题,我自己懂的也不很多。但是学习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首先要把人做好了,才有资格谈能力。一个品德低下的人即使学富五车也是徒劳。这样的人于社会于他人也将是无所益处的。我们必须不断学习,以一颗真诚虔诚谦虚的心努力学习好我们炎黄子孙的文化精华,丰富自己,充实自己。将信息化为知识最终成为自己的智慧!我的心里渐渐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方向,我知道自己以后应该怎么更好地去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更好地位教育教学服务。

特别喜欢《易经》中的那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经常用这句话去勉励自己,交给我们怎样去做一个人,做好一个强者、智者。我经常在想如果一个人能做到这两句就会是一个圣人,又想起温总理在上任时说的那两句话来勉励自己:“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摸索”。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那么精深的文化随便精研点就受用终生了。

现代的人多是浮躁的,甚至是一些研究古典文化的人也是如此,多想所有的人都去真的专心的去学习一些传统文化,让旷久的时间静默的历史浩瀚无声的文化来安静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更好的去珍惜生命,感受生命。

不敢说自己是个有智之人,但至少在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后,我知道一个要有着豁达心胸才可以宁静平和的心态去对待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淡泊名利,去掉尘世的浮华与虚无,我要寻找我的快乐的精神家园。只要肯于学习,勤思考,相信,总有一天可以达到我想要的的境界。

《大学》总结了人一生实现远大理想抱负的模式,这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放在第一位,作为人生的第一大学问。“修身”就是我们所讲的“做人”。一个人只有先学会了做人,然后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进而才有能力云治理一个国家,达到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如果一个人没有学会做人,连自己的事,自己家庭的事都管不好,那么,他就没有资格去做官,去治理国家,否则,将会给他人,给社会造成损害。所以说,一个人如果不知道怎样做人,不管他学富五车,有亿万财富,他的人生最终都是失败的人生。正如古人所说的“官品即人品,做官先做人”。反过来讲,那些懂得做人,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的人,则永远被怀念,被学习。所以,古人说:“才智,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师也。”大雁南飞就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互相协作,互相鼓励、直至实现共赢的过程。它们总是喜欢排成“人”字飞行,在这种结构中,每只大雁翅膀的扇动都会给紧随其后的同伴增添一股向上的力量,支持它们顺利完成长途旅行。

有人这样总结说:“一个团队的生命力,不是技术,不是人才,不是资金,而是共同的信念和团结一致的步调。要做像白求恩一样的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我们都是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这个集体中来的。这是一种缘分,更是一种机遇,一种在履行管理职责中实现个人价值的`机遇。而集体是我们每个人施展才能和抱负的舞台,是走向成功的载体,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不断增强工作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就能自觉地把个人融入集体这个大家庭里,与之同喜同乐,无私奉献,贡献出自己全部的力量。

身体力行去实践,按照日常对自己的反思以及改正计划,要毫不迟疑地付诸于行动,把自己对做人的点滴领悟,迅速运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在运用中学习,在实践中体会,相信一定会有明显的收获。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人生最大的失败是自大;人生最大的无知是欺骗;人生最大的悲哀是嫉妒;人生最大的错误是自弃;人生最大的法宝是精进;人生最大的罪过是自欺欺人。

希望我们都能成为高尚的人,团结携手建设我们的美好明天。

怀着恭敬的心,我读了一遍《大学》,合上书,闭上眼,我想起自己这三十年的经历,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也想到我教的那些学生,想起书上说的古人的学习教育,同时也想到了当今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每个人刚出生的时候是无所谓善恶、愚智的,经过家庭的影响,学校的教育和社会的熏陶,变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人。自从白话文运动后,这种读四书五经的教育已经消失八九十年了,,几十年的国人没有机会读到这种教人修身齐家的书,一个人不修德,不会做人,即使有了学问也不会有多大的贡献。虽然有人能得到好的家教,具备良好的美德,那毕竟是少数,全社会的学龄儿童的德育大部分还要靠学校靠老师来完成的,我作为一个教师,一定要教会孩子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做一个合格的人,一个心理健康,品德高尚的人。

《大学》作为传承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经典四书五经里面篇幅最短的一书,仅约略读上一读,已经给我如此大的震撼,让我有一种重生的感觉,我的文化生命才刚刚开始,我这些年来的成长只是身体的成长,心灵还牌萌芽的程度。读《大学》让我感觉自己站在了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殿堂的门口,里面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精华所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从今以后,我愿意和我的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各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从我们流入炎黄子孙的血液的时候,我们就肩负了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使命,我们无时无刻不受着传统文化的熏陶,从牙牙学语时期,说出一句完整的家乡方言;从学习握筷时期,独立夹起一块菜肴;从学习诗词时期,能背诵一篇完整的诗词。我们无时无刻都在用我们的行为告诉着大家,我们在传承着我们的文化。但是随着我们的成长和科技的日益发展,我们接触到越多的外来文化,当初学习了十八般武艺的孩子们如今却都丢掉了自己的爱好与特长,乐器早已蒙上灰尘,弹不了一曲髙山流水,身体也早已僵硬,舞不动一曲惊鸿舞。他们转身一变成为了低头族,刷着抖音,玩着游戏。七夕节火不过情人节,大家只知道送玫瑰以表情义,却不知道送梳子更寓意白头偕老,端午节被韩国申遗成功,茶文化起源于中国但日本茶更闻名于世界……作为一名热爱传统文化的大学生,我选择了薪火相传实践队,我想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来守护我们的传统文化。

在这次寒假实践活动中很荣幸我被选为队长,想要出色完成任务的我顿时感到压力很大,每一次会议前认真做好功课,统筹安排队内分工是我应尽的职责。为了更好的安排任务,我将我们的队伍分成了三个组:秘书组、宣传组、组织组,每一组都有相应的任务。我本以为只要做好分工就可以了,但渐渐我发现很多工作看似简单但是安排起来会有很多细枝末节的事情顾及不到致使我手忙脚乱。其中,设计调查问卷环节让我记忆犹新,队员们的奇思妙想、思维方式的不同,让我一刹那众口难调,最终经过一周的激烈讨论,队员们共同制成了一份令人满意的调查问卷。接下来就是发放问卷了,看似简单的步骤在实际操作中让我顿觉掉以轻心,天气寒冷、遭遇拒绝、心态急躁,这一道道关卡时刻提醒我们实践的`意义在于持之以恒、在于坚定信念。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努力着,即使偶然遭遇拒绝也能微笑着回应;我们欣喜着,看着队员们接连完成任务,心中蜜糖般的喜悦。

著名作家北岛曾经说过,“不懂得传统的人正如没有地图的旅行者,不可能远行。”,当下,处于时代节点的我们回望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璀璨文明,更应该弘扬我们的文化自信,让传统文化的精髓深入到我们的血脉和呼吸中。泱泱大国,赫赫华夏,我们不仅有傲人的传统文化,还有日益发展的科技创新,这次实践活动让我意识到,如今的科技发展与传统文化并非一对反义词,当我们在发展道路上用科技这把利剑披荆斩棘时,也别忘了传统文化地引领驱动。我们都应该明白,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可和发展,是一个民族团结的根本、自信的来源,提升传统文化地传承意识,是一项持久且深入的任务。

中华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的,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他包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自己的理论体系,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到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再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党在坚持根本理论阵地的同时,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继承,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通过学习《弟子规》、《道德经》等中华传统文化,感想、体会颇深。

一是认识上的转变。在以前的学习和工作中从没有真正接触过国学方面的知识,只知道是儒家学问,还有些封建思想意识,认为学这些也没有多大的用处。然而,通过这段时间对《道德经》和《弟子规》的学习,认识有了新的转变。我认为,国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绵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作为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

学国学是当今很热门的一个词儿,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正视。其概念广泛、内涵丰富、分类多样,把我们祖辈们的经历、体验、方法以及感悟都融入在这些文字中,为我们后人所一一品读,并领悟其中的奥妙。他们把这些经典留给我们,自然是希望我们代代相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是学习的重要。人的一生是从学习开始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开篇即提出了以学习为乐事,反映了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一个人在生命的历程中,有很多不可知的部分,但是知识可以增长才干,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因此,我感到爱学习是一种快乐,想学习是一种幸福,求知若渴是一种喜悦。学习新知识,温习旧知识是一件让我们感觉愉悦的事情,学习能使我们提高素质、增长才干。所以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三是努力践行。“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是《弟子规》的总纲领,只要我们认真去学习、去思考、去感悟,就会明白其中的许多道理。在为人处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就有了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和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说话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就是指凡事说出去的话,首先要讲信用,不可以欺诈别人或者胡言乱语,话说得多,不如说得少,说话只要恰当,切题就行,不要花言巧语。尤其是我们面对学生,要为自己说过的话负责,所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言既出,行必果,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不可收回,不可反悔。对学生们提出的意见建议要认真研究解决,要敢于承担责任。

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包容万象、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涵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方面,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它根植于封建主义的土壤,经过五千年的锤炼,成为中华民族兴国安邦、炎黄子孙安身立命的文化根本,成为支撑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成为推动中华文化发扬广大、绵延不断、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漫漫中华五千年,悠悠历史数千载,中国传统文化在经历几次全盘否定和摒弃后,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洋文化泛滥、道德标准阙失、心浮气躁、功利化趋势日益严重的今天,依然独树一帜、熠熠生辉。

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在这个物欲横飞的世界里,或许你的那颗心早已和我一样的浮躁、不安!而曾经的那份安然、恬静已渐渐地丢失,在现实面前丧失了自我!但我是一名幸运儿,在我的大学生活中遇到了"小传",并让我重新找回了那颗最真的心、最初的自我!

"小传"是我们学院"中国传统文化弘扬基地"协会的简称。遇到"小传"是在我大一快结束的时候,那时看到老师和学姐学长们在校园里做宣传!"小传"的宗旨是: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为和谐社会的创建注入一份力量!从此,我便爱上了这个协会!

在老师们的指导下,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小传"的每一位成员都要从《弟子规》做起!每天早上晨读一遍,利用课余时间看有关的视频资料。当我读到《弟子规》中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时,让我倍感深触。想想以前在家里,父母叫我做点事情,可我总是爱拖延,甚至为此跟父母发生争吵,顶撞父母。就连最基本的中华传统美德——孝顺父母,都没有做到!真的感到很惭愧!当我读到:"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昔此时",我深深体会到了我们的时间十分有限的,它可能会在你聊qq的时候,偷偷地从键盘上溜走了;也可能在你看电视剧的时候,乘机从遥控器上溜走了……今后,我要多利用这些时间去学习传统文化和阅读书籍!

《弟子规》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实在是太多了,它就像是我的一面镜子,使我看到了我生活中的缺点,也使我慢慢地按照《弟子规》去改正这些缺点。

在"小传"期间,老师还组织我们去秋浦书院做义工。每次我走进书院,都觉得身心格外的和谐,那份突如其来的安静,才发现是我内心一直所追寻的!在做义工期间,除了打扫卫生外,更多的是在书院里进行参学,让我们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修身养性!参学的课程有:论语读书会,管仲班,茶艺,古琴等!而让我最感兴趣的是——古琴!老师不仅教我们弹琴和讲有关的知识,还和我们分享他自身的经历。让我知道了:要想弹好古琴,离不开丰富的人生阅历!古琴——可以让自己的性格变得沉稳,心态变得平和。在你心情烦躁时,听琴一曲,可以排解郁结于心的烦闷与忧愁,并沉醉于古琴那独有的端庄幽雅的意境之美。学习古琴不仅丰富了我的文化内涵,缓解了压力,还提升了自己的修养和气质。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瑰宝,要传承,要发扬;但它更需要我们去接受,去实践,去体悟。学古不泥古,我们要将传统文化结合时代精神,融入到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去;以传统文化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用传统文化宽抚我们的内心,让传统文化促进社会的和谐!

传统文化心得体会篇“来者落地生根,去者落叶归根”。对一个人而言,根是对生命的依恋和敬畏;对一个民族而言,根是对文化力量的借喻和对文化品格的自我认同。而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文化有着五千年的积淀,他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经历的奋斗历程,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贯穿着中华民族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家园。

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上好传统文化教育课,讲好中国故事,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更是我们思政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理解的传统文化教育包括对文化的弘扬和传承。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让学生在亘古流传的名言中了解文化的精华;在荡气回肠的诗句中感受文化的精神;在丰富多彩的形式中体验文化的特点。

在我的文化课堂中,会让学生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中体会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培养他们的民族凝聚力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通过介绍我们传统文化丰富的形式,带领学生在书法、绘画、戏曲、诗词……中体会“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特点;在学生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中,培养学生鉴赏传统文化的能力,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传统文化的教育不仅要做到对文化的弘扬,更要做到对文化的传承。例如:我们不仅要用“黄香温席”“卧冰求鲤”的典故让学生明白孝亲敬长的美德,更要引用当代学生熟知的孝心少年事迹让他们体会对美德的传承,教导学生用实际行动践行我们的美德,从而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能力,将文化的精髓注入他们的肌体。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在“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中体会古人依法治天下的决心,也要让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中领会当今社会法治建设的重要性,这就是对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我们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让学生明白“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道理,要让学生学习“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

作为一名思政教师,我要始终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带入课堂,将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和文化自信注入学生的内心,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者、传播者和建设者。引领学生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围绕着“和”这个核心,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人际和谐的五伦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以及“仁、义、礼、智、信”的做人行为准则。另外就是对“孝”的理解,引申开来说,对家庭里的父母亲,为人子(女)一定要尽孝道,对国家的法律法规、单位的规章制度要尽忠,对自己的工作岗位要尽责尽能。说实话,到学习之前,虽然心中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认同,但是自认为自身做得还不错,经过两次学习,才逐步领会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我们每个人的教育意义有多大,传统文化,尤其是《弟子规》的内容能够指导我们的言行举止、衣食住行,帮我们养成良好习惯,成为一个有素质有涵养的中国人。

国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绵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作为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在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人们急功近利,道德和良心的缺失在年轻一代中尤为突出,所以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发扬传统美德,让仁爱、孝悌重回到我们心中,让忠诚、守信应用于工作和生活中,使我们的社会安定和谐,国家兴旺发达。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是《弟子规》的总纲领,只要我们认真去学习、去思考、去感悟,就会明白其中的许多道理。在为人处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就有了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和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说话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就是指凡事说出去的话,首先要讲信用,不可以欺诈别人或者胡言乱语,话说得多,不如说得少,说话只要恰当,切题就行,不要花言巧语。尤其是作为职场中的我们。

做人要懂得感恩。对一个人而言,应该报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弟子规》第一章就是《入则孝》感恩之心体现在一个“孝”字上,“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想一想这些都是我们做儿女的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却有很多没有做到:经常会把工作中的不良情绪带回家,面对父母的唠叨,觉得很烦;有时对父母的牢骚,不能很好的给予劝慰,置之不理……想想自己平日对父母的关心太少了。

从校园已经走出来一段日子了,刚开始的时候,总是怀念象牙塔里的单纯的美好,怀念坐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的那种如沐春风的感受,怀念着以前的一切,总是不想告诉自己要向前看,总是把自己蒙蔽在过去的生活中,不去想迎接新的生活;总是抱怨周边的环境太过复杂,抱怨这个社会是多么的世俗,忘了继续追寻生活的美好。生活在回忆里,痛苦在现实中。在不遇到问题的时候,充满自信的对待一切,而在遇到真正挑战的时候,既没有小隐于野的气魄,更没有大隐于市的心境,也只不过是俗人一个。所以非常感谢领导们在我彷徨的时候给了我机会参加传统文化的学习,提醒自己应该如何继续以后的人生。

文档为doc格式。

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今日是正月十五,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又到了。每当这个时候,我就想起了看烟花。

呵!看烟花的人人山人海,大家都在谈论,想象着漂亮的烟花。仰首望天,希望着黑夜中消失光点。“嗖”一声火苗冲天的汽笛,打破了刚刚的话语,火苗像彗星一样,拖着金色的小尾巴,投进了黑夜的怀抱。“轰”火苗驶出齐天大圣的“七十二变”,瞬间在空中开放了漂亮的笑容。嘿!瞧,一个光荣夺目的花中皇后——大牡丹闪亮登场!颜色多得数不胜数:赤、橙、黄、绿、青、蓝、紫,比朝霞云朵还要丰富,硕大无比。它那高雅素洁的舞姿令观众们赞不绝口,我也情不自禁地大叫,接着,那牡丹那牡丹分散成了闪耀着的小星星在空中摇摇欲坠,这个牡丹还没有谢幕,哪个紫色兰花又接踵而至。烟花们一个又一个地粉装登场,他们那美丽的舞姿令我们眼花缭乱,连连叫好。

不过最出众的还是“流星雨”,只见火苗一飞冲天,顷刻间在空中炸开,声音如雷贯耳,炸开的流星拖着瘦长的`尾巴四散奔逃,又飘飘然燃地落了下来,拖去了小尾巴,瞧!尾巴们成了才绽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随后升腾起一缕白烟,宛如春风袅袅,我的思绪飞到了“碧绿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柳树群中。夜空像是一条包罗万象的锦缎,绣上了一个又一个五光十色的花卉,绚丽多彩,令大家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烟花晚会完毕了,我仍沉醉在光荣闪烁之中,我真佩服烟花,他们一个个冲上云霄,霎时粉身碎骨,虽生命短暂,但他们为了大家,做出了流光异彩的光亮形象,这是多么可敬可赞的“烟花”精神啊!

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屹立在这片东土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一个民族屹今至久,它的精魂何在?是的,中华民族的精魂就在于这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上。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它屹立在世界上的资本,一个民族的历史,可以说决定了这个民族的文化。也可以说,历史与传统文化是完全成正比的,这也就是那些新立的国家,争着抢着要学习我们传统的原因之一。只有一个国家有了普及的传统文化,他的历史才会悠久,才会屹立不倒,才会传承百年、千年、甚至上万年。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最近有一种这样的现象: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更多的国家,争相在国内创建孔子学院,发展中国的文学文化思想,发展中国的经典传统文化。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这本古老的经典,再一次被人们从纷繁的历史中捧出来细细品读,成为新时代的经典。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传统文化的魅力是多么广大。距今几千年,依然是世界的瑰宝,是世界宝贵的传统文化,我们可以说历史成就了传统,成就了文化。虽然历史并不一定全是对的,并不一定具有绝对的可鉴性,但我们必须承认它的弊大于利,我们不妨把它的谬论当做反面教材,引以为戒。而它的精髓需要我们去传承,使其脉脉相传。

当然,在这个多元化的世界,历史不可避免地被曲解,有些人理解不了它的本质,也缺乏尊重历史的敬畏之心。例如近年风靡全球的网络游戏——王者荣耀,里面有不少的角色是历史人物,但又不是历史原本的样貌,最为典型的是这款手游中的特定角色“李白”,从诗人变成了一名刺客,放荡不羁,完全脱离了历史原型。还有另一个历史人物“荆轲”,在王者荣耀里设定的角色为女性,而真正历史中荆轲是一名男刺客。还有不少运营商为了牟取暴利,随意翻改历史,导致很多沉迷于其中的中小学生,把这段翻改历史当作事实。这样的历史我们要有何用?但真的是历史文化本身的错误吗?不,不是的,历史文化渗透在我们身边,积淀在我们的血脉之中。真正错的不过是我们自己本身罢了,我们对传统文化历史的理解和认知不够透彻,甚至没有想过要尊重这段历史,传承这段文化。

其次,历史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并不是浅显的,它是复杂的,无可预知的。不少强盛的国家对中国政治方面的历史感到轻蔑与不屑。是啊,回顾历史,除了光鲜的文化传统,剩下的,是一个遍身伤疤,面目全非的中国。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我国就与各方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被迫割让土地。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开始了惨无人道的烧杀肆掠。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事件,更是令人触目惊心,难以忘怀。历史,也许并不是表面上传承的耀眼文化,更多的是它屹立在世界上的风霜雨雪。

有人说,历史与文化相当于一个角,在同一顶点出发,却从两个不同的方向无限延长。永远不可能相交,也不可能会有联系。但我认为,这并不是必然的,一段历史的沧桑,难道不能托举出这段文化的非凡吗?所以说,历史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可能不容易贯通,但他们之间的关系却是千丝万缕。

最后,我们也必须承认,传播历史,交流历史无疑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驱动力。中国古代史学著作浩如烟海,体现了一种历史的反思。这些思考,凝聚了先人的智慧,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正是我们需要交流传承的。如《阿房宫赋》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其覆灭,总结了秦朝统治者因为骄奢腐化不恤民意的历史教训,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勿使后人而复衰后人的警告。苏洵的《六国论》,认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而不善,弊在赂秦”,并借古讽今“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欧阳修借五代后唐庄宗先盛后衰,先成后败的历史事实,扼要提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论断,精辟透彻,发人深省。这些文章,无不体现了古代历史学家朴素的历史唯物观,他们借古讽今,警示后代:应以史为鉴,君明臣贤、教化清明才能受百姓拥戴,绵延历史。

历史,是不可逆转的,却是无比重要的;文化是非同凡响的,却是由历史的洗礼,铸造而成的。历史与传统文化,与一个民族的兴亡是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想要献身国家,就必须先传承和发扬这个国家的传统文化,铭记,这段悠久的历史。作为新时代的少年,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我们要回望历史,普及传统文化,为日后建设祖国打下坚实的基础,让祖国的明天更加昌盛,更加伟大!学校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篇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以前只是知道一个大概,通过这次的延津之行,我对中国传统文化又有了新的认识,更深的认知。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包容万象、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涵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方面。它根植于封建主义的土壤,经过五千年的锤炼,成为中华民族兴国安邦、炎黄子孙安身立命的文化根本,成为支撑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成为推动中华文化发扬广大、绵延不断、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漫漫中华五千年,悠悠历史数千载,中国传统文化在经历几次全盘否定和摒弃后浴火重生。洋文化泛滥、道德标准缺失、心浮气躁、功利化趋势日益严重的今天,依然独树一帜、熠熠生辉。

初步接触中国传统文化时,黯然失笑、心生不屑,觉得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花精力去学习几千年的封建文化“古董”,耗时费力,跟不上时代潮流,是重蹈封建思想覆辙。通过学习渐渐的自己也被传统文化潜移默化了。当枯燥的文字,拗口的语句,慢慢为自己所接受;为人原则,处世之道为自己所认可。直叹自己才疏学浅,只了解传统文化的冰山一角。古人有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如果我们能够潜心专修传统文化的一小部分,那么我们心中的那份不安与焦虑将会烟消云散;我们的心胸会开阔许多;我们的心境会开朗许多;我们的心灵也会纯净许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字放在首位,“孝”字,上为“老”,下为“子”,老人和孩子在一起才有“孝”,同时也意味着“老人”要永远在“孩子”之上才能称之为“孝”,中国人讲“以孝为先”,便可知国人对“孝”的重视,主要强调对父母,长辈的“孝”,强调长幼有序,自古便有“董永卖身葬父”的传说,还有“孔融让梨”的故事,虽然强调的是礼貌的重要性,但是我们也不难看出少年的孔融便知“长幼有序”可见“孝”在古代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孝”不仅仅在古代,即便是在当代物欲横流,充满钢筋水泥管的社会也同样被看得很重要。

中国传统文化承载着数千年先人的宝贵经验和智慧,一个民族要强大,首先文化要强大。我们没有理由不学习它,不传承它,不发扬它!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瑰宝,要传承,要发扬;但它更需要我们去接受,去实践,去体悟。学古不泥古,我们要将传统文化结合时代精神,融入到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去;以传统文化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用传统文化宽抚我们的内心,让传统文化促进社会的和谐。只有与时代结合,运用到生活中去,传统文化才是活的,才能在世界文化之林立于不败之地。我相信五千年祖辈的智慧会在日益强大的中国和富有创造力的中华儿女的传承和发扬下,在世界文化之巅闪烁出属于中华民族的智慧之光;让世界见证中国传统文化的神奇与博厚!

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在纪念孔子诞辰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会上发表讲话时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而作为国家最髙领导人亲自参加孔子诞辰纪念活动并发表重要讲话,不仅表明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髙度尊重和认同,也凸现出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创建具有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和人文精神,拓展国家治理现代化路径的重大命题。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能够依靠否定、割断自身的文化传统,而照搬外来理论走向复兴。任何一种思想理论,如果不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相结合,也不可能在民众中间扎下根来;沟通思想理论与人民群众的心灵,传统文化是极其重要的桥梁。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后,恰恰是因为融入了中国元素、变换了中国面孔,才被广泛接受和认同,从而得以有效地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生长于中国这片沃土,必然要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加以吸纳、继承和发展,从而被赋予鲜明的中国魅力、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脱离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不可能枝繁叶茂、保持强大的生命力。

我们党历来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理论和实践的推动作用。毛泽东很善于运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结合实际深入浅出地阐释道理、揭示规律。年月,他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谈到党的学习任务193810时指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该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孔子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孙中山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毛泽东将这两个伟大人物联系在一起,从某种程度上表达了他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认识和理解。在他看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是过时的东西,它是跨时代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一个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理论。正是基于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新认识,毛泽东才要求中国共产党人要做从孔夫子到孙中山的总结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地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进步意义的成分科学地加以阐发,使当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得益彰、相映成辉。比如,“实事求是''语出《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吸纳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致知力行、学以致用、格物致知、即物穷理、贵在力行、循名责实、重效致用、实干兴邦”等思想,并赋予了它崭新的科学内涵和时代特征。再比如,《管子》中,即有“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的记述。我们党确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将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髙兴不高兴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的根本尺度,同样是对“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天地万物,唯人为贵”、“夫为国者,以富民为本”等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又比如,和谐思想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理念。在“万物一体”本体论基础上,和谐被视为世界万物的最高伦理,是处理人天、人际、身心等关系的理想范式。和谐社会作为一种生存向往、一种文明形态,自古就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梦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思想境界,也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因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它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和文化渊源,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的重要纽带。

价值观多元化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如果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和合性大于差异性,多种价值观的存在就会彰显社会的开放与活力。如果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和合性小于差异性,就会引起韦伯所说的“价值的争斗”。当代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使主导价值观中的部分内容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使主导价值观与我国目前存在的其他价值观之间的差异性大于和合性,从而引发了价值观之间的冲突。为此,吸纳各种文化视角和价值立场,重构主导价值观,构建“一主多元”格局,是当代中国社会多元价值观发展的必然走向。

“博爱”作为最基本的价值资源,充分展现我国主导价值观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今天,在全球化历史语境中,我们寻求文化多样化发展、谋求不同文化之间求同存异、和谐共处的同时,也应注意到一个社会的和谐进步与稳定发展,除了需建立多元化的文化对话机制之外,还需建构一种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仁爱”、“自然”的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就在于这些思想既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反映了人们的普遍愿望及基本诉求。中国传统文化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特别注重道德修养。其中心环节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修身的必然结果。修身是立身之道,也是立国之道,主张通过自身的修养和学习,成为髙尚的人,有理想的人,其最高目标和终极价值是实现人与群体,个体与社会的统一及协调发展。孔子的儒家学说,确定以“仁”为核心,以“义”为价值准绳,以“礼”行为规范的道德模式,把个人的道德修养和价值实现定位在对他人、对群体、对社会的关爱和奉献上。这一传统的积极意义在于造就了无数个像范仲淹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仁人志士,对中华民族的历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这些优秀道德规范在建设和谐文化过程中,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基因。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也是事关各国人民幸福安康的两大问题。世界各国人民都希望生活在祥和的氛围之中,期盼战争、暴力远离人类。世界各国人民也都希望生活在安康的环境之中,期盼饥饿、贫困远离人类。然而,现实世界并不像人们希望的那么美好,局部战争依然此起彼伏,贫困饥饿依然广泛发生,连绵战火、极度贫困依然在威胁着众多人们的生命和生存,特别是许多妇女儿童依然在战争和贫困的阴影下苦苦挣扎。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努力,一起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只有这样,和平才有希望,发展才有希望。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需要多管齐下、多方共济,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从思想上确立和平发展的理念。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爱好和平在儒家思想中也有很深的渊源。中国人自古就推崇“协和万邦”、"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远亲不如近邻”、“亲望亲好,邻望邻好”、“国虽大,好战必亡"等和平思想。爱好和平的思想深深嵌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今天依然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理念。

当今世界,人类文明无论在物质还是精神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特别是物质的极大丰富是古代世界完全不能想象的。同时,当代人类也面临着许多突出的难题,比如,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物欲追求奢华无度,个人主义恶性膨胀,社会诚信不断消减,伦理道德毎况愈下,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等等。要解决这些难题,不仅需要运用人类今天发现和发展的智慧和力量,而且需要运用人类历史上积累和储存的智慧和力量。

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比如,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关于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关于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思想,关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关于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关于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的思想,关于集思广益、博施众利、群策群力的思想,关于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的思想,关于以诚待人、讲信修睦的思想,关于清廉从政、勤勉奉公的思想,关于俭约自守、力戒奢华的思想,关于中和、泰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相处的思想,关于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居安思危的思想,等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总之,在世纪的今天,几千年来人类积累的一切理性知识和实21践知识依然是人类创造性前进的重要基础。只有不断发掘和利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和丰富知识,我们才能更好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才能更好开创人类社会的未来。

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在两天的学习中华传统文化过程中,使我受益良多,也有一些感想体会。首先家和万事兴,富而不乐,贵而不安。人生最难的不是奋斗,而是抉择。这些都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判断力、智慧以及不断的学习,所以人要时时地停下脚步来思考,方向是不是正确,不能在“忙、盲、茫”中度过。在我们的人生中,处处都充满了抉择,从择食、择言、择业、择偶、择友等各方面,都需要我们要有判断力,要有智慧,而这些都归于我们是否学明白了,不能因为我们自己退却的心,消极的心,坏习气而打败自己,福田靠心耕,量大才能福大,大舍才会有大得。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道德。五伦八德:夫义妇德、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仁臣忠、朋友有信。而其中,百善孝为首,我们就应该以身作则,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养父母之慧。

人生当中有很多挑战,改坏习惯的过程是不断上进的,但不是直线上升,而是总会有很多波折的曲线上升。另外“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句话很有道理,当我们遇到了挫折或困难,要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要总是怪别人,怨天尤人。在我们平常处事行事的过程中,别人对不对不是最重要的,首先要看看自己做的是否正确。“各自择,天心地宁;各相择,天翻地覆”,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少说抱怨的话,多说宽容的话;少说讽刺的话,多说真诚的话;少说命令的话,多说尊重的话;少说批评的话多说鼓励的话。家里的每个人,都做好了,那这个家自然兴盛,自然和谐。

其次百善孝为先,什么是孝?如何行孝有父母去奉养,有亲爹、亲娘可以叫,是一种人生的幸福,不能做“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后悔事。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故天经地义乃为孝。并且我们中国人的孝并非愚孝,舜的故事告诉我们孝敬父母,不能让父母难受,伤心,“大杖则走,小杖则受”的心灵才是对父母真正的孝顺。

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今之孝者,立身行道,而扬名于后世。

还有礼在人际关系中的运用“鞠躬”之礼,并非在于形式,而真正的是关乎行礼之人的内心是否恭谦,鞠躬之礼就是要告诉自己应该常处下,用来降服自己的傲慢之心。

有礼之人,礼可以成为他生命中的助力,而无礼的人,则是阻力。“礼者,敬而已矣”,有礼之人,为人真诚,可以得到长辈的帮助和提携,因为人际关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他笑,他就对你笑,你对他不友善,他也不会对你好,“而凡人之所以为人也,礼仪也”。

弟子规就是人生的交通规则,学弟子规的每一句,是学它每一句话后面的存心。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我更需要努力逐步改掉坏习气,培养好习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围绕着“和”这个核心,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人际和谐的五伦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以及“仁、义、礼、智、信”的做人行为准则。另外就是对“孝”的理解,引申开来说,对家庭里的父母亲,为人子(女)一定要尽孝道,对国家的法律法规、单位的规章制度要尽忠,对自己的工作岗位要尽责尽能。说实话,到学习之前,虽然心中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认同,但是自认为自身做得还不错,经过两次学习,才逐步领会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我们每个人的教育意义有多大,传统文化,尤其是《弟子规》的内容能够指导我们的言行举止、衣食住行,帮我们养成良好习惯,成为一个有素质有涵养的中国人。

国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绵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作为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在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人们急功近利,道德和良心的缺失在年轻一代中尤为突出,所以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发扬传统美德,让仁爱、孝悌重回到我们心中,让忠诚、守信应用于工作和生活中,使我们的社会安定和谐,国家兴旺发达。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是《弟子规》的总纲领,只要我们认真去学习、去思考、去感悟,就会明白其中的许多道理。在为人处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就有了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和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说话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就是指凡事说出去的话,首先要讲信用,不可以欺诈别人或者胡言乱语,话说得多,不如说得少,说话只要恰当,切题就行,不要花言巧语。尤其是作为职场中的我们。

做人要懂得感恩。对一个人而言,应该报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弟子规》第一章就是《入则孝》感恩之心体现在一个“孝”字上,“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想一想这些都是我们做儿女的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却有很多没有做到:经常会把工作中的不良情绪带回家,面对父母的唠叨,觉得很烦;有时对父母的牢骚,不能很好的给予劝慰,置之不理想想自己平日对父母的关心太少了。

从校园已经走出来一段日子了,刚开始的时候,总是怀念象牙塔里的单纯的美好,怀念坐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的.那种如沐春风的感受,怀念着以前的一切,总是不想告诉自己要向前看,总是把自己蒙蔽在过去的生活中,不去想迎接新的生活;总是抱怨周边的环境太过复杂,抱怨这个社会是多么的世俗,忘了继续追寻生活的美好。生活在回忆里,痛苦在现实中。在不遇到问题的时候,充满自信的对待一切,而在遇到真正挑战的时候,既没有小隐于野的气魄,更没有大隐于市的心境,也只不过是俗人一个。所以非常感谢领导们在我彷徨的时候给了我机会参加传统文化的学习,提醒自己应该如何继续以后的人生。自从我自己学习传统文化以后,就越来越感觉到这条路越走越宽广,也希望有更多人受益。并介绍自己周围的朋友和一些素不相识的有缘人来到国学班学习,学习的道路还很漫长,希望大家都能够践行圣。

中国传统文化给后人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古籍,光辉灿烂的思想,绵亘不绝的历史,深邃玄奥的智慧。在这个被西方的风俗习惯及思潮日日侵扰的今天,在这个人人拜金的物欲横流的今天,在这个良心大大地被撕咬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于我,是一次很大的心灵震撼。

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管是对历史负责,还是对未来负责,都应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特色,是中国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积累,是中国文化保持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我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整理,从中吸取精髓,使之发扬光大。

我觉得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会让人受到很好的熏陶,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和四书五经等等,这些古人给后人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遗产,特别值得我们深入的学习和思考,那些文人墨客的为人之道也早已给我们以证实。人的道德必然与他的成功与否有着密切的关系,客观事实的规律是不能人为的改变它的运作。我们作为教师,教书育人的前提,就要让孩子先学会做人,然后再做事,万事德为先,一个人有了良好的品德,才会在学习和工作中得到大家的肯定和认可。因此,我觉得:现在的中小学幼儿园也应该把这些传统文化载入课程,不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学习,真正让下一代从中悟出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同时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育人者,承担着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光荣职责。教师的仪容、表情、举止、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都成为学生和社会的楷模。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为那会影响到学生。

通过学习,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我要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有价值的内容,用来把今天的工作做得更好,实现它的现代价值。又如,在我们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难免有不同的冲突,但是对任何事情,我们要有这样的心态,“退一步海阔天空。”也许事情就会是另一种结果,无论在家中还是在单位,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做到:各自责,天清地宁。各自从自己身上找到不足,那我们将生活在一片宽阔宁静的天空下,何乐而不为?因此,我将从已做起,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美德!

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

说起中国传统文化那可是数不胜数,而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这春节了。

春节是中国人民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是象征团结、兴盛,对将来寄予新的盼望的佳节,如何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进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很多还相传至今。其中有一个风俗习惯就是吃饺子。吃饺子之前固然要包饺子啊。我为了能吃上美味的饺子,便自己动上手。

想吃饺子就要包饺子,这饺子可不是很简单做的。包饺子之前首先要和面。我倒了一些面放在盆里,又拿碗倒了一些水放了进去。刚开头水倒少了,揉出来的面拿起来向下掉面渣。又加了点水之后,面又都粘在我手上。哎,水总是加的不适宜,光和面就这么难,等到吃上饺子要等到什么时候啊!又加了一点干的面粉,面终于弄好了。可是一听妈妈说面还要放半个小时,真等的我不耐烦了。面好了我等不及的冲到面旁边,拿出一小块面学着妈妈以前包饺子的动作把面揉成一个瘦长条。结果揉的一节粗一节细的还好揉了好长时间最终揉好了。我突然想:既然饺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流传了下来,饺子就肯定很美味,但是确定有肯定的制作难度。为了吃上美味的饺子努力!接下来开头把面切成小块,再连续擀皮。擀皮是最难的事了,也是重中之重。假如皮薄了饺子简单破,假如皮厚了饺子馅熟了皮没熟。我把一小块一小块的面按成了得意的小柿饼大小,便预备擀皮了。我一手拿着小饼,一手拿着擀面杖擀饺子皮。哎,像妈妈那样擀皮好难啊,我实在学不会最终我就像擀大饼一样擀了饺子皮。虽然方法笨拙但是效果还是不错。该包饺子了,妈妈给我做了我最爱吃的猪肉大葱馅。我拿起擀好的`皮在妈妈的旁边学着包饺子。包出一个饺子之后突然觉得包饺子不是那么困难。最终包好了开头煮了,我在锅的旁边盼着饺子煮熟。看着饺子在过的翻腾犹如一条条白色的鱼在欢快的嬉戏。饺子煮熟了!嘴里吃着饺子心里说不出的快乐。霎时,我觉得我离中国的传统文化也近了一步。

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

就像大江大河最后都会汇入海洋一样,各国文化的长河也必然会交错、冲击,然后流入海洋。而我们大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也正遭受着西方文化的冲击、挑战,只有我们每一位国民,誓死扞卫我们大中华民族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才能让中华民族在历史的竞争中不被淘汰。

从望闻问切到火药、指南针,我们大中华民族对世界作出了多少贡献,创造了多少奇迹?五千年文明为我们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去改变世界,创造未来。而这一代的年轻人们,却抛弃祖国崇洋媚外!

握紧刀枪,打一场文化的翻身战,我们中国一定会成为文化强国!

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

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优秀5篇】,供你选择借鉴。

中国有很多传统文化,比如,剪纸、品茶、春节、放鞭炮、舞狮子等,我最喜欢的传统文化就是过端午节了。

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人们都要吃粽子,有的地方还进行赛龙舟的活动。这天,奶奶买了很多粽子。我剥开用叶子做的粽子皮,里面是糯米和红枣,吃在嘴里软软的,黏黏的,甜甜的,非常好吃。我家还买了用五彩线编成的粽子和公鸡,挂到门上,听说这样可以避邪。

我想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呢?我上网寻找答案。原来,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是楚国的贵族,他为国尽忠,却遭奸臣毁谤陷害,被迫在五月初五这天含恨投江自尽。人们得知后,纷纷划船追赶拯救。大家争先恐后,就演变成后来的赛龙舟。为了保护屈原的尸体不被鱼吃掉,人们用竹筒装糯米饭投入江中,后来渐渐改为用粽子包裹,再用彩线缠绕,形成了粽子。人们对屈原如此敬仰,不仅是敬仰他的文学造诣,更敬仰他的忧国忧民、磊落坚贞、大义凛然的嵩高品质。

还有一些节日也是为了纪念古代的人物,比如,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晋文公的臣子介之推,七夕节是为了纪念牛郎织女。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我们要将它们发扬光大,传遍世界。

咱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渊远流长。

今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剪纸吧!

剪纸的内容包含着浓浓的生活气息。

鱼虫鸟兽、花草树木、亭桥风景这些人们熟悉而热爱的自然景物成了人们剪纸的花样。

每逢过年过节或是喜事临门,人们都要剪一些“福”字、“喜”字等老表示庆贺。

剪纸所刻画的形象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先来看看这张“仙女下凡”吧!四位仙女神态各异,舞姿翩翩,她们的手臂上缠绕着轻盈而柔滑的丝带,正随风轻轻摆动。

再看这张“松鼠摘葡萄”。

只见它摇着蓬松的大尾巴,小眼睛紧盯着紫莹莹的大葡萄,生怕被其他小动物给抢走了。

剪纸中还有有趣的民间故事呢!这幅剪纸讲的就是“老鼠娶亲”的故事。

瞧!小老鼠们抬着大花轿,新郎得意洋洋,大花猫在一旁羡慕得不得了。

原来,故事是这样的:鼠爸爸想给女儿找个好女婿。

鼠妈妈说太阳最棒,太阳说云最棒,云说风最棒,风说墙最棒,墙说老鼠最棒。

最好,小老鼠娶到了新娘。

初读了《朝花夕拾》不觉得像一本名着,反而觉的像是一个朋友在与你闲聊家常,原来这才是这本书的独特之处。

我正在读“无常”这一篇章是,也正好是全书的一半,“无常”与之前“五猖会”上的堂报,高照,高跷,抬阁,马头,等,一定是鲁迅爱看的,不然怎么会写的如此详细呢!从此看来鲁迅小时候一定也是很贪玩的,不过这里主要还是反映了鲁迅思想中恋乡的一面。

隐鼠也感到惋惜。更感觉阿长真坏,不仅踩死了可爱的隐鼠,还把罪名强加在了猫身上!使鲁迅错怪了猫!

从看了阿长与《山海经》开始,如今我不记恨她了。阿张虽然多嘴,礼节多,但是她爽直,淳朴,又能帮鲁迅买《山海经》,人品也是不错的。

《朝花夕拾》的内容简短却不缺乏经典,看来想读透这本书,还是得好好体会!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课程——《弟子规》,顿悟间,忽然怅然若释,一切的不解和疑惑都好像有了方向和答案,“人生难得顿悟之时啊!”,通过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体会、分享,我深入并充分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凝结的精华,感受到了先师孔子总结的《弟子规》中其包罗万象的为人之道、处事哲学、行为准则之魅力,恍然明白:这才是做人之根本啊!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多么经典、深刻而又质朴的内涵啊,纵观世界,哪个国家有我们这个民族积累了五千年的文明史,为后世留下了诸如《弟子规》这样的传统文化精髓瑰宝呢!但非常现实的客观问题是,一方面,我们有着宝贵的传统文化精神遗产,另一方面,国人却多数无从得知甚至是排斥误解,舍本逐末地在世俗名利场上竭泽而渔,一代又一代丢失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做人处事之根本,以致于社会上才有了如此之多的冷漠、无情、虚伪、失责甚至是道德沦丧,君不见,从“我爸是李刚”到“官员醉驾公车撞人事件”,从“复旦学子冷视黄山救命牺牲警察”到“云南中学宿舍再现学生自殴致亡事件”,我们几乎每天都可以在网络或新闻上看到一幕又一幕的令人惊叹之举,太多太多无法理喻、违背常规的事件一次次肆无忌惮的冲击着国人的道德神经,痛定思痛,从深层次剖析,这难道不正是一种道德行为准则和人生价值观的缺失吗!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幸得以有机会了解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弟子规》,探求到了人生最重要的精神支撑力量,才不枉对于生命旅程的价值,一份厚重的历史责任使命感顿时激情澎湃于心头,我们再也不能沉默了,身为华夏五千年文明继承的炎黄子孙,我们有责任,更有义务从自我做起,身体力行的学习和践行《弟子规》,同时带动身边更多的群体去逐步了解、学习、接受和行动起来。

“传承文明、继承祖训”,让我们慷慨立志: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践行优秀道德品行,共同开启一份“责任、使命、行动”的规划吧!

4月2日下午3点,我们一行五人乘坐单位的专车前往南京居美馨文化教育培训中心,一进培训中心的大门,只见门口有好几位老师躬身站着,又是鞠躬又是问好,我感到甚为惊讶和不习惯,觉得他们也许是出于礼貌而已。

签名、报道、找宿舍、领学习教材,均由辅导老师引领,我被分在第四组,辅导老师是来自镇江的尹小溪先生。瘦高个,1米80的个子,脸上的微笑没有停止过一刻,让我们倍感亲切。

我们这期学员班,共有来自全国14个省市的56家企业的160名学员。有企业老总,有企业中层干部,还有普通员工,有20来岁的刚参加工作的姑娘小伙也有白发苍苍的老同志。

由于是封闭培训,所有员工一律不许无故离开大门一步。我们宿舍四个人:淮安人陈宝国,哈尔滨人王云鹏,石家庄人王建斌和我。大家每天必须在六点起床洗漱,而我最懒,每天都是舍友呼了几遍仍然无动于衷,非要等到尹老师推门来呼我起床才起来。

早上,全体学员到教室齐颂《弟子规》和《孝经》,再去食堂用餐,用餐时需齐颂《感恩词》:感谢国家培养护佑,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感谢老师辛勤教导,感谢同仁关心帮助,感谢农夫辛勤劳作,感谢大众信任支持。听老师解释,该培训中心粮食均来自全国各地爱心人士热心赞助,所以请大家用餐必须择量而行,避免浪费,听老师这么一说,学员们均把碗中的米饭等吃的一干二净。

这几天,集中学习了台湾人蔡礼旭老师的《如何经营幸福人生》(录像)、台湾人李泳杉老师的《21世纪的健康饮食》(录像)、中央党校教授刘余莉老师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录像)、中心张晓东老师的《百善孝为先》等课程,还聆听了中心靳雅佳老师的用音乐感悟孝道的课程,老师边唱边讲解人生、社会与家庭,歌曲《父亲您辛苦了》、《母亲您辛苦了》、《丈夫你辛苦了》、《妻子你辛苦了》、《跪羊图》等无不催人泪下。海南省海口监狱的沈芝梅警官和南京德国独资的菲尼克斯公司李慕松总裁的精彩演讲,也赢得了学员们的阵阵掌声。

人生不外乎三情:亲情、爱情、友情。因为利益的鬼使神差,我们的友情变得有些刀光剑影了,我们的爱情变得有些呼天抢地了,我们的亲情变得有些捶胸顿足了。马克思说过资本主义社会是个赤裸裸的金钱社会,那我们现在的这个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唉,我无言以对。

十亿人民九亿赌,还有一亿在炒股。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要开张。外国有个加拿大,中国有个大家拿。这些民间的早些年的顺口溜,反映了什么?温家宝说现在一些人经商和做人都缺乏道德,大家为人处事一定要讲道德。

引申开来说,对家庭里的父母亲,你为人子一定要尽孝道,对国家的法律法规、单位的规章制度要尽忠,对自己的工作岗位要尽责尽能,和谐社会在我们的祖先2500年前的孔老夫子那里早就期望了,老夫子希望的社会:人们和睦相处,国家安定团结,社会是个大同的社会和谐的社会。

而如今,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家庭,怎么做?指望别人还是放下包袱自己从头开始,从当下开始,我们每个人自己心里有数啊!

学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能跟传统文化结缘,是我这辈子最大的福音,如果没有他,没有孔老夫子,没有学习弟子规,没有古圣先贤的教诲,我可能还在过着每天混日子的生活,每天除了上班下班,吃饭睡觉,跟朋友逛街,网上乱团购,没有上进心,没有思想,也没有羞耻心,怨恨父母,抱怨社会不公,抱怨朋友、领导、亲人对自己不够重视,抱怨别人小看我,抱怨自己的命没有别人的命好,还有最后发现我是一个如此不孝的子孙,但是在父母、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的眼里却是一个特别孝顺的孩子,深感惭愧,随着传统文化学习的渐渐深入后,发现自己曾做了一些大不孝的事情,却还在为自己的举动沾沾自喜。下面是学习后的一些体会若对大家有帮助,可以给大家分享。

第一次接触传统文化是2011年9月份成都出差的时候,当时的心情可以用“崩溃”两个字来形容,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当时觉得自己很无辜,很不幸,觉得都是别人对不起我。

因为当时要求出差的时间比较长,每周还要定时上课,出差太久害怕自己被取消考试资格,因此准备与公司协调一下能否安排别人出差,刚去客户公司的时候呢,没有说要出差,去了公司几天以后,领导找我们谈话说是需要出差一个月,时间是月底,我私下一想要是月底出差的话我可以去的,正逢暑假时期不需要上课我就答应说可以出差,但是大家都知道,并不是所有的事物都会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的。在公司上了2个月的班以后,大家都说这次出差还不知道能不能真的去,我也就没再去想这件事,又过了一个月,公司说下周要出差大家准备一下,这时已经快到了学校要开学的时间了,我心里一下子慌了,心想这可怎么办呢?加上心理一直有种害怕被取消考试资格的恐惧,每天都吃不下睡不好,就准备跟公司领导协商一下是否可以排其他人出差,我是否可以留在公司,在我心里觉得这样的调整是理所当然的啊,心里面想的全是自己的利益。

虽然也有一种感觉对不起公司、对不起领导的感觉,但还是以自己利益为主,这时就到处打电话,给自己公司项目经理打电话,给公司销售打电话,把自己说的好像很委屈似的,最后还发辞职邮件给领导,深怕公司领导不批准,想通过这种手段来达到不出差的目的,把大家和自己都弄得心神不宁,但最后的结果是客户领导不同意换人,必须出差,给客户领导气的恨不得揍我一顿。

最后没有办法,不得不去出差,但是出差的时候因为是带着一股怨气,怨恨的心理去的,去了成都后处挑毛病,说工作环境如何不好,大肆宣传说自己要被取消考试资格了,还说同事如何傻那么认真干活,纵容同事说他们公司补助待遇如何如何不好,感觉自己很聪明什么也可以不干,但这样真的可以很快乐么?答案是不快乐!虽然表面上不干活但心里很不踏实,很不安,因为每个人内心都会有个叫良心的东西。在你不经意间他就出来了,那种浮躁不安,心里焦急这是用语言形容不出来的。在成都所做的就是整天挑毛病,怨恨,抱怨、生气、愤怒、烦躁、厌恶完全丧失了一个正常人的思维,哪里还有人性。把周围的同事、领导整的很郁闷,也很无语。

就在这个时候呢,我的朋友给了一个大连公益论坛的视频连接,我特别感恩他,当时我以为是个电影的连接,不经意的也就打开看了一下,这个连接是义工胡斌老师所讲的“我是如何被13所学校所开除的”,不曾想到就是这样的一个连接竟然能改变我整个的人生价值观和一生的命运,但在当时是体会不到的。

大化,没有人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好人的时候,我被震撼了,因为我从来没有听到过这样的论坛。(不力行但学问,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问,任己见,昧理真;)。

由于出差期间呢,心里比较浮躁当时已经达到身心疲惫的状态了,而且心思根本就不在工作上了,于是我决定我要好好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因为我意识到不管以后在哪里工作、学习甚至生活,心态是最重要的,没有良好的心态任何事情都做不好,都会被处理的一团糟。

君子乐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

用人物需明求,倘不问即为偷;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等等。当时我也不知道弟子规是什么东西,因为之前根本就没有听过,老师也没有教过,有很多义工老师在学习后的忏悔阿,跟学习前有太多的差异,当时说实话边看边怀疑,我在想这个弟子规是个什么东西,他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事,能让这些大恶人,这些丧失道德伦理的人,这些罪犯们一下子变成一个善良、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愿意捐款,奉献爱心给大众?我也不太相信,这会是真的。后来的担心更可笑,我竟然怀疑他会不会是邪法之类的东西。

由于这种想法使我觉得越来越害怕,我觉得有些东西,如果分不清楚是对是错,方向错了陷进去是很可怕的事情,于是我拿起电话给我办主任打了过去,向他请教弟子规,跟她说明我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办主任听到我说弟子规,顿时很开心啊,她说晓红,传统文化当然很好啊,只是没有想到你这么早就能接触到他,办主任说话我是很相信的,为什么呢?因为她是一个每天充满幸福,开心快乐的人,同学们都很羡慕老师为什么身心会如此和谐,我们感受不到她的烦恼。

在课堂上呢,老师经常会给我们讲一些比如将本胜博士的试验:水结晶,说我们每个人都是有磁场的,如果能以感恩的心对待周边的人和事,那么你所感召来的人和事都会是和善的友好的,虽然我们没有可以阻止水的流向能力,但却会引导他们。

后来在老师的鼓励下,我决定继续学习,继续看公益论坛的视频,就这样看了一个星期后,晚上突然睡不着觉了,为什么呢?忏悔心出来了,我没想到仅仅7天的时间,就能生出忏悔心,不自觉的想起小时候外公外婆对我的爱,感觉很对不起他们,让他们操心了.不仅为我的爸爸、妈妈操心,更为我操心。至于家里的事情更是让外公外婆,爷爷奶奶操碎了心。

爸爸妈妈年轻时因为性格不合,经常吵架,后来实在因为一些家务事情,终于忍受不了对方,最后提出了离婚,当时他们提出离婚后我其实是蛮希望的,因为再也不用听他们吵架了,然后把我判给了妈妈,我当时因为年少不懂事,就很怨恨这个家,我发誓要远离家乡,渐渐的开始怨恨起父母,把这种罪过都归于钱的头上,所以就拼命的花钱,当时觉得你们不是喜欢钱么,那我就偏要花光,因为判给妈妈,所以我经常回去外婆的家里,外公更是担当起了一个父亲的职责,每次回家都是在外面车站等我,而我却特别厌恶他们等我,每次回家只要没进门,外公就会打电话给舅舅,小姨,二姨,我都会厌烦,觉得没有在爸爸妈妈的家里自由,因而抱怨自己的命为何会这么不好,非要生在这个家庭里面,在学校的时候每次同学们讨论自己的父母,我都会强忍住,表面上给人的感觉还很开心,但是到了晚上的时候,自己一个人蒙着被子偷偷的哭,还不敢哭出声音来。因为想以前完整的家,想爸爸妈妈。渴望能像从前一样三个人在一起,哪怕是吃一顿饭,习惯了爸爸妈妈贴心呵护,突然这个家不在了让我十分的痛心,我怨恨他们,怨他们抛弃我。

时间很快转眼间7年过去了,我从一个17岁的花季少女,变成了一个成年人,我以为。

离开家很开心,因为跟妈妈在北京,但每次跟爸爸通电话都会觉得对不起他,我在想要是爸爸再有一个孩子该多好,那样就可以安心的照顾妈妈一个人,但我又是幸运的,因为我的爸爸妈妈是伟大的,他们虽然没在一起,把身上所有的爱都给了我,虽然离家远了,在我的心里越来越想回到自己的家里。越来越想是否可以跟爸爸妈妈能吃一顿完整的饭,哪怕一顿也好。

爸爸妈妈怕我受到更大的伤害,都没有再找另一半,他们是无私的,我就想他们7年没有再找另一半,以后可不可以在一起,奶奶爷爷都已经80岁了,尽管妈妈曾说奶奶不疼我,只疼叔叔、伯伯家里的孩子。但在我心里老有一种感受就是,奶奶的家才是我真正的家,外婆对我再好也没有那种家的感觉,奶奶的家是我这一辈子的根,还有一个想法就是我一直有个完整家的渴望,不要使自己再这么流浪下去,再加上妈妈一直问我她这辈子死了后都没有家,她又不愿意找别的伴,一直跟我要一个家,我就想着给他俩撮合到一起,过程很痛苦,但在2011年正月的时候,妈妈终于因为心疼我,跟爸爸和好了。我真的很开心。我以为我做了一件大好事,还跟爸爸妈妈说,只要咱三个能够团结不要管别人是否反对,我觉得我说的很有道理,但我这种想法是大不孝啊。我只在乎了我自己的感受,强硬的把他们撮合到一起,虽然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很开心,但却忽略了外婆外公的感受,不顾他们的反对,我哪里能对得起他们,我应该理解他们才对,他们嘴上说以后我妈妈的生死他们不管了,因为那是他们的女儿,他们怎么能不心疼呢,而我只为了自己自私自利的想法,完全不顾老人家的想法。自己擅自作主。我对不起外公外婆,我忘记了他们每天牵挂我,每次回家外公都会推着小车在车站接我,每次离开家的时候,外公外婆都已不舍的千叮咛万嘱咐,让我在外面一定小心,好好照顾自己。不要害怕多干活,要勤快,不要懒惰,与人相处要和谐,不要占别人小便宜等等。

外公在我小时候就常讲范仲淹,讲一袋米的故事等等。我开始也很喜欢听,但外公每天能说5遍以上,而且对外公的一些行为也不理解,比如说在外公家是不可以看电视的,只有晚上可以看新闻联播,还有比如说吃米饭的时候,不能剩下一粒米,还有早上不到5点钟早起,不浪费粮食,不乱花钱这些行为在我没有学习传统文化的时候,我是理解不了的,甚至舅舅他们都说外公比较古板。

我对不起外公外婆,我以为让爸爸妈妈和好,我是一个很孝顺的孩子每天沾沾自喜,但在听了一个星期的论坛后,我发现我做了一件大不孝的事,我可以让爸爸妈妈和好但是得在外公外婆的祝福下才对,现在妈妈对外婆有很深的误解,我决定通过深深的忏悔让外公原谅妈妈。也让妈妈不要怨恨外公。

我发愿我会让我的大家庭,和睦相处,让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安享晚年,让他们的子女都能孝顺他们,不要给他们气受,让他们不要互相憎恨对方,怨恨的代价真的太大了,承受不起。我也想让他们学习传统文化,学习弟子规。希望能实现我的愿望。从现在开始为家人而活。不去计较得失。

后来因为客户经理实在对我的行为及态度极不满意,决定不用让我再出差了,在我接触到传统文化后我觉得我必须静下心来好好的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我不想再这样痛苦下去了,就像一个恶性循环似的,怎么都走不出来。

时候会发明文言文呢?之前学古文纯粹是为了应付考试,学习的好痛苦,学习古文像是穿越了时空根本理解不了,又怎么会深入理解他讲的什么意思呢?后来听了蔡礼旭老师的课后,才知道语跟文是需要分开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能更好的将老祖宗的经验流传给后代,我们的老祖宗处处为他的后代子孙着想,而今天身为他们的子孙的我们是怎样对待这份爱心的,不但不感激还说一些不尊敬的话,甚至连弟子规是什么都不知道,有的人学的深些说一些古文,在我们当代人的眼里却当成了不能好好说话的另类人,不仅感到没兴趣甚至恶语相对,深感痛惜,之前的我哪里能体会到这一点,如今仅仅接触到弟子规几个月,就让我感觉到自己以前的无知实属可怜。(有志者,事竟成)。

从成都回到北京之后,本来决定辞职好好学习弟子规,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重新面对崭新的自己,没有想到的是公司领导将我安排到之前去已去过一次的公司,由于是外派公司经常会派到不同的项目组,来到这个公司之后呢,我决定好好落实弟子规,若是没有接触弟子规之前,我肯定又会抱怨,不是刚把我从这个公司开除了么?而且当初让我走的时候也没有提前通知我,多少会有怨恨心理的,但这次我是以报恩的心理来到这个公司的,有很多的同事之前也都认识,以前老感觉不如别人,而且非常不善于沟通,所做的工作也是组长给分配就做点,从来不会动脑子思考一些问题,甚至都不敢去想一些问题,心里老是特别拘束自己,还心慌害怕,不知道自己到底在恐惧什么,这次再回来后,发现这些同事都变了,每个人都脸上都充满微笑,突然变的好和善,其实我来这个公司,这边的人事经理心情是很忐忑的,我相信她能再次让我来到这个公司也是非常纠结的,本身是主动让我离开的,能让我再次回到这个公司也是下了很大的决心吧。

我决定好好工作,一方面是践行弟子规,一方面是弥补之前对工作的不负责任,所以决定用心工作。

以前上班的时候感觉周一至周五这5天特别难熬,到周六、周日时一下子放松下来,一觉醒来快中午了,以为平时缺的睡眠时间总算给补回来了,效果却恰好相反,感觉整个人都很疲惫。却又找不出原因以为是平时工作太累啦,每次星期天刚到又开始发愁,因为周一马上又到了,又得上班,但现在呢,面对每一天都觉得特别开心,特别幸福,心中的喜悦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面对工作也不把他当作包袱一样,反而觉得特别轻松,不但没有了上班和周末的分别心,而且更渴望上班的日子,能跟同事一起讨论需求,一起画项目流程图,有的流程或者想法不明确,同事过来跟自己一起讨论,感觉自己突然变的有价值了,渐渐的在会上发表一些自己的观点,有时会得到组长的肯定,才发现原来自己还是有价值的,慢慢的就树立起了信心。后来我觉得其实领导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样不好相处,相反职位越高越容易相处,因为他们都是很有德行的人,没有平时的勤奋好学和善于总结,我想他们也不会走到做领导的位置,上天都是公平的,有时是因为自己不够主动,错失掉很多向领导学习的机会,由于自己不善于交际,即使领导想教导你都无从下手,只好保持沉默了,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呢,每次开项目的需求评审会议,都要求自己主动来做记录员,会后第一时间整理给大家发出邮件,不明白的问题第一时间向领导请教。

记得当时做wap项目时,经常加班包括周六周日,自己的时间比较少,工作固然重要,做好工作也是一个员工的本分,但我真的不想将自己的全部时间都用在工作上,我想除了工作我们还应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这样才会更加的充实自己,因为特别喜欢传统文化,有时会请假参加一些公益论坛比如说女学讲座等。当然有事情确实并不会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

象就是迟到早退,没学弟子规以前我会觉得特别委屈,但是我学习之后,就跟自己说这本身就是自己的错,不要从外面找原因,这个事情本身就是自己的错,因为平时对自己太过放纵了,每次开会组长都会说,考勤很重要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起来,但每次说完就忘记,我觉得这样下去不可以,上面的领导面对这种事情肯定不会直接找到员工的,而会找到员工的直接领导人,有好几天我都在反省自己,是我拖累了自己的组长及项目经理,他们总是以宽容的心来原谅自己的员工,但又有谁能来替他们着想,想到这里,是因为我让他们受连累了,让他们因为我的个人原因受委屈了,于是我决定不断的反省自己,同样的错误不要再犯,将这段时间以来所犯的错误列成功过录,做得不对的地方列到过一栏,做得好的地方列在功一栏,并且这样一来发现自己的过错原来有这么多,而功一栏竟然没什么可写,感觉好惭愧噢。

所以我觉得当我们面对自己做错事的时候,不要刻意去躲避,相反应该去感激这些过错,让我们知道到底在哪里犯了错误,哪里需要改正,哪里值得继续保留,如果一味的逃避就相当于给自己找借口找理由,这样对自己来说不但不会进步,由于内心害怕就会做事情感到烦躁不安,却又不知道应该改哪里,也会产生抱怨心理,所有的过错都归咎于外人,我也发现当领导觉得你可能有能力做的更好,但你没有做到时,会发表一些自己的意见甚至是批评,但是对于我来说会觉得领导是不是对我不够重视,或者说是自己的能力太差了,但现在我会把自己的心态放的很端正,就是每个领导身上都有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虚心接受他们的意见,不要辜负了领导们的良苦用心,学会用感恩的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不管是领导、同事、家人、朋友等等,大家同为人类都值得被尊敬,这样对自己来说也是一种进步。

后来由于传统文化学习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发现软件行业实际上真的不适合自己,有的时候在想做软件自己最初的目标在哪里,多挣些钱,还是职位升的高点,但这并不是我想要的,我的理想生活是以后可以一直学习弟子规,离父母近些,可以多点时间陪陪他们,希望自己的家庭和谐,剩下的时间帮助更多的孩子和父母接触到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文化,而不是像我一样经历了这么多波折,走了这么多弯路,才偶遇弟子规,当然还是很欢喜。让我找到自己真正的人生方向,不再像小鹿迷失方向一样到处乱窜,自己身上还是有很多毛病需要改的,但我相信一个人要是有明确的方向后,会为此努力的,即使过程再痛苦,也有达到的那一天,我想我会朝着自己设定的目标去努力的。

在这个公司让我学会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尤其是我们的组长和开发一中心的经理,苦口婆心的跟我们讲一些做人、为人处事的道理,但是有些同事还是不能够完全理解为何领导们每天不断重复这些实际上对自己最有用的话,希望大家不要辜负领导们的良苦用心才好。

最后感恩弟子规空中课堂的老师,感恩参加论坛的义工老师,更要感恩养我的父母,感恩公司的领导同事,以及所有给予我帮助及机会的人,以后践行弟子规,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人。帮助更多的人接触到传统文化。因为我知道,只有你的孝心出来了,你对待人和周边的事务,对待领导,上级,长辈以真诚的的心对待大家,这个社会才会真正的和谐起来,人也不会再整天烦躁不安,真正的智慧才能生出来。让更多的人受益。感恩老师们。以后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不断改自己的过,感别人的恩。

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

梦想,是我们每一个人生活的动力。梦想,是一个人前进的方向。梦想,周而复始,梦想,锲而不舍。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传承着一个长长梦,几经辗转,几经沉浮。时至今日,会聚成了一个梦,中国梦。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梦,但每一个人的梦想都要以国家为中心。有的人梦想着当医生,可以救死扶伤;有的人梦想着当军人,可以为守护祖国付出一份艰辛;也有的人梦想着当教师,可以把知识教给我们这些即将成为国家栋梁的人……我们知道虽然这些梦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我们一定要相信只要靠着坚持不懈的精神,就会成功。

我也有一个长长的梦,就是成为一名伟大创造家,为中国创造世上还没诞生的创造。比方我从小期盼的.缩小、变大喷雾剂,让我想到这点的是电视上播出的雅安地震。看着那些房子一座座的塌倒让我有害怕家里的东西一样样地被,真是有点浪费。所以我们可以把喷雾剂调到缩小局部,再把房子缩小。带到平安地带,再把喷雾剂调到变大局部,接着把房子变大。除了有这个作用以外,还可以用在书包、汽车、液化瓶等方面。

虽然我想设计上面的创造确实有点异想天开,但我也有可能会靠着自己顽强不息的精神成功!就像邓稼先那样,如果他没有去学核物理,那么我们中国也就不会有第一颗原子弹。如果袁隆平没有向水稻进攻,中国的杂交水稻也不会研制成功。

梦想连接着中国,如果没有了梦想,就没有我们这个先进的新中国。中国靠我们去开展,让我们把中国梦继续传承下去吧!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