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评课发言稿大全(18篇)

时间:2023-12-16 22:15:42 作者:GZ才子

在撰写发言稿时,要注意语法准确、用词得体、口语化,以便在演讲时流畅地表达观点。下面是一些对社会热点问题发表演讲的范文,如果您想要关注当前社会话题,这些范文或许会对您有所启发。

语文公开教学周评课会上的发言稿

4月26日到30日,我校举行了教学公开课比赛。下面语文教研组就授课情况做一个小结:

参加比赛的每位老师教学态度端正,课前能认真钻研教材,积极备课,准备课件,教具,课堂教学中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环节环环相扣,表现出了良好的教学素养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教学效果良好。在比赛中出现了很多闪光点,值得推广:

1、注重了文本细读。所有授课教师都能通过文本的详细阅读,逐字逐句地对关键词、中心句、各种表现手法等,进行细致、精确的语义分析,从而实现对文本意义准确、透彻的解读。比如徐老师抓住了文眼“惑”字,一字引出了全文的中心。杨老师抓住“望、馋得流口水、抓耳挠腮”等动词等于抓住了皮皮和汪汪的神态和动作。/gzzj/gzzj/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2、注重学法指导。尤其是廖老师在古诗教学中的“平长仄短”诵读法,看注释理解古诗法,将古诗中的单音字转换成现代的双音词的翻译法都是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值得大力提倡。

3、注重讲练结合。这点肖老师做得特别好,她巧妙地利用了课文的精彩句段,要求学生仿说家乡的特产,引导学生用“先……然后……最后……”的句型说说葡萄干的制作过程。课后作业要求设计一则广告,推荐葡萄沟。

4、教学形式多样。比如杨老师设计的读一读、摆一摆、演一演、想一想等环节,寓教于乐,非常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使学生真正愿学乐学。

5、能运用多媒体教学。比如肖老师的课件图片丰富、资料齐全。杨老师的准备的小岛、椰子树教具、徐老师的纸船学具都为学生理解文本起到了关键作用。

说到听课后的感悟,还是想强调两句老话:

第一句是请脱下公开课繁华的外衣,还语文本色自然。不少老师把公开课的教学目标定得过高过全,想通过一堂公开课多展示一些自己的教学理念,想多教一点文学常识、想多几个拓展练习、想多教学生几种学法,这种积极态度是值得肯定的,这种探索的精神是也值得鼓励的,但一堂课中承载了太多的内容却很可能让老师和学生都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也很可能导致两种后果的产生:一是因为内容太多而完不成教学任务,另一种是太多的内容挤掉了对语文教学之根本――文本的理解感悟时间,看似面面俱到,实则主次不分明,中心不突出。因此,我们期待“删繁就简教语文”,提倡“简约、务实、自然、真诚”的语文课堂,回归语文教学的本色自然、简朴实在,即“可留可不留的坚决不留,可用可不用的尽量不用,可做可不做的尽量不做”――凭借简单的教学目标、简单的教学环节、简单的教学方法,实现省时高效的.教学。

第二句老话:阅读教学,“读”占鳌头。朗读的重要性自不需多说。朗读看起来是最简单的一种教学方法,可要想指导学生读出味道、读出感悟却需要高超的教学艺术。我想指导朗读可以从“四有”入手。

一是读有层次。

有些老师一开始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这是不切实际的。读出感情应建立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应建立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是朗读的三个层次,一定得循序渐进。

二是读有指导,这个指导不应着眼于指导学生如何读好停顿、重音,而是要引导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在的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自己的感悟。

三是读有示范。四是读有评价。

总之我们要明确朗读的目的,创设朗读的情境,讲究朗读的方法,激发朗读的情趣,突出朗读的过程,让朗读成为打开文本内涵的一把金钥匙。

公开课不仅是比赛,更是交流,希望我们每位授课的老师,每位听课的老师都能以此次的公开课为镜,学习他人的优秀教学经验,把授课的反思,听课的感悟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去。

樟树二小语文教研组。

学习《听课评课》的心得体会。

怎样评课心得体会。

怎样评课。

语文公开教学周评课会上的发言稿

《雷雨》一课,用精练的文字,精美的插图,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下面就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以教材插图为线,构建学生的认知框架。

教材插图是配合课文中的主要人物、情节或景物而绘制(拍摄)的精美图画。它们具有形象、生动、可感的特点,有时一幅立意角度与视觉效果俱佳的插图留给读者的印象甚至可以超过课文(选文文章)。这堂课中老师就充分利用了选文中的两幅插图,让学生观察想象谈谈自己的体会。并且不失时机地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即边读课文边看插图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二、以重点字词为核心,构建学生的赏析框架。

王老师清新自然的教学风格,巧妙新颖的教学设计赢得了老师们的赞赏,在赞赏之余我们也提一个小小的建议,识字教学是低年级的学习重点之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低年级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这堂课的写字环节中,如果王老师能够将两个要写的生字“垂”、“逃”更清楚明白地告诉学生写字要领,在学生写完之后再利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书写,让学生评价同伴书写的优劣,可以更容易让他们掌握书写的要领。对比教师的范写,学生更容易看出自己同伴所出现的书写缺陷,更能在自己的书写上引以为戒。

五月语文组公开课评课发言稿

苏教版课标有许多“亮点”,“专题”就是其中之一”。“专题”在语文教材中的编排,是一种十分大胆的尝试,令人耳目一新。在教学过程中,“专题”的教学难度最大,但是它为教师与学生的探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调动了老师自身学习与探究的积极性。

所以,在“专题“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从教师角度而言,如何实现高效课堂值得每一位语文探究。罗浩宇老师作为教研员,一直致力于新内容、新课型的研究,罗老师对《叶》的讲授给广大语文老师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罗老师的整堂课的设计突出了以下特点:

整堂课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天地大语文,语文小天地”,语文的内容是包容万象的,其内容之丰富,范围之广是其他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比拟的。“专题”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将冲破语文学科的知识,衍射到其他领域,但语文学科听说读写素养的培养仍是语文最根本的特点。综合性也体现在学生的语文能力的综合。罗老师从引导学生读与“叶”有关的成语入手,配合丰富的想象,探究“叶”文化;再巧妙地过渡到去大自然中欣赏叶这个环节,美丽的画面,悦耳的声音,入情入境的解说词拨动了学生的心弦,以至于学生由衷地用“太美了”、“太有诗意”来表达当时内心的感受。再到要求学生用“说明的语言描绘叶子的形状”,浓浓的语文味弥漫了整个课堂,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整堂课教学目标明确。有效教学首先要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性。罗老师安排了四个环节:赏叶、读叶、听叶、赞叶,每一个环节教学目标明确。如在“听叶”这一环节,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听准字音、听准节奏,赞叶环节要求学生在听故事的基础上,谈自己的感受。从教学目标来看,每一环节目标清楚,落实到位。又训练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整堂课有优化的教学时间管理。提高教学效率的实质是在单位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成效。为此,必须优化课堂教学时的时间管理,充分发挥教学时间的综合效用。罗老师用了两节课的时间,完成了一个专题的教学,通过提高教学水平和知识有效性等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课堂时间损耗。同时罗老师还做到了课堂时间的分配与教学目标、内容等因素联合起来,以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完成认识的、情感的、技能的等课堂教学目标任务。联系平时一些老师抱怨,专题教学费时、费力、收效甚微,我想,优化课堂教学时间管理,也应该是值得我们探究的。

当然,整堂课在一个细节的处理上略显不足,学生的活动稍微少了些,如果能再充分些就更好了。

小学语文评课发言稿

尊敬的领导,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xx小学的xx。我今天做的这节课是一年级《看图写话》的期末复习。看图写话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习惯的重要凭借之一,为了训练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并且和中年级的语文写作相衔接,从低年级就要逐步开展一定的写话训练。因为这是一堂复习课,学生已经掌握了“谁干什么”的句式,这也是我们期末复习的重点,结合学生的已知,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步骤:

以连一连的形式帮助学生复习巩固“谁干什么”的句式。以填一填的形式,让学生根据给出的提示把句子写具体,层层递进,提高难度,让有能力的学生尝试用“什么时间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句式把句子说具体。一般学生掌握“谁干什么”的句式就达到了看图写话的基本要求。同时,我结合大纲的要求让学生初步学会使用句号和逗号。为每一位学生都创造了可发展的空间。以写一写的形式,让学生进行看图写话的训练。因为这是一节复习课,所以让学生在说的基础上去写,然后去检查,教给他们看图写话的方法,也培养了学生逐步养成检查的习惯。由于这是复习课,每个环节我都让学生进行总结,在教师的指导下,复习巩固看图写话的方法。最后由学生自己小结的基础上,本着学有所得,学为所用的原则,帮助学生编了一个小儿歌,让学生在写作中正确、巧妙的'运用。通过这次的做研究课,我的教学理念有了的转变,课堂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下面我就结合刚才这节课,谈谈我的个人体会。我先谈谈我感觉几处成功的地方:

进入填一填的练习后,我利用提示语的方式让学生把句子补充完整,通过比较第一二句话,让学生知道用上“在什么地方”使句子更加具体了。再通过引导启发,由学生说出,句子的开头还可以加上“什么时间”就更加的具体了。因为学生掌握的时间只是局限在“早上”,“中午”等等,我给出了在“语文课上”,又引导学生自己来说。其中一个学生回答了“数学课上”,我及时通过引导让学生注意到图上小朋友看的是一本语文书,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要“仔细观察”的概念,同时让学生明确想象要合理。

最后,在观察、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去试着写出一句话。我就“仔细观察”这个要点给出了一句话:早上,明明和小文在院子里下象棋。让学生自己来发现其中的错误,图上实际是两个小朋友在下围棋。进一步培养了学生观察的能力。本着“学有所得,学为所用”的原则,我给学生设计了一个看图写话的小儿歌,强化了看图写话的方法,也变于学生的记忆和运用。在这节课上,我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例如,刚才我提到的,在观察看语文书这个环节时,我应该在学生说出“数学课上”以后,当时就让学生再来说一说,然后让其他学生认真听,由他们自己去发现其中的错误,引导学生要“仔细观察”的同时,还要想象合理。在观看课件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多处都出现了“那么”的口头语。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刻意的去发现,改正,使得自己的语言更加的简洁、精练。

评价学生的时候应该在充分给予肯定的基础上,对其他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我评价仅仅是“你真棒”,“你回答的真好”等,没能说出好在什么地方,就显得评价的语言过于单调,缺乏新意。

我是第一次尝试这样的研究课,实践经验不够丰富,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也希望在座的各位老师给我提出意见,帮助我进步。最后,在这里我还要感谢给予我大力帮助的xx主任和xx老师。谢谢大家!

语文公开教学周评课会上的发言稿

孔老师执教的《只有一个地球》一课,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行了充分地展示。具体表现如下:

一、对文本的处理,以人格化的语言呈现在师生面前。

语文阅读教学,是师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教着把握住这一点,在学习整篇文章时,始终是以“地球母亲向我们述说”为线索,来体悟文本的。这样处理,使学生与文本更接近,使枯燥的文字变成一位母亲的述说,人格化的语言,人性化的处理,势必会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冲动,使学生深刻领悟文章的内涵,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也是这节课最鲜明的特点之一。

二、挖掘文本内在的情感,展现给学生人文的关怀。

《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文字朴实自然,写了较多地球资源丰富的内容,学生不容易被文字背后的情感所感染。王老师的教学设计,首先是让学生反复地朗读课文,进行地球样子的想象描述,让学生了解地球是如此的美丽,和蔼可亲。使学生始终沉浸在对地球真挚的爱这种美好的情感之中。通过看图片、谈感受,感受地球的可爱,并且为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地球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后,话题一转,他在宇宙中却很渺小,同时又遭受人类无情的破坏,这样,学生真正体会到地球外表的可爱,内涵的丰富,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深入挖掘语言文字的情感因素,让学生沉浸在语文的真善美魅力之中,这也是语文教学的真谛。

三、自读自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孔老师在这方面处理的很好。《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是一篇说明性文章,它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同时又告诫人们要保护地球生态环境。这与人们息息相关的事情,学生很感兴趣,联系实际,教师安排学生收集相关资料,把收集的资料在课堂上交流、汇报,当然,这也是在学生读文感知文本内容,又放手让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师从多方面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四、以情促读,读中感悟,加强读书方法指导。

孔老师在教授本课时,在深挖教材,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充分体现了课标要求的在读中理解,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比如: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这句话,学生在了解地球如此美丽、壮观之后,产生了强烈的对地球热爱之情。()而后,深情地读出这句话。在讲“地球资源有限”这部分时,教师加强了朗读指导,使学生强烈的意识到地球的可爱和保护地球的迫切。

孔老师执教的这节课,如果在学生对文本理解不是很透彻时,适时增加学生讨论、交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阅读文本,效果会更好。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几个突出特点进行的评述,评的不合理的地方还请各位多多指教。谢谢!

五月语文组公开课评课发言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何老师很用心地给我们上了一节公开课,在我们进入评课、议课之前。

我提议大家用掌声对何老师的付出表示感谢。

何老师是我校的教学骨干,兢兢业业。对她执教的这节课,我们大家肯定会有不少的启发。为了更好的总结这次活动并指导今后的课堂教学,我们本着“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原则,在此举行评课活动。我希望各位老师都能畅所欲言,毫不保留的把自己听课的认识、看法、见解、收获等开诚布公的说出来。

程序:

一、先请执教人何老师说说自己的授课思路和讲课后的感悟、反思。

二、评课:何老师对自己的课说出了自己的认识,下面按从低到高年级的顺序由老师们各抒己见,谈谈自己的评价。

三、今天借这个难得的机会,我们请在座的领导,为我们指点迷津,给与《认识图形》。

《认识图形》是人教版新教材一年级下册中的一块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体、立方体、圆柱体和球的基础上安排的一节课。它的编排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感知到“面在体上,面由体生”的思想。本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比较等初步认识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这几个平面图形的最表面的特征,使学生能准确分辨并说出每个平面图形的名称,它的难点是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异同点。

灵动”的数学课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关注认知基础、轻松驾驭课堂。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充分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和认知基(需)求。要以形象、直观、具体、生动的材料为载体,帮助学生学习。本堂课老师在课的一开始就说请来了三个老朋友,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这是复习,同时又是了解学生的认知,更是为后续教学服务的。

二、突出数学思考,提升数学素养。

数学课的教学归根结底是数学数(素)养的培养。虽然本堂课的参与者还只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但老师在课中却十分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和培养,表现在如何将面描到纸上?告诉学生把物体的一面放在纸上,拿笔沿着边描出来。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陈述操作过程,培养他们数学语言的条理性,促进思维的逻辑性,使学生获得对图形最直接的体验,体会到“面从体出”。

三、动手操作,巩固理解。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辨认这四种图形,老师又设计了“摆一摆”这一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用小棒摆出这些图形,并说出摆这些图形的时候发现了什么。学生说:“我发现摆正方形时每条边用的小棒一样多,摆长方形时,上下两条边用的小棒一样多,左右两条边用的小棒一样多”;“我摆三角形用了3根小棒”;“圆不能用小棒摆出来”等等。学生在动手操作、归类比较的过程中明确了每种图形的特点。这样,使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每种图形的基本特征,进一步巩固了对四种图形的认识。

四、有效设计问题,感受数学魅力。

本堂课无论是课中的习题还是巩固练习,都能紧扣教学内容、符合低段学生心理需求,同时又将触角伸向周边的学科,实现数学学科和科学学科的有机整合。如在学生认识了基本的平面图形以后。老师出示的各类安全标志,让学生说说它们的名称再讲含义等。这是学科整合的良好体现。

五、联系生活,实践应用。

数学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在这个环节老师设计了一个问题:“在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过这些平面图形?”这样设计就是让学生把所学的新知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有用,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然后,课件出示交通标志牌,说说它们的形状,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知识的教育。

语文公开教学周评课会上的发言稿

听了王悦老师的《给予树》这节课后,我感触颇深。王老师抓住重点词和重点句、巧设质疑点,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积极探索,把语言文字训练渗透于人文性的教学中,自然而有效地实现了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现将听课感受概括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本节课语言文字训练扎实,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文朗读有这么几个层次:1、边读边想;2、读中感悟;3、感悟后读;4、两个句子比较后再读。这样循序渐进,孩子的感情融入了文中主人公的情感中。善于捕捉、挖掘文本语言的`情感共鸣处。

二、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

课堂上,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金吉娅为什么给一个陌生的小女孩买了一个洋娃娃,给自己的家人却只买了很便宜的棒棒糖?”然后,带着这个问题读课文,体会隐藏在文字后面的金吉娅的内心世界,进而找到问题的答案。所有的学习活动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自觉完成的,学生的探究心被很好地调动了起来。

三、教学情境的创设、渲染很成功。

片段一:(音乐响起)老师深情地说道:“如果你是金吉娅,当你走进商场,来到这棵给予树前时,你会怎么做?”一名学生扮演金吉娅上台动情地读着小女孩的“心愿卡”,在座的孩子们都用心听着,场面十分动人。

片段二:当老师引导学生体会小女孩的“一无所有”时,背景的画面从琳琅满目的礼物一下子变为一片空白,那种强烈的反差让孩子们的心顿时揪了起来:小女孩是多么需要大家的关爱啊!通过教师巧妙地创设情境,引导孩子走近主人公,关注金吉娅,在不知不觉中使学生获得灵魂的唤醒、精神的愉悦及思想的升华。

五月语文组公开课评课发言稿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分量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如何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发挥最大的积极性,最大程度地获取知识,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成败,乃至全面影响本学科学习及终生发展。对今天上的《猫》一课,我有以下思考:

一、本节课我值得学习的地方。

1、创设了优美的情境。

“情境教育”之“情境”实质上是认为优化了的环境,是促使儿童能动的活动于其中的环境。这种人为优化的情境,可以做到主体的能动活动与现实环境优化的统一,激发儿童潜能与培养塑造的统一,最终达到素质的全面提高与个性充分发展的统一。我们教材的每一篇课文,本身就是一个个情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学习、理解和运用,就是在一个个的情境中进行的。因此,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情境。课堂伊始,课前谈话充分,老师把学生引入了讨论的情境中,学生求知的欲望很强。

2、注重在朗读教学中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夏老师注重利用通过朗读句子认识生字词语,使学生在情境中理解句子,并能很好的掌握生字词语。

3、以读为主,以读促思。

朗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重要手段,也是领会课文潜在内涵的重要途径。夏老师在这堂课中创设了多种途径地读,有练读、同桌互读、男女生对比读、指名读等,达到了以读增智、以读悟情、以读代讲的效果。同时又通过学生动人的朗读,教师感人的导语,以情动情,以声传情,营造了浓厚的情感氛围,整堂课的教学,学生始终沉浸在葡萄园中小动物的讨论中,通过朗读使学生领悟课文的寓意,使学生的思想得到教育、情感得到熏陶。

4、教师的教态自然大方。

老师在整堂课中始终用微笑和学生亲密接触,使学生在很融洽的学习氛围中上完这节课。而且感情丰富,激情饱满。

二、值得商榷的地方。

1、教师的评价语不够丰富。

2、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不够。虽然教师激情饱满,但没有走到学生中去。

五月语文组公开课评课发言稿

今天,两次聆听了师傅王老师的语文课《白鹭》,一次是我们六(4)班,一次是他们六(3)班。面对同一篇课文,不同的学生,上出来的效果也不尽相同,也给了不同的感受。让我这个徒弟获益匪浅,从中学习到了许多,也引起我的一些感想。下面就说说王老师的这节示范课给我的感受:

1、注重课内外的结合与延伸。

王老师在课前为学生寻找并介绍了一句罗丹的名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引导学生明白美在于我们学生要具有一双慧眼,善于去发现美。进而出示了两首古诗《绝句》、《鹭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古诗中的美,让学生在初步观察之后,讲述出其中的美,让学生体会到发现美并不十分困难。进而王老师告诉学生其实在我们的课文中也有许多美的地方,这样就为学生更好的学习课文扫除了障碍,铺平了道路。事实上,王老师的整个教学过程,都是这样,让学生从课文中发现美,认识美。可以说,这个理念是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的。

2、重视语文的熏陶作用,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反应也是多元的。因此,王老师在教学时特别重视对课文文本的研读,抓住语言文字材料,通过让学生读、思、议等读书活动,让学生品味语言文字所带来的美,从而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例如在研读“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一点儿则嫌长,减一点儿则嫌短,素一点儿则嫌白,深一点儿则嫌黑。”这两段文字时,就引导学生抓住“适宜”两个字,通过找词语、读句子、说体会来让学生领略一种和谐的美、适度的美。

语文学习是学生个体的行为。语文阅读也是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所产生的感受也是不尽相同的。王老师在教学时就非常注意尊重与呵护学生的独特感受。对于学生的回答,王老师能把自己摆在与学生同等的位置上,引导学生把内心的感受说出来,回答得好教师给予肯定,对于学生回答过程中不太明确或不合理的教师也能给予正确的导向与引导。例如“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句话的理解,教师就引导得非常好。”

3、重视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语文课堂,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课堂,还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阵地。在这堂课上可以窥见王老师平时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多么执着与重视。例如在朗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让学生在书本上划划,随手写上一些读书后的感想和体会。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是何等的重要。这一点我想听课的老师都会有此感受。

就这堂课而言,我还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仅供参考:

1、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歌?”“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诗?”对于诗和歌的理解其实已经比较到位了。对于诗可以结合诗的结构来理解,而歌我想是否可以这样来理解:因为白鹭是那么的美,让人看了忍不住对它赞美。而歌是赞美方式的一种。这里的歌可以是赞美的意思。课堂中让人觉得有些混淆不清了。

2、对这样一篇充满诗意的课文,其中的美自不可言,教师还得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表现文章语言文字的美。就本课而言,读好读美课文的训练还应加强。

小学语文评课发言稿

大家好!我是跃升里小学的xxx。我今天做的这节课是一年级《看图写话》的期末复习。看图写话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习惯的重要凭借之一,为了训练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并且和中年级的语文写作相衔接,从低年级就要逐步开展一定的写话训练。因为这是一堂复习课,学生已经掌握了“谁 干什么”的句式,这也是我们期末复习的重点,结合学生的已知,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步骤:

提示把句子写具体,层层递进,提高难度,让有能力的学生尝试用“什么时间 谁 在什么地方 干什么”的句式把句子说具体。一般学生掌握“谁 干什么”的句式就达到了看图写话的基本要求。同时,我结合大纲的要求让学生初步学会使用句号和逗号。为每一位学生都创造了可发展的空间。3 以写一写的形式,让学生进行看图写话的训练。因为这是一节复习课,所以让学生在说的基础上去写,然后去检查,教给他们看图写话的方法,也培养了学生逐步养成检查的习惯。由于这是复习课,每个环节我都让学生进行总结,在教师的指导下,复习巩固看图写话的方法。最后由学生自己小结的基础上,本着学有所得,学为所用的原则,帮助学生编了一个小儿歌,让学生在写作中正确、巧妙的运用。通过这次的做研究课,我的教学理念有了的转变,课堂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下面我就结合刚才这节课,谈谈我的个人体会。我先谈谈我感觉几处成功的地方:

进入填一填的练习后,我利用提示语的方式让学生把句子补充完整,通过比较第一二句话,让学生知道用上“在什么地方”使句子更加具体了。再通过引导启发,由学生说出,句子的开头还可以加上“什么时间”就更加的具体了。因为学生掌握的时间只是局限在“早上”,“中午”等等,我给出了在“语文课上”,又引导学生自己来说。其中一个学生回答了“数学课上”,我及时通过引导让学生注意到图上小朋友看的是一本语文书,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要“仔细观察”的概念,同时让学生明确想象要合理。2最后,在观察、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去试着写出一句话。我就“仔细观察”这个要点给出了一句话:早上,明明和小文在院子里下象棋。让学生自己来发现其中的错误,图上实际是两个小朋友在下围棋。进一步培养了学生观察的能力。3本着“学有所得,学为所用”的原则,我给学生设计了一个看图写话的小儿歌,强化了看图写话的方法,也变于学生的记忆和运用。在这节课上,我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例如,刚才我提到的,在观察看语文书这个环节时,我应该在学生说出“数学课上”以后,当时就让学生再来说一说,然后让其他学生认真听,由他们自己去发现其中的错误,引导学生要“仔细观察”的同时,还要想象合理。2在观看课件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多处都出现了“那么”的口头语。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刻意的去发现,改正,使得自己的语言更加的简洁、精练。3评价学生的时候应该在充分给予肯定的基础上,对其他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我评价仅仅是“你真棒”,“你回答的真好”等,没能说出好在什么地方,就显得评价的语言过于单调,缺乏新意。

我是第一次尝试这样的研究课,实践经验不够丰富,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也希望在座的各位老师给我提出意见,帮助我进步。最后,在这里我还要感谢给予我大力帮助的简主任和xx老师。谢谢大家!

评课发言稿

今天,我结合朱老师的课谈一谈怎样借助语文实践活动这一阵地,通过古诗词诵读之一途径,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什么是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言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可见,语文素质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古诗词诵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一种有效形式,“语文素养”的形成与提升,离不开古诗词教育。朱艳光老师让孩子们在享受“与经典为伴,与圣贤为友”的吟诵乐趣中,受到教育和启迪。提高了孩子们的语文修养,积淀的孩子们的文化功底,为孩子打好人生起步的根基。

1、在教学方法上,朱老师做到了教一篇背数篇。比如学完《春夜喜雨》时,学生课后可以运用学习的方法诵读一些关于赞美春天的诗。这样教一篇背数篇丰富了学生的积累,也使他们融入了浓浓的古诗词学习之中。

2、吟诵表演。好的朗读,是学生充分感受诗歌魅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朗读,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培养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3、诗配画活动。诗配画活动能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朱老师正是这样做的。孩子们拿起自己的画笔为喜欢的那首诗配画。孩子是富于想象的,在活动中尽情挥洒自己的想象,用稚嫩的手笔描绘出了一幅幅童趣盎然的图画。通过开展诗配画活动,学生学得更加灵活,更有兴趣,并在形象直观中走进了古诗的意境,感受到了中华诗文化如芬芳美酒般的隽永香醇。

“拘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古诗文“经典诵读”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为我们带来了一片生机,它时时唤起学生创造的灵性,奏响学生心中诗文的琴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充满激情的美好情怀,健全学生的人格魅力,提高了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与文化底蕴,提升了学生语文水平,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有趣的课文。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能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在课堂中吴老师力求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孩子们乐学。导入很好以谜语的形式出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出示课题后让学生自己提出想解决的问题,培养学生动脑思考的能力,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整体感知,以图学文《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看图学文。吴老师紧紧抓住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做到图画与文字相结合。通过看图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生长过程;通过看图进行小蝌蚪与鲤鱼妈妈、乌龟阿姨的对话练习;通过看图从而复述课文中的句子;通过看图理解重点词句等。田老师由图入手,从图到文,再从文到图。

二、字词教学扎实字词教学是低段语文教学的重点。吴老师在字词教学的设计中,一步步非常扎实。有图有字有句练习时摘苹果的动画效果非常好]让孩子们先自己认读这些词组,再指名读、领读。然后结合练习让孩子们连一连来进行巩固。写一写。

三、对学生评价到位。

1、用激励性的评价在学生心理上搭建展示的舞台。朗读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要采取多鼓励、少批评的原则,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这课时,吴老师运用了许多不同的评价语言“你读得真不错,让我们觉得这些小蝌蚪真的很快活。”“听了你的朗读,我们真的感觉到这些小蝌蚪是那么的着急。”“读得真不错,如果再稍稍响亮一些,就更完美了。”———这样的评价语言并不是泛泛地一味表扬,而是表扬中指出不足,提出了希望,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朗读热情,使孩子心理上得到了展示,利于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2、多种形式的朗读,为学生搭建朗读展示的舞台。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多种形式为学生创设朗读的机会,让他们享受成功的愉悦。如教学《小蝌蚪找妈妈》的第一自然段时,孩子们就抓住了“一群”、“甩”、“快活”这几个词语,体会到了小蝌蚪的快乐、自由。更从这里感受到了小蝌蚪的外形特点:大大的脑袋,灰黑色的身子,长长的尾巴。吴老师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朗读训练,(带表情读、带动作读等),这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读的浓厚兴趣,学生通过读,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培养了语感。这样一来,读中感悟、悟中激情,这些生动、活泼的形式都会令孩子兴致盎然。

3、评老师,目标设置准确。目标设置非常详细,清晰。

4、学生参与度高,学生会说会写。老师在让学生说小蝌蚪是怎样变成小青蛙之后,让学生在黑板上写一写,这样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老师的教学语言以课文为依据,用体态语(教鞭)表意。教学语言简洁,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师生站位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总之,教师只有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凭借教材的优势,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才能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相信,只要我们在阅读教学中用心去引导,孩子们一定会喜欢阅读,喜欢语文的。前几天,听了吴老师的《小蝌蚪找妈妈》一节课,感触很深。《小蝌蚪找妈妈》具有一些童话色彩。整节课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积极性也很高,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清晰地讲授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成长过程,条理清晰。若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让学生表演一下,蝌蚪变青蛙的过程,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充分的理解。也可采用分角色读课文,一方面可培养学生朗读的能力,一方面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会更活跃,加强对整个故事情节的理解。真得是“课上一分钟,课下加倍功”,要上出一堂成功的课真得要付出很多。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识字教学采取随文识字的形式,注重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写字教学重在掌握记字方法和书写。我力争让记字方法多样化,书写指导有重点。朗读训练目标是正确、流利、有感情,教学中运用各种方法进行练习。我认为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会写字由于时间关系处理草率。朗读指导缺少范读,学生朗读感情不到位。学生发言声音小应加强训练。

评课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上午好!

今天春风和煦,阳光明媚,到处一派祥和景象。在这样美好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远道的客人。鸟鸣嘤嘤,诉说着我们心底最深切的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远方的客人,欢迎你们!

亲爱的朋友,我们盼望已久!

我们虽然身处不同的地方,但对教育的执着和热爱是我们共同追求。我们今天聚首寨底,共悟育人之道。你们远道而来为我们传经送宝,我们万分感谢。我相信你们一定会不吝言辞,把你们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传授给我们。而我们也一定会向你们虚心求教,与你们真诚交流。相信你们的到来一定会为我们今后的工作增添前进的动力,一定会增进我们两校之间的友谊。

我们虽然身处乡村小学,但我们对教育事业有着无限的热忱和忠诚。我们热爱我们的工作,热爱我们的孩子,热爱这片教育的热土。我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志,我们只希望给这片土地上的孩子描绘希望,为他们插上飞翔的翅膀。

我想我们的心是一样的,我们的爱是一样的。

春风阵阵,传递着我们两校之间浓浓的情谊。白云朵朵,承载着我们对教育共同的追求和希望。

最后,请允许我再次代表寨底小学全体师生对你们的到来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评课发言稿

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在这里发言,谈不上什么经验,我就说一下我校在集体备课和青年教师培养这两方面的具体做法。

关于集体备课。

1提高认识,提供方便。

要让老师们提高对集体备课的认识,只有意识跟上了,才能有效的开展这项活动。让每一位老师认识到集体备课是提高备课质量的有效途径,它可集思广益,将个人才智转化为集体优势,再把备出来的成果运用到每一节课中。给老师们提供集体备课的条件,我校七年级四个班,八年级三个班,九年级三个班,共10个班级,专职教师48人,老师办公室的分配基本上是同级同学科的教师在一个办公室,这样有利于集体备课。

2备课要求和备课形式。

从开学初,我们学校教导处统一安排集体备课时间为周一和周二,每周一次集体备课,具体时间由各备课组的自行安排,但不得超过星期二。安排过后报教导处,以后每周集体备课时间学校领导随机进行旁听。要求同级同学科老师必须参加,备课时有主备人,有集体备课记录,由组长负责,依据全册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的思路,通览教材,明确本章节在全册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准确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形式大致为个人初备-集体研讨-形成共案。

3备课原则和备课过程。

我校一直坚持的集体备课原则:坚持四定、五备、四统一。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备教材、备大纲、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学手段;*学目标要求、*学重点、统一基础训练、*学进度。过程中,因为各个班级的学生不一样,所以在教学方式上,可以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另外每位老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有记录,有反思。由备课组长组织,有主备人(轮流)。一般情况下一按照单元备课--课时备课的先后顺序进行,因为备一周的课。研讨时,先由主备人对自已所备教案的知识点、设计思路、设计意图等方面进行解说,然后组内其他成员根据自已对教材的理解进行修订和必要的补充,形成共*教案。同时,备课组长还要填写。

4形成共案,同上一节课。

20xx年以来,我们对集体备课活动进行了进一步改进:各备课组在每周的单元集体备课之后,确定一名教师进行学案导学设计,就是由主讲这一单元的教师确定一节本单元有代表*的内容,事先进行精心备课,然后再在备课组内进行讨论修正定稿,然后按其进度确定具体的时间、地点开公开课,所有组内成员参与听课评课,各科教研组长参与并主持活动,所有听课人员都必须参加评课,并写出评课意见交教研员连同活动记录一并整理存档。同时改进学案导学活动的方式方法,变为一人讲、大家评,让各备课组的老师在每单元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同上一节课,然后进行互评。

同上一节课活动,学校要求每个年级备课组每个学期都要组织一次,活动时间由备课组自行确定,活动时备课组要邀请学科教研员参加活动。选定课题其实就是统一课题,然后组内成员先个人备课,接着进行集体备课,形成统一的集体备课教案。个人上课是指备课组内的教师用集体研讨的教案进行上课,也就是不同的教师用同一篇教案进行上课。评课,就是上完课后,组内成员进行互相评课。二次集体备课,是指在评课的基础上,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对第一次集体教案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改。通过同上一节课活动,推进了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同时,还能发现集体备课中存的问题,进行及的整改,为以后的集体备课更具有实效*和可*作*找到了出路。

5、集体备课评价机制。

每到学期末,学科教研员根据平时对各组备课检查累计赋分情况进行量化赋分。备课组长的赋分,根据累计成绩,按3:2:1的比例进行赋分,赋分档次:一等奖备课组长得30分,二等奖备课组长得25分,三等奖备课组长得20分。教师量化赋分:组课组累计成绩与备课次数的比值乘以教师数,就是该备课组所得成绩,然后由备课组长根据自己平时掌握的情况再对老师进行赋分。以上所有的赋分结果都会纳入教师量化总成绩。

关于青年教师培养。

青年教师培养。

要我们说培养指导青年教师谈不上,我校就是在工作中互帮互学、共同进步的原则来实现自己的做法。20xx年以来我校己经连续7年分配新的大学生,不管是特岗还是招教,前几年都是80后,今年还有2个90后。年青教师干劲足,具备年轻的优势,容易接受新的教育理念,积极向上,有努力进取精神,但因刚出校门不久,教学经验欠缺,教学方法不够妥当,或者缺少教学的针对*,会导致教学的效果不够显著为了能让年轻老师在课堂教学,教学效果上能快速成长,我们每学期从以下两方面进行了指导:。

一、在理论上加以指导,指导听课、备课。

对于一名刚刚踏入校园从事教学工作的新教师,课堂的常规组织便成了上好课的前提,如何解决好新教师好常规,便成了指导进步的关键之一。我们通常在同级同组的老师中找一个有经验的老师,一对一地形成师傅和徒弟关系,为期一年。利用年轻人的优势运用信息技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制定硬*任务:每二周听徒弟一节课,并进行详细讲评,指正不足之处;使之课堂教学日趋完善。并注重给徒弟上好示范课,让其每周听一节课,并给师傅的课做出评价,通过听课,评课能有所收获,不断进步。同时在备课过程中能备好教材的同时更能备好学生,写好教学反思。力争师徒在教学上能做到作业统一,上课的进度同步,重难点的同步,课件统一,测试同步;互通信息,共同解决面对学生或教材出现的问题。

二、指导班主任工作,让老师师和学生生融洽相处:。

一位合格的教师,除了要备好课,上好课之外,更要处理好师生关系,使之学会与备课组的老师年级组的老师融洽显出。师傅除了要教会徒弟如何进行与学生沟通与交流外,更要教会与带班老师的沟通和交流及其与家长的沟通,借助各种资源提升教学效果,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喜爱。只有爱一个老师才会爱上这门学科。

经过一学期的培养和指导,这些青年老师的课堂教学,备课和授课等方面都有较大提高,能顺利完成每个学期的培养、指导的目标和任务。通过这些青年教师的努力和指导教师的帮助,他们课堂教学中组织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的教学方法得到全校的认可。几乎每个学期我们学校都给他们承担校公开课,公开课的的效果受得了领导和同事一定的好评。到了学期末,所教学科的成绩都位列前茅。

师徒结对协约有一年的时间保*,在这段时间里师徒俩能相互学习,共同成长。既全面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提高了学科成绩;又能在一年后*地备课,上课,成功地开好公开课,让她们在教学上迅速地成长为不可多得的教学骨干。

以上是我校的对于这两方面的实际做法,其实其他兄弟学校做的更好,愿我们在今后的工作**同进步,一起提高。

评课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xx月xx日,非常荣幸地听了xx小学林xx老师的一节群文阅读指导课《正面和侧面描写》,在这一节课上,林老师对课堂巧妙的设计,精准的指导和自身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一节精彩的优质课堂上,我有了许多的启发。

众所周知,群文阅读指导课,最大的问题就是“时间短,阅读量大”。在这一节课上,林老师把三篇文档定为“一精二略”,恰当处理了群文阅读指导课上阅读文本多、阅读量大的教学难题,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了开发了文的使用价值。

个人认为,群文阅读的教学目的就是教会学生阅读方法,学会文章的表达方法,最终达到运用的程度。林老师在这节课上,采用了“一扶二放”的教学设计,首先结合文本的处理,在第一篇文章精读时恰如其份地渗透阅读方法、表达方法的学习,在后两篇文章的阅读时,马上进行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强化训练学到的方法。充份体现了小学生学习的心理特征:在初步感知获得知识后,通过具体环境的实践运用,最后形成自己特有的能力。

群文阅读学生主体性更加突出,如何准确引导学生进行“读、说、写”,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根本因素。在这节课上,林老师紧紧围绕三个问题:“为什么叫刷子李(泥人张、快手刘)?”“哪些地方看出来技艺高超?”“还写了谁?”学生也紧紧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阅读,在文本中去体会,去感悟。把一个人物正面和侧面描写的基本方法悟透。

这一节课是《正面和侧面描写》,个人认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应该处于同等位置。在这一节课中,老师对感悟正面描写的引导过多,而对感悟侧面描写的引导过少,容易让学生出现选择性遗忘的现象。也就是说,学生在这一节课上,可能更多的记忆了下面描写的表达方法,而侧面描写则忽视了。

评课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们欣喜地听赏了三节非常有指导意义的课,给我们在座听课老师的以眼前一亮的感觉。课题选择、教学内容十分新颖,教学过程别具一格,很有冲击力。尽管只有三节课,但感觉是一场饕餮大宴。下面我就自己的感悟与大家共享:

第一节课是我们三厂幼儿园丁娟老师上的。她的课很稳,很干净,很清新,选材非常好。在课堂教学中,她所选择的动物图片都非常卡通,给孩子们以视觉上的创意,将绘本的幽默发挥到了极致。在知识点的教学中,每次让孩子们讨论、思考后她都会总结如:蛇的鳞是它最好的衣服;绵羊厚厚的皮是它最好的衣服。最后总结出:动物的皮毛是它最好的衣服。

丁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比如观察法、讨论法、启发诱导法等,让孩子们热烈讨论,各自发挥自己的观点。由于诱导得当,孩子们从开始赞同绵羊穿衣到最后都改变观点,点题: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在教学中,丁老师还通过变色龙的视频让幼儿清楚地知道动物不穿衣服能起到很好的保护自己的作用。集教学目的性、知识性、观赏性、趣味性、幽默性于一体。让所有听课老师和孩子们感觉舒服、快乐。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看到一些宠物,穿着漂亮的衣服在大街上溜达,适合它们的衣服给它们带来了真实感。如果以后让小朋友们编一本《动物也许可以穿衣服》的书,这样可以满足他们看到狗狗穿上漂亮衣服的知识欲望。幼儿对绘本还是很感兴趣的。

王祖霞老师的大班美术欣赏《藤蔓之美》给人以美的享受。美术课最关键的是“美”。课堂中王老师选用了美的音乐、美的作品、美的线条和自己美丽的头发让老师们整节课都陶醉在美的氛围中。王老师的课从认识螺旋线开始,由局部带到整体,让幼儿到黑板上不断渐次增加螺旋线,形成一个很好的视觉效果。这幅古斯的作品《期待》,是由螺旋线、三角形及似眼睛的形状组成的。她的教学设计也分了几个层次,由螺旋线的局部至整体、三角形的局部至整体,再把这些图形充分整合,来完整展示古斯的作品,引导幼儿欣赏。让幼儿很清晰地把握住了欣赏美术作品的层次和结构。

为了巩固对古斯作品的理解,王老师用四幅画让幼儿来辨认,找出他的作画风格,继续帮助幼儿掌握欣赏作品的方法。整个教学过程在动态演示到静态展示中,不断积累孩子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引导孩子探索发现、获得概念。同时,让幼儿自己寻找自己喜欢的点、线、面等元素画画,借鉴他人经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同时让幼儿在创作和欣赏自己的作品中享受成功的喜悦,获得自豪感。小学里讲究课堂教学的多元渗透,王老师在欣赏教学中本美术、音乐、探索完美结合,培养了孩子多方面的能力,所展示的自己和班上孩子的作品美仑美奂,让孩子沉浸在美的氛围中,从而大胆地去追求美、发现美、表现美。

黄瑾老师的课大班科学阅读《月亮先生》给孩子以科学探索的欲望。通过优美动听的故事来吸引孩子。结合今年的神十飞天,更激发了孩子探索及飞向太空的强烈愿望。同时激发孩子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活动中黄老师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现状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让幼儿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解答科学问题,使数学活动更加游戏化、趣味化,深受幼儿欢迎。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探究欲望,帮助幼儿学习运用观察、比较、分析、推论等方法进行探索活动。所以在教学中,黄老师把教学过程设定为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让他们亲子动手、动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避免出现幼儿注意力分散的情况,她采取了前后贯穿的方式,在个个环节都设置了任务,以“层层深入”为主要的教学手段,一步步引领幼儿从书本知识转化为自身经验,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数字与月份、理解数字与月份从而学习月份与月亮的变化规律。

评课发言稿

各位同仁:

以语文新课标为理念,以新教材的研究为重心。课题引领,课堂聚集,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组作用。集体备课是提高备课质量的重要备课形式。它可集思广益,将个人才智转化为集体优势,引导学生主动求知,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扎扎实实地开展语文教学研究,实实在在地提高我校的语文教学质量。

全校语文教师以年级为单位集体备课,由备课组长主持进行,共同研讨,共同备课。

坚持“四定”、“五备”、“三统一”、“两个共享”。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备教材、备教法、备教学手段、备经典诵读、备十分钟训练;统一三维教学目标、统一教学重点难点、统一教学进度。

1、坚持“一篇课文两课时完成,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指导思想,树立正确的备课观,体现新课改精神。

2、依据“全册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的思路,通览教材,明确本单元或本课在全册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准确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3、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心理特点,实事求是,因材施教,着力于学生的自身发展。

4、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要集思广益,研究出最佳教学方案。

(1)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互相借鉴,共同提高。做到六统一:统一进度;统一教学目的;统一每一节课授课的共性内容;统一重难点;统一作业;统一考查。但教学的方法可以不同。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教学对象,自己对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理解,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备课,使教案具有个性化特征。

(2)备课组按照教材内容将重点备课任务合理分解,落实到人,便于教师明确任务,提前准备,提高备课质量。每一位教师在集体备课中都应当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别人的教案上必须有自己的圈点。

四、集体备课的程序。

(一)集体备课前的准备。

主讲人提前一周准备集体备课内容,并通知其他教师做好发言准备。

(二)集体备课的过程。

1、主讲人介绍本次集体备课内容。

2、每个教师分别发言,对本次内容进行重难点分析、资料补充的研讨,并提出自己的疑惑让大家共同研讨,并解决。

3、研讨单元集体备课的相关内容。

4、研讨1—2个课时精案。

(1)研究本次精案相关课型的教学策略。

(2)共同阅读课文,确定课文的三维目标。

(3)共同研讨,确定教学重难点。

(4)共同交流,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本课的补充资料及教具、学具。

(5)再次阅读课文(可指定教师阅读),寻找本课的切入点,并研讨本切入点、突破点的教学方法。

(6)研讨本课的延伸点、拓展点。

(7)共同撰写或修改教案。

评课发言稿

尊敬的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天有幸参加了“海门市幼儿兴趣课堂名师工作室”活动,作为一名乡镇幼儿园的工作者,每次参加观摩研讨活动都是以学习者的身份,所以每次都有很大的收获,这次也不例外,而且收获颇丰。

在上午的活动中,有个环节就是上课教师的说课,很欣赏东洲幼儿园黄瑾主任的说课方式,不用稿子拿起话筒脱口开讲:讲大班孩子绘本阅读的目标,目前孩子的已有阅读水平;讲读到绘本《月亮先生》时触发的教学知识点;讲如何捕捉绘本的重点;讲怎样化解学习过程中的难点,通过黄主任看似信手拈来的话题,真切感受到黄主任对于本次活动的前期准备有多充足,包括对孩子、对绘本、对大班年龄段科学领域目标的把握等等,一切的一切都了然于心。所以,虽然活动中有关月相图这个知识点有点难度,但活动整体效果还是相当不错。

当然这次活动的亮点还有很多:比如丁娟老师的科学绘本《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中,四个人合作一张记录单。在孩子记录的过程中,有个孩子说,该我记啦,我听到旁边的听课老师说,对啊,应该每个孩子一张记录单就不会出现这个情况了。结合后面的活动环节我们发现:这才是丁老师设计的巧妙,正是让四个孩子合作记录一张记录单,才有积极讨论、并愿意发表自己的想法的机会,如果每个人一张记录表,自己思考自己记录,这个目标就达不到了。

感谢“海门市幼儿兴趣课堂名师工作室”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评课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老人与海鸥》描写的是发生在昆明翠湖边一个真实的故事。课文前半部分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说话等事例表现了求对海鸥无私的爱;后一部分则通过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憾的情。课文语言朴实,平凡中包含深情,向人们展示的是老人与海鸥至真至爱的人鸟情。

这是一篇内容较长的课文,怎样做到长课短教,合理取舍,选择最有效的方式方法是执教者面临的一个问题。在教学中姜洪霞老师老师对课文进行了大胆的取舍,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简简单单教语文,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上课伊始,姜老师引导学生回忆“老人陪海鸥”、“海鸥送老人”两个主要内容,引出话题:“海鸥的哪些举动使我们意想不到”,从而引导学生速读课文15—17自然段。当学生抓住重点语段体会情感后,又顺着他们的思路抛出话题“老人与海鸥之间到底有着怎样深厚的感情”“海鸥为什么会有这些举动?”再次引导学生复习梳理第1—12自然段,剖析老人对待海鸥的行为,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更好的感悟老人热爱海鸥的深情。

这样的处理方式体现了“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教学原则,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扎实而有效地落实了教学目标。

我们可以清楚地体会到,这堂课的朗读形式多样,听读、范读、自由读、个别读、齐读、配乐读交织在一起,尤其是课堂后半段的教学,书声琅琅。在读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创新思路,让学生自读、自悟、自得,通过朗读去切身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体会句子蕴含的感情,用内心的情感,有表情地朗读课文,真正达到品读感悟的台阶,使学生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

姜老师在教学15、16、17自然段时,着实下了工夫,他心理很清楚要突破哪几个点,并且怎样落实这几个点的教学。在选取的文本中,也做到了有详有略,有主有次。在主要内容的教学中,抓住海鸥的动作细节描写,让学生体会海鸥与老人不舍的深厚情感。

课堂上资料的拓展能激发增长学生的见识,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在本堂课中,姜老师多次恰到好处地设计拓展的教学环节,比如:对海鸥老人的介绍;在悲伤的乐曲中,诗歌的范读;以及让学生想象说话“老人想和海鸥说些什么?海鸥会对老人说什么?”这些环节的设计有效地充实了课堂,丰富了学生的心灵,培养了学生想象的能力,提升了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

一、关注问题设计的同时关注教师语言表达的准确和可操作性,让孩子能理解老师的意图,快速的进入学习状态。

二、“不动笔墨不读书”,课堂上孩子几乎没有动笔,缺少学生批注能力的训练和片段练习。最后想象训练可让学生选择一幅图片动笔写一段话,而不是说一句话,不符合高年段的训练要求。

三、课堂时间的把握因该再斟酌,有点前紧后松,可以在品读重点段落部分更耐心点,让孩子充分朗读,感悟深情。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