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安全生产月论文范文(22篇)

时间:2023-11-05 19:37:01 作者:碧墨 最优安全生产月论文范文(22篇)

生产的目标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要素,供大家参考。

企业安全生产的论文

一、研究背景。

小微企业(smallandmicrobusinesses),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是由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提出的。由于国内经济社会的各种非理性原因,我国小微企业遭遇一系列严重影响生存与发展的困难,具体可概括为“两高两难两门”:成本高、税负高;用工难、融资难;玻璃门、弹簧门。

小微企业安全生产现状,从微观层面上看有企业安全生产绩效差,从宏观层面上看有安全生产形势严峻。

由于相比大型企业的成熟完善,小微企业在管理、人才和资本等资源方面有着较大差距,这些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短板。大多数小微企业的管理是粗放式的,导致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从而很容易破产倒闭。

为此,要深入、系统地分析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服务机构及其与小微企业安全生产行为之间的影响。

在安全管理领域,国内外学者已开始尝试从计划行为理论的角度研究企业安全行为。大多数学者的实证研究均已证明计划行为理论有助于更好的了解和预测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对行为影响,在研究安全行为上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二、研究目的。

(1)应用计划行为理论剖析小微企业安全生产行为表现的影响机制,寻求能够激发小微企业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2)服务小微企业的安全生产,降低成本获取更大效益,有助于维护雇员生命健康安全、扩大企业资本积累、增加社会财富,更好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研究方法。

(1)文献阅读法:通过阅读大量相关文献,获得有关计划行为理论、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服务的基本信息,从而为接下来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2)调查问卷法:本研究是关于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服务购买行为的,通过对小微企业发放适量的问卷来获得第一手支撑数据和信息。(3)统计分析法:本研究借助spss、excel软件进行数据汇总整理分析进而得到有效信息。

(4)理论推理法:本研究借助计划行为理论的方法进行推理,理论结合实际,进而为小微企业的安全生产服务购买行为提出建设性方案。

(5)专家咨询法:将取得的初步成果形成文件,咨询资深专家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以更好地切合实际,增加信度与效度。

四、调查总结。

从调查的结果不难看出:小微企业生产不安全的原因有:

内部原因为小微企业规模小、资金匮乏、生产设备落后、人员素质不高、企业主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外在原因有法律法规经济环境缺乏支持、扶持政策的不到位和落后、安全生产服务缺位。

影响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服务购买的原因有:一方面是小微企业自身能力和资源的有限性,本身生存的压力就很大,难以拨出资金和精力投资于生产运营之外的领域,知觉行为控制对行为意向的影响微弱,行为低下;另一方面是我国安全生产服务性质有异质量参差水平低下,导致购买安全生产服务的态度存在负面感觉、主观规范负向,使得行为意向薄弱,行为低下。

五、建议。

为促进小微企业在意识上和行为上购买安全生产服务,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加大对安全生产服务机构的培育力度:通过政策扶持、奖惩制度、专业培训,增强知觉行为控制对行为的影响,引导规范安全生产服务机构,使其发挥指导性、做到真正的服务。

(2)提高安全生产服务机构市场化水平:减少安全生产服务机构对政府的依赖性,使服务机构与政府脱离关系,做到市场自由竞争。

(3)根据安全水平对小微企业进行奖惩:对安全效益高的小微企业进行奖励,反之则进行相应的惩罚。这样增强主观规范对行为意向的影响,规范小微企业的安全生产,间接增加对安全服务的购买。

结语:

小微企业是提供新增就业岗位的主要渠道,是企业家创业成长的主要平台,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在国内,安全生产服务机构作为政府管制部门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发挥着纽带作用,应将安全生产管制部门严格执法和安全生产服务机构依法评价有机结合起来,相互支持,共同提高安全生产管制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在安全生产监管上,政府需要转变角色,通过借助安全生产服务机构的力量实现更好地、更有效的发挥监管作用,变直接管理为间接管理;安全生产服务机构有助于整合社会各界的专业技术力量,共同促进安全生产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由专业的安全培训机构提供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培训,可以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

通过加大政府监管、扶持与奖惩,提升安全生产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使小微企业主动寻求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端正看待安全的态度,增强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对行为意向的影响,提升安全行为。

煤矿安全生产论文

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对于能源的需求越来越高,其中煤炭资源仍然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存在,对于国家的工业生产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所以伴随着对煤炭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煤矿企业也在不断发展,针对煤矿企业的生产,安全还是最重要的问题,没有安全一切生产都是空谈,特别是对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如果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很容易产生安全事故。煤矿的生产调度是煤矿企业的重要工作环节,并且由于调度工作的特殊性,使得在工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相应的调度管理制度,如果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那么调度工作就很容易发生混乱,文章就调度管理制度在煤矿安全生产的过程中的具体作用进行了细致的阐述,目的在于促进煤矿行业安全有序的运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调度是煤矿生产中的一个职能部门,煤矿安全调度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核心工作,它担负着企业“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任务,对于煤矿企业的生产是非常重要的,关系着煤矿企业能否顺利运行,在我国煤炭资源仍然是重要的生产能源,随着近几年安全事故的频发,导致煤矿企业的发展受阻,国家和社会对煤矿企业的生产安全性越来越重视,由于我国的工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依附于煤矿业,所以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各个环节的安全生产,调度工作在煤矿企业的生产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煤矿现有的调度管理制度包括调度会议制度、值班跟班及带班管理制度、生产信息汇报管理制度、车辆管理制度、人车、行人装置乘坐管理规定、生产影响管理办法、生产事故汇报管理制度及其他相关规定等,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发展的最根本前提,调度工作充当着煤矿产业的协调者和指挥官的功能,是煤矿企业生产的主线,所以调度工作必须严格把控,这是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

生产调度工作是每个生产企业都离不开的工作,可以说生产调度是维持生产企业正常运行的关键,所以对于煤矿企业也不例外,在实际的.生产中生产调度是非常关键的环节,生产调度其本质是组织生产,安排生产,调度管理工作也是煤矿企业的管理工作之一,在一个大型的煤矿企业,调度机构分为好几个等级,这些调度机构都是煤炭生产建设的指挥中心,是促进煤矿企业领导工作方向正确性,保证生产安全的重要机构,“调度”的意思就是协调、指挥、监督和指导,最大限度的促进员工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安全正确的生产,对于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和生产过程中的矛盾及时掌握并且合理的解决,不断排除生产过程中不利于生产的种种因素,促进生产工作安全有序的进行。煤矿调度工作的主要特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具有不间断性,由于煤矿企业生产的特殊性,就注定了生产的性质是连续运转的,所以这就需要对于每个工序都合理的监督安排,这就需要调度工作的相关负责人坚守岗位,保质保量的完成调度工作,在发现问题时要及时汇报,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其次,煤矿企业的调度工作有着很强的时间性,调度管理人员需要高度负责,有严格的时间观念,很多事故都是在一瞬间发生的,所以当出现问题或者发现问题隐患时要保证第一时间汇报,避免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最后,煤矿企业的调度工作有着很强的权威性,调度部门是煤矿企业的生产管理部门,也是一个综合部门,所以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生产调度员虽然作为基层的管理者,但是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高级管理者的作用,对很多事情能够指挥命令,对于将要发生的安全隐患通过自身的经验去制止,可以说煤矿调度工作在整个煤矿企业有着很强的权威性。

对于生产企业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必须有章可依,才能促进生产的有序性,任何事情缺乏了有效的制度都很难保证顺利进行,在实行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这样或者那样的事故,影响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对煤矿企业亦是如此,调度部门作为煤矿企业的重要部门,对煤矿的生产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但是调度工作不是随意进行的,在实际的生产中,必须遵循相应的调度管理制度,可以说调度管理制度是指挥和控制调度工作严格进行的关键所在,在煤矿的安全生产调度工作中,调度管理制度也起着很强的促进作用,下面对调度管理制度在煤矿安全生产调度中的具体作用进行细致的阐述。

2.1促进调度人员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调度管理制度首先是制度,制度就是对人的行为控制和要求的准则,所以在煤矿安全生产的调度工作中,调度管理制度是帮助业务人员学习的,不断促进业务人员的工作能力的提升,要求煤矿企业定期对调度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学习,不断提高调度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及对煤矿生产过程的业务熟悉程度,对各个岗位的生产流程以及容易出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对煤矿生产过程中的设备应该能够熟练操作,对设备要懂得如何保养,如何维修,在对调度员的培训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实际,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2.2促进对于煤矿运输环节的管理,保证煤矿的质量。

在煤矿采集的工作中,很容易发生工作面断层,掘进迎头半煤岩等导致煤矿的质量下降,所以调度部就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促进煤矿在运输环节的管理制度,将具体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调度员对煤矿采集过程应该实时监督确保煤炭的质量。

2.3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

调度室制订了《调度员下井管理办法》、《调度员责任追究制度》、《调度员岗位责任制》等相关规定,不断完善奖惩制度,调度员必须保障井下工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井下工作实时监督,对于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加强对重点生产环节的监察。促进相关的调度管理制度的完善能够最大限度的促进煤矿生产的安全性。

2.4促进调度人员的应急能力的养成。

调度管理制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规范调度员的行为,促进调度人员的应急能力的养成,煤矿生产由于本身的特殊性,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很多安全事故时突发性的,所以调度人员的应急能力是非常关键的,严格遵循调度管理制度能够促进应急能力,加强问题解决的有效性。

在煤矿企业中,安全生产是重中之重,生产调度工作是保证煤矿生产有序进行的关键,所以对于调度管理制度一定要严格遵循,在生产调度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的不足,充分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性才是最关键的。

[1]张峰.谈调度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j].山东煤炭科技,20xx.

[2]方龙.浅谈调度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作用[j].企业论坛,20xx.

[3]成粤东.浅谈煤矿安全生产中调度工作的重要性[j].管理科学,20xx.

[4]关宇.浅谈煤矿企业调度工作信息[j].煤矿信息,20xx.

文档为doc格式。

电力安全生产论文

摘要:当前我国的电力系统的安全生产机制仍然在沿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安全管理体系,随着经济与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当前的安全生产机制虽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保障的作用,但是也显露出了一定的弊端,很难适应未来电力企业的管理以及电力发展的需求,急需采用新的机制和管理方式。而如何探索和建立新的机制和管理方式成为未来电力企业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电力安全;改革;机制。

伴随着我国电力发展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当前怎样才能够更好的适应电力的新形势以及如何建立电力企业生产的新机制,从而更好的满足电力企业管理以及发展的需要,已经成为电力企业必须要进行重点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国在沿用的电力体制的管理体系,仍然是在计划经济的模式之下产生的,几十年以来,经过电力企业的不断实践和发展,我国的电力体制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丰富。但是由于其先天不足,很难适应未来电力体制的发展,急需要探讨新的发展和改革机制。首先我们要客观的对我国电力生产在安全上的工作现状进行客观的分析。

1.1具有一套相对完整的电力安全的相关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

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一开始就非常重视对于电力方面法律和法规的建设。由于从一开始我国就十分的重视电力工业安全上的法律法规建设。在建国的初级阶段由于我们在电力方面的生产管理经验还比较欠缺,因此最开始都是借鉴国外的一些基本的措施来进行的。在后来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开始逐步的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来制定适合我国电力工业的实际情况的相关法律法规。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又制定了一些关于电力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相关的电力主管部门也制定了相应的细则以及法规;并且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而正是这些制度的制定和使用,更好的保证了我国的电力的安全。

1.2建成了一支具有强大能力的`安全检查的队伍。

我国的电力安全生产的基本网络以及机构本身就是建立在电力安全的实践之上的。受国家经济情况的影响,我国的电力生产安全机构的发展经历了数次的起起落落,但是由于我国电力企业生产实际的需求以及生产的基本特点,我国电力在安全监察方面的工作始终没有停滞过。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电力行业行进至高速发展的阶段,随之而来的是危险性以及事故发生可能性的不断增大,而事故也成为影响社会生产以及对生活产生较大的影响,在此大背景之下,我国的电力监管部门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了安全监察的队伍。

1.3逐步的对于电力生产安全监察的方法和手段进行了完善。

在较长时间的电力的实践和生产的过程当中,电力安全生产部门的从业人员根据多年的经验逐步的总结出了一套符合我国电力安全发展实际情况的而且较为科学和完备的安全管理的方法以及手段。比如电力安全生产的相关技术措施和生产组织措施等。从总体上来看,目前我国的电力监察的相关手段以及安全管理的相关手段已经逐步的从感性以及经验的阶段逐步的转向了法制化、规范化、现代化以及科学化的方向。为了能够进一步的进行安全管理的强化,更好的对于安全生产责任进行落实,同时还提出了一整套的安全保证的相关体系,这一系列措施的应用使得我们电力安全生产体系的基础变的更加的牢固。

1.4电力生产安全管理的基本学科以及相关的科学理论已经逐步的形成。

安全人机工程学本身结合了环境、机械以及人通过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最终能够达到人的作业活动以及作业能力的适应,并且创造出了安全、高效而且科学的相关学科。由于电力事业的安全本身具有一定的规律,在此过程当中发生事故可能最终会造成较强的破坏性以及危害性。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电力相关机构也开始重视对于电力技术安全的分析和研究,电力生产的安全性的相关评价以及事故分析的相关管理系统也应运而生,随着这些理论的逐步形成以及不断的发展,使其在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的过程当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2进行电力体制改革之后所建立和产生的新机制以及新情况。

2.1对于电力的安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原本的电力安全管理方法以及模式的使用对于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不过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对于电力安全的管理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这主要体现在:职能的转变上,随着电力体制的改革,我国原本的电力主管部门开始转型成为企业,由于原本的主管部门失去了原有的政府职能,其职责也随之而产生转变;随着电力企业以及网厂的形式不断的多样化,安全管理的内容以及要求也在悄然发生变化;由于电源以及电网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电力供需之间的矛盾也逐步的发生了变化,随之而来的是电力生产事故的影响在不断的加深,相关事务的处理也开始像法制化的方向进行转变和发展。而所有的这一切,都要我们电力企业的安全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怎样积极的进行全新的生产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从而使其能够更加适应安全生产的基本需求,促进电力事业的未来发展都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2.2要坚持和不断的强化安全的管理。

在进行公司制的改组之后,原本的电力职能部门本身不再具有政府类型的安全监督的职能,作为企业部门,其成为法律以及政府职能监督之下的独立法人,但是我们必须要进一步的进行法制观念的强化。作为企业的法人以及各种类型的人员必须要保证职工自身的人身安全以及电网安全运行和保护国有资产的前提下来进行。对于设备损坏事故以及人身安全的相关事故都需要承担相关的责任。

2.3结合企业具体情况制订安全措施,坚持和完善现行的安全管理模式。

为适合我国电力发展的基本国情,满足电力生产基本安全要求,通过几代电力职工的不懈努力,创造和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力安全管理模式,如“二票三制”、“三措一案”、“春秋两季安全大检查”等等。这些符合我国国情,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安全技术和管理手段,是目前我国电力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是电力生产稳定可靠的保障,因此,必须坚持不懈地执行。

2.4引入和完善安全科学理论,规范安全管理工作。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电力企业的发展和科技水平也越来越高,同其它专业学科一样,安全人机工程学科也必须不断地得到补充和发展,我们应在坚持原有的被证明切实有效的安全管理模式上进一步使安全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如制订电力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为了减少事故发生,规范操作人员的行为,推行“习惯性违章记分考核办法”,引入“安全性评价”,进一步夯实我们的安全基础,从而使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化。我国现已形成的电力安全管理模式基本适应电力生产力发展水平,基本满足电力生产需要,但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和电力生产发展,我们的安全管理也必须不断更新调整,以适应电力发展的要求。电力体制改革,安全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参考文献:。

[1]左圆媛,张均丽.新形势下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模式构建[j].河南科技,(10):245.

[2]杜新光.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中国电力教育,(12):249~250.

[3]杨扬,孙宗伟.新形势下公共图书馆安全管理工作探索与思考―――以临沂市图书馆为例[j].科技视界,(22):176+264.

[4]陈*.电力工程项目进行施工以及安全生产管理的探索[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0):57.

[5]陈刚.电力企业班组安全管理的实践探索与思考[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3):39~42.

电力安全生产论文

20xx年电力公司在安全生产工作上取得了显著的好成绩。公司在加快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良好,安全管理活动有声有色,安全生产基础更加坚实,特别是应急管理、风险管理、标准化建设等工作取得了显著进步;圆满完成了国庆60周年安全保电任务,有效处置了数次恶劣天气造成的局部电网故障,实现了“八个不发生”安全目标,为公司改革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为了在20xx年的安全生产工作中取得好成绩,特进行以下工作安排。

一、指导思想。

20xx年电力公司安全生产的工作思路是: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公司加强“三个建设”为契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大力推进安全管理标准化,全面实施安全风险管控,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和反违章活动,不断推进安全质量管理,继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立足基层、贴近实际、注重实效,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保持公司安全稳定局面,为深化“两个转变”、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工作任务。

(一)要认清形势,把握大局,全面落实安全生产齐抓共管责任制。

安全生产是公司一切工作的基础,也是公司履行社会责任,发挥电力先行和基础保障作用的根本要求。维护安全生产是全体干部员工的共同责任和义务。一是首先从领导班子抓起,建立领导班子安全工作议事制度,落实每位领导的.安全责任。按照“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确保分管工作安全。二是落实所有中层管理机构的安全责任,针对每一项涉及安全生产的工作建立有效的协同和考核工作机制。贯彻“谁组织,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做到安全工作与其它工作“同计划、同布置、同检查、同总结、同考核”。三是进一步强化一线工区、班组、农村供电所和广大员工的安全责任。坚持“谁实施,谁负责”的原则,把各项要求切实落实到位,把好安全生产关口。

(二)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推动安全生产工作再上新台阶。

20xx年,公司进入了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谋划“十二五”发展的关键节点,确保安全生产对于促进公司发展迈上新台阶至关重要。公司各级领导必须加强研究,准确把握新形势和新任务,以改革创新精神为动力,全面加强安全管理。不仅要眼睛向内,还必须眼睛向外;不仅要盯牢电网生产“一条线”,还必须看住企业发展建设整个“面”。

一要加强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以“三个不发生”为重点目标,推进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提高电网规划、设计水平,提高工程和设备质量,加强电网运行维护,强化安全风险管控,确保电网、人身和设备安全,全面确保电力生产安全。

二要集中力量研究解决存在问题。根据特高压交直流即将投入运行、新能源集中接入等新要求,以及雷击、暴雪等恶劣天气的影响,研究落实电网稳定措施,保障电网安全运行。针对设备家族性缺陷、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等疑难问题,发挥生产、物资、财务、法律等部门力量,研究更加有效的处置手段。

三要进一步强化“大安全”管理。高度关注并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健全保障体系和监督体系,强化硬件设备和应用系统管理,确保信息网络安全;进一步加强企业治安防控,全面落实人防、技防、物防措施,完善企业与政府、公安协同处置突发事件联动机制,维护电力设施、企业场馆和员工工作安全;进一步加强辅业安全管理,针对辅业生产特点,吸取电网安全管理经验,提高辅业安全管理水平。

四要高度重视加强应急管理。进一步健全应急机制,理顺工作流程,建立工作规范。针对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响应的每一个环节,制订出具体的工作措施。同时继续加强应急队伍、应急装备和应急平台建设和管理,加强应急培训和演练,不断提高公司应急能力。

五要高度重视做好新闻宣传与公关工作。必须增强敏锐性,积极、主动、规范地从正面发布信息,引导社会舆论,维护公司形象。

(三)周密部署,落实措施,切实做好当前安全稳定工作。

岁末年初是安全工作的一个特殊阶段。春节即将来临,节日放假气氛逐渐浓厚,员工思想容易出现麻痹;气候寒冷,仍有发生暴雪等恶劣天气的可能,设备运行条件恶劣;电网基建、检修任务仍然繁重,现场作业条件较差,安全压力增大。各单位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克服不利因素,做到思想不放松、管理不懈怠,确保电网安全生产和企业稳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安全生产管理论文

发电厂安全生产在整个生产管理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电厂电能的稳定、持续供应,因此在发电厂运行过程中,需要引导全员参与到安全管理工作中来,这样就能够树立全员安全生产的意识。同时通过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和机制,确保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都能够落实到位。为工作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其在工作过程中自身安全能够得到保障,从而更好的发挥主人翁的精神,确保工作效率的提升,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企业领导者需要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给予充分的重视,这样才能使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得以保护,确保生产设备在良好的运行状态下进行工作,从而努力的提升电厂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发电厂安全生产,不仅与企业的发展和稳定息息相关,而且还直接关系到员工的生命安全,如果发电厂生产安全无法保障,那么企业效益也难以实现。安全生产是涉及员工生命安全的大事,也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和稳定,可以说没有安全,企业效益就无从谈起。发电厂作为电力生产企业,其具有较多的危险源,不仅高空作业较多,而且经常需要对高压带电设备进行操作,危险作业较为频繁,这就对发电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一旦电厂电力设备发生故障导致供电中断,则会对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还可能给设备和人身带来较在的损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作为发电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确保有一个安全、可靠的环境,时刻遵循着安全第一的思想进行生产,确保企业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这不仅有利于成本的降低,而且对发电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企业安全生产的论文

面临着经济结构转型、产业优化升级的现代建筑企业,对安全管理人才素质的要求上逐渐向专业化和复合型人才上发展。综合分析现代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现状,笔者归纳出从事现代建筑企业安全管理应具备的几点基本素质。

一是思想素质。

衡量现代建筑企业的员工素质多从“德能勤绩”上进行综合考核,将思想品德指标列在首位,这是每一个建筑企业评价员工的基本要素。俗话说“先做人、后做事”,只有首先学会如何为人处事,才能够真正融入企业团队、融入到企业大家庭中来。才能够形成企业生产合力,营造出和谐的企业生产经营氛围。员工的思想素质直接决定了员工能否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高度的使命感,而这种责任心和使命感则是推动企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精神动力和文化内涵。思想决定行动,只有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员工才能够在思想意识的支配下严格遵守企业规章制度、按时保质完成本职工作,齐心合力维护企业经营利益,进而推动企业的不断发展。在建筑企业里,由于安全工作事关人身安全和施工质量,对企业发展具有导向基础作用,所以要求从事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的工作人员不但要具备以上素质,同时要高度重视安全工作。要时刻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以强烈的安全责任心切实履行安全管理责任。要时刻提醒自己加强安全防范措施,不断加强日常安全巡查和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力度,严厉杜绝违规违章操作行为,确保“零差错、零失误”,以安全工作实效推动企业生产的正常秩序,充分发挥安全监管、检查、排除、处置作用。

二是专业素质。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尤其对于现代建筑企业来说,只有具备充足的专业力量,才能够实现不断的突破来满足客户和市场的需求,在抢占市场份额中获得经济效益,完成企业扩大再生产的过程。员工的专业素质是保障企业生产质量、打造企业品牌和树立企业市场形象的重要武器。现代建筑企业要实现长足经营和持续发展,就必须建立并拥有一支系统化专业化的员工队伍。无论是在企业管理、产品研发、市场营销和战略经营上,都要有相关的专业人员作为支撑。企业管理人员应具备企业管理专业的素质,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应具备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这样才能及时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难题,保障企业有序经营和持续发展。反之,如果不具备企业运营所需的专业素质,势必会导致劳动生产率低、产品质量差、生产设备利用率低、高耗而事故频发等影响生产经营的不利因素。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尤其如此,必须要根据企业发展需求,建立起适应企业发展的专业化安全管理团队,这样才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近几年来,由于高层建筑不断增多,电网、管网等基础设施老化为建筑企业安全管理增加了技术性防范难度,许多建筑企业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安全管理技术水平和安全防范技术能力欠缺,对潜在的安全隐患估计不足,导致施工中对安全事故发生局面无法控制,造成安全事故的扩大。所以说,安全专业素质的提高是建筑企业当前在安全人才培训管理上应引起高度重视的。

三是创新素质。

创新是现代建筑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手段和策略,现代建筑企业需要员工必须具备创新素质。因为只有具备这种敢作敢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才能够实现企业管理、技术革新、生产设备、产品升级等不断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才能使得企业在自主经营和引进高科技上不断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更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稳步攀升。创新不同于蛮干,它是在理智思索前提下的大胆探索,具备了这种素质,才能够使得员工从自身上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调整方向,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继而实现自身的突破。创新精神在现代建筑企业竞争中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在大胆开拓中抢占先机、把握时机,才能使企业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同样也需要创新,传统的安全管理多是采用目测的方式进行检查,其实这只能消除部分表象的安全隐患,一些内在的安全隐患是传统管理方法所不能排除的。只有不断更新观念、创新举措,全面分析当今建筑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面临的安全问题,采取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才能发挥安全管理的保障作用。所以说,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需要这种全面复合型的创新管理人才,只有充分具备适应新情况、新变化的创新性人才,才能够果断应对施工中各种突发安全事故,将事故损害降到最低,为企业减少经济损失。

现代建筑企业以安全管理为核心,安全管理倡导“以人为本”,安全管理人才是促动企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根本,而人的根本说到底就是素质问题。由此看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才就是建筑企业发展的根本,而建筑企业发展又会反过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才素质的提高。人才素质与企业发展是互为前提,相辅相成的,没有人才素质作为前提的企业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没有企业发展作为前提的人才素质便是无本之末。要实现企业和人才的互惠双赢,就必须确定以提升员工素质走高科技生产路线来推动企业发展的人才战略,一以贯之地坚持四项人才素质提升和人才开发原则。

一是广开门路纳才。

建筑企业要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在安全管理人才的引入上广开门路。要积极探索选才、纳才渠道,通过到各类高级人才市场或高等专业院校参加各种安全人才对话招聘活动,通过签订育才、引才协议,解决建筑企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和储备问题。要创新人才选用机制,打破传统小区域或定向选才的模式,在更大范围内通过企业合作、猎头公司、设立人才网站等多种渠道招引人才。让有专长、有素质、有能力并且适合企业安全管理的人才进得来,能够担当起企业安全管理的重任。

二是多元培训育才。

建筑企业要建立并完善企业安全三级培训管理体系,建立起岗前培训、在职培训、脱产培训与自我开发于一体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培训开发系统,采取建筑企业间互动交流加强安全管理横向联合与企业安全管理自主开发相结合的安全管理人才开发方式,建立健全建筑企业内部定期安全技能培训机制,为安全管理技能人才的成长、成才、成功提供全方位服务。同时要不断加大安全人才的培训投入,充分利用高校师资力量,通过委培、代训等形式培育企业内部安全管理人才,为安全管理人才的培养搭建起广阔的平台。

三是营造环境留才。

积极倡导“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措施,建筑企业要深入推行“以感情、事业、待遇、文化留人”的留才策略,通过领导定期慰问、建立职工之家、办好员工食堂、组织周末活动及卡拉ok大奖赛、文体比赛等,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营造企业安全和谐文明的生产经营氛围。不断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做到以感情留人;帮助安全管理人员设计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并付诸实施,使安全管理人才有一种事业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从而产生一种“企业兴我荣,企业衰我耻”的责任感和归属感,做到以事业留人;不断改革薪酬制度,实行带薪休假,推行全员参保,解除企业安全管理人才的“后顾之忧”,做到以待遇留人;不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打造建筑企业安全文化品牌,做到以文化留人。

四是完善机制用才。

建筑企业要坚持“贤者居上,智者居侧,能者居中,功者居前”的安全管理用人原则,建立起“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机构能设能撤,收入能高能低”的“四能”安全用人机制。通过对企业安全管理人才进行综合绩效考评、教育培训、轮岗锻炼等制度的实施,创造出一种良好的用才环境和良性的竞争激励机制。积极探索安全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和企业发展实现互补双赢的创新经营之路,为安全管理专业人才施展自身能力搭建平台创设环境,不断淘汰落后的安全管理措施,以完善安全管理机制为保障实现安全管理人才队伍的更新和发展。

建筑企业安全管理人才培养,事关企业生存和发展大计,只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安全管理理念,在纳才、育才、留才、用才上不断创新,才能培育出适合企业发展的思想、专业、创新素质齐备的复合型人才。只有具备了以安全人才作为保障的建筑企业,才能不断创新并形成适合企业发展的安全管理体制机制,才能保障建筑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有序进行,才能够持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推动企业的科学快速发展。

安全生产管理论文

当今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一些企业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而降低成本,减少安全投入,当安全生产与效益发生矛盾时,往往更关注效益。过于注重效益必然对安全考虑不周,导致事故发生,给企业员工和企业财产带来严重危害。

[关键词]。

安全生产管理论文

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事多面广。经公司总结、提炼,逐步形成了“4321”安全管理体系(四项基础、三大体系、两类评审、一个目标),即:夯实班组建设、制度建设、监督检查、考核评价基础,完善应急管理、隐患排查、安全文化体系,利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nosa安健环体系建设,实现企业的本质安全目标。

本质安全型企业是基于一切事故均可避免、一切风险皆可防范的安全理念,公司提出创建本质安全型电力企业,即是要达到“人员无伤害、设备无缺陷、系统无故障、管理无漏洞、人机环境的和谐统一”的本质安全目标。

1.2深入开展nosa体系建设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公司在投资企业中推行nosa体系,实施标准化、程序化管理,实现与国际安全管理水平的'接轨,持续改进安全管理,提高电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和全员管理水平。公司还制订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规划,指导投资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工作,促进企业形成标准、规范的安全管理。

1.3构筑应急管理、隐患排查和安全文化体系。

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公司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管理原则,建立了从上到下、完整统一的应急管理组织机构。强化应急预案编制,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时效性。加强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公司建立健全以公司隐患排查分级分类管理为基础,以完善隐患排查治理责任、监督机制和考核机制为抓手,以开展安全教育培训为保障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体系。加强安全文化体系建设。每年精心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组织安康杯知识竞赛、安全生产主题演讲等一系列活动,形成了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

深化班组建设,夯实安全基础。公司推进安全和谐型班组创建工作,下发了《班组建设管理办法》等制度,规范各投资企业班组管理,推进了班组安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完善制度建设,规范安全管理。公司编制了21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通过与投资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衔接,促进投资企业走上规范化的管理道路。开展安全检查,排查事故隐患。公司每年根据各时段工作重点及电力行业特点,组织开展两会期间安全检查、春检、防洪度汛、防台防汛、迎峰度夏、秋检、年底安全生产大检查等活动,全年对投资企业检查率达到100%,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加强考核评价,形成激励机制。公司逐步建立了安全生产指标控制体系和考核体系,把安全生产纳入到投资企业主要负责人年度绩效考核中,形成约束激励机制。考核实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履行职责与指标控制相结合的方式,并实行“一票否决”。

2以创新发展为助推,继续探索发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模式。

公司将立足于现有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开拓思路,创新发展,继续探索和创新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为公司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2.1制定安全管理制度范本,提升投资企业管控水平。

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和重要手段。下一步,要在各投资企业已有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基础上,建立统一的投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范本,涵盖电力生产和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要求。

2.2构建安全管理“两个体系”,明晰安全管理职责。

要进一步加强“两个体系”建设,一是明晰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监督体系职责,避免“两个体系”职责不清、职能混淆的情况。二是加强安全管理机构及人员配备,落实安全管理职能,使安全管理机构及人员满足日常安全监督工作需要。

2.3规范外包工程安全管理体系,消除安全生产薄弱环节。

要研究、探索管理方式,形成符合实际要求、严格规范的外包工程安全管理体系。从源头抓起,全过程管控,完善外包队伍考核评价体系,将外包队伍真正纳入投资企业内部安全管理体系,定期对外包队伍进行严格考核,建立合格外包队伍名录。

2.4开展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创建,推进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

以安全文化示范企业为样板,创建企业安全文化,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文化活动,广泛进行安全文化宣传教育工作,把安全文化建设和班组建设有机结合,积极发动基层员工的创造性,全面推进全体员工安全思想理念转变,促使“我要安全”观念深入人心。

2.5实施反违章管理日常化,强化责任制和考核机制。

要进一步实施反违章管理日常化,在投资企业中建立反违章责任制,实行厂部职能部门、车间、班组、岗位层层负责,一级管理一级,一级考核一级,上级检查下级,各级自查自纠,检查曝光和奖罚并举,惩罚和奖励并重的工作机制,形成管理者带头垂范、员工人人参与、自觉遵章守纪的良好氛围。

安全生产管理论文

摘要:“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一些行业或企业通常将安全性和质量结合在一起,推出“质量安全第一”。这种将质量安全整合在一起的方式是合乎逻辑和科学的。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体现“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珍惜生命,关怀与诚实”的原则和精神,确保高质量的生产安全非常重要,安全和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注重文化质量建设,鼓励全体员工重视安全和质量至关重要,提高对安全性和质量的关注至关重要。这是对安全和质量文化的一项重大挑战。下面谈谈在实际工作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措施。

在现阶段,经常会听到新闻媒体爆出有关煤矿坍塌,交通事故等安全事故,每次发生事故或纠纷时,业主,员工之间都会产生冲突,且面临着财产和生命安全,在新时期,如果加强对安全生产管理,维护业主与员工之间的利益是一个热点话题,同时,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也有利于企业所有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证。

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保护企业的员工的身心健康发展免受危险并保护股东的合法权益。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没有安全,就不能实现企业的利益。安全也是确保人们的幸福指数,社会稳定和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了解生产中的安全规则,提高安全意识,始终是所有人耳边的警铃。

1.2、对员工和管理者进行安全教育目的不同。

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的目的是使施工人员保持适当的安全操作技能,并根据规则安全地工作。对企业负责人(班组长以上)的目的是提高他们紧急,危险,关键事件以及在紧急情况下对事件的处理能力,分析复杂的安全影响因素。合同做出正确的决定。

安全生产管理应该是全面的,并进行全方位,全过程,从水平到垂直的每个人的所有过程的管理。根据《安全生产管理法》的规定,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责任。培育安全质量文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还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纵观发生的所有安全事故中,大多数都是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造成的。

2.1、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员工正确的安全思想。

人是实现企业经营活动的主体,也是推动企业向前发展的主要因素,以人为本的思想是指在管理过程中要将人作为管理的最基本要素,人是有思想的,在企业生产过程中,一定要对安全质量教育引起重视。并且创造良好的环境,安全是进行一切活动的基础,没有安全,一切经营活动都无从说起。创建一种安全和高质量的文化,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和目标,是企业实现一切活动的前提。实际上,每个人都知道安全质量非常重要,但是,有关安全质量事故还是经常发生,最主要的是,人们没有将安全和质量的重要性真正放在心上。需要将这些要点和表面结合起来,培育典范,树立典范,充分发挥典范的重要作用,这是促进企业发展最有效方法之一。

2.2、围绕生产经营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保障和监督作用。

企业开展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在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这样才可以确保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养,以增强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千万不能抱走任何侥幸心理,也不可以粗心大意,这些因素都有可能会引发无法想象的安全质量后果。树立“安全与质量”理念是一项长期任务,企业中的各级领导和全体员工都要对此引起重视,千万不能忽视“以人为本”理念的建设,这不仅是每一个施工人员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也是一种责任感。在企业中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有利于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安全质量意识,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团队精神。

2.3、创建良好的安全质量文化氛围。

项目的安全性和施工现场的质量,它应包括广泛推广,广泛教育等工作车间,建筑工地,现场应该有标语,警告标志等,以营造浓郁的文化气息。丰富而充满活力的文化,对员工的刺激更大。不断总结,完善,并创建一种独特而有效的安全和质量文化,以便人们可以将其真正放在心上,心灵受到震撼,因此,约束自己的言行。

2.4、强化管理制度,保护职工安全健康。

完善与安全质量标准化相关的工作机制管理制度和行为标准。这是安全和质量文化的内容。安全质量标准化和施工管理标准是相同的。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安全性和质量,外树形象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促进项目,占领市场,稳定发展和扩大市场的坚实基础。保护施工人员的身心健康,并创造宜人的生产和生活条件。高管和企业员工是一个有生命的整体,领导经营企业不仅对企业的管理而且企业员工来说都是重要。经理必须对员工负责,建立基层委员会,配备一名专职的工委书记或是副书记。

3、结束语。

建立安全质量文化是确保企业开展正常业务活动的必要条件,它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企业的个人和集体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为了建立安全质量文化,企业需要建立“以人为本”的方法作为安全质量文化的核心概念,并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和氛围,以显着改善员工的安全文化意识,实施安全生产管理模型,以确保每个员工为“安全人”,才能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关佩玲.浅议安全文化建设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j].兵团工运,(02).

[2]杜学胜,王恩元,凌利,等.企业安全领导力研究进展[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02).

安全生产管理论文

摘要:安全生产管理作为地质勘探中的重要因素,对于整个地质勘探的稳定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随着近年来地质勘探事故的频频发生对于其质量问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从某种角度上来讲,地质勘探作业属于一种综合性的施工作业,其安全问题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作为地质勘探人员要做好每个环节的施工管理措施,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地质勘探的质量,减少人为事故的发生及所造成的经济财产损失,下面文章主要针对目前地质勘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合理化的解决措施。

安全生产管理论文

电力安全生产关系到国家的财产安全、人民生活利益和电力职工的安康,是电力企业最根本的效益所在。它是电力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影响着电力企业本身的内外形象。要使电力企业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就要不断强化企业的安全管理。本文以基层安全生产管理为切入点,分析电力企业基层安全生产管理重要性与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切实提出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也大大增加,电力企业需要不断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更重要的是确保电力企业的安全供电与用户的安全用电,为此电力企业要针对基层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管理。在实际的电力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企业的基层生产方面有着一定的安全威胁,如果电力企业不及时的加以管理,则会影响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无法确保用户的用电安全。除此之外,还会威胁到电力员工的人身安全,影响着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阻碍着电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电力企业基层安全生产管理对于电力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尽管基层安全生产管理对于电力企业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需要认真管理,但实际的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不能有效确保基层安全生产。以下是对基层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具体分析。

1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电力作业施工过程管理,参与现场管控的业主项目分部安全质量工程师和供电所安全人员以及其他人员,没有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的敏感性,没有从思想上行动上、将安全生产的紧迫感层层传递到各级部门单位和人员,存在安全生产“上热下冷”的现象,致使安全管理工作并不到位,基层安全生产工作得不到有效的监督管理,很容易出现差错,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

2生产人员安全生产意识薄弱。基层生产人员是否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规范生产是确保供电安全的关键,然而有些电力企业的基层生产员工专业素质水平较低,安全生产意识薄弱,没有按照规定的制度规范进行生产,在生产作业方面具有较强的随意性,无法确保生产作业安全性。

3安全职责落实不到位。基层生产管理人员明确生产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但在实际的落工作并不到位,只停留在“说”的阶段,并没有切实的监督管理。管理人员只注重事务性工作,没有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很少分析基层生产单位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没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整改措施,所以在安全责任的落实方面,往往并不到位,直接影响电力生产安全。

1加大监管力度。由于基层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不到位,致使电力生产安全问题无法得到保证,所以管理人员需要加大管理力度,拓宽管理范围,对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要加强管理,一旦发现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要及时的提出并整改,务必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与用户的用电安全。

2加强生产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由于生产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薄弱,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不遵循相关规定制度,导致生产作业安全性受到影响,甚至威胁到生产人员自身的安全。所以要加强对基层生产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有效地利用安全日活动、视频、电力专刊等各种载体,认真组织基层职工学习《安全生产法》、《安规》等规章制度以及国家电网公司等上级下发的各种事故通报、安全文件以及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规定,引导基层生产员工按照规定的流程,规范作业。不仅如此,还要通过宣传栏、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安全标语、设置安全提示卡等多种通俗易懂的方式,广泛宣传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强化宣传效果。除此之外,还要通过举办讲座,发放个人防护用品,定期安全考核等途径让生产人员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员工应对危机情况的能力,一定程度上确保生产员工的自身安全问题,有利于电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3加强对生产设备的管理工作。生产设备关系到电力产品能否安全生产与生产人员的操作安全,所生产管理人员要针对生产设备重点管理。在选择生产设备时,要选择高质量、性能良好、安全系数较高的设备。在进行生产作业之前,要仔细检查设备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还要检查安全措施是否完善,在确认一切安全后再进行生产作业。除此之外,还要做好生产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定期检修,确保设备的运行质量。

4重视基层安全生产工作,明确责任意识。电力企业领导阶层要给予基层生产管理工作充分的重视,只有领导阶层充分重视,重点监督管理,基层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与工作人员才能充分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不仅如此,领导阶层还要监督生产管理人员落实责任,明细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一旦生产出现任何问题,直接与相应的生产责任人员了解情况,有利于问题的顺利解决,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5建立绩效考核体系。绩效考核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电力企业在既定的战略目标下,运用特定的标准和指标,对工作人员的个人表现、工作表现及工作业绩等进行评估,并运用评估的结果对员工将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业绩产生正面引导的过程和方法。其主要分为组织绩效考核和个人绩效考核,这就要求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不仅注重个人绩效,还要注重团体绩效,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员工的个人工作能力,更增强了团体凝聚力、提高团体意识,强化团队合作精神,有利于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

结语。

综上浅述,电力企业基层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对于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用户的安全用电、生产人员的自身安全来讲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安全管理方面,要加大监管力度、加强生产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加强对生产设备的管理工作、重视基层安全生产工作,明确责任意识、建立绩效考核体系等,切实确保基层电力生产作业的安全进行,确保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安全、和谐、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烈平,关于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策略的探讨[j].低碳世界,(05).

企业安全生产的论文

摘要:为了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做好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是所有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安全生产是冶金行业始终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因此,研究如何加强该行业的安全生产显得十分必要且有现实意义。文章从分析冶金企业安全生产引入风险管理的背景出发,探讨了目前冶金企业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冶金企业实施风险管理的五点注意事项。

一、引言。

(一)冶金企业引入风险管理的背景。

为了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做好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是所有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如果企业中存在着某一方面哪怕是微乎其微的安全隐患,也会存在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一起安全事故的发生轻则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重则会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所以,缺乏安全生产的企业就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样是不会获得持续发展的。只有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才能全面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才能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才能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才能更好地保持企业强劲的发展势头,增强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近几年,冶金企业在改造、更新、重组做大做强过程中,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工艺不断革新、技术管理不断进步,特别是plc在冶炼工序上的应用,工业自动化程度显著提高。所以,再沿用过去直接具体的传统安全管理方式、常规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生产形势的需要,已不能适应先进技术发展和生产秩序顺利进行的需要。安全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与现代企业发展的不适应落后状态。

(二)风险管理的主要流程。

第一,目标规划。风险目标规划,是管理层在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一定时期内税收风险管理的工作目标、阶段重点、方针策略、主要措施、实施步骤等作出的具有系统性、全局性的谋划。一个完整的目标规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外部形势判断;组织目标的确定;实现的方针策略;实施的重点步骤;组织技术等保障。第二,风险识别。技术层面的第一个环节,是关键环节或者基础环节。它的主要功能是寻找冶金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发生的可能领域,识别风险发生的具体目标。第三,风险等级排序。就是从两个变量来确定风险值。风险值与以下因素有关:风险事项发生的概率(可能性),风险事项发生的负面后果。风险值=事件概率×后果,数据值高=高风险,数据值低=低风险。风险等级估算的注意点:风险等级排序的价值是在比较中得到实证的;用经过等级估算选出的具体对象,与随机的,没有针对性的,任意的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活动比较,来体现等级排序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作用。第四,风险应对处理。针对风险我们能做什么?不是所有风险都需要应对的,可采取的正确的做法是:我们通常可以改变制度避免它,目前容忍接受它,积极应对减少它(减少可能性或结果)。第五,风险管理的评估。风险评估的关键点有两个:需要关注影响和结果而非只注重投入与产出;质量衡量应与数量衡量相配合。评估方法要考虑结果评估与过程评估相结合。实现的途径是单项评估与多样化评估、综合评估相结合。

近年来,全面风险管理已逐步成为国际经济领域的热点,企业风险管理日益为各国政府、企业以及相关经济组织所重视。在发达国家,不仅风险管理理论发展迅速,而且很多企业都已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多地将全面风险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我国的风险管理理论及应用发展相对滞后,20xx年10月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要求央属企业必须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切实加强企业风险管理工作。在国内冶金企业中,除少数大型央企建立健全了风险管理体系外,绝大部分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仍处于被动状态,不同程度地存在风险管理意识不足,缺乏风险管理策略,缺少风险管理专业人才,以及风险管理技术、资金不足等问题。总的来说,国内冶金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相对比较薄弱,具体表现为:

(一)企业发展战略与风险管理实际不匹配。

企业对自身战略目标未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价,甚至在目标制定时急于求成,希望以最快的方式获得回报,导致在经营发展过程中承担了过多自身难以承受的风险,加之缺乏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和措施,在重大风险事件发生之时无从应对,致使企业遭受巨额损失,战略目标难以实现。

(二)重视具体风险的管理,缺乏风险管理整体策略。

在企业的风险管理工作中,往往将绝大部份精力投入到具体风险管理中,缺乏系统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导致企业风险管理的资源分配不均,影响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整体效率和效果。

(三)多为事后控制,缺乏主动性。

企业的风险管理多为事后控制,缺乏系统的、定时的评估,缺少积极的、主动的、灵活的风险管理机制,不能从根本上防范重大风险。

(四)缺乏强大的信息系统支持。

企业内部对风险信息的认识不统一,尚未形成企业的风险信息标准和传送渠道,未形成协调、统一的沟通体系。对于具体风险,缺乏量化和信息化的数据支持,从而影响决策的效率和效果。

(五)风险管理职责不清。

大部份企业没有专职的风险管理机构和相应的人力资源,风险管理职能、职责分散在不同的部门和岗位,缺乏明确的、针对不同层面的风险管理职能描述和职责要求。

风险之于冶金企业,是与生俱来的。尤其是在当今经济日益全球化、竞争日益残酷的复杂市场环境中,冶金企业不仅面临着自然灾害、财产损害、业务中断、盗窃及产品责任等传统风险,还面临着市场风险、运营风险、财务风险、人力资源风险等诸多风险因素,尤其是安全生产领域的风险防控更是重中之重。如何强化全面风险管理,有效规避、分散、化解和抵御各类风险,是每一个冶金企业生存发展之路必须面对的问题。为此,结合风险管理的理念,冶金企业安全生产应该着力做好五个方面的注意事项。

(一)严格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

对事故的预测不是仅仅凭借经验和事故总结,而是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的区域划分下,根据不同的区域特点,运用现代风险评估技术多角度、全方位进行风险分析,找出危险源,评价它的风险程度,制定对应级别的控制措施。这样就更加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方针,使预防目标和手段更加科学。可以说,引入风险管理将使冶金企业传统的“防御式”被动安全管理转向“攻防式”主动安全管理,使冶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更加科学与有效。

(二)重视提高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

将风险管理应用在冶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时,需要围绕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因素进行,特别是要重视“人”的作用,即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风险管理意识、风险辨别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安全业务知识等等,关键内容就是事故的预防、关键环节的控制方式、重点监控措施、日常监控内容等等。在评估的过程中,要使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风险的处理方面,要加强对评估结果的反馈以及反馈的响应工作,对于关键风险点的评估可以以隐患通知书或者其他专项整改方式的形式出现,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对反馈结果的处理,提升冶金安全生产管理的成效。

(三)风险管理要与生产实际相结合。

要发挥出风险管理的效用,除了要遵循全面、系统的原则以外,还要将风险管理工作与生产的实际情况进行密切的结合,这样就能够将安全理论、经验教训与生产实践进行密切的结合,也可以将风险管理的效果发挥至最大化。此外,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必须要加强与一线员工的沟通与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积极地吸取他们的建议与意见,将风险管理与作业方式和事故类型进行密切的结合,这样才能够将风险管理的成效发挥至最大化。

(四)注重风险管理工作开展的持续性。

将风险管理工作应用于冶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工作中时,应该根据工作的实际情况以及具体的进度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样才能够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才能够令风险管理工作得到持续的改善,才能够推动风险管理工作的全面发展。

(五)完善风险管理的监督评价机制。

完善的监督评价机制能够有效保证冶金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冶金企业应该在原有监督评价机制的基拙之上,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监督评价机制:

1.冶金企业应该在遵循冶金行业安全监督规范标准的基础之上建立冶金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监督体系,对冶金企业执行有关法律规范、规章制度进行严格的监督,这样能够有效督促冶金企业按照冶金行业安全生产规范进行冶金产品的生产。

2.冶金企业还应该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评价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对冶金安全生产状况展开综合评估,这样能够及时发现冶金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安全事故,并且采取合理措施加以控制,这样能够确保冶金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的效果。

四、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不断得到推广和运用,由于管理跟不上规模的扩大,对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安全特性认识不足,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致使生产安全事故不断发生,火灾、爆炸、空难、化学品及核的泄漏事故等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安全和健康。事故不仅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而且给人类的心灵留下久久的创伤和难以抹去的阴影,也给个人、家庭和社会留下了沉重的包袱和不稳定因素。实施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安全生产管理是控制和减少事故的重要手段,一方面通过宏观的安全生产管理来解决全社会共性的问题,是促进安全生产工作的根本途径;另一方面通过推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水平,控制和减少事故隐患、杜绝“三违”现象。同时,推行现代安全管理来满足现代企业安全生产的需要,降低人类的风险代价。总之,只有不断创新和进步,搞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才能有效实现安全生产目标。

参考文献:

文档为doc格式。

安全生产管理论文

“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一些行业或企业通常将安全性和质量结合在一起,推出“质量安全第一”。这种将质量安全整合在一起的方式是合乎逻辑和科学的。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体现“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珍惜生命,关怀与诚实”的原则和精神,确保高质量的生产安全非常重要,安全和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注重文化质量建设,鼓励全体员工重视安全和质量至关重要,提高对安全性和质量的关注至关重要。这是对安全和质量文化的一项重大挑战。下面谈谈在实际工作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措施。

在现阶段,经常会听到新闻媒体爆出有关煤矿坍塌,交通事故等安全事故,每次发生事故或纠纷时,业主,员工之间都会产生冲突,且面临着财产和生命安全,在新时期,如果加强对安全生产管理,维护业主与员工之间的利益是一个热点话题,同时,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也有利于企业所有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证。

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保护企业的员工的身心健康发展免受危险并保护股东的合法权益。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没有安全,就不能实现企业的利益。安全也是确保人们的幸福指数,社会稳定和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了解生产中的安全规则,提高安全意识,始终是所有人耳边的警铃。

1.2、对员工和管理者进行安全教育目的不同。

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的目的是使施工人员保持适当的安全操作技能,并根据规则安全地工作。对企业负责人(班组长以上)的目的是提高他们紧急,危险,关键事件以及在紧急情况下对事件的处理能力,分析复杂的安全影响因素。合同做出正确的决定。

安全生产管理应该是全面的,并进行全方位,全过程,从水平到垂直的每个人的所有过程的管理。根据《安全生产管理法》的规定,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责任。培育安全质量文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还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纵观发生的所有安全事故中,大多数都是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造成的。

2.1、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员工正确的安全思想。

人是实现企业经营活动的主体,也是推动企业向前发展的主要因素,以人为本的思想是指在管理过程中要将人作为管理的最基本要素,人是有思想的,在企业生产过程中,一定要对安全质量教育引起重视。并且创造良好的环境,安全是进行一切活动的基础,没有安全,一切经营活动都无从说起。创建一种安全和高质量的文化,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和目标,是企业实现一切活动的前提。实际上,每个人都知道安全质量非常重要,但是,有关安全质量事故还是经常发生,最主要的是,人们没有将安全和质量的重要性真正放在心上。需要将这些要点和表面结合起来,培育典范,树立典范,充分发挥典范的重要作用,这是促进企业发展最有效方法之一。

2.2、围绕生产经营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保障和监督作用。

企业开展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在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这样才可以确保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养,以增强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千万不能抱走任何侥幸心理,也不可以粗心大意,这些因素都有可能会引发无法想象的安全质量后果。树立“安全与质量”理念是一项长期任务,企业中的各级领导和全体员工都要对此引起重视,千万不能忽视“以人为本”理念的建设,这不仅是每一个施工人员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也是一种责任感。在企业中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有利于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安全质量意识,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团队精神。

项目的安全性和施工现场的质量,它应包括广泛推广,广泛教育等工作车间,建筑工地,现场应该有标语,警告标志等,以营造浓郁的文化气息。丰富而充满活力的文化,对员工的刺激更大。不断总结,完善,并创建一种独特而有效的安全和质量文化,以便人们可以将其真正放在心上,心灵受到震撼,因此,约束自己的言行。

完善与安全质量标准化相关的工作机制管理制度和行为标准。这是安全和质量文化的内容。安全质量标准化和施工管理标准是相同的。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安全性和质量,外树形象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促进项目,占领市场,稳定发展和扩大市场的坚实基础。保护施工人员的身心健康,并创造宜人的生产和生活条件。高管和企业员工是一个有生命的整体,领导经营企业不仅对企业的管理而且企业员工来说都是重要。经理必须对员工负责,建立基层委员会,配备一名专职的工委书记或是副书记。

建立安全质量文化是确保企业开展正常业务活动的必要条件,它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企业的个人和集体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为了建立安全质量文化,企业需要建立“以人为本”的方法作为安全质量文化的核心概念,并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和氛围,以显着改善员工的安全文化意识,实施安全生产管理模型,以确保每个员工为“安全人”,才能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

[1]关佩玲.浅议安全文化建设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j].兵团工运,2014(02).

[2]杜学胜,王恩元,凌利,等.企业安全领导力研究进展[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02).

安全生产管理论文

安全生产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安全工作已经越来越被摆在重要的位置。安全生产管理就是要针对人们活动过程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资源,进行决策、计划、组织、控制等活动,消除生产安全隐患,将安全事故扼杀在萌芽状态中。本文从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现状入手,进行危害识别和分析,并采取安全措施,以期达成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

近年,我国《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陆续出台实施,从法律层面上保障了建设工程的安全生产,也让人们对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是,目前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形势仍不容乐观。

根据住建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共发生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较大及以上事故29起、死亡105人,比去年同期事故起数增加4起、死亡人数增加3人,同比分别上升16.00%和2.94%,其中重大事故1起,未发生特别重大事故。

究其原因,笔者分析认为,这与工程建设领域出现的新特点有关。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建设投资规模逐渐增加,对于建设工程的技术含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量的先进工艺、新型材料被推广运用,不仅要求施工企业有着高超的技术水平,也要求工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管理水平都必须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这对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无疑是一种更高难度的挑战。

著名的"海恩里希法则"提出,当一个企业有300个隐患或违章,必然要发生29起轻伤或故障,在这29起轻伤事故或故障当中,有1起重伤、死亡或重大事故。安全生产管理就是要掌握主动权,把握其中的规律,通过事先分析,及时、高效地控制、清除工程中的不安全隐患。

根据规范要求及承接工程的种类、特征、自身管理水平等,对施工现场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列出清单,并对危险源一一评价,重点防范重大危险源,建立事故应急预案。识别方法:

(1)以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法规、标准为依据。

(2)收集本单位和其他同类单位发生过的事故信息。

(3)收集其他要求和专家咨询获得信息。

(4)现场观察,进行预先危害分析。对作业活动、设备运转进行观测,分析人员、过程、设备运转中存在的危害;召集安全管理人员与操作人员分析讨论危害,并进行补充与确认;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采用前,预先对存在的危害类别、危害产生条件等概略模拟分析和评价。

每一项工程中都存在着诸多隐患和不安全因素,若要实现从根本上解决建设工程事故频发的问题,就必须建立完整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从标准着手加强考核,多管齐下,落实安全管理。

首先,严格执行住建部颁布的"一标准三规范"(《建筑安全检查评分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及国家、省、市有关生产法令、规章制度。

其次,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安全生产标准,与各施工单位签订安全生产协议书,对各级责任人、各级职能部门及施工人员在管理和施工中应承担的责任,做出明确规定,双方都受到安全质量及文明施工的约束。并加强安全管理标准化,特殊工种坚持持证上岗,做好机械的维修保养。

再者,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定期开展对建筑企业负责人、施工项目责任及监管人员的考核工作。

2.加强安全教育。

为了增强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多专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学习国家制定和颁布的施工规范、标准和施工现场的安全要求,将安全管理要求逐步变为作业人员的自觉行为。

施工单位为项目部配备专职安全员,专职安全员应是各作业区技术、经验、安全技能最丰富的人员,他们的责任是协调安全作业的实施,指导安全措施的落实和监督,并加强宣传教育,将"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植入每个施工人员心中。并组织人员对现场施工用电、机械设备使用、防火等编制检查计划,定期按照计划对现场进行各项检查,对安全隐患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措施重复出现。同时,要求专职安全员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业务水平提升,经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并将这种安全员制度细化到每一个作业小组,实时防护监督。针对工作面广,安全工作量大的情况,加强安全宣传,开展人人都是安全员的活动,让技术员、质检员参与安全管理,增强安全管理的实力。

3.采取有效的安全技术。

(1)"三宝"、"四口"和"临边"防护。

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戴安全帽,高处作业者使用安全带,脚手架外侧必须挂设密目式安全网。井架出入口、投料口均需搭设防护棚,设置防护门。较小的预留洞口采用木盖板遮盖。阳台、楼板、层面等临边,均用脚手架作临边防护。

(2)主要垂直运输机械。

首先要保证机械为正规厂家的定型产品,有安全运行保证。其次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做好运输与建筑物的联接,实行专机专人,建立检查、维修记录,当运行发生故障应及时抢修。

(3)施工机具。

主要有:电锯、钢筋机械、手持电动工具、套丝切管机、砂浆砼搅拌机、潜水泵等,各种机具需装置齐全,设安全防护罩。

(4)安全标志。

可以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将施工现场分成不同的风险区域,按照国家颁布的《安全色》标准,分为红、黄、蓝、绿四种,即红色指禁止、黄色指警告、蓝色指指令、绿色指提示,从而让作业人员直接了解周边安全情况,做好安全防护。同时,对于每个阶段的工程注意事项也可直接做成标识牌进行提醒,如在钢筋棚等半成品加工区悬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等内容的安全施工注意事项标识牌,时刻提醒工人注意安全操作规程。

(5)用电与防火。

设置漏电保护,采用厂家标配电箱、开关箱,并上锁,由专职电工保管。场内干线需采用架空电缆或套管地下铺设,专职电工负责架设与维修管理,不准擅自乱接。所有临时设施均按要求采用非可燃物料搭设,且应配备足够的灭火器等消防器材,宿舍内严禁使用电炉、气炉。

4.完善安全经费保障制度。

强制施工企业对于安全生产的投入,保障安全经费。

安全经费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提取、在成本中列支,用于完善和改进安全生产条件的资金,因此至关重要。对于这笔费用,应优先用于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提出的整改措施和达到安全生产标准所需的支出。并可以允许施工企业将安全作业环境和安全施工措施费和意外伤害人身保险费,按照合理的标准单设,设为不可竞争费,以用于安全防护用品的购置与更新,安全措施的落实,并为一线人员参加意外伤害保险提供经费。地方的财政部门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定期对企业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管理、使用,进行监督检查。

5.建立应急体系。

为有效及时地处理建筑工程安全事故,控制伤亡和实施救援工作,急需建立有效的应急体系。行政主管部门应制定地区建筑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救援小组。组织人员按照应急救援预案,开展救援工作,防止事故扩大,把损失降到最低。根据事态的变化,确定救援人员、物资、设备、警戒数量等并紧急调用,并配合单位组织人员撤离、物资疏散等工作。在救援行动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应急救援方式。

同时,应及时上报有关应急救援进展等情况,以便及时处理,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据住建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迟报事故的现象较为突出,522起事故迟报超过20天的126起,占事故总数的24.1%.超过24小时上报的18起,占总数的62.1%.若事故上报不及时,非常不利于事故应急处置。

事后应展开事故调查工作,并作事故技术分析,避免再次发生。

安全生产管理是建筑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企业对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的管理。它贯穿于施工过程的各个阶段,这需要全员的参与和配合,运用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事先辨识危害的可能性,并进行详细的风险评估,针对不同的风险,制定安全标准,采取预防与清除危害的措施,建立一套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最终确保施工生产的安全。

企业安全生产的论文

近年来,为贯彻落实国家安监总局、自治区安全监管局有关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执法检查工作的通知精神,切实做好全市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执法检查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应急管理工作体系,不断提升安全生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2.1人文气氛和人际关系的良好安全保障都是建立安全文化之中的,群众人民的态度行为和认知的意识方式,可以控制人民的不安全行为,减少人为事故,达到最终目的。在主体汇总生产力和安全生产最活跃的因素还是人,在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把安全管理工作做好。企业及时开展安全文化活动。把安全理念通过安全的生产实践,整合,积累,创造,总结,广泛参与广大工人讨论,形成“安全文化手册”积极把“安全文化手册”学习,宣传工作,进入大脑,进入心中,促进文化内心的安全,付出代价。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规范。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增加安全投入,创新安全管理,落实科技战略,自觉应对“僵化”,“灵活”,“五金”的安全管理,确保安全生产第一,与“软件”关系,耻辱安全管理使命,一直是安全文化倡导者,经理人,实践者。加快员工技术培训。通过发送,请进来,专注于帮助,采矿,机电,通风,运输等重点安全技术培训,坚决克服松散疲惫思维的瘫痪,形成“我想要安全,我会安全,意识自治,“标准岗位,干标准生活”,创造本质安全的人,打造“违法违法,不违法,抵制非法气氛”’,实现煤矿,机器,环境协调与和谐,实现基本安全。2.2安全理论是指教育培训,监管体系和工程技术作为安全对策的最佳管理。安全技术是指使用和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原材料,工具,使过程安全保护控制至关重要,以确保系统在生命周期中的基本安全保证。为贯彻落实新修订的《职业病防治法》,加强柳州市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权益,20xx年市安全监管局、卫计委、人社局、总工会联合组织开展了职业卫生先进企业创建活动,经过宣传发动、企业申请、县区初审、联合评审、综合评定、社会公示等程序,有13家企业通过评审,成为第四批柳州市职业卫生先进企业。为表彰先进,激励各企业更加扎实有效地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根据《柳州市关于开展职业卫生先进企业创建活动的通知》(柳安监管〔20xx〕49号)的规定,决定授予柳州十一冶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等13家企业“柳州市职业卫生先进企业”称号,有效期五年。受表彰的企业要珍惜荣誉,戒骄戒躁,持续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努力为劳动者创建更加安全健康的作业环境。希望各单位向先进企业学习,锐意进取,认真落实职业病危害防治主体责任,尽早使本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达到先进企业的标准,为促进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作出新的贡献。

3.1管理标准。管理标准是以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为基础,结合企业发展的特点,具有较强的约束力和强制性。此外,从安全管理的角度,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为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方针、目标和记录各种原则;教育,领导干部和职工的安全行为和道德价值观大多数的监督,真正建立起企业员工首先想到的安全,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3.2现场标准。现场标准是根据《劳动安全卫生条例》的颁布,结合公司的实际发展特点,主要对环境和实施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通过事故树、事故树、事故树、风险识别等手段对现场生产和环境进行分析,对生产安全产生不利影响,制定具体的现场管理标准。如对实施物业管理的现场实施,有毒有害物质的控制、现场文明生产管理,各种安全设施、设备、信号、报警管理,让人们做他们自己的工作,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物料摆放有序,完整和准确的为操作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从而达到或减少不安全的操作环境。3.3操作标准化。操作标准化是根据国家制定的“三个程序”,结合企业安全规程进行技术规程。据统计,事故造成的人身事故占事故率的80%以上。因此,控制不安全行为尤为重要。操作程序动作标准是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方法,逐一进入科学化、规范化、结构化的程序和行动消除不必要的操作,不合理、不安全行为,最大限度地消除人们的错误,为了实现由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人身事故的有效预防和控制,对核心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企业安全生产科学的管理和安全文化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手段,如原有的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与原劳动部,全国工会联合会和甘肃省有关部门企业安全领导和专家制定标准化建设进行评审指出:“银公司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是适应深化企业改革的要求。建立现代企业,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企业一种新型的现代管理手段和方式,经济形势好,做好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是提高企业整体素质,综合管理一个系统的项目是进一步落实企业负责加强企业的利益培训机制的开拓。是国有大企业在社会主义运用现代科学管理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好安全生产的成功生产标准化生产银,其中规范化管理,现场标准化和运行标准化这三个方面的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特别是运行标准化,运用人机行为科学理论,运营人的运行过程中的行动分解,规定的操作程序和每个行动的标准,十年来,公司的工厂和矿山开发了各种操作程序近3000个,科学规范了人类行为的运行,纠正了以前的错误行为和习惯性行为,避免了滥用和非法经营。以和过去只是强调执行安全操作程序更加严格,更具体。司机过去在车床上工作,强调过去如何执行安全程序,但是操作人员不符合标准要求,经常造成事故,目前的运行标准尽可能快,操作简便更好我们也强调操作的标准化同时也强调了现场的一套管理,工业卫生,文明生产,加上一套规章制度的约束,人机实现了科学的完美搭配,使操作员能够处于最佳的安全状态。还使用系统工程生物节律,安全检查表,安全定性和定量分析“三点”(事故点,事故点,防尘点)控制,电脑控制等现代安全管理手段。使公司的安全管理逐步从传统管理向科学管理向前发展。

要真正贯彻“安全第一”的理念,减少企业事故的发生,关键在于政府、社会、公民对安全的深刻理解和真正的重视,这就归结为人民群众的安全文化素质的提高。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的灵魂,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是提高全民的安全文化素质,这是一项战略性基础建设工作。安全文化理念是人们关于安全问题的深入思考。是一种知识的升华,是一种新的安全管理理念和理论。安全文化是一个群体内所有人的安全价值观、安全意识、安全目标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安全文化的本质是人们渴望并积极创造一个安全、舒适、健康、少灾难的环境,强调人的价值、企业的生产价值和实现人的价值。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从安全文化高度安全生产、自律规范和规范作为自己的义务和责任。今后,必须在企业、社会、大力培育安全文化。有了安全文化,才能使企业时刻关注安全工作,避免或减少事故的发生。

任何事故都是一些不安全行为的发生,系统的不安全状态、恶劣的环境、缺乏管理的“四要素”导致或构成。要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并对事故机理的理论必须深入研究,采取相应的对策,加强管理,标本兼治,常不懈,为了实现安全生产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1]奚隽华.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对策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xx.

[3]裴继春:《如何做好企业安全标准化的培训》,《安全》,20xx年05期.

安全生产论文

领导重视是搞好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关键。领导要充分认识水文站标准化建设是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必要途径,是强化安全生产基础工作的长效机制,是有效防范各类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只有领导重视,把标准化建设作为“生命工程”来抓,才能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也只有加强领导,才能提高职工对开展标准化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水平,切实增强推动标准化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实现由被动接受向主动认识和提高的转变,标准化建设才会深入、持久。

二、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安全管理标准化。

在标准化建设中,各水文站按照《河北省水文站安全生产标准》的规定要求,结合《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系统地梳理、完善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岗位责任、规章制度、教育培训、装备设施、现场管理、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管理以及事故报告、绩效评定等方面规范标准,深入开展自检自查,规范安全生产行为,建立标准化基础档案,加强动态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夯实安全管理基础,促使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到位。对于检查出的问题集中、整改难度大的水文站,组织专家进行“会诊”,提出具体改进办法和措施,集中力量,重点解决,加快标准化达标进度。积极研究推进标准化建设的奖惩激励措施,将标准化建设与监督管理、评优评先、目标考核、事故处理等工作结合,区别对待达标单位和未达标单位。通过开展标准化管理,促使各单位不断查找管理缺陷,堵塞工作漏洞,建立水文站标准化体系,形成制度不断完善、工作不断细化、程序不断优化的持续改进机制,提高水文站安全生产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水平。

三、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安全技术和装备标准化。

对于长年在野外开展工作的水文站职工来说,安全状况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水文现代化技术和装备的推广应用。通过采取对外选派职工培训学习,对内组织各水文站交叉检查学习、安全培训和技能竞赛的方法,不断增强职工对新技术、新方法的学习,提高应用能力。同时,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技术人员自主研发了iz-1型智能流量测算仪、zdyh-2型水文缆道无线信号传输仪和智能充电电源,并在水文站推广,极大地改善了职工安全生产的工作条件。近年,上级部门加大了基层测站安全资金的投入,下大力气整修、更新了站房、测验设施,引进了走航式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雷达测速仪、雷达水位计、全自动测流缆道等现代化仪器设备,淘汰了危及安全的设施和落后技术装备,改善了职工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提高了测站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

安全文化建设是增强职工安全防范意识的重要手段。近年河北省水文局组织基层水文站开展了安全征文、安全知识竞赛答题、职业技能竞赛、安全培训和考试、安全现场教育、定期出安全板报、安全标识和警句的展示、事故案例分析等一系列安全文化活动,把安全文化建设作为标准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通过持续不断的安全文化建设,形成了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深刻地影响了广大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行为,提高了职工遵章守纪的自觉性,从“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安全生产工作达到群防、群控、群治的目的,标准化建设工作得到顺利开展。

五、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应以点带面全面铺开。

水文站标准化建设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成型的模式可供效仿,因此,不能草率行事,也不能急于求成,一哄而上。只能边试点,边摸索,边总结,边提高,边推广。应遵循“先易后难,先局部后全面”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先筛选出一两个条件较好的'水文站,进行专家帮扶,重点培育,促其达标,为其他水文站树立样板。然后大力宣传样板,使其他水文站了解样板,掌握样板,掀起学样板、赶样板、争相达标的高潮。通过抓样板,宣传样板,以样板为榜样带动全局,推动全局,起到局部标准化推动整体标准化的目的。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把好验收质量关,是巩固和发展水文站标准化建设成果的重要手段。要制定一套科学、严谨的水文站达标考核验收标准、程序和方法,定期组织考核验收。在验收中坚持严格务实的作风,不图形式、不走过场、不追求数量,不符合验收标准的绝不迁就。对达标水文站予以公告、授牌,并给予一次性奖励。还要做好复查工作,复查时若有明显下降或发生事故的水文站,取消其标准化水文站称号,责令其限期整改,再次复查合格后方可恢复其标准化称号。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水文站实现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它是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作,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从而在水文站构建起扎实的安全生产环境,实现水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安全生产论文

摘要: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尤其是百年古老矿井,井深巷远生产环节多,明确安全主体责任尤为重要。在安全教育管理和组织生产过程中,明确区科、班组、职工的安全主体责任,举力尽责,充分发挥安全生产的把关作用,对提升安全管控水平,确保实现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关键词:安全;矿井;预防。

1明确区科安全主体责任,提高安全生产的可控性。

区科在实现安全生产中肩负着主导作用,不仅要结合生产实际创新安全教育管理,而且更重要的是提升职工队伍的安全整体素质,实现管理规范、操作规范,杜绝各类事故,确保实现安全生产。一是抓好职工的教育管理。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坚持把安全生产作为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压倒一切、统领一切的头字号工程来抓,全力抓好安全文化建设,抓好安全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落实,抓好典型案例的宣传教育,向员工讲清“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家庭”的关系,营造“生命安全是不可逾越的红线、安全法规是必须坚守的底线”浓厚的氛围,使每名职工能够牢记安全理念,坚持安全第一,自觉遵守安全生产各项制度,规范操作,远离“三违”。二是抓好管技人员和现场班组长安全责任的落实。以不断增强管技人员和现场班组长安全责任意识为着力点,加大安全素质能力培训力度,提升管技人员和班组长现场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严格履行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各项制度,坚持生产现场走动管理,不断规范管理内容和程序,发现安全隐患坚持“一分钟不能滞留”,及时组织人力进行处理,做到先安全再生产。加大对操作岗位职工安全监管力度,提升职工岗位操作能力和水平,随时解决突发性安全隐患问题,为职工提供安全可靠的生产环境。三是超前性抓好安全预防。将安全隐患排查作为确保安全生产的有效措施和途经,每周组织一次安全隐患排查活动,对公司各区科、生产区域、工作岗位进行系统隐患排查。查出的隐患问题立即整改,不能及时解决的问题,由主抓安全的副经理组织召开安管部门、区科长安全生产联席会,研究方案,制定措施,明确责任人,限期整改,确保安全隐患问题发现一处,整改到位一处,把各类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为安全生产提供有效保证。

2明确班组安全主体责任,提高班组自我管控能力。

班组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基础和重要保证,提高班组安全自我管控能力,就必须明确班组安全责任,夯实安全基础,严格进行考核。一是明确责任。将班组长的安全管理责任,细化到班组职工安全教育、落实安全制度、岗位技能培训、岗位规范化操作、安全确认、手指口述以及自我保安、相互保安等各个方面,使班组长明确肩负的安全责任,清楚安全管理内容,加大对班组安全管理力度,做好安全无把握人员的教育管理,尽心尽力看好“自家门”,管好“自家人”,促进班组职工自觉遵章守规,安全操作,确保班组职工“高高兴兴上班去、安安全全回家来”。二是夯实基础。建立体现本班组特点的安全理念和安全信条,建立健全班组安全动态管理考核制度,实施每天考核,每周讲评,增强班组职工履行安全责任的自觉性,使班组职工时时刻刻保持安全第一,生产第二,不安全不生产的高度警觉状态。进一步规范准军事化班前会,把好安全生产第一关,做到开工前、班中、班末安全“三确认”,规范操作不安全不生产。抓好班组安全质量标准化,每项工作、每项工程、每批产品都要做到精益求精,夯实安全生产基础。三是严格考核。以班组职工安全教育、岗位技能培训、岗位规范化操作、安全确认、手指口述以及自我保安、相互保安为主要内容,采取区科长、公司安管部门、公司党政领导打分的方法,对班组进行安全主体责任落实考核。区科长打分占60%;公司安管部门占20%;公司党政领导占10%。经考核,达到90分的为一星级班组,90-95分的'为两星级班组,95分以上的为三星级班组。按照安全风险共担,安全利益共享的原则,年度对星级班组进行总结表彰,提升班组安全自主管理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3明确职工安全主体责任,提高职工自我管控的自觉性。

职工是安全生产的主体,每名职工的安全行为都决定着能否实现安全生产。一是要把职工安全主体责任放在重要位置。要坚持引导职工自觉自愿地遵章守规,自主自发地保证安全,切实发挥职工安全主体责任的作用,运用各种宣传形式,让职工清楚自身在安全生产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安全生产第一的理念不动摇。清楚实现安全生产我有责,增强遵章守规,自我保安和相互保安的自觉性。清楚保证安全与家庭幸福的关系,坚持对自己的安全负责、对工友的安全负责、对我的家庭负责,规范操作,绝不违章。二是要教育引导职工切实履行安全责任。要以“承诺践诺”的方式,组织职工制定“安全生产规划目标”,要以岗位职责、岗位规范、落实安全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简便易行,具有可操作性和考核性。实施每天职工向班组长汇报落实安全承诺情况,每周班组长对职工落实承诺,取得明显成效情况进行考核,每月底对职工落实安全承诺综合情况进行讲评,讲评结果作为安全工资考核的重要依据,形成长效运行机制,为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证。三是凝聚正能量形成正激励的氛围。要注重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总结,在总结成功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对安全隐患排查、安全合理化建议、制止“三违”等为安全生产献计出力的员工,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大张旗鼓地进行广泛宣传,用先进典型的事迹,影响和带动广大职工,形成“遵章守纪保安全光荣,违章操作埋隐患可耻”的氛围,促进职工“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为实现安全生产目标提供有力保证。

安全生产管理论文

安全生产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安全工作已经越来越被摆在重要的位置。安全生产管理就是要针对人们活动过程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资源,进行决策、计划、组织、控制等活动,消除生产安全隐患,将安全事故扼杀在萌芽状态中。本文从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现状入手,进行危害识别和分析,并采取安全措施,以期达成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

近年,我国《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陆续出台实施,从法律层面上保障了建设工程的安全生产,也让人们对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是,目前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形势仍不容乐观。

根据住建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共发生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较大及以上事故29起、死亡105人,比去年同期事故起数增加4起、死亡人数增加3人,同比分别上升16.00%和2.94%,其中重大事故1起,未发生特别重大事故。

究其原因,笔者分析认为,这与工程建设领域出现的新特点有关。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建设投资规模逐渐增加,对于建设工程的技术含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量的先进工艺、新型材料被推广运用,不仅要求施工企业有着高超的技术水平,也要求工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管理水平都必须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这对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无疑是一种更高难度的挑战。

二、危险源识别。

著名的“海恩里希法则”提出,当一个企业有300个隐患或违章,必然要发生29起轻伤或故障,在这29起轻伤事故或故障当中,有1起重伤、死亡或重大事故。安全生产管理就是要掌握主动权,把握其中的规律,通过事先分析,及时、高效地控制、清除工程中的不安全隐患。

根据规范要求及承接工程的种类、特征、自身管理水平等,对施工现场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列出清单,并对危险源一一评价,重点防范重大危险源,建立事故应急预案。识别方法:

(1)以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法规、标准为依据。

(2)收集本单位和其他同类单位发生过的事故信息。

(3)收集其他要求和专家咨询获得信息。

(4)现场观察,进行预先危害分析。对作业活动、设备运转进行观测,分析人员、过程、设备运转中存在的危害;召集安全管理人员与操作人员分析讨论危害,并进行补充与确认;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采用前,预先对存在的危害类别、危害产生条件等概略模拟分析和评价。

每一项工程中都存在着诸多隐患和不安全因素,若要实现从根本上解决建设工程事故频发的问题,就必须建立完整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从标准着手加强考核,多管齐下,落实安全管理。

首先,严格执行住建部颁布的“一标准三规范”(《建筑安全检查评分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及国家、省、市有关生产法令、规章制度。

其次,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安全生产标准,与各施工单位签订安全生产协议书,对各级责任人、各级职能部门及施工人员在管理和施工中应承担的责任,做出明确规定,双方都受到安全质量及文明施工的约束。并加强安全管理标准化,特殊工种坚持持证上岗,做好机械的维修保养。

再者,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定期开展对建筑企业负责人、施工项目责任及监管人员的考核工作。

2.加强安全教育。

为了增强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多专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学习国家制定和颁布的施工规范、标准和施工现场的安全要求,将安全管理要求逐步变为作业人员的自觉行为。

施工单位为项目部配备专职安全员,专职安全员应是各作业区技术、经验、安全技能最丰富的人员,他们的责任是协调安全作业的实施,指导安全措施的落实和监督,并加强宣传教育,将“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植入每个施工人员心中。并组织人员对现场施工用电、机械设备使用、防火等编制检查计划,定期按照计划对现场进行各项检查,对安全隐患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措施重复出现。同时,要求专职安全员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业务水平提升,经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并将这种安全员制度细化到每一个作业小组,实时防护监督。针对工作面广,安全工作量大的情况,加强安全宣传,开展人人都是安全员的活动,让技术员、质检员参与安全管理,增强安全管理的实力。

3.采取有效的安全技术。

(1)“三宝”、“四口”和“临边”防护。

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戴安全帽,高处作业者使用安全带,脚手架外侧必须挂设密目式安全网。井架出入口、投料口均需搭设防护棚,设置防护门。较小的预留洞口采用木盖板遮盖。阳台、楼板、层面等临边,均用脚手架作临边防护。

(2)主要垂直运输机械。

首先要保证机械为正规厂家的定型产品,有安全运行保证。其次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做好运输与建筑物的联接,实行专机专人,建立检查、维修记录,当运行发生故障应及时抢修。

(3)施工机具。

主要有:电锯、钢筋机械、手持电动工具、套丝切管机、砂浆砼搅拌机、潜水泵等,各种机具需装置齐全,设安全防护罩。

(4)安全标志。

可以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将施工现场分成不同的风险区域,按照国家颁布的《安全色》标准,分为红、黄、蓝、绿四种,即红色指禁止、黄色指警告、蓝色指指令、绿色指提示,从而让作业人员直接了解周边安全情况,做好安全防护。同时,对于每个阶段的工程注意事项也可直接做成标识牌进行提醒,如在钢筋棚等半成品加工区悬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等内容的安全施工注意事项标识牌,时刻提醒工人注意安全操作规程。

(5)用电与防火。

设置漏电保护,采用厂家标配电箱、开关箱,并上锁,由专职电工保管。场内干线需采用架空电缆或套管地下铺设,专职电工负责架设与维修管理,不准擅自乱接。所有临时设施均按要求采用非可燃物料搭设,且应配备足够的灭火器等消防器材,宿舍内严禁使用电炉、气炉。

4.完善安全经费保障制度。

强制施工企业对于安全生产的投入,保障安全经费。

安全经费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提取、在成本中列支,用于完善和改进安全生产条件的资金,因此至关重要。对于这笔费用,应优先用于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提出的整改措施和达到安全生产标准所需的支出。并可以允许施工企业将安全作业环境和安全施工措施费和意外伤害人身保险费,按照合理的标准单设,设为不可竞争费,以用于安全防护用品的购置与更新,安全措施的落实,并为一线人员参加意外伤害保险提供经费。地方的财政部门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定期对企业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管理、使用,进行监督检查。

5.建立应急体系。

为有效及时地处理建筑工程安全事故,控制伤亡和实施救援工作,急需建立有效的应急体系。行政主管部门应制定地区建筑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救援小组。组织人员按照应急救援预案,开展救援工作,防止事故扩大,把损失降到最低。根据事态的变化,确定救援人员、物资、设备、警戒数量等并紧急调用,并配合单位组织人员撤离、物资疏散等工作。在救援行动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应急救援方式。

同时,应及时上报有关应急救援进展等情况,以便及时处理,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据住建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迟报事故的现象较为突出,522起事故迟报超过20天的126起,占事故总数的24.1%.超过24小时上报的18起,占总数的62.1%.若事故上报不及时,非常不利于事故应急处置。

事后应展开事故调查工作,并作事故技术分析,避免再次发生。

四、结语。

安全生产管理是建筑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企业对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的管理。它贯穿于施工过程的各个阶段,这需要全员的参与和配合,运用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事先辨识危害的可能性,并进行详细的风险评估,针对不同的风险,制定安全标准,采取预防与清除危害的措施,建立一套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最终确保施工生产的安全。

安全生产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水平的快速提升,电力企业业务涉及面更为广泛,社会对电力生产安全更加关注。电力生产安全,不仅直接影响群众的日常生活,还关系到国家财产安全及电力企业职工人身安全。电力生产安全,是电力企业发展进程与经营活动的基础,也是电力企业形象的一种表现。为确保电力的安全生产,应加强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构建合理、有效的安全管理机制。

电力企业是我国最为重要的工业企业,电能的良好供给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国家财产安全都有着重要意义,电能也在我国社会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伴随我国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使各种各样的事物都呈现现代化,促使我国对电能的需求日益增加,这就导致人们开始对电力的安全生产重点关注。本文是对我国电力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进行具体阐述。

一、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安全意识。

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对安全的认知比较浅,不知道安全生产对于企业有多么重要,生产过程操作不当容易引起安全问题的发生,导致电力系统发生故障。

(二)企业的基层管理不当。

电力企业的一个通病就是只关注较大的电力项目,对于基层工作反而不关注,但是基层的工作往往是决定企业质量的关键,所以,必须要提高电力企业的基层管理工作,保证电力企业电力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习惯性违章。

在工作人员进行工作时,经常发生违规操作,这种情况做多了就会形成一种操作习惯,工作人员自己不认为这是一个错误。这种情况对于电力企业的生产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会为人们的人身安全造成一定的伤害。

(四)安全保护器具缺乏管理。

在进行电力生产工作时,设备的安全措施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安全保护措施,但是因为没有专门人员看管,导致这些设施已经老旧,甚至不能使用,为电力企业的生产工作留下安全隐患。

(一)增强企业安全管理意识。

电力企业在进行电力生产时,要秉承安全理念,并且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这是我国电力生产企业必须要坚持的安全理念,在进行电力生产时,所有工作都要建立在安全的条件下。并且在电力生产过程中,主要以工作人员的安全为重点,电力生产的安全设施、设备要对工作人员进行,这样才能为电力生产工作提供保障,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受侵害。此外,还需提高电力生产工作人员的安全思想,为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安全课程教育,从潜意识中提升安全的观念,将电力生产安全提高至最大程度。在电力生产过程中,电力企业要为相关工作人员创造完善的电力生产环境,避免操作失误的情况产生,防止在电力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电力企业生产安全一定要得到相关高层的重点关注,并且要进行相关制度和体制的加强管理,为工作人员的安全工作起到良好的引导,对工作人员进行督促,利用电力企业的多媒体设施、设备,对安全管理进行大肆宣传,进而促使电力生产企业的安全意识能够从根本上提高。

(二)加强组织安全培训。

只有提高电力企业工作人员的安全知识和理念,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电力企业的生产安全。只有将电力企业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升上来,才能促使电力企业的进步,提高电力企业的社会影响力。要提高电力企业工作人员的安全思想和生产规范,必须要对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关教育,对工作人员灌输最新的安全准则,并且采取定期教育模式。在进行教育时,要依照国家颁布的最新标准和规范进行全面教育,促使电力企业工作人员的安全思想得以提升。在对工作人员进行教育时,不能光对其进行安全知识教育,还需让工作人员进行实际的安全操作,这样的方式更能加深电力企业工作人员对安全操作的印象。

(三)加强现场安全监督。

提高点企业生产现场的监督力度,并安排专门人员按照电力企业制定的安全规范守则对电力生产现场进行良好的监督,提高电力生产过程的管理。在进行电力生产安全工作的关键在于生产安全和生产小组人员管理。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根本就是对生产小组进行安全管理工作,生产小组在进行电力生产工作时要注意生产中的安全问题,每名生产工作人员要对生产工作进行总结,并集中探讨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安全问题,使每名工作人员都能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并且要对已经发生的安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进行解决,还需要依据新的安全问题对电力企业的安全标准进行更新,促使电力生产工作的安全运行,保障电力生产的质量和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在电力企业工作人员的生产工作中,必须提高安全思想观念,加强安全管理,制定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进行预防,保证电力企业生产的安全。

(四)加强设备的.更新,维修和养护工作。

电力企业的生产设施、设备优良是保证电力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步,科学技术水平不断上升。现代化设备应用在电力企业中能够提高电力生产的安全性和电力质量。提高新设施的运用,充分发挥新设备的功能性,并且需要对老旧的设施进行更换,并对更换下来的老旧设施进行维修。工作人员要对电力生产设备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预防问题的发生,保证电力企业生产和工作人员的安全。相关工作者要对设备、设施的运行情况进行详细的备案,为以后验收和检查工作提供便利条件。

三、结语。

以上是关于电力生产工作中的问题和措施的叙述,就是要建立良好的安全举措,在容易发生问题的地方进行预防措施,安排专门人士对电力企业的生产设施进行检查和修护,还需做好对电力生产工作人员的安全知识教育,建立相关安全体制,提高对生产现场的监督。并且,电力企业还要加强安全设施、设备的投资力度,这样能够保证电力生产工作的安全进行,提高电力企业的安全质量。

安全生产管理论文

电力安全生产关系到国家的财产安全、人民生活利益和电力职工的安康,是电力企业最根本的效益所在。它是电力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影响着电力企业本身的内外形象。要使电力企业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就要不断强化企业的安全管理。本文以基层安全生产管理为切入点,分析电力企业基层安全生产管理重要性与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切实提出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也大大增加,电力企业需要不断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更重要的是确保电力企业的安全供电与用户的安全用电,为此电力企业要针对基层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管理。在实际的电力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企业的基层生产方面有着一定的安全威胁,如果电力企业不及时的加以管理,则会影响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无法确保用户的用电安全。除此之外,还会威胁到电力员工的人身安全,影响着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阻碍着电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电力企业基层安全生产管理对于电力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尽管基层安全生产管理对于电力企业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需要认真管理,但实际的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不能有效确保基层安全生产。以下是对基层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具体分析。

1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电力作业施工过程管理,参与现场管控的业主项目分部安全质量工程师和供电所安全人员以及其他人员,没有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的敏感性,没有从思想上行动上、将安全生产的紧迫感层层传递到各级部门单位和人员,存在安全生产"上热下冷"的现象,致使安全管理工作并不到位,基层安全生产工作得不到有效的监督管理,很容易出现差错,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

2生产人员安全生产意识薄弱。基层生产人员是否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规范生产是确保供电安全的关键,然而有些电力企业的基层生产员工专业素质水平较低,安全生产意识薄弱,没有按照规定的制度规范进行生产,在生产作业方面具有较强的随意性,无法确保生产作业安全性。

3安全职责落实不到位。基层生产管理人员明确生产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但在实际的落工作并不到位,只停留在"说"的阶段,并没有切实的监督管理。管理人员只注重事务性工作,没有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很少分析基层生产单位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没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整改措施,所以在安全责任的落实方面,往往并不到位,直接影响电力生产安全。

1加大监管力度。由于基层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不到位,致使电力生产安全问题无法得到保证,所以管理人员需要加大管理力度,拓宽管理范围,对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要加强管理,一旦发现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要及时的提出并整改,务必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与用户的用电安全。

2加强生产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由于生产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薄弱,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不遵循相关规定制度,导致生产作业安全性受到影响,甚至威胁到生产人员自身的安全。所以要加强对基层生产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有效地利用安全日活动、视频、电力专刊等各种载体,认真组织基层职工学习《安全生产法》、《安规》等规章制度以及国家电网公司等上级下发的各种事故通报、安全文件以及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规定,引导基层生产员工按照规定的流程,规范作业。不仅如此,还要通过宣传栏、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安全标语、设置安全提示卡等多种通俗易懂的方式,广泛宣传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强化宣传效果。除此之外,还要通过举办讲座,发放个人防护用品,定期安全考核等途径让生产人员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员工应对危机情况的能力,一定程度上确保生产员工的自身安全问题,有利于电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3加强对生产设备的管理工作。生产设备关系到电力产品能否安全生产与生产人员的操作安全,所生产管理人员要针对生产设备重点管理。在选择生产设备时,要选择高质量、性能良好、安全系数较高的设备。在进行生产作业之前,要仔细检查设备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还要检查安全措施是否完善,在确认一切安全后再进行生产作业。除此之外,还要做好生产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定期检修,确保设备的运行质量。

4重视基层安全生产工作,明确责任意识。电力企业领导阶层要给予基层生产管理工作充分的重视,只有领导阶层充分重视,重点监督管理,基层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与工作人员才能充分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不仅如此,领导阶层还要监督生产管理人员落实责任,明细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一旦生产出现任何问题,直接与相应的生产责任人员了解情况,有利于问题的顺利解决,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5建立绩效考核体系。绩效考核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电力企业在既定的战略目标下,运用特定的标准和指标,对工作人员的个人表现、工作表现及工作业绩等进行评估,并运用评估的结果对员工将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业绩产生正面引导的过程和方法。其主要分为组织绩效考核和个人绩效考核,这就要求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不仅注重个人绩效,还要注重团体绩效,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员工的个人工作能力,更增强了团体凝聚力、提高团体意识,强化团队合作精神,有利于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

综上浅述,电力企业基层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对于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用户的安全用电、生产人员的自身安全来讲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安全管理方面,要加大监管力度、加强生产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加强对生产设备的管理工作、重视基层安全生产工作,明确责任意识、建立绩效考核体系等,切实确保基层电力生产作业的安全进行,确保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安全、和谐、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烈平,关于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策略的探讨[j].低碳世界,2013(05).

企业安全生产的论文

要探讨安全文化,首先要搞懂什么是安全文化,安全文化是安全意识及其所引导的各个安全行为的总称,其中包括行为安全、安全观念及其安全工艺和安全系统等。以人为本是安全文化的中心,营造企业内部的安全文化氛围,宣传安全文化的重要性进而实现改善安全业绩、构建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的目的。安全文化包括安全价值观以及安全行为准则,安全行为准则是表层结构安全价值观是里层结构,二者相互联系构成了安全文化的主体,其中具体的表现有个人、单位、群体对安全所持有的态度以及面对安全隐患时采取的行动方法,安全文化基本都是围绕人展开的,要规范人的行为,文化是最有效、最积极同时也是最根本的。

首先安全文化所强调的就是将安全知识融入人们容易接受的文化当中,因此文化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在安全文化中也会有所体现,再加上安全所具有的企业生产活动中的质量安全和生产效益等特点,这样就使安全与文化产生了紧密联系。保护自己与他人的安全与健康为主旨,以人为本是安全文化的基本特征,所以我们应该构建正确的安全观念和安全规范的行为准则,进而创造出最安全、最舒适、最文明的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这就是安全文化的最终目的。安全文化有具体的这几个功能,包括改善人们的安全观念、传播安全知识、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规范人们的安全行为、完善安全管理机制、保持生产的安全高效的运行,这几项功能就决定了安全文化在生产工作中的地位,如果可以将安全文化要求的这几项功能制定并且实施,这将会对企业和个人产生重大影响,可以将企业的各个部门的全体职工培养成结合安全与文化于一体的高素质人才。

如果可以清晰明确的清楚安全文化在企业生产当中的地位,那么安全文化在企业生产当中的价值也就显而易见,从安全文化的基本特征、基本概念与安全文化的具体功能这几方面可以清晰的认识到安全文化在企业生产安全中的作用。首先,要明确企业生产活动的首要准则既“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这也是安全文化的灵魂。安全生产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它涉及了人、机器、产品、环境、法律等各个方面,而安全文化恰好可以融入企业生产的各个方面,从而是生产更加的安全规范。企业的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生产的保障,企业的安全文化在企业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既与企业文化有密切联系,又能融入安全生产当中。在生产过程当中,如果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文化素质以及安全意识,时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生产工作方针,使人们真正能够处理好效益与安全之间的关系,那么宣传和落实安全文化是其必备的重要手段,这对我们树立正确的安全观与价值观具有重大意义。安全文化涉及到企业文化以及生产的各个方面,从外部来看,安全文化在企业当中分为物质文化,既企业的安全文化的实体部分与外部的形象标志,其中就包括了生活资料、生产条件、设备设施、生产的条件、环境保护的基本设施、安全卫生的工作用品等等。另外,安全文化也包括制度文化,制度文化又包含了劳动者的保护法、安全生产的法律规定以及制定的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操作与防范章程、安全卫生的道德标准等等,再者安全文化也包括精神文化,精神文化中又涉及到人们的安全观念,安全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安全防范意识、企业的精神面貌、企业所营造的安全氛围等等,安全文化涉及的范围之广、内容之细,这些都决定了安全文化在企业文化以及企业生产当中不可取代的地位。

安全管理是预防事故的三大对策之一,在当今企业生产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安全文化又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到安全管理的好坏,安全管理作为安全文化的一种表现方式,它是使企业安全文化不断趋于完善、规范的重要手段,科学合理的企业安全管理是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的范畴,其中包括行为管理、设备管理和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的管理等等。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和环境也会有助于营造企业科学的安全管理模式。可以说安全管理的基础就是安全文化,因为安全管理包括对于一个企业的各个阶层的工作人员都有着较高的文化素养的要求,其中包括他们对自己安全意识、认识、态度、价值观、以及信念他们所具备的安全的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这些都是企业的安全管理的基础。作为管理安全的主体,企业应该积极号召全体员工,在各个部门落实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度。从而构建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核心思想体系;上级领导起到带头作用,带领各级员工参与安全生产的组织体系建设:从而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再者,建立起安全生产的监督体制,促进群众监督体制的建立。作为企业安全文化的表现形式,安全管理自然而然的丰富了企业的安全文化。通过企业的不断实践与发展,人们在生产当中也学会了相应的科学技术手段与管理手段,但是对于在保证生产效益的同时,搞好安全生产还是显得差强人意。科技的手段无法使生产发生本质的变化,那么就需要用安全管理来补充。同样安全管理在发挥效能时,也无法离开企业这个主体,因此企业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安全文化素质和其他们所处的安全文化环境直接关系到企业安全管理的效能。如果说被管理者对企业制定的相关安全制度置之不理甚至产生抵制心理,那么这样必定会体现到他们的安全行为上。被管理者的一些不安全行为必然会导致危险事故的发生。因此,在安全管理上时时刻刻细心细致的监督企业的每个员工遵守规章制度,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这就给企业的安全管理带来了重大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安全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企业安全文化的倡导和建设,这正是为了弥补企业安全管理的不足。那么安全文化是如何弥补安全管理不足的呢,我认为有的以下几点,首先安全文化在精神建设方面给予了安全文化的巨大帮助,安全文化注重人的观念、伦理、道德、情感、态度、品行等一些深层的人文因素,可以通过宣传、教育、创建群体氛围等多种手段,不断的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素养、安全知识,进而改进其安全的意识和行为,进而使员工从被迫服从管理制度的状态,改变成自己主动的按照安全要求进而采取行动,变被动为主动,这样更加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安全管理制度能够有效的执行。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中产生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人类的各个方面的行为方式以及思维模式都是由悠久的文化中培养出来的。因此安全文化的培养,首先要从思想观念的改变入手,用当今企业管理的模式与理念来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对安全文化的重视程度能够教会我们认识安全是企业生产推动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让人们认识到安全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让人们认识到“安全第一”的这一简单却深刻的理念,让人们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从内心深处体会到自己对他人生命安全所承担的责任,进而使自己在工作岗位上认真遵守安全制度与安全规范。如果人们可以这样正确的看待他人的生命,必然会营造出一种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通过一些权威资料可以发现,在企业生产的过程中,人的安全因素是最突出的问题。如果要解决人的素质与安全意识的问题,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强有力的安全文化支持,把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作为安全工作的主线,发展人性化的安全管理制度。充分的利用好政治学习日、安全活动日、班后会议等时间,做好安全教育的宣传,进而使人们提高对人的生命的重视程度。做好与工作现实相结合,尽可能的丰富安全文化知识,从而建立起具有安全文化特色的体系,使员工在思想、心里以及行为上自然形成自交与互救的安全理念和安全氛围,另外,企业应该加强安全知识、规章制度和法制安全的传播,可以通过电视广告、网络上的社交网站、电台广播等等传播方式进行宣传动员,也可以建立对遵守或违背安全制度的员工的奖惩规则,从而提高员工学习安全文化,遵守安全制度的积极性。通过这些方法,创造一种和谐的安全人文环境,从而全面的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为安全文化奠定基础,推动企业安全文化的发展。

安全文化建设贯穿整个安全生产中,是一项非常复杂的长久工程。安全文化在企业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地位,它所面对的主体是人,通过安全文化教育最终使人们的行为规范安全,实现危险事故发生概率的最小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安全健康的工作与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企业生产过程中保护职工的健康和安全,早已成为企业生产安全的总方针,同时也证明了企业安全文化在企业安全生产当中的价值所在。

作者:王怀山单位:安溪县湖头镇人民政府。

[1]李雅桐.浅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标准化建设的关系[j].工程技术:引文版,20xx,7.

[2]李利.建设企业安全文化打造本质安全型企业[j].现代企业教育,20xx,2.

[3]石彦磊.煤矿企业安全文化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xx,26.

[4]马鹏飞.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标准化建设的关系[j].商品与质量,20xx,49.

[5]巴伟眀.浅谈石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工程技术:引文版,20xx,2.

[6]柏向阳.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标准化建设的关系[j].企业改革与管理,20xx,7.

安全生产论文

摘要:试从安全管理的主要原则、完善安全战略决策机制、优化安全资源配置、整合安全管理体系等方面建构系统、科学的安全管理观点,改善安全管理状况,提高安全管理能力。

安全生产不仅是人们在日常生产活动不可或缺的需要,同时也是我们国家长期坚持贯彻的不懈方针,然而与其它企业的生产安全问题相比,电力生产的安全问题具有自身特殊性。作为国家经济的一根重要命脉,电力生产在影响电力企业自身生产发展的同时也关系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是经济和政治问题的合体。保证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的责任和光荣使命。

1.1电力安全生产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坚实保障电力安全生产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坚实壁垒以及国家经济的基础产业,在推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地位不可替代。电力供应是保证工业、农业、国防、通信、日常生活等正常运转的保护伞。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行各业对电力的需求与依赖日益强烈,在这种情况下电力生产如果一旦发生事故,那么对社会造成的灾难就不可估量。在国外大规模电力生产事故的灾难性后果已有很多事例,比如2003年8月14日,美国和加拿大发生联合电网的停电事故,致使美国和加拿大两个国家100多所发电厂跳闸,仅此就造成电力损失负荷6180万kw,也对美国6个州以及加拿大2个省的电力供应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造成5000万居民无电可用,城市的地铁、机场、电信等设施和公共交通基本陷入瘫痪,损失惨重。

1.2电力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保障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切实落实“三个代表”思想的具体体现,这是党和国家赋予电力企业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同时也是实现电力企业优质服务的坚实基础。如果安全生产没有保证,供电企业就没有可靠性,企业的形象、生存、发展,就无从谈起,因此,切实抓好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是企业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而且也是维护企业职工切身利益和实现企业稳定发展的基础。安全生产不仅是对电力企业提出了强烈的物质文明要求,也是电力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缩影。

1.3电力生产自身的特殊性。

电力生产具有自身一定的特殊客观规律,随着现代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技术的日益进步,我国现代电力工业已经进入了以“大机组、高参数、大电网、高电压、高智能”为主要特点的崭新的发展阶段,与此同时,随着我国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国互联的大电网逐步形成,对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由发、输、变、配而构成的复杂的电力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过程之间互相牵连、互相制约。任何一个环节发生意外,都可能带来连锁反应,导致不可预知的灾难性事故。

1.4电力劳动作业的复杂性。

电力生产的劳动作业环境高低压电气设备多、特种设备多、带电、高压、压接等特种作业多,而各专业之间相互交叉施工,工作环境复杂,生产作业潜伏着许多危险因素,稍有不慎,危险因素随时会转化事故,因此,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证电力企业职工的人身安全和国家财产不受损失,站在这样的高度看待电力生产就知道其意义的重要性。

2.1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在生产过程中要牢固的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在现代安全管理理论下,认为管理要坚持把人作为第一因素放在首位,坚持以人为本地位不动摇。通过安全培训来加强领导和职工的安全意识,坚持从思想层面上加强认识和保障安全生产管理的执行。考察在生产实践中安全管理能否最大限度地得到体现和落实,关键在于一个企业的安全意识的建构是否完善和到位。

在平时的生产管理者各级管理者要利用一切机会,积极倡导安全意识。各单位定期开展安全隐患的研讨、讲座、交流等活动,切实加强员工对安全重要性的认知,在整个企业中营造“人人讲安全,事事保安全”的良好氛围,养成遵章守纪的良好习惯。

制度建设是执行力的有力保障,完善健全的规章制度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基础。没有制度保障的执行力是不能持久的,也是不规范的。首先在严格执行国家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制订具体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来进一步的完善管理,实现制度的民主化和科学化。譬如《交接班制度》《培训制度》《设备检修制度》《设备巡检制度》《典型应急预案》《消防制度》等,在企业的一些重大决策和制度出台之前,要深入基层进行细致的调查研究,结合企业的具体实际情况,征求各方面的不同意见,制定各项规章制度,进而增强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与此同时,在决策的执行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学习宣传和教育,进一步优化、细化业务流程,根据职能定位,增强可操作性,将安全责任层层分解传递至企业安全生产的各个层面,落实到企业中的每个人,使员工对自己的日常工作内容心中有数,使工作规范化、程序化,使部门领导对部门的工作具有可控性,使各项工作落实到具体的人,实施到位,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

2.3坚持预防为主。

预防为主是现代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企业的安全管理要居安思危、高度警惕,防患于未然,要积极地采取一些有效的管理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减少电力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在易发生人身伤害、设备损坏的一些场合要事先采取合理的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把各种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而企业生产的安全监督是保证制度实施的灵魂,实施监督果断和严谨能及时地发现安全管理中的.问题,进而有利于责任者采取行动来处理,防患于未然。而有效地监督机制,就必须采取合理的监督方式。对每个岗位要有针对性地安排在合适的时间去跟踪检查,对结果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对不适当和薄弱环节要及时地督促责任人进行改进。对安全工作成绩突出者予以一定的奖励,完善对管理执行者的考核机制,使企业的安全氛围不断地强化,而对安全失责和违章行为的人员要进行严厉的责任追究,严惩不贷,并把员工的利益与岗位安全紧密结合起来,使广大员工切实地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制度,进而使各项安全规程、措施在实施中得到有效落实。

一个企业安全管理执行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以及安全素质的高低,提高员工的技术素质与安全意识的主要途径就是加强培训、持续改善人的行为。因此,一定要加大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进行严格、系统的安全培训,可以使员工各负其责,形成统一的行为准则,进而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和安全作业水平。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教育培训体系,完善职工培训管理制度,做到培训有章,考核有据。重视安全技术培训,增强职工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组织有实践经验的专家来企业讲座或组织员工到现场学习,取经充电,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消除盲目和无知带来的不安全行为,增强安全执行能力。

如每年进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考试以及部门的月度考核,加大“以老带新”的培训力度,在专业技术、岗位业务、安全知识等方面加强对新进员工的技术培训,不断提高新员工的专业素质,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观念。

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制度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安全工作落到实处,责任明确,落实到每一个人。严格执行“两票三制”,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安全生产计划会议”以及每周的“安全生产例会”制度,实施mis信息平台,每日对“两票三制”与缺陷管理进行网上检查、统计与考核,并把审查结果在每月的安全生产计划会议上进行通报。

2.6加强现场安全防护措施。

电力行业的性质决定其必须加强安全防护设施,以减少作业中的安全隐患。首先,要确保员工劳动保护用品以及安全工器具足额配发到位,进行统一管理,定期检测,具体由安技部门负责;其次,推进安全设施标准建设,完善各类禁止、警告等,通过设备整改,消除施工现场隐匿的安全隐患;更新和补充先进可靠的劳动工具,加强对各岗位人员的考核,落实安全责任,强化安全监督,实现“一流管理,一流效益”的目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