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关爱自查报告(汇总16篇)

时间:2023-12-17 06:07:14 作者:影墨

通过自查报告,我们可以客观评估自己的表现,发现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方案。小编为你准备了一些优秀的自查报告范文,希望能够给你的写作提供一些思路和指导。

留守儿童关爱自查报告精选_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一大批未成年的孩子被留在家里,在农村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儿童群体——留守儿童,且这个群体的人数正在不断扩大,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针对这一现状,我校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和身心发展情况,开展一系列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

一、贯彻落实文件精神,积极开展留守儿童工作。

我校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的要求,切实抓好农村留守儿童义务教育工作,召开全体班主任会议,领会文件精神,制定学校留守儿童工作方案,排查摸底各班留守儿童情况。我校共有留守儿童97人,其中男生50人,女学生47人。

二、关爱留守儿童主要做法和成效。

我校对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工作比较重视,有部署、有安排、有落实,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学校建立制度,采取措施,保障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学校是直接教育管理留守儿童的实体,教育措施的制定应当包容更多的关爱帮助留守儿童的内容,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更多关怀和呵护。

(1)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增强学校和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关爱,班主任做好留守儿童的摸底工作,将其在校的各方面表现记入档案,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其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教师应承担起家长或监护人的部分责任,多与留守儿童交流谈心,提高亲密信赖程度,给予更多关爱和正面引导。

在学校开通亲情热线电话,为外出务工家长与子女沟通提供方便,并使外出务工家长可随时与班主任取得联系了解子女学习情况;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安排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心理医生,及时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上的困惑。

(3)广泛开展有助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类活动开展各类活动,加强家长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引导学生互助互爱,让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来自集体的温暖。推行寄宿制管理,对部分不能得到有效监护的留守儿童,由专门教师负责其饮食起居生活。实行寄宿制管理的孩子有着相似的经历,对他进行集中管理,不但容易唤起孩子的自信,而且能激发学习热情,增强集体归属感。

(4)完善学生学籍管理制度,健全学生学籍管理档案。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建立学生电子学籍管理系统,严格学生转、借、休学审批手续和报备制度,及时掌握学生学籍变动情况,重点做好留守儿童的管理工作。

(5)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法治安全教育;建立留守儿童之家或其他活动场所,加强关爱服务。

(6)开展结对帮扶,对特殊困难留守儿童采取针对性帮扶措施。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给予帮助,注重家校联动,定期开展家访,与家长或其他监护人经常沟通联系。

三、存在的问题。

1、学校留守儿童办公条件薄弱,需进一步加强。

2、学校心理健康方面师资力量薄弱。

四、努力方向。

1、加强学校内部管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鉴于当前“厌学”已经成为留守儿童的突出问题,明确教师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的责任,通过加强学校内部管理,提高教师素质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让所有留守儿童都能够及时得到老师的关心和帮助,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树立学习自信心,顺利完成学业。

2、做好宣传和总结,为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宣传关爱留守儿童的重要性,在每学年开学前组织启动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增强师生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意识,让留守儿童感受老师同学的温暖。

武宣镇xx小学2015年10月19日。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关爱情况自查报告

一、个案档案:

刘海燕,女,4月5日出生于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小枧镇河沟村,父亲:刘双林,母亲:,是游仙区小枧置信小学六年级四班的学生,由祖父母监护。

二、问题概述:

刘海燕同学上课不够专心,学习和思想状况一般,成天少言寡语,目光忧郁,心事重重,但却尊师敬长,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学习缺乏主动性。能完成作业,但不刻苦,缺乏毅力,没有钻研精神。性格倔强、固执。与人相处办事,不计后果,缺乏自制力,责任感淡薄、处事情绪化,易冲动。遇事不冷静,有逆反心理,虚荣心较强。生活自理、自主能力较差。有依赖和惰性心理,聪明但不爱多动脑。在她读三年级的时候父母想要个儿子,生了二胎,结果还是个女儿,这样父母回家的时候更少了,祖父母要带两个孩子,负担更重了。

三资料收集:

饭,

使她养成了固执、偏激、倔强的性格,办事不爱动脑,我行我素,不计后果,出了问题又缺乏责任感,表现出逆反心理。学习缺乏自觉性,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了事,多一点也不想做,没有毅力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根基打得不牢,使学习成绩处于下游。做了错事,不接受批评,不让人家说,表现出较强的虚荣心和反抗心理。

四、个案分析:

1、亲情的缺失:

刘海燕的父母在外务工多年,很少与子女相处,尤其是近两年,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心理距离远远超出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父母的不闻不问,祖父母的隔代观念,几乎让年幼的她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多余的人,陪伴她的除了孤独之外,更多的是泪水。

2、极度的自卑:

同学讥讽的笑声和藐视的眼神,邻居风言风语的谈论,让亮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多余的人,当同学们在操场上欢歌笑语的时候,往往能在教室里找到眼圈发红的海燕。

3、环境的影响:

刘海燕生活在农村,经济极不发达,这些农民都只解决温饱,在这个大杂院生活的邻居素质都不高,根本不重视读书,尤其是女孩。

五、个案指导的设想及实施:

1、留守儿童的抚养人应慎重选择,老师也应多一点关爱。

留守儿童的抚养人应尽早定下来,不要随意更换,以免增加孩子的不安全感,另外孩子身边最好有一些有文化、有责任感的年轻人,以便与孩子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把孩子完全交给没文化的老年人抚养,是对孩子极不负责的做法,也是很危险的,因为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如果一个孩子走上了岐路,将会给家庭、社会带来很大的悲剧。此外,在幼儿园或学校,老师应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多与留守儿童进行沟通,多观察他们的发展变化,以及时了解、疏导他们的心理问题;引导他们多与同伴交往,从而让他们发现交往的乐趣,进行一定的“亲情弥补”,使留守儿童形成与抚养人、老师、同伴间的深厚感情,避免他们情感世界的“荒漠化”。老师与其他亲人的共同努力下,她的性格逐渐开朗起来了,改变了过去胆小、忧郁的“受气小媳妇”形象,重现了一名儿童所应有的天真与活泼。

2、留守儿童的父母应重视与孩子的沟通。

留守儿童父母应摆正工作与孩子的关系,认清童年经历对人一生发展的重要作用及亲子关系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学习一些必要的家教知识,不要陷入黄土高原上“娃放羊挣钱成亲——娃再生娃放羊挣钱成亲”似的恶性循环。

父母平时在外地应多与孩子联系,尽量多创造条件与孩子在一起,尤其要注重“亲子沟通”的质量。在沟通、交流中,应培养孩子一定的是非观念,让孩子明白父母虽然不能常伴身边,但不是不爱他们,而是对他们更深沉的爱,是为了给他们将来创造更好的生活、学习条件才去打工的。父母还应告诉孩子外出打工的辛苦,教育孩子从小要像父母一样不怕吃苦,并为有这样爱自己的父母而自豪。这些道理的讲解,对于越小的孩子越要结合父母的实际行动,例如:可让孩子去实地参观、感受一下父母的工作;通过邮寄书、玩具、新衣、贺卡等方式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孩子与父母的感情加深了,以前他们父母回来了,他们都无动于衷,可后来父母要返回打工地时,他们都很舍不得,因年龄小而更不懂事的李涛竟为此在父母走前两天没吃什么饭,令父母又一次喜忧参半。

3、外出打工的父母应加强与老师、抚养人的联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伴随他们一生的老师,这个地位是无人可以取代的。这既说明了父母在孩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也说明了在孩子的教育中父母拥有的最高决策权,也就是说只有父母才能对孩子的教育负最终的责任。因此留守儿童的父母应该明白,不管自己身在何处,都应发挥自己在孩子教育上的能动性,应主动协调抚养人、老师等多方面的教育力量,使孩子更健康地成长。

4、教师要起到教书育人的作用。

作为海燕的班主任,我深感责任的重大,我能够经常家访,与其祖父母交流,提高他们的认识。在学校里,我经常找她谈心,经常鼓励她,我还交代班委干部关心她,和她一起学习,一起活动,增强他的自信心。

六、个案教育指导结果:

通过两年的帮助教育,海燕现在和以前判若两人,以前自私变成了积极、热心帮助他人;以前的懒惰变成勤快、学习积极努力;以前的孤僻变成热情阳光;以前的逆反变成了乖巧、听话、懂事,学习由以前的后进生变成了现在的全班前几名,多次评为“优秀少先队员”、“好儿童”等,经常受到老师、家长的表扬。

留守儿童教育关爱情况自查报告

我校《留守儿童学业不良常见表现及教育对策的研究》是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xxx”重点课题《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的子课题,xx年九月立项。实验研究已进行一年,现自查如下:

我们于xx年6月制定了课题实验方案,后又根据评审组评审意见对方案进行了修改完善,阐释了课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背景,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方向和内容,成立了课题实验领导小组。之后,召开了课题组全体成员参加的课题会,明确了任务,采取分阶段、循序渐进的策略,课题研究有序展开。

实验的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是确定研究课题,制订实验方案,成立课题组,明确职责分工和进行实验教师的学习培训。其中,实验教师的学习培训是这一阶段的工作重点。

(1)组建课题组。

成立由校长室、教科室和实验教师组成的'课题组。校长负责对课题研究的协调,教科室负责教师的培训、课程的组织落实、课题的管理,实验教师具体负责各自班级的实验工作。

(2)教师学习培训。

首先,课题立项后,我们召开了课题组实验工作专题会议,向实验教师宣讲实验方案,使教师对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内容、方法、步骤等方面做到心中有数。二是采取集中培训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育理论的学习培训,向教师推荐相关学习资料,为课题研究的开展打下理论基础,做好技术上的准备。

第二阶段为课题研究初步实施阶段,从本阶段开始,研究进入实践操作阶段。

(1)资料准备。实施之前,我们首先进行了相关的资料准备,包括我校所有留守儿童的相关资料,为实验过程中进行对比分析做准备。

(2)会议动员。9月底,专门召开了一次实验动员会,就实验的开展做了布置并相互交换意见,统一认识,以利于实验的开展。

(3)课例研讨。通过开设研究课进行实验研讨,分别于10月、11月、12月份各进行了一次研究课,实验教师通过互助研讨,及时发现研究中的问题,吸取他人经验,改进自身不足,对实验工作起到了有效的推进作用。

(4)经验交流。20xx年1月份我们举行了实验人员的专题交流,实验教师通过交流共同分享研究成果。

(5)检测分析。进行了问卷调查对比分析,学生学习水平测评对比分析,学习成绩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留守儿童的各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

(6)积累资料。一年的实验,我们积累了诸如实验课例、实验论文、数据资料等实验资源,为以后更好的开展实验工作积累了经验。

(7)阶段总结。课题组于20xx年二月初进行了阶段性实验总结,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为下一阶段的实验工作做准备。

通过本阶段的实验研究,我们逐步理清了实验思路,初步形成了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一些经验,实验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课题实验成果:

1、建立了课题研究档案,积累了诸如实验课例、教学论文,实验数据,为后续实验打下基础。

2、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修改。

课题实验的基本经验:

1、留守儿童通过实验教师的教育,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与提高。

2、实验促进了教师的成长。

教师的不断学习是开展好实验的保证。开展实验研究要求教师具有全面、深厚的知识底蕴,需要集教师的集体智慧,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高教学研究能力。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初步实验阶段,我们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很粗糙,在各项具体内容的研究上还不够深入,这是我们下一阶段要认真考虑的主要问题,把实验研究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

2、教师各方面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加强培训,提高教师实施的能力还是今后工作中的关键问题。

根据《中国青年报》在《他们是当下中国最容易受伤害的人》的报道中说,湖南省涟源市荷塘镇遭遇一场特大洪灾,12名儿童死亡,其中11个“留守儿童”。据资料显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检出率高达57.14%,且父母打工年限越长,孩子的心理问题越严重。他们虽然隅居农村看似与我们毫不相干,可是谁又能无视他们的存在和将来对社会的影响?留守儿童不只是一群缺少父母照看的人,他们是这个时代的孤儿,他们的成长与中国的未来也息息相关。

留守儿童是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系松动的一群“制度性孤儿”一方面:他们的父母到城里打工拼命挣钱,争取或获得了另一种生存方式;另一方面,他们又因为在城市里,或自身难保,或无立锥之地,无法将他们的子女带进城里,留在自己的身边。同时为了生活或生存,他们不能够轻易的离开自己的工作,不能轻易的离开城市,就是在这种带不出与回不去的双重矛盾中,留守儿童虽然有父母,但是他们依然不得不接受“骨肉分离”的现实。

这个时代的孤儿由于长期被托养或寄养,缺少父母之爱容易导致心里缺陷,由于老人溺爱或亲友疏于管教缺少正确的价值引导,孩子是未来、是希望,中国不能无视他们的存在。他们关乎整个农村教育和社会进步,鲁迅曾发出“救救孩子”呼声,现在是该“救救”留守儿童的时候了。

留守儿童关爱自查报告精选_

今年,我校积极响应各级领导的号召,从实际出发,在全校范围内启动了关爱留守儿童工程,现将自查情况总结如下。

全面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将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和关爱工作纳入主要工作。

学校宿舍优先满足留守儿童的需要,为留守儿童免费提供床上用品,满足上学需要,中午学校有食堂,完全满足孩子的午餐需要,还为留守儿童建立“留守儿童之家”,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我校完善了留守儿童花名册,建立了包保机制,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通过结对子、爱心妈妈等亲情活动对留守儿童进行法制观念和安全防范知识教育;借助家长学校,定期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培训,要求外出打工家长做到每周打一个电话,每月与班主任联系一次,铺架他们与父母情感沟通的桥梁,从而提高了家庭教育和管理能力。

五、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学校办学经费仍然困难,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开支,学校这个大家庭也负担不起,经费不足。同时,缺乏心理教育的老师和相关人员也是制约“关爱工程”的问题之一,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的心理教育培训或由专业人员进行指导迫在眉睫。

2、农村家庭教育网络不健全、部分家长学校作用发挥不够好,缺少有针对性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宣传培训活动等,加之有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监护人尤其是祖辈监护人文化程度低,认识不到位,放任孩子的言行,使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强内部管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及时得到老师的关心和帮助,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树立学习自信心。

2、我们将认真贯彻省市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大“留守儿童”工作力度,做细、做实、做好“留守儿童”工作,积极摸索留守儿童的教育思路和方法,引领留守儿童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快乐和谐成长。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关爱情况自查报告

xx小学创办于20xx年8月,是经市县教育局批准的一所新型独资民办寄宿制小学,在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深入贯彻省、市、区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要求,切实改善了我校留守儿童的生活发展状况,促进了我校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初步解除了外出务工家长的后顾之忧。现就将我校关爱留守儿童各项工作汇报一下:

1、20xx年秋季全校共有学生1047人,父母均外出的“留守儿童”有267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25.5%,其中在校全托的有61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5.83%,与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在一起生活的有179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17.1%,与其他亲属在一起生活的有27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2.58%;父母一方外出的“留守儿童”有220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21.01%(这里有一部分是由于父母离异),其中只与妈妈生活在一起的有164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15.66%,只与爸爸生活在一起的有56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5.35%;全校留守儿童共487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46.51%,这些留守儿童大部分来自各乡镇,父母一般都在外地打工。

2、留守儿童父母打工情况分析。(其中留守儿童中父母双方在外打工的389人,占留守儿童总人数的80%,其中父亲外出打工的280人,占外出打工人数的26.74%,母亲外出打工的109人,占外出打工人数的10.41%)。

3、打工父母回家频率分析。外出打工的父母每年回家3——4次的有1xx人,占27%,一年回家1——2次的有284人,占73%,一般在家停留时间较短。

4、留守儿童生活情况分析。从全校的总体情况来看,有78%的留守儿童寄宿或全托,有一部分留守学生认为现在的生活“很好”,大部分的留守学生认为“一般”,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认为现在的生活“不好”。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留在家中的单亲也忙于家务与农活,与孩子沟通、交流较少,疏于对孩子的关爱,更谈不上对子女进行应有的家庭教育。因此,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行为乃至心理等方面的问题较同龄儿童要多,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成绩不好。一是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照顾不到孩子的学习;二是临时监护人文化水平低,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或没有这个意识,重养轻教,致使留守儿童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根据楚源小学18个教学班班主任提供的留守儿童相关资料以及20xx年下学期9月份月考成绩表可以看出,这487名留守儿童36%成绩较差,30%成绩中等偏下,仅有20%成绩比较优秀(成绩居班级前20名)。老师们也一致认为,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在完成家庭作业方面有明显差别,父母在家的孩子,作业完成得比较及时、认真;父母不在家的,作业经常拖欠,甚至还会出现抄袭、不写的情况。但也有少数留守儿童有着许多同龄孩子较少具有的优秀品质,如独立性、自理能力强、意志品质坚定,更懂事和体贴别人,能够把对父母的思念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有较高的学习自觉性,成绩优异,各方面表现良好。

生活没有时间监护孩子,有的体弱多病无能力监护孩子,有的同时照看几个孙辈没有精力监护孩子,加之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往往只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导,甚至娇生惯养、放任自流。大多数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不讲卫生、挑食挑穿;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不服管理,说谎骗人,骂人、打架的现象时有发生。对留守儿童的种.种行为问题,监护人、家长、学校等方面都感到难以控制。

1、召开家长会,加强与监护人的沟通。

每学期开学初,学校以班为单位召开家长会,会上除了向家长汇报学校的工作情况,另一项主要工作就是向家长了解学生的监护情况。有的学习无人管理,出现疑难问题缺乏指导;有的对学习没有兴趣,成绩普遍不理想;有的心理不太健康,情绪波动大;有的行为习惯差,常有违纪现象。为切实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学校大家庭,我们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之家”,实施了“关爱留守儿童工程”。

2、建立健全家校联系制度,切实关爱留守儿童。

要求班主任老师期初、期中、期末到留守儿童家中进行家访,了解留守儿童在家的情况。爸妈、爷爷、奶奶过生日时,老师指导留守儿童给家长打一次生日祝福电话,增强他们与家长的情感交流。老师每月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沟通一次,告知他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状况。通过家访活动、校讯通等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科学育儿、科学监护孩子的'教育,提高他们教育孩子的水平。

3、开展留守儿童“绿色环保”秋游、野炊等活动。

为了体现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消除他们在校的孤独感,学校每年组织留守儿童外出活动,如游览红旗水库、桃源洞、爬鼎山、野炊等,让他们领略大自然的美丽风光,感受集体活动的快乐,让外出务工的家长放心。

为进一步丰富我校留守儿童的活动内容,关心留守儿童的学习与生活状况,培养学生关心爱护他人,珍惜美好生活的传统美德,我校不定期地组织留守儿童与乡镇农村学校的留守儿童之间开展“手拉手、同成长”活动。

留守儿童的教育是当今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带来的普遍问题,而且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由于这一特殊群体正在扩大,问题正在凸显,因此,我们认为必须从法律上、制度上整体地把这些问题加以解决,才能够标本兼治,彻底解决留守儿童教育的问题。

1、外出打工的父母要妥善安排好子女,肩负起管理教育子女的责任。父母迫于生计离开家乡外出打工,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但不能耽误孩子的教育,富裕了经济,影响了孩子,是得不偿失的。一个家庭中夫妻最好不要同时外出,一方外出打工,一方就近打工兼照料孩子。有条件的父母要把孩子带在身边。把孩子留在家的父母,要经常探视孩子,多与孩子联系,勤于与孩子沟通,把教育内容融入其中,随时解决孩子的思想和情感问题,多鼓励、多赏识。让孩子心情舒畅,快乐成长。家长应主动与孩子的任课老师、班主任加强联系和沟通。家长即使在外地务工,也要把教育孩子的那份责任承担起来,与学校、社会形成合力。

2、学校要加强管理,倾注关爱。学校应把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作为一项主要工作内容,常抓不懈。学校和老师应给留守儿童以更多的关注、鼓励、帮助。爱是教育的前提,教育应把爱放在中心位置。教师应与留守儿童交朋友,多关心、爱护、照顾、理解他们。在安全上,学校要开设安全教育课;在生活上,要无微不至,尽可能提供帮助;在心理上,要细心观察,多方沟通;在学习上,要多给予指导;在交往上,鼓励他们融入班里集体中,减少其心灵的孤独和寂寞,使其保持活泼开朗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对于一些留守学生出现的不良倾向和在校内外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要及时处理,耐心地进行说服和教育;定期家访,定期举行监护人座谈会,相互沟通交流,共同制定教育策略。

总之,留守学生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关注。学校更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扎实解决好留守学生问题,为社会培养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学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对他们要严慈相济,使留守学生享受到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茁壮地成长。

留守儿童关爱自查报告精选_

近年来,安站镇中心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取得了显著成效。根据相关文件要求,现将我校对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领导机制及制度建设情况。

1、成立了以校长胡阔梅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构建了以父母亲属为主体的家庭监护网络;以乡村组织为主体的的管护网络;以教职工为主体的学校帮护网络;以政法部门为主体的社会呵护网络;争取公安、交通、村(居)委会等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协同配合,搞好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

2、完善了工作制度,规范了日常管理。建立和执行包保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实现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出台的相关文件精神,制定了《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制度》、《留守儿童生活管理制度》、《留守儿童活动开展制度》、《留守儿童家长联系制度》、《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制度》、《留守儿童心理咨询活动制度》等六项工作制度,建立并实行了有效的督查、考核制度,不定期对相关工作进行督查,并记录在案,纳入到年终考核当中。

二、基础条件。

1、建有留守儿童亲情互动场所,室内布置温馨、人性化、有文化品位,配置有档案资料柜并分班级存放本校留守学生档案。室内配备两台电脑供留守儿童和在外务工的父母视频联系,还有程控电话共亲情交流,成为留守儿童的心灵驿站。

2、校内设有专门的关爱工程宣传栏,有关爱留守儿童的宣传板报。

3、学校有供留守孩子活动的体育器材;供孩子们阅读的书刊杂志,定期开放。

三、政策性保障性措施出台和落实情况。

1、制定了系统的实施办法。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安站中心小学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实施方案》,严格按照实施办法进行项目建设,保障春晖之家硬件设施完好,并有计划地进行升级,客观上保证了各项上工作的开展。

2、制定了建设和管理办法。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建设和管理办法,并严格按照建设和管理办法层层落实,进行内部建设。

3、制定了考核办法。制定了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考核办法,根据分工和个人的工作完成情况把关爱留守儿童的各项成效纳入教师的年终考核当中,进一步加大了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力度。

四、规划和年度计划制定及完成情况。

年初制定了留守儿童之家的年度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把全年任务进行科学分解,有计划、分步骤地实现工作目标,使我校的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日趋完善。

五、队伍建设。

1、学校配有专人负责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具体对关爱工作进行指导和管理。

2、邀请村组干部、学生家长定期对学校的日常管理、周边环境等进行监督,并聘请派出所民警定期为留守孩子办法制讲座。

3、建立结对帮扶制度。一是组织教师与“留守孩”结成对子,做孩子们的代理爸爸或代理妈妈,并加强个别辅导,实行全程跟踪教育。二是组织同龄优秀学生与“留守儿童”结对子,开展生活、学习互动互帮活动。

六、教育管理。

2、学校开通心理咨询室,对留守孩子进行心理辅导、为孩子们解决学习上、生活上、思想上等遇到的困难。

3、学校、班级都建有留守儿童档案,对他们的家庭情况、思想表现、学习成绩、日常行为、现监护人及其父母的去向、联络方式等进行全面掌握。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积极开展思想品德培育、健康文化熏陶、体质体能锻炼、社会实践活动、心理健康疏导等系列活动,有效提高了留守儿童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的能力。

七、工作创新情况。

认真贯彻上级主管部门的各项规定,以此为起点,力求在软硬件建设、日常管理、活动开展、资料建设等方面推陈出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八、存在问题和今后的工作方向通过自查,我们也发现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方面的一些不足:一是硬件设施建设投入仍然不足,致使留守儿童活动开展受到了很大局限;二是争取到的社会关爱项目太少,使留守儿童的关爱范围仍然固守在校园内;三是关爱活动开展的形式仍显单调,不能跟上日益发展社会和文化需求。

为了使我校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更显成效,更具特色,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做到多争取社会支持,扩大工作平台;创新工作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将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做得更深、更细、更好、更实。

安站中心小学。

二〇一五年九月。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关爱情况自查报告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一直以来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这些孩子常年得不到父母的关爱,错过了父母是第一位教师的最佳时期,长此以往,必将对孩子的生长、心理健康等方面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为了这些孩子也能健康快乐健康的成长,现将我校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组长:林松亚副组长:张恒哲。

组员:张从贵王康白书春苏培焦书焕马冬璐。

我校非常重视农村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工作,成立了“农村初中留守儿童之家”工作领导小组,专门对贯彻实施“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关爱行动”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成立了农村初中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管理制度和活动材料。

1、安字营二初中全校学生206人,是镇平县唯一一所农村中学。现有农村初中留守儿童67名,其中女生33名。由于父母常年在外,长期和孩子分离,对孩子缺少关爱,缺乏交流沟通,导致亲情缺失,监护不力,致使一些农村初中留守儿童软弱无助,自卑封闭,逆反心理严重。

2、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家庭生活环境情况。从总体情况看,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多数是祖父母、外祖父母。少数农村初中留守儿童与其他亲戚一起生活,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由隔代抚养情况较为普遍。

3、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学习情况。从调查情况看,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多数处于中下游,成绩优秀的较少。大部分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在学习上遇到困难需要辅导时首选的是老师,监护人能辅导他们学习的很少。

4、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情况。从调查看,大多数孩子性格内心、孤僻、倔强、与人交往少。在不开心时,都会出现一些“想早点长大独立”,“想让父母安慰自己”,“觉得没有人关心自己”,“觉得别人看不起自己或自己不如别人”超长的想法;有些还甚至想离家出走,多为男孩。可以看出,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渴望父母的关怀与社会的关注,希望多与父母进行心灵的沟通交流,有的因父母不在家而感到遭受歧视、孤独无助、悲观寂寞。

5、家庭教育情况。在调查中发现,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监护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小学文化程度及文盲的占到绝大多数,监护人很少或从不主动与孩子聊天,关心最多的是孩子的学习,其次是生活情况,过问孩子情绪问题的只占很少。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1、我校按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先后在农村初中留守儿童之家的建设上做好到:有牌子、有备用教室、有场地、有设施、有热线、有制度、有活动、有志愿者队伍。并因地制宜制订了农村初中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实施计划。

2、建立了有关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工作档案。做到农村初中留守儿童信息档案准确而全面。档案中有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家庭基本情况、联系方式、监护人姓名、家庭住址等基本信息。

3、组建了志愿者服务组织。做到志愿者与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要求帮扶教师每学期到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家中走访一次以上,每周与农村初中留守儿童谈心一次,每学期家访一次,每学期与监护人或临时监护人沟通一次。通过以上各种方式了解掌握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记录他们的成长历程。

4、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各项活动体现了针对性,做到“四有”,即:有计划、有人员、有记录、有总结。

5、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建章立制,狠抓落实。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导、总务、少先大队辅导员、各班主任为成员的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领导小组。

四、有待完善和改进的工作。

1、我校农村初中留守儿童之多,范围之广,还有待于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社会各方面的援助,专家的悉心指导,更有待于自我加压、自我探索。我们将按照上级各主管部门的统一安排部署,继续发挥组织牵头作用,把关爱“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工作持续深入地开展起来,将关爱动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

2、完善资料建设,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各项活动要及时做好记录,不断更新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资料,并及时进行整理归档,有专人负责。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关爱情况自查报告

我校《留守儿童学业不良常见表现及教育对策的研究》是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xxx”重点课题《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的子课题,xx年九月立项。实验研究已进行一年,现自查如下:

我们于xx年6月制定了课题实验方案,后又根据评审组评审意见对方案进行了修改完善,阐释了课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背景,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方向和内容,成立了课题实验领导小组。之后,召开了课题组全体成员参加的课题会,明确了任务,采取分阶段、循序渐进的策略,课题研究有序展开。

1、课题的准备

实验的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是确定研究课题,制订实验方案,成立课题组,明确职责分工和进行实验教师的学习培训。其中,实验教师的学习培训是这一阶段的工作重点。

(1)组建课题组

成立由校长室、教科室和实验教师组成的课题组。校长负责对课题研究的协调,教科室负责教师的培训、课程的组织落实、课题的管理,实验教师具体负责各自班级的实验工作。

(2)教师学习培训

首先,课题立项后,我们召开了课题组实验工作专题会议,向实验教师宣讲实验方案,使教师对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内容、方法、步骤等方面做到心中有数。二是采取集中培训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育理论的学习培训,向教师推荐相关学习资料,为课题研究的开展打下理论基础,做好技术上的准备。

2、课题的实施过程

第二阶段为课题研究初步实施阶段,从本阶段开始,研究进入实践操作阶段。

(1)资料准备。实施之前,我们首先进行了相关的资料

准备,包括我校所有留守儿童的相关资料,为实验过程中进行对比分析做准备。

(2)会议动员。9月底,专门召开了一次实验动员会,就实验的开展做了布置并相互交换意见,统一认识,以利于实验的开展。

(3)课例研讨。通过开设研究课进行实验研讨,分别于10月、11月、xx月份各进行了一次研究课,实验教师通过互助研讨,及时发现研究中的问题,吸取他人经验,改进自身不足,对实验工作起到了有效的推进作用。

(5)经验交流。20xx年1月份我们举行了实验人员的专题交流,实验教师通过交流共同分享研究成果。

(6)检测分析。进行了问卷调查对比分析,学生学习水平测评对比分析,学习成绩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留守儿童的各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

(7)积累资料。一年的实验,我们积累了诸如实验课例、实验论文、数据资料等实验资源,为以后更好的开展实验工作积累了经验。

(8)阶段总结。课题组于20xx年二月初进行了阶段性实验总结,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为下一阶段的实验工作做准备。

通过本阶段的实验研究,我们逐步理清了实验思路,初步形成了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一些经验,实验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课题实验成果

1、建立了课题研究档案,积累了诸如实验课例、教学论文,实验数据,为后续实验打下基础。

2、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修改。

课题实验的基本经验

1、留守儿童通过实验教师的教育,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与提高。

2、实验促进了教师的成长。

教师的不断学习是开展好实验的保证。开展实验研究要求教师具有全面、深厚的知识底蕴,需要集教师的集体智慧,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高教学研究能力。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初步实验阶段,我们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很粗糙,在各项具体内容的研

究上还不够深入,这是我们下一阶段要认真考虑的主要问题,把实验研究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

2、教师各方面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加强培训,提高教师实施的能力还是今后工作中的关键问题。

根据《中国青年报》在《他们是当下中国最容易受伤害的人》的报道中说,湖南省涟源市荷塘镇遭遇一场特大洪灾,xx名儿童死亡,其中11个“留守儿童”。据资料显示,%,且父母打工年限越长,孩子的心理问题越严重。他们虽然隅居农村看似与我们毫不相干,可是谁又能无视他们的存在和将来对社会的影响?留守儿童不只是一群缺少父母照看的人,他们是这个时代的孤儿,他们的成长与中国的未来也息息相关。

留守儿童是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系松动的一群“制度性孤儿”一方面:他们的父母到城里打工拼命挣钱,争取或获得了另一种生存方式;另一方面,他们又因为在城市里,或自身难保,或无立锥之地,无法将他们的子女带进城里,留在自己的身边。同时为了生活或生存,他们不能够轻易的离开自己的工作,不能轻易的离开城市,就是在这种带不出与回不去的双重矛盾中,留守儿童虽然有父母,但是他们依然不得不接受“骨肉分离”的现实。

这个时代的孤儿由于长期被托养或寄养,缺少父母之爱容易导致心里缺陷,由于老人溺爱或亲友疏于管教缺少正确的价值引导,孩子是未来、是希望,中国不能无视他们的存在。他们关乎整个农村教育和社会进步,鲁迅曾发出“救救孩子”呼声,现在是该“救救”留守儿童的时候了。

河南省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

在暑假期间,对河南省18个地区的1000名(6—xx周岁)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状况的问卷调查。众所周知,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河南也逐渐成为第一劳务输出大省。全省从事农业的劳动力约有3500万人,外出务工半年以上人员达到1557万人,从而使河南人均收入,成为河南人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受户籍、经济、居住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他们的子女大多在家乡接受教育,或生活在有父母一方抚养的“单亲家庭”里或由祖父母、亲戚朋友代为抚养。有的孩子甚至独自留在家中,从而形成了一支庞大的“留守儿童”队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河南农村xx周岁以下留守儿童242.75万人占全国留守儿童总人数的10%。

下面是我们调查所得的数据,希望能给我们的决策者提供一些参考:

很少与父母联系的23.9%

认为一个幸福的家庭应该和父母在一起的79.3%

非常想父母的65.0%

做错事被批评时当面顶撞的8.4%

拉帮结派、打架斗殴的xx.3%

在学校里基本上没有朋友的17.5%

害怕陌生人的40.0%

遇到困难自己解决的45.5%

和(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的43.5%

觉得自己很一般的52.7%

学习上听老师的话,很刻苦的25.3%

觉得身边得人不太关心自己的49.1%

总是害怕被身边人欺负34.7%

觉得社会不公平、看不到希望的11.9%

从以上统计状况可以看出,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渴望父母的关爱,希望多与父母进行心灵交流。有的因父母不在家而感到遭受歧视、孤独无助、悲观寂寞。而有资料显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里问题已是迫在眉睫!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分析及所产生的社会问题。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正在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亲情缺失,家庭教育缺失、学校安全缺失和家庭监管缺位是产生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政府、家庭和学校联手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

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是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所带来的附属产物。由于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客观因素的存在,加上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及有效的'教育、引导和管理,留守儿童往往在心理上产生一种不适应感,严重的则会导致心理畸形发展并在行为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失范和越轨现象,出现一定的“留守儿童综合症”。

全国留守儿童2300万,它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根据某调研结果显示: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且表现为隐性,不容易发现但影响深远。主要表现如下:

的父母分离导致孩子自卑封闭,逆反心理严重。

二、自卑心理障碍。儿童大都具有攀比心理,具有强烈的的自豪感,而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就好像失去了坚强的依靠和保护,因此和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上不求上进。据调查,仅有15%的孩子能够自觉学习,大多数孩子需要在督促下学习。还有不少孩子上网成瘾,荒废学业,义务教育没有完成就流落社会。

三、寂寞无聊心理。父母的外出使孩子在家里感到空落,感到寂寞,进而产生心理骚动和抑郁等问题。一位初三的女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妈妈,你知道吗?自从你和爸爸还有弟弟走后,我一个人在家里由多么的寂寞,有多么的伤心。自从你们走了以后,我几乎没有笑过,多么怀念以前我们在一起的时光。”这种寂寞的心理必然导致精神上的空虚,进而导致行为上的出格。

四、盲目反抗和逆反心理。留守儿童因为缺乏保护而总觉得别人会欺负他,一点小事就会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是敌意。对老师,临时监护人的管教有比较强的逆反心理。调查显示,54%的留守儿童和他们的临时监护人有矛盾,其中15%经常有。53%的留守儿童表示学习上遇到困难感到无助。39%的留守儿童表示曾经受到同学的欺负。

五、产生怨恨父母的心理。少数孩子不理解父母,认为家里穷,父母没有能耐,才外出打工,由此产生怨恨情绪,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远父母,和父母产生情感隔膜,甚至怨恨父母无情。

首先,监护的“盲区”。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家庭隔代教育占43.5%,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且祖辈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有的还要干农活维持生活无时间照顾孩子,有的体弱多病无能力监护孩子,有的同时照看几个孙辈无精力照顾孩子,加之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往往只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导,甚至娇生惯养、放任自流。隔代教育显然力不从心。把孩子托付给亲戚朋友如叔婶、姑舅或朋友监管的约占留守儿童的4.7%。主要特点:监护人通常把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学业成绩和物质上的满足次之,而较少关注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心理、精神上的需要。

留守儿童自查报告

我校在校儿童202人,其中留守儿童55人,占27%。留守儿童中,双亲外出务工的27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49%。留守儿童55人中,品学皆优的12人,占21%,品行较差的43人,占78%。根据上级通知,现将我校开展留守儿童教育关爱情况自查如下:

我校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一方(父母离异)或双方外出务工,由母亲管护(父母离异的,多数由父亲管护),或由爷爷、婆婆管护,被亲戚管护。他们缺少父爱或母爱,寄人篱下,缺乏亲情和健全家庭关爱,生活上、情感上、学习上、品行上,与其他家庭健全儿童存在很大差别。表现在,饮食上饱一顿,饥一顿;穿戴不整洁,衣、裤、鞋、袜脏,长发、指甲长,手、脚、脸不干净;性格上胆小、怯懦、孤僻、固执、自卑,他们最不爱听别人叫他“留守儿童”;学习上缺乏自觉性,兴趣性不强;行为成长上缺乏正确的理想、信念。面对留守儿童的现状,学校保证了他们在不辍学的前提下,接受完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使其身心健康成长,为继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作为学校、教师近年来加强了留守儿童的管教帮扶工作。

1、建立了留守儿童管理档案。我校每学期开学报名时都详细调查了留守儿童的相关资料,在全国中小学电子学籍信息管理中都做了标识,及时全面的掌握了留守儿童的信息。

2、建立了留守儿童相关的安全、卫生管理、保学控辍等相关制度。

3、加强了帮扶、教育。要求班主任老师留守儿童摸清底子,做到心中有数,工作有的放矢。留守儿童可以说是一个变量,在一年级时是个留守儿童,而进入二年级不一定是留守儿童了。在某个年级的第一学期是个留守儿童,而进入第二学期他不一定还是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品行状况,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我们做工作的程序,也是在不断进化的。第一学期他是个学困生、问题生,但第二学期,他就不一定是个学困生或问题生了。由此,学校在每学期初对各班留守儿童数量及学习品行状况进行统计,进行分析。依此基础制定出留守儿童管教帮扶工作计划,选择有效工作措施。

4、定期召开了(每学期两次)留守儿童监护人会议,共同研究学校、家庭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大计,明确学校、监护人的管教责任,协手做好留守儿童的教管工作。

5、全面召开了留守儿童谈心交流会。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监护情况、学习情况,心里想的什么,希望学校、教师如何对待他们。掌握了留守儿童的实情,可调整管教帮扶措施,制定一人一项管教措施。

6、为留守儿童办好事。为留守提供安全营养的早餐,保证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积极努力办好学校食堂,解决好留守儿童吃饭、饮水问题。组织帮扶小组,辅导留守儿童的学习,让留守儿童参与到学生大家庭中,找玩伴、交朋友,调整性格。组织教师献爱心活动,解决这些留守儿童穿衣(鞋)戴帽、学习用品不足等生活问题。

7、发挥了少先队的职能作用。学校每学期把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作为政教处、少先队的一个中心工作,做到学期初有计划、有措施,学期中有活动、有成效,学期末有总结。政教处、少先队每学期开展了多彩的活动上,让留守儿童感到了舒心,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开展了感恩教育活动,让他们知道“社会、学校人人关心我,我为他人做什么”。把他们融入到社会大家庭中,培养健全的人格。

8、联系社会组织,村组机构,共同做好了留守儿童的工作。我们无权要求社会组织、党政机构怎么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帮扶工作(尽管他们有这个责任),但我们学校经常主动跟他们联系,协商留守儿童的工作。希望他们从社会教育、家庭扶贫、督促监护人按时送留守儿童入学返校、社会安定上为学校创造好社会环境,做好留守儿童的外围工作。三结合教育网络,最主要的一面当然是学校教育。我们只有主动出击,在监护人(家庭)和社会组织、党政机构的积极配合下,我们才能完成这个使命——不让留守儿童辍学,没有留守儿童的犯罪记录(上级督导机构的评估指标)。

9、加强了班主任的管理。班主任要担负起留守儿童管教帮扶的直接责任。学校要求班主任摸清班内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这个工作在开学报名注册时进行。报名注册时,问清每个学生的父母在家情况、监护人情况、联系方式,把它们记录在册。从学生成长记本(也就是《素质报告单》)掌握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品行表现情况,把这些学情班情作为制订班务工作计划的依据。组建帮教帮扶小组,开展教育活动。学校要求班主任要做到五多:多问。即,问衣食住行、身体状况、学习状况、品行状况、监护人家庭情况。多动手。即,见低年级留守儿童来校未洗脸,可给洗洗脸,擦擦手;见头发乱辨子散,可给予梳理梳理;见指甲长了,可给予剪剪;见学生衣服扣子掉了,可给予钉钉;见学生鞋带散了,可给予系系;作业本课本散了,可给予钉钉;帽子戴得不正、红领巾系的不牢等等,都可以给予整理整理,关怀在细微些小处。

多检查。即,每天检查按时到校情况、缺席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班级活动任务完成情况、小组活动情况。多汇报、多联系。班主任每学期向学校领导汇报反映班级留守儿童工作应在二至三次,争取学校对班级工作的支持。每学期同政教处、少先队、后勤组协商共同做好留守儿童工作至少二次,这样可以达到工作内容和措施互相沟通和协调。多走访。主要走访监护人。现在虽然社会信息很发达,有事一个电话或一个短信可以解决,但它必竟还有局限性。班主任每学期在有选择的基础上,上门走访三分之一的监护人。将监护人本人、家庭的信息掌握清楚,对留守儿童在家中、上学路途的信息了解全面、真实。教师上门家访对家长(监护人)产生的影响,是打电话不可比拟的。当然教师家访不是上门告学生的状,告状式的家访是教育工作的失败。一个班主任如果做好了留守儿童的教育帮扶工作,这个班一定班风正、学风浓,是学校的一个好班。

2、家校联动工作有待加强,学校教育得到家长的协助不够力度,留守儿童思想行为差、学习差成为学校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困难。

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教育成为农村教育的重要问题,我校加大力度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关爱工作,为推进教育质量的提高,解决农村教育困难,做出更大的努力和更多的工作。

留守儿童自查报告

在xx年8月17日,县教育局将吉林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关爱情况自查工作的》(吉教基一字〔xx〕19号)转发给全县中小学校并提出工作要求,现将自查情况如下。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五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意见》,将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和关爱工作纳入《东辽县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的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县政府,教育局、妇联、团县委、关工委等部门都出台了文件,各部门都积极开展“代理妈妈”等,多渠道、宽领域地持续开展贫困留守儿童救助活动。

学校宿舍优先满足留守儿童的需要,为留守儿童提供校车,满足上学需要,中午学校有食堂,完全满足孩子的午餐需要,还为留守儿童开展捐助活动,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我县地处农村,学生xxx来自农村,留守儿童较多。从调查的结果来看,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全县有留守儿童1396人,留守儿童在校就读人数占学生总数比例为6。25%。各校都为留守儿童建立档案,做到一人一档,并定期统计汇总留守儿童变动情况。全程跟踪家庭情况和思想学习情况。这些弱势群体的成长与发展关系着学校的生存发展,也牵动着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心。教育局要求各校加强学籍管理,控制辍学,开展心理健康法制安全教育,引导他们明辨是非,增强法治意识,实施家校联动,共同管理孩子。

各学校完善了留守儿童普查登记,建立了包保机制,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通过结对子、爱心妈妈等亲情活动对留守儿童进行法制观念和安全防范知识教育;借助家长学校,定期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要求外出打工家长做到每周打一个电话,每月与班主任联系一次,铺架他们与父母情感沟通的桥梁,从而提高了家庭教育和管理能力。通过开展党员干部捐款捐物、“爱心一对一”义务家教、爱心心理咨询、留守儿童心理导航等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活动取得实效,全县各学校都成立留守儿童之家,建立了留守儿童活动室。

1、农村学校办学经费仍然困难,教育教学设施落后,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开支,学校这个大家庭也负担不起,经费不足,大大制约了“关爱工程”工作的进度和,学校那么的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缺乏心理教育的老师和相关人员也是制约“关爱工程”的问题之一,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的心理教育培训或由专业人员进行指导迫在眉睫。

2、农村家庭教育网络不健全、部分家长学校作用发挥不够好,缺少有针对性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宣传培训活动等,加之有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监护人尤其是祖辈监护人文化程度低,认识不到位,放任孩子的言行,使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

1、加强内部管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及时得到老师的关心和帮助,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树立学习自信心。

2、我们将继续落实国家五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意见》精神,认真贯彻省市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大“留守儿童”工作力度,做细、做实、做好“留守儿童”工作,积极摸索留守儿童的教育思路和方法,引领留守儿童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快乐和谐成长。

留守儿童自查报告

近年来,xx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取得了显著成效。根据相关文件要求,现将我校对关爱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工作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1、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构建了以父母亲属为主体的家庭监护网络;以乡村组织为主体的的管护网络;以教职工为主体的学校帮护网络;以政法部门为主体的社会呵护网络;争取公安、交通、村(居)委会等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协同配合,搞好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

2、完善了工作制度,规范了日常管理。建立和执行包保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实现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出台的相关文件精神,制定了《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制度》、《留守儿童生活管理制度》、《留守儿童活动开展制度》、《留守儿童家长联系制度》、《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制度》、《留守儿童心理咨询活动制度》等六项工作制度,建立并实行了有效的督查、考核制度,不定期对相关工作进行督查,并记录在案,纳入到年终考核当中。

1、建有留守儿童亲情互动场所---春晖活动室,室内布置温馨、人性化、有文化品位,配置有档案资料柜并分班级存放本校留守学生档案。室内配备三台电脑供留守儿童和在外务工的父母视频联系,让“春晖活动室”成为留守儿童的心灵驿站。

2、校内设有专门的关爱工程宣传栏,有关爱留守儿童的宣传板报。

3、学校有供留守孩子活动的体育器材;供孩子们阅读的书刊杂志,定期开放。

1、制定了系统的实施办法。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xx小学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实施方案》,严格按照实施办法进行项目建设,保障春晖之家硬件设施完好,并有计划地进行升级,客观上保证了各项上工作的开展。

2、制定了建设和管理办法。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春晖之家建设和管理办法,并严格按照建设和管理办法层层落实,进行内部建设。

3、制定了考核办法。制定了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考核办法,根据分工和个人的工作完成情况把关爱留守儿童的各项成效纳入教师的年终考核当中,进一步加大了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力度。

年初制定了留守儿童之家的年度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把全年任务进行科学分解,有计划、分步骤地实现工作目标,使我校的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日趋完善。

1、学校配有专人负责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具体对关爱工作进行指导和管理。

2、邀请村组干部、学生家长定期对学校的日常管理、周边环境等进行监督,并聘请派出所民警定期为留守孩子办法制讲座。

3、建立结对帮扶制度。一是组织教师与“留守孩”结成对子,做孩子们的代理爸爸或代理妈妈,并加强个别辅导,实行全程跟踪教育。二是组织同龄优秀学生与“留守儿童”结对子,开展生活、学习互动互帮活动。

1、文件上要求的“346”规范化管理工作落实的较好。代理爸爸(妈妈)能常与留守孩子谈心;大队部定期开展对留守儿童关爱方面的活动,比如和留守娃一起过传统节日;班级中对留守娃的关注也很到位,比如为留守娃们过生日;代理爸爸(妈妈)孩子们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做得很好,常作一些警示教育。

2、学校开通了知心姐姐qq聊天(2456988860),对留守孩子进行心理辅导、为孩子们解决学习上、生活上、思想上等遇到的困难。

3、学校、班级都建有留守儿童档案,对他们的家庭情况、思想表现、学习成绩、日常行为、现监护人及其父母的去向、联络方式等进行全面掌握。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依托春晖之家,积极开展思想品德培育、健康文化熏陶、体质体能锻炼、社会实践活动、心理健康疏导等系列活动,有效提高了留守儿童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的能力。

认真贯彻上级主管部门的各项规定,以此为起点,力求在软硬件建设、日常管理、活动开展、资料建设等方面推陈出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通过自查,我们也发现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方面的一些不足:一是硬件设施建设投入仍然不足,致使留守儿童活动开展受到了很大局限;二是争取到的社会关爱项目太少,使留守儿童的关爱范围仍然固守在校园内;三是关爱活动开展的形式仍显单调,不能跟上日益发展社会和文化需求。

为了使我校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更显成效,更具特色,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做到多争取社会支持,扩大工作平台;创新工作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将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做得更深、更细、更好、更实。

留守儿童自查报告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确保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充分发挥留守儿童之家作用,让留守儿童之家真正成为孩子们“学习的园地,交流的平台,娱乐的场所,健身的阵地”,使留守儿童校内有监管,课余有去处,现结合我校守儿童之家工作开展以来的实际,汇报如下: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我校非常重视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成立了以校长潘声国同志为组长,金绪山(副校长)、各班班主任、副班主任参加的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全校留守儿童工作。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工作领导小组,专门对贯彻实施“留守儿童关爱行动”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管理制度和活动材料。

二、留守儿童现状

1、戴家河小学现有留守儿童12名。由于父母常年在外,长期和孩子分离,对孩子缺少关爱,缺乏交流沟通,导致亲情缺失,监护不力,致使一些留守儿童软弱无助,自卑封闭,逆反心理严重。

2、留守儿童家庭生活环境情况。从总体情况看,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多数是祖父母、外祖父母。少数留守儿童与其他亲戚一起生活,留守儿童由隔代抚养情况较为普遍。

3、留守儿童学习情况。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多数处于中下游,成绩优秀的较少。大部分留守儿童在学习上遇到困难需要辅导时首选的是老师,监护人能辅导他们学习的很少。

4、留守儿童心理情况。从调查看,大多数孩子性格内心、孤僻、倔强、与人交往少。在不开心时,都会出现一些 “想早点长大独立”, “想让父母安慰自己”,“觉得没有人关心自己”,“觉得别人看不起自己或自己不如别人” 超长的想法;有些还甚至想离家出走,多为男孩。可以看出,留守儿童渴望父母的关怀与社会的关注,希望多与父母进行心灵的沟通交流,有的因父母不在家而感到遭受歧视、孤独无助、悲观寂寞。

5、家庭教育情况。在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监护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小学文化程度及文盲的占到绝大多数,监护人很少或从不主动与孩子聊天,关心最多的是孩子的学习,其次是生活情况,过问孩子情绪问题的只占很少。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1、我校按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先后在留守儿童之家的建设上做好到:有牌子、有备用教室、有场地、有设施、有热线、有制度、有活动、有志愿者队伍。并因地制宜制订了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实施计划。

2、建立了有关留守儿童工作档案。做到留守儿童信息档案

准确而全面。档案中有留守儿童的家庭基本情况、联系方式、监护人姓名、家庭住址等基本信息。

3、组建了志愿者服务组织。做到志愿者与留守儿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要求帮扶教师每学期到留守儿童家中走访一次以上,每周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每学期家访一次,每学期与监护人或临时监护人沟通一次。通过以上各种方式了解掌握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记录他们的成长历程。

4、留守儿童各项活动体现了针对性,做到“四有”,即:有计划、有人员、有记录、有总结。

5、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建章立制,狠抓落实。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导、总务、少先大队辅导员、各班主任为成员的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领导小组。

四、有待完善和改进的工作

续发挥组织牵头作用,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持续深入地开展起来,将关爱动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

2、完善资料建设,留守儿童的各项活动要及时做好记录,不断更新留守儿童的资料,并及时进行整理归档,有专人负责。

2012、8 戴家河小学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一大批未成年的孩子被留在家里,在农村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儿童群体——留守儿童,且这个群体的人数正在不断扩大,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针对这一现状,为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和身心发展情况 .

一、贯彻落实文件精神,积极开展留守儿童工作

我校根据教育局文件精神的要求,切实抓好农村留守儿童义务教育工作,召开全体班主任会议,领会文件精神,制定学校留守儿童工作方案,排查摸底各班留守儿童情况。 我校共有留守儿童 人,其中女学生 人。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我校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与控辍保学工作比较重视,有部署、有安排、有落实,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学校将组织入学与控辍保学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进行专项部署,紧紧抓住开学前后的关键时期,开展《义务教育法》学习培训,通过召开会议、下发文件等形式提出要求,大力宣传《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教育法律法规,提高家长依法送子女入学的自觉性,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和呵护。

(1)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增强学校和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关爱

班主任做好留守儿童的摸底工作,将其在校的各方面表现记入档案,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其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教师应承担起家长或监护人的部分责任,多与留守儿童交流谈心,提高亲密信赖程度,给予更多关爱和正面引导。

(2)为与留守儿童沟通提供方便

在学校开通亲情热线电话,为外出务工家长与子女沟通提供方便,并使外出务工家长可随时与班主任取得联系了解子女学习情况;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安排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心理医生,及时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上的困惑。

(3)广泛开展有助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类活动

开展各类活动,加强家长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引导学生互助互爱,让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来自集体的温暖。推行寄宿制管理,对部分不能得到有效监护的留守儿童,学校动员家长将其转入学校寄宿,由专门教师负责其饮食起居生活。实行寄宿制管理的孩子有着相似的经历,对他进行集中管理,不但容易唤起孩子的自信,而且能激发学习热情,增强集体归属感。

(4)完善工作机制。学校严格执行控辍保学报告制度,健全完善控辍保学工作的奖罚机制,对控辍成效突出的班级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奖励,对因管理不善、工作不力导致学生辍学率趋高的班级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

(5) 完善学生学籍管理制度,健全学生学籍管理档案。要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建立学生电子学籍管理系统,严格学生转、借、休学审批手续和报备制度,及时掌握学生学籍变动情况,重点做好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的管理工作。

(6)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法治安全教育;是否建立留守儿童之家或其他活动场所,加强关爱服务。

(7)开展结对帮扶,对特殊困难留守儿童采取针对性帮扶措施。注重家校联动,定期开展家访,与家长或其他监护人经常沟通联系。

三、存在的问题

1、学校留守儿童办公条件薄弱,需进一步加强。

2、学校心理健康方面师资力量薄弱。

四、努力方向

1、加强学校内部管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鉴于当前“厌学”已经成为学生辍学的突出因素。明确学校在控辍保学工作中的责任,抓好学校在控辍工作中的第一道关口,通过加强学校内部管理,提高教师素质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及时得到老师的关心和帮助,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树立学习自信心,顺利完成学业。

2、做好宣传和总结,为控辍保学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要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宣传新《义务教育法》,在每学年开学前组织开展义务教育宣传活动,通过举办宣传月、宣传周、报告会、座谈会、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增强群众依法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法律意识。

为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和身心发展情况 ,切实抓好农村留守儿童义务教育工作,我校根据教育局文件精神的要求,将我校前一阶段留守儿童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一次前面自查,现将我校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摸清现状,分析实情

卧龙岗小学位于沈家畈村。我校有61名学生,学生来源自农村,留守儿童较多。我校开展了“留守儿童”专项调查工作,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学校“留守儿童”总数为23人,占学校学生总数的32%,其中男12人,女11人,但这些弱势群体的成长与发展却关系着学校的生存发展,牵动着广大教职员工的心。

“留守儿童”大致分为三类:一是祖辈监护型,即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的形式,属于这种类型的“留守儿童”约占82.7%;二是父母单方监护型,就是由父亲或母亲一方监护,属于这种类型的“留守儿童”约占13%;三是亲朋监护型,即由亲戚(非直系亲属)朋友代为监护,属于这种类型的“留守儿童”约占4.3%。“家庭教育的缺位”、“父爱母爱的缺失”、“沟通交流的缺少”、“有效监护的缺乏”,使得“留守儿童”的情感、心理、生活、学习乃至人格方面都出现诸多问题,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影响了教育的均衡公平。关注、关心、关爱“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不仅是对他们个人成长的关爱,而且是对社会对国家负责的体现;不仅是对不断发展的劳务经济的支持,也是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更是学校“育人至上、和谐发展”办学理念的内在要求。

二、组织保障,构建网络

1、学校成立“留守儿童工作小组”:由学校校长吴斌组长、教导主任杨坤任副组长,各班主任担任小组成员,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2、协调社会力量,共同关注“留守儿童”

为了让“留守儿童”安心学习、健康成长,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营造关爱“留守儿童”氛围。我校教师以师德教育为出发点,将关爱留守儿童问题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党员、教干与贫困生建立结对帮扶对象,实行一对一的帮扶。在班级内、少先队组织中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营造了爱的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学校构建了立体育人网络,师生员工多位一体,创办了“留守儿童之家”。

三、健全制度,创新机制

四、拓宽思路,活动育人,开展“十个一”活动

1、建好一个“留守儿童之家”

学校建立一个“留守儿童之家”,室内布置做到温馨、人性化、有文化品位,配置有档案资柜并分班存放本校留守儿童档案袋,有一部电话机、一台电视机和dvd机、一台计算机、有一定数量的艺体器材、有可供阅读的图书,每天安排一名老师轮流值班管理并接受学生心理咨询,并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组织留守儿童在“家”中开发活动。

2、开通一部亲情电话。

学校开通一部亲情电话,将电话号码公开,为留守儿童在休息时、双休日或节假日与家长联系、沟通提供方便,增进学生与家长的感情。

3、落实一名代理家长

每位留守儿童落实一名代理家长,每位老师必须作一名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尤其是做无人监护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

4、举办一次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各班每月举办一次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教育学生遵纪守法、了解安全常识,让学生身心都健康。

5、参加一项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各班要成立各种课外兴趣小组,组织“留守儿童”至少参加一项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

6、谈一次心。代理家长每周与“留守儿童”谈一次心,了解他们一周的学习、生活、情绪、交友、身体等方面的情况,交流感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

7、读一本好书。老师或代理家长指导学生每学期读一本好书。三年级以上学生写一篇读后感,并分年级段进行书评,陶冶学生的情操。

8、写一封亲情书信。代理家长监督、指导“留守儿童”利用传统节日、长辈生日、寒暑假等特殊日子给远方的家长写一封亲情书信,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传统美德。

9、过一个快乐的生日party。各班要建好“留守儿童”学生生日,记入档案,要大力开展“留守儿童”赠一张生日卡、写一篇生日感言、送一句生日祝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简便易行、温馨祥和的`活动,让每位“留守儿童”过一个快乐的生日。

母深了,人格更加健全了,学校教学质量也显著上升了。

(二)、存在的问题

1、农村学校办学经费仍然困难,教育教学设施落后,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开支,学校这个大家庭也负担不起,经费不足,大大制约了“关爱工程”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学校那么的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缺乏心理教育的老师和相关人员也是制约“关爱工程”的问题之一,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的心理教育培训或由专业人员进行指导迫在眉睫。

2、经验不足,活动开展还不令人满意。

1、加强学校内部管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及时得到老师的关心和帮助,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树立学习自信心。

2、我们将继续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认真贯彻《新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省市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大“留守儿童”工作力度,做细、做实、做好“留守儿童”工作,积极摸索留守儿童的教育思路和方法,引领留守儿童在同一片蓝天下做学习、生活的强者,营造快乐成长天地。让他们感受到春风沐浴雨露、健康快乐和谐成长,从而拥有自己美好的明天!

卧龙岗小学

二〇一一年九月十二日

近年来,龙溪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取得了显著成效。根据相关文件要求,现将我校对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机制及制度建设情况

1、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构建了以父母亲属为主体的家庭监护网络;以乡村组织为主体的的管护网络;以教职工为主体的学校帮护网络;以政法部门为主体的社会呵护网络;争取公安、交通、村(居)委会等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协同配合,搞好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

2、完善了工作制度,规范了日常管理。建立和执行包保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实现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出台的相关文件精神,制定了《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制度》、《留守儿童生活管理制度》、《留守儿童活动开展制度》、《留守儿童家长联系制度》、《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制度》、《留守儿童心理咨询活动制度》等六项工作制度,建立并实行了有效的督查、考核制度,不定期对相关工作进行督查,并记录在案,纳入到年终考核当中。

二、基础条件 1、建有留守儿童亲情互动场所---春晖活动室,室内布置温馨、人性化、有文化品位,配置有档案资料柜并分班级存放本校留守学生档案。室内配备三台电脑供留守儿童和在外务工的父母视频联系,让“春晖活动室”成为留守儿童的心灵驿站。

2、校内设有专门的关爱工程宣传栏,有关爱留守儿童的宣传

板报。

3、学校有供留守孩子活动的体育器材;供孩子们阅读的书刊杂志,定期开放。

三、政策性保障性措施出台和落实情况

1、制定了系统的实施办法。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龙溪小学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实施方案》,严格按照实施办法进行项目建设,保障春晖之家硬件设施完好,并有计划地进行升级,客观上保证了各项上工作的开展。

2、制定了建设和管理办法。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春晖之家建设和管理办法,并严格按照建设和管理办法层层落实,进行内部建设。

3、制定了考核办法。制定了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考核办法,根据分工和个人的工作完成情况把关爱留守儿童的各项成效纳入教师的年终考核当中,进一步加大了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力度。

四、规划和年度计划制定及完成情况

年初制定了留守儿童之家的年度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把全年任务进行科学分解,有计划、分步骤地实现工作目标,使我校的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日趋完善。

五、队伍建设

1、学校配有专人负责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具体对关爱工作进行指导和管理。

2、邀请村组干部、学生家长定期对学校的日常管理、周边环境等进行监督,并聘请派出所民-警定期为留守孩子办法制讲座。

踪教育。二是组织同龄优秀学生与“留守儿童”结对子,开展生活、学习互动互帮活动。

六、教育管理

1、文件上要求的“346”规范化管理工作落实的较好。代理爸爸(妈妈)能常与留守孩子谈心;大队部定期开展对留守儿童关爱方面的活动,比如和留守娃一起过传统节日;班级中对留守娃的关注也很到位,比如为留守娃们过生日;代理爸爸(妈妈)孩子们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做得很好,常作一些警示教育。

2、学校开通了知心姐姐qq聊天(2456988860),对留守孩子进行心理辅导、为孩子们解决学习上、生活上、思想上等遇到的困难。

3、学校、班级都建有留守儿童档案,对他们的家庭情况、思想表现、学习成绩、日常行为、现监护人及其父母的去向、联络方式等进行全面掌握。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依托春晖之家,积极开展思想品德培育、健康文化熏陶、体质体能锻炼、社会实践活动、心理健康疏导等系列活动,有效提高了留守儿童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的能力。

七、工作创新情况

认真贯彻上级主管部门的各项规定,以此为起点,力求在软硬件建设、日常管理、活动开展、资料建设等方面推陈出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八、存在问题和今后的工作方向

范围仍然固守在校园内;三是关爱活动开展的形式仍显单调,不能跟上日益发展社会和文化需求。

为了使我校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更显成效,更具特色,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做到多争取社会支持,扩大工作平台; 创新工作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将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做得更深、更细、更好、更实。

巫山县龙溪小学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一日

留守儿童自查报告

县教育局将吉林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关爱情况自查工作的通知》(吉教基一字〔xx〕19号)转发给全县中小学校并提出工作要求,现将自查情况总结如下。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五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意见》,将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和关爱工作纳入《东辽县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的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县政府,教育局、妇联、团县委、关工委等部门都出台了文件,各部门都积极开展“代理妈妈”等活动,多渠道、宽领域地持续开展贫困留守儿童救助活动。

学校宿舍优先满足留守儿童的需要,为留守儿童提供校车,满足上学需要,中午学校有食堂,完全满足孩子的午餐需要,还为留守儿童开展捐助活动,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我县地处农村,学生来源自农村,留守儿童较多。从调查的结果来看,xx—xx学年度第一学期全县有留守儿童1396人,留守儿童在校就读人数占学生总数比例为6.25%。各校都为留守儿童建立档案,做到一人一档,并定期统计汇总留守儿童变动情况。全程跟踪家庭情况和思想学习情况。这些弱势群体的成长与发展关系着学校的生存发展,也牵动着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心。教育局要求各校加强学籍管理,控制辍学,开展心理健康法制安全教育,引导他们明辨是非,增强法治意识,实施家校联动,共同管理孩子。

各学校完善了留守儿童普查登记制度,建立了包保机制,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通过结对子、爱心妈妈等亲情活动对留守儿童进行法制观念和安全防范知识教育;借助家长学校,定期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培训,要求外出打工家长做到每周打一个电话,每月与班主任联系一次,铺架他们与父母情感沟通的桥梁,从而提高了家庭教育和管理能力。通过开展党员干部捐款捐物、“爱心一对一”义务家教、爱心心理咨询、留守儿童心理导航等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活动取得实效,全县各学校都成立留守儿童之家,建立了留守儿童活动室。

1、农村学校办学经费仍然困难,教育教学设施落后,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开支,学校这个大家庭也负担不起,经费不足,大大制约了“关爱工程”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学校那么的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缺乏心理教育的老师和相关人员也是制约“关爱工程”的问题之一,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的心理教育培训或由专业人员进行指导迫在眉睫。

2、农村家庭教育网络不健全、部分家长学校作用发挥不够好,缺少有针对性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宣传培训活动等,加之有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监护人尤其是祖辈监护人文化程度低,认识不到位,放任孩子的言行,使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

1、加强内部管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及时得到老师的关心和帮助,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树立学习自信心。

2、我们将继续落实国家五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意见》精神,认真贯彻省市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大“留守儿童”工作力度,做细、做实、做好“留守儿童”工作,积极摸索留守儿童的教育思路和方法,引领留守儿童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快乐和谐成长。

留守儿童自查报告

我校《留守儿童学业不良常见表现及教育对策的研究》是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xxx”重点课题《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的子课题,xx年九月立项。实验研究已进行一年,现自查如下:

我们于xx年6月制定了课题实验方案,后又根据评审组评审意见对方案进行了修改完善,阐释了课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背景,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方向和内容,成立了课题实验领导小组。之后,召开了课题组全体成员参加的课题会,明确了任务,采取分阶段、循序渐进的策略,课题研究有序展开。

实验的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是确定研究课题,制订实验方案,成立课题组,明确职责分工和进行实验教师的学习培训。其中,实验教师的学习培训是这一阶段的工作重点。

组建课题组。

成立由校长室、教科室和实验教师组成的课题组。校长负责对课题研究的协调,教科室负责教师的培训、课程的组织落实、课题的管理,实验教师具体负责各自班级的实验工作。

教师学习培训。

首先,课题立项后,我们召开了课题组实验工作专题会议,向实验教师宣讲实验方案,使教师对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内容、方法、步骤等方面做到心中有数。二是采取集中培训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育理论的学习培训,向教师推荐相关学习资料,为课题研究的开展打下理论基础,做好技术上的准备。

第二阶段为课题研究初步实施阶段,从本阶段开始,研究进入实践操作阶段。

资料准备。实施之前,我们首先进行了相关的资料。

准备,包括我校所有留守儿童的相关资料,为实验过程中进行对比分析做准备。

会议动员。9月底,专门召开了一次实验动员会,就实验的开展做了布置并相互交换意见,统一认识,以利于实验的开展。

课例研讨。通过开设研究课进行实验研讨,分别于10月、11月、12月份各进行了一次研究课,实验教师通过互助研讨,及时发现研究中的问题,吸取他人经验,改进自身不足,对实验工作起到了有效的推进作用。

经验交流。20xx年1月份我们举行了实验人员的专题交流,实验教师通过交流共同分享研究成果。

检测分析。进行了问卷调查对比分析,学生学习水平测评对比分析,学习成绩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留守儿童的各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

积累资料。一年的实验,我们积累了诸如实验课例、实验论文、数据资料等实验资源,为以后更好的开展实验工作积累了经验。

阶段总结。课题组于20xx年二月初进行了阶段性实验总结,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为下一阶段的实验工作做准备。

通过本阶段的实验研究,我们逐步理清了实验思路,初步形成了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一些经验,实验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课题实验成果。

一、建立了课题研究档案,积累了诸如实验课例、教学论文,实验数据,为后续实验打下基础。

二、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修改。

课题实验的基本经验。

一、留守儿童通过实验教师的教育,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与提高。

二、实验促进了教师的成长。

教师的不断学习是开展好实验的保证。开展实验研究要求教师具有全面、深厚的知识底蕴,需要集教师的集体智慧,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高教学研究能力。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一、初步实验阶段,我们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很粗糙,在各项具体内容的研。

二、教师各方面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加强培训,提高教师实施的能力还是今后工作中的关键问题。

根据《中国青年报》在《他们是当下中国最容易受伤害的人》的报道中说,湖南省涟源市荷塘镇遭遇一场特大洪灾,12名儿童死亡,其中11个“留守儿童”。据资料显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检出率高达%,且父母打工年限越长,孩子的心理问题越严重。他们虽然隅居农村看似与我们毫不相干,可是谁又能无视他们的存在和将来对社会的影响?留守儿童不只是一群缺少父母照看的人,他们是这个时代的孤儿,他们的成长与中国的未来也息息相关。

留守儿童是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系松动的一群“制度性孤儿”一方面:他们的父母到城里打工拼命挣钱,争取或获得了另一种生存方式;另一方面,他们又因为在城市里,或自身难保,或无立锥之地,无法将他们的子女带进城里,留在自己的身边。同时为了生活或生存,他们不能够轻易的离开自己的工作,不能轻易的离开城市,就是在这种带不出与回不去的双重矛盾中,留守儿童虽然有父母,但是他们依然不得不接受“骨肉分离”的现实。

这个时代的孤儿由于长期被托养或寄养,缺少父母之爱容易导致心里缺陷,由于老人溺爱或亲友疏于管教缺少正确的价值引导,孩子是未来、是希望,中国不能无视他们的存在。他们关乎整个农村教育和社会进步,鲁迅曾发出“救救孩子”呼声,现在是该“救救”留守儿童的时候了。

在暑假期间,对河南省18个地区的1000名(6—14周岁)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状况的问卷调查。众所周知,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河南也逐渐成为第一劳务输出大省。全省从事农业的劳动力约有3500万人,外出务工半年以上人员达到1557万人,从而使河南人均收入,成为河南人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受户籍、经济、居住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他们的子女大多在家乡接受教育,或生活在有父母一方抚养的“单亲家庭”里或由祖父母、亲戚朋友代为抚养。有的孩子甚至独自留在家中,从而形成了一支庞大的“留守儿童”队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河南农村14周岁以下留守儿童万人占全国留守儿童总人数的10%。

下面是我们调查所得的数据,希望能给我们的决策者提供一些参考:

很少与父母联系的%。

认为一个幸福的家庭应该和父母在一起的%。

非常想父母的%。

做错事被批评时当面顶撞的%。

拉帮结派、打架斗殴的%。

在学校里基本上没有朋友的%。

害怕陌生人的%。

遇到困难自己解决的%。

和(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的%。

觉得自己很一般的%。

学习上听老师的话,很刻苦的%。

觉得身边得人不太关心自己的%。

总是害怕被身边人欺负%。

觉得社会不公平、看不到希望的%。

从以上统计状况可以看出,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渴望父母的关爱,希望多与父母进行心灵交流。有的因父母不在家而感到遭受歧视、孤独无助、悲观寂寞。而有资料显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检出率高达%,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里问题已是迫在眉睫!

关爱留守儿童实践报告关爱留守儿童行动

没有去过农村的人,无法想象那里条件的艰辛、教育设施的简陋;没有与乡村的留守儿童接触过的人,无法感受到他们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去年春天,学院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友情1+1的活动”,让我有机会走进留守儿童,第一次用真诚的爱温暖孤独寂寞的心。

我对接的是海伦市联发中学的一位初中三年级的学生——修春欣。其实,我个人也是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对农村的生活环境、生活条件以及孩子们受教育的条件还是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我很有信心把这个活动做好。刚开始参与这个活动的时候,真的是不知所措,一点思绪都没有,不知道该如何放手去做,因为我从来都没有接触过这类孩子,不知道他们具体什么情况,什么心理,不知道自己无心的一句话甚至一个词语是否就会伤害到他们敏感又脆弱的心!所以怀着忐忑的心,我试着给春欣写了第一封信。可是,回信到的时候......看着其它做同样工作的同学手中捧着回信阅读时脸上幸福喜悦的表情,我的心痛极了,因为回信没有我的,我对接的那个弟弟没有给我回信......

说实话,那时真的很难过,但是我没有选择放弃,因为这是我付出真心和努力去做的事,我不能那么轻易的就放弃了......所以整理好心情,我去系里查了在那支教的学姐的电话,希望学姐可以帮助我,给我提供有关春欣更多的情况和信息,同时我又到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和我们的心理老师交流、请教方法,希望可以从多方面的开导他、帮助他!

终于,从学姐那里得知:春欣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从小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与祖父母存在很深的代沟。正是因为这样,春欣和同龄人的交流产生困难,孤寂一直与他相随,不是他不找小伙伴玩儿,而是伙伴们都不喜欢和他玩儿……就是因为父母不在身边!所以他不愿意和别人交流,有很高的心理防线,而且从不轻易相信别人……所以对接的工作起初都是我单方面坚持在做。我给他写的信,他从不回一封。但是我坚信:只要有恒心,有毅力我就一定能走进他的心!毕竟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且这是我付出真心和努力去做的事,我不能那么轻易的就放弃了!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第四封信的时候,春欣给我回了第一封信,一封很长很长的信。其中有一句是这样的:“姐,你知道我为什么不给你回信吗?因为我想考验你,看你是不是真心的,我不想和一个只为了形式的人说我的心里话,我怕你们不是真的关心我们,我怕受伤.....对不起,我不是有意的。但是,姐,你真的很好,真的可以让我说出憋在我心里的话……”

我没想到他不给我回信竟是这样一种原因,同样的16岁……想想我们16岁时在想什么,在干什么……当我读到这时,我被这句话深深地打动了,同时也被这句话惊醒了:对于这样一群特殊的孩子,真诚是我们走进他们内心世界唯一的`桥梁。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多的是心灵和精神上的慰藉!这更加坚定了我坚持做下去的决心!

由于父母常年不能陪在他的身边,春欣与祖父母之间又存在代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思想和心理都得不到及时应有的引导和沟通,所以春欣变得沉默寡言,喜欢默默地观望周遭的一切,对什么都用冷眼,没有半点、丝毫的热情,不愿意融入集体中。而且,他恨自己的父母,恨他们不在自己的身边,恨自己从小就被同龄的孩子们歧视,被他们排挤......他不理解父母,他渴望得到他们温暖的爱,哪怕只是得到他们一点点的关心。

现在的春欣也有了自己的朋友,他写信和我说;“姐,我的同学似乎也没有我想象中的那样不愿意接受我,只是那时候是我自己无法敞开心扉去接纳他们,现在我明白了,我明白父母外出打工是为了让我有更好的生活,我也明白了父母背井离乡的艰辛,更值得庆幸的是我感受到了世界上还有一个人默默的关心着我,那就是你,姐姐,谢谢你,真的谢谢你!你辛苦了,相信我,春欣是不会让你失望的!”

今年的六月份我们这些志愿者终于和对接的弟弟妹妹们见了面,当载着留守儿童们的汽车缓缓驶进学院的校园,当孩子们怯生生然而又喜盈盈的脸庞一个一个地出现在我们面前,看着眼前的弟弟妹妹们,我们这些志愿者不约而同地心生一股怜爱之情。牵起他们的小手,我们一起参观图书馆、教学楼、实验室,还一起在大学的食堂里吃了饭。我问小春欣想吃什么,他抿着嘴巴不自在地笑笑,“姐姐吃什么,我就吃什么吧。”我思来想去,现在的小孩子应该都喜欢吃麻辣烫吧,可是……“跟姐姐说,你在什么时候最幸福最开心?”小春欣想都没想便回答说:“那当然是春节的时候了!爸爸妈妈都回家了,家里最热闹了!”“那你最幸福最开心的时候最想吃什么呢?”“……春节,吃饺子呗……”我拍了拍他的肩膀,带着很坚定的表情转身离开了。我来到卖饺子的窗口,要了一大盘的肉馅儿饺子。刷卡后,我等在窗口前,心里面像被方才小春欣那伤感的神情点了酸水,眼泪一次一次要溢出我的眼眶……想必那些留守儿童和小春欣一样,都非常渴望有爸爸妈妈在身边,也许在他们看来,能和爸爸妈妈一起过春节、一起吃饺子,真的是最让他们感到幸福开心的事了吧。一周的牵手活动在转眼间拉上了帷幕,春欣和同来的弟弟妹妹们坐上了回家的汽车。临行前,春欣悄悄对我说,“姐姐,我突然好想和你们一起在这儿上大学,大学的生活真的很好,哥哥和姐姐都那么热情,和你们在一起真的很开心……!”生活是残酷的,现实是无情的,生活的压力不仅压在父母的肩上,同时也压在了孩子们瘦小的肩上,孩子的内心充满着对自由的渴望,对父母关爱的渴望和对知识的渴望……他们原本是不该承受这些的,他们需要一片蓝天可以自由飞翔;需要一个港湾可以自由停靠;他们需要父母在身边,第一时间倾听他们的心声!可是……但是春欣,姐姐相信,不久的将来,你一定会是一名很出色的大学生的!

留守儿童自查报告

我校按照《贵州省教育厅关于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对我校前一阶段留守儿童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自查,现将我校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xx小学位于xx街道办事处xx村。我校有218名学生,学生来源于农村,留守儿童较多。我校开展了农村留守儿童专项调查工作。从调查结果来看:学校留守儿童总数为67人,占学校学生总数的30.7%,其中男生39人,女生28人,这些缺少父母关爱的学生群体的生活与学习、成长与发展关系着学校的发展,牵动着全校教职员工的心。农村留守儿童大致分为二类:一是(外)祖父母监护型,即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的形式,属于这种类型的“留守儿童”约占90%;二是亲朋监护型,即由亲戚(非直系亲属)朋友代为监护,属于这种类型的“留守儿童”约占10%;“家庭教育的缺位”、“父爱母爱的缺失”、“沟通交流的缺少”、“有效监护的缺乏”,使得“留守儿童”的情感、心理、生活、学习乃至人格方面都出现诸多问题,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影响了教育的均衡公平。关注、关心、关爱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不仅是对他们个人成长的关爱,而且是对社会、对国家、对中华民族未来负责的体现;不仅是对我校服务的乡村不断发展的劳务经济的支持,也是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更是学校“育人至上、和谐发展”办学理念的内在要求。

按照贵州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的“五个一”的要求,为每一位留守儿童建立一个专门的档案,详细记录每一位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保证每位留守儿童都有一位帮扶老师;每月每位留守儿童都能通过“亲情电话”

与家长交流一次;每位教师每月都要与留守儿童家长沟通交流一次;每学期对留守儿童开展一次心理咨询。科学做好预防少年儿童遭受x侵教育,将留守儿童尤其是留守女童作为重点对象,加强教育引导,努力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为了让农村留守儿童安心学习、健康成长,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

1.学校成立“留守儿童工作小组”:由学校校长谢清贵任组长、副校长黄娟娟、教导主任肖念新任副组长,各班主任担任小组成员,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2.学校先后出台了《农村留守儿童奖励制度》《农村留守儿童帮扶制度》《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工作人员职责》《农村留守儿童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做到关心农村留守儿童有章可循。

3.教导处负责建立和完善每位留守儿童档案,准确掌握我校留守儿童的情况,明确每位留守儿童的结对帮扶老师,开展好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活动,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氛围。

4.学校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切实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法制、青春期、卫生和安全等专题教育,使其健康快乐成长。

5.在班级内班主任组织班干部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

6.学校老师积极向家长宣传《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教育和引导家长依法履行第一监护人的责任,在进城务工时妥善安排好子女接受义务教育。

学校建立一个“留守儿童之家”,室内布置做到温馨、人性化、有文化品位,分班存放学校留守儿童档案袋,有一部电话、一台电视机和dvd机、有一定数量的艺体器材、有可供阅读的图书,每天安排一名老师轮流值班管理并接受学生心理咨询,并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组织留守儿童在“家”中开展活动。

2.开通一部亲情电话。

学校开通一部亲情电话,将电话号码公开,为留守儿童在休息时、双休日或节假日与家长联系、沟通提供方便,增进学生与家长的感情。

3.举办一次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每学期举办一次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教育学生遵纪守法、了解安全常识,让学生身心都健康。

4.参加一项课外兴趣小组活动。

各班要成立各种课外兴趣小组,组织留守儿童至少参加一项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

5.谈一次心。

帮扶教师每周与留守儿童谈一次心,了解他们一周的学习、生活、情绪、交友、身体等方面的情况,交流感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

6.过一个快乐的生日聚会。

各班要建好农村留守儿童学生生日,记入档案,要大力开展向留守儿童送一句生日祝福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简便易行、温馨祥和的活动,让每位留守儿童过一个快乐的生日。

7.读一本好书。帮扶教师指导学生每学期读一本好书。三年级以上学生写一篇读后感,并分年级段进行书评,陶冶学生的情操。

8.写一封亲情书信。帮扶教师监督、指导留守儿童利用传统节日、长辈生日、寒暑假等特殊日子给远方的家长写一封亲情书信,既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传统美德。

9.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帮扶教师引导学生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为家庭、为学校、为班集体争光添彩,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和上进心。在各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我校作了大量细致、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学习成绩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自信心足了,学习功课积极了,自立能力强了,自理本领多了,理解父母深了,人格更加健全了,各班教学质量也显著上升了。

1.农村学校办学经费仍然十分困难,教育教学设施落后,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开支,学校负担不起,经费不足,大大制约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程”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学校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缺乏心理教育的老师和相关人员也是制约“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程”的问题之一,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的心理教育培训或由专业人员进行指导迫在眉睫。

2.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经验不足,活动开展还不令人满意。

3.农村留守儿童的家长打工地点不固定,联系电话号码时有更换,再取得联系十分困难。

4.我校留守儿童之家虽然建立并已经向留守儿童开放,但是我校“农村留守儿童之家”是最近建设的。如何发挥“留守儿童之家”的教育作用,让留守儿童的心理和生理都健康成长,还有待于各级领导关心、支持,更有待于自我加压、自我探索。

1.加强学校内部管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让所有农村留守儿童都能够及时得到老师的关心和帮助,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2.我们将继续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认真贯彻《新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省市有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大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力度,做细、做实、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积极摸索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思路和方法,引领农村留守儿童在同一片蓝天下学习、生活,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关心农村留守儿童的春风雨露,健康、快乐、和谐成长,从而拥有自己美好的未来!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