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公益活动调查论文大全(19篇)

时间:2023-11-17 09:32:10 作者:字海 大学生公益活动调查论文大全(19篇)

公益事业需要长期坚持,每个人都可以从小事做起,为社会做出贡献。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公益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大学生读书节活动调查与思考论文

小组成员:

调查时间。

地点:河北经贸大学校本部。

一、调查目的。

当我们走在街头上,经常看到这些平常只呆在“象牙塔”的学子们顶着烈日在大马路上发着传单,在商场看见他们卖力地做着促销,更有一些大学生在书城旁举着牌子,希望能找到一份家教工作。大学生兼职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似乎也成了一种时尚,在这种所谓“时尚”潮流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了“兼职大军”。大学生兼职已经成为了一个真真实实的客观现象,再一味的讨论大学生应不应该兼职已经不具有任何现实意义了,我们应该更多的去关注大学生兼职,为他们的兼职工作提供帮助。

为此,我们小组此次针对大学生兼职活动展开了一场小规模的调查,主要调查人群为河北经贸大学大二、大三、大四部分在校生,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旨在研究在校大学生兼职活动的目的、过程和意义,藉此,得到某些现象,并在此基础上总结规律,位在校生的兼职和学习提供参考。

此次调查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在一定范围内也使用了访谈法),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145份,有效问卷122份,参考问卷23份。我小组设计的调查问卷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从事兼职活动的目的和途径;兼职工作的环境和过程以及当事人对兼职工作的评价和,收获。希望通过此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了解大学生选择兼职工作的心态,准备工作,实际过程以及受到的影响,总结规律,发现问题,并且给予我们的建议和思考,此外,正值新生入学期间,我们也希望此次调查的结果和我们的建议能为继往开来者提供一些实质性的帮助,增大成功的机会。(调查问卷见附表1)。

二、大学兼职存在的问题。

经过我们的分析发现:大学生兼职从事的行业虽多,但都是低端行业;更多的大学生是为了锻炼自己参加兼职工作的;大部分从事兼职的学生并没有和用人单位签订协议甚至是口头的;大部分学生都能在兼职活动中注意身体安全的保护。另外,从问卷的后几个题目的结果反馈中,我么也可以看到很多学生还不能处理好学习和兼职的关系;在用人单位的人际关系处理地还是比较良好的;大部分学生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都能借助身边的人和尽自己的努力去解决;在校大学生随着年级的增加,对自身安全、法律和兼职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

(一)从事的行业多位低端行业。

经过我们的调查发现大学生从事兼职的行业虽多,但大多数兼职活动仍集中在某些行业的最底层,如:促销员等。他们所需要的是廉价劳动力帮助他们生产简易手工制品或提供体力劳动。可以说,即使拥有一般学历的人只要在社会上活动过一段时间,这些任务都不称为挑战。而对于处在校园着一比较封闭环境的学生来说,即使是一个很小的锻炼机会也会被珍惜,这一点恰恰被社会上某些企业利用。他们仅以较低的报酬支付购买大学生廉价的劳动。

(如图一)。

图一大学生兼职方向。

(二)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不足。

1.安全意识虽然比较高,但是还有待加强。在调查中,发现没有学生在兼职中忽视自身安全的保护,大部分学生都感觉自己工作的环境比较安全,只有一少部分认为不安全(如图二)。但是大学生对部分工作环境的安全性了解的并不是很多,到底什么样的才是安全的环境,什么样的环境对自身的伤害较低。一些工作中,本身具有的潜在的伤害并不是显而易见的,很多大学生对此并不是很在意。如在网吧兼职虽然表面的工作环境比较不错,但是电脑对身体的辐射却是隐形杀手。

图二大学生对工作环境安全性的观点。

2.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亟待加强。

在我们的调查结果中,我们发现有将近一半的学生没有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协议,还有一部分学生想都没想过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这说明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非常的欠缺。(如图三)。

从我们的问卷分析中,可以了解到大学生自身缺乏法律知识,工作关系基本是没有或只占一小部分受到法律的约束的,而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纠纷可以说是没有法律进行保障的。这种状况的的产生一方面是由整个社会对法律的不尊重的风气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是一些团体利用大学生法律意识低的弱点,主观故意的结果。此外,在兼职活动中,相对于用人单位,大学生处于弱势地位,即使一些大学生懂得法律知识,要求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但迫于某些客观原因(获得经验或生活费)便不再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用人单位也因此趁虚而入,侵犯大学生的某些权利。

图三兼职中协议状况。

(三)没有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

1.学习和实践的关系。

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现在大部分学生兼职的目的是为了锻炼自己,为以后的工作增加实践经验和砝码。还有以部分学生的兼职主要以赚取金钱为主,只有少数的学生兼职是为了了解某个行业或企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如图四)。

在校大学生基本上学的是书面上的理论知识,为数极少的实验课也只是对理论的巩固和深化。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大学生参加社会兼职,有助于锻炼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协调能力、合作能力……这些都为大学生将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投入工作做好准备。参加兼职的大学生中,为了学以致用的也不占少数。但是,大部分学生在做兼职中,目标比较模糊,所从事的行业和自己的专业并不对口,使得自己在工作中并不能很好的运用专业知识,这对专业知识的巩固和提高也是一大缺憾。

图四大学生兼职状况。

2.没有合理地安排学习和兼职的时间。

大学生的主主业还是专业知识的学习,并不是工作,不能在兼职中花费太多的时间。通过我们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将近一半(43%)的学生几乎花费了一天所有的时间去做兼职工作,只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在兼职中,工作8小时以下,只有近23%的学生自己安排兼职时间,试想这些学生又能有多少时间去学习(如图五)。

现在很多学生由于做兼职,甚至连专业课也逃。大学生在兴致昂扬投身于兼职工作时,往往忽略了一些问题。昔日满座的课堂已不复存在,换来的是低效率的授课效果和大学生知识的低吸收性,也许做兼职的同学们是出于对自己社交能力、适应能力等诸多方面的提高,以使自己将来能很好得适应社会。但是排除知识的储备作用,在今日激烈的社会竞争面前,同学们又往往有些力不从心,从而使心目中目标的实现就有些渺茫了。

图五大学生兼职时间分布状况。

(四)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兼职的关注不足。

由于大学生兼职活动大部分在节假日和寒暑期开展,时间间隔大,时间长度短,企业不愿花费精力对大学生能力方面进进行培训,只是交予一些操作简单,体力为主,脑力为辅的工作完成。这些工作虽然没有挑战性,但其相当与庞大的兼职学生量来说,也是僧多粥少供不应求。同时处于最基层的工作岗位,大学生也不可能太多的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上下级和同事间的关系不可能稳固和谐。从这个角度讲,大学生价值没有得到最大意义的体现,他们的劳动成果也只是普通人均可以完成的,其薪酬也是可想而知的了。从根本上说中是一种需求与供给的错位大学生所学知识不能一下转换成生产力,企业不能拿来就用,同时学生通过知识的利用获得认可的意愿也未被满足。应该说这种矛盾会长期持续下去。

(五)大学生没有发挥自身优势,盲目从事兼职活动。

大学生在社会上拥有知识的权威,然而我们通过访谈,发现很多大学生都反映出了行为的非理性。在我们的调查中,大学生从事兼职工作更多的偏向于体力劳动(如图一),而没有充分大学生的无形知识资源。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很多大学生没有充分利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忽视了知识,忽视了科技的突飞猛进作用。

三、兼职对大学生的促进作用。

虽然大学生兼职有诸多问题,但做为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它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一)增强了自我意识。

一旦走出校园,便意味着大学生即将走向社会。社会是一个个体生存的地方,它充斥着合作与竞争,它需要一个人开阔的眼界和胸怀,它需求个体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事业和人生负责。校园可以提供知识,但无法交给我们这些经验,而兼职可以。

(二)培养了人际意识。

与人为善是一种境界,而社会和学校需要这种能力。它不是一种奉承更不是虚伪的赞扬。这是用一种欣赏的眼光和换位的思考进行心灵的沟通。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掌握了洞察人性的能力,学习了与人沟通的技巧。这是今后我们从事工作的法宝。

(三)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一旦我们认识到了知识的作用,我们便会百般的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它虽然短暂却对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学校里学习的每分每秒都应珍惜,都应发挥它最大的价值,从而提高我们的能力,培养我们的素质。

(四)对金钱的看法。

作为大学生,基本经济来源仍旧是父母和家庭。我们向父母伸手要钱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滋生了我们懒惰依赖的心理,助长了大学里攀比的风气。兼职活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平台,展示了我们的实力,磨练了我们的意志,同时也客观地告诉我们,要珍惜父母的恩情,对金钱要合理的对待。

四、几点建议。

这次对大学生兼职活动的调查,经过细致、耐心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发现大学生兼职是一把双刃剑,对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既有帮助促进作用,在某些程度上也是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制约因素。为了不让更多的大学生在兼职中遭遇更多的挫折和困难,我们小组基于此次调查的结果,特为在从事兼职、即将从事兼职的大学生以及社会各界提出以下建议:

(一)正确选择兼职。

大学生应该立足于眼前,联系自身,选择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兼职。并不是所有的兼职工作都要从事,偏重于体力劳动的兼职工作也不是不可以从事,要选择合适的度,在学有所用的同时,锻炼一下身体也未尝不可。最重要的是注重我们的长远投资,长期投资收获的是一生的无形知识与财富,没有哪一位大学生不希望学有所成,而寄希望于永远的简单劳动。

(二)了解行业,培养兴趣。

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论文集合

摆脱贫困是一个中文词,意思是摆脱贫困。2020年11月23日,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832个贫困县将脱贫,国家扶贫目标和任务已经完成。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对此我利用寒假的时间对这个令人烦恼而大家又不得不面临的问题作了一次深入的调查。

全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使大学生就业走向越来越难的趋势。大学生就业难主要表现在:

1.供与求平行上升,供求矛盾并不突出。

从总体情况来看,零九年第一季度的全省人才市场供需两旺,其中提供的职位数达到了二十四万余个,创历史新高。而在第一季度,全省各地人才市场接待、登记的求职人数更是达到了七十七万余人次,这个数字里面虽然存在着有重复登记和已经就职而想跳槽的在职人员等情况,但仍明显反映出了零九年我省的就业压力巨大。

为了促进广大求职者特别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作为政府所属的各级人才服务机构将在今年开展一系列的就业服务活动,包括每季度在省内人才网上召开的全省人才市场共同举办的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会和每年开展的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组织各类企事业用人单位进入高校开展校园招聘会,组织实施“一村一大”、“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专项计划,开展高校毕业生创业活动等系列服务举措。而高校毕业生则应该更进一步的提升自身就业能力,积极主极的参加各种就业培训、就业指导、见习实习活动,同时更深层次的转变就业观念,特别是转变择业地区观念,面向基层、面向大量急需人才的困难地区就业,争取成功的迈出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步。

2.量与质逆向而驰,量稳质降十分明显。

缺少训练良好的毕业生,将会妨碍我国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更高层次的产业。由于我国许多大学毕业生缺乏实用技能和糟糕的英语口语能力,妨碍了我国发展服务型产业,尽管我国大学大量扩招,每年生产出大量毕业生,但从我国现在的制造型模式转向服务和研究型产业所面临的诸多困难。随着跨国公司在我国不断扩展业务,它们将面临着招聘高质量工作人员的困难。丰裕的大学生中存在匮乏的知识,大批量的毕业生,很少有人能够游刃有余地在出口服务行业工作。

我国学生的教育模式使他们难以学到跨国公司所需要的实用技能和团队精神。大学教育采用的是理论化的、局限于书本的和老师传授的方法,英语教学对话能力也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

我认为,我国教育应当提高大学与企业之间的“联合机制”,让毕业生能够学到公司所需要的各种技能,我国需要在这个问题上想出对策。当然作为大学生自己也应该宽泛的发展自己的见识。

3.冷与热分布不均,冷热两极反差强烈。

临近年底,大中专毕业生开始进入应聘高峰。我近日走访部分中高职院校了解到我市内一些中高职院校现已开始积极筹划零九届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但受经济形势变化及我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今年的高职生就业出现了冷热不均的情况。

首先,物流毕业生过半专业却不对口。前几年,物流专业火得不能再火,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应该是小菜一碟。然而物流专业往日风光不再,部分高职院校招生就业办负责人坦承,物流专业已成就业最困难的专业之一。

去年某院首届物流专业招生时共招了四个班两百多学生,然而去年毕业之后,据某院流专业毕业生顺利毕业走向社会,当初第一届物招生就业办统计,目前仍在从事与物流相关的职业的学生已不到四十人。为此,他们今年在招生的时候,仅仅只招了一个班。

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一方面受金融危机影响,不少物流企业业务量萎缩,为了节约经营成本,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较往年大幅缩水;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前几年物流专业大热,不少院校根据专业设置紧贴市场需求的原则,大量招收物流专业学生,几年之后导致物流专业人才太多,而市场需求不多。对于已经在物流公司就业的毕业生来说,物流公司的待遇普遍偏低也是导致大部分已就业的毕业生转行的重要原因。不少在物流公司上班的毕业生,工资待遇各方面与一般的普工几乎没有差别,且大部分物流公司规模偏小,一些毕业生甚至沦落为仓管员、搬运工等,因此一些毕业生纷纷转向市场营销等领域。另外中高级焊工供不应求。在物流专业就业遇冷的情况下,部分新兴专业的毕业生却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例如机械制造、模具设计等专业,基本上学校培养的人才每年都被企业提前预订。

据我调查市场了解到,一个模具专业培养出来的焊工,经过在企业半年到一年的实操训练,熟悉工作流程之后,收入比其它专业要高很多,如果考取焊工证,他们的月工资最低不会低于三千元。而这类人才一直颇受格兰仕、长虹等企业的欢迎,而随着广船等大型央企落户我市这类人才的需求将会更加旺盛。

随着我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房地产、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在我市的兴起,无疑需要大量人才为其服务,为此,我市中高职院校纷纷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培养相应人才以满足市场需求。

其他灯饰专业人才一将难求。但是在灯饰人才集聚方面,确实无法与它灯都的身份相称。日前,我市有十余所中高职院校,但是目前基本没有一所学校培养专业的灯饰专业人才,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据我了解,在部分中职院校中,与灯饰比较相近的专业就是五金电子类,但是基本上没有灯饰外形设计等方面的专业。在各种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中,往往设置有五金电子类、灯饰照明类招聘专区,但是灯饰照明类应聘毕业生与企业招聘专业的灯饰人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毕业即失业”已成为当今不少大学生的口头禅。其实,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原因除了就业形势严峻以外,很多大学生不愿“为生存而打工”、宁愿“为理想而待业”的思想观念也是造成就业难的一大因素。目前,高校毕业生大多扎堆于城市,就业不均衡的现象依然严重。

当下,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已将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该适时调整心态,降低就业期望值,到农村去,到西部去,到人才紧缺的地方去,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现在,最让我们担心的是,自己如果选择到基层工作,以后是否还有选择其他职业的机会,对于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毕业生,政府能否出台相应的政策。

所以我又特地从市人才交流中心了解到,今年十月,为全面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我市政府结合我市实际,特别制订了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攻坚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方案中制订的多项优待政策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提供了良好平台。各部门及教育机构也将加强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建设,帮助毕业生了解就业政策,提高求职技巧,调整就业预期。政府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岗位就业,对于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从事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符合就业困难人员条件并在公益性岗位上就业的,经劳动保障部门审核、财政部门复核后,将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标准,按实际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及失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之和计算。对于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其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的,给予相应薪酬或生活补贴。另外,对于到城市社区基层岗位就业并已服务期满的高校毕业生,参加市、县级公务员录用考试或事业单位招聘的,笔试成绩加五分;对到农村基层岗位就业并已服务期满的高校毕业生,参加市、县级公务员录用考试或事业单位招聘的,笔试成绩加十分;对经考试或考核到县以下农村基层单位就业并服务满四年的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高校毕业生给予相应的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补偿。这个方面和国际经济形势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于市场就业有关,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提供帮扶与补贴。

据我最近调查了解,截至目前,对于尚未就业的我市高校毕业生可在户籍所在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失业登记手续,领取就业失业登记证。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将按照相关规定将其纳入本地失业人员统筹管理,享受国家关于失业人员就业的优惠扶持政策。

我市人事、劳动保障、教育部门和高校将把家庭困难高校毕业生及长期失业、残疾人等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列为重点帮扶对象,积极为其提供就业援助,并由人才服务机构负责建立困难毕业生信息库,组织力量实施职业指导。通过向用人单位重点推荐、利用政府购买的公益性岗位进行托底安置等多项帮扶措施,有效促进困难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

20_年开始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下,高速发展的中国并不能独善其身,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经济危机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经济危机下,很多公司开始裁员,招聘需求大幅减少,这使得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压力异常巨大,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异常突出。近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_年《经济蓝皮书》指出:预计到20_年底,将有100万名大学生不能就业,20_年还将有592万名大学生毕业面临找工作,大学生就业问题非常严峻。

20_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559万人,比_年年增加50万人。然而,20_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困难日趋显现,20_年毕业的611万大学生就业形势面临着更加严峻挑战。在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依然面临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

(一)、0809年的就业率对比分析:

20_年就业蓝皮书指出,20_年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率有所下降,而职高院校学生就业率与往年持平。统计研究数据表明,20_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比起_年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下降了2个百分点;20_届211院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89%(非失业率90%),非211本科院校为87%、高职高专为84%;而_年届半年后就业率211院校为93%(非失业率94%)、非211本科院校为90%、高职高专院校为84%。其中,20_届大学毕业生约三分之一的就业是在毕业后半年内完成的。

按教育部公布的数据,中国20_届高校毕业生总数为559万,其中大学毕业生总数约为529万(本、专),按本研究得出的比例推算,20_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就在国内外读研究生的人数21.43万,毕业半年后的就业人数达到约434万人。在毕业半年后的73.56万的失业大学毕业生中(包括有了工作又失去的),有51.59万人还在继续寻找工作,有5.46万人无业但正在复习考研和准备留学,另有16.51万无工作无学业没有求职和求学行为者。

(二)、20_届毕业生就业地点分析:

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量的前10位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苏州、杭州、成都、郑州、青岛。

(三)、20_届毕业生就业率和zui差的专业分析:

(四)、20_年就业率和zui差的专业分析:

20_年从本科专业大类来看,就业率的依次是工学、管理学、经济学,但工学在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上低于经济学专业大类。

从专业中类来看,地矿类专业独居榜首,工科类专业就业率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就业率前十的专业中类中,有8个为理工类专业。专业小类的就业率排名更是明显化了这一倾向,高职高专专业也呈现出理工类专业就业率较高的趋势。

20_年zui难就业的专业计算机科学据首。

“20_年度大学就业能力排行榜”的调查显示,中国应届大学生zui难就业的十个专业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法学、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汉语言文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令人尴尬的是,这十个专业也是我国考生报考zui热门的专业。

这项研究对20万名毕业半年后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635个本科专业中,zui热门的10个专业半年后的失业人数达到6.67万人,占本科毕业生总失业人数的近三分之一。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英语3个专业毕业半年后的失业人数过万。在应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失业人数zui多的10个本科专业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等人们心目中的热门专业占了9个。

再者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科研所联合浙江大学就业与服务指导中心,对20_年高校就业趋势也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是:20_年我国总劳动力富余,但专业技术人才缺口大。

根据劳动社会保障部科研所的数据显示:我国在“十一五”期间计划年均新增劳动力需求总量为1800万,但“十一五”期间每年新增劳动力供给为_万,每年将出现200万富余劳动力。根据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_中国人才报告》预计,到20_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供应总量为4000万,而需求总量为6000万。以上两项数据表明:我国劳动力总体有富余,但专业技术人才仍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专业人才需求具体表现在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上。

第一产业缺口218万人。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农业科技发展纲要(_-20_)》数据显示,我国共有涉农院校43所,在校学生大约为9万,教学和科研人员为3.5万人,130万大中专毕业生中已有80万离开了农业。预计到20_年,第一产业人才缺口将达到218万人。

第二产业缺口1220万人。

我国大学生中38%为工科类学生,但是毕业生人数还是不够,振兴我国工业还需大量的工程师,主要集中在it、微电子、汽车、环保、系统集成、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开发、条码技术、铁路高速客运技术等领域。预计到20_年,人才缺口数字巨大,将达1220万人。

第三产业人才缺口325万人。

该产业将是扩大就业岗位zui多的部门。一些高端涉外人才需求很大,比如涉外会计、涉外律师、涉外金融服务、同声传译、电子商务、数字媒体、物流、精算和心理咨询等行业,都需要大量人才。预计到20_年,人才缺口预计在325万人。

由此可见,我国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还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大学生“就业难”仅仅为一种表象。原因有两点:第一,作为一名大学生是否学有所成,知识和能力结构能否达到企业用人标准,这值得思考;其次,个人就业意愿和社会意愿存在很大差异。

(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当前的就业情况分析。

据统计,我国登记在册的电子商务企业已达到1000多万家,其中大中型企业就有10万多家,初步估计,未来我国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每年约20万人,而我国目前包括高校和各类培训机构每年输出的人才数量不到10万人。近年来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仅为20%,而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鉴约率是47%,可见,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远远低于全国大学生就业平均水平,这种状况不容乐观。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高校在电子商务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方面还存在欠缺,在这种情形下培养出的学生很难符合社会对高层次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标准。主要面临的问题有:

第一、课程开设不合理,现阶段我国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大多是由经济与计算机专业方向的人才组成的。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是经济与计算机专业知识的一个简单堆积。

第二、学生的实习大都在虚拟的环境中操作,根本不能切实感受现实中电子商务的应用。毕竟,现实与虚拟还是两个世界。

第三、岗位群不明确,学生不知道自己今后的就业方向,更不知道毕业以后应该具备什么能力和证书,才能让自己更有就业竞争力。

(三)就业岗位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能力要求。

第一层,电子商务建立在网络硬件层的基础上。在这一层次需要了解一般计算机、服务器、交换器、路由器及其它网络设备的功能,知道有关企业网络产品的性能.

第二层,电子商务实施的软件平台。在这一层次涉及服务器端操作系统,数据库、安全、电子商务系统的选择,安装、调试和维护。

第三层,电子商务应用层。在这一层次,涉及商业逻辑,网站产品的设计、开发,或网络应用程序的开发。网页设计和图像处理方面的技能,或网络应用程序的开发。

第四层,电子商务运营,管理层,在这一层次,涉及各类商务支持人员,如客户服务,市场、贸易、物流和销售等诸多方面。

作为20_届的毕业生,特别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就业形势还是非常严峻。我们需加强自身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挑战!

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一般来讲,大学生毕业后有两个选择:一是找工作,二是继续升学进修,最起码选择继续进修的同学已不算是失业。而对于希望找到工作而未能如愿的毕业生,就业难无疑就成为了他们面临的头等问题。

201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30万余人,社会就业压力大,很多毕业生在职业取向方面优先考虑的前三项是:先就业后择业,先择业后就业,继续深造。有过四分之一的学生希望继续学习,而且此风近年经久不衰,且愈演愈烈。究其原因:一是经济知识时代的影响和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二是就业竞争激烈,优越的职业需要优秀的高层人才;三是心理素质,有的大学生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回避即时就业问题等因素。

_大学劳_学院院长曾湘泉在《中国就业战略报告》一书中指出,大学生就业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大学生需求增长速度赶不上大学毕业生增加的速度。

与发达国家比较,美国约有2.7亿人口,大学近4000所,若要达到如此的比例和规模,中国需要办20000所大学;即使按照韩国目前高等教育的规模水平,中国也要办近10000所大学才够。国内总共才1000多所普通高校,即使算上成人和民办高校,也不过3000多所,大学在校生的人数还远远达不到国家战略发展的需求。

二是大学生的预期收入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工资之间存在匹配上的困难。

调查发现,我国应届大学毕业生收入预期高估幅度在40%左右,远远高于美国和欧洲等国的10%左右。薪水是人们对一份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在2003年北京团委组织的一次针对毕业生的调查中表明,大学生们对薪水要求并不低,在回答“您求职要求的工资底线”时,近六成(56%)人的选择集中在1000元到3000元之间,其中只有15%的人能接受每月挣1000-1500元,两成人可以接受自己的工资在1500-2000元,认为2000-3000元比较合理的占21%。

三是大学生大多选择在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愿到欠发达地区工作的较少。

_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_指出:“其实现在我国的很多地方还是很需要大学毕业生的,比如说基层单位、中西部地区、低收入的技术工作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毕业生也并不过剩!”_大学校长_认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并不是人才过剩,而是结构性问题,人才过剩只是相对的现象。有一项对3000余名本科毕业生的调查表明,首选到北京工作的高达74.8%,首选去中西部地区的仅有2%。这些毕业生的收入渴望值是每月2000至4000元,低于月薪2000元坚决不干。这就表明大学毕业生有主动不就业的可能性。

目前的就业渠道无非是学校推荐、熟人介绍、校园和社会的招聘会、人才或就业网站、报考公务员,服务西部等。但是,学校推荐一般是学生干部或成绩突出者才有机会;报考公务员受专业、志趣、是否党员限制,这些只适用于特定人群。对大多数人来说,网站和招聘会才是最主要的就业渠道,还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那么用人单位发布信息的时效性就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就业,而且人才交流市场开发的时间和地点有限,不能充分满足大学生就业信息的筛选。

2.用人单位方面原因。

首先,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进行的机构改革大大冲击了大学生就业。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曾经是接收大学毕业生的主渠道,主力军。1998年以后,随着政府机关进行机构改革,精简人员。精简下来的人员多数要流向事业单位,而事业单位本身也在进行定编定员,另外,国有大中型企业多数存在冗员过多,超编运转,包袱过重的问题,继而实行分流下岗,减员增效。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是“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许多企业由于经营不善也在面临着破产倒闭。面临着自身的生存危机,接纳大学毕业生的容量相当有限,很难给大学生就业提供畅通的就业之路。

其次,多数用人单位都走入了重“”轻“一般”、“惟学历是瞻”的怪圈。随着大学生就业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化为“买方市场”,用人单位也逐渐提高了用人的标准。他们将目光锁定在少数的大学毕业生身上,放在了研究生、博士生身上。相对于、重点院校的大学生而言,不少一般本科院校、专科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存在一定的“品牌劣势”。从中国高等学校的发展现状分析,高等学校之间的资源分配不均,办学质量差异较大,导致了用人单位对重“”轻“一般”的怪现象找到理由和借口。

3.高校方面原因。

高校大规模扩招,造成就业市场“供大于求”。造成目前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很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情况,许多人认为是因为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人太多了,用不完了,过剩了。其实,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仅占总人口的5%左右,而发达国家的这个数字己经达到1/3。因此,我国的人才过剩是相对过剩。而且,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跟不上高校教育扩招的步伐,也为高校毕业生“供大于求”制造了假象。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在大城市、大企业、大公司,人才济济,人满为患,是过剩了。而一些中小企业,事业单位,偏远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则是人才稀疏,人才缺乏。

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层次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水平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在大学生就业己经市场化的情况下,大学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却显得十分滞后,致使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了错位,从源头讲,这已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滞后于社会的发展是教育的特点,但没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规划并主动调整,进一步放大了专业及课程设置的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结构严重失衡。不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一些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缺乏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理_底不系统,应有的动手能力也不强。而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4.学生方面原因。

不少企业拒绝承担大学生就业后的“在岗培训”费用,招聘中普遍要求有“数年工作经验”。事实上,一个理工科毕业的大学生,需要在毕业后的工作岗位经过一定时间的继续学习,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工程师。要达到这一要求,只能是大学生个人和家庭承担,而如果把“在岗培训”转移到学校里面去完成的话,在时间和金钱上都将是非常不经济的。

ii.学生仍然期望过高。

大学生就业理念也存在一些误区,如“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创业不如就业”,“就业难不如再考研”等。此外,据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六成大学生月薪期望值低于2000元。

但近八成的用人单位却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职位要求、行业要求、假期要求和要求专业对口等方面。而不少大学生对此感到很委屈,由于低工资难以满足他的基本生存需要,也往往不能对他形成足够的工作激励,结果必然带来就业的多次选择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戒备心理。《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对全国28所大学、3万多名大学生作过“您最想到下列哪个城市工作?”的调查。

在列出的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八大城市中,想到上海发展的大学生最多,获选率为32.3%,紧随其后的是北京(27.7%),两个城市的获选率之和达到了60%,成为大学生心目中发展事业的最理想城市:另外,像深圳这样的特区城市也较受欢迎,获选率为12.1%:但是一些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和内陆开放程度较小的城市则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很小,只有0.94%和0.52%的大学生愿意到重庆和武汉去上作。

而目前实际最需要毕业生的恰恰是那些边远地区的中小城市和基层一线的中小单位。毕业生想去的单位去不了,而能去的单位毕业生又不予选择。于是出现了“有人无业、有业无人”的现象。

同时现在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思想道德觉悟和能力素质水平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毕业生诚实守信,勤奋敬业,而且还要求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也是用人单位看好的主要方面。

用人单位重视人品和能力,对专业的要求反而有所淡化。不少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持“宁缺勿滥”的态度。因此,学生干和学生党员以及那些综合素质好、动手能力强、敬业精神好以及“一专多能”的毕业生越来越受欢迎。用人单位看重的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很多毕业生自身素质达不到用人单位要求却不能正确认识,盲目一味要求工作待遇,期望过高。

iii.学生缺乏求职技巧。

用人单位表示,部分学生在求职时往往表现得不够自信,过分紧张,回答问题时支支吾吾,表现不出自己的实力。更有一些求职者面试时弄虚作假,企图欺骗蒙混过关,谁知很快就被有经验的用人单位拆穿,不得不再次承受面试失败的惨痛教训。而这样久而久之,用人单位也会觉得大学生不诚信而丧失信心。

1.改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

改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必须加大人事制度、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力度。要加大用人机制、单位编制等制度的改革,扩大机关、事业、企业单位的用人自主权,使用人单位真正做到有用的人进,无用的人能出;加强户籍制度的改革,为边远地区、小城镇、农村的大学毕业生开方便之门,使人才能合理流动;要建立起完善的与毕业生就业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对未就业的大学生提供服务。

2.调整高校专业和课程设置。

在当前飞速变化的时代,大学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就必须把握时代的脉搏,不断调整课程结构和内容。当今世界正由工业化社会走向市场、信息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各国间生产、流通、运输、资讯领域的相互依存关系日益紧密,整个世界将如同一个地球村,谁都无法完全正确的预料未来世界的变化。这就决定现代大学必须是面对未来开放式的,其课程也应从过去那种封闭状态走出来。

在课程布局上,应适当减少某些必修课,增加选修课的比重。一方面,让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发挥他们的所长。另一方面,这也有利于向学生提供反映社会文化各个领域发展的最新成果。因为现代社会知识急剧增加和迅速老化,选修课的开设有助于弥补必修课无法及时反映这一动态的缺陷。

3.把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始终。

当前我国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课都是针对毕业生开设的,通过几次的座谈会、报告会、讲座等等就算完成就业指导上作了。

对于一年级的新生,应该着重进行心理指导,重点帮助大学生尽快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结合入学的专业思想教育,逐步引导他们根据自身的特点初步设计职业发展的方向。在这个阶段,要向他们介绍本专业就业的大致情况,让他们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及适应职业的特点和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引导他们尽早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养成独立思考、自觉学习、努力奋斗的良好习惯。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应着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在这个阶段,要通过对社会各种职业的全面了解,帮助他们分析自我的能力、优势和存在的缺陷,引导大学生要根据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完善自己,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打好专业基础,建立合理知识和能力结构。要对其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激发成才意识和行为。

对于三年级的同学,要给予一定的实习和锻炼的机会,让他们直接地去体会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帮助他们认清专业所适应的工作领域,并与自己的特点和能力相对照,继续培养和发展与其职业目标相适应的素质优势,对其原定的职业目标做出适当的调整。

对于大三的学生,还有一个重要指导内容就是要逐渐分析整个社会及大学生就业形势,对大学生进行就业观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对毕业生的指导是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点,这一阶段,指导的重点在于传达就业方针政策、分析预测就业形势、指导大学生作好如何获取就业信息、如何进行面试,如何克服心理障碍等就业准备,处理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临时性问题。

二、调查人:...等五人。

三、调查对象:深入农村,城镇,企事业单位,调查走访社会各阶层。

四、调查时间:20xx年**月**日--20xx年**月**日。

五、调查方法:经过派发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共50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调查问卷及数据统计详见附录)。

七、调查结果:本次调查中70%的被调察者属于25-45岁年龄段的各个学历层次各个行业的人。从调查中发现,大部分人对大学生关注度还是挺高的。80%的人对大学生未来的发展趋势比较乐观,70%的人认为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得十分努力,20%的人认为困难很大。我们不得而知,大学生的的就业前图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社会人士观念还是比较开放的,90%的人认为名牌大学学生的本事并不比一般大学学生强,。仅有坚持这种客观的态度,社会、企业才会给大学毕业生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普通大学的毕业生们才会抛弃那些没有必要的包袱,减轻思想压力,以更加自信的心态在应聘面试的激烈竞争中完整的展示自我。

社会上认为,大学生的最大优势在于“自信,有梦想抱负,可塑性强”、“有创新精神,思维活跃”。当代大学生最缺乏的必备精神是“勤俭节俭,爱岗敬业”,在“诚实守信、职责奉献”方面也有待提高。让大学生清楚的了解自我的优势和缺点,有利于扬长避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严格要求自我,培养成为“有梦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调查证明,现代社会对大学教育相对满意,当代大学生极少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大学学校不只是从前人们赞美吟诵的“象牙塔”,更是一个锻炼本事、展示才干的舞台。被调查者普遍认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是“认真掌握专业知识,进取参加社会实践,制定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构成良好的人际交往圈子”。大学生不应当在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现代书呆子,而应当接触社会,开阔视野,“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自我感兴趣的领域早点涉及。

当今社会,大学生能够说是遍地开花、随处都是,竞争异常激烈,压力也随之而升。所以大学生切不可狂妄自大,必须及时充电,增加自身的“资本”,提高自我的价值。社会上认为大学生要找到梦想的工作,除大学文凭外,“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优干、三好证书”等还是十分必要的。

调查中,大部分人认为东部沿海发达城市是大学生较为容易就业的地区,因为东部就业岗位多,生活条件优越,可同时也存在劳动力供过于求,竞争更为激烈的弊端。还有不少一部分人认为大学生更应当回到家乡,因为家乡是从小长大的地方,对周围环境颇为了解,生活也更加便利。少部分人认为大学生应当尝试去中西部,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内陆地区慢慢发展起来,就业岗位空缺多,一切基础设施开始逐步建设,大学生如果能克服困难在那边安居乐业,也会过上美满的生活,另一方面,也会为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奉献自我的一点力量,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由此看出,只要大学生身怀真才实干,勇敢拼搏,艰苦奋斗,不只是贪图安逸享乐,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找到属于自我的位置。

民众普遍认为,大学生择业前不应当首先研究经济收入、生活环境、工作稳定性,而更应当注重个人发展机会和专业知识的应用,以更加长远的眼光看待自我的事业,不只局限在眼前。社会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社会最应当在政策方面给大学生加大支持力度,其次资金、技术方面也应当迎头赶上。经济危机下,大学后并没有被断了后路,还有很多选择的机会,比如考研、出国留学、考公务员、选调生、自主创业、直接就业等等。社会人士反映,大学生应当从大二就开始涉及就业上岗、人才市场方面的知识,大三时亲身参加社会实践,将学到的理论应用到现实中去,锻炼培养个人职场本事,积累工作经验,适应工作环境,为大四就业提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人们对大学生期望还是蛮大的,都为大学生的未来祝福。

八、调查结果分析:据调查,较受用人单位和社会认可青睐的大学生包括以下几点:思想素质较高;有事业心和职责感;有吃苦精神;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外语水平高、懂计算机知识;动手本事强;懂专业、会管理、善交际。而大部分群众对当代大学生的看法是:有真才实干,有专长,高素质,充满活力。待人有礼貌,孝老爱幼。。。这些优良传统应当具备。大学生是祖国下一代的期望,大学生的发展意味着祖国明天的兴盛。当代大学生活泼向上,青春充满活力,乐观自信,有梦想有抱负的精神风貌必须发扬广大。

为了能够在不远将来的职场生涯中运筹帷幄,我们大学生还应当具备以下素质和本事:

1、自我决策本事。

自我决策本事是一个人能否独立思考,果断处事和独立完成某项工作本事。对于即将毕业走向社会的大学生来说,面临求职择业,别人的意见和忠告各种各样,最终要靠自我决定,这就是对自我决策本事的一次检验。在未来的工作中,每一件事情、每一个问题以及它们的变化进展都不可能像在学校那样有教师给你作指导,而必须靠自我迅速作出决定,及时予以处理。所以,具有良好的自我决策本事对大学生就业是十分重要的。

2、适应社会本事。

3、实践操作本事。

大学生消费水平调查报告论文

调查。

对象:在校大学生。

调查项目:1、明确大学生的基本生活费状况。

2、明确大学生用于满足衣食住行的消费状况。

3、明确大学生用于学习方面的消费状况。

4、明确大学生用于娱乐方面的消费状况。

调查范围:在校大学生。

问卷以及调查情况。

本次问卷发放37份,有效问卷37份。问卷内容包括消费结构和消费理念两大部分,问题大致包括:月消费额及伙食费用、通讯及网络费用、恋爱支出、文娱方面、储蓄方面、购物态度和理念以及消费的自我满意度。

大学生身体健康调查论文范文

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下面是大学生就业调查的论文,请参考!

大学生就业难与创业教育分析。

一、造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因素。

1.社会因素。

随着大学生的数量不断上和社会上很多岗位出现饱和的现状等多方面因素,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重。我国的基本国情就是人口众多、人口基数大,这个基本国情导致我国劳动力过剩,因此就会导致就业岗位不足的问题。如今,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对象不仅仅只有同届的毕业生,还有数量庞大的农民工、下岗工人和具有一定实力一定资历的社会人员等,由此看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非常激烈。由于我国基本的劳动力过剩的就业情况,因此很多领域的岗位都出现饱和状态,很多企业和事业单位以大学毕业生资历浅、工作经验不足而拒招大学毕业生。

2.学校因素。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我国很多高等院校都开始了扩招政策,这样大学生数量不断上升直接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更加激烈。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社会不断进步和经济不断的发展,社会上有一些领域和行业发展特别迅速,因此这些领域和行业成为市场热门专业,越来越多的学生都挤在同一个专业里面,例如近几年我国热门专业有英语专业、国际贸易专业、金融专业和会计专业等。但是实际情况上这些行业的岗位已经逐渐趋向饱和状态,这些行业已经容纳不下如此多的大学毕业生。造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一大原因还有就是高等院校缺乏对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知识的创造,也就是大部分是模仿而不是原创。实际情况表现就在于高校缺乏创业教育,没有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导致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处于一个消极被动的位置。

二、发展创业教育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大学生创业不仅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途径,还是促进社会经济和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的重要渠道。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庞大的市场资源,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着无限可能的机会。因此,高等院校在课程设置上不仅要注重学术教学和技能教育,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创业教育,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一定的指导。因此,发展创业教育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重要途径,我们要积极从不同方面着手开展大学生的'创业教育。

1.改变传统的就业观,树立正确的创业教育观念。

我国很多高等院校都十分重视不同专业的学术性教育或技能性教育,在高年级的时候就会给学生开展一些就业指导讲座等,一般高校都偏向就业教育的开展而忽视创业教育对大学生的重要意义。存有传统的就业观的大学生一般缺乏冒险精神和创造意识,完成高等教育就是为了毕业后能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但是实际情况上毕业生所找的工作往往与想象中相差较远。传统的就业观很容易让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处于一个消极被动的位置,是工作挑毕业生,而不是毕业生挑工作。因此,高校应该把创业教育落实到学生学习和工作上,把创业教育观念灌输到教师和学生当中,鼓励大学生把握住市场就业的主动位置,以一个工作创造者的身份出现在市场就业上。

2.建设一支高品质的创业教育教师队伍。

要想做好高校创业教育工作,就必须要有一批优秀的创业教育教师,培养一个优秀的教师团队,如今很多高校都没有专业的就业指导中心,普遍都是每个学院的专业教师给学生在毕业前开一些就业指导讲座。高校缺乏一些专业的创业教育教师,因此要发展创业教育就必须要加强师资力量,可以邀请一些成功的企业家、创业指导专家、高新产业的专家等加入到高校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在全校性的公选课课程体系中应该多添加这类型的大学生创业课程,让学生对创业教育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3.构建一个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要在高校广泛开设创业教育,必须要构建一个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仅要重视本专业教育的教学,还要重视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创业教育就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一项重要项目,因此高校应该要把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教学的工作重心。构建一个健全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除了要开设创业课程外,还要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考核制度,创业教育考核不能以死记硬背知识点的形式进行,一定要学生自己去探索创业的渠道和创业的价值,可以让学生自行选择考试的方式,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意识。

结语。

近年来,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不断增大,大学生就业难除了自身主观因素外,还有客观的社会因素和学校因素,这需要从多个当面去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创业教育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重要渠道,大学生创业不仅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还能为社会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因此,高校应该要从不同方面着手开展创业教育,向学生灌输正确的创业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意识。

大学生读书节活动调查与思考论文

摘要:通过对江苏省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网站关于读书节信息的搜索,调查了大学生读书节开展的基本情况、活动主办部门、活动时间、活动主题、活动项目等内容,并作简要的分析。建议办好大学生读书节活动应处理好六个方面的关系。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读书节;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252.17文献标识码:a。

阅读是人类知识传承与文化延续的根本途径。一个人的智慧、思想和精神成长需要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大学时代是一个人积累知识、丰富内涵、提高能力、实现自我的可塑性时期,阅读应该是大学校园里非常普遍的文化现象,是一道文化风景线。然而,近几年高校图书馆借阅量呈萎缩趋势,表明阅读已成为一幅渐行渐远的景象。大学生阅读呈现两个明显的不足,一是阅读数量偏少,二是阅读时间偏短。据调查,大学生每天课外阅读时间不足1小时的占60%以上,每学期读书1-3本的占65%(0本的占6%左右),并不比全国人均阅读量(4.39本)多。上网是大学生打发课余时间的最常用方法(76%的学生课余时间用于上网),快餐式、娱乐式、休闲式的“轻松阅读”才能激起大学生的阅读兴趣口]。为了“拯救”大学生的阅读,许多大学图书馆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了一系列引导和促进大学生阅读的活动,即所谓的阅读营销。在推广阅读、鼓励读书的活动中,读书节是比较系统、有代表的一种阅读营销活动。笔者以江苏省高职高专院校为对象、以图书馆网站为线索,调查大学生读书节开展情况,统计、分析大学生读书节的主办部门、举办时间、活动主题、开展内容等方面情况,并对办好大学生读书节提出思考性建议,以期对大学生读书节的实践与研究提供参考。

1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的对象来源于江苏教育网“教育概览”栏内“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名单”中的82所高职高专院校,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是41个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联合体,未列入调查范围。在81所院校中,有7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8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23所民办院校、1所中外合作办学院校。笔者对每所院校图书馆网站进行详细搜索,有7所院校首页无法找到图书馆网站链接信息(占被调查院校总数的8.6%,下同),3所院校图书馆网站无法打开(占3.7%),2所院校图书馆网站校外无法访问(占2.5%),有33所院校图书馆网站中没有读书节相关信息(占40.7%),只有36所院校有读书节相关信息(占44.4%),这36所院校成为本次调查的主体。为了使本次调查结果尽可能地全面、准确,个别院校图书馆网站中没有搜索到读书节相关信息,就对该校网站新闻或动态中查找与读书节有关的信息,尽量做到不遗漏。本次调查截止时间为2月28日。

2.1信息来源。

本次调查的信息主要来源于各个院校图书馆网站上导航栏和新闻栏。36所院校读书活动信息获取途径有三种:一是来源于新闻公告,共有24所学校属于这种情况,栏目名称各异;二是来源于专题网页,有11所学校建有专题网页,有的在一级导航栏,有的在二级导航栏;三是来源于学校网站,有1所学校属于这种情况。

2.2活动名称。

在举办读书活动的36所院校中,活动名称有8种称呼,分别是读书节(18所,占50.0%)、读书月(8所,22.2%)、大学生读书节(3所,占8.3%)、读书活动(3所,占8.3%)、读者节(1所,占2.8%)、读书周(1所,占2.8%)、读者服务月(1所,占2.8%)、文献信息宣传月(1所,占2.8%)、校园阅读节(1所,占2.8%),有1所院校活动名称不固定(以最后一次活动名称列入调查)。虽然读书活动名称有些差异,但举办的形式和内容基本相同,半数以上学校读书活动名称含有“读书节”,每个院校读书活动参与主体是大学生,因此,笔者将本次调查活动的名称定为“大学生读书节”。

2.3主办部门。

本次调查统计了36个院校读书节的`主办部门,组织形式有独立主办、联合举办和成立组委会三种。由图书馆独立主办读书节的院校有9所(占25.0%);由图书馆与其他部门联合举办读书节的院校有27所(占75.o%),联办的部门主要是团委(25所院校,占92.6%)、学工处(10所院校,占37.0%)和宣传处(部)(6所院校,占22.2%)中的一到三个部门,还有教务处、科技处和各个系等部门;扬州市职业大学还成立了包括由上述部门组成的读书月活动组委会。

2.4活动时间。

每个院校的读书节几乎是每年举办一次,只有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例外,该校每年举办两次,名称是春季读书节(5月)和秋季读书节(10月)。各个院校举办读书节的时间各异,从每年的4月至次年的3月,除寒暑假,几乎每个月都有学校举办读书节,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除个别院校外,几乎每个院校举办读书节的时间都相对固定。

2.5举办届数。

在举办读书节的36所院校中,最多的院校办了10届,最少的院校只办了1届。其中,举办了1届的有6所学校、2届的有5所学校、3届的有6所学校、4届的有4所学校、5届的有6所学校、6届的有4所学校、7届的有2所学校,举办8届、9届、10届的各1所学校。接近一半的院校在近3年才举办读书节。根据调查的信息推算,江苏省高职高专院校累计举办了145届读书节,由于部分院校图书馆网站对读书节信息报道不全或没有报道,本次调查能够获取相关信息的读书节实际只有103届,各个院校图书馆网站对读书节活动方案或具体活动的报道详简不一,根据实际报道进行如实的调查。

2.6活动程序。

一个完整的全校性节事活动应该包括开幕式或启动仪式、具体活动安排和闭幕式或总结表彰大会。在调查主体36所院校103届读书节中,有2所(占75%)院校62届读书节举行开幕仪式,有25所(占69.4%)院校59届(占57.3%)读书节召开闭幕仪式,既举行开幕式又召开闭幕式的读书节有23所(占63.9%)院校53届(占51.5%)。从所占比例来看,大部分院校都在读书节中举行过开幕式或闭幕式,但不是每个院校每届读书节都举行这两仪式。在103届读书节中,比较详细报道开幕式或闭幕式的只有54届。笔者还调查统计了开幕式或闭幕式仪式上出席的领导,由院校党委书记或院长(校长)出席的仪式有15届(占27.8%),由副院长(副校长)或党委副书记出席的仪式有25届(占46.3%),由馆长、团委书记、学工处处长等院校中层干部出席的仪式有12届(占22.2%),由图书馆部主任主持召开的读书节有2届(占3.7%)。从中国国情或世俗观点角度来看,院校领导出席读书节的规格和场次与重视程度是成正比的,根据上述统计数字可以认为:大部分院校还是重视读书节的。

主题是读书节活动开展的灵魂,在36所院校举办的103届读书节中,有5所院校10届读书节没有主题,有10所院校24届读书节在该校图书馆网站上没有相关信息报道,只有32所院校69届读书节有活动主题。在这69届读书节中,有2所学校连续3届读书节沿用同一个主题,有1所学校连续2届沿用同一个主题。在这些读书节主题中,包含“读书”关键词的有25届(占36.2%),包含“阅读”关键词的有24届(占34.8%),包含“书香”关键词的有9届(占13.0%),包含“书”(好书、书籍、书海、益书)关键词的有7届(占10.1%),包含其他关键词(服务、知识、文化资源)的有4届(占5.8%)。读书节主题语言构成形式有七种:由诗句构成(39届,占56.5%),如“书香润泽校园,阅读丰富人生”;由一句话构成(18届,占26.1%),如“读书开启美丽人生”;由两句话构成(4届,占5.8%),如“我读书,我成长”;由三句话构成(3届,占4.3%),如“珍惜光阴、读书益智、促进成才”;由四句话构成(1届,占1.4%),如“我读书、我快乐、我参与、我收获”;由两个词构成(2届,占2.9%),如“百年校庆·书香校园”;由三个词构成(2届,占2.9%),如“读书·和谐·发展”。

读书节活动是由具体的项目支撑的。在103届读书节中,共计开展了643项活动(相同、相似重复统计),平均每届约6项活动,主要有五大类。

一是比赛竞赛类,有141项活动,占活动总数的21.9%。征文比赛一枝独秀,举办了54项,基本上是围绕读书或阅读开展的,其中29项征文活动有明确主题;还有检索技能(19项)、知识(18项)、书画(13项)、诵读(11项)、演讲(10项)、书签设计(5项)、辩论(2项)、ppt演示(2项)、摄影(2)、动画(1项)、海报(1项)、电子板报(1项)、新馆设计(1项)、读书协会会徽(1项)等方面的比赛或竞赛。

二是报告讲座类,有136项活动,占活动总数的21.2%。各种专家报告会有70场次,内容广泛,涉及面宽,以读书或阅读为主题最多(21项),还包括名家名著赏析、历史、地方文化、音乐、书法、雕塑、科普、社交礼仪、人文、心理学、软件使用等报告会。讲座方面主要是数字资源利用(49项)、图书馆利用(14项)、软件使用(2项)、社交(1项)等方面的辅导。

三是评选评比类,有70项活动,占活动总数的10.9%。大部分是评选优秀读者(56项),还有优秀班级(8项)、优秀勤工俭学学生(2项)、服务之星(3项)、书香寝室(1项)等方面的评选评比。

四是图书推荐类,有44项,占活动总数的6.8%。主要有优秀书目(11项)、经典书目(9项)、读者喜爱书目(6项)、新书书目(5项)推荐,还包括名家名著、母亲节、爱国、党建等方面的图书推荐。五是阅读活动类,有44项活动,占活动总数的6.8%。主要有图书漂流(11项)、交换图书(8项)、阅读交流(8项),还有专题阅读、网络阅读、移动阅读等方面活动。

其他类型的活动有图书购买、各种宣传活动、经典电影欣赏、调查问卷、作品展览、图书捐赠、图书馆体验、超期免责、唤醒沉睡借书证、增加借阅册数、主动为读者借阅提供便利服务、馆内提示语征集、各种参观、游艺、灯谜、书票展览等方面。

在调查各个院校读书节活动内容和流程时,笔者发现许多图书馆的读书节活动存在雷同现象,同质化问题比较严重;一些图书馆存在缺少创新、造成读者兴趣不高、参与者较少等问题h],降低了读书节活动对读者的吸引力。为了办好读书节活动,图书馆同行提出了思考性的解决方案,如:关绍伟提出“建立读书活动的长效机制”、“创新读书活动内容”和“注重效果评估和资料积累”等措施;杨木容提出“规划活动,长期开展”、“挖掘资源,打造精品”和“加大宣传,扩大影响”等措施;马江宝提出“设置激励机制”、“发挥学生社团作用”和“相互协作,发挥整体优势”等措施。笔者比较赞同这些观点,并认为在落实这些措施基础上,还应处理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职能部门主办与学生社团协办相结合。读书节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由学校图书馆、团委、学工处、宣传部、教务处等职能部门主办读书节,可以发挥各个部门的优势资源,能够保证读书节各项活动顺利开展。而学生社团成员来源广泛,具有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更易与学生沟通和交流,也有举办或参与各种活动的经验和经历,如果发挥学生社团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由他们协助举办一些活动,可以扩大读书节的影响面,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如笔者所在学校的“书友会”和“文之源”两个社团就成功地协办过征文比赛、诵读比赛和名家作品赏析等活动。

二是阅读推广营销与优化读者服务相结合。大学生读书节的出发点和宗旨是为了激发大学生读书热情,吸引读者充分利用图书馆各类资源。图书馆举办读书节只是阅读营销的一个有效手段,仅仅是阅读推广的点,而阅读推广的面则需要依靠图书馆长期、不懈地坚持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注重服务细节和强化主动服务意识等内涵建设,感染、熏陶读者,让读者自愿、自发地利用馆藏资源,自觉地阅读,这才是实现图书馆价值的根本所在。

三是精心策划与有序组织相结合。大学生读书节的组织者必须策划好活动主题、项目内容、时间顺序、总结表彰等环节,并对各个环节的细节进行编排,甚至包括活动可能延期或调整,要留有适当的空间和时间。活动组织时,原则上要按策划方案有条不紊地实施,做到每个项目落实到具体人员,每个成员有具体的项目。在读书节活动中引入项目管理理念,将项目管理技术和方法导入读书节策划和组织中是比较有益的探索。

四是活动传承与内容创新相结合。读书节活动必须有长远规划,经过多年的营销、积淀,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才能凸显其效果。同时,在活动中对读者影响比较深远、参与度高的项目,可以作为保留节目,适当包装后,在一定时期可以延续开展。但每届读书节都应有创新内容,项目不在多而在精,能够吸引读者参与。如笔者所在学校第二届大学生读书节举办的“新四军抗日斗争”专题讲座、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参观、专题图书导读和专题征文比赛四项活动,同一主题通过不同的活动形式创新,取得了叠加影响的效果。通过不断的传承和创新,图书馆可以将读书节打造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品牌。

五是阅读指导与激励机制相结合。据调查,大学生知道阅读的重要性,喜欢阅读,但困惑于不知道读什么书和不知道怎么去读书,浮躁和很多的诱惑,对枯燥理论的解读缺乏耐心与方法。图书馆有义务、有责任去干预,通过名家讲座、阅读沙龙、座谈交流、引进阅读新技术等形式,引导读者阅读,让读者学会阅读、快乐阅读。在各项活动中可以设置一些奖励措施,调动学生的读书热情。建立阅读积分激励机制,甚至与学分挂钩,让学生成为阅读受益者。

六是全面推行与自愿参与相结合。在读书节前期,要注重多样化宣传和发动,在图书馆主页建立读书节活动专题网页,展示历届读书节资料和本届读书节宣传材料;充分利用学校的广播站、电视台、电子屏等媒体和宣传海报;同时在各个院系辅导员例会上宣传、发动,将读书节活动信息传播到班级、宿舍;多轮驱动,产生一种高调、立体、全方位的宣传效果。但是,在开展具体活动项目时,还是要提倡学生自愿参与、自觉体验,产生实实在在的活动效果,片面追求学生参与度的形式主义会影响读书节的生命力,务实求真才能使读书节长办不衰。

参考文献。

大学生读书节活动调查与思考论文

摘要:员工的生态和心态环境状况关系到企业的和谐发展。因此开展员工安康和谐调查,目的就在于培育员工“自尊自信、理性科学、务实进取、开放宽容”的健康心态,引导员工快乐工作、幸福生活,为公司营造和谐奋进的发展环境。

关键词:安康和谐;电力员工;心态环境。

河南省电力公司近期在系统内广泛组织开展了员工安康和谐调查工作。此次调查活动采取无记名问卷调查为主,个案分析、座谈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内容涉及员工个人基本情况、工作环境、心态、家庭和谐与健康保健等45项内容。向系统各单位全体员工发放问卷31906份,回收30041份。经过对调查问卷的认真分析总结,现将具体情况归纳如下。

一、电力员工安康和谐调查。

1.工作环境调查。

工作中感觉到快乐吗?工作快乐的源泉是什么?选择非常快乐的占34%,快乐占53%,不太快乐占11%,非常不快乐占2%;在工作快乐的源泉调查中,和谐的工作团队、好的上级和薪酬三个选项居前列,分别占30%、23%和18%。

工作中是否感觉到压力?工作压力的来源、缓解工作压力的方式有哪些?10%的员工选择工作中没有感觉到压力,37%选择偶尔感到压力,44%选择经常感到压力,自己能承受,7%选择感到压力较大,自己难以承受,2%选择压力过大,不能完成工作。而在工作压力来源中,38%选择工作任务重、难度大,30%选择时间不够用,13%选择工作目标不清晰,18%选择工作技能和能力欠缺。在缓解工作压力的方式中,34%选择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竞争力,34%选择文体休闲活动,13%选择寻求他人帮助,11%选择调整工作期望值,6%选择调整工作岗位。

说明在当今社会,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员工普遍存在工作压力,主要原因是工作任务繁重和时间精力不够用,也反映出人力资源配置不够科学和合理。而在缓解压力的方式中,员工普遍选择积极的心态,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适应岗位需要。

2.心态调查。

心理健康状态调查和心态平衡能力。42%的员工选择心理很健康,45%的选择健康,11%的选择偶尔有障碍,但自己能调节,2%选择有障碍需要帮助。49%选择坦然面对现实,心态平衡能力佳,48%选择能接受现实,心态平衡能力尚可,3%选择不能面对现实,心态平衡能力差。说明员工心理健康状态和心态平衡能力普遍良好,具有积极的.心态。

对未来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心理状况。56%选择乐观、有信心,41%选择较乐观、较有信心,3%选择悲观没有信心。72%的员工人际关系融洽,26%的人际关系一般,2%的人际关系紧张。

在目前最关心的社会问题的调查中,社会稳定、房价和医疗保障居前三位,分别占21%、20%和20%的比例。员工目前对工资收入、工作稳定性、社会保障和学习培训的需求选择居前三位,分别占28%、17%和14%。说明员工在关心自身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迫切需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3.家庭和谐调查。

对家庭和谐程度的评价调查中,49%表示很满意,47%表示满意,3%表示不满意,1%表示很不满意。在是否给配偶和父母送生日礼物调查中,83%选择送,12%选择不送,4%选择没想过。在是否经常和家人沟通交流调查中,76%选择经常,22%选择偶尔,2%表示从不。

生活中的压力来源选项中住房占31%,其次是子女教育占29%,赡养父母占15%,家人身体欠佳占14%,买车占11%。家庭支出比例最大的前三项是住房、日常支出和子女培养,所占比例分别为22%、20%、20%。说明住房、子女教育和赡养老人成为员工生活中三项最重要的事情。

4.身体健康状况调查。

41%的员工认为自己身体健康,37%选择良好,22%选择一般。73%表示关注身体保健方面的知识,23%表示不太关注,4%选择不关注。30%的员工能坚持锻炼身体,一周三次以上,42%的选择一周三次以下,29%表示从不锻炼。

在是否坚持每年一次体检调查中,87%表示能参加,11%表示没时间,3%表示没必要。90%的员工对自己的体检结果表示关注,10%则不关注。

当工作很累的时候,55%的员工选择立即休息一下,37%的选择再坚持一下,8%选择硬撑着。近一年因病请假为0天的占58%,请假1~2天的占25%,请假3~7天的占13%,请假7天以上的占3%。

给自己的幸福打分。60分以下占3%,60~69分占10%,70~79分占22%,80~89分占36%,90~99分占25%,100分占5%。

二、调查结果分析。

问卷回收后,调查人员按照科学的统计方法进行了汇总和分析。调查结果统计表明,公司目前具有的优势如下。

(1)公司系统各单位的领导和员工对本次问卷调查活动给予了高度支持;对近年来公司发展取得的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工作环境、个人心态、家庭和谐及身体健康问题也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2)广大员工对安康和谐的认知程度还是比较高的,员工队伍的职业素养、价值取向、文化技术素质、精神文化需求状况等整体主流是好的,呈现出健康向上、积极进取、不断更新的态势;员工普遍关心企业的发展战略,对企业的认同度高,对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充满信心,认为公司近几年在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公司员工与企业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愿意为企业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愿意与企业荣辱与共,同时也证明了公司的持续发展有强劲的支持力量。

(3)大家一致认为,要把握并珍惜现在,感恩企业,知足常乐,为目标而努力工作并享受工作的过程就是最大的幸福。要将个人幸福融入企业和社会的大环境中,立足本职岗位,多干事、干好事、干成事,用自己的双眼发现幸福,用自己的心感受幸福,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通过统计,员工幸福评分在80~89分以上的占66%。

通过调查分析,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第一,员工普遍感觉工作和生活中存在一定的压力,但是对如何缓解压力、释放压力的方法和知识还不是十分了解。调查问卷中,除10%的员工认为工作中没有感觉到压力外,其他员工均表示感到偶尔有压力或者经常有压力,甚至2%的员工认为压力过大,不能完成工作;而通过深度访谈发现,一些员工(尤其是客服工作人员)面对压力时多是哭鼻子、互相倾诉或者是强忍,还没有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

第二,工作量、工作难度的不断加大和时间不够用成为员工压力的主要来源。调查问卷中,38%的员工选择工作任务重、难度大,30%的员工选择时间不够用;而通过深度访谈,员工也普遍反映近年来工作量、工作难度较以前加大了很多,但是人员配置却没有增加,所以也就导致时间不够用,精力有限,没有时间陪伴家人,没有时间锻炼身体等一系列问题。

第三,身体健康问题已经引起大多数员工的重视,但是部分员工无法切实做到关爱自己。问卷调查中,42%的员工一周锻炼身体三次以下,29%的员工从不锻炼,11%的员工表示忙、没时间参加一年一次的体检,3%认为没必要。当工作很累的时候,37%的员工选择再坚持一下,8%的员工选择硬撑着。通过深度访谈发现,一些员工认为由于工作繁忙等诸多原因,对于锻炼身体力不从心。

第四,虽然员工自我要求、自我塑造意识不断提高,但是员工也普遍缺乏制定自身职业规划的意识,或不能科学、准确地制定中长期职业规划。问卷调查中,17%的员工表示没有规划。

三、对策和建议。

1.关爱员工身心健康。

在关注企业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关注员工身心健康情况,不断强化人文关怀机制,培育健康心态,营造和谐氛围。及时了解职工的思想动态,做好思想工作。针对员工的工作压力来源,及时做好心理调节和减压疏导工作,通过健康讲座、心理健康咨询等形式,使员工了解更多的健康知识,正确引导员工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快乐工作,维护企业稳定和谐。

2.合理配置资源。

针对员工普遍反映工作任务重、时间不够用等现象,其中结构性岗位缺员是重要原因,建议科学调整人员配置,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减轻员工工作压力。简化工作程序、简化人际关系、减少重复劳动。组织员工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引导员工健康快速成长。

3.关心职工生活。

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发展作为公司的第一要务,通过发展增加员工收入,改善员工的生活品质;为职工解决实际困难,从小处着手,关心职工的生活。对特别困难职工进行多种渠道的帮扶救济,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

4.强化健康体检。

健康体检是保证职工身体健康的有效措施,特别是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甚至延缓生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建议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健康体检的意识,针对各种疾病的高发和受检人员需求的不断提高,电力体检中心应在人员素质提升和体检设备档次上下功夫,力争达到更高水平,切实为电力职工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大学生读书节活动调查与思考论文

工业经济是县域经济的主体和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如果汾阳没有工业经济的支撑,就不可能实现全市经济的跨越发展,也不可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通过调查学习,分析了汾阳经济发展的相关情况,就汾阳市工业经济发展提出了相关思考。

1、汾阳工业的辉煌历史。

汾阳工业历史悠久,种类齐全,曾在全省名列前茅。清末,汾阳境内除了依附农业、手工业外,开始出现了其他手工业作坊;民国初年,各种作坊逐渐增多,经营形式多以家庭为单位,前店后坊、设备简陋、工艺原始、规模不大,主要有酿造、纺织、服装、鞋帽、造纸、印刷、制硝、糕点加工、金属加工、棉花加工和木器制作等20多个行业。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汾阳城镇集体企业在全省名列前茅,在吕梁一枝独秀。其中,量具厂是国家二级企业,建筑金属结构工业公司、轴承厂为省级先进企业,橡胶厂为全国化工行业学吉化先机企业、无泄漏企业,钢卷尺、钢球网架等产品走出了国门,而轴承、三角带则闻名全国。这一时期,汾阳二轻系统生产出了50种产品578个花色品种。在这些产品中,有3种产品获得了国家经委优秀新产品“金龙奖”,3种产品获部优、23种产品获省优,还有4种产品进入了了国际市场。

汾阳市曾有20个国营工业企业。其中,中央所属企业2个(汾阳交换机厂、核桃加工厂),省属工业企业3个(杏花村汾酒厂、汾阳阀门厂、汾阳催化剂厂),地属工业企业3个(螺纹工具厂、吕梁化肥厂、柴油机厂),县属工业企业12个(县煤矿、化肥厂、水泥厂、农修厂、色织厂、帘子布厂、造纸厂、县酒厂、食品厂、粮食加工厂、饲料厂公司、自来水公司)。

曾经,汾阳的通用机械产品是走向全国的。其中,螺旋槽丝锥、无槽丝锥填补了华北地区螺纹工具的生产空白,分别获得了山西省科研二等奖、三等奖。大尺寸螺旋槽丝锥被认定为国家重点工程2025轧机定点工具,获山西省优秀新产品奖,国务院重大装备领导组、国家经委、冶金部和机械部联合颁发的新产品贡献奖;飞燕牌钢卷尺获得山西省优质产品、全国轻工业出口产品银质奖、国际博览会银奖、首届北京全国轻工业博览会银奖;卷尺尺带涂层工艺属国内首创,尺带涂层卷尺获国家经委优秀新产品“金龙奖”;104轴承、204轴承、206轴承、306轴承、308轴承获山西省优质产品;叠加式液压元件、轴承套圈冷精缩工艺获吕梁地区科技成果一等奖。在低压阀门、内螺纹暗杆楔式闸阀、内螺纹截心阀、暗杆式闸阀、内螺纹升降式回心阀等18种141个规格的“汾”字阀门中,有4个品种9个规格的阀门获得山西省优质产品。汾阳曾经生产过与大工业相配套的专用机械产品汽车配件,eq140、ca10传动轴获得了国家机械工业部优质产品,bj130传动轴获山西省优质产品;“汾雁牌”电话交换机获得了“山西省优质产品”的称号,产品远销东南亚、非洲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在农业机械中,东方红-54拖拉机号泵柱塞副填补了山西省农机配件的生产空白,190活塞销获得了“山西省优质产品”的荣誉,产品畅销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另外,汾阳曾有2个化肥厂——1967年,山西省军分区在三泉镇东贾璧建设的五七化肥厂;1970年,县政府在峪道河建设的县国营化肥厂。从化肥中变催化剂bi04氧化触媒,bi05氧化触媒、bi06氧化触媒和b109氧化触媒填补了山西省内化工生产的'空白,它们分别居全国第一名、第二名和第三名。高效气体净化剂——yg氧化铁脱硫剂,橡胶制品——传动带、三角带、医用橡胶瓶塞、皮鞋大底、橡胶股线、橡胶丝等,注册商标为“铁双雁牌”。其中,三角带荣获“山西省优质产品”的称号。

2、对汾阳工业经济的深刻反思。

深刻反思了汾阳工业经济滑坡和滞后的原因,明确了它与其他县市资源禀赋的不可比性,但是,更主要的原因是没有抓住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机遇,使发展陷入了僵局。

汾阳曾经享誉全国的工业企业和名牌产品已所剩无几。究其原因,就是没有适时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有利于招商引资、聚合生产要素的体制机制,所以,它在同业竞争中被淘汰。汾阳网架产业由盛到衰的历史就是最好的例子。汾阳网架公司是全国首家从事专业化生产、专业化施工的企业,曾数次走出国门,并承接了国内数百项重点工程的建设。但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21世纪初,这一产业迫切需要通过招商引资、整合外部资源与国内大型建筑企业合资、合作,借助外来的资源聚合生产要素实现技术更新、规模扩张和产业链条的延伸。但是,汾阳网架却陷入了内部无序竞争和分分合合的机制困扰中。当有大企业愿意投资合作聚合先进生产要素时,由于狭隘本位主义思想,使本该与大集团合资、合作的企业错失了发展机遇。此时,当年跟随汾阳网架发展的浙江萧山的东南、杭萧、大地、金工等网架企业却依靠生产要素的聚合,通过股份制改造和施工工艺创新迅速崛起、不断壮大。深刻反思汾阳网架的衰落可知,在旧体制的制约下,汾阳网架没有适时搭建起招商引资平台和新的融资平台,在该将企业做强做大时,受资金短缺的制约,没有将企业做大,反而把本该做大的产业做小了,把该做精的优势产业做砸了,把本该聚合的生产要素人为分解了。与浙江萧山相比,汾阳缺乏敢于冲破旧体制束缚、旧观念困扰的胆识,没有在产业转型发展中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

汾阳曾有一批与国家大产业配套的加工企业,但是,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因为没有及时跟上产业技术发展的步伐,没有在产业链条延伸的过程中寻求新的商机,开发出与先进产业相配套的产品,所以,它在与之配套的产业整体下滑时失去了大市场的支撑。比如,传动轴厂、轴承厂等与汽车工业、机械工业配套的产品就是因为没有适时更新换代而滞销、停产的。

3、汾阳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技术创新能力差,产品附加值不高。

多数企业属于传统产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比较少。企业技术研发能力比较差,产品的附加值不高,新产品开发缓慢,新上项目在建周期过长,技术密集型产品少,名优产品少,精加工产品少,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产品优势。

3.2企业关联度低,没有形成集群效应。

中小型企业多,大型企业少,产业关联度低,企业链、产品链、市场链短,企业之间缺乏应有的协作配套能力,造成了生产资源的浪费和一定程度的无序竞争重复建设,严重影响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工业经济的转型。

3.3基础薄弱,发展后劲不足。

受地域、经济、体制等多种因素的束缚,人才严重流失,导致汾阳市人才总量不足,工程技术、科研、高新技术人才短缺,产业熟练工人比例偏低,从而制约了汾阳市的工业发展。

4、发展工业经济的建议。

4.1澄清模糊认识,强化发展理念。

历史证明,工业经济的发展改变了汾阳的经济格局,推动了汾阳市的发展。因此,汾阳要想进一步发展,就必须要发挥工业经济的积极性作用,树立突破性、优先发展工业经济的观念。突出新型工业化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前提和支撑,要充分认识、发现和掌握工业经济的发展规律,着力在“打基础、稳增长、调结构”上做文章,采取必要的措施推动工业经济的发展。

4.2明确工业发展方向。

根据汾阳区位、资源禀赋和历史经验,结合现实基础和发展趋势,汾阳工业的发展必须坚持在“一白、一黑、一绿”三大产业和目前规划建设的六大工业园区的基础上,加快发展以制造业为主的新型产业,在大产业的链条上寻找零部件加工和上马配套产品。

4.3培植市场主体,推动支柱产业建设。

实施企业“成长工程”,引导生产要素向行业重点企业聚集;实施“市场主体增量行动”,推动成长型企业快速发展,增加市场主体数量,扩充经济总量。要坚持“一个产业、一个规划、一套班子、一套机制、一笔经费、一抓到底”的模式,建立“一个龙头企业带动一个产业、一个品牌支撑一个企业发展”的格局。另外,在资金、项目、人才等政策上,要重点扶持行业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和成长型企业。

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报告论文

情感体验较为丰富的大学生们来说,除了学习之外,恋爱也便成了热门话题之一。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报告论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爱情,人类永恒的话题。本文从大学生的恋爱观出发,立足问卷调查,以大学生恋爱观为主题,用真实数据分析大学生恋爱特点,探究影响大学生恋爱心理和恋爱行为的主要因素。本次调查的目的是让大学生了解自身所形成的恋爱观,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恋爱观。

大学生;恋爱观;调查

爱情,多么美好的尤物。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到“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从作家才子到浪漫诗人,人间处处皆留下了无尽的吟咏和感叹。而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对美好的爱情总是充满了憧憬。然而不同的大学生对恋爱的这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也就是恋爱观不一样。恋爱观就是异性之间在生理、心理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互相倾慕和培养爱情过程的思想观念。在当今的高校恋爱已成为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了。而且我国对高校大学生婚姻也不再做要求,这就使大学生恋爱更加“合法”。本文欲通过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恋爱观特点,以及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以期引导在校大学生客观、冷静、正确地审视自己的恋爱状况,树立积极、健康恋爱观念,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人生观。

1.研究方法。本次调查采用自编的《关于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在校大学生如何看待恋爱、对待恋爱的态度等方面的主要内容,力图通过该问卷比较客观、全面、科学地了解大学生的恋爱观状况。

2. 研究对象。本次调查选取了湖北大学在校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本科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本次调查发放问卷80份,回收79份,有效率为98.75%。

(一) 大一学生恋爱观调查情况

大一学生接受调查的有20人,男生8人,女生12人。其中曾经谈过恋爱的仅有4人,正在恋爱中的也仅有4人,可见恋爱的人占少数。而调查显示,70%的大一学生表示支持大学生谈恋爱,仅有1人表示反对,对于恋爱动机大多数学生表示没想过,60%的人对失恋都无所谓,30%的人会再找一个,只有10%的人会悲痛欲绝,在大一谈恋爱的主要原因,60%的人都认为寂寞空虚,想找人陪。这一部分人是因为刚进从高中紧张压抑的生活进入到轻松的大学生活中,没有了高考时的那股干劲,这时就想到了爱情雨露的滋润。这次调查中,大一学生在学习与恋爱哪个重要的这个问题上,大多数人表示学习更重要,可见大一学生思想还是相对纯洁的,在恋爱成功率上,80%的学生选择“很小”。

(二)大二学生恋爱观调查情况

大二学生接受调查的有19人,男生8人,女生各11人,以下是几个大二学生恋爱观的特点。

1. 在已恋爱的的男女生中,觉得自己有理想恋人的男生占2/3,而女生只有1/10,这说明在对待恋爱对象的态度上,男生比较实际,而女生比较倾向于理想化。

2. 在对待异地恋和爱情能否天长地久的问题上,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看好还是不看好,人数都是50%,这说明在大二的学生这个群体里面,部分人对待感情的方式取向实际,另一部分人则对未来充满迷茫,表现出这个阶段的人的还不够成熟的心态。

3. 在恋爱时间份额问题上,60%的女生认为占大学生活时间的35%就够了,男生则普遍认为在35%—65%才适合。从中看出男生的恋爱欲望比女生要强,而且这也说明在本校女生比例远大男生比例的情况下,男生的安全感似乎比女生要小。

4. 在如何对待失恋的问题上。40%的男生选择了感到悲痛欲绝,而同样选择这个答案的女生只有20%,同时50%的男生或女生都表示会再找一个,这说明男生比女生重情,而女生比男生乐观。

5. 在对恋爱对象的要求上,大多数男生比较重视女生的内在美,而女生则要求男生内外兼修。这也说明男生跟女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存在着较大差异。

6. 在对待对方脚踏两只船的问题上,大多数男生会认为是自己不够好,而大部分女生的态度是不能容忍,这也说明在爱情里,男生比女生豁达、大方。

大二学生的恋爱观尚处于发展时期,相信爱情而对自己充满信心的人普遍能获得一份比较理想的爱情,而不相信爱情或自信不足的人还在寻觅之中。不管如何大二的学生的恋爱观是在迈向成熟的路上了。

(三)大三学生恋爱观调查情况

大三学生接受调查的有20人,其中男生7人,女生13人。在受调查的学生来看,多半已经恋爱,但恋爱的人近60%是男生。这可能跟师范学校男女比例严重失调有关系。在接受调查的人当中,有一半的人表示自己的恋人不是原先所理想的`类型。有60%的人尤其是女生,比较浪漫,认为自己能与恋人走到永远,换句话说在爱情方面女生很看好。

调查也显示,大三学生比较现实,21人有17人表示没有网恋经历。对于异地恋,男生显得比女生更理性点,不看好异地恋,并认为大学生恋情会因为工作.家庭等原因而不会发展成为婚姻。

针对男女生的许多不同,做了对比的记录。70%表示是否恋爱无关紧要,只有个别认为不谈恋爱是不完整的大学生活;关于寻找恋人,近一半的人表示是因为寂寞和空虚,并非为了寻找下半生伴侣。男女生各半都能平淡的看待失恋,少数人(以女生为主)把爱情看得很重;在恋爱时间上,女生把恋爱时间限定在65%以下,比男生更注重学业;有60%的人有暗恋的对象并表示会表白,部分表示不会表白(女生居多)不难看出女生比较矜持,把爱深藏,而男生却勇于表达真情;一半的人表示不轻易爱一个人,且对恋爱的对象要求普遍高,男生比女生更注重恋人的外貌,女生则更注重内在修养,恋人品行成为主要依据,家庭经济背景也很重视。

总而言之,本校大三学生的恋爱观比较成熟,大都能在爱情中面对现实,但现实没有抹掉他们的纯真,他们对爱情仍有美丽的向往。

(四)大四学生恋爱观调查情况

大四学生共有20人参加填表,男生7人,女生13人。大四的学生在问卷调查表中表现了一下几个特点:

1. 只有25%的人认为恋人是原来所理想的人,75%的人认为不是。

2. 对于是否与恋人走到永远的问题上,认为可以的只有7人。

3. 对于大学爱情是否成为婚姻,则所有人认为是不可能的。

4. 对于恋爱与学习,12人表示同等重要,4人表示恋爱重要。

5. 对于分手后的态度,有6人表示会伤心欲绝,大多数人表示可以再找。

6. 对同居的态度,不赞成的有7人,其他人则持不反对态度。

从以上几个特点可以看出,大四学生的想法更为现实。也许是经历的事情多了,看法也就更加务实。大多数人的恋人并非是所理想的人,而是在现实的实际接触后才确立的。绝大部分的人不相信网络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所以更多的人不相信也不会网恋。对于大学的恋爱能否变成婚姻这个问题上,绝大部分的人都悲观的认为是不可能的,可见在大学生看来,大学恋爱是有花无果的事情。也许是彼此接触的时间久了,对于相处的时间,大四的学生觉得彼此腻在一起太长时间反而会暴露出更多的缺点,也许距离真的会产生美。对于恋爱的花费,也许aa制是最好的消费方式,毕竟大部分大学生还没有实际稳定的经济来源,如果只是一个人来承担恋爱开支,那么是很吃不消的,所以选择aa制是最现实的方式。大学生是否可以同居呢?在这个问题上,大部分人并不反对,采取了开明的态度。可以看出,更多的人对于婚前的性行为已经不再是那么保守了,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不再排斥婚前性行为。虽然大四的学生对于恋爱的思想更加成熟、更加现实了,可是他们对于恋爱所要承担的责任却没有完全认识清楚,许多人都是抱着尝试的态度去恋爱的。这样的想法只会带给自己与对方更大的伤害。所以,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懂得对他人,也是对自己负责。

综合上述四个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的恋爱观,不难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扩展,社会阅历的增加,大学生的恋爱观一步一步走向成熟和现实。大一对爱情充满了幻想和期待,好多事情都很理想化,到了大二开始觉得原来爱情也有苦涩的味道,但还是缺乏成熟.理性的思考,感性有余,进入大三后,大三学生的恋爱观比较成熟,最后到大四的学生更加理性的对待恋爱,恋爱观趋向成熟。

(一)大学生恋爱心理特征

1. 性爱的好奇心理。由生理发育成熟导致的性冲动与性亲近要求的产生而形成。

2. 急于求成的占有心理。与高校聚集着才华、风度、美貌于一身的特殊人群氛围直接相关。有些男大学生固执地认为:毕业后还没有男朋友的女孩都是别人挑剩下的。

3. 依赖心理。由独生子女的孤独感和习惯了他人的呵护与关爱所致,属于“情感寄托型”的恋爱动机,缺乏独立意识和自立能力,易受挫。

4. 补偿心理。由功利型的恋爱动机所引发,即希望在所爱的人那儿获得社会地位、经济等方面的补偿。

5. 游戏人生心理。其恋爱动机是:满足与异性交往的欲望,寻求刺激、填补精神上的空虚,甚至发生了婚前性行为,他们见一个爱一个,玩一个丢一个,完全是一种游离于婚姻之外的享受和消费。

大学生这个特殊社会群体,今后的生活还会动荡,毕业分配和就业还是个未知数,即使获得了真爱,毕业后也有可能天各一方。因此,大学生们有“不求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等恋爱心态也是很自然的事。

(二)当代大学生恋爱观存在的问题

由于性心理上的不成熟,不恰当的恋爱观也出现在了大学生的恋爱当中。表现出思想上的波动、排他、冲动、幻想;同时,大学生还受到了外界周围环境的影响。

1.因为空虚而爱。调查显示,6.7%的大学生因为内心空虚而选择恋爱。大学生在高中紧张的学习之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环境里,进入了自己梦寐的高等学府,在大学表现出混日子、得过且过,有的学生认为,进入大学以后,思想很消极,什么目的都没有,终日无精打采,人生仿佛没有了一点意义,头脑一片空白,失去奋斗目标和前进动力,心中苦闷,缺少学习动力、目标的大学生于是将心理转到谈情说爱上,以消磨时光,寻求快乐。

2.择偶动机不纯。据分析,2%的大学生恋爱动机不纯。当代大学生在选择对象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对方适不适合自己,是不是为了真正的爱情,而更多考虑的是能不能在学习期间、生活上、将来的就业和发展上的帮助。如果发现有利用价值,就会采取一切措施,进行攻击。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同时有的大学生也利用自己家庭和社会的地位去寻找爱情,而且有的大学生同时与多个异性进行交往,不建立关系。

3.好奇心较重。当代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后期,生理机能基本成熟,心理机能趋于成熟,精力充沛,渴望异性交往。在中学时学习压力较大,未充分显示出来,现在主体意识发展了,个体发展必然会在个人生活中得以体现,对异性的渴望使之在心理上产生了好奇,想试一试探究异性之间的秘密,在恋爱观上表现出不负责任的态度,仅仅停留在爱情的表层的好奇与渴望,没有想到恋爱之后的后果和将来的发展。

4.不注重恋爱的后果。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大多数都存在着这样的想法,两个人在一起一天开心就好,“只在乎曾经拥有,不在乎天长地久”,很多青少年带着这样的心理与异性进行交往,把恋爱当成“爱的初体验”和“充实大学的生活”,而不是为了将来的婚姻和组建家庭,两个人在一起想的是如何浪漫的度过每一天,所以“毕业那天一起分手”也成为正常现象。但双方也表现出极为平静,这就是大学生的一种新型的恋爱观,在乎爱的过程,轻视爱的结局,从而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爱情的不负责任。

5.道德观念淡化。长期以来中国的传统道德对大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随着西方思想的传入,大学生接受新思想的速度极快,开放的思想对大学生“性”及婚姻问题产生了影响,在这种新思想的影响下,大学生在理智与情感方面处于矛盾的旋涡,性的观念逐渐开放起来,而忽视了结果和道德。加之生理和心理的原因,即出现了对“性”的好奇、大胆的尝试,但在尝试之后往往面对的是尴尬和无尽的悔恨。

6.爱情与事业定位不当。当代大学生在面对爱情和学业的时候,往往是把爱情放在首位,认为只要有爱情,一切都是没有问题的。爱情与学业从其内涵是两个不相联系的概念,不可能相提并论,就算是有联系,也不可能耽误学习,因为在学习的时候心理根本没有爱情的存在。大学生在主观上认为恋爱与学习没有关系,互不影响。

7.物质至上。功利性、权利性的恋爱是建立在对方的家庭、社会地位上,或者以自己的条件优越为背景作为双方感情的基础,传统上认为女性依赖性强,大多数女性希望把自己的将来托付给一个即可靠、又安稳的人身上。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功利性、权利性的爱情不仅仅表现在女性身上。当代大学生男女功利性、权利性的色彩都明显越来越多起来,越来越把自己的将来寄托在对方身上。当然,这种功利性、权利性的恋爱观形成也与社会就业压力、主观个人心理上的成熟有关系。

针对上述大学生恋爱的心理特征和存在的问题,为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合理的恋爱观,特提出以下一些对策与建议。首先学校和社会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应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健康向上的环境,同时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合理的恋爱观,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下面主要谈谈作为大学生自身应该怎样做。

(一)充分认识到恋爱要受法律法规的约束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从法的角度来讲,修改后的婚姻法增加了关于禁止重婚的规定,在总则则增加规定夫妻应当相互忠实、相互扶助。在法律责任中,重婚追究其刑事责任,因一方重婚而导致的离婚的,无过失的一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不难看出,国家法律加大了对重婚的处罚,目的就是规范婚姻关系。对于恋爱中的一些过激行为,大学生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大学生应该意识到,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不仅仅是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法律要求。

(二)对爱情有崇高的定位

人的一生短暂而丰富多彩,在一个人的身边伴随着亲情、友情、爱情。但最重要、最稳定、最专一的情感则是爱情。无论你到哪里、无论你有多大,只有白头到老,结发夫妻会最牵肠挂肚,也只有爱情会给人无限的力量去完成任何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青少年大学生考虑爱情的问题是无须指责的,但一定要正确认识爱情。恋爱是一对男女之间基于一定的客观物质基础和共同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最真挚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生活伴侣的情感。爱情的本质是承担责任、勇于奉献。真爱是以互爱为前提的,它可以使人获得力量和幸福,充实人生,促进成材,构建和谐家庭。马克思和燕妮的爱情则表现出了彼此的真爱。爱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内容,就短暂的人生而言,伟大的事业、崇高的理想更具有意义,而爱情则处于从属关系,当代大学生只有把爱情融入理想,事业才能给自己的人生及爱情赋予真正的含义。那些“以钱取人”、“以貌取人”、“以恋补虚”等恋爱动机不纯的青年们是不可能获得真正的爱情的。它不但玷污了爱情本身,而且违背了道德的基本要求。

(三)加强恋爱过程中的道德责任感

恋爱与道德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有许多恋人在一起不是为了将来的婚姻,而是为了精神上的空虚,把恋爱当成游戏,三角恋、多角恋油然而生,伴随着两个人交往,性问题也开始发展,婚前性行为逐渐增多,未婚先育的问题屡见不鲜,而且每年还在增加。大学校园外的旅店、日租房层出不穷。这样的情况怎样能与道德无关呢?其次,大学生经不住金钱、权贵的诱惑,为了得到自己想追求的生活,傍“大款”成了当今最流行的词汇,而且在一些娱乐场所,大学生的身影也比比皆是。信奉“金钱主义”“享乐主义”成了大学生的最新理念。

恋爱与大学生道德影响具有两重性,积极高尚的爱情对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显著的催化作用。与此,庸俗的爱情使大学生留恋或追求低级趣味,甚至行为越轨。因此,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道德观念是事业、爱情奋发向上的源泉。

(四)正确处理学习和恋爱的关系

在相当一部分同学眼里,爱情与学业是不相矛盾的,爱情能促进学习,作为学习的动力。确实,在大学生中,存在爱情与事业“双丰收”,但比率相当低,“一切真正伟大的人物,没有一个是因为爱情而发狂的人,因为伟大的事业抑制了软弱的感情”。古今中外,凡是能立大志,树大业的人都能正确处理好爱情与事业的关系。作为青年大学生们更应利用自己的“黄金时期”多多积累知识,培养自己在各个方面的能力。大学生不能因为好奇而过早涉入爱情,更不能以爱情为托词,来满足自己寻求刺激的心理。当爱情真的降临到你身上时,要进行理智的思考,摆正爱情与学业之间的关系。恋爱观实际是人生观的反映,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恋爱观,加强教育和管理,这样才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引导他们正确处理爱情与学业的关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

(五)学会识别爱情,注重保护自己

在爱的时候,恋人的智商几乎为零。因为在鲜花、美言的背后,恋爱双方要看清你所爱的人的“真伪”那是相当难的。有许多人利用慈祥的外表、优雅的动作、高贵的气质欺骗着无数无辜少男少女的心,在不纯洁的恋爱动机里,尤其是女性同学更应该注意,“贞操”不一定能栓住你爱的她,天下也没有不劳而获的美差。一切都需要自己的努力。如果真有幸运落在你的身边,你一定要识别它的“真伪”,不要成为爱情的牺牲品。真爱是不需要任何承诺的,有承诺的爱情就预示着即将走到尽头。两个人最需要的是真情实感,只有这样,爱情才会结出美丽、灿烂的花环。

当代大学生随着性心理和性生理、性思慕期、性意识期的到来,在没有了各方面压力下,在充满美丽幻想的大学校园里,开始了属于自己的爱情序曲。但由于人生的经历、生活阅历的缺少,人生观、价值观都尚未成熟。因此在相爱的同时,容易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和想法。影响着两个人的感情发展,甚至引发痛楚事件。

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论文

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其发展状况将会对社会的稳定产生深远的影响。结合天津工程师范学院职教学院学生的发展状况,对大学生的知识能力进行较为全面的调查了解,有助于掌握学生能力发展的现实状况,了解他们在学习、择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学生是否学有所成。是否能在经济社会建设中发挥作用、实现个人价值。实际上体现了以育人为本的教育效果是否得到彰显。以及是否将“以人为本”落到了实处。

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及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我院对大学生进行了调研。调查了学生的现实能力发展状况。分析了他们在学习、择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笔者对我院职业教育学院2006~2008三年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分析。面向在校学生发放了88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87份),对34名毕业班学生进行了访谈。召开了四场不同层次学生的座谈会(学生干部、骨干、党员、普通学生)。走访了五家用人单位和四名校友。

全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自2001年以来。我国的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递增。从2000年的107万人激增到2007年的495万人。增长速度极快。然而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却始终维持在70%左右。大学生毕业后未能就业的人数逐年递增。在2005年后突破百万。达到169万人。近年来虽然有所回落。但是仍然维持在百万人以上这不但是对国家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也是对学生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更显示了及时了解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了何种问题。并据此提出好的解决对策的重要性。

我院职业教育学院学生就业的基本情况从生源上看。职教学院学生男生占24.4%。属于农业户口的占35.8%。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全部是高中生源从学业情况上看。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毕业班的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在60%以上。六级通过率达30%。考研率在20%左右。同时,在校生中有88人、共计384门次课程成绩不及格。毕业班学生毕业前补考的达16人、36门次。全院学生3门以上课程不及格的人数达31人三年内。我院的两个专业年底就业签约率均达到77%以上。整体就业状况比较乐观。但近两年来考研和在教育部门就业的比例不到毕业生人数的30%。因此。我院为职业教育培养师资的目标并没有完全实现。

通过调查研究。笔者发现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主要面临以下几方面问题。

理论与实践脱节。对职业教育了解不深。对专业技能掌握不全调查发现。大约有46—3%的学生没有从事过社会实践活动。有32.8%的学生认为自己比较注重学习成绩。而相当多的企业非常重视应聘者的实践经历。在访谈过程中。学生认为所学知识过于理论化。缺乏对职业学校的具体了解。在与教师交流时。教师也普遍感到对职业学校缺乏了解另外。学院尚未对心理学专业、职教专业制定与专业密切相关的职业技能培养方案。目前两个专业的学生只能考取办公自动化职业资格证书。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要求对接不够在调查学生如何看待专业与工作不对口的问题时。有38。8%的学生认为这种现象很普遍,很容易适应:有55.2%的学生认为这会给就业造成一定的困难。但可以克服:有43.3%的学生认为目前所学专业对今后的求职没有帮助与此同时。另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有77.6%的学生认为改革学校教育主要应体现在改革课程体系上。这对改善学生就业状况有较大帮助多数学生希望学院通过课程调整使学生得到更多实际锻炼的机会。提高动手能力。同时表示希望提高师资水平,为学生增加信心学生认为专业知识对就业的帮助还是很大的。大多数学生不愿意放弃专业知识。这也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发。我院的课程设置需要进一步改革。以提升学生的能力。

就业选择过于理想化。考虑因素过多地区、规模、薪酬问题是困扰学生就业的重要方面许多学生找不到工作或一直没有签约。就是因为薪酬达不到他们理想的水平。调查发现。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有34.3%的学生认为他们的薪酬水平会较目前的水平高。有20.9%的学生认为不会没有变化。还有61.5%的学生在有意向的单位不能提供自己期望的工资水平时拒绝签约。继续等待观望。

求职途径过于狭窄,“等、靠、要”思想依然存在通过调查笔者了解到。大部分学生主要通过报纸、网络、中介、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寻找工作。这种方式导致大量求职机会的流失。学生忽略了其他的求职方式,使得就业比较困难学生对各种就业政策不够了解当前。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各项就业政策和鼓励措施,帮助学生顺利就业。然而,笔者调查发现。学生对于国家出台的政策很不了解。这将严重地影响学生的顺利就业。同时也反映出学校及政府对促进学生就业的政策和鼓励措施的宣传力度不够。

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强。造成就业困难当今用人单位多把能力强弱作为人员聘用的主要考虑因素。对人才能力要求的提高。尤其是对管理层人员素质要求的提高。使得实践能力不强成为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之一。

课程设置的结构缺陷。影响了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我院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职教专业已经出现了一些不适合现代职业教育管理人才培养的问题职业教育方兴未艾。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但是职教专业的本科生在学习职业教育理论知识的同时。脱离了职业教育“重实践”的基本要求。无法真正了解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状况。学习的知识不能学以致用,导致就业困难。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我院学生高考生源文理科各占一半。而两个专业所学的课程更倾向于社会科学。缺乏工科专业考虑问题的逻辑性。对职业教育中的技术问题不能透彻理解。

(2)学习过程脱离操作环节。不能对职业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在招聘会上。许多职业学校提出这类问题。学生却无从作答同样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也缺乏对心理健康教育、咨询、辅导的实际应用能力。

(3)职教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脱节。对教育内容的对象理解不深刻。接触不到课改前沿的尖端知识。跟不上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学生缺乏职业规划能力。自我定位不明确学生缺乏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往往忽视现实。仅考虑自己向往的职业。对现实生活的期待、对经济利益的渴求。成为大学生对工人、农民等低收入职业群体产生强烈排斥态度的主要原因,价值取向导致大学生将经济利益放在所有考虑因素中最重要的位置。对经济利益的过度追求使学生忽视了对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自我定位的不明确及职业目标的缺失。

针对上述状况。要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因此。必须根据符合学生个体成长的需要。符合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符合职业教育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原则的要求。制定能充分满足学生就业需求的大学生知识和能力培养方案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为学生的未来考虑。才是真正实现以人为本。

大学生身体健康调查论文范文

大学生就业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当的金融危机后,这一问题进一步引人注目。所以我们选择了这个以后必然会跟我们切身有关的话题进行社会实践。我们对本学校的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同学们及研究生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

从问卷中我们会发现只有23%的同学们认为专业在找工作中很重要,而42.9%、15.3%、2%的同学则认为它只占了一半、不大和很少的作用。对此,我觉得专业就真的这么不重要,还是我们对专业的精通程度还不够,致使不能很好的使它为我们所用。然而,在对整个社会进行分析后,我们又会发现其实社会是需要很多精通各个专业的人才。因此,我明白到了在大学中,我们不仅要学自己的专业,更要学好自己的专业,这样才能使它在我们找工作时起到桥梁的作用。

在对目的性在就业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后,我们得到了有41。8%的同学们深感目的性的重要性。在现实生活中,目的性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必要前提。只有确立了目的,我们才能获得动力,才能不断地向目标靠拢,最后实现目标。因此,在大学里,我们就要开始规划自己的人生。我们不能认为这只是一个形式,而要明白它是一个激励的原动力。只有我们的目标清晰可见,我们才可能会为它付出自己百分百的努力。

通过对他们理想中的工作、薪酬及现在的就业形势等多个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后,我们得出了有54%的同学深感当今社会充满了竞争,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从他们的回答中,我明白了就业的确是我们人生中所面临的一大挑战。要想从容地应对这一挑战,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全力以赴。只有靠汗水才能浇灌出美丽的花朵。

虽然上面的感想可能有些讲的都是些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得到的话,但通过这次调查我进一步明白这些话中的道理,我希望自己在今后只剩下三年的大学生活能记住这次社会实践及其从中得到的知识。

另外,从刚开始的编制问卷、问卷调查到最后的数据分析,都不是容易的事,必须有毅力、团结合作才能有质量有效率的完成。在一开始,我们就把任务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分别调查。在调查当中,我们的同学都非常乐意接受我们的采访,也使我们的问卷调查过程非常顺利。通过我们小组的团结协作,我们一起完成了问卷的编制、调查、数据统计及整理。集体的一起努力,使我们体会到了合作就是力量,集体能使我们事倍功半。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多多向团体靠拢。

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论文

论文,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论文怎么写?来看下面:


 

受浙江知识产权局委托,赴公司进行专利问卷调研,了解企业或个人对于专利的申请、运用和保护的情况,鉴于此作为国家专利政策的实施方向。

宁波市慈溪市指定被调研企业及个人

携专利问卷前往指定的不同企业找到公司的专利负责人做问卷调查并留下其联系方式,盖好公司公章。

个人问卷要求填写相关真实信息。

专利问卷分为a与b卷,分别为企业专利权人信息和专利信息,主要针对公司对于专利的申请、运用和保护的情况。

问卷完成率在95%左右,成功地完成了老师规定的完成率,靠自己实践奋斗而获得社会经验和锻炼的能力。

第一次参加大学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明白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大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

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

近一个月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却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终生受用。

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

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我在实践中得到许多的感悟!

今年的暑假注定不平凡,因为从我们暑期专利调研慈溪小分队接收到指导老师的下发的129份企业以及个人专利调查问卷起,我们的为期一个月的调研任务就开始了。

我当选了我们组的组长,负责这项暑期实践项目在慈溪的工作任务。

7月18日我从慈溪乘车赶到宁波市区,开始了这艰辛的历程。

刚开始几天,我先分配相应的问卷到我们小组成员手中,让他们着手完成自己的任务,介于公平,我根据每人的现实情况分配了问卷,小组总共7个成员(包括我),在一个星期之内每人都接收了任务,至此,我的分配工作结束,期间我还发邮件短信,打电话联系老师,及时通知我们组的问卷分发状况以及其中出现的问卷错误问题。

从问卷下发的第二周起,我开始落实自己的任务。

因为我先选择了几家附近的几个镇的企业,所以我骑车去做了调查。

一周后,我乘公车又去了较远的几家公司和个人住址。

期间碰到不少的冷漠拒绝,但我一次次登门,一次次请求,最终在老师和科技局的帮助下坎坷完成了大半任务。

调查中,我要感谢王宇华和廖红老师,她们帮助我解决了很多调查中的难题。

我也会在每周三周六询问每位调查成员的调查状况以及出现的问题,向老师汇报工作进度。

老师发来的相关文件都认真阅读,具体落实里面补充的要求。

在调研期限的`最后一周,我们小组分组进行远的镇的调查。

当然组队任务的问卷数目是根据实际情况划分到参加此次任务的每位组员完成数中。

炎热的天气,漫长的道路,不可预料的冷遇,一次次打击着我们组员的信心,磨练着我们的意志。

为了确保每份问卷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我们在当场进行问卷后,回去仍然要根据规则检查几遍。

有时一天下来,人晒黑了,又受到冷漠的待遇,在没有交通工具的条件下行走十几公里就是为了寻找可能已经不存在的公司或个人,疲惫得竟然可以在回家途中的大巴车上美美地打个瞌睡。

以下是我在这近一个月得出的关于实践的结论:

对于一个即将或已经走上社会的人,生活的物质来源基本是用钱买的,此次调查是有偿调查,可是你减去你所花的成本,你获得的收入只能说是辛苦费了。

相对于钱的微不足道,我却在这个月得到了无法用钱换得的东西。

我进一步了解了我们这个小城市的经济运行状况,企业分布情况,经济重心的落脚点,特色产业的发展趋势,尤其是作为中国小家电城,我们的不足和优势都很凸显。

在调查专利这一方面,慈溪的企业有做得好的也有待加强的,我们主要是贴牌生产,创新方面不是很好。

虽然有很多企业专利拥有量也不少,但是横向纵向比较,还是存在后劲不足的危险。

你在其中真的会发现许多我们平时很难看到的现象,你学到的社会经验才是无价之宝。

在这次调查中,我有一个人去或者组队去,都碰到了很多钉子。

其中,你会发现一开始你就错了。

想想自己怎么自我介绍的,怎么面对面地谈话,言行举止的得体,对会对对方留下印象,而且,你遇见的大部分是公司老总,恭敬是必须的,因为毕竟你是在求别人办事。

人家很忙,你要学会等待;人家出差,你要联系好时间,即使跑去几趟也是没办法的;人家拒绝,那就得说明一下调查的严肃性,实在不行只能联系老师或者当地科技局了。

我们有时在门卫一步就卡住了,我们不光要说明来意,而且要笑颜以对,即使在他们对你冷淡时,还是那句话,别人没收你什么好处,你凭什么要求他通知领导,放你进公司?公司跟政府一样,都有各自的规矩。

还有,现实就是现实,你不能把它带到梦里,大白天做梦的也不是凡人了,而前提恰恰是你是凡人。

学会尊重,在合理情况下,别人也不会为难你的。

二十天左右的时间里我去过大大小小二十来家公司,他们的管理模式大同小异,都是部门化管理。

很大的区别是大公司的工作人员素质一般较高,给人印象好,厂房布置也很得体,具有一套完整的管理程序;相反,小公司之所以做不大,除了资金问题外,人员配备,工作人员素质,管理方式,生产模式都做得不够好。

思考下,为什么人多的企业生产效率高,人少的反而效率低呢?我遇到一家家庭式五金生产公司,老总态度恶劣,到我调查结束我也没能完成此份问卷,指导老师也联系了很多次,我也跑了好几趟,工作人员强硬拒绝。

我很恼火,老师也是,但最后通过邮件方式解决了。

看下,老板对政府工作的不支持,工作人员的不友好的态度,一切都在说明这家企业很难做大做强,缺少与政府的交流,与外界的联系,公司只能接接小订单了。

虽然管理细化,但我发现集权现象很严重。

一般调查的企业都是私人控股,表面上有很多部门,但部门负责人仍需请示上级,而且对于专利的不重视体现得很突出,大部分公司没有专利部门,都是大的领导负责专利,而他们却对于调查的专利了解很少,棘手的问题又出先了。

在联系过程中,部门之间推来推去,从管理部、人事部、公司办、财务部又重回到了管理部。

有时打电话你就像在绕圈子,公司内部的电话转接不停,最后无语的是还是没有结果。

一切认识都来源于实践。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说明了亲身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并不排斥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

实践的发展不断促进人类认识能力的发展。

实践的不断发展,不断提出新的问题,促使人们去解决这些问题。

而随着这些问题的不断解决,与此同步,人的认识能力也就不断地改善和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认识和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但是认识一经产生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对实践进行指导。

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

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零。

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

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

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

我们不只要学好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中,实践中学其他知识,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已,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已,表现自已。

这个暑假挺充实,因为有相同的经历,才有了相同的语言,我和我们小组的成员经常打电话交流经验和技巧,更多的是互相安慰,因为几乎你出去做调查就会有抱怨,心里郁闷气愤都十分正常,做到心理平衡的及时调整,迎接更艰巨的任务,才是我们当务之急。

最后,还是很高兴磕磕碰碰走完了这条弯曲的路,基本完成了目标问卷(有些是无效问卷),辛苦没有白费。

我作为一个小组长,没有辜负老师的交代,自己也认为对得住了我们小组的每个成员。

最后的最后我只是想再简单感谢我们小分队的各位组员还有不辞辛劳帮组我们完成问卷的老师们,真心说声谢谢!

大学生社会调查与实践报告论文模版

年月日到月日,这一个月的时间。学校组织在校的级新生参加双休日社会实践活动,接到通知,班里就开了班会,把各项活动的计划都布置好,并分成了5个小组,每小组人。我们研究的课题是《当代(深圳)礼品—工艺品及家庭用品设计趋势》。而我所在的小组是“问卷组”,但“问卷组“又是由两个小组组成的。主要负责制定与派发调查问卷,并统计好数据。组长是周映娜和叶佳欣。组员有:李薇、邵莹莹,翁雅雯、陈勃、黄淑娴、李敏英.王丹琳洪玮司徒碧婵孙雯琴林冠荣。

在确立工作分工后,我们就开始收集所有有关的资料,每个人制定出个问题作为调查问卷的问题,然后再把大家的问题都集中在一起,并讨论当中最佳问题的选取。我们从两个方面去考虑这些问题的选取:第一,既要简单明了,又要有针对性;第二,包括设计者与消费者的针对性问题。经过一番的讨论。我们终于选出了10个问题。最后我们决定复印张,分给我们组的成员在月日到会展中心做问卷调查。那天会展中心会有一场关于“工艺品与家居用品”的产品展会。

月日这一天,早上点钟我们“问卷组”的成员。带着复印好的问卷统一从学校北们坐车去会展中心。

在车上我发现,我们都没有关于做调查问卷此类的经验,但大家一直是信心满满的。到了会展中心我们才发现。原来是要售票参观的,但我们身上并没有带钱,后来派了两位同学跟展馆的负责人进行协商,但他不允许我们免费入内进行问卷调查,最后我们决定直接在会展馆的各个入口处对行人们进行调查访问。看似简单。却又很难。没有经验的我们并不能自然地对行人进行调查,并且,不会选择性的进行调查,所以常常被拒绝。拿着厚厚的问卷,心里充满了委屈。但又希望能尽快完成任务,还是一次又一次地鼓足勇气向陌生的行人走去。慢慢的,就不觉得是多么难为情的事情,越来越自然,填写好的问卷数目也越来越多,虽然有点累,但是听到“您好,我们是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的学生”这句话的时候,他们都会自然的给我们一个微笑。当看到他们接过递过去的问卷的时候,心里真的很满足。

最后,虽然问卷还没有完成,但我们去社会实践的目的达到了。因为我们这一天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离开会展中心的时候,突然下起了雨,而且越下越大,我们都没有带伞,却在努力保护我们手上的问卷。数着今天的成果。

我们工作中的不足地方,真的很感激这位老先生。

回到学校后,我们开了一次会重新讨论了这次问卷调查活动。发现其中有很多做的不够的地方,就如之前对会展中心的情况没有认真核实好,以致于不能入内参观调查。就问卷本身而言,一些“问题”也存在问题。最后通过大家的讨论,我们决定重新制定问卷,再做一次调查。但数目减少到份,虽然数目少了,但我们想要做到更精。

第二次的调查,我们组分散行动。当然这次没有“工艺品展”这样的活动了,所以我们决定去一些有代表性的商场对路人进行调查。因为是第二次。有了上一次的经验。所以,这次的问卷调查进行得比较顺利。陆陆续续地,问卷终于都做好了。

最后一项工作便是统计了。我们统一集合在一起,分工合作,把调查好的这150份问卷进行了有序的统计。

这样“问卷组”的工作就几乎完成了。一个月的时间,我们有过失误,但也努力将任务完成了,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我们都学到了很多很多在课本里学不到的东西。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们每个人都得到了很多宝贝。首先是“团队”精神,这样的一项任务,没有很好的“团队”精神是不可能完成的。在共同合作的过程中。我们的感情也变得更好了;然后,在交际能力方面,我们都有了新的提升。比如去做问卷调查中碰到了钉子,这不仅让我们看到自身的缺失,并吸收了这样的一种经验;除此之外。我们学会了如何全面地去思考一个问题。如何从误区中走出来,让自己变得更加好。学会改正错误,查缺补漏就是一种很好的自我提高。

虽然,这些过程不是那么一帆风顺,但在不顺利中我们又找到了新的起步。总的来说,我们是成功的,相信参加了这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对我们以后的任何学习,工作都有帮助。谢谢学校给我们这样的一个学习的机会,谢谢组织人员的辛勤工作,也谢谢我可爱的组员们。

大学生社会调查与实践报告论文模版

调查地点: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天马学生公寓。

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调查目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重,造成巨大的社会压力,在社会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只有通过改变大学生自身问题,才能解决这一问题。

大学生就业一直是我国的一大难题,尤其是08年以来的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还没有消除,我国的大学生就业更是艰巨,如果说2009年时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的就业形势就很严峻。那么,2010年的毕业生人数有630万,还有那么多的往届的没有解决就业问题的,如此需要就业的大学生的数量是非常庞大的。因此,大学生择业就非常的残酷,招聘岗位少,竞争人数庞大,要想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变成了奢求。在调查活动过程中,通过间接渠道了解到,在专科学校中,平均每个班级至少有三四个人是一直处于失业状态的,不过本科学历以上的毕业生的失业率还是比较高的。同时,由于大学毕业生的诚信意识还比较薄弱,在步入工作岗位后跳槽现象频繁,尤其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平均不到一年就跳槽一次,更有甚者一年换三四个工作。如此频繁的更换工作对企业公司造成不少损失和麻烦,大学生诚信口碑欠佳,对就业造成一定阻碍。我所调查的××同学是2010年的毕业生,从09年末开始就业,到现在已经换了三份工作,每份工作平均做不到三个月,虽然现在的这份工作还比较稳定,但是他表示,在半年内还有可能更换工作。他还表示,其他毕业生的状况基本差不多。

毕业生过于频繁的跳槽对公司企业也带来不少麻烦。据承德市某电梯公司老板说,他们公司现在的员工是两年来培训的第六批。这其中不乏公司的因素,但大学生频繁跳槽是不容忽视的。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一)社会因素。

社会大环境对就业的影响的作用是巨大的,比如全球次贷危机就让全世界不知道。

多少人失业,而我国在特殊国情的作用下,社会状况对就业起着总体的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另个方面:

1、人口问题。

人口众多是我国面临的最大问题。因为人口总数多,所以就连大学生这种专业。

人才也开始遍地都是,专业也不再是优势。例如某专业社会需要岗位仅有三十八。

万,而当年该专业的毕业生就有五十多万,再有累积的往年没有就业的,待岗人。

数远远大于需要人数,所以那些没有竞争到工作的只好另谋他职。但是转移到其。

碍。

2、社会政治经济形势。

这个问题主要是我国的政治经济大形势决定的。在我国政治经济形势一片大。

迅速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欧洲国家在过去的若干年的平均失业率都保持在8%。

左右,然而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席卷下已上升到10%,而西班牙则高达20%,所以。

政治经济情况的稳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

(二)个人因素。

1、薪金。

工资是每个大学生在就业时第一关注的问题,在我所调查的人群中,58%的已。

毕业生把工资的重要性排在首,而工作性质、内容等问题被排在了靠后的位置。

毕业生对此做出的解释也很实际。“毕业了自己已经开始工作了,就不好再向家里。

要钱花。工资太少连自己的吃住都解决不了,那上班的意义也不大了。”吴同学这。

么说。确实如此。据我了解,在承德地区毕业生刚就业时的工资大多在1000元。

—1500元之间,在消费较高的承德,这个数目也就刚够解决吃住的问题,而保定。

地区大多在1000元左右。

比较有意思的是在我调查的人群中,还有一部分人是即将毕业但还没有步入社。

后的位置。这也显示了在校大学生与步入社会后的大学生在思想上的转变,步入。

社会后思想变得更实际,更注重显示问题,而在校大学生则还是比较有理想的。

但是不管是在校大学生还是已经步入社会的,在工资问题上都是很重视的。可。

以说工作的最直接目的就是为了得到薪水,然后才可能去考虑其他,大家对薪水的重视是可以理解的。

2、环境(城市)。

在毕业找工作时,每个人都面临这样的一个问题:我该去哪里工作呢?是同。

别人一样先去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先寻找机会,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呢,还是。

就在自己上学的城市附近找工作,或者回到自己的家乡去?出路似乎很多,但是。

分是选择到其他较发达的城市工作。数据显示,在就业过程中,毕业生对就业城。

市是很重视的,都很希望到发达的,机会多的地方去工作。同样,在选择回到家。

乡和上学的城市的大部分是已经工作的毕业生,通过社会的历练,他们的想法更。

实际一些。而选择大城市拼搏的多为尚未毕业的和雄心勃勃的以及上学或生活本。

就在发达城市的人。在21个本科毕业生中,有16个表示现在或将来会争取在二。

线以上城市工作,相对专科毕业生对工作城市的要求比较低。在这群人中,男生。

要明显多于女生。大城市的优势不可否认,但是面对我国巨大的就业压力,还应。

该是慎重考虑为好。

3、专业。

在我的调查结果中出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绝对大多数的毕业生在就业时对。

工作内容是否与专业对口并不太在意,只要自己能胜任的工作都可以接受。白×。

×是石油专业毕业的,现在在做电梯销售的工作,刘××同学是市场营销专业毕。

不是很理想,何况自己还是女生,能有一份相对较稳定的工作还是不错的。在调。

业时不妨考虑一下除本专业以外的工作,争取更多的机会。

4、企业公司。

在这个问题上,由于我国特殊的经济体制,国企的特殊优势地位,几乎所有。

(除去家庭状况极其优越与坚持自己创业者)毕业生都希望进入国企或者事业单。

位,这个当然比较难实现。但是在就业时,在企业规模的选择上,根据学历的差。

距还是表现出了不同。本科学生多数会选择跨国公司,大的私营企业,或者在某。

地区某行业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公司。而专科生的要求比较低,基本属于只要能。

有一份工资比价适中、比较稳定的工作就可以接受。

(三)其他因素。

××的父亲在某银行工作,当温在上大学选专业时选择了金融,去年毕业,现在在她父亲的银行中做出纳。还有就是同学朋友的帮助。这基本算作是中国特色。

三、解决方案。

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这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问题,除了国家在政。

策上的支持,经济上的援助,个人因素是关键。

(一)摆正心态,降低身段。

现在大学生在就业是面对的最大障碍就是太过于自傲。非北京不去,非外。

资不去,月薪太少不去,在就业如此紧张的情况下,自己就阻断了自己的就。

业出路。其实无论在什么环境下,在什么公司,只要把工作做好,实现自己。

本身的价值就可以了。北京是人才济济的地方,如果自己非天人,去了也只。

会被埋没。而在一些中小城市中可能会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价值。

(二)虚心学习,自我提高。

很多大学生的毛病就是太心高气傲,觉得自己是大学生是人才,在工作中总是。

有一种高姿态。这是万万不对的。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其实所知甚少,最重要的还是学习。所以不能有太强烈的功利主义。

再有一年多我也即将面临就业的问题,通过这次的调查活动,我的收获就是脱。

都会有成就的。您的性别是()。

a男b女您的学历是()。

a专科b本科c研究生d硕士、博士您的家乡是()。

a北京上海等大城市b省会沿海等二线城市c。

中小城市。

d小城镇您目前状况是()。

a即将毕业b刚刚毕业c毕业一二年d毕业三年以上您认为大学生找工作是否要专业对口()。

a是b否c无所谓您理想的工作环境是()。

a北京上海等大城市b省会沿海等二线城市c。

中小城市。

d回到自己的家乡e无所谓应聘时您的薪金的最低要求是()。

a一千元以下b1000—2000元c2000元以上d无所谓在找工作时,您认为工资与工作内容、性质哪个更重要()。

a工资b工作性质、内容c两者都重要d无所谓。

保定邯郸等保定邯郸等您更倾向在怎样的公司中工作()。

a国企b外资企业c国内大企业d私人中小企业10您是否在意公司的发展对个人的影响()。

a非常在意b比较在意c不在意11您是否打算长期从事某一单一职业()。

a是b否看形势决定c。

大学生学风建设调查与探索论文

摘要:高职院校办学质量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人才培养的质量取决于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状况。培养高职学生优良的学习风气,被视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及教育工作者们需要关注的重要课题。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创新性地提出“三四三”学风建设,从树立“三目标”、加强“四联系”及严格“三考察”三个方面加强学风建设,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证实了该项目实施的延续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高职学生;学风建设;“三四三”体系。

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学习风气,被视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难点问题。[1]为改善学生学习风气提升高职院校办学质量,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创新性地提出“三四三”学风建设管理体系,从加强学校制度建设、严格班级管理体系、发挥学生自我管理作用等方面出发,不断完善学校的学生管理理念和体制。该体系通过学生个人目标的树立、加强学生小团体目标,以高质量的学习活动和严格的管理促进学风建设;通过树立优秀学习典范,利用榜样的力量促进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和目的性;通过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和“三自管理”建设,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笔者以“三四三”学风建设项目在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管理学院实施情况为例,对开展过程进行了积极探索。

一、“三四三”学风建设项目的具体内容。

(一)树立“三目标”

1.个人目标。要求每个学生积极树立符合自身情况的目标,包括短期和长期目标,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明确方向,有的放矢。学校成熟的评奖评优制度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学习目标的设立,各级奖学金、助学金严格周密的评审环节和科学的名额配比激励着学生不断努力,树立学习的方向,在学生群体中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此外,学校开展的各类大赛充实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增强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学生在充实的学习生活中实现目标与价值,有利于学生自身成长和学校的学风建设。

2.宿舍目标。宿舍环境和氛围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决定了学风建设的成败。“星级宿舍”评选制度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从不同方面明确了宿舍建设目标,宿舍评优从一星级到五星级,宿舍星级直接和宿舍成员的评奖评优挂钩,关系到每个宿舍成员的切身利益。同时,学院还经常对学生公寓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评比,此举不仅推动了宿舍的安全和卫生工作,也加强了宿舍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在“比学赶帮”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学习成绩。3.班级目标。学生在进入高校学习后,“班级”这一集体概念相对于高中时期显得松散化、抽象化,由于缺少固定的教室,同班学生的交流仅限于课堂之上,课余时间较少聚集在一起,加上选课的多样性,学生间的沟通大大减少。课后的交流、发布通知主要依靠网络进行,这给班级管理带来了很大难度,不利于良好学风的建设。[2]经贸管理学院利用学校完善的班级评优制度,对班级管理有着明确的考核标准和测评体系,以优秀班级、优秀团支部等荣誉激励学生,辅之以主题班会、主题讲座、志愿活动等方式增加学生参加集体活动的机会,提升了班级凝聚力,有助于营造浓厚的学风。

(二)加强“四联系”

1.任课教师与班主任之间的联系。经贸管理学院创新性地制定了“班主任联系教研室”制度,将任课教师和班主任的联系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在每周固定两次的联系中,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就所带班级学生的考勤、纪律、作业、学风等情况进行深入交流,互相反馈,力求更清晰更准确地把握班级学生情况,引导学生树立目标,努力学习。经统计,在实施“班主任联系教研室”制度以来,学生的考勤情况有了明显好转,仅从旷课统计情况对比来看,旷课总课时降低了23.01%,旷课总人数减少了14.48%,学风有了极大的改观。

2.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在进入高校学习后,学生发现大学教师上完课就离开教室,很少与他们交流,极少在学习方面督促学生,明显有别于高中教师,这样的现象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学习态度不端正,得过且过。[3]经贸管理学院为改善这一普遍状况,更好地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提高学习成效,要求任课老师以一个学期为单位,有计划地联系到所带班级的每一位学生,每次谈话时间不得少于十分钟,以此了解每位学生学习方面的困难,对学习方法或学习内容进行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除此之外,还要求任课教师必须加入班级qq群中,随时在网上与学生交流,帮助其答疑解惑,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联系。班主任负责班级学生的常规管理工作,对本班学生情况非常了解。经贸管理学院要求班主任每周至少去一次学生宿舍、每月至少组织一次主题班会和联系一次学生。在这样的要求下,班主任可以利用自身优势,从宏观和微观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方面进行指导,帮助他们确立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对违纪学生批评教育,全面促进班级学风的建设。

4.学生与学生的联系。经贸管理学院主要通过小团体目标学习组来促进师生之间的联系,以此促进学风建设,如具有学院特色的兴趣小组、特长生工作室。此类学生组织有着明确的学习目标,由任课老师指导,有具体的活动时间和地点,在学习过程中能增强合作能力与学习能力,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因而,很多团队在省赛、国赛中获得了可喜的成绩。此外,还有学长辅导课、结对小组等学生组织,这类学生团体活动针对性强、学习效率高、效果显著,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了学院学风建设,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个人目标。

(三)严格“三考察”

“三考察”包括:对旷课率的考察、课程合格率的考察,以及外语、计算机、专业技能证通过率的考察,由此,形成严格的数据比对模式,可清晰地看出班级及学生个体的情况走势,便于任课老师及班主任从历时与共时的角度、宏观与微观的角度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变化,对学生整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分析。在实践中,“三考察”基本实现了两升一降,即课程合格率升高,外语、计算机及专业技能证书通过率提升,旷课率下降,反映出学院学风建设的成效。

二、“三四三”学风建设的工作成效。

(一)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通过实施“三四三”学风建设项目,学生的学习氛围明显浓厚。(1)常规管理中的课堂、晚自习、跑操、公寓滞留与夜不归宿这“四类考勤”已经基本达标,无故缺勤率近乎为零。学生能自觉遵守校纪校规,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对学习热情明显增强,个人的目标体系也更加完善;(2)优秀学习典范起到带头作用。无论是班级管理还是学生团体活动,优秀学生的表率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他们不仅在各类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在奖学金评定中脱颖而出,在辅助班主任、辅导员工作上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也对激励和帮助其他学生起到了重要作用;(3)小团体目标学习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学生与任课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对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及考试通过率、各类证书考核通过率的提升意义重大。学生也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本专业的社会需求,明确职业目标,更清晰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4)减少了学生沉迷电脑游戏及手机的时间。电脑游戏是侵蚀大学生活的主要因素,自从学院开展“三四三”学风建设创新活动以来,班主任定期下宿舍巡查,帮助学生合理安排课后时间,辅导员也轮班巡视教室及实训室,对于上课迟到早退、看手机等行为进行强有力的约束及处理。多数学生已通过各种途径认识到大学生活的宝贵,树立了各自的目标,产生了学习的紧迫感。通过班主任走访宿舍、辅导员巡视教室和实训室,发现玩电脑游戏、看手机学生的较以前有着明显减少。

(二)激发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1.明确了自身定位。为避免刚走入大学校园的学生产生茫然、颓废的心态,任课教师、班主任在与学生谈话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鼓励其树立目标,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我,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准确的自身定位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用,在学习中逐渐培养了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

2.集体活动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学院为丰富学生学习生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开展了丰富的集体活动,包括任课教师、班主任组织的活动,也包括很多学生自发组织的活动,这些活动提供了更多师生交流、学生之间交流的机会,互相促进、共同学习,激发了学习动力。综上,“三四三”学风建设创新活动可从一定程度上拓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和德育工作的内容,丰富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理论研究。同时,为学生管理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促使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的反思,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工作的开展。除此之外,该项目还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2]顾艳霞,蒋丽芬,王林.当前形势下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难点及对策[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2):1-4.

大学生社会调查与实践报告论文模版

很多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其实是大有裨益的,因为这对他们来说是非常具有意义的。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大学生社会调查与实践报告。

论文。

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摘要:社会实践是为了让学生更早地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实现自身价值,社会实践报告则更能够如实地反映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情况。渤海大学文理学院为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实行全员参与社会实践的原则,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和办法。通过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研究,不难看出两个问题,一是目前大学生关注的社会主体内容;二是社会实践调查存在规范性和真实性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一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的放矢,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对事物的认识能力;二对社会实践工作如何更好地落到实处,制定相应的措施和办法,达到开展社会实践的目的和意义。

1.引言。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走入社会、深入实际,识国情、受教育、学知识、长才干、作贡献的一系列物质与精神活动过程的总称。社会实践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于帮助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知行合一能力、了解社会和服务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了解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现状,发现所存在问题,为学校更好地指导社会实践提供决策依据,对渤海大学文理学院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

2.现状与问题分析。

研究调查报告由渤海大学文理学院各系学生组成,其中信息技术系160份;管理系:80份;体育系:40份;外语系:60份;文法系:70份,总数410份组成。通过调查发现,78.7%的人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社会实践,并表示愿意积极参与,说明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意识大多数是有。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单纯的课堂理论学习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加强专业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学生不仅要学好专业文化知识,还要通过校内外实践来提高自身基本的实验操作和实践能力,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对于“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目的”,15.5%的人认为可以锻炼自我能力,56%的人认为可以为将来的就业做准备,24.1%的人认为可以获得一些实利,9%的人认为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服务社会,其中13%的人认为是单纯为了完成学校要求。这些数据表明,大学生在当前的社会背景和较强的竞争压力下,比较关注自己就业的情况和能力的提高,但也体现出了三本学生的一些特性,很多学生是单纯的是为了完成学校要求。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重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55%对目前的社会实践内容了解情况表示了解但不全面,13.3%的人选择参加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14.8%的人选择参加过社团活动,而绝大多说学生没有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调查还显示,只有9.67%的学生曾经连续两次以上在实践基地开展社会实践,绝大多数同学从未或只有一次在实践基地开展活动。通过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一些问题。

众所周知,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大学生社会实践在高校德育和人才培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人际沟通能力还能把课堂的理论应用于实践。提高自己的业务处理能力和处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但通过本次调查,综观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缺乏内容深度,学生参与度不高。学生虽然意识较强但认识不足。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单一,活动内容脱离学生学习实际,导致学生无法从活动中学到知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度不高。

(2)高校和社会的投入明显不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缺乏整体规划部署,活动效果不佳。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杂而乱,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有目的地开展的实践活动量少。

(3)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缺乏有效管理和指导,活动流于形式。缺乏社会实践活动专门的管理指导机构,学生的思想意识认识还不够,不能很好地深入。需加强对学生思想教育提高对社会实践的认知。

(4)部分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弱,对社会了解少部分大学生从小学到大学一直都生长在校园中,与外界接触很少,对社会了解极其不足。而大学校园环境与社会环境差别又很大,因此,在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部分大学生由于缺乏基本的社会经验和社会实践知识,难于适应社会。这些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仍然将自己定格在大学校园环境的角色之中,这使得他们走出校园后实践能力很弱。

(5)学生思想意识认识不足,没有理解社会实践的真正意义,对于文理学院的学生思想的积极性开发需要全体教职工的努力教育。培养学生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充分认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通过调查报告反映出的问题,我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注意,如何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校应该如何建立有效措施和考核办法使社会实践工作落到实处。,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还有很多方面亟待加强。借鉴国外高校社会实践培养模式,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我们提出如下思路和建议,第一,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相关制度。稳定、可靠、操作性强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制度,才能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顺利有效进行。因此,学院各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相关工作的工作制度、监督机制、评估体系、奖励制度及其他配套措施,并在社会实践工作的开展中不断加以完善。

第二,社会各个方面应肩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作用显得尤其重要,政府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引导全社会创造有利于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浓厚氛围,带领社会各个方面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给予实质性的支持,帮助高校解决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困难,对开展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积极帮助和配合。

第三,高校在大学生社会实践要与时俱进,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一方面,敢于对现有课程设置进行大胆创新。高校在课程设置上要敢于取舍,建议减少过于理论性的课程,加大社会实践相关课程的比重。另一方面,要敢于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上创新。有关中央文件起着引导作用,但各个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社会实践活动,而不拘泥于中央文件。建立培养应用实践性人才战略措施。

第四、科学设计,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考核评价体系。由于当前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评价体系的建立明显滞后于社会实践活动的本身,使得大学生们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成效受到较大影响。高校要有一整套科学规范的社会实践考评制度,操作上要做到奖惩分明、公平公正。

4.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开展好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充分认识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重要意义,提高对大学生社会实践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明确社会实践活动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从领导体制、组织方式、活动开展等诸多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提高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冯艾,范冰.大学生社会实践导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370.[2]康慧,刘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问题及对策[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66-68.[3]郝光,刘永.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问题及其对策[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8,(5).[4]中美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比较研究[j].青年探索,2009(3):78-82.[5]胡琦,陈海燕.高校教师职业行为法制化建设探析[j].高校教育管理,2010(3):58-62.

大学生消费水平调查报告论文

调查数据显示,33人选择父母给予。这表明,大学生月生活费来源于父母给予,由此可以看出部分大学生有较强的经济自立的思想意识,但在具体消费来源上却出现了极大的倾向性——父母,要实现大学生经济上的独立,除了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树立经济自立的意识,关键在于还要社会上的给予更多的机会与支持。而且,学校也应该提供更多的帮助,使大学生在思想和经历上共同成长。

3、月生活费状况。

统计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生活费状况是刚好用完。由此可知,学生消费基本趋向理性化,但是也有部分同学任然出现不够花的情况,说明个别同学的消费还存在不合理消费现象。

4、月生活费不够用采取的措施。

统计结果表明,当学生生活费不够的情况下主要采取向同学借的方式,其次是向父母要跟自己做兼职。

5、生活费主要的用途。

统计结果表明,大学生主要消费用于饮食和通讯方面,但在娱乐、服装方面也占了较大的比例,而用于学习方面的却很低,这值得我们深思。

6、月伙食费状况。

7、月购衣的花费。

统计结果表明,大学生每月用于服装方面的支出主要集中在一百元以下,也有部分同学在服装方面的支出过高在三百元以上,这需要适当的调整。

8、每月学习的花费。

统计结果表明,大学生平均每月用于学习方面的支出过低,大多都集中在30元以下。由此可见,学生应适当增加在学习方面的支出。

9、日常生活用品消费状况。

统计结果表明,大学生用于日常生活用品消费多集中在10元—60元之间,这在每月消费支出中是较为正常的。

10、每月上网的花费状况。

统计结果表明,大多数大学生的上网费用在50元以下,由此可以看出这部分同学上网时间较为合理,而有少部分同学的上网费用在200元以上,这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

11、每月话费状况。

统计结果表明,64.4%的同学每月话费支出在30—60元之间,对于依靠手机与家人、朋友等进行联系的大学生来说算合理。

12、每月交际花费状况(包括恋爱消费)。

统计结果表明,大学生用于交际的花费主要集中在一百元以内,也有部分同学每月交际活动较多支出在两百元以上。

13、生活费有盈余的用途。

统计结果表明,大多数大学生财商也比较高,会把节余的钱存入银行,以备不时之需。

消费两极分化。

在关于月平均消费一栏的调查中,有5.4%的同学在500元以下的生活线上坚持学业;有59.5%的同学月消费在500--1000元之间,有29.8%的同学月消费在1000--1500元之间,有5.4%的同学有1500元以上高消费。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比较分明。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比较分明。现在高校校园里,不乏这样的“新新人类”,他们身上穿着阿迪达斯,脚蹬耐克运动鞋,胸前挂着新款手机,出入高级的娱乐场所,高消费学生,他们很大一部分的大学生生活消费主要来源于家庭供给、亲友资助。在调查中发现很大一部分的大学生生活消费主要来源于家庭供给,只有一小部分是勤工助学和依靠助学金。由于生源来自不同地区,加之大学生生活的家庭背景也不尽相同,大多数学生勉强维持学业,只有月消费在1000元以上者才比较自由、潇洒,才可以衣、食、游无忧。一般来讲,农村学生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两个集合的交集较大,从某种意义上讲,城市及城镇生源与农村生源在消费上的差异,更多地体现为经济状况良好的生源与经济状况困难的生源的消费差异。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一差距会逐渐缩小,问题会逐步得到改善。

储蓄观念淡薄。

在调查中发现,同学之间的攀比远不止是学习,还表现在生活(吃穿住用)、娱乐、人际交往等方面。他们为了争得所谓的面子与其他同学比高低,就会不顾实际需要以及家庭的经济能力,超前购物消费,这是当前大学生消费行为中一种很普遍的不良现象。他们为了争得所谓的面子与其他同学比高低,就会不顾实际需要以及家庭的经济能力,超前购物消费,这是当前大学生消费行为中一种很普遍的不良现象。同时还指出有时为了拥有一款时尚手机,不少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满足自己的欲望,这使得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有意无意、自觉不自觉的“随大流”。这种从众行为是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人情交际消费愈演愈烈。

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通讯手段的便捷,大学生的社交活动越来越多,同学、朋友之间的来往越来越密切。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通讯手段的便捷,大学生的社交活动越来越多,同学、朋友之间的来往越来越密切。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大学生人情消费有蔓延之势。同学过生日、入党提干、比赛获奖、评上奖学金等都要请客,否则便视为不够人情。请客者档次越高,被请者的随礼也就越高。在调查中,有七成以上的大学生有“人性消费”,每月的人情消费超过了100元。人情“包袱”给一些并不富裕的家庭增添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也给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

建议和意见。

总的来讲,追求实用、理性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主流,但其中不乏非理性消费的存在。但是大学生消费的问题仍旧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如果对这些非理性消费行为不能及时引导扭转,不仅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业、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还影响家庭的经济支配,增加父母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甚至影响社会的未来及持续发展。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和消费观念要得到改善需要时间,不仅要学生自身,社会、学校、家庭的相互配合,才能慢慢的看到成效。

对于大学生在消费中产生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增强独立意识,培养和加强理财能力。现今的大学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独立理财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财不是简单的数学运算,不是简单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长期的.理性基础,需要独立的行动和理性的思考。大学时代是理财的起步阶段,也是学习理财的黄金时期。在大学时代养成很好的理财习惯,平时适度地紧缩财政支出,为自己建立一个富有弹性的消费习惯,往往可以受益终生。要避免学生因花钱无度陷入“金融危机”。

2、克服攀比情绪、攀比心理的形成不可避免。首先,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大学生的确需要竞争意识,但并不是所有的事物我们都需要争,生活上次于别人,并不可耻。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基本掌握了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趋势及现状。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大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个体差异大,由于家庭情况的不同和消费习惯的差异造成的。在以寄生性消费为主的大学生中,培养独立的理财能力、科学的价值观应是当务之急。可通过心理咨询、课外沟通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以遏制部分学生膨胀的攀比心理和近乎失控的超前消费。

3、加强“新消费理念”的引导和教育、在大学校园形成良好“新消费”氛围。面对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及消费教育的误区,作为学校,应该主动地加入到倡导、宣传、教育“新消费运动”的队伍中来,重视对学生进行“新消费理念”的培养及教育,加强对大学生“新消费理念”的指导力度。将“新消费教育”作为一项科普知识纳入学校基础教育、素质教育中,列入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建立完整的消费教育网络和教育体系,通过开展“新消费运动”讲座、“新消费运动”知识竞赛、建立“新消费”社团、“新消费”社会实践等方式,向大学生倡导“健康、节约、环保、责任”的新型消费理念,倡导合理、适度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模式。让当代的天之骄子们接受一场“新消费运动”的洗礼,以扭转大学生消费中错误的价值观和消费方式,使他们作为消费者,在消费行为中能够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责任感,学会科学消费、理性消费。

5、对大学生来说还应加强合理储蓄的观念。在调查时,当问及对理财的认识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

师范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思考论文

摘要:寝室是高职大学生休主要的活动场所,因此,寝室环境影响着大学生的人格塑造,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而这些方面尤其是人际关系如何则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成长。

因此,随着一些校园危机事件的出现,高职大学寝室环境越来越受到大学生以及高校管理者的关注。

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的扩招,使得高职大学生生源质量存在下降的趋势,高等教育不再是单一的精英教育,逐渐在转化为大众教育。

在这样的一种局面下一些问题逐渐凸显,高职院校的学生呈现的问题和本科院校相似,例如有的学生缺乏奋斗目标,与此同时,他学习自主性、主动性也相应的欠缺。

上课迟到和考试作弊的行为时有发生;有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缺少良好的意志品质尤其是面对挫折与困难时不能很好的处等等这就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要目标明确,符合当代高职大学生学生的特点与要求。

影响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大体可分为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包括大学生生理方面、情绪方面、自我认知不客观、自我期望不合理、自我评价失调等也就是即是大学生自身的因素。

外部因素主要是外部环境包括社会、家庭及校园等,校园环境的一个重要的方面,那就是“宿舍”,宿舍又叫寝室,是大学生的两种普遍叫法,对大学生来说,“宿舍”还是“寝室”指的是同一个实体,只是叫法不同而已。

1寝室环境。

也可以说高职大学生寝室在三年的大学生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和谐的寝室环境对高职大学生来说影响重,大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条件。

寝室环境分为自认环境和人文环境也可以说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

1.1寝室的自然环境。

寝室的自然环境是指寝室的设施、大小、布局、卫生、美化等因素综合而成的客观物质环境,也就是寝室中侧重物质层面的属于硬件,包括寝室的设施、摆放、环境卫生、舍内设计等。

1.2寝室的人文环境。

寝室的人文环境是指寝室的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氛围以及寝室文化等等,侧重意识层面,例如寝室成员的学习、生活方式以及各种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等。

积极的人生观与消极的人生观对成员带来的变化是不同的,这寝室的气氛以及寝室文化等有重要的影响;3)寝室成员的价值观状况:不同的价值观使得人对自身以及外界的需求不同,满足需求的行为方式也会有所差异,这对宿舍的人际关系和谐程度以及宿舍氛围等等也有很大影响。

本次研究针对三所高职院校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5份,有效率为95%,通过问卷分析看出寝室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不是单一的。

2.1寝室环境的积极影响。

2.1.1促进形成良好学风寝室环境能促进学风建设主要在于对学风具有引领,指导,也可以起到示范的作用。

第一,寝室成员在学习方面的风气对其他寝室成员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以及学习行为等具有指导作用。

对学习社会经验起促进作用,因为宿舍的每个成员具有不同的特点,同时掌握着不同的社会经验,通过宿舍成员间的交流和沟通,可以促进彼此社会经验的学习;第二,示范激励作用。

优良的,具有示范性的寝室环境对积极向上的学风的形成有促进以及保证的作用,对深化知识起启迪作用:宿舍成员通过交流与沟通可以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同时也能在交流的时候得到强化。

2.2.2促进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高职大学生的成才与发展离不开心理健康。

寝室作为大学生除了教室以外的一个重要的活动场所对于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一个干净、文明的寝室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自然环境对高职大学生的影响不是独立其作用的,客观环境与主观认识相互作用,因此,自然环境也会影响学生的情感、学习效率。

例如,当寝室里有成员的情绪、情感有一定的波动和起伏时,寝室其他成员能够很积极敏感的觉察并及时开导,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稳定了高职大学生的情绪。

寝室是大学生的第二家庭,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寝室成员的集合体,因此,它的格局、装饰风格、干净与否等必然成为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重要载体。

其次,寝室成员之间的交往的程度,互动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本寝室成员的心理健康的水平。

同时寝室成员间的相互学习,相互监督能让彼此形成良好的品德与修养,通过问卷分析显示不同的宿舍环境、宿舍文化塑造出高职大学生不同的品德,并对其成长起导向的作用。

2.2寝室环境的负面影响。

2.2.1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寝室空间大小或者寝室是否干净,布局是否合理,同样寝室所住成员数量都直接影响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问卷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同学喜欢空间较大的寝室。

2.2.2寝室人文环境的负面影响宿舍文化环境是校园文化环境的扩展或者说延伸,由于寝室成员来自不同的家庭、知识结构有差异,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不同及对社会刺激的接受程度,认识、分析、处理问题的立场和方法等等都步一样,寝室成员的差异容易造成寝室成员态度不一致,关系的不和谐,寝室氛围不友好。

问卷调查显示:面对不和谐,不友好经常有矛盾的寝室氛围,寝室成员大多数都不想回寝室,有的还会想尽一切办法逃离寝室,甚至直接要求调换寝室或搬出寝室。

2.2.3寝室环境中缺少有效制度大学生的寝室与校园环境相比相对封闭,具有私密性,所以大学生的生活更容易偏离学校有效制度的约束,因此,寝室环境也更多体现出无约束和无规定。

3.1重视寝室自然环境的建设,进行人性化服务。

高职院校在自然环境的建设上可以借鉴目前的成熟经验,从每个学院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制定适合自己的切实、可行、有效的、人性化的寝室服务。

例如,在寝室装修方面,不一定一直是白色,可以对墙进行暖色调的粉刷,同学们温馨的不一样刺激,给同学们一种温暖,一种愉悦感与归属觉,在这样一个轻松愉悦的生活环境中,同学们不仅感到舒适,可以缓解学习的压力,情绪的低落,使得同学们喜欢寝室,愿意回寝室。

当然寝室的每个成员都应该有作为寝室的“主人翁”的态度,爱护寝室环境,美化寝室环境。

此外,在寝室的配置方面,增加相关配套设施,比如阅览室、活动室等。

这些设施不但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减少一些学生当下的现象,例如有些学生下课后就回到寝室玩手机,打游戏,上网,彼此之间很少交流。

设施的完善为同学们提供一个轻松的生活环境,也增进同学之间的互动。

友好和谐的寝室氛围,极大促进同学们心理的健康发展。

问卷调查显示:女大学生对寝室的重视程度要比男大学生高,更在乎寝室的温馨程度而宿舍矛盾对她们的影响也更大。

3.2重视大学宿舍人文环境的建设。

3.2.1尊重自己与他人,理解和宽容,以诚待人建立良好寝室人际关系大学对高职大学生来说是新的开始,同时,这个阶段也是大学生心理发展逐渐成熟的一个重要的过程,更独立,更在乎自己的形象。

在此阶段寝室关系的不和谐,寝室氛围的不友好,人际关系不协调,使得他们更不愿意向别人打开自己心灵的大门,甚至有同学会紧锁心门,独来独往。

3.2.2打造优秀的寝室文化,陶冶大学生的情操积极健康的寝室文化,对培养大学生环境适应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积极的影响,另外,积极向上的寝室文化还可以扩展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论文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

在高校创新党建中,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个体及其想法,有利于促进学生幸福感的提升。本篇高校党建论文,以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切入点,笔者认为只有让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得到提高,才能真正提高大学生的幸福感。

(一)当代大学生幸福感的现状。幸福感是个体对生活的评价和体验,是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是对人生价值的自我肯定。当代大学生有更多的条件和机遇追求幸福,但他们的幸福感因社会的价值取向和生存压力的变化而发生了明显改变。在回答“你对大学生活的感受”调查问卷时,35.2%的学生认为“丰富多彩,充满希望”。24.8%的学生认为“生活平淡,内心空虚”或“生活迷茫,前景暗淡”。40.0%的学生认为“时好时坏,说不清楚”。可见其改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学生的幸福感趋于多样化和现实化,更加重视自我感受。二是大学生的幸福感偏低,因人生价值和社会问题而产生的心理困扰较多。

(二)提升大学生幸福感的意义。高校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幸福教育,提升学生的幸福感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学校生活的满意度,增加对学校的归属感和喜爱,同时能坚定学生对理想的追求,提升学习能力,达到学生和学校双赢的目的。因此,引导当代大学生正确理解幸福的含义,树立正确的幸福感,积极地追求幸福,并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逐渐培养感知幸福、获得幸福的能力,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二、高校在创新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创新党建工作认知的'欠缺。部分高校在党建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思想认识不足,未能对创新予以相应的重视,依然墨守旧的党建工作思路方法。高校党组织必须始终不渝的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顺应新时代新形势,根据实际情况,结合高校教育未来发展趋势,对过去成功的经验和做法重新进行审视,并勇于对以往有效,而现在已经不适应高校发展的那部分思想观念、组织形态、运行机制做出改变和优化。

(二)对创新党建管理机制的欠缺。党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在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方面有重大的意义。在高校创新党建工作中,要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创新型党建工作运行机制。要结合高校党建工作的新形势新情况,认真研究和运用先进的理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高校党建工作的先进管理理论。

(一)幸福教育进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大学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对学生成才塑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开展学生党建,深化理想信念,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中渗透幸福教育,以德育促学生,引导学生确立明确的生活目标,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和正确的生活态度。

同时,幸福感教育和党的基础理论知识普及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党的理论思想教育学生从肤浅、狭隘的个人需求中解放出来,追求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和满足多层次的社会需求,从而获得更持久、更崇高的幸福感。如我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学生在为他人服务过程中能体现自我的力量,体验到生命力的升华,使自我充满欢乐和幸福的感觉。

(二)丰富党组织活动,锻炼幸福感知能力。就今天的多数大学生而言,物质生活极大的丰富。然而,许多学生不仅不能感知自己所处的幸福环境,反而产生空虚感,无聊感。在创新高校党建工作中,应丰富党组织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人文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追求崇高而完善的人格,培养当代青年正确的幸福观,在生活中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姿态。同时通过实践来教育学生通过对外在生活世界的认识、把握和改造,为自己赢得幸福,提升幸福感知的能力。

通过党组织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拓宽视野,陶冶情操,使大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群众、增长才干、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学生在党组织活动中承当和完成自己的角色责任,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自己得到他人的认可,从而获得成就、感恩和愉悦的心理状态,提高学生幸福感。

(三)以学生为本开展活动,促进幸福感的提升。学生是高校党建工作最重要的工作对象。在创新高校党建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以学生为本,提高对学生的重视程度。根据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理论,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分别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大学生社会调查与实践报告论文模版

带着微笑和笑容踏进校园,满满的收获,迎进新的一年,拼搏努力对学习对专业对素质努力加强。

自从走进大学都在不断的锻炼自己,寒假实践我以亲身调查、踏入社会、了解民情为实践目标。正好利用假期参加有意义、有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社会实践中检验自我,这次的社会实践收获不少。

我国弱势群体的规模依然庞大,构成了对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威胁。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很快,使得相当规模的人群摆脱贫弱的地位,改善了生活水平,但是,目前依然有相当数量的弱势人群,并在近期内有增长的趋势。一些弱势群体的弱势程度还在继续加深想要解决这方面我们要不断的加深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

做为社会的新秀,在社会上要善于与别人沟通同时要学会放的下拿的起的精神。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让我认识更多的人。如何与别人沟通好,这门技术是需要长期的练习。以前工作的机会不多,使我与别人对话时不会应变,会使谈话时有冷场,这是很尴尬的。与同事、同学的沟通也同等重要。人在社会中都会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过程中更加融洽,更事半功倍。别人给你的意见,你要听取、耐心、虚心地接受。

在社会中要有自信。自信不是麻木的自夸,而是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肯定。在多次的接触顾客中,我明白了自信的重要性。你没有社会工作经验没有关系。重要的是你的能力不比别人差。社会工作经验也是积累出来的,没有第一次又何来第二、第三次呢?有自信使你更有活力更有精神。

在社会中要克服自己胆怯的心态。开始放假的时候,知道要问卷调查,自己就害怕了。自己觉得困难挺多的,自己的社会经验有点缺乏,学历不是很高等种种原因使自己觉得很渺小,自己懦弱就这样表露出来。几次的尝试就是为克服自己内心的恐惧。就像我爸所说的“在社会中你要学会厚脸皮,不怕别人的态度如何的恶劣,也要轻松应付,大胆与人对话,工作时间长了你自然就不怕了。”其实有谁一生下来就什么都会的,小时候天不怕地不怕,尝试过吃了亏就害怕,当你克服心理的障碍,那一切都变得容易解决了战胜自我,只有征服自己才能征服世界。这样社会的弱势群体就慢慢的减少社会也就可以很快的发展和稳定。在工作方面要不断地丰富知识,提升自己。大学是一个教育我、培养我、磨练我的圣地,我为我能在此生活而倍感荣幸。社会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基地,能将学校学的知识联系于社会。实践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同时运用所学知识实践自我的最好途径,回报社会。把社会不足的缺陷补足,给予弱势群体最有力的答复。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