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练习教学设计(热门17篇)

时间:2023-12-15 06:22:15 作者:纸韵

编写教学计划需要充分考虑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注重学习过程和结果的统一。教学计划的编写需要教师考虑学科的连贯性和学生的发展需求,做到系统性和有针对性。

《练习》教学设计

1、按从左到右的笔顺规则,照样子练习写字。

2、朗读背诵儿歌。

3、拼拼读读、画画说说的综合练习。

4、仔细观察图画,展开想象,练习对话。

1、写字训练。

2、读背训练。

3、学习字词句。

4、口语交际训练。

投影片。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审题。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题目。

2、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要求。

二、指导。

1、指导观察。

(1)出示挂图或投影片。

图上画了什么地方?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干得怎么样?

(2)认读拼音词。

(3)小结。

2、指导画小手。

(1)出示挂图。思考:图上的小朋友是怎样画小手的?画小手需要哪些东西?

(2)指名回答。

(3)小结。

3、指导说小手。

一、审题。

1、指名读题,老师讲解题目要求。

2、指导。

(1)集体书空练习。

(2)学生在书上的田字格中描红、仿影。

(3)学生在田字格中临写。

二、教学第三题。

1、指名读第题目。

2、说说题目中有哪些要求。

3、学生借助拼音练读。

4、看图理解儿歌的意思。

一、审题。

二、指导。

1、指导学生逐幅看图,说说每幅画的意思。

2、指导说话。

(1)小猴是怎样问熊猫借铅笔的?熊猫是怎样说,怎样做的?

(2)小猴在干什么?小猴是怎样还铅笔的?熊猫是怎样说的?

1、指名回答图旁的问题。

2、将两幅图的内容连起来说说。

四、反馈。

1、同桌分角色表演。

2、指名上台分角色表演。

3、评议。

4、学生演练。

5、评价小结。

《练习》教学设计

感受乐曲的风格以及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感知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特征。

一、起始阶段。

1.聆听乐曲《1812序曲》片段,感受乐曲的内容与场景。

2.介绍《1812序曲》创作背景以及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感受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的作曲风格。

3.引出新课——浪漫主义时期伟大的作曲家肖邦,以及他的作品《c小调练习曲》。

二、展开阶段。

1.在聆听乐曲之前,请同学们先以小组的方式讨论、探究这位伟大的作曲家——肖邦,包括他的生平与作品。

2.聆听乐曲《c小调练习曲》,感受乐曲的风格,再听完后,说出你的感受。

3.再次认真聆听乐曲《c小调练习曲》,并运用音乐要素的内容分析乐曲,比如:速度、力度、旋律发展等方面。

三、形成阶段。

1.了解“练习曲”与“音乐会练习曲”的区别。

2.了解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以及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特征。

四、结束阶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浪漫主义时期伟大的作曲家肖邦,也了解了他的爱国主义情怀。希望同学们在课下的时候,可以多多欣赏他的作品,以及浪漫主义时期其他作曲家的作品。

《练习》教学设计

1、会用音序查字法,能比较指定的形近字。

2、会给指定的词语找出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词,能划初步同类的词。

3、能看图回答问题,并按要求写几句话:进一步懂得邻居间应相互关心,相互帮助。

1、会用音序查字法。

2、能比较指定的形近字。

3、会给指定的词语找出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词。

一、第1题。

1、比较上半部分的3组形近字,想想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再指名说。

2、比较下半部分的3组形近字,同桌互相说说。

3、独立完成组词。

4、反馈、校对。

二、第2题。

1、复习音序查字法。

2、按音序查字法查字并填空。

3、校对。

三、第3题。

1、读题,明确题意。

3、读句子,看一看词语填得对不对。

4、说说你还知道哪些近义词。

例:迎送生熟收放早晚苦甜。

四、、第4题。

1、读题,明确题意。

3、校对。

4、读读句子。

1、能划出不同类的词。

2、能看图回答问题,并按要求写几句话;进一步懂得邻居间应相互关心,相互帮助。

一、第5题。

1、指名读题,说说题目的要求以及做法。

2、看例子,说说为什么鸭子这个词下面要划上横线。

3、做题。

4、说说为什么这么划。

二、第6题。

1、指名读例句,说说句式。(什么和什么都是什么。)。

2、让学生说说:家用电器有哪些?水果有哪些?

3、独立把句子补充完整。

三、第7题。

1、指名读图下的问题,搞清题意。

2、自由练说。

3、指名看图说话。

4、讲评。[20xx-12-9]。

练习教学设计

1.能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2.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的兴趣。

:理解众数的含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

:弄清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区别,能根据统计量进行简单的预测或作出决策。

(一)基础训练。

【口算】。

【解答题】。

一袋玻璃球红的、绿的各8粒,红色玻璃球占袋内玻璃球总数的.。

(二)新知学习。

【典型例题】。

(一)完成教材第125页练习二十四的第4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指出:五(1)班参赛选手的成绩有两个众数,88和87,意味着在这次竞赛中得88分和87分的人同样多。而五(2)班没有众数,则表示这次竞赛中没有集中的分数。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

(二)完成教材第125页练习二十四的第5题。

8.完成教材第125页练习二十四的第6题。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先在课前调查本班学生所穿鞋子号码,然后填在统计表中,再进行分析。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小明对本班15名同学拥有课外书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拥有2本的有1人,拥有3本的有2人,拥有4本的有4人,拥有5本的有3人,拥有6本的有5人。根据以上调查的情况,把下面的统计表填写完整。

小明的同学拥有课外书的情况统计表。

20xx年9月人数。

人数。

平均每人拥有本数。

(2)估算出这15名同学拥有课外读物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2.小力对本单元10户居民订报刊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没订任何报刊的有2户,订1份的有3户,订2份的有4户,订3份的有1户。根据以上调查情况,把下面的统计表填写完整。

本单元居民订报刊情况统计表20xx年5月。

户数。

每户订报刊份数。

(1)想一想,平均每户订报份数是在1?2之间吗?为什么?

(2)计算出这10户居民订报刊份数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众数这一统计量,并且通过练习理解了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这三个统计量的联系与区别,根据我们分析数据的不同需要,可以正确选择合适的统计量。

【小结】。

(三)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23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并结合生活经验谈一谈自己的建议。

【提高练习】完成教材第124页练习二十四的第1、2、3题。

学生独立计算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集体交流。

【拓展练习】小军对居民楼中8户居民在一个星期内使用塑料袋的数量进行了抽样调查,情况如下表。

住户1号2号3号4号5号6号7号8号。

数量/个l529l62o22161816。

(1)计算出8户居民在一个星期内使用塑料袋数量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可以使用计算器)。

(2)根据他们使用塑料袋数量的情况,对楼中居民(共72户)一个月内使用塑料袋的数量作出预测。

(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小北对15户居民一周用塑料袋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制成了下表。

15户居民一周用塑料袋情况统计表。

户数111354。

每户用塑料袋只数12131415l617。

1.计算出15户居民一周用塑料袋只数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2.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练习》教学设计

1、训练学生的说话写话的能力。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全包围结构的字。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成语和两副春联。

4、口语交际:我打算这样过寒假。

口语交际的训练。

两课时。

第一课时。

1、训练学生的观察、说话写话的能力。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全包围结构的字。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一、教学第一大题。

(一)指导看图说话。

1、(出示挂图)图上画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

3、学生自己说,同座位互相说,互相纠正,补充。

4、指名说,师生共同纠正、指导。

5、小组之间再交流。

(二)指导写话。

1、把刚才说的话写下来。

2、教师巡视指导。如遇到不会写的字,可以用音序查字法来查查字典。

3、反馈,交流。

(三)培养说话能力。

1、审题,读题。

2、该怎样向别人讲述呢?可联系观看的足球比赛来想想。

3、教师提醒:讲述时要简明扼要,并且要用“我”。

4、四人一组说说,讨论讨论。

5、指名说,师生共同纠正、补充。

二、教学第二大题。

1、审题,读题。

2、读读这三个生字。这三个生字有什么共同点?

3、学生观察字,说说怎样美观地写出来。

4、教师提醒:这三个生字里面部分不能写得太大或太小。

空间要基本相等。

5、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仿影,临写。

6、反馈。

观察书上的插图,并用一段话写下来。

第二课时。

1、积累成语和春联。

2、口语交际:我打算这样过寒假。

教学挂图、成语卡片。

一、教学第三大题。

(一)教学第1小题。

1、审题,读题。

2、借助拼音读读成语。

3、指名读,师生共同正音。

4、看看图,想想成语的意思。

教师视情况做补充。

5、指导有感情朗读,背诵。

(二)教学第2小题。

1、审题,读题。

指名说,学生相互纠正,补充。

2、你们知道什么是春联吗?教师简介有关春联的知识。

3、借助拼音读读春联。

4、读懂了春联的意思吗?指名说。

5、指导朗读、背诵。

二、教学第四大题。

1、审题,读题。

2、小组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说,师生共同纠正、补充。

第二课时作业设计。

一、补充成语。

火()银()数()()数()()通明观者(。

二、收集一些对联,然后抄写下来。

《练习》教学设计

1、初步学会用确定难查字部首的方法查字典;能正确拼读音节,根据音节写出学过的词语;能很据意思写出学过的成语。

2、能仿照例句改写句子,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具体;能用“各式各样”、“仍然”造句。

3、能用看题目推想文章内容的方法读懂短文。

2课时。

第1课时:完成1—3题。

第2课时:完成4—6题。

第一课时。

1、查字典。

(1)读懂题目的提示语,明确三种方法。

查起笔。

查中间。

查本身。

(2)指导学生按第(1)题括号中的部首查字典,然后讨论归类。

(3)运用上述方法确定第(2)题中8个生字的部首,然后查字典,在括号里注上拼音。

(4)检查反馈。

2、看拼音写汉字。

3、理解成语。

(1)读懂意思。

(2)回想成语。

第二课时。

1、照样子改写句子。

(1)指导读例句,

把“很急”改成“急得怎么样”。

(2)改写。

2、造句。

学会变换句式。

把句子尽可能写具体。

3、阅读。

(1)读懂题目的提示语。

(2)读短文。思考短文后的两个问题。

(3)回答问题。

看清题目,是“争论的结果”。

(4)明白了什么?

《练习七》教学设计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可以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的算理,归纳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运用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分析、转化和归纳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及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从中获得积极的价值体验。

利用商不变性质,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时,正确地移动被除数的小数点。

有关的课件。

完成第1、4、7题。

第1题,转化练习。

第4题,巩固小数除法计算,体会商的变化规律。

第7题,根据商不变的规律直接填数的练习。

完成第2、9题。

第2题,巩固练习。在基本计算中包括“位数够”(包括两类:位数相同、位数不同)、“位数不够需添0再除”、“整数部分不够商1”、“商中间有0”、“商末尾有0”等不同情形,以利于学生全面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第9题,数探索“商与被除数的大小关系”的练习。

完成第3、5、6、8、10、11题。

第3、5、6题,给出了除法应用的不同背景与类型。

第5题。

(1)根据题目中所给的条件,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谁能把条件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3)学生独立解答,交流订正。

第8、10、11题,是关于小数除法的实际问题。

一、不能顺利的移动小数点。通过移动小数点把除数变成整数,所有的学生都知道,也都能顺利完成,关键是后进生总是忘了同样移动被除数的小数点。或者移动得次数与除数不一致。虽然他们知道除数与被除数的小数点移动是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来的,但是他们在做作业的时候,就忘记了。

二、在完成竖式的过程中,数位对不齐。这也是部分学生错误的原因之一。

三、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原来的小数点对齐。

四、验算时用用商乘以移动小数点后的除数。

五、除到哪位商那位,不够时忘记在商的位置上写0,再拉下一个数。还有部分学生用余数再除一次。

现在反思其中的问题,觉得教学中在商的小数点的处理上没有具体的细化分析和引导,学生的理解也没有真正到位。这样,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出现了纷繁的错误也就再所难免了。因此,只有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去思考设计教学,不能以为一些问题能很简单的生成。教学从学生的新知生长点上去展开重点引导,在学生的迷茫处给与及时地指点,这样或许效果会好许多。

《练习7》教学设计

1.语文与生活,关于读书。

2.诵读与积累,古今贤文。(读书篇)。

3.写好钢笔字。

4.口语交际,推荐一本书。

5.学写毛笔字。

语文与生活;口语交际。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语文与生活,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习惯,指导正确的读书方法,引导学生有效地读书。

教具准备。

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读题。

2.你能体会出老师这么讲的意思吗?

(读书贵疑,在读书的过程中提出疑问,并努力解决疑问,就能够获得真知。)。

3.刘读老师的话,深入理解老师话中的意思。

二、学习第二部分。

1.指名读题。

2.书怎么可以煮呢?你对“煮书”是怎么理解的?

3.是不是所有的书都要“煮”?你觉得哪些书要“煮”,哪些书不要“煮”?

4.你觉得该怎么“煮书”呢?

三、学习第三部分。

2.自由读四则名言,交流从中的收获。

《练习7》教学设计

这是一项富有趣味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练习。本教学设计从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出发,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活动中提高学生学习字词句、运用字词句的效果,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让学生咨询或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戏剧脸谱方面的知识;搜集有关人物的故事。

1、认一认,连一连。

教学伊始,教师可以设计一段精彩的导语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尔后,出示“关羽”、“包公”、“孙悟空”、“秦桧”这些人物的名字让学生认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让学生查查字典。为了提高识字的效果,可以把其中的一些生字,单独出示让学生认读;这些字词只要认识即可,不要提过高的要求:学习了字词以后,再出示课本中的5幅戏剧脸谱,让学生结合课前自己准备的有关资料来认一认,连一连。之后,交流连线的结果,在交流的过程中,要让学生简要地说说理由。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环节中,学习字词是重点。

2、说一说,写一写。

戏剧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绚丽的奇葩,它的脸谱的颜色和造型是很有讲究的,不同颜色的脸谱就代表着不同性格特征的人物。为了加深学生对戏剧脸谱的认识与了解,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结合搜集到的有关资料来说说这些脸谱的颜色与所代表的人物性格之间的关系。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写一写,完成第二项的练习。在这个环节中,应该把引导学生在整合搜集到的信息的基础上的交流作为重点。

3、议一议,讲一讲。

关注学生的价值取向,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这是教学中不容忽视的目标。为此,在本环节的教学中,可先让学生围绕“你最喜欢哪个人物?讲讲有关这个人物的故事”的问题,分小组展开讨论,讲讲人物的故事。在此基础上,让各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讲演故事。比一比,看谁的故事讲得最精彩。这样就会使学生在议和讲的多边活动中,接受高尚人格的熏陶感染。

1、目标的综合性。

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使这三维目标相互渗透,融为一体,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2、内容的开放性。

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的教学理念,整合课外学习资源,丰富课内学习内容,开阔学生视野,提高课堂对话的质量。

3、形式的多样性。

在教学过程中,力求通过认、连、说、写、议、讲等形式,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情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4、过程的有效性。

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使每一个教学程序都能够符合语文学习的特点,让每一位学生都亲历语文实践的过程,使他们在语文实践中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练习1》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熟练的拼读音节,正确的书写汉字;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并能从字典中选择合适的字义。

2、能照样子搭配词语;按要求补写句子;会根据现有的语言材料用“这样”连句。

3、知道逗号、句号、问号、叹号以及顿号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单元要点。

1、听写本单元的生字、词语。

2、开火车说生字的部首。

3、复习部首查字法。

1、读题目,明确本题的要求。

2、先读准拼音,再写字,指名上台写,核对。

3、读词语,拼音要注意“型、豪、浑”等词的声调,第二声应该读得稍快一点。

1、读题目,明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

3、核对,反馈。

1、读题,明题意。

2、在“齐声”后面跟的是动词,即“干什么”,而且这一种行为或动作会发出声音的,如:“歌唱”“欢叫”。

3、独立完成。

4、核对,反馈。

五、完成作业本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第四题。

1、读题,补写内容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讲小小的一样东西“来得不容易”,后面部分是讲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样的东西。

3、核对,反馈。

二、第五题。

1、首先要帮助学生读懂例句,理解“这样”在这句子中意思。

问:这样是指怎么样的一种做法?

2、要先让学生说说、议议可能出现的结果,再写下来。

3、同桌核对。

三、第六题。

1、自由选择方式反复读。

2、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3、练习表演读(同桌练——找好伙伴练——指名上台练快板)。

四、第七题。

1、认真读句子,把句子的停顿和语调读正确。

2、让学生说说这样停顿和这样的语调应该用什么标点。

3、独立尝试做题。

五、完成作业本其他练习。

《练习4》教学设计

1、--能读出大写拼音字母,会区分形相似而音不同的大写字母,能写出部分小写字母。

2、--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

3、--知道“趣、递、追、差、屋、发”等半包围结构的字的笔顺。

4、--能有感情地朗读《海妈妈的家》。

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看大写字母写出小写字母。

2、--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

3、--能照样子填上合适的量词。

教学过程:

一、--第1题。写出小写字母。

1、--背诵字母表。

2、--看大写字母写出小写字母。

3、--反馈、校对。

二、--第2题。

1、--复习音序的方法。

2、--一起查“优”字。

3、--独立用音序查字法查出下面五个字。

4、--反馈、校对。

三、--第3题。

1、--读题和例子,明确题意。

2、--填上合适的词。

教学目标:

1、--按笔顺写好半包围结构的字。

2、--有感情地朗读《海妈妈的歌》。

教学过程:

一、--第4题。

1、--说说“趣、递、追、差、屋、发”的笔顺。

2、--看田字格,按笔顺写好这几个半包围结构的字。

3、--讲评。

二、--第5题。朗读诗歌。

1、--划出带有拼音的字,拼拼读读,读准字音。

2、--理解内容。诗歌分两部分,说说个部分说了些什么。

3、--指导朗读,一是掌握速度停顿,二是用赞叹和自豪的语气来读。

4、--先个别试读,再让全班照样子读。

三、--第6题。

1、--看图练习说话。

2、--把图意连成一段话说一说。

3、--学生做得怎么样,几天后反馈评价,注意学生的平时表现。

《练习3》教学设计

1、通过大量的阅读材料使学生全面、深刻的认识老舍,加深对老舍的了解;并且对老舍的各种作品深入学习。

2、在深入了解老舍的基础上进行口语交际:我心目中的老舍;加强学生的口语训练。

3、打开学生思路,对老舍的各种作品深刻领会,表达真情实感,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孩子的感悟能力、交际能力、想象能力、写作能力。

老舍资料、口语交际、写作方面的材料。

第一课时。

一、伟大的作家。

1、师:谁能介绍一些你所知道的老舍相关知识?

生开始介绍,交流。

师:课本中也给我们介绍了一些,看看那个是你熟悉的,有哪个你又不知道?

生:交流感悟。

设计意图:交流老舍材料,加深对伟大平民作家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积累过程,为学生的写作、语文知识的积累准备素材,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二、真诚的朋友;慈爱、开明、幽默的父亲。

生交流自己的积累,在交流时,畅谈自己的感受。

师生打开课本,教师引导学生读。

设计意图:在读中感悟老舍的伟大人格,朴实的真情。反复这样,激发对人生的热爱之情。

三、作业读相关链接。

第二课时口语交际说老舍。

一、导入。

1、同学们在你的眼里,伟大作家老舍是什么样的?用你认为最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

板书课题:说老舍。

设计意图:在谈话中导入,激发学生的话题,不仅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还理解了学生的思想动态,可谓教育和锻炼并进。

2、讨论交流。

师生共交流本次活动带来的思考。

自己确立提出交流的主题。

3、总结方法。

学生到老舍的相关事例,积极上进。

(设计意图:在交流中总结出好的、合适的方法解决本次交流的问题,达到本次交流的教学目的及重点。)。

二、总结。

第三、四课时我的小笔头。

读老舍作品的感受。

一、听我说内容。

读了老舍的许多作品,我们觉得他好像就在我们的生活周围,读中我们有许许多多的感动,有许许多多的话语需要倾诉。请以《xx》读后感为题,完成一篇习作。

师:同学们,读了老舍的文章你会有很大的感受,我们要把这种感受抒发出来;你先读读《骆驼祥子》读后感,看看他人是如何写读后感的。

(设计意图:先出示写作要求,让学生对本次习作目的有一个全面了解,为打草稿做到心中有数。)。

三、帮你快构思。

1、弄清题意。

2、选择文章。

1)了解文章主题。

2)确定感受。

3、确立抒发点。

要将选好的`材料进行认真的筛选,选出最有代表性的材料,用恰当的表现手法和生动的语言文字来表达文章的主题。

四、学生选材,互说。

五、打稿。

第二课时。

一、朗读习作,评议修改。

学生完成习作草稿后,各自朗读一遍,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议修改。

二、文后指导。

1、结合学生的作文进行讲评。以表扬为主,哪怕是一句话或者一个好词语用得好,都要进行表扬,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2、范读两篇作文:

一篇佳作,出示佳作欣赏,学习写法。

一篇带有共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作文中出现的共性问题。

三、修改作文。

四、誊写作文。

《练习3》教学设计

1、学会联系剧情领会唱词的弦外之音,了解和戏曲有关的谚语。

2、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教学重点:学会联系剧情领会唱词的弦外之音,了解和戏曲有关的谚语。

教学难点: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教学过程:

(语文与生活)1.教学第一部分。

(1)谈话导入:同学们,京剧是中国的国粹,而现代京剧在对传统京剧进行变革的基础上,更讲究唱词的优美和内涵。

(2)(教师放录音)教师要求学生对照题中唱词来听。

(3)教师简介《红灯记》的剧情。

(可以出示一些剧照)重点把这段唱词的前因后果说清楚。

(4)学生再认真看唱词,了解大意。

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学生间交流,教师相机点拨、讲解。

(5)学生联系剧情来想一想这段话的弦外之音。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为什么要这样说)(6)学生在了解弦外之音的基础上,再细读这段话。

2.教学第二部分。

(1)教师再次放录音,学生对照这段话听。

(引导、培养学生的兴趣)(2)引导学生来学唱。

3.教学第三部分。

(1)指名读谚语,学生交流,理解这些谚语的意思。

(2)教师根据谚语适当拓展。

(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3)学生抄写这些谚语。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3)教师重点指导郊野、碧蓝、嫦娥等词和整体布局。

(1)学生练习描红。

(教师注意对学生写字习惯的养成教育)(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3)学生仿写。

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训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读背《幸福》,通过和续写的对比诵读增加积累。

2、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读背《幸福》,通过和续写的对比诵读增加积累。

教学难点:学写毛笔字。

教学过程:

(1)指名读题,教师讲清本题的要求。

(2)学生自由地读,不认识的字可或问老师、同学。

(3)教师范读。

(4)学生讨论幸福在文中的含义,理解着去读背。

(5)集体练读,同座练背。

2.拓展。

(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幸福,不在于取得,而在于奉献这个结论。

(2)根据得出的结论,学生自由讨论河流、蜜蜂、小鸟、我的幸福是什么。

(3)按学生讨论的结果来续写。

(4)学生将自己续写的部分跟原作连在一起诵读,感受两种文字在读时的感觉是怎样的。

2.学生谈感受。

3.审题。

4.指导。

(1)教师边范写边讲解虎字头、病字头的书写方法。

(2)学生练习、反馈,发现问题再指导。

(3)教师讲解虎、病的写法,学生练写。

(1)学生再次练写,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学生在米字格中练习,教师指导两个字的位置和大小。

6.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练习口语交际,学会拒绝别人。

教学重点:学会拒绝别人。

教学难点:学会拒绝别人时语气要婉转。

教学过程: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结合口语交际的话题学会拒绝作启发谈话。

同学们,当别人对你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或者让你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时,你应该怎么办?对!我们应该学会拒绝。

(2)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学生读一读题中所列的三种情况。

(思考怎样去拒绝)(2)分组分问题练说怎样去拒绝。

(教师创设情境,学生分角色练说)(3)每组每个问题推荐代表表演,师生评议。

3.反馈。

(1)指名上台分角色表演。

(2)评议小结。

《练习1》教学设计

第4、5、6题。

第4题,要确切地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分辨出差别,恰当运用。第6题,改变句式的练习,要理解改变后的句式,强调的对象不同了。

2课时。

第1课时。

1.能用部首查字。

2.能熟练第拼读音节,正确地书写生字。

3.学会正确搭配词语。

1.学习第1题。

指名说说用部首查字法的方法步骤。

分三组各查一个带点的字,按要求填写。

交流、讨论,纠正错误。

指名中等生说说词语“宁静”“题词”的意思。

2.学习第2题。

自由拼读,作好答题的准备。

指名拼读音节,并组成词语说说。

指名在小黑板上正确填写相应的字。

封锁继续波涛平衡安危欢腾集体改错。

3.学习第3题。

读题,明确题目的要求。

自学准备,想想两大组词语怎样搭配才恰当。

指名搭配词语并说说为什么。集体订正。

指名说两大组左边的词语还可以跟哪些词搭配。

完成作业。

第2课时。

1.能恰当地选择近义词。

2.能把三句话合成一句话,懂得怎样把句子写得简洁、明白;能照样子把“把”字句改成“被”字句。

1.学习第4题。

辨析词义,指名说说。

指名说说选词填空的情况。

指名说说“坚定、坚强、坚决”的情况,并说为什么选这几个词语填写。

2.学习第5题。

读题,明确题目的要求。

指名把三句话合成一句话说说。

自学准备第(2)句。

3.学习第6题。

读例句,明确练习要求。

指名读例句,说说句子的意思。

比较上下两个句子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指名改写第(1)句。先说说“罗盛教把崔莹救出来了”这个句子,强调的对象是谁。再说说如果把强调的对象改成“崔莹”该怎样改写。(被字句)。

指名中等生改写第(2)句。

完成练习。

4.自学短文《为邓爷爷表演》。短文中注音的是生字,用的方法理解意思。

读全文,了解短文的主要意思。

填空:()月()日,我(在什么地方)为邓爷爷表演(什么),邓爷爷看了我的表演(怎么样)。

按照“表演前--表演时--表演后”的顺序分段,说说各段的段意。

第1段(1、2):主要写“我”来到工业展览馆为邓爷爷做电子计算机演示,心情十分激动。当看到邓爷爷和蔼可亲的样子,心情渐渐平静下来。

第2段(3、4):主要写“我”沉着地为邓爷爷做电子计算机演示,,邓爷爷鼓励我。

第3段(5):主要写“我”兴奋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默读全文,在文中划出邓爷爷和蔼可亲的句子和邓爷爷说的话;把划出来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

《练习1》教学设计

1、能区别并正确读出平舌音和翘舌音;能用组词的方法,区别形近字;能运用据词定义的方法,给句子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能给事物选择与它的形态相适应的量词。

2、能仿照例子,用把字改句子;能辨别句子是否完整,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

3、能独立阅读一段话,说出它的主要内容,能背诵这段话,

2课时。

一、第1题。

(1)指导学生比较上一行注音的字和下一行注音的字,声母各有什么共同点。

(2)让学生上下对比的拼读,体会,再归类读,强化平舌音翘舌音的`不同。

(3)把词语的次序打乱,让学生独立辨析,正确读出,

二、第2题。

根据单元学习提示,独立选择,再进行校对。

三、第3题。

所填的量词可以单用,也可以重叠用。

教师可以课外延伸,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再说几个。

四、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互相校对。

五、完成课外作业。

一、第5题。

(1)先把例子读懂。

(2)允许学生增删个别词语。

(3)教师讲解第1小题,学生独立完成2、3小题,再反馈。

二、第6题。

(1)复习一下一个完整的句子所必须具备的两个部分: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是什么)。

(2)逐句仔细读,找出两部分都具备的完整的句子,并在句后加上标点符号。

(3)适当增加机动练习。

三、第7题。

(1)数一数这段话一共有几句话,在每一句的前面加上序号。

(2)说说每一句各写了什么?

(3)知道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4)熟读成诵。

四、完成作业,巩固知识。

《练习2》教学设计

3、在锻炼孩子们口语交际的同时,通过设计快乐指数的调查问卷,了解孩子的快乐指数,从而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发现美,体验快乐的能力。

: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孩子的感悟能力、交际能力、写作能力。

:有关何其芳的诗、口语交际、写作方面的材料。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师:谁能举出几个关于生活感悟的名言?

生开始举例,交流。

师:书上也给我们列举了例子,看看那个是你熟悉的,有哪个你又不知道?

生:交流名言。

设计意图:交流名言,提高学生的积累过程,为学生的写作、语文知识的积累准备素材,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2、学习《生活是多么广阔》。

师:谁读过何其芳的诗歌?

生交流自己积累的有关何其芳的诗,在交流时,畅谈自己的感受。

师出示书上的《生活是多么广阔》,引导学生读。

生:在读中感悟作者歌颂生活、享受生活的情怀,抒发作者对新生活和对未来的信心。

师生配乐朗读,使诗的主题升华,激发学生的共鸣。

设计意图:在交流何其芳的诗中读、感悟,反复这样,激发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二、作业。

读、背“我的采蜜集”“《生活是多么广阔》这首诗。”

第二课时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一个人怎样才能获得快乐?用你认为最合适的词语表达出来。

生:开始谈自己是否快乐的情况。

师: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调查问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调查,并把调查报告写好。

生:小组内做调查并写报告。

生:汇报统计好的调查数据。

全班交流本次活动带来的思考。

板书课题:快乐的源泉。

设计意图:在谈话中导入,激发学生的话题,不仅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还理解了学生的思想动态,可谓教育和锻炼并进。

2、讨论交流。

师生共交流本次活动带来的思考。

3、总结方法。

让学生到谈自己快乐的事例,并谈出自己的理由。

(设计意图:在交流中总结出好的、合适的方法解决本次交流的问题,达到本次交流的教学目的及重点。)。

二、总结。

第三、四课时我的小笔头。

一、听我说内容。

生活中常常遇见这样那样的事,有时让你欢愉,有时让你痛苦,有时让你消沉,有时让你充满信心……选择一件令你难忘的事,完成一篇习作。

提问:你遇见过什么样的事?

生:交流讲述自己难忘的事。

师:同学们经历的事情很多,可以回忆童年趣事,也可以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中的情趣,引导学生再现美好的事物,或许是带来快乐的一部书籍,或许是体验成功的一次竞赛,或是让人心旷神怡的一处美景。

生: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举例来说明。

设计意图:通过引入,激发学生的灵感,使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往事,为下一步的准备素材作铺垫。)。

二、一起读要求。

想不想写一写令你难忘的事?一起读读本次习作的要求吧。

1、令人难忘的事。

2、题目要有新意。

3、要把事情写具体,细腻。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抓住事物的特点,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写出真实生活写照,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4、认真修改习作。

(设计意图:先出示写作要求,让学生对本次习作目的有一个全面了解,为打草稿做到心中有数。)。

三、帮你快构思。

1、抓典型事例。

2、抓特点,生动描述。

3、积极交流,认真修改。

四、例文引航。

读几篇例文,拓展学生的思路。

板书设计:令你难忘的事。

1、抓典型人物或事例。

2、抓特点,生动描述。

3、积极交流,认真修改。

教学目标:

1、通过这次作文讲评,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好作文的标准是什么,并会运用标准对照衡量自己的作文和他人的作文。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修改作文的重要性。

重点:会运用标准对照衡量自己的作文和他人的作文。

难点:运用修改作文的具体方法修改自己的习作,评议他人的作文。

过程:

导入:

今天我们来上一节作文讲评课。上次我们写的《令你难忘的事》习作,班上优良差各等文都有。老师从大家的习作中选出三篇。我们以这三篇作文为例,大家进行讨论评议。

一、回顾奠基础。

1、《令你难忘的事》这篇习作要求是什么?

2、什么样的作文是好作文?换句话说好作文的标准是什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认识说,教师适时板书好作文的标准)。

二、评议再提高。

(教师先将要评议的作文印好,人手一份)。

1、先评优秀习作。

(一)先让优秀习作的主人读习作,其他同学边看边听并且用好作文的标准来衡量。

(二)同学们四人一组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小组代表归纳全班评议的意见班上交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把作文的优点说尽,并指出不足)。

2、再评议中差作文。

(一)教师从这篇习作中选一段话出示在大屏幕上。

对这段话表达不具体和语句有毛病的地方让学生修改。

(二)教师再从差的习作中选一段话也出示在大屏幕上。

对这段话表达意思不清楚和用词不准确的地方让学生修改。

3、综合以上好中差的习作的对比分析,让学生谈谈自己在这次作文中的成绩和存在问题。

三、修改再创新:按修改习作要领修改自己的习作。

四、总结。

今天我们这节讲评课上得非常好,使我们师生深受教育。这不仅是一节作文讲评课,也是一节生动的思想教育课。其实,作文和做人是一致的,有了高的认识,好的行为才能写出好的作文。

《练习六》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练习六。

教学目标:

复习长正方体表面积计算,应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教学重点:

表面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

表面积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1、长正方体的特征是什么?

2、什么是长正方体的表面积?怎样计算表面积?

1、正方体的棱长是8分米,这个正方体的棱长之和是()分米,表面积是()。

2、一个长方体长2米,宽4分米,高4厘米,这个长方体棱长之和是()分米,表面积是()平方分米。

1、一座办公楼的门厅有4跟同样的长方体的水泥柱,长和宽都是4分米,柱高4米。在每根柱子的四壁刷上油漆,刷油漆的面积一共有多少平方分米?(计算出四个面的总面积)。

2、一个长方体的大衣柜,长0.9米,宽0.5米,高1.8米,在它的正面和左右两面刷油漆,刷油漆的面积至少是多少平方米?(三个面的面积)。

4、一个游泳池,长50米,宽40米,平均深1.5米.在池底和四壁抹上一层水泥,抹水泥的面积至少是多少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用水泥4.5千克,共需要水泥多少千克?(先求五个面的面积和,再求水泥的重量。)。

5、装修一间居室,长和宽都是3.6米,高是2.5米,门窗面积10平方米。在居室四壁和顶棚都贴壁布,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居室是什么形状?求几个面的总面积?)。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